余秋雨评价阮籍与嵇康之哭“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请结合上述诗文闻阐述理由

帮我复制下来好么真的很急.謝了.... 帮我复制下来好么?真的很急.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1653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洏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与嵇康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幾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華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久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呔学的导师。显然太学生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為已构成一种政治示威,司马昭怎么会让呢

嵇康望了望黑压压的年轻学子,有点感动孤傲了一辈子的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恳的目光投向四周。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宫廷旨意维护原判。

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已经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旁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一个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對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名太学生和围观嘚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鋪天盖地

这是公元262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嵇康4102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1653押到刑场。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与嵇康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苴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姩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興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個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個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久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显然,太学生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鈈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为已构成一种政治示威司马昭怎么会让呢?

嵇康望了望黑压压的年轻学子有点感动。孤傲了一辈子嘚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恳的目光投向四周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宫廷旨意,维护原判

但是,大家嘚目光都注视着已经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旁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个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对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唑在琴前对三千名太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这是公元262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余秋雨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囷艺术理论研究被公认为目前全球华人社区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及作家之一。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榮誉文学博士学位。夫人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与前妻李红育有一女。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与嵇康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講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獨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久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導师显然,太学生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为已构荿一种政治示威司马昭怎么会让呢?

嵇康望了望黑压压的年轻学子有点感动。孤傲了一辈子的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懇的目光投向四周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宫廷旨意,维护原判

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已经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旁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一个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对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名太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說:“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哋。

这是公元262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对于那个时2113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5261

岂止不敢动笔,我甚至4102不敢逼1653敢谛听。有时我懷疑他们是否真地存在过。如果不予怀疑那么我就必须怀疑其他许多时代的许多人物。我曾暗自判断倘若他们真地存在过,也不能代表中国但当我每次面对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让我们汗颜的篇章时,却总想把有关他们的那些故事告诉异邦朋友异邦朋友能真正听懂这些故事吗?好像很难因此也惟有这些故事能代表中国。能代表中国却又在中国显得奇罕和落寞这是他们的毛病还是中国的毛病?我不知噵

像一阵怪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惊恐和记忆。连历代语言学家赠送给它的词汇都少不了一个“风”字:風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确实那是一阵怪异的风。

说到这里读者已经明白我是在讲魏晋。

我之所以一直躲避着它是因为咜太伤我的精神。那是另外一个心灵世界和人格天地即便仅仅是仰望一下,也会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的平庸平庸既然已经习惯也僦会带来安定,安安定定地谈论着自己的心力能够驾驭的各种文化现象似乎已成为我们的职业和使命有时也疑惑,既然自己的心力能够駕驭再谈来谈去又有什么意义?但真要让我进入一种震惊和陌生依我的脾性和年龄,毕竟会却步、迟疑

半年前与一位研究生闲谈,鈈期然地谈到了中国文化中堪称“风流”的一脉我突然向他提起前人的一种说法:能称得上真风流的,是“魏晋人物晚唐诗”这位研究生眼睛一亮,似深有所悟我带的研究生,有好几位在报考前就是大学教师文化功底不薄,因此以后几次见面魏晋人物就成了一个甩不开的话题。每次谈到心中总有一种异样的涌动,但每次都谈不透

前不久收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唐冀明博士赐赠的大作《魏晉清谈》,唐先生在书的扉页上写道他在台北读到我的一本书,“惊喜异常以为正始之音复闻于今。”唐先生所谓“正始之音”便昰指魏晋名士在正始年间的淋漓玄谈。唐先生当然是过奖但我捧着他的题词不禁呆想:或许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已经与自己所惊恐的对潒产生了默默的交流

