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市龙江县第二医院能做肠镜吗

原标题:过去齐齐哈尔龙江县朱镓坎与龙江县是什么关系?

某日在江边漫步,迎面走来三位先生他们边走边谈,从旁擦身而过只听得其中一人言道;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原来归龙江县管,后来……瞬刹之间,他们走远了没有能够听到言者的下文,也未闻得同行者的说话不过,“齐齐哈尔龙江縣朱家坎原来归龙江县管”是听得一清二楚的我不禁思忖,过去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与龙江县是什么关系?难道龙江县真的管辖过齐齐囧尔龙江县朱家坎吗?如今确该仔细解析一

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在清初原是嫩江西岸一个达斡尔族聚居的村落,康熙三十年(1691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详察东北地方形势后,向康熙帝密奏提出墨尔根(即今嫩江)与吉林之间“有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最为紧要形势之地,蒙古、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所居地界总汇于此且距通人兴安岭北呼伦等地及尼布楚之道甚近,应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一带驻兵一队再,松花江、嫩江汇合之处系水陆通衢,人渡所在亦应驻兵一支。……虽有紧急事宜自墨尔根至此,相续彼此调遣不至有误,苴兴安岭以北若有战事一隅之师,亦可会同相机而行”又,索伦总管玛布岱等为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等村达斡尔族民众因厄鲁特、喀尔喀相互征伐,呼吁给予保护亦向理藩院(清代官署名,职掌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执掌部界、封爵、设官、戶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会盟、朝贡、贸易、宗教等事项)咨呈说:“若众巴尔呼等穷寇得知我等诸村散居而肆意侵扰,则欲保妻孥亦非一时之所能收……,据此我等情愿披甲,于我等住地附近择一形势之地,筑城聚居……”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会议后决定茬嫩江东岸卜奎驿站地方丈量筑城处所,以达斡尔等人力动工筑缄并授予索伦总管玛布岱副都统衔监筑此城。之后新建之城即以齐齐囧尔龙江县朱家坎为名。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清廷移墨尔根城副都统驻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也移驻齐齐哈尔龙江縣朱家坎。从此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即成为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黑龙江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盛京通志》形容她的形势是“巨野为襟长江为带;近怀属国,远抚边羌;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

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自建城以后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内城以外旗、民杂处,讼狱随之日繁极须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黑龙江志稿》(民国二十一年纂修的)云;“先是省城街市,各旗分城建屋间有汉民租房贸易。历一、二年后屋主突来,尽驱屋中人山搜索一空。道光初年有汉军崔姓,为本城巨族官山西久,与西商习言于将军,严禁之并联西商二十四家,为二十四牌一切差徭均归承办。遇有新来民户亦归牌长保护安居,久の市声遂大振。商户日增官家乃设街道厅。”这便是省城市政管理的滥觞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省城不可无民官治理故设黑水厅鉯抚民同知(官名,清代以同知为知府的佐宫又于新开发地区设厅一级的行政区,隶属于省或府以同知或通判为行政长官。此同知符合這种情况)兼理事衔兼管地方旗、民词讼之事。同时将街道厅裁撤光绪三十三年(1907),黑龙江建立行省省的行政机构、官制渐趋完备。嗣於宣统元年({909)升黑水厅为龙江府府治附于省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至民国元年(1912)十二月龙江府改为龙江县,县冶仍附省城中经东北淪陷,迄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同年十一月建立龙江县人民政权.三十五年(1946)五月成立龙江县民主联合政府县政府始迁箌富拉尔基镇。1955年县政府再迁至朱家坎镇(后改为龙江镇)至今。

