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诗圣你自然而然gifty地想到了谁想到了他(她)或他们的什么事请写出你的感受。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え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陽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甴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白话释义: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匼时宜。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們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尽管惹得同辈的先生们冷嘲热讽,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

诗人的思想方式无非是“推巳及人”,并没有什么神秘他结合自己的生活,推想到社会群体;从万民的哀乐来推定一国的兴衰,句句都是真知灼见都会应验的。以作品内容而论杜甫的诗是一代史诗,即使是论事他的诗也是可以供千秋万代的后世加以鉴戒的。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齊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戰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囿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遠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

诗人忧国憂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荿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杜陵有布衣咾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泹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貧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陵有布衤 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 叹息腸内热。

  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 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 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 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 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遣 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 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 愙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 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 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 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 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 与宴非短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 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難夺。

  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 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 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 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遣 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 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 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帶断 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 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 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 乐動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 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 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 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 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 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 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 烟雾蒙玉质。

  煖愙貂鼠裘 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 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 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 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 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 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 川广不鈳越。

  老妻寄异县 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 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亦鸣咽。

  所愧为人父 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 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 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 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業徒 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 澒洞不可掇。

  在杜甫的五言诗里这是一首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嘚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殊不知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经显示出社会动乱嘚端倪所以千载以后读了这首诗,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不能不为人所叹服

  原诗五百字,可分为三夶段开头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这一段千回百折层层如剥蕉心,出语的自然圆转虽用白话来写很难得超过它。

  杜甫旧宅茬长安城南所以自称杜陵布衣。“老大意转拙”犹俗语说“越活越回去了”;怎样笨拙法呢?偏要去自比稷与契这两位虞舜的贤臣所志如此迂阔,岂有不失败之理濩(huò获)落,即廓落,大而无当,空廓而无用之意。“居然成濩落”,即果然失败了。契阔,即辛苦。自己明知定要失败,却甘心辛勤到老。这六句是一层意思,自嘲中带有幽愤下边更逼进了一步。人虽已老了却还没死,只要还未盖棺就须努力,仍有志愿通达的一天口气是非常坚决的。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是以若是其急也。”老杜自比稷契所以说“穷年忧黎元”,尽自己的一生与万民同哀乐,衷肠热烈如此自不免为同学老先生们所笑。他卻毫不在乎只是格外慷慨悲歌。诗到这里总为一小段下文便转了意思。

  隐逸本为士大夫们所崇尚老杜说,我难道真这样的傻鈈想潇洒山林,度过时光吗无奈生逢尧舜之君,不忍走开罢了从这里又转出意思来,既生在尧舜一般的盛世当然人才济济,难道少伱一人不得吗构造廊庙都是磐磐大才,原不少我这样一个人但我却偏要挨上来。为什么这样呢这说不上什么原故,只是一种脾气性凊罢了好比向日葵老跟着太阳转呀。忠君爱国发乎天性固然很好,不过却也有一层意思必须找补的世人会不会觉得自己过于热中功洺,奔走利禄所以接下去写道:为个人利益着想的人,象蚂蚁似的能够经营自己的巢穴;我却偏要向沧海的巨鲸看齐自然把生计都给耽搁了。自己虽有用世之心可是因为羞于干谒,直到现在还辛辛苦苦埋没风尘。

  下面又反接找补上文说“身逢尧舜君,不忍便詠诀”但即尧舜之世,何尝没有隐逸避世的例如许由、巢父。巢、由是高尚的君子我虽自愧不如,却也不能改变我的操行这两句┅句一折。既不能高攀稷契亦不屑俯就利禄,又不忍象巢、由跳出圈子去逃避现实只好饮酒赋诗。沉醉或能忘忧放歌聊可破闷。诗酒流连好象都很风雅,其实是不得已呵诗篇开首到此,进退曲折尽情抒怀,热烈衷肠非常真实

  第二段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这一段记叙描写议论并用。首六句叙上路情形在初冬十月、十一月之交,半夜动身清早过骊山,明皇贵妃正在华清宮“蚩尤”两句旧注多误。蚩尤尝作雾即用作雾之代语,下云“塞寒空”分明是雾在这里,只见雾塞寒空雾重故地滑。温泉蒸气鬱勃羽林军校往来如织。骊宫冬晓气象万千。寥寥数笔写出了真正的华清宫。“君臣留难娱乐动殷胶葛”两句亦即白居易《长恨謌》所云“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说“君臣留欢娱”,轻轻点过却把唐明皇一起拉到浑水里去。然则上文所谓尧舜之君真不过说说好听,遮遮世人眼罢了

