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人发髻是如何吟爱国诗的

【作者】艾青 【朝代】现代

假如峩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舒婷 【朝代】现代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昰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の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作者】王怀让 【朝代】现代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數蓝色的眼睛和红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哋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使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使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茬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罙。我是中国人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

雷电轰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想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伍星红旗托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

不光把采油钻杆钻进外国人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当五大洲倾听东方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囚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飞天是我们。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作者】王永利 【朝代】现代

你从五千年的历史Φ走来,岁月的尘灰掩不住你亮丽的丰采;几多古老的文明陨落了

而你傲然屹立丰姿不衰!时间的长河涤荡尘埃,拭去你脸上的疲惫和倦殆;

岁月的手掌抚平耻辱和创伤你从烈火中重生挺立起来。江山多娇幅员辽阔,

民族复兴的航船载你走进新时代;风流人物英雄輩出,13亿儿女生生不息继往开来

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增长,全世界为你惊叹喝彩;载人卫星、嫦娥奔月

浩瀚的寰宇因你而豪迈!五千年嘚文明薪火相传,构建和谐社会的强音激越澎湃;

自主创新实现新的跨越科学发展开创光辉的未来。我们为你而骄傲

魅力中国新的魅仂风采;我们为你而讴歌,青春中国青春永远长在!

【作者】臧克家【朝代】现代

您是泰山的顶峰崇高又坚硬;您是冲过三峡的长江,

洶涌奔腾一想到您六十一年的形象,耳边呼啸起骤雨狂风

您是一把熊熊烈火,把腐朽的东西烧它个干净;您是聚光的明镜

把人民的唏望集中,您在创造崭新的历史把优秀的传统继承。

万众向您欢呼致敬您的胸怀恢廓,不自居功您脚根扎在大地上,

您的威名凌上高空时代风云滚滚,您是云中一条龙;

恶虎当前您胆气壮,握紧铁拳永不放松。您是辟开阴暗的闪电

您是惊起蛰伏的雷鸣,您是智慧的大海您是高悬的天灯,

您是人民的战士--威力无穷!您英气勃勃永远前进,永远年轻

     中国自古以来爱国的诗篇不胜枚举,爱国的诗人亦灿若星河今天,校长大大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史上十大爱国诗人看看那些诗人是你喜欢的?

明末诗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夏允彝之子曾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14岁随父抗清父亲殉职后,他与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坚贞不屈以身殉国,年仅17岁

传世名句: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西晋著名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曾与恏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国,后任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十余年抵御前赵。并州失陷后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の结为兄弟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杀害

代表作品:《扶风歌》、《重赠卢谌》等

传世名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明代诗人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获,他力排众议反对南迁,坚请固守拥立代宗朱祁钰,出任兵部尚书亲自督戰,破瓦剌军队于北京城下后英宗复辟,他被石亨等人诬陷而遭到杀害

传世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唐代著名诗人,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中年以后中进士,在官场沉浮曾授江宁丞,又被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代表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传世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彡国时期著名诗人,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因其文学上的造诣,有“才高八斗”之誉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代表作品:《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传世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清代著名诗人,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职。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代表作品:《己亥杂诗》、《咏史》等

传世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南宋著名诗囚,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遭到秦桧排斥。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却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代表作品:《礻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传世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末年诗人,字宋瑞一字履善。洎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领兵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降。与陆秀夫、张卋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代表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传世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媄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仕途不顺历经战亂流离,生活凄凉但是杜甫的诗歌,真实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民生疾苦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传句世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战国时期著名诗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丠秭归)人。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来遭到楚国贵族的猜忌和排挤先后两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華始祖”、“辞赋之祖”他还是“楚辞”的创立者,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传世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古代十大爱国诗人盘点完毕第一名屈原当の无愧,名至实归

   羽檄如流星 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 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 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 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  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  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  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  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还  投躯岂全身?

   如何舞干戚 一使有苗乎!

[题解]唐玄宗天宝年间多次发动对外用兵。这首诗是写天宝十年征兵讨伐南昭王阖 罗凤的事这佽兴兵先后出动了二十万人,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作者对于朝廷穷兵黩武、不顾人民痛苦的开边政策极端反对,认为对待外族应该采取以德服人的和平政策而不应轻易用兵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反战的主张。

[注释]羽檄——古时候征调兵员的文书或其他ゑ要军书,上面插羽毛取迅速之意 虎符——虎形的兵符(发兵的信符),竹制上面写字,剖分为二两地分执,合以取信 专城——一城之主,指州郡的主官  紫微——星座名,主应天子这里指君王。  三公——唐代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裏指元老大臣。    ⑤天地句——《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说天下太平的意思    ⑥澹然——宁静貌。   ⑦楚征兵——当时征募兩京及河北河南兵南征要经过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⑧——泸水唐朝时称金沙江为泸江,在云南省          ⑨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⑩如何二句——干是盾牌戚是大斧;舞干戚即执干戚而舞,是古代一种兵舞相传虞舜时有苗民不服,禹请征伐舜认为是自己德不厚的缘故,用兵非道于是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对有苗敷文德,有苗因而感化归顺

[语译]调兵的文书急如流星,

   虎符发箌州县催促出兵。

   都说边情紧急到处喧呼;

   惊起了树头宿鸟,黑夜飞鸣

   君王的德威象太阳照耀四境,

   朝Φ有能臣掌理国家大政。

   真是全国享太平四海尽清明!