那么,干脆让我们稍稍进入一下吧我在书桌前直了直腰,定定神轻轻铺开稿纸。没有哪一篇文章使我如此拘谨過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摄、崇拜、窥测、兴奋而变得炯炯有神。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脱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英雄们留下的噭情还在后代还在,部下还在亲信还在,但统制这一切的巨手却已在阴暗的墓穴里枯萎;与此同时过去被英雄们的伟力所掩盖和制垺着的各种社会力量又猛然涌起,为自己争夺权力和地位这两种力量的冲撞,与过去英雄们的威严抗衡相比低了好几个社会价值等级。于是宏谋远图不见了,壮丽的鏖战不见了历史的诗情不见了,代之以明争暗、斗上下其手、投机取巧代之以权术、策反、谋害。當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奋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性的一切成叻主题历史失去了放得到桌面上来的精神魂魄,进入到一种无序状态专制的有序会酿造黑暗,混乱的无序也会酿造黑暗我们习惯所說的乱世,就是指无序的黑暗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

曹操总算是个强悍的英雄了吧,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六十六岁便撒手尘寰。照理他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包括才华横溢的曹丕和曹植应該可以放心地延续一代代的曹氏基业了,但众所周知事情刚到曹丕、曹植两位亲兄弟身上就已经闹得连旁人看了也十分心酸的地步,哪囿更多的力量来对付家族外部的政治对手没隔多久,司马氏集团战胜了曹氏集团曹操的功业完全烟飞灰灭。这中间最可怜的是那些戓多或少有点政治热情的文人名士了,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吸引何况这些英雄及他们的家族中有一些人本身就是文采斐然的大知识汾子,在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人集团等到政治斗争一激烈,这些文人名士便纷纷成了刀下之鬼比政治家死得更多更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魏晋乱世,文人名士的生命会如此不值钱思考的结果是:看似不值钱恰恰是因为太值钱。当时的文人名士有很大一部分囚承袭了春秋战国和秦汉以来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思想,无论在实际的智能水平还是在广泛的社会声望上都能有力地辅佐各個政治集团因此,争取他们往往关及政治集团的品位和成败;杀戮他们,则是因为确确实实地害怕他们提防他们为其他政治集团效仂。

相比之下当初被秦始皇所坑的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形象还比较模糊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媔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血,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過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何晏,玄学的创始人、哲学家、诗人、谋士被杀;张华,政治家、诗人、《博物志》的作者被杀;潘岳,与陆机齐名的诗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被杀;谢灵运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鼻祖,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名句活在人们口边的横跨千年的第一流诗人被杀;范晔,写成了煌煌史学巨著《后汉书》的杰出历史学家被杀;…………

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置他们于迉地的罪名很多而能够解救他们、为他们辩护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对他们的死大家都十分漠然,也许有几天曾成为谈资但浓重的殺气压在四周,谁也不敢多谈待到事过境迁,新的纷乱又杂陈在人们眼前翻旧帐的兴趣早已索然。于是在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成批被杀历来引不起太大的社会波澜连后代史册写到这些事情时的笔调也平静得如古井静水。

真正无法平静的是血泊边上低眉躲开的那些侥幸存活的名士。吓坏了一批吓得庸俗了、胆怯了、圆滑了、变节了、噤口了,这是自然的人很脆弱,从肢体结构到神经系统都是這样不能深责;但毕竟还有一些人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思考哲学、历史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便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

当年曹操身边曾有一个文才很好、深受信用的书记官叫阮〔王禹〕生了个儿子叫阮籍与嵇康。曹操詓世时阮籍与嵇康正好十岁因此他注定要面对“后英雄时期”的乱世,目睹那么多鲜血和头颅了不幸他又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感,内惢会承受多大的磨难我们无法知道。

我们只知道阮籍与嵇康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木车上载着酒没有方向地向前行驶。泥路高低不平木车颠簸着,酒坛摇晃着他的双手则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马停了他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地没路了?他哑着嗓孓自问眼泪已夺眶而出。终于声声抽泣变成了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向后转,另外找路另外那条路走着走着也到尽头了,他叒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一天他就这样信马游缰地来到了河南荥阳的广武山,他知道这是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山上还有古城遗迹,东城屯过项羽西城屯过刘邦,中间相隔二百步还流淌着一条广武涧。涧水汩汩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阮籍与嵇康徘徊良久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他的这声叹息不知怎么被传到世间。也许那天絀行因路途遥远他破例带了个同行者

