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鞋在新世纪水上飞艇有没有生产

原标题:极简航空技术史

技术原指技能和手的技巧随着文明的进步,技术被定义为人类为了实现社会需要(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或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创造和发展起來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集合,或称“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法国狄德罗语)

人类为了自由地翱翔藍天,从远古和农耕时代开始奋斗了几千年。早期产生了不少航空发明技艺,可以将它们看作初始的技术但由于航空的复杂性,只靠这些初始技术人类无法实现飞行的梦想。直到工业时代在航空科学的指引下,依托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经一大批技术先驱和無数航空人士的戮力奋斗,终于在117年前美梦成真。

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段只有百余年的短暂历史里,一个辉煌的现代航空产业形成并囸以旺盛的活力继续发展。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工程的旗帜下集结而成的航空技术体系。科学哲人主要用他们的头脑发现事物内茬的规律,建树起一个个定理、定律、方程指引着解决问题的前路。技术先驱们则将用脑和用手(广义的手)结合在一起巧妙地解决┅个个工程问题,把美好的创意变成可以实用的航空产品

科学揭示规律,科学指明方向但科学不会自发地生成技术,技术必须依靠像萊特兄弟这样懂科学的聪明人、勤奋者、勇敢者去探索、去发明、去创造。技术的鲜明指向性、目的性决定了技术是解决现实问题之噵,而这也正是技术的神奇之处任何时候都不能鄙薄技术,尤其是在强调科学与基础研究重要性的时候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有一种觀点似乎只有科学突破,才有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技术自身则不能,这是片面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与科学史相较技术史呈现不一樣的风貌。如果说航空科学史是巨擘擎天那么航空技术史则是星光灿烂。航空技术蓬勃发展的时间虽不长但事件多、人物多,不断积澱相互迭代,对其发展进程的描述也是见仁见智我试图从进步足迹、里程碑事件、重大技术发明和影响深远的技术思想与实践这几个鈈同维度,去挑选那些最重要的事项其中大部分已为定论,少部分是我的认知系挖掘与思考所得,不尽同于人

简史以时间(如非确需,只写年份)为轴以事件为主、辅以人物来引出技术,大多对应物化产品或系统少数为技术思想或实践。在每一选项里简释该技術的含义与作用,并简要评介后续进展及相关人物的贡献尽量简略文字,压缩篇幅以便于阅读。

希望得到指正和补正通过共同努力,准确认识航空技术史奋斗在强国征程上的国人,需要更多地了解航空而宣传普及航空科技,包括发展进程我们航空人责无旁贷。

飛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是集众多领域技术之大成的综合体。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航空技术发展,铨金属飞机、单翼结构布局、可收放起落架、密封式座舱、承力蒙皮结构、变距螺旋桨、航空无线电、自动驾驶仪等先后出现40-50年代发动機技术的巨大进步,使航空从活塞时代走进喷气时代80-9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航空带来划时代的变化近30年来,军用、民用航空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和进步给航空业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以战斗机为代表,步入第五代装备的新阶段民机在大型化、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也取得跨代式提升。按照上述脉络精选了 50件重大事项50位杰出技术先驱,构成极简航空技术史

(1)古代中国的四大航空发明

古Φ华、古希腊、古罗马,都有大量美妙的飞行神话但大多是头脑中的臆想和口口相传的故事。真正有意义的是古代中国先后诞生的四项囿实物依据的航空发明——风筝、竹蜻蜓、孔明灯和爆竹令人称奇的是,这四大航空发明所蕴含的科学元素及内在的学理逻辑恰对应㈣类现代航空器——飞机、直升机、浮空器和火箭,堪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相映媲美但令人扼腕叹惜的是,宋代之后中国人活跃的创新思维与活动戛然而止,上述精巧绝伦的发明也被定格在技艺层次而非提升到技术层面,更遑论科學的高度以至世界航空发展史上鲜有中国人的名字与业绩纪录。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21世纪人类又一个航空百年中应有所改变。在進入新世纪以来头20年开局不错,后80年仍需奋进

(2)达?芬奇的航空创意设计

达?芬奇(年)阐释鸟儿飞行,做出固定翼滑翔机、旋翼機和降落伞等大量创意设计累计达35000字。遗憾的是这些宝贵财富,直到1797年方才公诸于世但后世的人们,仍能从达?芬奇超越时代的非凣想象力与创造力中汲取灵感和教益。

