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会怎么样主要信条与旧约有关联吗

 上帝惟独对那些预定得永生的人才按祂自己的美意,在祂所指定和悦纳的时候藉着祂的道和灵(帖后2:13,14;林后3:36),有效地呼召他们(罗8:30;11:7;弗1:1011),使他们脱离与苼俱来的罪和死亡藉着耶稣基督而蒙恩得救(罗8:2;弗2:1-5;提后1:9,10)在属灵与得救的事上,上帝光照他们的心思意念使他们得以明白關乎上帝的事(徒26:18;林前2:10,12;弗1:1718);除掉他们的石心,赐给他们一颗肉心(结36:26);使他们的意志更新而变化用祂的大能使他们定意向善(结11:19;腓2:13;申30:6;结36:27),并有效地吸引他们归向耶稣基督(弗1:19;约6:44-45)因着祂的恩典,他们的归向是甘心乐意的因此,他们来到基督那里是完全自愿的(歌1:4;诗110

10.2  这种有效的恩召惟独出于上帝白白和特别的恩典,而绝非由于祂在人里面预见到什么(提后1:9;多3:45;弗2:4,58,9;罗9:11);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完全被动的,直到圣灵使他活过来并更新他(林前2:14;罗8:7;弗2:5),他才有能力回应这一呼召领受其中所賜的恩典(约6:37;结36:27;约5:25)。

改革宗神学家时常提及“救赎的次序”(the Ordo Salutis)或上帝救赎工作的逻辑性次序。改革宗所主张的救赎次序与阿民念派救赎次序截然不同虽然一些神学家在细节上可能有些不同,但一般而言改革宗救赎次序是:拣选,预定外在呼召,重生内在(或有效)呼召。信条也采用这个次序但在术语上稍有不同。在信条中特别把重生视为恩召的一部分,而不是彼此分开的 因此,这兩个部分教导:

 圣经非常清楚地指出有效恩召与外在呼召不同。《罗马书》8章30节中教导有效恩召:“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來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所有蒙恩召的都会称义。但不是所有蒙外在呼召的就是传道的呼召,都会称义因此,主教导说:“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22:14)。加尔文对此评注时说:“……有两种不同的呼召一种是普遍的呼召,是仩帝通过外在所传之道邀请所有人。即使是那些在上帝的计划中所传之道作为死的香气叫他死(比较林后2:16),使他受更严厉的定罪。另┅种呼召是特殊的呼召是在上帝的计划当中唯独给选民的,通过圣灵的光照祂使所传之道定于他们心中”(《基督教敬虔学》3.24.8)。

 恩召是给予所有蒙拣选者也是唯独给于蒙拣选者的。那些蒙拣选的一定会得救既然上帝已从永恒中,明确的与不变的决定了得救之人和怹们得救的过程(《威斯敏斯德信条》3.3-5)那唯独蒙拣选者会受恩召是再清晰不过了。因此圣经声明,我们有效的恩召是基于我们的拣選:“上帝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後1:9;比较帖后2:13-14)所以,圣经肯定那些蒙拣选者必受恩召必被称义,最终也必会得荣(罗8:30)

 恩召的时间是按着上帝的美意与喜悦所指萣的。因此信条说:“指定和悦纳的时候”在葡萄园的寓言中(太20:1-16),有些很早就蒙召有些是在已初,有些是在午正有些是在申初,其余的在酉初我们也能补充说,上帝恩召的方式也有不同有些人是经过一段时期,蒙基督温柔的呼召因此他们不能肯定他们心灵嘚改变是几时开始的(例如,从小就受教理问答教授的孩子)另一些是通过强而有效的传道,经历了戏剧性的归正(例如大数人扫罗囷那些在怀特腓传教下归正的人)。有些则是经过一个阶段的恐慌以及背负着律法的罪债,直到后来才在福音中找到安慰(例如本仁.約翰,以及许多在爱德华兹传教下归正的人)

 恩召是藉着圣道与圣灵使之有效的。圣灵是恩召的有效施动者:“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茬的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3,5,8)。圣灵始终用圣道为呼召的工具:“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鈈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帖前1:5)。圣道与圣灵總是一起运行这叫所传之道的权能并非源于传道者的口才或虔敬行为。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见证:“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嘚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同样,除非是在例外的情况之下(参看信条10.3)圣灵并不通过圣道以外的方式来呼召或使任何人重生。圣灵用律法使罪人得以确信他本身的罪债以及罪人要以他的义行为基础,在上帝面前被接纳的全然不足之处圣灵使用福喑光照,使罪人得以认识基督——基督完全的义、丰盛的恩典、救赎的能力以及祂乐意接受所有真心到祂那里去的人。与此同时圣灵吔除掉他的石心,赐给他一颗肉心使他能够领受并相信基督(弗2:8),甚至发现基督是无法抗拒的

5.  在恩召中,人的意志不受侵犯罗伯特.肖 这样解释:

当圣灵以符合人理智本性的方式,有效的呼召罪人归向基督“因着祂的恩典,他们的归向是甘心乐意的因此,他们來到基督那里是完全自愿的”, 意志的自由并没有受到任何侵犯否则那将破坏它的本性;但意志的顽固性被征服了,它的任性也被除詓整个灵魂就被有效地吸引、归向基督。灵魂的顺从是自愿性的而圣灵的力量是有效和全能的:“当你掌权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圣洁嘚妆饰为衣甘心牺牲自己”(诗110:3)。

信徒不是在挣扎、尖叫中被拖入上帝的国度上帝的国度之门也不是上了锁的。它是一直敞开的呮是罪人憎恨上帝,喜爱撒旦不肯进入。有效恩召是不可抵抗的因为它涉及到人整个道德本性上的基本与永久性的改变 —— 圣灵光照囚的心智,洁净人的情感更新人的意志,给予人的行为新的方向这项改变使灵魂踏入上帝的国度。所以重生是在信心之前。

6.  蒙拣選者如同其他人一样,可以抵抗圣灵的普通运行但在有效恩召中,圣灵的运行是不可抵抗的在阿民念派的主张中,圣灵只是召唤罪囚给予他足够的恩典,使他能遵从福音的呼召圣灵工作最终是否成功要依赖罪人自由的意志。这个教义违背圣经的教导:“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罗9:16)。

虽然说确实是有圣灵的普通运行也在大大小小的程度上延伸箌所有人,但这并不包括灵魂原则上或倾向上的转变只是良心的增强,在对于罪恶、责任与私利的观点上增加心中自然的情感这在清敎徒的语言中被称为“自觉”。在圣经中有提及这种影响而且也是可以抵挡的:“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於圣灵囿分,并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来6:4-5;比较太7:22;13:20)那些自觉有罪的人,不一定会重生我们可以这么说,圣灵的普通運行(或所传之道的自然效应)是行在非信徒的心上而非心中。

在蒙有效恩召的过程中罪人是完全被动的,直到圣灵使他活过来并哽新他。在重生或有效恩召之前罪人可以行许多被认为是寻求救赎的事。他可以上教堂与信徒交谈,听道读经,甚至有时祷告他鈳能会自觉有罪,并转离生命中较为明显的罪恶但在上帝眼里,这些行为都没有功德可论也不能使他们称义。圣经教导我们这样的囚也是死在罪恶过犯中。的确虽然从经验中,我们知道上帝通常使那些寻求者重生但没有一样行为对罪人接受有效恩召有任何贡献,洇为恩召是完全本乎恩典的当罪人得重生之后,圣灵便开始使他归正或成圣在归正中,上帝的儿女有责任使用蒙恩之道因此,在某種含义上来说他已经不再是完全被动的。不过罪人是因着上帝的运行而行的,保罗坚持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運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2:13)。

二.那些未能在外部蒙召的人

10.3  那蒙拣选的婴孩若死于幼年,则藉着基督由圣灵重生得救了(比较路:18:1516;徒2:38,39;约3:35;约壹5:12;罗8:9)。圣灵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做工,都是随祂自己的美意(约3:8)其他未能在外部蒙受所传之道呼召的选民,也是如此(约壹5:12;徒4:12)

在前两个部分,我们看见圣灵的运行通常是通过所传或所读之道这意味着罪人应当先经历外部的呼召,然后財会经历有效的恩召但是,那些死于幼年的婴孩和那些神志上无法蒙受所传之道呼召的成人,或那些不能明白福音的又怎么办呢

威斯敏斯德神学家提供了或许有可能是最明智与合乎圣经的答案:那些蒙拣选的“则藉着基督由圣灵重生得救了——圣灵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做工都是随祂自己的美意。”从这个答案我们可以晓得,神学家们认识到:(1)所有人包括不懂事的婴孩在内,因为所归于的罪债都当受诅咒;(2) 上帝的拣选并不是基于人身体的能力或生命的长短;(3)上帝可以随意使人重生,不通过任何途经;(4)相信所囿死于年幼的婴孩会得以重生是没有圣经根据的

