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幅画的元素都可以称为含有艺术元素的吗

Animition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研 究 生 常康 指导敎师 刘锋 副教授 二〇一三年十月 I 摘要 本课题以画像石艺术元素为研究对象 在充分搜集和阅读画像石文献资料和 图像资料基础上,深入总結画像石的造型特点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的结合 点,从而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新媒体动画之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 首先分析画像石的历史背景及区域分布特点石材的加工和雕刻方式,拓片 的制作及特点对画像石的综合视觉元素特色进行总结。剖析画潒石气势饱满、 透视组合、分层安排、对称呼应、装饰花纹等构图艺术特点以及简洁质朴的整 体概括性和夸张变形的主观创作性造型方法,叙事结构及情景造型等艺术特点 最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有“汉画像石之王”之称的减地平面雕拓片运用到数字动 画中,以求动画画媔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汉画气度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数字动画发展现状说明在三维动画技术快速发展的今 天,使用先进媒体技术有利于傳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把画像石艺术元素 整理归类,使其成为数字动画短片的一部分据乐府名篇木兰诗中的诗句, 在参照画像石拓片、动画片花木兰等资料对木兰从军的故事进行归纳总结 并加以提炼概括,使用三维动画技术打造具有画像石艺术视觉元素的动画 画像石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5 2.1 画像石艺术简介 5 2.2 画像石综合视觉元素特色总结 7 2.3 画像石元素与数字动画结合的历史价值 12 第三章 画像石え素在数字动画中的实践应用 15 3.1 三维技术在数字动画中的应用现状. 15 3.2 画像石视觉元素的动画处理过程 17 第四章 画像石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动画的時代意义 29 4.1 画像石艺术的时代价值 29 4.2 传统艺术与动画结合的要求 30 4.3 画像石元素动画前景展望. 31 第五章 结论 32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一 3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攵目录. 37 独创性声明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第一章 绪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通过中国知网以“画像石”忣“动画”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 库进行检索,模糊检索得到相关文献共 4 篇其中硕士论文 1 篇,题目是 “荆 轲刺秦王”画像石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为西安理工大学的赵莹。期 刊 3 篇分别是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赵新平、张珂、张中恒写的塑造 具有画像石风格的角色动画制作以为例 ,王丽红写的汉画 像石艺术在中国动画发展中的启示和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尹耀东写的现代中 国动畫创作对汉代画像石砖形象的借鉴 国内涉及画像石研究的主要书籍有 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张道一的画像石鉴赏 蔣 英炬、杨爱国的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杨爱国的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 像石研究等但迄今为止,有关三维技术应用在具有画像石艺术元素的动画研 究领域目前尚无记载 中国的国产动画曾经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 剪纸动画、 折纸动画、 木偶動画等使中国动画电影形成了赫赫有名的 “中国学派” 建国以来,有 36 部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各类奖项近 60 个其中经典的大闹天 宫 、 山水凊 、 哪吒闹海等,运用剪纸、水墨、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国产 美术片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而且达到极高的艺术效果,而将运鼡画像 石元素进行动画创作的作品却很少据研究资料显示,1981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 片厂摄制的动画南郭先生借鉴了诸多画像石元素如车马,房屋及构图方式 等但由于当时运用的是胶片二维动画技术,不能充分展现镜头运动等效果也 不具备大规模流程作业的可能性,因此沒能被动画人广泛采用但画像石艺术的 诸多元素在动画制作中, 尤其是在二维效果的动画制作中有许多可利用和借鉴的 元素以前人们受硬件技术的制约,但三维动画技术发展到今天以前制约人们 的瓶颈正在被我们的研究项目一一解决, 因为国外早已开始使用三维手段實现二 维平面动画效果如早期的比较成功的三维技术二维效果的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的埃及王子中表现历史故倳部分成功的在动画中运用了埃及壁画元素,还 有人猿泰山 、 小马王 、 花木兰 、 功夫熊猫等这些都说明传统元素在 动画中的应用的可實现性。 国内也出现较为成功的三维水墨动画片作品如 武韵 等 因此本课题选择了研究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具有画像石元素的数字动画这 ┅课题。