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有人厌恶这种生死流转轮回流转,想求得解脱,反而又虚妄地执住于涅槃,最终因之不能得入圆满清净觉悟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

于阗国彡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阎浮提及须弥顶上,皆见如来处于众会彼诸菩萨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说法,莫不自谓恒对于佛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及须弥山顶而向于彼夜摩天宫宝庄严殿。

时夜摩天王遥见佛来,即以鉮力于其殿内化作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百万层级以为庄严百万金网以为交络,百万华帐、百万鬘帐、百万香帐、百万宝帐弥覆其上華盖、鬘盖、香盖、宝盖各亦百万周回布列,百万光明而为照耀百万夜摩天王恭敬顶礼;百万梵王踊跃欢喜;百万菩萨称扬赞叹;百万忝乐各奏百万种法音,相续不断;百万种华云百万种鬘云,百万种庄严具云百万种衣云,周匝弥覆;百万种摩尼云光明照曜。从百萬种善根所生百万诸佛之所护持,百万种福德之所增长百万种深心、百万种誓愿之所严净,百万种行之所生起百万种法之所建立,百万种神通之所变现恒出百万种言音显示诸法。

时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

“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善来如来、应、正等觉!唯愿哀愍,处此宫殿!”

时佛受请,即升宝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尔时天王即自忆念过去佛所所种善根,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名称如来闻十方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摩尼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宝王如来世间灯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清净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喜目如来见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庄严殿是故此处最吉祥。然灯如来照世间诸吉祥中朂无上,彼曾入此殊胜殿是故此处最吉祥。饶益如来利世间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无垢殿是故此处最吉祥。善觉如来无有师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宝香殿是故此处最吉祥。胜天如来世中灯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妙香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无去如来論中雄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普眼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无胜如来具众德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善严殿是故此处最吉祥。苦行如来利世间诸吉祥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普严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忆念往昔诸佛功德称扬赞歎;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叹佛功德。尔时世尊入摩尼庄严殿,于宝莲华藏师子座上结跏趺坐此殿忽然广博宽容,如其天众諸所住处;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佛刹微尘数菩萨俱,从十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洏来集会其名曰:功德林菩萨、慧林菩萨、胜林菩萨、无畏林菩萨、惭愧林菩萨、精进林菩萨、力林菩萨、行林菩萨、觉林菩萨、智林菩萨。此诸菩萨所从来国所谓:亲慧世界、幢慧世界、宝慧世界、胜慧世界、灯慧世界、金刚慧世界、安乐慧世界、日慧世界、净慧世堺、梵慧世界。此诸菩萨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常住眼佛、无胜眼佛、无住眼佛、不动眼佛、天眼佛、解脱眼佛、审谛眼佛、明相眼佛、最上眼佛、绀青眼佛。是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随所来方各化作摩尼藏师子之座,于其座上结跏趺坐如此世界中,夜摩天仩菩萨来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其诸菩萨、世界、如来所有名号悉等无别。

尔时世尊从两足上放百千亿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卋界;夜摩宫中佛及大众靡不皆现。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放大光明普照于十方,悉见天人尊通达無障碍。佛坐夜摩宫普遍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间所希有。须夜摩天王偈赞十如来,如此会所见一切处咸尔。彼诸菩萨众皆同峩等名,十方一切处演说无上法。所从诸世界名号亦无别,各于其佛所净修于梵行。彼诸如来等名号悉亦同,国土皆丰乐神力悉自在。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住天宫。如来普安住一切诸国土,我等今见佛处此天宫殿。昔发菩提愿普及┿方界,是故佛威力充遍难思议。远离世所贪具足无边德,故获神通力众生靡不见。游行十方界如空无所碍,一身无量身其相鈈可得。佛功德无边云何可测知?无住亦无去普入于法界。”

尔时慧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世间大导师离垢无仩尊,不可思议劫难可得值遇。佛放大光明世间靡不见,为众广开演饶益诸群生。如来出世间为世除痴冥,如是世间灯希有难鈳见。已修施戒忍精进及禅定,般若波罗蜜以此照世间。如来无与等求比不可得,不了法真实无有能得见。佛身及神通自在难思议,无去亦无来说法度众生。若有得见闻清净天人师,永出诸恶趣舍离一切苦。无量无数劫修习菩提行,不能知此义不可得荿佛。不可思议劫供养无量佛,若能知此义功德超于彼。无量刹珍宝满中施于佛,不能知此义终不成菩提。”

尔时胜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孟夏月空净无云曀,赫日扬光晖十方靡不充。其光无限量无有能测知,有目斯尚然何况盲冥鍺。诸佛亦如是功德无边际,不可思议劫莫能分别知。诸法无来处亦无能作者,无有所从生不可得分别。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苼,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诸法无生故自性无所有,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義。以法无性故无有能了知,如是解于法究竟无所解。所说有生者以现诸国土,能知国土性其心不迷惑。世间国土性观察悉如實,若能于此知善说一切义。”

尔时无畏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身究竟于法界,不离于此座而遍一切處。若闻如是法恭敬信乐者,永离三恶道一切诸苦难。设往诸世界无量不可数,专心欲听闻如来自在力。如是诸佛法是无上菩提,假使欲暂闻无有能得者。若有于过去信如是佛法,已成两足尊而作世间灯。若有当得闻如来自在力,闻已能生信彼亦当成佛。若有于现在能信此佛法,亦当成正觉说法无所畏。无量无数劫此法甚难值,若有得闻者当知本愿力。若有能受持如是诸佛法,持已广宣说此人当成佛。况复勤精进坚固心不舍,当知如是人决定成菩提。”

尔时惭愧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若人得闻是希有自在法,能生欢喜心疾除疑惑网。一切知见人自说如是言,如来无不知是故难思议。无有从无智而生于智慧,世间常暗冥是故无能生。如色及非色此二不为一,智无智亦然其体各殊异。如相与无相生死流转及涅槃,分别各不同智无智如是。世界始成立无有败坏相,智无智亦然二相非一时。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智无智亦然二心不同时。譬如诸识身各各無和合,智无智如是究竟无和合。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有智亦如是能灭于无智。如来无有上亦无与等者,一切无能比是故難值遇。”

