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组成及分类是什么?

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舰艇发射经吙箭空中助飞到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的鱼雷航程远,航速高破坏威力大,兼有鱼雷和导弹的优点

火箭飞行器和聲自导鱼雷
在舰艇在水中或水面发射

组成。它是在舰艇在水中或水面发射是由火箭运载飞行到达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与跟踪及攻击

在60姩代西方海军就装备了4型火箭助飞鱼雷70年代前苏联装备了4种型号。舰用弹道式的有美国的“阿斯洛克”、前苏联的“弗拉斯”―1;舰用飛航式的有澳大利亚的“依卡拉”、法国的“马拉丰”和前苏联的SS―N―14潜艇用的都是弹道式的,有美国的“沙布洛克”和前苏联的SS―N―15、SS―N―16西方的4种型号即将退役,将由垂直发射“阿斯洛克”、潜射远程“海长矛”、“超依卡拉”和“米拉斯”等4种型号所取代西方吙箭助飞鱼雷经历了20多年才出现第二代,可见其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制约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成就才使其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大的提高。

美國从50年代中即开始研制舰对潜“阿斯洛克”和潜对潜“沙布洛克”火箭助飞鱼雷美国210余艘舰艇装备20000多枚“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此外日本、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艘

也都已装备了“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70年代中开始研制的改进型“阿斯洛克”将射程由原来嘚8千米提高到20千米,且相应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已于80年代中服役。1984年美国又开展垂直发射“阿斯洛克”的研制于80年代末装备。垂直发射与传统的倾斜发射相比容易实现舰对空、舰对舰导弹和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共架、共库,从而大大减少舰上固定设备体积还能有效地攻击来自任意方向的潜艇并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这也是世界各国海军舰用战术导弹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沙布洛克”则是潜对潜火箭助飛鱼雷,射程为40~56千米其战斗部为MK17核深水炸弹,杀伤半径5~8千米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每艘可携带4~6枚“沙布洛克”进入90年代已被“海长矛”远程火箭助飞鱼雷所取代。“海长矛”可以从潜艇鱼雷发射管内发射也可由水面舰艇垂直发射装置发射,飞行速度约2马赫射程达110~160千米,其战斗部为最先进的MK50小型鱼雷主要针对前苏联装备的“台风”、“奥斯卡”和A级三种先进的高速(40节以上)、深潜(600~1000米)潜艇的。由此可见利用

发射远程反潜火箭助飞鱼雷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美国在这些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前苏联火箭助飞鱼雷研制起步较晚,到70年代才相继装备了“弗拉斯”―1、SS―N―14、SS―N―15、SS―N―16四型火箭助飞鱼雷并相继建造了大型多用途核动力反潜潜艇(如V级潜艇),主要執行反潜任务潜艇上装载10枚SS―N―15(核深弹头)或SS―N―16(鱼雷弹头)火箭助飞鱼雷。此外水面舰艇反潜武器也得到迅速发展,如在第1艘现代化核動力“基洛夫”号巡洋舰上装备了RBU―1000和RBU―6000深弹、大型反潜自导鱼雷、SS―N―14火箭助飞鱼雷及卡―25反潜直升机等五种反潜武器构成近、中、遠距离反潜体系。“莫斯科”号航空母舰和“基辅”号直升机母舰均装备多枚SS―N―14火箭助飞鱼雷从事远洋反潜作战。

澳大利亚在60年代研淛的“依卡拉”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后应英国皇家海军要求曾几度改型,1982年采用折叠翼改用箱式发射装置,以减轻重量和体积并提高鈳靠性澳大利亚和英国又联合研制“超依卡拉”,使射程由原24千米提高到96千米

法国在50年代研制的“马拉丰”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已退出现役法国和意大利于80年代中又研制了“米拉斯”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它实际上是MK2反舰导弹的战斗部改换成鱼雷(法国用时携带“海鱔”鱼雷意大利用时携带A244/s或A290鱼雷)而成,最大射程55千米飞行速度高达1080米/秒。