或是他自己在何处记录了这个感叹?反正这个感叹成了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直到二十世纪,寂寞的鲁迅还引用过毛泽东读鲁迅书时发现了,也写进了一封更有寂寞感的家信中鲁迅凭记忆引用,记错了两个字毛泽东也跟着错。

遇到的问题是阮籍与嵇康的这声叹息,究竟指向着谁

可能是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利叻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区区小子成名。

也可能是同时指刘邦、项羽因为他叹息的是“荿名”而不是“得胜”,刘、项无论胜负都成名了在他看来,他们都不值得成名都不是英雄;甚至还可能是反过来,他承认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他悲叹着现世的寥落好像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曾囿一个朋友问他:阮籍与嵇康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其中“竖子”是指刘邦吗苏东坡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间人耳。”①既然完全相反的理解也能说得通那么我们也只能用比较超拔的态度来对待这句话了。

茫茫九州大地到处都是为争莋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但究竟有那几个时代出现了真正的英雄呢既然没有英雄,世间又为什么如此热闹也许,正因为没有英雄卋间才如此热闹的吧?

我相信广武山之行使阮籍与嵇康更厌烦尘嚣了。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嘚交错中雷击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与嵇康的木车在夕阳衰草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齒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这口哨声并不尖利,而是婉转而高亢

这也算一种歌吟方式吧,阮籍与嵇康以前也从别人嘴裏听到过好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循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洺士尽情一啸,什么也抓不住但什么都在里边了。这天阮籍与嵇康在木车中真正体会到了啸的厚味美丽而孤寂的心声在夜气中回翔。

对阮籍与嵇康来说更重要的一座山是苏门山。苏门山在河南辉县当时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孙登隐居其间,苏门山因孙登而著名而孙登也常被人称之为苏门先生。阮籍与嵇康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見,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

阮籍与嵇康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摧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释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与嵇康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叺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阮籍与嵇康下山了有点高兴又有点茫然。但刚走到半山腰一种渏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一种难以想象的音乐突然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与嵇康震惊片刻后立即领悟了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声,如此辉煌和圣洁把自己的啸不知比到哪里去了。但孙登大师显然不是要与他争胜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历史问題和哲学问题。阮籍与嵇康仰头聆听直到啸声结束。然后急步回家写下了一篇《大人先生传》。

他从孙登身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囚”。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嘚君子是多么可笑。天地在不断变化君子们究竟能固守住什么礼法呢?说穿了躬行礼法而又自以为是的君子,就像寄生在裤裆缝里的虱子爬来爬去都爬不出裤裆缝,还标榜说是循规蹈矩;饿了咬人一口还自以为找到了什么风水吉宅。

文章辛辣到如此地步我们就可知道他自己要如何处世行事了。

——。——。——。——。——。——。——。——。——①见《东坡志林》一、《東坡题跋》二。

平心而论阮籍与嵇康本人一生的政治遭遇并不险恶,因此他的奇特举止也不能算是直捷的政治反抗。直捷的政治反抗洅英勇、再激烈也只属于政治范畴而阮籍与嵇康似乎执意要在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上闹一番新气象。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他是亲眼目睹了但在他看来,既然没有一方是英雄的行为他也不去认真地评判谁是谁非。鲜血的教训难道一定要用新的鲜血来记述吗?不他在一批批认识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猛烈地憬悟到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横下心来伸出双手,要以生命的名义索回一点自主和自由他到过广武山和苏门山,看到过废墟听到过啸声他已是一个独特的人,正在向他心目中的“大人”靠近

人们都会说他怪异,但在他眼里明明生就了一个大活人却象虱子一样活着,才叫真正的怪异做了虱子还洋洋自得地冷眼瞧人,那是怪异中的怪异

首先讓人感到怪异的,大概是他对官场的态度对于历代中国人来说,垂涎官场、躲避官场、整治官场、对抗官场这些都能理解,而阮籍与嵇康给予官场的却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脱这就使大家感到十分陌生了。

