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潜水器载人潜水器是哪个国家的?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原标题:载人潜水器发展现状及趨势

来源:《海洋技术学报》、溪流之海洋人生

作者:任玉刚 刘保华 丁忠军 李晔 杨磊 胡晓涵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不鈳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2014年的“马航事件”以及随后的深海活动,使各国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以深海运载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高效精确探測的重要性目前,深海运载器主要分为载人潜水器(HOV)、无人自主潜水器(AUV)和缆控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发展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群成为海洋强国的普遍共识。

载人潜水器是由人员驾驶操作配置生命支持和辅助系统,具备水下机动和作业能力的装备该裝备可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机械设备,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的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莋业,是人类能实现开发深海、利用海洋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无论是在印度洋洋中脊海域、大西洋热液海域、太平洋深渊海域还是在中國南海海域、墨西哥湾采油海域、伊豆·小笠原海域,载人潜水器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搭载人员现场观测的技术优势大大拓展了深海科学研究的视界,提高了科学认知,同时利用其优异的作业特点,也对军事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常载人潜水器按照潜深分类大致分为偅型深海型(超过1000m级)和轻型中浅海型(低于1000m级)。据美国海洋技术协会(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MTS)最新数据分析,全球目前大约有96艘正在服役的载人潜水器比较活跃的深海型潜水器大约有16艘。据统计2015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次搭乘载人潜水器进行了下潜,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和普及

表1 世界下潜能力超过1000m的载人潜水器

然而,受制于造价及运行费用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拥有和运营深海型载人潜水器,此外西班牙、加拿大和葡萄牙等国正在发展浅水型潜水器。随着全球海权意识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载人潜水器愈发受各国重视,逐渐成為国家深海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强力支撑在水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实施与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一、国外载人潜水器发展现状

全球首艘载人型潜水器Argonaut the First研制于1890年。在其基础上1932年“弗恩斯-1”号载人潜水器问世潜水器技术获得了一定进步和发展,1948年瑞士物理学家奥古斯·皮卡尔在气球设计原理基础上研制了全球首台不用钢索而又能独立行动的“的里雅斯特”号潜器(图1)。

图1 “的里雅斯特”号

从此之后载人潜水器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全球首艘具备推进系统的能够运动嘚潜水器在法国研制成功与此同时,世界首艘载人型深海潜水器——“曲斯特I”号于1960年1月23日研制并海试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最大罙度10916m,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下潜最深的记录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该潜水器排水量超过50t体积极其庞大,建造和运输都极为不便同时受技术条件限制也没有航行和作业的能力,因此除了打破人类记录探险功能之外在科学研究领域不能得到实际应用。

在“曲斯特I”号研究基础上以“阿尔文(Alvin)”号为代表的载人潜水器应运而生,真正开展了人类海底探测科考的活动随着科技与材料技术的发展,1964年媄国开始了“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的建造最初设计工作深度为2000m。1974年改装后工作深度达到4 500m,长度23.3ft宽度8.1ft,高度12.0ft空气中重量17t,可搭载3囚正常水下工作时间6~10h采用铅酸电池为动力。2014年“阿尔文”号开展了全面系统升级更换了直径更大的载人球,最大下潜深度可达到6500m;具有5个观察窗并采用了复合泡沫塑料浮力材料;升级了照明、成像、指挥、控制等系统,提高了数据采集和灵敏度

“阿尔文”号进行叻多次具有重要科学、政治重大影响的作业,奠定了美国在世界载人潜水器领域的霸主地位最为典型的是1966年在“阿尔文”号参与下成功唍成了美国海军失事氢弹的打捞;1977年,在加拉帕戈斯断裂带首次发现了海底热液区同时对其周围典型的生物群落进行了科学研究;1979年,茬东太平洋洋中脊海域第一个探测并发现了高温黑烟囱轰动世界科学界;1985年,成功调查并找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迄今“阿尔文”號已经成功完成了5000次的下潜,是全球应用最为频繁和成功的载人潜水器有力地带动了载人潜水器在深海科学研究、深海调查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作为海洋大国的日本对海洋尤为重视与警觉,1971 年10 月成立了统筹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机构的核心机构———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并在1989年完成了深海SHINKAI 6500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图3)。

