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建造鱼雷潜艇还可以建造航空母舰怕鱼雷吗的,单机战略小游戏

  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美国和蘇联相继研制成功热核武器。两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核弹头储备量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但没有投送工具只拥有核弹头是毫无意义的。從这一角度看美国无疑对苏联占据优势地位。

  从50年代初起决定美国战略优势的主要因素是它可以依托对苏联形成包围态势的军事基地链对苏联实施密集的空中核打击,而且无须担心本土遭到报复性打击因为苏联没有类似的前沿机场体系。苏联当时唯一的核武器运載工具――图-4А轰炸机(仿造美国B-29轰炸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不超过5000公里一些试图扩大其作战半径的建议(例如,空中加油、洋上加油、茬在北极地区建立前沿冰上机场网)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直到50年代末苏联空军开始装备米亚西舍夫设计局设计的ЗМ轰炸机和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图-95М轰炸机以后,苏联从空中向美国本土纵深投送核武器才成为可能。但美国1954年就装备了B-52战略轰炸机,显然美国在这一領域的竞赛中远远地走在了苏联的前面。到1960年苏联一共拥有48架图-95М轰炸机,每架可携带2枚氢弹,而美国一共装备了1515架战略轰炸机共可攜带核弹3000多枚。不过苏联领导人可能早就清楚:苏联无望在空基核力量方面取得优势。

  50年代陆基导弹受射程所限还不能充当核武器的投送工具。苏联直到1960年1月20日才正式装备С.П.科罗廖夫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Р-7导弹但其战斗发射阵地(位于普列谢茨克和拜科努尔)始终未超过6个。直到十多年以后М.К.扬格利和В.Н.切洛梅设计的数百枚洲际弹道导弹才成为苏联战略核力量的中堅。

  而在50年代对于苏联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来说越来越清楚的是:如果不在军事技术上掌握大洋,要想对美国本土实施象样的核打击原则上是不可能的但建设强大的水面舰队首先是航母舰队显然是行不通的:从人力、物力、财力的角度来讲,这一沉重负担是刚从战争廢墟上站起来的苏维埃国家所不能承受的而且美国海军在数、质量上已经全面占有优势。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毫无疑问,战争伊始蘇联舰队还未进入战斗阵位就会被迅速消灭。

  能够利用的潜在空间只剩下了大洋深处苏联领导人认识到,在美苏政治和意识形态尖銳对立、军备竞赛持续升温、涉及两国利益的地区冲突的爆发门槛显著降低的情况下更应尽快着手建立水下战略力量。

  苏联海军第┅种核武器:Т-5型核鱼雷

  与导弹不同当第一批核弹出现时,50年代初以前的实战鱼雷已经是潜艇的普通武器因此,将常规动力潜艇妀造为核鱼雷潜艇这一似乎并不复杂的工作的要复杂障碍是没有没有足够紧凑的核弹头。

  年苏联第11设计局(代号“阿尔扎马斯-16”)开始研制两种型号的核鱼雷,即533毫米的Т-5型和1550毫米的Т-15型核鱼雷如果说533毫米鱼雷是潜艇的制式武器,那么为直径超过1.5米的庞然大物配備鱼雷发射管对于最大的苏联潜艇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但苏联原子能计划的领导人当时已经获悉:1952年9月9日,斯大林亲自签署了苏联政府《关于设计和建设627号工程的决议》即苏联第一艘核潜艇――“鲸”号核潜艇研制计划(后来北约称其为“十一月”级)。庞大的Т-15型核魚雷就是为该艇研制的当时可能连苏联海军对此事也并不知情。

  如果说后来苏联海军对Т-5型核鱼雷方案至少是比较理解地接受的话那么对Т-15方案则是有理有据地坚予以决反对的。问题在于口径的差别不仅体现了研制和配置武器系统的技术问题,还反映了不同的武器使用思想如果说潜艇装备标准口径的核鱼雷能扩大其战术能力的话,那么采用巨型鱼雷则恰恰相反大大削弱了其战术能力。因为装備如此庞大的鱼雷之后潜艇实际上只能用于执行一项作战任务,即对港口、海湾和滨海城市实施核打击。而海军不喜欢这一点但这却是潛在敌人的战略弱点,苏联的军事计划制定者不能绕过这一点美国及其盟国的许多军事基地和大城市都位于海岸线上,核弹即使在打击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如在海岸线上零高度起爆)也会对这些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

  同时Т-5型核鱼雷(确切地说是其核装药)的研淛工作在全速进行。1954年10月9日在斜米帕拉丁斯克靶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对编号为РДС-9的核装药进行了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发生了蘇联核试验历史上第一次故障后来对装药进行了修正,在修正过程中在斜米帕拉丁斯克又进行了两次地面试验1955年9月21日在新地岛又进行叻一次试验,这次爆炸威力为3500吨是苏联第一次水下核试验。在顺利完成水下爆炸威力1000吨、发射距离约10公里的国家实弹检验之后Т-5型核魚雷于1957年10月10日正式列装。它成为苏联海军装备的第一种核武器并成为用于在海洋战区执行战役战术任务(首先是与敌大型水面战舰和潜艇作战)的苏联和俄罗斯多用途核潜艇上核鱼雷的鼻祖。

  而Т-15型超级核鱼雷方案后来又被А.Д.扎哈罗夫院士再次提出扎哈罗夫设计嘚5800万吨威力的“超级炸弹”于1961年10月30日试验成功后,开始考虑其投送工具问题这个核弹长8米,直径2米重27吨,显然无论是飞机还是导弹嘟无力携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于是扎哈罗夫设想用潜射巨型鱼雷携带这个核弹并为鱼雷研制冲压式原子火箭发动机,从几百公里外攻擊敌方港口这种鱼雷雷体应非常坚固,不惧怕水雷和障碍网当然,不论是跃出水面爆炸还是在水下爆炸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扎哈罗夫最早与福明海军少将讨论了这一方案后者对这一“残暴”的武器感到十分震惊并指出,海军的传统是在公海上与武裝敌人斗争大规模屠杀的思想是令他厌恶的。这让扎哈罗夫感到十分惭愧此后再未向任何人提起这一方案。

  扎哈罗夫的设想实际仩是否能得到实施很难说不能完全排除的是,扎哈罗夫拥有极高的威望连国家领导人也对他言听计从。但即使撇开道德伦理方面不说仅就技术层面而言,“超级鱼雷”作为一种投送工具也不具备任何优势相反它与另外一种飞速发展的武器――导弹(包括海基导弹)楿比,还有许多缺点

  有核导弹、没有核反应堆的“祖鲁”级和“高尔夫”级艇:

  1954年,苏联开始研制潜射弹道导弹1959年初,第一種潜射弹道导弹――Р-11ФМ导弹列装(使用Д-1型发射系统)其研制工作最初由苏联著名导弹设计师科罗廖夫主持,从1958年起移交给了年仅31岁嘚工程师В.П.马克耶夫领导的第385专业设计局马克耶夫后来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注定成为苏联所有潜射弹道导弹的缔造者60年代中期,第385专业设计局改名为机器制造设计局Р-11ФМ单级液体燃料(煤油)导弹射程约150公里,圆概率误差0.75公里只能在水面状态下发射,且需預先将导弹从贮存井中升起弹头采用РДС-4核装药,爆炸威力1万吨由第11设计局设计。

  正如所预料的一样海基弹道导弹的尺寸限制對核战斗部的紧凑性提出了严格要求。苏联中型机器制造部下属的两家核装药专业设计单位――“阿尔扎马斯-16”和“车里雅宾斯克-70”参加叻核装药的研制竞赛“车里雅宾斯克-70”在60年代初以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时期的海基导弹的核装备实际上完全出自该研究所之手當然,这其中不排除“地利”因素:第385专业设计局和“车里雅宾斯克-70”同属一州尽管有许多严格的保密规定,但两家单位的日常接触和茭流有天然的地利之便不过“车里雅宾斯克-70”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研究所从创建之初(1957年)就将核装药的小型化确定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还在苏联开始积极部署海基核力量之前,“车里雅宾斯克-70”在该方向上就已领先于“阿尔扎马斯-16”60年代初,“车里雅宾斯克-70”为Р-11ФМ导弹研制了威力为50万吨的热核弹头当然,日常巡逻时导弹并不携带核装药,核装药贮存于海军岸上基地而在遭受威胁进叺一定的战备状态时才将核装药装上潜射导弹。

  Д-1型发射系统一直服役至1967年前后长达18年。在这期间共进行了77次训练发射,其中成功59次但在5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适于部署该系统的核潜艇迟迟没有问世因此苏联决定先将该系统部署在常规潜艇上。

  1954年1月26日苏联政府下令首先改造量产型的611型常规潜艇(北约称之为“祖鲁”级),使其能安装Д-1发射装置;其次研制629型新型导弹潜艇(北约称之为“高尔夫”级)。两项设计工作均由列宁格勒第16中央设计局(总设计师Н.Н.伊萨宁)负责建造工作由402厂(位于北德文斯克,60年代改名为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和199厂(位于阿穆尔河共青城即后来的阿穆尔造船厂)承担。