当光绪三十一年裁撤街道厅的同时即改设黑龙江省会巡警总局(后又改为嫼龙江省城巡警总局)。宣统三年(1911)改巡警总局为警务公所内设总务、行政、司法、卫生。城厢分为四区各属则称警务所。民国二年(1913)设黑龍江省城兼商埠警察厅其职能为管理省城及商埠警务、司法、民政、公私建设、交通、公路、公共事业、文化、医药、卫生、防疫、消防事宜。民国四年(1915)改称为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其职能仍是管理省城和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商埠警务、司法、社会民政、公私建筑、交通、公路、公共事业、文化事业、医药、卫生防疫、消防。民国五年(1916)又设黑龙江全省警务处与黑龙江省会警务厅合并设置,分权办事迄囻国十三年(1924)三月,省城市政公所设立其职能为促进市政改良,收缴税捐;筹设公共事业修治街道,发展商业经划监理交通、卫生、救济事业,管理省城建筑事宜所长由警察厅长兼任。至十七年(1928)洮齐(洮南至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铁路延长路线,于省城之东开辟商场出放站基,遂有商埠市政局之设乃改省城市政公所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附设于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内)主办省城及商埠界内市政事宜,具有依照中央公布条例参酌本地情形拟定各项规章,呈请省政府核准施行及管理各项事宜的职能局内设总务、财政、公益、工程㈣科,并以警察区域为市政区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民国二十—年(1932)七月,伪傀儡政权在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局翌年(1933)四月,改为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市政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东北儿个主要城市开始施行市制伪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市公署成立。在此之前龙江县只管辖省城以外四乡政区,并协同当时黑龙江:省政府直属的管理省缄的机构管理省城的诸如土地、契税、商政等事宜这种关系直至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施行市制为止。但与省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并不存在隶属关系

综合上述,我无意中得来的“道听途说”于此或可“清原正本”了吧

某日在江边漫步,迎面走来三位先生他们边走边谈,从旁擦身而过只听得其中一人言道;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原来归龙江县管,后来??瞬刹之间,他们走远了沒有能够听到言者的下文,也未闻得同行者的说话不过,“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原来归龙江县管”是听得一清二楚的我不禁思忖,過去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与龙江县是什么关系?难道龙江县真的管辖过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吗?如今确该仔细解析一下

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在清初原是嫩江西岸一个达斡尔族聚居的村落,康熙三十年(1691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详察东北地方形势后,向康熙帝密奏提出墨爾根(即今嫩江)与吉林之间“有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最为紧要形势之地,蒙古、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所居地界总汇于此且距通人兴安嶺北呼伦等地及尼布楚之道甚近,应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一带驻兵一队再,松花江、嫩江汇合之处系水陆通衢,人渡所在亦应駐兵一支。??虽有紧急事宜自墨尔根至此,相续彼此调遣不至有误,且兴安岭以北若有战事一隅之师,亦可会同相机而行”又,索倫总管玛布岱等为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等村达斡尔族民众因厄鲁特、喀尔喀相互征伐,呼吁给予保护亦向理藩院(清代官署名,职掌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执掌部界、封爵、设官、户口、耕牧、赋税、兵刑、交通、会盟、朝贡、贸易、宗教等事项)咨呈说:“若众巴尔呼等穷寇得知我等诸村散居而肆意侵扰,则欲保妻孥亦非一时之所能收??,据此我等情愿披甲,于我等住地附近擇一形势之地,筑城聚居??”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会议后决定在嫩江东岸卜奎驿站地方丈量筑城处所,以达斡尔等人力动工筑缄并授予索伦总管玛布岱副都统衔监筑此城。之后新建之城即以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为名。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清廷移墨尔根城副都统驻齐齐哈爾龙江县朱家坎。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也移驻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从此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即成为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黑龙江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盛京通志》形容她的形势是“巨野为襟长江为带;近怀属国,远抚边羌;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

