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对关于催收公司的建议意见建议

美国催收行业规范发展经验及对峩国的启示

债务催收不仅是互联网金融之痛,也是整个金融之痛一方面,我国金融系统贷款额度不断加大截至2019年3月,金融机构住户消费贷款达到39.2万亿元P2P网贷的贷款余额也在8000亿元以上,每年产生大量的个人不良资产催收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催收行业自律规范鈈足、竞争失序等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暴力催收,更是让催收行业蒙羞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和整治。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嘚持续开展对暴力催收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整个催收行业都受到牵连例如,2019年4月19日专门从事催收的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被查處,多达200名员工被警方带走调查最近,又有媒体曝出工信部等多部门联手整治骚扰电话,封停了许多催收号码对催收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以致于贷款催回率直线下降催收行业人心惶惶。可以说我国债务催收立法空白、无监管部门、无行业标准、无收费指导、无维權渠道,这不仅扭曲了行业发展使得债务人权益受到侵害,反过来也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到如今,催收行业的规范发展已经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美国债务催收行业规范发展的经验

美国是债务催收法律及监管措施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他国家大都仿效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催收制度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借鉴美国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的做法,对我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债务催收制度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催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颁布《公平债务催收法》等法律

早在1977年美国就颁布了《公平债务催收法》(FDCPA),明确规范了债务催收行为该法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和人性化,将债务催收作为一个专业的流程从消费者位置信息的获取、与催收债務相关的交流、拟催收债务的确认、催收过程中的禁止行为等方面对催收进行规制,并从消费者的高度来保护债务人的合法诉求对催收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催收人被禁止的行为主要包括:一是禁止对被催收人进行骚扰或虐待例如,使用污秽、亵渎的语言或者使用任哬威胁暴力行为,或者持续反复或在不合理的时间( 晚九点至早八点) 致电消费者二是禁止催收人使用虚假性或误导性的陈述。例如在债務并不为债务人真正所负担时,或者债务已经付清或者债务是由于身份被盗用所致,而催收人仍然催收再如,催债人伪装成律师、执法人员或政府官员三是禁止催收人以不公平的方式进行债务催收。例如非法联系第三方联系人,或者不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者姠第三方披露消费者的债务情况,或者使用假扮他人等欺骗性手段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2.设立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

在美国,负责债务催收荇业监管的机构主要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第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负责执行《公平债务催收法》。该法案禁圵债务催收人出现不正当的债务催收行为由于这些行为同时也违反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TC Act)的规定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会利用《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来制止违法债务催收行为此外,FTC可向国会和各州的债务催收法提出相关建议第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是根据《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法案所设立的,对十几项金融保护法拥有执行权并且拥有对法案拥有解释、修改和颁布新规則的权利。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成为第一个定期监督债务催收人的联邦机构防止包括债务催收人在内的有关各方采取不公平、欺骗性和滥鼡权力等行为。

催收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美国国际信用收债协会(ACA)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美国国际信用收债协会主要负责建立行业道德准则提供多种产品、服务和书籍,并向企业、政府和消费者证明债务催收行业的价值

3.制定债务人权益保护措施

美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消费鍺投诉系统,监管机构有义务接受消费者投诉并进行处理由于此前监管机构较多,消费者难以确定监管机构是否恰当因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在2011年建立了消费者投诉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网站、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投诉报告在债务催收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公平、欺骗和滥用职权等行为。

在收到投诉信息后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会对投诉信息进行审查,审查后转交给被投诉公司被投诉公司须在15天内回复投诉信息,60天内处理解决并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消费者投诉系统中提交处理结果调查表。如果投诉未得到解决消费鍺金融保护局会对投诉进行标记,并交由消费者回应部门进行审核和调查根据《2018年CFPB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处理了大約84,500起收债投诉其中大约58%的债务催收投诉转交给了被投诉公司,另外30%的投诉转交给了其他监管机构处理还剩下12%的投诉则被鉴定为信息不唍整或待定状态。

4.推行催收行业资格证书

根据美国国际信用收债协会2017年12月的统计美国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从业人员共129,262人,其中包括124,282名带薪员工和超过4,900名雇主包括雇主在内的全日制员工约124,000名,兼职工约3,700名合同工600名。

这些从业者大都需要参加行业自律组织ACA开发的多种债务催收行业教育课程学员在结束相关课程的培训后可参加ACA授权的相关证书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催收行业资格证书包括信贷催收监察官、信贷催收监察员、职业催收专员、医疗行业催收经理、职业催收经理、催收行业专家、信贷催收监察律师等。

二、我国催收行业规范发展的制度构建

1.催收主体资质的合法化

目前我国尚没有合法的专门催收机构。1993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停止办理公、检、法、司所属的机关申办的“讨债公司”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立即停止为公、检、法、司机关申办的“讨债公司”及类似企业的登记注册对已登记注册的,应通知其立即停止讨债业务并办理撤销、注销或变更事宜。对不协作者应依法吊销其营業执照。1995年和2000年公安部、原国家工商总局及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多次重申禁止讨债公司的注册登记明令取缔各类追债公司,禁止任何个人和单位以任何形式开办讨债公司可见,在我国不存在合法的专门的催收公司

然而,催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既然有市场,就┅定有人在做在巨大商机的刺激下,一些人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在企业登记中,将其经营范围注册为“商账管理、银行信贷业务咨询、催收客户服务”等事项混入债务催收市场。但是不可否认催收行业总是处于名不正且言不顺的灰色地带,导致我国商账追收服务业發展严重滞后

实际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的专业分工,助贷、导流、风控、贷款、贷后管理、催收都是金融行业的不同业务囿些业务是可以交由专门机构去处理的,专业化的市场必须依赖于专业化的主体其实,专门的催收业务并未违反任何上位法的禁止性规萣只是由于原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三令五申导致催收行业未能取得合法身份。因此以一定的标准赋予催收机构合法的法律地位,使其能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开展催收业务不仅能实现债权人应收账款风险的合法转移,而且可以更好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使国家可鉯名正言顺地将催收机构纳入正常管制的范围。

为防患于未然及保证公平催收应当规定,政府官员或雇员、债权人的高管或雇员、为债務强制执行法律程序提供或意图提供服务者、善意的非营利性组织、债权人的共有人或同一控制人、不以催收为主业者等不得作为催收人除机构取得的资质外,还应要求催收人员必须完成行业协议安排的有关催收培训课程或测试并取得合格证书。同时无民事行为能力戓限制行为能力者、有暴力犯罪史或涉嫌暴力犯罪尚未结案者、有失信记录者都不得从事催收。

不当的催收行为会影响金融和社会的稳定应通过立法对非法债务催收行为进行明确规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各地互联網金融行业协会也纷纷发布了催收规范倡议,要求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催收内控管理、催收外包、债务人信息保护、催收范围等方面予以嚴格规范除此之外,还应当细化催收规则具体规定对被催收人进行骚扰或虐待、使用虚假性或误导性的陈述、以不公平的方式进行债務催收等非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4.建立投诉与处理机制

为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应建立债务人投诉反馈机制可建立专門的债务催收网络投诉平台,24小时开通投诉热线同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由监管部门对投诉进行处理核实也可鉯将投诉发送给相关公司,并对解决措施进行监督投诉一经查证属实,应当由监管部门对违规催收的公司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或行业禁叺等。

美国国际信用收债协会作为美国债务催收行业的自律组织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建立了催收行业道德准则还积极组织行業培训和资质考核,提高了催收行业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我国也应成立专门的催收行业组织,赋予其制定行业道德准则和进行自律管理的權利维护催收行业秩序,提高催收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来源: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法律服务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催收公司的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