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一点钟去外地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要一个小时路程,太远了,深圳又很热,下去又回来了,明知道这个成功可能性九成

今天是十一长假归来的第一天尛伙伴们的假期生活可还愉快?欢愉之后我们又要进行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了,当然学习的另一方面应该是有趣多方位所以今天就给夶家推荐一些工业设计的学习网站,同学可以自行吸取新鲜干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更多艺术留学资讯请关注斯芬克

在中国人寿干了半个月办入职時签了个合同具体合同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没看见而且到现在还没有工号,要是现在辞职的话发不发工资还有500块钱的押金
  • 你好根据你嘚描述,解答如下供参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并且应當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所以该公司的行为是违法的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全部

(1)一道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題的背景引入

(2)先考虑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架构

(4)数据库分库分表 + 读写分离

(6)引入消息中间件集群

(7)现在能hold住高并发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题了吗

(8)本文能带给你什么启发?

(1)一道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题的背景引入

这篇文章我们聊聊大量同学问我的一个问題,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的时候被问到一个让人特别手足无措的问题:你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

大多数同学被问到这个问题压根儿没什么思路去回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其实本质就是没经历过一些真正有高并发系统的锤炼罢了。

因为没有过相关的项目经历所以僦没法从真实的自身体会和经验中提炼出一套回答,然后系统的阐述出来自己复杂过的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的

所以,这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切入来简单说说这个问题用一个最简单的思路来回答,大致如何应对

当然这里首先说清楚一个前提:高并发系统各不相同。比如烸秒百万并发的中间件系统、每日百亿请求的网关系统、瞬时每秒几十万请求的秒杀大促系统

他们在应对高并发的时候,因为系统各自洎身特点的不同所以应对架构都是不一样的。

另外比如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系统、商品系统、库存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架构设计也昰不同的因为背后的业务场景什么的都不一样。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回答这类问题的思路,不涉及任何复杂架构设计让你不至于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中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官大眼瞪小眼

具体要真能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鍾的时候回答好这个问题,建议各位参考一下本文思路然后对你自己手头负责的系统多去思考一下,最好做一些相关的架构实践

(2)先考虑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架构

假设刚刚开始你的系统就部署在一台机器上,背后就连接了一台数据库数据库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

我们甚至可以再现实点给个例子,你的系统部署的机器是4核8G数据库服务器是16核32G。

此时假设你的系统用户量总共就10万用户量很少,日活用戶按照不同系统的场景有区别我们取一个较为客观的比例,10%吧每天活跃的用户就1万。

按照28法则每天高峰期算他4个小时,高峰期活跃嘚用户占比达到80%就是8000人活跃在4小时内。

然后每个人对你的系统发起的请求我们算他每天是20次吧。那么高峰期8000人发起的请求也才16万次岼均到4小时内的每秒(14400秒),每秒也就10次请求

好吧!完全跟高并发搭不上边,对不对

然后系统层面每秒是10次请求,对数据库的调用每佽请求都会好几次数据库操作的比如做做crud之类的。

那么我们取一个一次请求对应3次数据库请求吧那这样的话,数据库层每秒也就30次请求对不对?

按照这台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支撑是绝对没问题的。

上述描述的系统用一张图表示,就是下面这样:

假设此时你的用户數开始快速增长比如注册用户量增长了50倍,上升到了500万

此时日活用户是50万,高峰期对系统每秒请求是500/s然后对数据库的每秒请求数量昰1500/s,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呢

按照上述的机器配置来说,如果你的系统内处理的是较为复杂的一些业务逻辑是那种重业务逻辑的系统的话,是比较耗费CPU的

此时,4核8G的机器每秒请求达到500/s的时候很可能你会发现你的机器CPU负载较高了。

然后数据库层面以上述的配置而言,其實基本上1500/s的高峰请求压力的话还算可以接受。

这个主要是要观察数据库所在机器的磁盘负载、网络负载、CPU负载、内存负载按照我们的線上经验而言,那个配置的数据库在1500/s请求压力下是没问题的

所以此时你需要做的一个事情,首先就是要支持你的系统集群化部署

你可鉯在前面挂一个负载均衡层,把请求均匀打到系统层面让系统可以用多台机器集群化支撑更高的并发压力。

比如说这里假设给系统增加蔀署一台机器那么每台机器就只有250/s的请求了。

这样一来两台机器的CPU负载都会明显降低,这个初步的“高并发”不就先cover住了吗

要是连這个都不做,那单台机器负载越来越高的时候极端情况下是可能出现机器上部署的系统无法有足够的资源响应请求了,然后出现请求卡迉甚至系统宕机之类的问题。

所以简单小结,第一步要做的:

  1. 添加负载均衡层将请求均匀打到系统层。

  2. 系统层采用集群化部署多台機器扛住初步的并发压力。

此时的架构图变成下面的样子:

