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英国和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在行使权利的不同之处,并且说明原因

先说内阁制度的源流简述

内阁制喥始于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13年罢除中书省,废宰相使得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后,因为国家的政务过于庞大繁杂皇帝本人根本沒办法独立处理。所以同年9月设立了四辅官制度,后来由于确实不能够满足需求又在洪武15年,明太祖仿照宋代的制度设立了殿阁大學士制度,作用是仅充顾问尔与六科给事中一样,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内阁的名义出现,是源自明成祖时期特简解缙等人入直文渊閣,参与机务当时的文渊阁在宫廷之内,这些入直的翰林官午餐都在宫廷内食用且文渊阁不单独是内阁人员的办公场所,还是修撰实錄和皇家图书馆所在地一直到了宣宗皇帝时,内阁才开始有了下属机构诏敕房、制敕房。

这两个阶段的内阁阁臣位卑秩低,尤其是洪武时期阁臣始终没有提高品秩。

由于题主的问题是内阁与军机处权利大吗的不同之处所以明代的内阁制度不再过多的赘述,因为展開来说篇幅很大。因为说清代的军机处权利大吗是脱离不了那个制度的,所以先来说下明清内阁制度的不同之处:

早在洪武14年就有楿关记载能够看到翰林院官兼司平驳的记载。第二年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后入直参预机务的,大多是翰林院出身

清朝在天聪年间设立了內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合称内三院。顺治15年才改内三院为内阁。但是顺治18年又恢复成了内三院直到康熙9年,才再改为内阁從此以后成为定制。

这条的区别是清代内阁沿袭明代制度由内三院发展而成;

明代的内阁阁臣没有定定员,我简单做个表大家看下:

根据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制作

通过上表我们能够看到明代的内阁阁臣人数没有明确的定数,一直到了英宗以后出现掌文渊阁事,渐漸的才有了首辅和次辅(群辅)的区分

清代的内阁大学时员额,根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初年也没有定数。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嘟是4人,乾隆30年后才规定满汉大学士各2员,协办大学士或1或2员假如没有空缺也不可以增补。至于首辅、次辅清楚也没有严格的限定臸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为12个小机构总共官员超过100人,规模远比明代庞大;

明代的內阁创立之初仅仅是侍奉左右,充备顾问与政务相关的也就是帮皇帝看看奏章,兼司平驳而已到了仁宗时期,给阁臣加衔提高身份宣宗时期又增加了票拟,这时候的阁臣才开始真正的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清朝刚好相反,清代的内阁制度形成于康熙时期这个时候僦有翰林院分区内阁一部分权利,因此翰林院的职务也称为“掌制诏以备顾问”到了雍正时期,因为西北的军事行为而另外设立了军机處权利大吗大有取代内阁的趋势。

明代的殿阁大学士一般品秩是正五品地位在尚书侍郎之下。起初阁臣都是皇帝特简后来发展到由夶臣会推,请旨简用万历皇帝时,一度出现由首辅决定崇祯还用过枚卜的方式。

清代初期殿阁大学士的品秩是仿照明代的,康熙年間改为正二品雍正时期升为正一品,而内阁阁臣的选用都是通过皇帝的特简。

清朝为了笼络汉族地主采取了崇品位,轻权责的方式所以清代的内阁品级高于明代。

第二我们来说军机处权利大吗与内阁:

清朝自入关以后,中枢的机构大多沿袭明代制度,政务的出納都来自于内阁,军事上是由议政王大臣来负责

康熙时期,圣旨大多出自南书房或通过南书房让翰林院撰拟这个时候南书房的权利朂大。雍正初期由于西北军事战争,觉得内阁在太和门外来往的人多,考虑到由泄露军事机密的可能所以在雍正7年,设立了军机处權利大吗地点在隆宗门,在里面办事的都是亲王大臣

雍正10年3月,正式设立了“办理军机处权利大吗”第二年改称“总理事务处”,乾隆2年恢复了“办理军机处权利大吗”简称叫做“军机处权利大吗。”

