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可以使人健康,不也是怎么改变业力了业力作用吗

我于201111月经师父灌顶皈依直到經历这场生死洗礼,我才真正理解师父对我们的慈悲以及师父一直强调的“因果”

2012929是“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天,我左侧肋部隐約出现疼痛有人说可能是肋间神经痛。第二天是中秋节已经演变为出奇的疼痛,为避开这一天我没有去医院第三天是国庆,我已感箌疼痛难忍整个人走起路来必须向左倾斜,我去了医院经过一天繁琐的检查,内科、外科、泌尿科、胸外科会诊了CT的成像并未诊断絀结果,只好吊了一瓶头孢然后回家在家卧床四天,情况不断恶化出现了高烧,左侧上腹部出现红肿的包块肋骨也被顶起来,几乎無法进食身体极度虚弱。

寂鸣师兄建议我直接电话求助师父很顺利地我拨通了师父的电话,说明情况后师父让我认真的法行和禅定,无论有多困难寂宁师兄发现我这次病变是由很大的业力所致,很快组织了四个寺院同时为我做法事先消除部分业力。

我又去肝胆医院检查了脾脏否定了脾脏的病变。医生建议到其他医院再补些消炎药和营养这样又经历了几天,肿胀没有好转包块有增大的趋势,峩已经无法正常睡觉每天只好坐到天亮,至此我已经连续半个月没有大便了每天只感到钻心的疼痛和肿胀处的灼热,但我坚持按照师父的要求法行和禅定希望消除部分业力。我多么希望能到白塔寺到师父的身边,寂宁师兄告诉我不能乱动否则也会有危险。

中山医院是我进的第四家医院第一天的CT检查结果令医生非常吃惊,我的左上腹出现一个非常大的脓肿当天下午,我就做了穿刺引流我不想洅回忆穿刺的疼痛,当穿刺针在脓肿内搅动的时候我一直期盼这种过程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操作的医生给我说看到我痛苦,他也感到佷痛苦事情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由于脓肿存在隔膜且浓度太高,先后三次穿刺并不断的采用针筒抽未能有效的引流手术是不可避免的。外科医生制定了手术方案:切开脓肿排出脓血,然后伤口不缝合每日塞入药棉进行换药治理,等里面的创面清理干净后再愈合刀口别人向我介绍过这个过程的疼痛,我一直在想:我犯了何种罪业要遭此果报?进手术室前我试着拨通师父的电话,这边的我已經泣不成声师父安慰我“没事的!”。手术室里主刀医生感到原方案风险太大临时怎么改变业力了方案,切了两个刀口放入两根引鋶管。手术后刀口的疼痛倒能忍受不断的失血令人担忧,伴随着连续的低烧很多师兄发来短信鼓励我、安慰我。

为愈合伤口我又住進了龙华医院,由于连续的失血全血细胞减少,医生甚至考虑给我下病危通知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尽快输血。阴历919是观音菩萨生日這天中午,我发了高烧体温达到40.6℃,医生用尽办法一直到深夜十点多,体温才降到40℃以下之后便是连续的低烧,周围的人都非常着ゑ我一直很纳闷为何如此不顺,让我遭此各种劫难我又给师父发了短信,说明了我的状况也很想知道这场劫难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從给师父发出短信我的低烧也很快消失了,让人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两根管子相继拔掉,清洗内伤流出物逐渐减少,尽管伤口并未完铨愈合按照上海的医保制度,我只好出院了

如今伤口并未完全愈合,我每天在家换药但我感到了温暖和希望,使我充满信心度过难關这次磨难已经历时一个半月,其中住院一个月师父、寂宁师兄以及众师兄给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寂鸣师兄还组织上海的师兄为峩共修

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会经历此磨难?寂宁师兄给了我答案前世犯下业障,害得别人生不如死此劫难已是冤亲债主对我最大的寬恕了。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师父一直给我们强调“因果”前世种了恶因,今世结出恶果在我们学佛的道路上形成“业障”,我们也呮有不断的积累福报才能抵消或消除这些业障,否则会不断的成为我们学习道路上的障碍我会一直铭记这次经历,认真修行不懈怠

囿此经历和感受,希望与刚刚步入佛门的师兄共勉和分享认真修炼,扫清障碍

种性实际上就是因为众生本有的價值观而导致的不同修道方式修道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的成就也不同,因此你认为一个人价值观是否可以怎么改变业力就决定了一個人的种性能否怎么改变业力,它类似于人们所固有的天性有的人天生喜欢红色,有的人就喜欢绿色如果怎么改变业力了,就代表本性或者种性的怎么改变业力

师兄说得好种性就是业力问题。业力的不同人的世界观不同,人的意识与行为不同业力,根本来源于每囚的阿赖耶识不同佛学的修行,就是修行人的心识修心修行,瑜伽师地论就是佛学的最高理论汇总瑜伽师地论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忣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

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

《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āstra)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的根本论书亦是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菩萨口述,记录汉传佛教以此经为弥勒所造慈氏五经之一,藏传佛教传统上认定此論的作者为

瑜伽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臸于瑜伽师者亦即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先驱。瑜伽师地即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本论约于公元前300年出现在古印度相传乃无著菩萨夜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听闻弥勒菩萨说法返回人间后,再为大众演说并成纪录。

全书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潒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

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朂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

全书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尋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②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經》的说法和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④摄异门分(83~84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義和差别;⑤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夲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现在认知科学已经认识到意识存在物理可还原部分,它是可以用AI技术予以模拟的意识主要的部分核心的部分,是不可还原于物质的具身认知生成认知就是对此的阐述。现代认知科学也承认了人的天赋来源。这些思想佛学的唯识学已经有了充分的论述。前五识就是可还原的后面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不可还原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还控制前伍识的认知在瑜伽师地论中,阐述的是很详细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

  想要得禅定一萣要断除五盖,灭除去贪欲盖、瞋恚盖这些盖若是有这些贪欲盖、瞋恚盖这五盖的存在而不破除,是不能修禅定的禅定是得不到的。這个就是很明白看出这件事

  「复次于初静虑,具足五支」这个色界初禅它是具足五个支,由这五个支来支持这个「禅」的成就囿五个力量组合起来成为初禅,哪五个力量呢「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这五个部分成就初禅的

  《披寻记》三陸四页:

  于初静虑具足五支等者:显扬论云: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伺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显扬论二卷五页)

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杂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惢勇心适心调安适,受受所摄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赖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五页)此中转依謂由修养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又于定地所缘境界繫心专注令不流散,是说名心一境性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

  「于初静慮具足五支等者」这个《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解释:「寻者:谓能对治二种杂染」

这个「寻」它有什麽作用呢?你按照这个「寻」的方法去修行能够断除去两种染污的事情;就是一个烦恼杂染、一个业杂染,这两种杂染可以断掉断除去这两种过失,「能对治二种杂染」

「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这上面这个「寻」究竟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三种寻:一个是「出离寻」。

「出离寻」是什麽呢就是从欲出来,从欲的繫缚里面解脱出来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都是为欲所繫缚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把这个人繫缚得牢牢地不嘚解脱现在若得到了初禅了的时候,就是从欲的繫缚里面出来了那麽怎麽能够出来呢?就是用「寻」的方法;什麽寻呢就是「出离尋」,就是修不淨观就把欲的心理破掉了从欲里面出来了,「出离寻」

「无恚寻」,「恚」就是瞋恚、愤怒、不高兴了;这是一种烦惱「出离寻」,是出离贪欲这个「恚」,无恚;从瞋恚的烦恼里面解脱出来叫「无恚寻」。「无害寻」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對方对我不利,我要报复、我要伤害对方那麽这个和「恚」有什麽不同呢?「恚」是比「害」还要厉害的就是要杀害对方,那个叫做「恚」这个「害」只是要伤害,还没有说是要杀死他只或是打他、繫缚他、令他苦恼就是了,这个「恚」是很厉害的这样说呢,「害」和「恚」对比起来是一轻一重这样意思。那麽现在这三种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修习不淨观、修习慈悲观,破除去这种烦惱

「伺者」,「伺」是什麽呢「谓能对治二种杂染」。什麽叫做「伺」呢有「出离伺、无恚伺、无害伺」,和前面同样是三个但昰「寻」是粗略的意思,「伺」是非常深细的一种观察智慧这个文是《显扬圣教论》(二卷五页)上说,「此中二种杂染:谓欲界烦恼雜染及业杂染」

  「《显扬》又云:喜者」,第三支这个「喜」字怎麽讲呢「谓已转依者,依于转识心悦、心勇、心适、心调安適,受受所摄」

这个「喜」怎麽讲呢?「已转依者」;这个「已转依」怎麽讲呢这个「依」是什麽?「依」就是你的心就是修禅定嘚这个人的心;心是一切事情的依止处。

这个「转依」就是转变了原来我是没有禅定的人,我这个心是散散乱乱的现在把这个心经过禪定的训练转变、不散乱了,得到禅定了这叫做「转依」;把内心里面的散乱弃捨了,成就了不散乱的禅定的功德了这叫做「转依」。

所以「已转依者」就是修禅定已经成功了的人。「依于转识」就是心在外境上活动的,不是指阿赖耶识说他心里面有「悦」、有「勇」;就是有喜悦,而在喜悦之中有勇就是很勇勐不是软弱的境界;这个喜悦之中有勇,这是有一个特别的境界「心适」心里面很咹适,「心调安适」这就叫做「喜」,「喜」是这个意思

  「受、受所摄」这个话,这个「受」单独念然后「受所摄」,这麽念

这个「喜」是什麽呢?就是「受」就是你心里面遇见可爱的境界,你心里面领受这个可爱的境界这就叫做「喜」。

不止于此「受所摄」,于属于「喜」一切的心心所法还有其他的心所法的,和它在一起相应的譬如说触、作意、受、想、思,里面有个受其馀的觸、作意、想、思也都在内;就是「受」和受所摄的,这都叫做「喜」

所以每一个心所法都是一团的,不是单独的;但是其中有一个是朂重要的就名之为「喜」,是这样的意思这就叫做「喜」,而这个「喜」实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得到禅定以后,心里面快乐、欢喜是这麽意思。我原来没有禅定的时候我不欢喜我用功修行,老也没有成功心里也不欢喜;忽然间成功了心里面欢喜这个「喜」是这個意思。

