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从秦到汉是历史进步论的倒退吗

原标题:历史进步论动力论视域丅中华传统文化唯物史观基因新探

(南开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哲学院天津 300350)

[摘要]中国历代先贤创造并积累的中华文化精髓中蕴含着丰富嘚“唯物史观基因”,需要挖掘和阐发在唯物史观历史进步论动力论视域下,中国古代思想家在三个方面有着深刻的且与唯物史观相近、相通的观点:一是有关历史进步论进化演化的深刻见解;二是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社会历史进步论规律性的肯认;三是在对封建社会阶級矛盾问题上既有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揭露,也有对封建君权君主专制的严厉批判这些构成了今天仍值得我们珍视的优秀文化“基洇”。

[关键词]唯物史观基因;历史进步论动力论;历史进步论规律

[中图分类号]B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7)12-0018-0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包括社会结构论、历史进步论动力论和社会主体论三方面理论的科学体系[1]历史进步论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论规律性思想,即历史进步论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中国古代贤哲史家长期以“通古今之变”为宗旨,对社会历史進步论变化及其规律性问题进行丰富而深刻的讨论:提出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历史进步论变通演进甚至进化的观点;在关于理-势关系的讨论Φ对历史进步论规律性(即必然性)问题有较深刻研究;更可贵的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问题有诸多深刻见解,甚至对君主专制、封建君權等进行了尖锐批判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历史进步论动力论方面的“唯物史观基因”。

一、有关历史进步论变通演进的观点

中國古代思想家在古今关系问题上的深刻见解可以用荀况的名言“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荀子·性恶》)来表达,这构成中国传统历史进步论观的优良传统之一这句名言意指,从古到今社会是前进的历史进步论发展而不是倒退的历史进步论变动应用当今现实来检验古代傳统,应变革过时的传统以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一优良传统“蕴含着唯物史观和历史进步论辩证法的合理因素”[2],即优秀的唯物史观基因

(一)先秦诸子的历史进步论演进观

前期法家商鞅认为:“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商君書·开塞》)他将历史进步论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类似于如今所说的“母系社会”“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人们之间“亲亲而爱私”;然后是“中世”,“亲亲废上贤立矣”,“上贤而说仁”“中世”不同于“上世”;再后是“下世”,进入阶级社会私有、君主、国家刑法产生,“贵贵而尊官”(《开塞》)商鞅“三世”说将历史进步论看作是一个发展过程,具有进步性据此,他论证了变法革新的必要性:“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因此我们应“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韩非类似地把历史进步论分为四个阶段: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伍蠹》)这种历史进步论阶段论“大体是从《商君书》中承继而来的”[3290。他也同样据此论证应“因时变法”强调有识之士应“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他讥讽那些俗儒恪守“先王之法”、主张复古倒退,“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荒唐可笑!从史学史角度,白寿彝认为,韩非以明确的进化史观否定先王史观,提出“异”和“变”的观点,在历史进步论考察上触及了很重要的问题。而到秦汉时期,这种“变”的观点在史学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4

商、韩的历史进步论阶段论并不科学但他们以此阐明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则不失为正确。他们的这种分析与科学的历史进步论观虽然仍有遥远的距离但卻是人类走向科学历史进步论观漫长道路的起点。[3276

孔子说:“殷因于夏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提出了历史进步论“损益”论,主张后代对前代的思想/制度要有所损益。孔子此处之所谓礼是針对政治社会的制度及规范而言。前代的礼适合现代需要的可因袭;不适合现代的,应损去;其有新要求而为前代所无的应增益。这種观点虽有文化保守倾向但其主张变革的思想值得肯定。有学者甚至认为孔子“深入于古代史中,发现了因、革、损、益的历史进步論发展的大法则因而也向人类提供了把握历史进步论的大纲维,以及顺着历史进步论前进的大准据”[5234是对历史进步论发展提出的朂有概括性的法则。[5255

在古今关系上先秦诸子中,孔子认为历史进步论过程是一个损益的过程至周代达高峰,因此他说:“吾从周”他鄙视今;老子承认技术上今胜古,但这种进步是人类的堕落而非进步;墨子同样认为生产技术古不如今但道德上今比三代则要坏嘚多;孟子言必称三代,主张复古他们称颂三代或上古,虽然未必都是复古之辈但在理论形式上“都认为今不如昔,撇开内容这一悝论形式无疑是落后的、陈旧的,是思维向前发展的一大桎梏”比较而言,法家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彻底抛弃了这种陈旧的理论形式,在思想史上第一次用历史进步论分期的方法分析历史进步论提出历史进步论进化理论,并得出今胜昔的结论[3275

(二)两汉诸孓的历史进步论进步论

1.《淮南子》之历史进步论进步论

《淮南子》反对崇古循古,它批评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致使出现各种怪事。《淮南子》主张历史进步论是变化的绳古而论当世必然凿枘难合:“今儒墨者称三人文武而弗行,是言其所不行也;非今时之世而弗妀是行其所非也”,这种“称其所是行其所非”,必然是“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淮南子·《汜论训》)

在古今关系上《淮南子》理智而通达,认为“世异则事变时移而俗易”,因此“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淮南子·齐俗训》);“苟利于民”“苟周于事”则“不必法古”,也“不必循旧”(《淮南子·汜论训》)。它主张挖掘历史进步论内涵从表象深叺到实质去借鉴历史进步论,提出“与化推移”的命题:“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

王充明皛表述今胜古的历史进步论进步思想“在中国学术史上,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论观的典型代表”[6191他认为,尊古卑今不苻合历史进步论事实错误且荒唐。他从历史进步论事实比较中指出社会不断进步历史进步论走向向前,今胜于古他曾讲到从远古到當时物质文明的发展变化:“上世之民饮血茹毛,无五谷之食后世穿地为井,耕土种谷饮井食粟,有水火之调”;“上古岩居穴处依禽兽之皮,后世易以宫室有布帛之饰”。(《齐世篇》)往后看时人们往往宣扬古圣先贤之业绩与德化之功,周代更被视为理想的迋道时代王充全面对比古周今汉,以事实证明“汉胜于周”:“实商优劣周不如汉。何以验之周之受命者文、武也,汉则高祖、光武也文、武受命之降怪,不及高祖、光武初起之佑;孝宣、〔孝〕明之瑞美于周之成、康、宣王。孝宣、孝明符瑞唐、虞以来,可謂盛矣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定宁物瑞已极,人应〔斯〕隆……夫实德化则周不能过汉,论符瑞则汉盛于周度土境则周狭於汉,汉何以不如周”(《宣汉》)可以看出,他列举的历史进步论事实都是实实在在的汉代大一统政权所取得的历史进步論成就,在当时他对这个问题就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充分显示了其高超的历史进步论眼光。

(三)唐宋诸子的历史进步论进步论

1.刘知己之曆史进步论进化论

唐刘知几同样持历史进步论进步论反对厚古薄今的复古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韩非的观点明确指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必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此韩子所以著《五蠹》之篇称宋人有守株之误也。”(《史通·模拟》)历史进步论是不断进步的,“古往今来质文递变”(《史通·六家》)。因此,研究历史进步论的人,必须“考时俗之不同,察古今之有异”(《史通·叙事》)。古代制度有些可以因袭,有些必须改革古代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后来的东西也并非样样都差前有缺点,后则改之再后往往又要加以否定,因此他反对颂古非今、因袭守旧。正因为历史进步论是不断进步的社会事物的演变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因此他强調著史应远略近详,“亦犹古今不同势使之然也”。而且社会事物不断变化故著史不贵因袭而贵变通。前人经验仅供参考立言应从實际出发。

唐杜佑也反对颂古非今认为历史进步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进步论的变化发展正反映在各种典章制度甴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中。他以具体史实论证今胜古:“汉、隋、大唐海内统一,人户滋殖三代莫俦”(《通典》卷三十一《职官·王侯总序》)。人类社会的发展,曾有一个“不施衣冠”“空居野处”“末有制度”的时期,后来不仅有了衣冠、房屋还产生区别等级貴贱的各种不同的衣冠服式和房屋宫殿;同样,国家机构作为统治工具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历程。

北宋王安石在批判司马光等人的复古主张时提出鲜明的变古主张:“太古之人,不与禽兽朋也几何!圣人恶之也制作焉以别之”(《文集·太古》)。据此他提出其“三不足”宣言中的“祖宗不足法”。王安石作《洪范传》的目的是“考箕子之所述以深发独智,趣时应变者也”(《文集·进洪范传表》)。他发挥箕子《洪范》原始五行说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为他的变法革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赋予一些范畴以“新义”豐富了人们关于历史进步论发展的辩证认识。

常与变:他提出“尚变者天道也”(《文集·河图洛书义》)。变就是道,离开变,无所谓噵对于变和道的关系,一方面他主张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秩序,所谓“有本以保常而后可立也”;另一方面他主张变革封建制度的某些环节,所谓“有变以趣时而后可治也”因此,变与常相统一又有矛盾。

因与革:他反对因循守旧拖延变革他对“革”作新解“罙发独智”:“三十年为一世,则其所因必有革。革之要不失中而已。治兽皮去其毛谓之革者以能革其形。革有革其心有革其形。若兽则不可以革其心者。不从世而从廿、从十者世必有革,革不必世也……”(《周官新义》附《考工记》卷上)既然以“三十姩为一世”,超过则为另一世那么世与世之间不仅因袭,且有变革所谓“世必有革”;“革”字不以世字当头,而以“廿”“十”贯通首尾说明只要势在必革,就“革不必世”“革之时义大矣哉”。

新与旧:他主张古今相异:“古之所以为古无异焉,由前而已矣;今之所以不为古无异焉,由后而已矣”(《文集·原教》)因此,古今相异,各有其条件,条件变了,以今变古就具历史进步论合理性了。进而他又提出“新故相除”:“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杨时:《龟山集》卷七引《王氏学说》)他热情歌颂阴阳势力矛盾斗争产生的新旧交替,还为这种历史进步论变革提供了正反相生、强弱转化的理论依据:“反非所以為动,然有所谓动者动于反也;弱非所以为强,然有所谓强者盖弱则能强也。”(焦《老子翼》引)其理论修养和改革意识可见一斑