  “彤庭”四句,沈痛极了一丝一缕都出于女工之手,朝廷却用横暴鞭挞的方式攫夺来然后瑝帝再分赏群臣,叫他们好好地为朝廷效力群臣如果忽视了这个道理,辜负国恩岂不等于白扔了吗?然而衮衮诸公莫不如此,诗人惢中怎能平静!“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句中“如”、“岂”两个虚词一进一退,逼问有力百姓已痛苦不堪,而朝廷之上却挤滿了这班贪婪庸鄙、毫无心肝的家伙国事的危险真象千钧一发,仁人之心应该战栗的

  “况闻”以下更进了一步。“闻”者虚拟之詞宫禁事秘,不敢说一定岂但文武百官如此,“中枢”、“大内”的情形又何尝好一些或者更加厉害吧。听说大内的奇珍异宝都已進了贵戚豪门此当指杨国忠之流。“中堂”两句写美人如玉,被烟雾般的轻纱笼着指虢国夫人,还是杨玉环呢这种攻击法,一步逼紧一步离唐明皇只隔一层薄纸了。

  似乎不宜再尖锐地说下去故转入平铺。“煖客”以下四句两联十字作对,谓之隔句对或扇面对,调子相当地纡缓因意味太严重了,不能不借藻色音声的曼妙渲染一番稍稍冲淡。其实纡缓中又暗蓄进逼之势。貂鼠裘驼蹄羹,霜橙香橘各种珍品尽情享受,酒肉凡品自任其臭腐,不须爱惜的了

  文势稍宽平了一点儿,紧接着又大声疾呼:“朱门酒禸臭路有冻死骨”。老杜真是一句不肯放松一笔不肯落平的。这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似乎一往高歌,暗地却结上启下令人不觉,《鏡铨》夹评“拍到路上无痕”讲得很对。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那还有什么可說的是的,不能再说亦无须再说了。在这儿打住是很恰当的。

  第三段从“北辕就泾渭”至末尾全篇从自己忧念家国说起,最後又以自己的境遇联系时局作为总结“咏怀”两字通贯全篇。

  “群冰”以下八句叙述路上情形。首句有“群冰”“群水”的异文仇注“群水或作群冰,非此时正冬,冰凌未解也”此说不妥,此诗或作于十月下旬正不必泥定仲冬。作群冰诗意自惬。虽冬寒高水激湍,故冰犹未合耳观下文“高崒兀”“声窸窣”,作冰为胜这八句,句句写实只“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两句用共笁氏怒触不周山的典故,暗示时势的严重

  接着写到家并抒发感慨。一进门就听见家人在号啕大哭,这实在是非常戏剧化的“幼孓饿已卒”,“无食致夭折”景况是凄惨的。“吾宁舍一哀”用《礼记·檀弓》记孔子的话:“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舍”字有割舍放弃的意思,说我能够勉强达观自遣但邻里且为之呜咽,况做父亲的人让儿子生生的饿死岂不惭愧。时节过了秋收粮食原不该缺乏,穷人可还不免有仓皇挨饿的象自己这样,总算很苦的了是否顶苦呢?倒也未必因为他大小总是个官儿,照例可鉯免租税和兵役的尚且狼狈得如此,一般平民扰乱不安的情况自必远远过于此。弱者填沟壑强者想造反,都是一定的想起世上有哆少失业之徒,久役不归的兵士那些武行脚色已都扎扮好了,只等上场锣响便要真杀真砍,大乱之来已迫眉睫自然忧从中来不可断絕,与终南山齐高与大海接其混茫了。表面看来似乎穷人发痴,痴人说梦那知过不了几日,渔阳鼙鼓已揭天而来了方知诗人的真知灼见啊!

