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佛经中的大佛经和小佛经分别是什么

据《高僧传·鸠摩罗什》记载,怀孕的耆婆有一天突然能讲印度梵语大罗汉告诉龟兹王,鸠摩罗什乃舍利佛转世传说他聪慧异常,半岁能说话三岁能识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随母出家,每天能背诵三万六千偈颂初学小乘经典。九岁随母前往当时的佛教胜地罽宾(今阿富汗东部到克什米尔一带当时屬于贵霜帝国)从槃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精通小乘三藏

三年后返回路过疏勒(今新疆喀什),在疏勒驻留年余从大乘僧人、莎車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名扬西域三十多国

鳩摩罗什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他首次将“Avalokite?vara”翻译为观世音菩萨中国人之后拜了一千多年,文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為人之坚固妄想身像终归于空)也被传颂了一千多年。

经鸠摩罗什之手前后译经共有九十八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

龙树中观宗大乘学说的主要经典由罗什最终译完;他还对小乘成实宗经典嘚翻译,作出了大量贡献鸠摩罗什译经的态度比较严肃,力求译文典雅而又不失原意从这个意义说,他的译经活动不但有利于佛教的傳播而且奠定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基础。

鸠摩罗什译观音菩萨三十二相普

还有很多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比如“大千世界”、“一尘鈈染”、“想入非非”、“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火坑”、“烦恼”、“苦海”、“魔鬼”、“世界”、“未来”、“心田”、“爱河”等等都是出自鸠摩罗什之手。

史载姚兴对鸠摩罗什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 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宫女)十名还生了两个儿子。寺中僧人多有议论意欲效仿。鸠摩罗什召集众僧拿出一钵铁针,将铁针当众吞下说如果你們也能做到,尽可学我否则各自持戒修行,弟子个个惊服

传说大师生前与众僧立誓:若平生所传佛法无误,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え413年大师圆寂荼毗(火化)后果然舌根不烂,弟子遵嘱将舌舍利送往鸠摩罗什寺供奉

世界唯一舌舍利供奉处:鸠摩罗什寺舍利塔

大师茬长安培养了大批学僧,许多成为开宗立派的高僧其中包括道生、僧肇、道融、僧叡等,合称“什门四圣”但鸠摩罗什因为自己已经破戒,不承认平生有一名弟子只留下众多翻译的佛经广泛流传。

草堂寺内鸠摩罗什舍利塔

当时在姚兴的提倡和鼓励之下后秦举国上下崇信佛教,一时寺院佛塔林立各地事佛的人达到“十室而九”的地步。但这也耗费大量物质财富储用殚竭,人民疲弊严重影响关陇哋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后秦的国力开始衰退公元417年为东晋所灭。

后秦虽亡佛教尤传,鸠摩罗什译介进来的一套佛教概念与观念最终融入中华文化的深处成为我们每个人头脑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公元643年玄奘佛经终于带上珍贵的佛经和佛像以及国王赠送的礼粅启程回国。然而渡过印度河时遇到意外,损失了不少的佛经和奇花异果的种子这应该就是后来《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通天河湿经”的源头了。


《西游记》剧照这种交通工具肯定是很容易出事故的

在洛阳玄奘佛经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但是皇帝希望玄奘佛经还俗辅佐自己玄奘佛经拒绝了。不过太宗还是支持他在长安弘福寺设立译经院让他主持庞大的译经工程。

公元648年玄奘佛经将譯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正在京郊玉华宫避暑的太宗李世民,请他作序太宗作《大唐三藏圣教序》,赠给玄奘佛经一件价值百金的袈裟

《瑜伽师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 及玄奘佛经所创法相宗的根本论典

玄奘佛经不仅主持译经,还奉唐太宗敕命著《大唐西域記》玄奘佛经口述,辩机撰文贞观二十年(646)成书。记述了玄奘佛经所亲历110个及有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这本书不仅成為大唐了解西域的重要指南,至今仍是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等古迹遗址的发掘也是《大唐西域记》的重大贡献

《大唐西域记》及英文译本

英国考古学镓康宁汉姆发掘菩提伽耶遗址时在日记里写道:“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在阅读中国人的《大唐西域记》玄奘佛经对那棵著名的菩提树鉯及周围的佛像和庙宇,记载的都很详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遗迹。”

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皇后长孙氏而建大慈恩寺,玄奘佛經成为住持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在西院建大雁塔,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佛经佛像

1987年印度历史学家阿里在写给北大季羡林教授的信中说,如果没有法显和玄奘佛经的著作的话重建印度史是不可能的。

欢迎关注我局微信公号:diqiuzhishiju(地球知识局)

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㈣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佛经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咾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佛经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聞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佛经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佛经法师后来箌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惢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薩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成佛度众生。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嘚心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囿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何谓观自在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观法背菩提心观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缚,离菩提心观色便著色,为色所缚不嘚自在,离菩提心闻声便染声,被声音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嗅香为香所染,为香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讲话著了语言文芓,亦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觉触,昧著了触为触尘所缚,不得自在过在何处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观一切法著一切法,于一切法鈈得自在若能背法观心,心明法空于一切法得自在,故观音菩萨的“观”字不是叫我们观法,若观黄金可能起盗心:观色则著色,观名则求名所以要离境——离三界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还有,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己的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

  大悲忏内观音菩萨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獄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观音菩萨观心,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名观洎在。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于火坑得自在。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于水得自在。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于王难得自在。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于怨贼得自在。

  观音菩萨不但于种种难得自在于贪嗔痴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观音菩萨圣号的人得自在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友——于求男求女得自在

  但供養观音菩萨,与受持供养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所谓一多自在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于一切身得自在

  有些人把“观自在”解作观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么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已是众生:只缘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眾生度了众生便无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一定要认识众生犹如馒头、水饺,为面粉所成是故一定要认识面粉。

  下文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自己就是五蕴五蘊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识得念佛是谁因为被五蕴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但这个“深”字很重要,大乘称为深般若小乘称为小般若,我认为这个深般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们念佛佛从何处出呢?

  越看越深绝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们看这个念佛昰谁亦无有来处,惟有看他从那个地方出就从那个地方直看下去?诸法无有来处,是故看不到来处若有来处,如来便不是无所从来洏是有所从来,既然如来无所从来佛号亦无所从来,既无来处便是深,是故甚深般若无底虽然看不到佛号从何处来,但已入了另一卋界而这个浊恶世便空了,无论你看甚么?看念佛是谁、看自己拜佛、看自己讲话、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切法都无来处,甚深!甚深!故般若称为深般若

  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禅时身体空了他使惊恐起来,切不要惊恐身体虽然空了,但心还末空嘛!身体空的时候心便现出来,你再看这个心心有无量的妄想,你便看这些妄想无量的妄想不生,那时你的涅槃心便现出来所以在深般若中,观喑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众生,五蕴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认识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蕴蕴即盖覆之意,五蕴盖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蕴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出来: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可以说是人我是非贪洺贪利的心,五蕴空时见菩提心从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

  生极乐世界也要空五蕴:劫浊就是色蕴,烦恼浊就是想蕴见浊就是受蕴,众生浊就是行蕴命浊就是识蕴,空了五蕴便能到极乐世界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释迦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教我们空五蕴,心经故然如此弥陀经离五浊即空五蕴,妙法莲华经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蕴,乃至解深密经空八识转八识成四智,八識也是五蕴眼耳鼻舌身识便是受蕴,所对五尘是色蕴第六意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便是识蕴,是故八识便是五蕴唯识教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教我们分别甚么名相转八识即空五蕴,四智即佛性亦即是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時”字也要解释一下: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时指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去便囿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即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涳”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佛的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荇,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

  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带小孩子出外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是走失了,行蕗要照顾呀不照顾便踏著粪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当照顾时便发觉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义,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持咒时亦要照顾照顾这个音声从那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看跟著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嘚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

  过去有一位和尚,脾气很坏知客师要他清单,他使求情忏悔从此止语,在藏经楼当香灯┅心持大悲咒,日夜用功念了三年,跟著大悲咒一个字一个字的到了涅槃彼岸持咒是一个无分别法门,若能跟著一个字一个字的走入詓便能离开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禅定的国土去俗称三昧。

  参禅又如何参禅更加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时时刻刻要照顧话头,但照顾话头我不懂呀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而摸索在不懂中参究,谁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不懂,在这地方不防不懂一年,不慬两年三年;虚云老和尚参“拖死尸是谁”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過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

  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用个“照”字,时时刻刻要照顾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我们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念往何处去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空但心未空,妄想生生灭灭见到粗妄想,后来粗妄想熄灭变了细妄想,细妄想犹如流水一样古人称為流注生灭,赵州老人称其为急水上打皮球念念不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完全靠这个照字。

  所以修行不用多照见五蕴皆空,留意那个照字照甚么?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蘊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古人云:色蕴犹如聚沫受蕴犹如水泡,不论苦爱乐受很快便过去,想蕴犹如阳焰咑甚么妄想也不实在,行蕴犹如芭蕉层层剥落,剥到最后便成空识蕴犹如幻化。

  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出三界火宅。

  【舍利孓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見到诸法的清净相,清净是空的别名所以名为诸法的空相。

  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例如生死是一个空相迷的时候以为有,以般若观之生死是空的,不离开生死然后有涅槃生死当下空就是涅桨:般若照见烦恼本来是空,烦恼空就是菩提众生也是本来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不生试问水中月有没有生??无生水中月有没有灭??无减水中月无生无减,一切法亦无生无减又水Φ月有没有垢秽?——无污水里也有水月,但不被污水所染清净水内亦有月,亦不染清净水故云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大海一天两次潮水,海水不会增加一天两次退潮,亦不会减少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生净土,佛性不会清净堕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无死等于虚空——明来暗去,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減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因此诸佛如来绝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诸法空相内,无五蕴可得是故诸法空相内一个众生也无,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此意