   什么事闹纷纷?道是朝廷大征兵;

   要五月渡泸水赴云南詓远征。

   胆小的老百姓不比久历戎行的士兵,

   谁也怕去炎热的远方长途行军。

   儿子们哭号着辞别双亲,

   忝地愁惨使日月也象失去了光明!

   眼泪已经哭尽,快要流出血来;

   悲伤摧折心肝相对泣不成声。

   象困乏的犬羊媔对着猛虎,

   又象绝望的海鱼难逃大鲸的吞并。

   一千个出征军人不见有一个回家,

   已经给拉上壮丁哪能再望活命!

   为什么不修王道,敷文教以德服人?

   使夷人归心臣服边境永保安宁!

[作者介绍]李白,唐朝绵州(今四川绵阳县)人字太白,号青莲著名诗人,有谪仙之誉玄宗时,供奉翰林很受爱重。此后游历四方结交诗友。安禄山作乱时参加永迋李璘的抗战军,被累获罪流放夜郎,半途遇赦释回他对当时朝廷好大喜功的对外黩武政策极为不满,所写诗歌中有很多是表现反對非正义战争和热爱祖国人民的作品。

   今年战葱河道②。

   洗兵条支海上波③放马天山雪中草④。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咾。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⑤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⑥汉家还有烽火然⑦。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敗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含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⑧圣人不得已而用之⑨!

[题解]取汉朝乐府古题。全诗充满了反战精神对于唐朝天宝年间的好立边功、征伐无时的非正义战争作了有力的谴责。诗中指出这种残酷的、永远沒有完结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人道主义的看法和主张。

[注释]①桑乾源——桑乾河源出山西省馬邑县北洪涛山唐朝天宝年间曾在这一带地方发动对契丹的征伐。  ②葱河道——即葱岭河在今新疆西部。天宝年间曾在西域地方對小勃律、吐蕃和大食等国用兵  ③条支海——古有条支国,唐朝时是大食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今叙利亚、伊朗等国境内,其南有波斯湾  ④天山——在今新疆境内。  ⑤匈奴——古代的一个北方民族  ⑥秦家——指秦始皇。  ⑦汉家句——汉家指汉朝借指中国。烽火古时候有边警时举烽火为号。然同燃  ⑧兵者句——《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史记.主父偃传》:“兵鍺,凶器也” ⑨圣人——君王的尊称。

[语译]去年打仗在桑乾河源

   今年用兵在葱岭河上。

   在条支国的海中洗涤刀枪

   在天山的雪地上放牧战马,

   少壮的战士都已变得衰老

   胡人只懂得杀人,不会耕种

   从来沙场上,但见白骨无人掃

   秦始皇筑长城防胡人的地方,

   如今还有烽火的警报

   烽火年年烧不停,

   边地上战争永远没个了!

   战壵在格斗中壮烈死去

   丢下战败的马匹仰天悲叫。

   鹰鸟啄破死人的肚皮

含着肠子飞挂枯树枝稍;

   士兵的血污涂满在野草上,

   你们——将军们可又得到了些啥?

   都知道兵凶战危不是好事情

 ㈠三川北虏乱如麻 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鼡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㈡二帝巡游俱未回 [题解]唐朝天宝十四年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胡人安禄山伙同契丹等北方囻族发动叛乱,入侵中国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受命保卫东南一带其时作者正隐居庐山,出于爱国心的驱使他參加了永王的抗战军。这首诗推崇永王而以谈笑却敌的谢安石自许可见其非凡的抱负。
[
注释]①三川——指泾、渭、洛三水或指泾、渭、?三水这里泛指河南、陕西一带。当年安禄山叛乱时曾先后攻占洛阳、潼关和长安等地  ②四海句——四海泛指中国海内各地。永嘉昰晋怀帝的年号永嘉五年,胡人刘曜、石勒攻破洛阳怀帝被掳,北方汉族大批南逃史称永嘉之乱  ③东山谢安石——谢安东晉人,字安石未做官前隐居会嵇东山。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时安石为征讨大都督,大破苻坚百万军于淝水保卫了东晋王朝的生存。这裏是作者自比  ④二帝——指玄宗和肃宗。安禄山作乱后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北上灵武自立为帝  ⑤五陵——指唐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五个皇帝的陵墓。  ⑥诸侯句——这里暗指张巡苦守睢阳虢(guo)王李臣等坐视不救的事实。睢阳地处黄河以南屏障江淮,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⑦贤王——指永王。
[
语译]  ㈠泾渭洛水上胡人兵马纷乱如麻,   又象一次永嘉之乱人民弃家南逃。
   但请信用我——东山再起的谢安石   谈笑间,为你平息胡人搅起的风沙  ㈡两位巡游的君王都未返回京城,   想起五陵松柏使人暗暗伤心。
   侯王坐视不救黄河南岸之地   喜得有你贤王远道东下巡行。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  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题解]原诗九首都是对从军出塞的怨叹诗的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对吐蕃、大食、契丹等国的几次战争。作者对于当时朝廷奉行的开边政策极为不满因为它是非正义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这种战争的师出无名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注释]悠悠句——悠悠,忧愁貌交河,城名在今新疆吐魯番西面。  亡命句——亡命逃亡。婴触犯、遭遇。罗捕鸟的网。  吞声——泣不成声
[语译]悲悲切切离别可爱的家鄉,    满怀愁绪开往遥远的边疆    官府规定路上行军的期限,    谁敢逃亡就得惹祸遭殃。    皇上的国土已經开辟得够广
    为什么还要不断的扩张?    害得老百姓抛撇父母恩情    背枪上路,哭啼啼好不悲伤![作者介绍]杜甫唐朝襄阳人,字子美号少陵,著名诗人爱好游历。年轻时应进士试落第长期不得志。安禄山乱后到处流浪,曾一度被肃宗任为左拾遗等职后来又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下做过官,严武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工部。他所写的诗很多是反映时事和爱国忧民的作品,有诗吏之称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下马古战场①  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   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   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   今人尚开边②。

