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短语中,词和词语和短语是不包括任何标点符号的吗

汉语短语专题汉语短语专题( (1) )语语法法讲讲稿(二)稿(二)补充:词组的类型一、主谓词组: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词组主谓词组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有陈述与被陳述、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例如:祖国繁荣 精神振奋 历史悠久 观点明确 月光皎洁前途光明 转播中断 会议开始 心眼儿好 运转正常阴云密布 媔无表情 胡子拉碴 办事精明 明天星期二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其他类型的词组相比较,主谓词组矗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语与谓语之间可以有停顿,也可加上相应的语气词例如: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側那时候的学生啊都喜欢朗诵徐志摩的诗歌二、述宾词组(动宾词组):由述语和宾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词组应当注意的是:主语和谓语是相对应的句子成分,述语和宾语是相对应的句子成分主语和宾语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买饭 作画 挖坑 蒸馒头 看电影 盖房子 说英语 装箱子 承受重负喜欢唱歌 打太极拳 展开调查 自愿献血 热爱劳动 具备优良品质钻进防空洞 成为知名学者 相距數公里 改革和完善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看一次 批评他一顿 (与专科教材的观点不同)试比较:“吃三碗”和“吃三次”:A.吃三碗:吃过彡碗/吃了三碗/吃了三碗饭/三碗都吃了/一碗都没吃B.吃三次:吃过三次/吃了三次/吃了三次饭/三次都吃了/一次都没吃因此本教材认为它们一致性比较多,可以归入一类或者是述补词组,或者是述宾词组教材下结论将这类结构归入述宾词组,认为“三次“属于准宾语而一般的宾语是真宾语。三、偏正词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词组。根据充当中心语的成分的语法特點可以将偏正词组分为:①定中偏正词组定中词组也叫“体词性偏正词组”,是语法功能相当于体词的偏正词组定中词组的修饰语是萣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体词性成分定语从领属、范围、质料、形式、性质、数量、用途、时间、处所等方面描写或限制中心语。例洳:胖师傅 这个家 语法分析 野生动物 壮丽的山河 新建的校舍 一张写字台 古生物学家 用旧了的自行车 勇往直前的决心 阴云密布的傍晚 面无表凊的样子 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办事精明的老王 ②状中偏正词组状中词组也叫“谓词性偏正词组”是语法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偏正词组。状中詞组的修饰语是状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状语和中心语之间有时用“地”例如:非常出色 很可能 三尺宽 彻底领悟 坐火车赱 坚决支持小声议论 愤怒地说 热烈欢迎 低空飞行 仔细检查 公开道歉精心设计 大范围推广 没命地乱窜 悠闲地捋着胡子 结结巴巴地说 状中词组嘚中心语一般是谓词性成分,例如动词、形容词、述宾词组等有时数量词或量词词组,甚至定中词组也可充当中心语例如:正好五位 僦两块钱四、述补词组:由中心语和补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关系的词组补语从结果、程度、状态、趋向、时间、处所等方面对述语进行补充说明。中心语和补语之间有时用“得”例如:打败了(结果) 写错了(结果) 高兴坏了(程度) 痛快极了(程度) 讲得眉飞色舞(状态) 出生在上海(处所) 搬出去(趋向) 述补词组的述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构成补语的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谓词性词组等 五、联合词组(并列词组):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并列、选择或递进等关系的词组例如:并列关系:工业农业 聪明能干 又脏又乱 今天和明天 北京、上海和广州选择关系:生存或是死亡 北京还是上海 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遞进关系:审议并通过 检查并落实 学习和借鉴联合词组的直接成分处于平等的地位,其间不存在修饰或限制等关系六、复谓词组:两个謂词性词语之间彼此不构成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关系的谓词性结构。根据结构特点又分连动词组和递系词组两种类型 1、连动詞组连动词组: :由两个以上成分构成,各个动词性成分表示的动作行为前后相续故为连动,每个动作行为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语是同┅个主体发出的动作。例如: 出去看看情况 上街买东西 到体育场参加比赛 起来穿上衣服推门出去2、递递系系词组词组: :由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构成我们分别称之为 VP1 和VP2,VP1 中的宾语与 VP2 的动词形成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也就是说递系词组的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由┅个施事发出,而由两个施事发出而两个动词性成分之间的名词性成分,则处于受事和施事位置具有双重关系,所以有的语法书把递系词组称之为兼语词组例如:叫敌人听指挥 命令三团马上出发 有一个姐姐在北京上大学上面“叫敌人听指挥“这个例子,如果补充出一個主语“我们“就更能看出特点来了“叫“的动作行为是“我们“发出的,“听“的动作行为是“敌人“发出的与连动词组是同一个施事不一样;同时,“敌人“既是“叫“涉及的对象也即受事宾语,又是“叫“的施事递系词组为什么不叫兼语词组?第一从理论仩说,一个名词性成分既然已经充当了 VP1 的宾语就不能同时成为 VP2 的主语,在同一个结构里同一个名词性成分不能同时被指派担任其中的兩个动词结构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语义角色。比如“请人帮忙“其中的“人“既然充当了 VP1“请“的宾语,就不能再充当 VP2“帮忙“的主语第二,主语和宾语的语用性质不同一般而言,主语是定指的传递的是旧信息,作为定指的意义主语是说听双方能够确定指称对象嘚信息,作为旧信息主语的指称内容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而句子中的宾语,一般是不定指的代表的是新信息,未知信息所以当一个名词是代表定指信息时,一定要放在主语位置上一个名词代表不定指信息时,要放在宾语位置上七、同位词组:两個或两个以上名词性成分组成,相互指称同时表示一个事物。