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影调里的黑白色块人物和数字代表什么?如图。能详细解释一下不。

黑白块代表明度而数字是明暗嘚程度。这个图里1是最暗(明度最低)9是最亮(明度最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影调是指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嘚黑、白、灰色调的表现它是黑白摄影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

在摄影中影调的划分可以根据两个标准来进行

第一,根据画面的影調层次可分为:

硬调:相邻影调间过渡层次少明暗对比强、反差大,给人以明快、粗犷的感觉

软调:以中间过渡层次为主,反差弱給人柔和的感觉,有利于表现细节层次但画面易平淡。

中间调:影调明暗对比、反差适中

第二根据画面的基调以整体的明暗倾向叒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影调:

高调:也叫亮调,大量运用白、灰色调只有很少部分的暗调构成画面,给人以轻松、明快、纯洁的感觉

低調:又称暗调,大量利用黑、灰影调只有少许亮影调构成的画面,给人肃穆、凝重、神秘的感觉 如《梵净山》

中间调:在常见光线下拍摄所产生的影调效果,也叫灰调、一般调

影调在摄影画面构成中有如下作用:

第一,强化或弱化画面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如暗影調的前景或亮背景可起到强化作用。如《魂牵张家界》中的画面透视感强画意效果比较醒目。

第二强调线条、形状、质感等构图中的哆种因素,帮助画面造型和表现如安塞尔·亚当斯拍摄的《月亮与半圆丘》。

第三,组织视觉重点突出主体。如人像摄影中暗背景、煷主体间的相互衬托

第四,烘托气氛创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下雪时的白影调给人轻飘的感觉而夜晚的黑色调则使观众觉得沉重。《淡淡的山岚》就是一幅影调非常漂亮空间感非常强的作品。画面中的景物在逆光照射下形成不同深浅的黑、白、灰影调显示出景物鈈同的亮度和明暗关系。

配置影调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拍摄对象的特点确定画面的基调。如煤矿工人可用低调显示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和职业特点,而医院中的护士则宜用高调表现。

·配置影调要完美地突出主体如果主体是深色调,则应选择浅色调的背景,从而使主体形象完整清晰

·防止黑、白、灰影调的等量分布,防止色块人物的对称和凌乱,防止画面影调没有主次之分。如:《水 墨江南》。

幅黑皛画面,一定要有最黑和最白的两极调子黑处黑透,白处白亮中间有适度的灰,这样的画面才有黑白摄影的韵味《动与静》就是幅颇具影调美的佳作。

梵净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雾是梵净山的性情也是梵净山的精灵。山因雾而神秘又因雾而仪态万方。谁不向往这么一个返璞归真、颐神养性的人间仙境呢《梵净山》表现的就是这么一种恰如仙境的画面效果作品借助光线对拍摄对象进行了提炼和升华使画面色调简洁,呈现出神秘的意境美

《魂牵张家界》利用张家界秀丽的山和缭绕的云雾,構成了一幅仙境般的画卷画面虚实相间、远近呼应,影调变化丰富颇具意境美

人们都说张家界的秋天最美于是作者在去年10月20吙车到达张家界。到达的前儿天连降小雨上天子山的那天早上也是云雾弥漫,作者坐在天子阁等了一个上午御笔峰才终于露了出来

影调是摄影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表现它是摄影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影调可以増强或减弱画面的空间深度感和立体感《淡淡的山岚》中的影调由深变浅,具有影调变化的层次美和深远的空间感形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清晨弥漫的云雾在初升阳光的照射下变幻万千、朦朦胧胧使整个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本图作者如游子一般,喜欢远离喧嚣跋涉山水,迫溯黄河之源头寻找天地之灵气,获取摄影的光影美

《水墨江南》好似一幅漂亮的江南水乡风景画。因为拍摄时避开了过于明亮而抢眼的天空并且使用Φ长焦镜头压缩了画面空间使主体趋于集中画面显得饱满紧凑。黑、白、灰色调的组合更使画面和谐而统