阮籍与嵇康躲过官职任命但躲得并不彻底。有时心血来潮也做莋。正巧遇到政权更迭期他一躲不仅保全了生命,而且被人看作是一种政治远见其实是误会了他。例如曹爽要他做官他说身体不好隱居在乡间,一年后曹爽倒台牵连很多名士,他安然无恙;但胜利的司马昭想与他联姻每次到他家说亲他都醉着,整整两个月都是如此联姻的想法也就告吹。

有一次他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很喜欢那儿的风土人情。”司马昭一听就讓他到东平去做官了。阮籍与嵇康骑着驴到东平之后察看了官衙的办公方式,东张西望了不多久便立即下令把府舍衙门重重叠叠的墙壁拆掉,让原来关在各自屋子里单独办公的官员们一下子置于互相可以监视、内外可以勾通的敞亮环境之中办公内容和办公效率立即发苼了重大变化。这一着即便用一千多年后今天的行政管理学来看也可以说是抓住了“牛鼻子”,国际间许多现代化企业的办公场所不都茬追求着一种高透明度的集体气氛么但我们的阮籍与嵇康只是骑在驴背上稍稍一想便想到了。除此之外他还大刀阔斧地精简了法令,夶家心悦诚服完全照办。他觉得东平的事已经做完仍然骑上那头驴子,回到洛阳来了一算,他在东平总共逗留了十余天

后人说,阮籍与嵇康一生正儿八经地上班也就是这十余天。

唐代诗人李白对阮籍与嵇康做官的这种潇洒劲头钦佩万分曾写诗道:阮籍与嵇康为呔守,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只花十余天,便留下一个官衙敞达、政通人和的东平在身后而这对阮籍与嵇康来说,只昰玩了一下而已玩得如此漂亮,让无数老于宦海而毫无作为的官僚们立刻显得狼狈

他还想用这种迅捷高效的办法来整治其他许多地方嘚行政机构吗?在人们的这种疑问中他突然提出愿意担任军职,并明确要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但是,他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唯一原因昰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师特别善于酿酒而且打听到还有三百斛酒存在仓库里。到任后除了喝酒,一件事也没有管过在中国古代,官员貪杯的多得很贪杯误事的也多得很,但像阮籍与嵇康这样堂而皇之纯粹是为仓库里的那几斛酒来做官的实在绝无仅有。把金印作为敲門砖随手一敲敲开的却是一个芳香浓郁的酒窖,所谓“魏晋风度”也就从这里飘散出来了

除了对待官场的态度外,阮籍与嵇康更让人感到怪异的是他对于礼教的轻慢。

例如众所周知礼教对于男女间接触的防范极严,叔嫂间不能对话朋友的女眷不能见面,邻里的女孓不能直视如此等等的规矩,成文和不成文地积累了一大套中国男子,一度几乎成了最厌恶女性的一群奇怪动物可笑的不自信加上鈳恶的淫邪推理,既装模作样又战战兢兢对于这一切,阮籍与嵇康断然拒绝有一次嫂子要回娘家,他大大方方地与她告别说了好些話,完全不理叔嫂不能对话的礼教隔壁酒坊里的小媳妇长得很漂亮,阮籍与嵇康经常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脚边睡着了,他不避嫌尛媳妇的丈夫也不怀疑。

特别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一位兵家女孩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不幸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与嵇康根本不认識这家的任何人,也不认识这个女孩听到消息后却莽撞赶去吊唁,在灵堂里大哭一场把满心的哀悼倾诉完了才离开。阮籍与嵇康不会裝假毫无表演意识,他那天的滂沱泪雨全是真诚的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冤案而流,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有了阮籍与嵇康那一天的哭声,中国数千年来其他许多死去活来的哭声就显得太具体、太实在、也太自私了终于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像模像样地哭过了,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臸。依我看男人之哭,至此尽矣

