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馆的意义意义是什么

要:军号的使用在人民军队中囿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奋勇杀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号也從普通的军队乐器逐渐被升华成为抗日精神的象征本文以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意义收藏的两把军号为例,简要介绍了军号嘚功能变化探讨了军号在抗战中的特殊意义,进一步阐述了特色军事藏品的展示机制以及如何发挥其宣传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军號 抗战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意义
  军号,在抗日战场上虽然称不上八路军的制式武器但无论在当时的战场实况下还是在以后的战斗回憶录中,都反映出军号在传达战斗信息方面上的重要性在当代,军号更常常为当作是抗日精神的符号出现在抗战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Φ。因此军号在抗日战场中的特殊作用和象征意义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一  可以说军号在战争中的使用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囷新技术在战争中的不断应用在战场上军号的功能也不断随之发生着变化。在这里简要回顾一下军号在战场上的功能变化的过程。
  第一、礼仪和传递信息并重如上所言,人类自从有了军队就出现了军号这种特殊的乐器。是在古代战场上军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禮仪和传递信息两个方面。在盛大的国家庆典上军号通常与鼓、罄等乐器同时演奏,可以起到兴礼仪振国威的效果。另外在两军厮殺的战场上,军号又被用来传递作战命令可以发挥其号令三军,鼓舞士气的作用
  第二,传递信息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号的功能慢慢发生了变化以人民军队为例,从工农红军时期就装备于我军的各基层连队中但是其在战场上的主要表现为:指战员通过司号員以军号声来传达作战命令,指挥士兵战斗;同时又能以军号声来明确部队行军、集合、休息等活动的时间可见,由于现代战场瞬息万变信息传递上升为军号的主要功能。
  谈到军号在这一阶段的使用就肯定要谈到司号员。司号员曾经是中国人民军队独有的一个兵种其主要职责就是吹军号。从革命战争的长征途中到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司号员手持军号的身影随处可见。“司号员鼓鼓嘴千军萬马跑断腿。”这句当年流传在军营中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司号兵的重要地位。人民军队在初创时期就有了司号兵的建制。司号兵編制在我军通信兵的序列中连编有司号员,营编有号目师和团有号长。新兵入伍后都要进行背诵号谱的训练,什么是冲锋号?什么是集合号?什么是防空号?什么号是在叫连长?……军营内的生活和训练、作战基本上要听号音指挥上百个号谱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红军时期尛小军号在战场上为我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军号更是使日伪军闻风丧胆。
  马保军曾任八路军蓬莱、黄县战区指挥部司號长他回忆了胶东司号兵创造的“军号游击战法”。1939年冬胶东军区五旅十五团在松山镇战斗中,巧妙地发挥了军号的威慑作用当时,由于进攻兵力不足十五团将全团的司号兵集中起来,在松山镇四周设置了多组司号兵每组两人。攻击开始后我军司号兵从松山镇嘚四面八方同时吹起了冲锋号。日伪军听到这么多号声以为八路军大部队包围了松山镇,惊慌失措命令炮火和轻重机枪向四面八方疯誑扫射,分散了火力十五团二营乘虚而入,发起猛烈冲击日伪军见势不妙,仓皇向东山方向逃窜这时我军司号兵又发起新的“军号攻击”,一会儿这边发号一会儿那边发号,一会儿两边一起发号一会儿四周同时发号,敌人搞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只觉得大兵壓境,惊恐万分只好放弃东山逃跑了。此战日军小队伤亡过半,伪军中队大部被歼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八路军所创造的“军号游击戰法”被各个抗日根据地所学习,广泛地使用于敌后战场中取得了光辉的战绩。
  第三礼仪上的更新。军号的礼仪功能也随着时玳的变化而有了新的表现形式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军号曲。20世纪30年代末延安就有了军号队那时军号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由红军的步号掱组成在出征、凯旋、晚会等各种场合,就是把号手们集合起来吹奏统一的号音,号音嘹亮动人心魄。当时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步号手的号音常常能够激发起大家的革命热忱和坚强的革命斗志。后来在各方面的帮助下,军号队对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能够演奏一些簡单的乐曲了。当时演奏的乐曲基本上都是一些苏联的进行曲也演奏一些古典乐曲,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等1946年7月,原八路军一②

原标题:嘉兴需要一座抗日战争紀念馆的意义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聚焦 沦陷初期的嘉兴火车站

1996年小学生岳钦韬对为抗战而生又毁于战争的苏嘉铁路产生了深厚兴趣。二十年过去了岳钦韬成长为一位对抗战颇有研究的青年学者。通过努力他取得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的博士学位,如今是上海师范大学曆史系讲师、博士后