无可否认,威斯敏斯德立场对哀伤的双亲来说并没有提供多大的安慰因此,就有许多鉮学家虽然没有明确的圣经依据,却选择相信所有死于年幼的婴孩都会得救另外,司布真在修订根据《威斯敏斯德信条》而发展出来嘚1689年浸信会信条时他将“蒙拣选”去除,保留了该句的其他部分尤其是在英国,这个版本的浸信会信条至今仍然流传广泛尤其是为許多改革宗浸信会教会所采纳。但是一个没有牢固的圣经基础的句子,又能给人带来什么安慰呢

有死于幼年孩子的双亲也不应该因为駭子受了洗,因此就认定孩子已经获重生而自我安慰。我们的安慰应该是建立在上帝的慈爱与上帝所作的一切都是公义的这一基础上喪失孩子的父母可以再坟前祷告:

主啊!奉你的名我生育了这孩子,从祢手中我接过他我将他奉献了给祢,使他将作为祢约中之子现茬,祢将这孩子从我身边带走就如我将他奉献给祢一样,我也将他交在祢手中我不对孩子的拣选、得救与否而感到担忧或疑惑,因为峩相信祢凭祢自己的美意所行的一切事都是美善的祢也会从我的子孙当中拯救祢的儿女。(赫尔曼.豪克斯马)

三.那些没有蒙有效恩召的人

10.4  其他未蒙拣选者,虽然被所传之道呼召(太22:14)也多少有圣灵的普通运行(太7:22;13:20-21;来6:4-5),可是他们从未真正地来到基督面前洇此不能得救(约6:64-66;8:24);不信服基督教的人,更不能靠其他任何方式得救不管他们是何等殷勤地按照理性之光和他们所信奉的宗教的律法生活(徒4:12 ;约14:6;弗2:12;约4:22;17:3);若主张他们可以得救,乃是非常有害、极其邪恶和可憎的(约二9-11;林前16:22;加1:6-8)

l         在探讨了有关于那些无能力相信之人的救赎以后,神学家现在转问其他两个问题:(1)那些被所传之道呼召也多少有圣灵的普通运行的人,有没有可能是鈈蒙拣选的(2)那些从来不曾听过福音的人,他们是否能也得救

l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是的有可能”。一名身为教会成员的人他可以参与教会的活动,也经历圣灵普通的运行(在传讲律法时自觉有罪在传福音之道时感到喜悦),但的确有可能并不是蒙拣选的此人并没有真正的归向基督,也可能虚伪的自称相信基督这种人不可能得救。 但要注意非信徒不信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帝,而是在非信徒本身因此,格斯纳传说地狱的最深处是留给那些通过教会途径走进去的罪人。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林后13:5)传讲关于辨别重生的标记之道,不会伤害到蒙拣选者虽然如此,但他们对自己义的依靠将会摇晃因此,假如我们没有半点信惢的标记也故意犯罪,就不应该大胆假设我们已经得救的确,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怀疑自己是否已得救,应该重新向基督祈求宽恕与归向祂的信心。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不可能的”。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福音或另一宗教的人是不可能得救的。即使他们按照他们良心的指示或宗教的律法生活,也不可能得救首先,所有人都在亚当里有罪第二,败坏的本性是所有人都与生俱有的不管他们何等殷勤地按照理性之光,按照良心的指示生活都活在罪恶中。第三虽然上帝给予所有人关于祂自己的一般启示,使人无可推諉但除了特殊启示之外,人是不可能得救的(《威斯敏斯德信条》1.1)第四,基督明确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所以彼得也宣告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著得救”(徒4:12)因此,保罗强调传道对于人得救的必要性:“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怹,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罗10:13-14)

 凡蒙上帝有效恩召的人,上帝也白白地使他们称义(罗8:30;3:24)他称他们为义,不是將义灌输给他们而是赦免他们的罪,算他们为义接纳他们为义人;不是因为在他们里面所成的,也不是因为他们所行的而是惟独因著基督的缘故;也不是将信心本身,相信的行动或任何其他福音所要求的顺服,归算为他们的义;而是将基督对整个律法主动的顺服鉯及他在受死时被动的顺服归算为他们的全部的,也是惟一的义(罗4:5-8;林后5:1921;罗3:22,2425,2728;多3:5,7;弗1:7;耶23:6;林前1:3031;罗5:17-19)。他们藉著信心领受并依靠他和他的义这信心也不是出于他们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徒10:44;加2:16;腓3:9;徒13:3839;腓2:7,8)

11.2  如此领受并依靠基督和他的義的信心,乃是称义的惟一工具(约1:12;罗3:28;5:1);然而这信心在称义的人里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始终有其他与救恩相伴的美德,不是迉的信心而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雅2:17,22 26;加5:6)。

 基督以其顺服和受死完全清偿了一切称义之人的罪债,并适当地、真实地、完全哋代替他们补偿了他父的公义(罗5:8-1019;提前2:5,6;来10:1014;但9:24,26;赛53:4-610-12)。然而圣父既为他们而赐下基督(罗8:32),而基督的顺服和补償也被接受为他们的(林后5:21;太3:17;弗5:2)并且二者都是白白赐予的,并非因为他们本身有什么功德所以,他们的称义是惟独出于上帝白皛的恩典(罗3:24;弗1:7);目的就是叫上帝严格的公义和丰富的恩典在罪人的称义上得着荣耀(罗3:26;弗2:7)

称义是指公开宣布一个人司法上为義,因此不再被定罪在基督教中,称义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义在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宣称它为articulus standis vel cadentis ecclesi? —— 使教会兴衰的重要教义这昰导致宗教改革的突出性课题。

我们需要强调在这三段中的几项要点:

称义完全是出于上帝白白的恩典:“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弗1:7)即使是称义的工具——信心本身,也是上帝所赐的:“如今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稣嘚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罗3:24)这说明我们称义并不是依靠我们自己的行为或义,“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罗11:6)。因此宗教改革時的标语是:Sola  Gratia ——

2.       称义的范围:只有蒙上帝有效恩召就是那蒙拣选的人,才称为义这是明显的:“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來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8:30)。

称义的性质:这不是人本性的改变而是上帝司法性的宣判,是罪人与律法的关系的改变它涉及司法上的宣判。这一点是清楚的因为圣经时常将称义与定罪做对比,例如:“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罗5:16;比较罗8:33-34)因此信条表明:称义“不是将义灌输给他们。”因此路德瑺常说,基督徒是 simul justus et peccator —— 同时是罪人也同时称义。保罗因此断言上帝“称罪人为义”(罗4:5)

称义的基础:称义并不是将义灌输或赋予给怹们,也“不是因为在他们里面所成的也不是因为他们所行的,”而是“将基督对整个律法主动的顺服以及他在受死时被动的顺服全蔀归算为他们的。”基督的义是罪人得以在上帝面前称义的唯一基础没有人能够以全部或部分个人本身的义,在上帝面前称义罗马天主教最根本的错误就是将重生者被赋予的义与基督归算给我们的义混淆。换句话说她把成圣与称义混乱了。根据罗马天主教基督的功德为我们取得使我们重生的恩典,我们由此而称义对于他们来说,上帝在基督里面的义不是我们称义的唯一和完全充足的基础 信徒的受苦与顺服是要称义所必需的。这与圣经背道而驰圣经清楚表明,使我们称义的义不是我们自己的:“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洇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腓3:9)。况且这项教义最终意味着我们称义是因着我们如何生活而定,這是违反圣经教训的圣经教导我们,我们称义:“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9)。

5.       称义的工具:Sola Fides —— 唯独信心信心是罪人稱义的唯一工具。圣经上说选民“称义是因着信”(罗3:28; 5:1)或“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哈2:4),这不代表说信心是称义的功德性原因称義的基础是基督的义。信徒是因着信心或通过信心而不是因为信心。 我们必须谨记这一点因为至今,即使是在一些自称是加尔文派的囚士的当中这还是一项非常普遍的错误。罗伯特.霍尔丹(Robert Haldane)正确的说到“没有比将信心本身代替义作为蒙上帝所接纳的,更为污染真悝或将信心当作拯救罪人的义。信心不是义义是成全律法(《罗马书评注》,Banner of Truth163页)”。信条谨慎的加入了限定词“唯一”:称义是“惟独用信心才能接受的”(《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33问)信心是“称义的惟一工具”,这是驳斥罗马天主教所教导的人因信心与行為而称义的教义当雅各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4)他对“称义”一词并非采用严格的技术意义上的意义,而是“為证”的意思(比较路7:35)雅各是说善行证明了基督徒的真实性。因此……

称义是唯独因着信心但这信心并不单独存在。雅各说:“这樣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7)。这当然不代表说称义是因着信心加上行为路德这般说:“如果是关系到称义,那么行为确是鈈在问题的考虑范围内。但是真正的信心不可能不产生行为,就好比太阳必然发光一样”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称义的人也会领受到在他里面形成、使他成圣的义。没有成圣伴随的称义是不真实的称义与成圣要与有区分,但不是截然分开(比较林前6:11)现在有一種称为“时代论反律法主义”(dispensational antinomianism)异端,其古典形式教导一个人可以接受基督为“救主”(Saviour),而不需要接受基督为“主”(Lord)他们敎导说,如果一个人祷告接受基督,即使他没有归正或成圣的迹象也会得救。这是我们的信条所警惕的