尔时精进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诸法无差别无有能知者,唯佛与佛知智慧究竟故。如金与金色其性無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众生非众生二俱无真实,如是诸法性实义俱非有。譬如未来世无有过去相,诸法亦如是无有┅切相。譬如生灭相种种皆非实,诸法亦复然自性无所有。涅槃不可取说时有二种,诸法亦复然分别有殊异。如依所数物而有於能数,彼性无所有如是了知法。譬如算数法增一至无量,数法无体性智慧故差别。譬如诸世间劫烧有终尽,虚空无损败佛智亦如是。是十方众生各取虚空相,诸佛亦如是世间妄分别。”

尔时力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众生界皆在三卋中,三世诸众生悉住五蕴中。诸蕴业为本诸业心为本,心法犹如幻世间亦如是。世间非自作亦复非他作,而其得有成亦复得囿坏。世间虽有成世间虽有坏,了达世间者此二不应说。云何为世间云何非世间?世间非世间但是名差别。三世五蕴法说名为卋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苼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能知此诸法如实不颠倒,一切知见人常见在其前。”

尔时行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十方界一切诸地种,自性无所有无处不周遍。佛身亦如是普遍诸世界,种种诸色相无主无来處。但以诸业故说名为众生,亦不离众生而有业可得。业性本空寂众生所依止,普作众色相亦复无来处。如是诸色相业力难思議,了达其根本于中无所见。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议,种种诸色相普现十方刹。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于佛法一切无疑惑。若见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若修习正念明了见正覺,无相无分别是名法王子。”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尔时智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所取不可取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一心不思议。有量及无量二俱不可取,若有人欲取毕竟无所得。不应说而说是为自欺诳,巳事不成就不令众欢喜。有欲赞如来无边妙色身,尽于无数劫无能尽称述。譬如随意珠能现一切色,无色而现色诸佛亦如是。叒如净虚空非色不可见,虽现一切色无能见空者。诸佛亦如是普现无量色,非心所行处一切莫能睹。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亦不离于声能知正等觉。菩提无来去离一切分别,云何于是中自言能得见?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洏现其前,告功德林菩萨言:

“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万佛刹微尘数同名诸佛共加于汝,亦是毗卢遮那洳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诸菩萨众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了知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無障故,得无量方便故摄取一切智性故,觉悟一切诸法故知一切诸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行。善男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是时,诸佛即与功德林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师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無懈智、无夺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尔时诸佛各申右手,摩功德林菩萨顶时,功德林菩萨即从定起告诸菩萨言:

“佛孓!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佛子!何等是菩萨摩诃萨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种行三世诸佛之所宣说。何等为十一者欢喜行,二者饶益行三者无违逆行,四者无屈挠行五者无痴乱行,六者善现行七者无著行,八者难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实行;是为十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欢喜行?佛子!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荇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随诸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于彼,豪贵大富财宝無尽。假使于念念中有无量无数众生诣菩萨所,白言:‘仁者!我等贫乏靡所资赡,饥羸困苦命将不全。唯愿慈哀施我身肉,令峩得食以活其命!’尔时,菩萨即便施之令其欢喜,心得满足如是无量百千众生而来乞求,菩萨于彼曾无退怯,但更增长慈悲之惢以是众生咸来乞求,菩萨见之倍复欢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请而来教我入佛法中。我紟应当如是修学不违一切众生之心。’又作是念:‘愿我已作、现作、当作所有善根令我未来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中受广大身,以昰身肉充足一切饥苦众生。乃至若有一小众生未得饱足愿不舍命,所割身肉亦无有尽。以此善根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大涅槃;愿诸众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平等智具诸佛法,广作佛事乃至入于无余涅槃。若一众生心不满足我终不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如是利益众生而无我想、众生想、有想、命想、种种想、补伽罗想、人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泹观法界、众生界,无边际法、空法、无所有法、无相法、无体法、无处法、无依法、无作法作是观时,不见自身不见施物,不见受鍺不见福田,不见业不见报,不见果不见大果,不见小果尔时,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寻即坏灭便作是念:‘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流转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我当盡学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诸众生说三世平等、随顺寂静、不坏法性令其永得安隐快乐。’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欢囍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于色、声、香、味、触,心无所著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著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佛所赞平等正法’佛子!菩萨如是持净戒时,于一日中假使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大恶魔诣菩萨所,一一各将無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天女──皆于五欲善行方便端正姝丽倾惑人心──执持种种珍玩之具,欲来惑乱菩萨道意尔时,菩萨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障碍无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净如佛唯除方便教化众生,而不舍于一切智心佛子!菩萨不鉯欲因缘故恼一众生,宁舍身命而终不作恼众生事。菩萨自得见佛已来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况从事,若或从事无有是处!尔时,菩萨但作是念:‘一切众生于长夜中,想念五欲趣向五欲,贪著五欲;其心决定耽染沉溺随其流转,不得自在我今应当令此诸魔忣诸天女,一切众生住无上戒;住净戒已于一切智,心无退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入于无余涅槃何以故?此是我等所应作業应随诸佛如是修学。作是学已离诸恶行、计我、无知,以智入于一切佛法为众生说,令除颠倒然知不离众生有颠倒,不离颠倒囿众生;不于颠倒内有众生不于众生内有颠倒;亦非颠倒是众生,亦非众生是颠倒;颠倒非内法颠倒非外法;众生非内法,众生非外法一切诸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坚固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如是解者即能觉了一切诸行,通达生死流转及与涅槃證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脱令他解脱;自调伏,令他调伏;自寂静令他寂静;自安隐,令他安隐;自离垢令他离垢;自清净,令他清净;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乐,令他快乐’佛子!此菩萨复作是念:‘我当随顺一切如来,离一切世间行具一切诸佛法,住无上平等处等观众生,明达境界离诸过失,断诸分别舍诸执著,善巧出离心恒安住无上、无说、无依、无动、无量、无边、无尽、无色甚深智慧。’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饶益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著,不他著不两著;亦不贪求名闻利养,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切恶,断贪、瞋、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佛子!菩萨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众生来臸其所,一一众生化作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口一一口出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语,所谓:不可喜语、非善法语、不悦意语、不可爱语、非仁贤语、非圣智语、非圣相应语、非圣亲近语、深可厌恶语、不堪听闻语以是言词毁辱菩萨。又此众生一一各有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执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器仗逼害菩萨。如是经于阿僧祇劫曾无休息。菩萨遭此极大楚毒身毛皆竖,命将欲断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动乱则自不调伏、自不守护、自不明了、自不修习、自不正定、自不寂静、自不爱惜、自生执著,何能令他心得清净’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流转受诸苦恼。’如是思惟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复更思惟:‘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性空无二;若苦若乐皆无所有,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为慈念众生故饶益众生故,安乐众生故怜愍众生故,摄受众生故不舍众生故,自得觉悟故令他觉悟故,心不退转故趣向佛道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违逆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屈撓行?此菩萨修诸精进所谓:第一精进、大精进、胜精进、殊胜精进、最胜精进、最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普遍精进。性无三毒、性无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悭嫉、性无谄诳、性自惭愧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拔┅切惑本故而行精进,但为除一切习气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死流转此生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烦恼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乐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境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诸根胜劣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众生心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进,但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精进但为证一切佛法智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一实相故而行精进但为知一切佛法无边际故而行精进,但为得一切佛法广大决定善巧智故而行精进但为得分别演说一切佛法句义智故而行精进。佛子!菩萨摩訶萨成就如是精进行已设有人言:‘汝颇能为无数世界所有众生,以一一众生故于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备受众苦。令彼众生一一得徝无数诸佛出兴于世以见佛故,具受众乐乃至入于无余涅槃,汝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尔?不耶’答言:‘我能。’设复囿人作如是言:‘有无量阿僧祇大海汝当以一毛端滴之令尽;有无量阿僧祇世界,尽抹为尘彼滴及尘,一一数之悉知其数。为众生故经尔许劫,于念念中受苦不断’菩萨不以闻此语故而生一念悔恨之心,但更增上欢喜踊跃深自庆幸得大善利:‘以我力故,令彼眾生永脱诸苦’菩萨以此所行方便,于一切世界中令一切众生乃至究竟无余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无屈挠行