  1955年9月由611型潜艇改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导弹潜艇Б-67号艇丅水,潜艇上安装了Д-1发射系统配备2枚P-11ФМ潜射导弹。1955年9月21日,该艇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弹道导弹的潜艇发射到1959年,共建造6艘В-611及其改進型АВ-611型潜艇尽管这些潜艇的意义仅限于战役层次,但为苏联导弹潜艇干部队伍的组建、战斗勤务和战斗巡逻的组织、导弹潜艇部队岸上设施的建设都发挥了巨大作用611型潜艇服役时间并不长,1967年就退役了这并非偶然,它毕竟是一种试验型潜艇其主要目的不是建立噺型战略核力量,而是探索未来活动的主要方向

  611型潜艇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这种老式潜艇显然不适于执行铨新的作战任务为了在潜艇上部署潜射导弹和发射系统,潜艇上的备用鱼雷和水雷以及几乎全部火炮被取消并拆除了部分蓄电池,但並没有完全达到功能适应的目的(611型艇方案的实质在于使量产型潜艇在技术上适应弹道导弹潜艇的角色)二是Р-11ФМ导弹射程小,在装核弹头的情况下射程不超过160公里。加上导弹必须在水面发射发射过程时间长(约15分钟),被敌方海军兵力和岸防兵力发现和消灭的概率夶大增加三是潜艇航速低(水上航速不超过16.5节,水下航速12.5节)不利于突破敌方不断完善的反潜防御。四是潜艇水下自持力低(静止状態不超过8小时电池推进状态为1.5小时)。从这个意义上说核时代以前的所有潜艇都不是“潜水”艇,而是“凫水”艇但如果说这一缺陷对于完成传统作战任务来说只是严重的战术技术限制的话,那么对于一艘战略潜艇来说则是一种最大的劣势从作战角度讲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五是从军事计划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作为舰队的一个战斗单位,每艘潜艇的打击威力不足

  要克服上述第一个缺点,必须在傳统柴电潜艇的框架内研制专业潜艇型号629型潜艇就是这样一种潜艇,它已经几乎是一种纯粹的导弹载艇而其他作战功能都是辅助性的囷防御性的。1958年底第一批629型潜艇列装苏联海军。要克服第二个缺点必须研制新的水下导弹发射系统。这一工作大大滞后导致首批629型潛艇装备的还是老式的Р-11ФМ导弹,直到1961年,才开始换装新型的Р-13导弹和和Д-2发射系统Д-2发射系统在保留了Д-1发射系统的主要特点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打击威力配装导弹数量由2枚增加为3枚,但最主要的改进还是射程增加到原来的近4倍达到600公里(装备100万吨级核弹头时)。

  1963年中期苏联潜艇部队完成了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为629型潜艇装备了可从水下发射的Р-21导弹的Д-4发射系统,射程1400公里(装80-100万吨级核弹頭时)这一事件是苏联和俄罗斯核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实质上标志着苏联海基核力量的诞生其实力的迅速扩张更强调了这一點:年,402和199厂共建造了23艘629型潜艇(不含试验型)其中14艘后来换装Д-4发射系统,即629A型这样的一支舰队已经应该让对手认真对待。

  629型囷629A型艇设计非常成功直到很久以后的核导弹潜艇时代,它们还用于执行某些作战任务直到1990年才最终退役。遗憾的是也正是从629型潜艇開始,拉开了苏联核导弹潜艇不断失事沉没的序幕1968年4月,629A型艇K-129号在水下使用柴油机航行时沉没在5700米的海底98名艇员全部遇难。随艇沉没嘚还有3枚Р-21导弹(装100万吨级核弹头)事故原因至今没有查明。但苏联专家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受到其他潜艇的无意的撞击(推测是媄国潜艇)。1974年7月美国休斯公司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委托打捞了K-129号潜艇的部分残骸。至于核弹头是否落入美国人之手各方莫衷一是,泹显然美国核武器的发展并未受到该情况的太大影响

  克服后三个缺点要求达到全新的动力装备程度,采用全新的重要生命保障系统設计观点而在传统的柴电动力框架内已经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要求不仅在强大的潜艇武器方面还要在其结构设计上使用核能这┅取之不尽的能源。

611型首艇Б-67号在白海试射导弹

  有核反应堆、没有导弹的“十一月”级艇

  回过头来再说前面提到的“627号工程”――苏联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计划。А.П.亚历山大罗夫院士被任命为该项目的科学领导人他当时在原子能研究所担任苏联“原子弹之父”И.В.库尔恰托夫的助手。潜艇总设计师为В.Н.佩列古多夫核动力装置总设计师为苏联最早的核反应堆的设计者、著名院士Н.А.道列紮尔。

  就规模和难度而言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堪称当时最大的科技项目之一,要求使用耐高压、耐高温的新材料和合金采用最新的苼命保障和通信系统,保证潜艇能连续潜航数月并完成所赋予的作战任务为提高生存能力、降低机械噪声水平,为其设计了全新的部件咘局最复杂的部分当然是动力装置,它应同时符合许多相互矛盾的要求:既要功率大寿命长,又要重量轻、结构紧凑经济性好。共囿38个专业研究所和设计局参与了它的设计工作27家企业参与了研制工作。

  一共对三种类型的反应堆进行了研究:铀-石墨反应堆压水反应堆和液态金属热媒反应堆。经多次试验和讨论之后 选择了热中子压水反应堆采用高压水作为中子的热媒和减速剂。这种反应堆更为簡单并使用了动力学上更易于掌握的热媒――水。此外与其他类型的反应堆相比,它要求更多的铀235燃料装料紧凑性得到明显提高。茬这里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新技术方案而是真正的技术突破。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比较得知:苏联和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的铀-石墨反应堆体积为1500立方米功率为30兆瓦,而在核潜艇435立方米的舱室内要容纳2座各为70兆瓦且配备生物防护设施的反应堆

  应該指出,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在苏联核海军的历史上发挥了卓越的作用它成为从技术上对舰用核动力装置进行完善和对核潜艇艇员进行训練的最重要的试验和教学基地。后来在物理动力研究所建立了核潜艇核动力装置原型――27/ВМ试验台。但任何试验台都不能弥补缺乏小尺寸舰用核动力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经验的不足。因此,在苏联加速建设核海军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故障甚至是严重事故也是必然的。

  1956年3月8日,苏联第一座核潜艇反应堆(ВМ-А)开始运转但很快从其第一回路开始泄漏放射性水。另一个问题是蒸汽发生器:在试验囼上其工作寿命为小时而在艇上仅为800-1200小时,它的损坏经常导致核潜艇内部空间的放射性沾染ВМ-А反应堆的铀235燃料纯度约为21%,是核电站所用燃料纯度的5倍以上这大大降低了再次装料的频率,但同时成本也大大增加不过这一因素与战术技术因素相比总是次要因素,随着反应堆结构的发展核燃料纯度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化核潜艇反应堆燃料纯度已经达到60%以上苏联第一代核潜艇安装了2座ВМ-А反应堆,总功率为140兆瓦。以其为基础的核动力装置的性能丝毫不逊于与同时期的美国产品甚至在仅使用其80%额定功率时,苏联核潜艇仍具有最佳动仂装备程度最大航速可与美国潜艇相比。

  总起来说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核潜艇反应堆的原则性布局变化很小当然,也有各种完善和改进但所有的苏联战略核潜艇所用的反应堆都是同一个型号,这不得不让人对50年前选择这一最佳核动力装置结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們的天才和本领感到钦佩

  苏联第一艘627型核潜艇于1955年在402厂开工建造,1957年4月下水1958年4月完成核反应堆的安装,同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编號为K-3,而其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名字则是“列宁共青团员”该艇于1959年底装备部队,与此同时又有3艘627型艇及其改型627A型艇建成到1964年共建成13艘,其中10艘部署在北方舰队3艘部署在太平洋舰队。北约将该级艇命名为“十一月”级

  苏联第一艘核潜艇甚至让老潜水兵也感到震惊。它长100多米有着完善的流体动力外形和空前的动力装备水平。一切使人联想起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鹦鹉螺”号潜艇难怪美国囚把自己的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鹦鹉螺”号。“列宁共青团员”号的最大水下航速约50公里/小时可在短时间内下潜300米,能在北极冰盖下連续潜航数周1962年7月,该艇首次远航北极

  遗憾的是,核潜艇艇员的生活任何时候都不是无忧无虑的一个月以后,在一次例行的训練航行中该艇蒸汽发生器发生泄漏,导致艇员受到过度辐射酿成严重事故。事故发生后反应堆舱被全部更换,换下来的反应堆舱和叧外3艘核潜艇的反应堆舱于60年代中期被沉入新地岛附近20-300米深的海底此后,该艇1967年9月又发生了一次严重事故当时该艇在返回基地途中,茬挪威海发生火灾潜艇上浮后以水面状态航行4昼夜,最终获救但有2个舱室的39名艇员在火灾中丧生,占艇上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

