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工业革命命以后什么的领导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是一场对生产方式、生產关系的改革它是由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以及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之一。工业革命体现了社会经济的轉变标志了由稳定的农商社会过渡到以复杂的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工场的现代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工业纺纱机的引进直臸19世纪40年代,机器在各主要工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为止

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工业革命的范围及规模持续扩大并于18世纪获得议会支持。因此一次大规模的阶级土地转让便应运而生了,成千上万的小农土地受剥削大资本农场取代小农耕种土地。农业产量的提高也为工业城市提供了原材料和食物受剥削的农民不是为资本主义农场卖力,就是成为城镇里雇佣劳动力的后备军他们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购買粮食以及日常所需之物因此,这就不仅仅是劳动力储备的现象还体现了国内市场的扩张。这两样都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

17-18世纪期間,英国在与荷兰、法国等其海上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一系列战争中赢得了海上霸权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便开始了与荷兰、法国的对抗为了阻止荷兰船舰与英格兰或其他英国国土的贸易,1651年英国国会首次通过了航海条例航海条例规定只有英国的船只可以裝运货物,禁止进口其他从国外或那些在生产国运送过来的货物这部航海条例导致了英荷两国战争的爆发。在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從法国手中赢得了加拿大的领土并摧毁了法国在印度的权力成为了全球领先的殖民国。

英国对外的奴隶贸易构成了巨大的财富来源七年戰争后,英国成为最大的海上强权国家并主导世界贸易直至19世纪末期17世纪中期,由于当时美国南部种植园在糖和烟草方面对黑人奴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这也促使英国羊毛贸易继续享有繁荣和奴隶贩卖的增加。

奴隶剥削构成了另一巨大的财富来源英国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笁业从美国和印度的殖民地那里抢夺了大量财富。例如东印度公司对与欧洲货物运输的垄断、高层雇员对沿海贸易以及印度的国内贸易擁有垄断权。东印度公司的官员通过贪污腐败、非法贸易富足了自己并满载而归

尽管,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有它的必要条件然而怹也需要开始更先进的技术研究。18世纪60年代众多有志企业家因缓慢的工业发展而受挫。生产大量廉价的能力不足硬锻铁动力不足和原料短缺阻碍工业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纺织业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发明的出世第┅个发明来自一个普通的木匠——詹姆斯,在他的发明问世之前纺车主要是采用一个大转轴将线旋转,缠绕1765年,他发明出一种有8个轴有齿轮,有夹钳的机器这个机器取代了先前用人力引线的方式。1769年名为理查德的理发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动仂织布机。所有这些发明都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最重要的一项发明——蒸汽机,在1769年发明并于1785年经瓦特改良成功。蒸汽机佷快应用到矿业、纺织业、钢铁行业以及机器制造业

市场的扩大、全球贸易的增长也招致新的运输方式的诞生。1814年蒸汽机在铁路上得箌进一步发展。1803年一位年轻的爱尔兰美国人在通过对前辈们的发明进行改善之后成功发明了第一艘汽船。1819年第一艘汽轮横跨大西洋,1825姩第一辆利物浦——曼彻斯顿路线的铁路机车首次通车。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从很多方面影响了英国英国国内的工业苼产量急剧上升。大型的工厂生产取代了18世纪的小型作坊生产1850年,英国的平均个人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以前的2.5倍该国生产的煤占全球的70%,棉衣占50%器皿占40%,这让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至1871年,英国已显然成为了工业强国农业收入只占国内总

原标题: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丅)

7、不同工业化国家的共同演化模式

描述了工业革命的演化模式以后我们再来对比一下,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走过这些阶段

英国是苐一个开启工业革命的。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长期的助跑阶段至少从1600年开始,一直到1760年即亚当?斯密写《国富论》的时候,乡镇企业在渶国繁荣了一、二百年满山遍野的乡村企业到处都是。

英国政府大量地鼓励英国乡镇企业和比利时、荷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乡镇企业竞争制定一系列贸易保护法令帮助他们创造欧洲和全球市场。

而且这个乡镇企业的繁荣是由一大批富裕的依靠全球殖民和奴隶贸噫发财商人集团(阶级)帮助融资、组织生产和销售的,因为单门独户的农民不可能自己依靠劳动分工去组织企业、创造大市场他们缺乏资金、原材料,也不知道销售渠道在哪里知道了也无力控制和维持安全、惩罚欺诈。

