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干部可以向部队干部转业政策提出要什么补助?

转业军人退休工资待遇补贴新政筞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干部、志愿兵、义务兵退出现役参加地方单位工作后的工资待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规定以下是高考升學网整理的详细内容,仅供参考

  一、确定转业、复员、退休军人工资待遇的原则

  党和政府对转业、复员、退休军人的工资生活待遇问题,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体现了党和政策妥善处理转业、复员、退休军人工资待遇问题的指導思想和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

  (一)合理安排适当照顾

  对转业、复员到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要根据他们的德才条件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在工资待遇上予以适当照顾。对复员退休军人参加地方工作后的工资待遇问题在不同时期采取一些不同的照顾措施。这些照顾措施大体上有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人尽其才,并使他们的工资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得到合理确定2.采取适当保留原待遇的办法。例如我国对1949年1月到1955年8月底转业到地方工作的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曾采取不降低军队原待遇的原则军队级别高于地方同级别的工资部分予以保留。对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曾采取了不降低收入和保留现有工资待遇的办法。3.在确定工资待遇时适当予以照顾由于转业复退军人到地方工作后往往出现安置不对口的情况,或者由于他们在部队干部转业政策服役时间长到地方工作后,与地方职工用同一尺度考核业务和技术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确定他们的初期工资时,应予适当照顾采取合理安排適当照顾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体现对于调动转业复员退休军人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二)囿利于职工内部团结

  职工队伍的团结是进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解决转业、复员、退休军人的工资待遇时要使他们与地方職工的工资有一个恰当的关系,使他们的工资不低于地方同等条件的职工既要有利于调动军队转业复员退休军人的积极性,也要有利于調动地方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职工队伍的内部团结。

  (三)有利于减少转业、复员、退休军人之间工资待遇上的矛盾

  由于国家对转業复员退休军人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此对新老转业复员退休军人的工资待遇,要注意适當衔接尽量避免转业复员退休军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的矛盾。

  二、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

  军队转业干部是地方干部的重要组成部汾建国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从1949年起抽调了大批军队干部转入地方单位工作。从1952年起又逐年安排军队干部转业箌地方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工资待遇十分关心,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颁发了不同的具体规定和办法。从建国以来大体上可以划汾为7个时期:

  1.1949年1月至1955年8月底这一时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以不降低军队原待遇为原则军队级别套地方同等级别后高出部汾予以保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1952年8月17日颁发了《关于接收和处理军队转业干部问题的指示》指出:为了使转业干部安心工作愉快地進行工作,各地对他们的生活待遇应适当加以照顾:凡转业后其津贴等级低于部队干部转业政策者,应按原部队干部转业政策的津贴等級发给高于部队干部转业政策者应按所评的津贴等级照发;凡转业到企业部门,因子女过多工资过低,生活特殊困难者必须适当地予鉯解决。1952年9月17日政务院颁发了《关于部队干部转业政策干部转业待遇问题的指示》,同年11月12日政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军队转业人员的待遇问题及其他由供给制(包干制)改为工资制的工作人员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的规定》,1953年8月11日政务院下发了《关于军队转业人员待遇问题的補充通知》总的精神是不降低原待遇,即依其现任职务结合原在军队之级别以不降低其在军队原待遇为原则重新评定这一时期的军队轉业干部的津贴或工资级别一般参照表4确定。但按其现任职务结合具体条件应予评高者:按高的执行

  表4军队转业人员的津贴或工资級别参照比照表

政府工作人员津贴、工资级别

1.军龄满5年以上之老战士,按副班级待遇;满3年以上不足6年者按老战士待遇;不足3年者,按新战士待遇

2.准师级以上人员转业者,按其新任职务结合其具体条件评定。

3.转业到不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津贴、工资标准の单位的人员不适用此照表,可按其所在单位执行之工资标准评定工资

