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论语名句》; 2.《世说新语》; 3.《窦娥冤》; 4.《鸣凤记》。

内容和艺术特色(105)
41汉大赋内容和形式的基本特征(108)
42汉代辞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110)
43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的正式形成(113)
44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二赋在汉赋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15)
45张衡的《归田赋》的赋体的转变(117)
46司马迁的生平遭遇与《史记》成书的关系(119)
47《史记》的体例(122)
48《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4)
49《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人民性的传记文学名著(128)
50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131)
51《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34)
52《汉书》的成书及其思想艺术价值(136)
53王充的文学主张(139)
54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区别与联系(141)
55汉乐府民歌的采集和保存(143)
56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147)
58《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意义(150)
59汉乐府民歌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153)
60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155)
61《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及其基本内容(157)
6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160)
63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163)
64什么是“建安风骨”,它对后世诗歌有什么积极影响(165)
65王粲《七哀诗》和蔡琰的五言《悲愤诗》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169)
67以《白马篇》和《赠白马王彪》为例,说明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170)
68简述建安时期的辞赋和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172)
69正始时期主要代表作家阮籍、嵇康的诗文成就(174)
70左思的《咏史》诗与“左思风力”(177)
71刘琨的爱国诗篇及其清刚悲壮的艺术风格(179)
72陶渊明归隐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及桃源理想的形成(181)
73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183)
74简述陶渊明散文、辞赋的艺术成就(186)
75陶渊明诗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86)
76鲍照《拟行路难》反抗现实的精神和艺术上的独创性(190)
77简述“二谢”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诗歌发展的影响(192)
78“永明体”新诗体及其对诗体转变的影响(194)
79阴、何诗风及其对唐诗的影响(195)
80庾信晚期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唐诗的主要影响(196)
81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198)
82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00)
8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如何(202)
84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及其代表作品(204)
85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及其代表作品(207)
86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210)
87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213)
88刘勰《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观(216)
89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及其原因(219)
90初唐四杰以其创作实践反对沿袭齐梁诗风(222)
9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和他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224)
92律体诗的成熟和定型化(226)
9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兴起的原因(227)
94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230)
95王维前后期的思想变化及其对创作的影响(233)
96“诗中有画”——王维山水园诗的艺术技巧(236)
97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和特点(239)
98从《燕歌行》看高适边塞诗的现实主义风格(241)
99从《走马川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看岑参边塞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43)
100七绝圣手王昌龄(246)
101李白“济苍生”、“安社稷”、“遗世独立”的思想性格(248)
102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250)
103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特征(253)
104历史时代、生活经历对杜甫思想和创作的影响(256)
105杜甫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史”(259)
106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尽得古今之体势”(261)
107杜诗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63)
108处于过渡状态的大历前后的诗歌(266)
109“新乐府运动”兴起的原因(269)
110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272)
111白居易讽谕诗的思想内容(275)
112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性(277)
113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280)
114韩愈诗派对诗歌的革新和探索(283)
115刘禹锡讽刺权贵、怀古鉴今的诗作和民歌体的《竹枝词》(286)
116李贺的哀愤孤傲之思和奇幻诡异的诗风(289)
117杜牧忧时伤事、借古讽今的诗赋(292)
118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95)
119“新乐府”精神在晚唐的发扬(298)
120“古文运动”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301)
121“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和深远影响(304)
122韩愈的“杂著”散文(308)
123从《张中丞传后叙》和《柳子厚墓志铭》等篇看韩愈叙事散文的特色(310)
124柳宗元的讽刺寓言(312)
12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和传记散文(314)
126唐代传奇兴起和繁荣的原因(317)
127唐传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320)
128何谓“变文”(325)
129词的起源和发展(328)
130温庭筠和花间词派(331)
131南唐词的李煜(334)
132宋初文坛和王禹偁的诗文创作(337)
13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340)
134欧阳修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342)
135欧阳修诗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344)
136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创作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346)
137王安石“以适用为体”的创作主张和他的文学创作(348)
138北宋婉约派词人——从二晏到秦、贺(350)
139柳永在题材、形式上对宋词发展的促进(353)
140苏轼的思想和文学主张(355)
141苏轼的诗文成就标志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358)
142苏词的革新精神和豪放风格(361)
143周邦彦词的特点和贡献(364)
144李清照的词作和词论(366)
145黄庭坚和江西诗派(369)
146南宋前期的主要爱国作家(372)
147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376)
148陆游的生平和爱国主义诗歌创作(379)
149陆游其他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382)
150辛弃疾的生平和爱国词作(384)
151辛词的其他内容和艺术特征(387)
152姜夔词的思想艺术特色(389)
153南宋后期其他词人(391)
154文天祥的诗文(394)
155宋话本的思想艺术特色和影响(396)
156元好问的诗歌成就和文学见解(398)
157诸宫调和董西厢(400)
158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402)
159元杂剧的形式(404)
160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05)
161从《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看关汉卿杂剧的主要内容(407)
162关汉卿杂剧的战斗的现实主义特点(409)
163关汉卿杂剧在结构上的艺术成就(411)
164《西厢记》的主要情节和思想内容(413)
165从元稹《会真记》到王实甫《西厢记》(415)
166《西厢记》是怎样细腻深刻地描写崔莺莺的性格发展的(417)
167《西厢记》的结构特点(419)
168关汉卿和王实甫剧作的不同语言风格(421)
169歌颂妇女反抗精神的《墙头马上》(423)
170塑造水浒英雄形象的《李逵负荆》(425)
171塑造包公形象的《陈州粜米》(427)
172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汉宫秋》(429)
173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倩女离魂》(431)
174南戏的产生和发展(433)
175南戏的形式(434)
176《琵琶记》对封建道德的宣扬和现实主义的描写(435)
177《琵琶记》的双线结构(437)
178散曲的兴起及其特点(438)
179从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看元代散曲中的隐逸思想(439)
180从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看元代散曲的艺术特点(440)
181明杂剧和元杂剧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42)
182徐渭的《四声猿》和《歌代啸》所表现的民主思想(443)
183明初南戏的封建化和骈俪化(445)
184昆山腔的兴起(446)
185明代第一个著名昆山腔剧本《浣纱记》(447)
186明代第一个描写当代重大政治斗争的剧本《鸣凤记》(448)
187主才情的临川派(449)
188主音律的吴江派(450)
189汤显祖的进步思想及其“临川四梦”(451)
190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所反映的新的时代特点(453)
191《牡丹亭》的浪漫主义情节及其积极意义(455)
192明代的戏曲理论著作(458)
193李玉和苏州派作家(495)
194《清忠谱》“事俱按实”的特点和对群众斗争的描写(461)
195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463)
196《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李杨爱情的思想意义及其局限(465)
197《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构思(467)
198《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形象(469)
199京剧的形成和主要作品(472)
200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形成(474)
201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小说的代表作品(476)
202冯梦龙对通俗文学的收集和整理(480)
203拟话本和“三言”、“二拍”(482)
204《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485)
20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487)
206《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490)
207《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492)
208《水浒传》的成书过程(494)
209《水浒传》是怎样描写农民起义的发生和发展的?其意义何在(496)
210怎样看待宋江的忠义思想和义军的接受招安(499)
211《水浒传》在英雄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501)
212《水浒传》的艺术结构(504)
213《西游记》的成书过程(506)
214从《西游记》前七回看孙悟空的反抗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局限(509)
215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所表现铁战斗性及其思想意义(511)
216《西游记》在神魔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特点(513)
217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聊斋志异》的创作(514)
218《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容(516)
219《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特色(520)
220《儒林外史》如何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旁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523)
221《儒林外史》中正面形象所体现的作者的理想(526)
222《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擿时弊”的讽刺艺术(528)
223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红楼梦》的创作(532)
224《红楼梦》是怎样揭示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的(536)
225贾宝玉、林黛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539)
226《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542)
227《红楼梦》的艺术结构(545)
22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547)
229明初主要诗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552)
230前后七子及其复古的文学主张(555)
231唐宋派及其文学主张(557)
232李贽和《童心说》(559)
233公安派和性灵说(561)
234明末爱国文社及其“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的诗文创作(563)
235清初主要的爱国诗文作家及其代表作(565)
236清初到清中叶的主要诗派(568)
237郑燮和他的诗文创作(571)
238清代的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572)
239桐城派及其文学主张(574)
240急剧的社会变革对近代文学的影响(576)
241龚自珍的诗歌对腐朽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578)
242《戒浮文巧言谕》关于改革文风的主张(580)
243资产阶级改良派所倡导的文学革命(以黄、梁为例)(583)
244黄遵宪反映近代史重大事件的诗歌(584)
245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的散文和秋瑾的诗歌(586)
名词解释(共233个)