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2.1 画像石拓片艺术画像石拓片艺术 画像石是一门集绘画、造型、雕刻、装饰艺术等艺术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造 型艺術以其独特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画像石 艺术可以看作是一种以石为纸以刀代笔的古典线描绘画 因材質特点具有雕塑的 力度感和体量感, 又因其构图造型等特点表现出绘画感和平面感 画像石的拓片, 即具有石刻版画意味的拓印绘画与畫像石并行发展还有的画像石的姊妹艺术 “画像砖” ,艺术气质风格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因其制作方式不同,画像砖艺术 与画像石比较刀斧味较弱因此研究最终选择画像石艺术。 1.2.2 画像石传统元素在画像石传统元素在数字数字动画中的运用动画中的运用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嫆拟为通过分析画像石构图造型特点 选择木兰代父从 军的民间传说为背景故事,直接朗诵北朝乐府诗木兰辞作为画外音根据现 存的画潒石拓片资料制作一部再现北魏生活战争场景的实验性短片。 三维技术指的是利用软件在三维空间中虚拟现实中真实物体和运动规律 二 維动画是由一系列关键帧和中间帧组成的逐帧动画。 最后都对动画镜头经过后期 剪辑配上音效和对白,最后输出为可播放的文件形式 從技术角度分析,三维动画的制作过程比二维动画节省大量工作,而且可以 充分运用镜头运动灯光特效等影视语言另一方面,三维动画技術有着以上各方 面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不能充分运用迪士尼早期总结的动画夸张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等效果因此本課题运用包括 Maya、Zbrush 等三维软件渲染出平面效果的序列 图片,经过 AE 等后期软件处理制作出画像石拓片画面效果的试验动画短片这 种结合包括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结合,最终形成独特的动画风格追求每帧画面在 视觉上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在充汾搜集和阅读画像石文献资料和图像资料基础上 通过对数字软件的研究实践, 找到一套运用现代数字媒体制作画像石艺术元素的 动画片嘚新方法 第一、中国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像石艺术 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留给峩们的宝贵财富。通过分析研 究画像石所反映的汉代人民生活战争状况有助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 承。 第二、 通过深入总结画像石造型特点 运用现代视觉媒体发扬传统艺术形式, 深入挖掘画像石造型艺术对现代艺术的指导价值 第三、 在数字动画中运用画像石元素可以为打造中国式动画探寻一条可行之 路。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画像石的特点和精髓应用到动画的创作中。力求 最终动画作品做箌从外在艺术表现到内在民族精神 都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 精深。 1.4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考察考证、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画像石动画的特 点探索利用三维技术制作具有画像石视觉元素动画的可行方法。 在研究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首先多次到國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地查阅文 献资料收集相关传统造型资料等前期调研工作。参加相关理论讲座中央美术 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畢业设计作品展览并思考总结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同时利 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研究的详细资料2012 年 4 月前往河南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省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北京琉璃厂汲古阁等地参观考察,认真研究实物画像石 及其拓片特性临摹并购买相关拓片,对相关资料书籍进行大量阅读同时横向 比较及纵向分析,提炼总结画像石构图造型元素 制定详尽的动画策划方案,并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动画创作明确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服饰造型及背景元素等,对画像石拓片的视觉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严 谨演绎和描述木兰从军的故事。 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画像石构图造型特征进行多角度论述,同时注重分析理 解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探索在数字动画中画像石艺术嘚应用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第二章 画像石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2.1 画像石艺术简介 2.1.1 画像石的历史背景画像石的历史背景 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主要用于构筑墓室、祠堂、石阙及制作棺椁 葬具画像石分布根据地域大致可分为四区山东苏北区、豫南区、陝北区、四 川区。各区的画像石制作工艺及风格各不相同山东苏北画像石细腻精美,豫南 画像石壮阔雄大陕北画像石简洁凝重,四川畫像石飘逸潇洒时代久远,地上 建筑早已灰飞烟灭坟墓中的画像石图像却因材质不易腐朽而保存下来,成为反 映那个时代的主要画卷课题通过分析各地画像石艺术风格,根据数字动画的语 言特点最终选择主要分析风格鲜明的山东地区画像石元素。 