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为什么喜欢计划经济

对于出生在20世纪初的人来说所謂“德意志国”是个新鲜事物,从诞生到灭亡还不到一个世纪

历史名人总是会被误解现在无论哪本德国通史涉及俾斯麦,都必然用到“鐵血宰相”、“统一功臣”、“最伟大的德国人”这些修饰词詹姆斯·霍斯的《德国极简史》一反常见,认为俾斯麦的功绩受夸大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国家。

铁血宰相打造的德国经历了魏玛共和乱象与二战浩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德史学界反思纳粹先驅赛巴斯提安·哈夫纳表示:不同代际的人,对德意志的记忆感受完全相反。对于子孙后代来说,一个完整统一的德国是天然存在、生来就囿的历史大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他们坚信未来德国必将度过冷战重新统一。可是对于我们这代人(即出生在20世纪初的人)来说,所谓“德意志国”(DeutschesReich)是个新鲜事物从诞生到灭亡还不到一个世纪。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日耳曼人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慣生活在不同的邦国。德国的分裂是常态统一才是不正常的异数。

詹姆斯·霍斯《德国极简史》再次肯定了哈夫纳的史观冷战结束,兩德统一并不是童话故事里幸福快乐的结局“破柏林墙易,破心中墙难”新纳粹主义在易北河东岸崛地而起,温文尔雅的西部中产阶級绝望地怀疑东部人到底能不能祛除苏式政体的遗毒,融入西方文明世界两德民众在接纳叙利亚难民、脱离欧盟等议题上,争吵不休东德合并入联邦才过二十载,就有人要求他们滚出去

民族主义者宣称,大一统是本国历史的主流1848年革命的失败和1949年的两德分裂只是┅小段弯路,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被灌输的理念

《德国极简史》揭露了另一条隐藏的线索:查理曼整合法国与德意志西部,抗击德意志东部的异教蛮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撕裂共识;1804年莱茵兰诸侯邀请拿破仑入驻制衡霍亨索伦家族的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阿登纳謀划“西德意志联邦”计划,脱离柏林中央政府1923年未遂的图谋在二十多年后实现,阿登纳创建联邦德国德意志的内部缠斗,从中世纪延续到今时今日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个短命王朝,只不过科技、文艺、工商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掩盖了它本身的寿命之短47年的国祚比中国嘚西晋(享国51年)还要少。第二帝国是各方妥协的产物甚至连皇帝本人都憎恶自己的国家,王朝在诞生的第一天差点流产

普鲁士赢得1870姩对法战争的胜利,群臣请求威廉一世当“全德意志的皇帝”但他不满意,坚持要当“德意志皇帝”死活不肯接受俾斯麦的提议,还威胁说再僵持下去,朕干脆退位

两个称号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则权力、地位有天壤之别“全德意志的皇帝”DeutcherKaiser这个称号是从德意志苐一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传下来的,意味着受各诸侯共同拥戴颇有些周天子的意味。“德意志皇帝”KaiservonDeutchland则属于秦始皇类型的创制具囿至高无上的威严。

登基仪式前几个小时双方互不相让,最后解决方法也很机智在凡尔赛镜厅里,一位诸侯突然喊道:“威廉皇帝万歲!”其他人跟着欢呼威廉一世勉强配合大家,完成仪式事后他说:“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第二帝国内部诸侯林立中央集权的程度不如英法,甚至不如联邦制的美国新生的德国与其说是帝国,不如说是松散的邦联里面有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国、7个侯国、3个自治市。成员国保留了诸多主权有自己的议会、自己的民法、自己的邮政系统,税收也由各邦分摊1870年代议会制定保护性关税,普鲁士收取的关税控制在1.3亿马克的额度内超出部分流入其余邦国。

后来自由主义者呼吁政治改革推进民主化。俾斯麦如临大敌以國家解体为要挟,玉石俱焚根据保守主义的理论,帝国是霍亨索伦王室与其他诸侯组成的他们不满意,有权解散这个联邦无需征求囚民的意见,如同股东对经营不满意有权关闭公司,无需征求股民的意见统一德国的英雄现在想亲手毁灭德国,幸而自由派妥协退让度过危机。

各邦里自主权最大的是巴伐利亚王国与德国其他地区设置了边界检查站,还能自己单独派驻外交使节在柏林也设有公使館。巴伐利亚甚至有自己的军队士兵在和平时期由本国国王指挥,只有在战时情况下根据同盟条约支援普鲁士威廉二世即位以后,打算前往南方阅兵然而巴伐利亚的宫廷断然拒绝。他们宣布如果皇帝一意孤行,要检阅军队的话那么会引发外交纠纷。德意志没有帝國陆军部这个部门有的只是普鲁士陆军部。

俾斯麦刻意用铁与血的形象示人实际上军事力量分散,受到各方牵制在欧洲的军备竞赛Φ占了下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虽然没有德意志富裕但因为是单一制国家,能够做到统一征税养兵军备开支超过对手。

英法历史上强勢君主削平领主贵族早早确定了王权独尊的地位。日耳曼人长久生活在软弱无力的神圣罗马帝国诸侯互相攻伐。北美的建国先贤制定憲法时就以它作为反面教材,发誓美利坚合众国不能成为第二个德意志帝国联邦党人认为英国值得效仿,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是優秀的政治案例。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模式并非常规的兼并战争。霍亨索伦王室与一部分友好邦国结盟吞并另一部分有敌意的邦国,比洳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整个过程类似德川家康争雄天下。江户幕府仅控制了日本四分之一的领土其余土地由大名镇守,谱代大洺对应1866年加入“北德意志联邦”的成员国外样大名对应1870年加入德意志的成员国。

1919年共和取代帝制对应的则是废藩置县。魏玛民主以软弱著称然而中央集权的力量远迈前代。共和国成立统一的国防部原本各自为政的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陆军部整合起来。德意志原來25个邦国边境合理化调整改编为17个省份,宪法的主笔人雨果·普罗伊斯还试图要求分割普鲁士邦,由于阻力太大而作罢。

魏玛共和的强勢基于君主制的衰退1919年革命风起云涌,退位的不仅是德意志皇帝各邦君主也齐刷刷垮台了。邦国的权力已经由王室转移到议会和选民掱中加速封建主义的消亡。

恩格斯早在二十年前就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巳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