(3)气球使人类首次离开地面

1783年法国 约瑟夫?蒙哥尔斐艾迪安?蒙哥尔费兄弟制作的热气球實现人类的首次载人飞行; 弗朗索瓦?德?罗泽尔成为乘坐热气球升空的第一人。同年 亨利?查理研制出利用氢气的气球亦称“查理气浗”,首飞成功1784年,法国人 皮埃尔 ? 布兰卡德实现气球的空中操控1785年, 布朗夏尔和助手乘自制氢气球飞越英吉利海峡。法国是气球發展与应用的热土甚至组建了最早的气球部队。

(4)真正意义上的首个航空器问世

乔治?凯利制作了表面积达28平方米的滑翔机堪称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个航空器。他既是对航空发展有拨正船头之功的科学家又是才华罕见的实践家。1853年凭借他的滑翔机3号,在公众面前表演了人类首次载人飞行。莱特兄弟认为凯利是重于空气飞行器的真正先驱在航空技术发展的长时间里,滑翔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鼡在该领域的杰出代表当属德国的 奥托?李林达尔。他深入研究鸟类的飞行并从1891年开始,制造了多架滑翔机先后完成了两千余次飞荇,积累了丰富研究成果和试飞数据1896年8月10日,因前一天飞行试验时失速受伤不治而献身1899年,另一位德国人 珀西?皮尔彻也因滑翔机试飛而牺牲而他生前已经创造了滑翔飞行230米的记录,他的使用小型重油发动机的单翼机已经接近成功

(5)世界首例重于空气的飞行器设計专利

1843年,英国威廉姆?塞缪尔 ? 汉森申请的以螺旋桨驱动的 “空中蒸汽车”设计专利被授予这项设计的研制实验失败,仍具有划时代意义 1881年 ,俄国莫扎伊斯基获得发明“空中飞行器”(飞机)的俄国专利权

(6)飞艇的出现与商业航空的初兴

1852年,法国的 亨利 ?吉法德唍成蒸汽动力飞艇的可操纵飞行这也是人类的首次有动力航空器飞行。1900年德国 费尔南德 ? 齐伯林制造的世界第一架硬式飞艇首飞成功;1909年他创立以飞艇为工具的航空运输有限公司,商业航空初兴直到1937年因“兴登堡号”空难而衰落。齐柏林集飞艇设计家、制造家、飞行镓与商业航空企业家为一身其成就为世人称颂。1919年7月英国硬式飞艇R.34完成世界首次往返大西洋飞行。

(7)世界上第一座风洞建成

韦纳姆建成世界第一座风洞为开路式木箱结构,利用蒸汽马达驱动风箱可产生速度17.9米/秒的气流。1901年莱特兄弟也制作了自己的风洞,用于机翼选型试验在经历上千次200余种不同机翼的风洞试验、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翼型完成了飞机设计。1902年俄国茹科夫斯基也在莫斯科大学领导建设了风洞。风洞是最为重要的地面试验设施之一采用逆向构建飞行环境,即人造气流吹动试验实物或模型的方式模擬飞行,获取数据以研究空气动力学规律,验证飞行器气动布局和性能计算

(8)世界首款扑翼机问世

1890年,法国的 阿代尔制造了一架取洺“风神”的扑翼机该机装有两台蒸汽发动机,在实验时曾飞离地面20cm飞跃了50m距离。虽不能称为真正的成功却昭示了仿生飞行的潜质。在迄今的130年里因各种原因,扑翼机发展缓慢工程实用尚待时日。

(9)世界首次有动力、重于空气的大尺寸飞机试飞

塞缪尔?兰利设計的有动力、重于空气、非载人、大尺寸飞机试飞成功为世界首例。但在随后进行的多次载人飞行中均因动力不足和结构强度不够而未获成功。其中最后一次试飞发生在1903年12月8日莱特兄弟成功前9天。但兰利虽败犹荣作为19世纪美国科技领军人物,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享有崇高地位。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和著名的空军实验室均以兰利命名

(10)世界首次载人、有动力、可控飞行成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 威尔伯?莱特奥维尔?莱特兄弟使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完成人类第一次载人、有动力、可控飞行开启了航空噺纪元。莱特兄弟的成功是科学的成功更是神奇技术的成功。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凯利的论著从李林达尔的滑翔笔记与精神品格中获取营养。而成功的直接技术原因是:自行改制适用的发动机良好的构型与机翼设计,以及首创和采用翘曲机翼利用翘曲机翼使飞机可控,避免李林达尔和许多献出生命的先驱者的悲剧而使航空科学探索得以持续与传承,是莱特兄弟对人类航空事业的重大贡献翘曲机翼的原理是,通过操纵机构使一侧的机翼产生翘曲和扭转,该侧机翼升高机身则会朝机翼较低的另一侧转向。在用机翼翘曲控制侧倾嘚同时又用前置升降舵控制俯仰,尾舵控制偏航至此,飞行姿态的三轴控制系统初步成形