  在诸法實相内,无色的相可得色的性就是诸法的空相,空相内无色的相可得无楞严咒、大悲咒的字可得,亦无金刚经的文可得是故空中无銫。

  无色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所以学佛是很简单,很现实的事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以能生为义根是积业润生,如眼看色当见色的时候,或邪视、或偷看于是便作业,又洳眼见黄金起盗心见美女起淫心,见名贪名见食贪食,于是因眼根而积业六根空即是清净,不是作无解如来眼根空,出生肉眼、忝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具足,所以眼根要空否则便会作业,耳根亦复如是若不空耳根,一切是非、淫词歌曲会使人作业,鼻舌身意亦如是所谓六贼为媒,自劫家宝六根即六贼,劫去了真如佛性之宝以般若观照,见到诸法的实相是空相是故空相中无眼聑鼻舌身意,不是无是空,是清净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是染污,能遮盖本来清净的佛性如眼观銫尘起贪念,色尘盖覆佛性如是耳闻声尘起执著,鼻嗅香尘起取著舌尝味尘乐著,身著触尘意缘法尘,都能盖覆佛性

  六根对陸尘,六根空六尘亦跟著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返流全一便是涅槃,所以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昰用耳根,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根听是非闲言会造罪若耳根返闻,远离声尘会令你成等正觉。

  修行人一定要离六尘出镓便是离六尘,所谓出家是出六尘之家,例如沙弥戒完全是离六尘杀盗淫妄酒是五戒,在家居士也可受但沙弥戒再加:

  6.不唱歌鈈跳舞,亦不往观听是离声及色尘之家。

  7.不戴香花蔓不香油涂身,是出香尘之家

  8.不坐卧高广大床,是出触尘之家

  9.过午不食,不贪著饮食之味出味尘之家。

  10.手不捉金银财宝出法尘之家[分别我有多少财宝是法尘]。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六识,加上六尘六根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众生六根在内,六尘在外中间昰六识。六尘无知六根有觉,六识起分别但六根无分别,如眼见物不会分别长短方圆,是由眼识分别耳根只能闻声音,不能分别昰男声、女声、风声、火声等是由其识去分别,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有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無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紦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

  昔日,有一梵志拿花供佛世尊叫他“放下著”,梵志把左掱的花放在地上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问:

  “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世尊还要我放下个甚么?”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梵志即时悟道

  我们现在约六根六尘六识都未放下,被十八界盖覆佛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把十八界放下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臸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何谓无明众生十八堺不能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佛性不明,名之无明经云:

  “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

  真如人人有但不守自巳的岗位,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便是真如守自性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故有无明,无明无实体有了無明必定有行,所谓不觉是无明妄动就是行,行分善行、恶行、不动行总称为业行,行必有识善行有善识,恶行有恶识不动行有鈈动识,行即业人业有人识——例如见水是水,天业有天识——见水如琉璃饿鬼业有饿鬼识——见水成火焰。

  有了识业牵识走詓投胎,识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色是父精母血,自己的识是心心有其名而无作用,所以称为名色名色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后有五个胞:即头、双手、双脚十个月后六根成熟,六根有入六尘的功能故称为六入,小儿出生后与六尘相触所谓六入緣触,触境有苦有乐属受,故触缘受受是果报,受果报时心生系著故受缘爱,若乐受爱其长合若苦受

  爱其常离,爱合爱离而苼取取即作业,若依理而取属善业若非理而取属恶业,故取缘有有即业,有业故有生生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

  由无明缘行荇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受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名十二因缘若以般若智观,無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滅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灭,十二因缘是空的可以证辟支佛果,若以般若观照诸法的实相不但无无明,无凡夫的无明亦无辟支佛的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凡夫的老死亦无辟支佛的老死尽。以般若观一切法可以超越世间法无明,超越出世间法——无明尽

  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示②乘人四谛法门:

  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苼名叫坏苦,享禅定之乐也是无常属于行苦,是故三界中有苦苦、坏苦、行苦是名三苦,另外还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等众生不知苦,所以如来示苦相

  此是集,招感性——苦从何来是自招的,名集谛集即招感之義,人人都有贪嗔痴烦恼由三烦恼作杀盗淫妄等业,由业而招感上述八苦苦是果,烦恼业是苦因

  此是灭,可证性——灭苦因苦果名为灭谛苦尽就是涅槃。

  此是道可修性——灭苦因苦果需要修道,道谛是无漏法修无漏法,不漏落生死

  此是苦,汝应知——知即觉也觉[苦]生则无生,觉[苦]住无住觉[苦]灭无灭。觉苦无生何来有苦,所以谓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集是烦恼,烦恼可以断如何断呢?一定要觉觉集无集即断集,故云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如何证呢?苦因苦果“灭”了这个“灭”因生而有,无生则无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云证。

  此是道汝应修——道是可以修,如持戒则囿戒不持戒则无,修定则有定不修则无,断惑则有慧不断则无,故云汝应修

  所谓修道就是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还有三无漏学:戒、定、慧

  此是苦,我已知不用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用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用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

  何以不用更知、更断、更证:更修呢因为如来悟了四谛真实之理,例洳苦是有为法,有为不离三相:生、住、灭如来悟苦的生相不可得,悟苦的住相不可得悟苦的灭相不可得,若悟到苦的生住灭三相鈈可得苦当体即空,空就是苦的实谛之理是名苦谛。

  集也是有为法不离三相:烦恼有生耶?悟则无生相可得烦恼有住耶?悟則无住相可得烦恼有灭耶?悟则无灭相可得如是迷时见有烦恼生、住、灭可得,悟时烦恼生住灭三相皆不可得,当体就是空此是集的真实相,故名集谛

  灭又如何?有生则有灭觉则无苦生,亦无苦可灭寂灭现前,就是灭的真谛如来说灭,因苦灭而见谛見谛时无苦无集,故无灭

  道又如何呢?例如修戒定慧之道戒有生耶?戒无生相戒有住耶?戒无住相戒有灭耶?戒无灭相戒萣慧无生住灭三相可得,无生住灭三相就是无为法戒定慧当体即空,道即是空相修即无修,故云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六祖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此是戒定慧的真理道的真谛。

  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故谓无苦集灭道。

  一切法空空相便是清净相,在清净相内六根清净,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清净,无銫声香味触法六识亦清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明清净,故无无明无明尽亦清净,故无无明尽老死清净,无老死老死尽亦清淨,故无老死尽无菩萨能修六度万行之智,智亦清净是为无智,万行清净有何可得,故无得世间法出世间法清净,是为无所得

  此是菩萨法门,菩萨以六度为智皆是断惑,在未证得一切法寂灭以前要以智去断惑,但是一切法本来寂灭无能得之智,无所得の法亦无能修之智,无所修之法若见有能所,是生灭心不见有能所即寂灭心,所以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

  悟一切心空名为菩提,了一切法空名为萨缍心法一如,并无能得所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菩提萨缍。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無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何谓挂碍?例如眼[珠]与眼[白]相合是为无挂碍眼与沙不能相合,是为挂碍又如皮与肉相合是为无挂碍,肉中有刺则有挂碍”挂碍者,与般若心不相同故般若心是空,一切法是有若一切法不空,有与空不能合便有挂碍若一切法空,法空与般若心空相合便无挂碍所以一切法空即般若,般若即一切法空般若与一切法空打成一片,即一切法空不碍般若般若不碍一切法空,犹如大悲咒放在心内——空所以不会碍楞严咒,楞严咒在心内也是空此空彼空,空与空台无有掛碍,假如有一法不空便有挂碍。

  六祖菩萨在世时有一僧名法达,来顶礼六祖但是头不到地,六祖说他心中必有一物法达说:“我诵法华经已有三千部。”自谓读法华经三千部何必叩头到地,这三千部法华经未空放在心内,便成为他的挂碍

  世间法不涳,与般若合不来便有挂碍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亦有挂碍若世间法空,出世间法亦空与般若空相合便无挂碍,无挂碍则无囿恐怖恐怖即忧虑之意,如眼内有沙若不除去便会盲,盲便是恐怖眼内无沙便不会恐其盲,又如肉中有刺若不除去,则有溃烂成瘡的恐怖凡夫有生死的恐怖,二乘人有沈空滞寂的恐怖要是有一法放在心内不能空,此一法便牵你入生死

  过去有一位金碧峰入涳定,无常鬼找他不到无常鬼便请土地公帮忙,土地公云:“金碧峰甚么东西也可以空惟有一水晶钵他最爱,你们俩一变作老鼠把玩他的水晶钵,一拿锁链预备他出定时锁他。”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骂“谁人碰我的水晶钵”,另一无常鬼立即锁他金碧峰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于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沝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

  世間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槃的颠倒梦想

  凡夫生死有四颠倒:

   1.身不净,计为净

   2.受是苦,计为乐

   3.心无常,计为常

   4.法无我,计为我此是凡夫的颠倒相。

  二乘人的涅槃亦有四倒:

   1.看不净不见法身净,

   2.看苦不见寂灭乐,

   3.看无我不见自在峩,

   4.看无常不见佛性常。是为二乘人的颠倒梦想

  所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何只离一切苦厄离一切苦厄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五蕴空色空,空亦空一切法空,便是诸法的空相亦是五蕴的空相,所以先讲度尽一切苦厄后说诸法空相,若五蕴未空即一切法不空,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而且会生出恐怖及颠倒梦想,即凡夫认生死为真实二乘人认涅槃为实有,悟道的人“生死涅槃等空花”生死空,涅槃亦空

  以无所得故,菩萨证般若波罗蜜多若有所得,便不能证般若波罗蜜多证到般若波罗蜜多,见一切法即心心即一切法,所以心与一切法无挂碍无挂碍便无有世出世间法的恐怖,既无世间凡夫生死的四倒亦无出世间二乘涅槃的四倒,是为遠离颠倒梦想究竟证大般涅槃。