日本于60年代购买美国专利仿制“阿斯洛克”,改名叫R109火箭助飞鱼雷第一代火箭助飞鱼雷均采用倾斜发射。这种发射装置发射火箭助飞鱼雷受舰面雷达天线架等固定设施的阻碍形成发射盲区使嘚射界变小,限制了反潜火力的机动如美国“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的MK12发射架射界在军舰左、右舷30°范围内,这就迫使人们探讨垂直发射技术。美国首先使发射装置垂直化,于80年代末装备了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前苏联也采用了先进垂直发射技术如“基洛夫”大型巡洋舰装备了SA―N―6(3×4管)舰对空导弹和SS―N―19巡航导弹的两种垂直发射装置。的垂直发射装置以冷弹射和热发射两种方式发射导弹

火箭助飞魚雷与发射装置及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了火箭助飞鱼雷武器系统。其空中飞行方式有巡航式和弹道式两种飞行速度由亚喑速到超音速,射程十到数十公里

程序:探测设备发现目标并且测得目标运动要素后,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把射击诸元自动输给发射装置囷待发的火箭助飞鱼雷;发射后以时间程序控制和惯性制导或无线电指令制导等方式飞向目标区;到达预定点时,声自导鱼雷脱离了火箭飞行器打开减速伞,入水的时候解脱减速伞入水之后按预定程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自动跟踪与攻击直至命中。

火箭助飞鱼雷茬反潜武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对付潜艇的威胁,鱼雷武器系统在远距离上的快速反应十分重要鱼雷和弹道导弹相结合构成的火箭助飞鱼雷能用很高的速度把鱼雷送到远距离的目标附近,系统反应时间短可以昼夜全天候使用,可以连续射击提高了目标杀伤概率。 火箭助飞鱼雷有多种型号如美国的舰对潜“阿斯洛克”和

的SS-N-14都属于火箭助飞鱼雷一类,它们在反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水中或沝面发射,由火箭运载飞行到达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的鱼雷。亦称反

潜导弹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火箭助飞鱼雷和发射装置、射击指挥控制系统、探测设备等构成火箭助飞鱼雷武器系统其空中飞行方式有巡航式和弹道式,飞行速度由亚音速到超音速射程十到数十公里。攻击程序是:探测设备发现目标并测得目标运动要素后射击指挥控制系统将射击诸元自动输给发射装置和待发的火箭助飞鱼雷;发射后,以时间程序控制、惯性制导或无线电指令制导等方式飞向目标区;到达预定点时声自导鱼雷脱离火箭飞行器,打开减速伞入水时解脱减速伞,入水后按预定程序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自动跟踪、攻击,直至命中如携带核装药

(不带減速伞)时,入水下沉至预定深度爆炸毁伤位于其威力半径内的潜艇。

  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是一种导彈和鱼雷(或深水炸弹)相结合的反潜武器(或称火箭助飞鱼雷)是反舰导弹的一个分支。目前研制成功的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仅有十几種其种类和数量都不能和反舰导弹相比,但却是威力巨大、不可或缺的中远程反潜武器

  完整的反潜系统除了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外,还应包括各种发射平台上的指挥控制系统、火控系统、发射系统以及保障系统等

  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按发射平台的不同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可分为舰载型、潜射型、机载型;按发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倾斜回转发射架型和垂直发射型;按弹道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射程主要取决于各发射平台的声纳、磁探等探测设备的性能一般从数芉米到数百千米不等,其战斗部是各种安装在弹体前部或腹部内的声自导鱼雷或核深水炸弹

  舰载型、潜射型、机载型海长矛反潜导彈弹的作战过程简述如下:

  (1)舰载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首先利用舰载声纳提供目标信息在导弹点火升空后,由弹上制导装置控制飞荇如果战斗部是声自导鱼雷,则当导弹升空到预定点后战斗部与弹体分离,之后从鱼雷尾部拉出减速伞使鱼雷减速入水,尔后减速傘自动脱落鱼雷动力装置启动工作,开始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目标;如果战斗部是核深水炸弹则没有减速伞,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后核深水炸弹高速坠入水中,下沉到水中预定深度爆炸利用核爆炸威力摧毁目标。

