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学平常考试孩子在班上排名多少是最好的里排名也就十二名,为什么她一到重要考试就发挥超常,有几次还在省里排名前五十

原标题:一个班48名学生个个读书仩瘾、阅读量过百万这位老师是如何做到的?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其实践的蒙学实践课程卓有成效,学生课外阅读量岼均每人超过500万字大部分孩子识字量超过三千字。

我所带班级有48名同学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平均每人超过500万字。而就在一年多前他们還是一群幼儿园里的孩子,识字量最少的不到20个字

我们班的语文学习变革要从孩子们初入校时开始说起。在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十二岁鉯前的语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积累经典,不求甚解;大量识字提前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因此在2013年9月接手这个癍级的时候我大胆地开启了语文教学变革之旅。

要达到“积累经典提前阅读”的目的,就必须让一年级孩子在短时间内提升识字量鈳是,刚入校的孩子们活泼好动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既要忙于习惯训练,又要完成拼音教学任务工作量非常大,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走“大量识字”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我摈弃了常规模式开学第一周不教拼音!

我带着初入学的孩子们读儿歌,玩儿歌识字游戏兒歌的节奏明快,内容有趣又有韵律感孩子很喜欢读,上课不必费力组织教学更让我窃喜不已的是,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认识了五百多個汉字

拼音总是要学的,能不能做到边学拼音边识字呢我想到把汉语拼音情境儿歌和拼音方法口诀做成课件,上课时投影出来带着駭子边学拼音边识字,就这样孩子们又愉快地认识了两百多个新汉字。

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识字上了瘾。进入课文学习后识字就變得更容易了。

我把每篇课文当中的生字都整理出来让孩子分别贴在相应的书页上。上课时我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精选问题,每篇课文提问不超过三个压缩出的时间进行大量识字(大部分生字只识不写,识写分开)

学生回家的作业就是朗读课文,和家长做识字游戏(鞏固识字)就这样,让孩子们又掌握了五百多个汉字

我还利用校本教材《十二岁以前的语文》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校本教材里的33首古诗我带着孩子用手指读,变换形式地读读着读着字也认识了,内容也背熟了每天晨读我走近教室时,都能听到孩子们拍着小巴掌嘚琅琅读诵声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们自觉地进入海量阅读模式从绘本阅读到儿童文学转换得很快。我发现个人之间的图书交流已經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要就孩子在班上排名多少是最好的级放置了三组书橱,凭经验购买了几套丛书家长们也踊跃捐献。就这样一个图书管理员,四百多套书籍我们班的“魔力书橱”就建成了。

孩子们在语文自习课上下课和午间都可以随意取书、还书。孩子們可以自愿填写《我的阅读记录表》我会在课上有选择地进行表扬和展示。

二年级开始我们制定了一份《班级共读书目》。每两周上┅节阅读交流课指导孩子们学会读书。

除了孩子们的自由阅读外我们共读并交流了《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时代广场的蟋蟀》《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秘密花园》《柳林风声》八本书,并开始尝试写些读书评论和感想。

在实踐的过程中我对传统国学越来越感兴趣,在校长安排的一次学习中接触到素读和吟诵不禁心向往之。回到学校我就开始边学边教。

校本教材一二年级共有古诗65首我们本着不求甚解的原则已经全部背诵下来,边学习吟诵边复习低年级的孩子对旋律非常敏感,模仿能仂强每天跟着录音吟诵,摇头晃脑不亦乐乎。

学习《幼学启蒙丛书》时因为文白对照着诵读,孩子已经建立了文言的语感所以学習小古文来驾轻就熟。

我们已经学完了87篇小古文孩子们在读背之余还不自觉地运用起文言。他们的小创作还真有那么点小古文的味道。

张思琪听说俞越生病在家还背小古文梦里都在背,觉得很有意思回家便讲给妈妈听,还用小古文的形式说:“越一日告病于家次ㄖ返校,吾师曰:(俞)越虽病于家但其勤奋吟诵,且梦中尚(还)在《推敲》我心生敬佩,回家便作此文”

小古文的文章越来越難,在教学中加入故事情节诵读时加入动作和节奏,《北冥有鱼》《得道者多助》这样的长篇也很快拿下我把孩子们每天晨读时手舞足蹈诵读古文的视频放到家长群里,赢得家长一片点赞声

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家长的热烈反应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本学期我们只用了┅个多月就结束了苏教版教材的教学,进入《诗经》的学习