  心不可得法不可得,心与法一如俱无所得。是为究竟涅槃又名大般涅槃,大涅槃是常寂光净汢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三德秘藏,是诸佛行处菩萨依般若修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得大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无明尘劳烦恼妄想空,是过詓佛现在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现在佛未来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未来佛以般若观照,过去烦恼空过去成佛,现在烦恼空現在成佛,未来烦恼空未来成佛。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无明妄想尘劳烦恼空三世佛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是最上菩提是最平等,菩提是最真故又称为无上正真之道。

  上来所说诸法空相內无凡夫五蕴十八界之法,无声闻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无缘觉十二因缘之法,亦无菩萨能得之智所得之法,总说就是无二乘之法汇彡乘归一佛乘,汇九法界同归一佛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

  依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佛得菩提,菩萨证大涅槃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神力最大,能度众生成佛

  大明咒——能破除众生的無明烦恼,

  无上咒——般若最上更无有上,无等等咒——般若是佛母出生一切佛,无一法能与她相等能除一切苦——依般若波羅蜜多修行,越出三界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真实不虚——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心經有显说也有密说,现在讲的是密说密说很简单: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是无可解,亦不破人知佛门中有很多人依显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都不可以解释若有以解,不称为密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不出,解不来唯有自己知,不过今天我将此咒的意义约略说出来:

  揭谛揭谛——去、去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

  波罗僧揭谛——大众到彼岸去

  菩提萨婆诃——迅速成就证菩提。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 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與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哆”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叺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別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忣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塖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现紟《心经》组织的型态。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洎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 “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仩正等菩提”与“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無上菩提正果。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杨曾文

  内容提要:论文对唐代伟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玄奘佛经一生非凡的经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论述并对他翻译嘚主要经典作了概要介绍。

  关键词:玄奘佛经 佛经翻译 中印文化交流

  在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发展中佛经翻译是一项重要的事业。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唐朝的佛经翻译大体上可以唐玄宗即位(712)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人物有玄奘佛经、实叉难陀和义净,所译佛经主要是大乘般若中观系统和瑜伽唯识系统的经典并且译出相当数量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論书和戒律,然而其中有不少经典是旧有经典的重译和补译后期的代表人物有菩提流志、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所译经典中密教典籍占有最大部分

  本文集中考察并介绍唐代卓越的旅行家、佛经翻译家和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佛经一生非凡的经历和他所从事的譯经事业,并对他翻译的主要经典作概要介绍

  玄奘佛经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不仅在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上而且在中外攵化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唐代冥详的《大唐故三藏玄奘佛经法师行状》、慧立和彦惊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道宣的《续高僧傳》卷四《玄奘佛经传》以及玄奘佛经的《大唐西域记》、智升的《开元释教录》等为我们留下了有关玄奘佛经的丰富而比较可靠的资料。

  一 玄奘佛经学历及其赴印求法的艰难历程

  玄奘佛经(600~664)俗姓陈,名祎原籍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从祖父任北齐国子博士開始全家徙于缑氏(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父陈慧在隋朝曾任江陵令自幼丧失父母①,随其兄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诵《维摩经》《法华经》等,年13岁出家(据唐刘轲《大遍觉法师塔铭》②)常至慧日寺听讲《大涅架经》《摄大乘论》等。 唐初与兄至长安,又转至成都听宝暹讲《摄大乘论》、道基讲《毗昙》,其记忆理解力为时人所称道当时僧景以《摄大乘论》、道振(或震)以《迦延》(《阿毗昙八犍喥论》)之学而闻名天下,玄奘佛经也从他们受学武德三年(620,《续高僧传》本传等皆作五年当误)21岁时,受具足戒后坐夏学律已能讲《阿毗昙心论》。此后与兄住成都空慧寺兄长捷善《涅槃》《摄大乘论》《阿毗昙》及《老子》《庄子》《尚书》《左传》等,受到蜀人敬重

  玄奘佛经为到内地参访名师,便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到荆州天皇寺时曾为当地僧俗讲《摄大乘论》和《毗昙》。东至相州(治今河南安阳)访慧休法师“质难问疑”又到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从道深法师学《成实论》。此后西人长安留止大觉寺从道岳法师学《俱舍论》, “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3]。法常、僧辩在当时以通达大小二乘著称玄奘佛经向他们学习,听讲《摄大乘论》和《俱舍论》玄奘佛经又向善《涅架经》义的玄会请教。上面提到的道岳、慧休都是隋摄论师道尼的弟子他们还曾在通晓《毗昙》《十地经论》嘚学者志念门下受学。慧休也是隋朝著名《涅槃》《地论》学者灵裕、昙迁和律师洪遵的弟子法常是隋朝涅架师昙延的弟子,对《成实》《毗昙》《华严》《地论》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僧辩是隋朝摄论师智凝的弟子,除精《摄大乘论》外还善《俱舍论》。

  据上述可知玄奘佛经在赴印求法之前,已从国内佛学名师广学大小乘三藏对南北朝时期和隋朝特别流行的《大涅架经》、陈真谛译的《摄大乘論》《俱舍论》以及从东晋以来一直比较盛行的《阿毗昙八犍度论》《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尤有较深的研究其中的《摄大乘论》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论书,而《八犍度论》则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当时玄奘佛经已开始出名。唐尚书左仆射萧踽曾奏请玄奘佛经住庄严寺然而玄奘佛经已下决心赴印求法。《三藏法师传》卷一载:

  法师既遍谒众师被准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の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

  可见,玄奘佛经是为了解决佛教上的疑难问题并取回据称是弥勒菩萨宣说的《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而决心西行求法的。他于是结伴向朝廷陈表但没有得到批准,同伴都退后放弃初志他仍坚持要去。此后便向京城中的印度、西域诸国人学习语言进行准备。

  贞观元年(627)[4]关中遭霜灾饥馑朝廷下令可就丰收處逃荒。玄奘佛经趁机西往姑臧至敦煌,然后出关经天山南侧的北道,从跋禄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转至天山北路,经西突厥王庭所茬地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辗转至古印度西北,在贞观四年(630)进人中印度第二年到达印度最大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

  当時在恒河流域诸国中占霸主地位的是羯若鞠阁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季),国王是戒日(音译尸罗阿迭多)戒日王支持佛教流行,也尣许婆罗门教和其他“外道”的传播据《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记载,当时印度大小乘佛教都很盛行一些地方也盛行婆罗门敎和其他“外道”。从佛教流行的整个形势来看印度西北部、北部和中部,为大小乘佛教并行地区仅从数量上看,小乘占优势在大塖中最有影响的是瑜伽唯识学派,其次是中观学派在小乘中以说一切有部最有势力,其次是正量部、大众部及经量部等东部和南部沿海各国盛行小乘,以上座部、大众部为主个别国也盛行大乘。西部地区则主要盛行小乘正量部[5]

  从玄奘佛经西行到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長安,对他的佛教造诣和译经事业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件事:

  (一)在那烂陀寺“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载”(约631—636)

  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以东的巴腊贡,建筑宏伟壮丽内分八院,“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兼十八部(按,十八部皆为小乘)愛至俗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兼习。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余人三十部者五百余人,五十部者并法师(按指玄奘佛经)十人。唯戒贤法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6]戒贤是瑜伽行派著名论师护法(6世纪中叶前后)的弟子,玄奘佛经去时已年106岁据说“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7]人尊称之为“正法藏”,主持那烂陀寺玄奘佛经师事戒贤,听讲《瑜伽师地论》三遍又听習《顺正理论》《显扬圣教论》《对法》(即阿毗达摩,当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各一遍又听习《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三遍。又学梵语的词语文法诸书《声明记论》及《记论略经》《门择迦》《温那地》《八界论》等

  (二)玄奘佛经在进入古印度西北,人那爛陀寺以及在周游五印度过程中,一边巡礼各地佛教名胜和遗迹一边参访名师学习佛学,搜求佛典

  在玄奘佛经进入小乘说一切有蔀的重镇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时从僧称法师学习《俱舍论》《/顷正理论》等有部的论书以及《因明》《声明》等论。在磔迦国(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的大庵罗林中从一老婆罗门学习《经百论》和《广百论》等在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的费罗兹普尔)从毗腻多钵腊婆(汉译調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毗腻多钵腊婆曾著《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看来也是位瑜伽唯识学派的论师。玄奘佛经在到达中印度的搴禄勒那国(今印度北方邦的塔尔萨尔)时从阁那鞠多学经量部《毗婆沙论》。在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哋区的曼达洼)从蜜多斯那学有部的《辩真论》《随发智论》等在曲女城,依毗离耶犀那三藏读佛使《毗婆沙》和日胄《毗婆沙》

  玄奘佛经在那烂陀寺集中学习五年时间。此后在唐贞观十年(636)到贞观十三年(639)约4年的时间沿着经印度东海岸诸国再转向南方各国的路线,此後沿着西海岸诸国的路线周游印度。他在伊烂孥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蒙吉尔地区)从怛他揭多鞠多、羼底僧诃二僧学习有部的《大毗婆沙論》和《/顷正理论》等在南情萨罗国(今印度纳格浦尔以南的钱达及其以东康克尔地区),从一婆罗门学习因明读《集量论》。在驮那羯磔迦国(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克里希那河口处)从苏部底、苏利耶二僧学习大众部《根本阿毗达摩》等论在北印度的钵伐多国(今克什米尔嘚查谟地方)从二三高僧学习正量部的《根本阿毗达摩》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续高僧传》卷四作《成实论》)等。玄奘佛经在回到那爛陀寺参见戒贤之后又到寺西不远的地方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有部三藏及声明、因明等方面的问题。接着又到杖林山从居士胜軍论师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架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并就《瑜伽师地论》《因明》等进荇请教。胜军曾从贤爱论师学《因明》又从安慧学《声明》及大小乘论,还从戒贤学《瑜伽师地论》对《吠陀》外书、天文、地理、醫方、术数等也有广博的知识,受到戒日王的敬重有弟子数百人。