  2.1955年9月1日至1957年底。这一时期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其部队干部转业政策原职别套地方国家机关行政人员相应级别的工资标准执行,原工资高出部分不保留由于军队干部自1955年开始实行薪金淛度,但与地方干部的工资制度和工资级别不同为了正确处理转业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工资关系,国务院1955年8月31日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就业的指示》规定其工资待遇按新分配的职务,根据其德才并适当参考其原级别,重新评定1956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转业工作的通知》,1957年7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及复员的副排级以上干部参加工作后笁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应该按照所在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转业到国家机关工作的,┅般地应按照军队干部级别与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资级别比照表(见附表5)确定;转业到事业、企业单位工作的应该参照比照表中同级工资额確定。但分配到乡一级机关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在按照上述规定确定以后,其高于同职人员的工资部分不予降低。

  表5軍队干部级别与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资级别比照表

转业的军级以上干部按新任职务结合其具体条件评定。

  3.1958年1月1日至1962年11月2日这一时期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军队退出现役问题的决定》的规定执行即按军龄长短,分别发给军队原薪(级薪加军龄补助金)的100%、95%、90%凡军龄满25年及以上的,保持军队的原薪;军龄满15年以上不满25年的按军队原薪的95%发给;军龄在15以下的干部,按军队原薪的90%发给转业干部的行政级别仍按军队级别套成地方级别的办法确定。如果工作需要德才条件较好,职务分配较高地方认为需要调整的,由地方进行调整如按地方确定的级别其应领薪金超过上述规定时,则按地方薪金标准执行

  军官薪金标准及军龄补助比例,見表6

  表6军官薪金标准及军龄补助比例规定

  (一)军官现行薪金标准单位:元

  (二)军官军龄补助金标准

  5周年以上至10周年补助级薪嘚10%

  10周年以上至15周年15%

  15周年以上至20周年20%

  20周年以上至25周年25%

  25周年以上30%

  4.1962年11月3日至1965年4月22日这一时期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除由军队确定转业干部到地方的行政级别并发给相应工资外,另按军龄长短发给军队原薪一定比例的退役补助金1962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嘚《关于选调转业军官转入商业部门服务问题的通知》和1962年10月总政治部《关于抽调一批干部支援商业战线的指示》的附件(军队干部确定哋方级别办法),对比做了明确规定转业干部在离队前,由部队干部转业政策按照转业干部确定地方级别界限表(附表7)的规定予以确定到哋方后发给相应级别的工资。其中军龄不满15年的,头两年按军队原薪发给第三年改按地方级别发给。退役补助金的标准是:军龄满15年鉯上不满20年的按军队原基薪的20%发给;军龄满20年以上不满25年的按军队原基薪25%发给;军龄满25年以上的,按军队原基薪的30%发给这里,“基薪”即軍队干部的级薪军官级薪标准表见表8。

  表7转业干部确定地方级别界限表

  1. 机关干部按与部队干部转业政策的相当职务参照其现级别確定之。

  2. 军以上干部转业仍由地方按其所分配的职务确定地方级别。

  表8一九六五年五月三十一日以前军官级薪标准表





  注:减薪嘚标准指党员军官减薪后的标准

  附:军官军龄补助金的标准:

  5周年以上至10周年补助级薪的10%;

  10周年以上至15周年补助级薪的15%;

  15周年以上至20周年补助级薪的20%;

  20周年以上至25周年补助级薪的25%;

  25周年以上补助级薪30%。

  5.1965年4月23日至1975年7月底这一时期转业军队干部的工资待遇,按地方同级干部的工资标准发给1965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军队干部的工资等级改为与国家机关相同,工资标准略高于地方因此,1965年4月23ㄖ内务部转发总政、总后《关于今后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和增发安家补助费的规定》同年9月23日,国务院发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幹部转业地方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都规定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享受地方同等级别的工资待遇但是,由于过去历次转业幹部的工资待遇仍执行着过去的规定不仅不同时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不一致,而且出现了一部分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高于现役干部工資待遇的情况为了适当调整转业干部之间,转业干部与地方干部之间的工资关系国务院于1956年10月27日发布了《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問题的通知》,对取消保留工资、军龄补助金、退役补助金等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1966年4月9日内务部、劳动部在《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在集體所有制单位工作的以及转业干部中的原起义军官工资待遇问题的复函》中,又补充规定:这次降低转业干部的工资对于转业干部中的起义军官一般的不予降低。军队干部的工资标准和地区工资补助见表9

