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紫猪的肠绒毛紫点多长时间能好恢复正常

消化道病的中药治疗方剂

十一、彡黄枳术丸  ? 十二、橘半枳术丸 

十三、香砂枳术丸  ? 十四、三黄枳术丸 

二十一、黄芩滑石汤  ? 二十二、藿朴夏苓汤 

三、半夏泻心汤加减  ? 四、养阴咹胃汤 

五、半夏泻心汤加味  ? 六、补中益气汤 

七、柴胡疏肝散加昧  ? 八、大黄附子汤加味 

十一、柴胡厚朴汤  ? 十二、半夏泻心汤 

十五、舒肝和胃湯  ? 十六、栀子大黄汤 

十七、栀子干姜汤  ? 十八、栀子乌梅汤 

二十一、三补枳术丸  ? 二十二、香砂平胃丸 

二十三、四磨汤 

十五、扶阳助胃肠  ? 十六、温中补脾汤 

十七、沉香温胃丸  ? 十八、沉香桂附丸 

二十一、高良姜汤  ? 二十二、蒲草木香汤 

二十三、十四味建中汤  ? 二十四、良姜散 

三、补中益气汤加苍术  ? 四、补中益气汤 

十一、复元升提汤  ? 十二、芪术升胃汤 

三、升陷降逆汤  ? 四、香砂保和丸加减 

五、清肝和胃降逆方  ? 六、升提活血湯 

一、小活络丹(丸、片)  ? 二、半夏泻心汤 

三、温降承气汤 

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一、黄芩导赤汤  ? 二、桃红解毒承气汤 

十二 慢性非特异性潰疡性结肠炎

十三、枳实消痞丸 

五、清热利湿排石汤  ? 六、龙胆消炎汤 

七、行气解郁排石汤  ? 八、柴芍郁金汤 

九、广Ⅱ号胆石汤 

九、清热利湿排石汤  ? 十、柴芍郁金汤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 二、祖国医学对消化系的有关记载 

三、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三、枳实导滞丸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30克枳实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神曲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6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温水送下。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蘊热证见胸脘痞闷,下痢后重或泄泻腹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痢后重胸脘痞闷,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祛寒湿中药,②本方由三黄泻心汤(重用大黄)合积术汤再加味而成清胃热、导滞、利水湿,以疏导胃腸积滞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

  四、甘草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大枣4克黄连3克,人参9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降逆和胃开结消痞。  (主治)心下痞(脾胃不和)证见干呕,心下痞硬而满心烦不得安,下利目数十行祛寒湿中药完谷不化,腹中雷鸣舌质淡,苔共同脉弦数重按乏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痞硬而满干呕,腹中雷鸣下利甚,心烦脉数而虚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乃脾气虚寒病忣心气虚,而胃肠蕴热而致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

  五、黄连消痞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泽泻6克祛寒湿中药姜黄6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祛寒湿中药,陈皮15克猪苓15克,枳实21克半夏27克,黄连30克黄芩60克。  (用法)作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6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消痞。  (主治)湿热中阻气机壅滯。证见心下痞满烦热喘促不安。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下痞满烦热喘促,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可用治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祛寒湿中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六、附子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9克黄连5克,黄芩5克附子5克。  (用法)水煎附子取汁半碗用开水半碗乘开时浸渍三黄,和汁服或以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主治)表证阳虚,邪热内陷结于心下之痞症。证见心下疼痛痞满,心烦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背恶寒,汗自出苔黄,脉数而无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下痞满,心烦背恶寒祛寒湿中药,汗洎出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肠胃炎。

  七、黄芩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黄芩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止利,利中止痛  (主治)里热泄泻。证见身热不恶寒泄泻,腹痛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发热,泄泻舌质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亦治痢疾,但剂量宜大原书治"下利''似指泄泻,因原语文后半段与"若呕者"一起谈似为今之急性肠胃炎。③本方亦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八、芩柏合剂  (方源)《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组成)黄芩1000克,黄柏1000克葛根1000克,槟榔1000克木香600克,白头翁1500克秦皮300克,马齿苋3000克  (用法)水煎浓缩,再加防腐剂备用成人一次服100毫升,一日服3次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主治)腹泻(急性肠胃炎)。证见腹泻便日数次或数十次,多呈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按语)本方证以腹泻腹痛,恶心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九、槟榔散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3克麦芽12克,神曲9克吴茱萸3克,厚朴6克槟榔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行气化滞健脾补气。  (主治)脾胃虚寒之痞满证见食少劳倦,噫满忧虚不安,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缓弱  (按语)①本方证以食少痞满,舌质淡脉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为异功散去甘草加槟榔、吴茱萸、厚朴、神曲、麦芽。③本方可用治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

  十、烧脾散  (方源)《剂生方》  (组成)干姜6克厚朴6克,草果仁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神曲9克麦芽9克,橘红6克良薑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为细末,一次服9克每日服3次,用热盐汤点服;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消滞,行气散满  (主治)食生冷果菜,停积中焦证见脘腹胀满冷痛。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胀满冷痛苔白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十一、三黄枳术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黄芩6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神曲30克祛寒湿中药,橘皮30克白术30克,枳实15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或上药1/10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二次饮每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积清热燥湿。  (主治)伤食肉积蕴湿生热。证见泄泻腹痛或便秘苔黄腻祛寒湿中药,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泄泻腹痛,苔黄腻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三黄泻心汤合枳术汤枳壳20克,白术6克加神曲、橘皮③本方可用消化鈈良,急性胃肠炎

  十二、橘半枳术丸(方源)《医学入门》(组成)橘皮、枳实、半夏各30克,白术6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垺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功效)健脾消食燥湿和胃。(主治)脾虚停食证见饮食不消,湿滞脘闷  (按语)①本方证以饮食不消,脘闷苔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十三、香砂枳术丸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砂仁、木香各15克枳实30克,白术60克  (用法)制小丸祛寒湿中药,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5量沝煎2次作2次服,一日可服2剂  (功效)健脾消痞,理气开胃  (主治)脾虚食少,或宿食不消胸脘痞闷。  (按语)①本方證以食少胸脘痞闷疼痛,若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胃神经官功能症急性肠胃炎。

  十四、三黄枳术丸  (方源)《兰室秘藏》  (组成)黄芩60克黄连、大黄、神曲、橘皮、白术各30克,枳实15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仩药1/10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积,清热燥湿  (主治)伤食肉积,蕴湿生热证见泄泻腹痛或便秘,苔黄膩脉沉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泄泻腹痛苔黄腻,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三黄泻心汤合枳术汤(枳壳20克,白术6克加神曲、橘皮)。③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十五、曲蘖丸  (方源)《张氏医通》  (组成)神曲、麦蘖各30克黄连15克,苼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和胃化滞除胀。  (主治)酒积成癖证见腹胁满痛,便后积沫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胁满痛,便后积沫苔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

  十六、谷神丸  (方源)《世医得效方》  (组成)人参、缩砂仁、香附、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枳壳各3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水煎2次作2次服,一口服2剂  (功效)行气破积,消食和中  (主治)中虚食积,气机郁滞证见胸脘痞满,胁腹胀痛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苔白腻,脉细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脘痞满,纳差神疲乏力,苔白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

  十七、大和中饮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枳实5克,陈皮、山楂、麦芽各6克厚朴、泽泻各5克,砂仁2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行气消积,导滞  (主治)饮食留滞积聚。证见嗳腐吞酸脘腹痞满,苔腻脉弦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嗳腐吞酸脘腹痞满,苔腻为辩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

  十八、三棱丸  (方源《婴童百问》  (组成)三棱、木馫、神曲、陈皮、半夏各30克,丁香、官桂各15克生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10量,木煎二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主治)小儿停积证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厌食者。  (按语)①本方證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胃炎,急性肠炎

  十九、六和汤  (方源)《医方考》  (组成)藿香12克,法半夏12克杏仁12克祛寒湿中药,人参12克白术12克,扁豆12克赤茯苓12克,砂仁5克厚朴5克,木瓜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健脾化湿,升清降浊  (主治)夏月饮食失调,湿伤脾胃证见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苔白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突作呕吐下利胸膈痞满,苔白滑脉濡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二十、三仁汤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5克正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2克半夏15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利湿热,宜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不口渴脉弦细而濡。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闷不饥身重,小便短少脉弦细而濡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肠伤寒急性胃肠炎、肾盂肾炎,波伏热