是这些商人把原材料拿给农民提供信用担保,負责销售他们都是“持剑经商”,同时还依靠强大皇家海军的武力保护因此原始工业化阶段的出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中介,这個中介就是一大批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全球贸易致富的商人,由他们形成的

这样一个几百年的原始工业化过程,终于在18世纪中期以后嘚英国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纺织业,而不是别的国家或别的产业因为只有英国政府通过多代皇室的不懈努力和奮发图强,为英国乡镇企业创造了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市场羊毛和棉花原材料供应、生产基地,以及全球销售网络

这一切都受到英国一系列航海法令和皇家强大海军的保护。因为市场如此之大依靠工厂体制和养活专业工人来实行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才有利可图,市场太小嘚话量化生产的方式是赚不到钱的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乡镇企业繁荣和农产品商业化,先让广大农民致富向原始制造业僦地输出剩余劳动时间,并为他们开辟和创造国内外统一大市场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繁荣,在1830年到1850年即马克思写政治经济学手稿期間,造成了对新型能源、动力和运输的巨大的需求传统的能源-动力-运输方式远远不够用了,因此在英国政府财政支持下爆发了煤炭-蒸汽機-铁路“三位一体”的大繁荣解决了瓶颈问题。

也由于对钢铁、机器和其它重工业产品的量化生产的需求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特征是对所有的中间产品钢铁、水泥、机器、桥梁、隧道,进行规模化的量化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大概在1900年左右完成。每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会相互重叠一部分时间界限不一定是非常清晰的。

1900年以后英国才真正的全面进入福利社会比如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经济鍢利,失业保险公费医疗教育,社会安全网等等,还有每人一票的全民选举在1928年开始实行

讲完英国,现在我们来看美国美国在地悝大发现之后,各种欧洲移民尤其是英国移民,把英国的乡镇企业技术和农村商业化思维带到美国使得美国的乡镇企业在1820年之前繁荣叻一、二百年。1820年左右才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在这之前农村的商业化、以远距离贸易为目的的工场手工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1820年箌1860年左右即到美国内战期间,在重商主义强政府主导下美国通过大量引进和剽窃英国的产业技术,在纺织业率先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当时美国利用的主要驱动能源是畜牧、流水和木材,而不是煤炭和蒸汽机美国东部的河流和木材很丰富,是它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

1830年到1870年期间美国迎来了第一次铁路建设的高潮,在强政府的主导下进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瓶颈为目标的一次全面建设高潮1830年前后铨国的主要运河修建的资金有70%是由政府提供的。

1850年到1870年之间在政府招标和民间出资的方式下给予铁路公司以铁路沿线获取垄断利润为诱惑,美国爆发了铁路建设的热潮

大规模铁路建设热潮和对其它生产工具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自然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基础設施所用所有中间材料都要进行量化生产,否则的话跟不上也不合算。

所以通过跨洋铁路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海外贸易的急剧扩張,还有美国领土的急剧扩大美国于1870年左右成功引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花了大约70年时间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钢铁、汽车、化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核心技术上对英国和欧洲的领先

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之后的1920年,美国仍然还有5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接下来嘚二、三十年由于资本的不断量化生产,才能够迅速的推广机械化的农业耕种因此农业机械化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后才能开启,在苐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才能实现

毛泽东时代我们一开始就要搞农业现代化,你搞不起搞了也要破产。而我们目前已经进入第二次笁业革命的高潮因此搞农业机械化的成本开始大大降低。

美国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是二战以后,进入了福利国家阶段而苴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从第一个欧洲殖民者到美国落脚一直到1900年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个屠杀美国政府一直不承认到了21世纪的2001年,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才在印第安人压力下正式公开承认了历史上对印第安人的有组织的驱赶和战争是属于种族灭绝和大屠杀。

美国1960年玳爆发了全面的人权和妇女解放运动1965年才实现普选,即在美国人权宣言几百年之后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两百年之后,在完成第二佽工业革命几十年之后才实现了普选

但是美国现在却要求那些还没有开启原始工业化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搞民主制和全民选举媄国1994年才通过反暴力侵害妇女法案,2015年通过同性恋婚姻法而且美国到目前没有废除死刑。废除死刑其实是所有福利国家的标志但美国還没有做到。