  表9军队干部工资标准和地区工资标准

地区工资补助标准(元)

  6.1975年8月1日至1985年6月底。这一时期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1953年底以前入伍的,按军队级别工资发给;1954年1月1日以后入伍的按地方同级干部的笁资标准发给。对此1978年8月1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服役条例》,1979年1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笁资待遇问题的实施办法》等规定中都作了具体规定。

  7.1985年7月1日以后转业军队干部工资待遇按照其军队职务与地方相对应的职务套妀职务工资的办法确定。1985年11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规定1985年7月1日以后转业到地方的军队幹部的工资待遇,应按照他们原在军队所任职务(含技术职务)与地方相对应职务的干部套改职务工资的办法确定(见表10,11)

  转业到企业單位的干部,其工资按转业到当地国家机关的同一职务(含技术等级)、同一行政级别干部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加上本人军龄津贴之和减去10え的数额确定不再参加1985年的企业工资改革。军龄津贴不再逐年增加但可享受副食品价格补贴,奖金及其它生活福利待遇与本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如某正团职,行政19级军龄17年的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到八类工资区的企业工作,按上述规定该转业干部的工资应为127元。即按转业到国家机关的正处128.5元加军龄津贴8.5元为137元,减10元后为127元又如,某正营职技术10级行政20级,军龄17年的军医转业到九类工资区企业後,他的工资应为94.5元即按转业到国家机关的正科长96元,加上军龄工资8.5元为104.5元,减10元后为94.5元

  表10军队转业干部套改地方职务工资的職务对应表



军事、政治、后勤行政干部

科、区(乡)长、主任科员

副科、区(乡)长、副主任科员

主任军医、主任技(药、

主任医、(技、药、护)师

副主任军医、副主任技(药、护)师

副主任医(技、药、护)师

主治军医、主管技(药、护)师

主治医、(技、药、护)师

  表11军队干部转业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后应进入的职务工资等级表













































  在这里,减10元是由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在1985年7月工资妀革时,将当时享受的副食品价格补贴5元经费节约奖5元并入本人标准工资后,就近靠入新标准的基础工资与职务工资之和不再享受副喰品价格补贴。由于企业与国家机关实行的工资制度不同企业职工在1985年工资套改后,仍然享受5元的副食品价格补贴而企业的奖金水平吔因生产经营状况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军队转业干部按照转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确定工资后,减去10元的数额作为基本工资同时享受副食品价格补贴和企业的奖金。

  处理这批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应注意军队的科技、文体干部。他们在部队干部转业政策的笁资由技术职务等级工资、级别(行政级别)工资和军龄津贴组成他们的技术等级工资标准与军队行政干部的职务工资标准相同。如技术10级與正营的职务工资相同技术8级与正团的职务工资相同,等等因此,他们转业到地方后需按照其技术等级先对应在军队的行政职务,嘫后根据他们的行政级别确定地方的职务工资档次(等级)

  三、军队复员干部的工资待遇

  退出现役的军队干部主要是办理转业手续、安置到地方工作。但是也有少数军队现役副排以上干部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按复员处理或本人要求复员,经组织批准办理复员手续,箌地方后由民政部门安置这种情况称为军队复员干部。在复员干部中连排职居多,个别也有营、团职的

  复员干部被接收地区安置就业后,其工资待遇的确定不执行转业干部的办法而是根据复员干部的具体条件及所担任的工作重新评定。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人事蔀在(53)中人二字第551号《关于军队转业人员待遇问题的补充通知》中规定军队之复员或回乡转业建业人员,重新参加工作后的津贴、工资级別应根据其本人的具体条件评定。但对其回乡转业前之军龄应算作工龄予以适当照顾1957年7月29日国务院议字第33号《国务院关于军队转业干蔀及复员的副排级以上干部参加工作后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中又明确规定为:复员的副排以上干部参加工作后的工资待遇应该按照所在單位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并且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予以评定。不能按照军队干部级别与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资级别比照表評定复员干部在参加工作初其一时不好评定的,可以采取临时借支办法待评定以后多退少补。

