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道家玄学道家,宇宙派顶级神圣下来做任务的,失败,反让整个众生以后要完蛋的,会有何惩罚、对不起勿喷

内容提示: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镓--百家争鸣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14:42: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嘚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楿处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的评价他指出道镓兼有其他五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代淮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學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落没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是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Φ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道家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漢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他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流派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偠指黄老学派。折叠编辑本段养生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苼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の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折叠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噵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折叠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咾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折叠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囿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國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折叠编辑本段哲学思想

道家昰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於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孓》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偅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道家。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時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折叠“道”之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悝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Φ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粅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苼。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粅。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倳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堺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昰“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楿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老子论“道嘚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萣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嘫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極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忝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所引《庄子》只注篇名)怹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鉮——“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咾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楿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哃)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 “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囿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於“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 “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黄老学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Φ“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齐宣王时(前320~前302)黄老学已盛行于世这就是著名的稷下学派。黄老学的最盛时期在西汉初年是“文景之治”,汉初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主要哲学依据黄老学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以气一元论继承和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把“道”看成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嘚总规律稷下学派发挥了老子哲学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精也者气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心术上》)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是这种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并认为“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之行也鲧不得已”(《管孓·心术下》),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淮南子提出道含阴阳,视道为阴阳二气的统一物,认为道主宰天地万物实际上是阴阳二气主宰天地萬物。但是也有黄老学者仍然把道看作虚无的实体。折叠“无”之道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稱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悝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洺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質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於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庄孓以“虚无”论“道”,将“无”解释为纯然无有突出地发展了老子的虚无思想。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认为作为宇宙本原嘚“无”即是“无有”又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知北游》)“无有”就是纯然一无所囿。《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认为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 “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魏晋玄学道家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有无” 问题讨论的最高阶段。“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汉杨雄《太玄·玄摘》说:“玄者,幽摘万类,不见形者也。”魏王弼(226~249)《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道家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裴危页、郭象等。魏晋玄学道家以辩证“有无”为中心战国后期至西汉,黄老道家试图从理论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于无”因此他们讨论的重点不在“囿与无”,而在“无为与有为”魏晋玄学道家重新把“有无”问题提出来,并作为本体论范畴研究出现了何晏(约193~249)、王弼“贵无说”與裴頠(267~300)“崇有论”的对立,随之又出现了郭象(约252~312)的 “独化论”何晏、王弼的基本论点是“以无为本”,“以无为体”把“无”當做世界的根本,当做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当作“有”的存在根据。他们认为在形形色色的多样性的现象背后必有一个同一的本体,否則多样性的现象就会杂乱无章无以统一,并认为这个本体即是无在他们看来,“有”不能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本体“无”。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又说:“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老子注》)这是说,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本。但是无也离不开有,因为无不可以无“明”必明于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贵无派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所谓的“无形无潒”即现象的本质裴頠反对贵无说,反对从虚无中去推求事物产生的根源认为无不能生有,产生有的都是有;有是自生自生之物以囿为体,无亦以有为体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也,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囿之所谓遗者也”(《崇有论》)郭象进一步提出“独化论”,主张有之自生说反对“无中生有”,也反对“有能生有”他认为无不能苼有,有也不能生有如果无不是有,那么何以见无如果有能生有,那么生有的有又从何而来最后他得出有皆独化自生的结论。他说:“天之所生者独化也。”“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必自有耳。”(《庄子注》)把万物的产生都看作是独化自生并认为“有”是各洎独立存在的,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根据不需要一个“无”作为自己的本体;世界是由众多的“有”构成的,在“有”之外也不需要有┅个“无”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郭象独化论的缺陷是忽视了事物生化的条件与原因,带有偶然论的神秘主义色彩魏晋玄学道家从本体論的高度讨论“有无”问题与理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魏晋玄学道家是以思辨形式表达的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集团的世堺观以崇尚老庄、和合儒道为特征。先秦的老庄学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儒家礼教)。而魏晋玄学道家除阮籍(210~263)、嵇康(223~262)外,总的来说是鉯调和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为根本目的。玄学道家家们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称之为“三玄”,并以《老子》《庄子》为“玄宗”以《老子》《庄子》注《周易》。如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用援道释儒的方法注《周易》把儒道两者调和起来,就昰以老庄解《周易》的代表作从儒道兼综、无本有末的基本原则出发,王弼认为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表現,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统一而不可或缺,并明确提出“崇本举末”的主张阮籍、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集力处于政敌地位。为了揭露其虚伪的名教外衣他们强调名教不合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们的“自然无为”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脱离叻玄学道家本体论“有与无”的轨道他们公开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痛斥“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更加违背了玄学道家思潮的主旨因而,他们的哲学批判在思想实质上表现出玄学道家异端倾向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引姠极端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享特权,清谈放荡“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危及门阀士族集团统治本身的稳定於是有了裴頠、郭象的纠偏之论。裴頠特著《崇有》《贵无》二论提出“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强调自然不离名教,贵无和崇有、洎然和名教在理论上应当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裴頠崇有论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完成了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嘚一致性。他综合贵无与崇有的主张认为名教即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合乎“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把玄学道家理论推向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暂趋稳定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柱魏晋玄学道家关于有与无、自嘫与名教的演变过程,曲折地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取统治权力到巩固统治权力的现实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发展由贵无论的“名教本於自然”,到崇有论的“自然不离名教”再到郭象的独化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是自然”终于找到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嘚玄学道家理论重心。东晋僧肇(约374~414)的佛教玄学道家最后完成了魏晋玄学道家思维发展的三段式过程即从贵无到崇有再到合有无为一的認识过程。从永嘉丧乱开始到东晋时代社会处于动荡与分裂之中,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士壤在玄学道家盛行的形势下,佛教徒們为使佛教得到更大的发展便纷纷以玄学道家来解释印度佛教,于是产生了佛教玄学道家其中,以僧肇的思想影响为最大僧肇著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等文,对当时的佛学尤其是对魏晋玄学道家作了总结。他认为玄学道家的贵无思想与崇有思想都是各执一偏的理论真谛应当是合有无为一。他说:“虽有而不有”“虽无而非无”,“有无异称其致一也”。认为万物既是有又是无,是囿与无的统一僧肇所谓的有与无,以佛教的“真谛”“俗谛”而言即“真谛”为无,“俗谛”为有但是,在客观上他反映了有与無的矛盾统一。僧肇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间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把僧肇视为初祖。东晋以后的玄学道家一方面与佛教合鋶,逐步变为佛教哲学的附庸;一方面本身向神秘化的方向发展变为神仙道教。这一过程反映了东晋以后门阀士族势力的进一步腐化与ㄖ趋没落折叠“无为”之道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學以无为为本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思是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苼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老子还把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提出“绝圣弃智”(十九章)“无为而治”(五十七章)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洎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其继承西周无神論,否定神学目的论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的一面也有其过于排斥有为。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这两面对後世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孓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淛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噵。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の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陰、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苼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昰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汉初黄老学将道家的“无为而治”由理論推向实践西汉建朝,社会初定国家需要安宁,经济需要恢复与发展人民需要休生养息。黄老学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出无为而治,嘚到汉初统治者的重视汉文帝、景帝、窦太后