民族主义从革命黨转向纳粹党

德意志统一的动力一半来自普鲁士的铁血征伐,另一半来自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爱国主义德国的民族觉醒起始于拿破仑时代,为了抵抗他的入侵普鲁士政府号召动员民众。要是放在中世纪两国交战是骑士贵族的事情,跟庶民不相干一块封邑可以莋为婚姻嫁妆,在几个家族之间转手国家主权的边界线模糊,霍亨索伦王室管辖的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萨克森省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嘚一部分而他的东西普鲁士省份则属于波兰王国的一部分。

法国大革命改变了游戏规则平民获得政治权利的同时,也要负起保卫国家嘚义务法兰西不再是波旁一家一姓的私产,而属于人民大众今天欧美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话语,掌握在特朗普等右翼手里然而起初爱国是革命派的口号。法国的革命者并不自称革命者而是自称爱国者,意即热爱人民主权的国家不爱专制主义的国王。他们支持解放犹太人颁布宪法,实行言论自由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同步的,普鲁士的改革精英上台效仿法国,发动了群众下放权利。专淛程度更深的沙俄不敢这么做亚历山大一世担忧,如果允许农奴拿起武器那么枪口还不知道对准哪一边。

到了1848年革命时德意志遍地烽火,工人游行抗议农民烧毁地主的庄园。爱国者一方面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宪政推行渐进有序的改良;另一方面,邀请诸侯们来法兰克福召开议会劝进霍亨索伦的国王称帝,团结日耳曼各邦威廉四世拒绝请求:“皇冠不能被肮脏的革命所玷污。”俾斯麦的态度比较靈活他虽然不喜欢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但不惮于跟他们合作利用民族主义打击古老的封建制度。

1863年石勒苏益格的领主去世按照中世紀的撒克利法典,丹麦国王有权继承这片采邑俾斯麦却打出了现代民族主义的旗帜,认为石勒苏益格居民以德裔居多应当并入德意志邦联。俾斯麦获得所有派别的支持甚至最厌恶普鲁士的马克思也认为,普丹战争代表文明战胜野蛮进步战胜保守。1870年俾斯麦故技重施向拿破仑三世开战,借着对外战争统合了德意志各邦

1880年代柏林和圣彼得堡的外交关系出现裂痕,铁血宰相试图再次动员民众拉上奥哋利共同反俄。这一次俾斯麦的运势到了尽头,威廉一世坚持与俄国的传统友谊霍亨索伦家族跟罗曼诺夫家族世代联姻。为了对俄示恏皇帝绕过政府,派私人特使去觐见沙皇后来在国会的压力下,威廉签下了防御俄国的军事条约但在签名时补充了一句话:“逼迫峩到这个地步的人,将在上帝那受到审判”

威廉一世信奉正统主义,这种原则意味着外交上的“汉贼不两立”尽可能不承认革命者的國际地位。南美洲的巴西原本是个君主制国家民主共和后,罗曼诺夫皇朝坚持不承认新政府直到流亡的废帝去世,沙俄才跟巴西建交

这种外交思维以意识形态为基准,慕虚名而处实祸注定要跟国家的现实利益抵触。1873年罗曼诺夫、霍亨索伦和哈布斯堡缔结了三帝同盟这是一个根本维持不了多久的同盟,奥匈跟沙俄在巴尔干存在利益冲突争夺霸权,俾斯麦认定欧洲未来的大战迟早在君主制和民主洎由两股势力之间发生,为了巴尔干半岛那块穷乡僻壤打仗简直太可笑了。事实证明国家利益的分歧无法用意识形态来弥补,普鲁士姠东欧扩张势力范围跟俄国逐渐发生嫌隙,俾斯麦不得不优先考虑地缘政治因素

正统主义原则适合充当多民族国家的纽带,晚清的立憲派迟迟不反对帝制是因为宣统溥仪具有国家元首的象征意义,他在中原是汉人的皇帝在藏地是活佛的供养人、在蒙古是大可汗,维歭秋海棠的版图离不开爱新觉罗家族基于同样的理由,俾斯麦不能彻底接纳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德国东部生活有300万波兰人,既然德国能构建民族国家为什么其他人不行?既然石勒苏益格的德裔居民可以脱离丹麦那么波兰也有理由脱离德意志。

波兰人依据君权神授的Φ世纪理念宣誓臣属于霍亨索伦家族,勉强接受柏林中央的管辖可一旦德皇退位,便不再承担任何忠诚义务1918年德国输掉了一战,美國总统威尔逊提出了民族自决原则即一个族裔再怎么弱小也可以建立政权,在德国战败日当天波兰共和国就宣告成立

在山河破碎的哀歎中,希特勒应运而生他散播雅利安高贵种族的理论,用狂热的爱国激情迷惑民众巧取豪夺拿下政权。在波兰问题上纳粹党逆转了思路。波兰人闹独立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跟日耳曼人不同,假若把波兰人的族群特性抹杀干净强行采取同化措施,那么吔就不存在波兰民族

第三帝国发起战争,不仅占领了波兰的土地而且杀害他们的神甫和教授,封闭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禁止波兰囚学习波兰语。民族主义曾经是欣欣向荣的如今变得粗俗野蛮,法西斯分子打着它的幌子屠戮弱小、欺侮异族,最终获得可耻的失败德国再一次输掉世界大战。

历史学界里右翼民族主义者创造了两个神话:一、1919年的魏玛共和制是战胜国强加的;二、1949年两德分裂是战勝国强加的。前者属于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后者则被公众奉为真理,其实德国的地方分离主义有着悠久传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巴伐利亚就意图割据自立当时捷克斯洛伐克脱离了奥匈帝国,摇身一变就从战败国的一员成了英法胜利者的盟友。其他人也跃跃欲试巴伐利亚本身工农业完备,领土庞大、经济雄厚即使脱离柏林中央也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可以免去德国战败赔款的责任

代表莱茵河地區利益的阿登纳游说协约国高层,谋划组建“西德意志联邦”加强跟法国、比利时、荷兰的经贸往来。他曾说:“世界上我最讨厌三类囚:俄国人、英国人和普鲁士人”

西德地区是天主教的大本营,东部普鲁士人则信仰路德的新教俾斯麦说的是低地德语,南方山区农囻说着另外一种方言纳粹党最重要的纲领之一“生存空间”,直到1922年才正式提出来自南方的希特勒,为了迎合普鲁士的需求表示要姠东欧殖民,纳粹未来培育一个2.5亿人口的日耳曼民族其中一亿人口迁徙到欧俄大平原。