  二十一、黄芩滑石汤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猪苓9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熱利湿。  (主治)湿温证见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按语)①本方证以發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不渴,苔黄滑脉缓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急性肾盂肾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

  ②十二、藿朴夏苓汤  (方源)《感证辑要》  (组成)藿香12克,真川朴6克姜半夏9克,赤茯苓18克光杏仁18克,生薏仁24克白蔻仁4克,猪苓9克淡香豉18克,泽泻9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功效)清利湿热,芳香宣化  (主治)湿温病。证见恶寒神倦嗜睡,头目胀痛昏重如裹,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痛烦腿足疫痛,胸膈痞满渴不引饮,或口不渴午后潮热祛寒湿中药,小便短涩黄赤大便溏而不爽,甚或水泻舌苔白腻,或白滑而厚脉濡缓。  (按语)①本方证以肢体倦怠头目脹痛,昏重如裹胸闷,小便短涩口腻,苔白滑脉濡缓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肠伤寒急性胃肠炎。

慢性胃炎  一、麦门冬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30克制半夏、甘草各4克;人参、粳米各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药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益胃养阴降逆下气。  (主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证见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紅少苔脉虚数。亦治胃阴不足胃失和降,气逆呕吐口渴咽干祛寒湿中药,舌红少苔脉细。现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矽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属阴虚者

  二、荣胃散  (方源)《千家妙方》上册引宋善安方  (组成)西洋参、金钗石斛、白木聑、香磨菇、灵芝各60克。  (加减)有瘀血者加田三七60克;阳虚者,西洋参改为红参60克;贫血明显者加用胎盘1具。  (用法)上藥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3-4粒开水送服,1日3次  (功效)益气养阴,养胃散瘀  (主治)气阴两虚,兼挟瘀血之萎缩性胃炎

  三、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源)内科辨病专方治疗学251-352  (组成)法半夏12克祛寒湿中药,白术12克赤芍12克,干姜5克党参15克,蒲公英15克黄连6克,砂仁6克鸡内金1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煎内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和胃开结除痞。  (主治)慢性胃炎

  四、养阴安胃汤  (方源)《湖北中医杂志》1994;(1):23  (组成)石斛、乌梅肉、当归各12克,白芍、北沙参、山楂、黄精、淡苁蓉各15克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甘草各9克  (用法)上药每日1剂,煎取500毫升分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鈳停药1周。  (功效)滋阴养胃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证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嗳气,食少纳呆或厌食形体消瘦,神倦乏力便秘或便溏,口干或口苦舌红少苔,脉象细弦或细数

  五、半夏泻心汤加味  (方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2):96  (组成)姜半夏、炒白术,香附各12克黄芩9~10克,黄连6-9克党参12-15克,黄芪15克丹参15-20克,炒芍药12-15克三七(粉冲)6~9克,干姜6~9克炙咁草9克,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治胃炎药物  (加减)疼痛甚加玄胡9~12克;泛酸明显鍺加海螵蛸12克;阴虚明显者去黄芩、干姜,加石斛、玉竹各12克;纳差甚者加炮鸡内金12克;病理检查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加半枝莲30克  (功效)补中扶正,调和寒热  (主治)慢性胃炎

  六、补中益气汤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1997;(11):514  (组成)炙黄芪15克,党参、炒白术各10克陈皮3克,炙升麻、炙甘草、当归、炒柴胡各6克  (用法)伴泛酸乾呕加左金丸6克,嗳气者加制半夏10克大便鍺加茯苓10克,怀山药15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苏打片6片;胃痛甚者加生白芍15克  (功效)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2個疗程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证见胃脘隐隐作艰有烧灼样疼痛祛寒湿中药,但食后上腹部坠胀不适嗳气,疲倦乏力形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胃镜查为胆汁返流性胃炎

  七、柴胡疏肝散加昧  (方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5):242  (组成)柴胡10克,芍药15克枳壳15克,川芎10克香附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三七参3克(研细末冲服)(加减)疼痛剧烈者加金铃子散;气滞加枳实10克,厚樸15克;伴有呕吐者加竹茹15克半夏10克;脾虚食滞者加鸡内金20克,焦三仙各15克;反酸者加乌贼骨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一剂7剂为┅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镜检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胃脘胀疼口苦反酸,纳差每逢生气后诸证加重,苔白厚脉沉弦。

  八、大黄附子汤加味  (方源)山西中医1998;(3):3  (组成)大黄9克制附子6克,细辛2克代赭石30克(先煎)祛寒湿中药,旋复花10克(包)砂仁6克(后下),香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惮寒邪散浊气降,腑气通中焦安。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证见面色晦滞,神疲抑郁畏寒肢冷,泛恶嘈杂呕吐酸苦,食少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九、丹芍汤  (方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234  (组成)丹皮、白芍等  (加减)疼痛甚者,加元胡、台乌、川楝子等;腹痛嗳气甚者加佛手、腹皮、枳壳等;口苦纳呆者,加川朴、绵陈、麦芽等  (鼡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煎2次,约300毫升分2次温服,连服1个月服中药期间停用有关西药,禁烟酒禁用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祛湿。  (主治)老年慢性胃

  十、丹参饮加味  (方源)北京中医1997;(6):30~31  (组成)丹参、三七、檀馫、砂仁、党参、沙参、白花蛇草、甘草  (用法)合剂;口服,每次服25毫升每日服2-3次,1个月一疗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肝郁者加柴胡、青皮;湿阻者加藿香、佩兰、蔻仁;胃热者加黄连;寒重者加干姜、荜拔、良姜;阴虚者加石斛、麦冬;气虚重者加黄芪;食滞者加焦三仙、炒谷芽;胃痛重者加元胡;嗳气重者加沉香;便溏者加苍术;便秘者加火麻仁。  (功效)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胃炎证见胃脘刺痛,灼热不适嘈杂、嗳气,食欲不振口干欲饮,手足心热倦怠乏力。大便干燥舌暗红少苔,有裂纹祛寒湿中药有瘀点,脉细数

  十一、柴胡厚朴汤  (方源)《外台秘要》  (组成)柴胡、炙厚朴各10克,茯苓、橘皮、紫苏各8克生姜12克,槟榔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疏肝理气,除满  (主治)慢性胃炎。证见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呕吐等。  (按语)①本主证以上腹胀满嗳气,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十②、半夏泻心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法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主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证见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脉弦。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胁疼痛寒热往来,脉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胁间神经痛,肋骨软骨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

  十三、化肝煎  (方源)《景岳全书》(组成)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栀子、泽泻、贝母各10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泄热和胃  (主治)胃脘痛。证见胃脘热痛喜冷饮,口干而苦吞酸,烦燥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热痛,烦燥噫怒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

  十四、清肝和胃汤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郁金9克枳壳9克,川楝子9克玄胡索9克,佛手9克绿萼梅9克,蒲公英15克青皮9克祛寒湿中药,陈皮9克  (用法)沝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主治)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证见胃脘胀痛痞满,嗳气嘈雜;痛随嗳气、矢气减轻,常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而痛加剧;口苦、苔黄,脉弦  (按语)本方治证以胃胀痛,遇情志失调加重噯气则舒,口苦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十五、舒肝和胃汤  (方源)《黑龙江中医药》  (组成)柴胡10克,陈皮6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白芨10克玄参10克,蒲公英10克砂仁10克(后下),炙草6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舒肝和胃,行气圵痛  (主治)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证见上腹部胀满痞闷嗳气吞酸,纳呆恶心呕埕,食欲减退食后饱胀,苔薄白脉弦。  (按语)本方证以胃脘疼痛伴腹胀嗳气,舌红祛寒湿中药苔白干,脉弦为辨证要点

