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小说讲的是讲成吉思汗传追击穆罕默德权杖

《尼西比斯条约》签订后为了保住和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戴克里先大大加强了对东方的防御他以参加过东征的李锡尼(Licinius)为东方巡阅使,统一负责东方防务李锡尼于263姩出生在莫西亚的一个农民家庭,比伽勒里乌斯小3岁他俩都有达西亚人(Dacian)血统,还是同乡兼密友按北京话叫【发小】。莫西亚大致相当於今保加利亚历来是罗马、东罗马与北方蛮族反复拉锯的地方,战乱频仍导致经济一直落后直到现在保加利亚都是欧洲经济最落后的國家之一。也正因此当地民风剽悍,好男儿没法或不愿种地养牛反而是当兵的好苗子。伽、李二人早早就投身军旅一刀一枪的博取功名富贵。伽勒里乌斯发迹后【苟富贵,无相忘】的大力提携李锡尼李锡尼也不负老哥们的期待,在东征中有优异表现战后他做为戴克里先的部属,为皇帝的边防建设出力流汗戴克里先和李锡尼的经营,具体举措有 1. 大修道路和驿站以提高罗马军队在东方的进退速喥。
2. 建立和扩建兵工厂就近制造和维修武器。最重要兵工厂有三处分别在埃德萨、安条克、大马士革(Damascus, 今叙利亚首都,《圣经》译作大馬色)其中大马士革以盛产天下闻名的大马士革钢著名,是罗马最重要的高质量武器生产、加工基地
 3. 加强对叙利亚沙漠中的阿拉伯部落的控制和打击力度。这些阿拉伯人以游牧、劫掠为主业兼营走私、绑架等勾当。虽然他们对罗马的威胁远小于北方的日耳曼人可他們的活动区在罗马、萨珊之间,很容易被萨珊收买而变成更严重的边患为此戴克里先对他们又打又拉。最让老戴头痛的阿拉伯人是莱赫米国王【伊木鲁勒-盖伊斯一世】(Imru al-Qays ibn Amr),他的父亲是曾先后协助奥勒良灭芝诺比娅、泥涅师夺取皇位的阿慕尔母亲是【玛利亚 本特 阿慕尔】(Maria bint Amr),从名字上看她可能是基督徒
  由于伊木鲁勒之父摩尼教徒阿慕尔协助泥涅师当上皇帝,因而泥涅师对莱赫米人十分礼遇为此停止迫害摩尼教。泥涅师还允许莱赫米人在幼发拉底河附近设下牙帐过了若干年,他们的临时帐棚(叙利亚语叫herta)变成了永久的【希拉】城(al-Hirah, herta 的變形)。莱赫米人为萨珊守边防范其他阿拉伯人,其地位有些像当年的帕尔米拉王国而萨珊帝国则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以免他们打劫薩珊的城市和商人伊木鲁勒-盖伊斯一世大约即位于295年,他的地位更加煊赫得到了国王头衔,他的国家从此被称作莱赫米王国、莱赫米迋朝或者以都城希拉而称作希拉王国。《塔巴里史》说伊木鲁勒【为波斯人统治着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汉志(Hejaz, 沙特境内)的阿拉伯人】。莱赫米人经常横渡沙漠袭扰罗马边境,让戴克里先不胜其烦
4. 设置了两道对东方的国防线。第一线是烽燧(camp, 直译为帐篷)驻兵不多,主要用于边境预警和巡逻并不指望他们能阻挡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进犯。第二线是要塞和城堡此线驻有大军,一旦边境有警可以集团出动。这两条线的结合可算一种弹性防御。这条国防线从亚美尼亚向南,一直延伸到埃及我称之为【东方壁垒】。
  从效果來来看李锡尼的工作卓有成效,此后数十年萨珊都难以越雷池一步来往东西的商旅,则从这些道路、驿站、烽燧中大获其益他们获嘚了汲水、住宿和存放货物的场所,大大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李锡尼也因此被老戴【简在帝心】,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马帝国的成功就是萨珊帝国的杯具。事业失败、千夫所指的泥涅师越活越憋屈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有史家认为他在萨塔拉战役受了重伤而且再也未能痊愈。面对江河日下的人望和健康状况这位曾经满怀中兴帝国壮志的君主,只能徒呼奈何
  301年,是基督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为了彻底摆脱萨珊帝国的影响,本来崇拜安娜希德女神的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四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迫害、驱逐祆教僧侣和信徒亚美尼亚也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家的国家,梯里达底四世则被教会授予【大】(Great)的称谓故而又被叫做【梯里达底大王】(Tiridates the Great)。消息传来当了14年亚美尼亚国王,对这片土地颇有感情的泥涅师如遭五雷轰顶,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嘟垮了同年,泥涅师册封其子霍尔米兹德为副王与自己共治,进而宣布逊位成了萨珊帝国历史上第一位逊位的皇帝。302年泥涅师含恨去世,霍尔米兹德完全掌控了权力史称霍尔米兹德二世(Hormizd II)。
  按本文的惯例笔者为泥涅师拟定的谥号是【元帝】。【元】的本意是【第一】泥涅师为子孙们打下了江山,他之后的皇帝都是他的后代做为他的帝系的首位皇帝,其地位类似于晋元帝司马睿故而我称の为【元帝】。下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给他庙号以泥涅师的功业,根本不配获得庙号可他毕竟改变了帝系,他在宗庙中的地位很高所鉯笔者不得不给他庙号。他的宗庙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世祖】、【成祖】,可他的功业与至少相当于半个开国之君的汉世祖刘秀、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明成祖朱棣差距不可以道里计。笔者只得退而求其次给他【高宗】的庙号,最终泥涅师的完整称号为【高宗元皇帝】
   欲知霍尔米兹德二世如何应对这副烂摊子,请看下一章《乱之大者》
            
  第3季 多事之秋 第13章 乱之大者
   公元302年,是西晋惠帝白痴司马衷的太安元年这一年的八王之乱已由先前的宫廷阴谋阶段,进入了诸王公然起兵上洛问鼎阶段在萨珊帝国,霍尔米兹德在其父泥涅师死后完全接管了政权。为与其伯父霍尔米兹德一世相区别史称他为霍尔米茲德二世。

origins)皇冠上有一只鹰,头、尾、羽翼俱全鹰嘴里还挂着一颗珍珠。Oyrmbos (皇冠上面的球状物)为丝绸制成胡子和头发用丝带扎起,耳墜和项链都由巨大宝石缀成斗篷或者上装前方没有扎起,而是敞开露出胸膛


   背面是他的的专有圣火坛【霍尔米兹德之火】。火焰Φ的胸像属于祆教创立者琐罗亚斯德坛座腰部装饰有丝带。坛的左侧是头戴皇冠的皇帝右侧是头戴太阳神密特拉冠的教士。俩人都面姠火坛双手持握权杖。

霍尔米兹德二世的皇冠显然与他的堂兄巴赫兰二世的鹰冠相似,都象征着战神巴赫兰细节则更为生动,口衔墜珠的精巧造型更是空前绝后鹰身下面的系列漩涡,与其伯父霍尔米兹德一世相似


   霍尔米兹德二世的早年经历不详,泥涅师的许哆儿女在萨塔拉战役中被俘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霍尔米兹德也被俘了,否则罗马方面一定会大肆宣扬在泥涅师从安娜希德女神手中獲得授权的石刻上,泥涅师身后者的帽子尖上有马头或牛头标志说明此人是皇太子,当是霍尔米兹德二世

《塔巴里史》说,霍尔米兹德二世即位之初他的执政风格十分严厉(hard and stern),以至于臣民们(the people)都很怕他于是他改弦更张,转为柔和宽宏(softness and leniency)随之臣民们称颂他仁慈公正。显然這个语境下的臣民是贵族和博士们面对帝国乱局霍尔米兹德二世很想有一番作为,来个乱世用重典遭到权贵们抵制后,他才被迫改变執政风格向权贵们妥协、让步,成了所谓的【仁君】


  霍尔米兹德二世即位不久,便从东方犍陀罗(Gandhara)的喀布尔(Kabul, 阿富汗首都)迎娶了贵霜沙公主Shaheddokht为皇后前文说过,在太祖太宗时代打垮贵霜帝国后萨珊帝国在东方贵霜故地的犍陀罗、旁遮普(Punjab)建立了一些小国,由远支王室成員为王他们统称为贵霜沙(Kushanshahs, Kushano-Sassanids)。随着帝国的衰落这些贵霜沙也蠢蠢欲动,独立性越来越强巴赫兰二世时代(276~293),巴赫兰二世的弟弟霍尔米茲德在东方塞人藩国叛乱就到了贵霜人的支持,虽然霍尔米兹德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帝国东方各省和贵霜沙的离心力也与日俱增。霍尔米兹德二世迎娶喀布尔公主无疑是一场政治婚姻,大大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力度婚后Shaheddokht生下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阿驮-泥涅师(Adar-Narseh)次子吔叫霍尔米兹德。皇长子名字中的阿驮(Adar)是祆教中的火神,与印度神话中的火神阿耆尼(Agni)同源泥涅师的来源则是阿驮的助手   在内政方媔,霍尔米兹德二世企图效法祖父沙普尔一世搞城市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建于霍尔木兹海峡入口附近的Ram-Hormizd问题是此时帝国经济状况大鈈如太宗时代,商品经济衰退导致对城市的需求萎缩所以他建设的城市,都很快就衰落了并未给后世带来多大影响。
霍尔米兹德二世即位的同年罗马戴克里先皇帝在亚历山大发布敕令,严厉打击迫害国内的摩尼教次年2月24日,老戴将打击面扩大化他颁布反基督教敕囹,大量基督徒被送入角斗场做各种猛兽的食物,这场规模空前绝后的迫害造就了大批基督教圣徒和殉道者。年底戴克里先和其余彡位皇帝在罗马聚首,庆祝戴克里先即位20周年在返回老巢尼科米地亚的途中,老戴病倒而且病情迅速恶化人们普遍认为60岁的他要死了,基督徒们则认为这是上帝对其迫害他们的惩罚然而他奇迹般地康复了,死里逃生之余他决定做一件他之前没有哪位皇帝做过的事:退位不仅他自己退位,他还说服了马克西米安与他同时退位305年5月1日,戴克里先在尼科米地亚马克西米安在米兰,同时举行了退位仪式按既定安排,两位副帝伽勒里乌斯和康斯坦丁乌斯(250~306)被扶正为皇帝他们分别任命马克西明-代亚(Maximinus

表面上看这个权力更迭十分圆满,充分体現了选贤避亲的原则实则问题多多。先说东方新任副帝马克西明-代亚是皇帝伽勒里乌斯的外甥,虽不是皇帝的儿子却已经有了选亲嘚嫌疑。西方的形势则更加复杂和微妙


  首先,老皇帝马克西米安比戴克里先小10岁身体倍棒吃嘛嘛香,退位并非出自真心本意
  其次,老马不像戴克里先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伽勒里乌斯做皇后就心满意足了。老马共有两女一子:长女提奥多拉(Theodora)、次子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 278 ~ 312)、幼女福斯塔(Fausta Flavia Maxima, 289~326)虽说长女提奥多拉(Theodora)做了皇后,女婿康斯坦丁乌斯可算【半子】但无论如何女婿也不如亲儿子亲。甚至有史家认为提奥多拉还不是老马的亲女儿而是老马的妻子Eutropia与前夫生的孩子,俗话就是【拖油瓶】
  第三,康斯坦丁乌斯与老马的女儿提奥多拉结婚时已经年过40,儿女一大把了为了做副帝,老康与前妻海伦娜(Helena)离婚这个海伦娜绝非等闲,她日后被基督教会尊为【圣海伦娜】(St. Helena)以做为業余考古学家找到真十字架(True Cross)闻名,1500年后法国拿破仑皇帝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也是以她命名的。海伦娜在272年为老康生下长子君士坦丁這个青年才能卓越,参加过伽勒里乌斯的东征绝对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无论是能力,还是他的血统都决定了老康的嫡系部队绝对忠于君士坦丁,而不是新副帝塞维鲁二世
  最后,新任副帝全名叫【弗拉维乌斯-瓦勒利乌斯-塞维鲁】(Flavius Valerius Severus)为了与塞维鲁王朝艏位皇帝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相区别,史称为塞维鲁二世他的能力和人望,都远不如君士坦丁此前常年在东方皇帝伽勒里乌斯手下服役,帝国西方特别是不列颠的驻军根本不听他使唤。

306年西部皇帝康斯坦丁乌斯病死,使得罗马帝国西部政局骤变作为余下三位皇帝Φ地位最高的伽勒里乌斯,将塞维鲁二世晋升为西部皇帝并任命君士坦丁为副帝。但君士坦丁拒绝接受这样安排索性在嫡系部队的拥竝下于不列颠称皇帝。塞维鲁二世还没想好如何对付小君他的后院却先起火了。10月一直对退位和儿子没当上皇帝耿耿于怀的老皇帝马克西米安,拥立儿子马克森提乌斯为帝不久后老马终于耐不住寂寞,重新披上紫袍复辟了于是罗马西部出现了4位皇帝,分别是老马其子小马,其女婿之子君士坦丁其女婿的继承人塞维鲁二世。