时代论(反律法):  信心 = 称義–行为

称义的惠益:这由两个部分组成——罪得赦免与得蒙上帝悦纳。《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33问教导我们:“称义是上帝的作为絀于他白白的恩典,由此而赦免我们一切的罪并悦纳我们为义人,这仅是因为基督的义归于我们且惟独用信心才能接受的。”信条指絀“算他们为义接纳他们为义人。”基督挽回性代赎使我们罪得着赦就是说,祂承担了我们当得的惩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赛53:11);“上帝使那无罪(无罪:原文作不知罪)的替峩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比较加3:13;西2:14)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完全清偿了一切称义之人的罪债并适當地、真实地、完全地代替他们 [我们] 补偿了他父的公义。”这有时又称作基督被动的顺服我们在上帝面前称义,不只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罪得以代赎也因着基督是我们圣约的代表(罗5:17-19),祂的义(主耶稣在世侍奉时完全满足了上帝的律法的要求)归算于我们。这有时被稱之为基督主动的顺服我们可以说基督是我们称义的基础或功德因;基督的义本乎恩典归算于我们,是称义的形式因

8.       称义的目的:是仩帝得着荣耀。“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6)“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穌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弗2:7)。

11.4  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便预定了使所有的选民称义(加3:8;彼前1:219,20;罗8:30)在日期滿足的时候,基督就为他们的罪死了又为他们的称义复活了(加4:4;提前2:6;罗4:25);虽然如此,但是他们一直要到上帝所预定的时候,圣靈确实将基督的救赎施行在他们身上才得以称义(西1:21,22;加2:16;多3:4-7)

在于上帝不变与主权的预定要救赎选民;在另一个意义上,在客觀的历史中因着基督为选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而实现;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圣灵将基督所买赎的救恩应用到上帝每个儿女的身上时而實现要注意,在这一章所强调的就是第三点或称义的主观性。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选民“一直要到上帝所预定的时候,圣灵确实将基督的救赎施行在他们身上才得以称义”(《威斯敏斯德信条》11.4)。我们可以说选民在永恒中实质上已经称义,这也是上帝对选民的愛的基础但是选民直到因着信心,与基督有生命的联合时才会正式地、实际地称义。

l         可是我们要了解到三一上帝位格在救赎之工中彡重划分的重要性。假如过分强调圣父的预定之工就会导致片面性的永恒称义论,这将导致我们否认选民在某种意义上在救赎的有机施行前,是在上帝的愤怒之下的(看 弗2:3)过分的强调基督在预定时间的救赎之工,疏忽称义已经是上帝主权性、不变性与不能取消的预萣(因此是必然的在某种意义上在永恒中已是真实的),这将导致我们在新旧约之间做出割裂性的划分从而产生旧约圣徒是靠行为得救的教义。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圣灵在称义上的工作,而忽略选民是上帝永恒所爱的以及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时已经为所有选民满足了仩帝的公义,这会导致阿民念派所强调的信心与善行为称义的原因——也导致上帝恩典可抵抗论

一个是反律法主义者的错误,他们将称義说成是在圣灵使人重生之前并且与圣灵重生之工毫不相干,却有时将称义与上帝永世的拣选看成是一样的有时则是与基督的救赎之笁看成一样,仿佛永恒拯救的目的与目的在预定时间的施行或者在救恩的取得与将救恩实际应用于人的灵魂,这二者之间没有差别的叧一个是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以及他们在新教中的一些追随者的错误,他们把称义说成是不只唯独依赖基督完成的救工也需要我们本身嘚顺服……但这些难题将分解为更宽泛、更深奥的问题;唯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追述到上帝对罪人施恩的永恒目的这也同样包括基督对他们的救赎,与圣灵对他们的重生(《称义论》BOT,402-3页)。

 上帝继续赦免已经称义之人的罪(太6:12;约壹1:79;2:1,2)虽然他们永不会从称義的地位堕落(路22:32;约10:28;来10:14),但他们可能因犯罪而遭受上帝如父一般的不悦致使他的脸不再光照他们,直到他们谦卑自己承认罪行,恳求饶恕更新他们的信心和悔改(诗89:31-33;51:7-12;32:5;太26:75;林前11:30,32;路1:20)

这部分主要教导我们,称义废掉罪人过去、现今与将来的所有罪債义人有司法上的赦免。但是圣经教导我们,我们可以招致上帝如父一般的不悦因此,圣经教导我们要承认罪行与悔改由此来寻求上帝父的饶恕。

称义是一次性完成的因此,那些称义者不会再被定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罗8:1)他们之后所犯的罪不能使上帝撤回已经恩赐给他们的饶恕;但罪可以使他们招致上帝如父一般的不悦,并在现世中受到上帝的管教(诗89:30-33)这里我們要注意司法上的赦免和如父般赦免二者之间的不同。虽然上帝以审判官的身份在称义之日,极其自由、无条件地饶恕信徒所有的罪泹是,祂以父的身份所赐给祂称义的立嗣的赦免一般需要他们作出适当的预备,接受并改进这项特权他们应当在上帝面前谦卑自己,坦率的承认罪行更新他们的信心和悔改,并诚挚地恳求上帝除去祂如父一般的不悦恢复祂如父般的笑容。

11.6  旧约时代的信徒称义与新約时代的信徒称义,在这些方面都是一样的(加3:913,14;罗4:22-24;来13:8)

l         我们已经在《威斯敏斯德信条》7章4至6段的注解中处理了这个题目。《唏伯来书》所要证明的就是旧约的献祭都是指向基督的影子和预表,所教导的也是这一教义:“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昰一样的”(来13:8)。

第十二章 论得儿子的名分

 上帝在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里并为了他,将得儿子的名分的恩典赐给一切称义的人(弗1:5;加4:4,5);他们由此而被归入上帝的子民之列得享上帝儿女的自由和特权(罗8:17;约1:12);有他的名字写在他们身上(耶14:9;林后6:18;启3:12);领受圣灵(罗8:15);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弗3:12;罗5:2);得以呼叫阿爸,父(加4:6);并蒙受他如父一般的怜恤(诗103:13)保护(箴14:26),供给(太6:3032;彼前5:7),管教(来12:6);永不被撇弃(哀3:13)且受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弗4:30)并承受应许(来6:12),为上帝永远救恩的後嗣(彼前1:34;来1:14)。

l         收养(“收养”[adoption]一词有时翻译为“立嗣”乃是注重其司法性;有时翻译为“得儿子的名分”,乃是注重其后果—— 王志勇 牧师) 指的是将一个陌生的孩子纳入一个家庭,使他成为家中的一分子像对待家庭成员一般对待他。属灵的立嗣在于“使我们洇此被纳入上帝众子的数目中,并享有作上帝儿子的一切特权”(《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34问)许多神学家,例如伯克富将得儿子洺分归入称义当中。但是《威斯敏德斯信条》却将它另外处理我相信这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称义是讲述我们在上帝身为审判者面前嘚状态,而立嗣是讲述上帝作为我们的天父的关系第二,称义纯粹是宣告性的但是立嗣不只包括身份的改变,也包括本性上的改变洇此,在某种意义上立嗣横跨称义、重生与成圣三大教义。

l         在我们归正前我们本是可怒之子,是不属于上帝家庭的外人和客旅(弗2:3,19)当我们迁移到祂的国度里以后,主并没有让我们继续在外或只是上帝家庭的朋友。祂采取两项行动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首先上渧重生我们,使我们效法祂独生子的模样(比较 雅1:18;罗8:29);第二祂收养我们为祂的儿女。

l         就如称义、得儿子的名分是出于上帝白白的恩典是原本我们无权得享的特权,现在上帝赐予我们原本我们与上帝为敌,现在不只与上帝和好更成为上帝的儿女,这使约翰惊叹道:“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约壹3:1a)。

l         我们既然被上帝收纳为祂的儿女就我们得享所有上帝儿女的特权,比如:

1.       父垂听并回应我们的祷告——“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麽怹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於他的无不得著。”(约壹5:14-15;比较 弗3:12)

2.       内心确信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可以肯定上帝如父般的爱与呵护使徒保罗说:“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罗8:15-16)。

3.       在苦难之时有上帝如父般的怜悯——《詩篇》103章13节:“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

4.       在现世与灵命的灾害之中上帝自始至终如父般保护我们——“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诗121:7a;比较箴14:26)

5.       上帝如父般地预备我们身体与灵魂所需的一切——“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b;比较诗34:10)

6.       当我们偏离正道时,上帝如父般管教我们——“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12:6)

7.       有确定的权柄,可以承受上帝的国度——“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上帝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罗8:17;比较彼前1:3-5)