甲骨卜辞(591)铜器铭文(591)《周易》卦爻辞(592)诗三百(592)笙诗(592)六诗与《诗经》六义(593)二南(593)二雅(594)变风变雅(594)赋诗言志(595)著述引诗(595)兴观群怨(596)诗教(596)毛诗序(597)风雅比兴(597)三家诗与四家诗(598)今古文《尚书》(598)春秋三传(599)四书(599)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599)荀子的《成相》和《赋》篇(600)五经(600)楚辞(601)辞赋(601)骚、骚体、骚人(601)九歌、九章(602)九辩、屈宋(603)吕览、秦代刻石文(604)秦代民歌(605)黄老之学(60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06)“文章西汉两司马”(606)“楚声”短歌(607)抒情小赋、咏物小赋(608)609)枚马(610)汉赋四大家(610)《淮南子》、《盐铁论》(611)《新序》、《说苑》(612)汉末三子(612)《太史公书》(613)《报任安书》、《感士不遇赋》(613)褚少孙补《史记》(613)《吴越春秋》、《越绝书》(614)《乐府诗集》(615)汉铙歌(615)鼓吹曲辞(615)汉铙歌(615)相和歌辞(616)《陌上桑》(616)杂曲歌辞(617)杂歌谣辞(617)郊庙歌辞(618)歌诗(618)徒歌(618)第一首文人五言诗(619)《四愁诗》(619)古诗(620)苏李诗(620)三曹(620)建安七子、建安风骨与汉魏风骨(621)曹刘(622)七步诗(622)五言《悲愤诗》与骚体《悲愤诗》(622)竹林七贤(623)大小阮(623)太康体(62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623)悼亡诗(624)潘陆(624)左思风力(624)玄言诗(624)郭璞的《游仙诗》(625)田园诗、山水诗和山水田园诗派(625)五柳先生(626)吴声歌(626)西曲歌(627)神弦曲(627)鼓角横吹曲(627)敕勒歌(628)元嘉体(628)颜谢(628)三谢、二谢、大小谢(628)四声八病(629)古体、近体、永明体(629)宫体、徐庾体和齐梁体(630)骈文、四六文(630)文笔(631)北朝三才(631)《文选》(631)《玉台新咏》(632)阴何(632)上官体(632)文章四友(633)沈宋(633)初唐四杰(634)风雅兴寄(634)王孟(635)高岑(635)七绝圣手(635)李杜(636)诗史(636)老杜、杜工部、杜拾遗(636)诗圣(637)诗仙(637)王孟韦柳(637)大历十才子(637)边塞诗人(638)元白(639)新乐府运动(639)元和体和长庆体(639)张王乐府(640)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640)古文运动(641)韩柳(641)刘柳(642)韩孟与孟诗韩笔(642)郊寒岛瘦和苦吟诗人(643)温李(643)皮陆(643)唐代传奇(644)变文(644)敦煌曲子词(645)花间词派(645)婉约词派(645)豪放词派(646)晏欧(646)周柳(646)苏辛(647)二安(647)周姜(648)姜张(648)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649)令、引、近、慢(649)慢词、长调(649)中调、小令(650)阙、片(650)过片、重头、换头(650)唐宋八大家(650)西昆派(651)三苏(651)苏黄(651)苏门四学士(652)江西诗派(653)一祖三宗(653)北宋四大诗人(654)中兴四大诗人(654)杨成斋体(655)永嘉四灵(655)江湖派(656)诸宫调(656)缠令、缠达、缠赚(656)转踏(657)大曲(657)院本(657)杂剧(658)楔子(658)折(658)宾白(659)科、介(659)科诨(659)宫调(659)北曲(660)南曲(660)南北合奏(660)散曲(661)南戏(661)传奇(661)南杂剧(662)齣(出)(662)家门(662)昆山腔(663)元曲四大家(663)元杂剧四大爱情剧(66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665)荆刘拜杀(665)临川派(666)临川四梦(666)吴江派(666)苏州派戏曲作家(667)一人永占(667)南洪北孔(668)笠翁十种曲(668)藏园九种曲(669)雅部和花部(669)弹词(669)鼓词和子弟书(670)话本(670)平话(671)诗话、词话(671)拟话本(671)章回小说(671)《清平山堂话本》(672)《京本通俗小说》(672)三言二拍(673)小说界革命(673)谴责小说(674)黑幕小说(674)鸳鸯蝴蝶派(675)元诗四大家(675)台阁体和三杨(676)茶陵派(676)吴中四杰(676)前七子(677)后七子(677)唐宋派(678)公安派和三袁(678)竟陵派(679)晚明小品(679)复社和娄东二张(679)几社(680)岭南三大家(680)江左三大家(680)南施北宋(681)神韵说(681)性灵说(682)肌理说(682)格调说(682)桐城派(683)宋诗派和同光体(684)诗界革命(684)南社(684)浙西词派(685)阳羡派(685)常州词派(685)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倡,等等,但总体上仍是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真正有革命意义的突变还是在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之后。因此,必须大致了解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如何为后起的文学革命做了准备。
  (2)应了解文学革命的背景与直接动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有各种解释,注意这里解释为“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主,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又造成多种文化比较选择的开放活跃的局面,文学革命直接从中获取了动力。
  (3)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作为知识性了解,应注意掌握: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形成的反封建思想文化阵线及主要的代表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功绩,白话文运动的提倡与推广过程,林(纾)蔡(元培)之争,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论争。
  (4)关于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可以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这三方面去评判,考察其对于传统文学的彻底革新,理解新文学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运动中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是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外因。胡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就依持过进化论等思潮,周作人也得益于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这都是影响的例证。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是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后短短几年间,思想大解放如冰河开封,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各种文艺思潮几乎都同时涌入了中国。对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活跃状况应有所了解。在以后整个课程学习当中,都应当把外来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6)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影响与贡献最大。应当了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会的成立及成员组成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自的代表刊物和作家,最足以体现社团倾向的基本观点。对于前者追求“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也应从创作观念与流派特色上加以简要评析。此外,还要了解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和湖畔诗社的基本情况。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7)胡适对新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进化论与实验主义对胡适文学观念的建构都有积极的作用,应结合《文学改良刍议》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胡适的文学观念在新文学发难期所做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适合了“五四”个性解放的热潮,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周作人转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表达思想的原则,提出比较脱离现实的“自己的园地”文学观,代表了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另一路的追求。这一节不作为重点,但应学习如何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那些影响大而思想立场可能比较复杂的作家。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8)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这种大致的阶段性划分,可以帮助同学联系时代社会变迁去把握文坛的趋向。
  (9)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也可以从总体上去归纳与描述其共同的兴趣与归趋,或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理性精神、感伤的情调、个性化与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莽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接线员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
  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到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感受。
  (2)所谓“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
  二 《野草》与《朝花夕拾》
  (3)《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这可以更多地从“文体”与写作的姿态上去理解。“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所以鉴赏《朝花夕拾》,不妨多注意其笔墨情趣。
  (4)《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来概括。这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不必要求青年学生完全理解《野草》中鲁迅的哲学。鲁迅也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件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个性化又非常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家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 “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其中除了社会变革的推动,还包括: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学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等等。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源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2)理解“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对“问题小说”形态与得失的理解,可以举冰心为主要的分析象。其《超人》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小说”。该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还可以分析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其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
  (3)“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圣陶为例。叶也是从“问题小说”起步,后来支转向专写“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精神病态。可以重点评析其早期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注意其如何在不长的篇幅中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并领略其不动声色地讽剌的手法。
(4)关于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要了解这一群体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应以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界定为出发点,理解这一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可以在阅读一些代表的基础上,休会与掌握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绘,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难表现,等等,从而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等变化。总之,应注意从中学会如何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一种文学潮流。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5)强调小说抒情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生点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特色,《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可以作为深入分析的文本。其特色表现在: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确良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
分析郁达夫小说不必过于考究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应重在领略其非常独异的艺术个性,那充溢篇中的才气、激情,那真切的感伤和忧愤。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性欲的描写,也可以作为本课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应理解为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挑战的意味。
(6)了解“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还应当考察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滏女士的《隔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
(7)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前者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中心,欣赏其如何以冲淡、质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及其如何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欣赏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则应当把握其倾向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宗教传奇的情节韵味。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1)诗歌研究无定法,一般而言,评论一位诗人,应抓住最最能体现其思想艺术追求的独创的方面。而“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便是《女神》的特色。对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时代内涵的分析,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可以《天狗》为析例)。其次,“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我”是统一的。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怀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学习中会碰到对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不大能欣赏的情况,应当联系“五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同情了解,这样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的精神魅力。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2)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关于这个问题,较细致的介绍也可以参考“评论节录”中的研究观点。要了解由于泛神论的影响,《女神》更加思绪沸腾,想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可重点评析《地球,我的母亲》)。而且从泛神论的影响出发,郭诗崇拜万物不断创造更新的“力”和“动的精神”。总之,《女神》的主导性风格是壮阔、雄奇,正代表了“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