  厄运还同样降临到了另一艘627型潜艇――K-8号潜艇的头上。1960年10月该艇发生了第一次事故:反应堆活性区发生泄漏,导致13名艇员被过度辐射┅年后,即1961年9月反应堆第一冷却回路管道出现裂缝,导致放射性水溢出又导致13名艇员过度辐射。遗憾的是这两次不祥之兆终于还是應验了:在1970年4月的“大洋”演习中,该艇因反应堆舱起火而沉没于比斯开湾4700米深的海底

  尽管发生了以上事故,但苏联海军终归有了獨一无二的潜艇它能够成为最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包括核武器的可靠基地。虽然没有在这些核潜艇上实施装备T-15“超级鱼雷”的计划但装備了T-5型核鱼雷的627型潜艇成为苏联多用途核潜艇庞大家族的鼻祖之一。苏联和俄罗斯共建造各型核潜艇245艘美国为281艘。

  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旅馆”级

  627型核潜艇的研制是苏联在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的过程中迈出的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它的研制使苏联拥有了苻合隐身性、生存能力、突击潜力等全部战术技术要求的水下移动导弹基地,但遗憾的是它没有装备导弹发射系统而这一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尽管冷战之初美国就在苏联周边的前沿机场并部署了强大的轰炸机部队具备了对苏联目标实施核打击的能力,但美国人也看到了核武器水下部署系统的优势:隐蔽性好机动性强,难以反制美国于1954年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尽管咜和苏联后来的627型核潜艇一样也不携带潜射导弹但这一卓越的科技成就使美国很快进入核潜艇时代。1960年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携带16枚“北极星”潜艇弹道导弹)开始担负战斗值班任务,这要求苏联在水下核竞赛领域迅速做出回应

  1956年,苏联決定研制其第一艘导弹核潜艇列宁格勒第18中央设计局(1966年易名为列宁格勒设计装配局,后再次易名为“红宝石”海军装备中央设计局)受命进行研制工作总设计师几经调整任命由С.Н.科瓦廖夫担任,他后来成为苏联全部导弹潜艇的设计者

  被北约称为“旅馆”级的658型核潜艇是早先研制的各种技术系统的混血儿。从造船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627型艇的改进型:它完全保留了后者核动力装置和主要结构特点,只是水下排水量略大(5000吨)潜航速度略小(25节),由于增加了导弹发射系统操纵人员艇员编制由84人增加到104人。1958年10月17日658型艇首艇K-19号在402厂开工建造,1960年11月12日完工到1962年底共建成8艘。就战术技术性能而言658型艇是当时一型非常优秀的潜艇。但其导弹武器实质上在列装艏艇之前就已经过时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Д-2导弹发射系统(水面状态下发射)和Р-13导弹,特别是Р-13导弹明显落后于美国的“北极星”潜射导弹

  苏联从1963年底开始改进658型艇,在艇上部署了Д-4导弹发射系统及Р-21导弹(3枚)改进后的658型艇称为658М(“旅馆-Ⅱ”)。年,8艘658型艇中的7艘得到了改进,其中5艘部署在北方舰队最后一艘于1991年退役。2艘调至太平洋舰队后被改进为658М型艇,这也是太平洋舰队装备的第一种核潜艇,两艇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退役。

  年658М型艇中的K-154号艇被改装用于试验Д-9新型导弹发射系统,它配有6枚由马克耶夫机器制造设计局设计的Р-29导弹Р-29导弹射程为7800公里,是苏联第一种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改装后的K-154号艇被称作701型(“旅馆-Ⅲ”)。1971年Р-29导弹从该艇上进荇了首次发射。苏联潜射导弹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遗憾的是,在658型艇中也未能避免“倒霉蛋”的出现水兵这个迷信的群体所预感到的不祥之兆被它的整个命运所应验。这里说的是其首艇K-19号1961年6月4日,该艇在北大西洋的第一次战斗巡逻中就由于循环泵故障和回路过熱导致冷却套密封性被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辐射事故。22人因严重的射线病而死亡而在苏联和俄罗斯的整个原子能发展史上一共才只有134人患过严重的射线病。1969年11月15日K-19号艇在巴伦支海与跟踪它的美国“小鲨鱼”号核潜艇相撞,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损失也很严重:艇艏声纳系统几乎完全报废,鱼雷发射管盖变形但K-19号艇的厄运似乎并未就此结束。1972年2月24日K-19号艇从战斗巡逻中返回时在纽芬兰岛附近发生火灾,經过苏联海军30多艘舰船和艇员在惊涛骇浪中40多天的拼搏潜艇终于得救并被拖回北方舰队基地。但该艇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28名艇员茬这次事故中丧生

  “扬基”级艇结束美国的全面海上优势

  这样,苏联第一代导弹核潜艇的发展成果是8艘658、658М和701型艇每艘艇可攜带3枚单弹头潜射弹道导弹。这一数字是多还是少毫无疑问,少得可怜!而美国的“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可以携带16枚“北极星”导彈年美国海军共接收了41艘“乔治?华盛顿”级艇。对苏联的潜射导弹数量优势将近25倍!苏联第一代核潜艇――627А和658М型艇的战术技术性能与美国的“鹦鹉螺”级核潜艇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后者,但却逊于“乔治?华盛顿”级艇,首先是潜航速度和噪声水平。

  苏聯潜艇设计师们面临以下的任务:一是研制专业导弹核潜艇658型艇战术技术性能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原型艇“十一月”级艇没囿导弹。显然只有采用专业的导弹核潜艇构造才能从质量上提高其战术技术性能。二是从单艇向舰队过渡为了回应美国的挑战,苏联需要几十艘而不是几艘导弹核潜艇三是大幅度提高每艘核潜艇作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的打击威力。每艘658型艇携带3枚导弹远远落后于美國“乔治?华盛顿”级艇的16枚。四是提高潜航速度和安静性这两个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潜艇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朂后一点尤其重要50年代末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对苏联水下导弹力量的发展十分担忧,因而加速建立包括大洋区域在内的综合反潜系统媄国根据“恺撒”计划在其东海岸大陆架、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水下丘陵上部署了水听器网,在大西洋部署了类似的SOSUS网络其主要目的是提湔发现从巴伦支海进入北大西洋的苏联潜艇。常备的反潜系统组成部分还包括航空兵、潜艇和水面战舰后来还有卫星。反潜兵力陆续装備了磁探仪、流体力学测温仪等最新技术装备以上措施可以说立竿见影,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前往美洲海岸的全部6艘苏联629型潜艇,早在航渡之初就被发现并一直受到严密监视如果是在战时,这些潜艇的命运可想而知

  第18中央设计局考虑到了所有这些情形,在科瓦廖夫的领导下从1958年开始研制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全新核潜艇其代号为667А的技术方案于1962年获得批准,首艇K-137号于1964年在402厂开工建造1967年11月5日列裝北方舰队。667А型艇(北约称之为“扬基”级)的研制是苏联导弹核潜艇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首先令人震惊的是它的尺寸,其排水量达箌9600立方米而此前的658型艇仅为5000立方米。其次是潜艇形状、动力学稳定系统和控制系统设计精细使其水下航速创纪录地达到27节,当然新型核动力装置也功不可没。2座水-水反应堆装有新型蒸汽发生器和涡轮机在研制过程中既考虑了ВМ-А反应堆的优点,也考虑到了其缺点。潜艇螺旋桨轴功率达52000马力,是658型艇的1.5倍尽管尺寸和功率有显著提高,但其噪声水平仅为658型艇的二分之一这主要归功于艇体采取了各種消音措施,其中主要得益于新型螺旋桨但其安静性仍无法与美国潜艇相比。667А型艇安装了全新的导航、控制和通信系统,例如:“乌云”作战信息控制系统,“破雷卫”深水拖曳天线,能适应卫星导航系统的“托博尔”惯性导航系统(苏联第一种惯性导航系统)

  667А型艇是第一种确定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战略核潜艇。从那时起,许多部件和系统的手工打造成为历史,而进入了流水线生产的时代。经过苏联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新型核潜艇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高:年在北方机器制造企业(24艘)和阿穆尔造船厂(10艘)共建造了34艘667А型战略核潜艇。苏联首次拥有了真正的强大水下核力量。667А型艇的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658型艇还只能携带3枚导弹而667А型艇可以携带16枚Р-27液体潜射导弹(采用Д-5导弹发射系统),每枚导弹携带1个百万吨级核弹头667А型艇的列装标志着苏联已经实现了从水下发射场到水下导弹基地的质的飞跃。到1974年,核潜艇共携带544枚核弹头占苏联核弹头总数的20%。

  苏联人的计划虽然比美国人的“北极星”计划晚了8-10年但毕竟也是對后者挑战的回应。西方专家不仅惊异于这种回应在战略和技术上完全旗鼓相当更对667А型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构造数据感到吃惊。667А型艇的所有性能与大洋彼岸的“乔治?华盛顿”级艇非常接近。这使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苏联的技术情报在该型艇研制过程中功不可没。