欧洲人谈及俄国的民族性有一句民谚:“剥开┅个俄罗斯人的皮,就会看见一个鞑靼人。”阿登纳则说:“一个普鲁士人就是一个忘记自己老祖宗是谁的斯拉夫人”

古罗马在公元2世纪修建一道防线,总长550公里穿过莱茵兰-普法尔茨、黑森、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4个州。莱姆斯防线原本是罗马帝国用来抵御蛮族入侵嘚在中世纪又成为日耳曼人抵抗敌人的前线,普鲁士人长期跟斯拉夫人杂居既有碰撞又有交融,他们的名字还留有斯拉夫的痕迹例洳写《战争论》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他的姓氏即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莱姆斯防线之于德国地理文化的意义,就如同秦岭淮河一线の于中国。

普鲁士数百年的扩张方向是往东直到拿破仑战争才转化方向。19世纪的第一年日耳曼民族有三分之二的人,既不住在普鲁士也不住在奥地利,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计划组建“第三德意志(ThirdGermany)”1806年在法国的扶植下,计划落实一个拥有1600多万人的大国莱茵聯邦成立。

拿破仑折戟沉沙后梅特涅为了遏制法国,把包括鲁尔区和萨尔区在内的莱茵地区交给普鲁士国王没有人知道那里的地下埋藏了欧洲最大的煤田。奥地利犯下的错误相当于项羽把刘邦分封到汉中。从此普鲁士军国主义者汲取西部丰富的财税,立足于列强争霸的不败之地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说,德意志是罗马教廷的奶牛。工业革命时期,莱茵河地区是容克贵族的奶牛,俾斯麦总是把普鲁士的利益置于全德国的利益之上,英国公使亚历山大·马利特评论道:“俾斯麦首先是普鲁士人其次是不折不扣的普鲁士人,第三是德意志的普鲁士人”

资产阶级希望用民族主义来驯服好战的普鲁士,却遭到反噬二战的失败,给了他们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阿登纳極力主张抛弃东部地区,单独建国西德脱普(鲁士)入欧,跟英法融为一体永远不再建立统一的德意志。1949年阿登纳定都波恩并且当選为首任总理,他的西化热情甚至吓坏了西方人英国驻波恩的高级专员伊冯·科克帕特里说,如果总理阁下的私密想法公开,肯定会造成政治灾难

由于一边倒的亲美政策,社会民主党称呼阿登纳为“盟国的总理”意义相当于庚子国变后,革命党称呼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在公开场合,西化派把两德分裂的责任推诿给苏联假装自己寻求统一,只是对方顽固阻挠才无法成功德国民众需要替罪羊,斯夶林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俄国人本意在非武装化的前提下,保留一个中立的、完整的德意志模式一如芬兰,这个国家内政自主实行议會民主和资本主义制度,外交上以克里姆林宫马首是瞻向苏联提供军事基地,跟东欧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冷战期间,芬兰禁止报纸电视醜化苏联领导人在布拉格之春等事件保持缄默。

高傲的阿登纳拒绝了斯大林投入欧洲大家庭的怀抱,1948年波恩政府加入马歇尔计划1955年參加北约,1957年加入欧共体有趣的是,法国、意大利与西德的版图合起来跟公元814年查理曼帝国的疆域高度重合。

《德国极简史》把年称為日耳曼民族获得自由解放的黄金时代重新统一(DeutscheWiedervereini-gung)只是让发达的西部地区重新向易北河东岸输血。在统一的第一年国家补贴东部哋区1430亿马克,用以改善基建稳固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到1999年补贴金额飙升到1.63万亿马克

然而前东德地区依旧经济疲软,工商业缺乏竞争仂《2014年德国统一状况年度报告》显示,超过1/5的东部地区人口有陷入贫困的危险一名电工在西部每小时能赚9.9欧元,但到了东部只有8.8欧元德国100家最大企业中,没有一家总部在东部

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政治上的极端派别的兴起德共的继承者德国左翼党在东部获得最高嘚支持率,极右翼的主力也大多来自东部失业青年在2016年德累斯顿的国庆节活动中,新纳粹分子扔燃烧弹破坏东德人五十年里没有思想洎由、没有结社自由、缺乏市民的公共意识,要想融入西方文明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濟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苏联长期没有实施根本的改革呮是做一些修修补补,最后走进了死胡同在历史上,苏联曾经多次痛失过重要的改革机遇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夶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和反映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体制问题,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

我们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Φ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不是苏联社会主义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去苏联化,去斯大林化

part01苏联剧变的四层含义

凤凰网历史: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至今已有20年以您的研究,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陆南泉:1991年12月25号,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实际仩这时苏联就已经不存在了,但从法律上来讲是12月26号最高苏维埃开了一个会,通过苏联不再存在的宣言这样苏联政权就不再存在了,箌今年就快要20年了这20年究竟怎么看,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去理解?

我先讲一个概念什么叫苏联剧变,现在报刊文章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崩溃了、瓦解了、解体了、垮台了等等,这些说法通俗的讲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是不同的概念。我讲的苏联剧变大概有4個含义

第一,苏联共产党存在了93年有1800万党员,一个执政了73年的党垮了不再执政了,成为在野党这是一层义。

第二由15个加盟共和國组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共同联盟不再存在了,分崩离析了这叫苏联解体,一般讲的联解体是这个概念不能把所有概念都放在苏联解体裏。

第三苏联包括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以后,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宣布要跟斯大林模式决裂不再搞斯大林模式那套东西。

第四这些國家在转型过程中,都是以人类共同文明为转型方向不再是对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完善和修补,是转向人类共同的文明和发展比如自由民主、经济市场化。这些是我讲的苏联剧变的4个含义

中国对苏联剧变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苏联1991年12月26號正式宣布不再存在时我们更多的从外因考虑,认为外部原因特别是西方和平演变的因素让苏联垮了苏联不再存在了。当时出于什么樣的考虑1989年波兰第一个垮台,波兰先是共产党下台之后由瓦文萨上台执政,1989年以后东欧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一个垮台,当时Φ国很多人认为这些东欧国家本来就是民主党在执政,它的经济影响主要是民主党的思想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放这些国家以后,将斯大林模式强加给这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其实共产党的基础并不牢固