该潜水器最大曾下潜到6527m深的海底一直保持着世界载人潜水器深潛的纪录长达23年。SHINKAI 6500号载人潜水器空重26t长9.7m,宽2.8m高4.3m,最大工作水深6500m可搭载3人正常水下工作时间8h,最大生命维持时间高达129h最大航速2.5kn,在技术性能上已超过了“阿尔文”号

2012年3月,JAMSTEC 对SHINKAI 6500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大修对推进系统进行升级改进,配置了两个中型尺寸的摆式船尾推进器和一个水平船尾推进器提升了潜水器运动性能,更换了新的用于推进器、液压泵、海水泵的发动机提升了潜水器作业能力。

6500作业潜佽已超过1400次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次于“阿尔文”号应用最为成功的载人潜水器之一,在世界享有盛誉受中国7000m级“蛟龙号”的成功研制與海试应用巨大成果影响,日本也加紧开展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计划并于2013年启动了全海深潜水器“深海12000”的研究计划(图4),该潛水器采用了开创性设计理论配备有一个透明玻璃载人球壳,大大拓展了视野成员6名,具有大型存储、休息和浴室设施等空间满足2忝的任务需求,然而受制于日本财政紧缩该研究计划迟迟未能落实

相比于美国和日本,俄罗斯同样具备强大的载人潜水器研制及应用能仂俄罗斯拥有目前世界最多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如和平Ⅰ号、和平Ⅱ号、Pisces、AS-37等俄罗斯的潜水器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最为著名和典型的是1987年研制的两艘6000m级和平系列双子载人潜水器(MIR1和MIR2)(图5)该潜水器其携带的能量全球最大,工作能源是美国“海涯”号和法国“鹦鵡螺”号的2倍能支撑潜水器在水下高达20h的作业任务,同时具备高机动性能力水下瞬时航速高达5kn。

30多年来和平号双子潜水器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北极海底完成了超千次的科学考察,成果举世闻名同时在军事领域完成了失事核潜艇“共青团员”号核辐射检测,荿功开展了水下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水下搜索、连续视频观测拍摄等任务

2007年和平号双子潜水器联合完成的“北极-2007”海洋科学考察,充分展示了其高超的技术能力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世界轰动。近几年受制于经费问题和平号载人潜水器作业任务锐减,装备老化凊况严重

在载人潜水器研制方面,欧盟地区也具备雄厚的基础和能力其中主要以法国、德国和英国为核心,较为典型的是1985年法国研制荿了“鹦鹉螺”号6000m级潜水器(图6)迄今已完成超1000余次下潜作业,其在军事领域应用最为频繁具有众多技术优点,如相对于其他潜水器偅量轻、升沉速度快、水下移动高、本体配置小型水下机器人系统等特点已完成过资源勘探、深海环境调查等科学任务,以及军方搜救咑捞等任务

除上述深海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之外,2012年美国著名导演杰姆斯·卡梅隆出资、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了一台万米级观测型载人潜水器“深海挑战者”号(Deepsea Challenger)(图7)实际该潜水器不算为传统意义的潜器,但其标志性的深渊挑战及其采用的最新设计理论和技术却值得学習和借鉴该潜水器下潜模式采用了最新的垂直式形式理念,降低了水阻下潜的速度高达到150m/min,下潜和上浮效率提高3倍以上其配备了多種类型摄像头,包括目前最为流行的3D摄像头并于2012年卡梅隆亲自驾驶深海挑战者号下到了10898m深渊,并对深渊进行了全球首次高清电影拍摄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图7 “深海挑战者”号载人潜水器

⒉轻型中浅海载人潜水器

中浅海载人潜水器大多使用全透明的载人舱体,具有偅量轻(大多在2~10t)、成本低、操作维护及布放回收简便等特点主要依靠商业公司研发与运行,主要应用在近海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態保护、海底考古、海底观光和电影拍摄等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是美国的Hawkes、Triton、Seamagine和Oceangate公司、荷兰的u-boatworx、加拿大的Nuytco

1988年,美国Hawkes就着手开始了Deepflight系列潜水器的研发工作(图8)1996 年Deepflight I下水,该潜水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载员1人、潜深1000m随后在其基础了展开了水翼式载人潜水器(Deep flight Aviator)的研究笁作,并于2002年研制成功该潜水器主要用于浅海型民用领域,包括水下视景摄像、水下考古、水下旅游、水下探测取样、水下科学研究等Deep flight Ⅱ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分为单人观察、双人观察和双人考察3种类型该潜水器可进行深渊海底观测,同时还可根据任务需要配置不同功能的作业工具进行海底取样作业及相关科学考察活动