(3)《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其自由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整齐与和谐。因为郭沫若是自由诗的首创者之一,这一体诗歌在后来有断断续续的发展,所以不妨结合诗作对自由诗有较为细致的剖析。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4)比较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与《女神》时代诗作的异同。《星空》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瓶》是爱情诗,仍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前茅》(写于1923年)和《恢复》(写于1928年)中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这一节主要注意知识性的掌握。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5)历史题材的剧作是郭沫若又一文学贡献。应了解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写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和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应掌握这些历史剧的共同点:一是全部取材于战国时代。郭沫若认为战国时代是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也是许多志士仁人追求人的解放与进步的时代,他看重与采取的正是那种求进步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要重视和张扬这种精神去反对当时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去推进民主。所以郭剧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时代性。二是郭沫若式的历史剧有他自己的“史剧观念”,并形成了突出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怀。郭所实践的是所谓“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又容许出于主题的需要的自由虚构和改造。此外,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浓郁性的诗意,也是特色之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摹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而“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重点了解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还应当进一步理解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有内在联系。不妨将学习第一章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结合于此,从时代发展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促成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新诗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2)新诗的“最初形态”简要的归纳: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对其艺术形式的分析主要应着眼于如何有别于传统诗歌,并考察其贡献、价值与局限。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3)“开一代诗风”主要指郭沫若,也可以说是这一批诗人。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他们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因此这次艺术反拨是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这是本章理解的要点。由此入手,不妨大致了解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与郭沫若的《论诗三札》等信纸作中的代表性言论,注意其如何强调“情感”、“想象”和诗的“抒情本质”,如何探求“语体诗”的长处与艺术发展的前景,也可以结合前一章对《女神》的分析来理解这种艺术反拨的意义。同时,还要大致了解“湖畔诗人”的爱情诗所带有的“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小诗体”——一度引起关注的原因及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得失,以及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4)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这里要着重了解“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形式格律化主张。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闻一多的《口供》等作品来加深理解。与此相关的是“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此为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在掌握其有关知识的同时,最好能深入思考新月派的诗学主张为何可以理解为是“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并在经过新诗运动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之后,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
(5)评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作。关于闻诗,细读《忆菊》、《发现》、《一句话》和《死水》等名作,不止于一般地用爱国主义去解释,还应看到中西文学冲突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矛盾和痛苦。若再深入一步, “东方主义”文化观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涌现于闻一多诗中的。学习中注意体味闻诗的矛盾张力与沉郁的风格,及其试验“新诗格律”的得失。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以及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形成了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对徐诗要注意运用直观的把握,即在阅读中整体感受其情绪和韵味,和那相应的节奏诗律。不妨选诗《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等名作,认真朗诗和品味。徐志摩是新月派前期与后期的重镇,其在30年代的创作情况可以合并于此讨论。此外,可以细读朱湘的代表作《采莲曲》,对这一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的诗人,也有大致的了解。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6)这一节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纯诗的概念,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二是李金发的象征派诗。可举出《弃妇》等作品,进行细致评析。此为难点,可以参照“评论节录”中的有关赏析文。把握这一类诗的关键,是抓住“多远取喻”,即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意象跳跃、暗示和感官呈像等手法。借此还可以对诗坛常有争议的“朦胧”“晦涩”的一路诗歌有所理解。三是“早期象征诗派”,除了解李金发等的创作和上述有关诗论,还应从“又一次历史的反拨”角度去理解这一诗派的文学史地位。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2)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位应充分肯定。一是要了解其散文观。他紧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二要了解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即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个字来概括。应精读其《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作品,留意自己原初的阅读感觉,注重其耐人咀嚼的那种“涩味”与“简单味”,并分析产生其“味”的因素(如文体、语言、节奏、趣味,等等)。当然,也需看到周作人散文有所谓“中年心态”的落寂与颓唐一面。应了解周作人于抗争的小品之外,又分出闲适的一脉散文来,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定影响。如俞平伯、冯文炳(废名),都是这一派散文家。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3)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也应作为评析的重点。要了解“五四”时期“冰心体”散文容易引起青年读者共鸣与模仿的原因。对其如何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成典雅、凝练、明丽的文学语言,应多加细析。朱自清的散文多选入中学语言语文课本,考察其如何在20年代就被看做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对其散文中常见的那种温柔敦厚的气质,以及有时难免着意为文的缺失,也应有所讨论。此外,对“用赤子之心”写作的丰子恺,受英国随笔影响甚大的梁遇春,以及报告文学的先行者瞿秋白,都应有大致的了解。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4)郁达夫散文带有“自叙传”特点。读他的散文,应侧重领略其才情及其坦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可以重温第三章有关郁达夫小说的评述,这会加深对郁达夫自剖式散文的理解,因为其小说与散文界限不明显,而基色却是相同的。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5)由“语丝”派所生成的“语丝”体散文,其特色主要是作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且“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应看重其文体创造方面的贡献及后来的分化与影响。而“现代评论”派散文在思想取向上不像“语丝”派那样具有批判性,文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及前者。对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自由而华丽的散文,以及陈西滢的“闲话”式幽默散文,亦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本节追溯中国话剧艺术的源头,作为知识性的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话剧是舶来品;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是春柳社;最初出现的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的戏剧形式是“文明新戏”;1910年底建立的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是任天知等人发起的“进化团”,以配合宣传辛亥革命为职志,演出所谓“天知派新剧”;1914年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特色的“文明新戏”演出风气,但不久终因艺术上的粗糙而失去了观众。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五四”前后如何催生话剧,应理解小标题所标示的“战略选择”的含义,并抓住有关新旧剧论争的几个要点,即:《新青年》发动“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发动猛烈的攻击,并希望建设“西洋式的新剧”;以《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发端,形成译介为中心,提倡“国剧运动”,通过整理传统旧剧去建立新剧。对“旧剧评议”的偏激和“国剧运动”的保守,应放到历史的与学理的两个层面去评析,不宜简单褒贬。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这一节介绍话剧艺术由早期的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的阶段,标志是1921年民众戏剧社与上海戏剧协社的成立。两个团体都倾向于“写实的社会剧”和面向民众的戏剧艺术,并产生了自己的剧作家。30年代初,还出现“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提倡。这主要是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引起的弊端,而形成的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而这些演剧活动在艺术实践上又多采取“小剧场”形式,使话剧走向正规化与专门化。对“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这一节是本章重点。首先应从话剧文学角度了解“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其次,掌握田汉早期剧作所在地具有的唯美主义与社会批判的两类主题,及其“诗人写剧”的浪漫主义特征。而重点可放在对丁西林独幕话剧艺术的评析上。分析丁西林话剧应注意理解几点:一是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并转化为剧作中的喜剧趣味。二是其独幕剧的戏剧冲突基本模式。三是智慧与幽默的戏剧语言。可以结合对《一只马蜂》、《压迫》或《酒后》等作品的细致评论来理解上述概括。
第八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应大致了解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说的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一是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二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此外,对本时期多种文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也要有知识性的了解。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段文学思潮
(2)首先应了解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基本主张,其所受苏联“革命文学”基本主张,其所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其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评,以及鲁迅等人对“革命文学”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应了解双方主要的观点,并结合历史状况做出评判。其次,应了解“左联”的历史贡献及其在“左倾机械论影响下的缺失。贡献方面包括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探讨创作方法,等等。对“左联”存在的缺失,一般归纳为思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应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
(3)本节还涉及对前苏联传入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评价,以及对“左联”批判“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的再思考,是重点与难点。应注意考察这些现象的历史缘由,理清“左”倾机械论的影响,不作简单的褒贬。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也应作为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来认识,因为这个口号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后来有巨大的影响。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4)先要对“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在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自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也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文学起到某种补充的纠偏作用。可以把朱光潜的代表性观点作为重点评析对象,一方面看到其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的缺失,另一方面又看到其毕竟比较重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5)有关30年代两种文艺思潮的对立,还应了解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论语》派和“京派”的论争。与新月派论争的焦点是人性论和天才论。应理解鲁迅对梁实秋批评的历史理由与着眼点,以及鲁迅是如何坚持与“左右”两种倾向做斗角的。同时,也要了解梁实秋对左翼文坛的批评所包含的某些合理性。有关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也应注意到其主要是在政治层面进行的,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此外,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文学批评(如冯雪峰、茅盾的批评),与自由主义的文学批评(如刘西渭、沈从文的批评)各自基本的立场与模式,也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6)把握这一时期整个文坛的趋向,应关注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派别(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相渗透。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可以找到共同的时代特征。这表现为三方面,即: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中长篇小说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心理刻画的重视,等等。这里只要求对基本趋向有轮廓性的了解,而且尽可能将这种概评与如下几章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析结合起来。
