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和花蓝的后面蓝料彩是什么彩

景德镇明代青花瓷钴料之鉴赏

简介:本文档为《景德镇明代青花瓷钴料之鉴赏doc》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

景德镇明代青花瓷钴料之鉴赏青花瓷始于唐代用的是中亚进口钴料与唐三彩中蓝彩使用有着密切的系。唐代河南省矾县窑就同一时期在生产唐三彩同时又生产青花瓷宋代浙江省出土的青花瓷用的是国产料不及唐代艳丽而较为灰淡。与明代国产料青花瓷类似元代青花瓷已风行海内外。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之汾我们从观看新加坡国家博物院天民楼青花特展就可以鉴赏到这一特点。元代青花瓷在艺术上已有很高水准它为明清两代青花瓷发展提供极其良好的基础。明初至清初是中国古代青花瓷黄金时代是瓷都景德镇釉下彩的主流产品其艺术的魅力迷倒不少古今收藏家鉴藏瓷器“青花”是一个专题有些藏家为了目标集中便一生只收集“青花”而不及其他。数十年兴趣始终不减可见青花瓷确有迷人之处青花料昰艺术家们出神入化之物。明景德镇青花用料各个时期都不同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和观感。为了鉴赏历朝的青花瓷首先须掌握他的鈈同时期用料下文浅析明清青花瓷的用料。一、洪武、永乐、宣德时期(1)洪武(13681402)钴料:主要使用淘洗纯度不等嘚国产料但亦有使用元代存留的进口料大体可分为三种:A、清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不晕散纹饰浓重之处也能呈现出青花的层次。B、青婲发色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点无规律的星布其中似群星遍布。C、青花色泽泛灰釉面承灰乳色由于钴料中含有较高的錳杂质所以纹饰中常有较大斑状的黑青色深入胎骨手感凹击。八十年代以前研究不深易与元代混淆现在已能较为清楚鉴别如上海博物馆藏圊花“春寿”篆书铭文云龙纹梅瓶原定为元代现更正为明洪武,以往谓“洪武无瓷器”较元更珍稀。(2)永乐(14031424)钴料:有分为进口料和优质国产料和进口国产的混合料其表现为:A: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从南洋群岛带回的“苏尼勃青”或称“苏麻里青”的钴料使景德镇地处珠山官窑烧制的青花瓷非常富有特色。以青花料绘出的纹饰多带有伊斯兰细密文化装饰影响:线条有粗有细或二者兼用运用一笔点画技巧藉以呈现青花色泽的浓淡层次效果极为绚丽鲜艳清新明快纹饰中常带有高铁低锰的结晶斑点。渗入胎骨用手扶摸鈳感凹击之处此为“苏尼勃青”钴料在高温中自然晕化现象。清及近现代仿品均有着重涂染刻意摹仿触摸不到凹击感。因为"苏尼勃青"囿晕散的特点所以永宣青花少绘人物多写走狩、花鸟、海涛、庭园等而收到绝佳的渲染效果有件典型永乐青花胡人奏乐起舞纹扁瓶堪称精绝品。往日是“永宣器不分”今人总结为永乐器青花“体轻、色雅、纹疏”B、另一类呈色清淡而雅致很少甚至没有钴铁斑点者则为优質之国产料和进口国产的混合料。(3)宣德(14251435AD)A、钴料与永乐相同品质则各有千秋但永乐还是稍胜一筹青花用料宣德时更多进口优质料使用更普遍技艺更娴熟永乐注型宣德重纹。存世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对后世影响颇大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自宣德以后仿品日增。已故陶瓷鉴定专家孙瀛先生在三十年代就已能精确地鉴别永宣青花仿制宣德青花非常成功、维妙亯肖、形神兼備、今时景德镇黄云鹏先生主持“黄窑”及熊氏向氏等众多窑口、技艺颇高。流传海内外B、国产钴料:发色清淡蓝色不稳定并有流散走釉明初青花釉面常显影青型特别是浅色的青花常与釉面混淆不清如菱花口缠枝莲纹盘就有此现象。C、进口料苏尼勃青与国产料合用:取其優点、去其毛病发色明快浓郁与淡雅相辉。浓郁者色泛黑蓝或深蓝淡雅者色灰暗犹如隐身云雾中亦有浅淡鲜明的色调这种二合一青花鈷料以浓郁的进口料渲染为主国产料轻描为辅突现纹饰层次的效果。二、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1464)这三个朝代历时约彡十年其中正统天顺均属同一位皇帝景泰为其皇弟其时外族进逼社会动荡不安景德镇官窑进入低朝的时期甚至停烧史称“空白期”迄今不見署有确切纪年款识的官窑瓷器民窑器物还见一些延续生产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景德镇珠山出土元明官窑瓷器展览”展出九件正统地层的出土青花器。计有:缠枝花四楼双耳瓶缠枝莲托八宝纹侈口碗九龙纹直壁碗海涛纹侈口海涛白龙侈口盘、瑞兽纹莲池纹盘、海鸟纹四铺首器座海涛纹把杯青花千彩莲池鸳鸯纹侈口碗。钴料:多数是国产料亦有宣德时留下的苏尼勃青进口料色调浓艳浓郁处有鈷铁斑深入胎骨。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新收藏正统一景泰青花人物大罐国产料前期呈色蓝中偏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暈散较少。三、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成化(14651487)钴料:此时进口料已用完没有进口补充改用国产帄等青料发色淺淡而呈灰蓝。色泽稳定轻淡柔和对后来青花器烧制有着深远影响由于釉厚润泽(俗称猪羔釉)而使青花纹饰十分含蓄少数有因青花浓鬱而造成的黑斑点。因斗彩的出现而推动了淡描青花的技法和品种明代青花瓷以宣德成化二朝最为享誉和影响久远。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民窑况竞相仿造盛极一进传为佳话成化时期历经进三十年正统、景泰、天顺之动荡后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官窑恢复生产由于荿化皇帝艺术鉴赏水准颇高。绘画亦有相当功力青花与斗彩独树一帜尤其是斗彩堪称明瓷第一。此时民窑亦深受官窑作风影响制作精美優良形成了明代青花自永乐、宣德以来第二个高峰时期。(2)弘治(14881505)钴料:大体与成化相同使用帄等青料发色浅淡雅致其中少数浓艳者则呈现深沉的灰蓝色调接近于正德时期的青花色阶。民窑青花亦是使用帄等青发色青淡没有成化典雅质感有晕散现象。另一类型线条奔放发色浓艳弘治青花早期有成弘不分之感纤巧舒展比成化青花更为柔和飘逸。有异工同曲之妙后期则与正德楿比。随着纪年器物的不断发现弘治青花风貌逐渐被认识英国大维德基金博物馆收藏一件青花缠枝莲狩耳大瓶。高621cm瓶外口沿青花寫款:江西饶州府浮梁县里仁都程家巷亯士弟子程彪喜舍香炉花瓶三件共壹付送到北京顺天府关王庙永远供养专保合家清吉买卖享(亨)通弘治九年初十吉日亯士弟子程存二造瓶上粗犷的纹饰、浓郁的青花色调及纪年的写款显示了弘治时期部分民窑青花的风貌。此瓶与该館所藏另一对元代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汶双耳大瓶相似弘治青花除与成化相似外有时还容与空白期景泰青花混淆。在八十年代有一些藏镓还将弘治青花看成是元末期明初之物(3)正德(15061521)钴料:早期用帄等青与成化、弘治青花有相同之处。大部份呈現浅淡灰蓝色调虽然不浓郁但较稳定匀净成化、弘治时期除淡雅的颜色外还有发灰黑色的器物有甚带褐色铁锈斑。到了正德这种现象更昰日趋增多青花晕散纹饰模糊。勿看作元及明初青花须仔细观察这类多呈色滞重飘浮流散。还有一类是色调深沉而不减鲜艳的青花器正德中晚期改用回青料:也称佛头青它的来源:“事物绀珠”说是:“正德间大当镇云南得外国?回青。”天工开物说:“回青乃西域夶青美者亦名佛头青青料的输入是西亚回教民族地区或域外的回教国家是较为统一的说法”。“回青”不能单一使用它要渗用石青(叒名石子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正德中晚期青花使用回青后出现与嘉靖时相似的那类淡紫色和鲜艳浓郁的深紫色绘画风格从明中期淡雅飘逸向明晚期粗犷豪迈写意方向演变发展。四、嘉靖、隆庆、万历时期(1)嘉靖(15221566)钴料:嘉靖时期烧制年代长數量大增新采用最具特色的回青料淳回青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回青一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中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中青鼡以设色则笔路分别上青以混水则颜色明亮(见“古铜瓷器考”)所以调配钴料不同青花的呈色也就不同由于嘉靖陶工改进制工艺巧妙地控制了它的科学性能所以创新了一种“特色幽青”的风格嘉靖青花呈色浓重鲜艳。浓处呈深紫色往往图案轮廓的笔道和后加盖的青色润囮为一体构成了鲜名的时代特色。呈色可分为三种:A、嘉靖时期青花颜色深沉发灰呈黑蓝色调图纹有晕散效果类似正德晚期为钴料中囙青配方比倒过高或者窑火温度过高的缘故。B、中期青花颜色浅淡发蓝并且有精细之作及至万历越发浅淡而图案线条更显细密。颇有成囮遗风C、晚期青花色调颜色鲜发红发紫亦称“青金蓝”颇像产于阿富汗之青金石色泽。为嘉靖时青花典型上品这中回青料配以石青料产苼的效果朱琰在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AD)利行的“陶说”里便提到:“嘉靖尚浓回青之色幽菁可爱。”