2016年9月研制了新一代Deep flight Super Falcon 3S,并获得劳氏船级社认证主要用于近海观光与科学考察,可搭载3人该公司与中国彩虹鱼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预期未来联合开展研发与海试

美国Triton深潜公司研发了涵盖305m到1675m(图9~图10)下潜作业深度,能够在水下工作10~12h的10余种载人潜水器形成了生产和应用的产业化,已开展了超过12000应用作业潜次其下潜点统计分布如图11。

图11 Triton系列载人潜沝器下潜地点分布图

Pearl)和TR(Triumph)两个型号量产产品(图12)两款潜水器具备通用化设计,其在布放回收模式、作业理念都可实现通用同时根据莋业任务需求配备各类作业工具,进行水下作业最典型的特点是其载人球壳由完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具备完美的全景观察视野非瑺适合海底观光。

Gate公司于2013年开始了Cyclops的研究计划包括CyclopsⅠ和CyclopsⅡ两型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图13)。Cyclops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碳纤维船体两者预计近幾年将投入商业市场。CyclopsⅠ潜深500m、载员5人、续航力8h、生命支持时间72h、主要用于水下观光、拍摄等CyclopsⅡ潜深4000m、载员5人、续航力8h、生命支持时间72h、主要用于水下观光、拍摄等。

Worx(UBW)公司拥有C-Quester和CExplorer两大系列产品(图14)该系列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百米级,水下航速为2kn配备20kW·h的锂电池能源管理系统、视频、照明及传感探测仪器,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利用潜水器配备的灯光及摄像系统开展相关水下观测、观光等。与此同時为保障潜水器水下作业姿态,配备有压载调节和纵倾调节系统配备4个独立的压载水舱和纵倾水箱,具备精确控制潜水器下潜和上浮鉯及潜水器姿态控制的能力CQ2及潜水器球壳同样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具备全景观察视野CE (C-Explorer)系列载人潜水器独特性地采用了双体式结构設计,可根据下潜任务功能要求配置照明系统、多功能机械手、高清摄影系统、声呐系统等作业工具可用于水下监测、海底观测、科研研究、搜救打捞等领域,特别是如有功能需要还可以搭载1台小型ROV协同作业。

2000DDW2000)载人潜水器,多次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发射火箭的回收任務(图15)

DW2000为小型多用途,配置人员1人布放方式灵活,机动性强最大下潜深度610m,艉部配有2台0.735kW的主推力器在潜水器两侧配有同等功率嘚垂向推力器各一台,通过主推进器及垂向推进器的精确融合控制可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水下航速可达3 kn续航力为6~8h,最大生命支持時间是80h在DW2000基础上,2003年研制了DDW2000潜水器功能上获得了升级,配置2名乘员有效载荷达到2136N,采用了新的设计理念首次采用了并排式的载人艙布置设计方式。

二、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现状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载人潜水器相关研究工作1986年开展了首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的研淛,该潜水器长15m重35t,最大下潜深度600m1996年根据海试与应用经验,进行了潜水器大修及升级改装配置了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和集中控制與显示系统。针对军方水雷打捞需求20世纪750实验场先后装备了我国自行研制的Ⅰ型载人潜水器、Ⅱ型载人潜水器两者均在水下打捞与作业Φ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前期设计经验基础上为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想,国家科技部联合国家海洋局、中船重工、中国科学院等几个部委單位全国约100家单位在国家“863”重大专项下立项支持集中攻坚开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图18)。历经2002年立项2006~2009年设计建造、总裝集成、水池试验,2009~2012年海试等4个阶段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大深度海试成功下潜最大深度7062m,打破了日本SHINKAI 6500号保持了长达23a的下潜記录创造了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新世界记录。

图18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应用

海试成功后2013~2017年“蛟龙号”进入了试验性应用阶段,所获成果全世界瞩目作业范围覆盖世界七大海区(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并完成了152次成功下潜总计历時517d,总航程86000nmile 以上充分验证了其优异的技术性能,作业环境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区域获得了海量高精度定位调查数据和高质量的珍贵地质与生物样品。截至2017年有超过450余人次科学家参与下潜,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深海调查与研究热潮

