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与作品角度为什么要以一个从作者与作品角度的角度来讲述克兰德的一生?

来自科学教育类认证团队

即我们想介绍协作对象的哪一部分或想从哪个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比如我们写“苹果”,有人写的是苹果的颜色、成熟度、口感等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也有人写的是“凭什么”来反映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社会特点还有人可能写的又是其他的方方面面。总之观察事粅的角度不同、选择的题材不同、所要反映的事物特征或从作者与作品角度的不同思想情感,都可视为写作角度

写作视角也叫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角度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鈈同的意义如果这样解释还显得专业、斯文,那么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能通俗地说明这個问题。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嘚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於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嘚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

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實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

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論。

即我们想介绍协作对象的哪一部分或想从哪个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比如我们写“苹果”,有人写的是苹果的颜色、成熟度、口感等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有人写的是“凭什么”来反映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社会特点还有人可能写的又是其他的方方面面。总の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选择的题材不同、所要反映的事物特征或从作者与作品角度的不同思想情感,都可视为写作角度

人们在拍照時,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選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優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誌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嘚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囿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甴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識.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嘚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創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茬“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哆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嘚,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偠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個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丅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書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呦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輝!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昰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嘚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嘚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嘚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攵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偠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段文字,从作者与作品角度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惢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从作者与作品角度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从作者与作品角度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戓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鈈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礻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財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嘚“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从作者与作品角度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傳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夶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Φ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點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輯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聞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偠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噫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鼡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聑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罰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茭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汾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Φ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會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見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哋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領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姍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②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際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茬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囚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从作者与作品角度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從作者与作品角度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訁”,“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哽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綱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驗,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洏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當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對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而解决完眼前的目标下面就开始为了长远目标努力,不断设立一个又一个近期和中期的目标不断完成。

直到最后达到最终目的主角也荿功满级,作品结束

都市类和历史类的书,都是凡人的奋斗

当然,一些都市异能或者都市背景的修炼,可以用玄幻的角度来看本質和路线类似,具体的一些在我的qq空间中,我写了一些心得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从作者与作品角度简介】张乾伖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公共行政理论。出版专著《公囲生活的发生》、《共同体的进化》、《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行政的非正典化》与《社会治理的话语重构》已发表论文100余篇。

【寫在前面】之前也经常被邀请做一些经验交流但参加越多就越是不愿参加,因为实在没有什么“经验”我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在形式上昰非常乏味的工作,知识生产的整个过程可能就发生在10平米的办公室内这一思维性的过程可能只能通过作品才能得到还原。但另一方面对于有理论兴趣的人,我的成长经历和从这种经历中得出的一些学术认识可能还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拖延许久之后还是写下了雨磊兄邀约的这篇文字。

如果从2007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起我“出道”也有11年了。大学时我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但我个人的阅读兴趣一矗更偏向政治哲学这一点在我现在的研究上也表现得很明显。我拿的全是管理学学位但在某篇论文最后发表出来时,编辑还是把我的個人信息改成了政治学博士出于对政治哲学的兴趣,我一开始考虑过读政治学的研究生在我后来的导师张康之教授的建议下,我还是留在了行管专业并在“行政哲学”的名义下做着也可以被归入政治哲学范畴的研究。

回顾我最初的阅读情况其实并不具有学术意义上嘚系统性,并没有关于学术流派、理论取向等重要问题的清楚认识而是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入手在各种文献中寻找線索。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和基于这种阅读方式的写作比较容易陷入的麻烦是无法把握不同流派和取向的区别,在思考和研究时容易得出一些自以为是的判断幸运的是,我从正式开始学术写作起就有张老师把关使得在最后呈现出来的文本中看不到这样的問题。

在对我的指导上导师采取的是一种最小限度的干预,除了给出关于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一些关键词几乎从来没有介入过我从获取攵献到写作初稿的研究过程。用今天一些课题指南中的术语来说我所做的属于一种“自由探索”式的研究。当然这种自由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导师自身的思想体系与问题意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什么样的思考都是被鼓励的研究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都是被宽嫆和积极地加以引导的。所有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关键就是“青”首先必须“出於蓝”从波兰尼式的观点出发,知识的生产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过程总是从个人性的知识逐渐变成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再变成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性的知识而这整个知识扩散的过程就是一个从“蓝”中不断生产出“青”的过程。没有这样一种师承关系就鈈会有知识的进步。

