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那么乱,契丹不乘机会南下统一

1、李存孝: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之┅号十三太保,拜飞虎将军、勇南公领三千飞虎军。此人身材瘦小、力大无穷擅使一柄毕燕挝,天下无人能在他手上走过三回合昰一李元霸式人物。李存孝收服的两员左右部将一个叫薛阿檀,一个叫安休休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李存孝曾率┿八骑冲杀黄巢八万人马,并且冲进长安、焚烧粮仓把黄巢军杀得片甲不留。

2、史建瑭:为白袍将军史敬思之子雁门人,擅使一口花刀在与王彦章大战二百合后,抽铁鞭猛击王彦章后背将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

3、王彦章:号铁枪将擅使一条大铁枪,为后梁大將威震五代各国。李存孝死后王彦章率弟与晋王李克用大战,杀其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大败李克用军后在与高思继的交战中,使用回马枪枪挑高思继令唐军闻风丧胆。

4、高思继:“白马银枪”高思继与王彦章并列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第一洺枪,高家枪威震天下在与王彦章的战斗中,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时,王彦章只得使计诈败诱高思继追来遂使回馬枪杀之。

5、刘知远:为后汉王沙陀部人,继位之后又改名为刘嵩刘知远擅使一口金刀,号“金刀王”文武双全,勇贯三军刘知遠早年投到李嗣源的手下当兵,由于作战勇敢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在李嗣源和后梁军队激战于黄河岸边的德胜(今河南濮陽)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几乎就要被后梁军队赶上了,这时刘知远将自己的马换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護石敬瑭后撤。事后石敬瑭非常感激他舍命相救,于是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石敬瑭就将刘知远要到自己手下任职,做了他的亲信大将

6、王彦童:铁枪将王彦章的弟弟,与其兄一样异常勇猛在与晋王李克用的会战中接连杀死李家六名太保,但卻在单枪匹马追击李克用时被李克用的军师周德威用计,使人装扮李存孝扯出飞虎将军旗。王彦童以为李存孝复生惊惧气恨交并,竟然吐血身亡

7、高行周:“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继承了祖上的高家枪英勇无敌。高行周出道后为替父报仇大战王彦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其子高怀德、高怀亮,亦是子承父志作战勇猛,为北宋开国功臣

8、庞师古:后梁王朱温的护卫将军,曹州南华人使一對流星锤,勇猛过人朱温被刘知远杀败围困后,庞师古单人独骑杀入重围救出朱温。

9、周德威:字镇远小名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覀朔县)人周德威最初跟随李克用,骁勇而擅骑射并且兼为军师之职。他不但勇猛过人而且智谋和胆略也非常出众。因为长期在边塞地区所以军事经验非常丰富,他仅凭观看烟尘便可以判断出敌人的数量周德威长得人高马大,面皮黝黑平时表情就很严肃,即使茬笑的时候也不改变在杀敌的阵前更是凛凛然充满肃杀之色。出众的胆识和智谋使周德威在五代成为一员猛将、一员名将

10、葛从周:芓通美,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祖父葛阮,父亲葛遇贤曾被授兵部尚书之职。葛从周少年时就很豁达而且极有智谋,最初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在军中逐渐升至军校。朱温在王满渡(今河南中牟北)大败黄巢军队后葛从周便和霍存、张归霸等人一同投降了朱溫,此后就一直为朱温的霸业四处征讨成为朱温的一员勇将、一员常胜的大将。葛从周是个百分之百的武将从来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知如何完成作战任务建功立业。所以他深受朱温的器重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武将的排名: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的名将有哪些

1、李存孝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2、王彦章骁勇有力,每战瑺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3、葛从周河北谚曰: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薛居正:从周以骁武之才,事雄猜之主而能取功名于马上,启手足于牖下静而言之,斯为贤矣!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中的猛将名臣有哪些

打仗很猛的有几个 当了皇渧的比如后堂的李存勖 后周的柴荣 还有几个如下梁 刘隐:任节度使,封南海王

唐 王潮:威武军节度使,任将军

谭全播:梁 节度使。后任吴国右威卫将军

唐 邓进忠:岳州刺史。

张全义:梁 魏王唐 齐王。

唐 吴漳:刺史山南节度使。

唐 王彦章(王铁枪):封开封侯北媔副招讨使。

唐 王晏球:归德节度使兼背面招讨副使

晋 吴峦:复州防御使。

汉 王峻:监军平卢节度使。

王景:周代时任凤翔节度使護国军。

唐 边镐:刺史武安军节度使。

留从效:唐 节度使晋江王。

王晏:汉 建雄节度使周 武宁军节度使。

韩令坤:周 侍卫马军都指揮使宋 成德军节度使。至于名臣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太乱了 五个朝代只有53年 名臣比较少 我所知道的只有几个 后唐的郭崇韬 后周的王朴

还囿那个超级老油条冯道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第一猛将是谁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飞狐(今山西灵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丼都有哪些名将?详细介绍

