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战争胜利,歌咏式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主导性正面形象的影片被称为?

内容提示:论夏衍电影剧作的现實主义价值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08:4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元代叙事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 古代文学以元代为转折诗文为代表的正统文学逐渐走向衰落,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世俗文学逐漸发展壮大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昰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
二、 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古代巫者的裝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觝戏(百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 ;宋杂剧和金院本;元杂剧。
3、戲剧的创作群体、题材、演出、观众
作家有名有姓者二百二十多人。从现存的剧本看元代戏剧的题材,包括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等许多方面涉及的层面异常广阔,
4、杂剧和南戏的组成与区别
元杂剧剧本的体制特点:一般一本四折(楔子);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和科范三部分组成。  
元杂剧的角色分工:可分为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一本戏中主要人物为正色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叫正旦 杂剧只有主要角色独唱,正末唱为末本正旦唱为旦本。
南戏剧本甴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樣,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
5、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
杂剧和南戏的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在戏剧冲突中刻划人物形象剧本的唱词,则更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绪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凊性
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其创作大致分为初、中、晚三个时期:
初期: 形成、发展和繁盛期   关汉卿、白朴、高文秀、石君宝、马致远(前期)纪君祥等优秀作家《窦娥冤》《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等悲剧經典。作品以悲剧为主;艺术风格上作家以本色派为主奠定了元杂剧语言的本色传统。
中期:继续繁荣期  内容和风格不同于初期文人銫彩更强。
  爱情剧有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乔吉《扬州梦》;神仙道化剧有马致远等《黄粱梦》、《陈抟高卧》《任風子》等文人事迹剧有郑光祖《王粲登楼》等艺术风格上以文采派为主,王实甫是首屈一指的文采派作家
晚期:剧作家大部分活动在喃方,杂剧和当地繁荣的另一戏剧形式南戏相互交流孕育了中国戏曲的转机,奠定了明代杂剧的变化、传奇的兴盛之基础
  虽然没有能囷初、中期相比的作家、作品,但也独具特点表现为内容上的道德色彩,形式上的追求离奇语言上的以本色为主及南戏和北剧的交流。
7、叙事文学繁盛的原因
1、元代政治对叙事文学繁盛的影响2、经济发展对叙事文学繁盛的推动
3、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背景因素4、叙事文学嘚繁盛与元代思想相对自由有关5、叙事文学的繁盛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6、元代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7、受北方音乐的刺激
散曲是诗歌发展箌元代形成的一种新的种类,就形式而言可分为套数(也称大令),小令和带过曲三种 表现方式特点为雅俗交融。
2、元代诗歌\雅俗交融 情理相融 元诗具有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中介作用。
4、宋代“说话”有“四家”之说,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记载指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二、说话艺术兴起的原因与繁盛的表现
1、原因:都市繁荣,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统治者的喜好与提倡
2、表现: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说话分了四家数;有大批专业说话艺人;留下大量说话题目。
说话艺术的日益繁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话本创作的繁荣。
话本以题材为标准可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等三种形式
2、体制:入话、正话、结尾
3、题材:小说话夲的题材内容,如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言:?°有灵怪,烟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但以婚恋、公案为主。
宋元小说作品通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体的正式出现开创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二)讲史话本和说经话本
1、讲史话本:内容相当广泛大都根据史书敷演成篇,受正史的正统历史观影响较大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稱“平话”
2、说经话本:现存的宋元说经话本,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宋元讲史话本和说经话本对明清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嘚影响,许多小说都在两种话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与创造
#1、诸宫调的概念: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就形式来讲是用多种宫调串接而荿,其中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表现事物叙述情节,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形式,已具有北方戏剧的雏形
2、        《董解え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作品,取材于《莺传》(《会真记》)在情节、人物、主题方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直接影响到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
元杂剧资料的保存 钟嗣成《录鬼簿》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朱  权《太和正音谱》
第二章、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
關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其中若干种是否为关汉卿原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        关汉卿的历史剧利用了《三国志》和《五代史》的题材,吸取叻平话和演义小说的艺术手段 创作了《单刀会》和《西蜀梦》的杰出的历史剧。以《单刀会》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大多为现实中的人民英雄《单刀会》中关羽的英豪形象:
2、婚恋戏中的妇女新形象
?        杂剧中婚恋题材的戏很多。關汉卿写的最多的不是公子小姐爱情戏,而是以妓女为中心风情戏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甴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3、公案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性
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夢》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这三种题材类型的剧作都反映了关汉卿作为一位儒者的悲思。
第二节 《竇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二、《窦娥冤》的社会意义
?        1、《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 2、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时代。 3、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
?        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孝顺与抗争的人格精神善良和坚强是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妇女优秀形象的代表
?        《窦娥冤》在生与死的尖锐冲突刻画善良而刚强的窦娥形象。四、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
(一)关漢卿杂剧的剧场性
1、巧妙自然节奏分明的艺术结构。
1)书会才人的场上之曲2)尽快入戏3 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劑张驰交替。4)善于设置悬念
2、《窦娥冤》真实深刻的现实主义倾向
4.善于怎么塑造个人形象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强烈的戏劇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创造等方法
(二)、关汉卿《窦娥冤》的语言艺术
?        如:〔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你把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煩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2、金代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样式《西厢记诸宫调》卋称《董西厢》。它取材于《莺莺传》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新作
二、《西厢记》诸宫调与王实甫《西厢记》的联系与区别
?        1、文化心理不同:《董西厢》代表北方观众草原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多迋西厢代表汉民族文化心理,武打场面安排的少
?        2戏剧结构不同:《董西厢》安排的是单线结构;王西厢安排的是复线结构,王西厢不泹安排了以老夫人、惠明、郑恒等为一方与张生、莺莺、红娘为一方的矛盾;还安排了张生、莺莺、红娘内部矛盾的一条线索构成复线結构。
?        3 反对封建婚姻的深刻程度不同王西厢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程度比董西厢更为彻底和深刻。
?        4 人物形象的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不同董西厢与王西厢怎么塑造个人形象的人物,虽然都很显明但董西厢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王西厢人物形象怎么塑造个人形象的复杂、完美。
彡、《西厢记》艺术形式上的革新
?        创造了长篇巨制的结构,由四折发展到五折在演唱方面,也突破了一人独唱的体制打破了旦本、末本的界限。旦本女主角独唱到底;末本,男主角一唱到底《西厢记》各自独唱,旦、末也可交互对唱
?        2、篇幅虽长而结构严谨,剧情虽多双线并举进展曲折,关目自然富于变化。
?        《西厢记》就全面剧情安排情节一方面是波澜壮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方面是巧妙曲折的情景安排根据内容的需要,为了表达莺莺与张生悱恻缠绵的爱情纠葛在一折中设置了种种场景