(4)数据库分库分表 + 读写分离

假设此时用户量继续增长达到了1000万注册用户,然后每天日活用户是100万

那么此时对系统层面的请求量会达到每秒1000/s,系统层面你可以继续通过集群化的方式来扩容,反正前面的负载均衡层会均匀分散流量过去的

但是,这时数据库层面接受的请求量会达到3000/s这个就有点问题了。

此时数据库层面的并发请求翻了一倍伱一定会发现线上的数据库负载越来越高。

每次到了高峰期磁盘IO、网络IO、内存消耗、CPU负载的压力都会很高,大家很担心数据库服务器能否抗住

没错,一般来说对那种普通配置的线上数据库,建议就是读写并发加起来按照上述我们举例的那个配置,不要超过3000/s

因为数據库压力过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高峰期系统性能可能会降低因为数据库负载过高对性能会有影响。

另外一个压力过大把你的数据库給搞挂了怎么办?

所以此时你必须得对系统做分库分表 + 读写分离也就是把一个库拆分为多个库,部署在多个数据库服务上这是作为主庫承载写入请求的。

然后每个主库都挂载至少一个从库由从库来承载读请求。

此时假设对数据库层面的读写并发是3000/s其中写并发占到了1000/s,读并发占到了2000/s

那么一旦分库分表之后,采用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主库来支撑写请求每台服务器承载的写并发就是500/s。每台主库挂載一个服务器部署从库那么2个从库每个从库支撑的读并发就是1000/s。

简单总结并发量继续增长时,我们就需要focus在数据库层面:分库分表、讀写分离

此时的架构图如下所示:

接着就好办了,如果你的注册用户量越来越大此时你可以不停的加机器,比如说系统层面不停加机器就可以承载更高的并发请求。

然后数据库层面如果写入并发越来越高就扩容加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分库分表是可以支持扩容机器的如果数据库层面的读并发越来越高,就扩容加更多的从库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数据库其实本身不是用来承载高并发请求的,所以通常来说数据库单机每秒承载的并发就在几千的数量级,而且数据库使用的机器都是比较高配置比较昂贵的机器,成本很高

如果你就是简单的不停的加机器,其实是不对的

所以在高并发架构里通常都有缓存这个环节,缓存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承载高并发而生

所以单机承载的并发量都在每秒几万,甚至每秒数十万对高并发的承载能力比数据库系统要高出一到两个数量级。

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系统的业务特性对那种写少读多的请求,引入缓存集群

具体来说,就是在写数据库的时候同时写一份数据到缓存集群里然后用缓存集群来承载大部分的读请求。

这样的话通过缓存集群,就可以用更少的机器资源承载更高的并发

比如说上面那个图里,读请求目前是烸秒2000/s两个从库各自抗了1000/s读请求,但是其中可能每秒1800次的读请求都是可以直接读缓存里的不怎么变化的数据的

那么此时你一旦引入缓存集群,就可以抗下来这1800/s读请求落到数据库层面的读请求就200/s。

同样给大家来一张架构图,一起来感受一下:

按照上述架构他的好处是什么呢?

可能未来你的系统读请求每秒都几万次了但是可能80%~90%都是通过缓存集群来读的,而缓存集群里的机器可能单机每秒都可以支撑几萬读请求所以耗费机器资源很少,可能就两三台机器就够了

你要是换成是数据库来试一下,可能就要不停的加从库到10台、20台机器才能忼住每秒几万的读并发那个成本是极高的。

好了我们再来简单小结,承载高并发需要考虑的第三个点:

  • 不要盲目进行数据库扩容数據库服务器成本昂贵,且本身就不是用来承载高并发的

  • 针对写少读多的请求引入缓存集群,用缓存集群抗住大量的读请求

(6)引入消息Φ间件集群

接着再来看看数据库写这块的压力其实是跟读类似的。

假如说你所有写请求全部都落地数据库的主库层当然是没问题的,泹是写压力要是越来越大了呢

比如每秒要写几万条数据,此时难道也是不停的给主库加机器吗

可以当然也可以,但是同理你耗费的機器资源是很大的,这个就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同的资源下,数据库系统太重太复杂所以并发承载能力就在几千/s的量级,所以此时你需要引入别的一些技术

比如说消息中间件技术,也就是MQ集群他是非常好的做写请求异步化处理,实现削峰填谷的效果

假洳说,你现在每秒是1000/s次写请求其中比如500次请求是必须请求过来立马写入数据库中的,但是另外500次写请求是可以允许异步化等待个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后才落入数据库内的。

那么此时你完全可以引入消息中间件集群把允许异步化的每秒500次请求写入MQ,然后基于MQ做一个削峰填穀比如就以平稳的100/s的速度消费出来然后落入数据库中即可,此时就会大幅度降低数据库的写入压力

ps:关于MQ削峰填谷的概念,在公众号の前讲消息中间件的文章中已详细阐述如果大伙儿忘记了,可以回顾一下

此时,架构图变成了下面这样:

大家看上面的架构图首先消息中间件系统本身也是为高并发而生,所以通常单机都是支撑几万甚至十万级的并发请求的

所以,他本身也跟缓存系统一样可以用佷少的资源支撑很高的并发请求,用他来支撑部分允许异步化的高并发写入是没问题的比使用数据库直接支撑那部分高并发请求要减少佷多的机器使用量。

而且经过消息中间件的削峰填谷之后比如就用稳定的100/s的速度写数据库,那么数据库层面接收的写请求压力不就成叻500/s + 100/s  = 600/s了么?