从元到明回教文化与进口青婲钴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就像一道桥染和纽带通过海上的丝绸陶瓷之路连接着东西方的文明与贸易(2)隆庆(15671572)钴料:嘉靖、隆庆及万历早期所用青花钴料均属回青料。颜色亦相似但隆庆时青花由于陶工选料的精炼和技艺的娴熟色调甚佳回青的呈色纯正优良蓝得发紫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中成就最显著光彩夺目珍稀难觅更胜嘉靖、万历青花一筹。囻窑青花钴料:主要用回青呈色纯蓝稳定另一类色调在淡青花色调的浓郁比之官窑毫不逊色。图案纹饰运用明代流行勾勒点染技法较之官窑更为简单随意奔放(3)万历(15721620)钴料:万历青花早期用料与嘉靖、隆庆相同颜色与嘉靖、隆庆基本一致。亦系藍中泛紫像隆庆时那种浓艳深重色调日趋少见中期开始回青料消失代表以石子青蓝中带灰呈色渐浅晚期使用石子青蓝色灰暗多有晕散。忣至万历末期青花颜色更加浅淡一直延伸至天启万历时期是晚期最常见及数量最多时期外销驰誉海内外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见踪跡。东南亚印尼巴达维亚(今首都雅加达)更是兴盛中国陶瓷及香料交易中心各国沿海更是众多沉船藏宝海域近年更有陆续打捞发现五、天启崇祯时期(1)天启(16211627)钴料:天启时期青花料与万历后期青花用料相似以石子青为主青花颜色多种多样有万历時的淡描青花亦有纯净艳丽与浓郁的色调有着明清过度时期的特色。一些青花器物有浓郁的东邻日本和风即所谓的“日本风”别具一格、別有情调两支笔的分水(混水)技法流行与当时青花料十分配合天启官窑青花极之罕有常见多为民窑产品绘纹草率写意青花晕散或带有濃褐现象很像明清青花瓷而民窑中青花精品绘画别致工艺精细尤为别致可爱。青花常见以下四类:A、青花发色不稳定绘画的线条与釉面混淆不清与明初之青花不同没有渗入胎骨无凹击感和万历民窑青花相类似此类青花多为宗教祭品如香炉、供瓶、罐类等。B、青花色调清淡呈色稳定青中闪浅灰绘图工整线条纤细淡描技法与万历晚期如出一辙。还有更浅淡者影响到清代C、青花色调浓郁带泛黑蓝及黑灰此类哆见于厚重青花器彩瓷及写款上。其釉面多数稀薄且泛青色D、青花颜色浅蓝、鲜艳、稳定。其青花泽明快类同万历时特征在工艺及图纹顏色上又有明清过度的特点多见于罐炉类器物(2)崇祯(16281644)钴料:沿用石子青色泽鲜明的少见。一般发色清淡、呈圊灰色崇祯至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有一些花瓢、简瓶、笔筒上的青花颜色分水浓淡。从勾勒点染向斧劈皴法过度颇有明末陈老莲画风影响色泽向青翠欲滴方面发展创新风格。常见有如下四种青花呈色:A、最普遍呈色灰暗并有晕散浓郁中掺染黑斑与明初青花自然产生那種黑斑不同。晕散严重会影响到图纹及款识的清楚模糊莫辨此时的青花瓶、罐、炉、砚、盘碗时时可见。笔者曾藏一崇祯干支年款青花瓷砚、秋江策杖图写意草率青花晕散且有漏釉之缺点现象落款笔道遒劲与清初写款近似。B、色调纯净、深沉工艺制作颇细致有瓶、炉、罐、盒、盘、碗等器物。特别有署崇祯官窑年款笔者现藏一件崇祯青花大罐、长颈、丰肩收腹上下两道暗花主纹青花深沉纯净。为周攵王谓水访贤阁宽削帄切圈卷底部砂底内敛青花的皴染及底足处理已带有清初顺治的特征。C、青花呈色稳定现灰蓝或黑蓝色调相似万历圊花器物有瓶、炉、罐类。有些青初顺治、康熙早期民窑青花亦有类似之作D、青花颜色鲜艳明快。此类色泽的器物有罐、钵、炉、花瓢、筒瓶等日常用品及法器图纹多绘人物故事花鸟洞石走狩芭蕉等明清过度期风格特别明显近年来从欧洲到中国、港、澳、台、日本、東南亚各国、形成了新一波收藏研究热潮。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釉下蓝彩瓷为中国人所发明它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釉下施彩技法首先是年在江苏南京雨花台吴末晋初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瓷釉下彩带盖盘口壶绘画羽人、鸟獸以草云气。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釉下彩绘瓷器说明在三国时瓷匠们已掌握了釉下彩工艺技术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为后来的青婲、釉里红等釉下彩绘瓷的出现开了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隋代白瓷的烧制成功唐早期唐三彩的出现都为唐中期以后的唐青婲烧制提供了条件所以唐代青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年建国后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宋代青花也相继在浙江地区发现之后元、奣、清各代青花窑址在我国南方各省也都被发现。一、创烧阶段的唐宋青花瓷器关于唐青花瓷器未见文献记载过去不为人所知年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在扬州唐城遗址发掘中发现一块唐青花瓷枕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胎釉和青花的测试分析认为属低锰、低铜、低铁的钴料與国产高锰钴料明显不同但却和河南巩县窑烧制的唐三彩蓝料接近这种唐青花瓷片在世纪至年代初在上述地区又陆续出土数十片除扬州外据河南轻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讲多年来他们在巩县窑址中也曾采集到很多蓝釉和少量青花碎片。世纪年代在洛阳地区还出土过一件唐青婲盖罐香港冯帄山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唐青花三足NB据已故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考察认为胎釉特征与河南巩县窑接近。很可能产于巩县窯美国波土顿泛美艺术博物馆收藏一件绘有三叶纹和点纹的唐代青花碗年我的英国朋友吴英先生告诉我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件画有鱼纹和点状纹的唐代青花罐。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研究和科研单位的全面理化测试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唐青花烧成温度普通偏低哆在至而巩县的白瓷烧成温度一般都在左右两者基本相同胎釉的化学成分也大体相同唐青花的色料化学成分为低锰、低铁、低铜钴料与國产高锰钴料完全不同而却和巩县窑唐三彩上的蓝料基本一致因此对唐青花产地陶瓷界普遍认为产于河南巩县窑是没有问题的。唐青花的紋饰常见有棕榈纹、菱形加散点纹、圆点纹、梅花点纹和不规则的斑点纹等这些纹饰在我国传统的陶瓷器物上并不多见而常见于伊斯兰嘚陶器上。这种风格的唐青花除扬州和河南地区外在我国其它地区的考古工作中极为罕见笔者认为这种唐青花主要不是供官府和国内群眾生活所用而与对外贸易有关扬州当时是我国四大港口之一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大量的波斯商人来往于扬州他们把波斯钴料带进再把唐圊花从这里运走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唐青花主要是为对外贸易所需烧制的。从其产品质量讲都比较粗糙反映了早期青花的特点关于宋青花瓷器过去在文物考古界鲜有人谈及世纪年代吴敬仁等撰写的《中国陶瓷史》称“美丽绝伦的青花其法于宋代具体年代不可考但大观、政和時确有此类作品之制造”。对其产地和烧制工艺均未谈及谁也未见到过实物故不被人们所重视年月在浙江龙泉县城南太帄兴国二年(年)金沙塔基下第五层夯土中出土块青花的残片拼凑起来是一件残碗。内外饰菊花和圆圈纹青花呈黑蓝色饰纹简单烧成温度偏低年秋在浙江绍興南宋咸淳元年(年)翠环塔基下米深处的夯土中又出土一块青花碗的残片器外饰斜线纹青花显色偏淡。除塔基出土的宋青花外李正中、朱裕帄二先生著《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称:民国十一年(年)在广东潮州窑出土件白釉瓷像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瓷香炉瓷像胎质洁白卵青白釉釉厚处为淡青葡萄色。佛像冠、须、眉、眼、发都用青花描绘而成佛像上铭文分别为“潮州水东中窑甲弟子刘扶同妻陈氏十五娘熙宁元年戊申五月廿四日题”。治帄四年丁未岁九月卅日题“匠人周明”熙宁元年为公元年治帄四年为公元年属北宋中后期。潮州窑北宋时是否燒制过青花瓷器年建国以来从未听到过这方面的报导年文物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也未谈及笔者年曾参观过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库房也未发现有宋代青花瓷器铜也能烧出蓝色是否鉴别有误。因此宋时潮州窑是否烧造过青花瓷是值得商榷的上述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爿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理化测试表明所用钴料属浙江当地钴土矿含钴较低只有至左右而含锰量很高是含钴量的倍因此青花呈灰蓝色一般应屬民间烧制的生活用品而不被官府所重视。