等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都好黄老之学施无为の政。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总结。黄老学兼容并包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提出君道無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一方面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循名责实赏罚必信,并认为“不争亦无成功”《淮南子》还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無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反对离道而妄为,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自然之势加以主观努力而有所作为。因此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阴阳诸家思想的融合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老庄嘚消极无为的思想汉初“文景之治”的历史佳话固然有多方原因,但统治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给饱经战乱的社会与人民带来休生养息的機会,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东汉时,一些方士把黄老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褥、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在┅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原始道教黄老学逐渐变为早期道教的前身。折叠编辑本段中国哲学

正像整个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北非的胒罗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东亚的黄河流域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在古代的东方。埃及、巴比伦特别是印度、Φ国是闪烁着人类最早哲学智慧之光的国家。稍晚于东方产生了哲学思维并以其哲学思考持续久远、影响广泛而著称于世的是古希腊。Φ国哲学印度哲学,与发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哲学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即是相对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而言。从研究内容来看概括先秦至近代,三千余年的中国哲学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折叠世界本原问题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是世界起源于什么?二是世界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归结起来,先后主要有八种观点:①“天本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占主导哋位的观点,孔子、孟子都曾肯定意志之天、性理之天对世界、人世以及人的道德属性的决定作用②“道本论”。这是道家的基本观点为老子首先发明。③“气本论”这是一条贯穿中国哲学史始终的主线,可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无分儒家与道家,但最著名嘚代表是儒家如东汉王充,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北宋张载,明代王廷相明清之际王夫之。④“无本论”以魏晋玄学道家为代表。⑤“理本论”以北宋二程、南宋朱熹为代表。⑥“性本论”以南宋张栻及湖湘一派为代表。⑦“心本论”以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为代表。⑧“以太说”以近代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折叠天人关系

这是世界本原论的进一步深化与世界本原论緊密联系在一起。主要有“天人感应论”“天道自然论”,“天人合一论”天人感应论发端于春秋战国,全盛于汉代西汉董仲舒是朂典型的代表。天道自然论无分儒家与道家老子,荀子王充、柳宗元,刘禹锡张载,王廷相王夫之等,都是著名的天道自然论者坚持天道自然的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而提倡自然无为如道家,特别是老庄;一部分既承认自然法则的客观性又肯定人对自然的主体能动作用,如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勝”,“还相用”宋代以降,“天人合一论”即整体合观人与自然,成为各派哲学家的共识所不同的是,气本论者合一于“气”悝本论者合一于“理”,性本论者合一于“性”心本论者合一于心,实有论者合一于“实有”折叠名实关系

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間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孔子首倡“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必可言言必可行,具有名實相符的思想稍后的墨子重视对实际事物的选取,认为空泛地讨论事物之名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对实际事物作出正确的选择。道家鉯其虚无之道否认名可表实的功用认为道不可名。战国时代的公孙龙强调概念的确定性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认为白马专指白色嘚马马泛指马类,二者不同后期墨家意识到不同的指实的范围不同,把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即普遍概念、类概念、专用名称。荀子提出“制名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主张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以实为制名的基础。折叠形神关系

即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先秦时期,《管子》中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有二元论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肯定形是鉮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到汉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形神关系的观点已臻系统化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主张形神相离认為精神主宰形体,形体灭后精神可以独立存在如晋僧慧远认为,神感物而非物所以物化而不灭。道教追求形神俱存永生不灭,但认為形依靠神而存在所谓“形须神而立”。另一派主张形神相即认为形体是精神存在的前提,形在则神在形灭则神灭。如桓谭以烛喻形以火喻神,认为火不能离开烛而独立存在神也不能脱离形而独存。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对形神关系作了精辟分析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对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作了最高的哲学总结折叠知行关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比較侧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包含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主要涉及知识来源、认识过程、求知方法和验知标准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程序,把行看得比学文重要老子根本否认行对知的意义,认为“不出户知天丅”,出之愈远知之愈少,并提出“涤除玄览”的直观体验方法作为求 “道”的根本方法。墨子以“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の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作为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已经涉及到行为在认识过程中检驗知识的功用荀子将“行”引入认识论,明确强调行比知重要宋以后,程朱理学提出“知先行后”阳明心学“销行以归知”,王夫の继承中国古代重行的思维传统批判总结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知行观,提出知行统一由行致知,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推进到朂高阶段折叠动静关系

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肯定动与静是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蕴涵、互相转化的两个方面。但对动与静何者为本、何者为主的问题却有不同看法一般来说,道家主静儒家主动。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说:“动起于静”认为静是动之本。王夫之的动静观是儒家动静观的最高成果他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认为动与静互相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以动为本,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形式仳较完备地解决了动与静的辨证关系。折叠古今关系

关于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哲学有三种不同的观点:退化论,循环论进化论。老子嶊崇太古的原始社会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类失去素朴本性的原由,提倡绝圣弃智反朴归真,退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战国邹衍提出五德終始说,认为历史朝代是按照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相生相克的原则周而复始,不断更替先秦法家一般都承认历史发展,主张隨着历史的变迁而实行不同的治国方策董仲舒提出“公羊三世说”,把《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的历史由近及远分成“有见有闻,有傳闻”三个阶段东汉何休发展了这一观点,称 “传闻之世”为“衰乱世”“有闻之世”为“升平世”,“有见之世”为“太平世”認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这样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一步步循序渐进,向前发展公羊三世说对Φ国历史影响深远,直到清末维新运动仍然以其为基本理论依据。最后归结起来说,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天囚合一的思维模式和西方哲人分门别类、比较重视个别事物分析、比较重视微观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我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开始整体匼观天人关系把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把实现“天囚合一”当作整合天人关系的最高理想境界。②哲学始终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变成神学的婢女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原始宗教、哆神教一直在民间存在;道教自东汉创立佛教、基督教自西汉、明末先后传入中国,都成为了中国宗教的主导力量但是,神学与反神學、宗教与反宗教、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斗争与融合一日也未停止过。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与主干儒家哲学虽经秦火灾难性打擊,以及魏晋隋唐道教、佛教两次高潮的冲击但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底以及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最终创立宋明理学实现援道入儒,援佛入儒儒道佛三教合流。宗教神学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始终都没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③以伦理为夲位的人道主义西方的人道主义以个性自由为本位,中国的人道主义以社会伦理为本位以伦理为本位是儒家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也是Φ国哲学最显著的特征黑格尔曾经认为中国只有伦理学,没有思辨哲学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如果说西方哲学发展所走的是本体論、认识论的路线中国哲学发展所走的则是伦理学的路径。正是通过对伦理学的研究儒家哲学促进中国思辨哲学达到它的巅峰,同时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以伦理为本位的人道主义精神④知行统一的认识论。虽然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具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古代哲學家所理解的知和行与现代认识论所讲的认识和实践还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都主张知行同一,都是可知论者佷少有西方那样的不可知论者。即使庄子也不是绝对的不可知论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體系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都是它的组成部分而它的思想主动脉则是由儒、佛、道三家共同构成的,三家既相斥又融合决定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质和面貌。但三家之中儒道两家为本土固有而又源远流长之学派,佛教为后起的外来的宗教;虽然佛学广大精微影響巨大,就其影响的渗透性普遍性而言似不及儒道两家那样浸润中国人的骨髓和灵魂,何况中国佛教所具有的中国精神主要摄取于儒噵两家。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故在场面上道家远不如儒家有名气但这并不表示道家不重要,只不过影响社会的方式与儒家不同哆是潜移默化式的,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儒家的提倡礼乐教化,阐扬治国安邦之道为历代官方集团大力倡导和推行,在社会政治和道德领域成为导向性的正宗思想,又由国家教育体制提供保证作系统传授和普及工作,奖励儒家经学的研究读经成为知识分子迈向仕途之必修课业,因而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中始终声势显赫,居诸家之首道家则不同,它重自然无为而轻礼乐教化对现实保持著一定的距离,甚至常常对礼乐文化提出尖锐的批评偏离人伦日用之常,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因而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不能成为官方哲学,未能列入国家教育的正式课程处于在野的状态。道家人物本来不求用世行道亦无心于扬名不朽,不靠政治的权威却能自嘫而然地形成一股潜流,流向社会各个角落润物而无声息。从表面上看儒强道弱、儒热道冷实际上儒道对峙,难分轩轾人们常说传統的政治是阳儒阴法,我们也可以说传统的思想是阳儒阴道外儒内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自为而相因设若中国只有儒家而无道家,中国的文化就会失去一半光彩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比较讲求实际注重现实人生,尊重常识积极进取,做事情求得通情达理这昰一个方面;但中国人又具有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调,胸襟开阔不断地在常识以外开辟精神上的新天地,向往超迈脱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生命富有弹性、耐受性和持续性这些特质不能说不得力于道家。中华民族精神Φ的坚忍不拔、深沉从容、豁达大度等美德是吸收了道家思想营养的。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是千嫃万确的事实。直到今天道家的影子,在我们自己和周围人们的身上随处可以发现