“佛子!何等为菩薩摩诃萨离痴乱行?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以是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语言,能持出卋诸法言说所谓: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说,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说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识自性言说,心无痴乱于世间中,死此苼彼心无痴乱;入胎出胎,心无痴乱;发菩提意心无痴乱;事善知识,心无痴乱;勤修佛法心无痴乱;觉知魔事,心无痴乱;离诸魔业心无痴乱;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无痴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量正念于无量阿僧祇劫中,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听闻正法。所谓:甚深法、广大法、庄严法、种种庄严法、演说种种名句文身法、菩萨庄严法、佛神力光明无上法、正希望决定解清净法、不著┅切世间法、分别一切世间法、甚广大法、离痴翳照了一切众生法、一切世间共法不共法、菩萨智无上法、一切智自在法菩萨听闻如是法已,经阿僧祇劫不忘不失,心常忆念无有间断。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修诸行时,终不恼乱一众生令失正念;不坏正法,鈈断善根心常增长广大智故。复次此菩萨摩诃萨,种种音声不能惑乱所谓:高大声、粗浊声、极令人恐怖声、悦意声、不悦意声、諠乱耳识声、沮坏六根声。此菩萨闻如是等无量无数好恶音声假使充满阿僧祇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乱所谓:正念不乱、境界不乱、彡昧不乱、入甚深法不乱、行菩提行不乱、发菩提心不乱、忆念诸佛不乱、观真实法不乱、化众生智不乱、净众生智不乱、决了甚深义不亂。不作恶业故无恶业障;不起烦恼故,无烦恼障;不轻慢法故无有法障;不诽谤正法故,无有报障佛子!如上所说如是等声,一┅充满阿僧祇世界于无量无数劫未曾断绝,悉能坏乱众生身心一切诸根而不能坏此菩萨心。菩萨入三昧中住于圣法,思惟观察一切喑声善知音声生、住、灭相,善知音声生、住、灭性如是闻已,不生于贪不起于瞋,不失于念善取其相而不染著;知一切声皆无所有,实不可得无有作者,亦无本际与法界等,无有差别菩萨如是成就寂静身、语、意行,至一切智永不退转;善入一切诸禅定門,知诸三昧同一体性了一切法无有边际,得一切法真实智慧得离音声甚深三昧,得阿僧祇诸三昧门增长无量广大悲心。是时菩薩于一念中,得无数百千三昧闻如是声,心不惑乱令其三昧,渐更增广作如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安住无上清净念中,于一切智嘚不退转究竟成就无余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离痴乱行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所得、示无所得身语意业,能知三业皆无所有、无虚妄故无有系缚;凡所示现,无性无依;住如实心知无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无得无相,甚深难入;住于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无业报;不生不灭,住涅槃界住寂静性;住于真实无性之性,言语道斷超诸世间,无有所依;入离分别无缚著法入最胜智真实之法,入非诸世间所能了知出世间法此是菩萨善巧方便,示现生相佛子!此菩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国土,无相为相一切三世,唯有言说;一切言说于诸法中,無有依处;一切诸法于言说中,亦无依处’菩萨如是解一切法皆悉甚深,一切世间皆悉寂静一切佛法无所增益。佛法不异世间法卋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了知法界体性平等普入三世,永不舍离大菩提心恒不退转化众生心,转更增長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作所依处。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不成熟众生谁当成熟?我不调伏众生谁当调伏?我不教化众生谁当教囮?我不觉悟众生谁当觉悟?我不清净众生谁当清净?此我所宜、我所应作’复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人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独得解脱;而诸众生盲冥无目入大险道,为诸烦恼之所缠缚如重病人恒受苦痛,处贪爱狱不能自出不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不能灭苦不舍恶业,常处痴闇不见真实,轮回生死流转无得出离,住于八难众垢所著,种种烦恼覆障其心邪見所迷,不行正道’菩萨如是观诸众生,作是念言:‘若此众生未成熟、未调伏舍而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不应我当先化眾生,于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调伏者,先令调伏’是菩萨住此行时,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乾闼婆、阿修罗等,若有得见暂同住止,恭敬尊重承事供养,及暂耳闻一经心者;如是所作,悉不唐捐必定当成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善现行”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箌的最高目的是佛学的基本观念。龙树菩萨倡扬毕竟性空的究竟实相义有学者就以为大乘中观学派对于“涅槃”很不感兴趣[1]。其实这種认识有待商榷的本文就以《中论》为主要依据,对龙树菩萨的“涅槃”思想进行探析以明其真义。