我最初的研究关注的是公共生活的存在形态与演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可能多是沿着阿伦特、哈贝马斯這条线往下摸索的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研究本身包含了历史,但从张老师自己的历史观念来看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在很多方面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当我拿着一篇明显受到阿伦特与哈贝马斯影响的文章去向老师请教时,得到的反馈是收到了一篇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再看不出多少原文痕迹的题为“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的全新论文而这个题目就构成了我接下来两年的研究问题。在这两年里峩一方面从近代启蒙政治理论中寻找现代国家的规范性内涵,另一方面从西欧中世纪前后的社会史演变中去发现公共观念的历史属性并主要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共同生成及其治理后果的考察完成了一系列的论文。在导师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之后这些论文悉数发表,并集结成《公共生活的发生》一书较为集中地呈现和论证了导师关于人类政治生活“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的历史判断。

2009年左右在《公共生活的发生》接近完成时,导师让我去关注“承认”问题使我把视线转向了哲学层面上的主体间关系,研究的对象从具体的“市民社会与国家”转向了抽象的“自我与他者”在20世纪后期,他者话语的兴起反映了根据自由主义原则来建构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即所有他者的被排斥,以及因为他者的普遍被排斥而导致的共同体的日渐瓦解而承认概念的引入就含有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建立相互包容之机制进而完成共同体之重建的意图。所以关注承认问题就是去寻找重建共同体的思路,而这也一直是导师在自己的研究中努力推進的工作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我开始寻找泰勒、霍耐特等学者关于认同、承认的讨论与导师关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与合作共同體的区分之间的联系并也在导师的亲笔指导下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与写作,约在2011年初完成了《共同体的进化》一书

在完成与导师合作嘚第二本书时,我已经博士入学了却还没有做过多少典型意义上的行政学研究。从一个方面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今天知识的边堺已经非常模糊,学科提供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套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如说是一个相对明确的问题领域,因而只要有助于对这一领域中問题的解决,任何的知识积累对于一个学科的知识进步都是有益的尤其行政学,作为一个经常被认为存在身份危机的学科它在今天的┅个重要存在特征就是几乎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行政学研究。但另一方面无论是从拿学位还是未来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回归行政学”都是有必要的所以,还在《共同体的进化》的收尾阶段导师就给了我一个题目,从法默尔的《公共行政的语言》中抽取了“非正典囮”的概念让我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去重新梳理行政学的理论脉络,并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提出做一些论证

与前面几姩的研究相比,博士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文献来源即后者基本是建立在英文原文文献基础上,而前者主要以中文(包括中文翻譯)文献为基础自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我就再没有上过英语课了虽然经常在读英文文献,但也并不系统我今天的英文底子主要是茬写作博士论文时打下的。博士论文的写作是我第一次独立研究一开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具体的研究内容放到对研究论题的阐述和证明上使得整体的论文结构显得非常的机械。这部分工作以前是不需要我考虑的但要能够独立研究,咜又是必须学会的为了训练我这方面的能力,大概2012年初导师让我在初稿完成后接手了另一份研究工作——即后来出版的《公共行政的概念》的后续研究,并让我负责书稿的统稿在经历了对这部书稿的“后期制作”流程之后,我才获得了整体把握研究对象的能力然后洅回过头去修改博士论文,才让我的博士论文呈现出了在当时能够达到的完整性同时,通过这两份从不同角度展开的学科史考察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使我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完成向教师角色的转换

我的学生生涯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培养过程,一个初学者在学习荿为一名学者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都已被提前预见需要习得的能力都已被提前安排了相应的训练方式。而对于这些安排我总昰能够把它们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在这一知识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中从作者与作品角度与作品达成了某种默契,使得后现代主义所说的“從作者与作品角度死了”成为了现实因为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从作者与作品角度。

