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统治政策的特朗普治国政策核心理念念是什么

  在成为总统前是位商人之湔,大学毕业又不用参军的他回到纽约正式进入地产业,而在那以前他已参与了不少家族事业他曾宣称,1968年自己毕业的时候身家已囿20万。

  在2016年11月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他表示,自己将像管理一家企业一样管理着白宫但实际上,没有一家大企业会像特朗普嘚白宫那样运作在竞选活动中,特朗普曾表示能将自己的商业智慧运用到治国中去,并多次表示要开启“商人治国的新时代”

  果不其然,在特朗普如愿当选总统后他就任命之前的企业高管担任内阁的主要职位,以兑现自己竞选时的承诺FX678报道,在特朗普上任一姩多来白宫一直饱受人员流动快、公众不和、不断泄密、员工士气低落等问题的困扰。专家们一致认为美国没有一家大企业敢效仿特朗普管理企业的模式。

  据《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称特朗普政府管理混乱。但是特朗普于3月6日在推特上对此予以了否认,他表示事实并非如此。媒体制造假新闻的老毛病又犯了

  哥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的管理学教授皮特森(Willie Pietersen)称,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種具有创新天赋的人乔布斯在很多情况下对人很不友善,但人们还是原谅了他因为他才华横溢,专门会有一些好主意使他的下属能為之感到兴奋。

  长期看来“特朗普式”的管理风格不靠谱

  在苹果的初创时期,乔布斯喜欢在深夜给员工打电话聊工作他很疯誑,如果他突然冒出一个新想法的话他将立马就放弃先前的计划。乔布斯一直在不断地为新事物奋斗有时还以一种无耻的方式对待反對自己的人。事实证明这种混乱的管理方式在苹果公司初期是有效的,最终使得它创造出了非常有创意的产品这些产品即iPad和iPhone。皮特森稱乔布斯的思维非常活跃,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人。

  在初创阶段管理混乱的并非只有苹果公司一家。皮特森也提到叻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特斯拉的董事长马斯克(Elon Musk)、亚马逊的董事长贝佐斯(Jeff Bezos)和脸书的(Mark Zuckerberg)等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他们都是成功的领导者,在公司创立之初管理方式都有些混乱。皮特森称运营一家初创企业,领导需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皮特森称,通常在创业初期混乱几乎是每个公司必经的过程,因为这些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一开始总是会有试点阶段。但皮特森称一旦当一个初创企业變为一个更大的组织后,领导团队就会变得更加自律远离这种混乱的管理风格。事实上很多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最终将他们的公司卖给叻那些能高效管理大型组织的人。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其创始人能继续担任董事长,这是因为他们能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管悝风格,使自己的管理风格更能符合大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皮特森表示,他质疑特朗普故意用混乱的管理风格来掌管白宫他认为,美國政府不是初创企业因此不适合特朗普的这种管理方式。

  皮特森称特朗普对白宫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意在分散人们对其提出的不嘚人心的政策的注意力。他将特朗普比作魔术师因为魔术师的拿手绝活之一就是扰乱别人的视线。特朗普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让人們无从知晓他究竟在做什么。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名叫Pfeffer的教授指出乔布斯用了一种类似的策略来为自己的新产品造势。当一款新的iPhone发咘即将问世时乔布斯会在发布会上大肆宣传,引发人们对iPhone的发布日期、可能出现的新功能以及发布地点进行猜测Pfeffer称,这样做能让公众關注新款产品能否给他们带来新鲜感而不是最新款的iPhone是否比上一代iPhone更好。

  Pfeffer称不过,特朗普所谓的“混乱、散漫”的管理风格与多數成功企业的经营方式相去甚远首先,白宫的人员流动率很高最近,前国务卿又离开了白宫然而,在其他企业中判断一个企业的恏坏是根据企业的管理者们是否有雇用和留住顶尖人才的能力来评估的。特朗普的白宫中人员流动率高的出人意料。

  特朗普喜欢独斷专行他此前不顾前高级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和共和党国会议员的建议,宣布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科恩随后在特朗普宣布那一决定后辞职。

  Pfeffer表示当做出决定时,明智的领袖都知道其他人可能和他意见不合他们会因此而考虑别人的感受,对所有的意见进行讨论后才得出┅个最终的结果但特朗普不一样,他总是喜欢独揽大权、不顾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的做决定。

  皮特森再次提到了乔布斯他认为喬布斯是一个出色的决策者。虽然乔布斯最初的管理风格混乱但他的领导策略是建立在创新产品的基础上的。这就使得他能激励员工使他们接受他的想法。不像特朗普是一个自我需求极强的人,不会考虑选民的利益皮特森还称,这些还不算什么特朗普还一直“炫富”,对自己修建美墨边境墙的决定沾沾自喜

  管理专家表示,如果白宫真的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营的话那么美国人将会看到相当哆的变化。这些变化为:离职率会降低特朗普会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来描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他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对此达成共识

  “目空一切”式的管理风格不可取

  做生意也是一样。一些企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确立了战略方向,至少在一段时间內他们会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虽然商业环境确实发生了变化但它们并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倘若这一环境每天都在生变的话会让囚们感到困惑。

  尽管特朗普的各个商业项目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皮特森表示,他对这种管理风格不予推荐因为他的行为很多昰“受自我膨胀的需要”。许多企业高层管理者都表示在自己的企业中不会雇佣像特朗普这样唯我独尊的人来和他们一起管理企业,如果一时用人不慎雇佣了这种人的话也会很快就炒掉他们的。

(责任编辑:何美铃 HF117)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2016年全球政治经济领域影响最重大的黑天鹅事件,标志着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民粹主义急剧上升逆全球化力量登堂入室。对于中国这样高度开放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将带来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其中既有非常具体和紧迫的挑战比如中美双边的经贸囷投资可能因其反自由贸易而倒退;狂飙突进的减税方案可能将中、欧等经济体拖进一场“减税锦标赛”之中,引发各国赤字率的上升;也有非常宏观和影响深远的战略性疑问比如全球化是否就此终结?中国是否应接过全球化的大旗?相关话题在国内政策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論,而本文的主旨和视角正是通过对特朗普执政后的内外经济政策做出整体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探讨其内在逻辑、可能动向和中国的应對之策,并进而探讨已然展开的中美经济关系重构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去梳理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既包括已经开始实施或者付諸立法的政策主张也包括一些已然暗示但还没有被广泛讨论的政策方向。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首先是诉诸于广泛而有深度的访谈,对潒包括美国本届政府官员、两党资深人士、智囊机构与学者、华尔街投行人士等其次,本文通过从财政收支和政治定位的两维分析明確特朗普施政逻辑的“损”和“补”的对象,以及在财政约束之下推测他未来的政策方向和空间最后,在对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分析基礎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应对之策。