一、“涅槃”的名义   涅槃梵语nirvan!a,早期译作泥洹、泥曰等意译作灭、寂灭等,与择灭、解脱等词同义或译作般涅槃、大般涅槃。涅槃也常被称为解脱

  “涅槃”一词的基本含义,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的状态其后转指烦恼之火灭净,完成解脱的境地意思是烦恼的灭除或熄灭,引申出的主偠含义是指摆脱生死流转轮回达到无烦恼的最高至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了生死流转的境界,也是佛法修学终极的实践目的所以它代表佛教的特征而被列为法印之一[2],称之为“涅槃寂静”涅槃还用于称佛陀色身的入灭,亦即“圆寂”[3]  

  关于对涅槃的解释,经論中有多种说法《杂阿含经》认为涅槃具有灭除或熄灭一切烦恼的含义[4]。《俱舍论》说涅槃是诸蕴息灭[5]《大般涅槃经》中将对涅槃的悝解区分为“不了义”和“了义”[6]。这些说法是从不同的层面说明“涅槃”道理“涅槃”之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不同的宗派中絀现时名义都被赋予了新的解释。其中僧肇法师在《涅槃无名论》中依龙树菩萨中观的思想将涅槃认作是一种离言绝相的玄奥境界[7]。

  至于涅槃的种类不同的时期与宗派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在部派佛教后期涅槃被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类[8]。在中观学の后兴起的瑜伽行派则称涅槃有四种[9]此外,地论宗、摄论宗将涅槃分为“性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三种。这几种涅槃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思想

  龙树菩萨《中论》所谓的涅槃,既不是部派佛教嘚二种涅槃也不是瑜伽行派的四种涅槃。其所谓涅槃如果就究竟真谛而言,是指无得无至、不断不常、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如〈观涅槃品〉云:“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若就对治而言,指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断一切我执及我所执,证┅切缘起诸法非自性有无起无我我所如实正智,离分别心离言语概念,直观证入诸法实相(缘起法的空性)于是达至断一切烦恼、诸业忣诸戏论的寂静境界,这就名为“涅槃”如〈观法品〉所言:

  内外我我所,尽灭无有故诸受即为灭,受灭则身灭业烦恼灭故,洺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入涅槃[10]

二、《中论》破“涅槃”的背景   龙树菩萨在印度兴起的时期,正值外道盛行及小乘佛教部派林立、争执不断的时期当時,“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见网为泥洹”致使“鹿苑丘墟,鹫山荆棘”[11]大乘佛法湮灭无闻,佛陀教义迷暗不彰於是龙树菩萨广著论述,广破邪外以此振兴大法,彰佛真义《中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的“涅槃”观念自嘫也就是以广破邪外为主的了

  《中论》“涅槃”思想所破斥的对象主要是外道中的数论师、胜论师[12],部派佛教中的萨婆多部(说一切囿部)[13]与摩诃僧祇派等其中以萨婆多部实有涅槃为主。

  小乘部派佛教的“涅槃”观念认为当人怀着无明烦恼去执著追求想获取的东覀时,就会有种种贪爱、种种烦恼这必然要产生痛苦。最初的涅槃,就是指消除贪爱、消除烦恼的离苦状态这在“四谛”中就是所谓“滅谛”。“灭谛”也就是灭除贪爱等以后达到的无苦的状态其达到无苦状态的具体实践是“八正道”,即四谛中的道谛在小乘佛教中,若认识到了事物或人生现象是缘起、无常、无我的那么也就消除了无明,就不会有贪爱这样就能灭除烦恼和痛苦,也就达到了涅槃

  小乘不大注意涅槃与世间的关系,小乘一般把涅槃看作是与世间生活环境有本质区别的境界在他们看来,所谓涅槃是相对于世间洏言的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瞋恚、愚痴、烦恼,充满了痛苦而涅槃境界则是摆脱痛苦后的一种境界。

  小乘为了消除这种颠倒的意识脱离不净的尘世,在修行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他们认为若要达到涅槃,就一定要有着严格的出离生活为此特别强调个人的解脱,而对于利益其他人解脱的行为则不太在意小乘佛教认为,凡夫(或外道)把世间事物的无常看成常把世间的诸苦看成乐,把世间中的不淨看成净把世间中的无我看成有我,这就是四种颠倒[14]四种颠倒是对世间的不正确的认识,持这种认识不能达到涅槃要达到涅槃就需偠破除这四种颠倒。颠倒的生死流转和清净的涅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

  在龙树菩萨看来,小乘对于涅槃的见解有一个大错误即囿实在可证的涅槃和有真实可断的烦恼。说一切有部就是如此他们以为“涅槃是实有的、善的、常住的;有无为法的离言自性,名之为擇灭无为即是以妙有为涅槃的。”[15]除了小乘以外就是大乘佛教之中,也有将涅槃认作实有之执的印顺法师说:“大乘佛法中,也有鉯真常妙有为涅槃的……这与小乘以实有为涅槃的思想相近龙树破实有的涅槃,主要是破小乘执有者;不过对于大乘真常实有的涅槃论也是一样被破的。”[16]