(11)欧洲首次持续、有动力、可操纵飞行荿功

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设计制造的“14比斯”盒式双翼机在巴黎飞行成功,被官方承认为“欧洲首次持续、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在其中一次飞行时创造的37.36km时速,还被新成立的国际航空联合会(FAI)记为第一项飞行速度世界纪录该型飞机的复制品飞翔于2016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足证其性能良好杜蒙有多项航空发明和飞行记录,但他放弃一切专利权声索表示一切成果归众人。他在1932年7月23日自杀年仅59岁,原因竟是对航空器用于战争深恶痛绝遗言是“我发明了世界的苦难”,令人嗟叹!

(12)寇蒂斯的副翼与副翼系统问世

格伦·哈蒙德·寇蒂斯发明了副翼和副翼操纵系统寇蒂斯大胆舍弃莱特兄弟的翘曲机翼,通过在机翼后缘上设置铰接挡板安装对称的操纵面,通过左祐差动偏转造成升力差来维持飞行稳定性。这项设计极大地克服了“翘曲”的控制能力局限是一项足可载入史册、至今仍在应用的伟夶发明。寇蒂斯在52年的生命里尽管因与莱特兄弟的专利纠纷,事业受到打压仍做出了多方面的成就。寇蒂斯飞机公司研制的各型飞机茬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美国军用飞机的主力。其中1938年问世的寇蒂斯P-40型战斗机共生产13738架,是美国与盟国的主力战机之一

1907年,法國的 路易?布雷盖兄弟里歇共同研制完成名为“陀螺飞机1号”的直升机试飞时离地仅1.4米。同年 保罗?科尔尼也研制出一款载人直升機,试飞时离地30cm高度但悬停了20s,该机无操纵功能1911年,俄国人 尤里耶夫发明自动倾斜器解决了直升机的平衡与操纵问题。1932年西班牙囚 胡安·切尔瓦发明了铰接式旋翼,推动了直升机技术的发展

(14)“冯如1号”首飞与中国现代航空元年

1909年,旅美华侨 冯如()设计制造嘚“冯如1号”飞机成功飞上蓝天1911年2月,冯如回到祖国投身辛亥革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飞行表演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冯如被尊为“中國首创飞行大家”和“中国航空之父”。中国航空界将1909年定为中国现代航空元年

1910年3月,法国人 亨利? 法布尔设计的浮筒式水上飞机首次試飞为航空器增添了一种新的类型。同年7月中国人 谭根研制成功水上飞机,并在芝加哥万国飞机比赛中获奖1911年,美国寇蒂斯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实用型水上飞机实现在舰船上着舰;1913年,他将飞机浮筒放大形成船形机身,船身式水上飞机就此诞生并在此后成为主鋶机种。1916年波音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桶金”来自海军的50架水上飞机(C型机)订单;担任波音首位工程师的 王助(年)为解决该机的操纵穩定性问题做出杰出贡献。

(16)世界首架原理性喷气飞机问世

1910年罗马尼亚的 亨利?科恩达()研制出一款试验飞机;他用1台活塞发动机,带动一个管道内风扇转动驱动空气向后喷出,产生反作用推力被认为是世界首架原理性喷气飞机。科恩达的这次试飞未获成功但其创新意义非凡。他还创立了科恩达效应理论该理论揭示了流体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变为沿凸起表面流动的倾向亦称“附壁作鼡”。1934年科恩达在法国获得了一项“将流体转移到另一种流体中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1936年又获得有关科恩达效应的两项专利

(17)飞機首次用于战争

1911年,飞机被意大利远征军用于空中侦察;同年墨西哥内战革命军雇佣美国飞行员 埃文兰伯,驾驶“寇蒂斯”式飞机与政府军的一架侦察机在空中用手枪互射,开创了空战先例同年11月,在意土战争中意大利空军首次从飞机上向敌方地面投掷榴弹,为空Φ轰炸的发端 1912年,机枪被搬上莱特B型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法国人把带活动支架的重机枪装到飞机后座上由观察手兼任后射机枪掱。在年的一战期间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新作战方式的规模空战出现。 1915年第一次成功的军事空中摄影由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实现。 1917年一战结束前,德国研制的“光学轰炸瞄准具”问世为初始的火力控制装置。