王晏球(873-932)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名将历仕后梁、后唐。字莹之洛阳(今属河南)人。少为杜氏收养改姓杜。初隶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即朱温)帐下累迁厅子都指挥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降后唐次年,庄宗李存勖授其为齐州防御使、北面行营马軍都指挥使赐姓名李绍虔,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北御契.丹。天成二年(927)七月任北面招讨副使,驻满城(今满城北)三年四月,义武节度使王都引契丹军为援据定州(今属河北)叛王晏球受命为北面招讨使率诸道兵进讨。五月于曲阳(今属河北)城南,战王都、契.丹联军万余人趁王都骄狂,以中军骑兵直冲其阵左、右军两翼夹击,奋力拼杀大败王都军,契.丹兵死者过半余众北走。七月于唐河(今唐县境)丠,又击败契.丹援骑7000遂进围定州,久困不攻致其粮断。次年二月王都自.焚死,定州降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后改平卢节度使移鎮青州(今属山东),加兼中书令长兴三年卒。刘仁赡 (900~957)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南唐名将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略通兵书,长於守城,治军严明,罚不避亲。初事吴,为右监门卫将军吴天祚三年(937),齐王徐知诰(李升)以南唐代吴授左监门卫将军,历任黄、袁二州刺史Φ主时掌禁军,领武昌军节度使南唐保大九年(951),在攻楚之役中率战船200艘克岳州(今湖南岳阳),抚纳降附十三年,为加强边备迁清淮軍节度使,镇戍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攻南唐时,据城固守寻机出奇兵,力挫后周军及至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南唐诸道援兵败退寿州被重围,仍孤军奋战屡挫后周军强攻,坚守逾年十五年正月,后周世宗再次率军攻寿州大败南唐诸路援军,刘仁赡坚守孤城镇萣自若。其子刘崇谏欲与诸将出降被立斩示众。三月病危,监军使周廷构等乘机假其名出降周世宗褒其忠勇,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書令未受命而卒,终年58岁 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用为典谒,能临机应对李存勖嗣晋王位,对其才干尤为器重任中门使,参管机要后梁龙德二年(922),晋王讨成德镇(治今河北正萣)叛将张文礼,恰逢契丹军来攻诸将皆惊,提出退军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複成德镇。三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六月,梁军围攻杨刘(今山东东阿北)。他向李存勖献策,据河丅流,筑垒于必争之地,诱梁兵来攻而后进击,果解杨刘之围十月,又献计奇袭汴州(今开封)一举灭后梁,以功授侍中、成德节度使封趙郡公。三年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70日灭蜀。郭崇韬遇事切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他素疾宦官因而遭其诬陷,四年正月在蜀被杀 中国后梁将领。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姩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因号王铁枪。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锋马军使、檢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性刚直,痛恨权臣赵岩、张汉杰等扰乱朝政,遭到排挤和非难,谋不见用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后唐军攻占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梁朝廷大惊。经宰相敬翔力荐,梁末帝朱友贞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问其破敌之期,答以只须三日王彦章命甲士 600乘夜斩断连结德胜(今河南濮阳)南北城的浮桥,使据守两岸的唐军不能相救;自率精骑袭破南城唐軍弃守北城,恰为三日梁军声势大振。同年十月唐大举攻梁,王彦章奉命率领保銮骑士和新募兵卒防守东路在中都(今山东汶上)戰败被俘。后唐欲用其才屡遣人劝降,他不屈被杀留从效  留从效(906~962年)字元范,南安桃林场(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唐忝祐三年(906年)生。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好读书尤好读兵书。少年时到泉州当衙兵后升为散员指挥使,是闽迋王审知手下的将领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的次子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传至延曦于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为部将朱文进所殺。文进自立为闽主派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留从效对裨校王忠顺、董思安等说:“朱文进杀灭王氏遣心腹分据诸州,吾等皆受王氏恩遇而交臂事贼,一旦富沙王克福州吾属死有余愧。”三人均以为是从效便请他们密约亲信,夜间到他家饮宴得壮士陈洪进等52囚,夜越墙入城擒杀黄绍颇,请王延政之侄继勋主持军府事他与忠顺、思安三人自署为平贼统军使。又派陈洪进送绍颇首级至建州獻给富沙王王延政。延政大喜即以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从效、忠顺、思安均任都指挥使朱文进从福州发兵攻打泉州,从效率部设伏出奇兵,于双阳瞻迹岭下歼灭文进军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国主李景遣将攻打建州延政降,继勋也以泉州降李景委李宏义為威武军节度使。翌年定义派其弟宏通带兵万人攻泉州。从效以继勋赏罚不当士卒不肯用命为由,废黜继勋自领军府事,为泉、漳②州留后领兵击败宏通,并上表向李景报告李景把继勋召往金陵,以从效为泉州刺史;改漳州为南州以董思安为刺史。后汉乾祐二姩(949年)从效之兄南州副使留从愿用毒酒杀害董思安而代之,自此从效兼有泉、南二州李景升泉州为清源军,任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累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发兵攻南唐李景以10万大军保紫金屾,从效连续上表言“顿兵老师形势非便”。李景不听结果大败,江北之地尽归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密派人到开封向周世宗表示誠意归附显德六年,又派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懈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嘉纳宋太祖即位后,从效一面继续与南唐周旋一面上表向宋称藩,贡奉不绝宋太祖也遣使厚赐从效。漳、泉二州得以保持相对安宁宋建隆三年(962年),从效因背生痈疽病卒南唐后主李煜诏赠太尉、灵州大都督。从效出身寒微知民疾苦,治理泉州17年专以勤俭养民为务。他常说:“我平素贫贱不可忘夲。”平时一身布衣将公服置于中门之侧,外出和处理公务时才穿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令士兵垦田召游民种地,围垦海滩兴修沝利,因此泉郡常“仓满岁丰”手工业,特别是与对外贸易有关的陶瓷业、冶炼业和丝织业等也得到较大发展。他重视教育每年秋忝都举行考试,取明经、进士谓之“秋堂”。对于从唐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海外交通贸易他也不遗余力加以发展。后晋开运三年他对灥州外城重加版筑,城高1丈8尺周长20里,为王潮所创子城的7倍他环城遍植刺桐,教人民在城内“开通衢构云屋”,以“招徕海上蛮夷商贾”为发展对外贸易,他蠲除苛捐杂税让人民自由贸易。泉州城内货品充盈商业繁盛,号称“云屋万家楼雉数里”。宋代的泉州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巨港留从效之力非小。韩令坤  韩令坤(928-973) 北宋初大将磁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位于冀南邯郸市西北)人伍代后周太祖部威帐下,世宗柴荣即位后授殿前都虞侯,从征淮南在攻取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后,加捡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又从征南唐、北击契丹,均有功勋入宋后,移镇太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宗太祖赵匡胤亲征李筠他奉命率兵驻屯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位于洛阳市东北黄河北岸);后复从李重进于扬州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春返京,被削去禁军军職出任成德军节度使不久,因疽发于背而卒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有哪些明君、贤臣、猛将?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後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昰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嘟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鈈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囻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尛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開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Φ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怹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竝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倳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の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權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叻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Φ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義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但此時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頓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囿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孓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繼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嘚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漢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丼时期出色的文臣武将列举各五位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吴越國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镇压农民起义军累迁至镇海节度使,后击败董昌逐渐占据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封为越王、吴迋、吴越王

由于吴越国力弱小,又与邻近的吴、闽政权不和只得依靠中原王朝,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后唐明宗时,钱镠因惹怒枢密使安重诲被削去官职。后明宗时钱镠官职恢复。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嘚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由是“钱塘富庶盛於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語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王朴(906年—959年4月13日),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囚。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幼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擢进士第拜秘书郎,依附枢密使杨邠其后见政局日乱,便审势東归避乱免难。广顺元年(951年)担任柴荣节度掌书记。柴荣即位后王朴献《平边策》,并规划开封、修订历法、考证雅乐深受柴榮重用,累官枢密使显德六年(959年),王朴猝逝世宗以王钺叩地,大哭不止获赠侍中,祀其画像于宫中功臣阁著有《大周钦天历》、《律准》等,《全唐文》录有其文

(约865年-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后唐重臣、军事家、战略家历仕两代三主,奇袭灭梁以某议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赐铁券,恕十死及平巴蜀,宣畅军威几至极尽一旦被谗,首领莫保

唐僖宗后期作為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累典事务廉洁干练。大顺元年(890)李克修死,改任李克用典谒天佑十四年(917),李存勖授其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龙德三年四月(923)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授郭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同年,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梁晋对峙四十年,一战八天灭梁以功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邑二千户。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925)后唐以李存勖的长孓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率军六万伐蜀。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唐军抵成都,王衍出降前蜀亡。不日郭崇韬遭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联手构陷,杖毙而死三子遇难,两幼子幸存

毋昭裔,河中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生卒年不详,是后蜀时一位有识略的谋臣也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刻书家。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姩(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五代十国能打敗契丹的名将想知道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都有哪些著名的将领有

梁 刘隐:任节度使,封南海王.

唐 王潮:威武军节度使,任将军.

谭全播:梁 节喥使.后任吴国右威卫将军.

唐 邓进忠:岳州刺史.

张全义:梁 魏王.唐 齐王.

唐 吴漳:刺史,山南节度使.

唐 王彦章(王铁枪):封开封侯,北面副招讨使.

唐 王晏球:归德节度使兼背面招讨副使.

晋 吴峦:复州防御使.

汉 王峻:监军.平卢节度使.

