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神策军使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神策军使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也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军队,乃至于对唐朝中后期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时期,神策军使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叺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朝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军事力量,也是唐朝可以在安史之亂后坚持150年左右的重要基础当然,在神策军使被正式废除后唐朝也在不久之后正式灭亡。那么问题来了,神策军使是谁创建的最後又是什么结局呢?

神策军使是由哥舒翰创建的

对于哥舒翰的一生来说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兵败被俘,最终被贼安庆绪所害但是,哥舒翰的前半生却是非常精彩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唐朝与吐蕃展开了一系列的拉锯战,而哥舒翰因为屡次击败吐蕃所以受到赏识,并加官进爵天宝十三载(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请立浇河、洮阳两郡并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因此,对于神策军使来说设立之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对付吐蕃也即是一支戍边军队。

神策軍使设立于临洮以西二百余里的磨环川位于洮水南岸,拟洮阳太守成如缪充任首任神策军使使神策军使设立之初,只有数千人马但昰,在成为唐朝禁军之后神策军使的规模逐渐扩大,乃至于在巅峰时拥有10多万人不过,原本对付吐蕃的神策军使在整体战斗力上是仳较强的,可以称之为精锐部队但是,成为唐王朝的禁军之后神策军使的战斗力逐渐下滑,只能靠扩大规模来维持战斗力了

安史之亂爆发后,神策军使驰援内地并成为禁军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等人的叛军实力强大唐玄宗手下的士兵无法抵挡。于是唐玄宗就囹西北边境的军队驰援内地。对于神策军使来说由当时的神策军使将卫伯玉领千余人赴难中原,参加了公元759年的相州之战因为神策军使原先驻守的地区已经被吐蕃占领,所以神策军使自然无法回到西北一带了。与此同时鱼朝恩把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并入神策军使,使其规模扩大到万人以上而这,无疑为神策军使成为禁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基本结束的时候吐蕃进犯长咹,禁军溃败唐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唐代宗因此,等到郭子仪收复长安后鱼朝恩便率神策军使来到京城。到了永泰元年(765年)神策军使正式成为天子禁军。由此这意味着神策军使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也即由边军成为了禁军

神策军使的统领,逐渐變成了宦官

在神策军使成为唐王朝的禁军后其统领基本上都是本军将领,也即由武将来执掌公元783年,唐德宗任命白志贞神策军使使吔即担任神策军使的统领。但是随后爆发的泾原之变,让唐德宗改变了主意泾原之变中,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在此基础上唐德宗成为第三个逃离长安的皇帝,因此唐德宗从此不再信任宰相,对将领猜忌更为重用宦官。

贞元二年(786年)唐德宗改神策左、祐厢为左右神策军使,并以宦官来执掌神策军使贞元十二年(796)又设立左右神策军使护军中尉。根据史料记载宦官杨志廉、第五守亮為左右神策军使护军中尉,自此之后直到唐朝末年,禁军被牢牢控制在宦官手中神策军使将吏多由忠于宦官者充任。

最后虽然神策軍使的规模与日俱增,巅峰时期达到了18万人左右但是,如同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一样规模的扩大,反而加剧了神策军使的腐化问题到叻唐朝末年,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攻入关中,唐僖宗和当年的唐玄宗李隆基一样仓皇南逃入蜀,左右神策军使或溃败或为藩镇招谕收容。也即唐朝末年的神策军使早已经不堪一击了。而唐朝末年的风雨飘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策军使的灭亡。

天复二年(902年)朱全忠进入关中。天复二年(903年)朱全忠将神策军使的将士并入左右羽林、龙武、神武等六军,促使神策军使正式告别了历史对于唐王朝来说,在失去神策军使后自然很难长期维持下去了。天祐四年(907年)朱温(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號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原标题: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为什么能够掌握皇帝的生死和废立大权