(1)理解茅盾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应注意这几方面,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而这一切,又都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也可以用“社会剖小说”来概括茅盾所开创的这一类型创作,以区分其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质。还应当注意茅盾所具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如何使其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并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近年来学术界有轻易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学习中不妨思考与讨论这些不同的意见,但应注意将茅盾放到30年代的历史环境中,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评析其在当时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2)首先应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可以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3)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这一特征,可以举《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二是如何写出吴荪甫复杂性格。要注意分析这个“新人”形象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以及其悲剧性命运可能引起读者同情的那些“悲壮性”的因素。此为难点,可以引发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悲剧理论的理解。同时,对茅盾小说如何创造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这两类人物形象系列,也应有所了解。
(4)还应了解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特别要掌握《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是如何适合与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的。要注意茅盾小说的结构与心理描写艺术,对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5)本节作为知识性了解的有两点:一是茅盾如何建构现实主义文艺术理论体系,并成为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二是领略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入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与“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抓住这种视点之后,就可以分析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一类是“老派市民”,主要通过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还有第三类开象是“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难点在于要发现并分析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受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情形。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印象与感受,去思考《骆驼祥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祥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这是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作品。也还可以进入更深的层面去作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主要是描写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应注意到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此外,有关如何分析虎妞的形象,如何看待老舍对人性的刻画与道德审视立场,都应有深入思考与讨论。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函默
(3)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二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一、首先应大致了解沈从文特殊的身世经历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应理解其处于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的问题与困扰。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重点考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应注意沈试图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此为沈从文创作的宗旨。可以举《萧萧》、《丈夫》、《柏子》等短篇为析例,看沈从文是如何着意表现和赞美湘西下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质朴坚毅的生命本性的。不过,重点还应该是对代表作《边城》的评析。读这篇作品注意领略那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那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小说中所写天真纯洁的女孩翠翠,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射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应理解沈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了解与“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注意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此类小说写得较浮泛,但不妨与“湘西世界”的小说对照起来读。
应理解沈从文何以被人称为“文体家”。沈对现代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非常有艺术性的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的关键。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可以选读《湘行散记》、《湘西》以及《烛虚》中的一些作品,并通过对这些散文的评析,加深对沈从文他作视点与文学地位的理解。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对“左翼”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作大致的了解。其中“左联”成立(1930)之前以“太阳社”为代表的小说大都为革命的呐喊,尽了时代的责任,但思想大于艺术,有概念化通病,并受当时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而“革命加恋爱”曾一时成为流行主题。1931年丁玲《水》的发表,标志着对“普罗文学”的突破。1932年瞿秋白等五人为华汉的《地泉》作序,开始批判“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对这些文学史现象的评价,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氛围。
(2)应了解的左翼小说家有: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吴组缃、叶紫、艾芜和萧红。其中蒋光慈影响最大,是革命文学的元老,1925年五卅运动中就写出《少年漂泊者》,1927年又完成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短裤党》。其作品及时反映时代斗争与重大历史事件,强调宣传鼓动,体现“革命浪漫蒂克”文学的特点,观察与表现比较浮泛。后期创作《咆哮的土地》反映农村革命,则转为写实,有新突破。可将蒋光慈作为左翼作家的早期代表,不必拘泥于对其作品的细读,而应从他的创作经历透视左翼文学思潮的流变。柔石和胡也频也属于早期左翼作家。柔石的中篇《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都超离了当时概念化的风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3)后起的左翼青年作家改变了“左联”前期浮泛的写作风气,取得殷实的业绩,既显示各自的艺术个性,又共同趋向“社会剖析”的目标。应注重把握各位青年作家小说艺术探求上的特色与贡献。张天翼是几次率先突破左翼创作僵局的一位,抗战时期也开了国统区暴露讽刺文学的先河。在本时期,应注重他的《包氏父子》等小说,其劲捷、豪放和夸张的风格,以及片段性速写体的短篇形式,明显区别同时代其他讽刺型作家。
沙汀就不同于张天翼。他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主要是四川西北部》黑暗生活,有农民的幽默气质。可以举《代理县长》等作品为析例,观察体会其小说中常有的阴暗沉闷的黑色基调,不露声色的细密凝重的笔致,以及从世态人情复杂的描写中体现的浓重的地方色彩。不妨将张天翼和沙汀两位讽刺作家作一比较。
吴组缃和叶紫虽不属讽刺型作家,却在“社会剖析”这一点上和张、沙接近,也是左翼小说的主要体式。不过,吴组缃擅用工笔式白描,讲求人物个性刻面,风格细致凝练;叶紫多描写农村阶级压迫与阶级对立,笔触阔大,虽不免粗疏,却如鲁迅所评说的是尽了战斗的任务。
此外,与沙汀几乎同时“出道”的艾芜,走的是抒情小说的另一种路子。可评析《南行记》中的短篇如何以漂泊的知识者的眼光观察叙述边疆异域的底层生活,在左翼小说圈内另辟了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一支。还可以领略艾芜小说描写大自然景物的那种特异角度和笔触。
(4)本时期小说艺术更有创造力、文学史地位更为突出的两位女作家,是丁玲与萧红,可作为本章的重点来学习。应大致了解丁玲不同时段创作理路风格的衍变,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到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是1928年发表的作品,当时与革命文学并无关联,但影响大,应作细读分析。可着重评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的时代心理内涵,主要应理解为是“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应发掘莎菲的伤感、颓唐、自恋的情绪中所蕴涵的知识分子“时代病”特点,并认识其心理描写的成就。解读这篇小说,最好能够与丁玲后来其他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联成一体来考察。
萧红的创作近十年来受到格外的重视,学习中也应作为重点,尤其注意探讨其小说的两方面特色:一是多以纤细的感觉回忆与抒写北方中国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人民的善良、愚昧,并由此展现深刻的生命体验;二是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自由地出入于回忆、现实与梦幻,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朴实纯净,风格凄婉明丽。可侧重从艺术鉴赏的层面重点解读《呼兰河传》,细心品味其丰沛的才情与越轨的笔致。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5)应大致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这一派的特点可概括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和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小说样式。可选废名与芦焚作重点。废名的特色和贡献在文体,应把握其作品的“理趣”、“涩味”,以及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体式,思考其如何借鉴唐绝句的韵味来写小说。读芦焚(师陀)的小说要注重其独异的艺术气质的发挥,考察和体味其小说中常见的抒情与讽刺、寓意的融会和弥漫于笔下北方农村衰败图景中的那种悲凉之气。此外,对萧乾和林徽因的小说也要有所了解。
李吉力人不归属某个流派。主要了解其《死水微澜》的成就,以及把史诗与世态刻写结合起来的“大河小说”的特点。
(6)关于海派文学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可从四方面表述:一是世俗化与商业化,二是都市题材,三是性爱小说风尚,四是重视形式的猎奇与创新。代表作家中的张资平、叶灵凤等,都显现了驳杂的海派特点。对其性爱小说应主要持批判的眼光。
重点可放在对“新感觉派”的评析上。应注意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外来影响,把握其写作姿态上的现代性与先锋性,并大略了解其对后来以张爱玲为代表为沪港市民传奇的影响。此派作家主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虽各自有不同的特色,但应从他们作品中更多地看到新感觉派的共性。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或《春阳》可作为细评的文本,注意其心理分析的手法以及由男女情爱透视人性的母题。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中国诗歌会是左联所属的诗歌团体,其特点:一是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追求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的力之美;二是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三是摹仿现实,追求“歌谣化”,试图使诗成为“群体听觉艺术”。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传声筒。可以联系殷夫和蒲风的诗作来理解这一诗派的得失。此外,应关注同样关心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却在艺术上与新月派血脉相通的诗人臧克家,着重体味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2)应大致了解新月派前后的划分及联系。后期新月派的“旗帜”仍是徐志摩。关于徐志摩,也可以主要放到前一个十年去讲,这里再稍加提及。还应了解后期新月派如何针对左翼文坛(主要是中国诗歌会)而表现出脱离现实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从陈梦家等诗人作品中看到这一派诗人那种“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的精神危机,也看到他们在诗艺上力图超越前期新月派,而重新转向探索“本质纯正”自由诗的努力。十四行诗的输入与试写,也是这一诗派值得注意的成绩。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首先作为知识应该了解的有:《现代》杂志的创刊与“现代派”诗的关联、《汉园集》诗人和何其芳诗作、林庚对新的诗歌格律的探求,等等。其次,应着重评析这一诗派在诗歌艺术上对现代性追求。可参照施蛰存的分析,注意这一派对“现代生活”的“现代(感受)情绪”,以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这两个方面。应当从“新诗谱系”中找到这一派与早期象征诗派的渊源关系。他们在30年代重倡“诗的散文化”,不过不是追求“非诗化”与“平民化”,而是坚持“纯诗”观念。他们显然又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中国传统的诗歌主流。这是本章的难点。废名曾评介这一诗派,说它们的内容是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不妨用此作为一个对现代派诗的观测点。
(4)理解现代派诗应当与分析其代表性诗人诗作紧密结合起来。评析戴望舒和卞之琳,也是重点。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应该细读细品的名作,建议熟习吟诵。对该诗意蕴的阐释应顾及多义性,要注意诗中象征、意象及节奏处理等方面的特色,找到其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
不过,后来戴望舒的诗风与诗歌主张都往现代派大变。应了解这种变的痕迹,并结合分析三四十年代的诗作(可举《寻梦者》、《我的记忆》、《印象》等为析例),考察其现代派手法与诗形等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注重意象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以及其对传统诗歌某些手法情调的“现代式”回归。