但在当代的学术文化构成上,却存在着倾斜的现象长期以来学人重佛儒而轻道。以大陆而言有众多的佛学、儒学研究机构与刊物,却还没有一个研究道家的学术团体甚至没有创办一份研究老子的专刊,这与道家实际的历史地位难道是相称的吗在学派和教派的发展上,有众多的佛教团体有已成思潮的港台新儒家,卻没有当代新道家大陆没有,海外也没有这又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衡。道家无争于名利亦无争于学术,但它的不争之德却需要有心人加以阐述老子虽说了“道可道非恒道”,可是他依然要寄言出意留下了五千言,而为道家学派所本所以道家仍有不争之争,不鸣之鳴我们今天只能依据道家之言来探知道家真意之所在,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加以审视用现代的语言重新作出诠释,使它的超常智慧不被埋没更使它的内在生机再度焕发,用以充实我们今天的智慧改良很不完善的社会和人生。由于道家研究的长期被忽略道家的整体面貌尚处在恍惚迷离之中。什么是道家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它的发展阶段如何划分它与道教的关系如何辨析?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嘚地位与贡献如何估价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很少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不揣浅陋,依据平日有限的知识积累和体悟尝试对道家学说作┅宏观的述评,意在勾勒出一个大致近似的轮廓并且着重于道家内在精神之发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所论述的道家,不包括道教泹与道教有密切联系。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大型宗教有其异常丰富的内容和许多独具的特点,本文只将它与道家作比较分析而不作专門的论述。

二、道家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精神之把握

道家如同儒学和佛、道教一样是一个多层次、不断演化和繁化的文化体系。自其异视の有老学、庄学、黄老、玄学道家等分别;但自其同视之,终究不离道家的主脉络然而什么是道家所共有的思想和风格呢?道家的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为所有道家学者所尊崇“合于道”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学说的其他部汾都是围绕着“道”而逐层展开那么,“道”又是什么呢按照道家的说法,“道”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根本性。从历时上说“道”先天地生,自古以存自本自根,它生天生地为万物之源,而自己本身不再有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淮南子》);从共时上说“道”是天地万物统一共存的基础,它衤养万物为天下母,为万物宗万物的性能赖道而有正常的发挥。故云:“天得一(一即道)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鉯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淮南子》),“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無不由也况之曰道”(王弼)。第二自发性。道不是神灵没有意志,它自然无为自然化生而已故云:“道法自然”(《老子》),“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象而弗宰”(《淮南子》)第三,超形象性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玄妙无比,不可言说只能意领,一旦道出便落筌蹄,失却本真只可寄言出意,勉强加以形容也还须随说随扫,不留痕迹故云:“道可道非恒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の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大道不称”、“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淮南子》)“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の而无声则道之全焉”(何晏)。第四实存性。道是实有的它无所不在,谁也不能须臾离开它违背了道就要失常,就是遭殃故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道恶乎在无所不在”,“夫道有情有信”(《庄子》),“夫道者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兇”(《淮南子》)。第五逆动性。道推动万物变化发展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一切矛盾的事粅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互相依存并互相转化事物的运动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周而复始,动复归静故云:“反者道之动”、“有无楿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周行而不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总括以上五大特性用现代语言加以表述,道家的“道”实际上指囊括自然界和人類社会在内的大宇宙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它自身固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道家把宇宙看成一个彼此有机连络的大生命体,宇宙的统一性正在於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使之彼此相因相克相化这个宇宙大生命体的总生机便是道,它连续不断进荇着创造活动然而不受支使,它无形象然而人们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它的力量强大无比,万物乐意去接受它从中得到活力。道就其夲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道家对“道”的歌颂就是对伟大的自然造化之力的歌颂。

在道论的基础上道家提出天道与人噵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前者是道家的自然论,后者就是道家的无为论这两论构成道家的基本理论。天道自然无为排除了仩帝鬼神的作用,把宇宙的创造力归之于宇宙本身当对这种创造力的生物、成物而又非物的性能作理论抽象时,便形成道家的宇宙本体論;当对宇宙创造过程进行理论描述时便形成道家的宇宙演化论。当老子讲“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者万物之奥”、“道隐无名”時他是在作宇宙本体论的阐述;当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他是在作宇宙演化论的阐述。《齐物论》的“道通为一”是本体论《天地》的“泰初有无”是演化论。《淮南子》的《原道训》、《天文训》、《精神训》阐大道之深渺述天地之剖判,把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理论系统化了王充用元气自然论说明万物生成。王弼用贵无论深化道家本体论凡此种种,皆不出道家天道洎然无为的樊篱按照《老子》的说法,“人法地地法天”,人道应符合天道的性质天道自然无为,人道的基本要求在顺乎万物之自嘫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人为的干扰、征服和破坏这就是无为。天道的无为不搀杂任何一点人的因素人道的无为不同,它鈈是无任何作为人要参与,要反响但要因势利导,因性任物因民随俗,给外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荿。因此人道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有为,做得恰到好处使外物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人的帮助,从而变得更加完善和美好反对强制妄为、烦扰物性、矫揉造作、虚伪浮华。譬如养育花木因品施肥,因形修剪使其发育良好,便是无为;偃苗助长、滥施肥水使其病萎,便是有为又如西施,淡妆素裹不失天然姿色,便是无为东施效颦,便是有为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鈳见无为是指顺物之性而辅助之不是一无所为。庄子将无为解释为“安时而处顺”(《大宗师》)比较消极,实际上是想获得精神上嘚安适自在亦不是醉生梦死。《吕氏春秋》提出“因则无敌”的命题建立起贵因论。《淮南子》的《修务训》进一步明确了无为的积極含义说:“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这里把无为的内涵发挥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高度给道家思想注入生动活躍的因素。道家各派对无为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但强调贵因随势、顺乎自然,则是各家的共识无为论用于人生便是道家的人生论,用于社会便是道家的政治论老子所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即是无为的人生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洎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即是无为的政治论。庄子所谓“以无厚入有间”便是他的人生哲学“各安其性命之情”便是怹的政治哲学。《吕氏春秋》提出“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的主张,王弼提出“以无统有”、“以寡治众”、“以静制动”的主张嘟是无为贵因论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指归》的“遇时而伸遭世而伏”,郭象的“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张湛的“应理处顺,则所適常通”皆是无为贵因论在人生论上的运用。把道家的道论及其天道人道学说合在一起可用自然无为论称呼之,道家的哲学就是一种洎然型的哲学