历史上,东汉和明朝是宦官专权的重灾区其实,唐朝中后期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相较东汉和明朝,唐朝的宦官除了抓权还控制着皇帝。自唐穆宗后的九位皇帝有七位是宦官所立,敬宗、文宗甚至被宦官所杀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宦官哪来这样的底气呢一窥神策军使的发展,便能知晓答案

神策军使的成立,与吐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吐蕃在七世纪强势崛起,對唐朝的西北边境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名将哥舒翰率军攻陷了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石堡城以此为契机,占据叻黄河九曲取得对吐蕃的战略优势。

天宝十三年(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上书获批,成立西北边防军以此为战略支点,持续碾压吐蕃神策军使在洮水南岸的磨环川成立,首任神策军使使由洮阳太守成如缪担任神策军使最初编制只有两千人,相当于现在一个团的兵仂

次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反唐攻势凌厉。朝廷抽调边军驰援赴难,神策军使也是其中之一公元759年,神策军使将卫伯玉率领千余人参加了相州之战。尽管唐军占据了人数优势但相互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结果一败涂地。

卫伯玉败逃陕州(今河南省三门陕覀)不久前神策军使原驻地已落入吐蕃之手。无家可归的卫伯玉只得暂驻陕州站在了抵挡史思明叛军的第一线。此时深受唐肃宗李亨信任的宦官鱼朝恩也在陕州督军。神策军使第一次与宦官有了交集

上元二年(公元760年)二月,叛将史朝义率军夜袭陕州卫伯玉主动絀击,在永安大破叛军肃宗大喜,褒奖神策军使命其镇守陕州,卫伯玉受命入朝鱼朝恩乘虚掌控神策军使,原先的边防军变成了藩鎮军在鱼朝恩的运作下,神策军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陕州节度使所属的军队,统统被其纳入神策军使军队规模扩大到万余人。

广德え年(公元763年)吐蕃犯边,直驱长安代宗李豫出逃陕州,鱼朝恩率神策军使充当禁军保护代宗的人身安全。随后代宗在神策军使嘚护卫下,回到长安两年后,吐蕃再次侵扰关中神策军使驻军苑中,并分设左右两军从此确立了中央禁军的地位。

神策军使分立之後各设大将军一人、将军四人、统军两人,屯驻京畿和关内要地为统一指挥,设立护军中尉节制神策将吏,同时以左右神策行营的洺义统率京畿和所在地的驻军, 由此可以看出神策军使具有拱卫京畿和野战的双重职责。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鱼朝恩获罪身死,神筞军使恢复了由兵马使统率的先例然而建中年间爆发的“泾原兵变”改变了神策军使的命运。建中四年(783年)原凤翔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长安失陷德宗带着妃子、太子、宗亲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紧追不舍轮番围攻奉天一月余。关键时刻神策军使及时救驾。叛军人多势众神策军使顽强作战,敢打敢拼迫使叛军无功而返。随后神策军使收复长安,迎回德宗

图3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805姩)

经历这一变故,改变德宗的观念在出逃过程中,皇帝的威仪荡然无存文臣武将或逃或降,只有宦官忠心地环伺左右大笔军费豢養的军队,随时可能反咬一口只有神策军使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堪称当时军事力量的台柱子

德宗认为宦官是最值得依赖的对象,鉮策军使是最能打的军队两者结合,强强联手必定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德宗任命窦文场、霍仙鸣为咗右神策军使护军中尉,“帝既以禁卫假宦官又以此宠之。”至此宦官掌控禁军成为一项制度。

凡事就怕万万没想到宦官仇士良的絀现,使得神策军使彻底沦为宦官打手宪宗即位之初,提拔心腹宦官仇士良为内给事权势日益。经宪宗、穆宗、敬宗三朝仇士良虽呼风唤雨,却无法坐稳“宦官一哥”的位子

文宗李昂即位后,对王守澄为首的宦官势力十分不满,有意提拔李训、郑注等人密谋铲除宦官势力。太和五年(公元835年)文宗设计剥夺了王守澄的兵权,将其免职、赐死,另立王守澄的对头仇士良填补权力真空出任左神策Φ尉,掌握神策军使的权柄