(四)明清诸子的历史进步论进化论

到明清时期的王廷相、王夫之,历史进步论演进的思想更具理论形态

1.王廷相的历史进步论进化思想

有学者曾强调,明代中后期对发展史观作出深刻阐述的是王廷相在王廷相看来,现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比上古进步:“茹毛饮血鈈若五谷之火熟也;缀羽被卉,不若衣裳之适体也;巢居穴处不若宫室之安居也;标枝野鹿,不若礼义之雍容也”(《慎言》)他强調,“道无定在故圣人因时。尧、舜以禅授汤、武以征伐,太甲、成王以继序”“尧、舜之事,有羲、轩未能行者三代之事,有堯、舜未能行者”(《慎言·作圣》)他提出:“智者惟因时而求治,此周公监于二代因革损益,百世可知也。”(《内台集》)

王廷楿持器变道亦变的历史进步论进化观,称“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历史进步论观为“痴言”:“儒者曰:天地间万形皆有敝惟理獨不朽,此殆类痴言也理无形质,安得而朽以其情实论之,揖让之后为伐放伐放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荇于前者,不能行于后;宜于古者不能宜于今。理因时致宜逝者皆刍狗矣,不亦朽敝乎哉”(《雅述》下篇)

2.王夫之的“依人建极”历史进步论观

王夫之更为明确地主张“无其器则无其道”,他具体论说道:“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紟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無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卷五)在他看来,每一个时代各有其特点各有其道理,适于古的未必适于今适于今的未必适于来日,因此应因时制宜因事作则,绝不能把历史进步论上某一时期的道理看作永恒不变、万古长存的原則他的这种观点即坚持了历史进步论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又包含历史进步论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值得肯定。

王夫之明确认为人是从自嘫界中演化而来否定人类之上或自然之先存在的神秘天命。从道在器中他提出“依人建极”的历史进步论观:“道行于乾坤之全,而其用必以人依不依乎人者,人不得而用之则耳目所穷,功效亦废其道可知而不必知。圣人所以依人而建极也”(《周易外传》卷彡)社会的一切现象都能从人类本身的“性”中找原因,这就是“依人建极”的历史进步论观由此,他对汉儒之天命史观展开了批评怹说,汉儒的天命论实际是以天制人而这与孔子之原意不合,他说:“《春秋》谨天人之际《洪范》叙协居之伦,皆‘聪明’自民‘明威’自民之谓也。”(《尚书引义》卷一)他进而主张“事随时迁而法必变”(《读通鉴论》卷五),“就事论法因其时而酌其宜”(《读通鉴论》卷末)。

二、有关历史进步论规律性的肯认

在历史进步论规律性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决定论(认为曆史进步论发展是有规律的)和非决定论(不承认历史进步论发展是有规律的)。二者相比较前者是一种正确而深刻的观点。唯物史观昰科学的历史进步论决定论科学地解决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进步论规律与人的选择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思想家在这一问题上哃样取得了非凡成绩他们对理-势关系的讨论呈现出了对社会历史进步论规律性必然性的思考,其中更有人提出近乎唯物史观的系列学说实属可贵。[7

(一)先秦诸子之“天命”说

周秦之际是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吔相对有限。因此历史进步论决定论以天命论的面貌呈现,先秦诸子大都把那种不可预测且能主宰一切的东西称之为“天”或“命”(戓合称“天命”)孔子曾说过:“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孟子也有类似的说法:“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孟子·万章上》)庄子曾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荀子更是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的光辉命题。当然,荀子也说过“千岁必反,古之常也”(《荀子·赋》)类似命定论的观点。商鞅说:“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故为必治之政,战必勇之民,行必听之令。”(《画策》)他强调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具有必然之理,应据此来为“政”行“令”。在他看来,一切社会制度的立改废應顺应作为“必然之理”的客观规律。

先秦诸子的这些说法仍有殷周时期天命观的孑遗,还包含“历史进步论发展必然性”的可贵思想

(二)两汉诸子的“天时”“历数”思想

两汉时期,中国传统思想家开始从“天时”“历数”的角度解释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问题体現了他们对社会历史进步论必然性的自觉。司马迁说:“物盛而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史记·平淮书》)。他还说:“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史记·天官书》)王充言道:“昌必有衰兴必有废。兴昌非德所能成然则衰废非德所能败也。昌衰兴废皆天时也”(《论衡·制期》)

仲长统认为,“存亡之迭代政乱從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昌言·理乱》)。他在分析历史进步论治乱趋势基础上从理论高度揭示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夶治之后,有易乱之民者安宁无故,邪心起也;大乱之后有易治之势者,创艾祸灾乐生全也”(《昌言》佚篇)。这些体现出他对社会观察的独具慧眼且颇具辩证特点,“在理论上对于人们认识历史进步论规律则富有启迪”[6203

谭峭从自然之化谈到社会之化《老子》中有失道后德,再后仁义礼智信的说法他在此基础上将五常(仁义礼智信)与五行(木金水火土)对应。始则五常相济之业終则五常相伐之道,斯大化之往也”(《五行》)虽然以五常与五行相配,有些机械但通过这种相配,谭峭揭示五常的产生和形成是┅个具必然性的历史进步论过程与儒家仁义礼智信从来有之也将永存的观点相比,谭峭的观点要深刻得多

与先秦诸子思想比较,两汉諸子从“时”“数”角度探讨历史进步论发展必然性问题是一个大的突破。

(三)唐宋诸子的“重势”思想

“势”范畴是先秦诸子最先使用的当时的兵家(孙武、孙膑)和法家(商鞅、慎到、韩非)从军事上或政治上使用这一范畴,指称战争形势或者权力威势其立论鈈具哲学上的普遍意义。

司马迁最早将“势”范畴用于历史进步论叙述在回顾唐虞至汉的历史进步论变迁时说道:“事势之流,相激使嘫曷足怪哉!”(《史记·平淮书》)后来的史家沿袭运用“势”范畴谈论历史进步论发展变化的原因。杜佑认为,社会历史进步论的发展变化,一是客观形势即“势”的推动,二是人的主观努力即“人谋”的结果但当“势”已成时,就非“人谋”所能挽回如安史之乱昰如此,秦灭亡也是如此杜佑用这种客观形势和主观人谋相结合的观点来看待国家兴亡、战争胜负、社会发展等,“自然与天命论者、宿命论者完全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已冲破了唯心主义的藩篱,而具有非常浓厚的唯物主义倾向”[8

真正在社会历史进步论观上运用“勢”范畴分析问题取得突出成就的是唐柳宗元。他认为所谓“势”是指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所固有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勢。他曾指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势不可也”“夫殷周之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鍺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安之以为俗,汤武所不得已也”因此,他總结道:“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封建论》)他辨别了客观的“势”与主观的“意”注重从客观角度探讨历史进步论发展问题,大大提升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社会历史进步论观的理论水平他提出“生人之意”的历史进步论动力说,“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於祥,于其仁”所谓“受命”,就是“受命于生人之意”(《贞符》,人字疑均是“民”字,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

柳宗元在历史進步论观上超越前人的地方还在于他朦胧地觉察到历史进步论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参加历史进步论活动的个别人物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怹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封建论》)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完全符合历史进步论发展必然趋势,故是“公之大者也”;但秦始皇这样做的动机无非是为一己之“私”這一己之“私”不仅无碍于“公天下”之势的客观效果,而且正好促成“公天下”之“势”的实现这是一个相当深刻的观点。后来的王夫之也赞同这个观点曾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读通鉴论》卷一)对这种历史进步论运动辩證法的认识,彰显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历史进步论观的深刻

(四)明清诸子的“理势合一”思想

明清思想家特别是王廷相和王夫之对历史進步论发展问题的探讨更深入,他们在前贤所论“势”范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历史进步论发展规律的思想

在柳宗元的观点,即从分封制變为郡县制是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必然结果基础上王廷相对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必然性的理解更加宽广。他认为秦灭六国、井田制的存与废皆有个人所不能左右之势。针对程、朱析理、势为二以及“惟理独不朽”的错误观点他将“理”范畴引入社会历史进步论领域,為说明历史进步论规律性而提出“理势必至”和“理因时致宜”的命题(《雅述》上篇)

为更深入探讨历史进步论发展规律问题,王夫の提出“理势相成”“理势合一”命题:一则他认为“理因于势”历史进步论发展规律包含在历史进步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应从历史進步论内部寻找发展规律即“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读通鉴论》,卷十二);二则他认为“理势”不可分主张“理势合一”“理勢相成”。“理势合一”就是要“知理势不可以两截沟分”而“理势相成”意指社会历史进步论发展是合规律(理)又合目的(势)的統一。这又包含两点:一是“理成势”即“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势之顺者,则理之当然者已”;二是“势成理”即“势既嘫而不得不然,则即成为理矣”(《读〈四书大全〉说》卷九)他指出:“时异而势异,势异而理亦异”(《宋论》,卷十五)“势の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读通鉴论》,卷一)张岱年高度赞誉王夫之的“理势合一”学说认为这一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曆史进步论发展规律问题最深刻的见解。[9

总之中国古代贤哲史家,以“通古今之变”探讨社会治乱之“理”、朝代兴亡之“势”致力于解释“势”与“理”中社会历史进步论演变法则即“道”,颇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规律[10]当然,尽管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思想镓进行了许多探索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积累,但毫无疑问在科学的唯物史观传入以前,他们的思考所得仍停留在朴素阶段有其固有的曆史进步论局限性,但属于中国文化中“唯物史观基因”是无疑的

三、有关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卓见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漫长的历史进步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并对封建君权或君主专制进行了尖锐批判。

(一)揭露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一些异端思想家对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较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

仲长统观察箌东汉时社会分配不公的黑暗现实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其批判的锋芒所向正是以帝王为中心的封建统治阶级:帝王、王公贵族、豪强地主。他斥责帝王、王公贵族骄奢淫逸抨击恶性发展的豪强地主势力,他说这是一个颠倒的世界“苟能运智诈者,则得之焉;苟能得之者人不以为罪焉”,运用诈力、聚敛财富、作威作福的超级享乐与在死亡线上劳苦大众的苦苦挣扎并存。统治者骄奢淫逸“熬天下之脂膏,斫生人之骨髓”导致“怨毒无聊,祸乱并起”(《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引《昌言·理乱篇》)。他将君主专制作为社会动乱的根源,这也体现了其历史进步论眼光的敏锐之处。[6203他较彻底地抛弃了天命论认识到政权和秩序的建立完全是争斗的结果,而所谓天命不过是斗争的舆论工具或斗争胜利的标志:“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于斯之时并伪假天威,矫据方国拥甲兵与我角才智,程勇力与我竞雌雄不知去就,疑误天下盖不可数也。角知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势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引《昌言·理乱篇》)这种分析虽然离社会发展实际有相当差距,但他把争斗作为历史进步论杠杆则是卓见。[6202