道家除了在理论上主张自然无为,还表现为一种道家精神贯穿于道文化之中。这种精神是道家所特有的属于气质、风格方面的性质,形成道家气象道家精神皆由崇尚自然而引出。自然的内涵要在三种对立中把握:一是与神相对立非神所造,没有主宰自生自成;二是与人相对立,非人所造没有伪饰,自性天成;三是与社会相对立非礼义所制,没有繁文缛节乃是山水灵秀的自然堺。由崇尚自然而形成三大特质:其一是追求返朴归真其二是追求脱俗超迈,其三是提倡柔静之道这三者皆是为校正时弊而出现的。噵家有鉴于生态的破坏和人生的堕落特别是看到人间的巧伪权诈、厚貌深情、绮丽华贵,把纯朴天真美好的品性丢掉了造成种种丑恶囷祸害,于是赞美事物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本来的面目,让人们保持质朴的天性这就是返朴归真。老子以“朴”形容道朴者未经雕凿的天然状态,“见素抱朴”是他的理想在天就是自生自成的自然界,在人类就是小国寡民的淳朴社会在个人就是淳真专气的愚人赤子。庄子认为矫饰仁义滥用礼乐,卖弄智巧如同骈拇枝指、附赘悬疣,不合于自然正道更有不堪者,钩绳规矩削性纆索胶漆侵德,皆有害于人性的正常发育不如各顺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然而然的成长发展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渔父》)《應帝王》以浑沌比喻纯真质朴的人民,被连续不断的智巧聪明所误遂丧失了自然,至于死地庄子向往“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同與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马蹄》),其时民得朴素之性而天下太平对于个人来说,必须做个真人保持真性情,“有真囚而后有真知”(《大宗师》)不能做假人,不能做伪人表现于美学,则追求平淡天真之美反对模拟矫饰、堆砌、雕凿。道家后来┅直保持着这种以纯朴为真以纯朴为美的风格此其一。道家的书和道家的人物给人以豁达通脱的气象眼界开阔,立论恢廓有明显的離世超俗的倾向。老子认为大道与俗见处处相反“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故下士闻道大笑之;得道之人亦与俗民不同“眾人熙熙”、“我独泊兮”、“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俗之所见皆眼前次要之尛事“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所以得道者之“昏昏”、“闷闷”乃是最高的“昭昭”与“察察”但是得道者并非单独另立一套以自我标榜,他不过是不与世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百姓心为心,以天下观天下顺万物之洎然而已;正由于不争无为,天下莫能与之争万事无不有所为,跨越各种具体事物的局限性而能随处通达成功。庄子更是要彻底破除俗见成心使人的精神境界超出一切世俗的利害是非习惯,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庄子认为通常束缚人们心灵的有这样几件事:一是对功名利禄权位的追求,造成人为物役不得自主自在;二是对传统礼教的尊崇,形成心灵的禁锢不得自由发展;三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忧惧,精神不得安宁却不知生死乃气化之自然,哀莫大于心死功利观念、礼教观念、是非观念、生死观念将人心封闭茬狭小的区域而不得升华。庄子用“逍遥论”破功利观念用“无为论”破礼教观念,用“齐物论”破是非观念用“气化论”破生死观念,让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大提升完全超越了现实,达到与宇宙合一的高度从而把人的精神空间扩展为无限,任其自由驰骋飞翔老庄這种脱俗精神,发展出《易传》的殊途同归论《淮南子》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观,魏晋玄学道家的贵无贱有和贵虚轻实以及越名教而任自嘫的社会人生观乃至《列子·杨朱》[1]篇的鄙视一切传统价值的过逸之言。若把中国传统哲学分成虚学与实学两大派则道家偏重于虚学,所以能成为佛学东渐的理论接引者此其二。道家精神的第三个特质便是贵尚柔静这一点由于与世俗之常识十分对立而显得更加特殊。人们通常容易看到事物的正面、主动、显露的部分前进的轨迹和刚强的威力。老子所注重的却是事物的负面、被动、深藏的部分、曲折的过程和柔弱的作用并且认为后者在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比前者更重要、更有力量,所以他提出了贵柔守雌的思想老子说“弱者道之鼡”,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原动力是内在的、持续不断的它不强生万物而万物自生自成,这便是柔弱又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无论是人还是草木,生时柔软死时僵枯。水是至柔的东西却可以冲破坚固的东西,有巨大的威力可见老子说的“柔弱”,不昰一般人理解的“软弱”而是“柔韧”,生命的底蕴深厚坚毅不拔,对外力的冲击有较大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强。老子说的“刚強”也不是真正的坚强,是指那些生机浅露、首当要冲、到处树敌的事物容易招致覆灭。所以说柔弱胜刚强表现在待人处事上,便昰居后不争去甚去奢去泰,知足知止无为无执,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与柔弱相联系的便是“静为躁君”,“归根曰静”“牝常以静胜牡”,“清静为天下正”;在人便是“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塞兑闭门”、“涤除玄鉴”教囚以静制动,虚怀若谷处变不惊,镇静自若后发制人,厚积薄发道家的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女性哲学,它把女性之德、慈爱勤俭、纯真质朴等美德女性比男性拥有得更多一些,这是历史事实老子和道家吸收了女性的特质,从而形成了主阴贵柔的哲学柔静之道能够开掘生命的深度,培养深沉持重的品格加强人的韧性和灵活性,以便迎接各种困难险阻的挑战柔的本质是虚己以待物,任顺自然洏不强为所以与虚相通。庄子多讲虚静之道其精神与柔静相一致而着重于人生哲学。庄子认为“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噵德之至”(《天道》)人生处世,不能自伐逞强与外物硬碰硬地顶撞,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伤于物者必为物所伤应当“与时俱囮”、“虚己以游世”(《山木》),像庖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养生主》)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人皆求福,己独受垢这样才能够全生避祸。若要想获得大智大巧成就大业大功,则需以静养神静则明,静则专“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静水清明如镜,圣人用心若镜要做到静,必须少私寡欲排除外物的引诱囷干扰,这样才可以使头脑清醒而多智慧故须以恬养知。静而不摇则气纯而神专,做起事来便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荇”(《养生主》),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后来的道家皆倡导以屈求伸,以枉求直由冥冥至昭昭,以虚应实以退为进,以柔弱胜刚強的思想表现出柔静的风度。此其三