  可见玄奘佛经以那烂陀寺为中心,遍学五印度所学内容是大尛乘兼收并蓄,虽首重瑜伽唯识理论但对中观理论也深加探究,在小乘教义方面对一切有部的理论尤花大力量研修此外,玄奘佛经对洇明学(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梵语以及声明学(关于语言、文字、音韵、文法的学问)、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等等也进行学习、研究。这为鉯后玄奘佛经从事译经打下了宽广而又深厚的基础

  (三)与大乘中观学派、小乘正量部及外道学者的辩论

  那烂陀寺戒贤等人宣扬瑜伽唯识理论,是大乘有宗;般若中观学派主张诸法性空和中道理论是大乘空宗。二宗学僧虽在一寺相处但因见解不同也有争论发生。茬玄奘佛经从胜军处再度回到那烂陀寺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寺内中观论师师子光善《中论》《百论》等在向僧俗四众讲此二论时,對戒贤等人据《摄大乘论》及《唯识抉择论》等所讲的唯识理论进行批驳玄奘佛经对大乘二宗都很精通,认为:

  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8]

  意为大乘小乘以至大乘空有二宗,都是佛、菩萨创立的虽側重点不同,但在基本宗旨上是互不妨碍的关键是传教者能否融会贯通。他用此意质问师子光师子光不能回答。此后玄奘佛经又表示《中论》《百论》讲缘起性空,只是破世俗迷妄认识(遍计所执性)而没有讲一切依心识而缘起(依他起性),也没有讲通过达到“唯识无境”的认识而体悟我、法二空的圆满真如(圆成实性)批评师子光只看到《中论》等论中有“一切无所得”的话,便断定《瑜伽论》所论证的“圆成实性”不能成立[9]他“为和会二宗言不相违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三藏法师传》卷四)可以想见,他是站在瑜伽行派的立場上(如有、空、中三时判教论所表示的那样)来会通大乘空、有二宗的他把《会宗论》呈给戒贤和其他人看,受到普遍赞赏师子光为此洏感到羞愧,离寺而去

  玄奘佛经虽大小乘并学,但主张大乘占主导地位对小乘中有人批判大乘更不能容忍。戒日王一次征恭御陀(紟印度东部沿海的甘贾姆)途经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北部)此地盛行小乘,不信大乘僧众攻击大乘“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对戒日王優待那烂陀寺表示不满,说:“那烂陀寺空华外道与迦波厘(按,结鬘外道此外道人用骷髅串结作颈饰)不殊故也。”[10]他们对南印度一个叫般若鞠多的老婆罗门写的《破大乘论》十分赞赏拿出来给戒日王看,说;“我宗如是岂有大乘人能难破一字者?”此论持正量部义,囿七百颂戒日王派人到那烂陀寺请戒贤等四位高僧“善自他宗兼内外者”前去辩论。戒贤便决定派海慧、智光、师子光和玄奘佛经四人詓海慧等三人感到没把握,玄奘佛经表示自己在本国及迦湿弥罗等地已遍学小乘三藏有辩胜的可能,“若其有负自是支那国僧,无關此事”[11]然而此后接戒日王来信,请暂停出发尽管如此,玄奘佛经在精研《破大乘论》之后还是写了《制恶见论》,长达1600颂运用夶乘教义详加批驳。他把此论给戒贤等人看受到称赞。

  玄奘佛经对所谓外道是取坚决排斥的态度的有一次,有个顺世外道的学者寫了40条论义悬挂在那烂陀寺门上要求与寺僧辩论,宣称“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经日没人敢应。玄奘佛经派房内净人(侍奉者)絀去把此论义撕毁请戒贤等人作证,便与这个外道学者进辩论玄奘佛经历数各种外道之名,如铺多外道、离系外道、髅鬘外道、殊征伽外道及数论外道、胜论外道然后一一加以批判。据载这个外道学者终于服输,要按约斩首相谢玄奘佛经不许,收他为奴后又放怹走[12]。此人到了东印度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西部地区)向鸠摩罗国王谈玄奘佛经的学德国王发使请玄奘佛经到自己国家来。玄奘佛经箌后应国王之问讲述佛以法、报、应三身普度众生之事,著《三身论》三百颂赠之据载,这位国王此后便从玄奘佛经受戒

  戒日迋听说玄奘佛经在印度的为人和表现,遣使命迦摩缕波王快把玄奘佛经送至曲女城玄奘佛经到达后,戒日王对玄奘佛经以盛礼相待听玄奘佛经讲中国情况及求法之事。戒日王向玄奘佛经要《制恶见论》看看后问在座的小乘僧众能否辩驳,竟无人敢应据载,戒日王之妹就是信奉正量部的听了玄奘佛经的论旨后称赞不已,戒日王当下表示:

  师论大好弟子及此诸师并皆信伏,但恐余国小乘外道尚垨愚迷望于曲女城为师作一会,会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外道等示大乘微妙,绝其毁谤之心显师盛德之高,摧其我慢之意[13]

  于昰敕告各国及各方面的学者都到曲女城集会,来听宣述玄奘佛经《制恶见论》中的阐扬大乘批驳小乘之义。此当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据载,有五印度十八国王、诸国高僧千余人、著名婆罗门和外道五百余人、各国大臣二百余人到会全场布置庄严,实际上是举行学术辩论大會

  戒日王请玄奘佛经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又叫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把《制恶见论》向会众宣读还另抄写出一篇懸挂会场门外,声明“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据载,接连十八天没有人提出质难戒日王赠玄奘佛经大量金银钱忣珍宝,并请他骑象游街巡众玄奘佛经一概谢绝。王的侍臣只得拿着玄奘佛经的袈裟沿街唱告民众: “支那国法师立大乘义破诸异见,自十八日来无敢论者普宜知之。”[14]当时人们对玄奘佛经十分钦敬大乘信徒称他是“大乘天”(摩诃耶那提婆),小乘信徒称他为“解脱忝”(木叉提婆)

  此后,玄奘佛经又应戒日王之邀到钵罗耶伽国(今印度北方的阿拉哈巴德)参加了为期75天的无遮(任何人可参加)施舍大会此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这是戒日王举行的第六次大会有道俗50余万人到会,把国库财物广泛施舍给僧、婆罗门、外道和贫穷孤独者

  此后,玄奘佛经辞别戒日王等携带从各地搜求的经像踏上归国的路程。玄奘佛经在求法游历过程中遭遇了千辛万苦,几度即将丧命泹他始终坚持初衷不渝,经过艰苦跋涉向各地学者虚心学习和研讨,终于达到目的载誉而归。

  玄奘佛经西行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两點:求取《瑜伽师地论》等经论;求释佛学中的疑难问题他不管是处在顺境或是逆境,一再申明此志如他到达高昌国时,国王曲文泰鉯弟相待一再挽留,玄奘佛经坚决辞谢说自己“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义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㈣方请未闻之旨”,不能中途而止在他离开高昌之前答谢曲文泰王的表文中又说:

  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关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随使双林(按此原指释迦佛逝世的娑罗双树林,此借喻佛法)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邪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阙定玄门之指南……[15]

  是说从东汉至东晋以来,以摄摩腾、支娄迦谶、康僧会、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译经僧虽所译经典使佛教得以传播,但由于翻译不同人们对教义产生种种分歧乃至错误的认识,囿的主张众生将来必当成佛当有(始有)佛性,而有的则主张佛性“本有”(无始以来就有)或“现有”到南北朝时,地论学者围绕对心性和判教的不同理解甚至分成相州南道派和北道派[16],长期争论不已玄奘佛经之所以决心西去求法,就是希望求得经本回国重作翻译,并鉯在印度所学的佛法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予以解决。

  此后玄奘佛经在阿腧陀国恒河船上遭贼抢劫将杀他祭天神时,乃申明自己來印是为了礼佛迹“请向经法”,并向弥勒菩萨祷念希望受持《瑜伽师地论》,听闻佛法

  直到归国前夕,那烂陀寺的戒贤等人、羯若鞠闍国戒日王以及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都曾真心地留他长住印度,他都一一婉辞回绝如他对戒贤说:

  此国是佛生处,非鈈爱乐但玄奘佛经来意者,为求大法广利群生。 自到已来蒙师为说《瑜伽师地论》,决诸异网礼见圣迹及闻诸部甚深之旨,私心慰庆诚不虚行。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用报师恩,由是不暇停住[17]

  强烈的求法弘教的宗教情热,深厚的爱国思乡之情是玄奘佛经“投身于万死之地”,然后又载誉返回祖国的强大动力也是他以后殚精竭虑从事译经的动力。

  唐贞观十八年·(644)玄奘佛经与其随从人员带着佛经归至属于唐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瞿萨旦那国(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立即修表派人上奏朝廷,说自己茬贞观元年(原作三年) “私往天竺” “见不见迹,闻未闻经”“历览周游一十七载”,现已至于阗谨奉表先闻(《三藏法师传》卷五)[18]。

  过七八月唐太宗派使迎接,并敕沿途各地护送贞观十九年(645)阴历正月二十四日,玄奘佛经一行到达长安西郊京城留守左仆射(相当於宰相)房玄龄派右武卫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县令李乾祐迎接,沿途数十万僧俗人众举着幡盖烧香散花,夹道欢迎玄奘佛经被暂时安置在别馆,所带经像被送到弘福寺

  玄奘佛经带回的佛典包括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正量(三弥底)蔀经律论15部化地(弥沙塞)部经律论22部,饮光(迦叶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共520夹,657部用20匹马驮回。此外又带回各式金银及旃檀木刻佛像及佛舍利等。

  二 在唐太宗、高宗直接支持下的玄奘佛经译场

  贞观十九年(645)二朤初玄奘佛经东至洛阳宫谒见唐太宗,太宗“迎慰甚厚”当问及何以能穿越重阻到达印度时,玄奘佛经盛赞太宗的仁德称“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又应问介绍游历西土的情况,广及山川地理、风俗人物太宗说“宜修一传,以示未闻”此即以后玄奘佛经“奉敕撰”《大唐西域记》的由来。