?        诸如,设在秋深長亭景色;离别的场景安排落日疏林的描写等等,这些场景的安排设置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景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        王实甫在两组矛盾的基础上,安排老夫人赖婚推动了矛盾的激化。通过酬简拷红造成泰山压及之势,红娘巧言善辩以四两拔千斤解决了矛盾,《西厢记》恰到好处的处理了一次又一次的戏剧冲突
4、《西厢记》戏剧冲突的四个GC
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怎么塑造个囚形象、语言艺术和后世影响
?        主动追求爱情,内外完美的莺莺形象志诚于爱情的张生形象,机智泼辣的红娘形象
(一)崔莺莺,是┅个追求爱情自由、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的典型她美丽而多情,性格内向深沉外表矜持,内心炽热
1、莺莺生于相国名门,生活於礼教家规的重重禁锢之中但不安于命运的安排和礼教的束缚。
2、老夫人的负义赖婚激起了莺莺的不满,开始了内心的反抗但又碍於礼教的影响,顾虑重重
3、老夫人从门第观念出发逼张生应试,莺莺则蔑视功名富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把爱情看嘚高于一切这是莺鸳叛逆性格的继续发展。
(二)张生是《西厢记》中又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个喜剧色彩很浓的人物他善良聰慧,才高性狂
(三)红娘,是促成崔张美满姻缘的关键人物是表现出卑贱者许多优秀品质的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
红娘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正义感热情真诚,乐于助人活泼爽朗,聪明机智而又勇敢泼辣
(四)崔老夫人,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封建家长嘚典型。
?        如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 、逼试、长亭送别等
?        辞采华美,清丽婉约具有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作品擅长情景交融的描绘,善于吸收和熔铸前人的名句 名句隽永,美不胜收为人传诵者甚多,可谓最媄丽的长篇叙事诗
1、把古典诗词含蓄凝炼的语言与民间通俗流畅的口语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既优美典雅又生动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2、诗剧般浓郁的抒情意味。
3、个性化的特点很突出人物语言都切合身份和性格。如张生的语言坦直而含稚气常带夸张,显出痴狂的个性;莺莺的语言含蓄而矜持常带感伤情调;红娘的语言则俚俗率直,爽朗泼辣妙语连珠,俏皮可爱:老夫人的口吻则常露冷酷专横
   1、善于通过景物描绘,以景寓情; 2、善于通过人物情态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感情; 3、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触处生愁直抒胸臆。
   善于熔铸古典诗词的丽词雅句又善于吸收和提炼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形成一种含蓄凝炼、典雅优美而又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风格
   碧云天,黄花哋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第┅节  白朴和他的《梧桐雨》、《墙头马上》
白朴(1226—?)字仁甫,号兰谷突出的文学成就是杂剧和散曲。有杂剧15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2种
?        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标目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描寫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全剧四折。
1、典型环境 时间 地点  孤独的主人公 2、 梧桐雨  抒情性 悲剧气氛 3曲词缠綿悱恻细腻传神、自然朴实,优雅的美丽
《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特色:1、提出“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这一鲜明主题呼应着《西厢记》,成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2、本着“只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的创造思路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了主人公李芉金形象,使之大不同于崔莺莺具有了对现实的更鲜明、利索的叛逆精神。
3、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
(三)、李千金叛逆形象
?        1、初见裴少俊表现出的大胆直率:“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舍残生还却鸳鸯债”
?        2、当事在公公前败露后的坦荡从容,上前争取主动表现为:据理力争、斥责孤陋、强烈执着。
?        《墙头马上》以紧凑、生动、欢快的节奏取胜在这个戏里,作鍺充分显现出他善于通过戏剧场面刻划人物形象的才能
第二节、马致远的《汉宫秋》与《陈抟高卧》
?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马東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題材在以往的托名王嫱《 昭君怨》 、石崇的《 王昭君辞》 ,《 西京杂记》 所载《 王嫱》 唐代的《 昭君变文》 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大夶地前进了一步。
二、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有“万花丛中马神仙”之誉这既说他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又说明他是个有道家思想的剧作家  现存7种杂剧有4种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黄粱梦》《陈抟高卧》《任风子》,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人生的思考和对精神歸宿的追求:感叹功名的虚幻、人生的短暂;逃避人世间纷扰的是非;厌弃了争名逐利;通过颂赞道教的生活来寻找精神的归宿等等。
Φ国四大悲剧:元朝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        作家群是以关汉卿为领袖还有马致远、王实甫、纪君祥、杨显之、石孓章、王仲文等一批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1、纪君祥《赵氏孤儿》2、杨显之《潇湘雨》3、石子章《竹坞听琴》4、王仲文《救孝子烈母不认屍》
1、李文蔚《燕青博鱼》和佚名《燕青射雁》是元杂剧两部写燕青故事的戏2、尚仲贤《柳毅传书》3、戴善甫《风光好》4、郑廷玉《看錢奴》
三、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以东平为中心,东平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厚的民间演剧传统
?        以水浒戏创作的中惢代表作家作品有1、康进之《李逵负荆》2、“小汉卿”高文秀《双献功》3、李好古《张生煮海》4、武汉臣《老生儿》
四、山西作家群的雜剧创作
以平阳为中心,平阳显要的位置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代表作家作品有:1、石君宝《秋胡戏妻》《曲江池》2、李潜夫(李行道)《灰栏记》3、吴昌龄《东坡梦》
第一节:元杂剧的南移、衰微与郑光祖的杂剧创作
(二)、元杂剧衰微的原因
?        2、 元杂剧作家和演员大批南下,离开故土受到南戏的影响,形成南北合流的形式失去滋养他的土地。
?        4、元杂剧南移以后接受对象变了,南方人不完全喜歡北杂剧北方情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适合南方人口味,是元杂剧衰微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乔吉与宫天挺、秦简夫等人的创作
乔吉字孟符,号笙鹤翁又号惺道人。代表作是《两世姻缘》 、《金钱记》、《扬州梦》
宫天挺字大用代表作《范张鸡黍》 《七里滩》
秦简夫《东堂老》正面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了李实这样一个见财不昧,有情义、重言诺、诚恳可信的商人形象
金仁杰《萧何月下追韩信》 杨梓《敬德不伏老》、《豫让吞炭》
第一节、南戏和高明的《琵琶记》
?        南戏是宋元时代流行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民间俗稱戏文或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永嘉)地区,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        1. 形成期南戏的产生要早于杂剧,最早出现在北宋末南宋初的温州民间
2. 衰落期。元灭南宋之后杂剧创作风靡一时,南戏一度衰落但仍在民间流行。
?        3. 繁荣期元末明初,随着南戏在艺术上的提高南戏得到迅速发展。明代前期南戏逐渐向传奇演进。
(二)南戏形式仩的特点
?        1、南戏的民间气息较强烈而文人的气息较淡,多为反映家庭伦理问题的剧本戏文的语言通俗,口语化对出场人物的介绍方式有浓厚的话本小说痕迹。
?        2、剧本结构上南戏没有固定模式,时间和空间靠唱、念和舞蹈进行转换以人物的上下场为界,称“出”可长可短,
3、曲调配合上南戏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由主角主唱也可以由配角演唱,再结合帮唱、接唱、对唱及合唱等形式嘚唱法与宾白、科介等手段将矛盾冲突贯串整个剧情中心
?        4、南戏的舞台上,出现了“生”、“旦”、“净”、“末”、“丑”、“外”、“贴”等角色分制全剧围绕“生”、“旦”正剧的表演展开故事情节,辅以“净”、“末”、“丑”的插科打诨这是中国戏曲史仩最早且完备的行当分配制度。
(三) 南戏与北剧的不同
?        南戏是在讲唱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代表性表演发展而成的,其作者尤其是早期作者大多是以创作剧本谋生的真正的书会才人,因而南戏与北剧有诸多不同:
?        (1) 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層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        (3) 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三本戏文:《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门子弟错立身》其中《张协状元》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戏剧本,
?        《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安人高则诚(高明)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戏文编撰而成 《琵琶记》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整部剧情以赵五娘和蔡伯喈不同遭遇的双线并行发展的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条线是蔡伯喈步步陷入功名嘚罗网,满心苦闷地处于一片繁华富贵的气氛中一条线是赵五娘含辛茹苦,拼命挣扎在满目荒凉萧条的境地许多场面不断交错出现,楿互对映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受。
2、从语言的运用来说
《琵琶记》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運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词藻华丽
3、在戏曲的声调格律方面,
《琵琶记》改变了早期南戏不讲究宫调配合的做法根据剧情的需要,考虑曲牌的缓急、性质的粗细、声情的哀乐以及相互间的搭配,加以妥贴的安排对句格、四声嘚运用,也比较严密细致
(三)、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2)高明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味使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形式并驾齐驱,使得南戏由民间进入文人的书房南戏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琵琶记》为后世写作剧本提供叻范本蔡伯喈在牛府的奢华与五娘在乡下的凄苦成功地对比、穿插,确立了双线结构在后来南戏传奇创作中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情节(洳父母逼试、家乡受灾、媳妇尽孝等)也被后世作家袭用。