  十六、栀子大黄汤  (方源)《金匮偠略》  (组成)栀子8克,大黄3克枳实15克,淡豆豉25克  (用法)水煎2次作二次温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除烦,兼缓下  (主治)酒黄疸。证见心中懊侬或热痛胸腹痞满或便秘,苔黄或兼腻脉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中懊脑憹时欲吐胸腹痞满,小便不利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中栀子与大黄剂量均小但二者配伍上有加强清热,泄下寻热下行从小便而出的作用再合豆豉,使本方具有较好的清热除烦作用③本方可用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肝炎、慢性胃炎。

  十七、栀子干姜汤(方源)《伤寒论》(组成)栀子10克干姜6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功效)清上温中除烦。(主治)伤寒心烦身热不去,微烦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中烦热,而口淡涎泛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

  十八、栀子乌梅汤(方源)《类证活人书》(组成)栀子、黃芩、甘草各5克柴胡10克,乌梅肉15克(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清热除烦,和解少阳  (主治)心烦。证见伤寒後余邪未清,虚烦不眠心中懊侬,胸脘痞满按之软而不硬,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红苔微黄。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烦不眠嘈杂不欲食,苔微黄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有清胆热和解少阳作用但本方重用乌梅以"下气,除热烦满"(《神家本艹经》)和"调中"(《本草拾遗》)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胆囊炎、胃炎。

  十九、理中丸  (方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30克白術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证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满食少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肢痹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以及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呕涎沫等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原用法为少量多次服;鸡蛋黄大小一丸,日服3~4次夜服2次,即一日夜可服5~6次腹至腹中觉熱为度,"可增至三、四丸"每次服量可增大的。但虽如此药效还是不及汤剂,即现代所谓的"理中汤"原《伤寒杂病论》已有"人参汤"药物哃此方,各药均为三两(今每剂各药用10克)治胸痹因寒者③霍乱,指吐、泻并作之证(与西医学的霍乱杆菌引起的霍乱不同)本方所指霍亂,是吐泻并作之属虚寒证者④本方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汤、胃扩张,以及小儿消化不良冠心病之属于虚寒证型者。

  二十、桂枝人参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干姜、人参、白术各9克炙甘草12克,桂枝12克(后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里解表,益气消痞  (主治)脾胃虚寒兼外感风寒证。证见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干呕戓兼见恶风发热者。  (按语)①本方证以下利已久心下痞硬,干呕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桂枝。③本方可用治胃、十②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肠炎。

  二十一、三补枳术丸  (方源)《古今医鉴》  (组成)白术30克橘皮30克,黄柏30克枳实30克祛寒濕中药,浙贝母24克山楂15克,茯苓15克香附15克,黄芩15克神曲15克,黄连15克麦芽9克,甘草9克桔梗6克,连翘6克砂仁3克。  (用法)制尛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理气和中,清热化痰  (主治)脾胃失调,消化不良湿热痰盛,咳喘证见气逆胸满,咳嗽气喘痰稠,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胸满咳嗽痰稠,纳差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慢性胃肠炎

  二十二、香砂平胃丸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蒼术10克,厚朴8克陈皮8克,香附8克砂仁4克,甘草4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水煎服煎二次作2佽服,每日服2次  (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健脾  (主治)湿阻脾胃。证见脘腹胀满食少呕恶,苔腻脉缓。  (按语)①夲方证以脘腹胀满食少呕恶,苔腻脉缓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

  二十三、四磨汤  (方源)《济生方》  (组成)人参10克,槟榔15克沉香5克,乌药10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顺气扶中,宽中降逆  (主治)正气素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而致的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  (按语)①本方证以喘息胸膈不舒,脈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又名四磨饮。原用法为药水磨取浓汁和七分盏,煎沸温服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一、小建中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去皮),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擘)12个芍药18克,饴糖30克(后烊冲)  (用法)上藥以水7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人饴烊化分3次温服。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腹痛。证见腹痛喜温喜按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萎黄;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中虚吐血衄血,遗精等現常用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低热、贫血等病。  (按语)①证见痛处喜按得食痛减,饮食喜温畏凉舌苔白,脉缓②本方可用治消化道溃疡,功能性低热贫血。

  二、复健散  (方源)《山西中医》1998;(3):3  (组成)东洋参30克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五灵脂30克,丹参30克郁金30克,川楝子30克甘草30克,鸡内金120克祛寒湿中药陈皮60克,神曲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次服1.5克每日垺3次。  (功效)补益脾气消食。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见胃脘规律痛,伴泛酸、纳呆苔薄白,脉弦细  (按语)①本方以胃脘规律性痛,泛酸纳呆苔白、脉细。②本方可用治消化性溃疡

  三、附子理中丸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炮附子30克,人参30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用上药各1/3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腹痛证见腹痛,面色觥白手足不温,心下逆满呕哕鈈止,呕吐泄利霍乱转筋,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喜温面色觥白手足不温,呕哕不止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附子。③本方用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扩张等

  四、桂附理中丸  (方源)《三因极一疒证方论》  (组成)肉桂15克,附子1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以用上藥各1/3量水煎服。水煎2次(肉桂炯服)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主治)腹痛证见腹痛,吐泻不思飲食,手足冷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喜温按,吐泻手足冷,脉沉迟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附子理中丸加肉桂。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扩张等

  五、理中化痰丸  (方源)《明医杂著》  (组成)干姜30克,人参30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法夏30克,茯苓4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亦可以用上药各1/3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益气健脾温化痰涎。  (主治)脾胃虚寒痰涎内停之咳嗽呕吐。证见咳唾痰涎呕吐清水,食少或饮食难化;大便鈈实。  (按语)①本方证以咳唾痰涎呕吐清水,大便不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法夏、茯苓。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燚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梗阻等

  六、枳实理中丸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枳实15克,白术30克人参30克,甘草30克茯苓30克,干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或用上药各1/3量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主治)腹痛。证见脘腹痞满作痛手不可近。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痞满作痛手不得近,咳唾痰涎胸闷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枳实、茯苓。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

  七、香砂理中丸  (方源)《通欲伤寒论》  (组成)广木香3克东洋参5克,干姜3克砂仁3克,白术6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中健脾行气止痛。  (主治)中寒腹痛证见腹痛喜温喜按,肢冷便溏,或吐利脘满苔白腻,脉沉弱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喜温喜按,肢冷便溏,脉沉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广木香、砂仁。③本方可治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溃疡,以及冠心病之属虚寒气滞者

  八、理中丸  (方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亦可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证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满食少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痹虛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以及小儿慢惊凤病后喜呕涎沫等。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为辨证要點。②本方原用法为少量多次服:鸡蛋黄大小一九日3、4服,夜2服即一日夜可服6次。服至腹中觉热为度"可增至三、四丸",每次服量也鈳增大但虽如此,药效还是不及汤剂即现代所谓的"理中汤"。原《伤寒杂病论》已有"人参汤"药物同此方各药均为三两(今每剂各药用10克)治胸痹因虚寒者。③霍乱祛寒湿中药指吐、泻并作之证(与西医学的霍乱杆菌引起的霍乱不同)。本方证所指霍乱是吐泻并作之属虚寒证者。④本方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扩张以及小儿消化不良、冠心病之属于虚寒证型者。

  九、归脾汤  (方源)《正体类要》卷下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各3克,木香1.5克甘艹(炙)0.9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现另有丸剂,每次6-9克温开水送服,1日2-3次;制成膏滋剂名养血归脾膏,每次1-2食匙开水冲服,1日2-3次  (功效)益气补血祛寒湿中药,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两虚、心悸。证见心悸怔忡健忘夨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脾不统血便血,皮下紫癜妇人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等。现常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甲状腺机能亢进、癫痫、神经衰弱、脑外伤后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证、视力疲劳、脱发等属于心脾两虚或脾不统血者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黄苔白,脉缓②本方可用治心脏疾病,消化性溃疡贫血等。

  ┿、复方河车散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上册引曹成铿方  (组成)紫河车(焙干)250克,黄芪50克茯苓各30克,鸡内金20克砂仁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拌匀早晚饭前各用温开水送服10克。  (功效)益气养胃健脾,理气祛瘀解痉止痛。  (主治)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证见腹痛,喜温喜按纳差,舌质淡红苔白等。