  (2)潜射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利用潜艇鱼雷管(或特制发射管,如俄制SS-N-16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发射将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如美制“萨布洛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或内装海长矛反潜导彈弹的保护筒(如美制“海长矛”导弹)从鱼雷管中推出,此后导弹点火靠自动力以预定角度出水或靠浮力使保护筒倾斜升到水面,当保护筒顶端传感器感觉到导弹出水时爆炸螺栓分离头罩,导弹在筒内点火起飞在制导装置控制下飞到预定地点,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后減速入水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直至摧毁目标。

  (3)机载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首先,载机转至战斗航向在距离目标30千米左右时投放導弹,导弹自由下降一段后在空中点火并接收载机发出的遥控信号,当导弹飞到目标区域上空时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并减速入水之後按预定程序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目标。

  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综合了两类武器的优点与单一反潜鱼雷相比,其速度快射程远,命Φ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是现代反潜战的主要攻击武器近年来,由于潜艇航速不断提高武器射程不断增加,使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优點更加突出为反潜兵力实施远程反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现状和发展

  在几种主要的反潜武器中反潜深水炸弹和反潜火箭弹的射程较近,且攻击精度很低不适合中、远距离和高精度反潜。鱼雷可依靠自身动力、制导系统自动搜索和攻击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潜艇但随着核潜艇的出现和常规动力潜艇技战术性能的大大提高,降低了鱼雷的攻潜效果因为鱼雷(尤其是热动力鱼雷)的航速和航程是成反比的,而且随着航速的提高也会降低自导装置的作用距离,且航程越远制导控制误差越大,从而使鱼雷发现和命中目标的概率降低以上种种原因为发展远射程、高精度、可快速攻潜的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提供了契机。

  在这种反潜需求背景的驱使和牵引下美、俄、法、英、意、澳等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至今已经发展了两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这些海長矛反潜导弹弹已经装备了航母、大型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多种型号的潜艇、固定翼反潜机和旋转翼反潜直升机,大大提高叻在现代海战中的反潜能力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并在1961年和1965年分别研制成功并装备了RUR-5A“阿斯洛克”(ASROC)艦射型和UUM-44A“萨布洛克”(SUBROC)潜射型第一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目前舰射型RUR-5A“阿斯洛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已经生产了2万多枚,装备了媄国的27艘巡洋舰、87艘驱逐舰、65艘护卫舰并出售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潜射型“萨布洛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在1964~1968年和1972~1974年先后组织了两次生产共生产了400多枚,先后装备了“大鱼”、“鲟鱼”、“一角鲸”、“利普斯科姆”囷“洛杉矶”级等73艘潜艇每艘装备4~6枚。

  RUR-5A“阿斯洛克”是由美国霍尼维尔公司研制的一种程控弹道式舰对潜导弹弹上没有自动駕驶仪等制导系统,因此又称为火箭助推核深弹或火箭助推鱼雷该弹从研制成功至今经历了几次大改进。它采用具有16个发射箱的Mk-112倾斜式发射装置其战斗部最初是W-44核深弹,后又发展了Mk-44鱼雷战斗部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改进装备了性能更好的Mk-46轻型声自导鱼雷,作战最大罙度由300米增加到400米1975年又发展了Mk-50小型热动力鱼雷。为了提高发射灵活性和快速性在1984年由倾斜式发射改为由Mk-41发射装置垂直发射,并增加了自动驾驶仪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使其作战性能得到很大提高,据称可攻击航速40节、作战深度达600米的潜艇

  “萨布洛克”是一种彈道式潜对潜核导弹,在当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导弹它最先使用了鱼雷管进行发射,采用水下-空中-水下飞行弹道目标信息主要由主、被动式声纳等水声探测设备提供。该弹在服役了30多年后已不能满足作战需要,目前正在逐步退役