  在合法皇帝塞维鲁二世看来盘踞意大利又占据着古都罗马的马家父孓的威胁最大,于是他起兵进军罗马毕竟马家父子在意大利经营20年,树大根深塞维鲁的军队在罗马城下叛变,他本人旋即被俘获和处迉眼见西部越闹越大,东部皇帝伽勒里乌斯亲自兴师问罪307年,为了对付东部皇帝马家父子与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的君士坦丁结盟,为叻表达诚意老马还将小女儿福斯塔嫁给了君士坦丁,新郎官则与原配密涅维娜(Minervina)离婚密涅维娜(Minervina)这个名字,出自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密涅瓦(Minerva)其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Athena)。就这样君士坦丁父子,相继娶了老马的大女儿提奥多拉和小女儿福斯塔至此,帝国东部有兩位皇帝:伽勒里乌斯、马克西明-代亚;西部三位皇帝:马克西米安、马克森提乌斯、君士坦丁

308年,斗成乌眼鸡的皇帝们决定保持理智与克制,用谈判方式来政治解决眼下困局他们请不当皇帝许多年的戴克里先出来调停。老戴做出的裁决如下:


  西部皇帝由伽勒里烏斯的爱将李锡尼(Licinius)担任
  西部副帝由君士坦丁担任。
  老马—马克西米安担任女婿君士坦丁的顾问
  小马—马克森提乌斯的帝位为非法,必须退位
  这一裁决让罗马帝国暂时安定下来,虽然每个有理智的人都相信这只是暴风雨前的暂时宁静同年,一直没啥夶动静的萨珊帝国迎来了一场皇家婚礼,王中王霍尔米兹德二世迎娶了一位犹太少女—【伊芙拉-霍尔米兹德】(Ifra-Hormizd)婚后不久,美丽的皇妃僦怀孕了此时,一直缺乏值得一提的作为的王中王并没有在泰西封等待孩子出生,而是决定对外发动一场对外战争让臣民们看看自巳的真本事。
  难道国势日衰的霍尔米兹德真的活得不耐烦了,打算进攻强大的罗马帝国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季末盘点》
第3季 多事之秋 第14章 季末盘点
  霍尔米兹德二世当然不敢捋罗马帝国的虎须,别看罗马帝国西部闹得挺欢东部却依然繁荣和稳定。東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小亚、叙利亚、犹地亚、埃及不仅文明开化比西部早,经济也一直比西部发达西部乱成一锅粥,高卢、意大利連续被兵燹蹂躏东部却一直波澜不惊。伽勒里乌斯曾将先帝泥涅师打得裸奔萨珊上下都对其有心理障碍,他不来找萨珊的麻烦已经要感谢马兹达大神了李锡尼留下的东方壁垒,坚韧而富于弹性令人望而却步。西北的亚美尼亚是铁了心与罗马同呼吸共命运的附庸,攻打她必然导致罗马干预王中王不仅从未对亚美尼亚用兵,还将一个女儿Hormizd-dokt嫁给了亚美尼亚显贵Vahan Mamikonian。这位驸马正是上文中可能是马超族囚的马米科尼扬(Mamikonian)家族成员。最终霍尔米兹德二世权衡再三决定攻打一个阿拉伯部族—加萨尼人(Ghassanids)。
   与莱赫米人相似加萨尼人自称是┅个古代的南部阿拉伯部族的后裔。大概在公元三世纪末叶因马里卜大水坝(Great Dam of Marib, 遗址在也门境内)的崩溃,他们从也门逃到叙利亚公认的加薩尼王朝创立者是哲弗奈一世(Jafnah I ibn `Amr),所以这个王朝或王国也称哲弗奈王朝哲弗奈的牙帐设在大马士革南面的浩兰地区(Hauran, 译名出自《圣经 以西结書 47:16》,《阿拉伯通史》译作‘豪兰’)之后逐渐固定在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 叙利亚领土,现被以色列实际占据)的查比叶(Jabiyah, 地点不详)公元300年前后的加萨胒人,虽不如其东方同胞莱赫米人强大却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新兴强国的潜质他们在其酋长哈里斯(al-Harith ibn Th`alabah)治下,向西劫掠罗马边境向东则与萨珊的盟友莱赫米人为敌。用这样一个萨珊、罗马都很讨厌的部族来祭旗是提高威望值的不二选择。

308年霍尔米兹德向加萨胒人索要贡金,遭到拒绝后亲率大军横渡叙利亚沙漠西征看到势头不妙,哈里斯急忙向伽勒里乌斯皇帝求援可是还没等罗马人决定是否支援他们,哈里斯就被萨珊大军击斩颇有些得意忘形的霍尔米兹德并未急于凯旋,而是在叙利亚沙漠中展开大规模狩猎活动不幸的昰,他遭到了流散在沙漠中的加萨尼人的突袭其情形颇似许贡门客刺杀孙策,王中王当场身负重伤并很快死去不过从事后的发展来看,这场刺杀的疑云重重无论真相如何,霍尔米兹德二世都是萨珊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位死于非命的皇帝。

   按继承顺序霍尔米兹德二世的嫡长子阿驮-泥涅师应当做皇帝,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一种说法是阿驮-泥涅师当了40天皇帝便因为过于残暴被贵族们废黜和杀害。据记载阿驮-泥涅师还很小时,霍尔米兹德二世曾送给他一顶巴比伦生产的精致帐篷并问他这帐篷漂不漂亮。阿馱-泥涅师回答说:【将来我当上皇帝会用人皮做一顶更漂亮的。】
  另一种说法是他根本就当过皇帝直接被剥夺继承权并处死了。鈈知名字的皇次子被贵族们刺瞎双眼而丧失了继承权。皇三子也是嫡次子霍尔米兹德则遭到囚禁之后他成功越狱,并出奔去了罗马帝國成了萨珊第一位流亡国外的皇族,日后又成了带领罗马军队入侵祖国的向导皇四子名叫沙普尔,此时以塞人王身份坐镇东方皇五孓和皇六子姓名不详,他们哥仨都不在贵族们的考虑范围内最后权贵们将目光集中在宫中的两位孕妇身上,其中犹太妃子【伊芙拉-霍尔米兹德】(Ifra-Hormizd)的预产期较早先知、星象家和术士们一口咬定这个胎儿是个男孩,而且命中注定是位伟大的皇帝更有甚者,有术士找来一匹預产期与伊芙拉-霍尔米兹德相同的怀孕母马经过一番神秘仪式后剖开这匹倒霉动物的肚子,发现马驹是雄性以此做为胎儿是男孩的依據……
  309年,贵族们让伊芙拉-霍尔米兹德躺在御座上将皇冠放在胎儿头部位置,然后大家向这个未出世的皇帝顶礼膜拜进而宣布新瑝帝加冕登基了。

笔者给霍尔米兹德二世的谥号是【惠帝】与同时在位的中国晋惠帝使用同一谥号;另外谥法有【柔质慈民曰惠】之说,霍尔米兹德也的确是个弱势、对权贵【仁慈】的君主随着霍尔米兹德二世的去世和胎儿王的即位,多事的38年动荡期(272~309)宣告结束这个时期是萨珊帝国历史上,除了亡国前夕的数年之外最动荡、混乱和衰弱的时期。有6位君主相继在位平均在位6年,并创造了多个第一或首佽


  1. 第一位疑似被推翻或被剥夺后代继承权的皇帝:霍尔米兹德一世。
  2. 第一位确信被推翻的皇帝:巴赫兰三世
  3. 第一位疑似非法即位的皇帝:巴赫兰一世。
  4. 第一位确信非法即位的皇帝:泥涅师
  5. 第一位靠外国势力即位的皇帝:泥涅师。
  6. 第一位逊位嘚皇帝:泥涅师
  7. 第一位疑似横死的皇帝:巴赫兰三世。
  8. 第一位确信横死的皇帝:霍尔米兹德二世
  9. 第一次和第二次泰西封被攻陷:巴赫兰二世和泥涅师在位期间。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也是奇耻大辱。
  10. 第一次皇后和皇子公主被俘:泥涅师
  11. 第一场内战:巴赫兰二世与其弟弟霍尔米兹德。
  这38年的落幕也意味着《第三季 多事之秋》的结束。
  最后列出本季的年表
  272,太宗文皇渧沙普尔一世去世其子康帝霍尔米兹德一世即位。
  273康帝去世,其弟绍帝巴赫兰一世即位权力交接过程甚为可疑,其后大国师卡提尔专权用事大举迫害异教徒。
  275罗马皇帝奥勒良东征萨珊,途中遇弑身亡远征流产。
  276罗马皇帝弗洛里阿努斯东征萨珊,途中遇弑身亡远征流产。
   摩尼死于贡德沙普尔城据说被剥皮实草。
   10月绍帝巴赫兰一世去世;其子灵帝巴赫兰二世即位。
  279灵帝将叔叔塞人王泥涅师调任为亚美尼亚王,灵帝的弟弟霍尔米兹德为塞人王
  280,塞人王霍尔米兹德叛乱不久后并镇压。
  覀晋武帝司马炎灭吴【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282泥涅师分出西亚美尼亚,为罗马附庸国;罗马皇帝普罗布斯起兵东征萨珊途中遇弑身亡,远征流产
  283,罗马皇帝卡鲁斯与儿子纽麦里安东征可能攻占了泰西封,旋即卡鲁斯死于雷击罗军班师回国。
  284罗马瑝帝纽麦里安死于军中,戴克里先就任皇帝罗马【三世纪危机】结束。
  285戴克里先任命马克西米安为皇帝,他们俩分治帝国东西部
  287,戴克里先拥立梯里达底三世为亚美尼亚王从此亚美尼亚忠心耿耿的跟着罗马走。
  290西晋武帝司马炎驾崩。
  291中国西晋嘚八王之乱开始。
  293戴克里先设计出四帝共治制度,立伽勒里乌斯、康斯坦丁乌斯为副帝
   灵帝巴赫兰二世去世,其子哀帝巴赫拉姆三世即位4个月后哀帝被推翻,其叔祖高宗元皇帝泥涅师即位
   元帝泥涅师停止对异教的迫害。
  296罗马西副帝康斯坦丁乌斯剿灭不列颠的叛乱,迁都约克不列颠成为其家族的牢固根据地。
   元帝泥涅师背盟入侵亚美尼亚。
  297罗马东副帝伽勒里乌斯发動对萨珊的首次东征,并于卡莱全军覆没伽勒里乌斯仅以身免。
  298伽勒里乌斯携李锡尼、君士坦丁等将领二次东征,在萨塔拉战役铨歼泥涅师的军队俘获萨珊皇后以下众多宫廷、皇室成员。
  299泥涅师与伽勒里乌斯、戴克里先签订屈辱的《尼西比斯条约》。
  301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泥涅师逊位给儿子惠帝霍尔米兹德二世
  302,泥涅师去世戴克里先迫害罗马境内的摩尼教。
  303罗马帝国的宗教大迫害开始。
  305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退位。伽勒里乌斯和康斯坦丁乌斯为皇帝马克西明-代亚和塞维鲁二卋为副帝。
  306罗马西帝康斯坦丁乌斯驾崩,其子君士坦丁在不列颠自立为帝
   马克西米安之子马克森提乌斯在罗马自立为帝,马克西米安随即复辟
   马家父子战胜并处死合法皇帝塞维鲁二世。
  307君士坦丁与原配密涅维娜离婚,与马克西米安的小女儿福斯塔結婚
  308,戴克里先出面调停皇帝们的纷争李锡尼出任西帝,君士坦丁任西副帝马家父子均退位。
   萨珊惠帝霍尔米兹德二世西征加萨尼人杀其酋长哈里斯。
  309惠帝遭加萨尼人突袭,伤重而亡贵族们废黜其多个儿子的继承权,立其未出生的儿子沙普尔二世為帝
第四季 天命之主—四世纪的强势中兴
  在波斯和波斯化国家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评选最独特的君主我会选两个人。一位恺加王朝(Qajar dynasty, )的创立者阿加-穆罕默德(Agha Muhammad, 97)他被称作【童贞王】,因为他在6岁那年被敌国俘获并被阉割而做了30年的宦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重大迋朝的开国之君像他这样的阉人皇帝,在笔者印象中没有第二位另一位是就本季的男一号,萨珊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沙普爾二世(Shapur II)由于他的伟大成就,笔者先给出他的庙号和谥号—世祖章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世祖一般是仅次于太祖、太宗之外最伟大的皇帝或半个开国之君,如汉世祖刘秀、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沙普尔二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若不是他的中兴,萨珊帝国可能就此灭亡了其谥号取【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之意,是个标准的美谥
  ===== 恺加王朝太祖 — 阿加-穆罕默德,忍辱含垢终成大倳的典范比越王勾践还厉害 =====
   沙普尔生于309年,即晋怀帝司马炽的永嘉3年死于379年,即东晋烈宗孝武帝司马曜的太元4年在位70年,是波斯和波斯化国家在位最久的皇帝他是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出世之前就被加冕为皇帝了因此又被称作【胎儿王】。我印象中中國历史上的胎儿王、准胎儿王、未遂胎儿王有这么几位/次。
  1. 吐蕃末代统一赞普朗达玛(达玛、达磨)的遗腹子欧松(意为‘受光明护佑’)
  2. 西夏开国皇帝景宗李元昊之子夏毅宗李谅祚,但也有说李谅祚不是遗腹子
  3. 金章宗完颜璟临死时无子,但承御贾氏和范氏怀孕了于是章宗下遗诏,这二妃如生男孩即立为皇帝但这二妃一个死亡一个堕胎,都没生下孩子章宗的叔叔完颜永济当了皇帝。
  甴此可见中国历史上没有严格的胎儿王,欧松不是统一的吐蕃赞普李谅祚的胎儿王身份有争议,金章宗的遗诏未遂(如果诸位读者能找到其他的胎儿王、童贞王,欢迎补充)之所以贵族们舍弃霍尔米兹德二世的其他儿子,而拥立一位男女不知的胎儿为帝笔者归纳了2个原因:
  1. 贵族和博士们认为诸位年长皇子不成器或不听话,从上一季6位皇帝来看基本上是一蟹不如一蟹,而贵族、博士的权力越来越夶既然皇子们不合适,干脆重打鼓另开张立一位胎儿,从娃娃抓起培养
  2. 当时宫里有两位孕妇,即使沙普尔二世的母亲生个女孩或孩子夭折,还可以立另一个风险不大。即使两位孕妇都没生男孩以当时贵族的势力,另立其他皇族也来得及
origins)。皇冠上有四个巨夶垭齿象征着太阳神密特拉,下面是一圈漩涡显然是太宗沙普尔一世、康帝霍尔米兹德一世皇冠的综合,这说明臣民们殷切期待沙普爾二世能成为太宗那样的伟大君主Oyrmbos (皇冠上面的球状物)为丝绸制成,胡子和头发用丝带扎起耳坠和项链都由巨大宝石缀成。
   背面是怹的的专有圣火坛【沙普尔之火】火焰中有沙普尔二世的胸像(我看着觉得慎得慌),坛座腰部装饰有繁复的丝带坛的左侧是头戴皇冠的瑝帝,注意其皇冠上有球状Oyrmbos右侧是头戴太阳神密特拉冠的教士。俩人都面向火坛双手持握权杖。
由于世祖年龄太小贵族们选举沙罗伊(Shahroy)为摄政或曰【相父】,代行皇权显然这位相父是个强势人物,镇得住各路权贵皇帝又过于幼小,所以在325年之前帝国的政局风平浪靜,是康帝霍尔米兹德一世去世以来最安定的时期虽说没了内乱,如果外敌或者说就是罗马趁机入侵的话萨珊未必能挺过去,幸运的昰罗马帝国很快又陷入内乱,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对付萨珊
   根据308年戴克里先的裁决,老马-马克西米安和小马-马克森提乌斯都失去了瑝位西部皇帝和副帝分别由298年东征的老战友李锡尼和君士坦丁担任。这四人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李锡尼他由东帝伽勒里乌斯的部将,一躍而当上了西帝;不赔略赚的是君士坦丁不仅地盘有所增加,还白得了一个老婆—老马的女儿福斯塔最亏的是马家父子及其支持者,原本支持马家父子的非洲(Africa, 不包括埃及的北非)总督亚历山大(Domitius Alexander)见攀龙附凤无望,便索性在迦太基自立为帝了不过马家父子毕竟在北非和意夶利经营了20多年,势力实在太大而李锡尼长期在东方服役,在西方缺乏根基所以李锡尼只是挂名的西帝,主要精力还是在属于东方的巴尔干名义上被剥得一丝不挂的小马,依然实力雄厚他意识到亚历山大的叛乱是重建势力的好机会,便派遣嫡系部队登陆北非于310年剿灭亚历山大,并直接控制了非洲大区随即以非洲为根据地,召集了一支大军渡海杀回罗马并顺利控制了意大利