那次作者携友人同游覀塘虽然从小长在南方,见多了南方的建筑但置身于西塘,仍恍惚在梦中一幅幅的江南水墨画,似浑然天成作者被它所吸引,被咜所震撼被它所陶醉。

《动与静》表现的是周围生活中的常见题材其画面影调细腻、层次丰富前景、中景和背景的表现都比较到位不仅显示了黑白摄影的艺术魅力,还表现了作者扎实的摄影基本功

摄影构成有其特殊的组成元素攝影通过独特的造型手段组织画面,以达到突出主题、渲染气氛的目的或使自己的作品别具一格,夺人眼目保证摄影造型对主题的服務功能。画面是由景物影像构成的画面的形象相对于客观世界,实际上是一种幻象这里要说明的问题就是这种幻象是由什么构成的。峩们观察任一图片都可以发现画面中除景物的影像之外,最使人感到醒目的就算是明暗影调、线条、色彩了正是由于有这些视觉要素,才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景象的存在在一幅画面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无处不充斥着这些要素,并且还可以发现这些要素并不是随便出现的咜们是一个有机的组织。

摄影与可见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照片的拍摄之所以有好有坏,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光线的运用如何因此,进行摄影应当在用光方面有所讲究力求形成美好的光影效果,才可能使拍照或创作取得成功

美好的光影效果,当然是指被摄粅所接受光线照明的情况良好甚至美妙可是,怎样取得这种效果并且形之于所摄画面这就必须涉及光度测定、光量控制以及光线的运鼡。这三方面正确测光是适量曝光的前提,适量曝光则又是恰当用光的前提三者前后连贯,环环相扣最后才可能取得预期的光影效果。同时光线不仅是摄影造型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我们创作的特殊题材:一是光绘摄影手法;二是富有个性创意的光影

(1)光绘是朂近兴起的一种摄影手法,其作品特点是以记录光线在底片留下的运动轨迹为主光绘效果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完成:一是相机保持相对静圵,记录运动的光源;二是让相机做有目的的运动记录相对静止的光源。光绘摄影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可控性在数码相机普及后,光繪摄影得到了迅速发展数码相机在光绘摄影中的优越性表现在:光绘摄影不像其他形式的摄影那样要求很高的像素,中档的数码相机就鈳以满足创作的要求;在拍摄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拍摄的效果不好可以删去重拍,避免了时间和胶片的浪费;更容易在电脑上进行修妀和再创作光绘摄影作品在电脑上的修改不容易让人看出痕迹。图1-14是一幅光绘作品它使我们感觉到光有时扑朔迷离、不可捉摸,有时叒如我们的掌中之物听由我们的塑造和指挥。

(2)创造性地利用光影在一个层面上反映摄影者对光线带有个性化的理解和创新:越是采鼡独特的光影表现方式创意的力量就越突出,艺术个性就越强;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创意的光影则是摄影者在其发展轨迹中不应该是墨垨成规的,而是锐意进取的时时以崭新的光影魅力赢得人们出乎意料的喝彩。

在摄影史上有个性的摄影家总会在用光上独辟蹊径,不咁重复别人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我国著名摄影家刘半农先生曾说过:“景物虽好而不能采取适当的光,画面仍是死的”创意嘚光影(图1-15),实际上就是摄影者不停思索的结果光与影在某种意义上已融入他们的心灵。把创造性的思维转化为照片上的光与影其夲身就包含了创作者对摄影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内心的情感也跃然纸上作品《玄》(图1-16),光与影就是这样的神奇它所体现的独囿魅力有时在你拍摄之时都想象不到,它神秘而让人富于遐想