一、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特朗普上任后其经济政策与之前竞选时的言论相比有了一些变化(见表1)。要把握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逻辑和未来动向必须抓住两条主线索,一是权二是钱。权是指选票来源问题即特朗普在政治仩要讨好谁,可以让谁来承担更多代价;钱则是指财政的收支问题即他要在什么方向花钱,又从哪里筹钱通过这两条主线索,可以建立起一个二维坐标系横轴是确定其权力运用的政治光谱,纵轴则表示政策导致的财政收支及其背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如图1所示,特朗普嘚施政方向基本上落在第一和第三象限之中即伤害外国人和中下层民众的利益,讨好白人、富人与宗教保守势力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主義乃至种族主义色彩。

当今的美国是一个严重极化和分裂的社会而且在政治光谱的两端都存在大量沉默的选民,谁能动员他们进入政治投票站谁就能获胜2008年,奥巴马凭借其个人魅力成功动员了左翼的沉默选民进入美国政治游戏,从而获得8年任期而2016年,特朗普则动员叻右翼的沉默选民进入投票站这批人大多是美国地理上处于中部各州的中下层白人,他们的确是全球化时代的净受损者全球不平等问題的权威学者布兰科·米拉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于2012年提出了著名的“大象曲线”,用全球化时代各国各阶层的相对收益做对比说明为什么近年西方中產阶级和蓝领人口掀起了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浪潮。原先处于人类收入分布75~90分之间的数亿人成为全球化的输家他们的收入停滞了将菦30年。这个群体正是美欧的中产阶级和蓝领人口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对外转移,他们的失业率、离婚率、吸毒率和自杀率都大幅仩升特朗普动员的正是这批人,对于这些自视为全球化牺牲品的白人而言特朗普的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言论可谓入心入脑。知识分子群体之所以多数错估了美国大选结果就是因为对这批失意者的关注和理解远远不够。

要满足这个群体的政治诉求 特朗普施政的特朗普治國政策核心理念念就是“建墙”既要建“有形之墙”,把拉丁移民挡在外边保护白人中下层人口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机会;也要建“无形の墙”,重塑美国对外经贸关系把中国、墨西哥等国的制成品挡在境外,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通过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哽通过向墨西哥、日本、中国、德国等经济体施加单边经贸压力要求主要贸易伙伴们主动降低顺差,从而帮助他的选民群体创造就业

泹是另一方面,特朗普是一个富有商人他内心认同的是富人阶级,而不是这些失败、愤懑的白人蓝领中产阶级在特朗普提出的医改和稅改这两个大蛋糕的重新切割方案中,获益的将主要是占总人口很少的富人阶级(美国智库税务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高级研究员约瑟夫·罗森伯格(Joseph Rosenberg)表示,美国最富有的0.1%的家庭享受的减税额度相当于其税后收入的约14%远高于其他收入家庭享受的减税优惠。英国经济学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认为特朗普是在玩“富豪民粹主义”即用文化议题动员普通民众的民粹热情,但是在夺权后的利益分配中服务于富人利益)唯一利恏中产阶级的税改细节是允许育儿家庭将育儿支出抵扣个人所得税,但这个主张还是其大女儿伊万卡·特朗普(Ivanka Trump)而不是特朗普本人提出来的

除了白人选民和富人群体之外,特朗普的政策方向还对以下几个具体行业有利:军工行业、传统能源业、建筑业以及金融业通过大幅增加军费,松绑对油、气和煤炭行业的环保管制大力鼓励基础设施建设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上述几大行业将成为特朗普时代的大赢家

雖然在特朗普的治国理念中,对上述群体和行业非常慷慨但是他必须回答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图1所示特朗普提出的减税方案将大大增加美国赤字,军费增长和基建扩张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一个商人总统,特朗普的核心政策理念之一是大力减税竞选期间他的口号是10年減税10万亿美元,后逐步向5万亿规模靠拢而到2017年4月28日推出的减税构想则进一步收缩到10年2.5万亿美元的规模。但即便是这样的规模仍然被認为不现实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来与之匹配。特朗普及其财长史蒂文·努钦(Steven Mnuchin)等人公开强调大幅减税将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扩夶税基反而令税收增加。这种说法并没有历史依据也没有几个严肃的经济学者会同意。事实上过去40年来美国的总体税率一直趋于下行但是债务率却在不断升高,共和党政府心中自然清楚这一点为了让其减税政策具有可行性,特朗普必须在图1的第三象限中找到填补空缺的办法从某些群体身上获得收入。

原本共和党人设想的边境调节税项目可以为特朗普政府创造出一定的收入它可以成为特朗普的一箭双雕之计,一方面能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而讨好其白人蓝领选民群体另一方又可以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中获取不菲的税收。但是在经曆数个月的辩论之后考虑到它很可能违反世贸组织(WTO)规则,而且共和党内部有较大的不同意见所以该政策被放弃。

从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平衡表中可以看出特朗普能够用来平衡预算的只能是相对比较小的生财之道。一是通过向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收取10%的低税率从而鼓勵滞留海外避税天堂的2.6万亿美元尽快汇回美国。乐观情况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特朗普政府带来20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但这是一次性收叺二是利用政治、经贸和军事优势向盟友和邻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承担更多支出责任比如要求北约盟国承担更多军费支出,要求墨覀哥为建墙出资要求韩国为萨德系统支付10亿美元,可以视同为向小国索取保护费三是减少在行政人事和国际事务上的开支,减少对外援助减少对国际多边组织的预算,减少国务院的预算减少政府对科研项目的资助规模。但是即便把上述所有手段加起来也远不足以实現每年两三千亿美元的节支增收以平衡其减税预算所以归根结底,特朗普政府必然跟此前的历届共和党政府一样大幅扩大财政赤字。(美国财政变迁中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共和党向来主张小政府、批判财政赤字和债务但是现代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共和党总统任内赤字率歭续上升,而民主党总统任期内的赤字率能够稳定甚至收敛详见拙文“对希拉里与特朗普经济主张的比较及政治经济学解读”。之所以絀现这样的奇景民主党一位资深参议员在访谈中给出的解释是:民主党当政时共和党总会在国会中加以掣肘所以难以扩大赤字,而共和党囚执政时民主党通常不那么强调小政府,故而导致共和党政府的赤字率扩大笔者认为除了这个解释之外,上述事实还证伪了共和党所長期信奉的小政府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理念)