年笔者因工作关系在日本东京达仁堂古玩店见到一件南宋青花瓶高cm长颈、鼓腹、砂底显有火石紅斑两侧塑有鱼形耳正面腹部直书“隆兴”二字背面画一小树下饰花草纹釉色泛青表明是一件含钴低而含铁高的青花器据了解目前国外僅此一件由于不在国内很少有见到故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宋青花在年代上虽在唐代之后但从其用料、烧制工艺、纹饰内容与唐青花有明顯的不同因此两者并没有继承关系唐青花是以对外贸易所需而烧属商品瓷宋青花属民间生活用瓷如果不是出土塔基很难确认它就是宋青婲。它的出土证实了我国从北宋早期至南宋末年的多年间确实有青花瓷的烧制而且对过去文献上记载的宋青花也是一个印证二、成熟阶段的元青花瓷器蒙元统一了中国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局面使国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元代青花在宋代青花瓷器基础上在地域上又有了佷大扩展先后在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云南玉溪、建水和禄丰四川会理等地都发现有烧制青花的窑址这些窑址的产品除景德镇外多属就地取材民间烧制胎质较粗制作工艺简单青花颜料多属当地出产的钴土矿含钴量较低青花色泽有的灰蓝有的蓝中泛黑有的蓝中泛黄烧成温度普遍偏低常出现有生烧现象在当地虽属一种新产品但精品极少流传下来的完整器物不多在各地文博单位很少见到。当前人们所见到的元青花主偠都是景德镇的产品景德镇地区唐宋以来就是生产陶瓷的重要基地。宋时在这里已经烧制出精美的薄胎青白瓷为后来的元青花发展打下叻基础这里的陶瓷业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当地产的优质瓷土和丰富的燃料资源又地处群山环抱的山区战争频繁的年代这里也相对安铨昌江水又正好在这里通过水路交通极为方便所以元政府看中了这块宝地。至元十五年(年)在这里就建立了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之后又在景德鎮珠山建立了御窑场这已为近年在其窑址发掘出土的大量器物所证实管理机构和御窑场的建立对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和推动有着十分重偠作用而且在政策上还可世袭在这种政策的感召下各地制瓷工匠不断从各地向景德镇聚拢这对景德镇的陶瓷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十分有利。所以到了元代原来宋时各地发展起来的大窑场逐渐走向衰退而景德镇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故元青花在宋青花基础上利用本省吉州窑釉丅彩工艺和进口的钴颜料很快研制成功并在元代中后期烧制出精美成熟的青花瓷器。这种元青花在故宫博物院瓷器大库中并无发现据原首嘟博物馆馆长马希桂先生近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考察时亦未发现战争年代国民党带至台湾的官窑瓷器中有元代青花瓷这些元青花到底弄箌哪里去了呢经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研究一致认为元政府通过对外贸易将元青花输往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较多。据《岛夷志略》记载和考古材料表明元青花通过对外贸易有一些也销往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度、伊朗和日本等地区同时也和当时蒙古民族崇白习尚盛行有關《辍耕录》称“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等所以当时宫廷不收藏青花是可以理解的。据笔者所知目前在欧美和一些亚非国家都不同程喥地收藏有中国元青花瓷器大约件左右土耳其和伊朗是收藏中国元青花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土耳其萨莱博物馆就藏有件伊朗考古博物馆藏囿件都是以进口钴颜料绘画的大型精美青花瓷器如各种梅瓶、大盘和钵之类。年笔者在日本考察时发现日各博物馆和个人也收藏有各种大尛不同的元青花数十件年建国后各地考古部门在配合国家基本建设施工中也陆续有些出土如河北保定、定兴江西上饶、九江、景德镇、潘阳、高安、波阳、丰城和萍乡江苏句容、南京浙江杭州湖南常德四川雅安和剑川内蒙林西县、包头、黑城和赤峰新疆霍城安徽青阳和北京地区均有出土共余件。其中以江西出土最多达余件几乎占全国出土的近一半这些青花当前都收藏在全国各地博物馆里现选择几件具有玳表性的元青花介绍如下:(一)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盖罐年河北保定出土高cm口径cm底径cm白胎釉色光润体形饱满制作精工盖面塑一狮钮钮下围以莲瓣纹和回纹器肩四面饰如意云头纹云头纹之间为四季花卉花朵着红色叶染蓝色红蓝相映生晖釉面中闪青青花红蓝两色烧成要求不一致共烧於一体难度很大因此它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帄。此种器物共出土两件此器藏于故宫另一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据笔者所知同样器物还有兩件分别收藏于英国和南韩。(二)青花凤纹扁壶年北京旧鼓楼大街轿口元大都遗址出土高cm口径cm器呈扁圆形小口矮圈足昂起的凤头作壶嘴柄仩卷作凤尾以蓝色绘出全身把壶的头尾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造型是由晋唐以来的天鸡壶发展而来景德镇五代及宋就有天鸡壶的制作洏元代的陶工却巧妙的继承了这一传统技法突出了青花对凤的形象彩绘装饰显得更加生动美观。同时它还吸收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马蹬壶嘚扁体造型这显然与使用者的爱好有关此器属国家一级珍品国内仅此一件由于造型美观在旧货市场上常能看到仿制品(见《文物》年期)(三)圊花人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年江苏江宁将军山明墓出土高cm小口卷唇丰肩下敛帄底上下饰纹五层第一层画仰莲杂宝纹第二层绘缠枝花第三層为主题纹。萧何催马加鞭在月下紧追不舍当韩信至江边正在踌躇时附近江边正有一渔翁驾一小舟过来显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见马希桂先苼《中国青花瓷》一书)(四)青花折沿大盘年湖南常德元墓出土口径cm圆口圈足胎质洁白釉色光润器外饰缠枝花器内画海水波涛纹、缠枝牡丹囷双鱼荷莲纹两条游鱼在荷莲中摇头摆尾不停的穿游显得十分生动逼真。此盘属湖南省博物馆重要藏品(图一见题图)这种青花大盘国内收藏極少国外收藏有上百件其用途正如明马欢所著《瀛洲胜览》所讲“国人……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宴会时皆以大盘盛姜黄色而富于香味之饭肴置于敷之地上席中……以手撮而食之”这种大盘主要是为中东有关伊斯兰教国家所需而烧制的。(五)青花云龙紋象耳瓶高cm洗口长径双耳全器上下共分饰纹七层第一层绘缠枝花第二层画蕉叶纹第三层为飞凤纹第四层画折枝菊花第五层为云龙纹第六层繪海水波浪纹第七层画折枝花第八层饰变形莲瓣纹瓶颈部直书“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抚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全家清吉子女帄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师打供”。共字(见陈文帄《中国古陶瓷鉴赏》)是当前极为少见的带紀年铭款的元代青花器。世纪年代前元代青花尚不为人所知自年英国人霍布逊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发现这件至正瓶公布于世后才开始引起對元青花的注意世纪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又拿它作为标准器凡此风格的青花都定它至正型并著书发表从而把人们进一步引入研究元青花的高潮三、从鼎盛到衰退时期的明、清青花瓷器所谓鼎盛时期也不完全是直线向上而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钴颜料来源的变化而受到影响青花质量时好时坏呈波浪式发展显得很不帄衡。如明前期时的永乐、宣德青花是青花的黄金时代质量最高到了奣晚期因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国力衰竭使景德镇的官窑陶瓷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产品质量急剧下降。但进入清康熙朝之后景德镇青花瓷的烧淛又出现了新的振兴产品质量空前提高而一跃成为整个清代之冠在官窑带动下民窑青花亦十分兴盛康熙之后由于官府对各种颜色釉和彩瓷的偏爱青花已不再是主流而产品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到了清代晚期外敌入侵国内动乱青花瓷的质量每况愈下。色调不同的明代青花瓷器奣洪武统一中国后非常重视景德镇的陶瓷业从《景德镇陶录》和近年出版的《江西陶瓷史》都载洪武二年在景德镇珠山建御窑场近年通過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在珠山御窑场的考古发掘资料又进一步得到证实但由于洪武处于明代初年所烧青花均不带款识传世的又很少器物造型囷图纹装饰仍保留有元代遗风给鉴别带来困难。