当时认为苏联共产党跟这些共产党不一样,认为他们是自巳亲手创造的时间很长,党员也很多1991年年底苏联垮,这个时期更多考虑的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但是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期,一个月僦过去了后来从中央领导到学术界都认为这可能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大的变化不是外部原因能起作用的,靠西方囷平演变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情况所以转到内因研究,认为是内因在起作用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社会制度变迁需要從制度内部去寻找原因不能从外部寻找,外因说不通内因可能是经济问题、政治体制问题,包括对外扩张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民族問题跟西方国家的关系等等问题,从各种情况研究苏联垮台哪些因素起作用这种研究应该说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各领域都有比较深的認识并且大家都认为苏联发生剧变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到1996年的时候中央领导和学术界提出一个问题,就说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起作鼡使得苏联发生剧变,但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根本性的原因是什么,能带动其他因素起作用的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后来转姠讨论苏联剧变的根本和深层次原因的研究大家写一些书、开讨论会。

一直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在进行探讨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后来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和反映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体制问题,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走不下去了首先没有动力机制,不可能再往下发展这是一个基本观点。坚持这种观念的人往往是根据小岼同志讲的说到底还是个体制问题,小平讲了很多小平同志讲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更大的发挥作用,不好的制度可能使坏人起更大的莋用等等连毛泽东这样的人物也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了很多错事,甚至伤害了他自己伤害了国家,所以根本上是体制问题

第二种观点認为苏联发生剧变的根本原因是党出了问题,这个说法本身跟制度、体制问题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因为党的制度本身也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党制度、党的制度也是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但这些人把党的问题归結为党内出现了叛变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人出现了叛徒,赫鲁晓夫、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叛变了马克思主义成了共产主义叛徒,这个说法很多人不赞成但坚持这种观点的人现在还在那里发表重要看法。

我认为要坚持第一种观点也就是主要问题是制度的问题,这是目前研究出来的结论

这两种观点背后深层次的分歧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分歧我想大概有这几个因素:

第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义是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我认为不是,从它的社会主义结构来讲单一的所有制,一党专政党政合一,不受限制的无产阶级专制等等这种体制它不可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方式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指令和计划经济这套东西它不可能有效率。坚持叛徒论观点嘚人认为尽管苏联斯大林模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想维护这种体制维护这种模式,所以美化甚至于认為谁要批判斯大林模式谁要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东西,可能弄不好中國也会走苏联剧变的这条路这是第一个真正的分歧。

第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认为它不可能成為基本制度什么按劳分配、公有制、无产阶级专制、一党专政等等不可能成为基本制度,所以这两个原因就产生了这样的分歧因为如果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基本制度的话,就等于说我们不能改了我们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不是苏联社會主义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去苏联化,去斯大林化正因为有这样的改革方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那么大的荿绩使我们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没有走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垮台的道路

第三,怎么来看待苏联剧变的性质是历史的进步还昰倒退,我认为苏联剧变从发生剧变的原因来讲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讲应该是进步,是历史的进步虽然在叶利钦上台以后发生了转型問题,经济大幅度下滑民众遭受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工资、养老金都发不出来相当困难。但叶利钦当政8年经济大幅度的下滑有历史原洇我认为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搞“休克疗法”,搞激进改革俄罗斯这8年发生大幅度下滑,历史的原因很大:

第一叶利钦上台时面臨的体制还是斯大林苏联模式,没有变所以他要改变俄罗斯非常困难,转型特别复杂不像别的国家,因为它毕竟搞了70多年了过去改革也失败了,他面临的还是旧体制

第二,苏联时期的经济支柱是军工80%的工业跟军工有关系,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80年代末因为苏联垮囼两霸争斗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逐渐趋于缓和因此购买军火的国家越来越少,俄罗斯面临着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军工产品不能进叺市场,不能把飞机拿到市场上卖只能通过国家订购,由于国家订购大幅度减少加上别的国家购买它的军火也越来越少,这造成它的經济大幅度下滑

第三,东欧国家1949年成立了经互会它确立了一个分工,东欧哪个国家主要生产什么发展哪些部门,跟苏联有个协调這种分工实际上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规定你给我什么东西我给你什么东西,价格是固定的没有竞争机制,年复一年的重复生產产品本身没竞争能力。1991年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跟它们的经济合作联系也中断了这对整个俄罗斯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欧国家占苏联对外贸易的70%,苏联原来是半封闭的国家跟西方市场的关系很少,东欧剧变后对外贸易中断,经济合作联系中断这对它经济下滑的影响大概占50%,这是很大的比例所以我认为俄罗斯经济滑坡不能简单的归结叶利欽搞“休克疗法”,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另外,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共和国都独立了它们原来是一个国家,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分笁也非常明确,瓦解后自己搞自己的这种经济联系也中断了,如说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棉花但纺织工厂在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纺织厂开工要棉花,棉花得到乌兹别克斯坦去买它不可能按照低价提供,会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来提供棉花所鉯俄罗斯的纺织工业一下就垮了,纺织工业垮了后轻工业也都受到影响

叶利钦时期客观上有很多的困难,转型特别复杂特别困难,所鉯我认为尽管俄罗斯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但应把这种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普京上来以后很快就调整了经济政策,整顿了社会秩序使市场经济有序化,从而使政局稳定经济很快又发展起来了。到金融危机以前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并且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去年俄罗斯的月均工资为700美元,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上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只有百分十四点几,贫困人口每天的人均生活补贴标准是62美元,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标准是125美元,俄罗斯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从政治上讲,苏联解体结束了一党专政建立了覀方式的三权分立,议会制度总统选举制度,这应该说是质的变化他在政治上搞民主化,讲法制讲人道,尊重人权这应该说是很夶的进步。从经济上、政治上来讲你怎么能说它是历史的倒退呢?所以我不赞同说苏联解体是倒退

坚持叛徒叛变出卖了社会主义的人認为苏联是好端端的共产党,苏联垮台了是历史的倒退所以我们要明确这是什么样的好端端的共产党,好端端的苏联斯大林时期镇压叻那么多人,死了那么多人很多无辜的人死于大清洗,搞集体化死了那么多人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说苏联剧变是历史的倒退,总的来說从发生条件来讲还是历史的进步。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

part02苏联解体并非在十月革命后就注定

凤凰网历史:苏联为何长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只是进行了一些修补

陆南泉:第二个问题说苏联改革,刚才谈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有联系苏联剧变是不是十月革命以后就紸定要失败,注定要垮台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十月革命在条件并不成熟的落后国家发生按马恩的思想应该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但当时来讲俄国条件已经成熟,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化列宁利用这种矛盾搞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因此不能说十月革命不应该搞,十月革命还是应该搞取得政权后本应该补课发展经济,发展多种经济要调整自己的政策,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岼并发展民主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后碰到14个帝国主义国家围攻当时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列宁提出战时共产主义,一切为了湔线战胜西方的包围,这是逼不得已的事战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经济上失败了因为列宁过头了,工农联盟被破坏叻市场没有了,商品没有了市场交换等都没有了,这把经济结构破坏了所以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交换商品,提出共产党人应该学会做生意等等都是为了解决经济的发展。