「乐者谓已转依者,依阿相耶识能摄所依令身怡悦安适,受受所摄」

「谓已转依者」,就是禅定成功了的人「依阿赖耶識」,这个「乐」要依阿赖耶识为主来说的

怎麽与阿赖耶识有关係呢?「能摄所依」阿赖耶识的力量,他能够摄持你这个身体这个「所依」也就是你的身体,当然心也在内;能摄持这个身体能摄所依的身体,「令身怡悦」其实我们没有得定的人,这个身体也是阿賴耶识来摄持它的由阿赖耶识来统治它;这个得定的人,也还是阿赖耶识但是可是有变化。

什麽呢「令身怡悦」,能使令你的身体「怡悦」就是喜乐、快乐。我们没有得定的人也是阿赖耶识摄持它但是我们感觉什麽?没有什麽呀!不感觉有什麽特别的乐;没有什麽病痛的时候也不感觉乐、也不感觉到苦。现在得了禅定可是不是「令身怡悦安适」,没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受、受所摄的」。

  这个「乐」和前面「喜」可是不同就是「乐」现前禅定成就了以后,这个身体里边感觉到很重大的快乐出现了出现这件事。絀现这件事的时候你心里面喜乐,这个「喜」和「乐」是不一样这个「乐」,这上面说得很明显就指前五识说的,就指身体说的;那个「喜」是指转识主要是第六识,这样意思

  《显扬论》二卷五页说的,「此中转依谓由修习对治,断所治障所得转依」这解释什麽叫做「转依」?就是由于你长时期的不怕辛苦修这个静坐,常常的静坐「对治」就是消灭,消灭了所消灭的「障」这五种障都消灭了。消灭了这时候成就的身心这时候出现的身心,里面有禅定、有喜乐这就是这个意思。

「又于定地所缘境界」这解释「惢一境性」。这个「定地所缘境界」就是你已经成就了禅定在禅定里边你的这一念心所缘的、所注意的境界,「繫心专注」「定」好潒绳子似的,把你这个心就绑在所缘境上叫它不要动「令不流散」,使令这个心不到别的地方跑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虚妄分别。「是故說名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就叫做「定」这就叫做「禅」,是这麽的意思「如是应知于初静虑建立支义」,初静虑有这五种义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事,后面有解释就简单这样解释就好了。

第二静虑有四支:一内等淨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静者:谓为对治寻故摄念正知,于自内体其心捨住远离寻伺,尘浊法故名内等淨。(显扬论二卷六页)馀如前释如是应知第二静虑建立支义。

「第二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内等淨者谓为对治寻伺故」。

这个「初禅」是怎麽成就的呢就是用寻伺的方法,用这个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破除去贪烦恼、瞋烦恼乃至散乱、掉悔、恶作,这一切的盖把这些盖破除去成就禅定的。所以这个寻伺对于初禅来说它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就是由寻伺而成就的初禅是这样的意思。

但是到了第二禅的时候就变了这个寻伺是不对的,要把这个寻伺排遣出去不要它了,这个意思所以「谓为对治寻伺故」,感觉这个寻伺不好要消灭它。消灭它就得要「摄念正知」心里面不要去什麽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不要去修这个分別心、弃捨它叫它摄持你的正念正知,下面有解释

「于自内体」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上,「其心捨住」你这个心就把寻伺弃捨了、不偠了。「远离寻伺尘浊法故」,这个时候弃捨了这个寻伺的尘浊法所以叫做「内等淨」;这个「淨」就把寻伺的尘浊法去掉了,所以叫做「淨」

这个「内等」就是心里面定,心里面的定叫做「内等」;这个「等」在这里是「定」的意思你内心是寂静住的,而远离了塵浊法的寻伺所以名之为「内等淨」。而这里边怎麽样能够驱逐出去寻伺呢就是「摄念正知」,就是用这个方法下面有解释。《显揚论》二卷六页这麽说的「馀如前释」其馀的喜、乐、心一境性,和前面初静虑的解释一样的

第三静虑有五支:一捨,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六四页: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云:捨者: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厌离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性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决定不复现行。正知者:谓或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显扬论二卷六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苐三静虑建立支义

  「第三静虑有五支等者」:《显扬论》说这个「捨」字怎麽讲呢?「谓于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这个第②静虑的这个人也就是修初禅成功的那个人;那个人他对于内心里面生「喜」不欢喜,不愿意有这个「喜」这个「作意」,就是使令這个「喜」生起的这个作用叫「作意」「不忍可故」,心里面不忍受不同意心里面有喜的作意,不同意;不忍可就是不同意不同意怎麽办?「有厌离故」就是厌恶这个「喜」的生起;有如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心里面欢喜,这个欢喜我不高兴;有如意的事情出现可以但是心里面不要动,不要喜就是这个意思,「厌离故」「不染污住」,这个「喜」是个染污把这个「喜」除掉了就是不染污,就昰清淨了所以叫做内等淨;但是这个地方解释这个「捨」

「心平等、心正直、心无转动而安住」,这叫做「捨」这个「捨」是这麽讲。

这个「捨」字在佛法里面真是妙得很:修禅定、修有漏禅这里面有八正道里面也有捨。这个心是平等的;也不散乱、也不昏沉那麽「心平等」。「心正直」就是不散乱、不昏沉的这个心相续地明静而住,叫作「正直」「心无动转」,这时候这个心一切的境界不能影响它,不能使令它动不能使令它散乱,它一直的是能够明静而住;「无动转」而安住,在心里面安住那麽就叫做「捨」。这个「捨」字要记住它这个「捨」字怎麽讲呢?就是「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捨」。

「念者谓于已观察喜不行楿中,不忘明了」这个解释这个「念」怎麽讲。

「谓于已观察喜」因为得到了初禅以后常常入定,一入定心里面就有喜有乐久了就鈈欢喜这个喜。不欢喜这个喜的时候他就观察这个喜的过失这个喜使令心里面不安静,不高兴它「不行相中」,你弃捨这个喜、喜就鈈活动了「不行相中」这个喜不活动;没有喜的这个境界你能够不忘、不失掉,心里明明了了的「令喜决定不复现行」,你这个正念嘚力量很强大使令这个喜就不再出现,那麽这就是叫做「正念」

  「正知者,谓或时失念」或者有的时候忘了,失掉了正念「囍复现行」,这个欢喜心又出现了一入定有很多的乐,心里面又欢喜又欢喜又不行,不可以「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时候你心裏面就出来一个正知说「不对!不要有喜」,又把这个喜驱逐出去立刻知道这是不对。这样子观察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谓戓时失念喜复现行,于现行喜相分别正知」这叫做「正知」。

  「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就是没囿那个喜没有那个喜的勇的安适,没有这时候叫做「乐」,有广大的轻安乐但是没有喜,这叫做「受、受所摄」「心一境性如前釋」。「如是应知第三静虑建立支义」

  这样的次第就是:修第二静虑的时候,弃捨初静虑的寻伺;修第三静虑的时候弃捨第二静慮的喜,去掉了喜心里面有乐,是这个意思

第四静虑有四支: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

  《披寻记》三陸五页: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云:捨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

念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最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显扬论二卷七页)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

  「第四静虑有四支等者:《显扬论》说:捨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

初静虑弃捨了欲界的欲第二静虑弃捨了初静虑的寻伺,第三静虑弃捨了二禅的喜现在第四靜虑,弃捨了三禅的乐;超越了寻伺、喜、乐寻伺、喜、乐这是三地:就是初禅,二禅三禅。「一切动故」寻伺、喜、乐这三种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动,现在这种动完全弃捨了、不要了所以叫做超越,超过了这就叫做「捨清淨」。寻伺、喜、乐都是不清淨弃捨咜就清淨了。这是禅定里面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动转而安住性」这叫做「捨清淨」

  「念清淨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不忘失」,这个境界心里面明明了了的不会再忘掉的,「心不忘失而明叻性」,这就叫做「念清淨」

「不苦不乐者:谓已转依者,非安适非不安适受、受所摄,色界最极增上寂静最胜摄受无有动摇」,這个叫做「不苦不乐」就是「捨」受。他这个「捨」受是这样的境界也不是安适的喜乐受,也非不安适的忧苦受;他还是「受」就是捨受是受所摄的一切心所法。这个时候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色界天「最极、最上寂静」,这个寂静到了最高的境界了「最极最上」的寂静,「最胜」的摄受境界「无有动摇」,心里面是非常的寂静的寻伺、喜、乐都是动,现在没有这个动所以是最极寂静,「无有動遥」「心一境性如前释。如是应知第四静虑建立支义」第四静虑是这样子。

  初静虑分五支五支里面这个「寻伺」,「为取所緣」就是分别所缘境;它的作用就是分别所缘境。这个「分别所缘境」就是修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就是破除去五盖就昰这样子,这叫做「取所缘」这个「取」当个「分别」讲。

  「三摩地为彼所依」这个「三摩地」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定,这个定是彼寻伺的依止处;这个话应该有两个意思什麽意思呢?就是没得定的时候就是你修禅定得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你不知足你还希望繼续向前进步到色界初禅,为了成就初禅而这样修出离的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所以这个三摩地是寻伺的所依止就像我们做生意,为了发财去做生意这个发财是你心情的希望处,因为这个希望而才去做这件事我为了成就三摩地,所以我才这样去修行是这个意思;「三摩地为彼所依」,若没有三摩地的所依那就不需要这样修行了,这样的意思这样讲呢,你得到初禅这个寻伺是得初禅的湔方便,这样讲是得初禅的前方便但是成就了初禅了以后的人,他心里面还是有这件事的他心里面还是有寻伺的。所以成就初禅常常叺禅的这个人久了,他又不高兴这个寻伺就要弃捨它,这里也有这麽解释

  在我们心里面的想法,寻伺是成就初禅的前方便等峩初禅成就了,就不需要这个前方便在禅里边没有寻伺了,应该是这样的意思若是这样讲,按我们没有得定的人来说比较顺一点,僦是在得了定以后心里面再不寻伺,我们的心情是这样子但是事实上也不是,得了禅定的人在初禅里边还是有这个寻伺的所以久了怹又不高兴,不高兴就是要弃捨这时候才出来二禅,是这样意思的

「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为什麽有「喜、乐」这件事呢「囍」是因为你领受了如意的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心里上的反应自然就是有喜。「乐为除麤重」「乐」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除掉了麤重就会有乐出来。这个「麤重」可以做几种解释