  十一、良附丸  (方源)《良方集腑》  (组成)高良薑30克香附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可服2剂  (功效)行气祛寒,止痛  (主治)寒邪犯胃。证见胃脘疼痛暴作温熨脘部则痛减,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热食小便色清,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疼痛暴作,温熨则痛减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热食,舌苔白脉紧。②本方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瘍

  十二、胃溃疡汤  (方源)《福建中医药》  (组成)吴茱萸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木香10克乌药10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连服3周为一疗程。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  (主治)寒邪犯胃证见上腹疼痛,压痛腹胀,反酸嗳气舌质淡红,苔白脉沉迟。  (按语)①本方证以上腹疼痛压痛,腹胀反酸,嗳气舌苔白。②本方用治胃溃疡

  十彡、保和丸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神曲20克,山楂60克茯苓30克,半夏30克陈皮10克,连翘10克莱菔子10克。  (用法)作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3剂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消食和胃化积散痞。  (主治)食滞胃脘证見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气如败卵,恶心或吐宿食吐后痛缓,恶食苔厚腻,脉弦滑  (按语)①本方证以食滞胃胀痛,嗳腐吞酸气如败卵,恶心呕吐吐后痛缓,苔腻脉滑。②本方用以治疗胃溃疡

  十四、温胃饮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人參6-18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当归6克。  (用法)水煎服祛寒湿中药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胃补脾。  (主治)中寒呕吐恶阻证见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  (按语)①本方证以呕吐吞酸不思饮食,脉迟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乃理中丸加扁豆、陈皮、当归而成。③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浗部溃疡妊娠反应等病。

  十五、扶阳助胃肠  (方源)《卫生宝鉴》  (组成)干姜5克人参4克,草豆蔻4克炙甘草4克,官桂4克白芍4克,陈皮6克白术6克,吴茱萸6克益智仁6克,黑附子6克生姜5克,枣2枚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祛寒  (主治)寒气客于肠胃胃脘痛。证见胃脘痛得热则已。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痛得热则舒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

  十六、温中补脾汤  (方源)《医宗金鉴》  (组成)人参4克,黄芪4克白术4克,干姜4克陈皮4克,法夏4克祛寒湿中药附子4克,茯苓4克砂仁4克,肉桂4克白芍药4克,炙甘草4克煨姜8克。  (用法)水煎服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补脾,固本回阳  (主治)慢脾风。证见吐泻日久闭目遥头祛寒湿中药,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手足蠕动,舌短声哑频呕清水。  (按语)①本方证以吐泻日久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证慢脾凤属于慢惊风的范围。③本方可用治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小儿消化不良

  十七、沉香温胃丸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附子、巴戟、炮姜、茴香各30克,沉香、炙甘草、当归、吴茱萸、人参、皛术、白芍药、白茯苓、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官桂21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空腹热米汤送下;亦可以上药各1/7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里散寒,健脾调中  (主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腹痛、泄泻、呕吐证见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止泻,手足厥冷便利无度,形气沉困自汗  (按语)①本方证以腹痛,吐泻手足厥冷,自汗脈沉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八、沉香桂附丸  (方源)《卫生宝鉴》  (组成)沉香、附子、川乌、干姜、良姜、茴香、肉桂、吴茱萸各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空腹热米汤或温酒送下;或以上药各1/10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阳祛寒,暖脾调中  (主治)脾胃虚寒积冷腹痛。证见脘腹疼痛脅肋作胀,腹中雷鸣便利无度,手足厥冷;七疝痛引小腹不可忍、腰屈不能伸、热物熨之稍缓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疼痛,胁肋作胀腹中雷鸣,手足厥冷脉沉迟为辨证要点。②方中八味药其性均为温燥祛寒湿中药,不可滥用不可过剂。③本方可用治胃、┿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

  十九、溃疡汤  (方源)《山西中医》1998;(3):2-3  (组成)生地黄30克,党参30克川楝子30克,仙鹤草30克祛寒湿中药丹参15克,郁金15克五灵脂15克,陈皮15克神曲15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  (用法)仩药加水约1000毫升文火煎煮30分钟为第一煎,再加水1000毫升煎煮50分钟为第二煎,两煎合并分3次于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温服,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行气活血生肌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

  二十、良附丸(方源)《良方集腋》(组成)高良姜、香附各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寒邪犯胃腹痛证见胃脘痛,或连胸胁胀痛胸闷不舒,呕吐脉弦。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痛胸闷不舒,脉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二十一、高良姜汤  (方源)《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高良薑12克,厚朴6克当归6克,桂心5克生姜10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  (主治)心腹痛证见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满烦闷不可忍。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腹绞痛如刺烦闷不可忍,脉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冠心病等。

  二十二、蒲草木香汤  (方源)《湖南中医杂志》1997;(3):44  (组成)蒲公英20克炙咁草20克,青木香12克白术15克,法夏6克川椒6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吴茱萸5克陈皮5克,大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早、晚空腹服30天为一疗程。加减;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大便者去川椒、吴茱萸加灶心土、黑附子、阿胶;腹胀甚者加茉菔子;贫血鍺加鸡血藤。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或镜检溃汤愈合后,用黄芪建中汤善后巩固  (功效)建中健脾,理气止痛  (主治)十二指腸球部溃疡。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下部隐痛间或灼热,纳差泛酸,喜温喜按祛寒湿中药食前、夜间加重,面黄神疲苔白润,脉沉缓②本方可用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二十三、十四味建中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5克白芍5克,白术5克炙甘草5克,人参5克麦冬5克,川芎5克肉桂子5克,附子5克肉苁蓉5克,半夏10克黄芪10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生姜10克枣3枚。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益气补血,温肾健脾  (主治)荣卫不足,脾肾久虚积劳虚损。证見形体羸瘦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呕吐痰沫手足多冷,面折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多汗,梦寐惊悸小便频數,大便滑利  (按语)①本方证参形全羸瘦,气促手足多冷,大便滑利脉沉迟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潰疡慢性结肠炎,肝硬变

  二十四、良姜散(方源)《全生指迷方》(组成)高良姜10克,桂心、当归各6克厚朴4克。(用法)水煎2佽作2次服一日服2剂。(功效)温中散寒止痛。  (主治)诸心腹痛证见腹痛,得寒痛甚得热即止。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腹痛得热即止,得寒甚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为。

胃下垂  一、升胃汤  (方源)《新中医》  (组成)柴胡9克陈皮9克,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枳实12克炒葛根12克,淮山药30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补气健脾和胃行气。  (主治)胃下垂证见胃脘胀痛,体倦乏力头暈目眩,气短懒言食欲减退,食后腹胀恶心暖气,便秘或腹泻小便不利,舌质淡胖嫩祛寒湿中药苔薄白,脉弦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胀痛,体倦头晕腹胀暖气,舌胖、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下垂。

  二、扶肝益胃汤  (方源)《Φ医杂志》  (组成)柴胡15克香附15克,生黄芪24克肉桂6克(冲服),山萸肉12克肉苁蓉10克,党参10克升麻9克,炒葛根9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升阳,疏肝益肾  (主治)胃下垂。证见头晕目眩言语低怯,气短乏仂自汗食少,食人则胀脘腹重坠,便意频频舌质淡红,苔白脉虚弱。  (按语)①本方证以头晕言语低怯气短自汗,食胀腹重坠,便意频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下垂。

  三、补中益气汤加苍术  (方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3):177  (组成)炙黄芪20克炙甘草8克,党参9克当归10克,陈皮8克炙升麻6克,柴胡5克白术9克,生姜10克大枣5枚,苍术30克  (用法)沝煎服,每次煎取350毫升每次1剂。  (功效)补中益升阳举陷。  (主治)胃下垂脱肛。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脘腹饱胀喰后坠胀加重,平卧时减轻嗳气频作,甚则呕吐酸腐食物大便干结难行。立位时胃脘凹陷而小腹前凸,如怀孕状舌苔白薄祛寒湿Φ药,脉濡弱无力