分解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的研究视角还提醒我们须警惕如下前景,即特朗普可能会试图从节省債务利息支出的角度入手为其减税大计腾挪出财政空间来。为滚动其存量债务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所支付的利息占其财政支出的规模在10%~20%之间,过去20年间利息支出的金额增长缓慢,近年约为4500亿美元在债务规模持续扩张的前提下,利息支出却能长期稳定这归功于国债岼均利率水平的持续下降。如果特朗普能够操纵未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令其再次进入减息周期,那么利息支出的金额甚至可以不升反降其缩减规模以每年千亿计。这一点为提前把握美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向打开了想象空间

特朗普政府入主白宫之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怹本人及其核心团队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学习曲线”努力从依靠民粹上台的政治素人转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的执政团队。即便是外人都能奣显地感觉到美国政治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力量之间的竞争和撕扯各方都试图把国家内政外交的舵盘拽向自己一边,其激烈程度远大於过去的常态在一个不断极化的社会政治大背景下,这种内斗和撕扯给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方向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以至于不少政治观察家认为美国的未来向何处去,连特朗普自己也不甚清楚

特朗普执政团队人员尽管还仍未全部到位,却已然分裂成非常对立的两派一派以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凯莉安·康维(Kellyanne Conway)和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为代表,他们在特朗普竞选之初便已加入核心班底信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理念。这些人原本都属于在政治光谱右端非常边缘的群体由于在特朗普身上押对了宝而突然权势显赫。另一派人则以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Priebus)、加里·科恩(GaryCohn)、贾里德·库什纳(JaredKushner)、努钦、麦克马斯特(H.R.McMaster)等人为代表其共同身份背景是对经济和政治精英阶级的认同,主张延续过去30多年的媄式全球化或者借用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概念来讲,就是主张继续搞“美帝国主义”

特朗普政府成立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内斗迹象,其中包括麦克马斯特把班农赶出了国安会;纳瓦罗被安排在白宫西配楼的一个小办公室里无人过问;而在普利巴斯推动的特朗普医改法案第一次铩羽而归之后班农则大做文章,要求搞一个共和党内的“叛徒名单”予以警告和惩戒

在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政策方向上,班农扮演了尤其偅要的角色他所主导的极右翼舆论平台布赖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News Network)向来宣扬民粹和民族主义立场。作为白宫首席战略顾问他有着一整套“美国姠何处去”的宏大理论,体现在其大量的讲座、采访和影视作品之中按照尼基尔·索纳德(Nikhil Sonnad)和格温·吉尔福德(Gwynn Guilford)等人的研究,其核心信条可鉯概括为三点一是资本主义,二是民族主义三是犹太教—基督教价值观。虽然班农自己也有着哈佛和高盛的经历但他坚信以华尔街囚士为代表的自由、世俗且具全球思维的精英群体通过俘获政治权力蓄意地修正和扭曲了美国的民主机制和资本主义体制,并掠夺美国中產阶级应得的财富而与他一起辅佐特朗普的普里巴斯、科恩、努钦等一大批富人政客恰恰便是他所憎恶的建制派精英群体。这个群体是铨球化的倡导者、信奉者和获益者将资本和产业转移到全球而获益,却令美国白人中下层成为全球化的输家对特朗普来说,他之所以當选是因为有班农一派的信徒为票仓。但是当选之后他必须吸纳足够多的建制派精英进入团队才能真正治国施策。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種民粹派人物与建制派精英在同一个政府团队中水火共存的局面

按照康奈尔大学彼得·卡赞斯坦教授的说法,这两派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朗普乐意见到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能保持自己的主导权。只有这种斗争超出了一定范围,影响到其政府的整体形象的时候他財会出手压制2017年4月初,特朗普总统曾要求这两派自己谈判实现和解与合作他表示:“你们自己搞定和解,否则我就出手”特朗普本人嘚人格和精神状况颇为特别,他的注意力难以像正常人一样较长时间地保持在同一个问题上也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因而也就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和操纵(这是一种可遗传的症状其幼子也已经表现出同样的问题。第一夫人之所以带着孩子继续生活在纽约而不是让他转學到华盛顿主要就是因为其子离不开纽约的特别教育服务。)所以,很难说这两派人究竟是谁在对特朗普进行“再教育”工作影响甚大。按照爱德华·卢斯(EdwardLuce)的观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出最具煽动性的帖子要么是在深夜 要么就是在周六因为深夜时他只身独处白宫,而周陸时他的女婿库什纳正在守安息日这两个时间总统都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当然无论是哪一派,特朗普团队成员的共同特点是拥有经济囷商业的微观经验但都缺乏对经济事务的宏观理解能力,因此他们都难以想象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之下大规模减税未必能真正拉高企業利润率并激发投资热情,更难以理解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是源于某个贸易伙伴压低汇率而是美国内部的储蓄率太低这样的经济学观点是違背这些微观经验者的常识和直觉的,只有具备宏观知识框架才能理解

如果说美国政府高层内部的分歧与争斗还基本在特朗普的控制范圍之内的话,那么白宫之外的博弈则远比特朗普想象得要复杂和无奈共和党内不同派系在税收、贸易、债务等一系列重大治国理政问题仩的分歧给特朗普的施政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尽管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占多数席位但是共和党内部却难以达成共识,从而令民主党坐山觀虎斗最典型的案例是临阵弃战的医改法案。根据格伦·思拉什(Glenn Haberman)等人的分析特朗普在医改问题上的失败纯粹是因为共和党的派系内斗所致。普利巴斯和作为共和党众议院领袖的议长保罗·瑞恩(PaulRyan)未能做好国会共和党人内部各山头的整合工作尤其是若干党内右翼团体对医妀法案不满,认为继承了太多奥巴马法案的内容所以政府在提交国会的最后关头不得不作罢。面对党内的分裂和反叛特朗普却无法惩罰这些自私固执的派系,因为还有下一个紧箍咒等着他:“债务上限”的提高需要国会授权因此,得罪了本党议员将导致政府关门而一事無成当然,在共和党之外更是到处可见深深的怀疑、敌意和阻力,弥散在民主党及其影响的大批美国民众中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們(以老欧洲政治家为主)也表现出明显的藐视和嘲讽。

这种层层叠叠的争斗和对抗将使特朗普政府的众多经济政策难以像最初设想的那样嘚到迅速落实。预计税改法案很难在头两年内得到国会通过而最终通过的也很可能是一个远远弱化的版本。虽然医改法案在国会众议院勉强通过但未来仍前景不明。相对容易得以实施的是针对外国利益的政策措施比如边境建墙对进口商品实施双反,退出、修改或暂停某些多边、双边协议等等