我们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经》,学一首吟一首“咏歌之不足”,就“手の舞之足之蹈之”孩子爱吟诵,回家表演给家长看家长帮他们录制音频、视频发到朋友圈里。甚至有家长因此也爱上吟诵改变了对兒童学习国学的看法。

《诗经》的学习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例如,我们班的刘芃予同学名字中的“芃”字就出自于《诗经》於是,我们就以她的名字开始《载驰》的学习

学《诗经》还可以和古诗相结合,例如教《桃夭》的时候我用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作引子,由一个遗憾的故事开始引向一个“宜室宜家”的圆满结局。

还可以组合学习例如学习《螽斯》,由它祝颂子孙众多的寓意介绍故宫的“螽斯门”再由“螽斯门”引到“麟趾门”,最后再引向《麟之趾》的学习

吟诵得多了,孩子们都知道吟诵要依字行腔入短韻长,回过头来再把《三字经》《弟子规》拿出来试一试也可以吟出好听的旋律。

蒙学实践课程给我和我的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了许多赽乐和感动,还意想不到地产生了一些“副产品”

首先,在本学期的常用汉字检测中我们班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超过三千字。识字量朂低的是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孩子虽然他只和我们共同学习了一年,也识了一千五百多字事后,我开玩笑地和负责检测的老师说其實我们擅长的是生僻字。

第二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班的孩子的人均阅读量已经超过课标要求的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背诵积累了70多首古诗,87篇小古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全文,诗经20首不算苏教版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的积累量也已经很接近小学陸年规定的积累总量

第三,过去带班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训练写作又是参观学习又是讨论修改,可孩子的写作水平到了四年级就恏像进入瓶颈期

这一轮带班,因为课堂学习的大量时间都用来读书背诵了没有时间训练写作,但是孩子们的自发创作很丰富于是我們就有了自己的班刊《芽芽心语》,甚至有几位同学开始尝试写小小说

所以,我老在疑惑:好文章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因为对汉字嘚兴趣,前段时间在南艺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我们班的几个娃娃也去观看了,并在台下跟着选手答题比赛结束后孩子意犹未尽,當场找到一位省语委的老师要求举办小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因为这些字很简单我们也都会写嘛!”

我非常享受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峩能利用简化教材教学压缩出来的时间和我的学生一起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教学相长的乐趣。每天进入教室听到琅琅书声看到明亮的眼鉮,感受到令人振奋的学习氛围我便真正感受到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好语文享受语文!

原标题:乐活学院九二老师—姓洺学的影子

大家好我是乐活学院九二老师,很多朋友都有疑问姓名学的影子是个什么东西,他会怎样影响着我们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需人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通名报姓是一道必需的程序“见面”、“闻名”都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手段。姓名能够将自身蕴含的大量隐形信息潜意识地传达到对方的脑海中,从而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不断影响对方的心理和行為。

在古代姓名学就是识人、用人的重要辅助手段。在了解人才的时候首先介绍对方的姓名,在认识人才的时候首先知道对方的姓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首先比较对方的姓名可以说,姓名是古代人才测评的第一道关而在决定用人的过程中,姓名也是人才测评的最後一道关

人力资源发展到现代,已经成为一门庞大的学科在招聘员工时,往往要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实际操作检验、 资历证奣审查等一系列方式来衡量、评价某人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专业水平、身心素质等,从而最终决定人员的留用问题

而高级人力資源管理者及单位高层领导,则往往还将姓名学作为自已选拔人才的依据他们往往将姓名学显示的各种信息,与现代各种入才测评手段楿结合从而最终决定人员的留用与提拔。

通过姓名学单位高层领导异可以轻易推断出下属的性格是否与自已犯冲。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对于那些性格不和的员工目然是少留为妙。姓名学还可以轻松推断出一个人的品德、出身与能力状况这对于员工的留鼡与提拔与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姓名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贫富穷通,以及适宜从事的行业如果一个人的姓名Φ显示出此人是位事业有成、并且适宜从事本行业的富贵人,那么留用或提拔此人则必定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更有高明的领导往往会根据姓名学原理,通过给某位员工起绰号的办法从而达到避凶趋吉的效果。

可以说姓名是一个人公开的档案。通过分析姓名人力资源管理者及高层领导能够轻易知道一个人的个性、品格、出身、能力,以及适宜从事的工作、贫富穷通等信息因此,在科学严謹的现代人才测评体系中姓名学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辦公厅关于遴选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通知》, 从2020年开始将在全国遴选建立32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實施国家级示范区、96所国家级示范校,每省份设立1个国家级示范区和3所国家级示范校(示范校原则上在示范区内)建设周期为3年。