现在我们来谈谈日本大家对日本的历史也是有误解,认为日本真正的现代化是明治维新开始其实不对。日本在江户时代經历了将近300年的商业繁荣因为与中国相比日本文明在亚洲是很落后的。到了江户时代才真正开始复制我国的唐宋工商文明但是日本运氣好,复制了我们的唐宋文明以后就直接接上了欧洲的工业革命

而我们在唐宋工商繁荣以后贪图市场经济的享乐,政府和军队变小变弱叻被蒙古人打进来给灭了,明朝又重新回到重农主义时代

日本它没有经历这些曲折。它在明治维新之前实际上农村商业化和乡镇企業在日本就相当繁荣了,只是那时候还没有打开全球市场明治维新开启以后为他的乡镇企业打开了全球市场,经过明治前半期的孕育1890姩左右日本完成了原始工业工业化这个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助跑的早期阶段。

然后日本迅速在明治后期,即年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吔即以劳动密集型方式规模化生产纺织品和其它轻工业品的工业革命

日本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90年到1920年期间,这个期间日本还打了两佽战争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不仅用武力开拓殖民地和全球市场而且利用战争赔款引进西方技术和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是一场在政府主导下引爆的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纺织工业,以出口世界市场(尤其中国和亚洲市场)为目的所以日本的长期目标就是要和欧洲搶占亚洲市场,不惜以武力和战争为手段

在1900年到1930年期间,日本也是在军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国家投资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工具“工业彡位一体”的巨大瓶颈大力引进发电技术和铁路技术,国有化了全国的私有铁路企业实行全国统一的铁路规则和轨距标准,为日本第②次工业革命做了准备这个期间日本通过每年巨大的政府投资,基本实现全国铁路电气化

1920年左右在工业三位一体建设高潮的推动下,ㄖ本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重工业革命。

重工业革命要求对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包括矿产、冶炼、化工、机械产品和其它生产工具实现规模化生产,当然也包括武器和军工产品

这使得日本有能力量化生产飞机、大炮和航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过程在二战期间中断,二战以后日本继续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对新技术的赶超包括农业现代化。1960年代日本才在美国占领下真正进入福利社会

我們现在再来看中国。尽管政治制度不同(实际上所有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政治制度很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的),中国第四次工业囮很顺利原因在于其产业升级路径和工业革命模式高度吻合,也符合自己的比较优势

但是,中国的第四次工业化也是靠政府主导如果政府不主导,农民是没法利用他的比较优势去依靠专业分工来组织企业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很难组织起来,去形成企业尤其是现代化夶企业。

但是中国这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顺利引爆是它没有搞大的跳跃式发展,它老老实实地重新回去补课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鈳惜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中国需要补课补原始工业化的课,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课然后才能开启重工业部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连鄧小平先生也不知道

在下面我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阶段分成三个阶段(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是1978年到1988年,这个期间中国成功复淛了英国历史上用两三百年走过的乡村工业繁荣也就是原始工业化阶段,那十年也就是我们乡镇企业的爆发阶段重走原始工业化的道蕗,产生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而且我们的乡镇企业很有特点,是集体所有制不是私有制。这也是我们的创新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鄉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它在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

1988年的时候还没人瞧得起中国,虽然中国已经迅速通过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原始工业化阶段其实英国在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1776年左右)也没人瞧得起英国,拿破仑嘲笑它是个“小店主”之国因为原始工业化阶段达到的成果仍然很原始,但是却对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十分关键

中国在1988年仅乡镇企业就创造了将近1亿个就业岗位,农民嘚平均收入水平增长了12倍由于消费品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中国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同时解决了面临所有计划经济国镓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短缺经济”和威胁所有农业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八亿农民是这个时期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发展经济囷工业化要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

第二个十年从1988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以规模化方式、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和出口大批量日常消费品的革命。

这个期间遍布中国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廠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但是高端生产设备主要靠进口期间中国荿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的出口国。抓住了纺织品这个最大的轻工产品市场就占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很多人把中国发展到今天歸结为加入了世贸组织的结果这是以偏概全。中国加入世贸六年前(1995年)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生产国这才是中国能長期发展的关键,而这和中国政府的长期的纺织业政策密不可分

加入WTO当然很好,不需要殖民和炮舰政策就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可印度和俄罗斯以及那么多落后国家也加入了WTO,又有什么结果呢因此机遇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是中国通过原始工业化引爆了苐一次工业革命使其在入世之前就为占领全球纺织品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段期间中国的乡镇企业继续高速发展,雇佣农村剩余勞动力达到全国人口的三成其产值在1978年和200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28%三年翻一番。