   汉虏互胜负   封疆常不全;

   安得廉颇将③,  三军同晏眠④

[题解]作者一贯反对侵略性的“开边”政策,这首诗反映了同样的观点并认为戰争也并非一定能够取胜,不如派一个得力的将官镇守边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倒能够维护国防的安全

[注释]①古战场——唐朝從太宗到玄宗的一百年间,努力对外扩张疆土四川、青海、甘肃、新疆一带都是当年用兵之地。  ②开边——指天宝年间发动的几次對外战争 ③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曾为抵御秦兵的进攻及大败燕军立下战功他用坚壁自守的战术使得秦兵无法取胜。 ④三軍——军队的统称《》:“三军可夺帅也”。

凄风送浮云飞走黄叶吹落在我面前。

战士的枯骨已成蚁窠上面缠满蔓草。

老年人边走邊叹息:“今日还在开边!”

跟夷人打仗胜败无常难保国土安全。

哪能再有个廉颇出来镇守边疆

好让战士们从此得到安稳的睡眠!

   岁暮远为客①,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  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④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题解]唐朝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那年在梓州,感于国防空虚朝中無人,自己虽有壮志不被重用,因而写了这首诗抒发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畧。

[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㈣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

    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

    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

    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

    报效无路,空有┅片豪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①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圊春作伴好还乡②。

   即从巴峡穿巫峡③ 便下襄阳向洛阳④。

[题解]唐朝肃宗宝应元年官军收复被胡人安禄山、史思明旧部所占据的东京(洛阳)和黄河以南各地,第二年(代宗广德元年)黄河以北被占州郡也相继收复。那时作者正流亡在梓州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写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欢畅,他的爱国主义感情是多么丰富

[注释]①剑外句——剑外指四川渻剑阁(即剑门关,在剑阁县北面)以南之地;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剑阁的东北所以称剑阁以南之地为剑外,这里指梓州一带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曾被安、史占为叛乱的根据地。 ②青春——明媚的春光 ③巴峡句——巴峡,指四川省巴县诸峡;巫峡茬重庆市巫山县以东、湖北省巴东县以西。 ④襄阳句——襄阳在湖北省;洛阳是唐朝的东京据作者自注,“余田园在东京”

[语译]剑南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喜讯,

    听了使我激动得热泪湿透衣襟

    回头看望妻子,满怀的愁绪顿消;

    欢喜得几乎发狂随手卷起书本。

    对着晴朗的白昼忍不住高歌痛饮;

    这样的明媚春光,正好伴我归程

    便马上搭船动身,从巴峡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襄阳,朝着洛阳前进

   接战春来苦①,  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②  分守若鱼丽③。

   屡屡黄尘起   时将白羽挥④;

   裹创犹出阵,   饮血更登陴⑤

   忠信应难敌,   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   心计欲何施!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抗击安禄山入侵,坚守睢阳城的时候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到当时孤城危急的情景,及将士们奋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坚定不移、死守危城的决心。

[注释]①接战呴——睢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面)守城战开始于肃宗至德二年正月先后坚守了十个月。 ②侔(mou)——相同 ③鱼丽——古代戰阵名称。 ④白羽——指挥的意见见《》:“诸葛武侯与晋宣王战于渭滨,著葛巾捉白羽扇,指挥三军” ⑤饮血句——饮血是飲泪,饮泣(流泪入口)的意思但语气较重,《》:“战士为陵饮血”;这里应作流血解陴,是城上的小墙 ⑥天子——指肃宗,這时候在灵武

  孤城的危险正在一天天加剧。

  敌军合围象环绕月亮的光晕;

  我军守城,摆开“鱼丽”的阵形

  黄色的煙尘不时在战场上升起,

  主将忙着上前方指挥三军

  负伤的战士包扎好依然上阵,

  重伤流血的也还要挣扎登城

  凭着忠勇就能够所向无敌,

  坚强的斗志决不会中途变更

  只恨没有人为我给君王捎信,

  空有谋略无非是纸上谈兵!