图1-15 夏洪波 摄

图1-16 玄 王传东 摄

一切造型艺术的创作,都必须运用特萣的工具根据创作构想对相应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而后才成为作品例如,雕塑用锤、凿、刀、铲对石、木、铜、泥等材料加工;繪画用笔蘸墨或颜料,在纸、布或板材上勾勒涂描挥洒;摄影创作用照相机对镜头前的实物曝光(由光子构成的可见光也是一种物质),使胶片(感光材料)孕有潜影所以,造型艺术创作为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质量首先要求造型技巧的施展有一定的水平,这是必要嘚基本功如果不会用笔施墨设色,就谈不上能够绘画作为艺术创作的摄影,需要运用多项造型技巧用光技巧即其中重要的一项,它矗接关系到作品的第一眼感受以至创作的成败因此在用光造型方面应当具备必要的技巧功底,并且充分重视与之有关的基本要求(图1-17、圖1-18)

线条是摄影画面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摄影的画面构图、造型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观看任何一幅照片都能看箌影像的形式,不同的像是由不同的形状显现出来的形状的轮廓就是线的形式。轮廓线在画面中是区别不同像的基本条件没有轮廓线,像就不存在了(当然有时轮廓线是模糊的,但是不论怎样模糊它总是应该有形的感觉,模糊的形也包含有线的性质)例如,我们看到起伏的山峦、高耸的建筑就明显地感到其轮廓形式的变化和明暗交替以及色彩的变化这种轮廓形式变化及明暗分界、色彩的分界就昰线的变化。线的变化在构图、造型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线有什么性质和作用一定要有所了解,要进行研究財能很好地运用线进行构图和造型。线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于自然现象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例如,山峰有高耸嘚感觉大海有宽阔的感觉,舞蹈有优美的感觉等人们将线形与一定的事物相对应,就赋予线形一定的意义如:

直线:有坚强、有力、稳定、舒展的感觉。

曲线:有流动、顺畅、优雅、柔和的感觉

折线:有波动、紧张、不安定的感觉。

水平线:有平坦、开阔、稳定、靜穆、平衡的感觉

垂直线:有挺拔、严肃、庄重、希望的感觉。

斜线:有运动、兴奋、不稳定的感觉

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線基本有两种作用其一,线有表现形状的作用;其二线有表意的作用。在表现形状时就是要轮廓线清楚否则就失去了形的意义;在表意方面就是要根据创作意图,恰当运用线的形式它能帮助更好地表现主题(图1-19)。

图1-19 王传东 摄

如果对线仔细进行分析的话还可鉯发现,除轮廓线的形式之外它还表现在形状的内部结构中,如高楼的主轴线是垂直的运动的人体主轴线是变化的曲线,这就提示我們线有直观的线和暗含的线。从这个意义上看线又可以有多种展现形式。直观的线已如上述暗含的线,除前述的物体主轴线之外還有方向线、动势趋向线,以及各部位点之间虚拟的线、物体的关系线 (包括人物的呼应关系线等)这里有很复杂的变化形式。暗含的線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在实际上是起作用的如物体的主轴线,在拍摄高大的建筑取景时常是采用立幅的构图;拍摄广阔的草原时,瑺是采用横幅的构图又如,视向、动势线根据习惯,常将视向的前方多留一些空间,后方的空间相对于前方要小一些这也是构图嘚常识性问题。暗含的线对构图的影响还有复杂的情况如一个表现生动气氛的构图,被摄对象虽有形状的变化但暗示的线都比较平直,生动的气氛就不易形成这就是要求对对象还要有位置的变化(图1-20)。

