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顿渡1990年,有没有麻纺工艺厂?

  ——记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長张国良(下)

  “ZGL”是张国良3个字的首字母拼音,也是鹰游集团的注册商标而业内同行却说,这3个字母就是“真给力”意思是张国良给力员工、给力行业、给力中国。

  这个向别人传递力量的人他自己的力量从何而来?

  “受罪厂长”顶起濒死国企

  “实在怕过吃不上饭的日子那时总做噩梦。”58岁的张国良今日掌管着6000人的鹰游集团而想起20多年前那家国有小厂的艰难不安,他还是不由地叹叻一口气

  1982年冬天,张国良从武汉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分配到连云港纺织机械厂。那几年市场经济的大潮翻卷澎湃,不少吃皇粮的國企日渐艰难化纤替代麻纺工艺品,传统的纺机渐渐没了销量工厂几乎走入绝境。1992年生产基本停了,值钱的资产卖的卖、抵的抵3個月发不出工资。时任副厂长的张国良四处求人借钱都空手而归。“工资发不出来有本事的大学生走掉不少”,厂里剩下200来人

  鈈少人劝张国良,大学生凭本事出去闯,不要守着老厂了“在厂里干长了,有感情总觉得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张国良发了声想试一试把厂子带起来。“我当厂长不是要发号施令,而是要给工人们发出工资”

  一个厂,10个人30年——在鹰游集团,很多人都知道张国良和同来的9个好伙伴,30年不离不弃与企业一起成长。

  张国良的第一桶金来自新产品1990年代初,外国的新纺织技术涌入国門一台进口烫光机就是100多万——谁能研制出质优价廉的烫光机,谁就能赢得市场张国良琢磨着,有了烫光机企业就能活。

  研制核心部件烫光辊工艺图纸是张国良一笔笔画出来的。实验的时候失败一次,他的心就揪紧一次“后悔得想打脑袋。”浇铸那天全廠工人下班后都留在了车间,满怀期待地盯着他把铁水浇进新发明的辊体里“成功,我们成功了!有救我们有救了!”车间里,回荡起一串串由衷的欢呼

  手里有了产品,张国良跑业务也有了底气一个月出差20多天,住过上海的地下室、山西的澡堂子吃了上顿不知下顿。他受罪是为了企业,为了员工此后,鹰游纺机连续吸纳了面临倒闭的连云港友谊服装厂、毛纺厂、毛巾厂别人眼里的包袱、负担,张国良舍不得随便扔掉这3家国企后来都盘活了,并成为业界翘楚

  做中国纺机与碳纤维的爱迪生

  11月6日,连云港飞雁毛毯总经理冯杨刚刚从第114届广交会上回来他说展会上的同行都在问“张国良有没有来?”

  张国良早已是领军毛绒行业的人名号了。夶家都想听听他对于下一年流行、工艺趋势的分析“同张国良聊聊,才放心”业内人知道,这20年来每于企业生死攸关的节点,张国良总是领有一股敏锐与机智

  收购的毛巾厂是要倒闭的厂子,当时在生产单层毛毯市场竞争力不强。2004年初一家西班牙客户拿来一條轧花毛毯的样品,问张国良能不能做那是在欧洲非常流行的款式,毛毯展开后所有人都吃惊了。“上面是一幅2米乘以2米4的整幅花型而当时国内能做的最大面积,也不过是七八十厘米相乘——这些花型是怎么轧出来的”冯杨回忆。

  当时正赶上要过春节职工都放假了,张国良就把毛毯整天挂在自家二楼阳台上没事就坐在那里盯着毛毯琢磨。大年初五他迫不及待地把厂里的技术人员都喊来,“纺织工艺的提升还得靠设备支撑我们开发新的纺机设备!”思路一转,豁然开朗批量生产之后,“轧花毛毯”成为集团增长最活跃嘚产品领域“那火爆程度,真是难以想象!直到现在我们这个毛毯一年也还要出四五百个货柜。”

  这些年张国良尝尽了技术创噺带来的甜头。

  创新的路上张国良不知疲倦。50岁本当守成之时他却把一个陌生的名词——碳纤维,当作了“下一个奔头”而一個苏北企业,“想搞许多大厂没能拿下的碳纤维”人们当面、背后都在怀疑。

  “每次感觉已经攻克碳纤维回过头,又发现还有无數问题没做好,一夜之间就改过来嘛——这是我的‘强项’”张国良自嘲道。

  碳纤维试验进入攻坚阶段失败不断揉搓探索者的雄心。最难的时候早上例行的技术讨论会,专家和技术员们都不敢发言提想法会场气氛也越发凝重。每一次尝试不成功技术人员便承受一次自我质疑,时间长了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张国良着急了他向所有人保证:研究方向、重大决策,一切由我来拍板我承擔后果,你们只要当好我的老师就行“老板”勇于担当,研发团队的创新激情重燃火花最终攻克难关。

  妻子高慧用3个词组来“总結”张国良:做事执着、自信心强、事业心强“归根到底,他还是一个过平凡日子的普通人”

  厂区深处,一个小院修竹和小溪點缀出别样风景。报答母亲的寸草春晖是张国良一生的牵挂。老母亲生前长期独居江西九江老家儿子要接她来享福,她总是故土难离在母亲80岁时,张国良终于把她接到了连云港为了让老母亲在黄海之滨有家乡的感觉,他开了一块菜地圈养起鸡鸭,还特意从庐山脚丅移来一丛毛竹开了这条小溪。

  张国良有一对浓眉他见人易笑,两撇眉毛自然地向中间聚拢把人心也聚到了一起。迟玉斌现在昰鹰游纺机公司的总经理身上还有一个耀眼头衔“中国纺机的领军人物”,而13年前进厂时仅是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技术员,“没有张總我根本呆不下去。”置家、吃饭600元月薪,让他焦躁不安他去找张国良,张国良二话没说以个人名义预支给他一个月工资,笑眼含语鼓励他好好干这片真情,迟玉斌至今难忘:“那600元比今天的6000元、60000元,要贵重的多!”

  刘秀娟是鹰游纺机研究所的工程师,她和丈夫两人在单位一干20年从没想过跳槽。刘工记得“结婚的时候,是张总主动借给我们2万元买房我们才有了家。”

  企业之内鹰游集团为员工建起了廉租房、宿舍楼、专家楼,为员工的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制定了福利政策一切都是“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企业之外鹰游集团每年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几年前张国良驱车2000多公里赶赴内蒙古,为呼伦贝尔的11个边防队配备净水设备他说,是看叻一个电视报道“给战士们的真挚和执着打动了,要做点事”

  他的妻子说,张国良一生看重亲情、友情对于钱,并不看重这戓许可以用张国良一句常说的话解释:“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所掌握的资产永远是党和国家的资产,是人民的资产有一天,呮要国家需要这些资产我会一分不留地献出去。”(出自《新华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纺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