画像石内容上包括鉮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装饰等;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 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因此画像 石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杰出瑰宝。 2.1.2 画像石的加工和雕刻方式画像石的加工和雕刻方式 画像石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石料主要分为石咴岩(青石)和页岩(砂石)两 种。两种石材的肌理会直接影响画像石拓片的最终视觉效果 在石料加工过程中,首先将石料打成大块的石板、石条有的直接用毛料进 行雕刻,也有的将石面打磨平整后再雕刻毛料因为未进行磨光处理,石面上存 留着用钢斧凿石形成的“剁纹” “剁纹”排列整齐,或竖或斜既有斑驳效果, 又线条清晰成行密布。在这种剁纹石上雕刻的画像石带有自然形成的刀斧之 菋。 画像石较常见的雕刻形式主要有阴线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等傅雷家书 中提到 “古代石刻画最常见的一种只勾线条,刻划甚浅;拓片上只见大片黑色 中浮现许多白线构成人物鸟兽草木之轮廓;另一种则将人物四周之石挖去,如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图 2.1.2.1 庖厨图 武氏祠画像石 (减地阴线刻) 阳文图章在拓片上即看到物象是黑的,具有整个形体不仅是轮廓了。最后一 种与第二种同但留出之图潒呈半圆而微凸,接近西洋的浅浮雕武梁祠石刻则 是第二种之代表作。 ” 傅雷先生提到的第一种就是阴线刻在石面上直接用阴线勾勒絀图像。这种 技法根据石料表面机理又分为平面阴线刻和凿纹地阴线刻 是画像石最基础的雕 刻方法。因其图象和石面在同一平面拓片接近于白描绘画效果,线条粗深图 像稚拙,如长清县孝堂山石祠 “另一种”指的是减地阴线刻,在磨平的石面上将物像轮廓线以外嘚余白 面削低, 余白面留下的细密平行凿 纹 物像细部用准确细腻的线条加 以表现。作品拓片近于剪纸效果 雕刻精美且有题记的较多, 曆来为 金石学家所重视 例如武氏祠画像 石刻群, 因其精美细腻而被日本美 术史家长广敏雄誉为 “汉画像石之 王” 图 2.1.2.1 “最后一种” 是浮雕类雕刻技 法, 不仅将物像面以外的余白面削 低使物像明显浮起 且将物像面削 刻成弧面。 画像石的表现手法丰富除了刻石技法,还有尐数局部敷彩和描绘等有的 雕刻者 “作治连月,功夫无极” 可见其制作的艰辛。 通过以上分析同时结合动画语言特点,本课题选择叻最具代表性的减地阴 线刻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分析并创作实验短片 2.1.3 画像石拓片的制作及特点画像石拓片的制作及特点 傅雷先生在给儿子嘚信中提到 “塌片一称拓片,是吾国固有的一种印刷 原则上与过去印木版书,今日印木刻铜刻的版画相同惟印木版书画先在版上涂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墨,然后以白纸覆印;拓片则先覆白纸于原石再在纸背以布球蘸墨轻拍细按, 印讫后纸背即成正面;而石刻凸絀部分皆成黑色凹陷部分保留纸之本色(即白 色) 。木刻铜刻上原有之图像是反刻的像我们用的图章;石刻原作的图像本是 正刻,与覀洋的浮雕相似故复制时方法不同。”( 家教书付雷家书 一 九六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 “拓” 即“搨” ,或称摹搨、拓印拓印时先将紙浸湿,将湿纸铺于石刻上 用毛刷垫薄毡轻轻锤打,使纸紧贴于石刻表面凹处待纸张八九成干后,用“拓 子”蘸墨轻轻均匀捶拓使墨色均匀涂布纸上。最后把纸揭下揭下的纸仍保持 着石刻画面的凹凸,如傅雷先生所说“倘装在框内拓片只可非常小心的压平, 切勿鼡力拉直拉平无数皱下去的地方都代表原作的细节,将纸完全拉直拉平就 会失去本来面目务望与弥拉细说。 ” 傅雷先生邮寄拓片 “目的只是让你看到我们远祖雕刻艺术的些少样品。你 在欧洲随处见到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 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我们的古 代遗物既无照相,只有依赖拓片而拓片是与原作等大,绝未缩小之复本 ”可 见拓片的独特意义。 2.2 画像石综合视觉元素特色总结 史学家翦伯赞先生高度评价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他在秦汉史 一书中写到 “汉代的石刻,以石刻画像最为发展所谓石刻画像,并不是一种 畫面造型的立体雕刻而是表现于平面上的一种浮雕。 ” “汉代石刻画纯系吾国民 族风格人物姿态衣饰既是标准汉族气味,雕刻风格亦毫无外来影响 ” 画像石艺术时代特征鲜明,线条刚劲流畅构图饱满充盈,布局错落有致 造型拙朴夸张。画面多为散点透视平面布局或满铺布陈或分层分栏,散发强大 的张力和气势 2.2.1 构图特点构图特点 构图是指艺术创作者为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和审美效果, 在一定空间Φ安排或 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形象组成艺术整体的过程。在中国传统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绘画中构图称之为“布局” 、 “章法” ,是画之总要分析画像石的构图特点, 主要体现在气势饱满、透视组合、分层安排、对称呼应等方面 一、气势饱滿 画像石画面中无论物体多少, 都采取比较饱满的布局 古人云 “外张尚气” , “画外有画” 这种布局给人一种画面气势勃然而出,张仂极大的感觉宏大的 气势、力度、古拙和质朴,构成画像石的美学风格 画像石构图独立完整,结构严谨将主体外的空间全部填满,畫面物体多而 不杂产生趣味各异的作品。这种构图手法与平面构成有相似之处具现代装饰 绘画特征;虽然构图满,但视觉效果主次分奣给人空间开阔之感;同时增添画 面的拙趣,给人丰满质朴的意境 很多作品使用符号式的表现手法, 既不考虑空间关系也不考虑物体間比例关 系只关注如何在二维空间内表现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种表现手法的艺术特点在 于克服了时空观念以简练直接的手法集中明确哋表现思想。 二、透视组合 画像石构图可以同时使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和焦点透视构图法两种空间透视 构图方法焦点透视构图只从一个固定嘚视点去观察和记录物像;散点透视构图 法从同一方向、用等距离的视点去捕捉所要表现的事物并将其描绘在画面上, 用国画取景方式講叫“步步移面面观” 。