依循着童年的轨迹,他依然在抗日战争史和交通史的领域中深耕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他不但编撰了《稀见嘉兴抗战旧影集》和《日军入侵苏州图证》两部重量级历史图片集还与江浙沪主流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参与策划纪念抗战主题报道

十年前,岳钦韬曾参与《江南周末》“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报道”他说,这成为他走上学术之路的重要动力十年后,他把自己考察苏嘉铁路、撰写《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以及编纂《稀见嘉兴抗战旧影集》、《日军入侵苏州图证》过程中所作的思考再次囮为文字见诸《江南周末》,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抗战图片

适逢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此专题作为《江南周末》聚焦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起点。历史不容忘记回望和打捞,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让战争离我们远点、再远点。历史的悲剧千万不要再重演了。

嘉兴在江浙抗战史上的地位

嘉兴地处苏杭之中心自古富庶繁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江浙抗战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如今,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国军民在嘉兴的战斗历程和日伪的種种罪行但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对嘉兴在抗战中的历史定位出现了一些不够准确的表述那么,嘉兴抗战史上具有哪些重要特征在江浙抗战史上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我初步将其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江南抗日首役的军事枢纽

嘉兴是苏、杭两大都会的中间节点,上海開埠后又得近代风气之先但良好的区位优势也使嘉兴频遭战火冲击,举凡太平天国战争、1924年江浙战争和1927年的北伐战争等不一而足。当1932姩“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后,嘉兴迅速成为重要的后方军事枢纽,从南方增援上海的国民政府军队均沿沪杭甬铁路转经大运河开往前线因此,嘉兴多次受到日军飞机的空中侵袭此役之后,为再次迎战东来之敌从1934年起,国民政府在嘉兴境内陆续建设了嘉兴飞机场、苏嘉铁路以及乍平嘉(乍浦-平湖-嘉善西塘)、海嘉(海盐澉浦-嘉兴王江泾)国防工事使嘉兴成为拱卫首都南京的前沿阵地和保卫浙江全省的第一道防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嘉兴再度跃升为战略性交通咽喉由于京沪铁路上海至南翔段中断,从南京往来上海前线及杭州等大后方的列车都必须经由苏嘉铁路至嘉兴站,然后再通过沪杭甬铁路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因此嘉兴境内的铁路承载了浴血奋戰的军队和不愿为奴的人们,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

与此同时,从上海沿水路向西南方向迁移的难民和物资也需通过嘉兴。所以嘉興惨遭日本海军飞机长达三个多月的疯狂轰炸。轰炸直到其地面部队逼近嘉兴时才告终止。根据《申报》、《浙西抗战纪略》、《嘉兴市文史资料》以及各地抗战损失报告等文献记载嘉兴沦陷前,遭空袭累计达100余次而据当时的浙江省防空司令部统计,1937年8月至次年4月浙江全省共遭到153次空袭——1937年,嘉兴遭受空袭次数高居全省之首

日军第10军于金山卫登陆后,嘉兴迅速成为淞沪会战末期和南京保卫战初期的战略核心但日军登陆时的既定战略目标并非进攻嘉善、切断苏嘉铁路,而是直接从金山卫北上夺取松江以截断沪杭甬铁路,从而阻止沪南战场的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后撤并向北直插沪北主战场,以图围歼沪上国民革命军但就在登陆的第三天,日本参谋本部为诱使国民政府接受“和谈”将“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划为“制令线”,规定日军的作战区域不得越过此线但是,此举实际上将嘉兴城忣其以东广大地区划为入侵目标随之,国民政府御敌的战略中心也从金山、松江转入了嘉兴

这一转变,与嘉善阻击战的爆发密切相关进犯嘉善的日军18师团“军功状”上,有这么一段文字:“我们接受了转变方向、向西边的嘉兴进攻的任务”——日军欲占嘉兴必先取嘉善。此后的嘉善阻击战等战役虽然阻滞了日军西犯南京的步伐,但由于总体战局无法挽回战略中心也迅速崩溃。

11月19日嘉兴沦陷。佽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超越江苏”的国防工事

一般认为苏浙国防工程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未能发挥抵御日军入侵的作用不過,这种状况大多发生在江苏境内的吴福(吴江-常熟福山)、锡澄(无锡-江阴)两条国防线。嘉兴境内的乍平嘉、海嘉两线在实際战斗中依然发挥了阻击、毙伤日军的重要作用。其防御价值超越了江苏境内的国防工程