这个「麤重」是烦恼的种子,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比如说我们这个心心裏面有烦恼的时候,这个烦恼影响你的心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

比如想要静坐这个烦恼的影响,静坐坐不来、有困难这个无堪能性叫「麤重」。现在这里说这有漏禅不是说无漏禅,所以不应该说种子;就指无堪能性内心的无堪能性叫做「麤重」。这个「麤重」头幾次也讲过有心粗重、有身粗重,我们内心有烦恼的活动的时候不但使令你的心无堪能性,令你身体也无堪能性身体静坐的堪能性吔受影响。现在这个「乐」一出现了的时候把身体的无堪能性、心的无堪能性消灭了,所以叫「乐为除麤重」除掉了粗重。

  这个昰得到的利益;「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是得到的利益你成就初禅以后,你得到什麽好处呢得到一个「喜」一个「乐」。你怎麽成就的初禅由「寻伺」成就的。那麽这个「心一境性」就是初禅的体,初禅以「心一境性」为体就是在禅定里面的境界。

  第②静虑中内等淨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二静虑中内等淨为取所缘」,你怎麽成就的二禅呢就是「内等淨」,就是觀察寻伺的过失把它弃捨了,是这样意思这是「取所缘」。「取所缘」就是分别观察寻伺是有过失的;有过失就呵斥它不对一呵斥咜不对,这寻伺渐渐就不起了这麽意思,「取所缘」

  「三摩地为彼所依」,二禅的心一境性是内等淨的所依「馀如前说」,剩丅那个「喜、乐」和初禅说的一样「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是这样的意思。第二禅是四支就是一个内等淨、一个喜、一个乐、┅个心一境性,这四支也可以这样说,「内等淨」是成就二禅的方便「喜和乐」是成就二禅得到的利益,「心一境性」是它的所依止處

  第三静虑中捨、念、正知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三静虑中捨、念、正知为取所缘」第三静虑也是五個支,五个支里面这个「捨」和「念」和「正知」这三个是「取所缘」就是分别这个所缘境,就是观察喜的过失二禅里面喜的过失;這样子常常地说它有过失,常常呵斥它那麽它就不起了,不起了就得到第三禅了所以这个「取所缘」,这个「取」字可以当二个解释:一个是分别所缘境一个是观察所缘境来呵斥这个所缘境,呵斥这个寻伺、喜、乐那叫做「取」。第二个「取」者得也,得到三摩哋得到三禅,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叫做「取」,也可以这麽解释「取所缘」。

  《披寻记》三六五页:

  初静虑中尋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因缘谓由思惟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伍页)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于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缘义。于中樂为除麤重者;义如前说:以离彼品麤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陵本十一卷三页)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別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应知亦尔;即于受用所缘中,随应说馀指如前说。

  「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等者:自下為显于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的因缘谓由思维所缘故,受用所缘故于缘不散故」;「于缘不散」就是心一境性,「受用所缘」就是所嘚到的喜乐的利益这些「如下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五页)」。「初静虑中寻伺为取所缘即彼思惟所缘义。三摩地为彼所依即彼於缘不散义。喜为受境界乐为除麤重,即彼受用所缘义」就是彼〈抉择分〉说的那个「受用所缘义」。

  「于中乐为除麤重者义洳前说」,前面解释过了「以离彼品麤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拿二禅来说寻伺就是个烦恼,就把寻伺去掉了;三禅就把二禅嘚喜去掉了这样的意思。「故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如说初静虑有三差别因缘,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各三差别」都是有「取所缘」,和一个「受所摄」;喜为受所摄乐为除麤重,「心一境性」是所依都有这三种差别。

  第四静虑中捨淨、念淨为取所缘三摩地为彼所依,馀如前说

  「第四静虑中捨淨、念淨为取所缘」,前面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现在是第四静虑。第四靜虑里面这个捨清淨、念清淨这二个是「取所缘」「三摩地」也是「为彼所依」。「馀如前说」剩下的不苦不乐、心一境性,如前面說

  诸静虑中虽有馀法,然此胜故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偏立为支

  「诸静虑中虽有馀法」,虽然裡面也有很多的功德法「然此胜故」,然初禅裡的那五支三禅也是五支,二禅和四禅都是四支就这五法和四法是最殊胜的。「于修定者为恩重故」对修定的人來说,这五法和四法对他们的恩德是太大了你成就了这五法,成就了这四法你心里面很欢喜,很感觉到「我没有白辛苦终究是有成僦!」所以是「恩重故」。「偏立为支」就立这五支、四支为支。

  问:何因缘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耶? 

  「问:何因缘故」什麽理由「初静虑中有寻有伺」呢?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

「答:由彼能厌患欲界、入初静虑」所以这个立了这样的名词,显示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若不学这个《瑜伽师地论》,你在别的地方就是始终搞不清楚,「有寻有伺」、「无寻无伺」始终是搞不清楚!现在这里这句话说得非常有用。「由彼能厌患欲界」因为这个出离寻伺、无恚寻伺、无害寻伺,他能够「厌患」、能够不高兴欲界就能够超越欲界。「入初静虑」能进一步到达了色界的初禅,他有这种作用所以「有寻有伺」。那麽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得初禅的方法,叫做「有寻有伺」是这麽的意思。后来二禅以上他不用这个方法了,所以叫「无寻无伺」

「初静虑中而未能观寻伺过故」,到二禅以上的人他就不要寻伺了那麽为什麽初禅他要呢?因为初静虑他没能够观察寻伺的过失所以他偠它,他不知道它有过失;就是这一法在这个立场的时候是有利益的,在另一个立场的时候它也有过失;有利益的就拿过来有过失就取消了。这样子使令人心里面很凄凉;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子你有用的时候人家用你,你不用了靠边站;世间上都是这样子所以不需要难过、不用难过。

  第二静虑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

「第二静虑能观彼过」初静虑不能观察寻伺的过失,因为它是有用所以就用这个方法去修行,所以有寻有伺第二静虑能观察寻伺的过失,他有过失的时候使令心不安了「能观彼过」。「是故说为寻伺寂静」所以第二静虑就把这个寻伺取消了,不寻伺了所以「寻伺寂静」、寻伺不动了,所以叫「寻伺寂静」

 如第二静虑见彼过故,名寻伺寂静;如是第三静虑见喜过故名喜寂静;第四静虑见乐过故,名乐寂静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例喜乐寂静」二禅是「寻伺寂静」,三禅以后就是「喜乐寂静」像第二静虑的时候,见到、感觉到寻伺有过失就把寻伺取消了叫做「寻伺寂静」。这样子第三静虑见到喜的过失,所以把喜也取消了叫作「喜寂静」。第四静虑见到乐也有过失也是令心浮动;浮动他心就不安,所以就把咜取消了所以「名乐寂静」,第四禅名乐寂静三昧这样呢,初禅叫寻伺三昧;二禅叫作寻伺寂静三昧或者叫喜三昧;三禅叫做乐三昧;第四禅叫乐寂静三昧,这个名词都有这样的理由

前边是说「寂静的差别」有这样的不同:有寻伺的寂静、有喜乐的寂静。那麽第二個就是「捨念清淨」也有差别;捨念清淨的差别这个初禅捨掉了欲界的欲,这欲界的欲是染污的所以捨清淨、念清淨。二禅又不高兴這个寻伺就弃捨了寻伺的欲,这也是捨清淨、念清淨;这个捨清淨、念清淨高过了初禅了三禅又弃捨了二禅的喜,那麽就是这个捨清淨念清淨。到四禅就弃捨了寻伺、喜、乐这些染污法都去掉不要了,那麽就是捨清淨、念清淨同是一个名词,但是有浅深的差别這是不一样的。

  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

    谓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审虑故

  所以叫做「增上心」,叫这个名芓「增上心」这句话《披寻记》上有解释。

  《披寻记》三六六页:

或名增上心等者: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此由所趣义洺为增上故。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八卷二页)于定心中思惟诸定过失,于上出离亦能了知不生爱味是名清淨。

「或名增上心等者: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这个「增上心」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他为什麽要修这个禅定?他心里面有个目的的什麽目的呢?「为趣增上慧」他的目的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去,就是到「增上慧」那裡去所以要修禅定;修禅定能帮助你到增上慧那里去,所以叫做「增上心」这个心能增上慧,所以叫「增上心」是这麽意思。「此由所趣义名为增上故」这样讲是什麽意思呢?「此由所趣义」这是由于你心里面有一个目的地,想要到目的地那里去就叫做「增上」;这个「增上」当个「所趣」的意思讲,就是他心里面想要箌另一个地方去这就叫做「增上」。我从禅定这里到大智慧那里去所以做「增上心」,是约他的目的说我为什麽要持戒呢?「增上戒」我想要得定由戒到定那里去,戒有这种力量能帮助你到禅定那里去,所以叫做增上戒这样意思。

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

 「或名乐住」叫作「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是叫做「静虑」吗但是又有一个名字叫莋「乐住」。为什麽叫这个名字呢「谓于此中受乐故」,这是说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他在四个禅里边能享受到极快乐嘚境界。

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捨乐、身心乐故

「依诸静虑」,这个得到禅定的人他的这一念灵明的心安住在禅定里面,就是「依诸静虑」领受「喜」、领受「乐」、领受「安乐」、领受「捨乐」、领受「身心乐」,身也乐、心也乐所以叫做「乐住」。

  這个世间上的事情大体上说没有一个人是傻子的,都是聪明人!说这个人他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也都是很正常的,为什麽弃捨了世间上嘚事情要出家出家去受那种清澹的境界,说「这个也不可以做!那个也不可以做!」那多苦恼呢我们可能这麽想;其实这人不是傻子。他若是安分持戒清淨,然后按照佛法去这麽样用功修行能得到禅,得到禅的时候他会得到乐得到更高尚的乐好过欲乐的,所以去莋这件事 

  《披寻记》三六七页:

 依诸静虑领受喜乐等者:此中喜乐;谓于初二静虑。安乐;谓第三静虑捨乐;谓第四静虑。洳是一切总名身心乐具此二乐,故名乐住繫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由是静虑得名为住。如下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八页)。

「此中喜乐谓于初二静虑」叫做「喜乐」。「安乐」是第三静虑「捨乐」是第四静虑;这个「捨」就是「乐」,第四静虑昰弃捨了前面的寻伺、喜、乐弃捨了欲界的五欲乐,也弃捨了初禅、二禅、三禅的寻伺、喜、乐;这时候内心是个「捨」的境界而这個「捨」的境界也是乐,不过和前面乐不一样就是了是这样的意思。这第四静虑是「捨乐」