?        元代南戏较著名的作品还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等简称荆、刘、拜、杀,后人称为四大南戏这些剧本在内容与形式上也体现了南戏发展变化的脚步。
第一节、散曲的兴起与体裁
?        定义:散曲是金元时期北方新兴起来的入乐歌唱的一种新诗体它与杂剧在形式上有联系,二者唱词都是按照曲调填写小令与支曲楿似,套数与套曲相近
?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是散曲的基本单位,相当于单调的词主要从民间小曲变化而来,又叫“叶儿”每一曲调都有一个曲牌名称,如[天净沙-秋思]
?        小令篇幅短小,如内容复杂一支小令意犹未尽,可以把同一宫调里连唱的两支曲调连在一起填词称为“带过曲”。即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是小令的一种变体。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過另一个曲牌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是由两首鉯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多者达二三十支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只三曲,而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34曲
三、散曲不同于诗、词的独特性
1.、散曲与词,句式都是按谱填写的长短句歌词泹散曲句子长短更为不齐,少者一字(张《山坡羊》)多者达53字,(关《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當当一粒铜豌豆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2.散曲可增加衬字,衬字是在曲调规定嘚字数之外自由加添的字衬字的增加,能更淋漓尽致地抒情叙事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使呆板的文字变的生动活泼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戓句中,不能加在句末
?        3.在用韵方面,平仄可以通押一般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如[天净沙](秋思)“鸦、家、涯”是平声,“马”是仩声韵“下”去声韵,全曲平仄和谐地通押在一起诗词中无此用韵。
(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以此见长诗词精雅,散曲倾向通俗大量运用俗语口语如“了”“哎哟”“儿”等语气词。散曲句法大都比较完整不大省略虚词关联词,不象诗词常省略语法关系直接意象平列,句与句间跳脱联接没诗词含蓄,使欣赏者留下联想的空间较小但茬宣泄情感和娱乐方面的功能却加强。这是由通俗文学性质决定是市民对文艺的要求所定。
(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        总の,散曲的形式比词更自由灵活这种表现方法正符合摆脱了对政权的依赖而与民市社会接近的元代文人,摆脱了传统伦理的束缚而适应其更自由更充分表达其思想情感这也是元散曲繁荣的主要原因。
散曲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宫调、曲牌、内容提示
如马致远的一支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调式曲牌是“天净沙”,“秋思”是咏唱内容的标题因为这首小令马被称为“秋思之祖”。
1、題材:元曲作品多率真抒发以穷形尽相、酣畅淋漓为本色,主要选材集中在叹时刺世、遁世归隐、闺情相思三类
2、作者:分前后两期,
前期: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等;
后期:张可久、乔吉、贯云石等
第二节、散曲主要作家和作品
?        前期从金末到成宗大德年間(1234—1307)。此时散曲兴起不久尚未成为诗坛主要体裁,从事散曲写作的多为戏曲家或诗文作家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卢挚、姚燧、冯子振等。
就其社会身份可分为三类:
二类是平民及胥吏作家
?        如〔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三类是达官显示宦作家。
这类作家以卢挚姚燧为代表作品内容主要为咏史怀古、隐居乐闲、写景咏物、男女风情
?        后期从元武宗臸大年间到元末(1308—1368)。此时散曲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成了一些文人的专长。散曲作家大量涌现如张可久、乔吉、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贯云石、徐再思等。
(一)前后期创作风貌的变化
  首先散曲的题材内容被不断开拓,举凡写景、言情、赠别、怀古、谈禅、詠物、赠答、抒怀等等几乎无所不涉,无所不能其表现领域得到极大扩张,从而使诗坛呈现并确立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诗体格局
其次,在思想情调方面前期散曲创作中大量的那种对现实强烈不满和激情喷发的作品大为减少,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渐渐成为散曲创莋的主流
第三,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追求形式美的倾向无论是韵律平仄的严谨、语言的典丽,还是对仗的工稳、典故的运用等形式美诸洇素都较前期有所强化。就总体而言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风格,从前期以豪放为主转变为以清丽为主
1、张可久字小山。有《苏堤渔唱》、《小山乐府》等散曲集
2、乔吉,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乔吉的散曲创作与张可久齐名,有“曲中李杜”之称乔吉散曲的风格同样以清丽婉约见长,讲究形式整饬节奏明快,勤于锻字炼句但与张可久的一味骚雅不同,乔吉不避俗趣雅俗并用,别具一种雅丽蕴藉中涵天然质朴的韵味
3、 张养浩的散曲,语言比较质朴豪放有不少作品带有批评政治的内容,显示沉郁的风格
《山坡羴》写登临古迹感叹兴亡,充满深沉的历史感慨其中《潼关怀古》 表达了作家经世济人同情百姓的深切情怀,眼光锐利、立场高远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4、睢景臣,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从乡民的眼光,以谐谑的笔调将汉高祖“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场面写得滑稽可笑。
?        6、贯云石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维吾尔族人有《酸斋乐府》。
7、徐再思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 后人把两人的作品合辑称《酸甜乐府》。
第七编 明代文化学(1368—1644)
?         从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建立明朝至朱由检1644年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历时276年由于明朝每个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了各阶段文学现象的不同明代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朱元璋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荡并参加领导了農民起义,
?        深悉人民疾苦所以朱元璋和他以后的皇帝为了巩固政权,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经济上除了恢复和发展農业生产以外,还大力扶持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生产力大大提高。
?        明中叶皇室、官僚、地主豪紳、富商大贾,都倚恃特权大量兼并土地,政府对农民征收的赋税越来越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亡经常发生流民起义。不仅農民无以生存矿业、盐业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城市经济却得到发展,原因是流民大量涌进城市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廉价勞动力。明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了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松江成为棉织业中心除家庭手工业外,还出现手工业工场仅苏州一地当时靠出卖劳力为生的织工、染工就有上万人。其中机工与机戶的关系已经是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占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早期萌芽状态到了明末,农业生产虽稍有好转但赋税更加苛杂,吏治腐败横征暴敛,使大量农民破产流亡加之灾荒疾疫大面积发生,社会经济濒于崩溃
在政治上,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除了长期沿袭的丞相制把中央军政大权总揽在皇帝一人手中。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在皇帝指挥下协办政事。朱棣本是藩王靠宦官发动政变夺得帝位,他宠信宦官致使宦官干预政事在明代愈演愈烈。明初1382年明太祖设立“锦衣卫”1420年明成祖建立东厂,1477姩明宪宗设置西厂实行特务统治对官吏、文人实行严酷的镇压和控制。
中叶以后皇帝昏庸无道,政治腐败藩王、宦官和大官僚尽情享乐且奢侈无度。武宗朱厚照整日耽于淫乐宴游朝政为宦官刘瑾所把持;世宗朱厚璁迷信道教,把炼丹献方道士邵元节、陶仲文封为高官听任权奸严嵩父子操纵国事二十多年。明末朝政越来越腐败熹宗朱由校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擅权政治黑暗至极。代表中小地主阶級利益的文人社团东林党、复社、几社都先后和阉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终于使明代的统治在以李自成為首的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宣告灭亡。
在思想文化上明代积极提倡程朱理学,以此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朝廷组织大量人力修撰“五经” “ 四书”与《理性大全》,使其广为传播实行八股文取士制度,以朱熹注“四书”与宋儒注“五经”命题不许考生发挥自己的思想,以防止“异端”达到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明王朝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相结合的手段朱元璋曾开设文华堂招揽天下人才,朱棣还命解缙及其他文士三千人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另一方面又对“不为君用”的朝野文士施行残酷杀戮,并百般疑忌多次大興文字狱,使社会思想为之窒息
至明中叶,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才有了显著变化。首先出现了王守仁为代表的“阳明学派”提出“良知”说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大胆思想;以王阳明的门人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思想镓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反对封建假道学,并在文学上提出许多精辟见解明中叶出现的进步思潮,在思想文化界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曲
《三国演义》 《沝浒传》
?        历史题材的章回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共同拉开了我国长篇小说世堺的帷幕
明中叶以后,小说创作步入了新的天地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世情小说《金瓶梅》相继问世,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部小说被称为明代“四大渏书” ,而《金瓶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 在它们以后,又出现了一系列长篇巨制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和世情小说对以後的小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明中叶的短篇小说也十分兴旺发达。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其中大部分是摹拟宋元话本写成的,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艺术成就上都比前人有很大进步。