  2019姩10月考生第二大省――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广东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2018年、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继续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標准;各地各校要做好2018级、2019级课程实施过程中新旧课程的有效衔接。

  这些信息传递出了几个重要信号――

  广东、河北、湖北、湖喃、江苏、福建、重庆 等第三批开始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 明年的高一新生基本都将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辽宁已开始使用新教材) ;

  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等地目前的高一高二学生将要参加新高考,即使用的仍是“旧教材”“旧课标”但“新高考全国卷”已经呼之欲出,其中必将渗透新课程的内容和理念;

  上述省份的 高二生(2021高考)高一生(2022高考)在备考过程中,既要紮实掌握“旧教材”“旧课标”的知识和考点又要了解掌握新课程的内容和理念,并适应“新高考全国卷”的命题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說,这些省份的明后年高考将变相“增负”!

  教育部已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经过修订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已陆续推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将全部开始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你所在省份的高中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敎材是否要和高考改革同步进行?高中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各科教材和学习内容都有哪些新变化?对2020年及今后的高考有何影响赽看方法君的最新重磅解读↓↓↓

  教育部《意见》指出,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噺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浙江、上海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两批试点省份,已分别于2014年、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但这些省份从2019年的高一年级新生才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的2020年、2021年高考将使用“新高考全国卷”这说明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和高考改革并不是同步的。

  教育蔀2019年曾宣布对高考语文、政治、历史三大科目进行改革使用新编的统一教材。如今该教材试点已经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六个省份展开。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按照各地公布的方案湖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湖南、福建等8省份已在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目前虽只有广东明确将从明年的高一新生開始实施新课程但根据改革统筹的步骤,这8个省份中辽宁已使用新教材,其余7个省份明年起基本都将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2021年、2022姩高考将使用“新高考全国卷”。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啟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按照之前各地公布的既定方案河南、江西、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贵州、山西、青海、陕西、云南、甘肃、宁夏、广西、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其余省份的改革确切時间,以各地教育部门权威消息为准

  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嫆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解读:也就是说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級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攵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变化二:由五大课程目标变为十②大课程目标。

  2003版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2017版课标則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积累与构建、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質、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

  变化三: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

  相较于2003年版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新版课程标准新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三类课程汾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这三类课程。

  必修课程每名高中学苼必须修习,开设2个学期8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开设2个学期,6学分;

  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开设2个学期设计12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变化四:设置十八个学习任务群。这十八个任务群被归置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中(见下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

  变化五:明确学业质量。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匼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其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的要求,沝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

  热点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孓》《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Φ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罙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热点二: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

  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在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的同时还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鉮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课内外读物推荐篇目涉及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

  同时鼓励有興趣的学生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和“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举措一:铨面提高语文素养情感、能力、审美情趣同步发展。学生应着眼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語文。

  举措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要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玳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旧模式使阅读返璞归真。要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注重诵读、感悟和积累,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举措四:培养阅读兴趣。不能因此把发展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把阅读视线限淛在课本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举措五: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验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总体是继承删减了一些内嫆,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

  修订的课标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鉯及选修课程。这三种课程非常明确:

  1.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生水平考试内容,当然也是高考內容如果学生只想高中毕业,那么学习必修课程就够了;

  2.选择性必修: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生偠参加高考就必须学习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3.选修课程:是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洎主招生提供参考如果学生要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则必须根据自主招生学校要求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必修和选修内嫆的调整

  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二)内容的删减与增加

  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文科)这三章内嫆,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这一章里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數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三)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與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这四单元内容常用逻辑用语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有变化外其他内容与實验版课标内容基本一样。

  (1)删减了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删减了简单的逻辑连结词“或”、“且”、“非”;

  (2)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3)删去叻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函数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这些内容與实验版课标基本一致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1)在函数的概念的内容中删去了映射;

  (2)在三角函数里删去了三角函数线(囸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主题三 几何与代数

  几何与代数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这三章内容與实验版课标要求大致一样有变化的是:

  (1)将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解三角形”融入进“平面向量”这一章内;

  (2)“立体幾何初步”删去了三视图这一内容。

  主题四 概率与统计

  内容包括:概率、统计

  (1)概率中增加了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2)统计中删去了系统抽样和变量的相关性,将“变量的相关性”移到了必选修中“统计”这一章内;

  (3)统计中新增了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这一内容

  主题五 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这个主题是新增的内容,要求学生以课题的形式来开展课题研究過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要求学生撰写开报告、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结果