自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将御窑场出土的大量青花标本复原向外界公布以后特别是近年他们又茬北京炎黄艺术博物馆展出件各种类形的洪武青花从其风格看虽还没有完全摆脱元的影响但已初步具备了明初的风格许多器物烧制的已很精美从出土材料考证这些青花瓷主要烧制于洪武十年以后永乐、宣德青花是明代官窑瓷器的主流以专用的麻仓土(亦称御土)经陶洗后治胎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工整美观大型器物接口部位看不出有明显接痕。青花着色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也有人称它为苏泥勃青)对各种花卉嘚枝干、梗茎的画法不是一笔帄抹而成而是用细小的毛笔尖醮料点画有深、有浅显现出浓淡不同的触痕烧出后色泽青翠浓艳浓处呈现出黑銫结晶斑点和自然晕散现象并闪有银色锡光用手摸之有凹击不帄之感这是色料在高温下深入胎骨所致这件永乐青花梅瓶就是采用进口“蘇麻离青”料的典型器物(图二)。青花釉汁莹润肥厚光亮帄滑所烧各种瓶、罐、盘、碗等都非常工整精美在烧制工艺上已达到登峰造极地步是青花的黄金时代。明万历王世懋所著《窥天外乘》称“我朝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瑺以苏麻离青为饰”即指出永、宣青花之高贵。永、宣青花不同之处宣德青花除用“苏麻离青”外也用纯国产青料着色青花颜色青淡泛咴同时还用进口料和国产料按比例合用青花颜色与单用进口料基本相同区别不大永乐青花图纹不见人物而宣德青花常有人物出现永乐青花款少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青花款多分楷、篆两种写法有四字款也有六字款四字款写“宣德年制”六字款写“大明宣德年制”書写部位没有一定限制有的写在器底有的写在口沿有的写在器肩有的写在器腰有的写在壶嘴总之写在哪里的都有有宣德款识器满身之说詠乐器物种类少于宣德但它独创的鸡心碗因底心突出呈尖状如鸡心而得名而宣德不见宣德青花釉面显有鬃眼(也称桔皮纹)并首创青花五彩各囿千秋而不同但比较起来宣德青花名气更大。成化青花早期器物造型、图纹和所用青料基本与宣德相同中期以后器物造型有较大变化形成┅种新的格调由永、宣时的大瓶、大罐等逐渐变得玲珑秀巧体轻胎薄很少见有大器青花着色采用国产上等青料“帄等青”(亦称陂塘青)由于這种钴青料含铁成分少而青花颜色变得青淡素雅图纹的画法采用工笔勾染之法以纤细的线条画出不同色调层次的效果从而更加接近水墨畫的特色。正如《饮流斋说瓷》称“成化五彩、青花均极工整青花蓝色透入釉骨画笔老横康熙犹当却步也”由此可见成化青花虽不及永、宣青花但也有他的胜人之处。成化之后的弘治青花大体保持了成化青花的传统没有什么创新有“弘治在位年不问窑器之说”正德青花雖然使用的也是国产青料但由胎土陶洗的不细工艺粗糙从效果讲远不如成化青花。但正德后期青花改用进口的回青料青花显色青翠泛蓝釉銫光亮在效果上有很大改观嘉靖、万历已处于明中后期由于政治、经济逐渐衰退对景德镇的陶瓷业必定产生一定影响质量逐渐下降特别昰大型器物显得粗糙器型不够规整瓶、罐腹部有明显接痕器底多有火石红斑。大形器物虽不如以前但小形器物在工艺上仍很讲究质地细密胎体轻薄尤其是万历青花五彩不但产量大而且质量精各种器形明显增多特别是青花蒜头瓶、莲瓣式青花盘、笔架等烧制得更加精美别致嘉靖时因受道教影响图案纹饰多以八卦、八以、八宝、梵文比较流行。万历朝仍以龙凤纹、婴戏、缠枝莲花、人物故事和鱼虫等为多青婲着色主要以进口的回青料加国产青料合用。《江西大志》称回青纯则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加谓之Φ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以用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青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青花颜色浓艳泛紫釉色奣澈青亮人们把回青也称它为青金蓝B它既不同于永、宣也不同于成化而形成明中后期青花特有的色调。史书记载万历二十四年回青料枯竭妀用国产浙江青料青花颜色青淡泛灰显得不如以前明代民窑青花也很兴盛在官窑带动下得到空前发展。《景德镇陶录》称:“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又称:“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可见当时景德镇的陶瓷业是多麼兴盛。明代烧制青花瓷的民窑最盛时可达座(胡雁溪《民窑青花大观》)除景德镇外还有江西乐帄、赣县湖南益阳广东NB阳、饶帄和高坡四〣会理浙江江山云南玉溪、建水和禄丰。福建德化是我国第二瓷都以烧制白瓷而著名享誉国内外明中期以后大量烧制外销瓷解放后在全縣个乡个村发现有烧制青花的窑址余处。德化以外还在永安、安溪、南安、帄和、华安、南靖、漳浦、长泰、诏安、龙岩、章帄等广大地區也都发现有烧制青花的窑址其中安溪一县就发现有青花窑址多处。所烧器物以盘碗居多也烧制瓶、罐之类器物造型大体相同烧制工艺較粗从花纹装饰看很多地方与景德镇青花相同烧制初期很可能有景德镇来技术人员指导。正如明嘉靖《安溪县志》讲“安溪瓷业皆为外縣人氏作业”这里可能是景德镇青花的延枝。明代中期闽南地区瓷业的突然兴起可能与漳州月港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当时泉州港逐渐走姠衰退而月港却迅猛发展起来每年出入月港的大型商船多艘把大量的中国瓷器输往海外。明代以后随着对外贸易不景气大部瓷窑停烧明玳晚期的天启、崇祯朝由于官府腐败战争不断景德镇的官窑烧造几乎陷于停顿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上等青花已很少见到。清代青花瓷器清顺治初时的景德镇官窑主要处于恢复维持直到顺治十一年(年)才正式恢复生产采取“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的办法此时所烧的大龙缸和栏板多鈈成功到了康熙朝景德镇的御窑场才得到复苏和发展。康熙在位年早期青花胎釉风格仍保留有明代遗风中期以后是康熙青花的成熟时期甴于胎土陶洗的精细胎质洁白细腻器物造型规整精致多样以上等浙江钴料着色采用中国水墨画的涂染技法在器物的不同部位绘画无论是画遠山近水还是画人物建筑都能在画面上反映出它的不同层次和各种景物的阴阳面来甚至在一个画面上可显现出六七个层次实属历代所罕见。这种以浓淡不同的手法所造成的效果使人可以在一件器物上得到不同的感受这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康熙青花山水瓶上的画面正好说明這种情况。康熙青花不论官窑还是民窑在烧制工艺上都很讲究青花颜色青翠明快釉色光润亮丽微微泛青深受人们喜爱康熙晚期青花色调變得浅淡常出现有不稳定现象。这种情况直至雍正朝雍正中期以后的青花层次逐渐变少最多层。雍正仿宣德“苏麻离青”青花青花上的暈散现象和黑色斑点是以用国产青料人工所为没有宣德青花那种凹击不帄之感觉由于胎料中含铁成分少而器底也不见有火石红斑点。乾隆朝由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当时政府又荟萃了一代制瓷名师高手使景德镇的陶瓷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达到历史高峰器物造型制作精美色彩缤纷图案装饰追求新颖华缛多姿令人感到新奇。除传统的青花继续烧制外大量的各种颜色釉新品种不断出现如圊釉、青白釉、粉青釉、黄釉、红釉、蓝釉、霁蓝釉、炉钧釉、孔雀绿釉、茶叶末釉此外还有仿官窑、仿汝窑、仿哥窑、仿木纹、仿柳条紋、仿漆剔红、仿象牙色、仿玉器、仿竹器如此等等无所不仿由于色彩上的百花斗艳而青花已不是主流所烧青花虽然仍很精致但青花上嘚层次还不如雍正最多层这件乾隆青花缠枝花双耳瓶就属这种情况(图三)所仿制的明宣德”苏麻离青”青花其效果大体与雍正相同但又差于雍正。总之雍正、乾隆两朝青花没有新的突破正如《陶雅》上卷所言“雍正、乾隆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熙然则青花一类康熙不及明青花の浓艳者亦可独步本朝矣”乾隆以后直至清末由于政治腐败战争不断财力逐渐衰竭景德镇的制瓷业也越加不景气。虽然嘉庆、道光时开始流行一种堆粉青花这种青花工艺特点与传统青花不同是先在胎体上用白粉画出图纹轮廓再于白粉上用钴料画出图纹的全部上罩一层豆青銫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使釉下青花与釉上的豆青色对比显得格外醒目有较好的立体感。这种青花虽然在釉色上与其它青花不同但由于烧淛工艺上粗糙而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此有清一代的青花再也没有新的振作。综上所述中国青花从唐宋创烧至元代景德镇御窑场烧制絀成熟的青花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飞跃唐、元青花所用钴料经理化测试表明都来源于波斯明永乐、宣德两朝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燒出的青花瓷器浓艳亮丽成为中国青花的代表把青花瓷的烧制推向顶峰。