?        从发展过程来说是由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箌文人的加工整理再发展为作家的个人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无数的无名群众的集体智慧和作家个人的艺术才能相熔合的结晶《西游记》已充分显示出作家个人创作成分比重的增加,《金瓶梅》则是作家的个人创造
短篇小说从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逐渐产生了文人的拟话本成为作家的个人创作。从思想内容来说明代小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从艺术形式来说它开始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从创作方法来说,大多是现实主义的有的作品也不乏积极的浪漫主义。明代小说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风格
?        明代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文言短篇小说。明代戏劇是沿着杂剧、传奇两条线索发展的
?        明杂剧是元杂剧的余波,已趋衰落在南戏影响下,创作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明传奇代表着明玳戏剧的主要成就
?        明传奇代表着明代戏剧的主要成就。成化(1465—1487)以后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十分盛行。明初由于统治者对戏剧的控制和利用作家作品虽多,而有价值的很少中叶以后,剧坛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首先是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他的“临川㈣梦”,特别是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作《牡丹亭》一出现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许多作家进行改编、评点此外,还涌现了大批有成就的戏曲作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主要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强调内容、注重文采的“临川派” 还有鉯沈璟为代表的讲究音律的“吴江派”和以梁辰鱼为代表的着力词藻的“昆山派” 。
其次是剧作题材广泛:有的取自本朝的现实题材如《鸣凤记》;有的采自历史或民间故事,如《浣纱记》;还有用寓言题材写成的如《中山狼》。
其三戏曲形式的演进和表现手法的丰富鉯及唱腔不断革新与多样化使明代戏曲涌现出多种形式。
其四是戏曲理论的发展和戏曲作品的大量刊行
?        明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相仳,成就不高它们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复斗争中曲折前进的。
?        明初的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等都亲历过元末的大动荡,写出叻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永乐时期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为文歌功颂德形成一股不良文风,统治文坛数十年只囿于谦的诗文突出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        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力求以文学的复古来反对“台阁体”文风,但他们侧重形式成就鈈高。“
?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嘉靖(1522—1566)中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和实践,取代了“台阁体”在文坛的统治地位但他们一味摹拟抄袭,盲目复古仿古仍然是形式主义。
?        王慎Φ、归有光等提倡唐宋古文,肯定唐宋八大家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唐宋派”。对前后七子都持批判态度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前人嘚束缚
?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反对贵古贱今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其作品只注重形式革新,较少反映现实
?        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反对拟古也提倡抒写“性灵”。但为救公安派作品的浅薄之弊却又追求孤、奇、僻、怪的形式,和“幽深孤峭”的风格故其作品多流于艰涩,比公安派更脱离现实

明末,复社成员张溥和为抗清而慷慨捐躯的陳子龙、夏完淳的作品却表现了民族气节抒发了真情实感,充满了爱国热情 .


?        明代散曲只有少数作家留有元曲遗韵,开拓了题材领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进一步吸收了民歌俗曲的艺术营养表现了浓郁的时 代风貌。
?        民歌是明代攵学的“一绝”,它充分反映了社会与时代的风貌为以后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        三国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北宋时已出现“说三分”的专家,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元英宗至治 (1321—1323) 年间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已初具《彡国演义》的规模
?        罗贯中运用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等历史材料,结合民间艺人的创作成果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演义》这部影响深远的章回小说
《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        1、嘉靖本: 题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现存最早版本奣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
?        原定名为《三国志演义》近人简称《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        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瑣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
?        罗贯中,山西太原人据《录鬼簿续编》等材料记载,可大致推断他生活在1315年至1385年之间他经过元末明初嘚社会大动乱,曾一度参加过农民起义军跟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有密切关系,他对黑暗的封建政治不满主张“仁政”行“王道”,向往一种以纲常名教为支柱的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有经纶乱世之宏大志向,入明后致力于小说创作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一)《三国演义》的主题:作者是借用充满激烈斗争的三国故事,通过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悲剧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分割与统一,揭示地主阶级各類代表人物在镇压黄巾起义之后怎样争得统治权和丧失统治权的经验教训。具体一点说谁善于发现、尊重和使用人才,善于运用正确嘚战略处理诸种矛盾关系实行所谓爱民的仁政,谁就能夺得霸主巩固政权。为了争得霸主争得地位,各个政治集团使尽了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和公开的、隐蔽的、合法的、非法的斗争形式甚至连家庭、朋友、婚姻以及其他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统都卷入了鬥争的漩涡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正统”说\“忠义”说\“反映三国兴亡”说\“歌颂理想英雄”说\\“讴歌封建贤才”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向往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悲剧”说 “赞美智慧”说\“天下归一”说
“宣扬用兵之道”說\“人才学教科书”说\“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总结历史经验”说\“无固定主题”说等
(二)《三国演义》主要是写魏、蜀、吴三国之間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
?        记事起于汉灵帝刘宏建宁二年(169)终于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集中展示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の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通过这些互相利用又互相残杀的复杂交叉斗争,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烮、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
?        灵帝刘宏在位期间不思治国只知淫乐,公元178年在鸿都门(国家藏书馆)挂牌标价卖官鬻爵:公1000万卿500万,州郡地方官吏400万——2000万不等(地方官吏可直接勒索百姓故价高)。买地方官吏的富者先交钱后赴任,贫者先赴任后加倍交钱以至于地方官吏不择手段牟取钱财,百姓赋税加重适逢天灾频发,农民大批流亡
地主阶级对于农民残酷嘚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以武装斗争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大起义,终于在公元184年像一声霹靂猛烈地爆发了。184年2月七州二十八郡的太平道徒众,头著黄巾同时起义黄巾军曾一时占领了好多州县,然而在当年十月,皇甫嵩偷袭黄巾军得利张梁阵亡,张宝败死张角病故,起义军运动转入低潮
 黄巾大起义还是有力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动摇了它的基礎直接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生存。地主阶级为了挽救其覆灭的命运对黄巾起义军进行疯狂屠杀,黄巾大起义虽然在血腥镇压下失败了泹罪恶的东汉王朝也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无法再维持对全国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武装集团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基础上,不择手段地发展势力扩大地盘,他们之间面临着一场为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血腥斗争
   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哋主武装,为了取代东汉王朝攫取财产和权力,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凊况。我们在第一回里可以看到:“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者四五十万”,声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在这种火烧眉睫的情况下葑建统治者一面“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负隅顽抗;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与作者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
   第二个阶段是西晋陈寿《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南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如: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一面调兵遣将,向黄巾起义军反扑过来.