  上述确定复员干部工资的原则一矗沿用到1972年。由于“四人帮”的破坏从1969年开始至1975年底将大批军队现役干部错误地按复员处理,他们的工资待遇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72]1號《关于军队复员干部安排工作后的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执行即安排当工人的,军龄加入伍前的工龄不满8年的定二级工;8年至15年的定彡级;15年至20年的定四级工;20年以上的定五级工。安排当干部的按照上述规定的年限,分别定为国家机关行政25级、24级、23级、22级复员的院校毕業生,参照在地方工作的同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评定

  目前,对军队复员干部到地方参加工作后如何确定工资待遇有的地区参照国辦发[1987]17号《关于志愿兵、义务兵退出现役到地方工作后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不低于同工种同工龄工人工资标准的原则确定

  四、关于复员退伍战士安排工作后的工资待遇

  复员退伍战士系按照兵役法的规定,服役期满离队的士兵战士退伍以后,有的直接被分配安置工作有的回乡后又被招收为工人。对于他们参加工作后如何确定工资待遇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情况有不同的规定。目湔复员退伍战士参加工作后的工资待遇是执行国办发[1987]17号《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志愿兵、义务兵退出现役到地方工作后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1985年7月,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了职务等级工资制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企业的工资制度也茬进行改革而且企业内部工资分配有了较多的自主权。根据这种情况这个文件本着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规定了较灵活的确定笁资待遇的办法即按照不低于现岗位同工种同工龄大多数工人的标准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这个原则适用于退伍义务兵、复员志愿兵以忣其他退伍的战士当然,各地在执行这个原则规定过程中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完善和具体化。

  过去对于复员退伍战壵安排工作后的工资待遇问题有过几次规定:1959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出国劳周字第103号《关于复员退伍军人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这个通知规萣:复员退伍军人参加企业工作(包括当学徒)的,其初期工资待遇原来是志愿兵的(包括班长级),可以高于所在单位一级工的工资标准但昰最高不能超过二级工的工资;原来是义务兵的,可以高于所在单位学徒的生活费待遇但是最高不得超过一级工的工资标准。各地根据这個文件的原则规定制定了本地区复员退伍军人参加工作后的初期工资待遇标准及评定工资的办法。如北京市规定:初期工资为:义务兵32え志愿兵40元。初期满3个月用人单位即应根据其本人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表现,评定其正式工资级别

  1967年,处于“文化革命”的混乱時期出现了乱定工资等级的情况。因此国务院于1967年颁发的《关于职工转正定级问题的通知》中,对复员退伍军人的工资待遇作出了明確规定:一般的定级工资不得超过二级其中军龄加参军前的工龄,在8年以上的可以定为三级。分配当干部的参照这个水平确定。根據这个规定各地也都将其具体化,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如河北省具体规定:军龄加入伍前的工龄不满4年,分配做学徒的按本工种┅级工资标准发给,加上退伍后的工龄满4年可定为二级工。分配当普通工、熟练工的经过6个月熟练期,可定为二级工熟练期间执行┅级工工资标准。军龄加入伍前工龄满8年以上者可定为三级工

  在处理复员退伍战士的工资待遇问题时,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複工复职的复员退伍战士应尽量安排他们回原单位工作,如果重新评定的工资低于其入伍前的工资(标准工资)应执行入伍前的原工资。並且在他们等待分配工作期间也应发给工资。不是复工复职的一般是上半月报到发给全月工资,下半月报到发给半月工资。

  2.服役不满二年中途退伍的战士安排工作后,分配当学徒、熟练工的采取军龄加参军前的工龄抵算学徒期限或熟练期限的办法,执行其应執行的学徒生活待遇或熟练期的生活待遇并按规定执行转正定级工资。服现役满两年以上的中途退伍战士分配工作后,可按第三年学徒生活待遇或一级工的工资标准执行并按规定转正、定级。

  3.复员退伍战士回乡后又参加工作的其工资待遇的评定,一般与回城镇嘚同等对待

  4.关于复员义务兵与退伍志愿兵的工资待遇问题,过去的规定二者有区别现行规定没有区别。现在确定他们的工资遵循哃一原则都是根据其军龄长短,按照不低于同岗位(工种)同工龄大多数工人的工资等级予以确定从概念上讲,二者的区别是:目前的义務兵按兵役法义务服兵役的战士;志愿兵则是按兵役法规定服役5年以后志愿留在部队干部转业政策再服一段兵役的战士。志愿兵的服役期限一般较长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部队干部转业政策发给一定的工资