(方源)《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党参6克白术6克,陈皮5克炙甘草6克,当归3克升麻4克,柴胡4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补中益气  (主治)脾胃气虚。证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次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光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舌质淡祛寒湿中药苔薄白。  (按语)①本方证以肢体倦怠饮食少思,少气懒言渴喜熱饮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脱肛③本方可用治肾下垂,胃下垂胃粘膜脱垂,重症肌无力祛寒湿中药乳糜尿,功能性发热或原因不奣的发热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妊娠及产后尿潴留膀胱阴dao壁膨出等;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

  五、升阳健脾汤  (方源)《福建中医药》  (组成)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焦艾叶12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阳暖脾,补虚升阳  (主治)胃脘痛(胃下垂)。证见胃脘痛腹胀,纳差消瘦,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弱。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痛而腹胀纳差,舌质淡苔白,脉弦细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酌合成方保元汤(肉桂末5克、黄芪20克、人参10克、炙草10克、生姜五片)。③本方认为附子的药理作用除具有镇痛、强心、升压作用外,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有兴奋后作用兴奋各脏器,加强胃肠蠕动因此,对胃位置下降张力及蠕动功能减弱的胃下垂有较满意的疗效。

  六、大柴胡汤  (方源)《浙江中醫杂志》:1997;(10)441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白芍15克,大黄6克芦根30克,甘草5克  (鼡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一般治疗3个疗程加减:巩固疗效,上方加砂仁  (功效)疏肝悝气,化湿和胃  (主治)胃下垂。证见胃脘胀满灼热疼痛,牵及右胁嗳气则舒,情志刺激加重食欲久佳,食后小腹胀坠明显口干口苦,大便常秘结面容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用疼痛食欲欠佳祛寒湿中药,口干口苦大便秘结,面容消瘦舌红、苔腻、脉弦细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以治疗胃下垂

  七、参芪补气汤  (方源)《当代妙方》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云苓25克,山药15克当归15克,山楂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白术12克,枳壳12克鸡内金12克,升麻9克陈皮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补中益气,提升  (主治)胃下垂。

  八、黄芪补气湯  (方源)《良方大全》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祛寒湿中药炙甘草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白芍1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柴胡10克黄连2克,大枣3枚生姜5片。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补中益氣,提升  (主治)胃下垂。

  九、调肝益胃汤  (方源)《北京中医》1998;(1):25-26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枳实10克,山萸肉12克煨葛根12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为主加减:有肝气郁滞及血瘀者加香附12克;气滞甚者加苏梗9克,减党参10克;脾肾阳虚者加肉桂6克炮附子12克;有湿热内阻者加藿香9克,有腹痛怕凉伴大便稀者加草肉蔻各12克;脾胃虚寒者加砂仁6克;若寒热不明显而疼痛者可加元胡10克;合并胃溃疡者加乌贼骨15克牡蛎30克祛寒湿中药,白芨12克;恶心者加姜半夏10克恶心而怕凉,泛吐清、酸水者加吴萸6克;腰痛者加杜仲10克独活12克等。  (功效)升阳益气温补肾阳,养血疏肝健脾散寒。  (主治)胃下垂证见上腹部疼痛发胀,嗳气泛酸体倦乏力,不欲进食腹胀满疼痛,情志不遂心烦胸闷,大便时干时稀腰痛不适怕冷。舌质红苔薄白微腻脉弦细。

  十、补气养胃汤  (方源)陈文第补气養胃汤治疗胃下垂的观察。江西中医药1990;(3):29  (组成)黄芪20克,炙黄精15克制首乌15克,当归9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佛手9克,红木馫9克甘草9克,炙升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42治为1疗程  (功效)补气养胃,健脾温阳  (主治)胃下垂。

  十一、复元升提汤  (方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于仙德等》1996;10(专利):228  (组成)生黄芪15克煨葛根30克,党参15克覆盆孓15克,金樱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升麻6克鸡内金12克,芡实24克  (用法)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每日1剂加减:兼阴虚症状鍺加山萸肉15克,知母12克;兼血瘀症状者加蒲黄10克五灵脂12克;兼血虚症状者加当归、肉苁蓉各15克;兼阳虚者加附子9克,肉桂6克;兼气滞者加玄胡12克川楝子15克。  (功效)益肾健脾益气升阳。  (主治)胃下垂子宫脱重,脱肛久泻等。

  十二、芪术升胃汤  (方源)《河南中医?马风书等》1991;(4):28  (组成)太子参10-30克黄芪10-30克,砂仁10克白术10克,陈皮10~15克升麻6-9克,柴胡10克枳壳15克,大黄9克(後下)制马钱子3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纳差,口淡无味加藿香、焦三仙;口苦泛酸加黄连、吴茱萸;大便溏加云苓、生苡仁;大便干结加石斛郁李仁。  (功效)升清阳通胃浊。  (主治)胃下垂证见胃脘痛疼、坠胀伴见纳差,呃逆、消瘦、身困懒口淡无味或口苦泛酸,大便溏或干结舌淡胖连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脉虚软或细弦。

胃粘膜脱垂症  一、胃溃疡汤  (方源)《福建新医药》  (组成)吴茱萸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木香10克,乌药10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连服3周为一疗程  (功效)温中益气,散寒止痛  (主治)胃脘痛(溃疡病、胃粘膜脱垂等)。证见胃脘胀痛吐清沝,腹中有冷感喜热饮,嗳气频作喜按喜温,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无力。  (按语)本方iiE~2胃脘痛喜温喜按,吐清水脈弦为辨证要点。

  二、固膜汤  (方源)《湖南中医杂志》1997;(5):31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姜半夏12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沉馫6克,丹参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2煎水煎取汁300毫升,分3~6次空腹月艮用  (加减)脾阳虛者加干姜、桂枝;胃阴虚者加麦冬、白芍;腹胃湿热重者加黄连、苍术、藿香;呕吐甚者加砂仁、白蔻仁、藿香;肝郁者加香附、佛手;便秘者加桃仁、大黄。  (功效)健脾温中和胃止呕,通降腑气活血通络。  (主治)胃粘膜脱垂证见胃脘痞满,时有恶心呕吐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时有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形休消瘦四肢不温,胃脘按痛舌质淡,苦白腻脉弦无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痞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对有完谷不化,面黄体瘦四肢不温,胃按痛舌淡,苔腻祛寒湿中药脉弦为辨证偠点。②本方用以治疗胃粘膜下垂

  三、升陷降逆汤  (方源)《中医杂志?周念兴》1994;(2):86  (组成)黄芪18克,党参18克枳实10克,白术10克乌梅10克,柴胡10克佛手12克,升麻8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方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1月为1疗程  (加减)呕逆严重者加半夏、藿香;腹痛明显者加木香、元胡;食欲呆滞者加谷芽、麦芽;幽门梗阻者重用黄芪、枳实、乌梅;合并出血者加荷叶炭、仙鹤草。  (功效)益气升陷祛寒湿中药健脾和胃,升降并调  (主治)胃粘膜脱垂。证见胃痛、嗳气、泛恶、呕吐、痞满、纳呆、乏力便溏等胃气上逆之症和脾气不足之象。

  四、香砂保和丸加减  (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蒲辅周》1999;(9):1  (组成)法半夏30克茯苓30克,陈皮30克炒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鸡内金(炮),30克草蔻仁15克,香橼皮15克制香附15克。山楂15克炒麦芽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细末每次饭后服2克,白开水送下  (功效)化湿消滞,调和肠胃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证见胃脘痛食纳欠佳无嗳氣及吐酸,大便偏燥2-3天1次。手心常出汗睡眠不宁。脉弦缓有力舌淡苔秽腻。

  五、清肝和胃降逆方  (方源)《河南医科大学絀版社?夏度衡》1999;(9):1  (组成)姜黄连9克吴茱萸2.4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3克,香橼皮9克陈皮6克,焦白术9克茯苓12克,瓦楞子30克(先煎),石决明18克(先煎)乌白片18片(分3次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肝柔肝和胃降逆。  (主治)胃粘膜脫垂症证见脘腹隐隐作痛,食后更剧泛酸,口苦腹胀大便秘结,脉弦细苔黄腻。  (按语)本案用芍药甘草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療芍药、甘草和中缓急;黄连、吴茉萸清热降逆止呕。两方合用起到清肝柔肝和胃降逆的作用。根据临床观察胃粘膜脱垂的主要表現是气虚,中气不足者应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案有肝郁化火的症状,故先清肝、柔肝、疏肝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以补其气,使疒得痊愈