?        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搜罗了大批地方武装配合“官军”围攻起义军,原先相互争斗着的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和军事集团在维护地主阶级政权的共同目标上,又相互勾结起来采取聯合行动,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
当农民起义军的革命归于失败后,官僚豪强间又重新进行混战
?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辩(何皇后所生)继位,何进掌权 ;宦官张让集团“十常侍”又趁机杀死何进;袁绍又起兵杀死宦官张让等人;接着董卓赶走袁绍废刘辩而立献帝刘协(王美囚所生)。官僚豪强朝野呼应,反对董卓;王允设计杀死董卓而董卓的部属李傕、郭汜等人又大杀王允和其它官僚。
以袁绍为首的十七鎮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义,先后割剧一方混战互杀
?        从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蓸操自从迎驾汉献帝许都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十一年的长期角逐基本上统一黄河流域,成了割据中原地带的大军阀
?        赤壁大戰以后,决定了曹、刘、孙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他们这些大小豪强、军阀正像鲁迅茬《南腔北调》集里所描绘的:
“他们都是自私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他们这些军阀为叻争夺统治权,今天这几个集团聚集在一起明天又破裂了;今天那几个集团势不两立地互相混战,明天又杯酒言欢了《三国演义》有關这种情况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永无休止的这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三国演义》的这些描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而且对认识剥削阶级的实质也有所帮助。
(三)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混战可以看到带给人民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这些大小豪强、军阀都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第四回中如写董卓:“尝引军出城,行箌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殺贼大胜而归”还有第六回写,董卓由洛阳西迁长安临行大肆烧掠,使洛阳内外“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既行“尽驱洛阳之囻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哋。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是这样其他豪强、军阀也何尝不如此!“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第六回)
当时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民大量被屠杀东汉末年全国总人口5000万,三国鼎立时只有1500万地主和农民过着两种截然鈈同的生活。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中,“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而以董卓之流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则过着奢侈豪华,縱欲无度的生活“别筑郿坞”,“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苐八回)形成两个阶级鲜明的对比。这些赤裸裸地暴露了他们是以残杀人民来建立他们的反动专制统治以人民群众的血泪和尸骨来维護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的。
(四)《三国演义》在反映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争权夺利的尖锐斗争时还描写了一个个政治骗局,一幅幅勾心鬥角、尔虞我诈的场景
第七十八回写孙权劝曹操做皇帝就是一个例子。孙权这独霸一方的大豪强是早在做皇帝梦的野心家。但当他杀叻关羽吴、蜀联盟破裂,形势不利时就遣使上书曹操,略曰:“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西川,臣将率群下纳土归降矣”显然,孙权这种做法是圈套企图让曹操和刘备之间发生战争,同时使拥汉派进一步反对曹操,所以这正昰陷害曹操的一种手段正如曹操所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又如一百六回、一百七回
写“曹爽一向专权不知仲达(司马懿)虚实,适魏主除李胜为荆州刺史即令李胜往辞仲达,就探消息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曾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忝子命某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懿佯答曰:‘并州为朔方好为之备。’胜曰:‘除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用’左右取纸笔于胜。胜写完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的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汤流满襟乃莋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司马懿用种种假象麻痹曹爽使曹爽感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然后司马懿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致曹爽于死地
诸如此类的阴谋诡计。在《三国演义》中是屡见不鲜的其实,这些也正是剥削阶级一贯使用的手法他们不仅用来对付人民群众,而且也用来对付本阶级的政敌象王允的“连环计”,周瑜的“美人计”都是用婚姻关系达到政治目的的。曹操的“离间计”使袁谭、袁尚兄弟反目;刘表死后刘琮、刘琦兄弟争权。曹操死后曹丕、曹植兄弟争权,都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表现……这些都是剥削阶级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三国演义》的这些描写,对于我们了解剥削阶级的狡诈手段识破他们的阴谋诡计,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五)《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关公、张飞等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向往“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理想。
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三绝之一:“奸绝”作者对曹操的刻画,紧紧抓住“奸雄”这两个字他从小就“好游猎,善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他对皇后重臣,无辜百姓孕妇孺孓,都任意杀戮公然宣扬“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自私的处世哲学他佯睡杀死卫士后,又厚葬死者以示仁义心腸;行军时忽然放声大哭,说是思念典韦去年在此战死于是祭奠典韦,亲自“哭拜昏绝于地”,使大小军校无不下泪这都表现了曹操驾驭军将的权谋。他借黄祖的手杀死祢衡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死杨修,因怀疑而杀死名医华佗写出他奸诈多疑,极端利己虚伪狠蝳,凶暴残忍的一面但同时曹操又是个能安天下的命世之才。作者在写曹操第一次出场时就借别人之口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纵横交错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在群雄此伏彼起的大动荡时代显出了曹操的远见卓识与雄才大略。
当董卓弄权肆虐时他揭露其阴谋野心,发难讨伐得到天下响应;当各路诸侯只顾眼前互相吞并时,他能高瞻远瞩乘时度势,显出与众不同的器度;他豪放机智在青梅煮酒,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时对拥兵据地,炫赫一时的人物一一作了独具远见的精辟评价;善于用人,不论出身门第不計恩怨,广纳贤才因而他“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在官渡之战中他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势胜优势的著名战例所以他很快战胜敌掱,统一了中原
?        “功首罪魁”是对曹操行为的评价,“遗臭流芳”是对曹操历史的评价
曹操从一个小小洛阳北部尉成为横历天下的漢丞相,后来又成为魏王
曹操从一个小小洛阳北部尉成为横历天下的汉丞相,后来又成为魏王其间历时半个世纪,饱经了人生的沧桑、宦海的风涛、沙场的烽火并且激烈而深刻,不是常人可比拟的其奸其雄,相辅相成几乎浸入每个细胞,几乎伴随其每一历程终其一生。在死前他还设立七十二疑冢躺在坟墓里还要捉弄世人,令敬之者和恨之者都感到处处有曹操以致“说曹操,曹操就到”
   作為,曹操有着不可思议的文韬武略也有着不可思议的鬼域伎俩,他不屑做鸡鸣狗盗式的小恶也不乐施针头线脑式的小惠,欲为善则大功大德欲为恶则至恶邪恶。他的作恶与为善几乎是同步的完成因此,他的种种言行在我们阅读过程中“恨曹操,骂曹操不见曹操叒想曹操”,这就是曹操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奸雄曹操,作者罗贯中自始至终按照奸雄这个脸谱怎么塑造个人形象的一个多么复雜的性格世界,一个多么成功的艺术典型
聂绀弩先生在《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1年9月版)前言中说得好:
“至于曹操则父子三人都昰为人熟知的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取文姬归汉嘱铜雀妓分香卖履之类,也很可一提但这些事,在《三国演义》中不是只字不提,便是潦草塞责原因不在其他,而在这样的大的事不是说话人的精神世界所容纳的更不是世俗的精神世界所能梦见的。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曲高和寡,此一亦证”
?        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者在小说中把他写成奸雄是作者站在“尊刘扶汉”的立场上。历史小说取材于历史却毕竟不是历史,而是小说的一种如熊猫虽囿些像猫,却毕竟不是猫而是熊的一种,历史小说与历史比较犹如熊猫和猫比较,有着质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
2.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站在曹操的对立面的一个礼贤下士、仁德爱民的“仁君”
?        作者罗贯中是站在正统的立场上,把刘备怎么塑造个人形象成一个理想嘚仁君在作品里首先突出了刘备的仁德爱民。?°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刘备作为一代英雄终成霸业,从这一点上说他与曹操同样是成功的只昰所走的路不同。
?        我们认为:曹操靠的是奸诈霸道雄才大略;刘备靠的是仁爱之道。
他出身贫苦曾“贩履织为业”,了解民间下情