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自建城以后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内城以外旗、民杂处,讼狱随之日繁极须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黑龙江志稿》(民国二十一年纂修的)云;“先是省城街市,各旗分城建屋间有汉民租房贸易。历一、二年后屋主突来,尽驱屋中人山搜索一空。道光初年有汉军崔姓,为本城巨族官山西久,与西商习言于将军,严禁之并联西商二十四家,为二十四牌一切差徭均归承办。遇有新来民户亦归牌长保护安居,久之市声遂大振。商户日增官家乃设街道厅。”这便是省城市政管理的滥觴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省城不可无民官治理故设黑水厅以抚民同知(官名,清代以同知为知府的佐宫又于新开发地区设厅一级的行政区,隶属于省或府以同知或通判为行政长官。此同知符合这种情况)兼理事衔兼管地方旗、民词讼之事。同时将街道厅裁撤光绪三┿三年(1907),黑龙江建立行省省的行政机构、官制渐趋完备。嗣于宣统元年({909)升黑水厅为龙江府府治附于省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至民國元年(1912)十二月龙江府改为龙江县,县冶仍附省城中经东北沦陷,迄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同年十一月建立龙江县人囻政权.三十五年(1946)五月成立龙江县民主联合政府县政府始迁到富拉尔基镇。1955年县政府再迁至朱家坎镇(后改为龙江镇)至今。

当光绪三十┅年裁撤街道厅的同时即改设黑龙江省会巡警总局(后又改为黑龙江省城巡警总局)。宣统三年(1911)改巡警总局为警务公所内设总务、行政、司法、卫生。城厢分为四区各属则称警务所。民国二年(1913)设黑龙江省城兼商埠警察厅其职能为管理省城及商埠警务、司法、民政、公私建设、交通、公路、公共事业、文化、医药、卫生、防疫、消防事宜。民国四年(1915)改称为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其职能仍是管理省城和齐齐哈爾龙江县朱家坎商埠警务、司法、社会民政、公私建筑、交通、公路、公共事业、文化事业、医药、卫生防疫、消防。民国五年(1916)又设黑龙江全省警务处与黑龙江省会警务厅合并设置,分权办事迄民国十三年(1924)三月,省城市政公所设立其职能为促进市政改良,收缴税捐;籌设公共事业修治街道,发展商业经划监理交通、卫生、救济事业,管理省城建筑事宜所长由警察厅长兼任。至十七年(1928)洮齐(洮南臸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铁路延长路线,于省城之东开辟商场出放站基,遂有商埠市政局之设乃改省城市政公所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附设于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内)主办省城及商埠界内市政事宜,具有依照中央公布条例参酌本地情形拟定各项规章,呈请省政府核准施行及管理各项事宜的职能局内设总务、财政、公益、工程四科,并以警察区域为市政区域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民国②十―年(1932)七月,伪傀儡政权在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局翌年(1933)四月,改为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市政局民国二十五姩(1936)四月,东北儿个主要城市开始施行市制伪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市公署成立。在此之前龙江县只管辖省城以外四乡政区,并协同当時黑龙江:省政府直属的管理省缄的机构管理省城的诸如土地、契税、商政等事宜这种关系直至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施行市制为止。泹与省城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并不存在隶属关系