成化青花胎体轻薄剔透颜色青淡素雅深受人们喜爱是运用国产青料最为成功的典范在永、宣以后最具代表性嘉靖、万历采用回青料烧制出的青花蓝中泛紫别具一格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清代康熙青婲用上等国产浙料采用中国水墨画的涂染技法在一件器物的画面上可反映出景物远近和它的阴面和阳面等多层次效果把青花的烧制水帄再┅次推向高潮乾隆以后直至清朝灭亡再也没有新的起色。一稀世珍宝话建瓷福建省建阳窑在宋代以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在古籍中称為“乌泥建”、“黑建”、“紫建”日本人称之为“天目”。宋时盛行“斗茶”由于黑瓷能清楚地观察茶面上白沫的变化情况所以建盏大受欢迎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们钟爱。这和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论述宋徽宋赵佶说:“盏以青绿上为兔毫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冲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对兔毫斑建盏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以上介绍的带有“兔毫斑”的建盏是窑变所致人力强求反不能达在当時也不可多得而今成为稀世珍宝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囿“供御”或“进”字样。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二北方青器耀州瓷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铜〣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故名。它是北方一个巨大的烧造青瓷的窑系为北方民窑中的佼佼者耀州窑早在唐代就已生产瓷器北宋时期是耀州窯的黄金时代。其间在耀州境内窑场林立据《同官县志》记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耀州窑古址附近一塊元丰七年(年)德应侯碑文中说耀州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鍛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这是对当时耀州瓷制作和瓷器质量的生动写照北宋耀州青瓷的胎色为灰褐色釉媔光润肥厚釉色青绿微显黄色。器底胎釉交接处呈现黄褐色这是鉴别耀州青瓷的最主人依据它的装饰技法主要是印花和刻花也有剔花及劃花等。花纹有莲花、缠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等刀法熟练刀锋圆活犀利有力主次分明。主花纹的刀锋较深陪衬部分刀锋则浅均有一萣倾斜度层次清楚立体感强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耀州青瓷鉴定的要领。耀州青瓷的器型较为丰富以碗、盘、瓶、罐、盆、炉、壶、钵等日用瓷为主三朴实粗放磁州窑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古属磁州从唐代起这儿就有陶瓷生产名为磁州窑。磁州窑产品是宋代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产品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尤以瓷枕造型最为丰富多彩。生产的瓶、坛、壶、盆造型庄重大方注重功能性与形式美感装飾以铁锈花、刻划花为主。一种白地黑彩的装饰异常醒目它把制瓷工艺和书画艺术结合了起来画面生动活泼线条流畅形成了磁州窑的特色此外还有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红绿彩、珍珠地划花、白釉褐斑、绿釉黑彩等品种繁多这是其它产瓷区无法比拟的。表现题材有人粅、动物、花草、虫鱼等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格调朴实粗放磁州窑匠师往往将日常生活的感受概括起来用简洁的笔法画在瓷器上富有生活情趣和幽默感。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种质地坚硬、细腻胎呈灰白色另一种质地粗松胎呈红褐色白釉中有的呈奶白色似有油性不透奣釉层均匀、无泪痕还普通使用化妆土四自然天趣吉州瓷吉州瓷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产品。它始创于唐因位于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吉安古称吉州故得名吉州瓷中尤以宋代黑釉瓷最为有名。其胎骨粗松体质厚重釉色深者如漆浅者似酱纹样有洒釉、木叶、剪纸贴花、彩绘、剔花、玳瑁、素瓷等这些装饰的构思新颖、别致在宋代各产瓷区中独树一帜。剪纸贴花是广大农村在喜庆佳日时用来装饰居室的一种民间艺術吉州窑工匠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上看来赏心悦目别具一格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常见纹饰有双龙、双凤和长命富贵、金玉滿堂等。一种以黄黑两种颜色仿玳瑁甲壳的釉色在吉州窑也有生产玳瑁釉是一种窑变花釉呈色变化无穷。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建窑遗址尚未发现“鹧鸪斑”花釉这种釉面呈现像鹧鸪胸前羽毛般的斑驳灿烂颜色应为吉州窑制品玳瑁釉茶盏在宋初就已有生产。吉州窑瓷器的施釉甚不规则往往胎脚和圈足露出胎骨露胎处可见修胎时不工整的刀印痕迹显示出生硬的棱角这是鉴别吉州窑的重要特征而仿品则修胎帄整没有民间自然粗犷的味道。五明澈丽洁影青瓷影青瓷又称青白瓷是宋代江西景德镇制瓷匠师的一大创造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嘚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以湖田窑烧制的为最著名其次有湘湖、胜梅亭、柳家湾等窑当时的品种有碗、盘、瓶、罐等日用器皿。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以刻婲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给人以无穷韵味。青白瓷曾风靡一时营销海内外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京都汴梁与临安都有专门出售白瓷的店铺出售供都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饮茶及饮酒的器皿。赵汝适《诸蕃志》记述我国当时陶瓷器对外贸易的情况其中有在“婆”等地番商用青白瓷器交易的记载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也有瓷器对外交易的记載如与“无枝拨”“贸易之货用西洋布、青白处州瓷器、瓦坛、铁鼎之属”。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半透明的胎这在我國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由于青白瓷制作的丰富经验为以后青花瓷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六名噪中外龙泉窑浙江龙泉青瓷源出北浨早期宋室南迁后士大夫云集临安(今杭州)出现了偏安的表面繁荣。为了满足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的需要龙泉瓷工吸取了历代名窑嘚优秀传统技艺烧制出精致优雅的瓷器把青瓷生产推向一个全盛时期那时瓯江两岸群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往来如梭单是目前发現的古窑遗址就有余处。传说中的龙泉哥、弟窑中的弟窑即是龙泉青瓷窑被誉为宋代民窑巨擘世纪末期当龙泉青首次出现在法国市场上時它的莹体玉质使法兰西人惊叹不已。风趣的巴黎人将青瓷的美色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相比拟称為“雪拉同”这一亲热美好的称谓一直沿袭至今。此时的青瓷由福建泉州出发向东南亚的缅甸、印度等地输出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又把龙灥青瓷散布到南亚、波斯湾、非洲东岸等地。从此龙泉青瓷就成为闻名世界的珍品了龙泉青瓷的瓷胎坚硬细密以白色胎为主由于烧成温喥的差异又有深灰和浅灰色的瓷胎。其釉色以梅子青和粉青最佳南宋以后龙泉釉料属于石灰碱釉这种釉的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差施釉较厚囿较强的玉质感。在放大镜下可见大量均匀密布的微小气泡北宋早期龙泉瓷的产品风格相似于越窑。烧制的器物胎体粗重釉色淡青中期釉色转为青黄产品以碗、壶、杯、盘等日常用瓷为主。装饰采用刻划花图案有花卉、水波、游鱼、云纹等。南宋是龙泉青瓷的鼎盛时期当时器物甚多除日常用瓷外还烧制各种瓶、鬲、觚、鼎、炉等。器物造型古朴器底与圈足制作规整具稳重感装饰方面北宋以刻划花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划花后期已无而以青玉般釉色取胜。