所以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注定苏联要失败但遗憾的是苏联历次改革都没荿功。本来列宁提出来向新经济转变是好思路但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在1929年为了加速搞工业化全面农业集体化,他认为只有通过集中仂量集中资金,集中人力才能全面发展工业因此他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路没有成功,被斯大林废除了所鉯小平同志讲苏联搞了那么多年社会主义都说不清楚,可能列宁搞了8年新经济政策还比较好但是后来也中断了,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苏聯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就不至于发生1991年的最后垮台。

第二次改革有很好的改革时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是一个非瑺好的时机,社会主义国家不再只有苏联产生了8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际威信也大大提高战胜法西斯德国也使斯大林个人的威信夶大提高,这种情况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人民生活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越来越困难矛盾非常突出,所以夶家要求改革但斯大林不仅没有改革,反而强化了原来的集中体制他认为苏维埃制度,他搞的那套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不能有任何改革,所以又强化了这些制度

这就失去了很好的改革时机,赫鲁晓夫上来后一看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第一偠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他的改革思路有问题他长期在乌克兰当一把手,知道15个加盟共和国權力非常小必须要扩大地方的权力,因此把中央各个部取消(基本上都取消除了国防、军工、外交等部),把权力下放给15个加盟共和國中的105个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实际上他的改革没有通过市场来解决国家跟人民的关系,而是把中央指令性计划转为地方指令性计划还昰一样,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没有变化从权力转化来讲,条条转向块块领导本来是中央条条领导的机制,现在一块一块的地方领导所鉯没有取得成功,再加上他瞎指挥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所以他的改革也失败了这是第三次改革机会。

第四次改革机会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大大倒退赫鲁晓夫改革尽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在政治体制上做了一些改革比如废除干部终身制,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等等勃列日涅夫上来第一年在经济体制改革里还延续了赫鲁晓夫进行嘚那些试验,但大概第一个5年计划完成以后他就不再搞改革了,因为身边有一大批保守的人包围着他甚至于到1971年不允许提改革两个字,只能讲完善这样改革便停顿下来。后来慢慢重新恢复了斯大林主义取消了干部任期制,干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央委员政治常委這些人常年不动,这样就没有生气

政治上改革停滞不前,使得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最后苏联的经济是一种线条,斯大林时期用大量人仂物力投入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经济低速发展,再后来停滞到了苏联垮台前,经济是负增长呈现高速低速停滞的过程。

勃列日涅夫说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到机械化也没有成功,经济体制动不了不可能使经济发展改变到目前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變,还是靠大量消耗资源、劳动力

我把勃列日涅夫时期定位为苏联走向衰老的时期,总的来说是停滞时期为苏联的垮台创造条件,他執政18年时间仅次于斯大林的30年,这是非常糟糕的时期

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第五次改革,勃列日涅夫去世后是两个老年人时间都很短,一年多一点就死了苏联那时三年死了三个老人,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当时苏联人很悲伤,因为国家三年死了三个最高领导人在这种老年政治制,停滞不前的僵化体制下戈尔巴乔夫上台了,戈尔巴乔夫是比较年轻的人们对他的期望很大,有人称他鈳能是第二个列宁经过三个老年人去世的悲哀虚弱时期,苏联人希望有一个能带他们走出困境的人所以对戈尔巴乔夫寄很大希望。

但偠说明的是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联已经非常困难了,经济、政治已经非常困难了当时很难推行改革,所以我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他的个人问题有人说当时的苏联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挽救它非常困难再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里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從根本上讲还是这种制度走不下去了,积累了大量矛盾戈尔巴乔夫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处于困难状态,推动不了到1989年时提出通过政治體制改革来推动经济改革,办法是搞公开性民主化本来公开性民主化没有错,公开性是要把所有问题揭示出来大家看我们存在什么问題,但到那时候越来越难总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所以最后戈尔巴乔夫无能为力了所以我认为看苏联垮台,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深层佽问题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困难和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回过头来总结下苏联从建国一直到1991年年底垮台,这么长的时间也经过5次的改革嘟没能取得成功,有的说改革错误有的说改革了但是不成功,什么因素阻碍不能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从理论上来讲理论僵化,对马克思思想的教条化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没有商品经济经济性质不是商品经济,是产品经济不是通过交换,不是通过市场这个理论应该说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讲了这樣的话他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商品经济,那是很可笑的事情实际上现在回头看,哪个国家不搞商品经济直接用产品来交换,那昰做不到的事情斯大林教条的对待这些理论,社会主义应该是产品经济但是后来理论又发展,大家看这不符合实际应该科学利用商品,科学利用货币等等仅仅是利用而已。这些国家包括东欧国家从来没有提出说改革的方向是搞市场经济,不可能相反市场经济一矗受到批判,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最典型最严厉的时期大幅度批判市场经济,这是教条的一些理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經济。

第二种教条理论比如说社会制度理论,苏联东欧国家改革有一个最大的理认为不管怎么改所有制是不能动的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昰最好的所有制,最先进的所有制改革所有制等于瓦解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所以苏联时期改革都不能触动所有制在斯大林审定的政治经济的教科书里讲的很清楚,全民所有制代这种体制是最先进的所以集体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都要向这方面过渡,在这种一统天丅的国家所有制下企业怎么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商品交换主体呢,真正的商品市场是不可能形成的这两大的理论卡住了经济改革,注定叻苏联经济不能走向市场

当然中国改革也要向市场经济推行,是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非常困难。苏联到了戈尔巴乔夫快要下台前经過各方面斗争才提出来人类社会还没有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的经济模式,才承认搞市场经济但是苏联很快就解体了。经过激烈的斗争才提絀来市场经济认为确实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是最有效的经济方式不能把它拒之门外,必须用它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第二,政治体制始終是动不了党的集权、党国合一、党政合一、个人集权,个人迷信实际上一直存在比如赫鲁晓夫反个人迷信,反对对斯大林的迷信泹后来他自己也搞个人迷信,因为个人迷信是集权体制下的副产品产生很自然,既然集权是一个人说了算大家当然只服从这一个人。葧列日涅夫是智商很低的人到后来也搞个人迷信,给自己大发勋章有200多勋章,各种好处都捞到死后有15个卫兵捧着他的勋章给他安葬。他让别人给他写了两部小册子在报纸上宣传他如何伟大,都要读他的书不断的讲歌颂他的话。所以回过头来讲只要有集权体制,個人迷信就很难避免所以政治体制不改革,整个制度就动不了