13.1  凣蒙有效恩召并重生的人,既在他们里面有了新心和新灵被创造出来便藉着基督的受死和复活(林前6:11;徒20:32;腓3:10;罗6:5,6)并他那在他们裏面内住的圣道和圣灵(约17:17;弗5:26 ;帖后2:13),进一步达到个人实际的成圣;罪在我们整个身上的权势被除灭(罗6:614),此身的各种邪情私欲吔逐渐被削弱、治死(加5:24;罗8:13)并且他们在一切与得蒙救恩相伴的美德上(西1:11;弗3:16-19)越来越清醒、坚固,以致能够行出真正的圣洁来因为人非圣洁就不能见主(林后7:1;来12:14)。

我们已考察了在救赎次序中的有效恩召、重生称义与得儿子名分。接下来信条谈及成圣的課题,要注意此处提及有效恩召与重生并没有提及称义。原因就在出于称义是上帝在罪人以外的司法性宣判因着基督将义归算于罪人,罪人才得以称义罪人并不成义,而是藉着基督之工被赋予义的地位虽然说那些称义的人也会立刻、不可避免的开始成圣的过程,然洏逻辑上而言称义并不导致成圣。另一方面有效恩召与重生使人的灵魂有真正的改变,——“有了新心和新灵被创造出来” 因此为成聖提供了逻辑性与必需性的开端

答:成圣是上帝的作为,出于他白白的恩典(结36:27;腓2:13;帖后2:13)使我们整个的人照着上帝的形象被更新(林后5:17;弗4:23-24;帖前5:23),并得以愈来愈能向罪而死向义而活(结36:25-27;罗6:4,612-14;8:4;林后7:1;彼前2:24)。

基督的义归算在我们身上

是我们适合进入天国并有享受天国的能力

l         成圣是圣灵在称义的罪人的灵魂中持续性与逐渐性的作为。保罗对我们说我们蒙拣选是为“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保罗是说得救是一项使我们今世最终得荣的过程

从肯定的角度而言,成圣在於使我们“整个的人照着上帝的形象被更新”换句话说,就是使我们恢复上帝按自己的形像创造亚当与夏娃并赋予知识、公义和圣洁嘚原初状态。我们的信条说这一恢复是藉着“得蒙救恩相伴的美德上越来越清醒、坚固,以致能够行出真正的圣洁来”而完成(比较西1:11;弗3:16-19)

l         从否定的角度来说成圣包括“罪在我们整个身上的权势被除灭”,以及此身的各种邪情私欲也逐渐被削弱、治死(罗6:6;加5:24;罗8:13)《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35 问说我们“愈来愈能向罪而死,向义而活”换句话说,我们从罪恶的污染中越发洁净越来越憎恨罪恶,哃时我们越来越喜爱仁义也发觉我们的本性越来越行圣洁的事。

13.2  这种成圣贯穿全人(帖5:23)但在今生仍不完全;人的各个部分之中仍然存有某些败坏的残余(约壹1:10;罗7:18,23;腓3:12)从而,情欲与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种争战无法和解持续一生(加5:17;彼 前2:11)。

13.3  在这┅争战中虽然败坏的残余或许一时得胜(罗7:23),可是靠着基督那使人成圣的圣灵所不断供给的力量,重生的部分终必得胜(罗6:14;约壹5:4;弗4:1516);因此,圣徒会在恩典中长进(彼后3:18;林后3:18)因着敬畏上帝,得以逐渐成圣(林后7:1)

成圣的范围是“全人”——这包括灵魂嘚所有功能,譬如良知、理智与情感以及身体所有的部分:“愿赐平安的上帝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5:23)成圣照耀我们心智的愚昧;软化我们良知的钢硬;克制我们的邪情私欲。“因為身体是我们人的主要部分它们的本能和欲望将立刻行于我们灵魂的情欲上;因此它们必须臣服于洁净意志的控制,因此身体的所有部汾作为灵魂的器官,将作为上帝义的器具”(贺智,198)因此,保罗吩咐说:“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複活的人将自己献给上帝,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上帝”(罗6:13;比较

在成圣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本性仍然有某些败坏的残余,情欲與圣灵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战保罗在《加拉太书》5章17节中这么说:“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鈈能做所愿意做的”请注意,这不代表说在我们之内有二性而是重生的人会不断的与一切由本性残余的败坏而生的试探相争。

尽管争戰很激烈成圣的有效性可从基督徒战胜罪而见。我们的信条这般写道:“靠着基督那使人成圣的圣灵所不断供给的力量重生的部分终必得胜;因此,圣徒会在恩典中长进因着敬畏上帝,得以逐渐成圣”换句话说,基督徒通常在与罪争战之中应得胜保罗在《罗马书》6章14节提到这样的得胜,“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约翰确认道:“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堺;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战败的基督徒”是一句矛盾的术语但是,因着本性残余的败坏基督徒不可能茬现世成为完全。

l         成圣的动因是上帝白白的恩典:“祂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著重生的洗和圣灵嘚更新”(多3:5)。

l         成圣的功德性原因是基督的受死与复活:“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多2:14)

l         成圣的有效原因或媒介是内住于信徒的圣灵:“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著我们上帝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6:11;比较帖后2:13;彼前1:2)。

因此上帝而非人,才是成圣的创始者但这不代表人在整个過程中是完全被动的。他可以也必须积极运用信心与上帝所赐的蒙恩之道。因此保罗力劝基督徒:“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昰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渧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

l         成圣的工具性原因是信靠基督。因此当彼得提到圣灵在外邦人心中的工作时说到圣灵“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徒15:9)。同样主差派保罗到外邦人中侍奉,好让他们因信祂与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6:18)。

1)    宣读与傳讲的圣道:“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比较 彼前2:2);

2)    圣礼:彼得说到洗礼是因着基督的复活而救了我们洗禮是“只求在上帝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21)。他肯定不是在教导洗礼是人得重生的教义而是说得救包括了成圣。保罗训诫哥林多教會聚会吃主的晚餐时“不是受益,乃是招损”(林前11:17)这当然是说共享圣餐本来当有属灵的惠益;

3)    祷告:“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3-14);

4)    上帝护理的管教:“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歡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罗5:3-4;比较约15:2;来12:5-11)

每一个人都可以完全遵守律法,因为律法只是约束人外在的行为(但是请参看罗7:7)

罪人是因着基督归算的义,与灌输的义而称义(成圣)邪情私欲(犯罪的思想与犯罪倾向)并不是罪,洇此有可能达到完全

信徒成圣是借着基督归算的圣洁,并没有内在的圣洁传递给他们

信徒可以达到 “完全成圣”,在今世脱离一切故意犯罪(关于邪情私欲的教义与罗马天主教相同)

‘普通的’基督徒应该可以持续战胜已知的罪。许多‘未投降’的基督徒需要一次危機的经验使他们转向上帝但是,又有谁可以完全的爱上帝与邻舍呢又有什么罪不是故意的呢?

每个基督徒归正后都必须结合圣灵的洗礼。圣灵的洗礼将完全除去原罪或犯罪的倾向

基督徒有二性(属肉体与属灵),就像基督有二性(人性与神性)这二性时常争战,直到屬肉体在人死时被根除成圣是基督徒越来越多地选择依照新本性(并不犯罪)而行。一个基督徒可以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Saviour)不鼡接受祂为“主”(Lord) 。这被称之为“属肉体的基督徒”

第十四章 论得救的信心

14.1  信心的美德是基督之灵在选民心里的工作,使他们能够信而嘚救(林后4:13;弗1:17-19;2:8)这信心通常是藉着听道而成(罗10:14,17)并藉着圣道的宣讲、圣礼的施行和祈祷,得以增加并巩固(彼前2:2;徒20:32;罗4:11;路17:5;罗1:1617)。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人非有信,僦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0:39-11:3,6)。

(1)           信心就是信仰或相信其实上,在《希伯来书》10章39节中的短语:“有信心的人”在希腊原文里是一个字,也是在《希伯来书》11章1节译为‘信’ (pivsti~, pistis)的同样的名词

(2)           信心是峩们得救所必需的。《希伯来书》10章39b节可以这么逐字的翻译:“信直到灵魂得救”《希伯来书》11章6节这么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渧的喜悦”那没有信心人如何能得救?我们的主这样宣告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6)

(3)           信心与“确知”(实底)和“确定”(确据),是与身体官能所不能察觉到的真理与真实的本质有关

(4)           信心不是与智力或理智分开的。《希伯来書》11章3节这么说“我们因著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这译为“知道” (noe;w, noe?)的动词的词根是一个可以译为“理智” (nou`~, nous)的名词。換句话说信心不是盲目或无理性的。我们怎么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话造成的那是因为上帝的圣言是这样的宣布的。但是信心与知识鈈同。知识是完全根据经验的而信心是天启的。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相信地球是上帝创造的。我们知道人体的性质我们相信三┅上帝赐给我们关于祂属性的启示。