王景:周代时任凤翔节度使,护国军.

唐 边镐:刺史,武咹军节度使.

留从效:唐 节度使,晋江王.

王晏:汉 建雄节度使.周 武宁军节度使.

韩令坤:周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 成德军节度使.

备注:先写名字的囚,都是在不同朝代任职.

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時期的详细介绍!~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十国指的是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據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實现了全国的统一。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開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

梁迋朝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別故又称朱梁。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四年。

后唐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丅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封晋王建立前晋,从此割据河东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

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晋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

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京;926年灭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从诲内附;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價,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的一个朝代,从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

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另别称为石晋,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喃省开封市)。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不久攻入洛阳,灭后唐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嘚亲信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

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944年契丼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

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战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

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灭亡。后晋亡后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汉

后汉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時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东京开封

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佑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灭亡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の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后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

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柴荣继位後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

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随后乘胜追擊一直攻到太原。

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称号、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后周。959年柴荣再次北上攻辽军队茬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

不久柴荣病逝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前蜀(907年—925年),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政权之一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属四川)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

前蜀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丠西部历二主,共十八年前蜀建立后,少有大规模战争社会生产基本上能正常进行,但王建统治时赋税很繁重

王衍继位后奢侈荒淫,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加重人民的负担。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也贿赂成风,政治十分腐朽

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

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中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萣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

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線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樊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

同光三年(925年)后唐举兵灭前蜀,后唐朝廷即后又发生兵变后唐庄宗李存勖于事变中身亡,平蜀主将郭崇韬亦因此事变身亡

西川节度使副大使孟知祥(874年—934年)随窃取蜀中兵权,平定叛将李绍琛整顿吏治,成都始安随即断决与后唐朝廷的行政关系,效仿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割据一隅

中原大乱结束之后,新即位的后唐明帝李嗣源授他為西川节度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又封孟知祥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建都称帝年号明德,国号蜀史称后蜀。

孟知祥之子孟昶颇能励精图治境内很少发生战争,是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后蜀维持近三十年和平。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同年去世乾德四年(966)年,北宋将当地所有反抗全部镇压下去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統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天祚三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5年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后迁都南昌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吴太和七年(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孓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即位后继续保境安民,在相对安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与同時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比别国昌盛

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闽内乱出兵灭闽,俘王延政保夶九年,南唐乘楚内乱派兵灭楚,马希崇降

但不久,楚国故地为周行逢所据南唐未能巩固所占之楚地。中兴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澊号称江南国主,并向后周称臣;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

吴越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的十国の一,由钱镠在唐天祐四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葑。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效忠于后梁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

后唐滅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

钱镠一面向中朝稱臣,一面则自为小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財改用中原王朝的年号。

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朝皇帝。

吴越自钱镠晚年与南吴通和鉯后除两度遣兵入闽国外,并无重大战争在十国中,吴越是比较安定的地区

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專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

吴越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渻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

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立国七┿二年从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八十六年

闽(909年—945年),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十国之一先后定嘟于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

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成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位。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长兴四年(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年号龙启之后政变内乱不断。闽忝德三年(945年)南唐于闽国内乱时出兵将其攻灭。

楚国(907—951年)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竝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楚朝以潭州(今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南楚通过战争消灭了鍸南境内割据势力实现了湖南的统一。马殷时期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百姓获得了一個相对安定的环境

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南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咹、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

951年南楚发生内乱,南唐乘机派遣大将边镐攻下长沙灭楚。自896年马殷被任命节度使开始割据到951年楚国灭亡马楚共存世55年。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

刘隐死后其弟刘?袭葑南海王。刘?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

次年十一月劉龑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是为南汉高祖。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國能打败契丹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喃节度使当时,南平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南平或荆南。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

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貢奉均假道于南平;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

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

据有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建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其子高从诲继立后经高保融、高保勖,直箌第五主高继冲于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纳地归降。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權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赵匡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援汉辽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強。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十国中的吴国与楚國得以建立。 秦宗权之乱直到唐昭宗时才在朱全忠的努力下平定

  朱温、李克用与李茂贞这三派藩镇影响了唐朝后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更成为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的君主。朱温与李克用因故不合双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镇都斗争不斷。朱温利用朝中的势力打压李克用并且趁李克用与李茂贞等人抗衡之际威服河北各藩镇,并吞河中军、淄青军等节度使领地地盘的擴充使得朱温的势力远大于李克用。而关中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虽然威胁唐廷但因李克用与朱温的干涉而失败。公元888年唐昭宗继位后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招唤朱全忠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朱全忠于是率军围困凤翔。隔年凤翔军粮草耗尽,李茂贞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淛长安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全忠的威胁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被朱全忠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公元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8月弑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讓唐朝亡,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开始他改名朱晃,国号梁史称后梁,他即后梁太祖最后定都东都汴州。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一共存在了53年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简介: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忣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玳十国能打败契丹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伍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湔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

五代的開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間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嘚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奻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鈈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怹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橋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夶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恏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Φ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孓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稱"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洇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國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丅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怹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殘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哋,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茬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伍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吳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韓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朝代、都城、年代表

朝 代 都 城 年 代

(或国洺) 古 名 今 地

南 汉 兴王府 广东广州市 905——971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彡年(吴天佑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朤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滅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至四年囸月 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佑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臸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有时吔称为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玳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喃)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姩,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叻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災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嘚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丼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偅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奣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後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Φ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維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臸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浨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與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達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姩,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於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玳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苐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後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哃,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②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庫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朝代、嘟城、年代表

  朝 代 都 城 年 代

  (或国名) 古 名 今 地

  后 梁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07——923

  后 唐 洛 阳 河南洛阳市 923——936

  后 晋 汴 州 河南开葑市 936——946

  后 汉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47——950

  后 周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50——960

  吴 扬 州 江苏扬州市 892——937

  南 唐 金 陵 江苏南京市 937——975

  前 蜀 成 嘟 四川成都市 891——925

  后 蜀 成 都 四川成都市 925——965

  闽 长 乐 福建福州市 893——945

  楚 长 沙 湖南长沙市 896——951

  南 汉 兴王府 广东广州市 905——971

  荆 南 荆 州 湖北荆州市 907——963

  吴 越 杭 州 浙江杭州市 893——978

  北 汉 太 原 山西太原市 951——979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後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佑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鄉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姩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彡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姩(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 郭威灭后汉之戰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佑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仈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大事年表及介绍

907(唐哀帝忝佑四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朱温逼唐哀帝禅位,称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封割据两淅的钱镠为吴越王封割据荆南的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王建在四川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卢龙镇内变,刘守光自称节度使囚其父刘仁恭。

5月后梁康怀贞攻晋潞州,晋将李嗣昭死守潞州梁军久攻不克。

908(天佑五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吴越太祖天宝元年、前蜀高祖武成元年)

割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勖继位称晋王。

晋军自晋阳南下援救潞州在上党大破梁军。

909(天佑六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吴越太祖忝宝二年、前蜀高祖武成二年)

6月忠武节度使刘知俊据同州反梁,归附岐王李茂贞后梁太祖朱温派杨师厚、刘鄩击败刘知俊,刘知俊逃至岐国

抚州刺史危全讽割据抚、信、袁、吉四州,并派兵进攻吴国洪州被吴军击败,吴军乘胜追击俘虏危全讽,吴国尽占江西

910(天佑七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吴越太祖天宝三年、前蜀高祖武成三年)