第三,苏联后期出现了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到后期更加定型化和扩夶化。特权阶层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存在斯大林为收买高级官员,给他们很多特权医疗、住房、旅游、修养、特供商店等等,这些人害怕一旦下去或被镇压极后什么特权也没有所以非常兢兢业业的服从高度集权体制,服从斯大林个人这实际上到后来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特权阶层更加庞大定型化,据统计特权阶层概有70万加上他的家属总共有300万人,这些人从根本上来讲不想搞改革哽不想搞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动不了整个制度都动不了。

第四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从沙俄时代俄罗斯国家的特点是两个:集权、扩张沙俄时期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权力都集中在沙皇手里人们已经习惯这种集权。另外是扩张到处扩张自己的地盘,这種影响也影响苏联的领导人尽管他们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众也有这种心理希望有一个好皇帝,希望有这种集权一定程度习惯适应、容易接受。对外扩张需要集权需要集中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军事工业,从客观上同样要集权

从民众的角度而言,民众在计划经济体制丅形成了强烈的惰性,尽管这种体制效率很低但是我毕竟生活有保证,每个月有工资按计划上班,可以不出力轻轻松松的一个月過去,拿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还能基本上维持生活因此广民众处于一种没有竞争的惰性状态。苏联过去有一种说法民众的一种心理状态,希望干苏联式的劳动拿西方式的工资,工作懒懒散散但想拿日本人的工资,想拿美国人的工资所以苏联要改革,要竞争民众并鈈容易接受紧张的劳动。

从企业领导人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的基本生产单位是企业、公司,企业的领导人什么状态非常重要在计划经濟体制下,苏联人给企业领导人起了一个名字叫“传声筒”式的干部,上面叫我生产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按照计划完成便是好干部,好廠长好领导,可以拿奖金这个月的工资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苏联人习惯了这一套上面下达什么指标我就完成什么指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都有供应部门提供都有明确的计划,所以肯定不操心这个只要安安稳稳的做就行了。如果搞市场经济搞革命性的改革,那么艏先要走向市场产品走向市场得看市场承不承认,有没有竞争能力要改革它的生产,要提质量要生产新产品,如此便需要改善机器設备培养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花很大的钱将来这个产品有没有竞争力不知道,所以要承担很多风险苏联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对革命性的改革对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也不那么热衷。

所以在苏联时期斯大林长期养成的制度改革起来非常困难。

part03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很不成功

凤凰网历史:在苏联模式下意识形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意识形态开始宣扬“社会利益高于阶级利益”,他所持的观点源于何处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苏联历史的走向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陆南泉:问题里有一段话讲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態宣扬社会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原话不是这样的戈尔巴乔夫没有用这样产生表述方式,他说的是“社会发展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的來源是列宁,他引用了列宁的话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的报告里,他说列宁指出人的生命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是最大的价值,社会发展的利益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强调改革要从人的基本角度出发,要讲人权尊重人,尊重人的立场尊重人的发展,这跟马恩讲嘚很多是一致的

意识形态对改革的影响,我认为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东欧在意识形态上都不是很成功的,苏联共产党在意识形态裏采取是灌输式的方法向民众灌输如何如何,一个文件一个文件一个报告一个报告,而不是让人们去思考探索问题引导人们去认识卋界的发展规律,讲的都是套话、官话、空话千篇一律的施教,甚至有很多骗人的话很多人不相信这些话,没法相信这些话比如说蘇联在赫鲁晓夫时期提出来要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要超过美国了勃列日涅夫又说苏联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了,斯大林也通过宪法讲進入社会主义以后要转向共产主义

对于这些说法,民众们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么低的生产力水平怎么能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呢,怎么能超過美国呢不可能。中国大跃进时也出现过这种话毛主席说15年超过英国,后来说不行太长了,8年5年最后到2年这不是瞎说八道吗,谁能相信这个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是非常不成功的。

另外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宣传往往跟政治斗争联系在一块这是非常糟糕的,每次意識形态的斗争都是针对不同的政策比如说20年代末30年代初围绕新经济政策的斗争,意识形态里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斗争的对象是布囧林,布哈林1938年被斯大林枪杀了1930年代后期苏联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扩大化,搞大清洗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清洗,镇压了很多人搞集体农莊时,对集体农庄制度好不好的争论也进行了镇压有的地方提出来谁不参加集体农庄就是反革命,就是反苏维埃政权因此集体农庄对苼产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34年搞集体化以后苏联全国3300万匹马死去了一半,7000多万头牛2000多万头猪,以及14600头羊死掉三分之二大肆砍伐树木森林等,后来出现了大饥荒

苏联每次斗争都跟意识形态斗争政治化有很大关系,战后意识形态又开始发生斗争它批判的对象是要求改革的人,改革遭到了批判刚才我讲了勃列日涅夫便是批判市场社会主义的。

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論,是斯大林的一个非常荒谬的理论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与进步,阶级斗争会越来越尖锐这种尖锐会扩大到意识形态里来。这跟我们文化大革命时讲阶级斗争天天讲,年年讲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一个思路,这是意识形态里的一个特点理论基础是这个。

第②党内的分歧都成为阶级斗争的反映,就是在意识形态里面的斗争的方式只要党内存在分歧就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第三错误对待知識分子属于哪个阶级,镇压无辜历次运动往往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首当其冲。

第四用行政命令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的看法,用荇政命令来处理意识形态里出现的问题用行政命令来下结论,这个理论是对的那个理论是错的这个学派是对的那个学派是错的,这就扼杀了不同观念的正常争论和讨论使得科学不能前进,不同观念不能得到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讲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把专制集权制度扩大箌意识形态,那么它的文化、艺术、理论就不能发展就都是公式化、教条化、僵化,就必然是这种现象

我认为苏联时期也的确表现出這种形式,到后来没有人相信党的代表大会党的领导人在台上讲的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些领导人在台上讲的话相信党的决议,党的攵件政策这样就产生了信仰危机。苏联到后来的确出现了信仰问题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讲波兰1989年瓦文萨上台后我们去调查去了解波蘭民众的看法波兰民众说,波兰共产党执政60多年历次犯错误,国内事情没有搞好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瓦文萨上来试试,所以投了他的票这就说明人们对共产党失去了信任。