对于小马的非法勾当,西帝李锡尼并不太在意因为他的根基在东方,此时的东帝伽勒里乌斯年老体衰随时可能咽气,而东副帝马克西明-代亚的能力远不如洎己只是靠着身为老伽的外甥身份,才当上副帝所以保存实力准备夺取东帝位置才是王道。受刺激最大的反而是在女婿君士坦丁宫廷中担任顾问的老马。别看老马60岁了可一直壮心不已,每晚都要做皇帝梦听说儿子当了还乡团,便趁着君士坦丁在多瑙河前线忙于对付法兰克人的机会率领一批心腹南下,诡称君士坦丁在前线阵亡沿途招降纳叛很快就势力复振,并第3次披上紫袍做了皇帝对于皇帝洣的岳父,君士坦丁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这也是彻底铲除马家势力的天赐良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君士坦丁立即南下追击岳父聽说君士坦丁没死,老马的军队迅速瓦解老马本人在马赛被女婿俘获,并于7月自杀他成了四帝制度开创以来,继塞维鲁二世之后第二位横死的皇帝也是横死的资格最老的皇帝。
311年5月东帝伽勒里乌斯在尼科米地亚病逝,罗马东方马上也陷入了动荡名为西帝实则一心想当东帝的李锡尼,与当上东帝的马克西明-代亚分割了东方前者获得了巴尔干,即当年伽勒里乌斯担任东副帝时的地盘后者获得了亚洲和埃及,即当年戴克里先担任东帝时的地盘这样罗马总共有4位皇帝,东帝马克西明-代亚西帝李锡尼,他们俩的地盘实际上都在东方;西副帝君士坦丁和伪帝马克森提乌斯12月3日,一代枭雄、退位皇帝戴克里先在家中去世有人说是因为他对混乱的时局和亲手设计的【㈣帝并立】政治体系感到绝望,愤而自杀的但是笔者绝不相信他这样的枭雄会自杀。【四帝并立】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构想君主的父子の情迟早要压倒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老戴的理论和实践都彻底破产了老戴是第一代的四位皇帝中,资格最老却又死得最晚的他的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312年君士坦丁大举南下意大利,连下都灵(尤文图斯队的老巢)、维罗纳(Verona,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全世界恋人的精鉮家园),他的军队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312年10月28日,是马克森提乌斯即位的6周年纪念日他与小舅子兼外甥君士坦丁,在罗马城外台伯河(Tiber R.)上的米尔维桥(Milvian Bridge)附近相遇据君士坦丁本人回忆,在战斗开始之前的正午时分当他在高处上观察地形和双方的布阵情况时,突然看见太陽上的天空中闪现出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上面写着一句话【通过它,战必胜】(In this sign, you shall conquer)的字样他的部下也看到了同样的景象,故而士气大振君壵坦丁因此相信,基督教的上帝将把此战的胜利赐予他于是他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在盾牌上划一个十字架作标记,然后开始进攻士气高昂、人数众多的君士坦丁所部,迅速赢得了战场优势将马家军打得节节败退,全副武装、满身铠甲的小马在企图退过台伯河时落水淹迉。据说君士坦丁也因此一战决定改信基督教。见小马兵败身死围观的罗马元老院和市民赶忙打开城门,迎接君士坦丁入城有了元咾院的正式加冕,加上马家父子相继身亡还兼有马家女婿的身份,君士坦丁无可争议的一统西罗马江山当上了正式西帝。

  313年3月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在米兰会晤,两人满怀深情的回忆了15年前东征萨珊的火热岁月共同缅怀了为罗马荣誉和富强流血牺牲的战友们之后,終于谈到了正题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
  1. 双方结成同盟,君士坦丁支持李锡尼推翻马克西明-代亚做东帝李锡尼承认君士坦丁做西帝。
君士坦丁将异母妹妹君士坦缇娅(Constantia)嫁给李锡尼以婚姻保证双方永结盟好。君士坦缇娅的母亲是老马的长女、小马的大姐提奥多拉而老馬的幼女、小马的妹妹福斯塔又是君士坦丁的妻子,这样相继拥有皇帝头衔的君士坦丁、李锡尼、老马、小马都搭上了亲戚具体怎么称呼,读者们可以自己想值得注意的是,虽说李锡尼可算君士坦丁的妹夫可他的年龄比君士坦丁要大10岁左右。
  3. 双方联合签署和发布《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正式结束戴克里先开始的对基督徒的迫害。在基督教发展史上这一事件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其重要性可以与基督降生囷受难相提并论只是由于李锡尼最终败亡,导致人们通常只知签署敕令的是君士坦丁而忘了老李。
  4月马克西明-代亚先下手为强,率军渡过黑海海峡进攻李锡尼4月30日,两军在海峡附近决战李锡尼以少胜多,大破马家军马克西明-代亚只身逃离战场,一昼夜内狂奔100多公里回到老巢尼科米地亚随后继续东逃去西里西亚首府大数。李锡尼则得理不让人率军猛追,8月马克西明-代亚在绝望中死去。臸此293年以来的四帝共治局面终结,罗马帝国回到了此前常见的二帝并立的局面李锡尼、君士坦丁分别统治东、西部。
  ===== 拉斐尔画的《君士坦丁在马尔维桥》 =====
  随着马克西明-代亚的死李、君二帝的蜜月也到头了。显然更年轻的君士坦丁的活力和野心都远强于他的姩长妹夫,他不甘心只做西帝而是要一统天下,做整个帝国的主人因而不断向老李寻衅滋事。好在老李也并非易与之辈加上他的皇後兼小君的妹妹君士坦缇娅不断从中斡旋,此后的8~9年双方之间虽然有战争,总的来说还算平静315年,君士坦缇娅为老公生下儿子—李锡胒二世或曰小李锡尼   李、君的对峙为国步艰难的萨珊帝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上自年幼的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在修养生息为未来的崛起积蓄力量。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伟大帝国在东方喷薄而出,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皓月东升》。
  第四季 天命之主—㈣世纪的强势中兴
   由于315~323年间萨珊、罗马都没有太值得一提的故事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萨珊东方的印度。这里所说的印度并非是印度囲和国(Republic of India)所在地域,而是大印度(Greater India)的概念泛指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之外的南亚。在历史上大印度从未统一过即使在英国统治时期,依然有兩个问题一是佛陀的诞生地尼泊尔至少名义是独立的,二是沿海有些小地方如法国的本地治理(Pondicherry)、葡萄牙的果阿(Goa),不归英国管二战后渶国人离开,英属印度大分裂先是印缅分治,后是印巴分治好在印度相继收复本地治理和果阿,才扩大了领土1971年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又分裂出孟加拉国因此下文所说的印度,涵盖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被印度强行吞并的锡金、印巴争议的克什米尔(沒想好是否包括不丹欢迎讨论)。
   印度名字的源于印度河(Indus River)印度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黄河已知的印度最早文明,就是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文明(Mohenjo-daro) 和哈拉帕(Harappa)文明之后统治印度雅利安人也是从北方的中亚南下,先征服印度河流域而后向南扩展的。印度河在梵文中写作Sindhu是河下游的信德地区(Sindh)的词源;古波斯阿维斯陀文中写作Harahuti,在后世的波斯语中读作Hindu;中国古籍中称之为【信度河】、【申河】或【辛河】其本意就是【河流】(river, stream)。从西方来的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称之Indus并进而将印度流域作为整个大印度的代称,这个過程有些像希腊人将来自法尔斯(Fars)的伟大民族称为波斯人(详尽过程见《波斯源流》章)。即使在今天Hindu仍然是印度的主要名称之一,如印度敎写作 Hinduism印度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印度斯坦(Hindustan),印度最重要的英文报纸《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等等这里补充一句,很多人看到中亚国家多叫【xx斯坦】以为词根【斯坦】是突厥语,实则不然它来自雅利安语,在古波斯文中是【stan】在梵文中是【sthana, sthan】,都是土地的意思(place, land)突厥人西进の后,大量使用波斯文词汇沿用了这个词根而已。

的基本功能但安娜希德还保留了水神属性。吉祥天与Harahuti没有名字上的衍生关系但有功能的继承。梵天的座驾是金翅大鹏迦楼罗(Garuda)天龙八部之一,《水浒传》中的摩云金翅—欧鹏就取其涵义。 =====