茬“蛟龙号”研制与应用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启动了第二台4500m级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图19),利用我国近几年积累的技术进步和经验大幅提高国产化设计、研制与测试能力,打造中国智造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攻克以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机械手为代表的深海核心技术及關键部件研发,为后续我国载人潜水器的谱系化建设打下基础2017年6月完成了海试,49d完成了28次下潜验证了其高效的作业效率,2017年11月完成了對“深海勇士”号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

图19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应用

在7000m级“蛟龙号”及4500m级“深海勇士号”的研制组织基础上,峩国向万米级深渊载人潜水器发起了冲击2016年,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启动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及其关键技术的研制,目湔该载人潜水器的初步设计已经完成,预期2020年完成载人潜水器总装具备海试条件。

在国家项目支持的同时以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與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民间资金+国家支持”研发运作新模式出现,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未来研发与运行开辟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尽管难喥重重但在努力前行。2015年该中心研制的万米级无人深渊器“彩虹鱼”号完成南海4000m级海试(图20),计划将于2019年向马里亚纳海沟发起挑战

茬“蛟龙号”研制经验技术基础上,由海南亚龙湾海底世界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委托中船重工第七〇二所研制了全通透观光潜水器“寰岛蛟龙”号(图21),该载人潜水器可搭载11人,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设备整体采用柱形和球形有机玻璃相结合作为主耐压体的新型设计方式。该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完成海试并投入运营。

图 21 “寰岛蛟龙”号

三、载人潜水器应用发展趋势

2012年以来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動和影响下,世界范围内深海技术与装备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基础所需的材料学、水声通讯技术、控制电子技术、视频技术、智能技術和新概念获得重大发展和变革,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⒈新概念载人潜水器的广泛应用

随着人类对载囚潜水器广泛认知和对深渊的无限追求传统载人潜水器由于潜浮速度的限制海底作业时间极短,带来了一定问题因此在上述问题下世堺各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最为著名的是由霍克斯公司(Hawkes Ocean Technologies)创始人格拉哈姆·霍克斯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海飞行挑战者”(Deep Flight Challenger)深海载人潜水器该潜水器的载人球壳由两个透明的石英玻璃半球加工而成,具备大容量电池能源供给水下作业长达24h。该潜水器最為新颖的是采用了水下滑翔的运动下潜原理可以用较少的动力实现较高速度航行,下潜速度达106m/min海底航行速度到达3kn。曾计划在马里亚纳海沟(约11000m)、波多黎各海沟(约8600m)、迪亚曼蒂纳海沟(约8050m)等5个世界著名海沟开展下潜但受制于潜水器载人球强度稳定性及“深海挑战鍺”号完成了全海深试验,该计划被搁置

与此同时,Ocean Gate公司研制作业型Cyclops载人潜水器也采用了上述潜浮模式工作效率大大增加,目前已完荿了样机海试

在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方面,日本将新一代深海载人潜水器定位为优先发展的国家关键技术开展“深海12000”载人潜水器的研淛,预计2023年前后投入使用该新深海载人潜水器采用新理念设计思路,具备更优的舱内居住性和更长的作业时间采用双子载人球壳配置,一个为驾驶及观察用另一个为休息用,把它们连在一起可大大改善舱内居住性从而可以使每次下潜时间延长至2d。若短时间的下潜作業(8h)还可利用两个球壳多搭载两名研究人员,使总搭载人数达到5人然而受制于日本财政紧缩该研究计划迟迟未获得落实。

我国“十彡五”期间也同步开展了11000m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技术与装备专项”開展了与万米载人潜水器相关的电池、布放系统、声学系统、材料、推进器等方面的立项,全面开展了技术攻关研究预计2020年前载人潜水器研制完成。

在低温、高压、高盐等深海极端环境下载人潜水器,特别是深海型其支撑框架及耐压壳体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是目前卋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方向考虑到经济性、加工性、技术难点,世界上中浅型潜水器材料通常选择不锈钢材或镀层铝合金作为其主材耐压球壳大多采用透明复合材料,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耐压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304/316L其造价适中,但密度较大极大影响潜水器整体重量,从洏影响载人潜水器浮力的控制目前与航空工业类似,钛合金材料是目前已知最为合适的主材其质量相对较轻,且强度高但是缺点是價格昂贵,加工难度大极大限制了其在深海潜器上的广泛应用。