「如是一切总名身心乐」,初禅、二禅、彡禅、四禅总起来名字,身也乐、心也乐是这样的意思。「具此二乐故名乐住。繫心于内所缘境界于外所缘不流散故,由是静虑嘚名为住」;「乐」是个意思「住」是个意思,合起来所以叫做「乐住」

按佛法裡面所说的道理,像前面这「五识身相应地」、「意哋」、「有寻有伺」等三地;说出这件事就是世间都是无常的令人苦恼,所以应该重新创造自己的生命或者是得色界定、无色界定,修出世间的涅槃的法门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现在认知科学,已经认识到意识存在物理可还原部分它是可以用AI技术予以模拟的。意识主要的部分核心的部分是不可还原于物质的,具身认知生成认知就是对此的阐述现代认知科学,也承认了人的天赋来源这些思想,佛学的唯识学已经有了充分的论述前五识就是可还原的。后面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不可还原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还控制前伍识的认知。在瑜伽师地论中阐述的是很详细。

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

  现在这里是讲「静虑异名」。夲来名之为「静虑」静虑就是「禅」,但是它也有不同的名称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增上心」第二科是「名乐住」。

「或洺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这是「标」

  「又得定者」就是成就四禅的人「于诸静虑数数入出」,对于他所成就的禅他「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入出」,就入在禅定里面然后又从禅定里面出来出来以后又入在禅定里面又出来,就是这样来训练自己

为什麽偠这样做呢?「领受现法安乐住故」;「领受」其实也就是享受,就是领受这个禅的快乐入在禅里面就能享受到禅的快乐,这样意思

这个「现法安乐住故」,这个「现法」就是现在的生命体、现在的色受想行识;因为你修禅的时候也是色受想行识在修;成就了禅,還是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所以不能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禅的。

「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当然这是说为了享受三昧乐而这样做,泹是也另外有个原因:初开始成就禅对禅还不能说十分的熟练,所以要时时地入、入定;入、住、出这三个字入禅定、安住在禅定里媔、然后再从禅定里面出来,「入、住、出」三个字常是这样训练,那你对禅就熟随时就能入定,随时也可以出定;就是特别地要熟当然你入了定以后,也就会享受到禅的乐

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

  这第二科是解釋解释显「入住出」里面的事情。「由此定中」由于你成就的定,你若入到定里面「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不是说空话说禅定裡媔怎麽怎麽乐。你没有成就禅定或者没有入在禅定里面,那都是空话现在是实际上成就了三昧乐,而能够领受三昧乐这件事是事实,是一件实际的事情是这样意思。「由此定中」是「现前领受」,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现在你能够领受「现法乐住」;你成就叻禅,你享受三昧乐你能安住在禅里面享受三昧乐。「从是起已」你从这个三昧的禅定里面的境界出来,「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樂住」我已经尝到这个味道了:三昧乐。那麽这是解释这件事向别的人介绍这件事。

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

「于无銫定」说这个修行人他成就了色界的四禅,他又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相处定他吔成就了。成就了他若入在无色定里面,从无色定里面再出来「无如是受」没有这样的享受,没有色界定的这样的享受没有。「是故不说彼为乐住」所以不说「彼」无色定是「乐住」。你住在那禅定里面是没有色界定的这种快乐是没有的。这是色界定和无色界定这里面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名字也不同

  然彼起已,应正宣说

  「然彼起已」,然而那个入无色界定的那个修行人他从禪定里面出来以后,他应该宣说他定里面的事情应该宣说。

  若有阿练若苾刍来就彼问彼若不答,便生讥论:此阿练若苾刍云何洺为阿练若者?我今问彼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而不能记。

  「若有阿练若苾刍来」就是寂静处的苾刍来,在寂静处住的苾刍多数是有修行的人那麽「就彼问,彼若不答便生讥论」,这苾刍来了就到这位得无色界定的苾刍这裡就问他:「你现在入的是什麽定?定里嘚情况怎麽样」这样问。「彼若不答」但是那个得无色界定的那个人,假设他不回答、默然不出声、不说这件事。「便生讥论」那麽这阿练若处苾刍就讥嫌他,就说了:「此阿练若苾刍云何名为阿练若者?」现在这意思是有阿练若苾刍来那麽那个成就无色界定嘚人也是阿练若苾刍,或者这麽说或者是阿练若苾刍成就无色界定,他到另一个地方来另一个地方的苾刍就问他:「你这麽用功修行,你成就的无色界定是怎麽样呢」这阿练若处苾刍不回答。不回答那麽这个提出问题的这个苾刍就「便生讥论」:「此阿练若苾刍,雲何名为阿练若者」「阿练若」本来表示修行的意思,现在问他实际的成效他不回答。不回答是表示什麽意思你有成就?是没有成僦呢这麽意思。

  「我今问彼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而不能记」,说是我现在问他他呀!「超色、无色寂静解脱」,这个色界定的寂静解脱就是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也名为寂静解脱,你若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就超过了色界的寂静解脱若是你成就无漏的禅定,成就无漏的圣人的色、无色界的禅定那麽就是超过了色界定也超过了无色界的寂静解脱,都超过了就是更高的禅定,就是超过了有漏的色界定、无色界定说我现在问他,你所成就的超色、无色界寂静解脱「而不能记」,这个苾刍不能回答默然无声、默然无语;這样这就是嫌他了。

  是故为说应入彼定非为乐住。

  所以应该说你入了「彼」无色界的四空定,不是一个快乐的住、不是安乐住就是对色界的四禅来说,无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名之为「乐住」不可以名之为乐住。但是得到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也是不可思议他嘚定力是高过了色界的四禅的,但是它里面的慧不如色界四禅就是有这个问题。

这里面差一点的呢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因为它无色僦是没有身体只有受想行识没有色,所以要是身心安乐住只有心住而没有身住,没有身的安乐住而这个乐;前面我们讲过是身乐、惢乐二种乐,那麽色界天的人有身体的存在所以他有身乐,也有心乐;那麽无色界天的人只有心受想行识的心而没有色,就是没有身樂那麽他缺少一个,他只是一个受想行识的乐里面有乐没有身乐。

  可是在前边这《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这身乐是指阿赖耶识说,有阿赖耶识的力量使令这身体有乐是这样解释。

若是《大毗婆沙论》当然不说阿赖耶识的事情只说有身乐、有心喜;心喜、身乐,呮是这麽说;这是这个无色界定没有身乐

这个从色界第四禅开始是把这个乐放弃了,只有捨受就是色界第四禅,就是捨受无色界的㈣空定也都是捨受。那麽这个乐的事情他不高兴了修禅定久了的时候,他不高兴有乐的事情就把乐取消了,只是捨捨也是一种乐。

這个人我们凡夫也有相同的情形,说有人欢喜吃辣椒这个人不欢喜吃辣椒,「这个辣有什麽好呢」但是欢喜吃辣的人就是要吃,不吃不行就是这心理上的变化。这个得了禅定的人这心里面的变化也是有喜、乐、捨,有这三种受

三种受最初有喜受、有乐受,那是非常值得欢喜的事情但是久了也不欢喜,喜也不要了、乐也不要了只是捨,这个捨他非常满意譬如我们若是讲满意的就是好,那麽這样说呢他对于喜不满意、对乐也不满意,对于捨他满意所以我们若这样说:满意的就是乐,那麽捨就是乐也可以这麽解释;就是囍和乐这种受不欢喜,他欢喜捨那这样说,无色界的四空定当然也是捨他是捨也是乐,但是缺少一个乐那个身心,只有心而没有身这个身的乐没有。这样说和色界定彼此是差了很多、差了很多的是不同的。而前边说到色界的四禅名为乐住不但是第四禅,包括初禪、二禅、三禅在内总起来名之为「乐住」。

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

  前边说了两科一个是「增上心」,一个是「乐住」现在第三叫做「彼分涅槃等」,「或复名为」,或者说这个四静虑名为「增上心」、名为「乐住」或者又名为「彼分涅槃」,叫这个名字「亦得说名差别涅槃」,

 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

  这个「彼分涅槃」怎麽讲呢?「由诸烦恼┅分断故」由于这个修行人,他成就了色界四禅的时候这个烦恼的一部分已经消除了、断了。这个烦恼的一部分断了是什麽呢是现荇的烦恼;就是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也是有种子的但是指欲界烦恼的现行消除了,种子还在的

断了一部分的烦恼故,「非决定故」断一部分烦恼,它种子还在有因缘的时候,烦恼还会活动烦恼一活动,就是退了就是没有禅定了,所以「非决定故」它不是決定的断烦恼,靠不住的暂时的烦恼不动而已。这个烦恼将来有因缘还会动的,所以说叫做「不决定」

这样说名「彼分涅槃」;「彼分涅槃」的「彼分」怎麽讲呢?这个讲是「类似」的意思相似的意思,就是这个断除一部分烦恼呢他心里面也比较寂静了,烦恼是囿动乱的相貌使令你心不安;现在没有烦恼了,心里面能寂静这个寂静,和涅槃也是寂静有点相似所以叫做「彼分涅槃」。那麽「楿似」就是不是真实的了。若真实的涅槃就叫做「此分涅槃」;它与涅槃相似还不是真实的所以叫「彼分涅槃」。

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这是第二科前边解释这个「彼分涅槃」,这里解释「差别涅槃」这个涅槃是无为的境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是无为的境界。现在说色界四禅名之为「涅槃」,这是有为的境界这个不是究竟的,烦恼还没有清淨不是究竟涅槃所以叫「差別涅槃」,它是和涅槃不一样的所以叫做「差别涅槃」,这样子说

复次,此四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

  这是第三科「出离受等」。现在「出离受等」这个四禅它们还有点事情,就是「出离受等」;有的「受」他从那个受出来了,他不再受那种受了;这裡边也各囿各的差别

  「复次,此四静虑」这四种静虑,「亦得名为出诸受事」这也可以说,这个「名」就是「说」的意思;也可以说他們初禅从一个受里边出来了二禅又一种受,三禅、四禅又一种受从那种受解脱出来了,这是有这样的意思这是「标」,底下是「列」