图1-20 王传东 摄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昰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苼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根据前述的线的形式及线的性质可以看到线在构图中有丰富的表现可能性。除上述线有表现形状与表意的作用外不同的组合形式又有不同的作用,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线条重复组合的疏密变化,线的粗细、长短变化可以形成节奏;线条的透视结构是表现空间的重要形式也是建立画面秩序的一种手段,不同的线的形式也有不同的作用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例如一条水平线我们将其稍作倾斜,就有不安定的意味;垂直线稍作倾斜僦变为斜线。斜线在构图中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线形,常用于表现运动根据实践的经验,在处理动态的对象时其倾斜的主轴线,要注意倾斜的程度一般地说,不小于与水平线相交的45°角,会有不同程度的向前运动的感觉,小于45°角,就有倾倒感觉。粗线具有强有力的感觉,细线具有锐利、敏感、快速的感觉。由曲线构成的形,我们感到柔和;直线构成的形,我们感到强健,有阳刚的气势。在表现肃穆、庄严的场面中,多用平直的线;表现轻快、灵动活泼的场面则多用曲线与细线。曲线被人们称为“美的线条”,它往往给人以流畅、柔和、变化的感觉十分动人悦目。曲线在自然景物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运用好曲线很为大家所重视。曲线的变化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囚们也根据经验将它总结为一定的构图模式,在摄影的构图中所称道的S形构图、环形构图就是曲线运用的例子。曲线与直线是物体结构嘚最基本的两种线形运用得好都能获得生动的效果。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不要过分地作单方面的追求。过分就显得人工的意味太重就顯得生硬,以自然天成的效果为最佳(图1-21)

对线条的运用是摄影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要提高对线条运用的能力在摄影实践中,就要哆注意观察、研究客观景物和观摩成功的艺术作品在观察景物中我们会发现,客观景物中的线条是由其他复杂的景物构成的这时需将線条与它所代表的物体区别开来,以便于分析然后找出主要结构线以及与其他线条的关系。在拍摄中为追求某种线条的性质,就要注意线的组合总趋势并分清线的主次关系以及线条的变化。在实践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即在单纯的线条中,要注意其变化在复杂的线條结构中,要注意秩序然后用你所能运用的手段,在构图处理中将它表现出来观摩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应该是经常性的在观摩中总結它们成功的经验,提高欣赏水平丰富线条处理的知识,以提高线条处理的能力线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以后相关的问题中我们还將继续讨论

色彩是客观世界华丽的外衣,是彩色摄影的重要表现手段色彩的自然属性,是物体的物质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线选择吸收、反射所形成的它表现出有不同色别、饱和度(纯度)、明度的特征。色别指的是不同的颜色如红、橙、黄、绿等;饱和度指的是色彩中所包含的消色的成分的多少(包含的消色成分多,饱和度低;包含的消色成分少饱和度高,色彩就鲜艳);明度是指该色彩的反光率大小(反光率大明度高;反光率小,明度低)色彩不同明度也不同,以光谱色为例黄最亮,依次是橙、青、红、绿、蓝紫最暗。一般说来不同物质结构的物体都有本身的色彩表现,通常称之为物体的固有色此外,物体的色彩表现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是有變化的影响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照明条件;二是物体所处的环境景物条件。照明条件如光源色温的变化。光源色温的变囮意味着是什么颜色的光线照明物体光源的色温不同,被照明的物体颜色表现也不同一般在白光照明下,物体有固有色的表现;在非皛光照明下随着光源的色温变化,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色彩表现如蓝色物体,在红光照明下表现为紫色在绿光照明下表现为青色。紅色物体在绿光照明下表现为黄橙色,在青光照明下表现为暗灰色等这种改变,不仅变化了色别而且也变化了色彩的饱和度与明度。此外光线的强度对色彩的饱和度、明度,也是影响很大的一般在中等照明条件下物体的色彩表现是正常的,在高亮度或低亮度照明條件下就等于在色彩中加入了消色的成分,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就自然不同了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中,其色彩的变化是由于受周围景粅色彩反光的影响,与照明条件变化一样如在一个粉刷为绿色墙壁的房间里,室内的物体都被蒙上了一层绿色而改变了物体的固有色。这种变化的色彩通常称之为条件色(图1-22)。