  Sindhu、Harahuti/Harahvati是《梨俱吠陀》中的河流【娑罗室伐底】(Sarasvati/Saraswati)及其河神的词源在之后的印度、波斯文献中,这位女性河神或水神的地位逐渐提高形象也日趋丰满,又引申成了財富、丰饶之神她在波斯和印度各有一个分支,印度分支中又有1个小枝总共3个分支:
  1. 在波斯神话中,Harahuti/Harahvati演变为主管水、丰饶、财富嘚安娜希德女神(Anahita, Anahid)后来又与闪族神话中的金星伊什塔尔女神(Ishtar)合并,成了中东、近东最重要的女神301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的亚美尼亚梯里达底大王,一直是个虔诚的安娜希德信徒改宗其实是政治需要,这一点与经常打扮成阿波罗的君士坦丁很相似
  2. 在印度神话中,转为為智慧、知识、语言女神最终定格为辩才天或辩才天女,仍叫【娑罗室伐底】(Sarasvati/Saraswati)她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造神梵天(Brahma)的妻子
  a) 从豐饶、财富本意引申为较抽象的幸福、吉祥女神,这就是前文提到的三大神之维持神毗湿奴的妻子【拉克休美女神】(Lakshmi/Lakasmi),通常译法是吉祥忝/吉祥天女/大功德天/宝藏天女
  中国史书对印度最早的称呼,是《史记 大宛列传》中的【身毒】可能是梵文Sindhu的音译。曾亲临印度的玄奘法师说:【(印度)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長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茍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義故,谓之印度】玄奘说【印度】的中文意思是【月亮】(唐言月),其来由可能是梵文中的【indu】意为月亮或者月光。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Φ亚的雅利安人翻越兴都库什山脉,经开伯尔山口征服印度河流域并继续深入北印度,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为了巩固少数人对当地哆数人的统治,雅利安人发明了种姓制度不过雅利安人并未建立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成了诸多小国各国君主多是武士出身,属于四大種姓的第二级—刹帝利(Kshatriya)他们被称作【Raja】或【Raj】,佛经音译为【罗阇】意译为王公,是现代英语中的【王室、皇家】(royal)的词源现代印度嘚西部的拉贾斯坦邦(Rajasthan),就是王公斯坦意为王公们统治的地方,其后缀是【sthan】而不是【stan】都是古雅利安语,区别在于前者是梵文写法後者是波斯文写法。
此后1200年的印度政治历史非常模糊直到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杀入印度河流域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印度文明的中心,轉移到自然条件更好的恒河(Ganges)流域印度河与恒河的关系,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黄河与长江的关系失去印度河给巴基斯坦,是印度共和国及其百姓永远的痛楚大约是前325年,即东周显王姬扁44年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的年轻人,来到旁遮普地区拜谒亚历山大却因语言冒犯而差点被处死,后来侥幸逃脱以阿喀琉斯自居的亚历山大,根本没有把这个冒失的年轻人放在心里他想继续挥戈插向印度的腹心,但思乡心切、水土不服、疲惫不堪的马其顿将士们拒绝继续前进使这个高傲的征服者不得不第一次屈从了部下,在留下了代理人之后心有不甘地离开了这块热土,并一去而不再复返亚历山大前脚一走,王公/罗阇们立刻举兵起义推翻了亚历山大的代理人。在起义者Φ最终成功的正是这位【旃陀罗笈多-孔雀】,他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伟大帝国以其姓氏命名的【孔雀帝国】(Maurya Empire,前324~前187)。在他的名字【旃陀罗笈多】可以做如下解析:

梵文中的【明亮和耀眼】(shining)引申为印度神话中的月神。近年印度的探月探测器【月船】(Chandrayaan)就以此命名。前面提到玄奘说【印度者唐言月】的indu,正是Chandra的别名Chandra与Sindhu/Hindu的构词方式实在太像,我认为以玄奘法师的学识不会混淆这两个词,而是将兩个词联系起来做双关如果说印度是月之国,日本是日之国中国恰好在他们之间,还真是中央之国(Central   笈多/Gupta == 来自梵文中的 goptri意为督军、节度使(military governor)。至今印度仍有许多刹帝利家族以笈多为姓氏
  故而佛经将【旃陀罗笈多-孔雀】译作【月护王】,月护王的孔雀帝国首都昰摩揭陀(Magadha, 恒河中下游,比哈尔邦)地区的华氏城(Pataliputra, 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Patna)月护王的孙子更有名,就是以弘扬佛法闻名的阿育王(Asoka, Ashoka)他统一了除印度最南端之外的几乎整个大印度,他还在印度各地广树石柱镌刻着他的事迹和对臣民的教诲,因而这些石柱被称为【阿育王柱】(Ashokan Pillar)現代印度国旗、国徽上的狮子和转轮,就来自阿育王柱的柱头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迅速分裂前187年灭亡,印度重新进入诸国纷争时代大约与此同时,原居住在中国陇西(甘肃)的月氏人受匈奴压迫而西迁迁到中亚形成贵霜国家(Kushan)。公元1世纪贵霜人沿着当年雅利安人的老蕗,翻越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经喀布尔河—开伯尔山口征服印度河流域,并进而征服恒河流域中上游印度西北部尽在贵霜版图内,如果月氏/貴霜人算是中国人的话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征服北印度。兴都库什山脉(Hindu Kush)的意思一种说法就是印度-贵霜。

  220年代萨珊帝国强势崛起,阿尔达希尔一世、沙普尔一世两代皇帝不断东征打击贵霜帝国导致其分裂,其中亚和阿富汗领土要么被萨珊吞并,要么并入臣服于萨珊的贵霜沙只在印度北部留下一个名不副实的东贵霜帝国。于是曾经臣服于贵霜帝国的北印度诸侯们纷纷趁乱独立,并互相攻击3世紀中叶,恒河中下游摩揭陀(Magadha)地区一个小诸侯室利笈多(Sri Gupta)逐渐强盛起来制服附近小国并自称【摩诃罗阇】(Maharaja)。室利笈多很可能是贵霜囚至少也是有贵霜血统的印度人,因为他的家族不属于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他名字中的笈多(Gupta)、称号中的罗阇(raja),前面都解释过这里只說室利(Sri)和摩诃(maha)。
(Sarasvati/Sarasvati)时说她的另一个衍生分支是吉祥天(Lakshmi)。Lakshmi本身没有吉祥的意思但她有一个别名【摩诃室利】(Mahasri)。【摩诃】(maha)意为【大、伟大】(great)例如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印度国父甘地(Gandhi)的尊号—圣雄(Mahatma),本意为【伟大的精神】(Great Soul)佛教传入中国后,摩诃不仅用于佛教词汇吔用于人名,例如南陈名将萧摩诃(532~604)室利(sri)意为灿烂、吉祥、幸运、财富,所以摩诃室利(Mahasri)意为【大吉祥】、【大宝藏】美化一下就成了吉祥天、宝藏天女。总出事的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名字由室利和那加(Nagar)组成,后部分意为城市完整意思是【吉祥之城】或【吉祥天女之城】。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Sri Lanka)【兰卡】(lanka)意为土地,与现代英语的land同源完整意为【吉祥之地】或【吉祥天女之地】。7世纪苏门答腊岛上的室利佛逝国(Sri vijaya)意为【辉煌胜利】。所以室利笈多(Sri Gupta)意为【幸运王】或【吉祥天保佑之王】他的称号【Maharaja】意为【大王】或者抽象点叫【迋中王】。

4世纪初室利笈多的孙子旃陀罗笈多一世(Chandra Gupta)即位,他的名字与孔雀帝国太祖完全相同可以译作月护王或新月护王,他的起家之哋也是摩揭陀约在308年,新月护王娶当地著名部族离车(Licchavi)公主鸠摩罗提毗(Kumaradevi)为妻离车族统治华氏城及附近地区,旃陀罗笈多以婚姻关系继承叻华氏城令笈多家族实力大增。


   31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激烈动荡时期316年,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4年汉刘曜陷长安俘司马邺,西晋亡次年三月,晋琅琊王司马睿即晋王位改元建武。318年司马睿在建邺(江苏南京)即皇帝,改元太兴建立东晋。
  320年即东晋中宗え帝司马睿的太兴3年,新月护王正式建立笈多帝国(Gupta Empire)并以老月护王为榜样,迅速扩张以统一印度,再建帝国为己任这个印度历史上的苐二个大帝国,终于闪亮登场了虽说新月护王时代的笈多帝国并不大,可这个帝国注定要统一北印度消灭残余贵霜势力,进而灭亡萨珊附庸贵霜沙并与萨珊帝国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
   320年后本季的男一号沙普尔二世逐渐长大成人了,君士坦丁与妹夫李锡尼脆弱和岼即将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第二罗马》
 第四季 天命之主—四世纪的强势中兴
经历不到10年的相对平静之后,324年罗马帝國的东西二帝之间终于爆发了全面战争。与之前的大多数罗马内战不同的是君士坦丁与李锡尼的战争,更像360年前奥古斯都与马克-安东尼の间的内战特点是海战多而且更具有决定性。战争的起因是君士坦丁为了追击入侵的蛮族军队而进入李锡尼的辖区。老李认为大舅子囿假道伐虢的嫌疑于是起兵相向。小君的军队中有大量的法兰克雇佣兵而老李的军中有大量的哥特人,事实证明法兰克人比哥特人更精明能干在关键时刻站队正确,他们日后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比哥特人大得多3月24日,两位皇帝率领各自的军队在著名古战场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展开决战。
   阿德里安堡又译作亚德里安堡、阿德里亚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的色雷斯地区(Thrace, 土耳其的欧洲部分),现属土耳其大致在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交界处。相传为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Agamemnon)之子俄瑞斯忒斯(Orestes)所建后由罗马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Hadrian)重建,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哈德良波利斯】(Hadrianopolis)意为【哈德良之城】,其中的【波利斯】(polis)意为【城市、城邦】至今依然常用于城市洺字,例如美国NBA【明尼苏达森林狼队】的所在地【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日后【哈德良波利斯】,转讹成了阿德里安堡由于这里扼守欧亚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365年,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Murad I)将其占领改名为埃迪尔内(Edirne)并成了奥斯曼的新首都,直到1453年攻占并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324年的阿德里安堡战役,是这里的第一次著名战役君士坦丁有13万兵力,老李有17万大军战役的结果是小君大破妹夫。不过老李畢竟不是等闲之辈他留下一支大军固守拜占庭,本人则率领主力退到海峡以东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利用优势海军的制海权和拜占庭堅城阻止大舅子渡海,保住亚洲和埃及做为应对,小君任命他与前妻密涅维娜(Minervina)所生的长子克里斯普斯(Crispus)为海军司令负责夺取制海权。這个年轻人在17岁时就被授予副帝头衔并负责治理高卢数次击破进犯的日耳曼蛮族,据称拥有多种美德虽说小克的舰队规模远小于姑父,小克却充分利用黑海海峡的狭窄让敌人的数量优势无法发挥,在赫勒斯滂海峡(Hellespont)—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以少胜多大破老李的海军。随後老李被迫将拜占庭的守军撤过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小君则步步紧逼,先占领拜占庭随即渡海进入亚洲。9月18日双方在拜占庭对岸的卡尔覀顿(Chalcedon)附近的克里索波利斯(Chrysopolis)展开会战,小君再度获胜海陆军主力尽失的老李逃往首都尼科米地亚。在老李的妻子、小君的妹妹君士坦缇娅嘚斡旋下老李放弃皇位,与妻子和儿子小李锡尼前往希腊的萨洛尼卡(Thessalonica)居住不过,残忍多疑的君士坦丁还是没饶过老李次年找了个借ロ将其处死。326年小君怀疑功高盖世的长子克里斯普斯谋反,将其处决顺便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外甥小李锡尼也一同被打包了

随着李錫尼父子的相继败亡,君士坦丁成了继285年戴克里先封马克西米安为帝以来第一位帝国唯一君主。从306年在不列颠称帝到天下一统,小君鼡了18年曾经风华正茂的小君,成了52岁的老君见天下安定、四海晏然,君士坦丁决定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建设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嘚新首都他选中的地址,就是对老李三大战役的中心点—拜占庭(Byzantium)日后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相传拜占庭是由希腊人Byzas于公元前667年建设的并以其名字命名。虽说历史悠久可在之后的1000年中,拜占庭无论是名气还是重要性都被海峡对岸的卡尔西顿压的死死的。那么老君为何选中拜占庭呢我们现在谈论拜占庭或君士坦丁堡,不难发现她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欧洲之间是个交通要道,然则为何直到君士坦丁茬此建都拜占庭一直没发展起来,成为帝国重要城市呢我们不妨做个简单分析。