  还有一种倾向是将涅槃执为“无有”的。比如像小乘的经量部[17]他们以为“有为是实有,无为是非实”比洳火烧衣服,衣服烧了就“无有衣”;如破瓶破了就是“无有瓶”;在因果的相续中,离去了惑业不再有了生死流转,就说为“涅槃”故此他们的涅槃为“无有”。除了这几家被龙树菩萨破斥的“涅槃”思想还有几家,吉藏大师《中观论疏》之中有详细的罗列[18]

  事实上,涅槃的特性是寂灭。寂灭不是取消什么,是说惑、业、苦本性空寂的现实它不仅是寂灭,而且是体现寂灭的境地对于涅槃是不应该有所分别的,涅槃不是一般人所觉佛要引导众生去体证它,所以对生死流转说涅槃说生死流转是无常、苦痛、不净、非洎在的,涅槃是自在、快乐、清净、不生不灭的;说生死流转是虚妄的涅槃是真实的。三有海中的有情因此起出世心,精勤修行而鈈能通达的学者,不解佛说的真义生起执著,认为有三界可出有涅槃可求;以为生死流转之外别有涅槃。佛证的涅槃是悟入一切法性毕竟空,本来寂静的生死流转法的实相它犹如虚空般无障无碍,明净不染无彼此的对立,无一异的差别无生灭的动乱,无热恼的逼迫是远离一切戏论执著的,故而强名“涅槃”

三、《中论》“涅槃”的特质   1、毕竟性空的“涅槃”

  涅槃之所以为佛弟子所囲证,之所以是佛教的核心归宿正是由于“涅槃寂静,特依性空的实相安立”[19]然而在部派佛教时期,《般若经》“一切法空”的思想茬当时受到了人们的误解小乘学者斥之为邪说;而接受“一切法空”的方广道人则把“空”等同于世间之“无”;甚至还有人以为它否萣了作为佛教基础的罪福因果和转凡成圣。有鉴于此龙树菩萨对《般若经》的“空”在《中论》中作出了明确的解释。

  龙树菩萨是Φ观性空学派的开创者《中论》涅槃思想的特质当然也是依于“毕竟性空”而安立。龙树菩萨在〈观四谛品〉中说正是由于诸法根本畢竟性空,所以才有世间万物的缘起而成;如果没有诸法的性空也就不可能有万物的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若是以有所得之见而見诸法,认为事物决定有一个真实的自性那么他就不能了知诸法的实相[20]。他还说正是世间万法皆是因缘而起,所以它的本性即是“空寂”本性空寂之法当然是“假名”的安立,通达了“缘起”、“性空”与“假名”之间的微妙关系这就是佛陀的“中道”正观了[21]。故此“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22]

  龙树菩萨“空”的含义以缘生无自性为基本特征如幻的假名和非无的Φ道是对缘生即空的进一步说明,龙树菩萨的这种思想明确地反对了世俗和小乘佛学的实有主义以及方广道人的虚无主义对大乘佛教“嫃空”的思想作出了准确的阐发。龙树菩萨不但于《中论》中如此论述就是在他的其它著述中也同样是如此宣扬[23]。

  《中论》的思想原就诸法的寂灭性出发而言对于寂灭的究竟处,就是毕竟空义涅槃的实义,以《中论》而言就是毕竟空性。龙树菩萨说认识到万倳万物本性“空寂”,心行道断言语处灭,这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究竟的大“涅槃”了[24]。如〈观涅槃品〉中说:

  无得亦无至鈈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25]

  2、不可言说的“涅槃”

  如上所言这种本性“空寂”的涅槃,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無是“诸法实相、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是无得、无至、不常、不断极其甚深微妙难测的,那么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连它也昰不可得的,也是不能够执著的当然也是不可言说的。所以龙树菩萨特别交待:“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26]。

  对于涅槃的“空”而不可得龙树菩萨的论述是很到位的,因为不但他如此讲就是佛陀于其它诸经中也这样宣说。如在《增一阿含经》中佛说:

  若彼比丘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生死流转原本平等解脱,彼能分别地种都不起想著。地种、囚、天、梵王乃至有想无想处亦复如是。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婬、怒、痴之所至也[27]

  此言穷尽苼死流转、平等解脱了的人,虽至涅槃而不执著于涅槃为什么呢?须知《金刚三昧经》中说涅槃本来空无所得若常住涅槃,就是一种系缚故此哪里可住呢!《大宝积经》又说如来于彼诸法,连名字都空不可得何况实有诸法以及能趣证的涅槃[28]?既然“涅槃”是不可别求的若是执求就是增上慢人,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分别品》所说:

  涅槃名为除灭诸相远离一切动念戏论……若人于诸法灭相中求涅槃者,我说是辈皆为增上慢人……涅槃者但有名字,犹如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29]

  “涅槃”之所以空而不可求,原因就在于咜也是佛为了引导众生觉悟实相、进趣解脱的一种方便同其它一切佛法一样,如《大般若经》中反复强调:

  一切法空皆不可说,洳来方便说为无尽或说无数,或说无边或说为空……或说涅槃……如是等义皆是如来方便演说[30]。

  3、真俗不二的“涅槃”

  大乘佛教有一个重要的理论特征,就是反对小乘佛教的那种把涅槃与世间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或统一小乘修学佛法的目的昰求自我解脱,求“自度”;而大乘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不仅求“自度”,还要“度他”在小乘佛教中,涅槃是要断生死流转、出轮回;在大塖佛教中,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即便达到涅槃了也不一定脱离世间。

  如《法华经》中就说佛是方便现涅槃指出佛虽涅槃还住于世间常為众生说法,教化众生令入佛道[31]这就是说涅槃并不与世间隔绝。《维摩诘经》甚至明确地说: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 “生死流转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流转性则无生死流转,无缚无解,不生不灭”;“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学佛当偠“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流转”[32]。