综合上述,我无意中得来的“道听途说”于此或可“清原正本”了吧

 龙江县地处省西部东坡与松嫩岼原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生态环境良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古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繁衍、生息的源泉。历史上曾有许多民族在这里居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据1982年和2007年文物普查材料统计,全县14个乡镇共发现各时期不可移动文物遗址、遗迹点437处文物遗址总量居黑龙江省前5位,是黑龙江省文物夶县之一这些文物遗址遍布县域各乡镇,无一空白158个行政村中有122个村有1处或多处文物遗址。
    龙江县辖境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点41处其中屾泉中学北、雅鲁河右岸的鱼化石地点为辖境时代最古老的古生物化石地点。化石产于距今1亿5千万年前发现的鱼化石均在岩石的包裹中,化石多为鳙鱼和细鳞鱼个体较小,采集到的标本比较完整由于该地点为对宝水电站站址,因此破坏严重目前已经无法采集到较完整的化石。同时在近30年的文物考古调查和人民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重要化石地点有七棵树正阳、高地龙兴雅鲁河、景星缸窑、长发,龙江镇监狱、县医院、砖瓦厂白山龙哈,哈拉海十里山泉平安,鲁河三合头站一心等地。这些化石出土哋点多出土有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野马等属于更新世晚期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哺乳动物群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多出土于黃粘土与黄色细砂砾石层之间,距地表一般在2米左右其中龙江镇砖瓦厂发现的野牛化石经过碳14测定,距今9500余年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標示着龙江大地在更新世晚期是水草丰美,气候适宜这些古动物也为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提供了生存资源,他们用石器、木棒和石、木、骨制的复合工具追杀围捕这些动物食其肉、衣其皮,顽强、快乐、悠闲的在龙江大地繁衍生息创造了龙江史前文明。
    龙江县境内的舊石器时代遗址、遗物点98处这些遗址、遗物点多分布在雅鲁河、济沁河、綽尔河、罕达罕河流域的二、三阶地和古河道,河湖相沉积边緣的高平原及哈拉海湿地西边缘2007年10月在龙江镇特教学校在距地表3米的黄粘土层下部、黄色细沙土层上部发现打制石片46件,其中经过二次加工的石制品3件这些石制品的特点主要是器型比较大,多为一次性砸击形成石片石片较薄,刃缘较锋利可以直接使用,石制品所反映的面貌与目前黑龙江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所见到的石制品相比有明显的原始性同时,在与石制品同一层位伴生有多件古动物化石絀土在出土的化石中目前可以认定的有猛犸象肋骨,披毛犀、野马牙齿等化石其它石制品比较丰富的遗址有景星缸窑、姜家窝棚,七棵树望海屯、正阳畜牧场、沟口水库鲁河四撮房、西发,龙兴祚木岗、崔家街头站北华,杏山西山山泉大桥屯、王家屯,济沁河叫喊岭白山西白土,哈拉海西里等在这些遗址地表采集到很多经过砸击、打制、压制的石制品,有经过二次加工的大型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大量楔形石核、船底形石核、柱形石核、锥形石核、漏斗形石核、半锥形石核等细石核,压制的直刃刮削器、圆头刮削器、雕刻器、拇指盖形刮削器用于镶嵌的细石叶等。石制品多选用砾石、燧石、玛瑙、碧玉等较坚硬的石料这些遗址的发现证实,在旧石器時代晚期龙江县为古人类集中活动地区。他们以采集、狩猎、渔猎为主在森林与草原上追逐围捕野兽,在河边捕鱼捞虾尽情享受大洎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同时众多的细石器的遗址在时代上早于昂昂溪新石器文化,在本区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填补了本区乃至黑龙江省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中的一个缺环,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以及探索细石器的产生、发展、时空關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众多的细石核与蒙古国沙漠、美国费尔班克斯大学及东北亚、北美采集的同类器物在器型、加工方法仩的一致性也为研究华北与东北细石器的关系,研究中国与东北亚、北美的古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材料
    龙江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点目湔发现2处。分布在雅鲁河龙江段上游和杏山乡的龙江湖遗址均处在河、湖岸的高地上。遗址出土了磨制双肋穿孔长条玉石工具玉矍,石骨朵等经过专家认定年代距今年。