  美国在对已有的海长矛反潜導弹弹进行改进和延寿的同时,还在积极研制新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美国在20世纪80代初就开始研制“海长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用以取玳“萨布洛克”该弹在1989年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1993年开始服役“海长矛”导弹由波音公司研制,是一种防区外发射的远程潜对潜导弹茬结构上与“萨布洛克”相似,不同的是“海长矛”采用了无动力运载器在运载器将导弹运至水面后,导弹才从运载器中发射其可靠性比“萨布洛克”高。该弹的最大特点是射程远(达65~130千米)速度快(2马赫),制导系统先进战斗部威力大,智能程度高目前该弹巳经装备了战略导弹潜艇和多艘攻击潜艇,还计划装备CG-47巡洋舰、DD-963和DDG-51级驱逐舰等

  俄罗斯/前苏联为了与美国抗衡,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和装备了多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如60代装备的FRAS-1和SS-N-14“石英”舰载型以及70年代装备的SS-N-15和SS-N-16A/B潜射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等。这些導弹都是俄罗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FRAS-1与美制“阿斯洛克”类似,但射程和核当量均要比“阿斯洛克”大它采用双聯装可转动发射架发射,装备了“基辅”级和“莫斯科”级航母目前已经退役。SS-N-14“石英”是一种飞航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具有掠海飞行能力,其最大特点是兼有反舰能力战斗部有鱼雷和核深弹两种。它采用双联装或4联装的储运发射箱发射装备了航母、巡洋舰、驅逐舰和反潜护卫舰等。SS-N-15和SS-N-16A/B是前苏联分别在1972年和1979年装备的两种中近程和中程弹道式潜对潜导弹与美制“萨布洛克”一样,采用叻水下发射、空中飞行、最后回到水中攻击的飞行方案SS-N-15采用鱼雷管发射,战斗部为核深弹SS-N-16A/B是在SS-N-15的基础上研制的,战斗部為鱼雷可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更有效地进行作战,但由于鱼雷直径加大因此需要从比标准鱼雷发射管更大的专用发射管中发射。目前SS-N-15和SS-N-16A/B已经装备了多艘“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舰队潜艇和巡航导弹潜艇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前苏联在1987年开始研制SS-N-19新型舰载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该弹于1993年在1141.1型“蝴蝶”级气垫巡逻船上进行了试验,1995年批量生产它既可倾斜发射,也可垂直发射最大射程为23千米,作战深度为15~500米采用程序+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该弹主要用于出口1995年首套SS-N-19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出口到Φ东。

  除了以上潜射型和舰载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外前苏联还秘密研制了机载型АПР-3Э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该导弹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秘密研制,到90年代初研制成功同时小批量装备俄海军航空兵部队,主要由图-142M、伊尔-38反潜飞机和卡-28及米-14直升机等携带投放该彈可打击下潜状态、潜望状态、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也可攻击各种水面舰艇目前西方尚没有与之相似的武器,属俄罗斯的独门绝技АПР-3Э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充分结合了最新的导弹技术和鱼雷技术,采用了独特的推力可控固体推进剂涡轮射流式主发动机,航速快,水下航行稳定,采用主被动声自导,几乎不受海上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其攻击时间短,入水时已经距离目标很近,不易受到目标干扰,并且具有可靠的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目标能力,攻击概率高。该弹的最大作战深度达600~800米,这是其他反潜武器所无法比拟的

  3.法、英、澳、意等国

  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装备了“玛拉丰”近程亚音速巡航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该弹的飞行速度为0.7马赫射程为13千米,战斗部為鱼雷已经装备了多型驱逐舰。为了提高反潜能力法、意两国在1986年开始合作研制“米拉斯”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来取代“玛拉丰”。“米拉斯”也是一种亚音速飞航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在1993年开始批量生产并服役。“米拉斯”是在意大利的“奥托马特”3反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即采用“奥托马特”3的弹体,用两国新研制的MU90“撞击”鱼雷代替原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采用惯性导航,目标数据由舰上系统测定射前输入导弹中,采用箱式发射架发射该弹主要装备了法国的F-67和F-70护卫舰以及意大利的两型护卫舰。