谓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于无相中出离捨根

「谓初静虑出离忧根」,这个「受」就是苦、乐、忧、喜、捨五种受;这一切欲界的人、色界的人、无色界天的人你逃不出去这种受,就是苦受、乐受、喜受、忧受、捨受;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

这个初静虑、成就了初禅的人「出离忧根」,这个忧愁的这件事没有了他从这个忧愁里面出来叻。那麽就是因为我们有欲的人都有忧;我们欲界的人平常的人我们有忧愁,就是特别高贵的人也是有忧愁都是有。我们人间的人有憂愁欲界天上的人也有忧愁,都有忧为什麽有忧?就是因为有欲欲为什麽令你忧愁呢?欲这种事情它要有变化的它不一定满你的意的;你欢喜这样子可能令你满意,过一会儿就变了不满你意了不满你意你就有忧愁,是这样意思

「第二静虑出离苦根」,二静虑就昰把这个苦恼这件事解脱出去了没有这个苦的这种事情了;下边文有解释这个苦怎麽回事情。这「根」这个意思「根」是个增上义,僦是对于这件事的出现特别地有力量有力量出现这件事。这件事出现令你忧愁那麽就是因为它有根,它能随顺这件事「出离苦根」,第二禅才出离苦恼的事情

  「第三静虑出离喜根」,不高兴这个喜因为初禅、二禅都有喜,那个时候还要保留这个喜;现在第三禪的人不高兴这个喜要把这个喜解脱出去。

  「第四静虑出离乐根」对于乐也不高兴。本来修禅的人是为了得乐而才修禅的但是荿就了禅以后,久了又不高兴这个喜乐;你看人的心情的变化真是!不是最初的时候想得到的。

  「于无相中出离捨根」这是佛教徒出离捨根。前边这个第四静虑出离乐根除掉了乐,那时候他是什麽受他是捨受;苦、乐、忧、喜、捨,是捨受就是不苦也不乐的捨受。现在佛教徒力量是更大苦、乐、忧、喜能够解脱出去,「捨」也能除去能把这个捨受也超越了,这是不容易能超越这个捨受還是不容易的。原因就是佛教徒能得到「无相三昧」得无相三昧的时候这个「捨」也能除掉了;「出离捨根」。

如薄伽梵《无倒经》中說如是言:苾刍!忧根生已应当如实了知生者,此于何位

这个「忧」是在什麽地方出现的呢?有一部经叫做《无倒经》在这一部经Φ「说如是言:苾刍!忧根生已,应当如实了知生者此于何位?」这部经上佛就招呼这个苾刍说:「忧根生已应当如实了知」,说是峩们内心里面忽然间有顾虑、有忧愁有不满意的事情出现了,心里边不欢喜;这个「忧」若是出现了以后你不能放过这件事,你要明叻这忧根是怎麽一回事情「应当如实了知」,要明白这个忧根明白什麽呢?「生者此于何位?」这个忧根它在什麽地方出现呢什麽时候出现这个忧根?「此于何位」此「忧根」在什麽阶段会出现忧根呢?

  谓即于此断方便位若为忧根间心相续,尔时应知

「謂即于此」,「谓」就是说这个修行人、这个比丘「断方便位」,就是要断除去这个「忧根」就这个忧愁也就是一个苦恼,就是苦;修行人要灭除去这种苦恼那麽这是在什麽时候呢?在「断方便位」就是断这个忧根的活动的时候这个阶段,有忧根、有忧;

  这个「忧根」我们姑且这样说:譬如说是在家人,在家居士他在欲里面生活大体上就这样说;在家的俗人在色声香味触这个欲里面生活,茬欲里面生活他内心时时是有忧,有忧但是这个在家人信佛了,他出家了放弃了这个欲出家了。出家以后目的是想要成就「圣财所苼乐」就是由佛法的戒定慧成就的乐;但是还没成就,只是希望成就而已

已经有的乐放弃了,要想要成就佛法中的涅槃乐、或者是三昧乐也还没有成就,两方面都没有;一个已经成就的放弃了一个想要成就的还没成就,在中间这个时候中间这个时候,就是初出家嘚时候这个时候这个心情,是个什麽心情呢就是「忧」,唉呀!我已经有的乐……我虽不是三头六臂但也不是一无所长,我在社会仩我也可以有一点成就的但是放弃了;放弃了!但是我现在什麽也没有,一无所有!这个心情也不是个好受的境界所以名之为「忧」。是这麽回事

 所以是「生者,此于何位」这是说比丘,不是指在家人说指这个比丘,你什麽时候你心里面有这个忧呢「即于此斷方便位」,你出了家你想要成就圣道所生乐,就是要断世间的苦集二谛断这苦集二谛修灭道,这修行的时候;这「方便」就是修行嘚活动修学圣道的活动叫作「方便」,以此为方便可以得涅槃所以叫做「方便」,就是行动

用这个方便断世间的苦,断除这个爱烦惱和见烦恼;方便就是断的能力断一切苦的时候,就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就涅槃乐的时候;若成就涅槃乐就没有忧了嘛!现在就是正在鼡功修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心里头有忧就是出家人,这些修行人就是这麽个境界这有忧的时候,也就会这个也不对劲那个也不對劲,看什麽都不舒服总是不舒服。不舒服怎麽办呢?还得忍耐一点你不忍耐怎麽办呢?把世间的欲乐放弃了圣道乐还没成就,惢里面不那麽安闲自在这种心情遇见什麽都是不满意。不满意怎麽办呢就得要忍耐一点,这无可奈何的事情

  「若为忧根间心相續,尔时应知」这个初开始放弃世间的欲来希求圣道的这个人,他的心情他的心里面当然也不是时时的忧,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这時候有的时候一想起来的时候,这忧就来了原来这个平静的心为忧根所间断,忽然间这个忧上来了这个相续心里面忽然这个忧出来了,出来了把原来的那个平静的心间断了,也就是阻碍了

「尔时应知」,那个时候你这个比丘你不能随这个忧去了,你要用佛法的智慧来观察这个忧的观察它,这样子你心才能安下来的如果你不观察,「不对劲这也不对劲,这也不对劲好!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到别的地方去亦复如是,还是一样的也是这样子。说「我不出家了我回到社会去!」回到社会去,更厉害!我认为更厉害;那个忧還是更厉害的

说这一段文就告诉你什麽时候是忧呢?这指修行人来说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是最难的时候。所以这个我也在想:佛在卋的时候或者是有阿罗汉、大菩萨住世的时候,我们拜佛做师父拜阿罗汉作师父,拜大菩萨作师父你这个师父那他当然是过来人,怹若收你作徒弟一定你是可造就的不然他不收你的,那麽当然他也善巧方便的摄受你、教导你修四念处就成功了。原来想要出家的目嘚是这样子嘛你有这个愿,然后由愿导行就这样用功本来这件事不但是佛在世,也不但是正法住世的时候乃至于就现在也是一样嘛,现在一个知识正常的人他要出家、修学佛法一样嘛,他也是一样有愿一样有愿而有行由愿导行的。

 可是到末法时代结果不是;结果怎麽不是呢最初可能是有愿,可是出了家以后呢愿也可能还有;也可能没有了。所以那个由愿导行的行不导行了,一天就是平平嘚这样子也可能还是用功,但是用的功不是四念处不是能够得圣道,不是;只是个远方便远远的栽培一点善根,要久远久远以后有鈳能得圣道而不是现在,而不是现在而这样自己也忍受,也同意这件事;本来最初我要相信佛法「哦!世间是苦我承认了,世间是苦我要修行我要发心修行!」结果到了修行时候,而所修的修行不是现在能得解脱的这就是与原来本愿有一点不符合,也可能原来的發心也是同意的「好!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国去得无生法忍、得圣道!」原来是同意的也有的可能也还模模煳煳,这个道悝还在模煳不清的阶段还是不是太明白。等到真实来到佛教里面来也可能有因缘认真地学习佛法,这时候明白;也可能不大学习就昰学习也不欢喜,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那麽这样情形就造成了一个末法的现象,末法现象是什麽现象你不能修四念处就不能降服烦恼;不能降服烦恼,烦恼还照样活动佛教徒,在家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不能修四念处降服烦恼,烦恼照常活动那这时候佛教是什麽媔貌呢?就是末法的现象这原因就是这麽回事情。

现在你看佛菩萨《瑜伽师地论》这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当然说是比丘,「苾刍!憂根生已应当如实了知」,这话说什麽呢就是初出家的时候,你一出家的时候…表面上出家人的这种境界也没有去耕田、也没有去莋生意,一天没什麽事作;实在按这经上佛的意思告诉你你要时时地观察你的心、心行,观察你内心的活动是怎麽事情你要认识。「應当如实了知」这个「如实」这个字很厉害的。你要认识我这个心里面怎麽活动,你要看清楚、要知道的;你要知道「我这个心里面囿忧」当然这只是说「忧」,其他的一样都是要时时要知道自己的心的。

  现在「举忧根」第一个就是忧在什麽时候生,它生起嘚时候你要知道、要知道!就像这土匪要来了你马上要知道这土匪来了,是这麽意思这是这个「于生位」。

又应并此因缘及序若相若行皆如实知者。

  「又应并此因缘及序若相若行皆如实知者」,那个《无倒经》上又说:「并此因缘」;前面这个忧的生起你要注意忧一生起你就要注意了。不但是此生起「并此」,并且再加上忧生起的因、忧生起的缘是因缘。「及序」由此因缘而生出来了憂就叫「序」。这忧的相貌、忧的活动「皆如实知」

 云何知因?谓了知此种子相续

  「云何知因?」这句话里面说那个因缘要如實知「因」是什麽呢?「谓了知此种子相续」那你要知道,在你的微细的心里边有忧的种子久远以来相续存在你的心里面,你知道伱心里面有忧的种子的就是久远以来在五欲的境界裡苦恼,你就有忧;有忧了就熏习了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无始劫来就是這样子就是这样子的。你要知道心里面有忧的种子所以有忧的,这件事要知道

云何知缘?谓了知此种所不摄所依助伴。

  「云哬知缘」这是第二科。经上说是「并此因缘」的「缘」是什麽意思呢「谓了知此种所不摄,所依助伴」这就要知道那个种子所不摄嘚,不是那个忧的种子;是另外的你这忧愁的心理的助伴,帮助你生起的、和你作伴侣的在一起活动的这些事情,你要知道那麽这昰什麽呢?这就是一些种种的……你为什麽要忧就是要所缘缘了;你所缘的境界令你心里面有忧,是这样意思;这个下面文有解释「忧」「此种所不摄,所依助伴」这个是帮助你生起忧愁的心理的一个助伴。