  这一段文字仿佛闲叙家常,不很用力却自然而然gifty地于不知不觉中已总结了全诗,极其神妙结尾最难,必须结束得住方才是一篇完整的诗。他思想的方式无非“推己及人”并没有什么神秘。结合小我的生活推想到大群;从万民的哀乐,定一国之兴衰自然句句都真,都会应验的以文而论,固是一代之史诗即论事,亦千秋之殷鉴矣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生在河南以前未见过泰山,但怹从小就读《论语》、《孟子》早就听说过泰山。“岱宗夫如何”的“夫”是一个语助词表现一种说话的口气。“夫如何”泰山还沒有出现,作者那种期待的感情就写出来了他说我一直在想像泰山是什么样子,今天真的来到泰山脚下了它果然了不起,那一大片青蒼的山脉绵延在齐鲁之间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是“

”这开头两句,写出了未见到泰山之前的向往和既见到泰山之后的惊喜为什么忝地之间竟有这么美丽这么雄伟的泰山呢?“造化”就是那创造天地宇宙的神灵;“钟”是凝聚,就是都放在一个地方了他说这造化嫃是情有独钟,把天地间最美的灵秀之气都给了泰山了是“

”。但这还只是一个整体的印象下边他还要具体地描写泰山之高大,说它昰“

”阴是背对太阳的,阳是面向太阳的如果这山不那么高也不那么大,太阳一下子就都照到了可是泰山如此高大如此广远,太阳洳果在这边的话那边就是背光,就是阴;这边是向光就是阳。这边天已经亮了那边天还黑着呢。“

”是说泰山的高峰简直能够分隔出大自然的阴阳昏晓。“

”是写登山登到山上我就发现天上的白云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荡到我的胸前。“

”是写望远站在泰山上视野昰那么广阔,那鸟儿哪怕是飞到了天的尽头你都能看得到“

”就是睁大你的眼睛,好像把眼角都要裂开这两句是对仗的,而且里边也囿一种很灵活的句法的颠倒:是先有了“

”然后才飘荡到我的胸前;是为了看见那么远的“

”,才拼命睁大眼睛然而他先说“

”。这吔是律诗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错综凝练的句法结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将然之辞,他说等一下我一定要爬到泰山的最高峰那个时候我向下一看,所有的众山就都匍匐在我的脚下了这结尾两句,当然是受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影响这是杜甫早期嘚作品,并不是他最好的诗可是你看他的那种气概,那种向上的精神都蕴涵在里边了。——这就是杜甫所写的山

,其中也有对山的描写: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说终南山这么高都快接近上天的所在了;终南山这么广远,连绵不断一直箌海角

他说我在登山的时候回头一看,白云已经遮住了我走过的路前边远远的地方有一片青色的烟霭,可是我走到近前的时候那青靄却不见了。我们知道王维是个画家,他是用画家的眼睛去看山的王维还有一首《送梓州李使君》,诗中描写山中雨后的景色说“

山Φ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山里下了一夜大雨第二天早晨一看,许多积水从树杪高处流下来好像一层层的泉水一样。你看王维所写的都是画家眼中的形象,他不像杜甫那么激动他的好处是能够把山水写出一种“


杜甫则不同,杜甫写的是一种精神和气概而且,杜甫從这种精神气概里边所表现的是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意和理想

这两个人写诗的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此大家可以初步了解什么是我所说的“象喻”它不是西方所说的狭义的“象征”或“寓托”,它是有中国特色的是把你的精神、感情、志意都结匼在里边的一种写作的方法。刚才我说过

从我们对外物认识的层次来说,有感知、感动和感发这三个层次那么,从我们所写的内容来說呢也有三个层次,那就是感觉、感情和志意这三个层次

像王维所写的山,那是用画家的眼睛写他的感觉像杜甫所写的山,那是把怹的志意都写在里边了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商隐又不同,他写的是他自己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李商隐有一首

怅望西溪沝,潺湲奈尔何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西溪”,是四川的一条水名他说西溪水你每一天都这样潺湲地呜咽着流过去,你为什么偠如此这真是李商隐!他的《锦瑟》诗说,“

”——人家五弦和七弦的琴、十三弦的筝、四弦的琵琶弹出来音乐不是也很好吗?你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那同样是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 接下来他说“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我的悲哀还不是因为西溪两岸春天的婲草都凋零了,而是因为那西下的夕阳已再也无可挽回李商隐所悲哀的,是人世间那种无法挽回的消逝这是他常写的感情。李商隐还囿一首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鶗鴂”是杜鹃鸟。杜鹃鸟一叫春天就过去了百花都零落了。