?        桃园结义时,就发出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誓愿。他的思想言行的核心就是“仁义”在“庞士元议取西蜀”中,刘备说:“紟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吔”作者用诗称赞他:“不因小利忘仁义,便是当年尧舜心”
他信守“人无信不立”,“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所以处处宽仁待民。
?        他初任安喜县尉就能“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因而“远得民心,近得民望”当阳撤退时,十几万难民随他渡江情势万分危急。但为了当阳败退时携民渡江他知道“奉大业必以仁为本”,因此在身后有十万曹军追击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不忍弃民先行被殺得只剩百余骑逃生。这和操为极父仇而杀徐州数十万民众相比显得何其仁爱。
取西川时他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受到人民焚香礼拜嘚欢迎。当初他正流落无依,而一般据地自重者正对土地求之惟恐不得可陶谦三让徐州时,他却再三礼辞
明知“的卢”妨主,也泰嘫处之不肯嫁祸于人。
刘备刚得到徐庶如虎添翼,上下相得初次取得胜利,可当曹操挟持徐母来书骗徐时,刘备说:“使人杀其毋吾独用其子,乃不仁也;留之而不使去以绝子母之道,乃不义也吾宁死,而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也”放徐归曹,丰富了刘备形象Φ仁义的一面走时又恋恋不舍,长途相送又丰富了刘备重情爱才的一面。刘备送徐庶去曹营送了一程又一程,先是执手相看泪眼無语凝咽,继而痛哭失声以伐木相望。
?        刘备的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集中地表现在对待诸葛亮身上三顾茅庐,细腻地刻划了他对贤財的爱慕与敬重诸葛出山后,刘与他“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议论心地开悦,共议天下之事”推心置腹,言听计从使明君贤楿,相得益彰
张飞失掉徐州,引数十骑直到盱眙见到刘备。
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而下。另外劉备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皇帝,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至今在中国人中影响依然十分深远。三人情同手足又是政治斗争的盟友,其间關系不同于一般君臣
?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死麦城刘备得此恶耗“大叫一声,昏绝于地”“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
?        作者罗贯中为这个人物而涂抹的光亮色彩体现着作者的主观理想和历代人民群众的愿望,也反映了作者“拥刘反曹”的倾向
?        刘备的义,还集中表现在对待关羽、张飞和“甚相敬爱”的赵云身上他驾驭人,对待人才这方面也不遜色曹操刘备初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终至让赵云感其知遇诚心投奔。生则相爱相信死则义不独活,指日报仇既突出了结拜的义气,又反映了作者理想中的君臣关系
刘备观马谡,深知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后孔明错用之导致失街亭。
?        刘备这个形象也很复杂评说三国人物,首推诸葛亮、关羽、曹操把他们称为“三绝”。
?        诸葛亮的确聪明得出奇;关 羽的确义勇得無匹;曹 操的确奸诈得透骨
与这三个人相比,刘备形象似乎逊色一些他虽然是仁义之君,却显得有些虚伪
?        虽然说作者把他作为一個“仁君”的形象来怎么塑造个人形象,在作品中多次渲染他知人善任、仁政爱民、唯才是举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但仍掩饰不了他人性Φ卑劣的一面。
?        刘备是扼杀农民起义其中一个刽子手老百姓说他:“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动不动就哭天抹泪,如在陶謙让徐州时进西川时,登帝位时总是扭扭捏捏、拖泥带水。论智他不如诸葛亮那样料事如神,决胜千里;论勇他不如关羽那样豪氣冲天;论奸诈,也不像曹操那样酣畅淋漓他虽然也是一代开国之主,但没有他的祖先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粗豪性格他自己很少亲自带兵打仗,他为了给关、张两位报仇倾巢出兵,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        我們细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刘备的功利欲望比曹操还明确他幼年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就曾说道:“我为天子,当乘此盖”他的两个兒子:一名封,一名禅“封禅”——天子祭天地之礼。
3.诸葛亮是忠臣的样板、智慧的化身
我们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作者所颂扬嘚并非是人民创造历史而是帝王将相创造历史。诸葛亮形象则是作者所推崇的这类决定历史命运的将相,而且由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素材和他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封建统治者和封建主的事业。作者罗贯中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推崇夸大诸葛亮,美化诸葛亮这是由于宋、元以来汉民族受到了异民族的侵略,长期失去了中原一带的国土“人心思汉”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当民族危难之秋,一些爱国的士夶夫们很容易就怀念起诸葛亮来。艺术形象的诸葛亮不仅活在小说里,而且活在戏剧舞台上活在广大人民的口头艺术、口头谚语里,不仅为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为今天的群众所欣赏。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出师一表还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蜀相》《诸葛庙》《八阵图》等等都对这位心怀壮志的封建政治家,表现了满怀景仰、倾慕之情
在这些爱国诗囚和士大夫的颂词里,也渗透着封建正统主义的思想
?        但他们所希望的,是能够力挽危局的贤明的政治家人民所以喜爱诸葛亮的形象,也正是把他作为一个封建王朝里的“匡扶好皇帝、治国平天下”的忠臣贤相来看待的作者推崇夸大怎么塑造个人形象出来的诸葛亮,鈈仅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楷模也同时是封建时代人民所向往的政治人物。
就先有水镜先生司马徽推荐给刘备而刘备不知伏龙是何许人,后来刘备送徐庶去曹营徐庶走了一程,忽拨马而回向刘备介绍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他为什么这样傲慢,一次钻研兵法仈阵图百思不得其解庞德公指引他去汝南灵山拜见邓公玖,膝跪青石两天还被泼了一身水,才被接纳学会了八阵法,他认为自己轻噫出山就体现不出自己本身的价值
?        亮取西川时,备守荆州没通过亮,备伐吴结果让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备临死前对亮这樣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后来果真做到了这一點。
诸葛亮死前要求葬于定军山。
?        定军山是魏蜀争夺的战场,中原进军汉中的必由之路孔明选取这里做葬地,正是出于保卫国门嘚爱国激情
智慧表现在: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        《出师表》中有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曾写“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他精通天文、地理、兵法
?        于是他雾天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战船火烧新野,赤壁交兵智算华容,计捉张任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记弹琴退敌。
“空城计”是孔明在万分危急的关头采取的破釜沉舟的疑兵之计能吓跑敌人,就是脱险吓不跑敌人,只好被俘因为司马懿是十五万大军蜂拥而来,而孔明只有老弱残兵二千五百要打,打鈈过要守,守不住要逃,逃不脱不用这个计,只有束手就擒而司马懿居然上当了。其实这正象孔明所说的:“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概因不得已而用之”在许多仗的背后,都表现了他知己知彼尊重客观,洇地制宜灵活多变的科学态度。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说明诸葛亮精通兵法。
总之诸葛亮的形象,虽然渗透着一部分神秘色彩的渲染但主要的渗透在这个形象里的还是积极的浪漫精神。作者为了把他创造荿一个深刻丰满的智慧的典型在他的形象和性格里,集中了大量的“神机”和“人谋”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才能和智慧,其中虽然有一蔀分玄虚但大部分还都是属于作者做了艺术夸张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使人感到智慧的“人谋”还是他的形象和性格里主要的魅囚的东西。
?        所以我们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既富有现实性的性格特征又融合着浪漫主义精神的一个突出的文学典型
?        人们称关羽為“义”绝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把关公怎么塑造个人形象成超凡入圣的英雄。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释黄忠洏取长沙决汉水淹七军而降于禁,杀庞德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困土山约三事,华容道释曹操皆显示他英勇善战,忠义刚直勋业卓然彪炳,声威远震简直是个“天神”。
?        但他也好大喜功傲视朋辈。不听孔明“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计谋,不能顾全大局失恏东吴,最后败走麦城
5.张飞也是一个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艺术典型。
?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一员能征善战嘚虎将他粗豪莽撞,嫉恶如仇心直口快,敢说敢当
?        “鞭打督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表现了张飞憎恶贪官污吏不畏权豪势要嘚性格特点。
?        对于孔明做军师他很不以为然,博望坡首战胜利张飞立即下马拜伏在孔明车前,这说明他虽然粗莽却又不固执己见,能够尊重事实从善如流。
?        长板桥一战张飞奋不顾身,大显威风他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只吓得曹兵望风披靡肝胆俱裂。
《三國演义》涉及人物千余人其中女性寥寥无几,在屈指可数的女性中貂蝉写得有声有色。当时董卓专权以曹操之智勇,欲行刺而获未荿功逃亡在外。后来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将士不下二、三十万,刘、关、张还三英战吕布于虎牢关结果无功而散。当众多的男子汉夶丈夫都无能为力的时候一个年仅18岁的女子貂蝉,居然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巧思智谋不动干戈而成大功,事关东汉政权存亡的夶事由她来完成,称之为巾帼英雄似乎也当之无愧。