(5)卞之琳也可以作为重点评析的对象。结合对其诗作的细读,了解这一派“朦胧诗”的惯常手法。所谓“理趣”与“诗的非个人化”,是理解卞诗的主要切入口。此外,对刻意传承“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诗人废名,也应有所了解,读他的诗要注意瞬间顿悟。何其芳的诗的特色可用“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和“独语”来概括,因多是为青年人而写,也易于为青年人所接受,也不妨稍加品鉴。总之,对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的评析,都应当归依到对现代派诗的历史性理解之中。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30年代前期,以林语堂的《论语》等刊物为核心,文坛上曾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因为比较超离现实与主流,以往文学史多持否定性评价。近年林语堂及其所代表的闲适小品重又得到欢迎。对这一文学史现象要有比较宽容而又客观的评析,既指出其“不合时宜(主潮)”的一面,又承认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首先应了解30年代前期林语堂主办《论语》、《人间世》与《宇宙风》几种刊物的情况,以及幽默闲适文风成因。对林语堂提倡幽默和闲适的格调文法的典型论点,以及在当时和后来历史条件下所遭受的批评,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引举林语堂一些小品文为例子,评析其思想艺术特点,关键是理解其“中西比较”的眼光、知识趣味性,以及“闲话风”这几点。评价林语堂,应注意做到既尊重历史,又吸纳当代的视点。
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2)30年代鲁迅对左翼作家的散文特别是杂文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形成了“鲁迅风”创作倾向。如唐弢、徐懋庸、瞿秋白,等等,都是这一路有成就的作家。对此应有知识性的了解,并尽可能将鲁迅对三四十年代杂文的影响贯穿起来考察。
(3)此外,30年代擅写散文的作家中还应了解茅盾、萧红、郁达夫、巴金、吴组缃,等等。其中萧红的《商市街》中那些极有才气的作品,和郁达夫一些游记,可做重点鉴赏的美文。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4)主要了解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独创性,应抓住“独语”这一关键词,理解其如何作为一种调式和感觉结构,来装潢与安排其唯美的境界。应了解这种形式追求对于现代散文史的意义,同时也要大致分析何其芳散文创作风格的变迁与得失。此外,对李广田、缪崇群、丽尼、陆蠡以“开明”派的丰子恺、夏丐尊,等等,也要了解其代表作以及不同的风格。
(5)要求能大致掌握我国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瞿秋白、夏衍、邹韬奋、萧乾、范长江等的报告文学代表作。此外,对30年代国际题材的游记,也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一、从《雷雨》到《原野》
(1)重点是分析《雷雨》。应注意对该剧作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个层的意蕴阐释。应抓住剧中“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来分析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冲突,如何揭露带封建劣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雷雨》的现实批判性。不过,也还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蕴涵的对人性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这可以透过“意象”分析,体会充斥全剧“郁热”氛围之中的所有人物的“情热”(欲望与追求),以及这些“情势”被压抑而引发的无用的“挣扎”。应注意理解剧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这种意蕴是深层的,复杂的,不容易说清,需结合阅读和鉴赏作整体的体验,进而作“还原性”阐释。
(2)不管从哪个层面去探讨《雷雨》的主题意蕴,都要注意抓住剧中人物的“贯串动作”和矛盾冲突,剖析其性格。对蘩漪的剖析是本章的重点。对其不应只是停留于阶级和社会的评析,还应考察其“雷雨式性格”的复杂心理内涵及其所以能产生震撼力和同情的原因。
(3)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应集中剖析主人公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
(4)分析《原野》时也要注意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即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情的“一首诗”。不过应注意这部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这部剧也可以作不同层次的解读。
二、《北京人》与《家》
(5)《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应把握该剧的主题,即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同时,应重点分析曾文清与愫芳这两个人物。可以抓住曾文清如何变成“生命的空壳”,探讨剧本对传统文化荒谬性的深刻反思。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还应当注意《北京人》的“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6)注意比较分析巴金的小说《家》与曹禺改编的《家》,主要是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
(7)大致了解曹禺剧作的演出史。并理解内涵丰厚的作品在社会“接受”过程中可能被误读或排拒的复杂原因。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1)应对本时期的戏剧运动概况有大致的了解。三种戏剧运动都带有主潮的特色,即适应30年代革命与救亡的时代需求,其中“无产阶级戏剧”的中心在上海,1930年成立的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提倡“演剧大众化,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斗争,并将演出面向工厂农村。在红军队伍中则活跃着为红色政权服务的“红色戏剧”。“九·一八”事变以后,为配合抗战,又兴起了“国防戏剧”。此外,还应对30年代前期熊佛西主持下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有所了解。以上几种戏剧运动都有共同的大众化的趋向,即让话剧“走向广场”。
(2)应注意前一期已成名的田汉在30年代创作出现的转向。包括题材转向现实,基调由感伤转为明朗,唯美的倾向让位于比较客观的写实。这种转向有得有失。其剧作《回春之曲》的成功,在于既表现现实的抗日救亡的题材,又保持了田汉原有的抒情浪漫的艺术个性。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则是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村现实斗争的剧作。通过对两位剧作家创作得失大致的评析,可了解30年代主潮剧的一般面貌。
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3)30年代中期上海等地“大剧场”演出,使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得以确立,不但培养了包括曹禺、夏衍等一批剧作家,也培养了观众。对这种现象应有知识性的了解,并与早期“文明新戏”联系起来,探讨隔代呼应的现象。
(4)30年代由“大剧场”培育的作家,曹禺之外,夏衍最重要,是评述的重点。应集中分析其代表作《上海屋檐下》。这部剧作将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舞台,从平凡琐悄的感情纠纷与人事摩擦中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曹禺相比,夏衍不擅于从剧烈的传奇的冲突中展现人性悲剧,而是将焦点放到凡人小事,从朴素的取材中发掘悲剧性与喜剧性。也不同于曹禺的《雷雨》、《原野》等剧那样注重情节的精心组织,大起大落,而是追求情节结构的简约、含蓄。可以着重分析该剧如何在同一舞台空间展现五家人的悲喜剧,领略剧作者关注大时代中普通人命运时所流露的浓郁人情味,以及类似契诃夫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此外,对李健吾、袁牧之等作家不同于主潮的艺术追求及其对戏剧艺术探索的贡献也要有所关注。
第十七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学潮流的总体概括。既要注意战争和政治制约下的三个区域,即国统区、沦陷区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不同状况,又要注意不同区域文学的“共性”,尽可能依照不同阶级的先后来概览文坛的主潮与创作风貌,特别是那些唯战时所特有的文坛现象。抗战初期国统区文学的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斗性;进入战争相持阶段后,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2)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应大致了解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情况,并注意其在题材、主题与人物描写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的特点。还应格外关注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特色的形成,包括如何转向真诚地描写农民,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文体,等等方面。可以从解放区作家与农民“对话”与“寻根”的角度,去理解解放区文学如何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又如何成为政治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运动;既要肯定解放区文学的特色,以及其对新文学某些缺失的纠偏与补充,又要看到后来引发的一些负面影响。此外,对沦陷区文学也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此为本章重点。应对《讲话》的文学史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即肯定其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这又必须顾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要求,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与影响。把握《讲话》的内容,应抓住“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个核心命题,具体落实在“工农兵方向”上。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从历史纵向发展的环节上去理解这个中心命题或口号。然后,可着重从三方面去理解“如何为群众”的措施与要求:一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其二,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应首先肯定这仍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简单化、概念化。其三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总之,学习与理解《讲话》,一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二要看到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继续起重大的作用;三是注意其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4)40年代文学论争多,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应对几次比较重要的论争如何发生、议论的焦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等等,有知识性的了解。这几次论争,一是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二是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三是1945年国统区围绕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的评论而引发的有关文学与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四是《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有关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次论争延续时间长,“理论含量”高,涉及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命题,并在事实上突出了胡风理论,应作为重点考察。在了解上述诸次论争所涉及的重大命题时,都应当有史的眼光,结合对新文学历史经验的总结去加以思考。
(5)胡风是三四十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学习中应对胡风理论的形成、其基本框架与核心观点,其引起争论的焦点与原因,以及应给胡风理论的历史定位,等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把胡风的理论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应把握其核心命题“主观战斗精神”的内涵。了解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还可以深入一步了解构筑胡风理论的三大支柱,或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应当将胡风理论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与论争的语境中全面评价,了解其理论的独创性和不成熟的地方,还可以思考胡风理论在四十年代的“命运”这一深层次的问题。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的创作的确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应注意其新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其次,是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注意赵树理创作的历史特点,其长处与局限性。应看到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3)通过作品人物现象的分析,考察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理解“赵树理方向”的文学史价值。先要大致阅读了解赵树理的几部代表性作品。然后可以和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相比较,去发现赵树理的“新素质”。主要从三方面评析: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二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三是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四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以上几点,都应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理解,是本章的重点。
(4)关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还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结合前述的“新素质”和“总主题”,去阐释赵树理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两类人物:一是“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二是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
(5)还应注意了解赵树理小说中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那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
二、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6)应承认赵树理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现代评书体小说形式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应从两方面了解赵树理的小说形式如何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形式: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二是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三是口语化,在艺术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1)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只要求做知识性的了解。如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新变的表现,一直到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都可以联系时势的影响做概略的考察。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和沙汀的《淘金记》与《在其香居茶馆里》等暴露讽刺作品,应有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可以与他们上一时期的创作联成一气来评说。