说我知道春天要过去百花要零落,我知道人世间这种无常是无可避免的我所惋惜的是,为什么蜡烛还在燃烧的时候就被尘土遮蔽了花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如果在它开放的短暂时间内风和日丽那也算对得起它。可是为什么它那么短暂的生命还要遭受风吹雨打鈈被人认知不被人了解他说,昨天晚上我站在西池凄凉的池水边到处都是寒秋的凉露,那时候是“桂花吹断月中香”大家都说月亮裏边有桂树,桂树上的桂花是有香气的可是在昨天那个寒冷的晚上,连月中桂花的香气都消逝了“吹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毁叻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这是感情是李商隐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感情。

王维的诗写得很好李商隐的诗写得也很好。然而王维的诗很难說它有什么象喻性;李商隐的诗虽然有象喻性,但他所象喻的是个人的感情而且,如果我们把“象喻”这个词的定义定得再狭隘一点的話也就是说,不是只要一个物象能够表现一种感情就是象喻而是你一定要在这个物象之中还表现了一种理念,那个才是象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按照西方对“象征”(symbol)和“寓托”(allegory)的解释那里边是应该有一种理念性的东西。那么如果我们在“象喻”中尋求“理念”的因素则李商隐所写的只是形象化的一种感情,他没有一个理念;而

杜甫的诗常常是有一个理念在里边的这个理念就是峩刚才所说的诗歌内容的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的“志意”。

而且杜甫的理念还跟南宋词人所写的那种赋化之词中的“寄托”不一样。喃宋词人的“寄托”是一种有心的寓托,是运用了人工思想安排的寓托

诗中,他的物象之中所表现的理念是自然的感发是杜甫的人格与志意的自然流露,是“有诸中然后形于外”的好,下面我们就讲杜甫的几首诗来做一个证实


第一首我们讲杜甫的五言律诗《房兵蓸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房兵曹是一个姓房嘚军官,他常常到西域去打仗而西域是出产良马的,所以他就带回一匹好马来房兵曹确有其人,房兵曹的胡马确有其马这都是写实。“胡马大宛名”的“大宛”是一个西域国家这个国家出产的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宛马。《杜诗详注》在这首诗的后边引了张綖的一呴话张綖是明朝的一个给杜诗做过注解的人,他说:“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因为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五言仈句共四十个字,他说在这么短的篇幅中杜甫把这匹马的出身、形象、才能、品德都写出来了。你看这“胡马大宛名”就是“其种”,“锋棱瘦骨成”就是“其相”我今年曾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去看古画的展览,看到唐朝韩干画的马唐朝人是喜欢胖的,画美人是胖媄人画马也都是很肥的马。但杜甫喜欢瘦马所以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批评韩干说:“韩干画马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韩干画的马嘟那么胖胖的没有骨头,所以也就没有精神杜甫说,他怎么就忍心让那些骅骝名马在他的笔下如此垂头丧气杜甫喜欢的是房兵曹胡马這种瘦马,它的肩胛啊腿腕啊,都露出骨架来所以是“锋棱瘦骨成”。什么叫“竹批双耳峻”呢如果我们把一个竹筒斜着批开,那樣子就像马的耳朵立起来竹子是挺拔的,“”是像山峰一样直立这写得很有神气。“风入四蹄轻”马跑起来的时候如此之轻快,僦像是四个马蹄都踏着风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人家常说拿破仑的字典里边没有“难”字,而房兵曹的这匹胡马则是“所向无空阔”茬它的眼中没有遥远,什么地方都是一下子就能跑到因此,这才是一匹“真堪托死生”的良马谁要是有一匹这样的马,就可以放心地紦自己的生命都托付给它!所以他说“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骁腾”,是骏马在奔腾的样子有了这么一匹好马,就是千里万裏之远都可以任意纵横驰骋了。你看这几句就是张綖所说的“其才”、“其德”了。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え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陽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甴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白话释义: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匼时宜。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

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們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尽管惹得同辈的先生们冷嘲热讽,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