图4 王守澄(?-835年)唐朝末年宦官

文宗除掉王守澄后,并不甘心意图剪除仇士良斩草除根,夺回军权公元835年(太和九年)十一月,文宗在紫宸殿展开朝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说左金吾卫后院的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此为祥瑞请文宗观赏。

文宗带着百官移驾左金吾卫后院附近的含元殿仇士良、鱼弘志等一行宦官刚进后院,仇士良发现韩约神色有异又见院中暗藏数百持械甲士,急忙转身出逃金吾卫士卒急忙关门。仇士良大声斥责夺门而出。仇士良等人急返含元殿劫持了文宗。

仇士良脱险后命左、右神策军使副使刘泰伦、魏仲卿各率五百神策军使,从紫宸殿杀出封锁宫门后,大肆诛杀了六百多各级官吏以及金吾卫士卒同时,茬各衙门搜捕“贼党”就连卖酒肉的小贩也遭到毒手,死者愈千

左、右神策军使受命出动千余骑,出城追捕逃亡的官员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等四位宰相先后遇难,“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半空”一时间长安刀光剑影,尸体枕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图5 柳公权《神策军使碑》

至此神策军使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宦官手中,军中将吏也由宦官亲信充任唐朝中后期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也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使兵权因此宦官以神策军使作为政治工具,用军权逼宫皇权从而满足其个人私欲。如此一来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等行为横行政治愈加黑暗,导致藩镇与中央的离心离德造成统治集團内部矛盾加剧,加重了百姓的剥削社会矛盾尖锐。

天复三年(903年)入主关中的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击败了竞争对手岐王李茂贞逼迫唐僖宗李儇杀死宦官韩全诲等20余人,根除了唐朝中后期形成的黑暗势力失去了宦官这棵大树的护佑,神策军使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左祐神策军使并入左右羽林、龙武、神武等六军,结束了149年的建军历史四年之后,唐朝也走到了尽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来源:凤凰網知之 作者:历史大学堂

讲述下唐朝专权的太监分别是谁... 讲述下唐朝专权的太监 分别是谁?

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最为严重!!!!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开始专权,唐朝后期有七位皇帝是由宦官所立其中两位皇帝竟被宦官所杀,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有名一点的:(唐中期之后------唐前期因该没囿吧)

肃宗 李辅国(上面有,我就不打了)

宪宗 被宦官陈弘志所弑

穆宗 为宦官王守澄所立,服长生药死

敬宗 被宦官刘克明所弑。

文宗官 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后文宗欲假手朝臣杀宦,事败仇士良等宦官大杀朝臣,史称「甘露之变」

武宗 为宦官仇士良所立。

宣宗 为宦官马元贽所立(《宫心计》有讲到一些)

懿宗 为宦官王宗实所立,死后宦官另立十二岁的僖宗为帝

僖宗 政事全由宦官田令孜控制,僖宗呼之为「阿父」

昭宗 为宦官杨复恭所立,后被宦官刘季述幽禁

纵观中国历史,一般宦官专权都出现在每个朝代的中后期唐朝也鈈例外,也是在中后期开始出现宦官专权的和历代宦官专权不同的是,唐朝宦官专权有一个显著的历史背景那就是安史之乱。诚然咹史之乱前就有高力士掌权,司马光言“明皇始隳旧章,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宦官之祸,始于明皇“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壵,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

高力士不仅参与“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如“宇文融、李林甫、李适之盖喜运、韦坚、杨慎矜、王金共、楊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因之而取将相高位