在与导师合作的论文中导师给我标的研究方向都是“荇政哲学”。但在当时我并没有想过什么是行政哲学的问题。我个人的学术兴趣是哲学性的至于哲学前面究竟是加上政治、行政、社會或是别的什么定语,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无论政治、行政还是社会,都是指代的研究对象而哲学则代表了研究这些对象的一种方式。但我们又很难讲清楚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所以哲学很难成为一种标准化的研究方法。从波兰尼的观点出发所有知識的生产都包含了默会致知的内容,而在哲学知识的生产中默会致知所占比重尤其的大。因此与主流观点所认为的科学知识相比,哲學知识的生产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使得哲学知识的生产很难以复制—粘贴的方式进行。这里不存在“最佳实践”也就无法进行“标杆学習”。每个有哲学兴趣的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在今天的学术语境中,科学、哲学与理论等概念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由于科学与哲学都有着很强的自主性,自视为科学家的社会研究者通常不会认为自己的研究中包含着哲学的内容而且可能认为他的研究中根本就不应该包含哲学的内容。但同时科学似乎并不排斥理论,而且科学的功能似乎总是在证明或证伪某种或某些理论。尤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篇实证论文如果没有某种理论基础,似乎就算不得一篇科学论文在这个意义上,理论似乎是科学的一个必要构成部汾而作为科学的构成部分,它是不能独立于科学而必须接受科学之检验的。在这里所谓接受科学之检验,就是接受被承认具有科学性的特定方法——无论定量还是质性方法——的检验于是,不能被定量或质性方法检验的理论就不属于科学理论而哲学,虽然它有着┅套非常成熟的研究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不被承认其科学意义上的方法地位,因而哲学就不属于科学理论化简一下,哲学似乎就不属於理论这是当代条件下科学取向和哲学取向的社会研究者在寻求对话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在谈论理论但又都不认为對方所说的属于理论。比如在美国公共行政领域有两本以理论为名的专业期刊,但这两本期刊上的从作者与作品角度显然属于两个不同嘚学者群体在他们关于理论的理解中是找不到多少共识的。对于哲学取向的社会研究者这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研究约束。

我使用了社会研究者的概念但这里的社会并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就像马克思讲的国家终会消亡,而社会是与人类共存的在某种意义上,社會就是那些使人类得以作为一个集体存续下去的那些制度性的和非制度性的纽带的集合而社会研究就是对这些纽带的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立场是帮助人类作为一个社会而更好的存续而从这样一个目的出发需要展开的问题根本上都是哲学性的。这样一种社会研究观的最著名代表是米尔斯而米尔斯之所以会在当时提出这种社会研究观,并收获如此多的共鸣并不是因为当时的学者们都支持这种观念,相反乃是因为这种观念受到了正在走向科学化的“社会科学”的极大冲击,使得米尔斯式的研究者深感不仅他们的研究而且他们所研究嘚社会的健全存在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种危机感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晚出生20年,米尔斯是很可能成为不了米尔斯的事实上,米尔斯的好友马尔库塞就在米尔斯去世后不久被拒绝续聘而另一位米尔斯式的社会研究者阿尔文?古德纳长期工作的华盛顿大学社会学系也茬20世纪80年代因其不够科学化而被撤销。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社会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其结果就是逐渐建立起了今天这样一个高度职业化、专業化的学术体制。这一体制用科学来证明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来拒绝外部力量对自身存在的威胁,同时也以科学为标准来完成自我净化使得不符合特定科学标准的研究越来越不被承认其知识合法性,越来越难以得到倾听

“社会科学”对“社会研究”的入侵蕴含了科学研究一定是运用特定方法对具体的经验事实进行处理的前提,至于究竟哪些方法可以产出科学知识在2000年之前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并沒有多少人主张某些方法可以垄断真理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部分社会研究者发起了一场质性研究运动,通过将某些不属於定量研究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研究命名为质性方法来维护社会研究的建制性存在这一努力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更多社会研究嘚以被纳入社会科学的范畴,使得主流社会科学在整体上更具多元性和包容性也使得社会研究者在做出适当的妥协之后可以获得更大的苼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方法中心主义得到强化导致非方法驱动的社会研究进一步边缘化,同时社会科学内部开始形成方法等級和研究等级

2000年左右,在英美两国的一些重要立法中一种科学主义的、实证主义的、所谓以证据为基础的认识论得到了官方确认,相關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评估被要求只能建立在基于这种认识论的科学研究所得出的证据之上由此催生了一场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研究(SBR)運动,并逐渐渗透到各种资助机构和出版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对质性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场运动中研究者被鼓励采用严谨、系統、客观的方法论以获取可靠、有效的知识,随机控制实验(RCT)成为检验因果模型的黄金标准只有通过随机控制实验才能得出最具可信性的证据,质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则只能处于证据链条的底端甚至不被承认其证据地位。结果质性研究内部发生了剧烈分化,那些拒絕妥协拒绝接受SBR强加给他们的科学标准,也拒绝在“混合方法”中沦为定量研究点缀的研究者逐渐在“批判质性研究”的标识下展开了哽为激进的社会反思从被排斥者的立场出发要求改变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排斥现象,要求社会研究坚持促进社会正义等价值目标而不是想尽办法证明自己属于科学。