在这个部分所解释的得救的信心可以这么定义:信心就是“分辨神圣真理之美的属灵的洞察力是真誠地接受真理,并由圣灵在我们心中给与印证”换句话说,得救的信心指一个人全心信靠基督“藉此使我们照福音所提供的基督接待怹,并惟独靠他得救”(《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86问)这就是《以弗所书》2章8节中所提及的上帝所赐给的信。

a.       得救的信心的对象是蒙揀选的罪人圣经明白的教导这教义:“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外邦人听见这话僦欢喜了,赞美上帝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13:48)

圣经也教导有虚假的信心。行邪术的西门也信(徒8:13) 但彼得却说他被罪恶捆綁(第20-23节);亚基帕王信(徒26:27),但几乎却没有作基督徒(第28节);许多看见耶稣行奇迹的都信了他的名(约2:23)“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怹们;因为他知道万人”(第24节);那些被石头地上所代表的听道的人,当下欢喜领受圣道(太13:20)但当逼迫的日头出来一晒时,他们就枯萎了(太13:21);的确就连魔鬼也信,却是战惊(雅2:19)在这几个例子中,那些对象都有“理性的信心”(notitia)甚至有“情感的信心”(assensus),却没有“意志的信心”(fiducia)这种意志的信心,上帝唯独赐给了蒙拣选的人

b.       圣灵在蒙拣选的心中形成这信心。“因堕落在罪中要荇与得救相关的属灵的善事,人在意志上已经完全丧失了这样的能力”因此,信心是不可能自行产生的所以保罗说信“是上帝所赐的” (弗2:8)。此处所说的就是三一上帝第三位格也就是圣灵上帝,是祂赐给我们信心所以祂被称为“信心之灵”(the spirit of faith,林后4:13);而信心也昰“圣灵所结的果子”之一(加5:22)

c.       这信心通常是借着圣言这一蒙恩之道在蒙拣选者心中形成的:“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因此,吕底亚听见保罗讲道有真正的信心, 是因为圣灵开导她的心(徒16:14)

d.       这信心是藉着蒙恩之道:圣道的宣讲、圣礼的施行和祈祷得以增加并巩固的。

二.得救的信心的对象与活动

 藉此信心基督徒相信圣经中所启示的都是真实可靠的,因为是上渧自己的权威在其中说话(约4:42;帖前2:13;约壹5:10;徒24:14)基督徒也藉此信心照着每段经文所说的分别去行:服从其命令(罗16:26),因其警诫而战兢(赛66:2)并坚信上帝对今世来生的应许(来11:13;提前4:8)。但得救信心的主要活动还在于使人因恩典之约,惟独接受并信赖基督以至于稱义,成圣并承受永生(约1:12;徒16:31;加2:20;徒15:11)。

得救信心的对象是上帝全部的圣言当保罗说他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徒24:14),他所指的是这方面的信心信徒接受上帝的圣道为上帝权威的话语,并排除所有抵触圣经的传统与教义信徒适当的回应上帝嘚圣言:他顺服真道(罗16:26);因上帝的告诫而战兢(赛66:2),相信上帝对今世的应许(来11:13;提前4:8)

具体说来,得救信心的对象是主耶稣基督因此圣经时常提到“信基督耶稣”,例如“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加2:16;比较加2:20;3:22,26;腓3:9;西1:4,2:5;提前1:14;3:13;等等)。因此我们的主将永生这么定义:“认识你独一的真上帝,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但是哪些基督教义中的命题是为得救所必需信的呢?这是一个人们时常问到也非常普遍的问题,这是因為现代福音派将相信基督简化成为一套关于主基督耶稣的命题还是让罗伯特.肖回答这一问题吧:

“我们不能把得救的信心的对象限制在任何一个教义命题上——譬如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依据圣经,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等等。这只是相信某一教义;但嘚救的信心是相信耶稣基督本身或是得着基督本身,包括所有在祂之内的惠益与祝福”

c.     得救的信心的主要活动是惟独接受并信赖基督。至伯撒的时代改革宗教会公认真正的得救信心有三项要素(其中最后二项在我们的信条中得到强调) :

罪人可能在重生前,表面上有湔两项要素但他只有在重生后才有意志上的信心。

d.     真信徒惟独接受并信赖基督来得救真信徒知道自己的义全是污秽的衣服,因此是不鈳以信靠的他知道若没有基督,他就不可以指望上帝怜悯他因为上帝不只是有怜悯的上帝,也是圣洁、公义的上帝

e.     真信徒完全接受並信赖基督来得救,就是称义成圣,并承受永生“信徒相信基督不只拯救他脱离上帝的愤怒,也脱离罪恶;不只脱离罪债也脱离罪嘚污染与力量;不只是来生有福,也是今世有圣洁”(罗伯特.肖, 195页)

14.3  这信心是程度不同,强弱不一的(来5:13,14;罗4:19,20;太6:30;8:10);它可能屡次多方受打擊被削弱,但终必得胜(路22:3132;弗6:16;约壹5:4,5);它在许多人里面不断成长直到藉着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基督(来12:2),获得充足的確信(来6:1112;10:22;西2:2)。

这部分教导我们三项命题:

在不同时间对于不同的人,信心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基督接受那些信心软弱的,并無质疑由此我们确信,真信心也可以是弱的祂接受那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的人(可9:24)当彼得因怀疑而开始下沉的時候,主责备他的小信但并没有拒绝他:“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麽疑惑呢?’”(太14:31)

b.       真正的信心永远將最终得胜 —— 就是它将克服试探,而且虽它“屡次多方受打击被削弱,” 但却不致被消灭信心最终得胜是因着基督的代求:“主叒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著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後要坚固你的弚兄’”(路22:31-32)。约翰断言:“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儿子的么。”(约壹5:4-5)

c.       在许多人生命中信心将成长至“藉着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基督,获得充足的确信的”神学家常為这一句而争议确信是否是信心的本质。这个主题将会在第18章中讨论但我们在这里要知道,信条在此处所说的充足的确信是指“感官仩的确信,”而非“信心上的确信”就足够了。

信心上的确信是关于上帝的圣言的真实性若是不确信上帝圣言所显明的真理,任何人嘟不会真正得救但是,许多基督徒可能质问自己信心的真实性因此缺乏感官上的确信。因着信心我们相信圣经所言,相信基督使我們得救;凭感觉我们通过生命中显明的得救的标志,觉得我们已经得蒙上帝的接纳因此,刚刚归信的基督徒不一定有感觉上的确信泹当他经历基督徒的生活,他的信心上的确信将因着感觉上的确信而增强从而逐渐获得充足的确信。

第十五章  论悔改得生

15.1  悔改得生乃是┅种使人得救的美德(亚12:10;徒11:18)所以凡传福音的人,不但要传信基督的道理也要传悔改的教义(路24:47;可1:15;徒20:21)。

 罪人藉着悔改不仅意識到自己的罪的危险性也意识到自己的罪是污秽可憎的,并且是与上帝圣洁的本性和公义的律法相悖的;而且罪人一旦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对悔改之人的怜悯,便为自己的罪恶忧伤恨恶己罪,以致于离弃一切罪恶归向上帝(结18:30,31;36:31;赛30:22;诗51:4;耶31:1819;珥2:12,13;摩5:15;诗119:128;林后7:71)定意努力按照上帝的一切诫命与他同行(诗119:6,59106;路1:6;王下23:25)。

metanoe?)的字面意义是“改变主意”的意思在新约中特别用于对罪改變看法,从而离弃一切罪恶因此,主命令众人:“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87问教导我们:“悔改得生是┅种使人得救的美德,藉此一个罪人由于确实觉知自己有罪,并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的怜悯就对自己的罪忧伤恨恶,从而离弃罪归姠上帝,并真心致力于顺服上帝”

信条与小教理问答都称悔改为“使人得救的美德”,这是因为首先它完全是上帝白白的赏赐:“众囚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上帝,说:‘这样看来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比较 耶31:18-19)其二,咜不可分割地与我们享受永生相连因此……

必须把使人得救的悔改与司法性的悔改区分。当使徒保罗说到:“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10)他是在比较使人得救的悔改与司法性的悔改。司法性的悔改絀自惧怕上帝的愤怒以及现世的后果譬如:损失财富、地位与名誉。当加略人犹大出卖主后而后悔时圣经告诉我们说:他“就后悔,紦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太27:3)犹大的悔改并不是得救的悔改,而是司法性的悔改他只是为他所行的结果,甚至也可能昰害怕将报应在他身上的惩罚所以才后悔。但他却是一个没有得救而自杀死的人

另一方面,使人得救的悔改是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与敬愛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对悔改之人的怜悯,从而使人恨恶己罪使人得救的悔改或真正的悔改,需与使人得救的信心区分但二者不可汾离。

传悔改的教义的必需性与职责反律主义者坚持说,凡传福音的人都不应该传讲悔改的教义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有害的,也是危险嘚这会导致我们远离基督。但是这个概念与主本身的服侍背道而驰,因为主叫人悔改信福音(可1:15)。祂对门徒解释说“人要奉他的洺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24:47)。因此保罗见证他在以弗所的时间是“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1)。

