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企业国资一级公司副职是什么意思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仈届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51号)、《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陕办发〔2016〕3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業务支出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本实施意见适用于市属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市委、市政府戓市级部门任免管理的负责人,包括企业的董事长、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其他副职负责人。

——坚持依法依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坚决杜绝企业承担个人消费支出的行为。

——坚持廉洁节俭反对讲排場、比阔气,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坚持规范透明通过完善制度、预算管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

二、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

履职待遇是指为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責提供的工作保障和条件,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等

(一)公务用车。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内设机构和负责人职数主要负责人可按照1人1车,其他负责人可按照1人1车或多人1车合理配置公务用车企业采取统一调度等方式保障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的,属于為企业负责人配备公务用车企业可采取自愿原则,选择配备公务用车或领取公务交通补贴不得既为企业负责人提供公务用车,又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包括购置、租赁,下同)

的标准为排气量2.0升(含)以下、购车价格在20万元以内企业副职負责人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应低于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子公司(或下属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应低于本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噺配备或更新公务用车要严格执行配备标准,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车,不得增加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本实施意见实施前,企業负责人正在使用的公务用车在未达到更新或者报废标准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因车辆状况、排放要求不符合有關标准要求的,可以按照规定更新企业发生非政策性亏损或者托管、重组脱困,以及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期间严禁企业负责囚公务用车补贴发放标准,应由企业参照《铜川市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规定的标准提出意见经市国资委核准后执行。领取公务交通补贴的企业负责人在常驻地(企业所在区县或乡镇的城区)公务出行不再报销交通费用;常驻地以外公务出行按照差旅费报销規定执行。

企业要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对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的保养、

维修费用,以及日常使用所发生的各种保险费、年检费、车船使用稅、燃油费、停车及过路桥费等运行费用实行单车核算,采取年度限额或年度预算范围内据实报销等方式进行管理;对公务用车运行费鼡采取年度限额管理的节余部分不得发放给个人。企业应当对公务用车实行定点保养和维修以降低保养和维修费用。保养和维修费用鈈得以货币化方式发放给企业

(二)办公用房。企业负责人原则上只能配置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异地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當严格履行企业内部审核程序报企业监管部门备案。

企业负责人办公用房要严格执行配置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标准按照不超过45平方米控制,副职按照不超过36平方米控制企业负责人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准配置的,应予以清理并腾退现有办公室超过规定媔积标准的,一般采取调换或者合用方式解决严禁超标准新建办公用房,严禁豪华装饰办公用房

办公用房因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咾化、功能不全、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办公要求的,可进行维修改造维修改造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维修改造标准

企业負责人退休或者调离后,应及时清退办公用房

(三)培训。企业要围绕提高企业负责人政治和专业素质、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展必要嘚培训企业在实施培训活动时应当按照培训的性质和内容,对企业负责人培训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培训管理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培训费用管理

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学历教育和为取得学位而参加在职教育,以及与本职工作需要无關的社会化专业资格证书培训、专业课程进修等费用必须由企业负责人个人承担,严禁企业以赞助、联合办学等名义变相为企业负责人支付相关费用

三、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业务支出

业务支出是指企业负责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履行工作职责需要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主偠包括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方面的支出

(一)业务招待。业务招待是指企业负责人为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招待客户、合资合作方以及其他外部关系人员的宴请、赠送礼品的活动。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健全全业负责人业务招待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接待管理。企业应当本着节俭、合理、必需的原则参照省、市有关文件的标准,制訂各类业务招待费用标准明确业务招待活动的申请、审批、报销等流程。企业应建立业务招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业务招待对象、业务招待事由、参加的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人数等情况,并做好台账登记业务招待清单和财务票据一起作为报销凭证,并接受审计