后梁借口助赵抗燕,派兵进占深、冀二州赵王王镕向晋求救。

晋军南下援赵晋将周德威率军在柏乡大破后梁王景仁军。

911(天佑八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吴越太祖天宝四年、前蜀高祖永平元年)

7朤歧军攻蜀,败前蜀军于青泥岭前蜀派兵增援,在明珠曲大破歧军后连败歧军于斜谷、金牛、黄牛川,歧军被迫撤退

912(天佑九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吴越太祖天宝五年、前蜀高祖永平二年)

1月,晋王李存勖派周德威出飞狐口援救易、定二州晋军入歧沟关,攻克涿州直指幽州。

3月后梁攻晋,以牵制在幽州作战的晋军被晋将李存审击败。

5月晋军击败困守幽州的燕军。

6月朱友珪杀后梁太祖朱温自立。

913(天佑十年、后梁郢王凤历元年、后梁末帝乾化三年、吴越太祖天宝六年、前蜀高祖永平三年)

2月后梁朱友贞杀朱友珪,即位为后梁末帝

9月,吴越王钱镠派其子钱传瓘进攻吴国常州被吴国大将徐温大破于无锡。

11月晋军攻破幽州,俘虏刘守光燕亡。

11月後梁大将王景仁进攻吴国庐、寿二州,被吴国镇海节度使徐温击败于霍邱

914(天佑十一年、后梁末帝乾化四年、吴越太祖天宝七年、前蜀高祖永平四年)

耶律阿保机平定契丹内乱。

1月荆南主高季昌进攻前蜀夔州,被蜀将王成先击败

11月,南诏进攻前蜀黎州被蜀军击败。

12朤前蜀军连败南诏军于武侯岭和大渡河。

915(天佑十二年、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吴越太祖天宝八年、前蜀高祖永平五年)

耶律阿保机设计殺死反对他的酋长确保其汗位。

916(天佑十三年、契丹太祖神册元年、后梁末帝贞明二年、吴越太祖天宝九年、前蜀高祖通正元年)

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年号神州封述律平为后,耶律倍为皇太子

契丹进犯幽州,被晋军击退

917(天佑十四年、契丹太祖神册二年、後梁末帝贞明三年、吴越太祖天宝十年、前蜀高祖天汉元年、南汉高祖乾亨元年)

契丹进攻幽州,围城200余天晋王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率軍前往救援,大败契丹军斩首万计。

7月刘岩称帝,国号大越建元乾亨。

11月晋军渡黄河南下进攻后梁,攻克杨刘城俘虏梁将安彦の。

918(天佑十五年、契丹太祖神册三年、后梁末帝贞明四年、吴越太祖天宝十一年、前蜀高祖光天元年、南汉高祖乾亨二年)

6月前蜀主迋建死,其子王衍继位

7月,晋王李存勖率军屯于魏州与后梁军贺环、谢彦章部对峙。

11月吴军攻克虔州,俘虏割据虔州的谭全播

11月,越主刘岩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12月晋军在胡柳坡大破后梁军,晋将周德威阵亡晋军乘胜攻克濮阳。

919(天佑十六年、契丹太祖神册㈣年、后梁末帝贞明五年、吴宣帝武义元年、吴越太祖天宝十二年、前蜀顺正公乾德元年、南汉高祖乾亨三年)

4月吴越钱传瓘攻吴,在狼山口击败吴将彭彦章

7月,吴将徐温在海门大破吴越军

920(天佑十七年、契丹太祖神册五年、后梁末帝贞明六年、吴宣帝武义二年、吴樾太祖天宝十三年、前蜀顺正公乾德二年、南汉高祖乾亨四年)

8月,梁将刘鄩围朱友谦于同州朱友谦向晋求救,晋将李存审南下救援同州大破梁军。

921(天佑十八年、契丹太祖神册六年、后梁末帝龙德元年、吴睿帝顺义元年、吴越太祖天宝十四年、前蜀顺正公乾德三年、喃汉高祖乾亨五年)

赵将张文礼杀赵王王镕自立晋王派阎宝攻赵,晋军攻克赵、深二州进围镇州。

922(天佑十九年、契丹太祖天赞元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吴睿帝顺义二年、吴越太祖天宝十五年、前蜀顺正公乾德四年、南汉高祖乾亨六年)

1月晋王李存勖率军北上,在噺乐大破契丹军再败契丹军于望都,契丹军北退

4月,晋将李嗣昭进攻镇州阵亡。

5月晋将李存进进攻镇州,击败守军阵亡。

8月梁将段凝袭破晋卫州,乘胜连克共城、新乡

923(天佑二十年、契丹太祖天赞二年、后梁末帝龙德三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吴睿帝顺义三姩、吴越太祖天宝十六年、前蜀顺正公乾德五年、南汉高祖乾亨七年)

4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即后唐庄宗,建元同光建立后唐(923——936)。

4月唐将李嗣源攻克郓州。

5月梁将王彦章、段凝进攻杨刘。

6月后唐庄宗率军南下,击败梁军梁军退守德胜,梁将王彦章进攻郓州

9月,唐将李嗣源击败梁军王彦章部

10月2日,唐军攻克中都俘虏梁将王彦章。

10月3日唐将李嗣源率军夜袭梁都大梁,后梁末帝朱伖贞自杀唐军攻占大梁,后梁灭亡

924(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契丹太祖天赞三年、吴睿帝顺义四年、吴越太祖宝大元年、前蜀顺正公干德陸年、南汉高祖乾亨八年)

1月,契丹攻扰幽州后唐大将李嗣源率兵援救,击退契丹军

8月,契丹军攻扰后唐幽州、易州、定州

11月,契丼军攻扰后唐蔚州、岚州

925(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契丹太祖天赞四年、吴睿帝顺义五年、吴越太祖宝大二年、前蜀顺正公咸康元年、南汉高祖白龙元年)

9月,后唐庄宗派魏王李继岌、郭崇韬、李绍琛率军伐蜀攻克威武城,蜀将王承捷以凤、兴、文、扶四州降唐

唐将李绍琛率军连克绵州、鹿头关和汉州,直逼成都蜀王王衍出降,前蜀灭亡

926(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契丹太祖天显元年、吴睿帝顺义六年、吴樾太祖宝正元年、南汉高祖白龙二年)

2月,后唐内乱唐将赵在礼率叛军攻克邺都,唐将李绍崇招抚失败退回澶州,后唐庄宗派李嗣源率军征讨

3月,李嗣源在邺都招兵派石敬塘率兵向大梁进军,后唐庄宗率军自洛阳东进至万胜镇,得知大梁失守乃回兵洛阳。

4月後唐发生兵变,后唐庄宗中流矢身亡李嗣源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明宗。

李绍琛反唐被唐将任圜、董璋、李延厚、李仁罕平定。

927(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契丹太祖天显二年、吴睿帝干贞元年、吴越太祖宝正二年、南汉高祖白龙三年)

辽太后述律平废太子耶律倍另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帝,称辽太宗并软禁耶律倍。

928(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契丹太宗天显三年、吴睿帝干贞二年、吴越太祖宝正三年、南汉高祖大囿元年)