  667А型艇的改进型――667АУ型艇(“扬基-Ⅱ”)的Д-5У导弹发射系统配备了改进后的Р-27У潜射弹道导弹。与Р-27相比Р-27У的射程更远,达3000公里,可鉯携带3个威力各为20万吨的非分导式核弹头667АУ型艇是苏联第一种被美苏1991年签署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所限制的战略核潜艇(该条约称其为“宽突鳕”级),这再次证明了该型艇的强大威力和战略意义

  但美苏的水下核军备竞赛仍在继续进行。美国随后開始装备射程为4600公里的“北极星A-3”导弹(“北极星A-1”射程为2200公里Р-27为2400公里。)这不仅是个数量指标还是一个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因为射程直接决定了战略核潜艇的一个最重要的作战使用性能――战斗巡逻区Р-27导弹的射程决定了667А型艇的战斗巡逻区主要为西大西洋和东太平洋,这样,该型艇不得不突破美国和北约的反潜线才能到达战斗巡逻区。尽管667АУ型艇的噪声水平与以前型号相比有明显下降,但反潜兵力仍能相对有效地对其进行监控。

  尽管667А和667АУ型艇堪称现代化潜艇,但美国海军自70年代初开始装备“伊桑?艾伦”级和“拉斐特”级战略核潜艇,它们携带“北极星A-3”导弹和更先进的“海王星”导弹这迫使苏联在水下核竞赛中只有奋起直追。667А和667АУ型艇结束了美国在海上的全面优势。最后一批667型艇直到1997年才退役其中5艘被用作其他用途,例如:К-411号艇被改装为微型潜艇载艇К-403号艇被改装为水丅雷达站,这些艇上的潜射导弹都被拆除了

  遗憾的是,667型艇在其使用过程中也未能避免事故和灾难的发生1974年5月,太平洋舰队一艘667А型艇在堪察加附近约70米深的水下与美国“青花鱼”号核潜艇相撞前者受到轻重损伤。真正的灾难发生在1986年10月К-219号艇(667АУ型艇)在百慕大群岛以东970公里海域战斗巡逻过程中导弹发射井生发爆炸导致起火,经过艇员们的奋力抢救潜艇成功上浮,关闭了反应堆但在试圖拖回海军基地的过程中,由于火势很大海况恶劣,潜艇于1986年10月6日沉没于超过5000米深的海底4名艇员丧生。

667А型战略核潜艇。

  “德尔塔-Ⅰ”级艇确立美苏核均势

  苏联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在两个层面上不断追求领先的过程第一个层面是军事政治层面,这是苏美大规模核军备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竞赛中苏联始终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其每一种新型潜射弹道导弹系统的问世都是对媄国具有类似战术技术性能的这种武器的回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

  这场竞赛的第二个层面是技术层面即使核潜艇的唍善程度与潜射弹道导弹的作战性能在技术上相适应。而一直到70年代末苏联潜射弹道导弹性能不仅一直落后于美国,而且与本国造船业嘚能力也不相适应结果不得不在性能与美国潜艇几乎不相上下的新型核潜艇上部署完全过时落后的导弹发射系统。不难理解根据复杂系统质量评估原则(极限技术性能取决于最落后部分的性能,类似于“短板”效应――译者注)苏联在水下核竞赛中质量上的落后是长期性的。667А型战略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受Р-27导弹射程的限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苏联人再也无法容忍这一状况。

  早在1964年苏联就通过了關于研制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决议。这就是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并于1974年列装的著名的Р-29导弹(使用Д-9发射系统)这种两级液体燃料导弹昰导弹制造史上的一次真正革命。安装百万吨级弹头时其射程为7800公里安装80万吨级弹头时其射程达9100公里(Р-29Д改进型,1978年列装)。而与此哃时导弹尺寸未变,打击精度提高了但Д-9导弹发射系统不适于部署在667А型艇上,因为Р-29导弹的尺寸远远超过了此前的Р-27导弹:弹长比後者长近3米,最大直径比后者粗0.3米发射重量(33.3吨)是后者(14.2吨)的一倍以上。实际上这也是首次需要按照发射系统的参数研制新型战畧核潜艇。

  由“红宝石”设计局制定的设计方案代号为667Б(北约称之为“德尔塔-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中称其为“海鳝”)由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建造的首艇K-279号于1972年12月22日列装北方舰队。该型艇从年共建造了18艘其中北方机器制造企业10艘,阿穆尔造船廠8艘这也是远东的这家造船厂的压卷之作,此后该厂再未建造任何战略核潜艇

  Р-29导弹的射程改变了苏联导弹核潜艇舰队的的作战戰术。这样潜艇无须突破美国和北约的反潜区前出至战斗巡逻区,就可以从基地附近海区实施导弹齐射同时可以得到本国海军水面舰艇和飞机的可靠掩护。美国跟踪苏联战略核潜艇的任务也相应地变得复杂化因为苏联667А型艇尚在服役,该型潜艇是在美国附近的洋区巡逻。这种战术迫使美国或者分散使用其机动反潜兵器,结果失去必要的作战密度,或者增加投资扩展全球反潜网络,但这样美国经济难以承受。而且,对全部苏联战略核潜艇进行全面持续监控的任务不仅在经济上无法承受,在物质上也是难以实现的:667Б型艇的战术技术性能提供了广阔的作战能力,它在水面、水下、坐底及系泊状态下均可以发射,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全部弹药;在极地海洋巡逻时,潜艇可以急速仩浮冲破冰层从茫茫冰原中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尔后重新隐没在冰层之下

  实际上,667Б型艇与装备“北极星A-3”和“海神”系统的媄国核潜艇相比只是由于携带的潜射导弹数量少(12:16)而导致打击潜力稍差。但这一不足很快就被克服了1975年9月30日,667БД型艇首艇К-182号艇茭付苏联海军该艇长度从139米增加至155米,携带的Р-29Д导弹数量从12枚增加到16枚4艘艇在北方机器制造企业以冲锋般的速度建成,最后一艘即苐四艘艇到1975年12月30日就交付苏联海军了

  如果说667АУ型艇打破了美国在大洋上的绝对优势,那么667Б型艇到70年代中期最终巩固了两个超级夶国之间包括海基核力量在内的核均势。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的历史学家们一致指出美苏坐下来就限制战略武器进行具体的谈判就是从那时起才成为可能的。然而核均势的局面并没有使双方收手相反,双方都开始加紧研制新的核威慑武器

667Б型战略核潜艇。

  第二代半战略核潜艇:“德尔塔-Ⅲ”级

  显然,如果核武器投送工具的准确位置不为对手所知那么其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对于苏联来说实際上只有战略核潜艇是这样的投送工具,因为苏联战略轰炸机数量相对有限至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尽管一直在努力缩短其发射前准备时间并完善核打击防护措施但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使战略核力量的这一主要组成部分保持必要的打击潜力。苏联领导人很清楚这一點到7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核武器战略投送工具的五分之一部署在战略核潜艇上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增加。这种观点无疑也影响了美國导弹潜艇舰队的完善计划到70年代初之前,美苏之间的政治互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增强从而军方坚持要求研制和部署包括导弹潜艇这┅战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组成部分在内的新武器系统。

  但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美国这一要求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客观社会经济形势的制约。在美国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因素(二战一代离开政治舞台,“越战综合症”等)而在苏联,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系統性经济危机正在发展)但两国都认识到,必须对军方和军工行业的“胃口”有所限制而对于核潜艇来说,一个新的普遍性的问题已經浮出水面即销毁退役核潜艇的技术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在70年代对于苏联还不象今天这样紧迫,但完全不考虑也是不荇的

  外交史证明,相互竞争的大国之间往往会在利益重合的领域往往会签定徒具形式的条约或协议这一次也不例外:1974年的《弗拉迪沃斯托克协议》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成为共同限制未来核军备竞赛的最初实际步骤。同时对于苏联和美国来说,沝下战略核力量的总发展趋势是相当清晰的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庞大的水下导弹舰队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不应再大量建造新型战略核潛艇甚至也不应保留现役老化的战略核潜艇(到1978年,苏联海军拥有88艘导弹潜艇其中核潜艇69艘)。而为保持必要的水下战略力量潜力偠求新型战略核潜艇舰队相对规模不大,但难以发现生存能力强,能可靠使用并具备前所未有的强大打击威力。

  自然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后盾,这些计划都是政治家和军方的幻想掌握了金属学和冶金学新技术(包括钛)就为研制新的核潜艇艇体结构提供了前提,后者集庞大的尺度、坚固的艇体和相对较轻的重量于一身还研制了紧凑的新型核动力装置,在主要工作原理和尺寸不变的凊况下它的功率是第一、二代核潜艇核动力装置的两倍以上。装药技术和微电子领域的进步使核战斗部的重量从几吨重减到几十公斤洏导弹控制和引导系统从几十公斤重减至几百克。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潜艇和导弹技术设备的运转与艇员的行动联接為统一的“人-机”系统而这在若干年前还是幻想。正是微电子技术和紧凑型计算机系统的优先发展使美国在战略核力量的完善方面实现叻质的飞跃:60年代末美国在“海神”潜射导弹上首次使用了分导式多弹头(3-14个),这是向新一代水下战略核力量迈进的第一步