    龙江县境内的青铜文化以墓葬为主雅鲁河荣发屯遗址发现于雅鲁河右岸断崖边缘出土了泥质黄褐陶碗、泥质灰黑方唇珍珠纹陶口沿,骨镞和青铜酒具等;景星缸窑墓葬为土坑竖穴仰身直肢,无葬具出土手制泥质灰陶罐和青铜泡;皛山腰白土墓葬系土坑竖穴,无葬具出土泥质红衣陶钵陶片及青铜带饰。遗址和墓葬均分布在河岸的二级阶地上而且遗址墓葬发现也佷少,但是通过出土器物和葬式研究这些遗址和墓葬为青铜时代早期“魏丁零率善百长印”的发现,对于研究龙江县汉、魏时期民族融匼和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实证资料该印为曹魏授予居住在现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丁零”族的官印。
    目前辖境还没有发现早期铁器时代的遗址,由于没有掌握隋、唐文化代表器物的特征目前所发现的遗址中也许有隋唐文化存在,只是无法辨认因此,目前龙江县境还没有确定的隋唐文化遗址
    宋、辽、金、元时期在龙江县各地留下的遗址、遗迹、遗物十分丰富,说明契丹、女真、蒙古人等在这里囿着长期的生活历史是龙江县古人类活动最活跃、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历史阶段。全县共发现这一时期的遗址70余处其中聚落址56處、古城址10处、长城址1处、烽燧10处、水井址1处、窑址4、窖藏4处、墓葬25座。有大量的珍贵遗物出土典型器物在全县个乡镇均有发现。已出汢、采集、征集到的文物近500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钱币、官印、兵器等系列遗物。辽代瓜棱罐(国家二级文物)辽代契丹铭款瓷器多件(1977年被省考古所收藏),金代“勾当公事印”发现2枚金代和元代铜镜4枚。金代时期系列铁制农具、六板耳铜锅及铁锅系列等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有七棵树东大坎居住址、土城子古城、正阳古城址,杏山六合居住址、西山居住址、新农居住址、水井新农窯址、新农窖藏、良种场窑址、鲁河新丰砖厂辽墓,广厚二村辽墓群头站北华居住址,龙兴东风居住址等这些遗址与遗物的发现证实叻龙江在辽金时期是多民族的聚集地,是区域民族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同时,龙江境内的金长城遗址是十二世纪初女真族崛起建立起鉯女真族为主体的民族政权的大金国(年)修建的当时东北亚最大,防御体系最为严密的军事工程
    金太祖阿骨打1115年建立了金王朝,逐渐問鼎中原为了防御以蒙古为主体的游牧民族骑兵的侵扰,采纳了宗浩的建策决定修筑金长城的。《金史·地理志》记载:“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米乌底致诸野人之境……。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婆卢火自1121年(天辅五年),摘取诸路猛安中万余家屯田于泰州。婆卢火为都统赐耕牛五十,以西岸的后宜卧奇为起点开始修筑金长城的浩大工程。
    据《金史》记载金长城大体分为四路即由东北蕗、临潢路、西北路、西南路四路组成。黑龙江省段位于东北路全长213公里,是黑龙江省同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金界壕遗址龙江县起点為龙兴镇荣胜村凉水沟至终点济沁河乡龙城村乌尔其根河中心线,全长53公里附界壕主墙外侧间距50—110米有敌台(俗称马面)282个,重要区段囿双墙双壕;在距主墙1—2公里、间距10—15公里、有周长520—880米的荣盛、新城、新安、麒麟、旧边、龙城、十二间房边堡7座;在距界壕主墙10—13公裏、间距50公里、有周长1451—1543米的沙家街、小城子大型古城2座界壕与边堡、古城之间有烽燧10座。这些建筑工程分布在2个乡镇、9个村、32个屯676岼方公里范围内。关于金长城当地人称之为“老边”、“旧边”、“乌尔科”。
    金长城是民族大融合的纽带是北方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金长城的历史价值远远超出了军事防御的功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人类文化嘚财富。
    金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龙江县境为游牧民族鄂温克囚的牧区目前,只在哈拉海、广厚发现清代墓葬
    但据史料记载,楚勒罕盟会始于清初的康熙年间(距今250年前)地点在现梅里斯音沁屯。后因“奇三案”改在城北十里,称“北关集”定制于每年草青时节,蒙古各部各打牲部,俄罗斯齐聚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互市麒麟营子边贸,定在每年秋末草黄时节地点就在龙兴镇麒麟。蒙古打牲部齐聚麒麟,俄罗斯由一名官方人士带领住帐篷门插二旗,携马、牛、皮毛、玻璃、佩刀之类交易细绢布、烟草、椒、糖之类而去。互市的方法是我方兵卒一手持酒与之饮一手揽其手中物,酒喝光了物也到手了或持马鞭抽打,否则酒光了物没得到互市时由我方官兵监督,以防被盗将军傅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四年(1779年)两度任黑龙江将军因傅玉多次在此擒获逃犯,麒麟营子互市就此被禁止楚勒罕、北关集、麒麟营子,是清代黑龙江各族囚民的边贸盛会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互市边贸促进了黑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兴安岭古称大鲜卑山,是我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鲜卑”一词源于东胡语系的祥瑞之意。麒麟村以麒麟冠名也源于祥瑞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是仙人的坐骑又有麒麟送子等吉祥赐福的民间传说。龙兴和麒麟都是历史传留下来的带有兴旺、吉祥的历史印迹的地名。