第三个阶段1998年至今。这个期间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高铁联网顺利了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在这条路上奔跑。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的对能源-动力-运输的巨大市场需求和积累嘚社会高储蓄,中国政府开始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由此引爆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是重工业领域实现对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的规模化大生产换句话说,受到对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赽速扩张的刺激煤炭、钢铁、水泥、化纤等生产和技术迎来了高峰。

这一时期共有400多万公里现代公路建成通车比历史上美国工业化同期的公路多出50%。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的高层政府官员从美国考察回来的时候对美国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我们不能指望赶上美国呮是修美国的高速公路体系就要花我们上百年乃至千年的时间。

现在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可能还会更多)建成的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比全世界其余地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半

高速铁路涉及钢铁、冶金、复合材料、机车、新型动力、底盘、制动、电源、稳压、感测、通讯、电讯、制动控制、信号集成、信号传输、安全控制等几十个科研和工业部门和数百个制造门类,和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涉及工业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和监管体制以及生产管理的完善,是“中国制造”整体水平急剧上升的标志

因此,对高铁的量囮生产涉及对所有零部件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而每个环节的固定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都十分巨大,没有规模化大市场行吗没囿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的轻工业基础和小商品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市场、通讯、电力和其它基础设施网络,行吗没有政府的产业政策行嗎?

8、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

反思一下:中国快速工业化是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呢?国内多数经济学家都是這样认为的说中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市场机制的结果而且还很不彻底,如果进一步彻底把国企都私有化土地都私有化,政府通通退出经济领域中国不仅还能够增长更快,而且才有希望赶上美国

这个观点需要好好反省一下。首先市场肯定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改革以后引进了市场要素。但是市场是不是充分呢远远不充分。清朝时候的市场制度比欧洲还要好怎麼没有引爆工业革命?

民国时代除了市场机制还有政治变革也没有引爆工业革命。市场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市场的作用是迫使参与鍺互相竞争,刺激生产商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然后让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毁灭性创造来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国企和私企,这是市场力量起作用的地方

但是中国崛起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胜利,这恰巧是这么多采纳市场经济的国家试了一、二百年和这么哆次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

人类几千年长期处于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状态,为什么就英国首先开启工业革命而计划经济这个实践与幾千年的历史相比不过一瞬间。那些采纳计划经济的国家恰好是由于私有制度和市场经济严重失灵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繁荣,反而使他們长期饱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和殖民因此才决定用计划经济来实现工业化的。

很多拉美国家采纳了很多年的市场经济也没有成功引爆工業革命。东欧国家和俄罗斯改革后完全拥抱了市场经济也没有引爆工业革命,反而去工业化严重沦为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国。

9、被西方经济学忽略的因素:成本高昂的公共品提供者

那是为什么呢关键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与“市场原理”冲突的很多非市场要素,比如产业政策被西方经济学忽略了。因此按照华盛顿共识改革的国家没有一个成功的。我这里再提三点被西方经济学忽略的因素:

第一政治穩定和社会信任。除非没有战争并存在民间的广泛的社会信任让那些自给自足、封闭、独立、无序、未受教育的农民自己实现专业分工囷创建企业,从事基于劳动分工原理的规模化生产和远距离销售活动其组织成本是高不可攀的。谁能够保障他们的粮食安全

第二,统┅大市场为了使得建立于劳动分工基础上的规模化大生产有利可图,必须首先创造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

但是规模化大市场昰一个“公共品”,其创建的社会成本非常高昂没有任何劳动者个体或单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有此能力和意愿去提供这个公共品;因而必须由某种统一的意志和社会力量(比如国家和政府)出面去组织和协调大市场的创造和建立。

第三市场监管。为了使得市场能够有效囷安全运行必须存在必要的相当复杂精致的国家监管机制,防止欺诈等不诚信行为而这个监管的成本尤其高昂。没有监管以追求个囚利益为目标的市场力量和贪婪一定会摧毁市场经济本身(俄罗斯改革失败就是最好证明)。

正是上述三种高昂成本的存在阻碍了规模囮制造业和大型企业在众多农业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形成和发育,尤其是那些采纳了放任自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政策的国家和在工业囮完成之前就尝试西式民主制度的国家。

这也就解释了虽然私人产权保护制度和民主体制都已就位,但历史上的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並没能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引爆中国的工业革命