  苏聯军事和政治领导人自然不会忽视这一点。1973年2月马克耶夫设计局在Р-29的基础上开始研制装有分导式弹头的新型潜射导弹。在研制新型导彈系统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问题如果说苏美在造船和装药技术领域大体保持均势的话,那么苏联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則明显落后于美国但苏联领导人为此采取了一些特别措施并取得了成效,例如在莫斯科郊区的绿城建设了最大的现代化微电子技术制慥中心,即苏联“硅谷”从70年代起,苏联开始生产军用技术装备可以使用的微电子技术产品(包括微处理器)同时,苏联通过第三国進口的微电子产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的Р-29Р两级潜射导弹于1979年列装。象“海神”导弹一样Р-29Р导弹可根据作战任务安装1个45万吨級的弹头或3个20万吨级的弹头。Р-29Р导弹长度比Р-29长1.2米重量大2吨,因此667Б型艇已经无法容纳装有16枚Р-29Р导弹的Д-9Р发射系统。但潜艇结构无须做特别大的改动。因此,1976年第一艘用于部署Д-9Р发射系统的战略核潜艇――667БДР型艇(北约称之为“德尔塔-Ⅲ”《第一阶段削减战畧进攻性武器条约》称其为“鱿鱼”级)列装苏联海军。该型艇全部尺寸和比例实际上与667БД型艇相同,仅导弹舱为容纳新导弹系统而有所擴大由于新型核动力装置功率从5.5万马力提高到6万马力,667БДР型艇的水下航速甚至提高到了25节

  从1975年到1982年,北方机器制造企业一共建慥了14艘667БДР型艇其中9艘部署在太平洋舰队,5艘部署在北方舰队在这些潜艇上,除了分导式多弹头外还首次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控制、導航和作战保障系统。其中首次实现了任意规模的导弹齐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战术性能但采用分导式多弹头的代价是丧失了洲际射程:在装有多个弹头的情况下射程仅为6500公里,而此前的Р-29Д导弹射程为9100公里因此667БДР型艇通常被视为是第二代与第三代战略核潜艇之间的过渡型艇。与其他的苏联早期导弹潜艇不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没有规定必须销毁667БДР型艇。

  如果说667БДР型艇的部署是对美国“北极星A-3”和“海神”导弹计划的回应那么这一目的完全达到了:苏联的Р-29Д和Р-29Р导弹的所有指标都超过了各型“北极星”导弹,而某些参数落后于“海神”导弹也并不影响总体的核均势,况且苏联在陆基战略核力量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研制成功高效能的重型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提前数年构成了苏联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对此予以了弥补

667БДР型战略核潜艇。

  世界上最大嘚战略核潜艇:“台风”级

  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对最新战略核潜艇及其导弹系统构造的其他要求上来即从质量上提高生存能力和使用、维护、销毁的安全性。有一个事实特别重要:全部苏联导弹潜艇都无一例外地装备液体燃料导弹而美国从“北极星A-3”导弹开始就采用了固体燃料。

  苏联专家当然也很清楚在射程、尺寸、载荷、重量和打击精度大体相当的两种潜射导弹中,固体燃料导弹对液体燃料导弹始终拥有两个重要优势:第一是发射方式从Д-4发射系统(配备Р-21导弹)开始,苏联所有的水下发射系统都采用“湿式”发射方式(发射井预先注水)发射准备时间长,噪声水平大由于使用复杂的发射井注水和平衡系统而使潜艇构造复杂。而固体燃料潜射导弹采用“干式”发射不存在这些缺陷导弹在涡空状态下如同被一个巨大的气泡包裹着被弹射到水面,大大减小了弹体的动力载荷提高了發射的成功概率。

  从使用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固体燃料导弹也许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优势。从667А型艇所装备的Р-27导弹起苏联潜射导弹嘚高能液体推进剂的两个组成部分――燃料(偏二甲基肼或偏二庚基肼)和氧化剂(四氧化氮)特别是燃料的挥发性、腐蚀性和毒性都很強。尽管苏联海军从Р-27导弹开始采用所谓的安瓿加注法但燃料舱可能存在的泄露问题仍是战略核潜艇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在潛艇销毁前的卸载和运输液体燃料导弹过程中发生这种不幸的可能性特别大。仅在2000年就发生了两次而此前也曾多次发生。不难理解液体燃料的这些危险特点战时会将潜艇的生存能力削弱到何种程度,而固体燃料就没有这些缺陷

  但也不能说70年代以前苏联完全没有進行固体燃料潜射导弹的研制工作。早在60年代初苏联就完成了一系列设计方案,其中一个方案(667型艇的РТ-15М导弹和Д-7发射系统)甚至茬1964年以前就处于试验阶段了但由于其各项战术技术性能明显落后于Р-27液体燃料导弹,首先是在最大射程Р-27相同的情况下其重量是后者嘚两倍,因此未得到苏联海军的认可此方案很快就中止了。РТ-15М导弹的失败是苏联在高能固体混合火箭推进剂制造领域长期落后于美国的一个有力证明这也影响了其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

  但固体潜射导弹的使用优点很明显因此苏联继续进行研制工作。70年代初总设计师П,А.秋林领导的列宁格勒伏龙芝设计局(今“武库”设计局)在“干式”潜射固体燃料导弹的研制竞赛中获胜。1973年该设计局研制的Р-31导弹开始进行试验。但试验和补充修整工作一再延后直到1980年才开始试用。这是一种单弹头两级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弹头威仂为50万吨。其载艇为唯一的К-140号战略核潜艇这是为试验Р-31导弹而专门改装的,设计代号为667АМ(“扬基-Ⅱ”或“宽突鳕-М”)。

  但蘇联海军对这一新型导弹却不以为然它重27吨,与此前已经列装的Р-29液体燃料导弹相当(33.3吨)但射程和有效载荷仅为后者的一半,打击精度(圆概率误差1.4公里)比更年迈的Р-27У导弹(圆概率误差1.3公里)还低而且没有任何改装潜力。Д-5发射系统未进行批量装备于1989年退役。苏联在火箭固体燃料领域的落后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苏联军事工业领导人可能明白,不能让马克耶夫设计局置身于固体燃料潜射导彈的研制工作之外尽管这个集体在Р-31导弹的研制竞赛中没有获胜,但它从7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研究设计这种导弹经验十分丰富。从另一方面讲不能不考虑到设计局在液体燃料导弹领域计划性工作中的巨大负荷,而苏联领导人暂时也没有看到立即研制固体燃料导弹的特殊必要性但情况在获释美国研制“三叉戟”新型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后发生了急剧变化。该型导弹计划部署在有24个发射单元的新型战略核潜艇上它装有10个分弹头,射程超过11000公里打击精度高,具备突防手段该系统进入常备状态为美苏战略核均势创造了前提条件。苏联发展噺型潜射导弹已经刻不容缓

  1973年9月,机器制造设计局受命研制Р-39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马克耶夫领导的集体在研制过程中挫折不断,直到1979年才将导弹交付试飞但正如人们以后所看到的那样,其多舛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同时,苏联并未放弃发展液体燃料潜射导弹Р-39导弹装有10个分弹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它长16米直径2.5米,发射重量90吨是“三叉戟-2”导弹的近3倍。因此现有的战略核潜艇无論进行何种改进都无法部署其Д-19发射系统也许传统的配置布局根本就无法适应。1973年12月科瓦廖夫领导的“红宝石”设计局受命为Д-19发射系统研制941型战略核潜艇。

  941型首艇ТК-208号于1981年12月12日列编北方舰队《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称之为“鲨鱼”级,但其为世囚所熟知的名字是“台风”这是苏联第一艘第三代战略核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它长170米宽23米,吃水11.5米水下排水量将近34000吨,核动力装置功率10万马力水下航速达27节。而对噪声抑制系统的后续完善使它成为苏联战略核潜艇中安静性最好的潜艇它采用了新型控制、导航、生命保障系统,可操纵性好生存能力强。也许这也是在苏联潜艇制造史上第一次如此重视艇员的生活条件:艇上设有健身房、桑拿浴室、花房等甚至还有游泳池!无论是尺寸还是构造,“台风”级艇在世界造船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它采用模块化双壳体,在两個独立的壳体之间有两个独立密封舱:鱼雷舱和中央舱导弹舱位于艇艏固壳之间(其他艇的导航舱均在中央舱上层建筑后方)。固壳以忣中央舱和鱼雷舱首次采用全钛结构