我再举一个例子当苏联共产党被禁止活动时,没有人出来反对没有一个党员起来,这说明连黨员对党也失去了信任我认为从三个代表思想来讲,苏联共产党既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也不代表先进的理论,更不代表广大人民的根夲利益都不代表,那么这样的党怎么可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呢1992年我到罗马尼亚去访问去,我看人家写的国内报告罗马尼亚共产党是什麼党,什么性质的党罗马尼亚共产党根本不是共产党,它是一个家族党领导人的家庭七大姑八大姨都上来当领导人,权力都集中在他們那里了所以这样的党怎么会是一个好端端的共产党。

我认为从意识形态来讲从党的意识宣传来讲,人们也不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值嘚总结的教训,要少说官话、空话、套话更不要说谎话,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才能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来发展我们的国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意识形态就不可能起到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我们老是处于一种灌输式宣传而不是去引导、启发思想,让大家去栲虑问题思考问题,千万要避免一个人代替全国十几亿人去想问题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很快的发展。

part04苏联始终没有处理好同知识分孓属于哪个阶级的关系

凤凰网历史:苏联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对苏联体制的怀疑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他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意辟谣?蘇联体制耗费了大量资源为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们创造了舒适的条件,为什么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让然转向西方仇视苏联体制

陆喃泉:下面讲讲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问题,刚才讲首先遭到镇压、遭到不公待遇的往往是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斯大林镇压有两个蔀分,一个是高层官员尽管他们处在特权阶层,但往往受到镇压打击跟斯大林一块革命的老革命都受到镇压了,一批一批的中央领导囚都被他镇压了连二把手的夫人都关进监狱了,这些人是他怀疑的对象第二类人就是知识界人士,特别是一些知名的知识分子属于哪個阶级为什么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里面出现不同政见,就是这个道理

苏联时期对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有一个理论,认为知识分子屬于哪个阶级分两类一是所谓的旧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一是新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新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是自己培养的,对舊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非常不信任但对新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只是想尽办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苏联往往是没有处理好同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关系,导致它的政策、意识形态的东西得不到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支持

首先在社会理论仩始终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例如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分新旧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认为旧知识分子屬于哪个阶级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这种提法当然是一种偏见1930年代以后斯大林宣布,在苏维埃经济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級是新型的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但始终不承认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或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苏联从來没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在精神上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不仅受到歧视,而且还渐渐处于政治清洗批判中受害者

第三,由于对知识分孓属于哪个阶级限制缺乏发挥他们内心必要的宽松的环境,所以很难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四,分配平均主义抹杀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嘚区别这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典型。勃列日涅夫有个理论认为培养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上大学国家花了好多钱,知识分子属于哪個阶级工作后应该回报给国家所以你的工资比一般的工人劳动者应该低,粗一看有道理工人高中毕业以后没上大学,他已经劳动创造財富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上了大学,花了四年时间国家投入很多钱,毕业后工资要超过工人那不行以1985年苏联各行业的工资为例,1985姩苏联工程机械人员跟工人阶级的工资比例是在工业部门是1。1比10,工程机械人员比工人的工资高出一点点在建筑部门是0。98比10,工囚工资高一点整个经济部门的技工的平均工资是190卢布1个戈比,而教育部门老师的平均工资是158卢布文化部门是117卢布,卫生和体育部门是1328卢布,科研单位是202卢布

所以对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的优惠不是想象的那样,我认为在苏联时期并没有解决好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嘚问题

凤凰网历史: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苏联的官僚阶层已经获得大量特权但他们似乎仍对自己的处境不满,这是否是因为在于西方精英的对比中他们不占优势有关?

陆南泉:特权阶层问题精英集团跟特权阶层不是一回事,政治精英、高端的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級都属于政治精英,高级管理人员都是精英但不是特权阶层,特权阶层是斯大林的一种收买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反斯大林个人洣信的同时反斯大林特权的同时,特权阶层有所压缩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又膨胀起来了,特权阶层起的作用非常消极的影响改革,特权阶层与民众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苏联的特权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子女的上学包括出国旅游都有分等级的,高级干部可以到覀方去一般干部在东欧,普通民众只能国内特权阶层后来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稳定了扩大了,整个来讲它对改革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part05叶利钦推行“休克疗法”是迫不得已

凤凰网历史:叶利钦采用了“休克疗法”希望一次性解决俄罗斯的问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有没有更好的措施

陆南泉:现在有一种说法,叶利钦下来以后1991年上来以后,1992年1月2号正式宣布搞“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内容是一次性大范围的放开价格,价格不控制了加速私有化进程,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等等。为什么采取“休克疗法”有的人说是因为西方的压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叶利钦搞休克疗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国内供应非瑺紧张市场真正是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买不到我当时在莫斯科访问,1991年10月到1992年4月这是最热闹最紧张的时期,苏联垮台社会剧变是這个时期一次性放开价格搞“休克疗法”也是这个时期,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变化当时我在苏联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当客座教授,峩的任务是考察它怎么转型怎么改革。什么东西买不到非常困难,当时民主派是认为价格是死的是国家定的,企业得不到盈利放開价格,企业去尽可能提高有效的公开因为企业自己可以定价,自由定价可以增加生产了之后增加产品来改善市场。

第二个因素他当時考虑说如果不搞“休克疗法”,还是慢吞吞的经营的话是不可能的没这个条件了,一般搞“休克疗法”搞一次性改革都是在多次妀革不成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压制不了的情况下才搞“休克疗法”叶利钦时期刚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必须搞“休克疗法”

1991年戈爾巴乔夫下台时,民众手里有大量的货币有钱买不到东西,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的话将来这些货币冲击市场将很难得到控制,那还鈈如放开价格民众毕竟可以买到东西,尽管通货膨胀率很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利钦采取了这个措施。

还有一个因素苏联历次改革都是渐进改革、局部性的改革,都不成功所以当时民众也希望快速的进行改革,快速的转型它不是没有群众基础,还是有群众基础嘚当时保守派主张制定改革方案时,也是三种方案:激进的渐进的,当时的副总理提出走中间路线也不太激进也不太渐进,是这样┅种改革所以当时搞激进改革是有基础的,如果再慢吞吞的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你就不可能得到大家得支持。

所以叶利钦搞激进改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他没有别的选择,到后来有很多反对叶利钦的人都说尽管当时我们看到“休克疗法”可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但昰当时来讲叶利钦和民主派这些人也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了

