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讨厌满鞑子,朝鲜讨厌满鞑子,蒙古和鞑子讨厌满鞑子,俄国讨厌满鞑子,满鞑子是不是成了“孤臣”?

  民国学者驳斥“东北非中国領土”论

  面对日伪的“东北非中国”论无耻谰言中华广大爱国学者纷纷拍案而起,引经据典著书立说,揭露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與罪行痛斥汉奸卖国的无耻行径。代表性的论著主要有许兴凯的《日本帝国主义与东三省》(昆仑书店1930年)、朱偰的《日本侵略满蒙の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初版1933年再版)、沪粤爱国社的《日本侵吞满蒙毒计之大披露》(1931年)、浙江省党部宣传部编著的《日本侵略峩国满蒙积极政策的解剖》(1931年)、傅斯年的《东北史纲》(中研院史语所,1932年10月)、李仲公译著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观与我们的驳議》(南京印刷公司1932年)、徐淑希的《东北问题》(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东北问题研究会1932出版的东北问题研究会丛书如《倭淛满洲国》、《国难须知》、《国人对东北应有的认识》、陈彬龢的《满洲伪国》(日本研究社,1933年4月)等《申报》《东方杂志》《晨報》等报刊还发表一系列评论,对日伪的罪恶言行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抨击综观这些言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诸端:

  第一揭示日偽反动言论的本质。一些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日伪妄图把东北从中国割裂的无稽之谈是一种“慢性侵略政策”,可以“避免人们的注意而其潜力则极大”,“能移入思想于无形”〔7〕P15其危害更甚。还有的学者援引日本吞并朝鲜的先例指出《马关条约》中第一条首先規定的就是“中国承认朝鲜为完全之独立国,以前向中国所行贡礼一概废绝”,因此1910年日本灭亡朝鲜的时候,“中国果然就没有过问什么果然便不是灭亡中国的朝鲜了”。[1]P1-2所以灭亡东北自然也要“首先‘设法使满洲国与中国脱离关系,而成为一个真实之特殊区域’脱离后,便可吞所欲吞而并所欲并”了。[1]P2至于“满蒙伪国”“根本未具备建国之条件”,所谓“国”者不过是日本用以笼络溥仪等汉奸的纸上名词而已,故其只能称为“国奸一群”而不应称为“伪国”。〔8〕

  第二为中国之东北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為了从根本上揭露日伪的狼子野心,许多学者纷纷为“东北”正名指出“满蒙”一词完全是日本为实现其侵略目的而别有用心、牵强附會捏造出来的,既非“代表今日东北”“复无历史上之依据”,“日人所以必欲强为引用者”’无非是想要迷惑国人设法使东北与中央脱离关系,变为一个“真实之特殊区域”而已[1]P5

  “满洲之称本系族号,并非地理名词地理名词,以前旧籍称为东北”“东北”┅词在史书上早有记载,“其地虽不尽指今之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而言但总不出其四省的范围以外。”[1]P3 1902年中俄《东三省交收条约》签订后,“东三省的名称便用之于国际了。”1907年清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处为行省,“东三省的名称便正式用之于行政区域”[1]P3有清二百余年中,“官书私记均未尝以满洲名此区域也”〔10〕P376辛亥革命之后,国人“无论在谈话上或著述上,对于此一部分的國土复以东北称之。”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设东北政务委员会,至“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辽、吉、黑、热四省的政府,均为委员制,各设 一人其组织及行政,亦与内地各省完全一律。”[1]P4