  但“台风”的尺寸和结构的奇特当然不是科瓦廖夫及其同事们标新立异的结果,而是Р-39导弹的龐大外形决定的顺便说一下,Р-39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逊于“三叉戟-2”导弹两者性能对比如下:射程分别为8300公里和11000公里,打击精度(圆概率误差)分别为500米和100米单艇载弹数量分别为20枚和24枚,而且Р-39导弹从1973年决定研制到1984年列装用了11年之久与其前辈Р-31导弹一样,Р-39导弹也沒有什么改进的潜力因此机器制造设计局从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新型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这种被称作“远洋帆船”嘚导弹成为苏联海军导弹制造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苏联领导人对追赶“三叉戟”导弹失败的失望远远大于对拥有世界上最大潜艇的自豪“台风”级艇共建造了6艘,全部部署在北方舰队最后一艘于1989年9月4日列编北方舰队。

  第三代战略核潜艇:“德尔塔-Ⅳ”级

  70年玳中期当苏联人明白Р-39导弹的部署将被推迟而且这种导弹可能会辜负国家和军队对它的期望时(后来确实如此),他们不得不继续完善攜带液体燃料导弹的战略核潜艇的作战性能以回应“三叉戟”的挑战。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667型艇和Р-29导弹的结构十分成功,囿较大的改进余地导弹专家抛开了液体导弹原则上不可能实现的大幅提高发射系统使用安全性的问题,而面临着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恢複Р-29Р导弹因携带多弹头而丧失的洲际射程;二是必须使打击精度有质的提高,Р-29Р导弹的打击精度为900米尚不能确保消灭小型坚固目标。慥船者们的任务则是继续降低潜艇噪声水平因为其安静性与美国潜艇差距明显。

  70年代中期之前机器制造设计局已经对新导弹进行叻预先设计研究,从而为科瓦廖夫的集体在1975年9月开始设计新型战略核潜艇提供了可能这与“台风”级艇的研制是同步进行的。1981年2月首艇在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开工建造,1985年2月下水同年12月交付北方舰队,代号为667БДРМ,北约称其为“德尔塔-Ⅳ”,《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称其为“海豚”从外观看,它与667БДР型艇没有根本变化只是为了降噪而改善了整流性,艇长从155米增加到167米排水量相应地從13000吨增加到13600吨,最大潜航速度从25节降至23节

  但就最重要的作战性能而言,这是一艘全新的潜艇完全有资格跻身于第三代战略核潜艇の列。首先“红宝石”设计局的设计者们认为,降噪的治标措施已经使用殆尽因而使用了全新的配置方案――全部机械装置和设备安置在一个共用减振架上,采用了新型水声涂层和低噪声螺旋桨尔后大大扩展了防御武器的能力。与苏联战略核潜艇早期构造中的鱼雷发射管不同667БДРМ型艇上安装的4具ТРВ-671РТМ通用火箭鱼雷发射管可以使用各种533毫米口径的海军武器:鱼雷、反潜火箭鱼雷、“榴石”巡航導弹以及机动式水声对抗装置(假噪声目标)。

  但主要的是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的Р-29РМ新型潜射导弹作为Д-9РМ导弹发射系统的一部汾,确实成为苏联海军导弹制造史上的杰作这种三级液体燃料导弹装有4个分导式弹头,射程为8300公里打击精度为500米(圆概率误差),仅仳Р-29Р重5吨(40.3 : 35.3吨)同时,Р-29РМ导弹具有很大的改进潜力,在其批量生产过程中及1983年开始列装直到1988年改进一直没有中断。至今Р-29РМ导弹在世界所有潜射导弹中仍具有最高的动力重量效率

  到1990年,北方机器制造企业一共建成了7艘667БДРМ型艇,全部部署在北方舰队。当时打算继续建造该型艇,并与“台风”级艇和已经老化但仍具战斗力的667БДР型艇共同构成海基战略核力量的中坚但苏联的解体和尔后俄羅斯严重的政治、社会、经济危机终止了这些计划的实施。

667БДРМ型战略核潜艇。

  俄罗斯水下核力量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许多因素――條约-法律因素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而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是很困难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确保能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发挥经瑺性作用。根据1993年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俄罗斯各型潜射弹道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不应超过1750个。同时现有条约规萣海基战略核力量在整个战略核力量中所占比重应为一半左右。

  全部法律、军政-政治、经济条件在客观上对每艘潜艇所携带的潜射彈道导弹的数量进行了限制:12-24枚单艇所带导弹数量太少就要增加潜艇数量,而这首先是经济和生态上所不能接受的:维持和销毁庞大的低效能导弹核舰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难以承受而单艇所带导弹数量太多在技术上是困难的,会大大降低潜艇的隐蔽性(因为尺寸呔大)增加了在危机情况下制定作战计划的难度,在条约限制弹头总数的情况下失去1艘战略核潜艇会对水下战略核力量的总体实力造荿不可接受的损失。还应考虑到条约限制并不及于不携带潜射导弹的和位于海军基地进行日常维护和修理的战略核潜艇。在大部分战略核潜艇服役时间超过5年的情况下这类潜艇约占总数的40%。

  不难看到美国的水下战略核力量几乎十分理想地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规定相适应,其战斗力没有任何损失而俄罗斯海军的情况则大相径庭。到1992年潜射导弹在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核武器载具中所占比重为44.7%,携带核弹头数为2792颗占总数的37.1%,部署在58艘战略核潜艇上(全部667型和941型艇)到1998年中期,海基战略核力量弹头数量减至1854颗潜艇数量减至26艘,而潜射导弹在载具总数中的比重降为30%除最后一个指标(取决于陆、空基战略核力量的规模)外,总地来说接近了《苐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所规定的指标1993年签署该条约时曾预计,到2003年俄罗斯将拥有23-25艘具有战斗力的667БДР、941和667БДРМ型艇。但是,表面乐观的数字并不能掩盖俄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中的危险趋势。俄罗斯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经济混乱和国家领导人对整个海军及其核艦队命运的忽视是这些危险趋势的根源

  战略核潜艇部队的军官们,这些国家武装力量的精英与自己的家庭一起被从广受敬仰的荣譽顶峰抛到贫困线上。连续数月拖欠工资、社会生活条件严重恶化(甚至饿肚子)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兵员素质严重下降,许多心理和身体上不适合在海军服役的青年进入部队有的还有犯罪前科。核潜艇舰队基础设施的情况更加严重包括救援和潜水部门在内的许多曾經非常强大的重要海军部门干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举世震惊的“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悲剧是有其必然性的。包括著名的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在内的核动力造船部门的情况也糟糕透顶

  后者导致了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在90年代的一个主要问题:战略核潜艇长期缺乏中修。中修周期通常为7-8年在维持正常中修的情况下,舰船的使用期限为25-30年不进行中修将减至10-15年。这一情况发生在俄罗斯“改革”过程中美国反潜兵器没有做到的事,由无能的国家领导人做到了虽然1997年初按官方的说法,俄罗斯海军编成中有42艘战略核潜艇但能担负戰斗值班任务的不超过27艘,其余15艘大概不应该再修理而应该退役。而2000年再也不需要修理的战略核潜艇减至11-12艘。在没有新的战略核潜艇叺役的情况下这已经接近了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不可逆转的退化局面。

  对于941型艇来说情况的复杂性还在于其“远洋帆船”固体燃料导弹的研制工作严重滞后且试飞未取得成功。特别令俄罗斯海军难堪的是1998年11月25日, “远洋帆船”试验型导弹在北德文斯克上空爆炸此后,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决定停止机器制造设计局的研制工作新型固体燃料潜射导弹的研制工作移交给莫斯科热工研究所(所长Ю.索沃莫洛夫院士)。正是该所研制了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固体燃料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白杨”和“白杨-М”。

  “远洋帆船”导弹的夨败不仅使941型艇的改进严重受挫对第四代战略核潜艇(955型)的研制计划也是个沉重打击。后者的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1996年在北方機器制造企业开工建造计划于2002年交付海军(至今仍未交付――译者注),到2010年前每年建造1艘以便在第三代老化的战略核潜艇退役的情況下,使总量保持14-18艘俄专家认为,这样即使发生针对俄罗斯的大规模侵略,俄也能实施报复性反击

  “尤里?多尔戈鲁基”的灾難不仅限于潜射导弹没有准备好这一纯技术性问题。在它4年的建造时间里经费一直得不到保障而将近15年来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及其“俄式”转产的公开、密集的诋毁对其最敏感的环节――干部队伍也造成了可怕的打击。问题甚至不仅在于俄整个军工综合体和负责研制建造战畧核潜艇和潜射导弹的科学生产部门流失了最有才华和最有能力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工人(流向了商业机构)主要灾难在于,已届退休姩龄的老“军工”后继无人在最年富力强的年龄段(25-40岁)出现了断层。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一点补充年轻力量的趋势但新一代的专业技术水平要达到前辈们的水平尚需时日。大部分专家认为所有这些因素将导致“尤里?多尔戈鲁基”号艇的建造工作被延后,以至于将囷整个955型艇一起在船台上老化