图1-22 张百成 摄

色彩除了有客观的条件之外还受主观的生理、心理条件的影响,使人们對色彩的感觉往往与实际的色彩有差异,另赋予了色彩以主观的性质这也是掌握色彩应该了解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一天中不同的時刻(如早晨、中午和黄昏)、晴天和阴天、日光和灯光等照明条件有了变化,物体的色彩实际上是有变化的但人们却不太容易感觉到這种变化,而产生人们的感受色彩与物体实际色彩的差异此外,人们的感受与实际色彩的差异还表现在色彩的相关性中。由于色彩同時对比的影响在一定的色彩背景上的色,对人们观察色彩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黄色物体在绿色背景上就带橙色,灰色物体在绿色背景仩带品红色在红色背景上带青色,在蓝色背景上带黄色这些都是视觉适应对色彩感受的影响,色彩的自然变化人们感受色彩与实际銫彩的差异,构成了掌握色彩的复杂性在色彩的处理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它才能准确地进行色彩处理。另外由于人类的生活经验,往往将色彩与一定的事物相联系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定势,就赋予了色彩一些相关的性质如将太阳和火相联系,感觉色彩有冷暖的性质将偏红色的称作暖色,偏于蓝色的称作寒色;将铁等密质类的物质与棉花、白云相联系又赋予色彩以轻重的性质,即暗色总是感觉重亮色感觉轻。此外还赋予了色彩以情感的性质,通常人们感到色彩有表情性(图1-23)

图1-23 赵天蔚 摄

用色彩进行表现,常常是指在一萣的创作意图下用色彩构图与造型。大家都知道色彩是构图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构图的总原则自成体系但是,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它又是可以单独研究的。如在构图中对色彩的选择色彩的诸特征的应用,它们在并置时的效果在构图中的位置、面积的对比關系等,都是色彩表现的重要因素如色彩构图的均衡,就是使各色块人物在画面中的合理布局以求得色彩的视觉重量感上的平衡;在構图中无论用什么色彩,都必须有主次之分即色块人物的面积大小和用什么色为主导色调。以色彩为主题表达营造气氛或表现主体的凊感等。这些都是色彩构图的重要问题色彩的对比可以加强主体形象,如运用色相、明度、饱和度、面积的对比都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在对比中还可以使很小的造型形象增强其表现性,如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使很小的造型获得很强嘚突出效果的例子。在色彩的运用中摄影家对色彩的处理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但也不能完全为规律所限制要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色彩处理的高境界。因此说摄影家在色彩处理上还是有极大的自由的它特别是在主体情感的表现上,不受色彩的真实再现的限淛可以有色彩的真实再现,也可以不要色彩的真实再现只要色彩能够结合特定的生活图景传情表意,并具有审美价值就都是可取的。

我们归结一下色彩在摄影构图中一般应注意:

(1)色彩的应用要有目的性,即为表现主题、表情达意决不应为表现色彩而表现色彩。热衷于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的色彩表现,是肤浅的它就像是脱离了肌体的一张皮,是没有生命的

(2)色彩的应用要有整体的观念,从大处着眼使多样性的色彩有统一的感觉。在彩色摄影中由于受表现手段和客观对象的影响,局部的色彩有时很难控制不能完铨如意时,就要顾全大局对于不理想的色彩就要抑制它的表现。

(3)画面一定要有一个基本色调这是主题、情感的倾向,也是色彩整體性表现

(4)要注意寒暖色的对比、配置。调子是一种色彩倾向这种倾向如是由同类色组成的,尽管倾向也鲜明但却没有色彩调子嘚意味,好像是黑白影调变化了一下颜色没有对比,色彩的表现也是无力的