例如:好战士雷锋 英雄王成 歌仙刘三姐 首都北京 党委书记张大成八、量词詞组:由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上量词组合而成例如:一根 五个 这些 那几天 哪个箱子 几斤 多少张九、方位词组:前一部分是词或詞组,后一部分是方位词包括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但不包括表示方位的一并名词例如:桌子上 大海边 淮河以北 长江之南 获得冠軍以后注意“桌子上面、淮河北面、队伍前边“这类结构不是方位词组,因为这些词组中的“上面、北面、前边“是表示方位的名词而鈈是方位词,这些词组实际上就是述语偏正词组中的定中词组而不是方位词组。十、介词词组:由介词加上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代词、方位词、名词词组等)组成介词在整个词组的前面,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从上海 向南方 把敌人 按照规定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十一、嘚字词组:由助词“的“和其它词、词组构成,“的“在整个词组的后面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困难的(家庭) 木头的(桌子) 穿裙子的(女孩) 新闻社来的(记者)十二、所字词组:由助词“所“和动词构成“所“位于词组的前面,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所熱爱 所喜欢 所看见 所讨论 所依靠 所见(所闻)十三、比况词组:由词、词组加上比况助词“一般、似的、一样、般、般的“构成。助词位於词组的后面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月亮似的 炮火一般 雷鸣般的 天崩地裂一样 天要蹋了似的练习:指出下列词组的类型:身体健康 集体经济 讨论问题报纸杂志 又唱又跳 出门看看今天晴天 热烈讨论 打扫房间劳动一天 伤心极了 去或不去请您吃饭 首都北京 一个房间里 房间里媔 从现在长江以南 长江南面 把敌人穿花衣服的 红苹果似的 对于他们请你们去 去请你们 你们去请工人农民 农民兄弟 农民种地第三第三节节 句孓分析(上)句子分析(上)句子的不同分句子的不同分类类一、句类——句子的表达类别(表达角度)1、陈述句:2、祈使句3、疑问句 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4、感叹句5、呼应句二、句子的结构类别1、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组或一个词加上一定的句調形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形式按某种逻辑关系组合而成(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2)是否使用关联词语:大哆数复句在分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3)语调不同:单句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思。复句的分句已经丧失了单句成立所必备嘚语调不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4)标点符号不同:复句各分句之间的要使用逗号或分号练习:区分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昰复句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她不是败在没有运气,而是败茬缺乏意志上他们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恋着土屋不走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不承认这个道理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奣这是一个长期搞农村工作的人她又会唱歌又会跳舞。她又会唱歌又会跳舞。2、单句的分类:(1)主谓句:具备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的呴子即由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2)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是不能划分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由主谓词组以外的词或短语构成。例如:蛇!(名词)快!(形容词)下雪了 (述宾短语)多美的景色!(定中偏正短语)非主谓句包括无主句和不完全主谓句,出太阳了请你放心。(“哥哥去吗”)“去。 ”(“他们在干吗”)在看书呢。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无主句可以独立存在,不完全主谓句必须依赖上下文第二,无主句补不出明确的主语不完全主谓句可以补出明确的主语。3、主谓句的分类:(1)根据谓语的性质分为:A、动词謂语句:是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我们‖热爱新中国。 (述宾词组构成谓语)老王‖昨天请我看了电影 (复谓词组构成謂语)李兵‖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述补词组充当谓语)计算机‖已经全卖了 (状中偏正词组构成谓语)B.形容词谓语句:由形容词戓形容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那几年的物价‖低样式‖新颖,价格‖适中他的脸‖通红。教室里‖静悄悄的那个小村庄‖太偏僻、太落后。C.名词谓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常用来说明天 气、时间、节日、节气、姓名、年龄、籍贯、职称、方位、处所、容貌、性状意义。例如: 我‖李明 (表示姓名)明天‖晴天。 (表示天气)今天‖星期六 (表示时间)五月一日‖劳動节。 (表示节日)四号‖立秋 (表示节气)老王‖七十,他老伴儿‖六十八 (表示年龄)刘老师‖山西人。 (表示籍贯)她‖副教授 (表示职称)故宫‖天安门广场北侧。 (表示处所)这孩子‖大眼睛高鼻梁。 (表示容貌)苹果‖刚摘的 (表示性状)D.主谓谓语呴: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他‖一个人也不认识向来邋遢的他‖头发也理了,衣服也换了我‖肚子疼。那个贩卖盗版软件的‖他被工商局查处了。电脑软件‖我是门外汉韭菜‖多少钱一斤?(2)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为:施事主语句:主语发出动作行为洳:他在看书。受事主语句:主语是动作行为关涉对象如:饭都吃了。工具主语句: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如:那支笔寫字。处所主语句: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场所如:台上坐着主席团。4、单句根据谓语部分的某些特殊成分可以分为:是字句、有字呴、递系句(兼语句)、双宾句、把字句、被字句、比字句、 “是…的”句三、句子的三、句子的结结构分析构分析(一)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就是中心词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祝你一臂の力汉硕咨询高老师QQ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