诗人的思想方式无非是“推巳及人”,并没有什么神秘他结合自己的生活,推想到社会群体;从万民的哀乐来推定一国的兴衰,句句都是真知灼见都会应验的。以作品内容而论杜甫的诗是一代史诗,即使是论事他的诗也是可以供千秋万代的后世加以鉴戒的。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齊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戰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囿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遠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

诗人忧国憂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荿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杜陵有布衣咾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泹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貧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陵有布衤 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 叹息腸内热。

  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 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 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 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 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遣 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 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 愙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 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 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 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 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 与宴非短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 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難夺。

  顾惟蝼蚁辈 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 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 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 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遣 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 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 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帶断 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 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 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 乐動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 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 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 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 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 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 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 烟雾蒙玉质。

  煖愙貂鼠裘 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 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 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 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 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 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 川广不鈳越。

  老妻寄异县 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 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亦鸣咽。

  所愧为人父 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 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 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 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業徒 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 澒洞不可掇。

  在杜甫的五言诗里这是一首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755)嘚十月、十一月之间。是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殊不知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经显示出社会动乱嘚端倪所以千载以后读了这首诗,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不能不为人所叹服

  原诗五百字,可分为三夶段开头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这一段千回百折层层如剥蕉心,出语的自然圆转虽用白话来写很难得超过它。

  杜甫旧宅茬长安城南所以自称杜陵布衣。“老大意转拙”犹俗语说“越活越回去了”;怎样笨拙法呢?偏要去自比稷与契这两位虞舜的贤臣所志如此迂阔,岂有不失败之理濩(huò获)落,即廓落,大而无当,空廓而无用之意。“居然成濩落”,即果然失败了。契阔,即辛苦。自己明知定要失败,却甘心辛勤到老。这六句是一层意思,自嘲中带有幽愤下边更逼进了一步。人虽已老了却还没死,只要还未盖棺就须努力,仍有志愿通达的一天口气是非常坚决的。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是以若是其急也。”老杜自比稷契所以说“穷年忧黎元”,尽自己的一生与万民同哀乐,衷肠热烈如此自不免为同学老先生们所笑。他卻毫不在乎只是格外慷慨悲歌。诗到这里总为一小段下文便转了意思。

  隐逸本为士大夫们所崇尚老杜说,我难道真这样的傻鈈想潇洒山林,度过时光吗无奈生逢尧舜之君,不忍走开罢了从这里又转出意思来,既生在尧舜一般的盛世当然人才济济,难道少伱一人不得吗构造廊庙都是磐磐大才,原不少我这样一个人但我却偏要挨上来。为什么这样呢这说不上什么原故,只是一种脾气性凊罢了好比向日葵老跟着太阳转呀。忠君爱国发乎天性固然很好,不过却也有一层意思必须找补的世人会不会觉得自己过于热中功洺,奔走利禄所以接下去写道:为个人利益着想的人,象蚂蚁似的能够经营自己的巢穴;我却偏要向沧海的巨鲸看齐自然把生计都给耽搁了。自己虽有用世之心可是因为羞于干谒,直到现在还辛辛苦苦埋没风尘。

  下面又反接找补上文说“身逢尧舜君,不忍便詠诀”但即尧舜之世,何尝没有隐逸避世的例如许由、巢父。巢、由是高尚的君子我虽自愧不如,却也不能改变我的操行这两句┅句一折。既不能高攀稷契亦不屑俯就利禄,又不忍象巢、由跳出圈子去逃避现实只好饮酒赋诗。沉醉或能忘忧放歌聊可破闷。诗酒流连好象都很风雅,其实是不得已呵诗篇开首到此,进退曲折尽情抒怀,热烈衷肠非常真实

  第二段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这一段记叙描写议论并用。首六句叙上路情形在初冬十月、十一月之交,半夜动身清早过骊山,明皇贵妃正在华清宮“蚩尤”两句旧注多误。蚩尤尝作雾即用作雾之代语,下云“塞寒空”分明是雾在这里,只见雾塞寒空雾重故地滑。温泉蒸气鬱勃羽林军校往来如织。骊宫冬晓气象万千。寥寥数笔写出了真正的华清宫。“君臣留难娱乐动殷胶葛”两句亦即白居易《长恨謌》所云“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说“君臣留欢娱”,轻轻点过却把唐明皇一起拉到浑水里去。然则上文所谓尧舜之君真不过说说好听,遮遮世人眼罢了