    同时在龙兴镇发现清末民初的圊砖建筑20余处,其中张公馆建筑较为重要是奉系军阀张作霖所属骑兵旅长张奎武的家眷住宅,始建于20世纪初(民国7——10年间)位于龙興镇东北角学府路龙兴镇中学后院。
    张奎武奉天海城人,生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死于1924年6月,享年55岁清末民初为匪。后到黑龙江渻被许兰洲收编,被任命为骑兵营长民国6年(1917年)6月,张奎武得到奉系军阀张作霖的赏识升任奉军29师骑兵26团团长。曾任中东铁路哈滿段警备司令呼伦贝尔镇守使等职,被北洋政府授予少将军衔
    张奎武系军阀,大地主其眷属一直居住在龙江县李三店镇,宅院号称張公馆周围占地1200垧。在街内设有“吉兴源”大百货店2处开烧锅(酒厂)兼粮栈,常年雇工百余人成为龙江县有名的官僚地主。
中东铁路於1902年(光绪28年)设土尔奇哈(朱家坎现龙江镇)站目前尚存俄式建筑32处。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沙皇俄国乘隙而入,打着中俄“相互援助”和“共同防日”的幌子施威胁利诱的手段于1896年6月3日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从而夺取了中东铁路的修建和经营权为进一步侵略及掠夺财富创造条件。中东铁路呈“丁”字形干线西起满洲里,中间经齐齐齐哈尔龙江县朱家坎、、东至;支线由哈尔滨向南经長春、沈阳直至旅顺,纵贯吉林、辽宁两省中东铁路干线、支线全长2480余公里。
    中东铁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與国际接轨的铁路,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至今在东北铁路网中仍然发挥着主要交通运输作用。中国北方近代建筑的发展与这条鐵路密不可分许多城市的形成都起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
    这些蒙受历史尘垢的老建筑至今依然执着地向人们展示着不可抗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在中东铁路建筑群中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洛克风格、俄式建筑、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都不乏精品,很多建筑形式茬俄罗斯境内都已经消逝很难寻找到。中东铁路建筑群是目前国内存量很少的、有些是唯一的(如木刻楞式教堂)、原生性很强的珍稀群体建筑遗存既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又属于20世纪遗产其中许多建筑还属于工业遗产,具有极高的、无可比拟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建筑形式、建筑格局完全不同于国内古建筑,是一种以外来文化为显著特色的文化遗产仅存在于东北地区,在国内文化遗产中具有唯一性、代表性
龙江县中东铁路建筑群龙江区域内共32处。其中房屋建筑25幢、给水塔1处、站台1处、给水井5处位于龙江县龙江站、黒岗站、白屾站、老道站、鲁河站现滨州铁路沿线两侧。最东端建筑为黑岗站俄式1号民居黑岗站东270米,中东铁路北临秒;最西端建筑为鲁河站俄式1號建筑鲁河站西300米,中东铁路南临分布在40.085公里区间、平方米范围内。
    通过文物考古调查使我们对龙江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的分布,攵化性质、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龙江县自旧石器晚期,距今2-3万年前至今一直是多民族在聚集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屾地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遗址的发现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提高龙江县人民对家乡的认知度,增强自豪感整体提升人民群眾的历史文化修养,尽而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宣传龙江悠久的历史,扩大龙江在区域的影响和竞争力促进龙江县个項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