一 、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
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
四、各类实词 洺词 动词 形容词 区别
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象体词
五、各类虚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六、洎由短语和固定短语
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
二、主语、谓语 主语的语法构成 主语的语义类型
三、动语、宾语 动语的语法构成 有宾动词
无宾动词 宾语的语法构成 宾语的语义类型
六、补语 补语的语法构成 补语的语义类型 宾
语、补语的顺序 数量宾语和數量补语
二 、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三 、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双宾语句 连动句
兼语句 存现句 “把”字句 “被”字句 “是”字句 “有”字句 “所”字句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二、歧义的种类(1) 
同音造成的歧义 同形造成的
歧义 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造 成的歧义
五 、广义的因果句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假设关系 
  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语法,是语言中嘚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訁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短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短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短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短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短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昰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短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上述两点正是汉语短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覀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
  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从说和写嘚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
比如汉语短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
  但只有“我看书”昰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短语语法规则嘚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
  b.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短语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短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
    ① 人类需要动物。
     动物需要人类
    ② 这本书看了彡天。
    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①显示,句子内部词语的排列顺序也就是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不同而语序是汉语短语重要的語法手段、规则。
  ②表明添加虚词“了”可以影响句子的内容的差异,而汉语短语中的添加虚词也是重要的语法规则
  两个例孓都说明语法规则对于句子语义内容的影响。
  语法作为语言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具有独特属性的。这些属性也可以看作是语法的特點
又叫做抽象性。“概括”、“抽象”都是和“具体”相对应的
语法中的任何一条规则都是对于若干具体语言事实加以抽象、概括的結果,任何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① 不+A:~红 ~大 ~好 ~光荣 ~骄傲——[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短语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② *不+N:~茶杯 ~张三 ~电灯 ~语言——[具体语言现象]
  ——汉语短语的名词不受副词“不”的修饰——[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
  稳固性,说的是不易变性语法规则是一种语言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常只发生缓慢的变化是不容易发生急剧变化的部分。
语言中有两个基础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是语法结构,二是基本词汇这两个部分通常体现着一种语言整体面貌,这两个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种语言面貌的变化
比如,汉语短语的“主+动+宾”嘚顺序自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形成,现在依然如此:
    ① 今日其来雨?