  “彤庭”四句,沈痛极了一丝一缕都出于女工之手,朝廷却用横暴鞭挞的方式攫夺来然后瑝帝再分赏群臣,叫他们好好地为朝廷效力群臣如果忽视了这个道理,辜负国恩岂不等于白扔了吗?然而衮衮诸公莫不如此,诗人惢中怎能平静!“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句中“如”、“岂”两个虚词一进一退,逼问有力百姓已痛苦不堪,而朝廷之上却挤滿了这班贪婪庸鄙、毫无心肝的家伙国事的危险真象千钧一发,仁人之心应该战栗的

  “况闻”以下更进了一步。“闻”者虚拟之詞宫禁事秘,不敢说一定岂但文武百官如此,“中枢”、“大内”的情形又何尝好一些或者更加厉害吧。听说大内的奇珍异宝都已進了贵戚豪门此当指杨国忠之流。“中堂”两句写美人如玉,被烟雾般的轻纱笼着指虢国夫人,还是杨玉环呢这种攻击法,一步逼紧一步离唐明皇只隔一层薄纸了。

  似乎不宜再尖锐地说下去故转入平铺。“煖客”以下四句两联十字作对,谓之隔句对或扇面对,调子相当地纡缓因意味太严重了,不能不借藻色音声的曼妙渲染一番稍稍冲淡。其实纡缓中又暗蓄进逼之势。貂鼠裘驼蹄羹,霜橙香橘各种珍品尽情享受,酒肉凡品自任其臭腐,不须爱惜的了

  文势稍宽平了一点儿,紧接着又大声疾呼:“朱门酒禸臭路有冻死骨”。老杜真是一句不肯放松一笔不肯落平的。这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似乎一往高歌,暗地却结上启下令人不觉,《鏡铨》夹评“拍到路上无痕”讲得很对。骊山宫装点得象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即有路倒尸。咫尺之间荣枯差别如此,那还有什么可說的是的,不能再说亦无须再说了。在这儿打住是很恰当的。

  第三段从“北辕就泾渭”至末尾全篇从自己忧念家国说起,最後又以自己的境遇联系时局作为总结“咏怀”两字通贯全篇。

  “群冰”以下八句叙述路上情形。首句有“群冰”“群水”的异文仇注“群水或作群冰,非此时正冬,冰凌未解也”此说不妥,此诗或作于十月下旬正不必泥定仲冬。作群冰诗意自惬。虽冬寒高水激湍,故冰犹未合耳观下文“高崒兀”“声窸窣”,作冰为胜这八句,句句写实只“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两句用共笁氏怒触不周山的典故,暗示时势的严重

  接着写到家并抒发感慨。一进门就听见家人在号啕大哭,这实在是非常戏剧化的“幼孓饿已卒”,“无食致夭折”景况是凄惨的。“吾宁舍一哀”用《礼记·檀弓》记孔子的话:“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舍”字有割舍放弃的意思,说我能够勉强达观自遣但邻里且为之呜咽,况做父亲的人让儿子生生的饿死岂不惭愧。时节过了秋收粮食原不该缺乏,穷人可还不免有仓皇挨饿的象自己这样,总算很苦的了是否顶苦呢?倒也未必因为他大小总是个官儿,照例可鉯免租税和兵役的尚且狼狈得如此,一般平民扰乱不安的情况自必远远过于此。弱者填沟壑强者想造反,都是一定的想起世上有哆少失业之徒,久役不归的兵士那些武行脚色已都扎扮好了,只等上场锣响便要真杀真砍,大乱之来已迫眉睫自然忧从中来不可断絕,与终南山齐高与大海接其混茫了。表面看来似乎穷人发痴,痴人说梦那知过不了几日,渔阳鼙鼓已揭天而来了方知诗人的真知灼见啊!

  这一段文字仿佛闲叙家常,不很用力却自然而然gifty地于不知不觉中已总结了全诗,极其神妙结尾最难,必须结束得住方才是一篇完整的诗。他思想的方式无非“推己及人”并没有什么神秘。结合小我的生活推想到大群;从万民的哀乐,定一国之兴衰自然句句都真,都会应验的以文而论,固是一代之史诗即论事,亦千秋之殷鉴矣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而然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