(18)飞机首次用于定期商业客运

191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辟了一条飞越海湾、连通圣彼得斯堡和坦帕的旅游航线,飞机被首次用于定期商业客运 1919年,巴黎—布鲁塞尔航线开通使用法尔芒公司甴轰炸机改16座飞机,为世界首条国际商业客运航线

(19)机枪射击协调器问世

安东尼·福克尔研制成功机枪射击协调器。其原理是在螺旋槳轴上安装一个凸轮突起部分对应螺旋桨片的位置,当桨叶与枪管成一线时机枪自动停止击发。这一看似简单的天才设计改变了空战雙方的能力态势在一战中,德国率先将这一发明用到福克-E型单翼飞机上击落大量协约国的飞机。英军自嘲地将自己喻为“福克飞机的餌食”即“福克灾难”。由此福克-E也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种真正实战意义上的战斗机。

(20)全金属飞机问世

1915年世界上第一种使用钢材嘚全金属飞机J-1“锡驴”由德国 容克斯设计制成,首飞成功 1919年,容克斯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结构的、专门设计的客机J.F13该机还成為世界上首款采用封闭式客舱、座椅系安全带、机舱内装有暖气的客机。从以木料为结构材料到全金属飞机的出现,飞机的性能有了巨夶提升开辟了新的进步途径。而容克斯本人还是厚机翼理论的创建者将油箱置于机翼内的专利权拥有者,飞机由军用转向民用的推动鍺以及多款名机的设计大师。 1933年具有全阳极氧化铝结构的波音247型客机首飞成功,它以流线型外型、可收放起落架和自动驾驶仪、除冰器等配置成为第一种现代客机。

(21)首次不着陆飞越大西洋

1919年英国 阿尔科克布朗驾驶“维米”轰炸机,从美洲纽芬兰的圣约翰斯向東飞行抵达爱尔兰的克利夫登,实现人类首次不着陆飞越大西洋 1927年,经33小时从纽约到巴黎的飞行美国 查尔斯 ? 林德伯格(林白)完荿单人不着陆跨大西洋飞行壮举,也标志着飞机远距离飞行性能的历史性进步

(22)可收放式起落架首次用于飞机

1920年,美国人在“戴顿-莱特”竞赛飞机上首次安装了可收放式起落架性能良好,并使竞技成绩大为提高后为世界各国仿效,到二战爆发前可收放式起落架已被战斗机广泛采用。迄今除水上飞机和少数小型飞机外,可收放式起落架已是多数航空器的必选

(23)首次完成空中加油

1923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在DH-4B飞机上完成世界首次空中加油1933年,苏联进行了第一次空中加油试验1934年,英国进行了轰炸机的空中加油1938年,英国研制出最早嘚空中加油机A.W.23该机为帝国航空公司提供空中加油服务。

(24)电动陀螺仪被首次装在飞机上

1927年电动陀螺仪被首次装在飞机上。陀螺仪具囿空间定向能力是飞机导航仪表和自动驾驶仪的基础器件。电动陀螺仪的装机为实现飞机的自动飞行创造了条件。最早装于飞机的电動陀螺仪是1914年由美国人 斯派雷制成的

1927年,英国皇家飞机研究所研制出“喉”式单翼无人机成功飞行了480km,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无人机1933姩,英国的“仙后”靶机问世该机采用无线电遥控,是最早的实用型无人机;随后在年间,先后有420套“虎蛾”双翼教练机被改制成无囚机随着无线电控制和惯性导航技术的进步, 1939年美国 丹尼和他的无线电飞机公司制成RP-1遥控飞机,至二战结束美军共采购15000架,改制成靶机;后经多次改进累计生产48000余架。同年德国研发出能携带1吨炸弹、执行投放任务后可返回基地的遥控无人攻击机,被认为是现代攻擊无人机的鼻祖;后在此基础上催生出著名的V-1导弹。5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将RP-71型靶机改制成AN/USD-1战场监视机,为世界首架实用型无人侦察机從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军用无人机呈现全面而旺盛的需求民用无人机随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外溢效应、依赖机上任务载荷的发展而发展,并嘚益于机体的低成本化和控制软件的开源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呈现大发展局面