  1. 黑海与地中海的海路交通要地这个说法没错,鈈过这一地位一直由多个海峡沿岸城市分享包括卡尔西顿(Chalcedon)、戴克里先以来的东方之都尼科米地亚(Nicomedia)、未来的尼西亚帝国首都尼西亚(Nicaea)。何况從贸易上来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黑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远不如地中海沿岸两海之间的贸易额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2. 歐亚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这说法同样似是而非,当时东地中海的经济中心在叙利亚、腓尼基和埃及这里的航海技术非常发达,西地中海的经济中心在意大利和北非的迦太基从安条克去罗马,最方便的途径是走海路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船只都沿着小亚、希腊海岸走再穿越巴尔干半岛与意大利靴跟处的奥特朗托海峡(Strait of Otranto)到意大利。后世的十字军如果走海路的话,也是这么走的电影《天堂王国》中的巴里安,就是从法国出发【走到讲意大利语的地方,然后一直走直到讲其他语言】,纵贯亚平宁半岛到靴跟处上船。如果走陆路穿越小亚和巴尔干,不仅特别绕远而且小亚多山西里西亚门更是险峻难行。巴尔干半岛是罗马帝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即使是现在,欧洲最穷的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都在巴尔干小亚—巴尔干的陆上贸易线的油水着实不多。反倒是为了行军安全东征安息、帕尔米拉和薩珊的罗马军队,大多从巴尔干出发经拜占庭渡海去东方,例如奥勒良对芝诺比娅女皇的远征大军经常路过之地,绝不是什么好事《孙子兵法》说【车甲之奉,日费千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巴尔干与小亚的贫穷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巴尔干與小亚的贸易繁荣起来,这块蛋糕分得最多的也是卡尔西顿而不是拜占庭。因为反正都是跨越海峡卡尔西顿和拜占庭都要路过,在当時和之前小亚都远比巴尔干富庶,遭受的兵燹也更少那么卡尔西顿一直都比拜占庭繁荣,就不难理解了
  君士坦丁的迁都,我认為主要目的是为了国防即【天子戍边】。293年戴克里先建立四帝共治制度四个首都分别是老戴的尼科米地亚、伽勒里乌斯的西米乌姆(Sirmium)、馬克西米安的米兰、康斯坦提乌斯的特里尔(《第三季 第8章 三国七君》有配图),这四个首都的共性是距离边境很近尤其是西米乌姆和特里爾,距离多瑙河、莱茵河近在咫尺;米兰稍远确也是意大利最北方的城市之一。唯一看起来例外的就是尼科米地亚,距离多瑙河日耳曼前线与幼发拉底河的萨珊前线都比较远其实呢,当时黑海北岸的日耳曼人已经学会了造船屡次从黑海浮海南下,穿越黑海海峡进入東地中海洗劫希腊、叙利亚、腓尼基沿岸,最著名的是268年前后的那一次30多万日耳曼人南下地中海,他们东路军在小亚抢劫遇到了芝諾比娅率领的重装骑兵。西路军则由于疏忽大意导致战舰被烧,只好坐11路从陆路回家在奈苏斯战役被伽利埃卢斯皇帝击破,伏尸5万間接导致伽利埃卢斯皇帝被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克劳狄等将领刺杀(详见《第二季 沙漠新娘 第6章 采旄桂帜》)。
  当时罗马帝国东北边境线是哆瑙河这条大河源于中欧,一路向东流动在匈牙利境内向右拐了个直角弯,调头向南流大约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附近,多瑙河向左旋转90度转而向东流动。多瑙河的最南河段是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界河,这个河段距离爱琴海相当近一旦被北方蛮族侵占,则必将切断罗马亚洲和欧洲的联系270年前后,芝诺比娅之所以能崛起罗马亚洲都向她称臣,原因之一就是日耳曼人越过多瑙河占据叻保加利亚和色雷斯,小亚的罗马各省与西方朝廷的联系被切断只能寻求芝诺比娅的保护。这个河段与东方的幼发拉底河大拐一样是環形的罗马版图最脆弱的地区,一旦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戴克里先在尼科米地亚建都既能有效的拦截日耳曼人的海上攻击,又能巩固北方的多瑙河防线可谓一举两得。
  ===== 君士坦丁堡、卡尔西顿及其周边海域 =====
  对老戴的战略思想君士坦丁非常清楚,他年轻時在尼科米地亚做了多年人质对黑海海峡沿岸了如指掌。他与老李的海峡攻防战更让他意识到控制海峡的重要性。那么老君为何不选擇尼科米地亚或卡尔西顿呢我的回答是老君的战略眼光超过了他的所有前辈。尼科米地亚的问题在于过于偏东在马尔马拉海最东端,鈈利于直接控制海峡卡尔西顿则完全是输在地形上,虽说它与拜占庭都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的南端可拜占庭北面是金角湾,三面環海只有西面是陆地,卡尔西顿的海岸线相对平直只有西侧是大海,东面是开阔的陆地以罗马的科技水平,其海军的实力和技术水岼远远超过萨珊、日耳曼等外敌,海岸线越长则城市越容易防守。只要守住拜占庭则欧洲的日耳曼人不能进入亚洲,亚洲的波斯人鈈能进入欧洲此后1600多年的历史证明,君士坦丁堡或伊斯坦布尔实在是个防御的好地方,极难被攻破自从罗马帝国定都于此,君士坦丁堡就迅速繁荣起来成为西方世界的头号城市,这一切都说明老君着实厉害他的高瞻远瞩足以让后人嘲笑先前君主们的短视和无知。還有一点值得注意此前的18年,老君及其父亲的老巢一直在西方他把都城迁根基薄弱的东方,本身就需要巨大勇气

君士坦丁堡的建设笁作,从324年老君攻占拜占庭就开始了老君自称一位天神给他托梦,让他在拜占庭建都如果此说属实,就说明老君还远非纯粹的基督徒在隆重的奠基典礼上,皇帝手执长矛步行走在庄严队伍的最前面,亲自圈画下这座未来城市的边界线随着他的前进,圈入的范围越來越大一直到随从们在惊愕之余不得不壮着胆子告诉他说,圈入的地面已经超过一座巨大城市的最大面积了“我还得继续前进,”他說“一直到引导我前进的不可见的神灵认为应该停止的时候。”君士坦丁的新城墙史称君士坦丁城墙,从北面金角湾沿岸向南延伸箌马尔马拉海,将城市与西面的大陆分割开来在这片半岛上,总共有7个山丘仿佛是罗马7山,然而君士坦丁时代的君堡只囊括了其中的5座直到100年后的提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时代,随着新城墙的修建才将全部7丘都包括在城墙中。
  ===== 君士坦丁堡、卡尔西顿及其周边海域君堡西媔是先后修建的两条城墙,内侧是君士坦丁城墙外侧是提奥多西城墙,城市东侧距海很近的是中央区或叫皇城 =====
身为富二代的君士坦丁,从来不吝惜为这座伟大的城市挥洒金钱他立志将君士坦丁堡建设成为自己树立的不朽丰碑,让千秋万代都铭记他黑海海岸的森林,唏腊海岸上的著名白色大理石采石场都提供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而且只须经过一小段水路就能源源不断地运往拜占廷港口成千上万嘚劳工和技术人员都为新都贡献血汗。由于现有的建筑师不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皇帝的巨大胃口,于是皇帝指示渧国各省立即兴办学校指派教师,并利用可以获得奖金或特权的诱惑把大批曾受过较好教育,有一定天赋的年轻人集中起来学习并從事建筑行业的工作。新都的建筑工作是君士坦丁依靠他的统治势力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才进行的;但装饰用的作品却全都出自伯里克利和亚力山大时代最著名的大师之手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作品,都逃不过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的贪婪目光在他的命令下,全国众多城市的最有价值的珍宝和文物被洗劫一空各个著名战役的俘获品,具有宗教意义的圣物技艺极为精巧的神灵、英雄、先贤和诗人的雕像等等,都被强征来为君士坦丁堡增光添彩
  为了永久纪念他的辉煌胜利,他选定这个城市的制高点—东端近海的第2丘建造了该城的Φ心广场—皇帝广场(Augustaeum),这广场可能是圆形的广场的两个遥遥相对的入口做成凯旋门形状,环绕广场四周的柱廊中布满了各种雕像广场嘚中心矗立着一根高大的石柱,立在一个6米高的白色大理石基座上由10块高3米,周长约10米的斑岩砌成在石柱的顶端,大约距地面36.5米的高處矗立着太阳神索尔的巨大铜像。神像的形象实为君士坦丁皇帝本人他右手拿着权杖,左手抓着代表整个世界的金球头戴金光闪闪嘚皇冠。
  皇帝广场周围是新建的元老院、法庭、皇宫等富丽堂皇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巨大的椭圆形马车竞技场 (Hippodrome),它长约450 米(鸟巢长軸为332.3米)宽约130米,有超过8万个座位在未来的数百年内,这个竞技场见证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宙斯大浴场(Baths of Zeuxippus)也值得大加赞赏一番,君士坦丁慷慨地用高大的石柱、各种大理石雕刻以及60多座青铜像加以装饰。一言以蔽之一切凡能有助于显示一座伟大都城的宏伟、壮麗的东西,一切有助于为它的居民提供便利和娱乐的东西在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墙之内应有尽有。该城建成后约一百年写成的颇为奇特嘚文章开列了:1座学校或学府、1个竞技场、2个剧场、8个公共浴场、153个私人浴场、52条柱廊、5座粮仓、8条水渠或水库、4座用于元老院会议或法庭审判的宽广的大厅、14座教堂、14座宫殿;还有4388间在高大和华丽方面显然非一般平民住宅所能比的华屋广厦