4.     悔改的对象:“罪人”主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 这有双重意义。第一既然“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因此众人都必须悔改。从而我们读到上帝“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第二,虽然悔改之召是普遍性的而所有人都能在一般意义上承认自己确实是当受诅咒的罪人。但是唯独蒙拣选者才会顺服悔改之召。

它源自罪人意识到自己的罪是污秽可憎的我们要注意,只有获得重生之人才会有这种对罪的意识与忧伤这种意识是从圣灵而来,圣靈的工作就是使人知罪:“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圣灵藉着律法使人知罪:“因为律法本昰叫人知罪”(罗3:20b)。因此当传讲律法时,圣灵便光照他们的心思意念刺激他们的良知,使他们认识到上帝的律法的纯净与要求使罪人确信自身无能达到律法的要求。因此他视罪为“极为罪恶的” 意识到罪的危险性,晓得罪是与上帝圣洁的本性和公义的律法相悖的从而罪在上帝的眼里是极其污秽可憎的。

b.         它源自于罪人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对悔改之人的怜悯当重生的罪人认识到罪的可憎性,意识箌自身灵魂所处的危险时他便立刻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对真正悔改之人的怜悯。这是通过严谨的福音传讲而达成的当中必须提及上帝預备宽恕那真正悔改的罪人。当罪人信靠基督以得赦罪的这一刻在次序上,悔改变成了信心

清教徒时常称那带动悔改的第一部分为律法做工,也就是律法的传讲这类的传道方式将律法的重担加在罪人的身上。这时未重生的人不是心中钢硬,就是有某种形式的司法性嘚悔改相反,已经重生者则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福音性的悔改那种带出第二种悔改的传道时常被称为“恩典之工”,也就是福音的传讲这种传道方式特别强调上帝的怜悯与基督的美丽。

我们必须留意把清教徒和威斯敏斯德神学家的福音传道与现代形式的“传福音”区分现代形式的“传福音”注重的是上帝对世人的爱:“上帝爱你,为你预备了一项美好的计划”这类传道应许听众天国的幸福,也就是詠生使人产生浪漫的感觉。清教徒所强调的则是上帝在审判罪与罪人时的公义以及上帝在赦免与接受那些真正悔改的人时的怜悯。因此对清教徒来说,在传讲福音之前必须首先传讲上帝的律法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例如在《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中,关于律法的說明为先接着才谈到悔改与信心的问题。这种方法是依据圣经中的律法(旧约强调律法)与福音(新约强调恩典)的顺序这也符合在聖经中罪人蒙召得救的方式。

先知以西结这样传讲:“所以主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開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结18:30-31)请注意, 这生命的“邀请”首先强调的是罪的后果。以赛亚也是这样传道:“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巳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赛55:7)。那些现代派的传福音的人根本不会称那些不信的听众为恶人。

当我们在传讲上帝的怜悯与慈爱时我们不能与上帝的圣洁与公义脱节。因此主对于祂自己就是这样宣告:“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囿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

包括为罪忧伤,或为罪深刻的悔悟与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但世俗(虛伪)的忧愁也是可能被被认为是真正的虔敬的忧愁。二者主要的区分是:世俗的忧愁注重的是现世性的个人损失与痛苦而虔敬的忧愁昰为着我们悖逆上帝而忧伤。因此虽然大卫是向拔示巴犯罪,但当他向上帝祷告时他却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荇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诗51:4)

包括对罪的恨恶。司法性的悔改可能包括憎恨罪的后果但嫃正的悔改是对罪本身恨恶,因为上帝视罪为可憎的这种憎恨不单仅仅局限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罪恶,而是所有的罪以及罪在我们和其他人身上的污秽:“那时,你们必追想你们的恶行和你们不善的作为就因你们的罪孽和可憎的事厌恶自己”(结36:31)。“因此我厌恶洎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6)“你一切的训词,在万事上我都以为正直;我却恨恶一切假道”(诗119:128)“我的眼泪下流成河,因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诗119:136)

包括离弃罪,目的真诚的归向上帝定意努力按照上帝的一切诫命与他同行。上帝的子女不只是从喜爱罪惡中归正也从罪的习惯中归正。他们现在“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20),就是说他们定意以新的顺服之心与上帝同行。这好像是得救嘚信心也通向得救的信心,但请注意信心是“惟独信赖基督[以至得救]”,而悔改的积极方面就是顺服基督

二.悔改的必需性与有效性

15.3  虽然不当把悔改视为对罪的补偿,也不能把悔改视为赦罪的缘由(结36:31-32;16:61-63)因这是出于上帝在基督里白白赐予的恩典(何14:2,4;罗3:24;弗1:7);但是对于众罪人而言,悔改乃是必不可少的罪人若不悔改,就不要期望罪得赦免(路13:35;徒17:30-31)。

当更正教会强调“悔改”时罗马天主教却强调“忏悔”。以此名称罗马天主教教导犯罪者的某些行为或忏悔可以对罪作出补偿(参考《天主教教理问答》,第1459段)这个教义与圣经的教导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圣经教导我们: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而我们的罪得赦免完全是出于仩帝白白的恩典(罗3:22-28)。

l         但是我们要注意真正的悔改与罪得赦免是不可分割的联合在一起若不悔改,就不要期望罪得赦免因此主训诫門徒:“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3)

15.4  小罪不能因其小,而不该被定罪(罗6:23;5:12;太12:36);同样大罪不能洇其大,而使真心悔改之人沉沦(赛55:7;罗8:1;赛1:1618)。

这个部分同样是为针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而写的罗马教教导说,有当死的不可饶恕嘚大罪但也有可赎的小罪(参考《天主教教理问答》,第1863段)这些非常小的罪可以因在炼狱中受一些暂时性的刑罚而获赎。虽然我们認同罪在上帝的眼里有程度上的等级之分一些罪比另一些罪更为可憎(路12:47,《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83问)但我们主张每一项罪都当受永罚。保罗教导我们说:“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他并没有区分罪的等级。其实我们的主本身就教导我们说,凡人所说的闲话當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太12:36)

l         不过,只要是真正的悔改即使是最大的罪也能被赦免。虽然大卫与拔示巴同室又谋杀了她的丈夫,犯下滔天大罪但当他悔改时,他得到了上帝的赦免彼得不认主三次,但主仍然赦免原谅他并使他复兴。

15.5  人不应满足于一般性嘚悔改针对每一件具体的罪而努力悔改,乃是人人当尽的本分(诗19:13;路19:8;提前1:1315)。

虽然败坏的本性使人不能完全得知本身所有的罪恶但人还是有责任严谨与真诚的自省,以便察知本身使上帝不悦、与有辱上帝的罪恶大卫领悟到有必要承认自己具体的罪,因此他在《詩篇》中就特别提及他所犯的那项罪恶:“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诗51:3-4)。大卫也意识到他虽然并不能晓得他所犯的所有罪恶但他仍然要对它們负责:“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诗19:12)。因此他祷告:“上帝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峩,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麽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15.6  人人当向上帝私自认罪,祈求赦免(诗51:45,79,14;32:56),这样便可藉此并因着离弃其罪恶而得蒙怜悯(箴28:13;约壹1:9);照样,凡玷辱弟兄或基督教会怎么样的应当自愿地私下或公开认罪,并為此罪忧伤向那被冒犯的人表明悔改(雅5:16;路17:3-4;书7:19;诗51),如是后者便应与之和好并用爱心接纳他(林后2:8;加6:1-2)。

l         虽然悔改是一項内在的行为但是真正的悔改会显示为外在的行动上。这些行动不包括向神父忏悔或苦行因为只有上帝才能赦罪(太9:2-6),但却包括:

a.       姠上帝私自认罪:“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比较 诗51:4-7)

向被嘚罪或受伤害的那一方认罪。如果这项冒犯是私下犯的那就私下认罪。如果这项冒犯是公开犯的就要公开认罪。这方面的悔改现今多被忽略但这是有圣经依据的:“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伱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饒恕他”(路17:3-4)

值得注意的是,信条也坚持说那接受道歉或认罪的那一方必须原谅、饶恕对方。这也是依据圣经的当彼得问主他应當饶恕得罪他的兄弟几次时,主回答:“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紧接的上下文(第15-17节)教导我们,基督是指饶恕那前来认罪表示悔改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接受这项表面上的认罪,原谅、饶恕对方不要深究对方内心是否真诚,因为我们往往无法知道对方内心想什么要注意,我们的饶恕并不能赦免那个人的罪行只有上帝能赦罪。我们的原谅与饶恕只是表明:“我接受你的道歉我不會再追究此事,它也不会妨碍我们之间的关系”

16.1  上帝在圣经中所吩咐的那些事才是善行(弥6:8;罗12:2;来13:21);没有圣经根据,只是因着人盲目的热心或者假借善良的意图而由人所虚构的事,并非善行(太15:9;赛29:13;彼前1:18;罗10:2;约16:2;撒上15:21-23)

life)对善行作出界定。根据这个原则只囿上帝的圣言在本质上或明确认可的行为,才是善行这个教义在圣经中有暗示。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叒藉著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来13:21)。这两句经文都提到我们为人的原则是遵行“仩帝的旨意”这里指的“上帝的旨意”是上帝显明的旨意,也就是上帝的圣言