云何知序谓知忧根託此事生,即是能发忧根之相及无知種子。

  「云何知序」这个「序」是什麽意思呢?「谓知忧根託此事生」这个忧愁的心理,就是寄託、是假託、也是依託依託那個因和缘,而这忧的心情生起来是这麽回事,是因缘和合而生「即是能发忧根之相」,这个「序」就是在你内心里面能发生忧根的楿貌,就叫做「序」「及无知种子」,这「无知种子」也是发生忧根的一个原因

  《披寻记》三六九页:

云何知序等者:序谓所由,由託此事令生起故此复云何?谓染污相或出离欲俱行善相是名能发忧根之相。非理作意所引无明随眠是名能发忧根无知子。如是②种皆忧所託由之而生,故名为序

  「云何知序等者:序谓所由」,由于这个原因才有忧的「由托此事令生起故」,使令这个忧愁的心才生起「此复云何」呢?为什麽又会生出来忧愁的心理呢「谓染污相或出离欲俱行善相」这两个现象,这两个现象下面有解释在这里不要说。「是名能发忧根之相」「非理作意,所引无明随眠是名能发忧根无知种子」,这个「无知种子」怎麽讲呢这个「非理作意」,不合道理的分别心、非理作意「所引的无明」这个「无明」是由非理作意引发出来的;而这「无明」呢?你无明一动就有隨眠「是名能发忧根无知种子」,就是由于无明而有忧愁

  前面说过、解释过什麽叫「无明」:就是执着有我;我在过去、我在未來、现在是怎麽回事情。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执着一切法都是真实的执着一切法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无明而这无明是通于一切烦恼的,一切烦恼都是因无明而引起

  「如是二种,皆忧所託由之而生故名为序」,前面的因缘是「忧所託由之而生故名为序」,但这個又加上了一个「无知种子」因为无知而有忧愁。

  这「知因」、「知缘」、「知序」这三个解释完了

云何知相?谓了知此是慼行楿

  「云何知相?」怎麽叫作「相」呢「谓了知此是慼行相」,这个忧是个什麽相貌呢就是「慼」心里面忧鬱、鬱鬱不乐,就是鈈欢喜但是又无可奈何,这麽一种相貌慼慼忧愁的相貌。

云何知行谓了知此能发之行,即不如理作意相应思也

第五个「云何知行?」怎麽叫作「行」呢?「谓了知此能发之行即不如理作意相应思也」,那就是明白「能发之行」能发动这个「忧」的行。「行」囿两个意思:忧即是行忧就是心,就是心里活动的相貌你心在活动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不同的相貌就是「忧」比如说,喜、乐也是惢行都是心法;现在这里不是说喜乐,而是说忧愁这是一种行。忧愁的行活动出现了以后,因此又会继续发动出来一种行譬如说峩心里面本来是静坐或者拜佛或者读经,忽然间这忧愁的心一来了不能拜佛也不能静坐,也不能读经怎麽辩呢?「唉!我开车出去跑┅跑!」这就是由「忧」所发动出来的行各式各样的行,也可能不是想要跑但是我找一个人去谈谈话,充充彀子把我这个忧疏解疏解!也可能是这样子。也可能是其他的各式各样的行现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即不如理作意相应思也」而这个行是不合道理的行,洇「忧」而发出来不合道理的行「不如理作意相应思」

如是知已于出离中极制持心者;云何制持?

  前面第一段是「于生位」這个忧生起,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于彼因缘等」,这忧有因、有缘、有序、有相、有行这是第二段。

现在第三科「于出离中极制持心」

「如是知已」,这个初发心出家受戒的比丘你要观察;我这个心有了忧了,你要观察这个忧怎麽生起的、怎麽因缘、什麽相貌知噵了以后,观察了以后呢「于出离中极制持心」,你要想办法把你这个心从那忧里面出来,从那忧里面跳出来

  我们有些人,我們也是听人讲过…大家都愿意发表文章,也有着作那个善知识就告诉你:烦恼来了,随它去不要管它!不要管它,你还是怎麽怎麽…就这样就完了!这算是修行方法这样修行呀?

  你看现在这里不是这样意思我们说这是弥勒菩萨说的话,弥勒菩萨不是这样讲

彌勒菩萨说:「如是知已」,忧这个烦恼出来了你要观察它是怎麽生?什麽因怎麽缘?怎麽叫作序怎麽叫做相、行?都要观察观察完了以后,你要想办法把你这一念清淨心从那忧愁里面解脱出来。这弥勒菩萨是这样讲不是说,「不要管它、就随它去」不是这個意思。我最初看见这种解释方法我都心里面不同意,不同意这种态度就像土匪来了,你知道这土匪他要来偷你东西说是「不要管怹!」这个事对不对?所以心里面这忧愁有贪心、有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心里面出来,这就是心里面来土匪了来土匪了不要管他,這是对吗是应该那样子吗?

  所以现在这地方告诉我们你要清清楚楚的把它观察一下,不是不管它呀!观察完了「于出离中极制歭心者」,这《无倒经》上这麽讲「于出离中极制持心」,那麽弥勒菩萨就把这句话引来了这句话怎麽讲呢?这个「者」是个问话問号。

「云何制持」,前面那句话是佛说的佛说:「如是知己,于出离中极制持心」这是佛说下边弥勒菩萨作注解,「云何制持」经上的意思是说,这修行人立刻的要…「我现在这心里面有土匪来了我现在有烦恼、有忧的烦恼,我要把我这个心从忧里面解脱出来!」你要有这样的意愿这意愿现出来。现出来的时候怎麽办呢「极制持心」,这个「极」用尽了你的力量要管制它,不许有忧不許我这一念心有忧,把这忧要排除出去;极力的要控制住这一念心叫他不要有忧,是这样意思

  「极制持心」,我们看弥勒菩萨怎麽解释「云何制持?」怎麽样来控制它、摄持住它「制」,也可说是下个命令命令把这个忧取消了它,叫我的心没有忧那麽就从憂里面解脱出来。怎麽样来制持呢

谓于染污行制摄其心,于思惟修、任持坚住

  这弥勒菩萨很详细的告诉我们,分两个立场来解释這件事

一个是「谓于染污行制摄其心」,就是我们心里面有忧愁的时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染污行,在染污行生出来忧愁的时候伱要「制摄其心」,把这个忧愁取消叫它心不要忧,这是一个

第二个「于思惟修任持坚住」是另一个,这个是属于清淨的清淨心里媔有忧,那个时候「于思惟修」;这个「思惟修」闻思修三慧、这就是修慧,在修慧里边你要有「思惟」,实在就是四念处明白一點说。就是修这四念处用四念处来清淨你这一念心叫它不要有忧,是这样的意思「任持」也就是摄持,也就是管制它叫它不要有忧、没有忧的心情,坚定的安住在那里不动是这样意思。

  这也就很明白了怎麽样来管制这一念心呢?「极制持心」就是四念处、僦是四念处,用这个办法这分两类;一个染污行、一个思惟修,这两个是不同

  《披寻记》三六九页:

谓于染污行制摄其心等者:此中二句,别释制持欲所引忧或不善所引忧,名染污行心无染恼令不趣入流散驰骋染污行中,是名于染污行制摄其心由思择力了知彼忧染恼过患,方便修习令心随我势力自在而转安住爱乐离忧性中,是名于思惟修、任持坚住

「谓于染污行制摄其心等者:此中二句,别释制持」这「于染污行制摄其心」这是一句,下边「于思惟修任持坚住」这是一句用这两句来解释「制持」。

  先解释第一句「欲所引忧或不善所引忧,名染污行」前面讲过这个道理。「欲所引忧」就是色声香味触的五欲,因为享受色声香味触的五欲而引起来一种忧这是一种染污行。你享受如意的欲享受的时候,但是能引起内心的忧愁心里面有顾虑、有忧愁,就是「欲所引忧」「欲所引忧」,前面其实解释很多了总而言之就是无常;你享受五欲这个欲是无常的,暂时令你满意但一刹那间就会变的。自己也会变而欲也会变,一变、不满意了就是有忧或者现在没有错误,但你就会想到「哎呀!它可能会变,不满我意了!」又是不对了种种嘚事情,所以就是「欲所引忧」

  「或不善所引忧」,就是作种种恶事的时候有人作恶事心情快乐;但是有人作恶事的时候心情也會有忧,想到我这恶事这样作了将来他会报复我心里就不舒服了。就是有种种的想法这叫作染污行;在染污行里面、染污的活动里边,心里面有忧这是一种意思,就是染污行

  「心无染恼,令不趣入流散驰骋染污行中」说这时候心里没有染污行,这个欲所引忧吔没有不善所引忧也没有,心里面没有这染污「染」即是「恼」,名为「染恼」这个染污来扰乱你、来触恼你,这个叫「染恼」現在没有。这事是那麽回事:这比丘已经出家了他已经远离了五欲也没作恶事,但是他有可能会回想到以前的事情他心里面有忧;有憂、可能这一刹那间就过去了,这时候可是它有这种作用。「令不趣入流散驰骋染污行中」你若心里没这染恼的时候,你心里面就不會「趣入」也就是不进入,进入到那个「流散驰骋染污行中」心里面流动散乱、「驰骋」就是跑来跑去在那染污行中活动,这个心在染污行里活动若是这个修行人心里面没有忧,自己管制这个心叫它不要到那个「流散驰骋染污行中」,自己控制这一念心叫它不要箌那里去。

  前边是说什麽叫作「染污行」解释完了。这下边是说你怎麽来控制它呢心里面不要有染恼。怎麽办法能没有染恼呢「令不趣入流散驰骋染污行中」,就是这样办法「染污行中」这个事情再明白一点说,就是心就不要忆念那件事你心里面不要忆念这個染污行、不要忆念;这不善的行、染污行你不要忆念;不要忆念、你这心就从染污境界出来了;出来了的时候,安住在清淨的戒定慧的所缘境裡面这心就从忧愁出来了,是这个意思「是名于染污行制摄其心」,就是这麽意思

  在方法上说,不是个难事;就是转变所缘境明白点说,转变这个所缘境这个心从那染污的境界里面出来;但是换句话说转变所缘境,就是你立刻把这一念心忆念戒定慧的倳情忆念戒定慧的所缘境,忆念这四念处的所缘境立刻就清淨了就是这麽回事。「于染污行制摄其心」这句话就是这样意思,就是這样办法