(2)但这一节重点落在钱钟书的《围城》上。应着重了解这部讽喻小说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讽刺类作品有何不同。评析《围城》应注意到一些确具特色的方面:主题意蕴的多义性,对西式知识分子的嘲讽,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以及小说中机智的反讽、讽刺、比喻,等等。该小说近年来声誉日盛,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同的批评意见。所附“评论节录”的观点也许会引发更深入的探讨。
(3)所谓“体验与记忆”是从题材和写作姿态上的概括,其实作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七月派”的路翎是本节评讲的重点。可以参照第二十一章有关“七月派”与胡风理论的细致评述,这样会加深对路翎创作倾向与风格的理解。《财主底儿女们》从现代历史大变动的背景中写一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试图以青年知识分子不同的思想历程为辐射中心,展现现代史的动态。其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思想历程”的复杂性和作者强烈的生命体验。这部小说篇幅很

内容和艺术特色(105)
41汉大赋内容和形式的基本特征(108)
42汉代辞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110)
43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的正式形成(113)
44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二赋在汉赋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15)
45张衡的《归田赋》的赋体的转变(117)
46司马迁的生平遭遇与《史记》成书的关系(119)
47《史记》的体例(122)
48《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4)
49《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人民性的传记文学名著(128)
50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131)
51《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34)
52《汉书》的成书及其思想艺术价值(136)
53王充的文学主张(139)
54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区别与联系(141)
55汉乐府民歌的采集和保存(143)
56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147)
58《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意义(150)
59汉乐府民歌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153)
60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155)
61《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及其基本内容(157)
6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160)
63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163)
64什么是“建安风骨”,它对后世诗歌有什么积极影响(165)
65王粲《七哀诗》和蔡琰的五言《悲愤诗》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169)
67以《白马篇》和《赠白马王彪》为例,说明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170)
68简述建安时期的辞赋和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172)
69正始时期主要代表作家阮籍、嵇康的诗文成就(174)
70左思的《咏史》诗与“左思风力”(177)
71刘琨的爱国诗篇及其清刚悲壮的艺术风格(179)
72陶渊明归隐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及桃源理想的形成(181)
73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成就(183)
74简述陶渊明散文、辞赋的艺术成就(186)
75陶渊明诗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86)
76鲍照《拟行路难》反抗现实的精神和艺术上的独创性(190)
77简述“二谢”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诗歌发展的影响(192)
78“永明体”新诗体及其对诗体转变的影响(194)
79阴、何诗风及其对唐诗的影响(195)
80庾信晚期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唐诗的主要影响(196)
81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198)
82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00)
8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如何(202)
84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及其代表作品(204)
85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及其代表作品(207)
86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210)
87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213)
88刘勰《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观(216)
89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及其原因(219)
90初唐四杰以其创作实践反对沿袭齐梁诗风(222)
9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和他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224)
92律体诗的成熟和定型化(226)
9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兴起的原因(227)
94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230)
95王维前后期的思想变化及其对创作的影响(233)
96“诗中有画”——王维山水园诗的艺术技巧(236)
97盛唐边塞诗派的形成和特点(239)
98从《燕歌行》看高适边塞诗的现实主义风格(241)
99从《走马川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看岑参边塞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43)
100七绝圣手王昌龄(246)
101李白“济苍生”、“安社稷”、“遗世独立”的思想性格(248)
102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250)
103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特征(253)
104历史时代、生活经历对杜甫思想和创作的影响(256)
105杜甫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史”(259)
106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尽得古今之体势”(261)
107杜诗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63)
108处于过渡状态的大历前后的诗歌(266)
109“新乐府运动”兴起的原因(269)
110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272)
111白居易讽谕诗的思想内容(275)
112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性(277)
113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280)
114韩愈诗派对诗歌的革新和探索(283)
115刘禹锡讽刺权贵、怀古鉴今的诗作和民歌体的《竹枝词》(286)
116李贺的哀愤孤傲之思和奇幻诡异的诗风(289)
117杜牧忧时伤事、借古讽今的诗赋(292)
118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95)
119“新乐府”精神在晚唐的发扬(298)
120“古文运动”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301)
121“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和深远影响(304)
122韩愈的“杂著”散文(308)
123从《张中丞传后叙》和《柳子厚墓志铭》等篇看韩愈叙事散文的特色(310)
124柳宗元的讽刺寓言(312)
12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和传记散文(314)
126唐代传奇兴起和繁荣的原因(317)
127唐传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320)
128何谓“变文”(325)
129词的起源和发展(328)
130温庭筠和花间词派(331)
131南唐词的李煜(334)
132宋初文坛和王禹偁的诗文创作(337)
13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340)
134欧阳修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贡献(342)
135欧阳修诗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344)
136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创作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346)
137王安石“以适用为体”的创作主张和他的文学创作(348)
138北宋婉约派词人——从二晏到秦、贺(350)
139柳永在题材、形式上对宋词发展的促进(353)
140苏轼的思想和文学主张(355)
141苏轼的诗文成就标志着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358)
142苏词的革新精神和豪放风格(361)
143周邦彦词的特点和贡献(364)
144李清照的词作和词论(366)
145黄庭坚和江西诗派(369)
146南宋前期的主要爱国作家(372)
147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376)
148陆游的生平和爱国主义诗歌创作(379)
149陆游其他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382)
150辛弃疾的生平和爱国词作(384)
151辛词的其他内容和艺术特征(387)
152姜夔词的思想艺术特色(389)
153南宋后期其他词人(391)
154文天祥的诗文(394)
155宋话本的思想艺术特色和影响(396)
156元好问的诗歌成就和文学见解(398)
157诸宫调和董西厢(400)
158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402)
159元杂剧的形式(404)
160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05)
161从《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看关汉卿杂剧的主要内容(407)
162关汉卿杂剧的战斗的现实主义特点(409)
163关汉卿杂剧在结构上的艺术成就(411)
164《西厢记》的主要情节和思想内容(413)
165从元稹《会真记》到王实甫《西厢记》(415)
166《西厢记》是怎样细腻深刻地描写崔莺莺的性格发展的(417)
167《西厢记》的结构特点(419)
168关汉卿和王实甫剧作的不同语言风格(421)
169歌颂妇女反抗精神的《墙头马上》(423)
170塑造水浒英雄形象的《李逵负荆》(425)
171塑造包公形象的《陈州粜米》(427)
172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的《汉宫秋》(429)
173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倩女离魂》(431)
174南戏的产生和发展(433)
175南戏的形式(434)
176《琵琶记》对封建道德的宣扬和现实主义的描写(435)
177《琵琶记》的双线结构(437)
178散曲的兴起及其特点(438)
179从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看元代散曲中的隐逸思想(439)
180从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看元代散曲的艺术特点(440)
181明杂剧和元杂剧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42)
182徐渭的《四声猿》和《歌代啸》所表现的民主思想(443)
183明初南戏的封建化和骈俪化(445)
184昆山腔的兴起(446)
185明代第一个著名昆山腔剧本《浣纱记》(447)
186明代第一个描写当代重大政治斗争的剧本《鸣凤记》(448)
187主才情的临川派(449)
188主音律的吴江派(450)
189汤显祖的进步思想及其“临川四梦”(451)
190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所反映的新的时代特点(453)
191《牡丹亭》的浪漫主义情节及其积极意义(455)
192明代的戏曲理论著作(458)
193李玉和苏州派作家(495)
194《清忠谱》“事俱按实”的特点和对群众斗争的描写(461)
195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463)
196《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李杨爱情的思想意义及其局限(465)
197《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构思(467)
198《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形象(469)
199京剧的形成和主要作品(472)
200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形成(474)
201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小说的代表作品(476)
202冯梦龙对通俗文学的收集和整理(480)
203拟话本和“三言”、“二拍”(482)
204《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485)
20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487)
206《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特征(490)
207《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风格(492)
208《水浒传》的成书过程(494)
209《水浒传》是怎样描写农民起义的发生和发展的?其意义何在(496)
210怎样看待宋江的忠义思想和义军的接受招安(499)
211《水浒传》在英雄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501)
212《水浒传》的艺术结构(504)
213《西游记》的成书过程(506)
214从《西游记》前七回看孙悟空的反抗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局限(509)
215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所表现铁战斗性及其思想意义(511)
216《西游记》在神魔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特点(513)
217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聊斋志异》的创作(514)
218《聊斋志异》的主要思想内容(516)
219《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特色(520)
220《儒林外史》如何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旁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523)
221《儒林外史》中正面形象所体现的作者的理想(526)
222《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擿时弊”的讽刺艺术(528)
223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红楼梦》的创作(532)
224《红楼梦》是怎样揭示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的(536)
225贾宝玉、林黛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539)
226《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542)
227《红楼梦》的艺术结构(545)
22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547)
229明初主要诗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552)
230前后七子及其复古的文学主张(555)
231唐宋派及其文学主张(557)
232李贽和《童心说》(559)
233公安派和性灵说(561)
234明末爱国文社及其“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的诗文创作(563)
235清初主要的爱国诗文作家及其代表作(565)