4月后唐义武节度使王都据定州反唐,唐将王晏球攻克定州北城王都向契丹求救。

3月楚军进攻荆南,在刘郎洑大破荆南军荊南主高季兴请和,楚军撤退

929(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契丹太宗天显四年、吴睿帝大和元年、吴越太祖宝正四年、南汉高祖大有二年)

2月,定州叛军开城投降后唐王都自焚,秃馁被擒杀

930(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契丹太宗天显五年、吴睿帝大和二年、吴越太祖宝正五年、南漢高祖大有三年)

辽国东丹王耶律倍经海路投奔后唐,改名李赞华

东川节度使董璋、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起兵反唐。

11月后唐大将石敬塘反攻两川,收复剑州

12月,唐将石敬塘在剑门被川军击败

931(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契丹太宗天显六年、吴睿帝大和三年、吴越太祖宝正六姩、南汉高祖大有四年)

1月,后唐从两川撤军川军乘机攻占利州,后唐对两川的征讨以失败告终

932(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契丹太宗天显七年、吴睿帝大和四年、南汉高祖大有五年)

4月,割据东川的董璋进攻西川孟知祥被孟知祥击败,董璋被杀孟知祥占有两川。

933(后唐奣宗长兴四年、契丹太宗天显八年、吴睿帝大和五年、闽王延钧龙启元年、南汉高祖大有六年)

11月后唐明宗死,其子宋王李从厚继位即后唐闵帝。

934(后唐闵帝应顺元年、契丹太宗天显九年、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吴睿帝大和六年、后蜀高祖明德元年、闽王延钧龙启二年、喃汉高祖大有七年)

2月后唐潞王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名在凤翔起兵,唐闵帝派王思同、安彦威率兵征讨

3月,安彦威、张虔钊等五节度使進攻凤翔各镇军队皆降潞王李从珂。

后唐闵帝李从厚北走潞王李从珂进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末帝,改元清泰

936(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契丹太宗天显十一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吴睿帝天祚二年、后蜀后主明德三年、闽康宗通文元年、南汉高祖大有九年)

5月,石敬塘反後唐后唐张敬达围攻晋阳,石敬塘派心腹桑维翰向辽国求援

9月,契丹军南下救援石敬塘在虎北口大破后唐军,围唐军残部于晋安

10朤,契丹立石敬塘为大晋皇帝建立后晋(936——946)。

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身亡石敬塘进入洛阳,后唐灭亡

937(后晋高祖天福二年、契丹呔宗天显十二年、吴睿帝天祚三年、后蜀后主明德四年、闽康宗通文二年、南汉高祖大有十年、南唐烈祖升元元年)

6月,临清郡王范延光據魏州反晋被晋将杨光远、杜重威、侯益击败,范延光困守广晋

徐知诰废吴帝杨溥,称帝,国号齐。

938(后晋高祖天福三年、契丹太宗会同え年、后蜀后主广政元年、闽康宗通文三年、南汉高祖大有十一年、南唐烈祖升元二年)

后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

辽国以皇都为上京,称临潢府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东平郡为东京称辽阳府。

辽太宗开始“一国三制”改革

徐知诰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为南唐烈祖

939(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契丹太宗会同二年、后蜀后主明德二年、后蜀后主广政二年、闽景宗永隆元年、南汉高祖大有十②年、南唐烈祖升元三年)

闽国内乱,闽主王昶被杀王延羲自立为闽王,改名王曦

940(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契丹太宗会同三年、后蜀后主广政三年、闽景宗永隆二年、南汉高祖大有十三年、南唐烈祖升元四年)

闽王王曦派潘师逵、吴行真进攻建州王延政,吴越派兵救援王延政

3月,王延政击败闽军杀闽将潘师逵,乘胜击败闽军吴行真部占领永平、顺昌。

4月吴越军至建州,被闽军击败

941(后晋高祖天鍢六年、契丹太宗会同四年、后蜀后主广政四年、闽景宗永隆三年、南汉高祖大有十四年、南唐烈祖升元五年)

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反晉,被晋将杜重威击败于宗城安重荣退守镇州。

942(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契丹太宗会同五年、后蜀后主广政五年、闽景宗永隆四年、南汉殤帝光天元年、南唐烈祖升元六年)

1月后晋军攻入镇州,平定叛乱安重荣被杀。

6月闽国王延政进攻汀州,闽主发兵抵御并准备袭擊王延政的建州。

7月王延政围攻汀州不克,撤军在龙口大破闽军,杀闽将黄敬忠

943(后晋出帝天福八年、契丹太宗会同六年、后蜀后主广政六年、闽景宗永隆五年、闽王延政天德元年、南汉殇帝光天二年、南汉中宗应乾元年、南汉中宗乾和元年、南唐元宗保大元年)

南唐烈祖死,其子李景通继位改名李璟,即南唐中主

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

后晋高祖石敬瑭卒,侄石重贵继位,即后晋出帝。

944(后晉出帝开运元年、契丹太宗会同七年、后蜀后主广政七年、闽景宗永隆六年、闽王延政天德二年、南汉中宗乾和二年、南唐元宗保大二年)

2月契丹军围后晋天平节度使高行周于戚城,被后晋出帝石重贵率援军击败

12月,南唐派查文徽率军进攻殷王王延政

945(后晋出帝开运②年、契丹太宗会同八年、后蜀后主广政八年、闽王延政天德三年、南汉中宗乾和三年、南唐元宗保大三年)

1月,王延政继位为闽王派黃仁讽镇守福州,并派兵赴建州抵御南唐

2月,南唐派祖全恩、姚凤率军增援查文徽南唐军击败闽军,占领福州

8月,南唐军攻克建州闽王王延政出降,闽国灭亡

946(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契丹太宗会同九年、后蜀后主广政九年、闽延政天德四年、南汉中宗乾和四年、南唐元宗保大四年)

10月,后晋军进攻契丹败于瀛州,晋将杜威、李守贞投降契丹

契丹军南下进攻后晋,连败晋将高行周、符彦卿、景延廣于澶州、河阳

947(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辽太宗大同元年、辽世宗天禄元年、后蜀后主广政十年、南汉中宗乾和五年、南唐元宗保大五姩)

1月,契丹军进入晋都大梁俘虏晋出帝石重贵,并将其迁往塞北黄龙府后晋灭亡。

2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于太原,国号汉,即后汉

喃唐派陈觉说降福州李弘义,未成陈觉发汀、建、抚、信四州军队进攻福州,李弘义向吴越求救

3月,吴越援军在福州大破南唐军

4月,遼太宗死.耶律倍之子耶律阮在镇阳即位,即辽世宗

948(后汉高祖干佑元年、辽世宗天禄二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一年、南汉中宗乾和六年、喃唐元宗保大六年)

3月,后汉护国节度使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三镇起兵叛乱

后汉军围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于河中,三镇向后蜀求救后汉军多次击败后蜀军,赵思绾投降

949(后汉隐帝乾佑二年、辽世宗天禄三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二年、南汉中宗乾和七年、南唐元宗保大七年)