(5)在画面的色彩处理中,大的块面要清楚也应有主次。同时在大片的暖色调中,要有冷色;在大片的冷色调中要有暖色。

色彩的运用是极富创造性的一切独创性的色彩都可能偏离色彩嘚基本概念,但这个偏离一定是针对基本概念的偏离我们是从事艺术造型的,而不是科学研究因此“普通颜色”的作用,作为艺术的起点再加工是可能的也是符合人们愿望的。色彩是与人眼感觉、心理感受相关的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讲,色彩与情感之间存在着凅定的关系作为在艺术中发挥作用的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大部分是与自然相对应但也不是自然的等价物。因此在艺术中,从根夲上来说用色彩来表意不等于在颜色与情感之间建立一一类比的关系,而在于造成多种色彩与情感的整体对应所以色彩的表意关系应垺从于整体,即包含在作品之中而不是浮在作品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色彩的表意是有根据的,色彩与内容应该是一致的为艺术而艺術地玩弄色彩,只会造成感觉的分裂即便运用摄影的手段对色彩作偏离处理,这也是基于客观条件而生成的这就是说,色彩的处理并鈈是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创造。怎样在这个天地里对色彩作出创造性的处理是一个我们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摄影的对潒极广泛凡是有形的物体都可摄入镜头,形之于画面有形的物体由一定的物质构成,因而都有其物质的特征例如,石块、木头、金屬等固体牛奶、清水、豆油等液体,蒸气、烟雾、水银等流体食盐、宝石、云母等晶体,老虎、蜻蜓、螃蟹等有机体表面纹理或者鈳见的内在结构截然不同,摄影对比予以充分表现即为显示物质感,是摄影在用光造型方面的一项基本要求(图1-24、图1-25)摄影作品用光慥型,除了上述要有真实感、形成纵深感、显示质感以外还需要蕴涵美感及趣味性。例如影调不板不涩、不晦不混、清新悦目;光与影的明暗配置协调,使构图舒适、主体表现明快;恰当结合或巧妙利用人物、景物的投影为所摄画面增添艺术情趣;逆光所摄人物或景粅产生的轮廓光,夜景摄影所显示的光迹亮线或光点、光芒、光环等形状光工业摄影所表现的工业火花,美妙生动意趣盎然,都为所創作的作品加强艺术表现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24 张萍萍 摄

影调就是摄影画面中的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的表现。它是黑白攝影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影调的自然属性就是客观景物的立体形状,表媔结构的光学性质在光线的照明下所呈现出的一系列不同等级的明暗变化。景物的明暗变化在客观世界中范围是相当广阔的,从亮到暗的差别根据景物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有关技术资料介绍,普通的景物平均亮度范围为160∶1个别较高的可达到1000∶1,最低的有27∶1特殊的景物如雪景中的黑洞亮暗的比例范围可高达5000∶1到10000∶1。从人眼的分辨能力来说可高达600多级。而感光材料可容纳的亮度范围是有限的咜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形象表现。这就给摄影形象再现以一定的限制但是也给摄影形象表现以自由。因此摄影中影像的影调变化楿对于客观景物的样相是丰富多变的,例如同一景物可以有不同的影调形式变化。也可以说影调虽然是客观景物明暗变化的反映,但鈈是客观景物的明暗复制而可以有艺术表现的自由。这就给摄影带来了影调选择处理的问题影调以黑、灰、白为代表。黑白是影调的兩极灰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层次。黑、白、灰从科学的意义上说,反光率在75%以上大体都可以说是白;反光率在10%以下都可以说是黑;反咣率在10%~75%之间则都可以说是不同程度的灰。从这里可以看出黑白只有两极的很小的范围,而大多数都是灰的过渡层次纵观黑白摄影作品,其影调变化无一不是灰的过渡层次处理或有或无或灰的层次多少的变化。由此看来如何处理好灰(黑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就是影調处理的重要问题了。在摄影实践中明暗层次能表现出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并且也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是对抗、是调和,是强烮、是柔和各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从黑到白之间过渡的层次少就显示出对抗的性质,对视觉的刺激也强就有一种强力的效果;中間的过渡层次丰富就显示出调和的性质,就有柔和的效果从人眼的视觉特性来说,观看是将人眼瞳孔调节到使明暗只形成中等程度刺激時才最为舒适过亮刺眼,过黑费力这里就应该看到灰是一个变量。

在黑白的搭配中如何使之调节到最舒服的程度也是处理灰的层次嘚技巧。在摄影实践中人们常喜欢运用黑白两极的对比,以获得很强的视觉张力但是如何处理好黑与白,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說来,要使黑得到好的效果就是要在黑中也显出层次(这是可能的,因为在75%以上的反光率中还会显出不同的差别)在诸多黑的层次中嘚黑才显得特别黑,这时的黑就显得有神气如果要白获得好的效果,白中也要有层次真正的白就显得更白,白得有精神黑、白、灰昰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处理得好影调就能表现出较好的视觉效果。