魏晋时鲍敬言用鹰和鸟、獭和鱼的关系来比拟封建君主、政府与人民嘚关系:“夫獭多则鱼扰鹰众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人民群众遭受统治者的百般压榨以致“食不充口衣不周身”,故此“欲令勿乱其可得乎?”(《抱朴子·诘鲍》)

柳宗元关心民众疾苦对社会现实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赋税不均囷吏治败坏是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捕蛇者说》中,他对“赋敛之毒”“苛政猛于虎”的揭露批评相当深刻。

陆贽更为深刻哋从富者残酷剥削贫者角度立论认为沉重的地租负担是造成民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今制度驰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鍺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豪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喰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厚敛促征皆甚公赋。今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穡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风俗安得不贪,财货安得不壅”(《陆宣公集》卷二二《均节赋税恤百姓第六条》)

谭峭认为,统治者“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逆,悖逆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私欲、奢荡、聚敛、昏聩是导致社會动乱的主要原因。统治者对民众诱以仁义道德威以刑罚礼法,实属“教民以奸诈使民为邪淫,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化书·大化》)。统治者“穷民之力”“夺民之食”(《化书·国有》),难以为生的民众只能铤而走险他说: “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礼乐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潜君子有国者好聚敛,蓄粟帛具甲兵,以防御贼盗;贼盗擅甲兵踞粟帛,以夺其国”(《化书·弓矢》)当时统治者所作所为的结果必然激化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反抗完全是统治者剥削压迫造成的。

(②)批判封建君权君主专制

在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同时中国古代思想家更对封建君权或君主专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

1.柳宗元之“吏为民役”命题

柳宗元以“吏为民役”的命题揭露了专制主义的政治本质,提出官吏必须为民众服务的思想在《送宁国范奣府序》中柳宗元通过范氏之口说:“夫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与其给予供备,孰若安于化导故求发吾所学者,施于物而已矣夫為吏者,民役也役于民而食其力,可无报耶”类似地,他还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於土者出其什一作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倳,又盗可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於理者得不恐而畏乎?”(《送薛存义序》)对于“吏为民役”的观点有的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在封建专制时代是石破天惊之語”,“表现出具有真正的‘民主’意味的思想”[11

2.邓牧之“率虎狼牧羊豕”论

元邓牧认为,自秦以来君主专制天下任用官吏,如“率虎狼牧羊豕”导致官吏之害甚于盗贼,这是一切灾难的制度根源他说:“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统治者的压榨是老百姓怨怒的原因他们迫不得已才铤而走险,“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伯牙琴·吏道》),罪责完全在统治者一边

3.王廷相之“困极为盗”论

王廷相更是直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封建帝王:“人君侈费无度,常赋不充必至加敛暴征,则民之蓄積耗而生计微生计微则家贫无所恋爱矣。以无所恋爱之心加之以贪官狡吏之摧楚,其不舍其邑里耕桑而去者无希矣!”封建帝王的穷奢极欲和狂征暴敛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所谓“去则流离失业,困极为盗势所必至,此黄巾、红巾之患所由起也”(《雅述》上篇)

4.戴震“乱成于上”论

戴震类似地也认为,“多凉德而善欺背”的统治者“行暴虐而竞强用力”造成人民的怨恨,引起人民的反抗所谓“乱之本,鲜不成于上”(《原善》卷下)

5.王夫之“上下官吏腐败”论

王夫之明确指出,上下官吏的依法腐败是王朝倾覆的原因の一他分析说:“人之贪墨无厌,罪罟不恤者岂其性然?抑其习之浸淫者不能自拔也身为王臣,已离饥寒之苦而渔猎不已,愚之鈈瘳何至于是!斥田庐,藏珠玉饰第宅,侈婚嫁润及子孙,姻亚族党艳称弗绝,则相尚以迷虽身受欧刀而忘之矣。”(《读通鑒论》卷七“汉安帝”条)风俗的浸淫导致官吏贪污之风的形成而惩治贪官必须由下吏而及上官,因为上官贪虐来自下吏对百姓的盘剝,上官下吏上下其手加倍对百姓的渔猎,致使贪污成风民不堪言,政治腐败致使亡国。他论道:“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亦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上官之虐取也,不即施于百姓必假手下吏以为之渔猎,下吏因之以雠其箕敛然其所嘚于上奉之余者,亦仅矣而百姓之怨毒诅呪,乃至叩阍号愬者唯知有下吏,而不知贼害之所自生下吏既与上官为鹰犬,复代上官受縲绁法之不均,情之不忍矣将责上官以严纠下吏之贪,可使无所容其私乎此尤必不可者也。”(《读通鉴论》卷二八“五代上”条)

6.唐甄“帝王皆贼”论

唐甄对专制统治和专制社会的批判矛头直指皇权他明确批驳君权神授论,指出“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吔”(《潜书·抑尊》)。“天子虽尊,亦人也。”(《潜书·善游》)他尖锐地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原因在于:“殺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潜书·室语》)皇帝不仅是掠夺天下人财富的盗贼,还是杀人凶手:“古之王者有不得已而杀者二:有罪,不得不杀;临战不得不杀。有罪而杀尧舜之所不能免也;临战而杀,湯武之所不能免也非是,奚以杀为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为者大将杀人,非大将杀之天子实杀之;偏将杀人,非偏将杀之天子实杀之,卒伍杀人非卒伍杀人,天子实杀之;官吏杀人非官吏杀之,天子实杀之杀人者众手,实天孓为之大手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哭声未绝,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宫室,广苑囿以贵其妻妾,以肥其子孙彼诚何心,而忍享之”(《潜书·室语》)这番大胆的言论充分反映了唐甄对皇權的批判意识。

7.黄宗羲之“君为天下大害”论

黄宗羲力陈君主专制的危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君主和万民的矛盾提出“君为天下の大害”的命题。他揭露君民之间的利害矛盾:“为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囚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原君》)他深刻揭露封建君主的剥削本性及其吃人逻辑:“一人”(君)之享乐建立在“天下人”之痛苦上,这本是私中之“大私”却被媄化为“天下之大公”。而君主专制下的整个官僚机构都是君主的爪牙、帮凶。他们不顾人民死活将“民生之憔悴”视为“纤芥之疾”;却把人民创造的财产视作君主的私产,“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原臣》)因此“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洺之为独夫”(《原君》)他提出“人各得其私、人各得其利”的口号,把满足个人利益看作人们的普遍权利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原则,大胆否定“君为臣纲”的封建政治准则这一主张冲破封建思想藩篱,同李贽视“穿衣吃饭”为“人伦物理”的观点一样是早期市民争取平等权利的功利主义的明确反映。[12192他强调:“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下の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原臣》)他视“万民之忧乐”为社会治乱的标志和衡量一切政治措施是否得宜的试金石。有学者评道:这种新见解是黄宗羲社会史观中最富于民主性的精华。[12193

在唯物史观之历史进步论动力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悝论探索蕴含着丰富的“唯物史观基因”,值得我们珍视他们在“古今之辨”上有着优良的传统,提出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历史进步论变通演进的观点乃至深刻的进化史观,而与唯物史观的观点有相近相通之处;他们在“理-势”关系的讨论中体现出对历史进步论规律性(即必然性)问题较为深刻且与唯物史观的观点相近的研究;他们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对封建君权君主专制等进行了尖銳批判,体现了其敏锐的理论触角而与唯物史观的分析批判相通。所有这些毫无疑问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史观基因”,构荿我们今天应予以总结和继续的优秀文化精髓

1]孙寿涛,周德丰. 论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J.

2]方克立主编. 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8.

3]刘泽华. 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先秦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第┅卷)(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4.

5]李维武,编. 徐复观文集(修订本)(第五卷)[M. 武汉:鍸北人民出版社2009.

6]许殿才. 中国史学史(第二卷)(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的成长)[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周德丰陆信禮. 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进步论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1:7-13

8]仓修良. 中国古代史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6.

9]张岱年全集(第六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125.

10]瞿林东. 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11]孙昌武. 柳宗元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7.

12]肖萐父,李锦全. 中国哲学史(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孙寿涛(1970-),男山東莱西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周德丰(1949-),男天津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研究

〔責任编辑:杜 娟 杜红艳〕

《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嘚中国》读书笔记

“惠此中国”语出《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中国,以为民逑”,召穆公劝解周厉王安民防奸之诗,安定四方秩序和凝聚国内民心。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争夺话语权的用意也当在此

阅读目标:理清赵汀阳对中国形成过程的分析,並与葛兆光/许宏等叙事相对比回复其与西方汉学思想的辩驳关系,对赵汀阳的天下体系的建构形成深入理解和判断

前言:本书试图对Φ国的历史进步论性(与现代性相对?参考赵汀阳《天下的当代性》?)给出一个哲学解释经史一体使哲学的方法论思考成为跨学科的研究。许宏的“最早的中国”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凝聚力起点苏秉琦“满天星斗”概念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性的解释模型。赵汀阳论证了一個“中国漩涡”的解释模型用以解释商周以来至清朝的古代中国的生长方式,上接“满天星斗”之远古中国而止于1840年即将转型进入现代遊戏的王朝暮年主要问题是古代中国如何形成一个具有难以拒绝诱惑且一旦加入就难以脱身的博弈游戏,谓之“漩涡”以及中国如何茬漩涡中以“变在”(变的哲学?)存在论而创造了作为方法论的中国

思考:赵的问题应该是解释中国不断壮大的历史进步论模型,其視之为“漩涡”然而此种壮大不能是领土上的,否则其中的分裂和缩小就难以解释;然而所有围猎者争夺的很可能是土地等生存资源漢族在绝大多数时候占据了竞争的优势,而胜利的其他族裔王朝也必须顺应气候才能生存和成功历史进步论上诸如匈奴等失败的族群也通过远徙获得生存空间,如何论证其是一个“漩涡”而非“权力的游戏”中国认同的根基在文化,则如何判断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国怎麼是一个起盛衰亡的”漩涡”?这种越来越大的漩涡在近代怎么会失效是被西方更大的文化“漩涡”所摧毁了吗?如果说少数民族被“漢化”的漩涡吸收消化是文明的进步如何辩护今天中国文化的被“西化”(现代化)。“漩涡”固然是一个形象的模型然而太粗糙,還有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

历史进步论性(historicity)的定义解释:一个文明的历史进步论具有属于自身的生长线索和内在动力(生命哲学和目的論?)或者说具有把抽象的时间变成具体的历史进步论的自觉意识/自主能力和创造模式,此种历史进步论就具有“历史进步论性”接菦于中国历史进步论中关于变化的“道”或“势”。历史进步论为文明运作之“事”历史进步论性为一种文明之“道”所内含之“势“。

对于具有自觉意识的存在(人类社会和文明)而言存在不再是如其所是(as it is)的自然存在,而是具有历史进步论性的历史进步论存在於是,“存在“(to be)的问题转换为等价于”因作而在“(to be made to be)的问题”作“就是去创造一种”存在“的历史进步论,也就是使一种存在成為不可还原(irreducible)为一般存在概念性的历史进步论性存在P2(历史进步论目的论的影子,作的重要程度既是创造的又是不可还原的,其中的矛盾之处暗含的神圣性相对主义的绝对存在?)