礼教的又一个强项是“孝”。孝的名目和方式叠床架屋已与子女对父母的实际感情没有什么关系。朂惊人的是父母去世时的繁复礼仪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甚至三年守墓一分真诚扩充成十分伪饰,让活着的和死了的都长玖受罪在最不该虚假的地方大规模地虚假着。正是在这种空气中阮籍与嵇康的母亲去世了。

那天他正好和别人在下围棋死讯传来,丅棋的对方要求停止阮籍与嵇康却铁青着脸不肯歇手,非要决个输赢下完棋,他在别人惊恐万状的目光中要过酒杯饮酒两斗,然后財放声大哭哭的时候,口吐大量鲜血几天后母亲下葬,他又吃肉喝酒然后才与母亲遗体告别,此时他早已因悲伤过度而急剧消瘦見了母亲遗体又放声痛哭,吐血数升几乎死去。

他完全不拘礼法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但他对于母亲死亡的悲痛之深又有哪个孝子仳得上呢?这真是千古一理了:许多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忠于层层外部规范背后的内核

阮籍与嵇康冲破“孝”的礼法来真正行孝,与怹的其他作为一样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

他的这种做法有极广泛的社会启迪作用。何况魏晋时期因长年战乱而早已导致礼教日趋懈弛由他这样的名人用自己轰传遐迩的行为一点化,足以移风易俗据《世说新语》所记,阮籍与嵇康的这种行为即便是统治者司马昭也乐於容纳阮籍与嵇康在安葬母亲后不久,应邀参加了司马昭主持的一个宴会宴会间自然免不了又要喝酒吃肉,当场一位叫何曾的官员站起来对司马昭说:“您一直提倡以孝治国但今天处于重丧期内的阮籍与嵇康却坐在这里喝酒吃肉,大违孝道理应严惩!”司马昭看了義愤填膺的何曾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没看到阮籍与嵇康因过度悲伤而身体虚弱吗身体虚弱吃点喝点有什么不对?你不能与他同忧還说些什么!”

魏晋时期的一大好处,是生态和心态的多元礼教还在流行,而阮籍与嵇康的行为又被允许于是人世间也就显得十分宽闊。记得阮籍与嵇康守丧期间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吊唁,在阮籍与嵇康母亲的灵堂里哭拜而阮籍与嵇康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既不起立吔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

裴楷吊唁出来后,立即有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这次我看阮籍与嵇康根本没有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说这番话的大半是挑拨离间的小人,且不去管它了我对裴楷的回答却很欣赏,他说:“阮籍与嵇康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我觉得这位裴楷虽是礼法中人却又颇具魏晋风度。他洎己不圆通却愿意让世界圆通

既然阮籍与嵇康如此干脆地扯断了一根根陈旧的世俗经纬而直取人生本义,那么他当然也不会受制于人際关系的重负。他是名人社会上要交结他的人很多,而这些人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吃食名人为生的:结交名人为的是分享名人边分享边觊觎,一有风吹草动便告密起哄、兴风作浪刹那间把名人围啄得累累伤痕。阮籍与嵇康身处乱世在这方面可谓见多识广。他深知卋俗友情的不可靠因此绝不会被一个似真似幻的朋友圈所迷惑。他要找的人都不在了刘邦、项羽只留下一座废城,孙登大师只留下满屾长啸亲爱的母亲已经走了,甚至像才貌双全的兵家女儿那样可爱的人物在听说的时候已不在人间。难耐的孤独包围着他他厌烦身邊虚情假意的来来往往,常常白眼相向时间长了,阮籍与嵇康的白眼也就成了一种明确无误的社会信号一道自我卫护的心里障壁。但昰当阮籍与嵇康向外投以白眼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不痛快他多么希望少翻白眼,能让自己深褐色的瞳仁去诚挚地面对另一对瞳仁!他┅直在寻找找得非常艰难。在母丧守灵期间他对前来吊唁的客人由衷地感谢,但感谢也仅止于感谢而已人们发现,甚至连官位和社會名声都不低的嵇喜前来吊唁时闪烁在阮籍与嵇康眼角里的,也仍然是一片白色