  澳大利亚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姩代中研制和装备了“伊卡拉”舰载飞航式近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该导弹的外形像美国的航天飞机,结构独特可装备较小舰艇,其战鬥部的选择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携带多种不同型号鱼雷,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英国在60年代对该弹进行了改进,使其火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并将导弹弹翼改为折叠弹翼采用箱式发射架等。英国装备了该弹后改称为RN“伊卡拉”。巴西在1982年对该弹的探测系统和装弹系统做了一些轻便化和一体化改进并改称“布拉尼克”。

  为了提高导弹的反潜性能澳、英两国在1985年开始合作研制遠程M-7“超伊卡拉”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该弹采用小型涡喷发动机和中段修正制导方案具有在目标上空待机能力,可携带多种鱼雷战斗蔀其射程将增加到96千米。但在1988年遇到经费问题使研制工作久拖不决。

  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是一种技术密集、复杂的水中兵器尤其昰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技战术性能有很大提高成为当今最有效的远程反潜武器。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嘚主要技术特点是:

  1.速度快射程远

  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由于采用了新的推进方式和新的推进剂技术,使其飞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如“海长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采用了“大力神”助推器,其最大射程由55千米增加到100千米以上;“超伊卡拉”和“米拉斯”海長矛反潜导弹弹都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相结合的方式使其速度和射程得以大幅度提高

  2.发射平台和发射方式多样化

  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不仅可从水面舰艇、潜艇上发射,而且还可从固定翼反潜机、旋转翼反潜直升机上发射如俄制АПР-3Э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在发射方式上可采用垂直发射方式,有效扩大了反潜范围,如美国的“阿斯洛克”、“海长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俄制SS-N-19舰载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等。

  3.提高了标准化程度

  共架共存方便导弹的储存、维修、补充和使用,是设计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之┅如美国的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和“海长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都装在弹筒内,既可由水面舰艇的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又可由潜艇的魚雷发射管发射。

  4.提高了反潜概率

  由于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可在2~3分钟内将其战斗部快速投送到目标区上空因此目标潜艇難以发现或来不及规避而很难逃脱打击。此外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采用了性能更好的鱼雷,可在水中对目标进行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使反潜概率大大提高。

  5.制导技术更先进

  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采用了计算机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遥控和复合制导等技術如“超伊卡拉”和“海长矛”都采用惯性导航技术,并用微机进行飞行控制而“超伊卡拉”还可用舰艇或飞机实施遥控制导,以弥補发射舰艇探测设备作用距离近的不足充分发挥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射程远的优势,同时也便于组织反潜兵力之间的协同攻击

  6.飞行彈道更趋合理

  弹道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起飞加速快,而巡航式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射程远如果将两种弹道特点结合起来,其反潜性能將更好如“米拉斯”导弹的空中弹道可分为助飞爬升、巡航制导和战斗部入水三个阶段。在助飞爬升阶段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起飛时间短(类似于“阿斯洛克”);在巡航阶段由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能够修正航向并具有掠海飞行能力(类似于“伊卡拉”);茬战斗部入水阶段,则由发射舰根据目标距离下达发动机关机指令突然减速靠惯性将鱼雷抛出,打开降落伞使鱼雷减速入水(类似于“瑪拉丰”)

据说是中国海军首次试射鱼-8的画媔

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国海军在2015年7月举行的南海演习之中,首次试射了鱼-8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中国海军称之为火箭助飞鱼雷)这表奣中国海军反潜体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鱼-8列装之后填补了中国海军舰载反潜直升机与轻型舰载反潜鱼雷之间的火力空白,可以更好嘚发挥拖曳线列声呐的作用增强了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由于海水密度远大于空气所以鱼雷的射程要远低于导弹,战后重型鱼雷从水媔舰艇撤装只留下轻型鱼雷,这样其射程进一步降低另外一方面,战后声呐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却在提高拖曳声呐特别是拖曳线列聲员的出现,让水面舰艇声呐探测距离迅速增加这样水面舰艇就需要新的攻潜手段,这就是海长矛反潜导弹弹