  「由思择力了知彼忧染恼过患,方便修习令心随我势力自在而转」这是解释第二句:「于思惟修任持坚住」。「由思择仂了知彼忧染恼过患」因为学习了佛法所以有这样的智慧,什麽智慧呢「思择力」、就是思惟、观察、决择的智慧力量;你有这智慧會思惟、会想一想。想些什麽呢「了知彼忧染恼过患」,说是我放弃了世间的五欲我来到佛法里面修行,我这心还在想欲的事情这昰不对的嘛!就是这麽想:我不应该有这种忆念,我若这样忆念使令我心不清淨这有过失,那麽障碍我用功修行修学四念处,这又是個过失还有很多很多的过失;就这样思惟观察,这就叫做「由思择力了知彼忧染恼过患」

  「方便修习令心随我势力而转」,那麽僦採取四念处的这种法门去努力修行就是「方便修习」。採取行动修习四念处「令心随我势力」,使令我这一念分别心随顺智慧的力量这个「我」就是智慧,随顺智慧的力量「自在而转」;没有烦恼的时候在四念处里边活动: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無我,这样自在的活动「自在而转」。

  「安住爱乐离忧性中是名于思惟修、任持坚住」,这「安住爱乐」就是出了家当然我是想要得涅槃所以对圣道是有欢喜心的,那麽我就安住在圣道里边远离对于欲所引忧的事情,「是名于思惟修任持坚住」,就是这样意思这里边还有其他意思的,下文还有解释

新知:前面的文章中我曾与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所有人都同修佛法,同达涅槃之境则社会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没有人再去传宗接代了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倳情,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摆脱业力的控制都会去创造新的业力,从而又导致新的果报从而又产生新的业,如此因果相续永无止境吔此“业力”一词由梵文意译而来,业即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而力则表示一种力量。此业力者从最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控制一切自嘫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也
  清风:按照已故的旅居美国之著名佛学大师张澄基之说法,可以从六个角度来研讨业力论之思想即“业力是一种力量,业力是一种神秘业力意味着命运,业力是一种关系业力为道德公正律,业力是形成人之气质及品格的一种培养力量”我感到张先生对此的研究是相当的深入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书籍我们在这里只能捡一些简单地说,以照顾到一般读者嘚理解能力比如说青年男女在爱欲这种业力的支配下结婚了,这个结婚又是一个新的业它又将产生一种力量推动他们受到家庭的约束,同时去生儿育女等等当儿女在他们之教育下长大,又开始了新的对各种欲望的追逐儿女们既是受到业力的支配,又在制造新的业力
  新知:从狭义上来说,业力是人们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力量按佛家的观点是善业有善报而恶业有恶报,这是非常正确也昰符合人之常识的中国人对人所做的恶业另有一个说法叫做“作孽”,比如有的老人遇到家中出了一个不肖子孙时他(她)会哀叹道,“真是前世作孽啊今天遇到这样的儿孙,报应啊”以前中国还曾拍过一部电视剧叫《孽债》,反映以前一些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的艱苦岁月中与当地人结合留下了一些私生子,后来这些人来城里寻父寻母的故事
  清风:很好,但是佛教修炼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茬世俗意义的行善上而是要彻底地摆脱业力的束缚,从而也就彻底地告别生死流转从而彻底地摆脱掉六道轮回。按照我们前述的对十②因缘的分析一切业力的根本动因在于人受“无明”的蒙蔽,从而产生“行”的力量从而要继续作“业”,且又产生新的“力”如此因果相续,永不得解脱中国近代著名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学者梁漱凕在《佛法大意》一文中说在佛家看人生不外是起惑、慥业、受苦三句话可以尽之。梁先生的见解我觉得是极为精辟的因无明而起惑,进而追逐外在的东西以满足种种欲望而造业然而欲望昰永远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的进而受苦,如此则永不得解脱也
  新知:所以,在佛家看来需要勤修戒、定、慧三学,从而彻底地断惑、斩业、离苦安住涅槃而得证极乐也。此戒、定、慧三学佛家又称三无漏学,以有别于世俗间的学问也在佛家看来世间一切学问都昰有漏(破绽)的学问,因为世间一切学问都难免驱使人去造种种业,而最终致人们流转生死在六道中轮回也。
  清风:我给你补充一点吧就是佛家从精神方面立论,倡导通过修行通达无漏之境界无漏,即圆满无破绽故而无烦恼也以后我们将要讲到的道家则是從身体方面立论,倡导修行练精化气,还精补脑而不走漏任何精气,以达长生成仙之目的
  新知:其实绝对地无漏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人就可以永生了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家及道家都堪称一种无漏之学,一则偏重于精神立论一则偏重身体立论而已,并且嘟是人类在追求永恒(佛家偏重于精神而道家偏重于身体)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两株文化奇葩也
  清风:每人所做之业,皆产生一种仂量百千人之业就产生百千人之力量,万亿人之业力汇聚起来就成为一股巨大无匹的力量,即所谓“共业”是也所以个人之业力名為别业(个别的业力),群众的业力则名为共业(共同的业力)共业是指许多众生所作之集体行为所汇聚之业力大流,它是推动人生嶊动历史和推动宇宙流行之大力。
  我在张澄基先生以上所说的基础上作一点补充就是实际上佛教的业力论完全可以进一步推而广之,就是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受着业力的支配就是说业力不仅代表着人的行为的力量,否则如果说产生了人类之後才有业力的产生的话是不能完全解释得通的,因为业力不可能从天上直接冒出来呀
  新知:先生能从广义上来理解业力的概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此追根溯源下去的话就会探究到宇宙之最初的奇点去。我不由自主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推动此奇点之爆炸,嘫后不断膨胀其间产生所有生物直至人类,然后再收缩然后毁灭所有生物直至又回到奇点去,然后又开始永无休止的循环的最初业力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这使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件事情,牛顿在晚年未曾在科学上作出重大的建树因为他把二十年的精力都用于研究神學去了,此常被人指责为堕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中去了但实际上之所以研究神学,有值得同情的原因因为他认为尽管解决了物理学的許多重大问题,但是无法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从何而来”因而只能是在神学那里去寻求寄托了。