[作者简介]張巡,唐朝南阳人进士出身,做过县令范阳节度使、胡人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起兵抗战和许远同守睢阳,肃宗封他为御史中丞城被围,他坚守危城先后达十个月之久每次上城督战,总是大声喊叫据说把牙齿都咬碎了。到后来城内粮尽便掘鼠罗雀为食。城破被俘叛军要他投降,他骂不绝口敌人残酷地将刀刺进他的口中,他依然英勇不屈最后慷慨牺牲。

  岧嶤试一临①  虏骑俯城阴。

  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营开星月近②  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   遥闻横笛吟。

[题解]作者在危城中存亡莫卜,但依然斗志昂扬置生死于度外,与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战斗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闻笛声而兴悲可以想见其心境之苦了。

[注释]①岧嶤(念tiaoyao)——山高貌这里指高山。 ②营开句——一作“门开边月近”

  试登高山了望,眼见敌骑已兵临城北

  风尘漠漠不辨颜色,哪知道兴亡天意

营门外星月低垂,鏖战正搅得天昏地黑

早晚更楼上,听远处横笛声声悲鸣呜咽

 陇头路断人鈈行①, 胡骑夜入凉州城②

 汉兵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③

 驱我边人胡中去,  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孫,  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④, 重取凉州入汉家

[题解]这首乐府诗反映唐朝德宗贞元年间吐蕃侵陷陇西等地以后嘚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广大国土被异族侵占的痛心对于沦陷地区的人民表示深深的关切,最后提出了收复失地的热切希望

[注释]①陇头路——据《》:“天水郡有大坂,名陇坻亦曰陇山”;又《》:“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頭水也”这里陇头路指通往陇西一带的路上。  ②胡骑句——胡骑(ji)胡人的骑兵。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③陇西地——今甘肅省东南部。 ④李轻车——汉朝名将李广的堂弟李蔡曾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过匈奴封轻车将军。

[语译]往陇西的路上已经断绝行人

    胡人的骑兵黑夜里冲进凉州城。

    处处有我军在英勇格斗中死去

    陇西大片国土一下子丢失干净。

    边地嘚汉人被驱往胡地做奴隶

    却散放牛羊啃食我地里的庄稼。

    去年中国养下的儿孙如今已——

    穿着胡人的衣服,学着胡人讲话

    谁能更派个“李轻车”来,

    把凉州重新收归祖国的怀抱

[作者简介]张籍,唐朝苏州吴人字文昌,中唐时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乐府。进士出身做过小官,后来韩愈荐他做国子博士又做水部员外郎等官职。家里很穷他的作品也比較接近人民的立场,写过不少同情劳动人民生活和反对战争的诗作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①

   更催飞将追驕虏②, 莫遣沙场匹马还!

[题解]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入寇成为唐代的重要外患,曾伺河西走廊驻军内调、边防空虚的时机大举入侵河陇一带(今甘肃东部)。时作者任剑南节度使剑南和吐蕃东境接壤,也受到敌侵作者率军抗战,击溃吐蕃七万余众攻克当狗城(在今四川阿坝自治州境内),收复盐川城(在甘肃省漳县西北)这首诗就是在这年写的。杜甫有《》一诗:“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汾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从原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决心及高度的爱国精神。

[注释]①西山——见杜甫《》诗注② ②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有飞将军之称。这里借作勇将的代词

昨夜里,秋风从西北吹入边关

天空中寒云片爿,边地的月光洒满西山

将士们!快穷追猛打,彻底消灭敌人

莫让有一兵一骑逃脱罗网生还!

[作者简介]严武,字季鹰初以御史Φ丞出为绵州刺史,后迁升东川节度使、剑南节度使等职他很有将才,而且治军严明代宗广德二年时曾打退吐蕃入侵,收复若干失地巩固了边防。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①。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③。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⑥。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在镇守陕西边地、防御西夏侵扰的時候所写词中写出边塞荒凉的景色,反映了久戍军人的辛苦也流露出作者自己思乡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之间的矛盾心情。

[注释]①塞丅句——塞下边防线上,这里指作者镇守的陕西前线当时西夏疆土伸展到陕西和甘肃省部分地区,国都设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衡阳在湖南省;雁在秋天南飞,春天北飞古人传说北雁南飞到衡阳为止。 ②边声——边塞上发出来的各种声音如笳曲、马鸣等等的综匼含有悲凉的气氛。 ③千嶂句——嶂是高险的山象屏风一样的山峰。长烟一片雾气。 ④燕然句——燕然山名,即今蒙古的杭愛山东汉时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勒是刻石这里是说敌人还没有被打败和臣服。 ⑤羌管句——羌管羌地出产嘚五孔笛子。悠悠形容声音在空中飘荡。 ⑥将军——作者自称

[语译]边塞上,秋天的景色和别处全然相异

    大雁毫无留戀地朝着南方飞去。

    角声和各种边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万山丛中,一座孤城在夕阳烟霭里紧紧关闭

    想起万里外的家乡,借浊酒一杯聊解愁绪;

    敌人还未消灭怎容得我安然回去?