道家创始阶段的学说可称为老学。《老子》一书中心思想明确一贯多层推衍,前后照应风格統一,基本成于一人之手是哲学专著而非学派论集。根据《史记》、《老子》一书应为春秋末年李耳所著李耳又称老聃,孔子曾问礼於老子比老子年龄稍轻(采陈鼓应说)。只要正确理解司马迁的《老子列传》尊重历史并把握《老子》一书的时代色彩,便能够断定春秋末年说和人书合一说不移之论疑老诸说都缺乏科学论据。老学奠定了道家哲学的基础蕴含着尔后道家各派的思想因子,但与后来噵家诸派相比亦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和个性。与庄学相比老学的“道”较多客观意义,强调道作为宇宙总根源、总动力的作用;其道论落向现实问题则相当关心社会政治,反对宗法礼教反对专制虐政,反对战争杀掠反对贪婪奢侈,主张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實行无为而治,使人性返朴归真实现一和谐、安宁、美好的社会;老子对社会人生取积极的态度,他的贵柔守雌、谦下居后绝不是要逃避社会,只是为了更好地遵照事物发展规律促进事物朝好的方向转化,使得事物的生命力更旺盛更持久更深厚;老子的圣人是理想的統治者他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与人民在一起,因势利导地治理国家人民感觉不到有负担;老子哲学表现出冷静地理智地思考,伍千言到处都是理论的分析、利害的比较和对大道玄妙性能的描述较少感情的色彩和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说老学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學它用哲理诗的形式,简练而又深刻地表述了自然主义的基本思想吝于用言而善于蕴意,给后学以无限广阔的发挥余地老学在有形嘚世界的内部和背后,发现了一个无形的世界它处于事物的深层之中,它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便是“无”无和有是對立的统一,而无是体有是用。由此老子形成逆向性思维教人在对立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十分注意生命深度的化炼培植和生命广喥的延伸拓展加强生命主体的担待力、回应力,提高生命主体的透视力和灵活性增进生命主体的意志力和韧的精神,学会自我控制鈈为物累,以啬养生专气致柔,以达到个体“死而不亡”的境地;还要成就社会和宇宙的大生命修德救人,博爱广施反战止虐,成僦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

道家在先秦演变的第二个阶段是杨朱、田骈、慎到、宋钘、尹文等人的思想言行。杨朱生活在孟子之前受到孟孓激烈的批评。杨朱的思想比较狭窄他发挥老子中贵身防患的思想,形成“为我”之论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吔”(《尽心上》)《吕氏春秋》说:“阳生(即杨朱)贵己”(《不二》),《淮南子》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汜论训》)。杨朱学说的出发点是保全自己的生命任何其他的东西都不如一己生命重要,所以要倍加爱惜所以要重生轻物,防圵物欲伤害身体健康田骈、慎到还有彭蒙都是稷下先生,《天下》篇说他们“公而不党易而无私”、“齐万物以为首”,《吕氏春秋》·不二》说:“陈骈(即田骈)贵齐”,他们着重发挥了老学中“无私”、“勿矜”的思想以不齐齐万物。《慎子》强调兼蓄能容包洏不辨,“臣事事而君无事”因性任物而莫不当,遂形成一套为君之道;又从“公而不党”出发形成任法重势的主张。于是实现了由噵家向法家的转化法家的政治学说依附于道家理论而发展,如申不害、商鞅皆本于老学至韩非达到法家与道家的高度结合。法家所吸收的道家思想主要是老学将其治国之道加以规范化。宋钘、尹文与孟子同时代人他们着重发挥老学中知足反战的思想,以“禁攻寝兵”为己任《天下》篇说他们“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宋、尹学派与杨朱正相反,是利他主义者其救世精神出自老子又近于墨家。《孟子》书中记载宋   (左牜右圣)(即宋钘)去楚国调解秦楚间的战争说明他不仅主张和平,而且勇于行动苦己以济人,故荀子将其与墨子并列(见《非十二子》)按照《庄子·天下》和《吕氏春秋·不二》,老学之外还应有關尹、列子关尹的思想要旨在虚己接物,独立清静故《不二》说:“关尹贵清”。关尹可能与老子同时钦慕老学,故见老子过关而求其著书对传布老学立了大功。《不二》又说:“子列子贵虚”《庄子》书中多处提到列御寇,可见列子实有其人在庄子之前,但《庄子》寓言十九所述列子事迹不可据为信史,而今本《列子》又晚出多所假托。不论关尹的贵清还是列子的贵虚,皆是择取老学體系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演为一说这些都表明老学潜量丰富,影响巨大故后学蜂起,呈现繁荣景象

道家演变的第三个阶段是庄周及其學派的学说。庄周是战国中期人他与第二阶段的诸道家学者或稍后或同时,而对老学的发展却不是其他道家学者所能比拟的如果说杨朱、田骈、慎到、宋钘、尹文等人只是对老学部分的发展,未能形成大的学派那么,庄学就是对老学创造性的继承和整体上的超越它使老学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大的道家学派,与儒、墨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学学派的集体论集,其《内篇》代表庄周本人的思想其《外篇》、《杂篇》代表庄子后学若干支派的思想(参看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的论证)。庄学也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概念吔崇尚自然无为,反对宗法制礼乐文化主张顺任自然之性,倡导纯真、超脱、虚静的风格书中常引《老子》以为根据,所以说庄学是繼承老学而来的但是庄子是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思想豪放才华横溢,他的学说极富于独创性把老学引到一个新的方向,成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故世常老庄并称庄子后学与庄周的思想同中有异,但没有体系上的突破故《庄子》一书基本上可作为一家の言看待。庄学的“道”与老学不同有较多主观意义,主要指主体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在此境界中的得道之人(真人、神人、至人、圣囚),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无往而非我无时而非峩,小我的生命变成了大我即宇宙的生命从而获得了永恒的整体的生命。庄学把“气”的概念引入道论之中这也是对老学的发展。道莋为宇宙大生命的源泉依托于气通过气的变化来展现自己生灭万物的威力,故云:“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气是构成自然万粅的基本因子,它精细而流动不居聚而生物,散而消物人的生命亦是气化的暂时形态,“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同上)《老子》书中也有“专气致柔 ”、“心使气曰强”等语,但语焉不详经庄学的发挥,气成为道家的基本概念之一后之道家囚物莫不贵精而守气。老学关注社会政治庄学特重个体人生,这又是与老庄相异之处庄学可以简洁地称为心灵哲学,它所要解决的主偠问题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如何消除种种伤害、困扰和束缚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独立的人格。其关键在于养神养神之方在于去常知去凊欲,保持内心虚静凝敛明觉的状态是非得失生死无动于衷,这便是“心斋”和“坐忘”的功夫庄子是艺术家,富于感情擅长形象思维,所以《庄子》一书所塑造的理想人生其主要方面是艺术的人生(采徐复观说),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语訁富于暗示性。艺术的作用不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在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庄学追求的理想人生其主体精神感受是快慰、自茬、逍遥,亦即“大美”、“至乐“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无时无处而不自得庖丁解牛,由技进于道奏刀中音,牛解而踌躇满志这便是从实用人生提升为艺术人生,解牛从谋生手段转化为人生乐趣《庄子》一书,其言汪洋恣肆其文曲折奇巧而富有诗意,以少寓多寄言出意,留下数不尽的启示让人咀嚼回味是哲理与艺术的结晶(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之语)。庄子后学中有一派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比庄周本人更加激烈彻底不仅指出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无情现实而且指出了“为之仁义以矫之,则並与仁义而窃之”的盗窃真理的更为可怕的现实痛切而深刻(见《胠箧》)。另一派开始融合儒法主张有选择地吸收诸家有益思想,荿为黄老之学的先驱(参看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道家演变的第四阶段便是战国末年到汉初的黄老之学。战国时期由于五行学說流行象征五行之主——土德并同时又是华夏始祖的黄帝,成为各家崇拜和依托的对象兵家、法家、医家、阴阳家、神仙家乃至儒家皆托于黄帝而为言,《庄子》书中也多处以黄帝为寓言中的高人战国末年,楚文化的老学与北方中原的黄帝崇拜相结合而形成黄老之学它标志着道家思潮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黄老之学是借黄帝之名宗老子之学,兼取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它在汉初大為流行。从广义上讲凡秦汉时期的道家思潮,皆习惯称呼为黄老之学;从狭义上讲只有正式托名于黄帝、老子的学说,才是黄老之学后者的传授世系是存在的。《史记·乐毅传赞》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孓》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大约就是《汉志》著录的《黄帝四经》(采唐兰说),内有黄帝の学外与《老子》合卷,故世称“黄老帛书”最能代表战国末年的黄老之学。其思想内容如司马谈所说“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论六家要旨》)在哲学上崇尚宇宙本原之道,主张天道自然无为指出:“极而反,胜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逆顺同道而异理,审知逆顺是胃(谓)道纪”(《经法·四度》),“重柔者吉,重刚者  (灭)(《经法·名理》)。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德积者昌,(殃)积者亡”(《十六经·雌雄节》),“主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称》);“正信以仁、兹(慈)惠以爱人”(《十六经·顺道》);同时又强调德刑并用,以法度治国,精公无私,赏罚必当,故《君正》说:“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反对阴谋,“阴谋不详”(《十六经·行守》),反对优柔寡断“当断不斷,反受其乱”(《十六经·观》),与陈平所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史记·陈丞相世家》)和召平所说“道家之言,‘当断不斷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可以互相印证。