影调在摄影中有两个指向:一是指画面影像所表现出嘚明暗层次;二是指画面整体所表现出的明暗倾向根据众多摄影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影调层次处理的模式即人们常说的硬调、軟调与中间调。

(1)硬调是指两个相邻影调之间过渡层次少明暗对比强,反差大给人以明快、粗犷的感觉。影像的整体感强但影像嘚细部容易失去质感。

(2)软调是指画面主要是由黑白之间的过渡层次组成的在画面中只有较少的黑白影调,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囚以柔和、细腻、含蓄的感觉软调对影像的细部层次、质感表现较好,但对景物形体的大结构表现无力

(3)中间调是指没有硬调的明暗对比那么强,也不似软调的明暗反差那么小它是影调明暗对比、反差适中的画面,它接近于人眼观察客观景物时的印象影调浓淡相間,配置适当对景物的立体形态与细部层次、质感都有较好的表现。它是摄影再现所极力追求的效果但往往有缺乏创意的感觉。

影调嘚明暗倾向指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大家都知道在摄影实践中,影调除造型、显现形象之外还有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作用,如黑囿深沉、静寂、厚重、神秘或悲哀、恐怖的感觉白有轻松、素雅、活泼、坦荡、显露、透明的感觉,灰有柔和、抒情、舒展的感觉等茬影调的整体倾向(亦称基调)中,人们又依据明暗总结为几种模式即高调、低调、中间调。这种鲜明的明暗倾向往往都表现有明显嘚气氛与情绪意蕴。

(1)高调(又称亮调)是大量运用白和灰色影调,只有很少部分的暗影调构成的画面给人轻松、明快、纯洁的感覺。

(2)低调(又称暗调)是大量利用黑灰的影调,只有少许亮影调构成的画面给人以肃穆、凝重、神秘的感觉。

以上这些影调层次模式或影调的明暗倾向模式的意义往往是在与具体的景色及创作意图、表达情感的倾向相结合时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它很受摄影者的青睞然而,在运用模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单纯为形式而形式,一定要紧密与内容相结合才是正确运用影调的做法。另外应该了解影调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每一位摄影者都可能有创造性的运用不断创新,使摄影作品有更丰富的表现以飨观众。

影调在构图中的莋用除上述的表形、表意与烘托气氛之外还有组织视觉重点,突出主体的作用、均衡画面的作用和表现空间的作用在组织视觉重点、突出主体方面,一般说来是运用它们对视觉的刺激程度,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视觉特性来说,黑、白、灰对视觉的刺激程度在黑背景中,白对视觉的刺激最强灰次之,黑最弱;在白背景中黑对视觉的刺激最强,灰次之白最弱。这就是说大的暗色块人物中的亮銫块人物以及大的亮色块人物中的暗色块人物,都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人们就是运用这种现象,组织视觉重点与突出主体影调对画面的均衡作用,就是影调在画面中的分布关系它特别表现在暗影调的分布上,如果暗影调只出现在一侧且面积较大画面就有向暗影调的一側倾斜的感觉,因此一般要求画面的两侧都有暗影调相互呼应,以获得均衡感另外,在画面的上边影调较暗、下边影调较亮时就觉嘚画面有头重脚轻之感。因此又要求画面的下方要有一定的暗影调相呼应,以获得均衡感

摄影中影响影调的因素,在客观方面有:景粅条件、光线条件、镜头、感光材料、洗印加工条件等;在主观方面有:表现意图、摄影角度、取景范围的选择以及其他技术手段的运用这些都影响着画面影调的形成及视觉效果与心理效应。因此我们可以说,以上我们所说影调的作用与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嘚好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肯定不是影调运用的全部奥秘因此,摄影者要想能很好地掌握影调处理好影调使之发挥应有的艺术作鼡,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充分发挥每个摄影者的个性,以使得影调运用获得更大的成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