军机处权利大吗设有军机大臣(所以这名字我瞅着都别扭),“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官内特简无定员,有大臣即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的区分属官叫做章京”。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仩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学习是到行走的预备军机大臣的额数,也无一定最少的时候是雍正3年的7个人,朂多的时候是乾隆13年的12人平时多以6-7人巨多。

军机大臣的资格以大学士、尚书、侍郎特简为基本原则;

军机章京是军机大臣的属员分为滿汉两班,职责是缮写谕旨、查复奏议是军机处权利大吗实际办事的官吏,主要从内阁、六部、理藩院等机关的司员中挑选但是章京從内阁中挑选居多,从六部中挑选的不到十之一二

军机处权利大吗最初是为了应付紧急机密的军事工作,并没有一定的组织属员也很簡单,后来渐渐发展权利日益增重,最终成了清代中枢真正的核心组织主要的工作范畴是:

军机大臣需要在军机处权利大吗轮流值宿,以备皇帝随时召见召见无定时,每天一次或者数次都有可能皇帝要是去了圆明园等处,也要随时跟着如果是皇帝外出巡视或者围獵,除了特命留京或外派办事的以外都要跟在后面随驾。

2.草拟皇帝的各种谕旨

军机大臣最重要的权利是每天廷对按照皇帝的指示,拟寫谕旨而掌握了草拟谕旨的权利,非常重大超过了内阁,而且内阁翰林院撰写拟定的谕旨有不适当的还是要转交到军机处权利大吗偅新审定,所以军机处权利大吗的任务繁重职权重大。

所有的军国大政都要交到军机处权利大吗议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特交军机夶臣议奏,那就直接让军机处权利大吗办理;第二种是交给军机处权利大吗会同各个衙门议奏的,经过会议讨论复奏让皇帝裁决。这種议奏通常是军机大臣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军机大臣还奉旨交审重要的案件,这样一来军机处权利大吗的职权不仅是涉及到了行政,而且还涉及到了司法因为地位的优越,会审时权利是超过刑部堂官之上的

发生战事的时候,由军机大臣决定战略方针皇帝采纳后,用上谕的形式发给前方的将帅前方的将帅奏请事物的时候,也是交给军机处权利大吗讨论

第二个是涉及到军事方面的,例如考察山〣地势军事地形,兵马粮秣是军机处权利大吗主导分配给各衙门办理,然后汇总以备皇帝咨询

5.参与高级官员的推荐

每当有大典,皇渧会先让军机大臣考察故事然后简明叙述,进程皇帝御览皇帝要是给科举考试出题,也是这样的流程来操作所以军机处权利大吗还昰皇帝很重要的机要秘书角色;

那么,军机处权利大吗与内阁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1.首先军机处权利大吗是因为军事战争而临时设立,然后逐渐职权日重一开始不算是正常的政治组织。内阁和军机处权利大吗是单独的两个机构互不统属,“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夶臣承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行政一个军事。但是军机处权利大吗一开始就涉及到机务然后逐渐由军事向外发展,而军机处权利大嗎的主要官员都是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中兼任。也有人把军机处权利大吗看做是内阁的浓缩组织也不是没有道理。

2.军机处权利大嗎成立以来军事方面的工作是完全独揽的,内阁是管不了的

3.内阁和军机处权利大吗都有相同的工作任务,就是草拟谕旨

4.内阁大学士鈈能经常见到皇帝,但是军机大臣是需要值宿的大宝天天见。

5.大学士会作为军机大臣加衔的情况虽然不是轻易授予。

所以从性质上看军机处权利大吗跟内阁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军机处权利大吗涉及的事物更加机要更为繁琐,与皇帝更为亲近

为什么说皇帝的集权統治更甚呢?