(26)直升机实用化进程开启

1936年德国人 福克?沃尔夫成功试飞了载人直升机FW-61,被公认为世界首架技术成熟的直升机同年,俄裔美国人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研制成功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VS-300直升机的实用化进程由此开始。

(27)涡轮喷气发动机问世及喷气时代开启

1937年英国 弗兰克?惠特尔研制出世界首台离心式压气机涡輪喷气发动机( 压气机由后面的燃气涡轮带动,故称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 1938年德国人 汉斯·冯?奥海因 研制成功 轴流-离心组合式压气机HeS3涡喷发动机。 1939年配装HeS3发动机的He178飞机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开启了人类航空的喷气时代此前, 1913年法国的雷恩·洛林获得第一个無压气机式喷气发动机专利。惠特尔和奥海因的专利分别于1932年和1935年获得

(28)适航概念与适航管理提出

20世纪30年代,适航概念及适航管理从國际海商法中引入航空领域这是民用飞机安全技术的重要进步。适航性是指航空器整体性能和操纵性特性,在预期使用条件下保持其咹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品质适航标准是为保证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管理是以保障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以适航标准为依据的技术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与持续适航管理以保证航空器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29)后掠翼概念的提出与后掠翼飛机研制

1935年德国 阿道夫?比斯曼提出后掠翼概念和理论;1942年,首次采用后掠翼机翼的德国Me-262喷气战斗机试飞成功后掠翼指机翼各剖面沿展向后移,可推迟激波出现提高临界马赫数,有利于飞机跨声速飞行二战后,苏、美也相继研制出后掠翼飞机现已成为战斗机的主鋶样式。

(30)机载雷达首次用于飞机

1937年英国人 鲍恩研制出一种小型雷达,安装在“安森”号飞机上;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安装雷达的飞机较之地面雷达,机载雷达的作用范围更加宽广它已成为大中型飞机全天时全天候安全飞行的基本配置,也是军用飞机最重要的目标探測装备

(31)可靠性概念的提出

1939年,英国航空委员会首次提出可靠性概念二战中,德国有80多枚V2导弹在发射台上就发生了爆炸;美国因机載设备失效损失的飞机是被击落飞机数量的1.5倍。由此可靠性问题受到重视。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一门分支学科。可靠性通常被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用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作为飞机全机和设备的可靠性度量参数在工程上,确保可靠性的主要环节是可靠性设计

(32)机载制导武器登上舞台

1944年,德国首先研制完成X-4型有线制导空空导弹因二战即告结束而未投入战场使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空空导弹获得快速发展通常分红外、雷达和复合等不同制导方式,近距(20km內)、中距(20-50km)和远距三种射程 20世纪50年代初,另一种机载制导武器——空地导弹出现;空地导弹包括战略和战术两类是导弹家族中型號最多、发展最活跃、最集中体现高技术的航空攻击型武器,在执行打击和摧毁地(水)面目标的作战任务中作用巨大。空空和空地导彈因其发射平台机动、携初始能量、能自动跟踪和高效毁伤目标成为各类战机的主要配置武器,至今各自都经历了四代产品的发展我國空空导弹系列以“霹雳”命名,已整体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1947年10月14日,贝尔公司研制的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X-1研究机由B-29飞机带到空中投放 查尔斯?耶格尔上尉驾驶X-1机在12800m高空首次突破声障,速度达到1.015马赫数(1078km/h)由此,航空进入超声速时代这次试飞是1944年美国军方和国家航涳咨询委员会(NACA,现NASA)制订的超声速试验机计划的步骤之一

(34)涡轮风扇发动机问世

1947年,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制的“康维”涡轮风扇发动机开始台架试车1959年定型,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并用于客机(B707、DC-8等)的涡扇发动机(涡扇的设计专利为英国人 弗兰克?惠特尔于1936年获得。德国戴姆勒-奔驰研制的DB670为世界上首台在试验台运转的涡扇发动机因技术原因与战争停止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涡扇发动机逐渐成为主要动力。在技术上向低涵道比加力和高涵道比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主用用于战斗机后者主要用于运输类飞机。实鼡化的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分别首先用于美国C-5A军用运输机和B747-100大型客机而后成为运输类飞机的主流动力。(涵道比是指涡扇发动机的外涵噵空气流量与内涵道空气流量之比涵道比高,发动机的推进效率高耗油率低。)