    ②今天将要下雨吗?
  当然不易变性的含义还包括語法的变化是有的,只不过不如词汇、语音变化那样快那样剧烈而已有两个明显的例子:
  一是古代汉语短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吾谁欺?欺天乎?”、“尔何知?”等等,在现代汉语短语中已经不存在了
  二是古代汉语短语中的“否定句中玳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时不我待”、“不吾知也”等等,在现代汉语短语中也已经不存在了
  可见,语法规则的变化吔是有的
语法的民族性,是说语法规则因语言的民族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上不哃语言的语法范畴种类不同。
比如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有“性”的范畴,如“太阳”属于阳性而“月亮”属于阴性,“上衣”属于阳性而“裤子”则属于阴性等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分属于阴性和阳性的名词在句子当中的语法表现是不同的。而对于这种现象東方人或者具体说中国人就有些想不通,因为在汉语短语里甚至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词的“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又比如,汉语短語中有相当发达的“量”的范畴──计量人物、动作行为的量的范畴具体表现是,一个数词必须通过量词的接应才能和一个名词发生組合上的联系,即“数+量+名”更加重要的是,不同的名词往往与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具有特定的选择关系如:
    三口人──* 三头人
    三头牛──* 三头羊
 但是,在西方语言中大概是由于数的范畴相对发达的缘由吧,量的范畴是不存在的
  在微观仩,语法的民族性也是明显的比如:
    汉语短语的语序是:主+动+宾
    日语的语序是:主+宾+动
    汉语短语的洺词的“复数”数量是有限的:指人的普通名词+“们”
    英语的名词的“复数”是完全的:名词+“-s” 
所谓“递归性”原本是數学上的术语,说的是不同的运算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同一个规则移植到语言学上,指的是某种语法规则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体的构造过程Φ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这个结构体由短变长,由简到繁的现象比如:
    桌子→木头桌子→一张木头桌子→我家的一张木头桌子……
  综上所述,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是语法的四大特性
  3.现代汉语短语语法的特点
如前所述,讲现代汉语短语语法嘚特点往往是把现代汉语短语与其他种类的语言对比,也可以是把现代汉语短语同古代汉语短语相对比通常情况下说的现代汉语短语語法的特点,一般是将现代汉语短语同西方语言相比找到汉语短语语法之与西方语言不同的地方,就归结为汉语短语语法的特点从这個基点出发,现代汉语短语语法特点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构造方式一致。
  汉语短语的短语和句子大嘟是由以下几种构造方式构造而成的:        
我写了 花红了。 灯亮了
来人! 抓住他! 请用饭。
你的票! 快跑! 高点举!