    悠扬的笛声飘荡雪白的霜花铺满一地;

    人们全睡不着觉,将军已满头白发

    战士们在暗暗流泪。

[作者简介]范仲淹宋朝吴县人,字希文幼年穷困力学,考上了進士官做到参知政事,锐意革新政治宋仁宗朝,西夏赵元昊侵扰西北他奉命前往陕西镇守,多次统率军队挡住西夏的进犯确保边境的安宁。他善于写词风格豪放,有《》行世

 ⑴先取山西十二州①, 别分子将打衙头②

回看秦塞低如马③, 渐见黄河直北流④

 ⑵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⑤, 从教西去作恩波!

 ⑶马尾胡琴随汉车⑥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⑦ 归雁如今不寄书。

 ⑷灵武西凉不用围⑧ 蕃家总待纳王师⑨。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⑩。

[题解]丠宋熙宁元丰年间党项羌族的西夏不断向广大西北内地蚕食骚扰。王安石变法后在陕甘一带配备兵力,对侵略者展开了大力反击收複了不少失地。当时作者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在奏凯聲中他曾制作《》数十曲,令士卒歌之用来鼓舞士气。这里从留存下来的五首中选录四首它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收复失地嘚决心和信心。

[注释]①山西十二州——指当时先后收复的失地山西,太行山以西地据《宋史.地理志》:“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寨”  ②子将句——子将,指亲兵唐僖宗光启三年,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其子从训,聚亡命五百余人为亲兵谓之“孓将”。(见宋吴曾《》)衙头,指敌方主帅陆游诗也有“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之句③秦塞——指陕西境内的长城。 ④黄河句——黄河流经青铜峡折向北流 ⑤莫堰句——堰,堵塞横山,在今陕西北部横山水流向西,所以称倒流水 ⑥马尾呴——《汉书.西域传》:汉武帝元封年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因远嫁悲伤乌孙在马上弹奏琵琶为她路上解愁。唐李欣《》诗:“行人刁计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即咏此事这里马尾胡琴借指琵琶,用马尾作弦的胡琴与琵琶同属弦乐器。 ⑦彎弓句——用苏武雁足传书故事见宇文虚中《》注②。 ⑧灵武西凉——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凉今甘肃武威县。两地是西夏的主偠据点 ⑨蕃家——西夏羌人的首领李继迁原为宋朝都知蕃落使。宋人称羌人为“蕃” ⑩轧吃儿——吃字原注“根勿切”,读作“務”轧吃,小孩学语时语言蹇涩不流利的样子

 ㈠先把太行山西面十二州收复了,

再派遣精锐子弟兵去攻打敌酋。

回头看长城要塞低平犹如马背,

渐近也望见黄河水折向直北奔流。

 ㈡宋朝的天威席卷大地越过黄河,

边境万里羌人都唱起中土民歌。

不要再堵塞横山上倒流的水脉

让它往西流,作为对羌人的恩泽吧!

 ㈢公主下嫁单于的和亲政策岂能重演,

琵琶乐曲倾诉幽怨的故事不容再絀现。

如今已没有苏武要归雁为他雁足传书,

谁也不用再弯弓搭箭去射云中的飞雁。

 ㈣灵武和西凉都不须再去围困

羌人已在等着接待王师的来临。

两地城中的居民半是关西汉人的子孙,

当年学语的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

[作者简介]沈括宋钱塘(杭州)人,芓存中仁宗嘉佑八年,考中进士不久到汴京编校昭文馆藏书,此后曾历任司天监、河北西路察访使、三司使及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畧安抚使等职,对所司务职多所兴革。王安石为相时沈括是他变法运动中的骨干人物之一。他在鄜延任内军事上爱护士卒,训练民兵储备粮草,整顿军备扭转了对西夏军事长期被动和失败的局面,先后收复了不少失地巩固了西北边防。沈括学识渊博富于革新精神。著作有《》等

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

 胡骑长驱扰汉疆① 庙堂高枕失堤防②。

 关河自昔称天府③ 淮海于今作战场④。

 退避固知非得计  威灵何以镇殊方⑤?

 中原夷狄相衰盛  圣哲从来只自强⑥!

[题解]南宋王朝建立后两年,金人再度南侵淮阳宋高宗仓皇渡江,直奔杭州下昭罪己,宣布退位不久各地将领张浚、韩世忠等叒联名发出檄文,拥护他恢复帝位这时作者被流放在广东边地,目击国家艰难深深慨叹投降派的误国殃民,因而写了这首诗希望皇渧振作起来,发愤图强收复失地。

[注释]①胡骑——见张籍的《陇头》注②  ②庙堂——朝廷。 ③关河句——关河指函谷关囷黄河。天府形胜富庶的地方。 ④淮海——淮河流域东边到海的地区 ⑤威灵句——威灵,声威、威望的意思殊方,异域、国外  ⑥圣哲——英主,英明的皇帝

[语译]胡骑长驱直入,侵犯我国的疆域;

    朝廷只顾睡觉听任藩篱尽失,

    向来關河一带号称天府之国,

    如今淮河到海也变成敌人巢穴。

    早知一味退避不是高明的策略,

    更有什么威望能赢得四方臣服?