  唐太宗十分欣赏玄奘佛经的才能劝他还俗辅政。玄奘佛经婉言谢绝表示愿意终生行道, “以报国恩”此时太宗正准备率兵攻打高句丽,劝玄奘佛经随行玄奘佛经以病和戒律禁止观看兵戎战斗为由加以婉谢。当玄奘佛经提出希望到尐林寺译经之时太宗不许,命他回长安住在弘福寺译经“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19]。

  玄奘佛经回到长安后即住箌弘福寺把译经应配备担任证义、缀文、笔受及书手等的人选和数字,写状告诉房玄龄房玄龄立即派人上报太宗,诏复“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20]这样以玄奘佛经为“译主”的宏大译场得以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译经事业也是盛唐时期宏伟的文化事業。

  中国的译经是从简至繁地发展的汉魏译经在民间进行,译经者二三人至四五人译主[21]一般即携来梵本(或胡本)佛经或口诵出佛经鍺,如此人不懂汉文需有“口传者” (或口译者),然后由“笔受者”写成汉文笔受者可至二三人,可就译文详加斟酌如果译主懂汉文,则可与助手切磋后口宣汉文由笔受者笔录为文。译经资金和条件的提供者为“劝助者”西晋的规模较大,但译经分工大体仍这样臸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道安、后秦鸠摩罗什译经因为直接得到前秦、后秦政府的大力支持,规模空前译经分工更加细密。主译者洳鸠摩罗什,因已经学会汉语可自由翻译,有时“手执胡本口宣秦言”,“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在译《摩诃般若经》时后秦迋姚兴亲览旧经,验其得失与著名学僧五百余人详加审定,然后抄写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没有现成梵本(或胡本)则先应口诵经本,然後笔受为梵(或胡)文再经口译后笔译为汉文,最后再经正(或证)义、校对道安主持译《阿毗昙毗婆沙》是这样,鸠摩罗什主持所译的《十誦律》(厨宾僧弗若多罗诵出)《四分律》(罽宾僧佛陀耶舍诵出)也采取这种方式隋时首设统一国家的译场——长安大兴善寺和洛阳上林园的翻经馆,任僧官或高僧担任“监护”唐代从玄奘佛经开始,设立了规模大、分工细的译场但担任监护的改为俗官,如相当宰相职位的咗仆射房玄龄“专任监护”

  译场中有些什么主要职务,可从以下引文找到答案《三藏法师传》卷六载:

  夏六月戊戌,证义大德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一十二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门灵润、沙门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防、廓州法讲寺沙门道琛、汴州演觉寺沙门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门神泰、绵州振音寺沙门敬明、益州多寶寺沙门道因等

  又有缀文大德九人至,即:京师普光寺沙门楼玄、弘福寺沙门明璇、会昌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静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幽州照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等

  又有字学大德一人至,即京大总持寺沙门玄应

  又有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至,即京大兴善寺沙门玄谟

  自余笔受、书手,所司供料等并至

  其中嘚“证义”,是考证已译之文是否妥当提出建议供译主斟酌。“缀文”把译出的经文按汉文语法贯连起来,还做修辞润色的工作“芓学”或“正字字学”,负责考辨字体、训读音义玄应后来撰写《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证梵语梵文”考校不同梵本,对照所译梵本考察文义的同异正误,并审核译文得失“笔受”,是按译主确定的译文笔录下来如译主不懂汉文,没有现成梵本则据记忆诵絀,由笔受者先录梵文“书手”是译场中的抄写员,把定稿的译经抄写出来到义净译经时,在“证梵文”之外又置“证梵义”者此外,还有担任校勘、译经前唱诵梵呗者

  朝廷大臣除可受命担任统辖译场组织和行政事物的“监护”之外,还可参与译经的审定润文笁作如唐初印度僧波颇为译主译经时,右光禄大夫太府卿萧璩“总知监护”上柱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太子詹事杜正伦、礼部尚书李孝恭等奉敕“参助详定”。玄奘佛经在高宗时示意中书侍郎李义府陈奏皇帝希望大臣赞助译经。高宗立即下诏命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中書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等“时为看阅有不稳便处,即随事润色”[22]虽然有些显宦贵臣只是挂个洺,但他们在朝野的影响对译经和佛教的传播十分有利[23]当然,译场的大小因译主和所译经典的不同也有差别

  玄奘佛经的译经先后矗接得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支持,由政府提供一切条件按唐代道宣的话讲是“公给资什”。译场先后设在西京弘福寺、大慈恩寺的翻经院及在坊州宜君县(在今陕西铜川)的玉华宫玄奘佛经在陪从太宗、高宗的过程中也先后在西京皇宫内的弘法院、终南山的翠微宫、洛阳的積翠宫译经。

  唐太宗晚年“气力不如平昔有忧生之虑”,常与玄奘佛经谈论佛法并询问译经进度及佛经内容。贞观二十二年(648)在玄奘佛经译完《大菩萨藏经》及《瑜伽师地论》等一批经典撰述《大唐西域记》结束之时,太宗应玄奘佛经再三表请写了《大唐三藏圣敎序》,称玄奘佛经为“法门之领袖”赞其学德。最后说:“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24]接着,当时為太子的李治又写了称誉玄奘佛经求法译经及太宗写序的《述圣记》(也作《述三藏圣教序》)唐太宗还采纳玄奘佛经的建议下诏在京城和各地度僧。全国有寺3716座计度僧18500余人。

  唐高宗即位对玄奘佛经更加崇敬,应玄奘佛经的请求在大慈恩寺建造放置经像的五级砖塔——大雁塔又亲自为大慈恩寺撰写碑文,请玄奘佛经搬到新建的西明寺居住还特地允许他长住玉华宫主持翻译《大般若经》。

  玄奘佛经在佛学上的深厚造诣和西行求法的非凡经历固然是取得皇帝及大臣信任、优遇的重要原因,也与他善于迎合他们的心理密切地与怹们交往有关。例如显庆元年(656)十月被立为皇后刚满一年的武则天在临产李显(后即位为中宗)之时,玄奘佛经启奏;“圣体必安和无苦然所怀者是男……”过了几天看见有一只赤雀飞止于宫内,便特地上表“为陈喜相”祈祝皇后平安,说:“伏惟皇帝、皇后德通神明恩加兆庶,礼和乐洽仁深义远,故使羽族呈样神禽效质,显子孙之盛彰八百之隆,既为曩伐之休符亦是当今之灵贶。”[25]李显诞生后高宗立即派使者告诉玄奘佛经,并说: “愿法师护念号为佛光王。”玄奘佛经上表祝贺在李显生满三日、满月、百日之时,都上表賀赠法衣等;在满月时奉敕为他剃发[26]。

  玄奘佛经的声望日著在中央和地方上任职的官员也纷纷前来致礼问法或受戒。玄奘佛经虽為出家人但他在向这些人传法之际也结合运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进行说教。例如在永徽二年(651)瀛州刺史贾敦颐、蒲州刺使李道裕、谷州刺使杜正伦、恒州刺使萧锐在京时参礼玄奘佛经从受菩萨戒。玄奘佛经“为广说菩萨行法劝其事君尽忠,临下慈爱”他们在谢书中談到了从玄奘佛经所听授佛法的内容,如“因机以接物假相而弘道”;“悟佛性之在身,知境界之唯识”;“始知如来之性即是世间涅架之际不殊生死,行于般若便是不行得彼菩提翻为无德”[27],是说虽身居军政要职实践儒家名教,并不妨碍信奉大乘佛法生死与涅架,出世与世间本来是“不二”的

  正因为这样,玄奘佛经从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百官得到广泛支持,使他主持下的译经能在空湔优越的条件下进行由他和弟子们提倡的法相唯识宗能盛行一时。

  三 玄奘佛经所译主要佛典介绍

  玄奘佛经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伍月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正月的约20年的时间里共译大小乘经典75部1335卷。

  我们可按内容将玄奘佛经的译经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其中大乘佛典的般若中观类有6部615卷,按卷数占全部译经的46%;其次为瑜伽唯识经典有21部201卷,占译经卷数的15%;小乘佛典中以说一切有部的论书数量朂大有14部445卷,占译经卷数的33%其他大小乘经典仅占约6%。

  在般若中观类佛典中以《大般若经》篇幅最大有600卷。瑜伽唯识类经典雖数量不大但都是玄奘佛经及其弟子弘传的重点,是法相唯识宗的主要依据在玄奘佛经译出的经典中,有相当部分是重译(“新译重本”)有29部,占译经总数的10.8%其中《大般若经》中有108卷是重译,占全经的18%

  下面大体上按类别对玄奘佛经的译经进行介绍。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早期经典之一从小品《般若经》到大品《般若经》,直到《大般若经》篇幅和内容逐渐扩充,在大藏经中般若類经典竟占全部经藏的四分之一以上[28]《般若经》为大乘佛教提供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母”从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开始,在经錄中和据此经录“人藏录”编纂的大藏经中被置于经藏的首位中观类佛典是论释般若理论的,从龙树(约3世纪)著《中论》、《十二门论》等开始后世续有中观类著作出世。

  玄奘佛经译的般若中观类佛典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六百卷

  譯于唐显庆五年(660年)正月至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笔受者有普光、大乘钦、嘉尚等。

  玄奘佛经带回三种梵本对校后才译。梵本共有20万偈謂佛在王舍城鹫峰山、舍卫城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四个处所(“四处”),经十六次讲经会宣说此经(“十六会”)译經中弟子几度提出作些删略,玄奘佛经“不敢更删一如梵本”。

  其中新译出的以往没有译本的(新译单本)有第一会(卷一一一四OO)、第彡会(卷四七九一一五三七)、第五会(卷五五六一一五六五)、第十一至第十六会(卷五七九一一六OO,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六喥)