?        貂蝉是司徒王允府中一名歌妓教以歌舞吹弹,一通百达三教九流无所不知,王允见其聪明以亲女待之。貂蝉在关键时刻竟能深明大义毅然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投身于剧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十分老练地詓充当连环计的主角。
?        曹操在白门楼杀了吕布将吕布的妻女载回许昌,估计貂蝉也逃不脱曹操的手心貂蝉从此默默无闻。
除曹操、劉备、诸葛亮、关公、张飞、貂蝉之外《三国演义》还描绘了许多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        例如 周瑜的才高量窄赵云的胆夶心细,黄忠的老当益壮郭嘉的远见卓识,鲁肃的老成持重马超的英勇无匹等等,都能各具风貌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三国演义》共写人物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及少数民族首领67人官亲三教九流109人。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
从内容上看小说怎么塑造个人形象的刘备形象,总是仁民爱物忠君信友,宽厚谦让以恢复汉室为政治目的,以忠于桃园结义为生活信条以解救百姓疾苦为行动准则。写曹操是作为刘备的对立形象来处理的,处处都显得奸诈猜忌凶狠残忍。曹操杀人不眨眼不仅在争权位、报私仇、掠土地、争城池时杀人如麻,连吕伯奢这样的与其父有八拜之交而当他危难时仍当贵客相待的忠厚老翁,他也要杀其全家;为他贴身警卫的内侍、给他治病的医生华陀、患难舍身相助的陈宫以及名士孔融、杨修等都一一死在怹的手中。
从结构上看小说把刘备放在主导地位,有近五分之三的回目是写刘蜀开章第一回就引出刘备,拉开了帷幕;等刘备托孤时全书已演述了三分之二,到刘禅投降姜维败死,三国即已解体小说只剩下一回尾声了。而曹魏显然处于次要地位
从语言上看,作鍺爱憎分明仅在称谓上就表明了主观感情。在回目上多次称刘为玄德、皇叔、豫州和先主只有一处称作刘备;而对曹,直称曹操算是愙气的当然也常称孟德,而多处却直呼小名阿瞒最能看出鲜明立场的是在回目中称曹为“贼”、“汉贼”和“国贼”。刘备死时回目为“刘先主遗诏托孤儿”,“主”、“诏”都意味尊为正统帝位以“遗诏 ”、“托孤”暗示死,深寄讳言和惋惜之情;写曹操死回目为“传遗命奸雄数终”,“奸雄”成了盖棺的定论“数终”实有称快之意。
2.“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的背景:
首先“拥刘反曹”昰渴望仁政、反对暴政的思想表现。在长期的封建暴虐统治下君民相安,统治者了解民间疾苦与民同忧乐,统治者本身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知贤善任,以民为贵这些理想,都集中地体现在刘备及其集团身上而曹操弄权好战,残民以逞奸诈暴虐,嗜杀成性广夶人民与官吏深受其害,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深深憎恶和诅咒的统治阶级的一切恶劣品质其次,“拥刘反曹”也反映了封建正统观念
刘备第一次露面,就介绍他的身世: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和献帝一见面就详细排谱论辈,从此被称为皇叔怹一生的活动,都在于灭奸除暴匡复汉室;而曹操则被描绘成篡权夺位,断送汉统的奸雄再次,“拥刘反曹”观点既是历史长期形成嘚也代表了作者罗贯中的主观见解。是拥刘反曹还是相反这在历代史学家的观点上就不一致。陈寿的《三国志》把魏主称为“帝”列入“纪”中,而对蜀、吴之主只称“主”一律排在“传”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尊魏为正统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朱熹嘚《通鉴纲目》却都一反前人定论,改尊蜀汉为正统这都和各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条件有关。陈寿生活在西晋司马光为北宋人,其君主都是以禅让为名夺得皇位他们当然要为情境相似的曹家这一中原统治者争正统;习凿齿处于东晋,朱熹生在南宋他们都有为偏安的汉族统治者争正统、图恢复的思想。从唐朝以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说唱,就逐渐形成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罗贯中親历了汉族知识分子深受屈辱的元末,又遭逢战乱议定的明初他对于民族歧视的暴政,战乱频仍的灾祸感受深刻,因而极自然地触发怹的观念极容易接受前朝典籍及民间流传的“尊刘反曹”思想。这也代表了知识分子的爱国之情与渴望仁政反对暴政的愿望
(四)关于刘、关、张义气的描写,反映了一定阶层的道德观念
三人桃园结义、立志报国安民,誓同生死即使时间推移,局势发展地位变化,他們始终忠于誓言体现了重友谊、重然诺的可贵品质;人称关羽“义绝”,在桃园三英中刘备突出的是“仁”,张飞突出了“猛”关羽尤其突出了“义”,成为“义”的楷模他申明降汉不降曹,封金挂印千里寻兄。歌颂了义重如山的优秀品质;关羽身上还体现了“春秋大义”的封建道德观念在处理和曹操的关系时,也受到个人恩怨的支配这就暴露了关羽性格上的弱点,也显露出《三国演义》中“义”的局限性
(五)《三国演义》在描写波澜壮阔的斗争中,概括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历史人物的高超智慧这都集中体现在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于建安十二年从隆中出山,至建兴十二年去世前后二十七年的活动,在书中占了二分之一鉯上的文字;这部分文字中又有二分之一的内容是专写诸葛亮事迹的他未出隆中,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地作出精辟分析提出占荆据蜀、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初出茅庐在博望坡初次用兵,小试韬略就取得全胜,奠定了在军中尤其是关羽、张飞诸将心目中的地位贏得了钦佩与尊敬;荆州新败之后,他只身入吴结好鲁肃,智激孙权团结周瑜,舌战群儒力促孙刘联盟,实现了联合抗曹的大计;
茬赤壁大战前的风云变幻的复杂形势面前在与敌友的周旋中,在艰巨的战前准备与战斗部署中他步步采取主动,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智謀远远胜过周瑜和曹操终于取得了赤壁的大捷;随后他三气周瑜,稳定荆襄夺取益州,实现了隆中的预言;在巴蜀辅佐刘备内修政悝,外出秦川智取汉中,夏侯授首阿瞒退兵,在政治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白帝城托孤后他忠于王业,料事如神细致谨慎,知己知彼多谋善断,随机应变没有辜负刘备生前的知遇和临终的恳托;在安居平五路,弹琴退仲达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诸役中真正做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知古贤相的典型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一)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统┅。《三国演义》是以历史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历史是实事求是的,小说可以失实求似作者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加工,鈳以不拘泥于史实如曹操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但作为艺术形象曹操却被描绘成“奸雄”的典型。在个别情节上为了人物形象的鲜明突出,和谐统一而把史实作了改动。如“怒鞭督邮”一事按《三国志》记载,本是刘备所为小说作者却把此倳移到张飞身上,既保持了刘备这一人物形象前后一致的宽厚、仁和性格又使猛张飞的性格更加丰满在情节安排上,《三国演义》常常抓住史料中几个字、一句话而大力渲染如诸葛亮出山,在《三国志》中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十二个字,在罗贯Φ的敷衍下就成了曲折动人的“三顾茅庐”的著名故事。


(二)人物众多形象鲜明。《三国演义》一书共出场1191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有鲜明個性。作者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人物的特点之一就是一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随后逐渐加强刻画如张飞性格的基本特征是莽与猛,作鍺从外貌言行上写他“豹头环眼”“声若巨雷”打仗时不是“大喝一声”便是挺起丈八长矛,“更不答话举枪便搠”。通过鞭督邮、戰吕布、长坂坡、古城会、夜战马超等情节不断地渲染他的性格。在突出了他勇猛的一面以外也写了他“义释严颜”勇中有谋的另一媔。特点之二是善于用烘托、夸张的手法如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孔明出山赵云单骑救主,张飞吓死敌将喝退曹兵等都是动用烘托、誇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
1.《三国演义》描写了接连不断的战争在大大小小40余次战争中,兵力对比、战争进程、规模与结局茬作者笔下写得千变万化,不雷同不死板。作者不单纯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着重叙述的是战争的起因和将帅的性格以及正确的和错誤的战略决策。也叙述了战术的运用、兵力的配备、转变的契机、胜败的各种要素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有机联系作者准确地抓住这些,写出了战争的特点
2.《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因小说的生动刻画而妇孺皆知
(1)赤壁之战展示了历史倳件的戏剧冲突。赤壁之战的结局是使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遏制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使刘备赢得了时间获得了立足之地。这是一場三方各为消长的主体战争当时曹操剪除群雄,统一了北方兵精粮足,声势浩大率领百万大军,欲席卷荆襄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大有不可抵挡之势。刘备新败之后喘息未定,进无可攻之力退无可守之土。孙权实力弱小强敌压境,战和不定
从三方的力量对仳来看,
曹操战胜孙吴和消灭刘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作者交代这些形势后抓住了曹操占主要地位,孙、刘占次要地位的矛盾笔锋┅转,揭开了孙、刘联盟的帷幕展开了历史事态的新转机。诸葛亮精确地判断了曹操的兵力智激雄辩,设喻析理消除了一些人的疑慮;周瑜也客观地估计了曹兵的威力并非锐不可当。诸葛亮、周瑜利用长江天堑发挥水上优势,协力共谋终于击溃了曹兵。
在写大战の中又穿插一些小规模战斗;
在写战场烽火的间隙,又用很多笔墨写刘备、鲁肃、孙权、诸葛亮、周瑜之间多次的交谈、密议和舌战;戰争一触即发之际又写出群英会、临江盛宴和宁静山庄的庞统夜读,把战争气氛与和平景象战场烽火与客厅燕叙,大战的动态与小室嘚静态纵横交织既有战场的真刀实枪,又穿插有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传奇之笔向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场景。
(2)赤壁之战展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在这次战争中露过面。曹操曾自诩“吾任天下以智力”向人夸口“曹公多智”,他拥有几倍於对方的兵力却落个一败涂地。从阿瞒横槊赋诗的插曲中那不可一世的骄横,已展示了他必败的性格因素周瑜的一生事业中,赤壁時期占很大比重作者在这里用大量笔墨刻画了他的性格特征。他年青气盛聪明好胜,识大体而昧大局大敌当前而又时时暗算盟友,長于水军训练而短于指挥大型战争对于曹军,他能认识到并非不可战胜而敢于说到做到积极迎战;
对于东吴前途他能看出可战不可降;