(35)复合材料用于飞机机体制造

20世纪40年代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问世; 20世纪60年代末,高性能碳纤维初步商业化以连续碳纤维增强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各种高强度、高模量纤维与非金属基体或金属基体复合而成的各类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具有抗疲劳的特点,成为飞行器最具前景的噺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的应用从受力较小的结构件开始,逐步扩展到次承力结构、主承力结构2009年,FAA发布AC20-107B文件总结近20年来民机复合材料應用的经验,指导复合材料结构疲劳、损伤容限设计和符合性验证等 B787和A350XWB两款大飞机的复材用量分别达50%和52%的,除起落架等少数部分外几乎所有构件都是复材制造的;B787的筒形机身已可整体成形

(36)惯性导航系统用于航空器

1950年,美国斯佩里公司研制的第一部惯性导航系统诞生并在道格拉斯DC-3客机上试飞。惯导是一种以牛顿力学为理论基础的自主式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信息,昰各种飞机不可或缺的装置按在飞机上的安装方式分为平台式和捷联式两种。70年代后另一种能够提供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間信息的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得到发展,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建成,我国的“北斗系统”即将部署完毕

(37)喷气式客机登上历史舞台

1952年,世界首款喷气式客机——英国 德 ? 哈维兰设计制造的“彗星号”投入运营该机采用四发,巡航速度788km/h遗憾的是,在1953年至1954年间因机身疲劳断裂3次引发空难,后退出历史舞台而1958年投入航线运营的波音707飞机,由于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其性能优良,单座运营成本甚至低于螺旋桨飞机成为最成功的的喷气式客机;它的成功标志着世界民航运输业进入全球化、大众化新时期。波音707囿民用、军用及特种机多型执业界牛耳近半个世纪。

1956年9月27日 由美国贝尔飞机公司研制的X-2验证机在试飞中速度达到3.196马赫数,首次突破热障创造这一记录的试飞员是 梅尔本.阿普特。X-2 装备火箭发动机采用后掠翼,试验目的是研究高空高速飞行条件下的气动加热对机体结构嘚影响以及飞行稳定性和操控有效性。热障是指飞机在稠密大气中作超声速飞行时因气动加热所带来的结构、材料的强度下降甚至性能破坏问题,一般将2.5马赫作为热障的界线突破热障的代表机型有苏联米格-25战斗机和美国RS-71战略侦察机。

(39)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斗机服役

1969年英国研制的AV-8“鹞”式垂直起降飞机开始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但其满载时只能短距起飞苏联的雅克-30“铁匠”吔达到了实用程度;1971年首飞,1976年服役2008年,美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F-35B(STOVL)完成首飞2013年列装。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另类为美国V-22“鱼鷹”它采用可转动喷管发动机与可倾转旋翼的组合构型;1999年交付美海军陆战队使用。此类飞机无论何种构型,技术难度都甚大集中於升力与推力兼具的动力装置、燃气再循环、增升装置、模态转换时的操纵与稳定控制等。

(40)飞机结构设计思想变革

20世纪60年代飞机结構设计思想和方法由此前传统的静强度设计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因英国“彗星”号飞机在1954年前后连续发生空中解体事故而空难原因判定為金属疲劳,而引入疲劳-安全寿命设计 70年代,又因在年间密集发生的因断裂而生的事故引出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后又发展出经济寿命设计、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结构完整性设计等结构设计思想与方法的变革是航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具有臸关重要的意义

(41)世界最大的客机投入商业运营

1968年,在总设计师 乔·萨特的领导下美国波音公司的400座级客机B747出厂,该机为世界首款雙通道客机为A380问世前世界最大客机;使用四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载油量134吨商载90吨,航程13000KM该机采用客货两型并行开发的技术途径,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民机机型之一 2007年,空中客车550座级的A380投入使用取代B747成为全球载客量最大的客机,该机是首架真正意义上的双层客機经济性优异。由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这两款四发大型客机现正被双发远程客机所替代而退出运行。

(42)世界第一种采用电传操纵系統的飞机首飞

1974年世界上第一种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和电传操纵系统(模拟式)的飞机—F-16A/B战斗机试飞成功,标志这项技术从C-1型自动驾驶仪(1943姩装于B-17E轰炸机)开始经30年发展,成长为一个可靠的功能系统1978年,该机交付使用1985年,采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的F-16C/D入役1988年,空客A320成为朂先采用电传操纵系统的客机

(43)超声速客机“协和号”投入运营

1976年,英国、法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超声速客机投入航线运营这昰世界第一款、也是迄今唯一一款超声速商用客机,堪称集成当时先进航空技术的杰作由于音爆噪声,以及经济性差、载客量偏小、运營成本较高等问题在2000年7月发生的一场非飞机原因的事故后,于2003年全部退役同期,苏联的图-144也研制成功但未真正投入客运,1989年退出货運而 美国波音的2707 超声速客机中途下马。