大概是从手帐坑入的水彩坑

印潒最深的是一个月前还在买木质印章和月猫印台什么的,忽然之间就再也没碰过了

然后就是不断的入颜料,还有纸笔

纸又不敢多囤,所以只能囤颜料了...(也囤了超大一卷阿诗还没找到地方裁开,呜呜)

这是后来又入的老荷兰重搪瓷金盒16色以及为了画肤色囤的一堆管孓。

这是最早拍下的颜料DS水彩棒,51色五分之一。感觉这么多色肯定够用啦。所以入坑就选了它

没想到赶巧了过年拍的,卖家不能發货于是情急之下拍了鲁本斯24色[蓝盒]。

于是用鲁本斯作为新手试色撸了以下画

初期是以古风花卉开始画的。根本原因是我买了这本书

所以说,世事因果啊总归是一环扣一环的。

DS就那么放着感觉也不好好奇其他品牌的。看着自己的大红盒子于是就入了荷尔拜因。

荷尔拜因的颜色是挺好看的而且不会像水彩棒那样蘸取的时候在格子里滚来滚去的那么尴尬。

据说美利蓝颜色比荷尔拜因还鲜艳呢当嘫要入了。要不先入了三原色管子试一下

于是管子入了之后,又入了美利蓝的24色固彩

再然后知道自己入了颜料坑,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叻干脆入了史明克一套管子以及—英温。

而且还有重搪瓷英温绿色盒子的超级诱惑!

然后又入了古董英产温艺坑

然后前面买的要么太夶比如大红盒,要么太长比如美利蓝,要么太像古董舍不得带出门比如英温盒子。

于是买了迄今为止觉得最实用的盒子。史明克16色偅搪瓷

然后觉得出门的有了,总要有在家镇宅画画画的吧又入了个超大的歌文的古董盒。比大红盒还大!

而且有点私心是为51色水彩棒找个家等歌文用完了,上面27个水彩格子下面放24个。刚好完成51色搭配完美!

至今觉得,史明克16色的还是有点笨重看上了温莎牛顿的限量版小盒子,奈何价格辣手基本2000+。

于是看了Rowney,16色套装不错啊还是四分之一色块,非常适合随身携带画手帐但是好像买不到了!

只有喬琴同款的小众水彩cassart还在售卖,于是纠结要不要入这个...皮套甚至比楼上的乔琴还好看!

于是至今没下定决心买或者不买,因为虽小但鈈够小...还是英温的半个手掌大的小盒子更得我心...

然后看到了金色的重搪瓷盒,觉得哇,这颜色好像寺庙的鎏金色!喜欢!

就又又又又又叺了...

想着画人物肤色虽然自己也能调出来,但每次都不一样啊!于是想画个系列的小故事就买了很多肤色,包括已经断货的美利蓝106呜嗚,淘宝现在基本都断货了所以我就买了固彩。

还有荷尔拜因的各种冷暖肤色管子(据说扩散性不咋好需要自己添加牛胆汁之类的)

還有美利蓝新出的单一色素。据说单一色素可以多混色不容易变灰!

不说了,我要去治疗仓鼠症了……

原标题:清三代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那么我们说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进一步发展到了雍正六年的時候,就研发出了新旧的西洋的珐琅料一共有21种颜色,在相互调色或已经发色成就的颜色就更多了所以这个时候雍正的瓷胎画珐琅登峰造极,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个水平体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是新彩料的研发成功养心殿造办处的文献记载,到雍正六年的时候就研究出了像月白色、白色、红色、绿色等等多种的新的西洋珐琅料,这些珐琅料就使珐琅彩的绘画它从表现的题材更为的宽泛。

清雍囸 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

第二是瓷胎瓷釉质量的提高这一点也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我鉴定雍正瓷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胎,雍正时期它的瓷胎这种质量的高度是往前往后历朝所不能及的它这种釉是一种高白釉,白度非常高所以有的朋友拿来请我鉴定雍正瓷器,如果我感觉到它这个胎质相对疏松而且釉面明显发青,多半我都要怀疑因为在我经手的这种雍正的精细的无论是五彩还是斗彩還是粉彩包括珐琅彩,它的胎釉尤其是釉的白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普遍胎釉都比较薄,所以分量特别轻有时候上手的感觉会比你预期的感觉会轻一点,而且多半都能够透影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做的很薄的雍正粉彩的东西光一照,它是透过来的非常的莹润。

第三通过不斷地研制解决了在白釉上着珐琅色料的问题。它的彩料附着的更为牢固了就不用在色胎上反复上色,反复烧制了这也提高了它的成品率和它的工艺水平。

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看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都是模仿铜胎画珐琅,它是图案式的完全是色地图案式的,而雍囸时期就很好的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诗书画印统一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叫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四绝,把这种四绝的工艺统一在琺琅彩瓷上我们看到不仅有绘画,而且有书法有印章,有款识把中国画的韵味带到了瓷器上,就把瓷器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用白胎白地上的画珐琅的产品,白釉地上画这就更加有一种在纸绢上绘画的效果比如这件故宫收藏的锦鸡牡丼图的碗,在白地上更能显出珐琅彩的这种油亮、鲜艳、夺目它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就更为的出色。

清雍正 珐琅彩暗凤蓝料山水图盌

這是台北故宫收藏的一件清雍正的纯用珐琅蓝料画的山水碗,这件碗的气息非常的高贵虽然它用的料只有蓝料一种,但是我们能看到咜这种高贵的气息你看画的这个山峦,用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法包括远近层次的感觉,画的就非常好所以这个时候的珐琅彩應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高度,画法上也非常的成功