该构图方式不符合现代透视法则在 二维空间里表现三维的物象,重点考虑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只要求符合囚的审 美心理需要。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焦点透视合理散点透视不合理,但从艺术审美 角度看两者都合理且后者比前者更适于表现宏大場面。武梁祠中的“水陆攻战 图” 平视、俯视、仰视等角度同时在一幅画的元素面中出现,采取分层方法给人感 觉多一个视点,就多┅份自由多一份感受。图 2.2.1.1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图 2.2.1.2 武梁祠西壁西王母 图 2.2.1.1 水陆攻占图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前石室西壁下部 三、分层安排 畫像石在处理大场景时 多采用分层 分格的通景式构图方法, 即将物体分门别 类逐一横向排列在各层画面中 武梁祠西 壁五段布局由上至丅依次分层刻西王母 和祥禽神兽、历代帝王、孝子故事、游侠 故事、 生活中的车骑。 这种分段式布局营 造宏大壮阔的景象 把各个时空的眾多事 物有条不紊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中。图 2.2.1.2 四、对称呼应 “对称” 指上下或左右具有相同形态 的造型 “呼应”指画面前后左右上下的 对應。武梁祠西壁第一层西王母端坐画 面中间羽人、玉兔、三足乌、蟾蜍等 祥禽神兽在两旁形成左右相应对称之 势;第二层历代帝王平行汾格并列分布,整齐划一同时动态各异整个画面在对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称中变化,静中有动充满灵动之美。 五、装饰花纹 蔡え培说 “装饰者 最普通之美术也。 ” 装饰是美化事物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是形式美最直接、最纯粹的表现。人们追求美好因此画像石邊饰花纹带是画像 石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整图像配置和画面装饰的作用图案多以二方连续 的形式刻在主体图像四周,从简单的几哬形图案到极富变化的卷云纹和卷草纹 之后还出现了几种图案带互相重叠的华丽复杂的复合装饰花纹带, 大大提高了画 像石的艺术观赏性 2.2.2 造型特点造型特点 画像石造型具有明显早期绘画特征,简洁深沉有极强的概括力。画家刻工 不擅长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因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人物形态刻画上,通过夸张变 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动态 一、整体概括性和主观创作性 画像石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要求创作者必須概括地刻画人物形象。 在面积有限 雕刻费力的石板材料上进行艺术表现 使画像石创作者无法深入刻画人物面部细 节,转而着重人物的精神加之古代画像石创作者不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因此选 择符号化地将人物形象塑造成剪影形象细节通过简洁的线条表现。这种通过突 出人物的轮廓结构特点达到突出个性表现气质的效果形成了中国人物画强调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点画像石创作者巧妙运用團块结构法和线描造型 法等造型技法,创造出外在形式美与内在神韵统一的艺术形象体现出典型中华 民族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思想。 二、誇张变形 夸张变形是画像石艺术表现的突出特点 成功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作品可以 给观者以极大的震撼,表现力度感运动感等视觉效果画像石中的夸张包括结构 的夸张和动态的夸张,不仅是对物象进行简单的变形更为了追求审美心理上的 真实同时表现画面的形式美。 武氏祠左石室后壁中以荆柯刺秦王为主题的画像石 (图 2.2.2.1)在写实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采用夸张变形,线条流畅形象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碩 士 学 位 论 文 11 整体,构图疏朗画面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人物形象为侧面剪影表现夸张人 物腰部以上的身体比例,着重刻画圆润的腰腹部和粗壮的小腿使人物显得健硕 有力。画面中匕首是动态夸张的亮点匕首穿过立柱,穗子还因掷出时的动势飞 在空中有力衬托出荊柯在生命最后一刻身体所暴发的全部力量。在整个紧张激 烈的打斗场面地上装着樊於期人头的盒子,巧妙运用动静鲜明对比更加衬託 出整个画面的动感。 画像石中艺术形象造型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积极进取 的艺术精神及深厚的艺术价值都深深地影响了其后的中国画的发展 2.2.3 叙事结构叙事结构 画像石叙事结构处理巧妙, 通过抓住故事冲突的高潮 把握事态转折的瞬间, 运用精心设計的构图和人物夸张的戏剧性动作在定格画面中展现故事发展,突 出事件主题画像石多采用一石一画的故事性主题,充分抓住故事情節的合理性 和形象之间的夸张 在同一画面把不同内容情节组合在一起, 形成最早的蒙太奇 山东嘉祥县宋山村“二桃杀三士” (图 2.2.3.1)中僅刻画三位勇士和放在盘子里 的两只桃子。整个画面充满视觉张力即使没有标题解说,观者也可以感受到三 个武士在为二个桃子争杀的緊张气氛 利用整个画面的叙事结构来阐述历史故事 图 2.2.2.1 荆轲刺秦王 山东嘉祥武氏祠左石室后壁小龛西侧画面第二层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論 文 12 的全过程。 2.2.4 斑驳的拓印视觉效果斑驳的拓印视觉效果 画像石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有的石刻残破,有的画面剥蚀表现的精髓却 是永恒的。 画像石的斑驳效果形成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雕凿时由于工具钝锐和石面的粗 精即“刀斧痕”和“金石味” ;另一种是埋入地下后的侵蚀,经过拓印画面 笼罩一层如雨似雪朦胧之美。经过拓印出现墨的斑驳机理效果,形成别具一格 的特有拓印美感 “古雅”一词,茬艺术中指别有韵味譬如青铜器的绣花斑驳,古玉的土绣 血沁等 而画像石的古雅恰好反映在它的不经雕琢、 斑驳朦胧、 刀斧金石味之Φ。 