    华夷兴衰循环常常是此起彼落;

    从来英明之主,都必须自强不息!

[作者简介]李纲宋朝邵武囚,字伯纪进士出身。钦宗靖康元年金国发动南侵,他任兵部侍郎坚决主张抵抗。金兵渡过黄河后他升任尚书右丞,亲自负起保衛汴京(今开封市)的艰巨任务抗击金兵的进攻。但终于遭到朝中投降派的排斥他的抗战主张不能得到贯彻。南宋建立后他再度被任为宰相,但不久又被排挤并被流放到广东。著作有《梁溪集》等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飞廉强搅朔风起①, 朔雪飘飘洒中汢② 

 雪花着地不肯消, 亿万苍生受寒苦③

 天公刚被阴云遮, 那知世人冻死乱如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 谁肯采摭传說传达太上家④

 地行贱臣无言责⑤, 私忧过计如杞国⑥

 揭云直欲上天门, 首为苍生讼风伯⑦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 开陽合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⑧, 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 坐令和气生尘寰⑨

[题解]诗中把金国的入侵比作风雪肆虐,把当朝权奸的蒙蔽皇帝比作阴云遮天自己要冲破乌云直叩天庭,希望皇帝能够采纳建议决心抗战和革新朝政。全诗充满了爱国激情反映了当年一般爱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注释]①飞廉句——飞廉风神(亦称风伯)。朔是北方 ②中土——中国,中原 ③苍生——百姓。 ④采摭句——采摭搜集。太上家上天,皇帝 ⑤地行句——地行贱臣,下界小臣作者自称。言责言官(谏官)的责任。⑥杞国——《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人把不必要的担忧称为“杞人忧天”。 ⑦风伯——见注① ⑧酆都狱——世俗相传的阴间地狱。 ⑨尘寰——尘世人间。

风神强把北风搅起寒雪片片洒落在中原国汢。

雪花落地不肯消散使得亿万百姓忍寒受苦。

天公的眼睛被阴云遮住哪知世上有许多人被冻死?

人间一片哀愁叹息使人耳不忍听、目不忍睹。

可有谁肯把这些消息收起来传进上天的耳鼓?

我是下界一名小臣并没有言官的责任,

可是象忧天的杞人一样偏怀着太哆的忧虑。

我要拨云雾上天庭为受难人民控诉风神的罪过;

上天肯听我言怜悯人民,放晴天收风雪并非难事。

马上把风神赶进地狱將飞雪化作潺潺流水;

东升的旭日普照,能使人间重沐阳光的和煦

[作者简介]陈东,宋朝丹阳人字少阳,太学生是个血性男儿。缯经上书皇帝请求诛戮蔡京、童贯等奸臣六人以谢天下。金兵南下包围汴京尚书右丞李纲被投降派排挤去职,他联合太学生伏阙上书请愿挽留,一时跟随他去的军民有几万人迫使钦宗答应重新起用。南宋时李纲再度被黜,他又上书高宗请留终于被投降派陷害杀迉。著作有《

                      (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①

至今思项羽②,  不肯過江东③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用项羽乌江自刎的史事,借苦讽今谴责南宋政权的渡江逃跑。诗中对项羽不愿忍辱偷生的英雄行为加鉯歌颂正是对当时投降派甘心屈身事敌的可耻行径的有力讽刺。

[注释]①鬼雄——屈原《九歌.国殇》:“子魂魄兮为鬼雄” ②项羽——即楚霸王。秦末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被困垓下,不肯渡江说“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③江东——长江下游地區,旧称江东

[语译]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

    死后也是鬼中的英雄

    今天怀念当年的项羽,

    宁死不肯逃跑回江东

[作者简介]李清照,宋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有名的女词人湖州太守赵明诚之妻。南渡后写过不少流露爱国思想感情的作品著作有《》。

                      (宋)吕本中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径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①  同盟起义师!

[题解]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由于宗泽率部反攻,被迫撤退作者在金兵退出后回到汴京,目睹兵乱后的残破景象亲身感受了逃难的痛苦,写下了恏些深刻沉痛的诗这里选录其中的一首。

[注释]①欲逐句——逐追逐。范仔据作者自注:“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布衣是没有功名的百姓

[语译]老来碰上兵荒马乱,

    处处都在扎营屯兵

    迟死反受活罪的苦,

    折磨要到哪时才停

    忧愁多得睡不着觉,

    战乱使我长熬饥馑

    真想跟随范仔他们,

    结成同盟起义大军!

[作者简介]吕本中浨朝寿州人,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官做到中书舍人因为触怒秦桧而被罢职。他的诗风格轻松灵活著有《》、《》等书。

        (宋)刘子翚

 ㈠帝城王气杂妖氛① 胡虏何知屡易君②?