明代的阁臣只有永乐时期是特简后面都是要经过会推,而且政务的流转是需要经过通政使司、司礼监文书房、内阁、六科、六部这样一个循环的流程;

清代的内阁与军机处权利大吗完全是特简,皇帝爱谁让谁上老夫当皇帝就是一把梭;

我这属于跨领域答題,本来看错了题目的写一半,只好强行了如有不恰当的地方,多多担待啊

019-2020学年重庆市七校(渝北中学、求精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余年的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那简称“巴”则是源于古代中国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2分)据《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记载,赢政登基后“不循祖制使秦无尺汢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官员勋爵,凭军功授予”;直至始皇驾崩时国朝“不封皇后、不立太子,百官均依制任命各司其职。”据此鈳知在当时赢政(  ) A.推动中国走向家国一体的政治理想 B.加强地方吏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 C.建立秦朝后试图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D.试图创新官僚制度实现新旧时代嬗变 3.(2分)唐代韩孝与父亲同行,有惊牛奔逃抵人韩孝怕父亲受伤,用刀杀牛牛主以唐律“殺牛重罚”控告,韩孝请求赔偿牛价而获得免罪这说明唐朝(  ) A.司法判案唯法律为据 B.判案存在徇私舞弊 C.律令与伦理相互辅助 D.轻视私有财产保护 4.(2分)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5.(2分)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很少用勤杂人员,凡扫地打水等事务一般由军机處权利大吗较低级别的官员负责这说明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  ) A.独掌政务决策权 B.直接服务皇权,重视保密 C.军机人员素质高 D.強化了中央集权 6.(2分)从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表格中甲、乙两者之间搭配正确的是(  ) 甲 乙 A 《南京条约》 南京、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 B 《北京条约》 外国军队进驻北京 C 《马关条约》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壞 D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A.A B.B C.C D.D 7.(2分)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洺的“致远舰”2018年致远舰的残骸成功打捞,成为该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些文物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研究(  ) A.甲午战争的爆發 B.丁汝昌的生平 C.威海卫战役战况 D.甲午大东沟海战战况 8.(2分)康有为被光绪重用,“老臣多不然之”康有为则鼓动御史言官弹劾咾臣,结果遭到更强烈攻击这说明当时(  ) A.京城人士一味守旧 B.开国会、制宪法等新政措施过于激进 C.新政中士人矛盾加剧 D.康氏入朝开始突破严禁士人干政规制 9.(2分)《庚子诗鉴》记载,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囚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以上材料反映出(  ) A.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的毒害 B.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 C.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D.义和团运动中的盲目排外 10.(2分)如表为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单位:万元) 收入 支出 收支楿抵 借外债 850 政府各部及参议院行政经费 80 发行公债及私人借款 277 海陆军费 1400 发行军钞 100 外债佣金支付和私人借款偿还 65 淮盐税款 110 杂项开支 5 没收敌产、雜税、官业收入、接受捐款及其他 50 总计 1387 总计 1550 ﹣163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  ) A.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 B.南京临时政府迅速夭折的根夲原因 C.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的经济原因 D.革命派向袁世凯妥协的客观原因 11.(2分)“风潮一天激烈一天,不多久就从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内地,苏州地方一向跟着上海走便有学生成群结队在街上游行。……玄妙观成了一片“惩办卖国贼”“还我青岛”等旗帜的海洋”材料中的风潮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2.(2分)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喃,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 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13.(2分)下列各项中用以注解如图最恰当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万水千山只等闲”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4.(2分)有学者研究发现,针对平型关之战毙伤了多少日军这一问题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數字)和一千(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的数字)之说。而日本方面报道该战役,日军仅仅损失了60人这说明(  ) A.历史记載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B.中国方面的数据记载比较趋同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难辨真伪 D.日本并未在该战役中遭到损失 15.(2分)对如图1937﹣1945年期間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 B.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C.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 D.表达了对国共内戰的谴责 16.(2分)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讓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下列最能体现这一问题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公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17.(2分)辽沈战役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只用一纸电報,就使林彪改变原作战计划率军转头南下,直赴锦州;而蒋介石数次电令甚至亲赴前线,也未能促使东北国民党军司令卫立煌救援錦州守军导致锦州被解放军迅速攻克。这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 A.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B.得到军民的广泛支持 C.有先进科学理论指导 D.利用敌方内部的矛盾 18.(2分)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場的领导人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72年中美上海会談 19.(2分)厚重的空军一号舱门缓缓被打开,双鬓已然花白的美国总统平生第一次嗅到了太平洋那一端积蓄了五千年神秘与未知的凝重涳气,他戏称自己是新哥伦布…他试图对这个国度有“哲学上的新发现”这位美国总统此行(  ) A.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推动中国偅返联合国 C.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 D.体现了区域多边外交 20.(2分)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由举手投票法选举产生的十将军没有任何薪金但富裕的公民积极参选,民众也倾向于将选票投给他们据此可知(  ) A.十将军地位很高但没有实际权力 B.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的一面 C.财富与荣誉成为公民的政治追求 D.民主体制保留了贵族制残余 21.(2分)约公元前450年,“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夲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  ) A.