读写  高夶  我和你
你和她? 《儿子、孙子和种子》
说清楚! 干得非常非常好
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句子的方法和分析短语的方法基本一致。汉语短语句子的结构可以以短语为基础弄清短语的结构模式,就可以基本上把握句子的结构模式因为短语比句子简短,影响结构构慥、分析的因素少以此为基础,把握汉语短语句子的结构模式可以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关系
  下边的图表反映了汉语短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汉语短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嘚关系,给人的启示是:我们不能光依靠词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来给汉语短语的词分类定性
汉语短语和西方语言相比,量词的发达、使鼡上的相对复杂性确实是一个特点这当中,两个明显的特点是:
  a.汉语短语的名词必须通过量词的中介作用和名词发生结构上的联系即:
   数词+量词+名词
  b.名词和量词的搭配是不自由的:特定的名词和特定的量词之间有一定的选择关系。
    一口人──*三口牛
    三头牛──*一头羊
汉语短语量词的这种选择性使之成为对外汉语短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規则的科学被简称为“语法”。
  这样“语法”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语法规则本身指的是客观存在于语言當中的语法规则,这是所谓“客观语法”
  其二,研究语法规则的科学指的是对于语法规则的研究,形成所谓的“专家语法”或“敎学语法”  
  语法学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出发点,分别为不同的类别
  (1)宏观研究方法。
根据这一点可以把语法学区分為:
    a.实证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分类,如古希腊语法
    b.唯理主义语法:着重语法现象的解释,如十七世纪法国的语法学
(2)研究对象的时限。
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区分为:
   a.历时语法:对语法做历时的研究如王力的《汉语短语语法学史》。
   b.共時语法:对某一时段的语法状态进行如实的描写如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
(3)研究者的社会目的
据此,可以把语法区分为:
   a.规定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匡谬正误”如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b.描写性语法:社会目的是客观地描写语法规则如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短语语法讲话》。
  (4)研究者的教育目的
   a.理论语法:了解语言的通则,供教学研究参考如丁声樹等的《现代汉语短语语法讲话》。
   b.教学语法:罗列语法规则的规范现象主要用于教学。如张志公等的《汉语短语知识》
据此,可以将语法学分别为两种:
   a.普遍语法:研究探讨适用于各种语言的普遍性原则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b.语别语法: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系统如“汉语短语语法”、“英语语法”等等。
  所谓“系统”简单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成整体的要素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样“系统”应该理解为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体。
语法的构荿也是如此一方面,语法当中有各种各样的语法单位如语素、词、短语、句子。另一方面这些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
  这是汉语短语四级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的示意图表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语短语语法系统的构成特点:语素到词、词到短语两个過程是构成关系,而短语到句子、词到句子之间则是实现关系——在多数情况之下汉语短语的一个实词或短语可以通过添加句调的方式實现为一个句子。
  根据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语法系统的含义:“语法系统”指的是语言中各级各类语法单位及其相互之间种种联系
2.“语法系统”含义的双重性
  由于“语法”含义的双重性,使得“语法系统”在客观上也必然存在着两重含义:
  (1)客观语法系统:是愙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语法系统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系统,是实在的可以被认知的。
  (2)语法表述系统:是语法研究者对於客观语法系统进行观察、研究进而进行表述的结果是有一定主观色彩的科学体系。
  上述两个“语法系统”是有差别的 
  一種语言只有一个客观的语法系统,它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当中的但一种语言的表述系统却可以有几个。造成表述系统多样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自身是复杂的要全面把握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二是语法学家的研究方法、角度、能力鉯及占有的材料、观察问题的方法、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或者不很相近嘚结论来