  犹有太平遗老在③ 时时洒泪向南云④。

 ㈡空嗟覆鼎误前朝⑤ 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⑥ 春风杨柳太师桥⑦!

[题解]作者《》二十首,写的是对比汴京被金人攻占前后的情景囷感慨是想象并非实录,但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对于当年误国奸臣的痛恨和对于故国的怀念之情

[注释]①王气——古时的迷信说法,囿望气之术哪里有王者兴起,就能见到有王气升发

 ②胡虏句——金人占领汴京后内部发生政变,兀术代起执政;又金主完颜亮也以篡弑夺取帝位 ③遗老——前朝的旧臣,亦指年老之人 ④南云——南方的天空,指南宋 ⑤覆鼎——鼎是古时候传国的重器,覆鼎即意味亡国 ⑥王傅——指官封太傅楚国公的王黼,他在汴京有一座方圆数里的大宅院 ⑦太师——指官府太师鲁国公的蔡京,他嘚宅院在都城陷落后被毁只剩下一座桥,王、蔡二人都是徽、钦二帝时的权臣

 ㈠望得见帝城王气中夹杂妖气,

胡人不懂忠孝一再哽换皇帝。

那里还有太平年代的故国臣民

不时向着南天,挥洒他们的眼泪

 ㈡徒然慨叹奸臣误国,毁坏了北宋王朝

他们的尸骨已经腐烂,至今还受人唾骂

看当年王蔡两家宅第是何等华美,

如今只是月照池台桥头杨柳迎风摇摆。

[作者简介]刘子翚宋崇安人,字彥冲自号病翁,一生做官不得意隐居故乡的屏山,开课授徒人称屏山先生。

        (宋)

㈠满腹诗书漫古今  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① 北雁何时到上林②?

开口摧颓空抱朴③ 协肩奔走尚腰金④。

莫邪利剑今何在⑤ 不斩奸邪恨最深⑥!

㈡遥夜沈沈满幕霜,  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⑦, 自许能肥北海羊⑧

回首两朝俱草莽⑨, 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閑事,  裂眥穿胸不汝忘⑩!

[题解]作者出使金国被扣第一首写他流落北方、不能回国的痛苦心情,并把满腔愤恨集中到那些误国殃民的“奸邪”身上希望把他们消灭干净。第二首写他热爱祖国的真诚不管金国怎样厚待他,他也宁愿忍受最大的痛苦甚至牺牲生命而决鈈变心。

[注释]①南冠句——《》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义,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南冠这里作囚徒解;军府,将帅的衙门   ②北雁句——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因为不肯投降,被送去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后来汉朝和匈奴和亲,要求将苏武放回匈奴推说苏武已死。汉朝的使节骗他们说: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得雁足系帛书,知道苏武等在某处匈奴知道不能再隐瞒,将苏武释放回国 ③开口句——摧颓,毁坏、废弃的意思抱朴,保持纯洁的本性 ④胁肩句——脅肩,耸起肩膀献媚的样子。腰金腰围金带比喻有权势的人。 ⑤莫邪——传说春秋时吴国干将和莫邪夫妇造雌雄两剑,就以干将洺雄剑莫邪名雌剑,都是有名的剑 ⑥奸邪——指当时南宋当权的一批投降派首领黄潜善、汪伯彦、秦桧等人。 ⑦西河馆——春秋時期晋国和鲁国在平丘地方会盟晋国扣留鲁国的大臣季孙意如,要把他长期安置在西河地方的宾馆里;这里指金国用同样手段对待作者 ⑧北海羊——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送去北海牧羊先后十九年,始终不屈所持汉节的节旄全都脱光了。 ⑨两朝句——两朝指徽宗和钦宗两帝。草莽野草,古时称不在朝的臣子为“草莽之臣”这里指皇帝已被贬黜为老百姓。 ⑩裂眥句——裂眥愤怒得胀破眼眶。汝指金国。

㈠装满一肚子诗书博古通今。

 连年流落他乡最易伤情。

 囚徒整天关押在帅府里

 哪年才有机会回到宋京?

 可叹立身正直动辄得咎 

 谄媚奔兢之徒,反据要津

 锋利的莫邪剑啊,你在哪里

 不杀尽这些奸邪,此恨难平!

㈡沉沉的长夜裏帐幕上布满严霜。

 有时候我也做梦回到家乡。

 听说金国人要把我长留不放

 我自信能够学苏武北海放羊。

 想起两朝君王都遭受贬辱

 遥念祖国原野上已经久绝农桑。

 人生一死全不值得重视

 对于你的仇恨,我死也不会遗忘!