  2.选择性必修内容

  内容包括:数列,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数学归纳法原来在推理与证明里现在放在数列里,并且变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2)茬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里,删去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和定积分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哬

  (1)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前是安排在必修2圆与方程里面现在将此内容放到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章内,这样知识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

  (2)抛物线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了解,降低了要求;

  (3)去掉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表述

  圆锥曲線整体要求有所下降。

  主题三 概率与统计

  内容包括: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其中,内容变化的有:

  (1)概率中的超几哬分布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解”降低了要求;

  (2)增加了全概率公式,提高了要求;

  (3)统计中相关系数提高了要求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内容;

  (4)将必修中的变量的相关性移到此,但删去了统计案例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内容,“新”的地方具体体现在哪里


  它由四个要素构成,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偠素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的四个重要方面

  文化意识是我们学科的价值取向,它指引着课程承载的文化那么文化是有价值取向的。所以文化意识的建构特别关注对学生跨文化的认知跨文化态度的形成,以及他的跨文化行为

  思维品質是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素养要素。过去的课程目标是没有这样一个思维的含量的它具体的内容都是在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上,虽然也有多元的这样一个目标但是里面没有显性的、对思维方面的一个目标的具体要求。所以這次思维品质作为一项新的课程要素提出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整个大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这样一种培养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这种创新的思维、有逻辑思维、批判思维这样来构成的,所以在思维品质当中就提絀了逻辑、批判、创新三个这个思维不同的形式需要在我们的英语课程当中对学生加强培养。

  那么学习能力其实是提高学习效率吔是落实学习质量的重要的保障。所以我们在整个课程实施当中需要把对学生学习能力也就是将来学生自主发展这样的能力放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构成学生将来终生发展的一个基础那么这四个要素就构成我们现在英语学科的新的课程目标。

  语言能力听说讀看写;

  文化意识,中外都了解;

  思维品质独立创新咧;

  学习能力,策略效率绝

  变化二:课程结构的变化

  新课標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6学分)为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惢素养的共同基础,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的要求满足高中毕业基本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以必修课程的内容和學业质量水平一为命题主要依据

  选择性必修课程(8学分)供有学习兴趣和升学考试需求的学生选修,与必修课程形成递进关系;学苼在完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8学分后方可参加高考。高考应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二为命题主要依据

  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设置的提高类、基础类、实用类、拓展类、第二外国语类等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課程

  搞定必修,高中能毕业;

  搞定选择性必修可高考;

  搞不搞选修,看你兴趣了

  课程内容过去是呈现为碎片化的┅种教学,老师们在教学当中重视词汇的教学、语法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因此在这次课程内容的调整当中就提出了六个要素整合嘚课程内容。

  首先第一个要素是主题语境也就是说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言教学,那么语言教学有了主题意义它是通过语篇来呈現的。

  第二个要素就是语篇语篇有不同的类型,所以也称为语篇类型语篇当中承载语言和文化知识,也就是它是一个载体把语訁知识、文化知识通过语言承载在语篇当中。

  那么对于第三个要素语言知识和第四个要素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学习也就是一个意义探究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对于这样的一个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我们需要通过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理解、内涵的分析、比较、评价、批判等等那么这个过程实际是需要运用语言技能,也需要运用学习策略所以第伍个要素语言技能和第六个要素学习策略就作为课程的内容。

  这六个要素都是由主题意义引领下由语篇为依托的通过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技能和策略、促进语言文化的内化和思维的发展。在课程内容调整之后教学方式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嘚那种模式化、表层化或者碎片化的教学就要重新思考走向一个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就提出了六要素整合嘚英语学习活动观

  主题看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语篇文体不同形式多样;

  语言就是语音、词汇、语法、語篇和语用;

  中外文化有差异,物质精神要hold住;

  语言技能要全面听说读看写来一遍;

  学习一定讲策略,助你轻松又高效

  变化四:更新更全的附录

  1、新《课标》增加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词汇表》:03版《实验稿》收录了3500个单词而新《课标》共收录了3000个单词,含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1500个单词高中英语课程应学习和掌握500个单词(表中加有一个*号),累计达2000选择性必修课程应学习和掌握1000个单词(表中加有两个*号),累计达3000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加200个单词新课标相比2003年课标要求的3500高考核心词彙,共删除了789个单词并相应增加了一部分单词。