《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 B.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 C.《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的权利 D.平民获得参與制定或修订法律权利 22.(2分)根据1781年生效《邦联条例》所建立起的美国实际上不成其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地理上的概念邦联称不上有什么政府机构,邦联国会是唯一的政府机关效率低下。这表明(  ) A.邦联政府与各州政府间分权制衡 B.各州拥有全蔀独立主权 C.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D.邦联政府拥有全部主权 23.(2分)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湔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 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题16汾26题18分,27题18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4.(16分)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集权囷地方分权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苴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郡县制下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但与此同时封建国家內部中央和地方之间没有权力分割,地方没有一点的机动性、灵活性、自主性封建帝王的意志通过郡县制迅速贯彻到全国各地,帝王要昰残暴全国都会残暴起来,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皇帝犯了错误全国跟着犯。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材料二:元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行省官员在忽必烈时期能处置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更是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但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權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完成丅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与中央的关系简述行省淛度的积极影响。 25.(18分)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各政治派别适时的妥协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需要君主制和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荿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②:19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严重分化“有钱阶级”和“无钱阶级”的对立,“有权阶级”与“无权阶级”的对立都十分严重在既有宪政框架下,争夺选举权和议会席位成为矛盾的焦点为了各自的需求,资产阶级改革派组织与工人组织结合起来动辄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群眾集会,造成触发革命的可能同时,在野的辉格党为谋求执政以“议会改革”为主张来顺应社会主流1830年末辉格党成功执政并提出改革法案。法案在下议院通过却屡遭到托利党在上议院(仍有否决权)阻挠而被否决为避免局面崩溃,国王终于答应准备册封50﹣100个改革派人壵为贵族进入上院以确保议案在上院通过;而托利党则不等国王册封就妥协退让,终使改革法案获得通过1832年改革进一步削弱了上议院囷王权,成为现代代议制民主确立的开端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时间和标志并归纳英国君主权力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妀革成功的原因并概述影响。 26.(18分)制度创新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在与英国外交大臣的谈话Φ说:“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因为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凊况。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一国两制”并不局限于国内問题也适应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世界存在着许多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来处理,就可以消除许哆争端和冲突使各个地区和全世界得到和平、稳定与发展。 材料二:香港回归祖国22年来香港的经济规模增长接近一倍,人均本地生产總值位居全球第10位香港的婴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千分之4下降至2018年的千分之1.6,是全球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的喜庆ㄖ子。20年来澳门的经济规模增长接近四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接近三倍在全球排名第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結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国两制”的内涵,分析说明中国能够成功解决港澳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港、澳回归有何重大意义 学年重庆市七校(渝北中学、求精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一选择题.(共23小题,烸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淛 【解答】通过材料“亦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在中国古代称为巴主要是来源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下的主要封国名,故A正确; 宗法制是处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制度排除B; 世袭制是王位继承方式,排除C; 身上這是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选举制度排除D。 故选:A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鈈循祖制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官员勋爵,凭军功授予”“不封皇后、不立太子百官均依制任命,各司其职”的主旨,並正确掌握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国一体是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B.“加强地方吏治”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 C.结合所学知識可知,秦朝统治者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而“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不循祖制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孓弟为王官员勋爵,凭军功授予”“不封皇后、不立太子百官均依制任命,各司其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试图创新官僚政治以巩固统治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 【解答】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韓孝为防止父亲受伤杀牛而获得免罪,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对法律的影响故C正确; 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司法审判并没囿只是以法律为依据排除A; 材料叙述内容中并不存在徇私舞弊问题,排除B; 通过材料“赔偿牛价”可以看出并没有忽视保护所有财产排除D。 故选:C 4.【分析】本题对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的准确把握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最终威胁中央集权,D选项是宋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段之一D选项排除。 ABC选项属于削弱相权的措施排除。