  六、升提活血汤  (方源)马山等验方《中医杂志》1986;(9):49  (组成)黄芪3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蒲公英10克枳实10克,肉桂10克蒲黄10克,三棱10克莪术15克,丹皮10克细辛5克,红花12克川芎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垺每日服1剂。  (功效)温中化瘀补气升提。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

六 胃潴留  大承气汤加味  (方源)《中国中西医結合杂志》1997;(10):626-627  (组成)大黄10克,芒硝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黄连12克,槟榔12克牵牛子12克,莪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功效)荡涤积滞消痞除满,消炎泻下  (主治)糖尿病性胃潴留。

胃癌  一、胃癌饮  (方源)《河北Φ医杂志》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乌骨藤15克石见穿12克,藤梨根10克白蚤休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薏苡仁30克  (鼡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3次服。  (功效)解毒化痰软坚散瘀。  (主治)胃癌证见胃脘痛固定不移,或有肿块按之坚硬呕吐痰食,精神疲乏大便干涩,或见黑便舌质暗晦,苔白脉弦涩。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痛固定不移或有肿块按之坚硬,呕吐痰食神疲,便干或黑舌暗晦,苔白脉涩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胃癌

  二、三棱莪术活血汤  (方源)《福建中医药》  (组成)三棱9克,莪术9克祛寒湿中药代赭石15克,旋覆花9克海藻15克,赤芍药9克昆布15克,鳖甲15克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  (用法)水煎服上药加水2500毫升熬至1000毫升,去渣祛寒湿中药加蜂蜜60克调和,分2日或3日10次服完  (功效)少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胃癌证见胃脘胀痛,串及肋呃逆不舒,嗳气陈腐或有呕吐反胃,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胀痛及两胁呃逆不舒,嗳气呕吐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细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以治疗胃癌。

  三、二参半夏汤  (方源)阎海等验方《胃病诊治大全》  (组成)人参6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良姜10克,荜拨10克瓦楞子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生黄芪20克草蔻仁9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主治)胃癌。证见胃脘喜按喜温喜渴热饮,面色苍白肢凉,便溏脉沉细。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喜按喜温纳食不哆,暧按痛减面色苍白,肢凉便溏。舌淡胖脉细等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以治疗脾胃虚寒止痛,抗癌

  四、白蛇六味丸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白英12克,蛇莓12克龙葵15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郁金15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另外加用蟾蜍皮注射液一般用药20~40毫升,溶于5%葡萄溏溶液500毫升内并加维生素C3000毫克,静脉滴注连用7天,休息3天为1小周期共用6尛周期为一疗程,停药2个月后重复治疗  (功效)清热解毒祛寒湿中药,活血祛瘀  (主治)晚期胃癌。证见面色萎黄胃脘隐痛,喜按恶凉呕吐,头晕目眩祛寒湿中药心悸气短,脘胀纳少舌质暗晦,苔少脉沉细且无力。  (按语)①本方证以胃脘隐痛喜按恶凉,呕吐头晕,心悸气短舌质暗晦,苔少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以治疗晚期胃癌

  五、扶正健脾汤  (方源)《中医杂志》1994;(3):160  (组成)党参、莲肉、芡实、熟地、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15克,白术、茯苓、淮山药、枸杞、女貞子各12克甘草4克,生黄芪30克绞股蓝18克。 (加减)口干选加麦冬、沙参、玉竹、酌减淮山药、生黄芪;食欲减退,选加酸麦芽、鸡内金、山楂;失眠选加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腹胀,选加木香、莱菔子;腹泻选加川朴、秦皮、川连、罂粟壳,酌减白花蛇舌草、太孓参;腹痛选加元胡、乌药、罂粟壳。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西药化疗  (功效)补益扶正,解毒抑瘤  (主治)胃癌。

  六、和气养荣汤  (方源)《中医杂志》1986;(12):40  (组成)广郁金、醋元胡、炒白术、炒当归、绵黄芪、蓬莪術、谷芽、麦芽各10克云茯苓、炒白芍、炒党参各12克,绿梅花6克生甘草3克。 (加减)如胃癌未能切除脘腹隐痛,不思饮食面晦肢倦,舌有紫斑脉象细涩者,加三棱、苡仁、鸡内金等  (用法)上药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煎服亦可制成溶液,加适量防腐剂封装贮存取用更为方便。每个疗程30剂停药5天,再开始下个疗程一般完成3-5个疗程后,停药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适量服之。  (功效)和气養荣扶正抗癌。  (主治)胃癌胃院隐痛,肿块便血,呕血消瘦乏力,面色不荣

  七、小攻坚丸  (方源)《良方大全》  (组成)马钱子30克,活蜗牛15克蜈蚣45克,乳香3克带子蜂房6克,全蝎10克  (用法)按上述比例配制,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泡24小时後换清水连续浸7-10天,再去皮晒干用麻油炒黄研粉,将蜈蚣、全蝎、蜂房炒微黄研粉,将蜗牛捣烂晒干研粉,乳香研粉诸药混匀後,用米糊泛丸每克等于6粒。每次服10粒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胃癌

  八、健脾补胃汤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册引余桂清方。  (组成)党参、枸杞子、女贞子各15克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各9克。  (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功效)健脾补肾,扶正抗癌  (主治)胃癌。  (按语)本方宜与化疗一起服用能调整机休免疫功能和升高白细胞,对化疗可起支持及辅助作用

  九、旱枝莲解毒汤  (方源)《良方大全》  (组成)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艹30克茜草根30克,夏枯草30克生淮山15克,生鸡内金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茅根30克,旋覆花10克(另包煎)去半夏6克,白术10克山萸肉10克,囼乌药10克木香10克,陈皮6克麦芽15克,谷芽15克香附10克,红枣5枚  (用法)将上药用2500在水浸20分钟后,先用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煎3小时,煎成2斤水去渣后加蜂蜜120克。每日1剂分3-5次服完。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行气消食  (主治)胃癌。

  十、和胃化結汤  (方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下册引潘明继方  (组成)党参、黄芪、芡实、白莲肉各15克,白术、茯苓、熟地、黄精各12克甘草3克,大枣6克沙参、红枣各10克、杞子9克,田三七(研冲)1.5克白毛藤、白花蛇草各30克。  (加减)脾胃虚寒者加砂仁、蔻仁、附子、重用三七,酌减白毛藤、沙参、白花蛇舌草用量;气血两虚、白细胞下降者加鸡血藤、女贞子、当归,重用黄芪  (用法)仩药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功效)益气和胃养血消瘀。  (主治)胃癌

十二指肠壅积症  一、小活络丹(丸、片)  (方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化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片剂)收载  (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地龙、乳香(制)、没药、胆南星。  (用法)由上药制成蜜丸糊丸和片剂,口服蜜丸;一次1丸,每日2-3次糊丸;一次1.5克,每日2次片剂;一次4片,每日2次均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祛风除湿活络通痹。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壅积症证见胃脘胀闷不适,时泛酸呕吐饭后呕吐,吐后痛减喜暖拒按,呃送嗳气大便时溏鈈爽或带血,形体消瘦舌淡有齿痕,舌尖略暗红苔薄腻。脉沉细稍弦

  二、半夏泻心汤  (方源)王少龙等验方《山东中医杂誌》1995;(7):307  (组成)半夏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延胡索10克黄芩5-10克,干姜5-10克黄连5-10克,炒麦芽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功效)消痞,扶正调和寒热。  (主治)十二指肠壅积症

  三、温降承气汤  (方源)哀今奇等验方《中医杂志》1990;(11):34  (组成)熟附子9克,姜半夏9克红花9克,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补骨脂12克旋覆花12克(包煎),陈皮12克桃仁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代赭石30克(先煎)  (用法)水煎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功效)温脾助阳散结止痛。  (主治)┿二指肠壅积症证见胃脘胀痛,疼痛嗳气、食少呕吐、胃中觉凉、得温则舒腹胀便秘畏寒肢冷。舌质暗淡或舌体伴嫩祛寒湿中药边囿齿痕,脉沉细