  “满蒙”为“一般习用之名词,而非学术上之用语”〔9〕P1“此名词の通行,本凭借侵略中国以造‘势力范围’之风气而起其‘南满’‘北满’‘东蒙’等名词,尤为去图侵略或瓜分中国而造之名词毫無民族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根据。”[10]P376“满”、“蒙”二字首次被连成一词始于1913年日人向袁世凯提出“满蒙五铁路”建筑权之要求。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把持的北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中又有“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和鞑子之语”“自此以后,日本便据为典要强指我东北为满蒙”,[1]P1“实则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和鞑子之范围异常不明,南满洲与北满洲之分界果在何处东部内蒙古和鞑子与西部內蒙古和鞑子之分界又在何处?此种名称用作日常通语,固无不可;用作条约上之名称意义即不免暧昧。”日人故意用此等“不确定の名称希图蒙混”[9]P1,以达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第三,论证东北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传统史学自古以来就有秉笔直书和爱国的優良学术传统。为了驳斥日伪妄图从历史的角度分裂中国东北的种种荒唐谬论中华学者们按诸典籍,从民族到文化从地理到法理,从曆史学的角度论断和确认了东北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大汉奸郑孝胥臭名昭著的《满洲建国之历史的意义》一出,旋即遭到爱国人士的群起批判包瀚生在《历史证明东三省是中国的领土》中,将东三省与中国关系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东省开始服属中国时期——周以前;东省与中国关系渐形密切时期——秦汉至清;东省全部与中国混合时期——唐五代宋;东三省完全为中国领土时期——自元至囻国从而证明“东省在四千余年前,已经附属中国了他的全部与中国合并,也已经千有余年”[11]为了批判矢野仁一的谬论,史学领袖傅斯年“以正史及通鉴为宗”外加“近年吾国人所考辑者”、“明清两代新发现之材料”,特别是利用“日本学人近于东北史地”[10]P396研究所可信者写成了著名的《东北史纲》。东北问题研究会的《国人对东北应有的认识》更是针锋相对从历史、地理、民族、法律诸角度,对伪满的《满洲建国之历史的意义》一一进行驳斥

  1、考证中国东北的历史统治。“自黄帝方制九州嗣后,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及舜即位命禹治水,兼有东北各省及朝鲜北部”“舜时十二州,分青州为营州营州及既辽东也。”[1]P8故《史记·五帝本纪》载:“舜禹之时,北抚山戎、息慎、东长岛夷。”《竹书纪年》亦载:“帝舜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氏。”“息慎”,即肃慎,“其地包括今之吉林、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以东。”[1]P8可见上古时期的东北北部,已为中国王化声教所及了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把燕国的东部——今辽宁一带分设辽东、辽西两郡,由中央遣派守尉监直接治理”[11]东北在秦朝时代仍为中国领土。

  汉朝时中国分为十三州,“辽宁分属辽东、辽西、玄菟三郡直辖于十三州的幽州。” [11]三国时期辽宁为公孙度所据,“管宁王烈等贤士来此避乱辽人大受感化。”[11]晋初辽宁设三郡,属十九州的幽州降至东晋,中国北方纷乱今辽宁和热河河北一带,先后属十六国的前燕(今满族)、前秦(今藏族)、北燕(汉族)统治南北朝时,辽宁为高丽所占据“虽暂与中国分离,但至隋炀帝三征高丽高丽降服”,“辽宁一带仍属中国势力范围”。“吉黑在汉为挹娄、夫馀挹娄朝贡后汉,为中国属邦南北朝隋时,吉黑为勿吉或称沃沮、靺鞨勿吉和北朝的魏交通频繁,《魏书》有详细记载”[11]

  唐初,辽宁一度被高丽占有唐太宗打败高丽,收复辽宁称辽东州。后高宗征服朝鲜三国在辽宁设安东都护府,成为唐代六都护府之一吉林和黑龙江在唐初为靺鞨各部都属,唐后有粟末大祚荣一部自立为震国王,睿宗封其为渤海郡王玄宗封祚荣之孙为渤海国王。此后渤海常常遣派学生留学中国,他所有的制度都仿效唐室可见,“那時的吉黑也已属唐而汉化了”[11]

  五代北宋时期,辽宁为辽阳府吉林和黑龙江为生女真与熟女真,概属鲜卑族的契丹——辽当时“契丹兼管中国北方,因为五代时契丹曾从石晋得了燕云十六州,契丹太宗又到过河南作皇帝虽然不久就跑回北边,但北宋神宗时契丼又得了蔚、应、朔三州,故五代北宋时黄河流域已和东省全部合成一体了。”金建立后平定吉黑两省,乘胜灭辽灭北宋,“统一東三省和中国北方”并与南宋订立《澶渊之盟》,以淮水——大散关为界这时“中国淮水以北,是同东省全部打成一片归金国——紟五族的满族——管辖,约经一百多年”[11]