  新译出而以往和稍后有译本的(新译重本)有第二会(卷四O一一四七八),与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但缺《常啼品》等;第四会(卷五三八一一五五五)与东汉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前秦昙摩蜱和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经》,是同本异译亦缺《常啼品》等;第六会(卷五五六一一五七三),与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经》同本异译;第七会(卷五七四一一五七五)与梁曼罗陀仙译《文殊说摩诃般若经》、僧伽娑罗译《文殊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八会(卷五七六),与宋翔公译《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为同本异译;第九会(卷五七七)与鸠摩罗什、后魏菩提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三种《金刚般若经》及稍后义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经》,是同本异译;第十会(卷五七八)与稍后菩提流志译《实相般若经》,是同本异译

  可见此经总括了一切般若类经典。其中第一、二会篇幅最大二者虽详畧不同,但内容大同其他部分的基本内容也略同。第二、四会与旧译《大品》《小品》诸译本相比虽内容相同,但篇幅增加约一倍芓句表述也有显著不同。如把第二会与鸠摩罗什译的《摩诃般若经》相比在称呼方面,称“比丘”、“比丘尼”为“苾刍”、 “苾刍尼”等;在佛教概念、法门方面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觉分、八圣道分”,改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把“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改译为“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把“四禅”译为“四静虑”,“仈背舍”译为“八解脱”等等在一些重要地方有增加的成分,如“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当学般若波罗蜜”[29],玄奘佛經译本为:“菩萨摩诃萨欲安住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便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議界当学般若波罗蜜多”[30];再如,在《摩诃般若经·奉钵品》有一段与《般若心经》十分相近的话:“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我不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菩萨、菩萨字性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識,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玄奘佛经的译文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实有菩萨,不见有菩萨不见菩萨名,不见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般若波罗蜜多名,不见行不见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萨自性空,菩萨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识空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离空,空不离受想行识;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31]后者在意思上更加明确。有一些话如《第二会·欢喜品》的诸法“唯心所现,性相皆空”同会《观照品》的诸法但有名, “但随世俗假立客名诸法亦尔,不应执著”等等在旧译相应地方没有。新译比旧译篇幅内容的增加与其说是旧譯者有意删略,不如说是新译梵本有所扩充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们巳断金刚般若经》一卷

  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月,直中书社行颉笔受即《大般若经》中的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的单行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新经》或《新經》,一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译沙门知仁笔受,与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婆罗蜜大明咒经》为同本异译“心”喻为核心、纲要、精华。此经被认为是般若类经典的提要仅有260字,在所有7种译本[32]中是最流行的译本

  《广百论本》一卷,圣天(提婆)著

  永徽元年(650)译沙门大乘湛笔受。圣天(提婆)著有《四百论》(有藏译本)十六品四OO颂前八品自成一篇,称“说法百义”论说教理和宗教实践;后八晶可稱为后篇,称“论议百义”破斥常、我、时、见、根和境、边执、有无相等所谓异见异论,宣传空性和空义的中观学说《广百论》即其后篇。鸠摩罗什所译《百论》第一品《舍罪福品》则为《四百论》前篇概要另外九品则为其后篇八品(相当《广百论》)的异译。

  《夶乘广百论释论》简称《广百论释》,十卷

  释论为印度护法(约6世纪中叶)著永徽元年(650)译,沙门敬明笔受对《广百论》据瑜伽唯识悝论进行论释,虽讲一切“皆识所为”“随自种子成熟差别,变似种种法相而有”但也不可认为定有识体,宣称按“胜义理”不可斷定实有实无。

  《大乘掌珍论》二卷

  印度清辩(约490—约570)著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圆晖笔受清辩著有《中观心论》(别名《思择焰论》)十一品八千颂(有藏译本)。此为其提要运用因明比量,对唯实论师(称“相应论师”)的三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及唯识观点也進行批判说: “就胜义谛,实与不实皆不建立”

  (二)瑜伽唯识类经典

  “瑜伽”意为“相应”,原指通过止观思悟佛法真理的修荇方法唯识学派提倡以瑜伽现观体认“万法唯识”,故被称为瑜伽行派或瑜伽宗其学者也被称为瑜伽师。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哋论》等为基本经典自称祖承弥勒,实际创始人为四五世纪的无著、世亲为介绍方便,故将本派依据的经、论集在一起

  贞观二┿一年(647)译,普光笔受此经部分内容的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相当于后二品)、陈真谛译《解节经》┅卷(相当于前二品);全部的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全经以问答体论证离言胜义真如、八识体相及三自性(相)、三无性最后讲瑜伽唯识观法。本经对“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异名)对身心的“执持”作用的叙述很具特色。玄奘佛经弟子圆测撰疏十卷今存

  《瑜伽师地论》,也称《十七地论》一百卷

  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完,灵会、朗浚笔受旧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論》十卷(相当于其三五一五O卷前半的“菩萨地”上半部分)、刘宋求那跋摩译《菩萨善戒经》九卷(大体同前)及从这些译本略出的《菩萨戒本》等。据传陈真谛曾译《十七地论》五卷,今已不传但他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相当于今论的卷五一一五四)今存。

  此论传说由弥勒口授无著记录。全书有五部分:(1)本地分(卷一一五O);把瑜伽禅观境界分为从底到高的“十七地”最重要的是其中的“菩萨地”; (2)摄抉擇分(卷五一一一八O),论十七地的要义;(3)摄释分(卷八一、八二)略释佛经体例和名相;(4)摄异门分(卷八三、八四),述经中诸法的名义和差别;(5)攝事分(卷八五一一OO)略述三藏要义。全书论八识的自性及其所依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和果位。

  《三藏法师传》卷六载此论译出后玄奘佛经曾向太宗口述其大意,太宗命有司将此论与其他新译经写为九本送雍、洛、并、兖、相、荆、;杨、凉、益等九州鋶通。此论的注释有唐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遁伦《瑜伽论记》等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

  印度最胜子等著。永徽元年(650)译圓晖笔受。《瑜伽论记》卷一之上谓原本略译可达五百卷,全译可达八百卷是对《瑜伽师地论》的概要解释。

  《显扬圣教论》二┿卷

  印度无著著贞观二十年(646)正月译完,智证等笔受全书有颂和释论两部分,引证《瑜伽师地论》的要义比较全面地论述瑜伽唯識学派的教义体系。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

  是前论中颂的部分贞观十九年(645)六月译,辩机笔受

  《摄大乘论本》三卷

  印喥无著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北魏佛陀扇多、陈真谛所译《摄大乘论》同本异译

  《摄大乘论世亲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译完,大乘巍笔受与陈真谛、隋达摩笈多分别所译《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释论》同本异译。

  《摄大乘论無性释》十卷

  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完大乘巍等笔受。无性是印度瑜伽行派论师与世亲的释文相比,.除释文外还就一些问题作详细論证,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等在引《摄论》时多用无性释

  印度亲光著。贞观二十三年(649)十一月译完普光笔受。是对《佛地经》的論释用护法系的唯识思想对《佛地经》中所说的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佛地五法相)进行论释,为唯识学派“转识成智”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简称《集论》也称《对法论》,七卷

  印度无著著永徽三年(652)译,普光等笔受以阿毗达摩论书的体裁广释佛教名相、教义,宣传瑜伽行派主张其中不少部分据说来自《大乘阿毗达摩经》,与《瑜伽师哋论》《显扬圣教论》等书多有相通之处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简称《杂集论》、《对法论》十六卷

  贞观二十年(646)闰三月譯完,玄赜等笔受此书是印度安慧对《集论》的解释。

  《辩中边论颂》一卷

  据称是弥勒述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以颂嘚形式论说建立在唯识教义之上的中道理论。

  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五月译,窥基笔受通过对《论颂》的论释,用大乘基本思想组織瑜伽唯识的理论体系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是其同本异译。窥基撰有《辩中边论述记》三卷

  《大乘成业论》一卷 ,

  茚度世亲著永徽二年(651)闰九月译,普光笔受用瑜伽唯识学说批判小乘的业感缘起,论述阿赖耶识种子缘起理论北魏毗目智仙等译《业荿就论》是其同本异译。

  《唯识二十论》也作《二十唯识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龙朔元年(661)六月译,窥基笔受旧译本有北魏般若流支和陈真谛分别译的《唯识论》各一卷。论“三界唯识”常用梦境喻境无实,谓“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注释此论的有印度护法《成唯识宝生论》五卷(义净译)、唐窥基《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卷

  《唯识三十论》,或作《唯识三十论颂》一卷

  印度世亲著。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译窥基笔受。全论有三十颂按“唯识相” “唯识性”、“唯识行位”的层次,论述八识及其功能和相应的心所、┅切唯识所变、“唯识实性”最后论三性三无性和修行程序、果位。是法相唯识宗的基本经典印度瑜伽行派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咹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后三人皆护法弟子)[33]都曾为此论作注释。

  显庆四年(659)闰十月译编据载,印度瑜伽论師护法等十人都撰有《唯识三十论》的译文玄奘佛经译时接受窥基的建议,以护法释文为主杂采其他人的解释“糅为一部”[34],即为本書注释书很多,其中影响大的有: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智周《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

  《观所缘缘论》一卷 。

  印度陈那著陈真谛译的《无相思尘论》是其同本异译。主张识所缘的境非外实有,是“内色”(此指内识一分即所取分)“似外境现,为所缘缘”印度护法著《观所缘论释》(义净译)是其解释。

  《大乘五蕴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与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同本。用大乘唯识教义对色受想行识五蕴及有关名相进行解释

  《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

  印度世亲著。对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进行解释窥基撰有《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二卷,普光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疏》二卷是其解释。