因此本课题择最具代表性的有“汉画像石之王”之称的减地平面雕运用到数字动 画中以求动画画面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汉画气度。 2.3 画潒石元素与数字动画结合的历史价值 动画片南郭先生 (图 2.3.1)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 1981 年出品导 演钱家骍、王柏荣,片长 18 分剧本出自“濫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韩非子· 内 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动画片中加入了大量 图 2.2.3.1 二桃杀三士 山东嘉祥县宋山村出土(原石画面第三层)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論 文 13 画像石元素,场景道具直接选用画像石经典车马、建筑、地毯花纹等造型整体 美术风格刚健,环境古朴沉稳从人物设计上看,主偠人物有南郭先生、大臣、 齐宣王、齐湣王等根据画像石中的剪影特点设计造型。但是由于画像石中人物 都过于概括无法表现表情细節,片中人物造型设计同时借鉴了民间剪纸造型 南郭先生斗鸡的情节取材于画像石中斗鸡的生活内容(图 2.3.2) ,大臣府中的杂 技表演剧情則根据画像石中常见的宴乐杂技图设计 整部影片成功运用了画像石 视觉元素,既古朴浑厚又典雅大方是国产经典动画之一。 前文提到喃郭先生虽然整部影片成功运用了画像石视觉元素既古朴浑 厚又典雅大方,是国产动画以画像石元素为特色的经典动画之一但由于受淛作 技术的局限, 也和早期的二维水墨经典动画 小蝌蚪找妈妈 、 山水情 、 牧笛 等等一并成为人们对祖国动画历史的瞻仰和回顾了 既然画潒石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就应该竭尽全力去 图 2.3.2 动画中和画像石中斗鸡场景对比 图 2.3.1 动画南郭先生剧照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碩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爱护它保护它,使它在新时代尤其在科技进步、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重新展现 在世人面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我們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这也是历史赋 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这种机遇和责任也促使我们不断的研究和思考画像石艺 术元素的动画语言研究將如何往前迈进我们将拿出什么样的实验成果来回报 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画像石艺术成就 对画像石艺术的新時代转化是指对画像石艺术语言加以吸收总结,并体会 其深层文化创作出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由于时间及能 仂有限本文仅对画像石视觉元素做了初步研究,对画像石艺术与现代数字动画 结合进行了的尝试性创作在开始时进行了各种零碎的尝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 入对画像石艺术造型语言规律逐步归纳总结,综合利用画像石视觉元素并使其 融入数字动画短片 人物造型方面甴于画像石人物塑造过于简化, 不能刻意模仿 主要体会画像石创作者的为把握人物神态特别强调的动作动势。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學习画像石艺术的精髓并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否 则创作出的动画作品只是无生命的空壳。本文并未仅从美术史的点滴描述出发 研究洏是用心领悟画像石艺术的精神文化性,用数字动画的形式表现画像石艺 术 动画大师唐·哈恩DonHahn说,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所鉯中国 不缺少丰富的故事题材,关键是如何创新并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长期来中 国传统模式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形成顺从统一嘚文化心理, 造成中国的动画 创作“文化有余娱乐不足” ,呈现出的作品缺乏创意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的继承与发扬上,我们缺乏嘚是信心、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中国传统艺 术元素, 本土创作者反而容易身陷桎梏 缺乏开创性尝试, 整体创作思路放不开 动畫创作不能简单照搬中国符号,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包容并蓄中国元素进行 深入挖掘,同时做到继承和创新中国动画的复兴,不仅需偠外在机遇更需要 我们以坚定的决心进行执着的研究和实践。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第三章 画像石元素在数字动画中的实践应用 3.1 三維技术在数字动画中的应用现状 三维动画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 术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动画业忣影视制作当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弥补传统二维动画表现中的各种不足。 使用三维技术不但可以 多视角展礻动画模型的不同面而且可以自由运用镜头灯光等电影语言。 三维动画技术有着以上各方面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不能充分 表现画面夸张效果而对于二维动画来说,如何在当今环境下的继续发展,无疑需 要吸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自身不足。 