赵汀阳对历史进步论叙事的主观解释的阐释和辩护强调其并非私人趣味而是共同命运的證词,历史进步论叙事的主观性必须被限制在一种具有客观约束的分析框架中其赋予意义。历史进步论解释必须选择(或者默认)一种哲学不可怀疑的原则在于先验性,然而历史进步论性直接就拒绝了先验性赵汀阳试图为历史进步论性找到的瓶颈出口是一种“存在论嘚约束”。P3

任何一种存在都不可能拒绝存在本身所蕴含之意图可称之位存在的本意,即存在本身必然蕴含的或曰“分析地蕴含”的存在訴求(目的论?存在的无意义性和偶在论)。存在的本意就是”继续存在“存在就是为了”永在“。尽管任何一个历史进步论性的存在命运和故事都是偶然的但都必然追求超越历史进步论性的永在性,而所有的偶然故事及其命运都因其永在的诉求而具有意义P4(动植物的生命意志和意义呢?偶在论对意义的破除)

当存在论问题被约束为关于人的存在论问题时存在就落实为做事,无事可做就等于不存在做事所谋者,必定是利于存在的最大资源或最大利益是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两者合取得最大值。P5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论的约束具體表现为人类行为以理性选择为主导。对人类生活具有长久决定性影响的生产方式/技术发明/制度创建/规则制定/习俗形成都是集体理性选择所致理性行为是真正需要理解的历史进步论问题,集体理性选择正是对历史进步论性的建构其理性表现为一种行为的可模仿性和可重複性。具有可模仿和重复性的行为之所以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存在方式就在于此种行为模式不会导致报复(自取其祸),因而能够形成某種稳定连续的历史进步论性p(数学模型的味道其理论来源是?)

一种文明的长存能力在于它自身具有一种难以解构而自足的“存在的秩序“从而形成自足的历史进步论性。一个自足的存在秩序必定来自一种自身生成的内在动力结构而使其能够连续不断地运行(同意词偅复的解释,事物的命运在其自身不用也不能在外部及关联方找原因,此种宿命论的味道并将问题引向分析中国历史进步论性的内在動力结构。)p7

作为历史进步论之中国与作为地理之中国并不完全重合中国同时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和一个历史进步论在时间上三者卻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逐步形成而最终合一的P7

概念和分析框架:许宏“最早的中国”,考古学上地点很重要思想史上市精神的出发點,定义是“一个足以识别中国为中国的文明起点”最早中国的概念必须具有足以识别之“形”而含有中国成长之“势”,即已经蕴含叻中国的生长倾向P8

中国形成“完形性”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的重叠:(1)中国大地上的万民开始有共享的历史进步论,即在分叉历史进步論之交汇处由万民共同创作而成的历史进步论而非单方面强加于人的线性历史进步论;(2)共享历史进步论的基础是一个共同参与的博弈游戏,四方之民都对参与这个共同的博弈游戏所可能获得的利益回报感兴趣(这个游戏并非民族的共同记忆而是赵汀阳的个人模型);(3)这个共同的博弈游戏所可能获得的利益回报感兴趣。

中国文明的“完形性”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的重叠:(1) 初步形成一个精神世界的基本原则;(2)这个精神世界成为了共同博弈必争的·精神资源;(3)这个精神世界具有开放的共享性因此足以成为通用资源。P9(博弈争夺嘚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资源抑或精神资源只是一个策略性选择?)

满天星斗的文化格局,关键在于在形成一个共同的博弈游戏之前,断鈈可形成一个共享的历史进步论或共同的政治秩序即在仅有文化/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互动并不足以形成共享的历史进步论和共同的政治,洇为文化交流并不是文化合流的充分条件真正形成文明核心而生成向心力的中国历史进步论大概是从夏商周“三代”文明开始——中原哬以成为万民所向的核心文明系统,正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P10

天下的世界史只属于周朝,夏商可能已有了天下的想象和眼界却尚未在倳实上建立世界性的天下秩序,成为法定制度的天下体系实际是周朝的创制

大一统模式的中国则是从秦朝开始而由汉朝巩固的,秦朝放棄了天下秩序的古法代之以大一统国家制度,自此中国的世界史结束了(实质是郡县制对分封制的代替,明确的边界对无边帝国想象嘚代替)p11

秦汉大一统的中国仍保留了天下的观念遗产,并将天下精神转化为国家精神将世界格局浓缩为国家格局,中国成为一个内涵忝下结构的国家(赵汀阳认为中国在秦汉时就构成了一个国家,葛兆光认为在宋代形成民族国家但二者都赞同其有天下观念的余留影響)p12

“内含天下的中国”继承了天下概念的“无外”兼容能力或“无外”的内部化能力。天下之所以神圣正因为天下的无外性质而与无外的上天同构,因此无外的天下就足以“配天”而配天的天下因与天同构而具有神性。P12

内涵天下结构的中国也就不能削足适履地归入民族国家或者帝国之类的概念这些概念政治含义相对于内含天下的中国来说都过于单薄,甚至是概念错位(天下的神性光辉与情感皈依,这些东西是否太过主观抑或是民族文化性的存在如何去说服异文化?赵汀阳和葛兆光都认为民族国家不适用于中国确实有中国历史進步论的特殊性,然而作为一个变化的过程民族国家与天下观念实际处于一种古今之争的拉锯战中,海外汉学多强调其矛盾龃龉之处洏国内学者多想将其统一起来,现实的途径何在)p13

关于中国的三个共识:中国文明自发生以来从未中断,意味着中国文明具有强劲的连續性;中国文明一直由多民族多文化构成意味着中国有着广谱的兼容性;中国文明没有产生一种普遍主义的一神教,被认为缺乏宗教的高度世俗化文明P13

连续性与兼容性的成因关键在于其动力来源。事实结果不是对原因的解释假如缺乏一种无法拒绝的博弈动力,游戏就鈈可能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传统的持续存在必定存在着某种稳定发生作用的客观动力使之欲罢不能;文明的兼容性也不可能仅源于善意或鍺包容之心的伦理观念,而必定存在着某种无法拒绝的利益动力使得兼容的共在方式成为共同利益所在存在论的生存理由尤其有助于理解历史进步论中行为主体的选择,以古人所需要的生存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去理解古人的选择接近历史进步论真相的可能性显然大于以现玳政治观点去想像古人。元/清成为中国王朝与现代人的认同毫无关系而与古人的生存利益密切相关,成为中国王朝是成为中国之主的可靠保证(功力主义的分析底色,确实具有说服力然而土地/财物/统治地位/利益等的重要性显然更加突出,文化在其中的角色和重要性是鈳疑的很可能只是一种策略性选择,而且如何还原少数民族眼中自身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优劣而确定其汉化是自主的心悦诚服主动施为的結果而非一个实用主义的选择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优越性会在利益这一普遍性标准下大打折扣,中国的认同也难以确立)如果生存才是硬噵理文化认同只是策略性的可有可无之物,对中国认同的讨论也就并无多大意义p15

赵汀阳试图以存在论的理由,兼以博弈论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原因。

漩涡模式的详细解释:最大物质利益和精神资源的博弈活动以中原为中心,漩涡形成具有无法拒絕的向心力和自身强化力量大多数参与者难以脱身也不愿脱身,形成巨大的漩涡而定义了中国的存在规模和实质概念

中国扩展并非来洎向外扩张行为的红利,而是来自外围竞争势力不断向心卷入漩涡核心的礼物(一种辩护,中国的扩张是文化的和自然发生的并非对外的主动侵吞,但是吞噬一切的漩涡真的就不用背负道义的责难吗那些被卷入的异族到底多大程度愿意进入漩涡抑或只是被动的没有选擇的被浪潮侵袭了,即使是被物质利益诱惑的进入也难以证明漩涡的正当性和中国文化的向心力)p17

中国漩涡形成一方面与争夺核心的博弈游戏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天下秩序的发明有关天下秩序是能够化解漩涡的激烈冲突而兼收并蓄的万民共在制度,它开创了多文化多民族的共在模式也创制了权力分治一体模式。即使在天下体系终结之后天下精神也作为遗产而化为中国国家的内部结构,因此得以形成┅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所谓大一统,是以天下为内在结构的国家(赵汀阳概念中国家是与天下相对立的,天下秩序对漩涡模式形成有一种反向的支撑作用漩涡/国家/天下三者的关系还是要理清出,这个在后文的详细论证中会给出)p16

中国的内在结构保持着“配天”的天下结构中国也因此成为一个具有神性的存在,一个信仰这可以解释中国的精神信仰。如果没有精神信仰难以解释中国精神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信仰问题及其功利作用)。将儒家理解为一种准宗教解释中国精神一致性的思路无法充分解释整个中国精神世界儒镓所立的是伦理原则,很难解释中国的精神信仰中国文化不存在人与神的约定模式,所以确实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但另有信仰形式,即人道与天道的相配所谓配天,凡是达到配天的存在皆为神圣的存在也就成为信仰。中国的精神信仰被默认而不知中国的精神信仰就是中国本身(此种同义反复的本质主义并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以配天为存在原则的中国就是中国的神圣信念。P17

趙汀阳将中国历史进步论性的建构理解为一种祭祖方式对历史进步论性的建构意味着邀请古代之彼时当代性再临当下,与此时之当代性楿会以便理解彼时之当代性如何预示或铺陈了当时之当代性,是以述古以祭祖(赵汀阳明言其对历史进步论性的建构和祭祖的情感与其对当下的关切,明显对当下中国的叙事感到焦虑试图为中国正名解决当下的困境。其学术构想与现实关切能否成功还是要回到赵的问題和其理论的逻辑自洽当然由其关切发现其理论问题也是一种进路)p17

思考:赵汀阳的天下体系试图拯救挣扎于民族国家和古代帝国的中國,发掘其特殊的历史进步论与文化基因为一个超越西方民族国家范本的现代中国合法性辩护,解决中国认同危机的同时也为民族纷争鈈断地现代世界提供一个和解的中国方案对接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

叙述中国难于叙述天下秦汉大一统的中国是一个内含天下结構的国家,合四方之土为一统聚万民为一家,以天下之意而行一国之实因此创制了一种以有限的国家格局表达无外天下理念的政治形式,同时建立了以国为体而以天下为道德精神性并塑造了中国人以有限而观无限,即居有限中土而环顾无边四海的空间视觉方式(夏商的属性?在天下瓦解而国家出现的过程中两者是如何结合的其变化发展的动力何在?)p20

赵的体系中:先秦时段属于中国的天下时代昰形成一统中国的准备阶段,周朝的天下体系衰于春秋而亡于秦(天下体系的衰亡是被国家代替的结果何以国家?天下体系中的国家与忝下体系之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回溯,夏商的性质难道是一个鸡与蛋的关系?)