236清初到清中叶的主要诗派(568)
237郑燮和他的诗文创作(571)
238清代的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572)
239桐城派及其文学主张(574)
240急剧的社会变革对近代文学的影响(576)
241龚自珍的诗歌对腐朽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578)
242《戒浮文巧言谕》关于改革文风的主张(580)
243资产阶级改良派所倡导的文学革命(以黄、梁为例)(583)
244黄遵宪反映近代史重大事件的诗歌(584)
245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的散文和秋瑾的诗歌(586)
名词解释(共233个)
甲骨卜辞(591)铜器铭文(591)《周易》卦爻辞(592)诗三百(592)笙诗(592)六诗与《诗经》六义(593)二南(593)二雅(594)变风变雅(594)赋诗言志(595)著述引诗(595)兴观群怨(596)诗教(596)毛诗序(597)风雅比兴(597)三家诗与四家诗(598)今古文《尚书》(598)春秋三传(599)四书(599)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599)荀子的《成相》和《赋》篇(600)五经(600)楚辞(601)辞赋(601)骚、骚体、骚人(601)九歌、九章(602)九辩、屈宋(603)吕览、秦代刻石文(604)秦代民歌(605)黄老之学(60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06)“文章西汉两司马”(606)“楚声”短歌(607)抒情小赋、咏物小赋(608)609)枚马(610)汉赋四大家(610)《淮南子》、《盐铁论》(611)《新序》、《说苑》(612)汉末三子(612)《太史公书》(613)《报任安书》、《感士不遇赋》(613)褚少孙补《史记》(613)《吴越春秋》、《越绝书》(614)《乐府诗集》(615)汉铙歌(615)鼓吹曲辞(615)汉铙歌(615)相和歌辞(616)《陌上桑》(616)杂曲歌辞(617)杂歌谣辞(617)郊庙歌辞(618)歌诗(618)徒歌(618)第一首文人五言诗(619)《四愁诗》(619)古诗(620)苏李诗(620)三曹(620)建安七子、建安风骨与汉魏风骨(621)曹刘(622)七步诗(622)五言《悲愤诗》与骚体《悲愤诗》(622)竹林七贤(623)大小阮(623)太康体(62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623)悼亡诗(624)潘陆(624)左思风力(624)玄言诗(624)郭璞的《游仙诗》(625)田园诗、山水诗和山水田园诗派(625)五柳先生(626)吴声歌(626)西曲歌(627)神弦曲(627)鼓角横吹曲(627)敕勒歌(628)元嘉体(628)颜谢(628)三谢、二谢、大小谢(628)四声八病(629)古体、近体、永明体(629)宫体、徐庾体和齐梁体(630)骈文、四六文(630)文笔(631)北朝三才(631)《文选》(631)《玉台新咏》(632)阴何(632)上官体(632)文章四友(633)沈宋(633)初唐四杰(634)风雅兴寄(634)王孟(635)高岑(635)七绝圣手(635)李杜(636)诗史(636)老杜、杜工部、杜拾遗(636)诗圣(637)诗仙(637)王孟韦柳(637)大历十才子(637)边塞诗人(638)元白(639)新乐府运动(639)元和体和长庆体(639)张王乐府(640)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640)古文运动(641)韩柳(641)刘柳(642)韩孟与孟诗韩笔(642)郊寒岛瘦和苦吟诗人(643)温李(643)皮陆(643)唐代传奇(644)变文(644)敦煌曲子词(645)花间词派(645)婉约词派(645)豪放词派(646)晏欧(646)周柳(646)苏辛(647)二安(647)周姜(648)姜张(648)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649)令、引、近、慢(649)慢词、长调(649)中调、小令(650)阙、片(650)过片、重头、换头(650)唐宋八大家(650)西昆派(651)三苏(651)苏黄(651)苏门四学士(652)江西诗派(653)一祖三宗(653)北宋四大诗人(654)中兴四大诗人(654)杨成斋体(655)永嘉四灵(655)江湖派(656)诸宫调(656)缠令、缠达、缠赚(656)转踏(657)大曲(657)院本(657)杂剧(658)楔子(658)折(658)宾白(659)科、介(659)科诨(659)宫调(659)北曲(660)南曲(660)南北合奏(660)散曲(661)南戏(661)传奇(661)南杂剧(662)齣(出)(662)家门(662)昆山腔(663)元曲四大家(663)元杂剧四大爱情剧(66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665)荆刘拜杀(665)临川派(666)临川四梦(666)吴江派(666)苏州派戏曲作家(667)一人永占(667)南洪北孔(668)笠翁十种曲(668)藏园九种曲(669)雅部和花部(669)弹词(669)鼓词和子弟书(670)话本(670)平话(671)诗话、词话(671)拟话本(671)章回小说(671)《清平山堂话本》(672)《京本通俗小说》(672)三言二拍(673)小说界革命(673)谴责小说(674)黑幕小说(674)鸳鸯蝴蝶派(675)元诗四大家(675)台阁体和三杨(676)茶陵派(676)吴中四杰(676)前七子(677)后七子(677)唐宋派(678)公安派和三袁(678)竟陵派(679)晚明小品(679)复社和娄东二张(679)几社(680)岭南三大家(680)江左三大家(680)南施北宋(681)神韵说(681)性灵说(682)肌理说(682)格调说(682)桐城派(683)宋诗派和同光体(684)诗界革命(684)南社(684)浙西词派(685)阳羡派(685)常州词派(685)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倡,等等,但总体上仍是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真正有革命意义的突变还是在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之后。因此,必须大致了解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如何为后起的文学革命做了准备。
  (2)应了解文学革命的背景与直接动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有各种解释,注意这里解释为“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主,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又造成多种文化比较选择的开放活跃的局面,文学革命直接从中获取了动力。
  (3)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作为知识性了解,应注意掌握: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形成的反封建思想文化阵线及主要的代表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功绩,白话文运动的提倡与推广过程,林(纾)蔡(元培)之争,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论争。
  (4)关于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可以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这三方面去评判,考察其对于传统文学的彻底革新,理解新文学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运动中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是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外因。胡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就依持过进化论等思潮,周作人也得益于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这都是影响的例证。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是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后短短几年间,思想大解放如冰河开封,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各种文艺思潮几乎都同时涌入了中国。对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活跃状况应有所了解。在以后整个课程学习当中,都应当把外来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6)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影响与贡献最大。应当了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会的成立及成员组成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自的代表刊物和作家,最足以体现社团倾向的基本观点。对于前者追求“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也应从创作观念与流派特色上加以简要评析。此外,还要了解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和湖畔诗社的基本情况。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7)胡适对新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进化论与实验主义对胡适文学观念的建构都有积极的作用,应结合《文学改良刍议》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胡适的文学观念在新文学发难期所做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适合了“五四”个性解放的热潮,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周作人转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表达思想的原则,提出比较脱离现实的“自己的园地”文学观,代表了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另一路的追求。这一节不作为重点,但应学习如何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那些影响大而思想立场可能比较复杂的作家。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8)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这种大致的阶段性划分,可以帮助同学联系时代社会变迁去把握文坛的趋向。
  (9)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也可以从总体上去归纳与描述其共同的兴趣与归趋,或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理性精神、感伤的情调、个性化与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二章 鲁迅(一)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莽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接线员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
  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到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感受。
  (2)所谓“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
  二 《野草》与《朝花夕拾》
  (3)《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这可以更多地从“文体”与写作的姿态上去理解。“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所以鉴赏《朝花夕拾》,不妨多注意其笔墨情趣。
  (4)《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来概括。这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不必要求青年学生完全理解《野草》中鲁迅的哲学。鲁迅也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件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个性化又非常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家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三章 小说(一)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1) “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其中除了社会变革的推动,还包括: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学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等等。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源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2)理解“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提倡为人生的创作。“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对“问题小说”形态与得失的理解,可以举冰心为主要的分析象。其《超人》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小说”。该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还可以分析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其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
  (3)“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考察这变化的痕迹可以引举叶圣陶为例。叶也是从“问题小说”起步,后来支转向专写“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精神病态。可以重点评析其早期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注意其如何在不长的篇幅中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并领略其不动声色地讽剌的手法。
(4)关于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要了解这一群体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应以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界定为出发点,理解这一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可以在阅读一些代表的基础上,休会与掌握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绘,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难表现,等等,从而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使新文学小说的题材转向社会民众,手法转向写实,描写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等变化。总之,应注意从中学会如何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去考察一种文学潮流。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5)强调小说抒情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生点把握郁达夫创作的鲜明特色,《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可以作为深入分析的文本。其特色表现在: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确良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
分析郁达夫小说不必过于考究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应重在领略其非常独异的艺术个性,那充溢篇中的才气、激情,那真切的感伤和忧愤。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性欲的描写,也可以作为本课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应理解为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挑战的意味。
(6)了解“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还应当考察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滏女士等。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滏女士的《隔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