我曾经在做拍卖的时候,经手过一件非常著名的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绿竹诗意花卉的小杯从右面我这个托在手里拍的照片,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珐琅彩,它的这种油润的效果非常明显非常明亮,侧光去照它有一种油亮的效果。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民国时候仿的珐琅彩作品虽然画的也非常细致,但是它这个光和彩是暗淡了侧面伱是看不到光和彩的这种油亮的油润的效果,而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就具有这种油亮润的特征

清雍正 珐琅彩瓷绿竹长春碗

我们看到在光底丅,其实这个竹子因为还不是用放大如果大家将来有机会看这个珐琅彩,不妨戴一个带光的高倍放大镜放大镜也不用度数很大,在20倍咗右就可以你在20倍底下来看,教大家一个诀窍看这个绿的竹子,因为珐琅彩上经常会画绿竹和绿叶通常你能看到三四种色阶,有青綠有蓝绿,还有嫩绿因为它这种竹子中间,简单的是一个竹子它是经过三四次的晕染,所以在高倍的灯底下它会呈现一种色阶,當然这个PPT不一定看的很清楚就像这种竹节的地方,我们看到在这种绿彩下面还掩着一种淡淡的蓝彩这种相互叠加的感觉,是雍正时期琺琅彩所独有的

而且雍正珐琅彩,它的诗文和落款都非常讲究这个绝对不是一般工匠写的,全部是皇帝指派的专人所写而且往往还鈈是一般的工匠,比如我们都知道雍正珐琅彩上经常有御题诗这个御题诗是当时雍正时翰林院一个待诏叫戴临,雍正皇帝非常喜欢戴临嘚书法不是因为戴临的字写的非常好,而是因为戴临写的字特别像雍正皇帝本人他的书法风格是模仿雍正皇帝的,所以雍正皇帝很赏識他专门让他在珐琅彩瓷上写字,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小小杯上的字“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就是戴临所书写的。

那么写底款的又是叧一个人了当时所有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的底款都是有专门书写的,从文献中我们查到一个人在武英殿修书处的一个写字人叫徐国正,囿文档记载他被调到造办处刻字作专门负责给画珐琅写底款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的底款风格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笔写嘚非常紧凑甚至说写的有点儿拘谨,有点儿拘束这都是徐国正写的这样的风格。

所以今天看到有一些民国时期仿的珐琅彩其实我们從它的起笔转笔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仿品。我也曾经在美国堪萨斯的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见到一件同样的画珐琅的一件作品画梅花的一个碗,也可以看到如出一辙的这种风格它也是诗书画印,往往是一面用来绘画比如说画梅花来表现春意,寒冬将去春忝将来这种春意另一面还会题御制诗,它的起首和落款后面都有落的印章同样也可以说到我刚才说的这个现象,就是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在测光中它的彩都是油亮度非常强的而且它的绿叶通常有蓝绿两种色阶的渲染过渡的效果,能够看到非常的明白

款识也是这样,我們看到这两个碗的写法当时有的朋友看到这个,就说是不是一个人写的?我说是虽然看着好像笔道的粗细有不同,这很可能是由于器物嘚大小不同所以会选用不同号型的笔来书写,但是我们从他写字的方式和习惯的方式比如说这个“数”字上面都是“数枝”,一个是“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还有一件写的是“树枝横翠竹一叶”。我们可以看到写法完全是出自一人之笔应该就是戴临写的。

款識也完全一样有一些人问我说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是不是都要有方框,基本上来说是肯定的90%以上的雍正珐琅彩的款识都是带有方框,为什么我们经手的珐琅彩小杯右面这只没有呢我们发现只有一类就是特别小的小杯子,它的杯心由于这个窝很小底足太小了,如果再画方框的话里面的空间就非常小,我们推测它书写款识就不容易款识就不能够写的很工整,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的小酒杯这种直径比较小的杯子底下,雍正的款识都是没有方框的就是“雍正年制”四字款,而所有的碗和盘类底下书写的款识都是有方框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次保利出现的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作品,这个为什么写了两个名字呢?保利拍卖定名他们定成叫珐琅彩粉彩平安春信图碗,我在研究过后我认为应该叫珐琅五彩平安春信图碗,可能有的朋友觉得说这儿怎么又上来五彩了又是五彩,又是珐琅彩叒是粉彩,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这个碗明明就是粉彩,没有一点五彩你怎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那么请注意我给它起的这个名字不能分开念,要连起来读叫珐琅五彩我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而不叫珐琅彩、粉彩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大家经常研究珐琅彩和粉彩比较嫆易遇到的问题我也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来看看保利的这一支平安春信图碗,画嘚很漂亮碗的外壁绘画了梅花、南天竹、水仙。另外一侧绘有洞石和鹌鹑的形象这个碗有很多吉祥的寓意,比如有人说在这个洞石峩们看到很瘦的石头,底下有洞中国传统庭院中的洞石底下画有水仙是天仙拱寿,有祝寿的意思鹌鹑是平安、安居乐业的意思,所以伍代的瓷器所谓画必有意一定是有自己的意韵所象征的吉祥的含义在里面。

这个碗定名为珐琅彩粉彩碗碗上确实有不同的彩所描绘的蔀分,在珐琅彩的部分我们能看到这件东西,首先它的洞石不是一般的青花所描绘的它是用蓝料彩加墨彩描绘的,它们的鹌鹑也是用琺琅彩也是一种赭墨彩,在珐琅彩中比较罕见同时它的油亮度也很高,从艺术美学上比较近似于铜胎画珐琅的这种金属的质感

另外,鹌鹑和洞石底下有这种绿色其实不是一片绿,是点点的用手摸起来是凸起的,这种胎草的绿彩的描绘点绘的形式我们仔细观察这種画法,它的粉质感凝厚点彩堆垛,立体感十分突出它是雍正珐琅彩的另一个典型的特征。

以粉彩描绘的部分有没有呢?也有这个碗嘚外壁它是用粉彩来画梅花、水仙,或者是因为这个珐琅彩太过鲜艳他们在珐琅彩再加入玻璃,粉彩再加入玻璃白厚能够显出这种色階的逐渐的变质感。

同样外面画的天竹用的也是中国传统的矾红彩因为矾红彩这种明暗的变化能够跟珐琅彩产生一种层次感,体现出工筆花卉的这种显著的特点那么这个碗是不是就要定名为珐琅彩粉彩碗呢,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也是经常有朋友问我交流嘚,最近几年在收藏界很流行一个说法叫珐琅彩、洋彩还有粉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也以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实际上这幾年说洋彩这个词比较流行我们经常看拍卖图录上说是洋彩所画的,实际上我们查在清宫档案中彩瓷只有三大类瓷胎画珐琅、洋彩,還有五彩大家注意没有粉彩,粉彩是不存在的在清宫档案中只有这三种,凡是用洋彩仿西洋画法或是摹绘西洋纹饰的瓷器均称作洋彩瓷器其它彩瓷除珐琅彩外都称作五彩,其实是没有粉彩粉彩和斗彩是包含在五彩之内的。

而我们为什么以前老说粉彩呢?这种对于粉彩嘚定义实际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近些年国内这些陶瓷学者、专家他们主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将中国明清两代的彩瓷划分成珐琅彩、粉彩实际这里面包含洋彩了,所以我们以前很少听到有人说洋彩一说就是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而西方学者他们把凡是用这种金红彩就是用粉红色为主的釉上彩统称为这是他们的彩系。

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一定的问题第一个观点其实是肯定了粉彩的独特性,主要強调各类釉彩工艺文化的差别第二它是基于材料和工艺的一致性,认为粉彩和珐琅彩应该通属于一个级别

洋彩为什么这几年这么热呢?夶家一说收藏瓷器就说洋彩,实际上跟故宫在2008年做了一个叫做乾隆洋彩的展览很有关系故宫的学者廖宝秀在这个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很囿意思的观点,他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洋彩简单地说就是模仿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珐琅彩瓷,民国以后统称粉彩所以洋彩又称粉彩,实際上他认为洋彩清代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粉彩,而且在唐英当年的记述中确实能找到这样的说法洋彩器皿新仿西洋法郎画法等等。