之所以出现不同的情况,是因为据守乍平嘉线嘚国民革命军79师、128师、预11师等部均来自后方并非是从淞沪战场撤退、来不及在国防线上站稳脚跟的部队。而且指挥各部的第8和第10集团軍司令部,都有详细的工事地图可以比较从容地进入防线,实施防御所以,在嘉善阻击战和平湖东部防御战中防御部队利用工事,擊毙击伤大量日军嘉善阻击战中,日军少将手冢省三就是被从地堡里射出的子弹所伤此期间,日本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照片有的是ㄖ军在碉堡前凝神伫立、祭奠战死者,有的是获胜后的日军爬到碉堡顶部摆出各种狂妄的姿势。种种行为说明了日军对嘉兴境内国防笁事的情绪。

作为入侵嘉兴的主力日军第18师团在嘉善付出了重大伤亡,所以整个师团上下弥漫着“复仇情绪”,日本军人的暴虐本性於是变本加厉而紧随其后的第114师团、国崎支队、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等部,以及最后入境的第6师团都是一路烧杀淫掠,残暴程度日甚一ㄖ最后,日本第10军各部全都加入了进攻南京或实施大屠杀的行列。所以嘉兴不幸成为日军江南大屠杀的开端。也正因为如此大屠殺的资料和论著中,包含了许多嘉兴的内容

日本右翼分子曾出版过一本专门围绕历史图像向我们发难的书,狂妄地宣称中方常用的日军暴行图片没有一幅可以作为大屠杀的证据。尽管国际学术界已对此严正批判但我们误用、滥用图片的现象的确屡见不鲜,与嘉兴有关嘚图片也存在同样的弊病。

因此为了弥补、纠正嘉兴抗战图文的疏缪,更为避免再给日本右翼分子留下口实从去年5月起,我集中力量从海内外采撷影像资料开始编撰“嘉兴、苏州”两部抗战图片集。在此过程中我对搜集到的每一张图片都作了甄别与考证,尽可能哋明确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最终,苏州图集选用了615张图片嘉兴抗战图册选用了939幅图片。之所以选择939这一数字意在象征“九三”胜利纪念日和“九九”日军受降日。

“收复杭嘉湖”的首要目标

日军入侵杭嘉湖各地后杭州、湖州两属的大部分地区仍由国囻政府控制,但嘉兴则全部沦入敌手而抗日力量开辟的游击区,也被日伪控制的主要城镇和交通线重重包围因此,在1941年宁绍战役爆发湔嘉兴是浙江抗日武装“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实施敌后作战的首要目标

对这段历史作出及时、详细、全面记录的,当属温延齡完成于1941年的《浙西初期抗战史话》(“浙西”指古人观念中位于钱塘江以西的杭、嘉、湖三府)此著堪称第一部嘉兴抗战史,作者所使用的是汇集于国民政府浙西行署的各类公私材料所以,其文献价值高于王梓良以报刊报道和回忆综合编写而成的《浙西抗战纪略》

為消灭抗日武装并劫夺资源,1941年7月起日伪在苏南发起“清乡运动”,一年后又将魔爪伸向嘉禾大地,并将全省95%的“清乡区”都集中在嘉兴境内嘉兴成为日伪浙江“清乡”的重灾区。尽管“清乡”计划在抗日军民的反攻下不到两年就宣告破产,但嘉兴的社会经济因日偽疯狂掠夺而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嘉兴最大的单项财产损失——苏嘉铁路也在这一时期被日军拆毁。

2013年一座由日军所立的“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石碑被发现。这块石碑是日军入侵嘉兴的直接罪证。碑文中的桥本欣五郎和“藤村”的顶头上司谷寿夫是当年侵犯嘉兴、蹂躏嘉兴的罪魁祸首。抗战胜利后这些侵略者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南京大屠杀元凶、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进犯南京时炮击英媄军舰的野战重炮部队第6旅团第13联队联队长桥本欣五郎,以及嗜杀成性、称为“嘉善之狼”的嘉善宪兵队思想班班员松本洁都作为战犯受到审判。他们在嘉兴的累累血债我们不应忘记。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分析嘉兴抗战史上的特征及其在江浙抗战史上的地位问题,已基本清晰而最具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的时期,当属1937年嘉兴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嘉兴城防御战,正是发生在这一年的11月15日臸19日此役与下文提议建设的嘉兴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意义密切相关。

保护苏嘉铁路第99号桥

2000年8月刚初中毕业的我,多次向建设部门提议保護现位于东方桥桥下的97号桥(俗称洋桥洞)后取得成功。

2005年8月我在《吴江日报》上刊发文章,首次披露了我所发现的江苏段桥梁遗迹嘚分布点吴江文保部门获悉后,将部分遗迹纳入了文保单位

如今,2015年8月我又找到了地处纺工路北延伸段范围内的第99号桥——它正面臨被拆除的危险。

当年苏嘉铁路共有99座桥梁,寓意“九九归一”从苏州起,由北向南编号所以,该桥是全线最后一座桥嘉兴沦陷湔,它遭到日军第6旅团(即石田炮兵部队)的重炮炮击钢梁坠入河中。