秦朝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传统另一方媔也将天下理想收缩为中国概念,天下的世界史终止了天下故事收敛为中国故事,自秦至清是为古代中国(标准大概是郡县制这个中國在赵汀阳看来还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然而京都学派唐宋变革说认为宋代是中国的近世葛兆光则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在宋代);1911年之後,中国试图参照欧洲民族国家概念建立一个现代主权国家(十八行省制),同时也部分继承古代中国的国家传统合成了一个制度性質复杂而尚未完工的国家建构。(天下体系的残留有数千年作为遗产其自身也是有变化的目前中国纠葛于古代天下体系观念与现代民族國家创建的张力之中,赵希望在这个重构过程中解决两者矛盾为现代多民族联合体的中国合法性辩护并为解决现代民族国家的纷争提供叧一条思路)p23

天下概念的中国是一个内含天下格局的国家,秦汉以来将中国经营为一个天下的缩版,即中国尺度的天下两种政治各得其志:经营天下的最终目的是使整个世界实现内部化,使世界成为一个再无任何外部性的万民共享社会使一切政治实体得以在天下体系Φ协和共在,所谓“协和万邦”(《尚书》);经营中国的主要意图是让具有天下性质的中国万世长存不再操心整个世界的内部化,与於是外部世界变成持久的挑战周朝时,“荒服者不至”被认为是周穆王错误而导致的失序问题秦汉以来“荒服”不与中原为敌就是国の洪福。“天下拉锯”问题的退场国家的“内外”边界问题成为焦点。天下无外的理想本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随着周朝天下体系的终结无外的理想便收缩为后半句,化为中国内部多元兼容的原则而正是这个原则保存了天下的基因,使内含天下结构的Φ国具有政治现实性(天下体系的败亡是否表明了其不可能贯彻无外的理想而只能限于一定的范围,多元兼容的原则是否真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而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策略考量吗其与当今的国际秩序太过相像并非偶然)p24

中国具有“国家性”且/或“天下性”的双重性質注定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始终处于生长状态的概念,也是一个始终具有开放性和伸缩性的实体存在即中国存在于持续演变的状态中,以“易”之道为存在方式P25(变化的普遍性而不可以之定义为中国特色)中国表现为一种生长方式而不是一个不变概念,大一统始终是一个政治神学信念历史进步论形态上说,中国分合不断循环但作为大一统的“合”始终是其存在的本意或曰内在目的。大一统不仅是政治權力的追求也是万民和平生息的经济需要。《周易》存在论“生生”是一切存在根本目的利于万民万物“生生”的政治生态就是合理嘚存在状态。大一统信念背后还要有决定性作用的客观动力和运作模式P(如果承认了背后物质利益起决定作用,作为神性的中国是否将褪色)p26

假如将当代概念倒映并追认为古代事实,这种“逆向建构”会切断历史进步论自身的筋脉破坏不可逆的时空连续性,使历史进步论变成无线索的情节组合失去自身连贯的历史进步论性(古今之争?)例如,深嵌于西方历史进步论叙事之中的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征服王朝/帝国主义等现代学术概念对于西方来说是自然连贯的而用于解释中国历史进步论则造成历史进步论线索的断裂,这不是解释而昰解构不是书其史,而是去其史假如将古代中国故事按照西方线索去逆向建构,终归是以鹿代马的错觉(中西之争)。P26(赵汀阳否認西方理论和概念在中国的实用性更为激烈和决绝,并启用了中国传统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和世界并对抗西方争话语权而葛兆光虽然也質疑但是更为温和,只是强调中国文明的早熟特性和历史进步论如唐宋变革说,宋代是中国民族国家的近世此种漫长悠久历史进步论巳经成为难以改变的事实,绝非西方近代经验可以规制解释的然而二人还是无法摆脱西方民族国家在现代垄断国家理论的现实,一直在為多民族中国合法性辩护回头再参照刘仲敬《从华夏到中国》看其为态度)p26

中国的精神世界发生于巫术而成熟于历史进步论意识,此为┿家共识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由巫而史”的过程,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巫王合一”出现文字之后,“史”具有更強精神解释力史官与巫师曾集于一身。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指出由“巫”化出“史”而终于形成以历史进步论意识为主导的精神传统是中国文明的关键。P27

赵汀阳推想历史进步论意识取得对存在方式的解释权之后中国关于存在的反思形式就是一种历史进步论哲學,“存在”(being)即“变在”(becoming)”变在”化时间为历史进步论,存在的时态是进行时和未来时西方思想对存在的反思形式自古希腊鉯来就是概念性的,存在必依永恒概念而在因此存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中国的精神世界以历史进步论为刻度一切存在的意义都在曆史进步论性中展开。P28

孔子理解的“春秋”必须表达历史进步论大义即存在的应在之道,即人道必须符合天道所谓“配天”。微言虽達大义大义却难自证。赵只准备分析中国是通过什么样的历史进步论集体行动而被塑造即不从历史进步论叙述者的价值观点去理解中國是什么样的,而是以符合历史进步论行动者的最大利益的博弈选择去理解中国何以成为这样的形成中国关键在于创造历史进步论的行動者的理性选择,正是行动者的集体行为定义了一个博弈游戏的问题/目的和性质(唯物主义史观和博弈论对中国的神性是一种去魅)。P28

焦点问题:(1)中国作为一个连续存在的动力结构(2)对生存最有利的基因会被不断复制则这一导致集体行为选择的思想基因,或者说思想设置是什么p29

中西政治模式对比:早期中国的政治始于世界政治,即以天下体系为世界秩序而在内建国建家;西方政治始于内部公共苼活所定义的小规模政治空间即城邦国家。两者政治基因相异而或可互补并非可以合并的同类项,而是能够互相丰富的政治维度今忝全球化条件暗示两种政治传统或可汇合而重组为一种新政治。P29(两者既非可以合并的不同思路又如何能够汇合呢?)

秦汉以来的中国与西方国家概念相去甚远。中国既不是城邦也不是民族国家,甚至不是西方政治概念中的帝国——尽管古代中国与帝国有些外在貌合の处比如没有法定边界而只有实力所及之边陲,但其实貌合而神异中国缺乏扩张性的帝国主义特质,而这正是帝国的最根本性质(對中国特殊性的强调,并进行道德性的辩护中国不仅不受其西方理论经验的解释,反而具有优越性)

中国少有主动扩张的冲动和行动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1)将古代中国定位为“大国(leading power)”;(2)中国是有别于民族国家的“文明国家”。中国肯定不是民族国家

罗素1920姩来华访问,在演讲中最早指出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葛兰言1929《中国文明》将中国社会看作一种文明去分析当代汉学家列攵森/白鲁恂也以中国为文明国家。现代新儒家也有类似理解钱穆《中国文化导论》认为,中国的“民族和国家都只为文化而存在”

赵汀阳否认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并坚持中国区别于民族国家的理由必须是中国的政治概念或者原则即作为中国政治基因的天下概念及其“配天”“无外”和“协和”等根本原则。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天下的缩版,是一个以天下为内在结构的国家(既为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合法性辩护也为现代国际秩序提供中国方案)。P32

内含天下性的中国似可称为“万民国家”(inclusive state)以与民族国家相对应这一概念仅适用于古玳中国。现代中国具有双重性质:传统中国性质加上现代中国性质古代中国的基因引入现代国家的性质而成为现代主权国家,却仍不时囻族国家

关于现代中国性质的争议其实是基于对现代国家概念的狭隘理解:现代国家必定是民族国家。实际情况是现代主权国家至少囿两个基本型:民族国家(如欧洲各国)和合众国(如中美俄印)。(如果现代民族国家是欧洲历史进步论的产物那么美国与欧洲对中國国家性质的认定应该是不同的,这也是美国汉学家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而不求在理论上肢解中国的原因)p33

合众国同样是具有法定边界和法定主权的现代国家根本性质只是以多民族多文化而区别于民族国家。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正在演变成合众国欧洲的一體化和移民浪潮使欧洲也很难说是原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合众国很可能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类型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历史进步论上都不是国家形态的主流,而是一隅(欧洲)一时(欧洲)的经验P33()

中国政治内涵天下基因,古代中国缺乏民族国家或民族主义嘚积极诉求清末遭遇西方现代民族国家挑战,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才对更为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产生思齐之义梁启超最早1901年提倡学习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以便转型为现代主权的,后来转向国家主义P34(晚清关于中国认同和建构的纠葛过程可以探究其中兩者之间的)

中国连续不断的存在经常被归功于“传统”,但这个文化神话是可质疑的历史进步论故事的内在动力和结构更为深层,能夠有效解释一种存在之所以存在并且总是如此这般存在当一种存在的时间性具有了自觉的动力结构就形成了历史进步论性。P36

理解历史进步论性的方式各有其道或为超验神学,或为自然神学或为政治神学。假如历史进步论被理解为有着先定的终极目标历史进步论性就昰一种使命;如果历史进步论被理解为无限展开过程,历史进步论性就是一种存在寻求自身永在的生长方式后者正是中国历史进步论性嘚取向,即以未来性为导向的生长方式根源在于《周易》表述的生生而日新之意。P37(此种对历史进步论的解释能够为中国史学界接受吗历史进步论目的论在古代是普遍性的存在,中国问题是多少而已)

追去纯在一开始只是经济问题,但追求不被他人劫走的未来则是政治问题。维持生存的单纯经济活动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自然过程而尚未构成历史进步论,只具有时间性而尚未具有历史进步论性一旦利益关系产生出权力问题,就进入了人与人的博弈游戏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进步论总是从政治开始政治就是试图去建立某种秩序去占领未来。当一种秩序试图规定未来必须如此发生秩序就是在创造历史进步论。P38(此种存在论的解释确实有其抽象的效力但很容噫跑偏,警惕其对具体问题和对象的解释力)

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中“聚点”(focal point)指的是博弈论中人们未经事先商量却不约而同嘚最优利益选择此处聚点可用于解释共同历史进步论的形成。P39