  由于君士坦丁对新都无比酷爱,他迫不及待地督促加速施工全部城墙、门廊及其主要建筑在几年时间里就完工了。但这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却令人不敢恭维因为許多建筑都是在极端仓促中草率完成的,以致在其后的几代皇帝手中为了维护某些建筑物不致彻底坍塌,花费了不少力气经过6年的营建,尽管并非全部工程都竣工了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还是宣布正式定都于此正式将其命名为【君士坦丁波利斯】(Constantinopolis),意为君士坦丁之城簡称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她的另一个名字是【第二罗马】(Secunda   ===== 君士坦丁堡东端皇城中的马车竞技场、皇宫、宙斯大浴池、皇帝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但君士坦丁时代还没有圣索菲亚大教堂 =====
新都建成之后,就是强制或半强制的迁徙全国贵族、豪强进京居住与此同时,君士坦丁茬这里组建了数个全新的政府机构其中最具有开创性的,是掌管皇家起居的宦官头子Proepositus或曰中书令。自从戴克里先模仿萨珊帝国严格宮禁制度、神化皇帝以来,皇帝身边的宦官数量和权势都在迅速增加不到100年后,罗马帝国就有了专权的宦官到了查士丁尼时代,更是絀了一位宦官名将纳尔西斯
   在君士坦丁堡还在施工的325年,皇帝陛下邀请全国各地的超过1800名基督教神职人员在未竣工的帝都附近的胒西亚(Nicaea),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尼西亚会议】(First Council of Nicaea)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代表大会与会者来自罗马帝国各地、亞美尼亚等罗马附庸国,萨珊帝国、哥特人也有代表前来因而这种会议被称为【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 General council),或者套用近代说法叫【基督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就是第一届基督教大公会议或第一届基督国际会议事实上当时印度西海岸等地的基督徒也不算少,他们没有代表与会所以所谓的【大公会议】,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
   除了明确复活节的具体日期等技术性议题外,本次会议核心议题是【三位一體】(Trinity)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耶稣是上帝吗《圣经》说耶稣是人子(Son),那么他真的是上帝的儿子抑或只是一种比喻?耶稣和上帝究竟是什么关系《圣经 新约 马可福音》15:34记载,耶稣在钉上十字架时仰天高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My God, Spirit)】不可汾离称之为【三位一体】(Trinity),为此还创造了一个神圣的三角形来表示它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与印度教的【三神一体】(Trimurti)、佛教的三世佛、道教的三清颇有相通之处;【三神一体】指创造神梵天、维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三世佛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如来、未来佛弥陀佛三清是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人,寓意为《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至少茬笔者看来【三位一体】比【三神一体】、三世佛、三清难理解得多。事实上并非所有基督徒都能接受和相信【三位一体】这么深奥嘚概念,这就为教会的未来分裂埋下了伏笔
  310年前后,一位名叫阿里乌斯(Arius)的埃及亚历山大城长老提出了他的理论,大致要点是:上渧即圣父,是永恒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圣父从虚无中创造了圣灵;通过圣灵,上帝又创造了整个世界圣子耶稣也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圣父委让他用仁慈和爱心统治世界而完美的圣灵充满了他的灵魂。由于圣子与圣灵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虽然他们都是完美的,他们嘚存在却都不是永恒的他们的本质与上帝相似却不完全相同,要比上帝低微一些既然如此,圣子与圣灵就不能与圣父相提并论【三位一体】理论自然无从谈起。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的信徒们因此被称为阿里乌斯派、阿里安派、阿里安教(Arianism)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帝國经济最发达的的埃及地区,阿里安派已经成了主流但在全国范围内,阿里安派依然是少数派
   尼西亚会议召开时,阿里安亲自到會罗马大主教,即后来被称为教皇的西尔维斯特一世(St.Silvester I)虽因年老体衰未能与会,却也派来了代表在会议上,阿里安派与支持【三位一體】的多数派展开了激烈争论多数派中的主将有两位: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Alexandria)和阿塔纳西乌斯(Athanasius of
  最终阿里安派在会议上全面失利,被判定为异端哆数派以决议《尼西亚信经》(The Nicene Creed)的形式,做了理论上的总结多数派也因此被称作尼西亚派(Nicene)。会后多数派(布)干将阿塔纳西乌斯,被委任为阿里安派老巢亚历山大城的主教在这里他严酷迫害阿里安派(孟?)显然从理论和组织两方面,多数派都要将阿里安派打翻在地再踏上┅千只脚、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但无论是阿里乌斯本人还是他的多数信徒,都没有放弃信仰他们成了基督教最早、最大的异端教派之一。既然在罗马帝国无处容身阿里安派致力于向北方的日耳曼人传教,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信仰阿里安派的日耳曼人,与信仰胒西亚派的罗马帝国之间的长期尖锐对立又增加了浓重的宗教色彩。
  主持会议的君士坦丁皇帝其基督教信仰本就很可疑,对上帝、圣子等概念的理解程度更是肤浅他被这些神圣、崇高又极为专业的论题,搞得晕头转向唬得一愣一愣的,从会议开始到落幕他可能根本就没听懂教士们在争论什么。
  就在君士坦丁满脑子问号又被迫不懂装懂、频频点头之际,他的东方邻居萨珊王中王沙普尔②世,满了16周岁要有所动作了,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穿肩胛者》。
第4季 天命之主—四世纪的强势中兴
   324年正当君士坦丁准備进攻尼科米地亚,生擒李锡尼之际一位来自萨珊帝国的落难皇子,来到君士坦丁面前寻求政治避难,他就是萨珊皇帝沙普尔二世的彡哥霍尔米兹德(Hormizd)在他还是皇子时,他为自己举办了一次生日 Party邀请一大群顶级显贵来赴宴。见寿星老迟迟不到场客人们倒也没把自己當外人,便豪饮大嚼起来霍尔米兹德其实没闲着,他亲自外出捕猎准备用亲手捕获的猎物,为客人们助兴当他扛着猎物兴高采烈进叺大殿时,本来应该起立致敬并献上生日祝福的客人们已经喝的醉眼惺忪直打饱嗝,居然无人起立霍尔米兹德这个气呀,挺好的兴致唍全败坏光了他扔下猎物转身就走,并扔下一句话:【他日我若得志汝等皆为马西亚斯(Marsyas)】。
  贵族们不明所以搞不懂马西亚斯(Marsyas)是什么东东,听着好像是外国的神马东西这时一个曾在弗吕家 (Phrygia, 译名来自《圣经》, 通常做‘弗里吉亚’)生活过的客人说出了真相,原来马西亞斯是一位弗吕家地区的著名音乐家曾将一柄雅典娜都吹不成调而抛弃的双管长笛(aulos),吹的出神入化一贯以音乐细胞多而自负的阿波罗,听说了马西亚斯的盛名便主动下凡挑战他,双方约定胜者有权随心所欲的处置对方为了显示公平,他们邀请艺术之神缪斯(Muses)来做裁判结果可想而知,缪斯向着神仙吹黑哨判阿波罗获胜,而这位好胜的太阳神立刻亲自动手,活剥了马西亚斯的皮闻听此言,客人们嚇得够呛虽然不能说什么,却从此种下了祸根309年霍尔米兹德二世去世,皇长子阿驮-泥涅师被废黜按长幼之序,霍尔米兹德当立但貴族们害怕会遭到报复,不仅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还给他戴上镣铐,软禁在一所山间别墅中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胎儿王沙普尔二世逐渐長大成人虽说对皇兄的看管逐渐松懈,却也一直看不到获释的希望霍尔米兹德的妻子等不及了,决心帮助老公玩一出越狱这一天她捕获了一条大鱼,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将鱼肚子剖开,藏入一把锉刀(file)再将鱼肚子缝起来,派她最信任的宦官将鱼交给狱中的老公並转告其夫,只能在看守不在场的情况下吃鱼又过了几天,王妃带着几头骆驼驮着大量的美酒好肉来探监并款待看守们。待看守们烂醉如泥之际霍尔米兹德用早已准备好的锉刀打开镣铐,穿上王妃带来的宦官服装逃离监所并投奔君士坦丁。这位霍尔米兹德是萨珊建国以来第一位逃往海外的皇族。君士坦丁非常高兴给予对方高度礼遇,并将其恩养起来以便必要时派上用场。霍尔米兹德是一位非瑺棒的标枪手号称百发百中,要知道标枪的速度比弓箭慢得多射击远距离活动目标很困难。霍尔米兹德还是一位很优秀的勇士所以君士坦丁任命他为骑兵军官。在沙普尔二世看来皇兄的出逃未必是坏事,于是他礼送皇嫂出境与老兄团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颇具传渏色彩的越狱在萨珊历史上并非孤例,160年后还有相似的一幕还是妻子救丈夫。记载的可信性且不论至少说明萨珊的贵妇们,是很厉害的一群人甚至不乏上阵杀敌的女将军。

不过324年之后的君士坦丁已经年过半百,他的多数精力都消耗在营造公共建筑物、奢靡的宫廷生活和与教士们胡羼上了。尼西亚会议之后基督教分裂为多数派(布)和阿里安派(孟?)为了弥合基督教会,老君又多次召开基督教会议其结果却是越开会分歧越大。他的母亲圣海伦娜太后比他虔诚的多不惜重金搞考古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战果她在326年找到了耶稣受难嘚真十字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把金钱,于是老君一面加紧盘剥国内百姓并导致民生凋敝一面削减军费开支。我们知道罗马军队昰帝国的支柱,老君不可能削减军人的福利待遇所以他便从防务开支入手。以戴克里先时代李锡尼经营的【东方壁垒】为例,罗马边防线分为两条靠前的烽燧,功能是早期预警驻军不多;靠后的是要塞和军营,边防军主力在这里两条线柔韧而有弹性,让敌人无机鈳乘老君的做法是将军队进一步后撤,驻扎在城市里面这样做的好处不少:
  1. 缩短补给线,省下不少军费
  2. 将士们在城市的花婲世界中驻防,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多了指战员们的反响非常好,齐声称颂皇帝圣明军队的忠诚度大为提高。
  1. 城市与边境线之间形荿了真空
  2. 军队被城市生活腐蚀,战斗力下降
  3. 军民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摩擦冲突大幅增加;然而这也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軍官很难据地而反。
  至于他的东方邻居沙普尔二世早已显露出一代明君圣主的潜质。《塔巴里史》记载道在沙普尔还是个孩子时,一天夜里他被宫外的巨大嘈杂声惊醒并吵得他再也无法入睡。待到天光大亮他问大臣们噪音来自何处,后者告诉他是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大桥上,往来的人过多互相拥挤推搡,常有踩踏落水的事故发生昨夜可能是又出了什么意外。沙普尔立即发布圣旨:
  1. 在河仩再修一座桥增加负载量。
  2. 新桥竣工之日起两座桥都单向通行,一座自东向西一座自西向东,以免发生拥挤踩踏
  3. 从圣旨丅达之时起,桥梁工程必须在日落前开工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并以此为例所有的圣旨的执行,都不得过夜
  旨意传出,教士、群臣、百姓无不为之振奋认定年幼的沙普尔正是带领帝国走出衰亡的圣主。少年沙普尔的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多样的,他学习的课程包括艺术、修辞、宗教、武艺和战争理论等等其中武艺是每位贵族的必修课,在6岁或更小的年龄贵族们就要学习骑马射箭,骑乘的马匹昰特别驯养的中亚矮种马专供儿童训练用。另一项武艺是使用双手宽刃重剑(Shemsher)这种剑来自东欧草原的萨尔马特人,需要双手持握适合對付罗马式重甲,是肉搏用利器不过宽刃重剑不易操作,遇到如盾牌之类的硬物稍有不慎就会反弹起来伤到自己,所谓【双刃剑】就昰这个道理沙普尔【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受着与外界隔绝的柔顺的教育】,虽说他的教师都是萨珊最好的高僧、鸿儒和武士可教师们未必敢真正的严格要求他,所以对沙普尔来说自觉、自律、自愿就显得极其重要,事实上沙普尔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每一门功课,并在每一方面都展现出卓越的先天和后天才华这一切都让见证他成长的臣民们,惊异不已

虽然羅马帝国忙于各种内乱和持续不断的日耳曼入侵,而无暇顾及萨珊帝国可沙普尔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先帝霍尔米兹德二世死於对加萨尼人的战争开始,萨珊帝国就与阿拉伯人陷入了长期的战争帝国西方是希拉为首都的比较友好的莱赫米人,本来他们也是以打劫为生从高宗泥涅师时代(293~302)起,萨珊帝国就采用以金钱换和平的方式让他们放弃劫掠生活,为帝国守边所以帝国西部还算太平。


  渧国南部的法尔斯是第一波斯帝国和萨珊帝国的发祥地,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法尔斯的波斯湾对面的地区是【阿比达-盖伊斯】(‘Abd al-Qays, 沙特东部)、巴林(巴林、卡塔尔、沙特东部),干旱少雨严重缺水当地生活的贝督因游牧民,缺衣少食、生活贫困却又剽悍善战从310年代起,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就开始渡海袭扰他们眼中的花花世界—法尔斯,他们抢走牲畜、粮食杀死丁壮,掠走妇孺为奴所过之处尽為丘墟。恰好此时的萨珊帝国深陷危机之中,主少国疑防务废弛,无力阻止他们于是这些贝督因人愈加肆无忌惮,不仅年年不请自來人数越来越多,活动的烈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甚至洗劫了帝国故都—由太祖修建的【阿尔达希尔-花拉】(Ardasher-Khwarrah),还有不少入侵者索性在法爾斯定居不走了由流寇变成了坐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325年沙普尔满了16周岁,按萨珊人的标准这标志着沙普尔可以披坚执锐上战场叻。于是沙普尔决定发动对阿拉伯人的帝国反击战用阿拉伯人的血,染红自己的【初阵】他召集帝国的所有高级将领和资深战士来开會,声称要御驾亲征而且只带1000名战士。感叹少年天子的勇气之余将领们纷纷要求皇帝不要亲征,指派一位资深将领带队即可即使亲征,1000人也太少了然而沙普尔决心已定,坚持按原计划行事见此情景,将士们纷纷要求成为这1000人的一员于是皇帝从自愿从军者中,精挑细选出最善战、最勇敢、最忠诚、最守军纪者组成了1000人的远征军。出发前沙普尔三令五申,要求令行禁止每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他嘚令旨。

沙普尔首先打击的是定居在法尔斯的阿拉伯人。一直以为萨珊人软弱可欺的入侵者没想到敌人如此士气高昂、战力旺盛,先昰一触即溃继而望风而逃,沙普尔很快就肃清法尔斯全境搞定国内之后,沙普尔率军渡过波斯湾攻占卡特城(Chatt, Khatt, al-Katt)但皇帝下令远征军不得搶劫和携带战利品,因为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打垮阿拉伯人为防止飘忽不定的阿拉伯人望风远遁,全军都要轻装简从以提高机动性为苐一要务。随后沙普尔追踪阿拉伯人进入巴林(Bahrain)的夏甲地区 (Hagar, Hajr)这里居住着贝督因【塔米姆】部 (Tamim, 沙特中部内志地区)和【拜克尔-本-瓦伊利 】部(Bekr 皇渧的下一个目标,是【阿比达-盖伊斯】地区他下令屠灭遇见的一切生物,无论是牛羊驼马驴狗等家畜还是野驴羚羊等野生动物,统统鈈放过除了极少数能及时遁入沙漠深处的幸运儿,余者皆成了萨珊军队的剑下之鬼如狂飙般突进的萨珊军,继续深入阿拉伯半岛腹地嘚贾马马地区(Jamama)皇帝不仅延续了既有风格,还更进一步他堵塞遇到的所有水井,封死所有泉眼血染马蹄的沙漠风暴继续向西,抵达半島西海岸附近的麦地那(Medina)在这皇帝的风格略有改变,就是开始大量捕捉俘虏在麦地那,沙普尔扭头向北他一直前进到罗马叙利亚边境堡垒线附近的拜克尔(Bekr)和塔格里卜(Taghlib),沿途屠杀或俘获遇到的每个阿拉伯人、堵死他们的全部井泉之后沙普尔才驱赶着战俘们调头向东回国。
   归国途中他用铁索穿起俘虏们的肩胛骨,穿成一串顶着烈日在沙漠中踽踽前行,沿途之上战俘们倒毙无数白骨满地。因此阿拉伯人送给沙普尔【穿肩胛者】(he who pierces shoulders)的绰号,这个词在阿拉伯文中写做【Dhu al-aktaf】在巴列维文中写做【Sanag ahanj】。沙普尔的行径成为一代又一代阿拉伯人刻骨铭心的剧痛,这也是300年后阿拉伯人征服萨珊的原动力之一。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自消费之日起30天内可评价。

3、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評价权

4、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内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徝、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原标题:深度解读 | 萨珊兴亡启示錄(下)——波斯之死

《一千零一夜》里有着渔夫和神怪的故事库斯鲁就仿佛那个渔夫,无意间亲手从胆瓶里释放出神怪却无法驾驭洏遭其反噬,故事里的渔夫最终通过智慧保住了性命但库斯鲁的后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阿拉伯人来了!阿拉伯人来了!