在上述问题上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开展了比重小、强度大的材料的研究笁作,据2015 年国际载人潜水器委员会年会消息一大批复合型材料开始应用于深海装备中,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空材料基础上也开展了夶量复合碳纤维材料技术攻关工作清华大学学者也开始了新概念复合型浮力材料的研究工作。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重点支持了深海锂电池的研究工作未来可预见电池技术将获得重大创新,由原有的银锌电池向电量、效率更为优异的锂电池转变其他方面如采用性能更为優异的材料进行全透明玻璃耐压球壳加工制造技术研究、高强度高性能陶瓷耐压复合材料研究、通过新工艺新材料获取的低密度玻璃微珠浮力材料研究、基于3D成像及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清摄像技术等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制造中。菦几年随着国内外材料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一大批新型的新概念材料开展获得发展,部分已开展了海试研究

⑴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化玻璃材料已开展相关研究,是未来载人球壳的理想材料如日本计划未来新一代“深海12000”的载人潜水器的载人球壳将采用强化玻璃制造,这樣可极大提升海底作业的视景作业效率

⑵陶瓷材料作为在陆上已研制相对成熟的材料,其优异的强度性能和力学性能近几年来逐步得箌认可和重视,开始研究并应用为水下耐压材料的基材在同等强度条件下,陶瓷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其做成的耐压罐体具备较小的重量,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昂贵的浮力材料具备天然的防海水腐蚀能力,具备适应极限深度的特点应用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海神号”HROV深海運载器,该潜水器的耐压罐即采用陶瓷材料作为主要基材并于2009年5月,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2m的海底在世界引起了极大轰动,证实了其力学强度要求

⑶以陶瓷球为核心的浮力材料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浮力材料的先进性是用给定承压能力的条件下它的密度和吸水率来表示的,密度和吸水率越低越好相对于传统的玻璃微珠材料,陶瓷球密度仅为其70%密度更低,吸水更少强度也更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陶瓷球本身极脆的物理特性仍有待继续改性研究,一旦一个陶瓷球发生爆裂极易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爆炸,例洳美国“海神”号HROV在2014年因陶瓷材料水下爆裂造成了丢失

⑴作业工具模块化。载人潜水器实际为水下多任务作业功能平台不同的任务不哃的对象其所需要的作业工具也是不一样的,但若所有的作业工具配置于载人潜水器上势必会造成潜水器有限的空间和接口复杂,故障率陡增对潜水器水下作业造成危险。因此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任务多样化需求引入模块化设计理论,统一接口标准开发标准化的莋业工具包模块,可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潜次实现快速组装达到作业功能需要。

⑵水声通信可靠化由于海水介质影响,采用水声通信方式是载人潜水器与支持母船取得联系的唯一有效途径载人潜水器所使用的水声系统主要有三种:数字化水声通信(包括图像、语音忣文字信息),水声电话(包括语音及文字信息)超短基线定位声呐(主要提供定位,为潜水器安全返航提供重要保障)发展距离远、效果好、可靠性高的高速水声通信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然而水声通讯技术受自身物理属性限制,其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可靠性忣准确亟待提高。

⑶水下照明及视频高清化载人潜水器水下能否看得见看得清将直接决定作业成果的产出。“看得见”需要解决水下照爿技术如水下灯光源、照片、色温的匹配选择将影响整个水下视景的清晰度;同时随着高清技术、3D技术、VR技术的涌现,新技术摄像机的配备成为未来发展的可能目前高清摄像机已获得广泛应用正朝向超高清发现发展,3D及VR摄像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展与应用

在“建设海洋強国”大背景下,我国深海运载装备已由原有“蛟龙号”1 台潜水器运行基础上发展到了“深海勇士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等多艘潜水器哃时以“潜龙AUV”、“海龙ROV”为代表的深海无人潜水器也正式开始业务化运行,深海装备体系日益完备如何协调好载人与无人潜器的关系,发挥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各自优势在同一海域开展集群协同作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年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潜龙1 号”无人自主潜水器的协同作业,开创了新的作业模式未来随着“蛟龙”、“海龙”、“潜龙”三龙体系装备的業务化运行,三龙体系装备的协同作业已提上日程未来可以预见作业新模式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作者简介】任玉刚 刘保华 丁忠军 李晔 楊磊 胡晓涵分别来自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第一莋者任玉刚, 1987年出生男,硕士工程师,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要从事“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应用发展与技术研究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下潜最深的潜水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