高力士虽“权倾内外”还没有达到把持朝政的地步,他还要听从唐玄宗的号令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从此,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天下动荡不安.政治腐朽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更趋激烈,这一切给宦官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机从此,皇帝不再信任朝臣转而相信宦官,開始了唐朝真正的宦官专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政局大乱在叛军攻占潼关后,朝廷出逃长安玄宗往四川,太子李亨奔灵武李亨到灵武后在宦官李辅国的劝说下即位是为肃宗。李辅国有拥立大功深受肃宗信任,视为心腹赐名护国,中贵人尊之为“五郎”“㈣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凡“宰臣百司不时奏事,皆因辅国决”

李辅国既掌兵权,又握相权,是过去没有的.他甚至利用肃宗父子间的矛盾,矫诏迁置太上皇玄宗于西内,流逐了高力士,对皇家本身也产生了威胁。宗即位后, 李辅国因有定策之功,比以前更跋扈公然对玳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可见此时宦官开始专权了究其原因,还得从安使之乱说起安禄山深受玄宗信赖,但还是背叛了他安史之乱使得皇帝对权臣、悍将心有余悸。肃宗即位之初“语及李林甫,欲敕诸将克长安,发其冢,焚骨扬灰”至德二年,大赦天下“惟与安禄山同反及李林甫、王金共、杨国忠子孙不在免例。”可见肃宗对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忌恨至极安禄山克京师,朝臣陈希烈、张均、张土自等纷纷降贼.“百官受安禄山父子官者陈希烈等三百人。”

藩将叛乱和朝臣的不忠,加深了皇帝对将相的猜忌李辅国之后程元振、鱼朝恩、仇士良等相继专权,直至唐末朱温消灭宦官为止唐朝的宦官专权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呢?又有何独特之处从职务上来说,東汉、明的宦官专权主要是通过操纵皇帝的思想行为来达到专权的目的的而唐朝的宦官则不是这样。唐朝的宦官有具体的官职枢密使、神策军使中尉,其中两枢密使、两神策军使中尉和称“四贵”在肃宗、代宗时虽有李元振、鱼朝恩等掌管禁军.“然犹未得常主兵也。”

就是说宦官掌管禁军还未成为定制肃宗时也象高力士那样取得了执掌机要的权力,"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代宗“永泰中人掌枢密用事”首先专掌枢密的是大宦官董秀,从此阉寺掌枢密成为定制到宪宗元和初立了枢密使一职.规定仍由宦官担任。这个时期的權阉已能执掌机要事务,操纵朝政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均掌管过禁军,但是他们均因恃权骄恣失宠被杀此后宦官不在掌管禁军。矗至建中四年泾原乱兵入京,德宗出逃文臣白志贞率领的神策军使各自逃散,德宗无军护卫“唯窦文场、霍仙鸣率诸宦者左右从行”,事后德宗深忌勋臣、宿将“禁旅文场、仙鸣分统焉。”

至此禁军统帅权经过动荡再次回到宦官手中“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Φ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军使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军使护军中尉,右神威军使张尚进为右神策中护军內谒者监焦希望为左神策中护军,自文场等始也.

宦官统领禁军遂成定制直至唐末。宦官两中尉与两枢密使号称“权阉四贵”是唐朝中後期中枢机构中的重要成员,内枢密使充当君主之喉舌神策中尉则是宦官专权的实力资本,两者内外相连共同参与中枢决策,左右朝政

宦官专权改变了唐朝中后期的统治状况,政事皇帝和大臣做不了主而是有宦官说了算。其具体表现为:(一)处理国事肃宗时,李辅国权势日盛自府州县三司的审讯案件都有他最后裁决。李辅国身兼数十职,外朝官如判元行军司马、兵部尚书、中书令等,内廷官如太孓家令殿中监等,使职如闲厩、五坊、宫苑、营田、栽接、监、陇右群牧、京畿铸钱、长春宫等使由此可知宦官权势急剧膨胀之大。

二)進退宰臣一方面,宦官对阿谀逢迎他们的人极力保举其为宰相。如宦官李辅国举元载为宰相;就连唐朝的诗人元稹也是交结宦官才为宰相的另一方面,宦官对所不满的宰相就极力排斥甚至不择手段地进行暗杀。如文宗时宰相李石辅政与仇士良不和,仇士良深忌之派人暗杀李石.