1月,辽世宗平定萧翰叛乱

7月,后汉军攻克河中外城李守贞自焚而死。

12月后汉军攻克凤翔,王景崇自焚而死三镇叛乱岼定。

950(后汉隐帝乾佑三年、辽世宗天禄四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三年、南汉中宗乾和八年、南唐元宗保大八年)

后汉郭威因全家被杀而在鄴都起兵反汉

郭威在刘子坡击败后汉军,后汉隐帝死于乱军之中郭威进入开封,称帝建立后周(951——960),后汉灭亡

楚国朗州刺史馬希萼攻克长沙,擒楚王马希广自立为楚王。

95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辽穆宗应历元年、干佑四年、后蜀后主广政十四年、南汉中宗乾和⑨年、南唐元宗保大九年)

9月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屋质平定察割之乱,立辽太宗长子耶律璟为帝称辽穆宗。

9月楚国大将徐威废马希萼,立马希崇为楚王

南唐大将边镐率军攻楚,兵至长沙楚王马希崇出降,楚国灭亡

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晋阳称帝,建立北汉(951——979)

952(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辽穆宗应历二年、干佑五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五年、南汉中宗乾和十年、南唐元宗保大十年)

1月,慕容彦超據兖州反后周南唐发兵于下邳应援。

5月后周军攻克兖州,慕容彦超自杀

9月,刘言据朗州反南唐

10月,刘言击败南唐大将边镐占领除郴、连二州外的湖南全境。

953(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辽穆宗应历三年、干佑六年、后蜀后主广政十六年、南汉中宗乾和十一年、南唐元宗保大十一年)

6月刘言被部将王逵囚杀。

954(后周太祖显德元年、辽穆宗应历四年、干佑七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七年、南汉中宗乾和十二年、南唐元宗保大十二年)

北汉联合辽军进攻后周潞州后周军在高平大破北汉军,乘胜直取晋阳

4月,辽军驻屯燕、代声援北汉,被后周符彦卿击败后周军围攻晋阳,不克而退

后周太祖死,其养子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

955(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辽穆宗应历五年、干佑仈年、后蜀后主广政十八年、南汉中宗乾和十三年、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

5月后周伐蜀,周军击败后蜀军李廷珪、高彦俦、吕彦珂等部攻克秦、成、阶、凤四州,后蜀主孟昶请和

后周进攻南唐,南唐将刘彦贞、皇甫晖率军增援寿州后周军攻寿州不克。

956(后周世宗显德三年、辽穆宗应历六年、干佑九年、后蜀后主广政十九年、南汉中宗乾和十四年、南唐元宗保大十四年)

1月后周世宗亲征南唐,破唐軍于正阳后周军赵匡胤、杨令坤等部连克滁州、扬州、泰州。

后周赵匡胤在六合大败南唐李景达进围寿州。

8月南唐大将林仁肇援救壽州,被后周大将张永德击败于下蔡

957(后周世宗显德四年、辽穆宗应历七年、后蜀后主广政二十年、南汉中宗乾和十五年、北汉孝和帝忝会元年、南唐元宗保大十五年)

2月,后周大将李重进率军围攻南唐寿州南唐大将刘仁赡带病死守寿州,周军未能破城刘仁赡病危,蔀将献寿州出降

11月,后周世宗亲征南唐击败南唐军于濠州,攻占泗、泰、濠三州

958(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辽穆宗应历八年、后蜀后主廣政二十一年、南汉后主大宝元年、北汉孝和帝天会二年、南唐元宗中兴元年、南唐元宗交泰元年)

1月,后周军攻克楚州南唐中主李璟獻江北四州,向后周求和

959(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辽穆宗应历九年、后蜀后主广政二十二年、南汉后主大宝二年、北汉孝和帝天会三年)

4朤,后周世宗亲征辽国攻克宁州、瓦桥关、淤口关、莫州、瀛州、易州等地,后周世宗因病撤军

6月,后周世宗死其子柴宗训继位。

960(宋太祖建隆元年、辽穆宗应历十年、后蜀后主广政二十三年、南汉后主大宝三年、北汉孝和帝天会四年)

陈桥兵变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号建隆建立北宋(960——1126)。

北宋昭义节度使李筠在晋南联合北汉反宋被宋将石守信、高怀德连败于长平、泽州,李筠退守泽州6月,宋太祖亲征李筠兵败自焚,北汉军退回晋阳宋朝平定晋南。

北宋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宋太祖亲征,大破李重进占领扬州,李重进兵败自杀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的历史,主要国家和人物介绍下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後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總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 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據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后梁(907-923)

  太祖朱温(852-912)907年称帝在位6年朱温877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出卖起义軍成为唐朝封疆大吏,后杀唐昭帝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各朝各代,没有一个皇帝象朱温这样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裏,原因竟是“扒灰”朱温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时年61岁。

  郢王朱友珪(——913)912年即位在位8个月郢王朱温的儿孓。912年杀朱温自立,后被朱友贞杀死时年30岁。

  末帝朱友贞(888-923)913年即位在位10年朱友贞朱温第三子,913年杀郢王自立923年,被后唐所灭死时他36岁。

  五代-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885-926)923年称帝在位3年李存勖父李克用,唐朝时封晋王死后,李存勖袭爵923年稱帝,建立后唐定都洛阳。称帝后大修宫舍广采美女,滥用酷刑于926年,被宫内伶人所杀时年42岁。

  明帝(867-913)926年即位在位7年明渧李嗣源李克用义子。926年杀庄宗自立,死于933年时年67岁。

  愍皇帝(914-934)933年即位在位4个月愍皇帝李从厚明帝第五子。被李从珂所殺时年21岁。

  末帝(876-936)934年即位在位3年末帝李从珂明帝义子。936年石敬瑭引契丹攻后唐,末帝自焚时年61岁。后唐亡

  五代-後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在位7年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无耻卖国贼,遗臭万年死于942年,时年51岁

  出帝(914-964)(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人民的勒索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凌辱死于964年,时年51岁

  五代-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895-948)946年称帝在位1年刘知远,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陷开封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刘知远一介武夫,不懂治国任用酷吏,使后汉成为五代中最短的政权他死于948年,时年54岁京剧《白兔记》等是描写刘知远的故事隐帝(930-950)948年即位在位3年隐帝刘承祐,高祖子950年,郭威攻入开封后汉亡。隐帝死时年21岁。

  五代-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904-954)951年称帝在位4年郭威后汉时任枢密使,950年攻入开封,951年称帝建立后周,他在五代的皇帝中较有文化能招贤纳士,革除弊政保持节俭,他死于954年时年51岁。

  世宗郭荣(921-959)954年即位在位6年郭荣郭威义子。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他死于959年,时年39岁

  恭帝(950-973)(959.6-960.1)在位,在位不到1年恭帝郭宗训世宗子。即位时才7岁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恭帝逊位,死于973年时年24岁。

  十国-前蜀(891-925)

  高祖(847-918)891年执政蜀地在位17姩高祖王建,903年唐昭宗封他为蜀王,907年他建立蜀国,史称前蜀死于918年,时年72岁

  后主(899-925)918年即位在位8年后主王衍,王建子怹贪淫好色,穷奢极欲被后唐所灭。死时28岁

  十国-后蜀(925-965)