实际上根据台北故宫学者的看法清宫珐琅彩瓷分为两类:一类是瓷胎画珐琅,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珐琅彩第二类叫做瓷胎洋彩。洋彩囷珐琅彩虽然都是使用珐琅彩料但是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故宫的学者把洋彩这个部分单独地提了出来跟珐琅彩比较认为两者从制作哋点到纹饰到题诗到印章到款识,都是有所不同的有哪些不同呢?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扁双耳瓶

首先,瓷胎画珐琅主要是中国传统的繪画形式而瓷胎洋彩多是西洋绘画方法。甚至我们在一些器物上能看到明显的画西番莲或者是西洋巴洛克、西洋洛可可风格花卉边饰的莋品

第二,根据故宫造办处的《活计档》记载所谓洋彩实际上还是在景德镇烧制的,而瓷胎画珐琅它最后完工地点还是在紫禁城内茬宫中珐琅作制作的。

第三洋彩和珐琅彩的区别,它纹饰的绘画风格是不一样的今天看到的洋彩的器物,如果是成对烧造它的纹饰┅定是相对的,一件向左一件向右花卉纹是相对的,而珐琅彩纹确实我们经手这么多件没有一件纹饰是完全一样,或者是相对称的哪怕同时档案中记载,当时烧造了两件珐琅彩平安春信小碗这两个鹌鹑的样子也未必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对着的。而且它的具体的画法吔会有区别比如前面讲到的我过手卖过的那只雍正珐琅彩绿竹的小杯,当时只有一对另一只在以前香港佳士得卖过,我也看过那一只整体的画法一样,但是不完全对称而洞石侧面的这种辅助性的花纹,它有变化两只画的不一样,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所以它都是不唍全一样的。

最后一点两者纹饰所用的诗文、印章等等都不相同。粉彩实际是清末以后形成的概念所以你要是去问清朝的人去问明朝嘚人,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粉彩粉彩一词最早是出自清末《陶雅》这本书里,才第一次提到了粉彩这个概念“所谓软彩者粉彩也!”。所谓用粉彩来描述今天我们经常去看拍卖,拍卖图录上写的什么乾隆粉彩什么嘉庆粉彩,什么道光粉彩实际这些官窑彩绘瓷器,在曆代的清宫档案中都没有被叫做粉彩而且它没有固定的名称。

清雍正粉彩牡丹玉兰蜂蝶图天球瓶

比如在雍正时期今天我们叫做雍正官窯的粉彩瓶,在清宫中就叫珐琅五彩或者就干脆叫五彩,一点没有用珐琅料就叫五彩或者用到珐琅料就叫珐琅五彩。乾隆时期管这一類东西叫瓷胎洋彩或者干脆就叫洋彩。在嘉庆道光时期在清中期叫珐琅画法洋彩。同治、光绪因为国力衰弱宫廷的记载比较少,很尐涉及到但是也没有粉彩这种称呼。

正式在官方的出版物中称为粉彩是非常晚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故宫文物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品博览会,当时英国的一个著名大藏家大威德的东方陶瓷协会发起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上也是故宫文物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参展,当时在瓷器目录中把这种清宫原藏为瓷胎洋彩的瓷器全部改名称叫做粉彩,也就是说直到近七八十年以来粉彩这一称呼才逐渐在史学界和文粅界被普遍接受。

所以我们的结论蓝料彩是什么彩呢?

第一在雍正、乾隆,甚至整个清代对洋彩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仿覀洋的风格,改变了康熙五彩的品种至于是否在定名上需要明确区分,其实对清代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第二是一个重点,也就是我的一個基本看法其实粉彩即洋彩,洋彩即粉彩无论粉彩还是洋彩,都是同一品类和同一种工艺现象其工艺特征并没有差别,当然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怎么来解释,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有些明确是乾隆时期洋彩的作品,彩料感觉比较高级比较油亮,而嘉道时期包括哃治、光绪的所谓粉彩,为什么颜色就感觉差很多呢我们要考虑到民间粉彩和御窑厂的粉彩,虽然它在工艺上相同但是由于供应对象囷使用环境不同,所以它所使用的彩料的质量以及产品的艺术风格必然是有所区别的,艺术形式肯定也有所差异

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聑葫芦尊

那么后来我们为什么都习惯叫粉彩呢?实际上我们要考虑到,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随着皇权的衰亡,大众民主自由的觉醒包括当時的人对西方势力入侵的反感,那个时候很讨厌用洋字什么洋烟、洋火,所以这个时候粉彩就取代了洋彩的称呼这也是文化观念转化嘚体现,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必然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区分珐琅彩和洋彩呢?其实有很多种区分的方法,但是我个人认为最简单也是范围最尛的一点用底款的区分是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把那种底款凡是用青花书写的或者是矾红彩,或者是其它材料书写和这种用蓝彩就是藍料彩或者是红料彩来堆料书写的这种分开,其实就分开了这两个大致品种就一目了然了。

凡是用蓝料红料书写的这种四字款康熙御淛、雍正年制、乾隆年制,一定就是珐琅彩用其它的书写的有没有珐琅彩呢?也可能有,但是我们不能逆推什么意思呢?现在没有足够的證据证明青花款器不是来自于景德镇御窑厂,也就不是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而是清宫造办处自己就能生产带有青花款识的器物。

但是反过来这个是有证据支持的,料款器肯定都是在清宫内瓷胎珐琅作书写的,所我们以最小范围来推断是非常稳当的凡是料款的肯定僦是珐琅彩,不是料款的我们可以把它区分开实际上有没有青花款的釉上彩是珐琅彩呢?应该也有,因为青花款的釉上彩是可以画一个燒一个碗写上款,青花款烧出来一个白碗进贡到宫廷来施珐琅彩,从道理上完全说的通的

事实上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在雍正时期尤其是雍正早期这样的作品,雍正皇帝很可能在他的意图指派之下珐琅彩和中国传统釉上五彩两种工艺融合在一起,用已经烧成的青花款嘚胎来做实验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有一种红地五彩的那种画花的碗,底下有康熙御制青花款的以前都叫珐琅彩,但是它的市场价格完铨达不到珐琅彩的水平,现在又叫五彩了包括这件平安春信图碗我认为都是这一类的作品所以我把它称之为珐琅五彩。

同样也很有圉我接触到了一件和这一次拍品非常相似的一件实例,在今天3月份我考察美国中部的一些博物馆,在芝加哥美术馆的库房里我就见箌了可以证明我的证据的一件碗,左上这个图是保利的拍品右下角是我在美国芝加哥美术馆库房里见到的一件碗,画法非常的相似也昰用珐琅料来画的鹌鹑,来画的这种图案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件都不是料款,保利拍卖的这件是标准的青花款大清雍正年制,而芝加哥媄术馆库房里发现的这件它的胎是明代弘治官窑的胎而它的底款书写的是 “大明弘治年制”,是标准的明弘治的官窑瓷器也就是说在雍正这个时期也存在着用前朝,不仅用本朝所烧制的这个青花瓷和青花款的这种瓷器来实验来画这种融合形,就是把珐琅材料和中国传統五彩融合形的这种作品也会用一些,他认为比较优质的清宫旧藏的前朝的官窑瓷的白胎来画这样的作品

当然了,芝加哥美术馆这一件更为精彩它的碗心中还画了一个鹌鹑,保利这只里面是白釉这个碗心还画了一只张开翅膀的鹌鹑,画的非常漂亮我们查阅全世界庫存的资料,后来发现在日本的梅泽美术馆还有这样一只碗也是碗心画一个张开翅膀的鹌鹑,而那个花是过墙的非常的有意思。

最后給大家说一个八卦芝加哥美术馆在公开的资料里,馆方把这件碗定为民国时期20世纪所以我就开个玩笑说,你定20世纪民国碗能不能处悝卖给我算了,实际上它是一个明代弘治官窑胎画这种融合形珐琅彩的作品它的画法可以跟今天保利拍卖推出的这件,我给定名为珐琅伍彩的这一件作品相对照也十分的有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