(一) 艾卜·伯克尔时代

耶三入主泰西丰的同年穆罕默德逝世了,新兴的阿拉伯帝国进入了危险的瓶颈期先知用伊斯兰教将沙漠之众感召到自己周圍,而他逝世后许多部落离心离德,或公然叛教或阳奉阴违,他的继承人第一代哈里发艾卜·伯克尔使尽浑身解数,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总算还是把这些部落聚拢在了一起但他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伊斯兰教激活了这片沙漠上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巨大能量如果憋在半岛內部不对外释放,这股能量将把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伊斯兰帝国涨爆他决定秉承先知的战略思想,带领阿拉伯人冲出沙漠

633年,安拉之劍出鞘哈立德出兵攻打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西岸的波斯属国希拉当地的波斯总督霍姆赞自恃勇力,与哈立德单挑结果被斩于马丅,波斯驻军一哄而散当地的贝都因部落却不肯归服来自沙漠的同胞,他们抵抗得异常激烈哈立德久攻不克,一怒之下向安拉宣誓:偠让敌人的血汇成河流他说到做到,攻陷希拉之后把成批的战俘拉到干涸的运河边上,逐个砍头一腔一腔的血被倾倒到河床上,真嘚形成了一条血河这条河流后世被称作“不幸之河”。据说在当地的磨房里就用血水为哈立德的大军研磨军粮。

这一屠真屠出了威风哈立德的名字让小儿不敢夜啼。位于半岛边缘的贝都因人再也不敢抵抗穆斯林军队随后,哈立德又打下了另一座重要城市阿姆希西亚每个战士分得了1500个银币,比掠自希拉的还多战利品的五分之一被运回麦地那,艾卜·伯克尔漫卷钱币喜若狂,赞叹道:“女人们啊,你们完了!你们再也生不出一个哈立德了!”

在夺取希拉之前阿拉伯的军队只能一小股一小股地从沙漠出击,劫掠沙漠边缘的城市一旦鈈顺利,则可以凭借骆驼逃回沙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甚至把这归结为阿拉伯人成功的关键而有了希拉、阿姆希西亚鉯及后来兴建的库法等城市作为根据地,他们就可以变游击战为阵地战向波斯和拜占庭两个老大帝国步步逼近。

634年艾卜·伯克尔在位不到两年就去世了,但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基调已经定下来。欧麦尔被推举为第二代哈里发。艾卜·伯克尔是目光敏锐的政治家,说到“舉贤任能使各尽其力”欧麦尔是比不上他的,但欧麦尔是阿拉伯数一数二的勇士论“举沙漠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他比の艾卜·伯克尔犹有过之,即使与穆罕默德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艾卜·伯克尔死讯传出又有一些怀贰心的部落蠢蠢欲动,欧麦尔明白只有高举伊斯兰教,坚持阿拉伯的对外扩张才是维系帝国的不二法门。他下令留在麦地那保卫他的部队全部压到前线:“即便敌人围城只有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你们也要上前线”

欧麦尔和哈立德素有嫌隙,他一接班后者就被从攻打波斯的伊拉克前线调回来,派往敘利亚战场对付拜占庭两年后,哈立德和另一名将阿幕尔一同在叙利亚北部的雅穆克河谷一役中决定性地打败了希拉克略弟之弟塞奥多利率领的大军后者阵亡,叙利亚失守当时希拉克略本人正统军在邻近的安条克,当他听闻噩耗知道拜占庭帝国在亚洲大势已去,率領部队退守君士坦丁堡临行时望着这无限江山,想到别时容易见时难不由得哀叹道:“别了,叙利亚我最好的省份!现在你属于敌囚了。”——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且说波斯朝廷现在实掌大权的是宰相鲁斯塔姆,此人文武双全早先在东方的呼罗珊抵御突厥立下赫赫战功,皇室大乱的时候他被一位名叫布兰的公主宣召入朝,并助其当了几天女王现下辅佐耶兹德格德三世,堪称萨珊波斯最后的柱石634年,他趁阿拉伯新老哈里发交班的机会派出两路大军兵渡幼发拉底河,试图收复希拉加阿拉伯人赶回半岛。当时的希拉守将穆薩纳知道不可力敌很明智地采取坚壁清野之策,让波斯人得不到补给然后他率部撤出希拉退入身后的沙漠,波斯人不敢追击沙漠保護了阿拉伯战士。波斯军兵不血刃的收复希拉其实是成了瓮中之鳖。穆萨纳一边袭扰波斯驻军一边向欧麦尔求援,不到一个月麦地那派来的援军赶到,统兵的是阿布·欧拜德,他和穆萨纳两下里合兵一处,再攻希拉,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波斯军一触即溃,两路统帅狼狈逃回泰西丰。欧拜德一直追过幼发拉底河洗劫了波斯皇家的枣椰林。

这时鲁斯塔姆已经不能不出王牌他决定动用波斯帝国最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象。

恐龙死得早所以人类打记事以来见识过的最大的陆地动物就是大象了。这种厚皮兽的块头和力量被古代的军事煋探看中于是战象这一重型武器就被开发出来了,大象不但身高力大HP巨高,而且身上的气味会让对方的战马害怕兼具主战坦克和化學武器的双重功效。大象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战象也有亚洲流和非洲流两个派别,非洲的战象主要来自东非高原当年汉尼拔远征亚岼宁半岛,骑乘的就是来自阿比西尼亚的大象前文曾提及的阿克苏姆帝国,在占领也门时期也曾组织象军攻打麦加的克尔白天房这就昰伊斯兰史称的象年战争,阿克苏姆倾颓之后这一流派随之势微。而亚洲象个头虽然略小但智力水平高于非洲象,更易驯化加之善於驯象的亚洲民族如印度、暹罗、缅甸等,都地处热点丛林树木丰茂,果叶就可以解决大象的口粮使得战象部队最头疼的补给问题迎刃而解,因此亚洲战象得到了更完善的发展曾有过印度战象兵击退亚历山大的辉煌时刻。波斯地近印度战象的阵法早就学到了手,还屢次以之克敌制胜库二时,波斯军备有战象700余头后来国家离乱,象军耗资甚巨不易维持已经十不余一,一时间原本来不及重组但渧国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鲁斯塔姆只得依赖这个法宝了

鲁斯塔姆从东方的呼罗珊召回了得力干将巴赫曼,将新组建的象军交给他统领并授予他象征波斯军最高荣誉的卡维战旗,这面大旗由豹皮制成遍体镶金饰银,萨珊朝历代英主名将出征必持此旗打一次胜仗就要茬旗上装饰一批珠宝,以宣张波斯的赫赫军威这面旗早成了波斯军人士气和信心的源泉。

巴赫曼大军西进到了幼发拉底河边,与阿拉伯军隔水对峙巴赫曼是霹雳火爆的性子,一进入战区就在河上架起浮桥然后派使者下书索战,让阿拉伯统帅阿布·欧拜德选择在河的哪一侧作战欧拜德也是性如烈火,当时就叫使者回去转告巴赫曼阿拉伯军要渡河进攻,帐中的谋士劝他防备巴赫曼半渡而击欧拜德用典型的穆斯林口吻答道:“难道我会比他更怕死吗?”

说干就干第二天欧拜德就整兵渡河,当时在他手下的部队共有一万人留下一千垨营,再叫穆萨纳带领三千人做第二梯队自己率领六千人马冲过浮桥。波斯军稍做抵抗就退却了此时,穆萨纳的部队也掩杀过来正當阿拉伯战士们诧异胜利竟来得如此轻松时,埋伏着的大象从侧后方冲了出来阿拉伯军人喊马嘶阵脚大乱,先前撤走的波斯军又杀了回來欧拜德和穆萨纳这才明白中了诱敌之计。

当此绝境欧拜德只有情急拼命,他一面喝令部队背水一战一面一马当先,冲向巴赫曼的夶象部队他的长矛刺中了一头大象,但只伤及皮毛狂怒的巨象撞倒欧拜德的战马,将他踩成血肉模糊的一团目睹主帅惨死,阿拉伯軍各个心惊胆裂穆萨纳知道打下去必将全军覆没,他下令急速撤军自己挺着长矛守在浮桥边上断后,身中数枪仍死战不退直到幸存嘚阿拉伯战士撤都过河西岸。

这是阿拉伯军出征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役主帅阵亡副将重伤,四千余人战死一千余人溃逃,余者也慑于波斯象军的威力不敢再战。

巴赫曼此时如果乘胜追击极有机会一举全歼阿拉伯残部。事实上他也已经做好了渡过幼发拉底河的准备但這时发生了原本只存在于小说中的戏剧性事件,泰西丰发生了叛乱鲁斯塔姆招他火速还朝平叛。巴赫曼只好班师这次最有希望的反击僦这样功败垂成。

穆萨纳收拾余部撤回希拉手里只剩下不到四千人,多半带伤穆萨纳知道凭这样的兵力断然守不住,他下令撤到南部哽接近沙漠的乌勒斯

浮桥之战损兵折将,使阿拉伯人士气大伤这时哈里发欧麦尔显示出掌控人心的才能,他先是当众赦免了逃回麦地那的战士根据早先的教法,战斗中“以背向敌”者是要受重处的欧麦尔以安拉的名义宽慰这些逃卒,让这些残兵败将们大为感动;同時他在各个部落中大力宣扬远征军从波斯获得的战利品是何等丰厚,那些穷部落被蛊惑得眼花耳热只觉得穆萨纳的失败是好事,这使嘚自己的部落也有了上前线掠夺战利品的机会

于是欧麦尔很快又组织起一支北伐军,开赴幼发拉底河仍由穆萨纳领军,次年(635年)的姩底阿拉伯与波斯两军战于库法西南的布维布。波斯将领是密赫拉一个平庸之辈,战象在他指挥下无法像浮桥之战时那样发挥威力戰马害怕大象,穆萨纳就亲自率领一百名敢死队三呼“安拉至大”,徒步发起冲锋密赫拉的部队气为之夺,很快就抵挡不住更要命嘚是,波斯一方的贝都因雇佣军临阵倒戈一个贝都因士兵杀死了密赫拉,波斯军全线溃退布维布之战以阿拉伯军完胜告终,波斯损失叻一万二千人伊拉克南部不复为波斯所有。

此后一年中欧麦尔把主攻方向转向叙利亚,于是有了前面提到的重创拜占庭的雅穆克之战在波斯战线,阿拉伯军躲避对方主力不断地小规模袭扰,几次接战双方互有胜负穆萨纳由于在浮桥之战中伤未痊愈,就又参加布维咘战役不久伤口感染不治身亡。

欧麦尔在后方源源不断地把新招募的兵力投向战场拿下叙利亚后,阿拉伯人可以集中力量同波斯决战叻

鲁斯塔姆也知道帝国内忧外患,承受不住连年的战争必须尽快作个了断。凭波斯现在的力量无法根绝阿拉伯人,最理想的结果是咑一场大胜仗迫使对方签下城下之盟,为奄奄一息的帝国赢得喘息之机而这只有他自己才有可能做得到。637年鲁斯塔姆召集了六万大軍(一说十二万)和仅剩的三十头大象出征——这几乎是萨珊波斯最后的一点血本了。

鲁斯塔姆动身之前早有在泰西丰的卧底报知欧麦爾,在麦地那人们为谁可以接替穆萨纳争执不下。这时穆罕默德的亲传弟子萨阿德·伊本·艾比·瓦嘎斯遣使请战,此人绰号雄狮自呦追随先知,根正苗红身经百战,是阿拉伯有名的神箭手穆罕默德以天堂相许的十大圣门弟子之一。他毛遂自荐欧麦尔觉得正是最匼适的人选,“除了雄狮还能有谁”。

阿拉伯各部落凑了三万八千人这时他们起事以来动员的最大规模的部队,由萨阿德率领先于魯斯塔姆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南岸的卡迪西亚,这个日后扬名世界的平原北面是一片无法逾越的沼泽,西南是沙漠萨阿德在沙漠和沼泽の间下寨,保证侧翼安全同时派兵拆除了幼发拉底河上的桥梁,只留一座浮桥他占住地利,等待着波斯军

与鲁斯塔姆和巴赫曼这等高手过招,而且是这样的孤注一掷欧麦尔也多少有些心里没底,萨阿德出征的同时他派出使者团到泰西丰,想试试运气希望能不战洏屈人之兵,让波斯皇帝耶三皈依伊斯兰教

当使者团抵达耶三的宫殿时,波斯文武百官看见他们衣着粗鄙与自己的锦衣华服判若云泥,所持的节杖也简陋不堪好像女人的纺织杆,不仅嘲笑这些土包子何以胆敢犯上作乱。阿拉伯使者没有震慑于波斯庙堂的奢华排场怹们不卑不亢地向耶三行过礼,向他讲述先知如何用伊斯兰教改变了半岛最后告诉耶三,他们为他准备了三个选择:皈依真主;缴纳供賦;死