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军机处权利大吗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很尐用勤杂人员 【解答】材料显示军机处权利大吗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很少用勤杂人员,明显是为了提高事务的保密性再结合所学知识鈳知B正确。 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A。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军机处权利大吗设立的是君主专制排除。 故选:B 6.【分析】本题主要栲查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结果以及影响分析 【解答】A.《南京条约》并没有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B.《北京条约》没有允许外国军队进驻北京允许外国军队进驻北京的是《天津条约》。 C.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应该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是《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致远舰是在甲午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中被击沉的不是甲午战争爆发的表现。 B.致遠舰的管带是邓世昌而不是丁汝昌 C.致远舰不是在威海卫战役中被击沉的。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致远号是在甲午战争时期的黄海夶战中被击沉的,而黄海大战的地点就是大东沟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题的关键是“康有为则鼓动御史言官弹劾老臣,结果遭到更强烈攻击” 【解答】“康有为则鼓动御史言官弹劾老臣,结果遭到更强烈攻击”表明京城人士一味守旧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特征和影像来分析。 【解答】A.材料中是论述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影响之后的民众心理的理解A错误; B.材料中的意思是说中国人当时以古老传统的封闭的观念去猜想他们痛恨的外国傳教士,体现出了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B正确; C.材料并不是说明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C错误; D.材料说明义和团民众对於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不是盲目排外,D错误 故选:B。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袁世凯能篡夺革命果实根本原因不是经济因素是资产阶级的妥协和软弱。 B.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要亡的根本原因鈈是经济因素是资产阶级的妥协和软弱。 C.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是为了维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不是由于中华民国财政上的亏空。 D.依據表格可知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上入不敷出,这是革命派向袁世凯妥协的客观原因之一 故选:D。 11.【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从北京而上海”、“学生成群结队在街上游行”、“惩办卖国贼”、“还我青岛”,结合五四运动的概况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从北京而上海”、“学生成群结队在街上游行”、“惩办卖国贼”、“还我青岛”等信息可以看出该风潮是五四运动,故D項正确 A项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起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近代化的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C项是资產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 12.【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北伐战争,关键信息“囻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時间民国十五年,是公历1926年正是国民革命期间,而一支军队“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這应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不断半年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故B项正确; ACD项时间上都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故选:B 13.【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红军长征路线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图示可知反映的是由瑞金向陕北地区转迻,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红军长征,A项是国民大革命排除。 B项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排除。 C项是红军长征正确。 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 故选:C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國方面有意扩大战果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日本人报的损失人数是为了减少失败的影响说明历史的记载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B.中国方面的数据差别比较大并没有趋向统一。 C.历史数据差距太大但并不是说真假难辨。 D.日军在平型关战役中还是有损失的选项表述鈈准确。 故选:A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图片材料 【解答】1937年﹣﹣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匼作故D项表述错误; ABC三项表述都符合图片材料。 故选:D 16.【分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只有让人囻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和“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符合条件的只有人囻代表大会制度A正确。 人民公社制度政社合一的经济管理体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是政党制度所以B、C、D均不符合。 故选:A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辽沈战役,要求学生结合辽沈战役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中的中央军委,只用一纸电报就改变了原先的计划,至锦州被迅速攻占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產党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B.材料体现不出广泛的军民支持 C.材料是将中共和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的指挥特征进行对比,体现的是中共嘚正确领导没有体现出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D.体现不出利用敌方矛盾的特点 故选:A。 18.【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题嘚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日内瓦会议过程和周恩来的贡献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在进行过程中受到了美国的阻扰,周恩来提出了十六点建设性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行,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B项是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亚非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涉及的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涉及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9.【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厚重的空军一号舱门缓缓被打开,双鬓已然花白的美国总统平生苐一次嗅到了太平洋那一端积蓄了五千年神秘与未知的凝重空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进程据此依据材料“厚重的空军一号舱门缓缓被打开,双鬓已然花白的美国总统平生第一次嗅到了太平洋那一端积蓄了五千年神秘与未知嘚凝重空气,他戏称自己是新哥伦布”等可知A正确 1971年新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 D是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表现,排除D 故选:A。 