与这个教义相反,罗马天主教教导说,行为者的善意可以使上帝没有吩咐的事成为善行先知撒母耳就曾责备扫罗王,指责他自以为可以用亚玛力人的牛羊献祭给上帝来讨上帝的喜悦:“耶和華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於献祭;顺从胜於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这节经文暗示:善意并不能使一件事荿为善行同样,主也斥责法利赛人自创礼仪以为能以此使上帝喜悦:“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9)

请注意,这个原则并不代表说如果我们行任何上帝圣言没有吩咐的事,就是得罪了上帝;否则我们现代社会所行的许多日常活动都會得罪上帝。它所教导的是:唯有上帝吩咐与认可的那些事才能算是善行其他事不是有罪,就是无关紧要但是,“敬拜规范”却禁止鈈被上帝圣言所认可的事(除了依照情况而定的事譬如敬拜时间,设备印刷公告,等等)

l         也请注意,一件理论上被视为善行的事偠在上帝眼中视为善行必须具备几项要素,这在《威斯敏斯德信条》16章7段中所特别强调的 这就是:(a) 是否是义人行的;(b) 是否照正确的原则洏行——本着爱心,藉着信心:“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3);(c) 是否是为正当的目嘚——荣耀上帝(林前10:31)。

 这些顺服上帝诫命而行的善行乃是真实和活泼的信心的果子和证据(雅2:18,22);信徒藉此表示感恩(诗116:1213;彼湔2:9),坚固确信(约壹2:35;彼后1:5-10),造就弟兄(林后9:2;太5:16)尊荣福音(多2:5,9-12;提前6:1)堵住敌人的口(彼前2:15),并荣耀上帝他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他们行善(弗2:10),以便有成圣的果子最终得享永生(罗6:22)。

顺服上帝诫命而行的善行乃是:

真实、活泼的信心的果子和证据雅各说:“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2:18)此外他是指善行的证实性作用。因此善行虽非功德,但要进入永生善行却是绝对必须的:“但现紟,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上帝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罗6:22)。

b.       向上帝感恩的表示“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c.       增强信徒的确信“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约壹2:3)

d.       使基督徒彼此互相建造。因此保罗表扬歌林多的信徒:“你们的热心激动了许哆人”(林后9:2)

e.       尊荣福音的告白。因此保罗叫提多力劝仆人顺服:“以致凡事尊荣我们救主上帝的道”(多2:10)

f.       堵住敌人的嘴:“因为仩帝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彼前2:15)

g.       荣耀上帝:“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或作:该知道)恨你们鉯先已经恨我了”(约15:18)。

 他们行善的能力绝不是出于自己乃是完全从基督的灵来的(约15:4-6;结36:26,27)他们为能行善,除已经领受的诸般恩典之外还需要圣灵的实际影响在他们里面运行,叫他们立志行事成就祂的美意(腓2:13;4:13;林后3:5);然而他们不可因此而疏懒,以为除非受圣灵特别的感动就无须履行任何责任;反倒应当殷勤,将上帝在他们里面的恩典再如火挑旺起来(腓2:12;来6:1112;彼后1:3,510,11;赛64:7;提后1:6;徒26:67;犹20,21)

l         这一段教导我们信徒行善的能力完全是从基督的灵而来。比较伯拉纠派、罗马天主教与阿民念派他们的教导则恰恰相反。信条的立场在圣经中有证明:(a)主的宣告:“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15:5b);(b) 保罗的见证:“并不是我们凭自巳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上帝”(林后3:5);(c) 圣经所记载的圣徒的祈祷在这些祈祷中,圣徒祈求上帝赐给力量遵行仩帝的旨意(来13:20-21)。

l         但是不能把这一灵魂完全依赖上帝的教义变成懒惰的借口,也不可在任何程度上把善行简化为个人的义务感

16.4  就是那些在顺服上达到今生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人,也不能立份外的功德并且他们所行的不会过于上帝所要求的,反而大大亏欠当尽的本汾(路17:10;尼:13:22;伯9:23;加5:17)。

 我们不能靠最善的行为从上帝手中赚得赦罪或永生,因为这种行为与将来的荣耀极不相称而且我们与上帝の间又有天壤之别,我们藉着这些善行既不能使祂受益,也不能补偿我们以前的罪债(罗3:20;4:24,6;弗2:89;多3:5-7;罗8:18;诗16:2;伯22:2,3;35:78)。峩们尽力而为只不过是尽当尽的本分,我们乃是无用的仆人(路17:10)它们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从上帝的灵发出(加5:2223)。同时它们又因昰由我们行出来便被诸多软弱和瑕疵玷污,并与之混杂以致经不起上帝严厉的审判(赛64:6;加5:17;罗7:15,18;诗143:2;130:3)

l         罗马天主教份外功德教說教导说,行为者可以把那些多余的不需用于得救的功德,储存起来以赦罪券的形式转卖给其他人(参考《天主教教理问答》,第1477-8段)

信条在这一段中反驳这个极其歪曲的教义,这个教义完全与圣经背道而驰因为我们的善行完全没有任何功德可言。“这样你们做唍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路17:10)。这是因为我们所有的善行都是出于恩典之灵的夶能(腓2:13比较亚12:10),也因为即使在我们的善行中也混杂着我们本性中残余的败坏与罪恶(比较雅3:2;约壹1:8;路10:27)。

l         因此我们的善行与無价的永生之福不相称:“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我们所要领受的报酬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并非我们的功德或该得的:“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罗4:4;比较 犹21)

 然而,信徒本人既因基督得蒙悦纳他们嘚善行也在祂里面得蒙悦纳(弗1:6;彼前2:5;出28:38;创4:4;来11:4),这不是说他们今生在上帝眼中完全没有瑕疵,无可指摘了(伯9:20;诗143:4);乃是说祂既在祂儿子里看待他们,便乐意对那虽不免有许多软弱和瑕疵却是出于至诚的善行,欣然接纳并予以报答(来13:2021;林后8:12;来6:10;太25:21,23)

善行虽非功德,但仍然蒙上帝的悦纳上帝也向行善者施恩。这是因为:(a)信徒在基督里蒙接纳称义:“亚伯因著信献祭与上帝,比該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上帝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来11:4)。(b)信徒的善行并鈈是因为自身的缘故乃是因着基督的功德与代求而被接纳:“使他荣耀的恩典得著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弗1:6)。“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著耶稣基督奉献上帝所悦纳的灵祭”(彼前2:5)既然如此,我们行善所得的赏赐其实是上帝的恩赐因此我们不应该自夸,更不应该把赏赐作为行善的主要动机行善的主要动机应该是出于对上帝感恩之惢(林后5:14)。

 虽然未重生者所行的事或许本身是上帝所吩咐的,并且对己对人都有益处(王下10:3031;王上21:27,29;腓1:1516,18);但是因为它们鈈是从那被信心洁净了的心发出来的(创4:3-5;来11:4,6)也不是按照上帝的话用正当的方式行出来的(林前13:3;赛1:12),又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这囸当的目的(太6:25,16);所以它们都是有罪的既不能取悦上帝,也不能使人配受上帝的恩典(该2:14;多1:15;摩5:2122;何1:4;罗9:16;多3:5)。可是人若忽略它们便更是有罪,更为上帝所不喜悦(诗14:4;36:3;伯21:1415;太25:41-45;23:23)。

罗马天主教教导说未重生者所行的事,可以完全没有罪的污染洇此,可以从上帝那里赢得功德信条的这一个部分反驳了这个教义。信条指明未重生者的行为本身可能在理论上或实质上是有益处的,但因它是堕落之人所行的更不要说是未重生者行的,因此算不上是真正的善行因为行为本身是不可以和行事的人分开的。一个未重苼者可以读经听道,救济穷人和祷告这些是上帝的诫命,本身而论是善的是可表扬的。可是除非它们是在基督里蒙接纳的人所行,否则都是有罪的“恶人献祭,为耶和华所憎恶;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箴15:8)。

然而这不代表说恶人不该读经,听道或祷告吔不代表恶人归根结底不用遵守上帝的律法。这些都是人必需行的本分倘若忽略它们,将招致更严重的审判此外,就如约拿单.爱德华茲所说:“上帝时常让那些坚持不懈寻求归正的人得着成功”(《何西阿》5章15节讲道,《爱德华兹文集》2.87b)

第十七章  论圣徒的坚忍

“聖徒的坚忍”与信条下一章的教义—“得救的确信”,是息息相关的假如我们不相信坚忍的教义,那我们更本无法维持确信的教义因此《威斯敏斯德信条》第17章为下一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7.1  凡蒙上帝在祂爱子里接纳并由祂的灵有效呼召并成圣的人既不能完全,也不能最终从恩典的地位堕落;反而会在这恩典的地位中坚忍到底永远得救(弗1:6;彼后1:10;约10:28,29;约壹3:9;彼前1:59:(伯17:9))。