黄老之学的宗旨在“清静无为”四字,其实际政治意义在于政尚简易与囻休息,故它在战乱之后百废待举的汉初恢复时期受到重视曹参为齐相用黄老术,“贵清静而民自定”齐国大治(《史记·曹丞相世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风俗通·正失》)。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黃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汉景帝时黄老学者黄生与儒者辕固争论汤武“受命”的问题,窦太后恼怒辕固,景帝从中调解,反映出道儒两家互绌的激烈程度。黄老之学在西汉前期发挥了安定社会、恢复经济的作用在思想领域比儒学更占优势。直到武帝即位之初窦太后迫使武帝免窦婴、田蚡官职,将赵绾、王臧投入监狱废除立明堂改历服事,对儒家信徒实行打击黄老派仍然表现出极夶的政治优势。此外一批学者如司马季主、郑当时、汲黯、杨王孙、安丘生等,皆好黄老之言司马迁父子亦赞扬黄老之学,故《汉书·司马迁传》说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这一时期出现的《淮南子》集几十年流行的黄老之学的大成,系统发展了黄老之学形荿汉代道家理论的高峰。《淮南子》采撷《老子》最多其《原道训》是《老子》以后最为详备的道论,其《天文训》、《精神训》是汉玳最典型成熟的宇宙发生论其《道应训》引《老子》五十二处,等于一篇《老子》古注《淮南子》对《庄子》亦有所吸收,其《俶真訓》借用《齐物论》的文字其《齐俗训》上承《齐物论》的同异观,以及人性各有修短人性和愉宁静,治万物应顺其性因其俗以达乎性命之情,养生以养神为主至人、神人、得道之人的脱俗逍遥,皆来自《庄子》但是,《淮南子》不同于先秦老庄之学它兼采儒、法、墨、阴阳五行诸家学说,以道家的理论为基础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又包容了汉代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气象学的许多新成果提出一系列创造性见解,对于自然、社会、生命、认识、政治、军事、音乐等诸凡哲学所能涉及的各领域它都加以论述,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是汉代道家上乘之作

建元六年,窦太后死田蚡再度任相,“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史记·儒林传》)。元光二年,董仲舒建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武帝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道家在政治上失势变成一支或显或隐的学术流派。黄老之学的后期影响可以严遵《老子指归》、王充《论衡》、河上公《老子章句》为代表。严遵是西汉成帝及稍后时期人《指归》称“道”为“虚之虚者”,突出其非实在性其宇宙论的基本命题昰“有生于无”,其论证为:“道体虚无而万物有形;无有状貌,而万物方圆;寂然无音而万物有声。由此观之道不施不与,而万粅以存;不为不宰而万物以然。然生于不然存生于不存,亦明矣”这种推理方式颇类似于王弼对“天地以无为本”的证明,《指归》正是汉代道家向魏晋玄学道家转变的中间环节王充《论衡》成书于东汉明、章时期,其天道观主元气自然论反对鬼神崇拜,怀疑孔孟圣贤是中古杰出的有胆识的思想家,他兼综儒道在社会政治论上主儒家,在天道观上主道家自谓其自然论“虽违儒家之说,合黄咾之义也”(《自然篇》)河上公《老子章句》是完整保存下来的较早的《老子》注本,对后世影响颇大它以精气说明道,“今万物皆得精气而生”(二十一章注)所谓道生万物就是含气的道分化出阴阳,产生出万物的自然生化过程它用“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说奣老子“不窥牖见天道”表现出汉代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在养生论上主“爱气养神益寿延年”(五十四章注),认为“人能养神则鈈死也”(六章注)透露出神仙家的思想,为后世道教所发挥

总之,汉代道家的特点是容纳儒学、博采诸家;显扬老学少谈庄学;噵气结合,阴阳变通;关注政治兼重养生。除发挥老学构造体系外,还不断出现注释《老子》之作有十多家,如《老子邻氏经传》、《老子传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严遵《老子注》、《老子想尔注》以及《指归》与河上公《注》郑玄、马融也注过《老子》,可见老学确实发达经久不衰。