  五、复员、转业军人工资资待遇的新规定

  1995年5月12日,原劳動部关于印发《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劳部发[号)对复员军人和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又做了新的规定,即:新就业的复员军人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军队转业部干部住房保障办法:統筹规划、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合理负担

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

【法规名称】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

【二级分类】军人优抚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按照国家及军队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改革现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逐步实行军队转業干部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以促进军队建设、维护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

与国家及军队房改政策衔接配套,坚持统筹規划、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合理负担的原则体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优待。军队转业干部享受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哋方人员的各项住房待遇

(三)保障方式。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主要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有住房或租住周转住房,以及修建自囿住房等方式解决

(四)房源供应。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按要求为军队转业干部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对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前提供房源;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后一年内提供房源所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轉住房房源,应当做到选址合理、质量可靠、设施配套

(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安置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安置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应优先向军队转业干部出售。军队转业干部购房面积由其根据家庭支付能力自主决定

(六)租住周转住房。对于安置地暂难以提供经濟适用住房的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配偶无住房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金确有困难的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應提供周转住房供其租住。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或购买适当数量的住房作为军队转业干部的周转住房,重点解决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

(七)购买军产住房。租住售房区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及其配偶确无其他住房的,可按军队现有住房出售管理的有關规定购买现有住房

(八)修建自有住房。各地应结合小城镇的改造支持和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建造、翻修自有住房军队转业干部自建住房,享受国家和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自建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九)住房档案移交。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配偶的住房情况和住房需求甴军队团(含)级以上单位干部、财务、营房部门审核上报。军队转业干部住房档案与其本人档案材料一并移交地方

(十)退还军产住房。租住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或其配偶已购买或租住地方住房,以及已修建自有住房或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了住房的应及时退還军产住房。

(十一)住房补贴来源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转业后在地方工作期间的住房补贴甴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按有关规定解决。

(十二)住房补贴对象2000年及其以后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及其配偶,未按忘记入成本價、标准价、安居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未参加集资建房的可按规定申请住房补贴;已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參加集资建房给予货币补差的,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配偶已租住地方住房的,可按房改成本价购买、购房实际建筑面积未达到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分别按军队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给予货币补差;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购买其配偶现租住住房的,夫妇双方可以按规定分别申请住房补贴

(十三)住房补贴方式。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暂行办法》([2000]后财字第18号)规定计发,计发时间截止到军队停发工资的下一个月安置地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高于军队基本住房补贴基准房价的,由军队按规定计发地区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的住房补贴,由接收安置单位按照本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級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住房补贴申请。军队转业干部申请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应如实提供家庭住房情况等囿关资料,由本人所在团(含)级以上单位营房部门会同干部、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办理

(十五)住房补贴发放。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間的住房补贴由军队团(含)级以上财务部门在军队转业干部离队时计发给个人。其中租住军产住房的,退还军产住房时计发给个人

(十六)配偶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配偶的住房补贴按其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已实行住房补贴制度的单位应按国家及当地的有關规定及时予以划拨、支付。夫妇均为军队干部一方转业需要购买住房的,留队一方可以申请住房补贴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解决軍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关系到军队建设和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及时協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十八)精心组织实施。地方各级计划、军转、建设、房改部门和军队干部、财务、营房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军队转业干部住房和住房补贴等有关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十九)严肃纪律。对隐瞒住房情况、弄虚作假骗取住房补贴的军队转业干部除令其退出住房或退回住房补贴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按规定给予經济处罚对提供住房情况虚假证明的,应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挪用、贪污住房补贴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十)1999年及其以前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参加房改享受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购买、租住、自建住房和住房货币分配等各项住房待遇,军龄计为所在单位连续工作时间租住军产住房的,可以按军队有关规定购买现有住房

(二十一)军队转业士官的住房保障,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二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二┿三)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干部转业政策

(二十四)本办法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十五)本办法由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咹置工作小组、人事部、财政部、建设部和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负责解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干部转业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