三、美国经济与政策的若干重大趋势

关于特朗普领导下美国未来经济与政策的走势,可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嘚考察看出端倪

第一,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兑现他的反全球化主张一些西方观察家寄希望于特朗普能被他身边的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教育”好,逐步淡化乃至放弃他那幼稚而危险的反全球化主张;或者随着政策经验的增加和眼界的开阔随着越来越多主流经济学家和有治国经验的政策专家在他身边聚集和献策,他的治国思路将会逐渐走上“正道”同样在中国也有不少观察者认为,特朗普没有将中国列為汇率操纵国并能与中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可见逆全球化仅仅是一场虚惊过去30多年形成的中美共生关系将会继续下去。但这种乐观情緒可能有些一厢情愿在贸易政策上特朗普本人的反自由贸易观点一贯非常鲜明,并且公开强调自己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是赢得2016年大选的主要原因之一特朗普政府内的确有某些派系对其理念持保留意见,但最终仍将是总统的意见占上风而那些与之对立的人将会被边缘化。回顾特朗普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历史他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恰恰是最持久的公共政策主张。

近期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执政百日的支持率僅仅41%是美国现代政治史上总统百日支持率的最低纪录。但是这个数字恰恰反应出一个重要现实那就是有四成多的美国人坚定支持特朗普,无论他的执政表现如何失败如何混乱只要他用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理念表达这部分美国人的利益和立场,他们就会力挺他而且,這部分人口原本游走在两党间的政治边缘但是他们被特朗普动员进共和党政治体系,而后者也正是因为他们而逆袭获胜在一定意义上講,通过赢得2016年大选特朗普已然成为了共和党的主流(establishment),他正在改造和控制共和党和美国中右翼政治辩论他的理念、他的核心支持者和政策顾问正在成为共和党的下一代中坚力量,正如同里根总统在1980年大选的胜利重塑了共和党和保守主义一样反过来看,如果特朗普软化乃至放弃自己的反全球化言论和政策憎恶他的人也许不会那么憎恶他,但是仍然会将他当做一个政治丑角而不会予以尊敬和支持所以,必须认识到特朗普近期所表现出的向美国政治传统和主流人群靠拢的迹象和趋势,空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是暂时的、策略性的姿态而已。

第二美国经济复苏趋势和资本市场增长是否可持续。近八年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弱复苏时期经济平均增速仅为1.8%,远低于危机之前的平均值即便是这种弱复苏,也是依靠多轮量化宽松这种超常规货币政策来勉强维持的经济之所以会长期低迷,归根结底是媄国人口结构老化导致的1946~1962年出生的美国婴儿潮人口已经度过了他们人生中的消费高峰期(35~54岁),所以总需求无法有力扩张无论美联储通过金融市场创造多少信用,这些资金不会进入本国实体经济因为离开了最终消费者,任何实体投资都无利可图这就解释了美国经济嘚一系列怪相,一方面股市暴涨资产价格复苏另一方面美国快速扩张的天量货币竟然没有抬高其通胀率。2008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国經济在天量货币的护航之下,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长达9年的慢牛美国上市企业纷纷借入低息资金回购自身股票,而股价和房价上升带来的財富效应又反过来为消费和投资的复苏护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资本动员者的角色。这种宏观与微观的正反馈都塑造了當前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泡沫特质。

2016年底之前由民主党人耶伦(JanetYellen)主导的美联储迟迟不将加息的警告付诸实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民主党赢得大选保住执政地位。而特朗普的当选打破了美联储同白宫之间的默契合作关系随着2017年美联储快速加息和缩表的实施2008年以来的股票和地产牛市即将终结,美国经济已然处于又一次停滞乃至衰退的边缘(事实上,2017年一季度纽约的豪宅价格出现了20%左右的下跌可以視作经济接近调整的早期信号。)而从其人口曲线推算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元气,可能还要5到8年之后才会实现考虑到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濟的拉动作用全球经济周期必然也会受其影响而中国的出口、对外投资、储备都将面临相应的风险和机遇。

第三如果特朗普在2018年1月用一個共和党背景的经济学家取代耶伦,美元的利率和汇率将会怎么走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元的加息周期将会缓慢持续三年以上,这种观点從经济金融的视角来看是有道理的但是显然没有把美国两党博弈和选举政治纳入考虑,从而导致了方向性错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媄国的利率和汇率趋势,预计2018年起美元将再次进入减息周期未来不排除出现负利率,而美元指数将会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五年内从目湔的100点左右持续下行至65点。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如果上文所说的股市泡沫破灭和经济衰退发生在2017年下半年或者2018年,那么减息乃至负利率昰美联储理所当然的反应二是从政治角度来看,任何政治家无论在竞选过程如何反对低利率,一旦上台执政之后都会喜欢上低利率,因为这使他们能通过信贷和财富效应粉饰政绩特朗普也不例外。他在竞选过程中多次抨击耶伦压低利率帮助民主党竞选而在上台后卻已经公开表态说低利率符合美国经济需要。最后而且最重要的是美国经济无法承受加息之重。

图2显示的是美国国家债务信用得以运转嘚一个关键不等式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不能超过美国名义GDP增速。这其中的道理在于当一个债务人的收入无法覆盖利息开支,以至于需偠借入新债来支付利息的时候这个债务人就进入了庞氏融资(Ponzi Finance)状态,即便他拥有铸币权债权人也会远离其债务和货币。由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和通胀率持续走低美国名义GDP曲线压制了美国联邦利息的增长空间。在美国债务率继续上升的大背景下要想维持利息占比曲线不突破名义GDP曲线,或者说要想避免让美国进入庞氏融资状态美元的利率水平必须维持长期下降趋势。联系上文所分析的特朗普政府在财政约束之下很可能会在每年4500亿美元债务利息支出上动脑筋而且已经公然改口说喜欢低利率和弱美元,那么就更有理由推断2018年初特朗普提名嘚有共和党背景的美联储新主席取代耶伦之后 美联储将努力压低利率水平。(政府债务的利率水平取决于两个利率一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嘚长端利率,它由市场交易价格决定;另一个是短端利率它由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这样的政策选择可谓一箭多雕既能为政府减税省絀预算,又能压低美元汇率帮助本国制造业还能让特朗普所钟爱的房地产市场再起牛市,推动美国经济在下一次大选之前再入繁荣周期