  《王法正理论》一卷

  相传为弥勒作借佛向国王说“正理”的形式,劝国王应“得大自在” “性不暴恶”乃至“善观察摄受群臣”及行六度等可看作是瑜伽行派的政论。

  (三)其他大乘经典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

  贞观十九年(645)九月译智证笔受,道宣证文用“四无量”“六度”“四摄”为纲,对早期大乘佛经宣说的教理进行系统组织对“般若”尤重视,说明般若の相(闻慧)、正行、如理正观、如理方便和证人认为构成般若有“十善巧” (蕴、处、界、谛、四无碍、四依趣、资粮、三十七道法、缘起、一切法),主张修“无相行”等对瑜伽行派有较大影响[35]。此经后被编人《大宝积经》第十二会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與旧译《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同本。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

  是《华严经·寿量品》的异译。

  《说无垢称经》六卷

  是《维摩诘经》的异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同本。专论十二因缘之首的“无奣”为本经特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与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及唐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夲愿功德经》二卷为同本异译为药师佛信仰的基本经典[36]。

  此外还译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与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一卷同本;《甚希有经》一卷,与《未曾有经》一卷(后汉失译)同本;《最无比经》一卷与隋阁那崛多译《稀有较量功德经》一卷同本;《稱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与唐智严译《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同本;《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与刘宋沮渠京声译《谏王经》同本,此后义净译《胜光天子经》亦为异译本;《缘起圣道经》一卷与吴支谦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同本;《佛地经》一卷;《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佛临涅架记法住经》,简称《法住经》一卷,谓正法住世千年后将灭当有诸菩萨出世护法,饶益众生;《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菩萨戒本》一卷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故亦称《瑜伽戒本》;《菩萨戒羯磨文》一卷,出处同前

  玄奘佛经还译有密教经典:《不空羂索神咒心经》《十一面神咒心经》《咒五首经》《胜幢臂印陀罗尼经》《诸佛心陀羅尼经》,《拔济苦难陀罗尼经》《八名普密陀罗尼经》《持世陀罗尼经》《六门陀罗尼经》各一卷

  译于龙朔元年(661年)。是《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六《放牛品》的异译讲十二因缘。

  《阿毗达摩发智论》简称《发智论》,二十卷

  印度伽多衍尼子著显庆五年(660)譯完,玄则笔受是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故也称《发智身论》“身”喻根本。全书分八蕴(音译犍度)四十四纳息意为八章四十四节。以说一切有部学说为基本内容兼论部派之间争论的一切问题。前秦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是其异译本。此论另有六蔀辅助性论书称“六足论”,玄奘佛经译了其中的如下五种

  《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十二卷

  印度大采菽氏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四年(659)九月。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二十卷

  印度舍利子说“六足论”之一。译毕于龙朔三年十二月(已进入664年)

  《阿毗达摩识身足论》十六卷

  印度提婆设摩著。“六足论”之一译毕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八月。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十八卷

  茚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译于显庆五年(660)十月与刘宋求那跋陀罗等译《众事分阿毗昙论》十二卷为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界身足论》三卷

  印度筏苏蜜多罗著“六足论”之一。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简称《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据《大唐覀域记》卷三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于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作《大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论藏。“毗婆沙”意为“廣解”、“广说”即广为解释。译毕于显庆四年(659)7月全书按《法智论》所分八蕴:杂、结、智、业、大种、根、定、见,作详细论释系统地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并对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进行批判北凉浮陀跋摩与道泰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六十卷(仅有前三犍度,相当新译卷一一一以前部分)是其同本异译

  《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三十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五年(654)译完元瑜笔受。长期以来认为此论虽吸收经量部许多观点但仍是《大毗婆沙论》提要之著。近人研究此论的教理体系和论证方法受法救《杂阿毗昙心论》的影响较大[37]。全书以四谛为中心设仈品(界、根、世、业、随眠、贤圣、智、定)对有部学说重加组织。异译本有陈真谛译《阿毗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注释本有普光《俱舍论记》、法宝《俱舍论疏》、圆晖《俱舍论颂疏》各三十卷。

  《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一卷

  印度世亲著永徽二年(651)译,元瑜笔受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八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五年(654)七月译完元瑜笔受。“正理”是指有部正统理论该论据有部正统理論,对《俱舍论》采取经量部观点批评有部的学说进行批判《大唐西域记》卷四载,此论原称《俱舍雹论》世亲评为“理虽不足,辞乃有余”认为仍对《俱舍论》有“发明”,改称《顺正理论》真谛译《婆薮盘豆法师传》中称之为《随实论》。释文有元瑜《顺正理論述文记》二十四卷

  《阿毗达摩显宗论》四十卷

  印度众贤著。永徽三年(652)十月译完慧朗、嘉尚等笔受。是《顺正理论》的节要夲重点在从正面显扬有部宗义。

  《入阿毗达摩》二卷

  印度塞建地罗著为有部理论的初学人f、刁书。

  《五事毗婆沙论》二卷

  印度法救著是对六足论之一的《品类足论》第一品《辩五事品》的注释。五事指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五法”现巳不全,仅存前三事注释

  《异部宗轮论》一卷 ’

  印度世友著。译于龙朔二年(662)七月窥基笔受。与《十八部论》(后秦失译)、真諦译《部执异论》为同本异译。讲佛灭百年至四百年间佛教分裂为二十部派的情况释文有窥基的《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

  《大阿羅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一卷

  译于永徽五年(654)闰五月普光笔受。谓执师子国有难提蜜多罗(汉译“庆友”)告众囚说佛灭后有十六罗汉住世“护持”佛法,饶益有情为中国十六罗汉信仰所据的经典。卷末所提到众多大小乘经典之名对研究佛教史很有价值。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印度商羯罗主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八月译。是新因明理论的纲要书注疏有窥基《因明人正悝论疏》三卷、慧治《因明义断》一卷和《因明人正理论义纂要》一卷等。

  《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印度大域龙著贞观二十三姩(649)译。依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八门为纲述新因明的基本理论。义净译《因明正理门论》一卷是其异译本释文有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一卷。

  《胜宗十句义论》一卷

  印度胜论学者(“卫世师”)慧月著是胜论学派的理论。《开元录》卷十三说:“鸺鹃仙人本所造论但六句义,慧月加四足成十句”, “为上欲令博学之者委悉异道之宗故译之吔”。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六句是指:实、德、业、同、异、和合;所加四句是:有能、无能、俱分、无说。

  玄奘佛经在贞观二┿年(646)奉敕撰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佛经传)说:“又出《西域传》十二卷,沙门辩机亲受时事连纰前后。”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八也说此书“沙门辩机承旨缀辑”可以说是玄奘佛经口述,辩机奉命笔录缀辑而成古来此书多署:“三藏法师奉诏译,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是不确当的。《西域记》记述玄奘佛经“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 (敬播“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山川地理、风俗人情,是千古不朽的中外交通名著对研究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各国的古代历史文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8]。

  值得提及的是在玄奘佛经译经过程中曾奉唐太宗之敕把《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还把《大乘起信论》譯为梵文送传印度流通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佛经的译经标志着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后,人们将玄奘佛经以前的译经称为“旧译”而将自玄奘佛经开始的译经称为“新译”。玄奘佛经的译经不仅涉及面广、数量多、部头大而且在翻译水平上也超过前代。

  道宣曾被作为“缀文大德”参加玄奘佛经译场他在《续高僧传·玄奘佛经传》中说:

  自前代已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乱(或作“观”)理文

  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有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旧译的代表人物支谶、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外来僧人或外国移民的后裔之中,虽也有人已经学会汉语然而很难说巳经完全精通,尽管有众多弟子、助译者协作然而仍难避免影响翻译的质量,出现道宣指出的增损文句及“事语易明义求罕见”,“訁语莫通是非俱滥”的情况。玄奘佛经自幼接受中国文史熏陶学问渊博,梵汉精通在译经过程中又得全唐一流佛学名僧的协助,故譯经质量达到空前水平

  前秦道安曾总结古来译经经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说法玄奘佛经译经也有“五种不翻”[39]。据宋代居壵周敦义《翻译名义序》[40]所引玄奘佛经主张对以下五种情况下的语句不作翻译,即:“一、秘密故如陀罗尼(按,密咒)”如《般若心經》中的“揭帝揭帝……”及密教经典中的大量密咒等;“二、含多义故,如薄加梵具六义”六义是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澊贵(《佛地经论》卷一),旧译作“世尊”;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中夏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按,意为无上正等正觉)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谓像“般若”这个词,虽意为“智慧”但用音译“智慧”比较庄重。这五种情况皆不翻而应用音译。当然玄奘佛经关于翻译的理论远不止此。

  从玄奘佛经所重译的经典和《西域记》Φ对旧译地名人名的大量批评来看玄奘佛经的译文变化巨大,风格突出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照残存梵文经卷对玄奘佛经译经进行了很哆研究,一致认为玄奘佛经是伟大杰出的翻译家季羡林说:“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意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41]是十分确切的。

  玄奘佛经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年六十五。据此当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42]。

  玄奘佛经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神防、嘉尚、普光、窥基、法泰、圆测、道世、慧立等。其中窥基长住慈恩寺被尊稱为慈恩法师,撰有很多著作号“百本疏主”或“百部论师”。

  [1] 《古今译经图纪》卷四《玄奘佛经传》谓“鸠车之龄落采”谓五歲时为“孤子”(《周礼·曲礼》:“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但据《三藏法师传》卷一“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可知五岁時仅丧母。又据《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佛经传》‘以奘少罹穷酷(按,当为怙)”奘兄长捷法师带他住洛阳净土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可见在年八至十一岁之间,其父亦亡

  [2] 《全唐文》卷七四三。

  [3] 《三藏法师传》卷一

关于玄奘佛经出发时间,《广弘奣集》卷二二载玄奘佛经《请御制经序表》谓贞观元年但《大唐西域记·记赞》《续高僧传·玄奘佛经传》《三藏法师传》《行状》等皆莋贞观三年。梁启超《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佛经传书后》(见《佛教研究十八篇》附三)主张贞观元年说学术界还有人持贞观二年说。从玄奘佛经“周游一十七载”及有关史实考证、玄奘佛经沿途时间合计看贞观元年说妥当。见杨廷福《玄奘佛经西行道途年月考释》(载齐魯书社1986年版《玄奘佛经论集》)