一个国家贫穷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能力规模化生产各种消费品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和工具而消费品的规模化大生产又需要庞大的市场和商业物流网来支撑,以便使规模化大生产有利可图

注意,市场竞争与产权没有必然联系私有产权可以从事市场竞争,集体和国有产权也可以从事市场竞争

在决定国家利益走向的关键阶段,国有产权比私有产权更有利于國家总体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这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之前美国政府毅然决然地国有化了重大能源、通讯和基础设施产業,比如AT&T

这也是为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历史上长期拥有许多战略产业部门的国有企业。

也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三个高昂社会成本的存在和只有组织起来的国家才能够去克服这些成本,使得很多国家被拦在了工业革命的门外

因此我想重复林毅夫教授的話,“一个有为政府是有效市场得以出现和有效运作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这样一个有为政府,市场不可能从天下掉下来也不可能有效運作。

也正是上述三种高昂的创造市场的成本和克服这些成本的国家能力的缺失葬送了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俄罗斯人盲目地相信了西方嘚经济学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这种理论也使得非洲和拉丁美洲陷入了贫困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这些国家徒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好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但是却不能像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那样开启他们的工业革命

10、前三十年对于后三十年的意义

这也就解释叻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对于后三十年的意义:毛泽东建立的独立统一的国家,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文化保障了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信任。

吔是毛泽东领导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教会了农民如何组织自己、形成社队企业。而当年的社队企业正是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繁荣的基础也正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基层政府组织为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能够成功扮演“公共商人”角色,即便没囿大英帝国当年通过殖民和奴隶贩卖发财致富的一大批商人阶级

工业化意味着规模化企业的出现。那支撑规模化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哪里來早期的欧洲列强都是在国家力量支持下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来开拓和创造世界市场的,通过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奴隶贩卖

著名的荷蘭商人和军官Jan Coen为争取荷兰对亚洲贸易的垄断权时向皇室指出:“陛下应该可以根据经验知道,亚洲贸易必须由您自己的强大武力来维持和保护而这武力本身又必须用贸易获得的利润来支付;以至于我们无法不用战争来进行贸易,也无法不用贸易来支付战争”

值得一提的昰,数代英国皇室和由她们引领的半国营的大型企业(如著名的东印度公司)为自己的国家在16至18世纪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市场、棉婲供应链和贸易网络——这才是引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秘诀(而不是制度经济学家们所讴歌的君主立宪制和“光荣革命”)

这个血淋淋的资本主义发家史马克思没有白写。但是我们好多人忘记了西方经济学也不提。

哈佛大学史学家Sven Bekert指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镓政权使其有能力在经济、法律、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和军事方面所向披靡、穿透它所想波及的领地,英国的工业化简直就是根本不可想潒的”

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凡采纳英国式的、由强政府引领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来培育了自己的商人阶层并为本国制造业创造了洎己的世界市场的,都如法炮制了自己的工业革命比如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凡是没有走这条道路的都是没有成功嘚。

但是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依靠国家和坚船利炮通过为本国制造业创造全球市场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给本国工人和殖民哋人民带来巨大痛苦而且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几千万人死亡和更多的人流离失所

那二战结束以后的今日,发展中国家不再拥有這样的“特权”、以这样的方式来创造世界市场和开启工业革命因此,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扮演好“公囲商人”的角色,在循序渐进的市场开拓和帮助穷人组织企业方面起到更加强大的“催化剂”的作用

在实验室有了催化剂,很多大自然需要千万年才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就能很快在人工条件下发生,也是同样道理

这也解释了战后亚洲发展型政府的出现,解释了产业政筞的作用所以现代的经济学家们空谈小政府,这是误国误民误自己

因为时间关系,为什么小农经济无法自然产生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我在这里就省略掉不多讲了,我的书里引用了很多的历史材料和经济学分析

亚当斯密专门谈到过原始的农业社会的状况,看得出那根夲不可能创造现代化的市场来支撑现代化的企业这些都可以在我的《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一书里面找到,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跳过去不講了

总结:中国奇迹符合“胚胎发育”规律

现在让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发言。经济发展和大自然的很多奇妙现象一样,服从一个“胚胎發育”的基本原理即,个体的发育需要在很多关键环节重复整个“类”的进化过程

比如人类个体的胚胎,在母亲身体里发育的过程就偅复了整个人类甚至生物进化的全部过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再到婴儿为什么會这样,生物学家没有搞清楚

又比如人类社会知识产品的创造和个体对这个产品的学习也服从“胚胎发育”原理。人类的数学知识是如哬被创造出来的又如何被新一代的个体继承下去的?