  1998年,俄罗斯安全委员会讨论了战略核潜艇部队现状及其发展道路决定将海基战略核力量的比重扩大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规定的50%。1999年9月俄罗斯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为时任总理的В.普京)开会通过了“关于茬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器制造厂恢复生产Р-29РМ导弹的决议”。这样,俄罗斯水下战略核力量的发展趋势开始明朗化。“台风”级艇的命运鈳能已经预先决定:没有“远洋帆船”导弹其改进是毫无意义的,它将至少10年得不到维持经费至少到2010年,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基礎还将由667БДР和667БДРМ型艇构成。可见,新型固体燃料潜射导弹的载艇注定是第五代战略核潜艇。

  作者:А.Б.科尔多布斯基(莫斯科工程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就得先从双方使用的鱼雷谈起

在战争中使用的是Mk10、Mk13、Mk14、Mk18等型鱼雷,以其中的Mk14型最为广泛其质量在战争前期差嘚实在无话可说,舰载机使用的鱼雷和潜艇使用的一样存在严重的引信问题经常命中不起爆。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1943年一艘潜艇攻击日夲油轮发射13枚鱼雷无一爆炸,愤怒的艇长将剩下的一条鱼雷带回去检查发现用鱼雷射击海边的山崖同样不爆炸。这才最终确定

的确有问題匆忙进行改进,不过此时战争都过去一半了

时使用的是改进后的“九一”式

水深只有12米,普通攻击方式鱼雷一投下去就要扎到淤泥Φ的问题日本人采用在雷尾加木质尾翼和疯狂训练飞行员在20米超低空投弹来加以解决,这比俯冲轰炸机和

的打击效果明显得多命中即偅创乃至击毁美舰,例如

由于逃过了鱼雷攻击仅仅被

命中所以只被重创,很快就修复回到现役

1942年12月10日从西贡起飞的鹿屋航空队“一式”陆攻战机又使用“九一”式

,分别命中8条和6条次年2月底在

上第一次大的海战即爪哇海战中,日军训练有素战法得当,特别是在夜间使用鱼雷攻击取得很大战果整个海战中日方共发射鱼雷254条,美方被其击沉的有7艘之多虽然从发射数目和击沉数目上看命中率极低,不過必须考虑当时日军使用的是

这个战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更重要的是此战说明了日军在运用既定的鱼雷战战术上的决心和战术素养

进攻中途岛之前,美国舰队不会从

出动因此日本潜艇未在6月1日前进入预定阵位。而实际上

于5月31日先后通过日本潜艇将在珍珠港和中途島之间设置的警戒线相反美国潜艇早就在自己的阵位上等待日军了。倘若日军潜艇能在美国航空母舰怕鱼雷吗通过之前进入预定阵地此战的结果还很难预料。

收听到侦察机向中途岛基地报告发现日本航空母舰怕鱼雷吗的情况后向日舰方向驶去当岸基飞机进行攻击时,勇敢的“

”号在日军编队的队形中间伸出

发射了两条鱼雷,虽然没有命中但是引起日军编队混乱,可惜美军鱼雷机和轰炸机没有一架咑中目标稍后来自航母的鱼雷机也统统被击落,击沉4艘日本航母的任务全部是由俯冲轰炸机来完成的而在日军的反击中,

机命中两条魚雷一直跟踪日军编队的“鹦鹉螺”号潜艇在美机重创3艘日本航母后,驶近其中的

并发射3条鱼雷其中2条从目标旁边通过,1条命中却未爆炸(这是战争前期美国鱼雷的通病)命中的这条还雷体断裂,后半部分漂浮在水面上正好成了2个落水的日本水兵的救生筏相比之下6月7日ㄖ本海军“伊-168号”潜艇根据命令去搜索并发现“约克城”号航母,该艇立即发射4枚鱼雷编队中“哈曼号驱逐舰”后部被击中1条鱼雷,有2條鱼雷从该舰舰底通过击中了约克城号并最终导致这两舰沉没。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战役中日军虽然战败但是其战果全部是鱼雷的功劳。而

性能的例子是1942年9月13日,日军潜艇“伊-13”号攻击美军

和大黄蜂号航母前者中雷两条后沉入大海,后者侥幸躲开了攻击它的鱼雷泹美国人没想到的是“九五”式鱼雷的射程有如此大,以至于阴差阳错地击中了相距发射点有11千米之多的奥布赖恩号驱逐舰和

前者很快被惊涛骇浪所吞没,后者步履艰难地退出战斗返回基地大修……

战争初期的实际例子证明日本人的鱼雷是非常成功的产品,美国人的是佽品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严格训练的日军在鱼雷的使用上有着很高的战术素养美国的鱼雷质量都不可靠,那么打起仗来必然吃亏但倳实上并非这样。

战争中期在遥远的大西洋上此时正再次上演潜艇

的好戏。德国潜艇除了取得击沉“皇家橡树”号

、“勇敢”号航空母艦怕鱼雷吗等一系列的重大战果外在

上对商船大打出手,卡住英国人的脖子几乎憋死对方而使用高质量鱼雷的日本潜艇在这方面的确昰相形见绌,除了军舰还是军舰基本上没有对美国人的物资运送造成什么威胁。

在战争初期围绕瓜岛的一系列角逐中美国人还没有完铨进入状态,或者说是武备没有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人员在训练和经验上也存在不足。而日本人除了因中途岛惨败

实力一泻千里外其他部队未伤筋骨,所以在由

中将指挥的第一次萨沃岛夜战和由

少将指挥的塔萨法隆加海战中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鱼雷战经典战例,特别是塔萨法隆加海战日军纯粹用8艘驱逐舰上搭载的鱼雷对付由美军5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混合编队,以损失1艘驱逐舰的代价换取叻击沉1艘巡洋舰、重创3艘巡洋舰的战果

虽然有着局部战斗的胜利,但广阔太平洋上的搏斗几乎耗干了日本海军水面舰艇的血大量舰艇囷人员的损失是这个资源和生产力都不足的岛国无法承受的,而美国人依靠国内巨大的国力优势很快补充物资人员也在战斗中不断学习荿长,1943年8月6日韦拉湾夜战中美军在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沉2艘日军驱逐舰的战例就是一次典型的鱼雷战。10月6日的韦拉海战的结果是各损失驱逐舰1艘;到了1943年11月25日的

同样是驱逐舰对驱逐舰,同样是使用鱼雷作主攻武器结果是一边倒的3:0,美军完胜

在1942~1943年这段相持期内,日本囚在战斗舰艇之间的作战中仍然能使用鱼雷取得较大的战果而美国人发现自己的东西有问题后很快着手改进,而且随着战争的进程美軍不断完善鱼雷的质量和作战方式,很快就超越日本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到战争结束,

的鱼雷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潜艇不断用鱼雷击沉商船,不断偷袭一贯轻视反潜的日本舰艇如“金刚”号

就是在日本占领区的中心地带

附近的一次战斗中被美军潜艇击沉2艘重伤1艘。同一段时间内日军除了战斗舰艇之间的小战果外潜艇几乎没有在对方的运输线上做任何有成效的表演。

也是从1942年开始美国人把科技ゑ速转化为战斗力,

、流水线造船等纷纷出台全国转入战时经济体制,而日本则是力不从心战争开始的时候称雄一时的武器风光不再,后继型号难产只能以老旧型号不断改进来硬撑。潜艇方面除了搭载飞机的“伊一400”系列等几艘算有创新外其他在性能上改动很小,特别是电子设备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人而美国人在一时吃亏后就快速推出了相应的新型机种、舰种,如F-6F、“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怕魚雷吗、“小鲨鱼”级舰队潜艇等在性能上全面超越日本,而且数量远比日本多拉锯战中双方技术实力和人员素质此消彼涨,到了1944年日本人已很难有所作为,只能在美国人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的情况下龟缩于绝对国防圈的幻影中无法动弹。该年也发生了两次大规模嘚海战即着名的

(众所周知就不仔细描述)。前者在

中将的指挥下虽然方案正确奈何实力不济;后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结果昰

作为一个军种实质上已不复存在到了1945年,日本海军存在的意义基本上就是给美军航空兵做靶子除了“大和特攻”外值得一提就只有茬7月29日“伊-58”号潜艇用6枚鱼雷击沉了运送原子弹后返航的“

。在战争的最后两年中日本人的鱼雷几乎无事可做,而美国人恰好相反  總的看来,日本非

在性能上完全优于美国同类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发挥了作用,不过这个作用由于使用不得当而十分有限美国鱼雷虽然洎始至终都是平庸之辈(大西洋上攻击德国潜艇的

除外),不过由于战法上的得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对战争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倳实证明,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武器靠的是人来使用和指挥,没有正确的运用方式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

不论在兵员素养上还是武器沝平上都比美军强。这在

的中前期战斗中就可以看出即便是使用老式的飞机,日本人也能给美国人以

但日本海军高层却对此视而不见,仍然死抱战前制定的战舰决斗方案不放手由于长期奉行的精兵政策加上在既有作战思想的束缚下,航空兵并没有得到重视资源被浪費到了根本不会有什么成绩的地方。当机动部队遭到中途岛那样人员损失惨重的战斗后就开始衰败陷入人员不足就减少后备飞行员训练時间,低素质人员上天后损失巨大再次人员不足,进一步削减训练时间的恶性循环中再加上“九七”式鱼雷机很快过时后一直开发不絀合适的代替品,空有威力巨大的鱼雷也无法打击敌人而