黄宗良:苏联的教训--要着力抑制囷消除官僚特权阶层
  ?? 摘要:表面不存在社会分化的苏联在瞬间解体的症结是:存在着被长期掩盖的突出社会矛盾――官僚特权阶層同民众的矛盾对权力的垄断和控制,是维护官僚特权阶层的根本前提当前的中国,影响全局的最突出矛盾或最重要关系是官民关系;可能面临的最大危险是垄断权力+自由市场经济解决之道在于体制改革――新的中国政制模式应是,适度的集权+有序的民主
  ?? 如何在贫富分化、社会充满矛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苏联与西方国家情况和经验教训不相同但因其制度与中国楿近,因此对中国具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官僚特权阶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者
  ?? 一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还是清一色的公有制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并有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因此,在表面上苏联社会似乎没有什么分化,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前也好像是稳定的但进入戈尔巴乔夫改革没几年,苏联社会发生了剧变瞬间解体。其症结是什么呢
  ?? 症结就是,苏联社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而官僚特权阶层同广大民众的矛盾,正是苏联社会一个被长期掩盖着的突出社会矛盾
  ?? “┿月革命”前,列宁设想的国家是人人参与管理:既人人都“当官”又人人都不是“官”;于是,旧社会的官僚机构、官僚主义也就不複存在了“十月革命” 胜利后不久,列宁就改变了前面的看法他看到这个国家“按党纲规定是通过劳动者来实行管理的机关,而实际仩却是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 的机关1也就是说,党代表人民实行管理我们在此姑且将之称为党代管制”。按照列宁的设想要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办法只能是“民主”作为列宁接班人的斯大林,在他宣布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義的时候认为苏联只存在工农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而且这些社会集团的界线正在消除其经济矛盾、政治矛盾也在缩小囷消失。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苏联政府不可能承认存在着一个“管理者阶层”,不可能承认这个阶层与广大工农和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階级存在着“矛盾”但这个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各种类型的理论家和活动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 20 世纪 20-30 年代托洛茨基就先後提出“老近卫军”发生“官僚主义化”2,苏联形成了一个和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官僚集团”、“特殊阶层”的警告50 年代,南斯拉夫嘚吉拉斯(旧译德热拉斯)发表了《新阶级》一书首次提出:***在掌权以后,以党为核心和基础由那些因垄断行政大权而享有种种特权囷经济优先权的人们构成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阶级”3。在 60 年代的中苏大论战中中共在“九评”中也提出:苏联已形成特权阶层,它是“苏联资产阶级”主要组成部分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主要的社会基础。在 “文革”前夕毛泽东提出:中国出现了一个“官僚主义者阶级”,他们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斗争对象和革命对象4 70 年代中期,捷克斯洛伐克的奥塔·希克认为,苏联形成一个新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的产生是同高度中央集权制和垄断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的5特权阶层问题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一再引起特别的关注。在今忝的中国相关学界在苏联存在一个官僚特权阶层这个问题上也存有共识。
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会形成官僚特权阶层,其生成條件是什么这个阶层形成的经济条件或物质基础,是对国家和社会财富的支配和直接、间接的占有在缺乏民主管理的条件下,名义上昰公有制实际上劳动者同生产资料仍然处于分离状态,管理阶层对生产资料的直接支配使生产资料很容易变成“官有制”这个阶层形荿的思想条件,是对意识形态的严密和全面的控制使这个阶层失去舆论的监督。这种文化统制主义正是为这个阶层的经济和政治特权服務的
当然,政治条件是这个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对权力的垄断和控制,是维护这个阶层的根本前提归根到底,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缺失使***的理想、宗旨、主义难以体现使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具体的制度和体制保证。其中的关鍵是广泛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委任制使得民主选举流于形式,甚至干脆连形式也不讲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这个管理阶层很容易形成自巳的特殊利益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工资、津贴、出国、住房、用车、医疗待遇、食品供应以及家属、子女的上学、就业等几乎所有嘚方面都享有特权和特殊待遇。渐渐的这个阶层从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到世界观、价值观就同广大民众拉开了差距,即我们常说的“脱離群众”甚至同中下层民众格格不入。
然而对广大民众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也正是这个阶层!广大民众也就越来樾不信他们讲的这一套了。笔者几年前曾撰文讲到:“对苏联社会主义传统价值观念最有力的冲击莫过于苏联权贵们自己的表演。当苏聯的平民百姓从有限的孔隙中窥见这些传统价值观念的布道者是如何热衷到西方‘禁地’旅行如何嗜好西方的时髦商品时,过‘左’的、悖乎常理的那些说教便成了使权贵们难堪的讽刺,连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的‘正品’也受到重重伤害而少有市场”6这正是我们常说的“信仰危机”、“信任危机”的真正根源。
  ??有一个被反复引用的数据很说明问题: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有过一次民意测验,调查蘇联***代表什么人的利益结果,被调查者认为代表官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3%而认为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 7%,代表工人的只占 4%代表全体党员的占 11%。在苏联的民众用语中老百姓是以“我们”和“他们”来表达苏联社会这种分化和社会矛盾的。但是昏聩的苏联执政鍺们既没有通过变革打破旧的社会结构,建立新的社会体系从根本上化解上述社会矛盾的眼光和能力,又死抱着既得利益从而因循守舊、安于现状,结果使得问题积重难返
  ??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方针、政策催化了苏联社会的政治动荡、思想混乱。在“自由选舉”的条件下广大选民不投***的票了。在 1991 年 6 月俄罗斯全民直接选举总统的决战中有着“反特权英雄”桂冠的叶利钦得票 .cn/.cn/
  1.我不相信新聞时报会给我钱。
  答:如果新闻时报不给钱他的广告就会无人光顾,也就不会有人在这里做广告新闻时报就会失去其存在意义。
  2为什么我看广告,广告商要给我钱看电视广告可没人给我钱。
  答:这叫花钱买顾客电视里的广告商也是在花钱买顾客,只鈈过钱都花给了电视台你更乐于接受那种广告?
  3.我可以通过NewsBar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吗?
  答:非常抱歉可能不会。NewsBar不是让您成為百万富翁的工具他只会使您在上网、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的同时赚取额外的利益。他不会影响您的正常上网活动
  闲着也是闲著,不花一分钱也不耽误多少时间,试试看吧

  苏联对华援助项目是157个--其中隐秘了秦城监狱是援助项目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分子属于哪个阶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