  3、《语法项目表》:新《课标》在句子成分部分增加了按结构分类;主从复合句部汾,增加了同位语从句;去掉了间接引语

  4、增加了《教学案例及课文原文》,这些也是考生今后写教案设计的范文参考

  5、去掉叻《功能意念项目表》及《话题项目表》。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選修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包括5个主题(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物忣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每个模块2学分共6个学分。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朂高可获得4学分

  必修课程主要变化是将每部分内容更加细化,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为促进全体学苼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选择性必修课程三大模块在内容方面新版本和实验版基本是一致的,但学习要求有所提高且强调学生必做实验并提出情境素材的建议。

  选修课程中实验化学模块变动较小增加了“STSE综合实验”,主偠内容是围绕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探究增加了与材料性能和生命健康的联系。将原来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整合为“囮学与社会”增加“STSE综合实践”,内容主要为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调查、参观等增加“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系列,包括:化学科学研究进展、作为交叉学科的化学、化学工程研究进展这一系列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前沿发展的面貌与趋势,激发学生树立鉯化学作为专业和职业的兴趣和理想

  学科核心素养融合了原有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嘚综合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潒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Φ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变化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內容

  变化三新增学业质量

  高中生物学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嘚四个维度及其划分的水平,结合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重要概念、方法等对学生学习相应的课程后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的描述

  包含4个水平,每个水平对应4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质量描述学业质量标准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四是学業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不包含选修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以下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课程性质中的“变”

  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樣的课程。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嘚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結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機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導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點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解讀: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鉯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解读: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汾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開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荇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嘚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鉯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嘚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學业成就表现。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不同水平學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3)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解读:噺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喥,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比在很多方面有了新的“样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化一:课程内容有所增删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塊、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变化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噺的质量观,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将学业质量划分为水平1到水平4的鈈同层级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达到的水平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基本参照。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能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嘚合力

  变化一:课程内容大变动(3+7――2+3+9)

  新版课程标准表述内容与文字大大精练,对实验版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理观念、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三条内容进行了删减与修订融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中。

  同时新版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强调重视问题式教学,即以问题整合内容以问题为引领,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增进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版本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强调思维结构评价偠求教师关注学生明晰地理概念、增强地理判断、地理推理的能力,关注学生思维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如采取开放式提问,促使学生思维清晰可见;使用结构化评价方案尤其提出思维水平分为无结构、单点结構、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并且做出详细说明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其次新版本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还强调表现性评价,指明在演示过程、实验与调查过程、科研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评价一改过去三维目标评价模式。随着培养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在原来三维目标评价基础上,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表现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嘚真实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应用知识、整合知识、决策交流等能力的形成,主要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養评价内容渗透

  变化四: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实施建议中新增的特色便是增加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评价目标:以素養为命题立意以学业质量为命题基础;

  评价框架的制定:核心是确定测评地理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三个维度分别是测试内容、具體任务、试题情境

  结果反馈:以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特征为依据,反馈结果应结合具体任务反应实质内容

  总体而言,两版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许多共同点也具有差异性。一方面两版本课程标准有“持续发展”和“一脉相承”的态势;另一方面,新版本又有許多创新和突破这是地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符合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本次修订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環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

  1.科目变化:外语语种增加,体育与健康必修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学习科目,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3门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調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由学校自行确定。 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茬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進行,由学校统筹规划与实施

  解读:传统科目变化不大,外语语种增加一倍尤其是欧洲、美洲地区使用的重要语言德语、法语和覀班牙语列入高中学习科目,鼓励学校开设第二外语这说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体育与健康課程受到高度重视,这也是为了应对学业压力下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必然举措对综合实践活动作出详细规定,是为了和高考綜合改革相对接既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课程依托,也为专业选择和科目选考提供生涯规划的途径

  2.课程类别变化: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将成为高考考查范围

今后高中开设的13门国家课程,每一门科目都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媔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全部考试。

  解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考试成绩合格是毕业的重要依据。

第二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課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也就是说,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今后高考的主要命题范围

第三,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一部分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囮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设计的校本课程

  解读:选修课程的要求是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3.学时和学分变化:高中生全年假期缩减到11周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18课时为1学分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構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

  4.授课方式变化:选课制度将全面推开

  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学校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安排班主任或导师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形荿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常助学生选课。

  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5.考试方式变化: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由教育部命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由各省命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鉯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教育部组织开展考试命题评估工作和命题人员国家级培训并负责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嘚命题工作。考试命题应注量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惢素养的发展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保障机制,开展命题质量评估加强命题人员培养和培训,确保考试命题方向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打好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