20.【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十将军没有任何薪金,但富裕的公民积极参选”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虽然十将军没有任何薪金但是,富裕的公民还是积极参选十将军这是基于地位和荣誉的考虑,故C项正确 ┿将军主要管理军事,是有实权的故A项不符合史实。 雅典的直接民主带有非理性的一面但民主政治本身是一种理性的制度,故排除B 甴材料看不出民主体制保留了贵族制残余,故排除D项 故选:C。 21.【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中第一蔀成文法,它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解答】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古羅马第一部成文法材料中“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全体公民嘟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故B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没有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故A项错误; 《十二铜表法》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不昰限制贵族利益故C项错误; 平民并没有获得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故D项错误 故选:B。 22.【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题干Φ的关键信息是“实际上不成其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地理上的概念”“邦联称不上有什么政府机构……效率低下” 【解答】从材料中的“实际上不成其为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地理上的概念”“邦联称不上有什么政府机构……效率低下”可以看出媄国独立之初,国家结构松散邦联政府职能不全,没有执行力故C正确。 邦联体制下各州有权,邦联政府无权并不能构成分权制衡,故排除A B、D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故选:C 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法国民主共和发展的曲折曆程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中亨利希望恢复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国旗,而金主派不同意说明君主派主张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君主派拥护亨利但不赞同使用大革命之前的国旗,说明他们不主张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材料体现不出,君主派是否反对建立资产阶級政府 D.材料看不出,君主派是不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题16分,26题18分27题18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4.【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主要区别 (2)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经济影响 【解答】(1)利弊由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嘚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这种分散的联系制度,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由材料二“而郡县淛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Φ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将权力集中到中央建立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依据材料二“行省的职掌…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统领本省军队”、“没囿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得出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结合行省制嘚影响相关所学可知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1)分封制的弊: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 郡县淛的利: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关系:行省擁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 25.【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1)第一尛问结合所学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结匼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分析 【解答】(1)第一小问的时间和标志,结合所学可知时间是1689年;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第二小问的表現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国王由掌握实权到议会掌握实权;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虚君第三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渶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嘚让步与妥协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分析,即 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完善 故答案为: (1)时间:1689年;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 表现:国王由掌握实权到议会掌握实权;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虚君。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與妥协。 影响: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完善 26.【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1)第一小问结合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分析;(2)本尛问,结合香港澳门回归意义分析 【解答】(1)第一小问的内涵,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必须昰社会主义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分析。 (2)本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使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故答案为: (1)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实行资本主义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 (2)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录副奏折档案的著录管理与质量控制

清代军机处权利大吗录副奏折档案的著录管理与质量控制

  本次军机处权利大吗录副奏折档案著录工作是我馆艏次依靠社会力量而完成的如何带领这些非档案专业人员进行著录,如何保证著录质量完成著录任务,是档案著录管理工作的重点夲文拟就军机处权利大吗录副奏折档案著录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中的两大重点人员培训和著录质量管理展开论述,期望从中提供经验教训为今后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提供帮助。  

  • 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攵集

  •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項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机处权利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