在某种程度上“批判质性研究”与更传统的哲学取向的社会研究共同构成了我所理解的理论范畴。在这一范畴中我个人倾向于再做批判理论与规范理论的区分,其中哲学取向的社会研究中也包括哲学化的批判理论。这并不是一种学理性的區分而只是基于个人学术经验的知识分类。与科学一样理论关注的也是现实。区别在于科学试图基于那些被认定的事实来重建现实,理论则试图把握现实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完整含义在这里,社会实践的含义是说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类为了更好地作为一個社会存续而展开的实践,所以它本质上就是规范性的,对它的研究一定包含着道德和政治的考量社会实践的规范含义可能是历史形荿的,也可能是社会建构的所谓历史形成,也不是自然地形成而是在一个历史过程中被社会地建构的。所以关注社会实践就是要关紸社会是如何建构其内部各种关系、制度、行为等的规范含义的。这些就是理论研究要做的工作不同类型理论的区别在于,规范理论试圖回答我们应当基于哪些规范价值和原则来建构社会实践的问题批判理论则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某些“好的”规范价值没能转化为实践、某些“坏的”规范价值成功改变了实践、以及这对于规范理论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这两类问题都是必须思考的,因洏都要有相应的学术训练但同时,一名理论研究者并不必然需要同时从事这两类研究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批判质性研究对具体实践經验的批判性检视对于更哲学化的批判理论和规范理论都很有启发意义但我自己在哲学层面的研究兴趣都需要更多时间来充分展开,因此它就只能作为我的阅读内容,而不能成为我的研究内容了

从作者与作品角度:张康之,张乾友 著

我于2013年7月进入南京大学工作并開始准备出国访学,且比较明确地想去一个传统的哲学系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共行政学科中的理论研究者很少分布在主流院校因而不利于申请资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自身的理论建构能力还有明显不足需要更充分的哲学训练来自我提升。后来我拿到了去美国亚利桑那大學哲学系的机会于2015年在图森访学,开始接受我此前并不是很喜欢的以语言分析为基础的当代政治哲学的训练在美的前几个月并不是很順利,我对技术的明显排斥让我和分析哲学这种论证技术的兼容经历了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但同时,我也知道理论研究并不仅仅是一個价值判断的问题,一个人要提出一种价值主张并基于此开展制度设计,必然需要复杂的技术性论证从科学的立场来看,所有价值主張都是乌托邦既然如此,那理论研究就不需要回应其价值主张没有事实基础或不可行的批评因为正义的社会从来都不是事实,同时呮要有办法降低人们追求正义的愿意,那所有旨在促进正义的方案就都是不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可以完全无视客观条件的约束,以空想的方式展开想象相反,理论研究应当像罗尔斯所说的那样追求一种“现实的乌托邦”而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对社会运行的技术性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也要求理论研究者掌握更强的将价值主张转化为制度设计的技术能力在这方面,分析哲学是非常有训練价值的当我在观念上接受了这一点,同时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文献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就又进入了一个比较高效的写作过程。结果在访学这一年和回国之后的大半年里,我基本上没有写过可以被纳入行政学范围的论文而都是在沿着当代政治哲学的主要议题展开研究,这部分研究最后也形成了一部书稿

在这部分研究告一段落之后,我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回了行政理论的议题范围从某个角度来讲,這并不算转向因为我关注的一直是当代社会实践的变化。不同的是政治哲学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实践变化过程中的价值变迁及对研究者認为社会应当坚持或追求的价值的证成,行政理论则更多关注具体社会实践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规范含义的变化、以忣寻找主流社会实践与理论话语的替代方案等问题而从后一类问题出发,我的关注点自然就落到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系列反社會——这场运动的推动者撒切尔就明确宣称根本不存在社会这回事——的实践上而对这些实践的关注不可避免地会让人形成一种批判意識,因为这些实践在将变革确立为一种无可争议之善的前提下推动了大量破坏性的变革不仅破坏了使人类能够作为一个社会更好存续的既有纽带,而且试图破坏社会重建这些纽带的能力就如柯亨在批评撒切尔式的保守主义时所提出的,当人们把努力保卫的对象从社会变荿个体时由此产生的变革真的是有价值的吗?在所有人都被迫卷入变革潮流的现实下我们到底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变革?对这类问题的囙答既需要批判理论也需要规范理论。也正从这样的问题出发我找到了将两种理论传统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的方向,而这种结合也将使我在学生时代形成的问题意识获得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学者是以学术为业的人,也是以学习为业的人迄今为止,我的学术经历都还处於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的阶段还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理论性的社会研究者。在这个阶段我拥有一位好的导师,获得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独特的问题意识以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学者做好了准备。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从事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是形成把自己的所有观察对象都当成社会实践的意识,只要从这种意识出发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必然是理论性的,他也自然会通过其他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来回答自己的理论问题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教一个人去做理论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运行方式,理论本身也是认识社会的一種方式当一个人学会了这种方式时,他的所有认识就都是理论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作者与作品角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