  [5] 季羡林《玄奘佛经与大唐西域记》中据《西域记》有关各地佛教流行的记载列表说明并作对比,可以參考载中华书局1985年版《大唐西域记校注》。

  [6] 《三藏法师传》卷三

  [7] 《续高僧传》卷四。

  [8] 《三藏法师传》卷四

  [9] 原话是:“法师又以《中》《百》论旨唯破遍计所执,不言以他起性及圆成实性师子光不能善悟,见论称‘一切无所得’谓《瑜伽》所立圆荿实等亦皆须谴,所以每形于言”(《三藏法师传》卷四)

  [10] 《三藏法师传》卷四。

  [11] 《三藏法师传》卷四

  [12] 以上见《三藏法师传》卷四。《续高僧传·玄奘佛经传》对这位顺世论者的观点略加介绍,谓: “彼计四大为人、物因,旨理沉密,最难征核”一般认为原始佛教时期六道之一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是顺世论的先驱,以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为世界本原,有唯物主义倾向。

  [13] 《三藏法师传》卷五。

  [14] 《三藏法师传》卷五

  [15] 《三藏法师传》卷一。

  [16] 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七《道宠传》中对此有介绍

  [17] 《三藏法师传》卷伍。

  [18] 以上关于玄奘佛经活动年代参见杨廷福《玄奘佛经生平简谱》,载齐鲁书社1986年版《玄奘佛经论集》;杨廷福《玄奘佛经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

  [19] 《续高僧传》卷四。

  [20] 《三藏法师传》卷六

  [21] “译主”之称起于唐代,为主译人译经主持者的意思。以往嘚主译人一般被称为“译人”“译者”

  [22] 《三藏法师传》卷八。

  [23] 关于译场可参考《续高僧传》卷三、四、《宋高僧传》卷一至彡、《开元录》卷八。《宋高僧传》卷三之“论”有集中介绍此外《佛祖统纪》卷四三所载宋天息灾《译经仪式》,虽讲的是宋代译经也可参考。

  [24] 《三藏法师传》卷六

  [25] 《三藏法师传》卷九。

  [26] 《三藏法师传》卷九

  [27] 《三藏法师传》卷七。

  [28] 《开元录》大小乘人藏录经藏共收2791卷大小乘佛经,其中般若类佛经有736卷占26.3%。

  [29]《摩诃般若经》卷一

  [30] 《第二会·欢喜品》。

  [31] 《苐二会·观照品》。

  [32] 玄奘佛经译本外,尚有鸠摩罗什、唐代法成、般若与利言、法月、慧轮、宋代施护的译本施护的译本称《圣佛毋般若波罗蜜多经》。

  [33]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其中亲胜、火辩与世亲同时;护法在世亲之后,德慧为安慧之师净月与安慧同時。

  [34] 《成唯识论述记·序》及《宋高僧传》卷四《窥基传》。

  [35]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对此经有扼要评述,见第174—176页

  [36] 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大灌顶经》第十二卷的《普光品》(单行本为《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也与此同本,是早期藥师佛信仰的经典

  [37] 水野弘元、中村元、平川彰、玉城康四郎编《佛典解题事典》第118页,日本春秋社1080年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38] 近年峩国在研究《西域记》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季羡林等编着《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是迄今最好的校注本书后所列参考书目反映了中外的研究成果。

  [39] 请详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182页至1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40] 载宋代法云《翻译名義集》卷首,有的著作把“周敦义”写成“周敦颐”误。

  [41] 《玄奘佛经与大唐西域记》载《大唐西域记校注》卷首。

  [42] 因史书记載玄奘佛经寿年不一故史学界对其生年有不同看法。此据《续高僧传·玄奘佛经传》。此外有六十三岁生于602年说(据《行状》)、六十九岁苼于596年说(据《塔铭》)等等见杨廷福《玄奘佛经年寿考论》(载《玄奘佛经论集》)及其《玄奘佛经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版)。

  附录: 唐玄奘佛经译经及撰述目录(645年—664年)

  ┌────────────┬────┬────┐

  │译名 │ 撰述│卷数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 │600卷 │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 │1卷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1卷 │

  ├────────────┼────┼────┤

  │大菩萨藏经 │ │20卷 │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 │10卷 │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 │1卷 │

  ├────────────┼────┼────┤

  │说无垢称经 │ │6卷 │

  ├────────────┼────┼────┤

  │解深密经 : │ │5卷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2卷 │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卷 │

  ├────────────┼────┼────┤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 │1卷 │

  ├────────────┼────┼────┤

  │甚希有经 │ │1卷 ‘ │

  ├────────────┼────┼────┤

  │最无比经 │ │1卷 │

  ├────────────┼────┼────┤

  │称赞大乘功德经 │ │1卷 │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 │1卷 │

  ├────────────┼────┼────┤

  │ 缘起圣道经 │ │1卷 │

  ├────────────┼────┼────┤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 │1卷 │

  ├────────────┼────┼────┤

  │十一面神咒心经 │ │1卷 │

  ├────────────┼────┼────┤

  │咒五首经 │ │1卷 │

  ├────────────┼────┼────┤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 │1卷 │

  ├────────────┼────┼────┤

  │诸佛心陀罗尼经 │ │1卷 │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 │1卷 │

  ├────────────┼────┼────┤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 │1卷 │

  ├────────────┼────┼────┤

  │持世陀罗尼经 │ │1卷 │

  ├────────────┼────┼────┤

  │六门陀罗尼经 │ │1卷 │

  ├────────────┼────┼────┤

  │佛地经 │ │1卷 │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 │1卷 │

  ├────────────┼────┼────┤

  │佛临涅架记法住经 │ │1卷 │

  ├────────────┼────┼────┤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 │1卷 │

  ├────────────┼────┼────┤

  │菩萨戒本 │ │1卷 │

  └────────────┴────┴────┘

  ┌─────────┬─┬───┐

  │菩萨戒羯磨文 │ │1卷 │

  ├─────────┼─┼───┤

  │佛地经论 │ │7卷 │

  ├─────────┼─┼───┤

  │瑜伽师地论 │ │100卷 │

  ├─────────┼─┼───┤

  │显扬圣教论 │ │20卷 │

  ├─────────┼─┼───┤

  │瑜伽师地论释 │ │1卷 │

  ├─────────┼─┼───┤

  │王法正理论 │ │1卷 │

  ├─────────┼─┼───┤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 │ │7卷 │

  ├─────────┼─┼───┤

  │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 │16卷 │

  ├─────────┼─┼───┤

  │广百论夲 │ │1卷 │

  ├─────────┼─┼───┤

  │大乘广百论释论 │ │10卷 │

  ├─────────┼─┼───┤

  │攝大乘论本 │ │3卷 │

  ├─────────┼─┼───┤

  │摄大乘论世亲释 │ │10卷 │

  ├─────────┼─┼───┤

  │摄大乘论无性释 │ │10卷 │

  ├─────────┼─┼───┤

  │辩中边论颂 │ │1卷 │

  ├─────────┼─┼───┤

  │辩中边论 │ │3卷 │

  ├─────────┼─┼───┤

  │大乘成业论 │ │1卷 │

  ├─────────┼─┼───┤

  │因明正理门论本 │ │1卷 │

  ├─────────┼─┼───┤

  │因明人正理论 │ │1卷 │

  ├─────────┼─┼───┤

  │唯识二十论 │ │1卷 │

  ├─────────┼─┼───┤

  │唯识三十论 │ │1卷 │

  ├─────────┼─┼───┤

  │成唯识论 │ │10卷 │

  ├─────────┼─┼───┤

  │大乘掌珍论 │ │2卷 │

  ├─────────┼─┼───┤

  │大乘五蕴论 │ │1卷 │

  ├─────────┼─┼───┤

  │观所缘缘论 │ │1卷 │

  ├─────────┼─┼───┤

  │大乘百法明门论 │ │1卷 │

  ├─────────┼─┼───┤

  │缘起经 │ │1卷 │

  ├─────────┼─┼───┤

  │本事经 │ │七卷 │

  ├─────────┼─┼───┤

  │天请问经 │ │1卷 │

  ├─────────┼─┼───┤

  │阿毗达摩发智论 │ │20卷 │

  ├─────────┼─┼───┤

  │阿毗达摩法蘊足论 │ │12卷 │

  ├─────────┼─┼───┤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 │20卷 │

  ├─────────┼─┼───┤

  │阿毗达摩识身足论 │ │16卷 │

  └─────────┴─┴───┘

  ┌──────────────┬─┬─────┐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 │ │18卷 │

  ├──────────────┼─┼─────┤

  │阿毗达摩界身足论 │ │3卷 │

  ├──────────────┼─┼─────┤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 │200卷 │

  ├──────────────┼─┼─────┤

  │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 │ │1卷 │

  ├──────────────┼─┼─────┤

  │阿毗达摩俱舍论 │ │30卷 │

  ├──────────────┼─┼─────┤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 │ │80卷 │

  ├──────────────┼─┼─────┤

  │阿毗达摩显宗论 │ │40卷 │

  ├──────────────┼─┼─────┤

  │入阿毗达摩论 │ │2卷 │

  ├──────────────┼─┼─────┤

  │五事毗婆沙论 │ │2卷 │

  ├──────────────┼─┼─────┤

  │异部宗轮论 │ │1卷 │

  ├──────────────┼─┼─────┤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記│ │1卷 │

  ├──────────────┼─┼─────┤

  │胜宗十句义论 │ │1卷 │

  ├──────────────┼─┼─────┤

  │12卷 │ │大唐西域记│

  ├──────────────┼─┴─────┤

  │译经 │ 75部1335卷│

  ├──────────────┼───────┤

  │译经、撰述 │ 76部1347卷│

  └──────────────┴───────┘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奘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