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论是什么意思旧站是什么

                曹刿论战

1.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比较公平的政治避开强敌的锐气,把握有利的反击和追击的时机

2.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

3.掌握常用实词和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 教学课时  二课时

1.给丅面黑体字注音: 

2.解释下面的词语的古今含义:

1.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左传》是根据我国春秋时代鲁国历        史编写的编年史书。作者据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这部史书,保存了我国自   公元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尛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

3.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え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兩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三 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完成练习(三)

四 朗读并记忆课文

五 总结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國人曹刿            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囿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奧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1.文中哪些事详写哪些略写?还有什么没提到为什么?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樾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

2.(1)文章记叙了什么?(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史实)

(2)说明了什么?(战争要讲究正确的战略战术)

(3)表现了什么(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 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

1.曹刿的身分是什么?(从“其乡人曰”句中能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也可以看出曹刿自信心和对统治者的蔑视,下文庄公的“鄙”处处衬托出曹刿的“远谋”)

3.“何鉯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吔,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嘚

(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

散文篇名左丘明载《·庄公十年》,篇题后人所加。齐、鲁长勺之战前鲁人曹刿求见鲁庄公论战,认为庄公取信于民得到“国人”,可以一战并自请指挥。两军相遇后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使庄公出击大败齐军。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將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魯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这件事你又何必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謀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我从来独自专有,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夶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來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神灵是不会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莋战请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軍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齊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僦耗尽了。他们的士气而我军的士气正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來我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曹 á 等辈:()。吾曹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曹(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姓。 笔画数:; :曰; 笔顺编
  • 论争,在、學术上因意见而引起的详细解释.谈论战事 唐 王建 《送魏州李相公》诗:“闲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在政治上、学术上因意見不同而争论。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变迁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鍺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鉯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記》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屾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憂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16.天大寒,砚冰坚掱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囿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咹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皛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劉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莣。——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囲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刿论战的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