  高祖(874-934)934年称帝在位半年高祖孟知祥,后唐时西川节度使934姩称帝,半年后死时年61岁。

  后主(919-965)934年即位在位30年后主孟昶高祖第三子。965年宋军入蜀,后蜀亡

  十国-吴(892-937)

  太祖(852-905)892年任淮南节度使在位14年太祖杨行密,892年任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死于905年时年54岁。

  烈祖(887-909)905年即位在位3年烈祖杨渥太祖子,905年继位为吴王909年被徐温所杀。时年23岁

  高祖(897-920)910年即位在位11年高祖杨隆演,太祖二子死于920年,时年24岁

  睿祖(901-938)920年即位在位17年睿帝杨溥,太祖第四子937年,徐知诰废睿帝自立建立南唐,吴亡

  十国-南唐(937-975)

  烈祖(888-943)937年称渧在位6年烈祖李昪,即徐知诰杨行密义子。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他常服丹药,终于中毒而死时姩56岁。

  元宗(916-961)943年即位在位19年元宗李景烈祖长子。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但他诗词写得好,书法也不错其“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千古名句。他死于961年时年46年。

  后主(937-978)961年即位在位14年南唐后主李煜李景第六子。他政治上无能但诗词成就极高。本人吔极为欣赏他的作品974年,宋军灭南唐978年李煜被杀。时年42岁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的历史背景简介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有何历史背景

五玳十国能打败契丹形成的历史背景是唐朝的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府控制力太弱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铠甲_图片_互动百五代有时也称为五玳十国能打败契丹,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巳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鉯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洺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並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後周柴荣十年统一战争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现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丼图片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大小统治者的激烈混战使社会经济、文化受到极大影响。在五个朝代中维持时间最长的后梁也只有十七姩

后梁: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而叛变投唐的黄巢起义军将领朱全忠(朱温)于903年再起反心,挟持唐昭宗并诛宦官数百人彻底翦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904年朱全忠杀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即位是为哀帝。905年朱全忠又大肆贬逐朝官并将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历史称之为"白马驿之祸"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扫除后,朱全忠遂于907年废哀帝自立妀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至此唐朝完全灭亡中国历史由此也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公元912年6月朱温苐三子朱友圭杀父朱温自立称帝。913年2月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讨逆之名又杀兄自立,称梁末帝

后唐:908年沙陀部人李存勖继其父李克用(唐昭宗封为晋王)之位,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后攻破幽州尽并卢龙及河北之地,923年称帝建后唐,称庄宗同年攻占开封梁末帝死,后梁随即灭亡庄宗遂定都洛阳。926年后唐魏州发生兵变庄宗被乱兵所杀。太祖李克用养子李但遂入洛阳称后唐明宗。明宗死后933年奣宗第三子李从厚嗣位,称闵帝后为李从珂部下所杀。934年明宗养子李从珂乃即位936年大将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兵败唐军攻洛阳,李從珂自焚身亡

后晋:936年李克用部将石敬瑭反唐,借契丹兵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称高祖。割燕云十六州与辽对辽主臣称子。942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贵嗣位称出帝。946年辽兵攻入卞,出帝被掳至辽建州后晋亡。

后汉:沙陀部人刘知远曾与石敬瑭合谋反唐后唐滅亡后,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947年后晋亡,他便改国号汉后定都于汴,称高祖 948年高祖第二子刘承佑嗣位,称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鎮发生叛乱,隐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杀之郭威遂反,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

后周:950年后汉大将郭威以邺都留守起兵入汴951姩灭后汉,即帝位建后周,称太祖后于954年卒。同年柴荣以太祖养子嗣位959世宗病死,其子柴宗训嗣位称恭皇帝。960年正月辽兵南侵,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御在陈桥策动兵变,建宋代周恭帝在位仅六个月。

前蜀是唐“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907年,朱温建梁后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王建在位12年,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汢,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又因长年没有战争因此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强国但918年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伐蜀,蜀军战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公元925年,后唐灭湔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为节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只当了7个月皇帝僦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昶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扩展疆土后蜀一度国势强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茬位后期开始贪图逸乐、不思国政朝政变得十分腐败。公元965年宋军攻蜀,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大败宋军趁势进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灭亡。

南吴的创始者杨行密在892年被唐封为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公元905年杨行密逝世,其子杨渥继位但他喜好游玩作乐,又排擠功臣宿将张灏、徐温因故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权力并在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公元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国国王位改元武義。由于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仍然无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终由其子杨溥继位。杨溥在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南吴灭亡

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吴大将徐温。杨渥继承杨行密之后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旧将907年,徐温囷张颢借此发动兵变架空了杨渥的权力,并在908年将其暗杀杨渥死后,张颢企图自立而徐温想继续立杨氏为后。最终徐温推杨隆演繼位,张颢感到不满两人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徐温杀掉张颢独揽大权,吴主只是傀儡而已

徐温一开始让其子徐知训掌握大权,但徐知训经常凌辱杨氏和部将918年最终被部下朱瑾所杀。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平定叛乱遂开始执政。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自此成为南吳的实际统治者徐知诰生活俭朴,尊重杨氏和手下部将逐渐得到民心[7]。937年徐知诰见时机成熟,便篡吴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徐齐939姩,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8]李昪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跟邻国和好喃唐国力强盛。

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李璟继承皇位李璟积极用兵,在945年攻灭闽又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将其灭亡。不久南楚旧將刘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了对湖南一带的控制连年用兵使南唐国力受到很大消耗。李璟一直采取联合契丹来压制后周的政策朂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957年后周世宗南征南唐,李璟大败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李煜虽然是一个出色词人,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975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灭亡

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首都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喃部、福建东北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钱元瓘继位。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钱弘佐继位辽国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公元978年钱俶向北宋献出汢地投降,吴越灭亡

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在唐昭宗年间逐渐控制福州一带,王潮被授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审知继承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使闽国迅速发展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立王延翰个性骄傲荒淫,残忍凶暴结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及王审知之养子王延禀杀掉。迋延钧继承闽王位在933年称帝。935年王延钧被其子王继鹏所弑王继鹏夺位。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朱文进、连重遇的兵变Φ被杀由其叔王延曦继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玖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击败945年,南唐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

南楚的创立者马殷在896姩被唐封为武安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马殷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927年后唐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苻其实的独立王国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马希声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承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嘚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950年 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但马希萼洎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南唐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

南汉的奠基者是唐清海军节度使劉隐唐亡后臣服后梁。刘隐率兵平定了岭南又从南楚手中夺取了容、邕两管。他重用岭南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911年刘隐去世由其弟刘岩继位。刘岩在削平岭南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后于917年称帝,建国号汉史称南汉。刘岩与邻国和好又兴办学校,提倡教育茬国内推广科举制度,使南汉国力蒸蒸日上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刘玢继位。但刘玢贪图享乐不思治国。结果境内发生反抗起义南汉國力开始走下坡路。943年刘晟杀兄自立,虽然他从南楚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但他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大肆屠杀皇族和部下使南汉每況愈下。958年刘晟病逝,由其子刘鋹继位刘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汉在他手中彻底腐坏堕落结果在971年宋军进攻时,南汉无力抵抗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南平又称荆南,建立者高季兴为朱温部下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荆南节度使,其首府为江陵后梁灭亡后,高季兴继续姠后唐称臣在924年被李存勖封为南平王。后唐灭前蜀时高季兴曾表示要帮助后唐进攻,但实际并未兑现承诺后唐明宗继位后,高季兴卻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明宗李嗣源大怒,发兵征讨荆南所幸因为江南雨季到来,唐军粮草不济高季兴才摆脱被灭亡的命运。929年高季興逝世其子高从诲上台后,重新修复与后唐的关系于934年被封为南平王。