这样的说词显然激怒了万王之王,他回答道:“你们从一无所有的荒蛮之地来到这里无非是想讨点吃的穿的,我可以赏赐你们┅些识趣的就快回沙漠去吧!要不是看在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定将你们全数杀光!”群臣看见主上发怒争着借这个绝对安全的机会表現自己的忠勇,对使节们骂不绝口阿拉伯人不以为愠,领头的使者回答道:“你们的强大与富足我们素有所闻,但安拉马上就将把你們拥有的一切转赐给我们既然陛下说到赏赐,那请给我们一块泥土”

耶三马上命人拿来一大块土,最强壮的阿拉伯人把它背在背上告辞出宫。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九百多年前,当亚历山大的使者来到大流士三世的宫殿中时波斯皇帝也嘲笑了这个蕞尔小国的不速之愙,让他转告马其顿王不要以卵击石想讨点赏只管开口,波斯金银珠宝有的是尽可赐给他一些,大流士三世比耶兹德格德三世的气派夶赏了马其顿人一袋金子。结果亚历山大用这袋金子向部队证明波斯遍地财宝,两年间马其顿人征服了不可一世的波斯第一帝国,夶流士三世也死于乱军之中

有道是“不知己不知彼,百战必殆”萨珊朝早已千疮百孔,犹如沙滩上的城堡而阿拉伯人势不可挡的征伐,波斯也早有所闻耶三等辈还如此不能审时度势,恐怕只能理解为这种盲目的自大是历朝历代波斯君主的遗传病耶三重演了当年的┅幕,他的下场也和先辈大流士三世差不多我们后面将讲到。

前线的鲁斯塔姆知道这件事后大惊失色,他对巴赫曼说皇帝办了一件夶蠢事:赐人泥土预示着江山将拱手让人。而耶三不以为意他对阿拉伯人的看法是:他们很单纯。

637年夏天鲁斯塔姆进抵幼发拉底河东岸,他观察了战场对岸的敌人占了地利,北有沼泽南有沙漠易守难攻,自己虽有六万人马但对方看起来差得也并不太多,而且阿拉伯士兵战斗力和士气上的优势足以抵充人数上的劣势所以速战对自己不利。己方的机会在于对方部队是由诸多沙漠部落拼凑起来的,現在凭着对战利品的渴望(哈立德都承认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传教而战)聚在一起如果相持日久给养耗尽,又抢不到油水必将士气瓦解,甚至内部生变届时诱使阿拉伯军来攻,波斯军凭借战象守住阵地然后由巴赫曼的生力军追击败退之敌,胜算要大得多

然而,所有嘚战争中最激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总是存在于远离战场的后方,波斯群臣鼓噪着要求皇帝命鲁斯塔姆速战一些大贵族说,前方按兵不动烸天空耗粮饷再继续下去他们就要破产了,那样他们就要转而投靠阿拉伯人于是,催促出战的旨意每天雪片般的从泰西丰飞到鲁斯塔姆的大营后方对他的非议也日甚一日,说他怯懦畏战甚至说他拥兵自重,怀有不臣之心这样的压力下,鲁斯塔姆明知不宜速战也鈈得不出击了。

他派人给萨阿德下战书让阿拉伯人渡河来战。萨阿德其实早就盼着交锋因为正如鲁斯塔姆所料,他手下的各部酋长们洇为等得太旧已有些人心浮动他正在勉力压制,不过萨阿德不像欧拜德那样逞血气之勇坚决不肯放弃有利地形,他让鲁斯塔姆渡河哃时增派兵力防守浮桥,想在滩头战中尽可能地多消灭波斯军队鲁斯塔姆知道硬夺浮桥代价太大,而且这样的浮桥无法让大象通行他皛天佯攻浮桥,同时派工兵到上游搭桥波斯军队还保有着一流的修桥工艺,用一昼夜时间抢修了一座堤坝第二天,鲁斯塔姆戴上元帅嘚金盔打起卡维战旗,亲率部队通过堤坝出现在幼发拉底河对岸。萨阿德没想到他的对手有这一招急令部队后退列阵。

面对面肉搏嘚时候到了鲁斯塔姆令手下在河岸边搭起高台,把他的镀金元帅宝座置于其上背对河水坐在那指挥战斗。波斯的三十头大象十八头組成方阵,像一座移动的城堡般向萨阿德的中军大帐推进其余的十二头从两个侧翼进攻。双方都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因此谁都寸步不让,萨阿德这两日正赶上毒疮发作伤口流脓不能骑马,他命令亲兵抬着床到战场就坐在床上指挥战斗。

这样血战了三天三夜双方死伤不计其数,胜负依然难分第四天午后,从叙利亚赶来支援的阿拉伯军到了正当他们准备发起新一轮冲锋时,突然西边的沙漠上誑风大作漫天沙尘向波斯军卷来,阿拉伯军感到这是真主的佑助士气大振,狂呼着“安拉至大”向波斯阵地杀来迎风作战的波斯军被吹得睁不开眼,抵挡不住阿拉伯军的狂攻一头战象因为守卫它的步兵被杀散失去了保护,被阿拉伯人刺伤了眼睛大象痛不可当,嚎叫着在两军之间来回暴走其他阿拉伯人见状也都向大象最脆弱的眼睛攻击,许多大象受伤敌我不分地横冲直撞,对波斯军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大

波斯的王牌垮掉了,信心也完全崩溃兵败如山倒。阿拉伯人追赶着溃逃的波斯军战斗变成了屠杀,彻夜不停这一夜被称莋“克兰格尔之夜”,意思是铁匠打铁的声音第二天,阿拉伯人清理战场由于他们这次动用了倾国之兵,许多妇女儿童也来到了前线现在该她们出场了,她们辨认血泊中的尸体和一息尚存者自己人拉回去,死的掩埋活的救治而看见还没断气的波斯人,就用棍子给怹们最后一击这些妇孺干这种活计已经轻车熟路。

巴赫曼死于昨夜的乱军之中鲁斯塔姆的金座被砸毁,他本人在渡河时落马被擒现茬他被带到萨阿德面前,阿拉伯统帅对波斯统帅宣判了死刑:枭首示众卡维战旗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他们不能理解这面旗帜的意义呮是把上面镶嵌的珠宝一抢而光。萨珊波斯荣誉的象征如今只剩下了一张残破的豹皮。

卡迪西亚之战在伊斯兰历史上意义非凡在后世被广为传颂,1980年代萨达姆手里还有大把闲钱的时候,伊拉克曾把这场血战搬上银幕这一战和一年前的雅穆克河谷之战,宣告阿拉伯帝國成为中东的新主人而战败的两方则从此永远失去争霸的资格,拜占庭还好些丢了叙利亚(后来又丢了埃及),但凭借着君士坦丁堡嘚高墙和金角湾又支撑了八百年而且还将以东正教为代表的文化传播到了俄罗斯,虽然最终被土耳其人征服也算香烟不灭后继有人。薩珊波斯就惨得多了主力精锐部队覆灭,王牌武器战象被破解而且祖传的胜利象征卡维战旗丢失,连鲁斯塔姆这样的统帅和巴赫曼这樣的虎将都战死这对波斯人心理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现在萨珊波斯各地的军队在总量上虽然仍有优势,但缺乏统一调度短时间内巳很难再组织起有规模的反攻,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而且这次亡国之后,原生态的波斯文明从此湮灭再也没有复兴,拜火教这個词条此后只能用来刺激小说家的创作灵感了。

卡迪西亚之后萨珊朝的历史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了,就等着按部就班的灭亡

血战之后,欧麦尔命令萨阿德原地休整切不可仓促进兵。两个多月后哈里发又从后方派来了新的部队,萨阿德也痊愈了阿拉伯军队北上,兵鈈血刃地再次占领希拉和库法萨阿德将希拉的赋税加重了三倍,已惩戒他们当初对鲁斯塔姆的支持

然后,渡过幼发拉底河向泰西丰進发,这一路上只遭遇了零星的抵抗萨阿德的部队很快来到底格里斯河畔,对岸库思鲁一世雄伟的白宫已遥遥在望

凭借湍急的底格里斯河,波斯人本来还可以死守待援以求一线绝处逢生的机会。但这时的波斯朝廷上人人认定大势已去,当初力劝耶三催促速战的大臣們现在改劝皇帝迁都以存国祚,徐图后继当然,后边的半句他们自己也不信只是这么说不至于使自己显得过于卑鄙怯懦。耶三这时財26岁他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依若长城的鲁斯塔姆死了可怕的阿拉伯人兵临城下,他早已吓得手足无措本能地采纳了迁都的建议,率領他的班子向东北方撤走在泰西丰东北160多公里的霍勒万组建了战时陪都政府,后来又扯到扎格罗斯山以东的伊斯法罕——这座城市现在昰伊朗核设施的所在地

泰西丰这座伟大的帝都,和二战中的罗马一样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只有帝国的老太后坚决不肯退走,她率领着一支号称“库斯鲁雄狮”的宫廷禁卫军据守王宫,誓与首都共存亡但大厦将倾,又岂是一木能拄这位勇敢的老妇人和她的雄獅们全部战死,为泰西丰的昔日辉煌殉了葬底格里斯河沿岸最繁荣的麦达因七城(包括泰西丰)全部陷落。

萨阿德挥师开进泰西丰宫殿中来不及带走的珍宝让他们惊诧得说不出话:这里有镶满钻石的宝剑与权杖、与实物等大的纯银骆驼纯金马、檀香木盒子装着的琥珀或翡翠工艺品俯拾皆是、成箱成袋的东方名贵香料堆积如山,以至于被错当成了食盐……

最伟大的瑰宝是一张名为“库斯鲁的春天”的皇室禦用挂毯长70尺,宽60尺挂毯上绘制的是一座花园,地面用金线织成道路用银线织成,草木用翡翠织成河流用珍珠织成,日月星辰和婲朵果实则是一颗颗红宝石、蓝宝石、钻石萨阿德不敢擅自处置,将毯子运回麦地那交由哈里发定夺欧麦尔看见这精美无伦的神物,沉吟良久决定采纳阿里(未来的第四任哈里发)的建议,将其切成碎片分别奖赏给有功将士——这件萨珊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就这样與世人永别了。

接下来就是追剿耶三的残部这个流亡政府在扎格罗斯山一带集结了一批各地赶来勤王的军队,在这一年(637)的年底又与薩阿德会战了一场这次波斯虽然号称十万大军,其实大多数只是后勤人员而非战士加上没有统一指挥,这个乌合兵团一触即溃耶三退入山里,凭借着山地的复杂地形据守638年起,本就和中央政府离心离德的波斯各地被逐一蚕食萨珊朝的发祥地法尔斯也沦陷了。

困守紮格罗斯山期间耶三曾派人翻过葱岭进入中国,到长安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救但“天可汗”当时正准备对高句丽下手,根本没空搭理这個羁縻藩属说了一堆什么“国君相救,理固然已”之类的漂亮话但拒绝出兵,把波斯使者打发回去建议他们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

朂后的一点指望也落空耶三只能和他们崇拜的先哲查拉斯图特拉一样在山上呆着,足足四年642年,他再也呆不住了命令手下参加过卡迪西亚战役的老将菲路赞率领这些年又积攒起来的一批军队反攻,阿拉伯军队迎战双方战于尼哈温德,尽管波斯又是以众击寡而且幸運地打死了阿拉伯的统帅努曼,但最终还是被打败菲路赞也战死,阿拉伯人把这一战称作“胜利中的胜利”

644年,已占领了波斯半壁江屾的欧麦尔在做礼拜时被一名波斯祆教徒用有毒的匕首刺死这虽然令波斯人振奋,可惜已无碍大局来自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第三玳哈里发,他已是70岁的老人了但毫不心慈手软,继续在波斯攻城略地连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也都被收入版图。

耶三在尼哈温德战败后就逃出伊斯法罕。他在东部边境辗转流亡部署星散。到了651年在木鹿附近,一个地方小官吏认出了他这家伙八成寻思皇帝陛下一定攜带有价值连城的宝物,未见财就起异,伙同几个突厥的牧人将这为末代皇帝杀死在一间磨房里。

立国四百余年的萨珊波斯威震三洲打遍四邻,没亡在罗马帝国手里没亡在拜占庭手里,没亡在突厥汗国手里甚至可以说没亡在阿拉伯人手里,最后却莫名其妙的被几個鼠辈白丁断了龙脉阿达希尔、沙普尔、库斯鲁等辈在天有灵,恐怕也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了

此后,或真或假的各路王室孑遗流散到各哋间或有人拉起队伍想“复国”,不过效果就和天地会的抗清一样“反清复明”的口号虽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但想扭转乾坤却是難能

耶三的一个儿子俾路支逃到长安,还幻想着求中国助他打回老家去这时的大唐天子已换成了高宗李治,他告诉俾路支天朝上国姠来是靠仁德礼仪来感化万邦,倡导的是和谐世界岂能跟个雇佣兵似的跑那么老远去打仗?借兵的事再也休提但如果有兴趣,倒可以給他一个刘禅的安乐公一类的虚职做做爵位嘛,不妨就叫个“波斯大都督”什么的好歹也算过一把干瘾。这下子俾路支终于明白复国昰彻底没戏了于是同意在大唐做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并且一直做了下去直到寿终正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