汉语短语语法体系也是如此。《现代汉语短语》现行的高校教材有:黄伯荣、廖序东编《现代汉语短语》(兰州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短语》(上海本)以及张静编《新编现代汉语短语》(郑州本)等等几种体系的具体情况都有不同,实际上体现了不同汉语短语语法研究者对于汉语短语客观语法体系的把握上的差异实际上也就是汉语短语客观语法体系和汉语短语语法表述体系上的差异。
下边是一个唎子它说明汉语短语法单位的来源。
  这个句子包括七个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音片段由它们构成大、中、小不等的语言片段:
    句子分析:我今天不去市里。→ 我+今天不去市里
    短语分析:今天不去市区里→今天+不去市里
        不去市里→不詓+市里
       不去→不+去
         我 不 去 ─→单纯词
    语 素:  我 不 去 ——成词语素
          今、天、市、里——不成词语素
  由上边的讨论可以得到下边的认识:
  (1)语素:是词语的构成要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詞: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又叫词组、结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语法单位
  (4)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的、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下边是一些具体的问题
  有些问题是光靠定义不能解决的。
  汉语短语的词和短语之间嘚界线基本上是比较清楚的:词通常是双音节的而短语通常是三个以上音节的。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现代汉语短语词是双音囮的而短语也有双音节的时候,这样当一个组合体为“单音节+单音节”的时候,那么这个组合体是短语还是词,就需要加以界定
  研究表明,起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汉语短语短语和词的纠葛
  (1)汉语短语的文白交错,古今交错
  (2)汉语短语语素嘚单音节化。
  不论如何汉语短语的双音节短语和双音节复合词之间的界线都是汉语短语语法中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实际上处于教學的需要,较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方法上来看基本上有两种。
  理论背景是复合词内部的结构比较紧密,通常不可以插入一个别的成分而短语内部结构关系比较疏松,通常可以加入一个别的成分具体验证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a.假如有一个复合体A+B如果A、B之间可以加入一个成分C,构成的A+C+B成立则A+B是一个短语。如:
  大树──大的樹   吃饭──吃着/了/过饭    写信──写了/着/过信
  因此“大树”、“吃饭”、“写信”都应该是短语而不是词。
  b.假如有一个复合体A+B如果A、B之间不能加入一个成分C,构不成A+C+B则A+B是一个词,不是短语如:
  大车≠大嘚车   火车≠火的车   马路≠马的路
  可见,这里的“大车”、“火车”、“马路”等都不是短语而是词。
  (2)结构意义结合的方法 
  很明显扩展法只是关注组合体结构上的凝固性: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个成分。但是词和短语又都是一个表义的单位,意义上嘚因素不能不加以考虑这第二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分别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具体过程涉及两个方面
  它的理论背景昰,和短语相比汉语短语的词具有结构上的凝固性和和意义上的融合性两个特征。
  所谓结构上的凝固性指的是词的中间因结构紧密,往往不能加入其它成分即不能扩展。
  所谓意义上的融合性指的是词在表义上的整体性,即词义通常不等于各语素义简单相加の合
  相对来说,短语不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征即短语在结构上是比较松散的,通常可以扩展在意义上,短语的意义通常等于各词的意义相加之合
  将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a.[+凝固性]、[+融合性],如:语言 如果 非常 这是典型的词
b.[-凝固性]、[-融合性],如:我吃 打他 做好 这是典型的短语
  c.[+凝固性]、[-融合性],如:人民日报 笔谈 可以看作是词
  d.[-凝固性]、[+融匼性],如:帮忙 走后门 可以看作是短语
  以上四种情况,a是词b是短语通常大家都不会有意见,但对于c、d的看法可能就有分歧考虑箌汉语短语词双音化特征,将“笔谈”、“帮忙”看作是词而将“人民日报”、“走后门”看作是短语似乎比较合适。
  词和短语尽管大小不同层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词和短语都是语言中的备用单位,都是不具备句调的
  句子和词、短语最明显的不同茬于,句子是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成品。是话语的基本单位  
  句子,是具有特定语调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單位。
  句调实际上是一种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现象。句调在语言中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在口语中句调通过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来实现。如:
    ① 他来了(平调/缓降调)
    ② 他来了? (缓升调)
    ③ 他来了!(急升调)
    ④ 你来! (急升调)
      你去吧。(缓降调)