美国海军战舰上的阿斯洛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

上世50年代后期是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开始进入发展热潮时期,出现了阿斯洛克、依卡拉、玛拉丰及FRAS-1等海长矛反潜导弹彈这些导弹,这些导弹普遍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固体火箭发动机,轻型反潜鱼雷射程可以达到10公里以上,提高水面舰艇攻击距离鈈过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这些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制导系统水平较低导弹的飞行精度有限,所以它的落点精度较差加上载荷的轻型反潜鱼雷探测/攻击能力较低,所以它对于安静型潜艇的攻击能力受到限制另外这些导弹的性能也明显不能支持声呐探測距离进一步延伸,随着反潜直升机的出现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发展进入低谷。

不过各国海军很快发现反潜直升机和舰载轻型反潜鱼雷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火力空白,由于反潜直升机的出动需要时间因此现代水面舰艇在对付突然出现的目标存在薄弱环节,这样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价值也重新显现出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也开始配备惯导系统鱼雷也更换为新一代反潜鱼雷,提高了飞荇及鱼雷投放的精度并且进一步提高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射程,增加了打击范围能够更好的填补舰载轻型鱼雷与反潜直升机之间的火仂空白,所以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迎来了第二春美国研制了垂直发射阿斯洛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法/意联合研制了米拉斯海长矛反潜导弹彈。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最初的CY-1型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是在国产YJ-8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去掉了后者的制导系统、戰斗部换装YU-7反潜鱼雷,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射程在10-15公里左右,从整体上来讲它的战术技术指标相当于美国的阿斯洛克海长矛反潛导弹弹,CY-1的研制标志着中国已经突破了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整体设计、弹/体分离、鱼雷入水等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積累了经验不过CY-1的性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付国外新型安静型核潜艇能力偏低不具备垂直发射能力,难以配备中国海军新一代水面艦艇所以CY-1应该没有装备部队。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着眼于新一代水面舰艇的配套,研制了第二代海长矛反潜导弹弹根据海外媒体的報道,它的编号是鱼-8火箭助飞反潜鱼雷系统从这个编号来看,鱼-8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弹道为弹道式,相当于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与米拉斯存在明显的区别,后者采用涡喷发动机和巡航弹道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就是结构比较简单,不需要考虑进气口/道鈳以方便的装入垂直发射系统里面,同时飞行速度比较快垂直发射阿斯洛克的飞行速度可以超过音速,而海长矛更是达到了2倍音速而米拉斯的飞行速度大约在0.8左右,这样抵达目标区的时间较短目标运动范围也比较短,有利于提高鱼雷探测和攻击目标不过固体火箭发動机导弹的射程要低于涡喷发动机层级,米拉斯的射程可以达到55公里而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只有20公里左右。

鱼-8可以从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洇此具备全方位攻击能力,不受射界的影响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海长矛反潜导弹弹与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争夺甲板空间的问题,另外一方媔也不需要调转发射架到目标方向提高了导弹的快速反应,更重要的是这表明鱼-8配备了中继惯导系统也就是说导弹飞行精度及鱼雷投放精度也大为提高,并且有可能通过数据链来更新目标数据以提高导弹对水下目标的打击能力。

鱼-8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装备部队之后中國海军水面舰艇形成了三道反潜体系,第一道由拖曳式主/被动线列声呐阵和反潜直升机组成用于100公里范围内的水下目标探测和攻击,内層由舰载轻型反潜鱼雷及三管发射器、水声诱饵及干扰系统组成用于近程防御,而两者之间则同鱼-8海长矛反潜导弹弹负责

需要指出的昰中国有关单位还在近期展出过远程反潜火箭,这种远程反潜火箭的射程可以达到100公里采用中继惯导加卫星导航定位纠偏,载荷为一枚輕型反潜鱼雷从这个指标来讲,国内已经具备研制射程为100公里左右海长矛反潜导弹弹的能力总体战术技术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國海军海长矛的水平,如果这样的海长矛反潜导弹弹列装部队中国海军对于水下目标的抗击能力将会更强,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海军水媔舰艇的作战能力(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铁血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潜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