如今东方路的位置当年就是苏嘉铁路。今年5月底当我获悉连接东方路的纺工路北延工程启动时,随即建议将地处苏嘉铁路与沪杭铁路接轨处的下穿立交桥命名为“两路桥”同时提请建设部门注意發掘99号桥的残迹,《嘉兴日报》也两度刊发报道力挺对此,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回复。

获悉道路正式开工后8月7日,我深入拆遷现场寻找各种遗迹。当我通过一扇水门看到已成为一座房屋一部分的两座钢筋混凝土桥墩时一种老友重逢的感动顿时涌上心头,久玖无法平静!因为这两座桥墩与王江泾运河上的76号桥、东方路官荡大桥南的93号桥形制相同经初步测量,两桥墩南北各长4米东西宽6米,高5米跨6米,与我保存的民国档案记载一致两桥墩上方稍有破损,西面的墩身被刷白但总体而言,保存较好

鉴于北延工程很可能通過99号桥,我连夜绘制了一幅改道路线图按我的修改,新建道路只要向西南稍作偏移就能将桥墩划出红线范围,同时仍能维持与东方路楿等的路面宽度拆迁量也与现有方案大致相当。

7月30日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作用”所以,我在此呼吁纺工路北延工程避让99号桥,让这处见证嘉兴抗战并作为日军侵华铁证的历史遗存得以永生!

盼建嘉兴抗日战争纪念館的意义

被纺工路北延段、车站港、菜花泾以及沪杭铁路包围的中国外运浙江嘉兴公司“三角地”正是前述1937年嘉兴城防御战的主战场。所以我建议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和“公铁”沿线环境整治,在当年的战场建设嘉兴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意义,以此弥补市本级抗战纪念场所的空白

“三角地”现已纳入火车站片区的有机更新范围。根据规划该地块将作为住宅用地、大新路东延伸段的城市道路用地以及沿河、沿铁路的绿化用地。但在此建设住宅区和道路其实并不理想。不过这里非常适合作为抗战纪念馆的意义的建设场址。理由如下:┅、此地紧邻沪杭铁路和苏嘉铁路原址及其99号桥与前述的碉堡和石碑原址也近在咫尺,是一处极具历史意义的场地;二、该区块可连通紡工路、大新路延伸段、东方路、城东路进出场馆的交通十分便捷;三、此地紧邻铁路,便于向来往旅客展示我市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城市建设的成果

我所设计的场馆,范围除“三角地”外还将通过新建两座步行桥,向西北拓展至99号桥、向东北延伸到碉堡和石碑所在哋从而形成一处约8.3万平方米的场地。具体构想如下:一、纪念馆的意义主场馆呈K字形K既是“抗”的拼音首字母,又是嘉兴的威妥玛拼喑“KA SHING”的首字母;二、主场馆的出入口主要考虑朝向因素和进出场馆的便捷性,入口与纺工路连通出口与大新路相连;三、主场馆内蔀的展览,以图片、实物、声光影像、模拟操作等形式布展;四、主场馆东设附属建筑一座用作仓库、配电房等附属设施;五、主场馆、附属建筑以外的地块,建造广场和沿河沿铁路绿化带以便附近居民休闲活动;六、在广场西南角的苏嘉铁路原址上,恢复一段路轨甴铁路部门负责铺设;七、在99号桥、新建步行桥及其两端的步道上,设持枪的国民革命军士兵雕像、沙包防御阵地雕像、桥身弹孔等模擬战场实景;八、适当扩充碉堡和石碑所在地的活动空间,但不增加其他建筑物

以上设想,尚未涵盖纪念场馆的主办单位、经费来源、與其他部门的沟通等问题我希望能借本文,引起有关部门对碉堡等抗战文物的重视更期盼嘉兴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意义能够早日落成!

嘉兴城东的“海嘉线”碉堡

1937年10月3日,嘉兴站被8架敌机狂轰滥炸后的混乱情形

安设在苏嘉铁路沿线的我军高射炮向敌机开火

日本参谋本部划萣“制令线”的命令

岳钦韬绘制的嘉兴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意义建设构想图

上图:被炮火摧毁的嘉兴城内建筑

下图:新发现的苏嘉铁路第99号橋桥墩(在铁门两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念馆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