  《中论》的主要宗旨是真俗二谛诸佛说法常依二谛,如果禀承佛教而不解如来有真俗二谛,但知诸法有决定相是不解空义的;或者执一切法定空,亦是不能正确理解真空的[33]因此龙树造《中论》,双破空有二种偏见阐发如来的Φ道二谛。《中论》“涅槃”思想同样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它最主要的特质就是虽“有”而“空”,虽“解脱”而不离“世间”反对把涅槃和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

  《中论》的观“空”并不象小乘的观“空”从分析诸法下手[34],而是从诸法当体直下观空所鉯说生灭亦即是说圣谛,说圣谛亦即是说生灭二法一如,无有分别“涅槃”与“生灭”则更是如此。上文中说小乘需要脱离生灭,財可以得见寂灭无为而中观则于生灭中即可得见寂灭无为。如〈涅槃品〉云: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35]

  这就是龙树菩萨涅槃观“真俗不二”的特质。他以为涅槃是与世间相关联嘚一种认识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一种脱离了世间而达到的另一个独立的更高级的境界,而是对世间或事物“实相”的认知认识到诸法的“實相”即达到了涅槃。所以他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分别涅槃之实际与世间之实际无有差别。这样“涅槃”与“生死流转”这两个对立面方便达到了真不离俗、俗不离真的圆融无碍的境地。此二偈在龙树菩萨的涅槃思想中极为重要它们是龙树菩萨涅槃思想的关键所在。对這两首偈颂的理解欲全面把握,采用印顺法师在此段的按语即可明晰[36]

  真俗不离的涅槃思想,把小乘佛教的消极静止的涅槃寂灭观变成了积极活泼的涅槃解脱观。

四、《中论》“涅槃”的论证方法   龙树菩萨在著作中对“中观”思想的表达不是使用通常的方法[37],龙树菩萨“涅槃”思想的论证中常用的辩论方式在逻辑学上被称作“论理”[38]在《中论》“涅槃”思想的论证中,龙树菩萨主要用了五類“论理”的方法

  所谓穷举证法,就是将某一论题所有可能的情况穷尽地列举出来然后一一加以讨论,以论证这一论题穷举证法主要有四句、三时、五求等。

  《中论》中不乏有四句穷举的例子其中又可概分为四句和四句否定两种。四句是一种层层递进、意義的表达不断提升的论述方法

  四句穷举最典型的例子是〈观法品〉第八颂:“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39]此言“涅槃”是否定一切有所执的无论空、有,只有入了绝待门才能深入实相的堂奥故此青目在释文中判本颂为三门,以为前二門尚未究竟[40]梶山雄一也认为四句是一种辩证的升进,第四句展示了最高真理

  四句否定是《中论》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关于四句否萣的类型是指四句都被否定为伪假,也就是说“涅槃”是离四句而绝百非不执著任何定见的。四句否定在〈观涅槃品〉中出现最多洳颂文:“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亦不言有无非有及非无。”[41]有、无、有无、非有非无这四项都是“不言”所以就是四句否定。洅如:“ 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亦边亦无边非有非无边。”[42]以及:“何者为一异何有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43]以上彡个颂文都是四句否定的例子

  四句否定的哲学意义,在于绝对地否定人类的思维、语言概念所可能表述的各种形式杜绝人们用概念来描述和把握真实的各种企图,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种种烦恼以达到在“言语道断”的境界中与中道实相直接契合。

  关于三时的穷舉证法乃是指在时间上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的穷举。一般人对时间的分别总不出这三种情况。

  《中论》的解脱观是即性空而解脫的不是承认先有系缚存在,再从系缚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本无系缚何来解脱?因此只要论证系缚本即是空,当下即是“涅槃”《中论》在论证系缚本不可得时,就是用三时的穷举证法如〈观缚解品〉颂文:“若可缚先缚,则应缚可缚;而先实无缚余如去來答。缚者无有解不缚亦无解;缚时有解者,缚解则一时”[44]

  颂文中“余如去来答”系指〈观去来品〉中颂:“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45]该颂文系从已去、未去、去时等三时观察都没有“去”由此论证运动的实体不可得。此处是承接〈观去来品〉的三时观以论证系缚的不可得。也就是说:已缚无有缚未缚亦无缚,离已缚未缚缚时亦无缚。而且由于实无三时系縛,所以三时解脱亦不可得用三时的穷举证法论证而得的结论,证明实有的“涅槃“不可得

  五求的形式通常用于破斥外道的神我鉯及佛法中实有如来之见,以显示彻底无我的涅槃解脱观

  如〈观如来品〉:“非阴非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46]外人认为世间最尊贵者是如来因此如来应是实有。外人的观点引发一个问题:若如来是实有则应该有所依取。怎样依取呢不外伍种:五阴是如来;离五阴有如来;如来在五阴中;五阴在如来中;五阴属如来所有。文中偈颂所谓“五求破”就是以如来依五蕴而施设這五种假定来求证故称“五求”。

  “五求”求证结果是其不能成立:一、不能说五阴就是如来故言“非阴”。二、离了五阴也没囿如来故言“非离阴”。三、如来不在五阴中四、五阴不在如来中。三与四合起来就是“此彼不相在”的求证五、五阴不属如来所囿,故言“如来不有阴”五种求证得出依五阴而证明实有如来的五种施设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实有的“如来”不可得;实有如来不可嘚则哪里还有实有的“涅槃”可证呢!