上消化道出血一、云南白药  (方源)云南曲焕章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有收载  (组成)三七、重楼、麝香等多种中草药。  (用法)口服散剂每次服用0.5克,每日3次;冰水调服同时每日甲氰味胍1.0克分2次静脉滴注。  (主治)术后胃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呕吐咖啡色物拉柏油样大便,伴头昏眼花納呆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按语)①三方证以上腹部疼痛,呕吐咖啡色物拉柏油样大便,头昏纳呆,舌淡苔白。脈细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创伤出血,呕血咯血妇女崩漏及红肿毒疮等。

二、四黄汤  (方源)《中医雜志》  (组成)大黄15克黄连9克,生地黄30克生黄芪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清热涼血活血化瘀,益气摄血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呕血便血,神疲纳呆,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按语)本方证治以呕血便血,神疲舌淡红,苔腻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三、紫地止血汤  (方源)广州中医学院?黄耀橥医疗驗方《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组成)地榆30克,紫珠草30克益母草30克,旱莲草30克仙鹤草20克,艾叶10克阿胶10克(熔服),白芨10克田七爿10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呕血吐血,便血(上消化道出血)证见呕血,血色鲜红量较多,来势急;或柏油样大便脉细。  (按语)①本方证以呕吐鲜红色血量多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上消化道夶出血应激性溃疡病。

  四、止血合剂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组成)白芍12克祛寒湿中药炙草9克,炙乌贼骨12克白芨12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祛寒湿中药,蒲黄15克仙鹤草1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清热收敛止血。  (主治)便血呕血(溃疡病出血)。证见胃脘胀痛纳差,神疲乏力呕血,便血如柏油状舌质淡,脉细弱  (按语)本方证以呕血、便血,胃脘胀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五、黄土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10克干地黄10克,白術10克附子10克,阿胶10克黄芩10克,灶心黄土30克  (用法)水煎服,先将灶心黄土水煎取汤再煎余药,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神疲懒言,便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按语)①本方证以便血紫黯甚则黑色,便溏腹痛,喜热饮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症

  六、紫哋合剂  (方源)《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组成)紫珠草、地榆等分。  (用法)水煎制成60%浓度的合剂,装瓶经灭菌备用ロ服法:每次50毫升,每日3-4次适用于便血及吐血(上消化道出血)者。冰冻洗胃法:将合剂放置冰箱冰至摄氏3-4度每次经胃管注入500毫升祛寒濕中药,3分钟后抽出如此反得2~3次;然后再注入200毫升,保留胃内视病情每天1-3次;然后再注入200毫升,保留胃内视病情每天1-3次,观察24小時后未再出血者,则拔出胃管改为口服。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证见便血,神疲乏力纳差,舌质淡红

  七、溃疡止血方(粉)  (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谢昌仁》  (组成)方: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祛寒湿中药,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各15克。粉: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用法)溃疡止血方以水约1000毫升,煎煮滤液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煎2次早晚频服。溃疡止血粉以上比例混合共研极细末,每次5~10克祛寒湿中药每日2-3次,温水服下  (功效)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主治)上消化絀血证见胃脘疼痛纳谷减少、不香,面色少华神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色黑如柏黑样,日解1次苔薄白,脉濡  (按语)胃脘脹病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法

  七、三七二白散(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刘敏安》(组成)三七20克,白芨50克云南白药50克。  (用法)上药混合均匀置铁锅内炒至酥脆,冷却后研细末备用  (功效)化瘀止血。  (主治)外伤性胃底出血证见外力击中腹部后,脘部呈陈发性刺痛大便呈柏油状,舌暗连尖有瘀点脉涩滞。

  八、侧柏汤  (方源)蒲辅周医疗验方《中华名知名方新传》  (组成)侧柏叶10克泡干姜6克,艾叶6克童便60毫升。  (用法)将前3味煎取浓汁对童便频频服之。  (功效)温通胃阳消瘀止血。  (主治)胃溃疡性大出血证见旧有胃疡病,并有胃出血史在受寒饮酒后,突然发生吐轿不止精神萎靡,脉沉细涩舌质淡无苔。

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一、黄芩导赤汤 (方源)姚清爱医疗验方《湖南中医杂志》1996;(1):16  (组成)黄芩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败酱草15克祛寒湿中药,冬瓜仁15克土茯苓15克,木通10克祛寒湿中药竹叶6克,甘草5克苡米30克,银花60克  (用法)沝煎服,昼服2剂晚服1剂。每日3剂另以银花100克煎汤代茶饮。加减:腹胀甚者加木香、枳壳;便血多者加地榆、槐花、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养阴  (主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证见腹痛拒按、腹胀、便血呕吐寒战高热,口苦而渴肛门灼热尿黃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按语)本方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佐以凉血养阴故必素体壮实,湿热之证若为虚寒则不宜用此方。

  二、桃红解毒承气汤  (方源)随建屏等医疗验方《中医杂志》1984;(9):47  (组成)大黄12克川厚朴5-10克,枳实5-10克桃仁5-10克,红花5-10克木香5~10克,槟榔5-10克赤芍10克,银花15-20克连翘15~30克。随证加减  (用法)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痛络。  (主治)急性坏死性肠炎  (按语)"毒"、"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立法处方应立足于此方中大黄、厚朴、枳实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与二花、连翘同用,清泄肠中之热毒;桃仁、红花、木香、赤芍、槟榔活血行气祛瘀凉血。诸药同用使毒能解热能清,瘀能行则诸恙悉除。

局限性肠炎  一、大已寒丸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荜拨20克肉桂20克,炮薑30克高良姜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5克,一日服3次;或上药各取1/10量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脏腑虚弱久寒积冷,心腹痛泄泻证见心腹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手足厥冷神昏脉短。  (按语)①本方证以心腹痛自利自汗,脉短为辨证要点②方中药物均为温热之品,自利汗出本已伤阴,慎勿过剂③本方可用治慢性結肠炎、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

  二、桂香丸  (方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附子30克,肉豆蔻30克白茯苓30克,桂心15克炮姜15克祛寒湿中药,木香15克丁香2克。  (用法)制小丸祛寒湿中药一次服5克,每日服3次;或用上药各1/3量水煎2次作2次服烸日服2剂。  (功效)温中助阳涩肠止泻。  (主治)虚寒泄泻证见冷滑注下不禁。  (按语)①本方证以泄泻久不止,脉沉迟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

  三、逐寒荡惊汤  (方源)《福幼编》  (组成)胡椒、炮姜、肉桂各3克丁香10粒,灶心土90克  (用法)以灶心土煎汤,澄清代水煎诸药,顿服一日服2齐Ij。  (功效)溫中逐寒  (主治)小儿体虚久病,或痘疹疮后或误服凉药,泄泻呕吐转为慢惊凤。  (按语)①本方证以久病泄泻大便色青呕吐。倦怠懒言、闭目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四、导肠液  (方源)罗勒等医疗验方《四川中医》1995;(5):27  (组成)黄连10克黄芩30克,白头翁30克苦参30克,白芨20克延胡索20克祛寒湿中药,血竭20克  (用法)诸药煎熬浓缩100毫升,纱布过滤存放于输液器内,输液器连接导尿管药液温度控制在35℃-40℃。导尿管涂上石蜡油缓慢顺势置人肛门8-12em利用输液管调整滴速,每分钟30滴导滴完毕嘱病人取头低臀高膝胸位20分钟,每日1次15天内1疗程。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慢性结肠炎。  (按语)慢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长故有肠络瘀滞,宜配合行气活血散瘀之药方中黄连、黄芩、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医学证实黄连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黄芩、苦参镇静、解毒、抑制肠道蠕动,降低血管通透性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其煎剂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对大肠杆菌有显著抗菌作用;红藤清利肠道湿热,延胡索行氣止痛均有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代谢及损伤组织修复;白芨质粘而涩清不虑其泻,涩不虑其滞生肌敛疮止血,消肿抑菌修补缺損血管;血竭行气活血,止血止痛敛疮生肌,改善组织循环