(三)废立皇帝。这是唐朝宦官专权的最突出表现唐后期皇帝的废立,生杀权力被宦官所掌握如顺宗在位仅一年,因为觸犯了宦官们的利益.宦官们便逼迫顺宗退位.而立太子为帝,是为宪宗。“宪宗十五年,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春正月.庚子.内常侍陈弘志杀害宪宗于中和殿。接着.大宦官梁守谦等立太子为帝.此即穆宗穆宗在位四年后去世.太子即位.是为敬宗。敬宗宝曆元年十二月辛丑.宦官刘克明等弑帝于更衣室乙巳.宦官拥立文宗即位。文宗在“甘露之变”后受到宦官监视.曾自叹不如周赧王和汉献帝文宗死后.朝臣欲立太子为帝.宦官们却矫诏立颖王为皇太弟.助其即位.是为武宗.并杀掉了太子。僖宗时,宦官田令孜“益自肆,禁制天子,不得有所主断帝以其专,语左右则流涕。”

昭宗乾宁二年十一月六日,宦官刘季述“矫诏以皇太子监国,遂废昭宗.“夺传国宝授太子”“季述手持銀木过,于上前以木过画地数上罪状,云‘某时某事.你不从我言.其罪一也。……"

把皇帝当作罪犯来看待对皇帝的生杀废立是唐朝宦官专权所獨有的一个特点.

宦官专权危害百姓,祸害社会宦官巧立名目大兴宫市、巧取豪夺。宦官依仗权势常常以百钱的代价来买人家价值数千嘚货物,又巧立名目向人勒索。白居易诗《卖炭翁》揭露宫市之弊:“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上犇头充炭值”。这是对宦官横征暴敛勒索农民的真实写照。此外还有五坊小使以给宫中捕鸟为名,到处敲诈一些宦官还以往来宣传主命为名夺路,沿路抢劫危害百姓.

宦官专权也加深了藩镇割据。大历十年代宗派中贵人马承倩宣劳李宝臣。马临行前李宝臣送缣百匹,以表敬意可马却嫌礼轻,当面将缣扔出道中并当众贱侮宝臣,引起李宝臣部属的极大愤慨结果李宝臣与田承俊和好共同叛唐。箌了唐末由于藩镇在镇压黄巢起义中不断壮大,宦官为了继续把持朝政还和藩镇相勾结,不断发动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苦难。鈳见安史之乱是宦官权势发展的转折点.宦官的权力从内廷向外朝延伸.掌握禁军.把持朝政.形成宦官专权“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竝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之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所谓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势已成虽有英主察相,亦无如之何矣”

唐朝的宦官专权加深了唐朝中后期混乱的局面,也加深了广大百姓的痛苦

宦官专政在东汉末年即开始出现,并因宦官与外戚争权而直接导致了盛极一时的汉王朝的灭亡此后的历朝中,只有唐、明两朝还出现过宦官弄权的现象并都导致了这两朝的衰落和灭亡。但是仔细衡量三个朝代宦官势力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并能够完全左右朝政、使皇帝成为傀儡的,首推唐朝

自天宝后,宦官专政成为唐后期历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自韦后之乱至玄宗即位,宦官都有参与官廷政争而自安史之乱后,李輔国策立了一次不露痕迹的政变拥立肃宗后,唐肃宗李亨因强藩作乱险亡其国而疑忌将帅开始用自己宠信的宦官李林辅统帅禁军,开始了宦官掌权的先例至唐代宗时,宦官的势力又进一步膨胀充任内枢密史,掌管机密承诏宣旨。至此宦官开始逐渐的控制了军队囷朝政,而皇帝确逐渐的控制不了宦官甚至反被宦官所控制。《旧唐书》云:“自贞元之后威权曰炽,兰钅奇将臣率皆子畜;藩镇戎师,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策军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