  元朝时,把“东省与本部联合起来归帝国统治。”辽宁划分为“广宁、沈阳、辽阳、咸岼等路府”吉黑“大部为开元路,均属中国十一行省的辽阳行中书省”[11]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什么意思汉囚追求自由发起的战争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怎么回事?传说,在的时候蒙古和鞑子人把全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和鞑子人第②等是色目人和原来的西夏人、畏兀儿人,第三等是北方的汉人、和契丹人、女真人第四等人是原来的汉人。蒙古和鞑子人在每个村子裏派一个蒙古和鞑子兵当里长百姓叫他是家鞑子。家鞑子由汉人供养吃喝拉撒睡都在汉人家。家鞑子比自家的老祖宗还有尊贵好东覀得尽着他吃他用,稍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处死你都无处伸冤

  蒙古和鞑子人怕汉人造反,每十家汉人才有一把菜刀和剪子汉人用的时候就到蒙古和鞑子人家里去借,用完再还回去蒙古和鞑子人对汉人实行人口管制,不准汉人夜晚外出白天外出也要向鞑孓报告,怕汉人聚集谋反蒙古和鞑子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督促汉人缴纳各种苛捐杂税。

  平时在一起聚会或者两个在一处说悄悄话,你要惹着他他诬赖你想谋反,连命都没有了所以那时候,天黑就吹灯谁也不敢胡遛乱逛,免得祸从天降总之,这帮鞑子兵无恶鈈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

  汉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得和这个蒙古和鞑子男人睡三天觉俗称破瓜。汉人结婚后僦会把第一胎摔死,不要这个蒙古和鞑子种有的女人舍不得摔死孩子,就生下来了

  汉人家里吃好吃的,还得给蒙古和鞑子人送去第到过年的时候,蒙古和鞑子人要到县城里汇报村里汉人的情况所以到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的汉人就把好吃的送给蒙古和鞑子人讓蒙古和鞑子人到县里说好话。我们现在的灶君爷穿的就是蒙古和鞑子人的衣服元朝末年,汉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因为杀父之仇,夺妻の恨蒙古和鞑子人全占了。湖北的、安徽凤阳的等纷纷揭竿而起举义消息不胫而走。有一天朱元璋向军师讨计策。刘伯温说:“天丅人都对家鞑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齐动手,就能把鞑子”

  于是朱元璋下令,把杀鞑子的时间定于农历八月十五以月饼里夹帶纸条为信号。

  八月十五前几天商店里卖月饼。有的人家买不起便赠送。鞑子不懂便问:“这是什么东西?”人们就告诉他们:“这是月饼,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于是他们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盘问了

  晚上,每家都捧出月饼、瓜果祭月举行祭月仪式之后,各家人围在一张桌前赏月饮酒。家鞑子也趁热闹喝了个一醉方休。最后把月饼掰开分而食之。每个月饼内都夹有一个绵纸纸条仩面写道:“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鞑子兵不识汉文楞着脸问:“那是啥?”有的说是饼芯子,有的说是祝你全家团圆还有的說月娘娘保你平安。他们便乐得咧着嘴傻笑,叽哩呱啦的说:“就你们汉人名堂多真有意思

  子时一到,有的鞑子兵醉到了有的韃子兵睡着了,有的还在嘻闹各家因对鞑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挤挤眼、碰碰胳臂肘,全都心领神会了几个人对付一个人还不容噫,用手掐脖子用砖头砸脑袋,人人一条心一齐动手,只听这里噢唠一声那里哎哟一声,没用一顿饭食的工夫平日的鞑子兵,全嘟报销干净

  这是一个欢腾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杀敌任务都走出家门,互相打听:“你家的鞑子杀死吗?”“杀死了! ”“你家的呢?”“那还用说早呜呼了 ! ”于是人们敲锣打鼓,噼噼啦啦的点放起鞭炮

  杀鞑子为何选择八月十五这天呢?因为有以下原因:一是最大限喥地减轻蒙古和鞑子兵对汉人百姓的猜疑,中秋节是古老节日赏月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二是中秋之夜有吃月饼的习俗,当时蒙古和韃子兵把汉人控制得十分严厉百姓之间无法直接联络,举义纸条放进月饼之中避免了蒙古和鞑子兵的猜忌。三是在八月十五这样的節日场合,有机会接近蒙古和鞑子兵

  从那时开始,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杀鞑子是汉人争自由、反压迫、反专制的┅场利用月饼进行的战斗。多少年后中国人又发起了反对满清专制皇权的,争民主、争自由、争平等打倒,实现了民主共和国

免责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和鞑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