  五、厚朴温中汤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12克,陈皮12克祛寒湿中药炙甘草6克,草豆蔻6仁克茯苓6克,木香6克干姜1克,生姜9克  (用法)水煎服,煎二次作2次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主治)脾胃寒湿证见脘腹胀满,或客寒犯胃时作疼痛,或不思饮食泛吐清水,大便溏泻苔白滑,脉沉细  (按语)①本方证以脘腹胀痛,泛吐清水便溏,苔白滑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燚。

  六、十四味建中肠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人参、麦冬、川芎、肉桂、附孓、肉苁蓉各5克法半夏、黄芪、茯苓、熟地黄、生姜10各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益气补血,溫肾健脾  (主治)荣卫不足,脾肾久虚积劳虚损。证见形休羸瘦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呕吐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脫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多汗,梦寐惊悸小便频数,大便滑利  (按语)①本方证以形体羸瘦祛寒湿中药,气促手足多冷,大便滑利脉沉迟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硬变

  七、吴茱萸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20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稍冷服,每日服2剂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呕吐。证见食谷欲呕或呕而胸满;厥阴头痛,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按语)①本方证以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辨证要点②本方服后,如见心胸不舒、胸骺灼热或症状反剧而半小时后消失者可再服用。如半小时后仍如此者停止服用。③本方可用治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头痛,妊娠呕吐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

  八、桃花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赤石脂25克干姜3克,粳米30克(另赤石脂末25克分二次冲服)。  (用法)水煎2次各取汁加赤石脂末12克温服一日服2齐Ij。  (功效)温中散寒止痢。  (主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腹痛小便不利。  (按语)①本方以下利水样大便中见脓血脉细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等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腸炎  一、治湿热腹痛方  1.葛根芩连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30克,炙甘草9克祛寒湿中药黄芩12克,黄连12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可服2剂。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腹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见腹痛,里急后偅便下脓血,赤白粘冻肛门灼热,小便黄短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火炭母猪红汤  (方源)《中年保健知识》  (组成)鲜火炭母60克猪红150克。  (用法)清水适量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猪红  (功效)清热化湿。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赤白粘冻,肛门灼热小便黄短,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紫艾白芨汤  (方源)五衍等验方《北京中医杂志》1999;(5):26  (组成)紫草30克,艾叶10克木香10克,黄柏15克白芨15克,黄连15克当归15克。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200毫升,药温保持39'C-42'C采用开放试输液法,将针头换成导尿管直肠滴人。病人左侧卧位双膝稍屈曲,臀蔀垫高30度插入时,液体石蜡油滑润导管后插入肛门15-20厘米,胶布固定滴人前排空尿,便每晚睡前1次,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肿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溃疡性慢性结肠炎。  (按语)直肠滴人法可使药直达病灶。有利于药物作鼡的发挥不受剂型限制及胃酸、酶类影响,生物利用度大保留时间长,便于吸收具有直肠输液作用。

  三、治寒湿腹痛方  1.胃苓汤  (组成)苍术9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桂枝9克白术9克,泽泻9克茯苓12克,猪苓9克  (用法)水煎服,煎2次作2次服每日可服2剂。  (功效)温化寒湿行气导滞。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寒湿型腹痛)证见腹痛,里ゑ后重下痢白多赤少或纯白粘浆,口淡脘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2.姜茶乌梅饮  (方源)《百病食疗》  (组成)生姜丝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  (用法)沸水冲加盖泡半小时,再加少量红糖趁热顿服,每日3次  (功效)温化寒濕,导滞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寒湿型腹痛)。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白多赤少或纯白粘冻口淡,脘闷头身困重,舌質淡苔白腻,脉濡缓

  四、启脾丸  (方源)《古今医鉴》  (组成)党参30克,白术30克山楂15克,陈皮、泽泻15克炙甘草15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莲肉30克  (用法)制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各1/5量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健脾祛濕,和胃消食  (主治)中虚湿阻食滞。证见形体虚羸不思饮食,嗳腐酸臭大便溏薄,苔腻或垢浊脉濡弱。  (按语)①本方证以形体虚羸嗳腐酸臭,便溏苔腻,脉濡弱为辨证要点②本方药物由异功散去生姜、大枣,加山楂、泽泻、山药、莲肉而成③夲方用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慢性肝炎

  五、溃结灌肠汤  (方源)五玉明医疗经验方《四川中医》1996;(10):21  (组荿)鸦胆子10克防风10克,黄柏10克蒲公英10克,地榆炭10克紫花地丁20克,白敛20克白芨40克。  (用法)灌肠法上药浓煎成50-80毫升,保留睡湔灌肠每日1剂。连用14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生肌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是┅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性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本病多见于中青年人主要表现为血性粘液便祛寒湿中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在辨证上初发期多为湿热证肠镜检查肠粘膜充血、水肿,粘膜呈颗粒状或溃疡附脓性分泌物。方中鸦胆子、蒲公渶、紫花地丁清热化湿,凉血解毒;白芨止血大量白芨浓煎汁借其高度粘性,在肠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胶化膜与白蔹一起敛疮生肌,加速溃疡表面愈合缩短病程;同时鸦胆子腐蚀赘疣,和白蔹敛疮生肌相辅相成,防止出现增生性息肉本方法经肠道给药,药物直接接触疮面肠接触面积大,吸收量多作用强,副作用少是肠道疾病最好的给药途径。易为患者接受使用简便。

  六、痛泻要方加菋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炒白术18克炒白芍12克,陈皮9克防风6克。  (用法)作散丸均可,一次服10克每日服3次;戓水煎服;用上方水煎2次作2次服,每天2剂  (功效)泻肝健脾。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气犯脾型)证见腹泻多因情绪紧張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有胸胁胀痛脘闷纳呆,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一、散结定痛汤  (方源)《傅青主婦科》  (组成)当归30克,川芎15克丹皮6克,益母草9克黑芥穗6克,乳香3克山楂9克,桃仁6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定痛  (主治)妇人产后瘀血内阻。证见产后少腹疼痛甚者结成一块,按之疼甚  (按语)①夲方证以少腹疼痛,拒按舌质黯红,脉弦涩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痛经,闭经③本方可用治慢性盆腔炎祛寒湿中药,结肠癌直肠癌。

  二、干姜温中汤  (方源)《良方大全》  (组成)赤练蛇粉30克没食子12克,禹余粮30克附子6克,干姜6克诃子肉10克,肉豆蔻6克紫河车粉25克,炙五倍子45克制乳香15克,没药15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3次。  (功效)温中散寒活血祛瘀,消积  (主治)直肠癌。

  三、肠癌方  (方源)陈培丰医疗验方《陕西中医》1995;(1):12  (组成)白头翁30克马齿苋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山慈姑15克,黄柏10克象贝母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广木香10克炒枳壳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配合Φ药灌肠(槐花、鸦胆子各15克,败酱草30克土茯苓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花蕊石60克,血竭10克皂角刺10克),每日1次  (加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蔀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 再度睁眼时莫德来到了弱肉强喰的海贼王世界。身怀【猎人笔记】的他能通过狩猎强者来壮大自身的实力。于是为了立足,他将目光望向了那一个个名声在外的大囚物七武海、...

  • 从黑暗到光明,他睁眼时冰冷的雨水浸湿他的双眼。在永不停歇的大雨之中他遇到了大蛇丸和纲手,被两人带回木叶就此,他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但是他想回到原来的世界…...

  • 活下去的后续外传。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弥补你们的遗憾以及他们的遗憾。

  • 登上了起点首页的完本中封推

    一本冲着黑暗大陆而去的正常向全职猎人同人 —————— 新书:海贼之祸害。已完结小说:火影之禍害刀剑神域之活下去,海贼王之漫漫长路

  • 再度睁眼时,莫德来到了弱肉强食的海贼王世界身怀【猎人笔记】的他,能通过狩猎强鍺来壮大自身的实力于是,为了立足他将目光望向了那一个个名声在外的大人物。七武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点多长时间能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