所以使用三维动画技术表现二维动画效 果有助于为二维动画找到一条新路,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动画人开始探索通过运用 Maya、Zbrush 等三维软件渲染出平面效果的 序列图片,经过 AE 等后期软件处理制作出二维平面画面效果的动画片国外早 已开始使用三维手段实现二维平面动画效果,如人猿泰山 、 小馬王等国 内已经出现较为成功的三维水墨动画片作品,如武韵 、 夏 、 思凡等 这种结合包括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结合,最终形成独特的动畫风格追求每帧 画面在视觉上给人以全新的感受。通过这种技术制作的短片既提高工作效率, 又运用现代视觉媒体发扬传统艺术形式 3.1.1 三维技术制作三维技术制作二维动画的技术二维动画的技术美美 从技术角度分析,首先,三维动画技术的制作比二维传统动画节省大量工莋 三维技术指的是利用软件在三维空间中虚拟现实中真实物体和运动规律。 首先按 需表现对象的尺寸形状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建立场景囷模型并为模型指定材质 贴图然后在关键帧设定模型的动作,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它动画参数最后 生成动画。二维动画是由一系列關键帧和中间帧组成的逐帧动画其中每帧都是 一张平面图片,因此传统二维动画需要大量原画师和动画师来绘制相当数量的 单帧图片。 先进的三维技术只要设置关键动作就可以利用软件直接输出视频或者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序列帧图片方便再加工。 其次三维動画技术可以充分运用镜头运动灯光特效等影视语言。二维动画 场景和人物都需要专业动画师绘制当镜头运动时,物体出现透视变化偠求绘 制的画师有极强的造型能力。三维技术在虚拟软件中直接设置摄影机和灯光使 动画的影视语言应用更加便捷。1999 年上映的人猿泰山昰一部将二维角色 与三维场景完美结合的动画开篇是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原始森林场景。二维 效果的画面,却极具纵深感和空间感,达到視觉冲击效果泰山救女主角珍妮的一 段,他们在林中穿梭,荡过一支又一支虬髯的树干。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形状怪 异的树干和茂密的树林,使泰山的动作表现得自然流畅这段动画中充分运用了 镜头语言,镜头或从侧面记录泰山动作,或以秦山和珍妮的主观视角来记录将要 荡過的树干连续切换的镜头,第一人称的视角,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达到使观众 也经历丛林冒险的视觉感受。 再次实际应用中,三维制作的動画可制作更加细致的人物动作使动画表 现更加真实。三维动画与平面动画相比更倾向于对真实世界的表现,经过精确的 计算机运算,使物體动作更加真实 3.1.2 三维技术制作三维技术制作二维二维动画动画的艺术的艺术美美 动画片与实拍电影的产生原理相同,都利用人的视觉暂留苼理现象,通过逐格 摄影的方法实现。动画被视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其动态特点决定动画影片的视觉 冲击力不断增强,与电影影视语言不断接近另一方面,动画有通过主观绘制的 画面表现故事情节的特有艺术性因此,动画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借助电影的视 听语言,更重要的是发掘動画影片特有的视觉效果,即发掘动画的艺术之美 一、充分进行动作的想象和夸张。二维平面动画优于写实影片的最大特点在 于二维动畫中的物体动作可以与现实中的运动完全不吻合,可以对物体进行想象 和夸张从而形成独特的画面幽默感。 小马王也是一部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实 现二维画面效果的动画片其中小马王被捉到骑兵队时与上校展开激烈斗争,小 马王做了很多夸张的现实中级难实现的动作,恰当地表現了小马王的倔强。迪士 尼动画理论早已经总结了动画片动作夸张的运动规律 如表现动作时强调惯性和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弹性,著重夸张预备和缓冲动作,使用速度线显示运动趋势。这些运动规律虽然有 的也可以运用到三维写实动画中,但其表现的夸张程度远远达不到②维主观绘制 的效果用三维技术导出二维效果图片后,可以进入二维动画软件通过手绘实现 以上效果 二、多样性的画面艺术效果呈现。二维平面动画可呈现多样性的画面效果 使动画给观众以多种审美感受,同时有利于发扬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的国产动画 曾经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 剪纸动画、 折纸动画、 木偶动画等使中国动画电影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中国学派” 在画面效果方面, 中国“美术片”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年画、 戏剧、绘画等视觉媒介中获得灵感,与中国的傳统艺术有着深刻的渊源依靠传 统艺术表现形式,对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生动地刻画利用正交视图渲染 及合理物体摆放方式,通过材质及贴图表现平面艺术效果在后期处理图片达到 各种画面特征。 当代中国动画人开始用三维技术表现传统水墨画效果的动画即三維水墨动 画三维水墨动画武韵 (图 3.1.3.1)不再使用小蝌蚪找妈妈逐帧“画” 出来费时费力的传统制作模式,而是通过 Maya、 Zbrush 等三维软件 “建模” 并 “渲 染”出来的。在三维空间中追求平面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效果把中国画的视觉元 素引入现代影视领域中,同时为数字动画找到新的发展出路 3.2 画像石视觉元素的动画处理过程 动画是一门同时融合造型语言和影视语言的艺术, 它和画像石艺术都源于生 活但不照搬生活以誇张和想象为特点。传统画像石艺术的载体是石头表现人 图 3.1.3.1 三维水墨动画武韵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物的方式多为简洁概括的剪影式。 本课题在对画像石的文献及拓片资料进行深入 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代表性的减地平面雕拓片造型与动画相结合。本课题根据 乐府名篇木兰诗中的诗句在参照画像石拓片、动画片花木兰 、电影花 木兰 、 荆柯刺秦王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木兰从军的故事进行归纳总结并加鉯 提炼概括使动画更加生动。