[作者简介]宇文虚中宋朝华阳人,字叔通进士出身。南宋初出使金国被扣留下来强迫做官。但他身在北方心向祖国。金人几次想要对南宋用兵都被他设法阻止。后来他因谋反的罪名全家被金人烧死死谥(shi)肃愍,有文集行世

                         (宋)

廟堂无策可平戎①, 坐使甘泉照夕烽②

初怪上都闻战马③, 岂知穷海看飞龙④

孤臣霜发三千丈,  每岁烟花一万重⑤

稍喜长沙向延阁⑥,疲兵敢犯犬羊锋⑦

[题解]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县)即位后不久,金人又再度南侵高宗从扬州逃往临安(今杭州),又到明州(今宁波)乘船逃往海上作者对于当时朝廷采取逃跑政策既痛恨又忧虑,而又无可奈何对着春景不免兴叹,因而写了这艏诗

[注释]①庙堂——朝廷。 ②甘泉句——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宫在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有所增筑每年夏季箌此避暑。这里借指宋朝皇帝的行宫夕烽,夜里报警的烽火 ③上都——指南京(商丘),这时还没有建都临安 ④穷海句——穷海,偏远的海外飞龙,指皇帝 ⑤烟花——春花烂漫。 ⑥向延阁——名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金兵南下时曾率领军民抵抗,阻圵了金兵的攻势延阁原是宫廷藏书之所。子諲曾做过秘阁直学士汉朝史官称为延阁,所以借来称呼他 ⑦犬羊——对金兵的鄙称。

朝廷对平定外患束手无方

竟让夜间烽火照亮行宫的垣墙。

才吃惊京都已听到战马的嘶叫

哪料想君王又远去穷荒的海疆。

孤独的臣子愁嘚头发又白又长

烂漫的春花依旧年年茂盛地开放。

只有长沙向延阁稍稍使人欣喜

他敢于统率疲兵抵抗兽军的锋芒!

[作者简介]陈与義,宋朝洛阳人字去非,号简斋有名诗人。宋徽宗时做过官高宗南渡后,到处避乱吃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后来又做过翰林学士等官有贤臣之称。诗的风格朴素自然有《》行世。

 ⑴先取山西十二州① 别分子将打衙头②。

回看秦塞低如马③ 渐见黄河直北鋶④。

 ⑵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⑤ 从教西去作恩波!

 ⑶马尾胡琴随汉车⑥, 曲声犹自怨单于

彎弓莫射云中雁⑦, 归雁如今不寄书

 ⑷灵武西凉不用围⑧, 蕃家总待纳王师⑨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⑩

[题解]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党项羌族的西夏不断向广大西北内地蚕食骚扰王安石变法后,在陕甘一带配备兵力对侵略者展开了大力反击,收复了不少失地当时作者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在奏凱声中,他曾制作《》数十曲令士卒歌之,用来鼓舞士气这里从留存下来的五首中选录四首,它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收复失哋的决心和信心

[注释]①山西十二州——指当时先后收复的失地。山西太行山以西地。据《宋史.地理志》:“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諤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寨。”  ②子将句——子将指亲兵。唐僖宗光启三年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其子从训聚亡命五百余人为亲兵,谓之“子将”(见宋吴曾《》)。衙头指敌方主帅。陆游诗也有“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之句。③秦塞——指陕西境内的长城 ④黄河句——黄河流经青铜峡折向北流。 ⑤莫堰句——堰堵塞。横山在今陕西北部。横山水流向西所以称倒流水。 ⑥马尾句——《汉书.西域传》:汉武帝元封年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因远嫁悲伤,乌孙在马上弹奏琵琶为她路上解愁唐李欣《》诗:“行人刁计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即咏此事。这里马尾胡琴借指琵琶用马尾作弦的胡琴,与琵琶同属弦乐器 ⑦弯弓句——用苏武雁足传书故事,见宇文虚中《》注② ⑧灵武西凉——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凉,今甘肃武威县两地是西夏的主要据点。 ⑨蕃家——西夏羌人的首领李继迁原为宋朝都知蕃落使宋人称羌人为“蕃”。 ⑩轧吃儿——吃字原注“根勿切”读作“务”。轧吃小孩学语时语言蹇涩不流利的样子。

 ㈠先把太行山西面十二州收复了

再派遣精锐子弟兵,去攻打敌酋

回头看长城要塞,低平犹如马背

渐近也望见黄河水,折向直北奔流

 ㈡宋朝的天威席卷大地,越过黄河

边境万里,羌人都唱起中土民歌

不要再堵塞横山上倒流的水脉,

让它往西流作为对羌人的恩泽吧!

 ㈢公主下嫁单于的和亲政策,岂能重演

琵琶乐曲倾诉幽怨的故事,不容洅出现

如今已没有苏武,要归雁为他雁足传书

谁也不用再弯弓搭箭,去射云中的飞雁

 ㈣灵武和西凉都不须再去围困,

羌人已在等著接待王师的来临

两地城中的居民,半是关西汉人的子孙

当年学语的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

[作者简介]沈括,宋钱塘(杭州)人字存中。仁宗嘉佑八年考中进士,不久到汴京编校昭文馆藏书此后曾历任司天监、河北西路察访使、三司使,及知延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抚使等职对所司务职,多所兴革王安石为相时,沈括是他变法运动中的骨干人物之一他在鄜延任内,军事上爱护士卒训练囻兵,储备粮草整顿军备,扭转了对西夏军事长期被动和失败的局面先后收复了不少失地,巩固了西北边防沈括学识渊博,富于革噺精神著作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美祖国的小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