张光直认为“中国是中原文化不断向外围扩展传播而形成的”看法是考古學兴趣一度集中在中原的造成的偶然错觉苏秉琦描述的“满天星斗“模式相对于夏商周

相互交流模式不能必然地解释中国整体性的形成,因为各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并不必然导致合一各取所需而维持各自独立也是同样可能的,甚至相互交往而反目成仇以至相互远离也是鈳能的另一方面,中心向外扩展的模式实为西方历史进步论的模式与中国长时段的历史进步论

事实符合度较低,恐怕不是形成中国整體性的主要原因扩展的主要基础是武力征服,否则不可能成功顾中原最早进入农耕生活,武力不是强项”神农氏弗能征”,中原却昰四方来争的宝地四方族群不断汇聚“逐鹿中原”,形成大规模的族群融合P41

理论预设:能够确保形成大规模的政治与文化存在的根本原因只能是某种难以拒绝的吸引力。这正是赵汀阳选择“聚点模式“解释中国生长方式的理由即必定存在某种难以拒绝的吸引力导致中國成为四方万民共同选择。以中原为核心的”天下逐鹿”的博弈游戏博弈游戏而维持这个游戏的动力结构是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渦模式”:众多相关者抵抗不住旋涡的利益诱惑而前仆后继地“主动”加入游戏成为中国之主的竞争者,也有许多相关联带者被动的卷入遊戏博弈旋涡的规模逐步扩大,相信力度也随之增强终于达到稳定而形成一个由中国旋涡我定义的广域中国。(旋涡模式确实形象嘫而问题却很大,以土地等物质利益为本许多族群追逐与群狗抢肉其实并无实质区别,”中国”的特性其实是隐而不见被忽略的)p43

中原昰最早的经济、物质、文化中心是天下逐鹿的必争之地,”逐鹿中原”生动概括了中国历史进步论的博弈游戏赵辉认为这个成语有效反映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国历史进步论主流发展趋势

中原的特殊地位和核心资源中最具魔力的应该是增殖性的精神世界的诱惑,人人皆可加鉯占用而有助于获得、保有和扩展政治权力的精神世界中有精神世界之所以具有号召力和普遍可分享型,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1、汉子当时最早最成熟的象形文字,能独立于中原语音成为普遍共享的精神载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普遍共享资源,以其为载体的精神世堺也成为可普遍共享资源2、思想系统。最大容量的解释能力和反思能力具备组织大规模空间和占有时间的能力,既占有历史进步论性又占有公共性,具备组织大规模社会的能力和创造制度的能力同时具有对历史进步论、社会、制度和权力正当性的自我解释能力3、周朝创制的天下体系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天下无外意味着最大限度的兼容性预先承诺了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博弈模式。周朝的天命观念以“有德”为得天下的正当理由等于论证了革命的合法性,天下观是一个化特殊性为皮变形的有效例子具有被普遍接受而成为一个普遍共享的政治神学资源。4、政治神学的雪球效应逐鹿的胜利者理性选择周朝创作的天命传承神话解释自己的王霸故事,将自己的王朝加入到以黄帝为始的悠久政治传承叙事中以解释其合法性秉封死了重启全新历史进步论叙事的可能性。P49

赵汀阳质疑了道德和美育代替宗敎的说法认为对古代中国而言真正具有神性的概念首推“自然之道“,其次是最接近自然之道的“天下”接下来应该是象征性的复制叻天地秩序因而复制了天地神性的“中国”,这是一种在思想结构上更为复杂深刻的神学P67

中国概念的神学性质是在地理的中心想想之外,尚有配天的神学意义所以其对于一神教才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异教概念。现代儒家以为道德观念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之根本但并不被其他文化识别为与众不同的特异伦理观。利玛窦的传教经验表明伦理道德难以说明中国的特殊性一种文化的特性恐怕与思想方法论与信仰有着更高的相关度。P68

中国概念的神学化自有其演化过程洛阳作为最早的“中国”源于地理感,稍后扩大到中原一带尽管Φ国概念从一开始就借助天地空间格局的想象建立了自然神性,但在夏商时尚未成为一个政治神学概念周朝建立“世界性”的天下体系,层级而同构的结构保证了天地神圣秩序在政治秩序中的普遍传递性于是中国成为神圣天下的核心。秦汉将天下收敛为中国但中国继承了天下的基因而成为内含世界结构的国家,此种天下性质的负荷使中国同时成为了一个复制了天地秩序的自然神学概念和一个复制了天丅秩序的政治神学概念“中国”概念在周成王时只是指洛阳,后来扩大到王畿地区在春秋时期用来指含有宗亲关系和礼乐文化的诸侯國所在的中原地区,用以区别于南方和漠北等蛮夷文化地区意味着中国在地理意义之外又附加文化意义。当长江蛮夷诸侯文化与中国变嘚相近秉参与中原争霸,中国概念进一步扩大到长江流域中国概念的随着争霸旋涡的扩大而不断扩展默契内含稳定不变,外延规模取決于天下逐鹿的旋涡效果P71

逐鹿旋涡的卷入效应也使中国拥有多样综合的文化。中国综合文化的形成方式称之为“化”。“化”是形成“和”与“合”的效果的变易方式然而“化”不是一方的单一改变而总是多方互化,是多种文化对一种共同秩序的合力重构善化的中國概念具有某种“生物性”,具有拒绝固守原状而善于变异的“反脆弱性”“化”成的综合文化成为一种成分丰富的共享文化,其中各種文化已经无痕相合唯有天下无外的原则能够合理解释开放的文化基因互化,这正是天下基因在中国概念的持续功效之一(开放性在悝论上是讲得通的,然而难掩强势征服之下的被迫归化这也是游戏的规则和代价。赵汀阳是否夸大了开放性)p72

中原文化拥有更为成熟囷全面的制度建构和知识生产系统,是一个在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具有最大功效的现成的文化资源也就自然成为每个主政中原的族群的理性选择。进入中原的游牧族群皆为中国文化的共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这难道不是对一个神性中国的解构和去魅应该准确的说,遊牧族群当然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和创造者关键问题是究竟接受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p72

宋朝的政治叙事从天命的普遍性退缩为特殊性,將“天下人的天下”的传统观念压缩为汉人的中国背离了周朝开创的普遍关怀的天命传统,将天命理解为族群的私产此种退缩叙事虽囿内部凝聚之效,但其代价是失去了政治叙事的广泛容量和普遍格局P75(将宋朝视为天下观念的背离和退缩而非葛兆光视之为进入现代民族国家的进步,暗含着对天下体系的崇拜天下体系不过是叛商的周朝论证其合法性和扩展领土的意识形态建构,这套体系1确实巩固了周嘚统治然而其又不得不面对少数族群的进入和竞争,当宋代面临强大的敌人时就会摒弃这套话语体系而选择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和合法性)p76

朱元璋将忽必烈纳入正统否定了宋朝小尺度的华夷之辨回归周朝传统的大尺度的天命解释,周朝政治观念在传统中的至高地位其效力遠超宋儒P78

孔子《春秋》中华夷之辩自有其历史进步论语境和特定所指,非孔子一般春秋大义元朝也并不能归入非法统治。元朝接受大┅统作为合法性定位的中原传统“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但以武力而非文治则混同于霸道天道与人道脱钩,政治与道德脱節难以自辩。P79

正统概念辨析:最初之义在“一统”尚未强调“正”,源于李斯之言宋以后的正统论基本以欧阳修正统观为基准,“囸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统为空间之大一统,正为公之大义相当于民心之大一统。民心之一统不可嘚而大一统之业可证民心。仅就建国的正统性而言空间大一统仍然是天命的首要标志。P80、

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类常理去推测古人行为可能比当代理论去建构古代史诗更接近历史进步论真实。将元、清定位为入侵者的“政府王朝”理论拜托中国正统王朝线索不符合其朂大利益,不符合其理性选择而是现代人替古人发挥的想象。(这一段正好暗示了所谓的“神性中国”只是一个符合理性利益的策略选擇并不一定是心底对文化的真正认同。而且所谓的最大利益都是可以重新计算和认定的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凝聚显然更为重要,更何况曆史进步论中的选择并非都是理性的)p84

元清兼双重统治身份其理性上的理由是需要得到两种传统的一致支持,以便控制生产与生活方式嘟不同的两大区域且身兼天子和可汗之位并非首创,唐朝已经开创这一传统P85

作为内含天下结构的国家,古代中国汇万民于一体既不是悝论难题也不是实践难题。然而清末与西方列强的相遇则包漏了难以自圆其说的身份难题:中国在地理、政治权利、知识生产上都不昰天下中心。中国不再是天下概念中的“中国”而是一方“诸侯”自身叙事遭到外部世界的质疑,产生语境错位的解释和跨文化理解的困难P(清季的变局,中国已由中心降为边缘而天下体系的实质也爆漏了,竟力的生存竞争与强者化弱才是游戏规则而作为常胜者的Φ国终于要被强者战胜沦为被规制的弱者,这也是最后清朝不能对抗西方将其规制进入朝贡体系而被迫进入一种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并不岼等的条约体系中都是不平等,但朝贡体系的不平等是不掩饰的而条约体系则具有表面的平等,这是否也是一种进步呢)p90

朝贡体系嘚辨析:汉朝以来的“朝贡”并无实质的支配权力,基本属有名无实只是一种政治想象,远够不上支配性的“体系”或“秩序”无实權则无体系可言。汉唐明清朝贡往往采取厚往薄来政策,周边国家所理解的朝贡经济含义远多于政治含义。反向朝贡现象多发说明朝贡是通用政治策略。另外朝贡与和亲是长期兼用并存的策略严格说,朝贡中稍有政治含义的是册封与奉正朔奉正朔,按照邵毅平的說法表示接受了一种不同于空间主权的“时间的主权”。(中国采用西元也可见是作为弱者进入强者受其体系支配?)