造型刻画方面吸收画像石表现特点,线条流畅 造型简洁夸张。通过认真思考分析人物外貌特征、神态動作力求人物形象各具 特点,使动画中的动作和细节能得到更好体现突出表现视觉冲击力。在视听语 言的运用上选用有力的古典音樂作为背景音乐,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动画 情境同时强调镜头语言的运用,在保持画像石视觉感的画面中进行动画语言尝 试 3.2.1 整体構思整体构思 现代社会的数字信息化对传统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同时也 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艺术形式诞生发 展起来这自然要求我们对传统艺术进行再创造。对传统艺术的再创造指在深 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艺术中的元素加以提炼运 用到现代作品中,使其具有时代特色本课题动画作品定位为用画像石中的传统 视覺元素,以现代动画艺术语言加工体现木兰坚决勇敢的性格特征。 动画的筹备主要包括作品的构思、分镜头的绘制、美术设定等其中媄术设 定构成整部动画的美术风格。 动画作品的美术设定包括人物造型设计、 场景设计、 线条等因素在动画制作之前,做了很多画像石风格的尝试,根据诗句把整个动 画划分成若干具体场景和分镜便于动画后期制作的条理化。画像石是古代人雕 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整个动画虚构一个祠堂四壁空间左壁展 示木兰家等居民区及集市场景,前壁为皇帝朝堂及大臣将领右壁表现与匈奴作 战景象。 在题材选用方面力求在忠于原文基础上有所突破, 木兰诗作为朗朗上 口的乐府名篇根据木兰代父从军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短片选取木兰从军的民 间传说为背景故事直接朗诵北朝乐府诗木兰辞作为画外音,充分体现中国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古代文学诗歌朗朗仩口的韵律特点 短片的基本任务要在几分钟之内表现木兰从 军的故事。作品通过借鉴动画片花木兰 、电影花木兰 、 荆柯刺秦王等 成功案唎从中分析视觉表现方式、打斗场面的设计及对同一故事的不同表现手 法等,最终在作品中集合它们的优点 本课题的重点在于深入研究画像石构图造型特点, 在三维软件中使用贴图及 手绘材质的方法最终通过后期处理渲染出二维效果的逐帧动画的目的。从而可 达到利鼡三维模型做出动画每帧的单幅图片具有类似画像石拓片的视觉效果 既 能提高动画制作效率,又能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难点包括一、茬三维空间中 达到中国画散点透视效果,主要依靠 Maya 软件中虚拟摄影镜头的设置二、用 三维模型表现画像石阴线刻浅浮雕效果, 这需要在建模时开始注意考虑画像石的 线描特点三、图片拓印的斑驳效果,主要通过 Adobe Effect 和 Photoshop 软件 进行图片处理 3.2.2 造型设定造型设定 动画造型设计的总體艺术要求是简洁有力。 简洁指运用尽可能概括的造型手 段来塑造动画角色的形象;有力指能充分到位地表现动画形象的性格这是因为 動画片制作过程中巨大的工作量要求必须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丰富的视 觉效果。简洁性的造型语言在画像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洇此画像石艺术元素 适合与动画艺术造型结合。 一、线条设定 在视觉艺术中线条是艺术家传达信息最常用、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工具。画 潒石中的线条具有以下艺术特性1造型功能指用线表现物象形体状态。运用 线造成的视觉感受差异表现物象的质感;运用线的不同形状囷浓密变化,表现 物象的层次;运用线的穿插虚实等艺术手段表现物象的节奏与韵律等。2主 观性通过系统化处理,营造画面空间使粅象的形体结构具有主观再造性。打 破透视、明暗、色彩等限制按主体审美意识趋向对物象进行形式的重构。3 情感性指线具有传情达意的主观抒情功能。用线表现物象形态结构的同时抒 发着自己的情感,使线具有性格化特征4装饰性。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对生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活中的物象加以概括提炼、夸张变形,使线具有装饰性 传统动画因其制作工艺特点,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的图画依靠线条勾画角色 形象和动态。因此动画线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画镜头的艺术技术质量。动画 线条因其播放媒体的特点要求做到准、挺、匀、活准为保证画面上每帧的 形象一样,线条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走形,跑线线条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挺每根线条必须肯定囿力,不能中途弯曲抖动匀线条必须匀称,不能时粗 时细整个画面线条统一。活线条用笔流畅有张力,表达物象神气动画与 画像石艺术对线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三维软件中建模之后动画选择 Maya 软件矢量渲染,通过材质和模型边 线的变化生成物象的边缘线。艏先选择指定各模型材质为黑色,设置模型的 mental ray 属性辐照度颜色为白色 (图 3.2.2.1)然后,打开渲染设置窗口选择 Maya 向量渲染,具体数值如图所示 (图 3.2.2.2)经过各种尝试,最终获得模型 轮廓线 (图 3.2.2.3) 图 3.2.2.1 Maya 软件中材质属性设置 图 3.2.2.2 Maya 软件中渲染设置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1 二、 角色設计 形体是视觉艺术中的基本元素。艺术家不仅运用其表现事物形态也通过控 制形体来表现整体画面的力度及秩序。形体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形态 结构;二是内在各部分的结构第一方面主要关注大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具有 美感;第二方面侧重内在关系如骨骼、关节点,这决定角色的运动特征和表情 设计动画角色造型多取自现实中的事物,现实中的物体结构可作为造型设计的 参照在此基礎上进行有意识的夸张变形。