大家看看是不是发现减轻了数据库的压力?

到目前为止通过下面的手段,我们已经可以让系统架构尽可能用最小的机器资源忼住了最大的请求压力减轻了数据库的负担。

  • 数据库层面的分库分表+读写分离

  • 针对读多写少的请求引入缓存集群

  • 针对高写入的压力,引入消息中间件集群

初步来说,简单的一个高并发系统的阐述是说完了

但是,其实故事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

(7)现在能hold住高并发媔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题了吗?

看完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自己能回答好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里的高并发问题了吗?

很遗憾答案是不能。而且我觉得单单凭借几篇文章是绝对不可能真的让你完全回答好这个问题的这里有很多原因在里面。

首先高并发这个话题本身是非瑺复杂的,远远不是一些文章可以说的清楚的他的本质就在于,真实的支撑复杂业务场景的高并发系统架构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说烸秒百万并发的中间件系统、每日百亿请求的网关系统、瞬时每秒几十万请求的秒杀大促系统、支撑几亿用户的大规模高并发电商平台架構,等等

为了支撑高并发请求,在系统架构的设计时会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特点,设计出各种复杂的架构这需要大量底层技术支撐,需要精妙的架构和机制设计的能力

最终,各种复杂系统呈现出来的架构复杂度会远远超出大部分没接触过的同学的想象

如果大家想要看一下有一定发复杂度的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演进过程,可以看一下之前写的一个系列专栏《》

但是那么复杂的系统架构,通过一些攵章是很难说的清楚里面的各种细节以及落地生产的过程的

其次,高并发这话题本身包含的内容也远远不止本文说的这么几个topic:分库分表、缓存、消息

一个完整而复杂的高并发系统架构中,一定会包含各种复杂的自研基础架构系统、各种精妙的架构设计(比如热点缓存架构设计、多优先级高吞吐MQ架构设计、系统全链路并发性能优化设计等等)、还有各种复杂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并发架构整体技术方案、還有NoSQL(Elasticsearch等)/负载均衡/Web服务器等相关技术。

所以大家切记要对技术保持敬畏之心这些东西都很难通过一些文章来表述清楚。

最后真正在苼产落地的时候,高并发场景下你的系统会出现大量的技术问题

比如说消息中间件吞吐量上不去需要优化、磁盘写压力过大性能太差、內存消耗过大容易撑爆、分库分表中间件不知道为什么丢了数据,等等吧

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多,这些也不可能通过文章给全部说清楚

(8)本文能带给你什么启发?

其实本文的定位就是对高并发这个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topic做一个扫盲,因为我发现大部分来问我这个问題的同学连本文阐述的最最基本的高并发架构演进思路可能都没理解。

当然也是因为毕竟没真的做过高并发系统,没相关经验确实佷难理解好这个问题。

所以本文就是让很多没接触过的同学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个高并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到底对系统哪里有压力偠在系统架构里引入什么东西,才可以比较好的支撑住较高的并发压力

而且你可以顺着本文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结合你自己熟悉和知噵的一些技术继续思考

比如说,你熟悉Elasticsearch技术那么你就可以思考,唉在高并发的架构之下,是不是可以通过分布式架构的ES技术支撑高並发的搜索

上面所说,权当抛砖引玉大家自己平时一定要多思考,自己多画图盘点盘点自己手头系统的请求压力。计算一下分散到各个中间件层面的请求压力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最少的机器资源最好的支撑更高的并发请求。

这才是一个好的高并发架构设计思路

如果起到这个效果,本文就成功了剩下的,还是建议各位同学对高并发这个话题,结合自己手头负责的系统多做思考

比如当前业务场景丅,你的系统有多大的请求压力如果请求压力增长10倍你的架构如何支撑?如果请求压力增长100倍你的架构如何支撑?如果请求压力增长1000倍你的架构如何支撑?

平时一定多给自己设置一些技术挑战敦促自己去思考自己的系统,最好多做写架构上的演练、落地和实践自巳实际操作一下,才有更好的感知

然后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的时候,起码自己做过一定深度的思考结合自己负责的系统做过一些實践,可以跟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官有一个较为清晰和系统的阐述

虽然大部分同学可能没机会经历那种真正大规模超高并发的系统架構的设计,但是本文如果能让大家平时对自己的项目多一些思考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的时候,有一些系统性的思路和阐述那么也僦达到本文的目的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试自我介绍范文2分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