第三章 逐鹿游戲与中原的诱惑

逐鹿游戏的关键在其难以抵拒的诱惑其特性在于所形成的旋涡效应,一旦被卷入就难以全身而退除非放弃一切利益和汢地(博弈的赌本)而出局(历史进步论上的匈奴和突厥),虽有厚利而是巨大冒险P95

许宏“限制理论”、赵辉“中心理论不足以解释中原崛起的排他性。物质资源、交通便利容易攻占战争成本低能增强逐鹿的积极性,却无法说明必要性文字的发明使巫术失色,而且也昰使一切高度复杂的魅惑技术成为可能的基础条件P101

文字把一切事物的信息保存在人可稳定占有的形式里。人通过文字既保住了过去又预設了未来将属于自然的时间性变成属于人的历史进步论性,这是化时间为历史进步论的创世工程文字创造了一个以客观方式存在的唯惢主义世界,相对以“摄魂”的方式占有了客观存在的唯物主义世界P102(文化对世界的解释和形而上领域的开拓)

中国最早发明书写文字並率先发展了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这一捷足先登的精神世界占有对世界和历史进步论的解释权且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能够独立于語音而存在并被理解,也天然具有普遍的可分享性所有族群都同样能够使用汉字而不必非用汉语,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成为公共的精神世界P103

汉字成为将时间化为历史进步论的开端,也就占有了中国历史进步论的起点以及中国历史进步论性的路径从而形成精神世界嘚路径依赖。逐鹿中原的旋涡模式最具决定性的动力在于争夺中原率先创造的精神世界机器知识系统的分享权特别是优先使用权,也就昰争夺知识生产终端和历史进步论权威解释权P104(这会不会是一个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产生的文化学意义上的崇拜性的解释呢?毕竟不同族群都有不同的世界想象何以汉字让其他族群放弃其原初的想象,更何况所谓的知识生产和世界解释等理论太过新潮)P104

在根本上,也昰生存的理由:一旦拥有精神世界的主持权就拥有对一切事物的命名权、定义权和解释权,同时也拥有建立和解释一切规则、法律、制喥和程序的权力即制度性的立法权,进而还拥有定义是非标准、知识标准、美学标准的权力即精神的立法权。占有公用的精神世界僦具有支配大多数人心灵的力量,一旦主持了万民公用的精神世界也就拥有了权力的合法性和社会动员能力(中原的优势是否到了这种程度,即使到了这种力量也要求支持者放弃自身传统而沦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代价和收益都很大)。在多种备选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的┅个精神世界具有无可匹敌的精神生产力和解释力,就必定成为各方势力谋求权力之最大资源也成为必争之地。中原建立的汉字精神世堺却是当时无可匹敌也无可替代的最优资产不仅是最优的政治资源,也是最优的生存资源注定成为天下博弈的必争之地。P105(是否是敝帚自珍的夸大与想象与历史进步论学家和考古学家对材料和物质因素的重视与谨慎态度相比,作为哲学家的赵汀阳显然有更丰富的想象仂借助材料试图推演整个过程)

如果是文字构成中原的核心竞争优势,那么夏商时期如何解释呢这个优势是已然存在了还是并不明显?

周公集团利用“德”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天命归属的理由修改了殷商独占天命的祖神与天帝合一的传统,将天命概念转化为“惟德是辅”的无私普遍天道周朝更新了中原精神世界,天命之“维新”将周的新观念创造性的接续到夏商的传统上,进而合法地占有了中原的精神世界和历史进步论解释权;周公又创制了天下理念把政治秩序推向空间极致而使精神普遍化。周公思想是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的政治神学革命:时间变成历史进步论世界化为天下,并以此为中国开启了大容量的历史进步论性和世界性的存在方式:与天之无穷相配而具有不绝的历史进步论性;与地之广大相配而具有无外的世界性{神性中国}这个精神世界的可能容量几近极致,由此可以大概解释中国文囮的早熟()也可解释后世不断加以沿用而不弃的理由。P107

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基本奠定了逐鹿中原的旋涡模式形成了逐鹿游戏的稳定向惢力。随中国在旋涡运动中不断扩大旋涡中心并没有固定在中原,与逐鹿游戏的形势变化相应中国的博弈中心随首都发生位移,金元建都都名言北京成为中国核心的理由P107

逐鹿游戏各方势力消长导致了中国式的“分合循环”模式。古代中国没有一神教各种信仰都没有唯我独尊的强势要求而能够接受兼容存在,也没有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各地文化都没有不可商量的排他性。精神理由只是合的必要条件却还不是充分条件。逐鹿游戏的旋涡向心力正是导致合的动力因素对每一个卷入的竞争者而言,“分”都不是最大利益所在只是竞爭力不足时的自保策略,或是博弈陷入僵局状态的权宜之策而“合”乃是可期望的最大利益之所在。P111(以利言离合是否模型太简单了┅些呢?)

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其俗然而天下体系并不是一国秩序,而是世界秩序并非一国多制,洏是包含多国多文化的世界制度P112

秦朝过于短暂,未及面对一国多制的问题就终结了(不是吧,陈苏镇《春秋与汉道》没有处理好多地區的文化习俗多样性而妄图以法制一统是秦朝失败的原因之一)汉承秦制以“大一统”取代周朝“协和万邦”秩序。汉朝政治新经验首先来自开通西域通过发明“都护”这一监护官制度维护西域与中央王朝的加盟关系,都护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国多制”秩序其“羁縻”原则成为隋唐羁縻制度的基础。

十六国时期游牧民族政权实行“胡汉分治”制度同时也是兵民分治,将国家分为军队和社会两个空間更像社会分隔制度。P115

唐朝羁縻制度具有政治性的创新某种程度上具有天下概念的古意,只是以中原为政治核心却排除了文化中心意识,是一个基于文化平等的政治制度唐太宗也因威重德隆而身兼天子与天可汗双重身份,成为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共主羁縻各州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P116

辽代实行藩汉分治制度没有社会隔离的含义,而是依俗而治元朝是在军事统治下维持各地的传统习惯。明朝夶致沿袭唐朝的一国多制边疆地区维持各族群的传统制度,元朝特为西南民族发明的自治土司制度在明朝进一步发展为成熟制度清朝茬中原地区采取高度汉化制度,边疆实行自治与中央监管的制度混合中国一直是多制的复合政治秩序:在先秦天下时代,是多国一体秩序;自汉以来是一国多制。P118

多文化的互化是一方面多族群的融合又是一个问题。虽是互相同化融合但所谓的汉人或汉文化终究是主幹,因此常被称为汉化问题相当混乱,“汉”的概念不仅自身具有复杂性而且经常与“中国”概念混为一谈。汉族是现代民族观念所縋认的界定但问题是中国从来不是民族国家,而是不断生长的弹性存在其伸展度取决于逐鹿游戏的规模,凡是进入游戏旋涡的地区和族群都是中国的共同创造者(并不具说服力也可能是被卷入的牺牲者)

从旋涡模式看,“中国”是一个远大于“汉”的概念任何一种主观叙事都与中国的概念有所偏差,因此只能由逐鹿旋涡的客观动力结构和生长方式的硬性历史进步论事实去界定各种主观叙事皆为“軟事实”。我们只能尽量采用“硬事实”即最为收敛的可公度事实,也即前文所限定的只以政治和经济利益为准的“最大利益”所能够悝性解释的事实并且只以历史进步论行为者的最大利益为客观依据去理解历史进步论事实。P121(利益选择终究不是文化认同庸俗化和解構神性的中国)

无论古代中国各族是否天然具有自我中心意识,重要的是外族并不被理解为必须回避的禁忌罕有不可逾越的族群界限。迋朝是否拒绝其他族群分享政治权力就是对族群意识最直接的检验。P123

所谓汉文化是众多文化不断混合的结果,因此更准确的称为中国攵化如果要对中国文化给出一个最具特征性的描述,即一个以汉字为主要载体有核心基因而无边界的开放兼收的精神世界。唯有作为精神世界载体之汉字保持其超稳定性而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最为根本的基因。P124

汉字的超稳定性或与汉字本身的图像型有关作为媒介的漢字表达外在世界时建构了一个对象世界;另一方面,作为图像的汉字自身却又构成一个具有自足意义的图像世界图像文字不仅建构了鈈可见的概念化意义,而且建构了可见的意象因此不仅具有相当于抽象概念的意义,而且还具有视觉(或者说艺术)含义和情感含义洇而建构了一个包含全部生活意义的可能世界。图像汉字的这种特殊性使汉字超越了作为能指的符号而另具有自身独立意义通常语言的語音意义在于意指或所指,符号本身并无独立意义若失去与所指的约定关系,符号的意义即为空或为不可识别的任意性。作为图像的漢字却具有双重意义:所指意义和显现意义既能指物,本身也自成景观

中国之内外只能理解为一个动态概念,即中国旋涡所及之处为內旋涡不及之处为外。长城不仅不是边界而是追逐博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的南北中线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当中国的核心随着博弈旋渦的变化而从中原移到了北京。苏秉器对长城地带有更积极的解释将其理解为“各民族文化的熔炉”,是农区与牧区两种文化最活跃的互动空间虽有冲突,更有互补和相互依存P130

现代中国早已进入另一种格式的现代博弈,但中国的生长方式已铸成一种长存的方法论P134

空間性的中国之所以能够长存而不被外力所解构,实得益于时间性的中国方法论即自古“以变而在”(being in becoming)的生长方式:在主动变化的得失與被动改变的磨难中不断生长

如果一个文明能够建构一个不可替代的精神世界,就拥有无法撤销的天命不可替代并不等于“不可比较”戓“不可通约”。单纯不可比较者无非个性而已文化个性虽有其特色,却不是一种文明得以生存的理由因此不能解释一种文明的生命仂。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因其个性而得以长存也没有哪一种不可比较的风格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文明之所以长存必定在于它有能力建構一套普遍叙事而得以解释生活的根本问题(世界、未来、他人、生死、兴衰等);并且,或者有极其强健的能力因而百毒不侵;或者囿一种万变能力,因而能够开拓出无穷生长的余地能够应对一切变化的可能性。简言之能够长存的文明必定对生活有着长久有效的解釋,否则必因其解释能力不足而崩溃P139(此种论证是一种后见之明,难以验证和否定吧但又无法确证和保证其解释力经历未来的考验呢?)

任何精神世界都设有不予质疑的信念能够作为思想界限的信念,无论是哲学观念还是文学想象都具有神话性(但无须表达为神话故事)。神话性的信念未必是知识的基础但一定是生活的基础。人无神话无以立在中国的神话性视界里,人生在世不可能想象没有天哋的生活天地是可能生活的界限,也就是生活的根据所以圣人效天法地试图建立与自然的存在论的亲密关系而得天地之庇护。P·140(神性与破除神性)

人终究只是通天接地的效法者只能贯彻自然之道,因此人之正名是“人”而不是“主体”。人所以为万物之灵不在於用于僭越以自身尺度为万物立法,而在于能够弃我从物在于能够超出自身尺度的局限而以万物为尺度,因此能够分享天地P141(这与西方近代哲学对人主体性的突出是相反的,是中西之别还是古今之争呢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呢?)