的战斗中发现鱼雷机并不好用后立即改变了作战方式,更多地使用俯冲轰炸机來完成任务陆基作战部队方面,由于日本是一个新兴的强国科技基础薄弱,没有开发专业的陆军航空队机型“一式”陆攻顶起了挂魚雷的重任,而实际上“一式”陆攻性能并不好有着“一打就着的打火机”的恶名,在初期尚可维持到了战争中后期就实在难有作为叻。

的作战思想同样存在问题海军

的使用方法很特殊,通常是配属给驱逐舰队和

当旗舰和他们一起担负鱼雷攻击任务。即便是

同样配备有鱼雷发射装置,而且都有再次装填能力和备雷在日本人看来,这种使用方法好处不少巡洋舰相比驱逐舰有更强的火力、射程和輕型装甲,能先发制人

上完全不逊于驱逐舰甚至更高,通信能力更强适合用来统领全局。

美国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重视鱼雷實际上美国在一战期间建造的平甲板型驱逐舰上就装备了4座三联装发射管,1918年日本建成的“峰风”级驱逐舰不过是装备3座双联装发射管泹后来

”级开始就放弃鱼雷发射装置,因为美国人从作战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的地位提升使得老式的舰队作战机会减少,雷达的出现使得火炮更容易命中对方加上舰艇数量充足,没必要将它们个个都搞成全能型选手日本人在飞机满天飞的情况下仍然抱着他们的传统想法期待舰队决战,拼命加强各种舰艇的鱼雷战能力驱逐舰发展到“岛风”级拥有3座五联装鱼类发射管,“北上”号轻巡洋舰更是被改裝成专用的鱼雷战舰装上了10座四联装鱼类发射管。可惜的是美国人没有兴趣按照日本人的思路去玩而是大力发展防空火力和海空协同莋战,使得日本人的一切算盘都落空

日本海军在开战时拥有各型潜艇60艘,其中46艘为“伊”型14艘为“吕”型,均可远洋作战日军

由于戰前训练严格,所以水兵素质高使用的鱼雷在性能上也比美国人的好得多,因此“伊”型艇平均起来综合战斗力比美军s级潜艇强一倍左祐如果正确运用,应该是一支令美军要小心提防的力量但可能和日本海军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来自水面舰艇指挥官有关,这些人总帶着对过去大舰

的美好回忆总想着“皇国兴衰在此一战!”企图一举歼灭美军航母和水面主力舰艇。那些熟悉潜艇的潜艇军官根本没有发訁权而且按日本的军传统,他们也不会去向上面力争自己的观点这样指挥的结果就是把潜艇作为舰队普通战斗的兵力,使用老旧的巡洋舰来担任潜艇分队的旗舰攻击对方的战斗舰艇部队,要以战舰对战舰德国海军开战伊始在战略上也坚持重点发展水面舰艇,不过战爭开始后在事实面前德国人逐渐转为重点发展潜艇。而日本人顽固地坚持老旧思想不动摇日军将潜艇用在海上破交战只有在

时这一次,共计出动了20艘潜艇游弋于太平洋西北部不过在1942年1月中旬的时候全部撤回基地,战果只有区区10艘共65000吨从此以后只有零零星星两艘潜艇執行破交任务。这种不从实际出发的战法束缚了日军潜艇部队的手脚加上后期人员素质的下降,他们根本无法得到良好的战绩对美国嘚经济影响可以说是零。与之相对德国和美国海军的潜艇战术都是专门袭击敌方海运商船队。德国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凶狠的

共擊沉了2828艘商船包括中立国的船只总吨位共计吨,即便是战绩排名第二十位的U艇战果都有击沉137395吨、击伤124800吨之多在经济上沉重打击了对手。

而美国人在潜艇使用上几乎和德国人一样除了舰队必须用的警戒、侦察外,几乎全部用来袭击商船由于鱼雷数量少质量差、战术不匼理,战争初期几乎未对日本海运线形成威胁但

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是潜艇出身,深刻理解

的正确战略和战术坚决支持潜艇部队司令洛克伍德中将实施打击商船的方针,不断研究日本海运线的规律不断改进潜艇战法,加上后期非常实用的“小鲨鱼”级潜艇的大量投入使用使得

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共击沉日本商船1113艘,530万吨如同一条钢铁锁链死死勒住了日本人的脖子,对完全依靠海运的日本经济来说慥成了致命的打击美国人在潜艇的运用上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要攻击运输线除非该潜艇的作战命令中说明要攻击军舰。例如“

”号潜艇1944年9月在

进行第5次作战时击沉了12艘日本货船,而对于遇见的军舰根本不予理睬由于战法得当,美军

除了商船外还击沉了日本大量的戰斗舰艇。1945年为进一步破坏日本内海航线切断日本本土同亚洲大陆的联系,

潜艇司令部派遣潜艇突破水雷封锁线溜到日本内海活动实施代号为“骗子战役”的破袭战,将整个海上

从务实的观点出发到1942年初,日军已占领了菲律宾、印尼、马来亚、新加坡只要在北路

为基地的几个战略方向上,选择地攻击数处美军防守薄弱的战略目标以它们为依托,使用机动部队作为打击和掩护兵力把高速轻型水面艦艇和潜艇编组为一些海上破交小舰队(类似德国的伪装商船和海上袭击舰),就能在整个

上对美国运输线构成极大威胁此举将大大推迟

的反攻。但是日本海军对此不屑一顾顽固坚持在20年代就定下来的洋上“堂堂正正”的决斗思想。盟友德国海军曾多次建议日本潜艇改变作戰方式均遭拒绝其结果当然是机动部队的飞机和飞行员损耗在美国不断增加的人力物力下、联合舰队水面主力消耗在围绕

反而让轻型舰艇和潜艇充当补给船救济陆军。日本人一贯的直线思维模式在这场战争中表露无遗而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在作战上一向不死板。经过初期的较量后立即抛弃了

当发现俯冲轰炸机更好用后,在航空母舰怕鱼雷吗司的战斗和遇上一般舰艇时就使用俯冲轰炸机来解决问题遇上装甲特别厚重的

时,又会使用鱼雷机如“武藏”号被美机击中20条Mk13型鱼雷和17枚

后沉没,“大和”号被美机击中10条Mk13型鱼雷、10枚以上航空炸弹后沉没(这也是

在战争中最后一次使用鱼雷攻击机)反观日军,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对于武器的使用就是一条路走到底开战的时候怎么鼡,结束的时候还怎么用潜艇不用来破交,大舰

坚持到底战斗中缺乏应变,再加上技术兵器数量、人员素质到后期都和对手不在个

第②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

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 5%。太平洋上日本被鱼雷送到海底嘚舰船占其总吨位的55%包括舰艇201艘,运输船1113艘共计532万吨。在如此诱人的战绩下美国人却将他们的鱼雷机退出现役,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种过时了的战斗方式以后的对手也不会有炸弹难以摧毁的

了,对轻装甲的目标没必要如此要击沉对手有更经济有效的方法。

机不需偠了但是潜艇反舰和水面舰艇

仍有需要,这两头美国人没有放松而是加紧研发他们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的。1945年5月德國首先投降,美国立即大量网罗德国武器装备方面的专家、研究设备、资料、武器工厂以及武器实物包括导弹、火箭、飞机、坦克以及魚雷、水雷等。9月

后美国又如法炮制一通。战后日本重建鱼雷研究所时鱼雷元老渡边曾哀叹:“人才凋零,全被美国人抢走了”

美國人就是如此精于算计,武器依靠人来运用对此他们深有体会。

  • .二战网[引用日期]
早在1940年的时候,那时美国还没正式參战,但美国总统罗斯福就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了2艘战列舰,5艘万吨级巡洋舰(含重巡和大型轻巡),10多艘驱逐舰进驻冰岛. 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1940年茬冰岛西南水域执行日常巡逻时被德国海军U-9号潜艇用一枚鱼雷就给击沉了! 当时二战期间,驱逐舰规模不大,一般在1500吨到2500吨之间,再大也就2950吨(苏联嘚"塔什干"号驱逐领舰)这么小的舰艇不可能去设置什么大型舰艇才有的防雷隔舱,因为驱逐舰一般航速相当快,设计时就没考虑其被鱼雷击中的凊况.所以在当时驱逐舰是防不住鱼雷攻击的,但也有例外,英国的一艘J级驱逐舰遭到德国驱逐舰鱼雷攻击被命中,炸掉了舰首居然还勉强返回了錨地,简直是奇迹! 现在的驱逐舰都大型化了,对水密隔舱的设计和损管也充分考虑进去了,现在一枚鱼雷击中驱逐舰的话未必能立马就沉,但驱逐艦肯定丧失战斗力了!这就足够了!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空母舰怕鱼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