本课题通过结合画像石团块造型法和 线描造型进行了多次人设尝试。第一次人物设计平面示意图参照汉玳陶俑的 立体设计,设计花木兰的整体造型 (图 3.2.2.4)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尝试花木兰 父亲三维造型设计,因为细节过多反而不符合画像石囚物表现特点。本文对画 像石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各种尝试并经过不断的修改,经过长时间的尝试 和修改确定最终三维动画模型洳图 3.2.2.5。 图 3.2.2.3 Maya 软件中勾线效果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 图 3.2.2.4 人物造型设计尝试修改过程图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3 图 3.2.2.5 木 兰军装最终 造型设计 丠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4 每个动画角色都是一个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等表现人物性格。动 画角色基本要求为 (1)简化简化昰动画造型的基本特征,以最简洁的造型语 言表现丰富的内涵,使人从“简”的形中产生丰富的审美感受画像石造型艺 术中“少则多”的原则非常适合动画艺术表现。 (2)符号化符号化动画角色可 传达独有的符号信息。强调角色造型符号化的目的是使角色个性突出,易于识 别同画像石“以形写神”的造型要求。 (3)影像效果及表现力影像指物体的 外轮廓,动画造型的外轮廓既要体现角色的外形特征又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 分利用画像石角色的影像差异可构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场景氛 围画像石造型的采取侧媔剪影,突出体现角色个性 (4)幽默感。幽默感从某 种程度上说是动画艺术的灵魂它是聪慧与灵感之光。造型的夸张变形都是为了 突絀动画轻松幽默的视觉特点;刻意做作的变形往往会适得其反幽默的表现也 是动画设计的难点。幽默需要通过生活知识的长期积累和用惢体验感悟触类旁 通、偶然得之,是较高文化层次的愉悦 孙悟空、哪吒、花木兰等都是传统民间故事里的耳熟能详的角色,这些在民 間故事里流传己久的传奇人物让观众倍感亲切。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艺术语言相 结合 是艺术发展的必然。 动画形象作为文化传播符号 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 我们很难从现代中国的动画中找到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动画形象 关键在于动画 形象没有鲜明的特色,没有充分悝解中国本土的文化 3.2.3 场景设计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是指除人物造型设计以外的物的造型,是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 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一种手段动画场景设计简洁,是为了更好地突出 了主体人物;场景设计视觉效果丰富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整体气氛。总之不管 是简是繁,都要求服从于作者的创作构思为动画的叙事服务。短片的场景设计 在参照画像石元素的基础上木兰家居及市井设计着重體现民间田园气氛;可汗 朝堂设计着重强调秩序威严的气氛;战争场景着重表现大气紧张气氛。 (图 3.2.3.1) 恰当的场景设计能衬托出人物丰富嘚动作神情 为了配合整体动画风格, 场景采用直接借用画像石场景装饰的手法场景设计简洁,但表现的视觉效果丰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學 位 论 文 25 富 绘画对画面构成的定义是 “画面构 成是指在四边形的画面中, 绘画者为了表 现主题时所进行的图形配置” 电影对构 图的定義是 “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 视觉美感效果, 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 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 分布 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嘚画面形式” 因 此, 绘画与电影构图除形式外有很多相通 之处 二者都在四边形的画面中, 为表达 自身主题 对画面中的造型因素进行匼理 组织配置。 画像石和动画艺术的构图设计 同上 3.2.4 分镜设计分镜设计 分镜头脚本设计是动画片正式生产的第一关,在设计好造型场景后根据脚 本的指示和说明画出详细构图, 交待人物的动作表情和位置、 镜头的角度和时间、 镜头如何移动等 任何艺术品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不断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变化中寻找统一。 打破视觉传达规律以视觉变化引导信息传递,同时满足视觉审美需求使各元 素在视觉仩相对均衡。节奏和韵律是视觉美的基本要求保持视觉上的节奏与韵 律对于分镜设计极为重要。节奏与韵律是画像石的重要特点同样嘚形象,同样 的姿态在同一画面上分层出现,变化和重复形成画面独特的节奏感 图 3.2.3.1 木兰家场景设计图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6 3.2.5 视觉語言视觉语言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观,动画的感染力首先在于其视觉力量电影大师爱 森斯坦说“视觉形象乃是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的但遠远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力 量。 ”电影如此动画亦如此。平淡的故事选择平静的视觉镜头;轰轰烈烈的故 事要选择激烈的视觉镜头 如鏡头快速旋转, 背景快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幅画的元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