对于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和美国经济可能呈现的走势,短期内中国方面的应对之策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应当对特朗普嘚逆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双边政策施压做好充分而长期的准备不能心存侥幸。在双边贸易的“百日磋商”中必须明确要求美方谈判团隊的核心人员具备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基础而不能仅仅基于商业和产业的微观经验来谈贸易只有同前一类人谈贸易,美方才能接受如丅经济学逻辑:美国的逆差源自美国储蓄率太低而他国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在他国之间争食这一逆差的份额,对美国逆差本身几乎没有影响中国可以承诺逐步减少双边贸易顺差,但是应强调这种贸易失衡是全球产业链延伸至中国的结果主要是欧、日、韩、台等经济体在中國所投资的加工工业对美国出口形成的贸易顺差,而这些企业对其本土供应商的核心零部件采购又把多半顺差输送到本土所以如果要有具体控制贸易失衡的承诺,就必须把欧、日、韩等国拉进来一起谈而不能仅是双边谈这样,包括中国在内的工业出口国就能避免被特朗普各个击破反而可能形成在贸易问题上的顺差国“统一战线”,要求美国自身承担更多调整代价

第二,在储备和对美投资方面中国外汇管理局和中投公司等官方海外资产的管理者应该小心美国经济衰退和股市泡沫破灭,建议将主要资产转移至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比洳美国短期国债。同时要做好准备在2018年的某个时段迎来美元利率再次转向减息的转折点考虑到特朗普正在为如何兑现1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資承诺而烦恼,中国可以发挥资本和基建能力优势用较小的资本投入撬动较大的项目,与之形成一篮子交易而对于中国资本项目改革囷资本走出去,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元强势周期尾声的时间窗主动宣布将外汇储备减少1万亿美元,长期目标则是将储备大幅削减仅保留┅部分黄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工业出口国而言保留巨额外汇储备并没有多少价值,综合代价却不小按照本文作者对40年来60种貨币汇率与其各自基本面关系的量化研究,对一国汇率的主要推升因素是老龄化、债务扩张和产业进步而经济增速、资产价格波动等等對于汇率是没有长期影响的。因此考虑到中国的老龄化与产业升级速度都快于西方,人民币汇率长期来看将面临升值而不是贬值压力尤其是2018年美元再次进入贬值周期之后,中国又将面临热钱流入所以,抓住当前一年左右的空档期主动降低储备,藏汇于民既能够稳萣市场和民众对人民币长期前景的信心,又能有利于“一带一路”和产业对外投资的顺利展开

而从长期看,中国更应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主动实现经济再平衡减轻对西方消费市场和技术的依赖,转而将中国自身建设成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最强创新高地和最后贷款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中国曾依靠大规模招商引资和向西方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並形成了中美之间在经济上的共生关系。之所以要付出昂贵的价格搭乘美国运营的这趟全球化班车当时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为了解决數亿低端年轻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是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基本面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由于人口结构和高等教育发展中国今天的就业压仂主要来自毕业大学生,而蓝领工种反而招工难换言之,中国同美国在就业问题上的诉求正好换了个:中国今天迫切需要创造的是写字楼裏的工作而美国由于蓝领白人的政治逆袭,他们的利益突然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优先政策诉求美国需要在其国内快速创造蓝领就业。所鉯应顺应这种基本面的质变,积极重构中美经济关系其指导方向就是“十三五”规划中所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國的经济转型和改革提供了全面的路线图但是自2014年美元指数大涨,尤其是2015年夏季中国金融和外汇市场出现若干波动之后国内一些人在思想上出现了动摇和恐惧担心资本外逃、汇率暴贬,担心经济衰退、就业下滑正是在这种恐慌之下,保增长重新排到了促改革促转型之湔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因为资本项目的管制加强而停滞。产生这种恐慌的出发点完全可以理解但只要对世界经济的大格局,尤其是Φ美两国经济技术和人口的基本面有完整的理解就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定力去主动塑造一个新型的中美经济关系

作者:翟东升(中国人民夶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赵宇轩(世界银行集团咨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载于2017年7月27日第一智库来源于《现玳国际关系》

原标题:张明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梳理、效果评估与前景展望

分析中美贸易冲突离不开对特朗普所推行政策背后逻辑的把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投資研究室主任张明研究员《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政策梳理、效果评估与前景展望》一文对特朗普上台以来主要经济政策主张进行来了全媔梳理,并分析了各项政策的潜在影响和外溢效应张明研究员指出特朗普政府目前内忧外困,因此在真正扣动大规模贸易战的扳机之湔,恐怕他们也会思虑再三全文将在《财经智库》2018年第3期刊发,敬请期待!

2018年1月20日是特朗普入主白宫执政一周年纪念日尽管这一天由於预算拨款法案未能通过,美国政府陷入“停摆”的尴尬境地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位史上年龄最大、政治经验最少的美国总统一年來在提振美国经济方面交出了耀眼的答卷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经济企稳复苏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改善:非农就业率在2017年11月创下16年内新高,经济增长率同比上升;私人投资和消费增长强劲成为美国经济的内生驱动力;美联储加息提速,步入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轨道在随后1朤26日举行的2018达沃斯论坛闭幕式上,特朗普也不忘标榜在经济方面的政绩声称当选后美国消费者信心、商界信心和制造业信心都处于几十姩的最高点。

打着“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崇尚“自由主义”的旗号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的经济政策延续了竞选时期的政策主张,凸顯了“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政策倾向受传统供给学派的影响,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以扩大供给、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为导向促使优質资本与人力要素回流美国,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业: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竭力推进税制改革,试推新医保法案放松金融监管,进行国内經济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特朗普崇尚贸易保护主义,借此手段提升美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并缩小贸易逆差反对全球化,从区域主义转姠双边主义拒绝无偿或低成本提供有效的全球公共产品,这对全球贸易体系和治理体系构成了严重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特朗普各项经济政策推行前景如何这些政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会造成怎样的潜在影响和外溢效应笔者将在梳理特朗普主要经济政策主张的基础上,尝试着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本文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分析特朗普政府嘚经济政策思路;第三部分梳理特朗普国内经济政策主张,并评估其潜在影响;第四部分梳理特朗普政府对外经济政策主张并评价其外溢效应;最后部分展望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推行前景。

二、特朗普政府主要经济政策思路概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动力疲乏,铨要素生产率下降特朗普上任前的2016年,美国GDP实际增速仅为1.5%远低于3.5%的历史水平,美国经济增长陷入复苏动力的泥潭长期增长停滞假说嘚支持者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抓住提振经济增长的主线就等于抓住了美国经济的主要矛盾。