中国精神世界大概始于新石器时代洏基本成型于周代。《周易》既是古史也是方法论“天下之道”要义在于化天道为人道,使人类生生不息而德配天地以变而在的方法,即顺势变通之法于未雨之时见机而行,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极端变化之前自身主动先变,以变应变顺其势而消其力,将“变”引向“化”即通过自身的变化而将外部性转化为可以借力的变量。此种以通便而长久、以转化引导变化之法几乎见于所囿行动之中p143

解释作为方法论的中国就必须发现中国精神世界的原始发动点,或思想路径的出发点自然之天经地义是一切可能生活的前提条件,因此天地无可争议而唯有居于天地之间的人之所为才生出需要反思的问题就是说,天地是不成为题的准则而人是问题的制造鍺。P144

生生无法独生因而必须万物互相生生,此乃自然之道于人事而言,生生必与他人共在“生生”必定超越单纯的生命问题而展开為生活问题。生命服从必然之理而生活开启可能之事。因此由生命而生活的问题转换意味着由必然之理转为可能之事

西方思想出发点是“物”即自身完整的实在,万物一理而 成“有序之世界”于是思想的根本问题就是一切存在的本原问题。对本原的反思并不是对世界戓万物的起源想象而是追问万物存在的理由。主要是两个问题:什么是存在存在者为什么是其所是?在西方语言中“存在”与“是”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某物既在且是此物而非他物,事物的存在就有了本质即某物确定自身的不变性,本质必须恒定不变否则無一物是某物,本质界定了某物的排他封闭性也就在逻辑上意味着清晰定义某物的概念,这一理念需要充分说明某物的完整性、独立性囷必然性那么也就是知识所求,真理所在、真理或知识的格式就是“什么是什么”由此可以理解西方精神为什么着力于存在、实体、詠恒、本质、完美、逻辑、必然性、确定性等问题。既然西方思想焦点在物因此必格物以求理,哲学·就是“元物理学”,解释万物存在之不变通理,其中根本之理是逻辑。P147(有意识此种宏大视野可以一观,不过也只是英语传统中吧其他很不了解)

中国思想的出发点昰“事”,事不是实体而是实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事发于行故因行求道,有规可循之道是礼教法度,相当于西方的nomos(规范)而万倳动态变化之道,乃是形而上学之道在思想主旨上,西方哲学是关于必然性的思想而中国哲学是关于可能性的思想。在思想结构上覀哲是对世界“字典式”解释2,试图建立鉴定万物的确定理解简单说,就是断定“什么是什么”一切观念皆为“在/是的注脚。中国思想则是对世界的“语法式”解释力求对万物所生成的关系(天与人、人与物,人与人)的协调理解尤其重视关系的相互性或万事的合宜性。中国古人讲“什么变成什么”视为根本问题“变在”生事,事生问题而不变意味着无事,无事则无问题因此在中国思想框架Φ,存在的不变本质并没有构成问题而只是一个同义反复的判断。所有成问题的事情都是“可能性”的展开:变化、生长、未来、不确萣性、互动性、合宜度、互补性……p148(有意思此种中西文明对比可以显出两种问题特异之处,然而优劣呢字典式的定义难道不是语法嘚基础?哪一个更为高明怕是在这个不合宜的比喻中已经有了预设或者这不是两个相继的阶段而是平行的特色)

变化乃是天道自然而然,既然天道是前提而不是问题因此变化本身也不是问题,而是给定的存在状态只有对变化做出回应才构成问题,即只有当人做事以回應变化就制造了问题。道法自然凡是能够以自身为准的存在都不是问题,因此天道不是问题(至少不是人的问题但可以是造物主的問题),而是不可选择的标准如何在天道的限定条件下形成与之相配的人道,此乃人之所思所虑“生长”和“扎根”两个隐喻标示了Φ国思想的行径,这很可能与早期中国的农耕生活有关P149

事关生长问题的时间并非均匀流逝的抽象矢量而有着起伏快慢的节奏,有形有相嘚变化失而不再的时机和得失未定的未来,生长之事也导致了对空间的重新理解生长必扎根于不动之地,在不变的空间中去呼应万变嘚时间此种生活方式提示着万变与不变合一的“易”理。以生长为主题的思想所必须反思的问题就是“日新”的生长之道生长之道既昰存在之道,便进一步延伸为人事之道最后落实为道德、政治、历史进步论、美学之道,因此之自古之制度虽有一时之定制却无绝对徝定理。中国的思想最终目标不是逻辑的真理而是生长的艺术。P150

生长的形而上之道总能够显形于形而下之器于是生长势一种欢乐,与苼长相关之万物也成为欢乐之源韩林德:中国对万事万物都作美学化的理解,而这种美学的理解是时间性的也就是音乐性的,可称为“音乐宇宙化”或“宇宙音乐化”即古人所谓“乐者天地之和”p153

物自然变化只是时间性的,而人事变化则为时间标出人文刻度而具有历史进步论性“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物属于必然性范畴,本无历史进步论只有本末事属于可能性范畴,有始有终就形成了历史进步论关于物的世界就只有知识论,而事的世界才产生了与人有关的存在论问题事所产生的存在论问题同时也属于人的创世论的问题,即对可能生活的创作或说创造历史进步论。P155

既然事的一半是未来另一半是历史进步论,对人的生活世界就有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作”与“述”为一切事情注入意义在形而上意义上,“作”创造的是未来它把将来的多种可能性约束为唯一的现实性;“述”书写的是曆史进步论,将过去时的唯一事实敞开为复数的历史进步论变成现实永远可以征引的多种索引或多种线索,所以人是未来和历史进步论嘚作者《周易》与《尚书》《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世本》中大量关于作的文本。P161

古人对“作”的认定标准是以制度创作是頭等大作归之为圣王立法,技术之作被认为重要且必要但不及制度,所谓“非主道”只是“作者,只是特殊之事上有所发明之人

所记之事成为历史进步论的账本,所述之事则构成历史进步论之道必须“述”的事情必是对存在方式或存在秩序的创作,在此意义上曆史进步论即“作”之神迹。”古人之作乃后人之所是章学诚,作是立法述是立教,各有其功“制作之为圣,而立教之为师”

孔孓将“配天”的形而上原则贯彻为历史进步论原则,于是思想与历史进步论为一所谓“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进而历史进步论性成为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六经成为中国的圣经

历史进步论的终结就是否定了作为可能性的未来性,而告别了可能性也就告别了意义世界——所囿意义皆由可能性定义而必然性定义的是真理。问题是一个只有真理的世界是一个无意义世界。无意义的存在本身也有由因果关系所慥就的变化但此种必然地因果性否定了可能性,虽有未来但不再有未来性,只有无尽的时间P166(现实就是在必然性与可能性共同作用丅,所以不能偏于一方)

“过去”是个知识论问题“未来”却是个形而上学问题。未来尚未存在因此不是一个知识对象,可是未来又昰一个不得不思考谋划的问题因此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墨子: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人谋划未来智能借助过去经验以可見之现实性去理解不可见之可能性。作为形而上学问题的未来不可能有一个必然的答案但却可以有一个历史进步论的解决,即化形而上學问题为历史进步论问题p169

“作”的问题超越了“昔——来”的自然结构而展开了“古——今”的历史进步论维度:未来之“到来”不仅需偠根据经验之推去等待也需要创制之作去开启。“作”使无为之存在变成有为之变在既是存在的断裂也是对存在的接续,它使均匀时序变成起伏时刻因此时间有了节奏而变成历史进步论。“来”与“作”的关系所定义的存在论是知识论和形而上学的交汇点也是时间問题和历史进步论问题的转换点。“作”定义了“古”与“今”的历史进步论尺度即在“昔—来”的自然结构上建构了“古—今”的历史进步论结构,于是形成了自然时间与历史进步论事件的双重时间意识P170(作的问题应该是普遍性的,绝不限于中国)

中国“以变而在”嘚方法基于中国的存在论、方法论和历史进步论观三者一体即“道”、“作”、“述”三者的一贯性,以其核心概念而言则是变化、變通与通变三者之一致性。其中存在论为体方法论为用,历史进步论观则是对存在论与方法论的自觉意识和自述以变而在的方法之所鉯可以成为天命的证词,就是因为此种方法是一种应对万变之法即能够容纳一切可能性的方法,因而不可能被解构无法解构的存在方式就是天命。P174(溢美之词西方不也是变吗?变是普遍性的可细分主动变还是被动变,或者说是变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实现程度都是存疑嘚“”)

“维新”虽是制度或技术革命其深层意图在于续命,即遵从存在之永在通古今而成维新之历史进步论,正应生生不息的变在の道可见,通便的历史进步论观既与退化论历史进步论观不相干也与现代进步论历史进步论观不兼容,应该说通变历史进步论观对历史进步论的理解完全不在进步论或退步论的框架之内(古代历史进步论观常有退化论和循环论但赵汀阳认为其是一种未经反思的自然感覺,但《周易》无限变化历史进步论观和现代进步论是理性思维的产品各有理据。)p177

进步论或者退步论都是预定论其变种说法是客观規律论,都以为未来是先定的或者以为历史进步论有其最终目的或终点,或者相信有某种固定的循环格式此类关于未来的无证据断言嘟是对未来之未来性的否定,而否定了无限可能性所定义的未来性就等于取消了未来概念的意义。启蒙以来的进步论在科学技术之外嫆易演变成一种反历史进步论观。因为每一个现时都只是通向下一个时刻的功能性工具都难逃被下一个时刻所否定的命运,而当历史进步论的意义在加速度的否定中烟消云散历史进步论就会加速度的萎缩为意义稍纵即逝的一瞬。P178(历史进步论观的评判此处有意思)

基於变在存在论的历史进步论观建立的是一种无限开放而同时无限积累的变通历史进步论性,其历史进步论时态虽是古今二维但关键点在於“今”。“今”是主动状态一方面收纳古之智慧,将作古之事的意义转世为今;另一方面以作开来而保持动态的当代性所谓熔古铸紟。“今”使历史进步论时间一方面从过去流向现在另一方面从未来流向现在,即时间从两个方向一起流向“今”而使“今”成为时间嘚聚点如果说,放眼四方之“地中”是定位中国的一个有建构能力的想象双向开放之今作为“时中”,则是建构中国持久存在的通变意识通变之意在于使“今”扎根深厚而生长有力。“变通”之中国历史进步论正是在“通变”之中国历史进步论观之中达到了对自身的洎觉意识P179(对中国历史进步论观的解释,然而这只是中国史观的一种其地位和影响力都是可以存疑的,另一方面也是夸大了此种史观嘚特殊性且太过当代,是作者的过度诠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进步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