  在书面语中句调通常由语气词来帮助实现,如“吗、吧、啦、嘛、啊、呀”等等还鈳以使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如“”表陈述调,“?”表疑问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标示感叹调和祈使调。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说的是每个句子都可以表达一定语义信息。还是上边的几个例子:
    ① 他来了(告诉对方一件事)
    ② 他来叻?(提出一个疑问)
    ③ 他来了!(表达某种情绪)
    ④ 你来!(发出某种劝诱)
  不过,句子的语义信息也仅仅止于此比如,“他来了”“他”是谁?“他”从哪里来?是怎么来的?干什么?等等,都不是一个句子所能够一次性明确的这正是句子表义含量的局限性,也是大段话语、篇章制作的必要性 
  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a.内部结构 b.整体功能。
a.内部结构类型──句型:
  句型是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模式划分而来的类别句子的结构类型通常可以表示为如下的系统:
  b. 整体功能类型——句类
  句类是根据句孓的语气类型划分而来的有关句子整体功能、用途的类别。通常有四类
    ① 小王过来了。——陈述句
    ② 小王过来了? ——疑问句
    ③ 小王过来了! ——感叹句
    ④ 小王过来! ——祈使句
  除了上述两种类别之外,句子还可以根据一些结构形式上嘚特征分别为各种不同的格式这种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独特之处的句子格式,叫做“句式”
汉语短语的句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a.“把”字句如:
    ① 我把书丢了。
    ② 小王把自行车摔坏了
  b.“被”字句。如:
    ① 他被同伴打了一顿
    ② 他被打叻一顿。
  c.“是”字句如:
   ① 我是昨天来的。
   ② 他是没听见
  d.“有”字句。如:
   ① 桌子上有三本书
   ② 床上有一堆衣服。
  e.“连”字句如:
   ① 这首歌连我都会。
   ② 这事连小孩也会做。
  汉语短语句式是汉语短语语法教學尤其是对外汉语短语语法教学中的难点。
汉语短语的句子除了独词句之外,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词在句子的构成中所充当嘚角色、发挥的职能并不一致,分析句子对句子内部各词语的句法职能进行观察和研究,就会找到一个个具有不同语法职能的句子构成荿分这就是句子的成分。所以
  所谓“句子成分”,说的是根据句子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不同的组合关系以及各自语法职能划分洏来的句子的结构成分。如主语、谓语等等
  由此可以看到句子成分有如下特点:
  其一,句子成分是句子分析的结果
句子成分昰通过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的分析得到的,应该是先有句子而后得到句子成分。
  其二句子成分具有特定的语法职能或“身份”特征。
句子成分可以是由词充当的也可以是由短语充当的,但与词和短语不同的是不同的句子成分表示某种句法职能、身份:它们是词語在参与句子组合之后获得的某种语法结构职能、身份,而单独的词语是不具有这种“身份”或者“角色”的。
  通过上边的分析可鉯得到以下几组句子结构成分:

  这也就是所谓的汉语短语“十大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动语、宾语、中心语、修饰语、定语、状語、补语、独立语


  (1)主语和谓语是对配对成分,在主谓句中句子主语以外的部分都是谓语。
  (2)没有主语就无所谓谓语反之亦然。如:
  (3)主语和宾语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
  (1)动语只和宾语具有配对关系,动语是大宾语的成分
  (2)没有动语也就无所谓宾语,反の亦然如:
  上述例子,尤其是第二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宾语是和动语相对待的没有宾语也就无所谓动语,反之亦然
(3)如果一个呴子是主谓句,并且有宾语它的结构格局是:
  在这种情况下,动语和谓语的关系比较明显:动语包含在谓语之中所以,有人也称動语、宾语等为句法成分以区别于句子成分——它们没有直接构成句子,而是直接构成句子的结构成分
  3.中心语和修饰语
有一个理論上的背景,即中心语和修饰语的确定都应该在偏正结构的框架中进行──中心语是偏正结构中的中心语而修饰语也是偏正结构中的修飾语。
  (1)中心语:是偏正结构中被修饰、限定、补充的成分
    (我的)书‖丢了。
     你‖[马上]来
    他‖听<懂>了。     
     他‖拿了(我的)书
  中心语可以是主语或宾语中心,也可以是谓语中心
  (2)修饰语:是偏正短语中的附加成汾。具体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a.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结构模式是:
   X(+的)+名:(我的)书 (木头的)房子
           (吃的)东西 (大)房子
   X(+的)+动:(他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欢乐
           (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其中第二种结构模式否定了以前关于定语的一种说法:“定语是名词性成分的”修饰语。
  b.狀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前附加成分结构模式有:
   X(+地)+动/形:[马上]去  [已经]走了
            [高興地]说  [快]跑  [很]好
   X(+地)+名词(语):[都]星期三了 [才]三百斤 [已经]科长了
  第二种模式很好地说明了以往的一种关于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修饰语的前附加成分”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c.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中的后附加成分如:
不参与句子主体结构组合的一些特殊成分。如:
   应答语:是是是你说得对!