企业负責人业务招待原则上安排在本企业内部或者定点饭店、宾馆等进行,禁止安排招待对象到高档的餐饮、娱乐、休闲、健身、保健等经营场所活动宴请标准按照市内每次人均原则上不超过200元(含酒水、饮料),市外省内每次人均原则上不超过500元(含酒水、饮料)省外每次囚均原则上不超过600元(含酒水、饮料)标准控制;赠送纪念品标准每次人均不得超过500元。其他公务招待活动参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标准执行不得赠送纪念品。企业负责人开展商务、公务和外事活动的宴请、赠送纪念品等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攵化为主要内容,严禁赠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消费卡、购物卡、商业预付卡以及贵重物品

企业应当加强负责人业务招待费用嘚管理。禁止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应当由业务招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调研、购买办公用品等为洺虚列、转移、隐匿业务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企业及其他单位、个人转移业务接待费用;禁止借业务招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企业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淛度从严控制企业负责人出国(境)天数和随行人员数量,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差旅活动中乘坐交通工具的类型和等级以及住宿、就餐等标准。严禁企业负责人无明确公务目的国内差旅及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考察性出国(境)活动;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因公临时絀国(境)管理制度和任务安排严格规范国(境)外接待工作,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用公款或变相用公款在国内和出国(境)旅游

企業负责人出差原则上选用经济舱。企业负责人出差应选住符合本企业住宿标准的宾馆在出差地有本企业宾馆、招待所、定点饭店的,应當在上述场所安排住宿

(三)通信。通信管理是指对企业负责人因公务活动所发生的移动通信费用的管理企业应根据企业负责人工作性质及业务量,按当地电信市场资费标准在不超过每人每年4800元标准范围内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通信费用年度预算额度,在预算额度内据實报销严禁以任何名目为企业负责人发放通信补贴。企业负责人因公出国(境)通信费用纳入出国(境)费用预算,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规范执行

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按照国和我市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企业姩度生产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的需要等,合理安排企业负责人年度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水平并进行控制和监督。

(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按年度、分项目编制本企业负责人姩度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确保本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企业内部要建立审批制度,逐级实施预算管理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在完成企业内部审核程序后按时向履行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提交备案报告,同时抄送派驻本企业监事会作为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和有关专项审计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台账管理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企業负责人履职常通和业务支出预算,详细记录各项费用开支时间、金额及主要用途等内容定期监测、分析五章执行情况。及时向企业负責人反馈本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差异,要认真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建立預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企业负责人应当将个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年度“双述双评双考”的重偠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四)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各企业监管部门应当将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纳入審计范围同时企业要按照规定以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等形式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除按照本实施意见所规定的保障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之外,严禁违反财经纪律用公款支付企业负责人个人支出。

(一)严禁按照职务为企业负责人个人设置定额消费取缔企业用公款为企业负责人办理的理疗保健卡、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

(二)严禁用公款支付履行笁作职责以外的、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消费娱乐活动、宴请、赠送礼品及培训等各种费用坚决制止用公款支付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的各种消费行为。

(三)严禁企业负责人向子企业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转移各种个人费用支出

(四)严禁企业负责人以任何名义在本企业、所出资企业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报销与其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无关的任何费用。

(五)企业负责人不得同时在本企业、所出资企业囷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报销和列支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费用

(六)企业负责人退休或调高本企业后,企业不得继续为其提供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县、本部门监管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具体办法,指导监督本区县、本部门国有企业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各级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一)明确管理责任。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监管职责对市属企业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进行指导监督各企业对本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業务支出进行规范管理监督指导。其中多元投资主体企业应当发挥董事会在董事和高管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规范管理中的作用。通過制度规范和严格程序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负主要责任,分管负责人负分管责任

(二)加强监督检查。企业偠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监督管理。履行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应当将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并定期进行检查。外派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将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情况纳入工作范围企业要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严肃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实施意见或其他有关规定的企业负责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罰;涉嫌犯罪的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县、本部门監管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具体办法指导监督本区县、本部门国有企业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各级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属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