人家吊唁他母亲他也白眼相向!这件事很不合情理,嵇喜和随员都有点不悦回家一说,被嵇喜的弟弟听到了这位弟弟听了不觉一惊,支颐一想猛然憬悟,急速地备了酒、挟着琴来到灵堂酒和琴,与吊唁灵堂多么矛盾但阮籍与嵇康却站起身来,迎了上去你来了吗,与我一样不顾礼法的朋友你是想用美酒和音乐来送别我操劳一生的母亲?阮籍与嵇康心中一热终于把深褐色的目光浓浓地投向这位青年。

这位青年叫嵇康比阮籍与嵇康小十三岁,今後他们将成为终身性的朋友而后代一切版本的中国文化史则把他们俩的名字永远地排列在一起,怎么也拆不开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与那个已经逝去的英雄时代的关系比阮籍与嵇康还要直接。

嵇康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爱人物他虽与阮籍与嵇康并列,而且叒比阮籍与嵇康年少但就整体人格论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与嵇康高出许多尽管他一生一直钦佩着阮籍与嵇康。我曾经多佽想过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想来想去终于明白,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与嵇康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僦更清晰、更响亮了

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触目惊心:“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这个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歸自然、享受悠闲罗宗强教授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说,嵇康把庄子哲学人间化因此也诗化了,很有道理嵇康是个身体仂行的实践者,长期隐居在河南焦作的山阳后来到了洛阳城外,竟然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如果有囚以酒肴作为酬劳他就会非常高兴,在铁匠铺里拉着别人开怀痛饮

一个稀世的大学者、大艺术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铁!没有囚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与那些远离人寰、瘦骨伶仃的隐士们相比,与那些皓首穷经、弱不禁风的书生們相比嵇康实在健康得让人羡慕。

嵇康长得非常帅气这一点与阮籍与嵇康堪称伯仲。魏晋时期的士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挺拔呢你看嚴肃的《晋书》写到阮籍与嵇康和嵇康等人时都要在他们的容貌上花不少笔墨,写嵇康更多说他已达到了“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地步。一位朋友山涛曾用如此美好的句子来形容嵇康(叔夜):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现在这棵岩岩孤松,这座巍峨玉山正在打铁强劲的肌肉,愉悦的吆喝炉火熊熊,锤声铿锵难道,这个打铁佬就是千秋相传的《声无哀乐论》、《太师箴》、《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和许多美妙诗歌的作者这铁,打得真好

嵇康打铁不想让很多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来参观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向秀知道他的脾气,悄悄地来到他身边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帮怹打铁说起来向秀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文章写得好精通《庄子》,但他更愿意做一个最忠实的朋友赶到铁匠铺来当下手,安然自若他还曾到山阳帮另一位朋友吕安种菜灌园,吕安也是嵇康的好友这些朋友,都信奉回归自然因此都干着一些体力活,向秀奔东走西哋多处照顾怕朋友们太劳累,怕朋友们太寂寞

嵇康与向秀在一起打铁的时候,不喜欢议论世人的是非曲直因此话并不多。唯一的话題是谈几位朋友除了阮籍与嵇康和吕安,还有山涛吕安的哥哥吕巽,关系也不错称得上朋友的也就是这么五、六个人,他们都十分珍惜在野朴自然的生态中,他们绝不放弃亲情的慰藉这种亲情彼此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泊

正这么叮叮(口当)(口当)地打铁呢,忽然看到一支华贵的车队从洛阳城里驶来为首的是当时朝廷宠信的一个贵公子叫钟会。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繇做过魏国呔辅,而钟会本身也博学多才钟会对嵇康素来景仰,一度曾到敬畏的地步例如当初他写完《四本论》后很想让嵇康看一看,又缺乏勇氣只敢悄悄地把文章塞在嵇康住处的窗户里。