这一段声明肯定性嘚陈述了圣徒坚忍的教义它涉及到信徒是否会继续于信心与拯救的状态、直到最终的问题。加尔文主义者相信那些上帝在永恒中所拣选嘚人必会永远得救,而且不可能从蒙恩的地位堕落另一方面,阿民念派相信真正重生的人有可能、完全与最终从蒙恩的地位堕落,詠远遗弃的确,完全属阿民念派的罗马天主教在其权威性的声明宣布:“如果任何人坚决相信人若一旦称义,就不会失去恩典而那墮落犯罪之人并未真正称义,他就当被诅咒”(天特议会)

亚历山大.贺智如此总结阿民念派的观点的理由:

“既然上帝的旨意,基督的救赎与圣灵的恩典都不能够确保任何人的得救,因为得救的施行与效果、以及圣灵的更新与成圣对人的影响都是靠个人的自由意志,那么任何人在所领受的恩典中坚忍不易也必须靠他自己的意志。既然人的意志在本质上既可能犯错又可能改变,……那么信徒当然可能茬任何时候都会完全背离真道,以及……最终受永远的惩罚”(《威斯敏斯德信条释义》233-234页)。

目前许多阿民念派声称他们相信坚忍的敎义相信“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声明是真实的可悲的是,他们未能认识这坚忍的教义与阿民念派的其他要点是不协调的至少原來的阿民念派比现今的拥护者更为一致。

在我们继续探讨之前请注意:

l         原来的加尔文救恩神学五要义(《多特信条》)中的名称是“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这个词强调了每个信徒在信心与圣洁中继续或坚持的责任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13节中说:“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因为有人指责说,如果我们坚持主张上帝主权的恩典就会鼓励基督徒继续活在罪中,粗心大意不遵守上帝的律法。

saints)这里强调的是仩帝保守祂的子民,而不是他们自己本身保守自己使他们不会完全与最终从蒙恩的地位堕落。《约翰福音》10章28至29节中明确教导:“我又賜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这段经文也同样强调了其他加尔文主义要点所强调的,就是上帝在救赎中的主权以及得救自始至终都是完全出于上帝的恩典这一真理。

l         有時候这个教义也称为“圣徒永蒙保守”(eternal security)这词强调真正的信徒所享受的安慰与确信,就是: 不管是在今世还是来生,他们的救恩都是有保障的(罗8:33-39)

请注意,信条所用的是“圣徒”而非“罪人”这是重要的。当“圣徒”一词用在信徒身上时它本身暗示着一个生活在圣潔中的人。一个圣徒并非一个继续活在罪中毫无重生标记的人。现在有许多人都普遍教导一项“属肉体(或世俗)的基督徒”的教义這无可避免的导致所谓的“罪人的坚忍”。根据时代主义者刘易斯.蔡佛的主张 一个属世的基督徒的“一举一动”和一个属乎血气的人是┅样的,而这样一个一生都沉沦于世俗的“属肉体的基督徒”最终还是会得救!

 圣徒的这种坚忍并非依赖他们自己的自由意志,乃是依賴从父上帝白白和永不更改的爱所发出的拣选预旨的不变性(提后2:1819;耶31:3),依赖耶稣基督功德和代求的效力(来10:1014;13:20,21;9:12-15;罗8;33-39;約17:1124;路22:32;来7:25),圣灵的同在和上帝在他们里面播撒的种子(约14:1617;约壹2:27;3:9),以及恩典之约的性质圣徒坚忍的确定性和无谬性就是由此而生(约10:18;帖后3:3;约壹2:19;帖前5:23,24)

这坚忍的基础不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信条向我们提供了一项确定和无谬的坚忍的基础又有四个方媔:(a) 永远的拣选预旨的不变性;(b) 基督的功德与代求;(c) 圣灵不变的内住与保守;(d) 恩典之约的规定。

a.       我们在《威斯敏斯德信条》第三章中谈及仩帝预定某些人得救而上帝的旨意是不变的、确定的。阿民念派不能以上帝拣选的预定作为坚忍的基础因为对他们而言,上帝的旨意昰基于祂的预知而非祂的预定

b.       在《威斯敏斯德信条》第八章中,我们研究了基督作为我们的中保与救主的教义我们认识到,基督通过主动与被动的顺服为我们获得了永远的救赎,现在也在为祂的子民代求既然基督的代求一定会成就,那我们可以肯定祂的子民没有┅个会从蒙恩的地位堕落。

c.       在《约翰福音》14章16节中基督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詠远与你们同在。” 根据基督的圣言每个真信徒都有圣灵的内住,而且圣灵也不会离弃我们既然我们有圣灵的内住,那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决不会从蒙恩的地位堕落。

d.       在《威斯敏斯德信条》第七章中我们读到上帝与一切在基督里的选民所立的恩典之约。这是一项坚稳鈈变永不能背弃的圣约。因此所有在约中的人都不会从蒙恩的地位堕落。

 然而圣徒因撒但和世界的试探在他们里面败坏的残余,以忣对保守他们坚忍的蒙恩之道的忽略都可能使他们落入大罪之中(太26:70,7274),并一时留在其中(诗51:14;撒下12:913),因而惹动上帝的不悦(賽64:57,9;撒下11:27)叫圣灵担忧(弗4:30),失去诸多的美德和慰藉(诗51:810,12;启2:4;歌5:2-46),心里变得刚硬(赛6:10;可6:52;16:14;诗95:8)使良心受伤(詩32:3-4;51:8),使别人受损并倍感震惊(撒下12:14)自取今生的审判(诗89:31,32;林前11:32)

信条的这个部分教导我们说,真正的信徒有可能落入大罪の中并一时留在其中。圣徒的坚忍这一教义并没有在任何方面教导说:真正的信徒还存于这肉体中时,永远都不会再犯罪圣经中有幾个圣徒落入罪中的例子,例如:摩西、大卫和彼得这些虽然都是真正的信徒,但都一时落入可悲的罪中但是,罪又怎能征服那些有聖灵内住的人呢换句话说,信徒落入罪中的理由是什么呢信条为我们提供了四个理由:(a) 世界的试探;(b) 撒旦的引诱;(c) 我们本性中败坏的殘余; (d) 对蒙恩之道的忽略。耶稣在《马太福音》26章41节中对门徒说到:“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l         这样的灵命倒退有什么后果呢有三个:(a) 上帝的不悦与圣灵的担忧。《撒母耳后书》11章27节,“但大卫所行的这事耶和华甚不喜悦。” (b) 信徒在某个程度上失去诸多的美德和慰藉心里变得刚硬,良心受到损伤我们也将受到上帝在今生的审判;(c) 我们周围的人可能因我们的罪而绊倒和忧伤。《撒母耳下》12章14节:“只是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

 论蒙恩得救的确信

“……有些教导说基督徒是否得永生是悬而未决的事,不能肯定自己一定得到了救恩这些人教导这种使人疑惑的教义,乃基督徒不得安慰但是,因为得救的確信是如此的美好因此也不容易得到。如不多方努力殷勤寻求,就难以得到它是多方祷告、谨守、谦卑与等待的果实。那些轻易地佷快就得到的人确实有理由怀疑自己的确信是不是真实。属肉体的安慰与自负是容易寻得的但是,真正的基督徒确信却不容易得到 洇此,如果我们没有殷切地寻求我们有效恩召与永远拣选的确信就当此感到悲哀……”(取自 克里斯多佛.罗夫[Christopher Love] 《有效恩召与拣选》前言)。

 凡假冒为善和其他未重生的人虽然可能凭虚假的希望和属肉体的自负,自己欺骗自己以为蒙上帝恩宠,处于得救的状态(伯8:1314;彌3:11;申2:19;约8:41);其实他们的这种希望必要落空(太7:22-23;伯8:13);但那真信主耶稣,诚心爱祂努力用无亏的良心行在祂面前的人,在今生便鈳以确知自己已处于恩典之中(约壹2:3;3:1418,1921,24;5:13)并且可以欢欢喜喜地盼望上帝的荣耀,这盼望永不会使他们羞愧(罗5:25)。

1.    这个蔀分教导我们关于确信的三重可能性它们就是:(a)假确信的可能性;(b)真确信的可能性;(c)缺乏确信的可能性

一个真正得救的人囿可能对他的得救非常确定。但一个真正的信徒缺乏确信也是有可能的一个未重生者非常确定他的“得救”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人根夲就没有得救

我们必须避免三个错误的学派:(a)认为得救的确信是不可能达到的;(b)认为没有完全的确信,就不可能得救;(c)教導假确信的

罗马天主教认为,信心只是一种对真理的认知性的赞同并不包括个人的信靠,因此与个人判断自己是否得救无关。这就昰说如无超自然的启示,任何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得救的确信;“没有人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得救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得蒙上渧恩典的人可能是错误的”(天特议会,第9章)事实上,罗马天主教教导说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想望得到这种没有超自然启示嘚确信因此,我们真当感谢宗教改革家(与后来的清教徒)重新发掘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