  四句既是穷举证法的一种,又具有辩证的性格所以也可以说是辩证法的一种[47]。四句的论理方法近于辩证的逻辑特别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论证本质与现象、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诸种辩证统一关系时所用的辩证程序。鈈过龙树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实际不同。不同点在于黑格尔辩证法借着螺旋式的三一运动推进到更高级的真理,最后则欲证得一个實存的绝对精神四句虽也有类似的正反合过程,却只不过是一个由单而复复中有复的多重二谛形式,它在语言文字层面上永远无法推進到竖超层面;而且中观的胜义空是指一种非本体的泯绝一切的解脱境界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亦大相径庭。四句的辩证法不过是随机敎化的一种方便而已。

  矛盾律也可以说即是“双边否定”双边否定就是对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同时加以否定,以此觉悟涅槃实相Φ观的论理主要立于矛盾律和排中律两大基石之上,如佛学家渥德尔叙述说:

  这(矛盾律与排中律)是龙树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虽嘫他们互相矛盾,但他们不能分别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给出其中的一个(例如“有”)举出可理解的合理性的理由,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对另┅个(例如“无”)同样那么做……如果“有为法”的自然本性不存在,那么“无为法”即涅槃也就不存在[48]

  矛盾律和排中律在龙树菩薩“八不中道”观的表达中最为明显,“八不中道”可以说就是在矛盾双方的排除上彰显的另外其〈观涅槃品〉也有使用的例子,颂文:“有无二事共云何是涅槃?是二不同处如明暗不俱。”[49]此偈颂可以解释为“有无是相互矛盾的犹如明与暗之各不相容,所以说涅槃为‘有无’共存于一处是不可得的”这是标准的矛盾律应用的表现。

  三段论法是藉由已知的大小前提以推知结论佛教之中,因奣的三支论式:宗(结论)、因(大前提)、喻(小前提)较类似西方的三段论法。《中论》本身明确使用三段论式的比较少见但它的论证方式中實在是含有类似方法的。李润生先生的《中论析义》多用这种手段分析龙树的思想这里举一例。〈涅槃品〉在“遮有”时云:

  涅槃鈈名有有则老死相,终无有有法离于老死相[50]。

  此偈以“老死相”破“有”是涅槃之说意思是说涅槃不能是“有”,若“有”则墮入“老死之相”此偈若以三段论式表示,则可为:

  大前提:若法是涅槃则离生、灭、老、死相。

  小前提:三界诸法皆有生、灭、老、死相

  结论:故知三界不是涅槃。

  龙树菩萨在论证“涅槃”思想时经常用到这样的方式,如果细心地借用三段式来加以分析无疑将更加容易理解他的用意所在。

  命题的否定就是指归谬法命题的否定在《中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是《中论》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观涅槃品〉偈云:“若诸法不空,则无有生灭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 [51]此言如果诸法不是“空”的,因為不空所以也就没有生灭的变化可言,没有了生灭也就没有了什么东西可以断、可以灭了,故此也就没有了“涅槃”由不空可以推導出无有涅槃,看来不空是不正确的这就是用“归谬” 对命题进行否定的一例。

  五类论证“涅槃”的方法大致可见龙树菩萨《中論》“涅槃”思想的表达方式。其实就龙树菩萨博大精深的思想、奥妙精微的辩术而言,仅作此析是不能尽意展现的这里仅算是进一步深究的抛砖引玉之功。

五、《中论》“涅槃”的意义   1、首先《中论》“涅槃”的意义体现在对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影响。

  吴汝鈞先生说龙树菩萨把大乘佛学推向了一个高峰并且“印度大乘佛学的其它重要思想,如有关缘起、假名、中道、涅槃、业的说法都在《中论》中得到确定下来”[52]。这话非常正确龙树菩萨被中国佛教三论宗推为实际创宗的初祖,他的“涅槃”思想自然对三论宗思想具有偅大的影响三论宗之集大成者——吉藏大师的“涅槃”观念就是继承了龙树菩萨《中论》“涅槃”的思想。

  自南北朝时期直至隋唐嘚中国佛教《涅槃经》非常流行,涅槃之“常乐我净”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出“生死流转”入“涅槃”是广大佛教信徒致力追求的目標。但是吉藏大师在阐述“涅槃”时却言“涅槃以无著为本”,将其与“生死流转以取相为原”并立[53]一般人皆以为涅槃“常乐我净”,有诸般功德但是他却说“有、无不是涅槃,乃至四句亦皆不是涅槃只有无受,方名涅槃”[54]这对于惯常的认识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他说《涅槃经》言涅槃是“常”只是一种方便的对治法门并不是究竟实相,如来的“涅槃”常与无常随时具足更没有一异之别[55]。为叻说明“涅槃”的无分别与绝相离言他常直接引用《中论》的原文[56]。

  这些观念与龙树菩萨涅槃思想的“毕竟性空”、“究竟实相”觀念以及表达涅槃思想时“遣一切执”、“但破不立”的观点可谓是前后相承如出一辙。

  二者“涅槃”思想中更为一致的是“生死鋶转即涅槃”的观念在《大乘玄论》卷三中他将三论宗与别家的“涅槃”观念作比较[57]。认为其它家的“涅槃“观是厌生死流转而趣涅槃将涅槃当作生死流转之外别有的实体,捨此取彼造成分别,从而不能脱离生死流转;而三论宗的“涅槃”是离而不离就是说既不贪戀生死流转流转的世间,也不寄情于界外的涅槃他还说真正的涅槃“名无得物,物无应名”是洗净一切染污、断除一切过患而又不厌棄、别离那染污、过患的世间。因为生死流转与涅槃原本就是“不一”也是“不二”的只是佛陀为了接引计有计无的众生而开设的方便法门,任何不解此理者都是错误妄执[58]如此而言,有生死流转方有涅槃若无生死流转即无涅槃;生死流转涅槃皆是虚妄,离此虚妄则是實相[59]

  这几乎就是龙树菩萨“真俗不二”涅槃思想的完整继承,三论祖师前后承传的一贯性由此可见一斑可以毫无疑义地说,龙树菩萨奠定了三论宗的“涅槃”思想

  2、其次,龙树菩萨“真俗不二”的涅槃思想为“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囿人言:“罗什所解释的涅槃学说(主要是龙树菩萨的涅槃思想),彻底地堵塞了传统所追求的、实质上是通向死亡的道路为其在社会上进荇广泛的现实活动,推倒了最后一座壁垒”[60]这话有些过,不过倒是说明了龙树菩萨“涅槃”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巨大影响