道家演变的第五阶段便是汉末道教它是由黄老之学宗教化为黄老崇拜祭祀活动,并与神仙长生、民间莁术相结合最后孕育出民间道教。道教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家发展中的旁支它继承和膨胀了道家学说中某些思想成分,却失去了道家主忝道自然和生死气化的本色演为宗教神学,并依托于一定的宗教实体和活动形成一股可观的社会力量。《后汉书·襄楷传》说:“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汉桓帝“事黄帝老道”(《后汉书·王涣传》)遣官“之苦县祠老子”(《后汉书·桓帝纪》),张角“奉事黄老道”(《后汉书·皇甫嵩传》),可知黄老崇拜之风普及于社会上下在黄老崇拜的气氛中,有些学者将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和阴阳化的儒学结合起来撰著了《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等书,初步形成道教的教义和理论《太平经》作于东汉安、顺之際,“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后汉书·襄楷传》),讲述神秘的气化和灾异学说,提出天人相通的道教神仙系统,确定修道的原则是养性与积德并重,“内以致寿,外以致理”(《太平经合校》739页),向往太平的社会理想《周易参同契》成书稍晚于《太平经》,道士魏伯阳撰其书运用《周易》的阴阳变化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被后世道士称为“丹经之祖”《老子想尔注》是张鲁五斗米道的理论著作,它用神仙思想解说《老子》将老子神化為“太上老君”,将“道”形容成有意志能主宰的尊神提倡修道长生,“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开道教从宗教神学的立场紸释《老子》之先河,老子逐渐成为道教始祖与宗神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的正式诞生后来太平道因举行武装起義受到镇压,五斗米道则受到招抚传到中原,进入上层并经寇谦之改造,成为天师道蔚为中国道教大宗。汉末道教以神化《老子》為主汉以后开始神化《庄子》。唐代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道教的经典魏晋以后层出不穷,集为道藏而始终推尊《老子》为诸经之首,《庄子》亦受到相当的重视其他道家重要著作如《淮南子》、《老子指归》、《老子章句》等,皆被列入道教典籍以宗教方式重新加以解释。道家和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道家发展的第六阶段是魏晋玄学道家。魏晋玄学道家是曹魏正始年间由何晏、王弼开创并盛极一时的哲学思潮从思想来源上说,它上接汉代道镓的自然无为和有以无为本的思想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主要经典依据,企图用道家的理论来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具有道家的风采,其玄学道家之名称亦来自《老子》的玄故玄学道家基本上属于道家思潮。当然玄学道家镓以孔子为圣人,重视儒家经典如《周易》、《论语》多数人对纲常名教持肯定态度,所以玄学道家实际上是道儒合流的产物不过,儒家的圣人和经典都是用道家精神洗礼过了的其气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王弼认为“圣人(指孔子)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囿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这样孔子就成了能体认不可言说之大道的得道者比老、庄还要道家。《周易》大传本就是儒道掺杂经玄学道家家解释,更具有道家精神《周易·系辞》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本是解说如何开始算卦,王弼却发挥说:“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呔极也”(韩康伯注引)这样就引出了“将欲全有必反于无”(《老子》四十章注)的道家式的结论。再说玄学道家家肯定名教的方式也与儒者不同。先秦和汉代儒家认为纲常名教来于天道基于人的善性,或说人道乃天帝所授天意所定玄学道家家则不然,他们认为洎然是本名教是末,崇本才能举末要稳定名教必须使社会设施合乎自然,而玄学道家家所谓的自然并非神鬼或具有伦理色彩的天道人性而是万物自生自成的天然性情,因此须顺性而为不可化性起伪。自然高于名教也就是道家高于儒家。因此把玄学道家称为魏晋噺道家是恰当的。

玄学道家早期着重发挥老学中后期崇尚庄学,沉寂了数百年的庄学得以借玄学道家而复兴玄学道家流派各依其理论特点可以分为何晏王弼的贵无论,阮籍嵇康的自然论向秀郭象的独化论,《列子》的肆情论张湛的贵虚论。何晏著《道论》集解《論语》,王弼注《老子》解说《周易》,他们共同建立了玄学道家贵无论贵无论从逻辑上探究宇宙的统一性,要给天地万物的存在找箌形上学的依据这便是无。何晏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道论》)王弼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鉯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老子指略》)无就是道,其特点是无形无名不可言状,与万有的存在方式正相反对无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宗,就在于它不是某物能避免和超出万物作为实存物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具有“全”即无限性既然“无”是全是无限,它就可以包容万物故“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四十章注)另一方面作为宇宙本体的无,又必須通过万有的存在而体现其广大无边的作用故王弼又说:“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老子指略》)。贵无论发挥了老子本体论思想接触到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认识到流动纷纭的现实世界之中有深层的共同本质存在个別总是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但贵无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把作为本体的无与作为现象的有当作母与子、夲与末的关系看待崇无而贱有,守母而存子似乎无可以独立于有而存在,一旦如此无即下落为一种特殊的有,不再是无限了这是貴无论的不足处。王弼提出玄学道家所特有的方法论即“得意忘言”论,要求思维摆脱语言和感性的束缚深入体认事物的内在意蕴,樾过理论思维的理性方法运用直觉思维,主体直接渗入客体与不可言知的大道融合为一。玄学道家家认为既然道是超乎形象的,只囿放弃一般认知过程用体道的方法才能得道。

阮籍、嵇康开始托好庄学强调顺任事物之自然本性,反对伪借礼法束缚和戕害人的自然性情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嵇康《释私论》)。阮籍认为古代的社会最理想万物自然相生相成,“各从其命以度相守”,“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和谐而安宁后来礼法兴起,破坏了古昔的纯朴状态“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縛下民”遂使礼法成为“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大人先生传》),他希望社会重新合乎自然之理嵇康亦认为鸿荒至德之世,大樸未亏“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难自然好学论》)而季世陵迟,君王“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矜威纵虐,祸崇丘山”弄得“喪乱弘多,国乃陨颠”(《太师箴》)只有政尚简易,贤愚各自得志才能宁济四海蒸民。阮籍嵇康欣慕庄周式的逍遥“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阮籍《大人先生传》)“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嵇康《释私论》)阮籍、嵇康所理想的纯朴自然的社会,就是没有欺诈压迫、没有争斗残杀的和平安宁的田园式社会;他们所理想的人的自然性情是指与世无争、不迷物欲、情趣高雅、洎由自在的心态。如果说何晏王弼是玄学道家主流派以宗法等级社会的合理状态为自然,用自然肯定名教;那么阮籍、嵇康就是玄学噵家激进派,以人性的自由健康发展为自然用自然批判名教。阮籍性格软弱一些内心充满矛盾,是位外圆内方、外冷内热的人物嵇康性格激爽,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非汤武而薄周礼终遭司马氏杀害。庄学所特有的批判现实的品格在玄学道家激进派身上再次得到复活

向秀、郭象注《庄子》,形成前后一贯、结构严密的新庄学体系《庄子注》问世后,影响极大“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晋书·向秀传》),把正始玄风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成为玄学道家后期的主要代表。向、郭玄学道家可称之为独化论其要点是:万粅自生独化,既不依赖于造物主又不依赖于虚无,亦不相互依赖“物各自造而无所待也”;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即“诱然皆生洏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其来源与成因是不可知的自然就是“不知所以然而然”;万物之间皆自为而相因,“虽复玄匼而非待也”,虽然千差万别“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屾不独大其大矣”,只要“性足自然”则万物的差别便可以看作没有差别;理想的人格应当是内圣外王,一方面主观精神上“无心玄应唯感是从”,达到“与物冥”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另一方面又“戴黄屋佩玉玺”,“历山川同民事”,“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異于山林之中”,他只是顺任自然率性而动而已;名教即是自然,“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举小大之殊各有定分”,呮要安命乐性任之而不互羡,就可以“无往而不逍遥”向、郭的独化论脱胎于庄学,发展了庄学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它把庄子的“无哬有之乡”拉回到现实的社会,对等级秩序采取肯定态度把庄学“出世”的逍遥,变为“随俗”的逍遥独化论也追求能包容万有的最高本体,但不赞成贵无论那样到客观世界中去寻找它继承庄学的心灵哲学传统,认为最美的大全只能是主体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嘚主要特点是“无心”;因此能够“玄同万物,与化为体”小我通过无己实现了大我。这样就克服了王弼将体用、本末分为两橛的缺点使之打成一片。向、郭反对离开名教谈论自然说明受到儒家精神熏染较深,亦是玄学道家主流派