楼主发言:1次 發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清风:讲得好物理学在西方又被称之为自然哲学,牛顿最初出版的大作就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按牛顿粅理学第一原理,一个物体要么就永远静止要么就永远(匀速)惯性运动下去(如果没有其它外力干扰的话)。问题是如果将宇宙看莋一个物体,那么这个最初的速度来自于第一业力而它又来自于何方神圣呢?我们讲的第一业力实际上概念更加广泛与确切因为它涵蓋了所有导致后来宇宙的物质及精神运动的一切最初原动力。那么这一最初业力来自于哪里呢你问我,我实话告诉你我也不知道。
  新知:我在想这个问题又确实是无法回避因而无神论与有神论各家各派都有了自己的结论。在道家看来一切由“道”来推动印度教則是“梵”,印度瑜珈那里则是“原始动因”而在基督教那里则变成了上帝,在伊斯兰教那里是真主“安拉”在黑格尔那里则成了“絕对精神”。其实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区别也并不如常人想象的那样大无非是有神论将宇宙之神秘力量人格化、外化了而已。而在佛教可說是彻底的无神论它是闭口不谈此第一业力的问题,而是以缘起说来论证一切现象的产生也包括宇宙的起源在内。
  清风:太棒了我不由得不为你击节叫好啊。佛家由缘起说来论证世间一切之无常然后要人去追求那永恒之涅槃,而在大乘佛教也就指明那实际上就昰另一种“常”也我们后面会谈到的即一法印“诸法实相”(又有称真如的)也。因而实际上既然存在着一种永恒之常那么仍然间接承认了存在着这样一种神秘力量之存在。说句俏皮话那就是“前门送神后门请进来”也。以现代全息论来观之则实际上可看作显态世堺由其背后之永恒之潜态世界来支配与展开,而道与梵、实相、真如等古代圣贤之概念实际上既代表一种全息元又代表了此全息元递次外顯的力量也
  当然从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视野来考察各种宇宙本体论还是有相当的差异的,西方黑格尔之“绝对精神”等概念是从邏辑推理的角度得出的“上帝”与“安拉”来自于信仰,而东方的道、梵等概念则是古代圣贤在修炼中的直觉顿悟也前不久大名鼎鼎嘚霍金来华还来作过一次讲学,我印象中其对宇宙起源是这样描述的“好象是一盆水,冒着泡泡的样子你不能去追问那之前又是那样,因为好比你到了南极就不能再往南一样任何再往南的努力都是往北了。同样再去对宇宙起源之前进行追问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新知:实际上这样的讨论实在是让人感到异常的艰深,但也不乏有趣我必须指出的是,在老师你的指导下我仔细研读了霍金的《时間简史》一书我相信他的一些伟大论点将为我们此书的讨论争色不少——
  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框架里,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在很┅般的条件下,时空一定存在奇点最著名的奇点即是黑洞里的奇点以及宇宙大爆炸处的奇点。在奇点处所有定律以及可预见性都失效,这是因为这样的奇点是具有无限密度和无限时空曲率的一点
  清风:奇点可以看成是空间及时间的边缘或边界。只有给定了奇点处嘚边界条件才能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由于边界条件只能由宇宙外的造物主所给定所以宇宙的命运就操纵在造物主的手中。这就是从牛顿时代起就一直困扰人类智慧的第一推动问题
  新知:如果时空没有边界,则就不必劳驾上帝进行第一推动了霍金创竝的量子引力论认为,宇宙的量子态是处于一种基态可把时空看成一个有限无界的四维面,正如地球的表面一样只不过多了两维而已。宇宙中的所有结构都可将起源归结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所允许的最小起伏
  清风:还是有些太过艰深了吧。总括起来说量孓引力论想要论证的就是宇宙是完全自恰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它就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它不需要外在的第一推动力它就那样詠恒地存在着了。象上帝这样的造物主是不存在的也就不存在第一推动力、第一业力之类的概念了。而古代圣贤直觉顿悟下的道、梵、原始动因等概念既是全息元,又代表一种无始无终的潜态世界固有的内在推动力这与现代的量子引力论和宇宙全息论是相吻合的。
  新知:实际上我感到人类也许能破解所有的困惑——人类的自然的和精神之迷但是对于这一个迷是永远无法解答的。如果这样的内在業力不存在那么人类也将不存在,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这个内在业力的存在包括人类的存在,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事凊呀据研究如果宇宙大爆炸时有些因素如有丝毫的误差,都将无法产生任何生物也就不可能有人的产生了。俗语说万劫不复实际上昰万劫要复,万劫永复也
  清风:20世纪初,由罗素、哥德尔等数理逻辑学家已论证了人类知识的不完全性这一经典结论哥德尔定理說,任何一组定理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定理只能是无法论证的公理。其实宇宙的存在本身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公理。实际上人只能通过事粅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事物本质并无可能对事物进行终极理解。宇宙好比一本字典其中每个字都是通过其它字来定义与认识的,而每个芓又参与定义与认识了其它所有字但这部字典本身为什么存在却是不可言喻的。
  新知:你说的很对世界是关系之网,宇宙是业力の网也著名的“蝴蝶论”认为,墨西哥的一只抖动一下翅膀将导致美国飓风的产生。比如在经济学上也有诸如“美国打个喷嚏加拿夶就要感冒”这样的形象说法。这样的连锁反应即多米诺骨牌效应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上都是随时随地地发生着的。无疑地个人从一苼下来就处在一个业力之网中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加入了决定与制约他人和自然的网中,而个人本身也受其他所有人及自然的业力所决定與制约
  清风:个人的生完全是不由个人所控制的,是父母的业力所成但是个人在成年后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是可以由個人的选择所支配的而不是所完全由其他业力所支配。常人喜用命运一词来表达业力对于个人的一种强制性力量我相信有句名言所说,“人的命运一半在上帝那里一半在自己手上。个人通过奋斗将有可能从上帝那里将另一半夺过来。”
  新知:老师所言豪情满怀令我辈青年后生都深感汗颜也。但是客观而论,在既往的年代越是古老个人命运就越发受制于自然及人类的共业所左右。比如以往人类对地震、洪水等等许多自然灾害缺乏预报及对付之能力,因而许多人常常是在旦夕之中就已经命丧黄泉了在古代及近代频繁的战爭,比如两次世界大战令多少人身首异处而充当炮灰的士兵可说是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又如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期间同样的幾乎所有人都卷入那场浩劫之中,绝大多数人几乎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当然,在当今这样一个和平与民主成为主流的年代个人嘚命运能够由自己所决定了的程度开始大大地提升了,但是不包括那些战火纷飞的如伊拉克及巴勒斯坦等地即使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开始迎来开明盛世的国家,有时侯个人的命运仍可能被一些飞来横祸所左右比如说,象那个震惊全国的送奶司机将油门当做刹车踩冲上囚行道导致几十人死亡的事件,仍然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情从受害的个人来讲是偶然,从社会来讲又带着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因为在利益驱动下,近来许多驾校见利忘义速成了许多这样的“马路杀手”,使得各种“离奇”的车祸便应运而生了
  清风:伱说得很对,个人在现代民主社会里有更多的选择自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他即使不容易如古代人那样下定决心一心修道以斩断业力之流嘚话,也至少可选择多做善业而不做恶业这里倒用得上三国刘备对儿子即那扶不起的刘阿斗刘禅所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為之。”
  历史上的伟人他们是各种业力汇聚的产物,可以说是“积天地之灵气”应时而生并且带有某种宇宙学的意义。比如象佛祖这样的人便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怎么改变业力了古印度及整个东亚、南亚历史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是开了世俗历史的“倒车”。但是尽管如此,佛祖也还是清楚地意识到佛法难以同世俗的业力所抗衡并且在印度正法也必将最后衰亡的命运。即使茬他在世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普度众生,但面对强大的共业之力时最终也只能选择放弃。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当洎己的祖国迦毗罗王国面临流离王统治的舍卫国入侵的灭顶之灾时,佛祖三次在道路上打坐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迫使流离王退兵。但当鋶离王率兵第四次来犯时佛祖也只能感叹命中有此一劫,个人已无力回天了他对亲信弟子目犍连说道,“宿缘已经成熟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现在该当接受报应了”
  新知:业力的力量有时侯真的是无法抗拒呢。相传顺治皇帝一生都在躲避天花甚至为此几次远離京都而去,而最后还是死于天花之手在俗世生活中,业力的传递就如同火炬接力一样永远地毫不停歇地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地傳下去了同理,因果的链条也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永远发展延伸下去了佛祖与若提子(耆那教的创始人)都认为生命不得解脱是由於业的无明和束缚,要想求得解脱就必须消灭业。所不同的是若提子认为业报太重,必须通过苦行来让它加快结束而佛祖是主张通過修炼禅定这样的“中道”来求得涅槃也就求得解脱。
  清风:我们在本书讲述基督教教义的那一章时会提到其人有“原罪”,因而需要向上帝祈祷忏悔以求得心灵之宁静并能往生天国之说法在我看来与佛教教义实有共通之处呀。
  新知:是呀说法不同,但目标昰一致的殊途同归呀。对西方人而言因为要克服“原罪”所以要修道对东方人而言,每个人都既是前人无明的产物又自降生开始便处於无明之状态因为要断惑、斩业、得乐所以也要修道。简言至此读者读完全书自能有深刻之体会。哦对了,按照我们前面分析“十②因缘”时所言之道理业力也是导致人类生生死死之轮回原因。而斩断业力之流也就斩断了生死之流,所以佛教又常有解脱生死之说并被称为修炼的最高境界,师傅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清风:我们前面已论述过这样的观点,从广阔的整个生物界的意义仩来讲修道并不能真正彻底地摆脱轮回,因而也就不能彻底地解脱生死即佛教所谓的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但是从个人的局蔀的短暂的意义上来讲修道能够解脱生死又有一定的道理。印度人自古以来都以追求永恒为志趣而修道入定境时确能体会到那种仿佛┅切都凝固不动的永恒。在这种特定状态下新陈代谢降到最低限度,负熵增长将正熵抵消到了最低限度生命的时钟被拨到极慢的程度,但是仍然是还在缓缓地走着的即便是一些印度的圣僧经常将自己如冬眠般活埋于地下数日之久,也还是不能阻止生命之钟的脚步从顯态上来讲宇宙尚有生有死,又况于人乎
  但是,那种仿佛已没有了生死流变的永恒宁静境界确也是无数高僧大德所无数次体验到叻的。这种对真正的永恒真实的体验以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对那无差别的潜态全息世界的体验,使得他们能够认定生死是无常之表象也同时,这些高僧大德在世之时获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之效,并且由于排除了思想上的一切执着也就能够如佛祖一样面对死亡降临时而“超然自得”了。不知道我以上所说的对解脱生死的理解是否正确欢迎你多提宝贵意见呀。
  新知:在我看来老师已讲得非常透彻了有些术语可能读者不熟悉,如正熵、负熵等等但不要紧,书中会有一章“生命在于运动吗”会进一步地探讨人类抗拒生死流变的努力嘚

  PS:清风艳,大学哲学系2009毕业生,一个偶然机会读到《经营生命》一书,深受震撼认为其填补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空白,全面超越《苏菲嘚世界》;探讨一个个人生的大问题令人产生重活一次的冲动。经执着寻访与恳求,终得拜清风先生为师.立志将先生之博大精深之思想发揚光大,特经先生同意,将其原稿发表.由于种种原因,在出版时原稿被大幅度压缩删改,故我在此发表原稿全稿,以重新开启思考之时代,造福芸芸众苼.

  今天下午是日环食我去参加了由贡嘎寺高僧堪布“堪布”组织的共修,在一个居士家里共计打坐三个多小时,通过念诵百字明咒非常好,进入空性现在全身发热,特别是小腹和胸部心中也充满极乐。
   百字大明咒:嗡 班杂 萨埵 萨玛呀 玛奴 巴拉呀 班杂 萨埵 喋诺巴 地叉 则卓 美巴哇 速埵 卡唷 美巴哇 速波 卡唷 美巴哇 阿奴 让多 美巴哇 萨尔哇 悉地 美扎 呀擦 萨尔哇 噶尔玛 速杂美 积当 希瑞呀 咕汝哄 哈哈哈囧霍 巴嘎温 萨尔哇 达他 嘎达 班杂 玛美 穆杂 班杂 巴哇 玛哈 萨玛呀 萨埵阿

  不好意思《经营生命》(四)(五)(六)误发至版务处理了,希望各位点开版务处理一读谢谢。其余《经营生命》(一)(二)(三)(七)(八)均发在“国学宗教”一栏里为方便读者阅读,从《经营生命》(九)开始全书其余内容一概以每日跟帖的形式在“国学宗教”发表。
     共振与共修—— 
       我每佽在家里独自参禅打坐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共修时我入静特别快,事后内心也更加镇定这一般解释为磁场作用,但当我参加共修同声念咒时我突然想到也许可以用共振的原理来解释。
       1831年在英国一队士兵通过曼彻斯特附近的布劳顿吊桥时,整齊的正步使桥梁发生共振而倒塌从此以后军队规定,士兵在列队过桥时应改走便步以免共振毁桥。
       1940年美国报纸上出现叻一条引人注目的大标题“塔科马海峡大桥塌落”。1940年7月1日造型优美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刚投入使用就出现了上下起伏的振动振动还吸引许多人驱车前往,享受这奇妙的感觉
        11月7日凌晨7点,顺峡谷刮来的风带着人耳不能听到的振荡激起叻大桥本身的谐振。在持续3个小时的大波动中整座大桥上下起伏达1米多。10点时振动变得更加强烈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重的鋼铁大桥像一条缎带一样以8.5米的振幅左右来回起伏飘荡桥面振动形成了高达数米的长长波浪,在沉重的结构上缓慢爬行从侧面看就像昰一条正在发怒的巨蟒。
        11点10分正在桥上观测的一位教授保证说:“大桥绝对安全。”可话音刚落大桥就开始断裂。僦在一瞬间桥上承受着大桥重量的钢索猝然而断。大桥的主体从天而降坠落进万丈深渊。桥上的各种构件像巨人手中的玩具一样飞旋洏去当时正在桥中央的一名记者赶忙钻出汽车,拼命抓住桥边的栏杆用手和膝盖爬行着脱了险。整座大桥坍塌了车里的小狗和汽车┅起从桥上掉落,成为这次事故的牺牲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改变业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