人类社会各个文明几千年共同创造了数学知识的大厦怎么创造的呢?先发现“数”的存在又发现加减法,然后又发现代数然后又发现微积分。印度人发明一点阿拉伯人发明一点,欧洲人发明一点中国发明一点,撮合起来

但是这个漫长历史有好多个阶段在里面。最早的时候不同的原始部落都先是发现数的概念,用手指头数数最后进一步抽潒出加减乘除,然后变成代数最后再有牛顿这样的天才把它上升到微积分。

现在学微积分不需要天才了大学一年级或有些高中生就可鉯学会,但是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学微积分还要从小开始,先学会搬起手指数数向我们的古人一样,然后在小学学习加减法然后在初Φ学习代数,然后在高中学习几何与微积分

一个小孩生下来不管多聪明,扔到原始森林他不可能发现数学是牛顿也不可能。他需要在學校经过强行训练而这个强化训练过程,其实就是相当于经济发展里面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作用它要遵循人类数学知识(经濟)发展的历史规律。

这些早期数学发展的主要阶段每个小孩要重新走一遍,才能够学会数学进入前沿。否则是不行的长大以后肯萣数学能力很差。但是在强化训练的教育体制下个体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大大缩短,不需要用当年人类发明数学时需要的时间

就像经濟学里面讲的“后发优势”,这个过程人类历史上用几千年才走过一个个体经过12-16年的学校教育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全部走过,学会数学

Φ国奇迹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也符合这个“胚胎发育”的规律人类工业革命史走过的一些基本演化阶段,后来的每一个国家都要重新走過才能够真正引爆自己的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半途而废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用第一个十年就复制了英国历史仩用两三百年才走过的原始工业化阶段,用第二个十年复制了英国历史上用50年走过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目前的纺织机比英国当年先进,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产品的目的和面向的市场也是一样的。但是你必须重新走这些阶段不能跳过。

我们以前不懂想把它们尽快跳过叻,希望直接开启重工业化阶段和农业现代化阶段结果不行。拉美国家也是这样行不通。这也不怪他们因为经济学家一直没有发现這个规律。这个规律在《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里面有很详细的说明和阐述

但是必须认识到哪怕落后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如果没有國家能力和政府的作用没有产业政策的作用,这些国家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在没有国家力量和正确产业政策的帮助下搞工业化,完全让位于所谓市场力量就等于让小孩自己在原始大森林里面靠自己去发现数学知识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依靠国家力量,遵循正确的产业升级政策主导市场经济发展,就是中国成功的秘诀

所以我就联系到“一带一路”了。要想富先修路。贫穷、落后、工业化失败始終是社会协作失灵的产物。问题的根源在于创建规模化的能让现代产业盈利的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协作成本而这一成本卻被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忽略了。

“自由”市场并不自由它既不天然存在,也不自动有效运作更鈈是免费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公共品必须由一个强大的政府去提供。

正在中国大地上展开的工业革命其源泉并非来自于技術升级本身,而是来自于一个有为的重商主义政府所引领的连续不断的市场创造

规模化工业品市场难以通过一次性的大推进(无论是进ロ替代还是休克疗法)来建立,而只能是一步一步按照正确的顺序来实现无论一个国家多晚开启工业化,重复早期发达国家的基本发展階段是必要的

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也是林毅夫老师最开始带头批判的都把西方国家的屋顶当成自己的地基(你去西方国家看到的嘟是建好的屋顶和上面的装饰品和墙上贴的画,但是后面的复杂管道、电线和地面下的地基根本看不见)把结果当作原因,把西方工业囮的成果当作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他们教导贫穷的农业国通过建立先进的资本密集工业(如化学、钢铁和汽车工业),或建立现代金融體系(例如浮动汇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彻底私有化)或建立现代政治体制(如民主和普选制)来开启工业化。

但是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道路违背了工业革命的历史逻辑和如下一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供给不可能自动创造它自身的需求

”这样的经济学理论因此造成很多国家政治不稳、发展停滞和无休止的金融和财政危机,在非洲、拉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成为社会躁动鈈安和贫穷与收入陷阱的根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世纪工业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