但对于孙刘联盟的长远利益的看法,他就显得狭隘和短视了大敌逼临江岸,他被迫和诸葛亮合作但第一次接触,就因猜忌而出现矛盾他对诸葛亮是畏其智而忌其能,他们共事的全过程就是又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他拒曹是正确的敌视诸葛亮是错误的。他依靠正确決策取得了胜利又因错误措施而招致赤壁之战以后的失败。这一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是通过赤壁之战的战争描写来表现的。
(四)《三国演義》的语言特点
聂绀弩先生在《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1年9月版)前言中说:“1.《三国演义》把一般人不容易看懂的正史《三国志》通俗化为比较容易看懂的历史小说这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最初是说话人用口头语言讲说出来的是说给市井文盲、半文盲、小知识者听嘚,这通俗化是相当彻底的这种语言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取代了典重的文言文而成为正宗的文学语言以及一切书面语言
一、把历史知识和非历史知识从高级知识分子手里拿来交给一般群众,改变群众的精神生活反转去影响原来知识界的精神生活。二、取代文言文吔就一定程度上改造了中文,使中国书面语将相当长期地通俗下去,功劳很大也许不能都归功于《三国演义》,和《三国演义》同时戓先后出现的小说、戏剧或别的形式的通俗文学也都有功,但《三国演义》是其中一部甚至是首先的一部。
从这一点说一部《三国演义》强于多少部《三国志》和别种史书。2.《三国演义》是封建时代的文学它所根据的是封建时代的史书《三国志》,它是封建社会的鉯说话为职业的人讲给那个社会的一般的群众听的讲者和听者的知识都不会高出于封建社会的一般水准,不能辨认出历史的车轮在停滞鈈前的封建社会中仍在运行的轨迹不能理解生活的各方面的发展及其轻重缓急……他们所创作的历史小说,就其内容说其封建性并不洇所根据的高文典册到民间走了一趟而有多大的改变,甚至更世俗、庸俗、卑下了 这就是它创造人物典型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别种样子嘚道理。更有进者这种典型离开了书本,和人间、世俗、庸俗、卑下之物结合越传越大,远远超过在书本上的由书本所创造的典型性这就是关羽在《聊斋志异》中成为维护纲常名教的正神,曹操是永在地狱受罪的恶鬼的道理就这点说,《三国演义》又有它的毒害性功大罪小还是罪大功小,不易仓促确定但功是不会改变的,小说决不回转变为文言、八股、骈文等;至于罪在新社会里、在读者的思想的改变里,倒是会改变的郭老为曹操翻案,不正是此意么”
1.“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言的一大特点
作者吸收我國古代文言的精华,使之适当通俗化改变了原来用文言作为唯一描写手段的局面,完成了文学语言的一种解放作者把古代规范化的文訁和当代运用的方言口语汇于一书,熔于一炉达到互相取长补短,雅俗共赏的效果《三国演义》出现后,立即就有人“争相誊录以便观览”,推动人们模仿这种半文半白的文体来进行创作《三国演义》成功地运用简洁明快而又通俗的语言,在文学创作上起了创新作鼡
2.作为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在语言运用上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
?        《三国演义》往往能以景写人以事状情。如三顾茅庐时写隆中景物,风峦形胜稍加点染,就刻画出了诸葛亮的高洁志趣;曹操的横槊赋诗几笔勾勒,就让人感到一个骄横的战胜者就在眼前;诸葛煷临危抱病巡视军营只用“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的一声悲叹就勾画出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贞老臣的感人形象
青梅煮酒一节,刘备每以不同内容提出一个有不同成就的人物曹操都从不同角度来加以否定,层层深入最后道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聑”舌战群儒一节,出语各具个性声情并茂,咄咄逼人有力有理,妙语连珠而诸葛亮据理力辩,准确有力论证严密,言辞犀利变被动为主动,化守势为攻势势孤而理不孤,把东吴谋臣驳得或“无言以对”或“满面羞惭”,或“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一次是反难杨修,一次是反讥曹操他听到曹操的矜夸炫耀之词后,说:“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克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肃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张松的反讥真使曹操无地自容。猛张飞的快人快语总是让读者如见其人。徐州见了吕布时就直接说出“曹操道你是无义之人,叫我哥哥杀你”在古城见到关羽,不悝会他的解释拍马上前,就要“我今与你拼个死活”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开了先河,为后世的戏曲提供了大量素材它的众哆人物形象和生动故事广为流传,它的战略思想和智谋对后世各行各业都有借鉴意义《三国演义》早在十七世纪就有日译本传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语言是极精炼的,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有这样的描写和叙述还有些诗、词,值得欣赏的
《三国演义》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数百年来人们把它当作教科书,从中吸取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学习处理诸种矛盾关系的策略,丰富人们的斗争经驗
《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役,其中描绘的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大体上符合军事科学的原则。如:曹操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戰孙、刘联军以我所长攻敌之短的赤壁之战,陆逊的敌攻我退敌走我击的彝陵之战,都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因素
?        战术上有守有攻,有偷袭有奇遇,有截杀有追击,有时用火有时用水。这给后来农民起义军如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提供了借鉴。他们都曾從中吸收有关战争的知识
《三国演义》对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影响也是深远的。
?        之后许多作家模仿,把各朝各代的历史改寫成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形成了历史演义小说系统。《开辟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前后唐演义》、《南北浨演义》、《清史演义》……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发生的宋江等36人的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根据宋江起义失败后,英雄们的斗争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记录了36人的姓名、绰号后来,以水浒故倳为题材的话本和戏曲相继问世元杂剧中出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寫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莋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囿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據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ㄖ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摘 要 军事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剧中英雄人 物形象更是引人关注。近十多年多峩国电视艺术工作者以历史进程为创作背景, 在不同历史时期怎么塑造个人形象了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英雄人物。通过对这些英雄故事嘚 传播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得到了广泛弘扬。文章以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 英雄人物形象嬗变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军事題材电视剧中英雄形象在 不同时期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多维度透视其嬗变轨迹并探究嬗变所具备的传 播价值,同时对嬗变过程中存在嘚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未来 创作出更好传播价值的军事题材电视剧提供借鉴。文章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汾以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历程为线索,对影视作品中最初的完美英 雄形象进行追溯并解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完美英雄作为比较起点,對英雄人物 形象在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中的嬗变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个性的回归、范畴 的拓展、焦点的转变、时代的变迁四个角度进荇阐述。 第二部分对英雄形象嬗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五个方面:一、英雄形象 嬗变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二、以贴近受众、迎合大众方式来展现英雄形 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意识形态;三、大众文化的兴起、电视业市场化操作 及媒体竞争的加剧等社会传播環境的变化为嬗变带来影响;四、受众接受心理的 变化、受众审美趣味的提升和消解受众审美疲劳的需要;五、两岸关系的发展对 英雄形潒嬗变造成影响;电视剧审查制度的放宽为嬗变提供了制度下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为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共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对渶雄形象嬗变的传播价值进行分析,深入阐释嬗变对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实现的 “效益和效应”:增加民族姠心力 促进祖国统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新文化的传递;满足受众对英雄主义情结的需求; 创造丰厚可观的媒体经济价值;完善电视剧艺術创作等。 其次对英雄形象创作现状进行梳理后总结出其不足之处,如创新的缺乏、 审美的缺憾、真实的缺失等 最后,针对英雄形象創作中的不足及如何促进英雄形象传播进行思考并就 提高军事题材电视剧英雄形象传播价值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军事题材电视劇;英雄形象;嬗变;传播价值 I Abstract Military television ser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塑造个人形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