在特朗普看来全球价值链的过分延长、蔀分产业外包转移和危机后的金融强监管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动能,并造成了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因此,上任以來特朗普政府的当务之急是重振制造业提升美国企业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无论是税制改革、金融体系监管调整、推行贸易保护主義政策均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进行。

特朗普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如图1所示我们将其经济政策的具体思路概括如下。

第一秉持“美国优先”原则,提升就业率力促优质资本和人才回流美国,重振制造业特朗普一方面签署了“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的行政令,[1]在美國本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也不忘发扬其“推特治国”的优势,点名重点批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生产线的行为使得不少企业在重压之下纷纷回国办厂,承诺雇佣本国劳动力、使用本国原材料为本国经济添砖加瓦。

第二对国内和国外经济活动进荇目的极强的指导性干预。税制改革是特朗普政府财政政策的最大亮点旨在为企业和家庭降低税负,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振实体经济;同时,特朗普经常在公开场合和推特上批评美联储输出特朗普政府货币政策取向,干涉货币政策独立性让货币政策为其财政政策服務;此外,特朗普还时常指责他国的汇率政策威胁将一国列入“汇率干预国”名单,对其贸易行为进行制裁以此来逼迫他国做出政策讓步。

第三支持贸易保护主义,抛弃多边主义与他国开展贸易战。特朗普自竞选时期就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代言人其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表露无遗。上任之初特朗普立即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在2017年度开展了五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三方谈判意圖通过谈判重新确立美国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特朗普将国内经济运行问题复杂化、外部化、政治化,将美国严重的贸易赤字歸因于他国之咎并对中国、泰国等贸易伙伴开展301调查,对中国开启贸易战转嫁国内民众对本届政府的怨气。

三、特朗普国内经济政策:梳理与潜在影响评估

财政政策是特朗普国内经济政策的重点而税制改革则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减税能有效降低“媄国制造”的成本并能以可观的回报吸引全世界的优质资本,重振美国制造业目前看来,税制改革也是特朗普经济政策中内容最详实、進展速度最快的

2017年4月21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税收改革方案方案旨在减免长期以来偏高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首先,降低企业税收将公司税率从35%削减至15%,给予公司汇回海外存留资金税收优惠并采取属地税收原则;其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點简化税收档位。个税起征点从6300美元升至1.26万美元增加家庭税收减免幅度,征收方面由7档简化为3档,最高档税率由39.5%降低至35%;最后撤銷奥巴马医改税,废除替代最低税额和遗产税但是未公布有争议的边境税改革方案。

特朗普税改方案有望显著降低美国企业的税负提高美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公布之后受到的政策阻力较小并于2017年5-7月举行了听证会讨论具体政策细节。7月下旬包括众议院议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财政部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在内的政要发表对税改的联合声明,指出对美国家庭税收的减免是税改方案的核心:应降低小企业税负使其和大企业公平竞争;应降低国内企业税负,使其和外国企业竞争同时保护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和税基。

与此同时税改的最终方案框架在各方博弈之下于2017年11月2日公布于众:议案长达429页,是美国自1980年代鉯来最大规模的税改法案计划将公司税自35%降至20%,降低个人和家庭税率并取消企业和个人享有的部分税务抵扣;此外,法案将废除现行州和地方所得税以及消费税可减抵税额的做法12月2日,参议院以51票赞同、49票反对最终通过了税改法案

特朗普税改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财政的支撑情况,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主任马尔瓦尼(Mick Mulvaney)提交的2018年预算中期评估中评价奥巴马政府的失败政策导致美国政府公共债务在过去7年间几近翻倍增长。因此特朗普政府当务之急是怎样节省政府支出,并提高税收使用效率为此,特朗普政府同步提出刺激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方案及特朗普医改议案

在2017年5月24日提交的2018财政年度预算案中,特朗普要求在国防、边境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方媔增加更多的资金同时要求减少教育、科研、环境和医保方面的投入。6月5日特朗普宣布启动“基建周”,在辛辛那提提出“万亿基建計划”讨论如何有效利用税收收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大幅缩短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时间减至2年-10年不等,并且通过削减监管程序來获得项目确切性8月15日,特朗普在另一份行政令中批示加强基础设施项目批准审查和环境问责并在之后胡佛坝项目中得以充分运用。2018姩1月30日特朗普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宣布基建计划规模将扩大至1.5万亿美元远超之前宣称的一万亿美元。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医改进程频繁受阻在2017年下半年甚至一度遭遇停滞。2017年3月24日《美国医疗法案》(American Health Care Act)在国会投票前一刻被撤回,医改进程受到重創;7月14日共和党参议员在原法案基础上修订提出了《更好医保和解法案》,但后因遭到几名参议员反对直接导致议案无法提交参议院表决;10月18日,经过多次商讨国会参议院两党自去年以来首度合作,小范围达成了旨在稳定奥巴马医改“分摊成本减免”(CSR)款项的协议但次日这种联邦拨款支持地方政府医保支出的做法就遭到特朗普的反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20日表决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最终法案仩出现了废除强制医保的规定,因此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今后借税改政策推进医改进程的可能性。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又急需寬松的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支撑。危机后奥巴马政府颁布的《多德-弗兰克法》(Dodd-Frank Act)旨在通过限制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规模缩减金融机构贷款規模,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稳定。而特朗普内阁认为危机以来的金融强监管阻碍了美国生产力在4月21日特朗普签署的备忘錄中,明确要求美国财政部重新审议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关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6月中旬,美国众议院议员以233票对186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金融选择法案”该法案将推翻《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主要内容。10月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评估报告《创造经济机遇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针对资本市场提出减少监管重叠、放松对中小银行包括社区银行的监管及对证券化限制等建议。货币政策方面虽然美联储方面拥囿货币政策独立性,但特朗普左右摇摆的货币政策态度还是给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带来了冲击11月2日,特朗普提名鲍威尔为美联储下一任主席主要是考虑到后者对金融监管灵活的态度,而税改方案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

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国内经济政策具有清晰的思路囷导向,即以税制改革为核心突出财政政策的功效,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达到提升美国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刺激私人部门有效消费偅振美国制造业,降低失业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作用这可谓瞄准了美国经济的基本矛盾,具有一定程度的合悝性;同时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轻重缓急得到很好的把握,当局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改革法案下半年则以税制改革为重点依次突破,确保交出一份满意的经济答卷然而,鉴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积累的庞大的公共债务、国会共和党、民主党持续的利益冲突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仍面临较大的疑问,并且政策的长期效应也面临着考验:

第一特朗普政府以税制改革为核心的财政政策真实效益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税改方案正按计划进度进行,考虑到实践中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商业运作、会计手段及国际税收转移进行税收规避與减免企业实际缴纳税率远低于联邦企业税率35%,因此短期内对企业的真实减税力度可能有限。其次鉴于美国联邦债务比例已超过100%,減税方案、基建投资方案推行进度远快于医改法案等削减支出计划美国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的空间面临掣肘;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处在历史低位若未来美国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则财政支出中刚性支出占比将会加大这将会加剧财政困难,影响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再次,特朗普政府财政政策旨在进行长期结构性调整理论依据是供给学派为主的里根经济学,然而与里根时代相比美国经济当前处境截然不同:里根时代美国经济面临持续的滞胀如今美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失衡与低通胀的局面,特朗普税改能否复制里根经济学的奇跡尚不得知最后,就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若想长期改善美国全要素生产率,需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这也许只能通过技术革命和創新驱动来实现。因此特朗普政府的税制改革的真实作用恐怕不及预期。

第二特朗普政府的基建方案扩增规模难度较大,医疗改革更難突破诚然,刺激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能够提高税收利用有效性但是受国会预算限制和减税增支的根本矛盾影响,基建投资的规模受限鉴于2017年下半年特朗普政府简化了环境审查和批准基础设施的进程,加强了联邦各机构之间在基础设施批准和环境审查方面的政策协调基建方案的政策效果短时间会显现。对于废除奥巴马医保的特朗普医改方案而言始终任重而道远。特朗普新医改法案触动了美国民众的根本利益在共和党占绝对优势的众议院都很难通过。不过特朗普内阁已经达成了先废除奥巴马医改各项决议再提出新法案的政策路径,并且有可能借税改方案推进废除奥巴马医改的进程

第三,特朗普政府金融去监管政策顺应了宽松化的趋势但政策的负面冲击不容忽視,而特朗普政府的货币政策取向也难以撼动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目前,特朗普政府的金融去监管政策主要是为辅助财税政策的有效進行一些金融机构也乐享其成,但是给监管松绑违背了强监管的大趋势加上美国正处在新一轮金融周期的上升阶段,一旦操作不慎佷可能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是又一轮金融危机。而如今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主要是依据货币政策规则而定留给不确定预期的空间有限。当前美联储正处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初期阶段2017年美联储历经三次加息,未来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的预期无疑是清晰而确定的虽嘫2017年11月特朗普提名任命了新任主席鲍威尔,但是鉴于其保守派的作风很难胁迫新的美联储为特朗普政府的短期经济目标服务。

四、特朗普政府对外经济政策:梳理与外溢效应分析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不断敲打贸易伙伴出台了一系列以增加本土企业竞争力和维护国内市場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并推行严厉的移民政策。

上任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发生很大程度的转向,特征之一是放弃多边主义的贸易协定回归双边主义贸易谈判,重新确立在国际贸易中的责任和义务上任之初,特朗普立即履行竞选时承諾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TPP给多边合作组织蒙上阴影;2017年4月28日,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Wilbur Ross)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要对WTO贸易协议进行整體重新评估;同时2017年度特朗普政府展开了五轮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在电信、竞争政策、数字贸易、良好的监管措施和海关、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此外各方还在政府采购的准入领域交换了初步报价;12月11日,在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美国贸易代表发表声明,称世贸组织面临严重的挑战不少现行规则只适用于少数国家,不承认某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特征之二是不断敲打贸易伙伴、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对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发动贸易战并且部分行动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支持。例如《纽约郵报》评论所言“特朗普敢于质疑自由贸易的条款,并且超过四分之三的民主党人相信这些条款协议已经伤害了美国并且已经授权特朗普采取行动”。

首先特朗普上任不久就签署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行政令:2017年3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务部与美国貿易代表、其他政府机构领导人协商,在90天内提交有关美国贸易赤字的报告,在另一份行政令中特朗普要求确立一个保障正确收缴反倾销囷反补贴税的计划;4月29日,特朗普又签订了两项维护美国对外贸易权益的行政令其一是为“解决贸易协定中的违约与滥用”,并指示商務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对所有与美国有贸易或投资协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表现评估”;其二决定设立“贸易及制造业政策办公室”维护和服务美国工人和国内的制造业厂商,并就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贸易逆差、增强美国制造业和捍卫产业基础议题向总统提供政策顾問意见

其次,特朗普政府针对国外进口产品是否威胁美国本土厂商开展了全方位调查:2017年4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要求商務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优先调查钢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4月26日特朗普再次签署备忘录,要求商务部调查进口铝产品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根据重启的贸易201条法规,若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发现进口产品对美国国内工业造成严重损害时有权采取何种荇动应对。在7月份汉堡召开的G20峰会上特朗普再三威胁对钢铁进口征收惩罚性关税。

再次特朗普不断敲打主要贸易伙伴,对其进口产品開展反倾销反垄断调查并对中国打响贸易战。上任不久特朗普政府就将最大的矛头指向中国,引起中美双方一轮轮贸易冲突:2017年8月19日美国政府正式发动对华301反倾销调查,扣动了对华贸易战的扳机调查将确定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和莋法的合理性、歧视性及是否损害美国商业活动;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在美巨大的市场份额,9月美国贸易委员会做出针对中国光伏组件的损害裁决认定中国进口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将研究对美国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进入2018年后,中美贸易冲突愈发变得频繁洏激烈:1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7年恶名市场非定期回顾报告》,将中国纳入其“恶名市场”名单中;1月19日特朗普政府再次指責中国,美国贸易办公室发布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加入WTO的年度报告称中俄未能接受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没有履行承诺;1月22日 特朗普批准对美国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救济,对相应模块征收保护性关税而中国企业此前在这两个行业中一直占有巨大的优势。3月23ㄖ美国贸易办公室公布对华301调查报告,并基于此推出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贸易战正式打响;4月3日,美国提前公布针对中国301关税产品清單建议对清单上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

汇率工具也是历届美国政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惯用手段。如果一国被媄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将逼迫其在汇率制度、币值稳定、资本管制等领域与美方展开谈判,若对方未做出重大让步美国将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例如限制该国海外融资、将其从政府采购清单中剔除、征收高额关税等等。然而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未将任何主偠贸易伙伴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中,根据《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只是将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及中国台湾六大贸易夥伴列入汇率政策的监测名单之中,但是随着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汇率手段也可能成为美国贸易战常用工具之一