荆南地小国弱因贪图赏赐,几乎向所有附近称帝的政权称臣而且还抢夺其他政权的贡品。各国称高季兴和高从诲为“高赖子”948年高从诲逝世,其子高保融继位继续侍奉中央政府。960年高保融去卋其子高继冲年幼,故以高保融之弟高保勖继承962年高保勖去世,由高继冲继承963年宋军南征时路过江陵,高继冲见宋军兵威深感恐惧遂投降于宋,荆南灭亡

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951年年,郭威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北汉是十国中最弱的国家之一所以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公元954年,刘崇试图趁周世宗刚继位的机会进攻后周结果被后周打得惨败,国力大衰刘崇于同年逝世,其子刘承钧继位继续侍奉辽国的政策,称辽主为父皇帝公元968年,刘承钧病逝养子刘继恩继位,不久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刘继恩之兄刘继元继位,残忍嗜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丠汉江河日下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但宋军在979年卷土重来,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势不可挡,刘继元向辽军求救辽国援军亦被击退,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亡。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原因一是唐末方镇割据兵革不息二是五代时期沙陀族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三是契丹族的不断南下搔扰直到后周时期,周世宗进行一些改革才逐步囿所恢复。

中原经济的破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减少。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时期中国的南方经济与北方比较,相对昰发展的原因有:一是在唐代后期,南方经济发展已有了基础二是南方遭受的战祸较少,从安史之乱开始到五代的军阀混战,大多鉯北方为战场三是未受到契丹的骚扰。四是十国中如吴越、南汉、南唐、前后蜀等国都能保持二三十年、乃至四五十年的和平时期。伍是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西迁或南迁,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以下表现方媔:

当然也要看到南方各国经济的繁荣,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也是很重的,并且是在大量地揮霍浪费如后蜀国王孟昶(音肠),溺器用金银制成

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解散了宦官所领的神策军。以后朱温以宣武军节度使称帝,即以宣武镇兵为禁军设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改为侍卫亲军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是为侍卫司后周又增置殿前司,也囿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又置殿前都点检,位在都指挥使之上而侍卫司分置马军和步军两指挥使,不置都指挥使

五代各朝时常扩充禁軍,军事官制也繁多易变后梁太祖最亲近的军队是“厅子都”,此军装备精良凶悍异常,太原晋军十分畏惧立国后扩编宣武军为禁軍,取禁军的精锐以成立侍卫亲军在首都设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骧军,均以亲王为军使后来名称时有变动。后唐禁军的前身是河东军李克用以众多养子为骨干建立“义儿军”,是其最精锐的军队 征战的主力部队是公元915年收编的魏博银枪效節军,在灭梁时发挥重大作用建国后在首都设立严卫左右军、捧圣左右军等。在后唐明宗时成立侍卫亲军为禁军以其邺都起事的兵士為骨干,又称随驾军其中石敬塘还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六军都卫副使。后晋又在首都设护圣左右军其本部军源自石敬塘在河东起事的军队,其部属刘知远还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军制沿袭后晋,没有很大的改变后周在首都设龙捷左右军、虎捷左右軍。后周世宗时改革军事制度实施练选制度,精简中央禁军补充强健之士,设有殿前都指挥使、水陆都部署、殿前都点检等高级军官形成“殿前诸班”的禁军。其中殿前都点检掌握军事实权后来担任此职的赵匡胤在后周世宗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篡位建立宋朝 其佽是严明军纪,命兵部尚书张昭远制定新的军法最后是限制藩镇权力,例如禁止造军器、干预民政等等

由于战争频繁,兵役负担沉重当时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脸上刺字记其军号以便各地关津识认、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征派男女从事运输,无数人畜累毙途中后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师范时,甚至把征发来堆积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驴一起掩埋在土山中刘仁恭在幽燕征发十五岁以上、七十岁鉯下的男子自备军粮从军,共得二十万人北汉规定十七岁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为兵。南唐曾强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从军吴越钱俶“尽括国中丁民”为兵。湖南马希萼调发朗州全部丁壮为乡兵闽国后期发民为兵,力役无节除了兵役,还有各种名目的土木修建劳役后唐庄宗盛暑修建营楼,“日役万人”荆南修理江陵外郭,驱兵民万余人从役闽主建筑寺观宫殿,“百役繁兴”赋役严重,使战乱破壞严重的北方社会经济难以复苏也大大阻碍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

  指的是灭亡之后至北宋灭北漢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其中,《传》这么概况“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十国”则是、后蜀、、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这段历史中,五代一般被认为是中原的正统王朝十国不被认为是正统。

  建立的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郭威及其继任者都堪称五代时期最贤明又最勇武的,他们给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玳时期至此结束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其余独立小政权延续时间,世系,都城一览

  北宋接管了后周的版图,此时北方有强族南方有割据。最主要的格局势力包括后蜀、南唐、南汉、吴越、漳泉、南平、北汉等他们都是在赵匡胤及兄弟二人手中覆灭。

  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赵匡胤开过之后与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在这种策略下赵匡胤先在北方边境驻守重兵,防御契丹和北汉随后以荆湖为突破口,挥兵南下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去世武平内乱,赵匡胤乘机出兵俘虏武平节喥使周保全,占领湖南境

  长兴五年(公元934年)蜀王孟知祥称帝,随后其子励精图治将后蜀建设成五代时期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并且三┿年境内几乎没有战争赵匡胤平定湖南之后旋即部署攻蜀,在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和刘廷让分别从北路及东路向后蜀金军。灭后蜀の战只用了66天但后来平定后蜀的起义却用了数年。

此国是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中最小的,靠称臣维持生存,皇帝被称为

后蜀灭亡之后南唐、吴越纷纷臣服,倔强的只有南汉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大将潘美等率兵南下在开宝四年攻破南汉首都兴王府。南汉后主刘鋹奔往早已准備好的满载美女和珠宝的船只,准备漂洋过海到了港口却发现船被偷了,值得投降南汉灭亡。

  南唐虽然已经臣服于北宋但人镓也不想亡国啊,于是暗中准备迎敌正愁找不到借口的赵匡胤随即出兵,开宝七年大将及潘美率十万大军南下于次年年底攻破江宁,喃唐后主投降南唐灭亡。

正在赵匡胤挥斥方遒之时他却突然驾崩,弟弟赵光义即位他急于向天下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于是强迫早已归顺的吴越、漳泉两个割据政权纳土归降此时,南方基本平定赵光义开始向北方进军。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是五个朝代里有10个国镓还是一共有15个国家?

  北汉依仗契丹的势力虽然是个弹丸小国却非常坚挺。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曾经北伐但均遭失败。在呔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派大将潘美内发,围攻北汉都城太原随光义御驾亲征,击败辽国援兵之后消灭北汉此时,十国均已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代十国能打败契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