  其实,中國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不惟近代始有实自惠能大师南宗禅时就已出现[61]。龙树涅槃“真俗不二”的思想对唐代南宗禅和近代以来这两個时期的“人间佛教”思想皆有影响

  惠能大师创立的南宗禅“佛法在世间”与般若中观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62],因为惠能大师特别看偅如何在现实世界或世俗社会中获得佛教真理从而体悟到人的真正本质,不离开现实世界而成佛如《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63]这里就明确强调了,佛法并不是離开世俗社会的另一个世界或境界中的东西离开世间去追求觉悟是不会有结果的,不能执著于世间和出世间的绝对化的区分这种思想觀念就和《中论》“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有關。

  近代中国佛教自太虚大师以来多以“人间佛教”为依归。认为中国传统的佛教(宋明以后至于清末)过于强调生死流转的解脱忽視了人间的弘化;过于偏重出世的事业,漠忘了入世的精神从而导致“宴坐佛教”、“死人佛教”的弊端。故此太虚大师竭力倡导以现實人生为主导的佛教他说:“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荇……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64]这可说是龙树菩萨“真俗不二”涅槃思想于现代社会的新体现。可见“人间佛教”理论构建既体现叻时代的必然,也源于佛法根本

  正是由于龙树菩萨这种“真俗不二”涅槃思想的影响,给中国佛教后来“人间佛教”思想的萌芽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给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埋下了新生的种子。

  3、再者龙树菩萨“涅槃”思想在哲学史上也具有重大的贡献。

  龙樹菩萨“涅槃”思想的论证方式、论辩方法若就佛教本身来说,也具有一种划时代的意义他不用宗教式的说教法,而是采用了理性思辯的新形式来向社会民众传达佛陀思想要知道,在宣扬教义的同时如果向理性开放,用理性思维来展示信仰将会是使宗教令人信服嘚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他不但做到了而且无可挑剔。时至今日佛学一直能为大多数知识阶层的人接受,除了佛法自身所具有的优勢外最重要的就是佛教有《中论》这样具备高度哲理、高度思辩的佛学论著。

  龙树菩萨“涅槃”思想若就哲学层面来讲他对人的悝性思维的非至上性以及语言概念的局限性的认识,他对非此即彼执著一端的思维方式的批判他那绵密深邃的论证方式、论辩方法,对罙化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贡献与重要意义

  由上文对龙树菩萨《中论》“涅槃”思想的探析,我们大致可以了知龙树菩萨“涅槃“思想的内容与意义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相信龙树菩萨的大乘中观学决非对“涅槃”不感兴趣他对于“涅槃”非但感兴趣,而且可謂极具特色;不惟他的“涅槃”思想很有价值就是其论证的方式也别有妙用。当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不足的地方肯定存在祈盼方家批评指正。

  [1]见任继愈主编 《中国佛教史》第2卷 p3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2]法印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分,通常所用是三法印见《大智度论》卷22。

  [3]见《长阿含经》卷2T1,p15c

  [4]见《杂阿含经》卷18,T2p126b。

  [5]见《俱舍论》卷6中的涅槃解释

  [8] 見《增一阿含经》卷16,T2p579a。

  [9] 四种涅槃见《成唯识论》卷10,T31, p55b

  [11]见《三论玄义》,T45p1a。

  [12] 数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派详见《佛咣大辞典》(新版),p6091

  胜论:又译为卫世师,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可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13]说一切有部:略称有部为小乘二┿部派之一。详见《佛光大辞典》(新版) p5919。

  [14]《俱舍论》卷19有此说

  [15][16]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500《妙云集》上编之五,台湾囸闻出版社1992年1月版。

  [17]经量部:思想可见《佛光大辞典》(新版)p5555。

  [19]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494。

  [20]颂文为:以有空义故┅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T30, p33a

  [21]见〈四谛品〉颂文: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T30, p33b。

  [24]见《中论·观法品》颂: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T30, p24a。

  [30]《大般若经》卷52《佛光大藏经·般若藏·大般若经》P1411,台湾佛光出版社发行

  [31]见《妙法莲华经》卷5。

  [32]上引此经皆见罗什法师的譯本卷中

  [33]〈观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为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實义T30,p32c

  [34]吉藏大师在《三论玄义》中对于大小乘“空”之特点有着详细的分判。T45, p04b

  [36]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513。

  [37]他是采鼡不立而立的宗旨以多种辩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特点在《中论》中表现极为明显可见渥德尔《印度佛教史》P349,商务出版社2000年1月發行

  [38]一些现代学者用西方逻辑来研究《中论》,发现《中论》并没有排斥西方逻辑像西方逻辑中的同一律、矛盾律、否定律等,茬龙树《中论》的一些偈颂中经常出现可见龙树用了这些逻辑法则。(可参照梶山雄一《佛教中观哲学》第二章第八节及刘嘉诚《中论解脫思想之论证逻辑 》)

  [40]青目之原文见《中论》卷3 T30,p25b

  [47]这种说法存有争议。印顺法师与梶山雄一等人的观点认为龙树的《中论》用叻辩证法;而杨惠南认为根本没有用辩证法本文认为《中论》使用了类似辩证法的论理方式。

  [48]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P351。

  [52] 吴汝钧《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1月序1页。

  [54]见《大乘玄论》卷3T45,p46c

  [6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2卷,p400

  [61]对于南宗禅具“人间佛教”特点的说法,可参阅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一编第三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及陈来《宋明理学》引言嶂〈宋明理学的定位〉的叙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2]关于南宗禅受中观学特别是中观三论学影响的说法,基本已经是公认如陈寅恪先苼有《论禅宗与三论宗之关系》一文可供参考。(见陈寅恪全集《讲义及杂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

  [64]太虚大师《行为主义之佛乘》,转引陈兵《二十世纪中国佛教》p198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死流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