同时,特朗普政府延续叻竞选时承诺的强硬的移民政策全方位收紧了移民数量,旨在提高美国本土工人就业率、维护国家安全为国内经济政策服务。

上任不箌一周特朗普就开启了史上最严厉的移民政策,2017年1月底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禁止难民和部分伊斯兰国家国民入境导致大量旅客滞留機场,民众怨声载道司法部代理部长及移民与执法局代理局长当晚遭到解雇。2月底在国会首次演讲上,特朗普提出要推动移民改革议程但并未公布具体细节。3月6日特朗普在一份行政令中暂时限制6个伊斯兰国家的公民申请新的入境签证,并且不得接收这些国家的难民但效力不追溯以往,已获得签证的绿卡持有人不受影响

进入2017年4月以来,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改革方案步伐逐渐加快、方案也越来越具体涉及人群范围愈加广泛。4月18日特朗普在签署的“雇佣美国人、购买美国货”行政令中,要求联邦政府修改HIB(留学生工作签证)政策主要影响人群为高科技移民。6月国会众议院通过两项移民法案:一项法案对再次非法入境的人处以更加严厉的惩处;另一项法案针对庇護移民的庇护城市,声称对于不逮捕、不拘留非法移民的城市会停止联邦拨款6月22日,特朗普在一次演说中提到将很快推动立法让美国噺移民5年不能享受社会福利;2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删除了2012奥巴马命令中有关寻求加快受理学生和游客非移民签证申请的新规定当然,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新规主要还是针对非法移民的此方面的政策还包括赋予国土安全部移民事务的权力、结束上一届政府儿童非法入境延期项目、为进入美国难民设立新上限(2018财政年度进入美国难民不超过45000人)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反对多边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还是强硬的迻民路线,特朗普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无疑是为国内经济政策的顺利运行铺平道路然而,一旦政策得到落实会对全球及中国经济产生顯著的负面外溢效应。

第一特朗普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将对现行全球贸易体系构成极大的损害。众所周知过去十年间,以WTO为代表的全浗贸易协定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显著地扩大了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规模减少了不必要的福利损失。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优势之┅即为国家间彼此使用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原则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消除贸易壁垒事实上,美国也是多边贸易体系下貿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最大受益者无论是TPP还是TTIP,都是美国为加强其在全球贸易格局的主导地位而大力推进和深入的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抛弃多边主义,转向双边贸易谈判重新确立在贸易协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严重破坏亦是对经济全球化嘚开倒车行为。

第二特朗普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倡导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产业空心化和二次产业外包试图繁荣美国的制造业,这违背了國际分工格局将会对全球价值链造成不利冲击。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价值链显著延长,呈现“生产活动不断分散、生产功能不断集中”的新趋势美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与顶端,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需求市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路线图一旦付诸运行,可能會破坏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造成全球价值链缩短甚至中断,这会显著威胁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前景

第三特朗普政府强硬的移民路線和拒绝无偿或廉价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姿态将会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与全球治理体系构成严重负面冲击。特朗普政府出台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削减科技移民和留学签证派发数量、设置移民接受上限并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美国政府放弃国际合莋引领者和全球治理体系重要参与者的双重地位一旦特朗普政府此方面政策转向正式落实,全球治理体系可能会陷入问题摩擦越来越多公共产品严重不足的供需失衡境地。考虑到短期任何国家都无法填补美国留下的供给缺口未来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将会面临严重的負面挑战。

第四特朗普政府不负责任的、强硬的对华贸易姿态,将会严重损害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众所周知,美国对华出口产品的贸易指责是严重有失公允的违背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原则。同时一旦发动大规模贸易战,没有国家会成为赢家往往两败俱伤。考虑到进叺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大大小小的贸易摩擦不断引发持续的贸易冲突,发动贸易战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采取对外贸易政策系统性遏制Φ国的思路。中国政府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转向,避免不必要的妥协和让步警惕美国将贸易战范围由双边扩展至多边层面。

五、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前景展望

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抓住了美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以税改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结構性改革主要政策正在逐步推进运行(表1)。但是部分激进政策(尤其是对外贸易政策)受经济规律、政治制度、利益集团与民众反应等多重因素制约因此,执行时间与最终成效都有待观望

我们对特朗普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前景做出如下展望。

第一特朗普政府的税改方案自2017年底获得参议院表决通过后,正在逐步落实进展将企业税率由35%降至21%,而非最初的15%;将个税保留7档征收想必也是考慮到负债累累的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国会众议院参议院两党政治博弈的结果。但同时特朗普税改具有供给学派拉弗曲线的理论基础與里根时代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经验,因此减税方案发生频繁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此轮税改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减税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美国私人部门消费的具体效果

第二,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基建刺激计划很难落实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提高美国公共投资有效性、引入私人资本,提高企业部门投资类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然而,美国长期存在显著的投资储蓄负缺口在此褙景下不断扩增基建投资规模势必会加重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甚至间接影响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因此,大规模的基建刺激计划受财政赤字与持续的政府债务的双重限制短期内落实希望较小。

第三特朗普政府的医改方案很难有突破性进展。特朗普政府废除奥巴马医妀方案、缩减医疗支出的行为违背了美国民众的根本利益相关的方案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将遭到极大的政治阻力。2017年全年特朗普医改进程几乎无显著进展不过特朗普政府今后可能借其他政策方案渐进废除奥巴马医改的一些重要条款。

第四特朗普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前景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危机后金融去监管已成为信号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积极的财税政策急需宽松的金融环境支持给监管松绑能够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缺失引起的高杠杆和信贷市场泡沫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不少国会议员担心特朗普政府会重蹈覆辙,因而坚决反对法案的推出但是,2018年伊始美股已经历经几次单日跌幅超过3%的重大调整,流动性趋紧与国债收益率反彈引起的融资成本上升的双重叠加作用可能会加剧美股的下跌趋势因而,去监管释放流动性也是资本市场风险减震器之一因此,结合兩方面因素来看金融监管方案在2018年的实施前景仍不确定。

第五特朗普的对外经贸政策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将会产生很大的负外部性,我們需要警惕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及进一步引发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一方面,如果发动大规模贸易战没有国家会成为赢家;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对华贸易小动作不断近期针对中国进口的钢、铝产品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调查已经展开,美国贸易代表已列出针對中国制造业的惩罚性关税清单不排除下一步美国有可能对中国等制造业大国启用包括201条款在内的非常规贸易措施,造成更严重的贸易沖突和负外部性不过,除采取强硬贸易保护主义外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外交等其他领域的政策主张也遭到不少民众的坚决反对,加上“通俄门”等事件的负面冲击特朗普政府在国内和国际层面都可能面临失道寡助的困境,甚至是被弹劾的风险因此,在特朗普及其幕僚真正扣动大规模贸易战的扳机之前恐怕他们也得思虑再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治国政策核心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