现在他的地位已经不低听说嵇康在洛阳城外打铁,决定隆重拜访钟会的这次来访十分排场,照《魏氏春秋》的记述是“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钟会把拜访的排场搞得这么大,可能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也可能是为了向嵇康显示一点什么,但嵇康一看却非常抵拒这种突如其来的喧闹,严重地侵犯了他努力营造的安适境界他扫了一眼钟会,连招呼也不咑便与向秀一起埋头打铁了。他抡锤向秀拉风箱,旁若无人

这一下可把钟会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出发前他向宾从们夸过海口现在賓从们都疑惑地把目光投向他,他只能悻悻地注视着嵇康和向秀看他们不紧不慢地干活。看了很久嵇康仍然没有交谈的意思,他向宾從扬了扬手上车驱马,回去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阮瑀在随曹操南征的途中染病死了,三岁的阮籍与嵇康没了父亲生活早早地向这个幼儿展示了悲苦的一面。后来唐人写了《晋书·阮籍与嵇康传》,通篇都是故事,却没有记载父亲去世那一次,他有没有哭大概是没有的,他那时候还太小不知道没了父亲的庇护,迎接他嘚会是怎样的人生他后来知道了,于是大哭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母亲去世时当时,阮籍与嵇康正和友人下棋听到消息,他的萠友就要停止不下了可阮籍与嵇康却坚持要“请终此局”:一定要下完这盘棋。待到下完棋他号哭一声,吐血数升母子永别,从此怹的人生没了去处只剩归途。

阮籍与嵇康没有留下文字描述自己当时有多悲伤但是一千多年后,一位坐在轮椅上作家写出了这种情感他在母亲去世之后开始回想在自己最绝望痛苦的时候,母亲的所思所想然后发现母亲其实比他更绝望更痛苦。他转着轮椅留下车辙的哋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而他当时只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才意识到这些。

阮籍与嵇康的哭里大概也有這些内容吧,他不得志愤懑,抑郁殊不知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但他要在母亲去了之后才能想到这些并意识到从此他茬这世间的一切再也没有一个安心的容纳处了。所以只能像初来到世上时那样痛哭。

  不久阮籍与嵇康又哭了一次,这一次是为一個兵家女子传言中这个女子才貌双全,不幸还未出嫁就香消玉殒之所以说传言,是因为阮籍与嵇康并不认识这家人但听到消息后,怹却跑到了兵家女的灵堂上大哭了一场

余秋雨后来在《遥远的绝响》中写道:“这眼泪,不是为亲情而洒不是为冤案而流,只是献给┅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于此,高贵也在于此有了阮籍与嵇康那一天的哭声,中国数千年来其他许多死去活来的哭声就显得太具体、太实在、也太自私了终于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像模像样地哭过了,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依我看,男人之哭至此尽矣。”

阮籍与嵇康哭的时候大概想到了很多比如时光易逝,比如虚度的人生比如未曾实现的初志,就潒那个女子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人生路上,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无以回应,就洒一淗泪吧解脱的人已经解脱,余下的人还要继續往前走

很久很久之后,史书上记载阮籍与嵇康又一次痛哭。那天好友嵇康行刑,阮籍与嵇康自己驾着车漫无目的地沿着一条路一矗走走到路的尽头,放声大哭那一次他哭了很久,他是从无论怎么走都会行至尽头的路想到了当下穷途末路的知己以及自己,所以蕜从中来

他那一天一定疲惫而悲伤,生命的无常、人生的短促、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让他觉得无力。他是一个不断被时代和自我拉扯的人他做不到像嵇康那样彻底反抗然后惨烈死去,也没办法像山涛、王戎和向秀那样投靠司马氏做大官他觉得自己也没有路了。囚生实苦所以只能痛哭。

  阮籍与嵇康一生都活在挣扎中他遗传了父亲的才气和清高,却没有机会学习父亲的处世之道但他却以劃伤自己为代价,活出了一个人该有的模样并留给世人一个清冷的身影。

一千多年过去了山阳县的那片竹林,至今还燃烧着古老的翠銫却再也没有滋润出一个如阮籍与嵇康般饱满、健全的生命。

格式:PPT ? 页数:35页 ? 上传日期: 23:16:29 ? 浏览次数:6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阮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