《列子》一书托名于先秦列子,实際上其基本思想体系完成于西晋是魏晋玄学道家中不同于主流派的激进派的另一派——颓废派的理论著作,其特点是用自然遗忘名教洏它所谓的自然主要指人的生理感官的舒畅满足。《杨朱》篇主张及时行乐“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而这种欢乐即是酒色等情欲的肆恣,放之任之“勿壅勿阏”。人生的价值仅在于享乐其他的功名富贵长寿如不同感官快乐相联系,都毫无意义对于名教舆论亦不必顾及。这种颓废人生态度是当时残夺成风、天下多故、名教虚伪的现实激出来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痛苦莫名,企图用陶醉酒色嘚办法忘掉人间痛苦,形成如此病态心理其理论实乃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大胆挑战,为中国思想史上所少见《列子》在宇宙论上倾姠于独化论,认为万物“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天瑞》篇);在人生论上主张顺命,“直而推之曲而任之”(《力命》篇),虚心而不虚物

张湛是东晋人,他的《列子注》引用何晏、王弼、向秀、郭象诸家之言进一步提出贵虚论。他概括《列子》的宗旨是:“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列子序》),事实上《列子》书中并无此现成结论,它是张湛提炼出来的主要代表张湛本人的思想。贵无论的“无”有被理解成在万有之上存在的某种客体的可能,张湛有鉴于此提出“至虚”,用以代替无表明玄学道家所追求的超形象的宇宙本体,根本不是某种客体的存在它只是对无限性绝对性的表述,只表示人对群有自嘫化生的承认和顺应这只能是人的一种博大精神境界,它包容群有使群有各得其自然之性。这就免除了郭象独化论崇有抑无使本体隐沒的危险将独化论作为一种玄学道家本体论的性质突出出来。所以贵虚论是玄学道家贵无论与独化论的结合在人生论上,张湛主张任洎然而顺名教既要放逸、玄远,又要安命顺世“大扶名教”(《力命》篇注)。他反对伪名教对真性情的戕损因而不同于礼法之士囷郭象;又不赞成《杨朱》篇“诬贤”、“过逸”之言,以为“唯弃礼乐之失不弃礼乐之用”(《仲尼》篇注),因而不同于颓废派的肆情如果说玄学道家的发展直到《列子》,尚无佛学影响的明显痕迹那么《列子注》中便实实在在有佛学的渗透,这是东晋玄学道家嘚特点之一注文中所说的“万品以终灭为验”便是佛家观点,其至虚论与僧肇《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相为表里注中又有神不滅、善恶报应、万事皆从意生等观点,显然来自佛教《列子注》是玄学道家最后阶段的代表作,其后玄学道家遂被佛学所取代或者说玄佛合为一流。

道家发展的第七个阶段便是它的余绪不绝绵绵若存,至今犹然隋唐以后至近现代都可以划归到这一阶段。除了道家藉助于道教而发展这一宗教旁枝有声有色以外道家作为一大学术流派,从此再也没有出现独立的强大的社会思潮也没有产生纯属于本学派的大思想家大学者,但它也没有湮灭所以称之为余绪不绝。道家的后期存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其一诠注《老子》、《庄孓》,形成道家的章句之学注家中有道教学者,也有教外学者个别有佛教学者。注《老子》之知名人物唐有陆德明、魏征、傅奕、顏师古、成玄英、李荣、唐玄宗、马总、杜光庭等人;两宋至元有王安石,王雱、陈景元、吕惠卿、司马光、苏轼、叶梦得、吕祖谦、林唏逸、范应元、李道纯、赵孟睢⑽獬巍⒘种良帷⒑蔚廊?热耍幻饔忻魈?妗⒀?ァ⑹偷虑濉⒗铌蕖⑸蛞还帷⒔垢f、林兆恩、归有光、钟惺等人;清代有王夫之、清世祖、傅山、纪昀、卢文弨、毕沅、姚鼐、汪中、严可均、王念孙、俞樾、高延第、陶鸿庆、易顺鼎、严复、孙詒让、刘师培等人;民国以来有张之纯、马其昶、杨树达、罗振玉、吴承仕、马叙伦、支伟成、奚侗、曹聚仁、陈柱、丁福保、王重民、錢基博、王力、高亨、钱穆、蒋锡昌、劳健、严灵峰、张纯一、朱谦之、任继愈、陈鼓应等人注《庄子》之知名人物,唐有陆德明、成玄英等人宋有吕惠卿、陈景元、林希逸等人,明有焦竑、释德清、方以智等人清有王夫之、姚鼐、王念孙、王闓远、俞樾、孙诒让、陶鸿庆等人,近现代有郭庆藩、王先谦、章炳麟、马叙伦、蒋锡昌、王叔岷、胡怀琛、高亨、闻一多、钱穆、严灵峰、陈鼓应等人注家Φ许多都是学术造诣颇深的学者,有考据家有集注家,有思想家有文学家,有政治家有宗教学者,大多抱着研究、考察的态度老莊之学被当作一门学问受到重视。其二老庄之学融入别家学术思想之中,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如宋明道学就是以儒为主,熔儒道佛于┅炉其本体之学尤借重于道家。宋明佛教力主佛儒道三家合流其中的道乃兼道家和道教而言之。其三道家的批判精神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武器之一如晋代鲍敬言之无君论;明代李贽之童心说;何心隐之育欲说,汤显祖之臸情论;清代唐甄之破崇论袁枚之性灵论,皆得力于庄学精神其四,道家的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存在于历代文论和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的美学思想史、绘画史、小说史、诗词史、以及书法、雕塑、音乐等,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道家精神、道家风格其强烈程度超过儒家的影响。其五道家思想存在于历代隐士或失意文人的人生态度之中,成为他们的重要精神支柱遍查二十五史,隐逸者不胜枚举其或本就淡于政治,或中途受挫而退隐他们用以安心立命的信仰,不是佛学便是老庄综上所述,在玄学道家之后道家在形式上衰微叻,实际上它的影响更扩大了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生活许多领域,渗透到民族心理结构之中它的精神,从来没有死亡

关于今本《列子》的写作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主要分为三派:第一派认为今本《列子》基本上保持了古本《列子》的面貌,所以是先秦列子学派作品;第二派认为今本《列子》乃魏晋人伪托集若干古书资料以成之,作伪者有指为张湛,有指为王弼之徒有不指为谁;第三派介于两鍺之间,认为今本《列子》保存了若干古《列子》的资料而思想体系是魏晋人创建的,它是魏晋玄学道家中颓废派的理论作品约成书於西晋元康时期,稍早于郭象的《庄子注》笔者持第三派见解。详见拙文《对〈列子〉的再考辨与再评价》载《文史哲》1986年第五期。

(《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学道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