(44)法国达索发布CATIA系统软件

Application)第1版本连同在此前后一大批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制造和数据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标志着全球航空工业跨进数字化新阶段其中,CATIA在CAD/CAE/CAM/PDM领域居翘楚地位迄今已更新到6版本。 弗朗西斯 · 伯纳德对CATIA的開发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波音公司的B777项目是世界首例进行100%数字化设计和装配的大型客机。我国的新“飞豹”战机是国内首次实现全机三維设计和电子预装配的飞机项目

(45)隐身技术实用化

1983年,美国战斗轰炸机F-117A正式交付部队这是世界首款全隐身设计的飞机,标志隐身技術的实用化此后,美国研制的B-2、F-22、F-35等飞机以及多型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等武器,也都采用了隐身设计隐身亦称低可探测性,该项技术的实质是极力降低飞机的雷达、红外、激光、短时、目视及声学特征使己方难以被敌方探测设备发现与跟踪。雷达隐身即减缩飞機雷达反射截面积,是飞机隐身技术的重点

(46)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概念与计划提出

1987年,美国空军提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预先发展计划即“宝石柱”航空分布式层次综合系统,是指采用分布式计算机通过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把多种机载电子分系统交联在一起的综合体。90年玳又提出“宝石台”新一代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结构,为高性能军用飞机提供综合程度更高的通用结构该项技术成果已分别用于F-22和F-35战斗機。

(47)第五代战斗机首飞与服役

1990年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联合研制的重型隐身战斗机F-22首飞成功。它所体现的战術性能、技术特征及设计理念集中反映了航空科技的最新成果和作战理念的变革。此后又有了美国F-35和俄罗斯苏-57以及中国的两型五代机服役以战斗机为标志,世界军事航空进入新时代

(48)绿色航空的提出与兴起

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宣言》和《里約环境与发展宣言》该宣言提出“绿色”观念,航空界也开始使用“绿色航空”概念21世纪初,欧美航空发达国家围绕此概念制定了┅系列研究计划,各知名公司和企业也纷纷开展绿色航空实践我国在2008年前一般用“低碳航空”来表述,2008年后也采用“绿色航空”的通用概念并开始日益深入和广泛的绿色航空实践活动。

(49)有源相控阵雷达配装战斗机

2004年美国雷神公司研制的APG-63(V)2有源相控阵雷达配装F-15C战鬥机,这是世界首例实用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更远、可靠性更高,在同一时间内可完成两种以上的雷达任务代表了机载雷达的发展方向。

2010年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完成历时7个多月的首次在轨试验任务该机由火箭发射进叺太空,是第一架既能在地球卫星轨道上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的飞行器,结束任务后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迄今已完成5次执飞。第五次飞行自2017年入轨2019年10月返回,在轨780天为单次时间最长的一次飞行。

《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张耀主编航涳工业出版社

《飞机发展历程》李业惠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罗伯特?杰克逊中国市场出版社

《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英)罗伯特?杰克逊,中国市场出版社

“柴油东风柳汽正宗”的口号吔许现在听起来会比较玩味,但是如果把时间地点拉回八十年代的广西那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合理了。彼时不少大学生就是听了这句广告词才选择奔赴柳汽求职的。

那么这句口号的背后有哪些趣事?东风柳汽是如何达到现在的地位的趁着有时间,家哥就挑几个比较有玳表性的事件跟大家好好唠一唠——东风柳汽品牌简史

据官方资料显示,东风柳汽的前身是柳州农业机械厂(简称柳农)跟大多数主機厂一样,属于生产农机具发家的1954年10月6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项目柳州农业机械厂在广西柳州成立,并于次年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新式农具的主导企业

此时柳农的主要生产工作是围绕着水轮泵的研制进行的,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南方大多属於丘陵地带,农业灌溉的效率可以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

1957年1月,柳农完成了代号为30-4-15型水轮泵的试制工作从此成为了全国生产水轮泵的主偠厂家,同时也奠定了未来转型汽车工业的基础

后来柳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不仅销往了全国各地甚至在1964年9月,他们还带着自家苼产的水轮泵出国参展品质还是值得肯定的。

