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嘉陵岭南画派派黄棠简历

伍嘉陵岭南画派派是广东籍画家組成的一个画派创建于晚清时期,创始人为“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也称“岭南三杰”[1]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为中國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以创新为宗旨主张引进西洋画法,融合中西绘画之长“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创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作品。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为代表无论在题材与技法上比起“二高一陈”又有新的突破,被誉为當代伍嘉陵岭南画派派的四大画家[2]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和京津画派、海上画派三足鼎立,是新派国画的代表[3]

2.1 第一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

2.2 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

“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一词并非伍嘉陵岭南画派家自封。当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以大胆创新的风格在画坛别树一帜,时人称他们为“岭南三杰”“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之名也由此得来。而当时高、陈等对“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之称号并不满意因为它带有狭窄的地域性,容易被误解为只昰地区性的画家团体更没能体现出吸收海外画风而发扬国画的革新理想。高剑父便从未用过“伍嘉陵岭南画派派”这一名称而宁可自稱是“折衷派”,取其博采众长合于一身之意。

第一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编辑]

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之发端可追溯至清末。鼻祖居巢、居廉皆善画花鸟鱼虫[4]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均师从居廉,但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和高剑僧都曾留学日本习日本画,都是同盟會会员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学成归国之后他们认为国画不应该再停留在模仿古人的阶段,反对“师以临摹教其徒父以临摹教其子”的恶习,主张师法自然兼容中外,融合中国画、日本画以及西洋画的技法创造出色彩鲜艳明亮,水分饱满晕染匀净的新鮮风格。技法上弃用勾勒法采用“没骨法”,以水墨渲染达到西洋画的光影效果他们三人的代表作有《东战场上的烈焰》《松风水月圖》(高剑父)《枫鹰图轴》(高奇峰)等。

高剑父和高奇峰都致力教学学生众多。1924年高剑父在广州创办春睡画院,先后任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抗战时移居澳门,1946年返广州创办南中美术院并出任广州市立艺术学校校长高奇峰则于1929年创立天风楼于广东,学生Φ著名的有黄少强等“天风七子”陈树人有弟子刘春草。

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编辑]

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開始活跃于画坛人数众多,代表人物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四人被称为当代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四大画家。比起第一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更注重在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5],开创出自己的风格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第二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都超越了高剑父等第一代伍嘉陵岭南画派家

据王礼溥的看法,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在技法上的风格为[6]:

注重留白: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同传统国画一样在布局时注重“虚实相生”,“用心于無笔墨处”是对国画传统技法的继承。

用笔注重骨法:伍嘉陵岭南画派派笔法变化繁复在画面上造成反传统的效果,以达到气势磅礴、气韵生动的境界

画面赋色艳丽:受到西洋印象派的影响,伍嘉陵岭南画派派注重光的表现画面赋色大都十分艳丽,这与强调“萧条則会笔墨之趣、淡漠则得笔墨之神”[7]的传统国画正好相反

背景着色渲染:自唐王维提出“画道之中,水墨为上”[8]的主张后传统国画一矗重水墨,舍彩色伍嘉陵岭南画派派以色彩渲染衬托水墨,是对国画技法的一种创新(来源:维基百科)

【摘要】伍嘉陵名陵,字嘉陵生于1927年,著名书法家、画家广东顺德勒流人。他师承伍嘉陵岭南画派派大家赵少昂、卢传远(高剑父入室弟子)等中国书法家协会會员,广东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美协会员佛山市书协顾问、顺德书协名誉主席。伍嘉陵诗、书、画、印无所不精

【会议召开年】20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伍嘉陵岭南画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