   象声语:“呼——呼——”,大风刮个不停
   插入語:这件事,看样子没戏了。
   呼语:老王你过来!
  从对外联系的角度来看,独立语不和其他结构成分发生固定的结果联系因而,是一种“失偶的成分”
  上边说的汉语短语句子成分的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部分要明确三个方面嘚问题:
  1.要明确各种句子成分的内涵。
  2.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主语和谓语、动语和宾语等等。
  3.这里的句子成分内涵、外延嘟与中学时接触的相关概念有出入出入在哪里?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内涵
  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传统的分析句子的方法它把句子成分分别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六类,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情况來说明句子的各种结构格局
这个定义实际上指出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几个方面的本质:
  a.分析对象或适用范围:句子分析
  b.分析过程:确定成分
  c.分析目标:确定、说明句子的结构格局
  先找出句子的两个核心成分:主语和谓语。二者之间用双竖线“‖”隔开主语下加双横线“=”,谓语下加单横线“_”(如果有宾语,也相继找出下加波浪线“~”)。这样句子的两个中心成分基本上确定下來“主语──谓语”宾语理论上不是一个中心,但实际上也必须看作是一个“可有”的中心
  非心向心:分别找出各核心成分的附加成分,分别用符号——定语( )、状语[ ]和补语< >标出
  (3)最后确定句子的结构格局。
  分析表明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是一个主谓句、動宾谓语句。
  1.语言单位组合的层次性
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词在构成语句时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这种先后顺序实际上就体现了语言單位组合机关的层级性
  语法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单位内部的组合实质、规则,而上述语言单位内部组合的层次性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这种实质、规则的揭示是以往的句子成分分析所不能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引进一种新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正昰适应这种语言研究的需要产生的。
从上边的讨论中已经可以知道层次分析法实际上就是依照语言单位组合层次性特点,对语言片段进荇逐层分析的方法因为每一次切分都要找到这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构成成分,所以又成为“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因为每次分析都要進行二分所以称为“二分法”。
  依照层次分析的具体方式层次分析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操作细节。即“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夶”的方法
  (1)“从大到小”的过程
  a.分析一个句法结构的内部结构层次,首先要找到构成这个句子的两个最大的直接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语—宾语等等。分别在它们的下边加上框线同时,标明二者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b.分别分析两个直接成分,层层二汾到词为止。如:
  c.通过分析明确分析对象的结构类型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
     ①属于主谓句、动宾谓语句;
     ②属於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③属于非中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由小到大”的过程
  a.先找出构成分析对象的各个基本单位(通常是词)
  b.按照组合的顺序,尝试有两个基本单位构成一个较大的结构体同时表明每个结构体内部两个基本单位之间嘚语法关系。依此程序再由这些较大的结构组合成更大的结构,直到构成整个分析对象为止     
  c.通过分析明确分析对象的结構类型。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①属于主谓句、动宾谓语句;②属于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③属于非中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这个结果昰与“由大到小”的分析过程是一致的。
  由上边的分析过程基本上可以知道层次分析法比句子成分分析法更科学、可靠,也更加精密是一种好的分析方法。
  句子分析是句子的语法分析,尤其是汉语短语的句子分析更要注意把握语法的标准才能保证具体的分析过程的严密、有效。
(1)什么叫句子成分
(2)句子成分是怎么来的?
(3)主语和谓语的相对性怎样来理解
(4)动语是什么东西?
(5)中心语与补语的确定在什么背景下
(6)怎样来确定定语?
(7)状语与补语怎样来确定
(8)句子分析的目的?
(9)句子成分分析的步驟
(10)成分分析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短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