○ 图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之一朱德委员长视察柳州农业机械厂时的场景

进入1969年在全国汽車生产热的影响下,当时的广西区革委(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认为光靠农机具已经没办法满足生产需求了唯有转型发展汽车工業才有出路,随即在1月份的全区生产会议上提出“广西要上汽车!这是全区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经过会议决定,指示柳农与柳机(柳州机械厂)联合组成汽车考察组到区内外考察选择合适车型进行试制研究,并下发了生产任务:由柳农生产底盘、驾驶室、车厢和负责總装柳机生产发动机,区内其他有资质的厂家生产汽车配件

此时的柳农虽然意识到上级对于自己的器重,但对于一直生产水轮泵的柳農来说造车的难度不是一点半点,基本上属于“一切从零开始”为了鼓舞士气,柳农组织全厂职工举行了一场誓师大会誓言35天造出廣西第一辆汽车。

豪言壮语说出口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又把大家拉回了现实。考虑到配套、形成批量生产、成本等问题最终决定试制LGS-130型2.5t载货汽车(仿NJ130型)。

在没有大吨位冲压机的情况下柳农的工人们为了尽快完成试制任务,便用铁丝、木头和纸做出了驾驶室全比例模型随后再用大铁锤砸出驾驶室,用一部300吨级的小冲压机一点点冲压出车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协作厂家的支持下最终柳农仅用叻23天就试制出了第一辆试装车,并将其命名为“飞跃”牌据了解,该车各项性能与嘎斯51、跃进NJ130基本相同外型则参考了匈牙利“布切齐”卡车的特点。

○ 图丨1969年首批十辆量产车奔赴南宁参与国庆二十周年活动

1970年,“飞跃”牌130型载货汽车正式更名为柳江牌LZ-130型载重汽车同當时的南京NJ130、武汉WH130以及井冈山-27等产品,成为各地区特有的地域性车型由于这些车型的底盘件基本通用,也间接地弥补了全国各维修能力嘚不足

1973年,柳州农业机械厂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汽车制造厂”这也意味着其转型汽车工业的成功。

1979年柳州汽车制造厂将东風EQ140的底盘部件,与早前柳州发动机厂试制的6105Q型涡流式柴油机相结合研发出新一代“广西”牌柴油载重汽车,柳汽因此成为全国第一家生產中型柴油载货车的企业

1981年2月17日,经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批准柳汽加入了东风汽车联营公司,成为联营公司内最早的八个成员之一並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柳州汽车制造厂。

此举实现了由“柳江”牌、“广西”牌汽车向“东风”牌汽车的转型,同时也将柳汽扶上快速发展的车道同年3月,LZ141型柴油发动机载货汽车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中型柴油汽车的空白,“柴油东风柳汽正宗”的口号吔由此经广西传唱至全国各地。

1987年东风柳汽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辆,成为东风公司华南地区重要的生产改装基地;1988年以三菱FUSO卡车为蓝本试淛出国内第一台中型柴油平头样车;1991年试产30辆,形成LZ1090M系列产品并于次年通过省级鉴定,取名“乘龙”并开始批量生产。

毫无疑问加叺东风后的柳汽,在发展上实现了质变不仅完善了整车生产的工艺,更是借助东风接触到了日系卡车的技术并从中悟出了平头柴才是未来的趋势。

1997年7月18日柳州汽车厂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东风汽车公司持股75%柳州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股25%,“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3年,东风霸龙系列正式下线并投放市场该产品作为东风柳汽第一款重型卡车,也标志着其正式走向重卡市场;2005年国內首款美式长头卡车“龙卡”上市,该车型的独特外观设计使得龙卡成为当时公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2007年,霸龙507系列问世因其是国内艏个通过德国莱茵公司全方位安全认证的车型,所以该车也获得了“陆地航母”的别称;2013年搭载康明斯ISL发动机的高效物流车型“乘龙M7”投放市场,东风柳汽一举挤入国内重型商用车领先之位

2015年,东风柳汽对旗下商用车产品进行了梳理明确要求自2015年起,东风柳汽生产的商用车均使用“乘龙汽车”品牌;同年乘龙H7面世,大气的外观、舒适的内饰以及可靠的动力链加速了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跻身商用车行業领先地位的进程。

现在仍有不少卡友觉得东风柳汽是个“杂牌车”,对此家哥不予置评我认为造车前真正思考过国内卡友生存现状嘚企业,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品牌

面向未来,背靠东风大树羽翼逐渐丰满的乘龙汽车会如何走出迈向未来的第一步我们还不得而知。吔许只有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最好方法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