(7)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前者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中心,欣赏其如何以冲淡、质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及其如何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欣赏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则应当把握其倾向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宗教传奇的情节韵味。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1)诗歌研究无定法,一般而言,评论一位诗人,应抓住最最能体现其思想艺术追求的独创的方面。而“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便是《女神》的特色。对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时代内涵的分析,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可以《天狗》为析例)。其次,“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我”是统一的。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怀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学习中会碰到对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不大能欣赏的情况,应当联系“五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同情了解,这样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的精神魅力。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2)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关于这个问题,较细致的介绍也可以参考“评论节录”中的研究观点。要了解由于泛神论的影响,《女神》更加思绪沸腾,想象奇特,大自然常常被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可重点评析《地球,我的母亲》)。而且从泛神论的影响出发,郭诗崇拜万物不断创造更新的“力”和“动的精神”。总之,《女神》的主导性风格是壮阔、雄奇,正代表了“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特征。
(3)《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其自由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整齐与和谐。因为郭沫若是自由诗的首创者之一,这一体诗歌在后来有断断续续的发展,所以不妨结合诗作对自由诗有较为细致的剖析。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4)比较郭沫若这一时期的诗与《女神》时代诗作的异同。《星空》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瓶》是爱情诗,仍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前茅》(写于1923年)和《恢复》(写于1928年)中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这一节主要注意知识性的掌握。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5)历史题材的剧作是郭沫若又一文学贡献。应了解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写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和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应掌握这些历史剧的共同点:一是全部取材于战国时代。郭沫若认为战国时代是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也是许多志士仁人追求人的解放与进步的时代,他看重与采取的正是那种求进步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要重视和张扬这种精神去反对当时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去推进民主。所以郭剧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时代性。二是郭沫若式的历史剧有他自己的“史剧观念”,并形成了突出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怀。郭所实践的是所谓“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又容许出于主题的需要的自由虚构和改造。此外,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浓郁性的诗意,也是特色之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摹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而“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重点了解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还应当进一步理解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有内在联系。不妨将学习第一章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结合于此,从时代发展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促成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新诗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2)新诗的“最初形态”简要的归纳: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对其艺术形式的分析主要应着眼于如何有别于传统诗歌,并考察其贡献、价值与局限。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3)“开一代诗风”主要指郭沫若,也可以说是这一批诗人。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他们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因此这次艺术反拨是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这是本章理解的要点。由此入手,不妨大致了解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与郭沫若的《论诗三札》等信纸作中的代表性言论,注意其如何强调“情感”、“想象”和诗的“抒情本质”,如何探求“语体诗”的长处与艺术发展的前景,也可以结合前一章对《女神》的分析来理解这种艺术反拨的意义。同时,还要大致了解“湖畔诗人”的爱情诗所带有的“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小诗体”——一度引起关注的原因及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得失,以及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4)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这里要着重了解“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和形式格律化主张。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这一点,可以通过分析闻一多的《口供》等作品来加深理解。与此相关的是“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此为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在掌握其有关知识的同时,最好能深入思考新月派的诗学主张为何可以理解为是“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并在经过新诗运动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之后,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
(5)评述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作。关于闻诗,细读《忆菊》、《发现》、《一句话》和《死水》等名作,不止于一般地用爱国主义去解释,还应看到中西文学冲突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矛盾和痛苦。若再深入一步, “东方主义”文化观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涌现于闻一多诗中的。学习中注意体味闻诗的矛盾张力与沉郁的风格,及其试验“新诗格律”的得失。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他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以及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形成了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对徐诗要注意运用直观的把握,即在阅读中整体感受其情绪和韵味,和那相应的节奏诗律。不妨选诗《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等名作,认真朗诗和品味。徐志摩是新月派前期与后期的重镇,其在30年代的创作情况可以合并于此讨论。此外,可以细读朱湘的代表作《采莲曲》,对这一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的诗人,也有大致的了解。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6)这一节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纯诗的概念,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二是李金发的象征派诗。可举出《弃妇》等作品,进行细致评析。此为难点,可以参照“评论节录”中的有关赏析文。把握这一类诗的关键,是抓住“多远取喻”,即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意象跳跃、暗示和感官呈像等手法。借此还可以对诗坛常有争议的“朦胧”“晦涩”的一路诗歌有所理解。三是“早期象征诗派”,除了解李金发等的创作和上述有关诗论,还应从“又一次历史的反拨”角度去理解这一诗派的文学史地位。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2)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位应充分肯定。一是要了解其散文观。他紧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并提倡抒发个人情性的“言志”小品文。二要了解周作人小品的艺术特质,即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个字来概括。应精读其《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作品,留意自己原初的阅读感觉,注重其耐人咀嚼的那种“涩味”与“简单味”,并分析产生其“味”的因素(如文体、语言、节奏、趣味,等等)。当然,也需看到周作人散文有所谓“中年心态”的落寂与颓唐一面。应了解周作人于抗争的小品之外,又分出闲适的一脉散文来,在文学史上有其一定影响。如俞平伯、冯文炳(废名),都是这一派散文家。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3)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也应作为评析的重点。要了解“五四”时期“冰心体”散文容易引起青年读者共鸣与模仿的原因。对其如何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成典雅、凝练、明丽的文学语言,应多加细析。朱自清的散文多选入中学语言语文课本,考察其如何在20年代就被看做是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对其散文中常见的那种温柔敦厚的气质,以及有时难免着意为文的缺失,也应有所讨论。此外,对“用赤子之心”写作的丰子恺,受英国随笔影响甚大的梁遇春,以及报告文学的先行者瞿秋白,都应有大致的了解。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4)郁达夫散文带有“自叙传”特点。读他的散文,应侧重领略其才情及其坦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可以重温第三章有关郁达夫小说的评述,这会加深对郁达夫自剖式散文的理解,因为其小说与散文界限不明显,而基色却是相同的。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5)由“语丝”派所生成的“语丝”体散文,其特色主要是作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且“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应看重其文体创造方面的贡献及后来的分化与影响。而“现代评论”派散文在思想取向上不像“语丝”派那样具有批判性,文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及前者。对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自由而华丽的散文,以及陈西滢的“闲话”式幽默散文,亦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本节追溯中国话剧艺术的源头,作为知识性的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话剧是舶来品;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是春柳社;最初出现的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的戏剧形式是“文明新戏”;1910年底建立的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是任天知等人发起的“进化团”,以配合宣传辛亥革命为职志,演出所谓“天知派新剧”;1914年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特色的“文明新戏”演出风气,但不久终因艺术上的粗糙而失去了观众。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五四”前后如何催生话剧,应理解小标题所标示的“战略选择”的含义,并抓住有关新旧剧论争的几个要点,即:《新青年》发动“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发动猛烈的攻击,并希望建设“西洋式的新剧”;以《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发端,形成译介为中心,提倡“国剧运动”,通过整理传统旧剧去建立新剧。对“旧剧评议”的偏激和“国剧运动”的保守,应放到历史的与学理的两个层面去评析,不宜简单褒贬。
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这一节介绍话剧艺术由早期的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的阶段,标志是1921年民众戏剧社与上海戏剧协社的成立。两个团体都倾向于“写实的社会剧”和面向民众的戏剧艺术,并产生了自己的剧作家。30年代初,还出现“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提倡。这主要是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引起的弊端,而形成的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而这些演剧活动在艺术实践上又多采取“小剧场”形式,使话剧走向正规化与专门化。对“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
这一节是本章重点。首先应从话剧文学角度了解“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其次,掌握田汉早期剧作所在地具有的唯美主义与社会批判的两类主题,及其“诗人写剧”的浪漫主义特征。而重点可放在对丁西林独幕话剧艺术的评析上。分析丁西林话剧应注意理解几点:一是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并转化为剧作中的喜剧趣味。二是其独幕剧的戏剧冲突基本模式。三是智慧与幽默的戏剧语言。可以结合对《一只马蜂》、《压迫》或《酒后》等作品的细致评论来理解上述概括。
第八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应大致了解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说的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一是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二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此外,对本时期多种文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也要有知识性的了解。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段文学思潮
(2)首先应了解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基本主张,其所受苏联“革命文学”基本主张,其所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其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评,以及鲁迅等人对“革命文学”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应了解双方主要的观点,并结合历史状况做出评判。其次,应了解“左联”的历史贡献及其在“左倾机械论影响下的缺失。贡献方面包括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探讨创作方法,等等。对“左联”存在的缺失,一般归纳为思想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应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
(3)本节还涉及对前苏联传入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评价,以及对“左联”批判“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的再思考,是重点与难点。应注意考察这些现象的历史缘由,理清“左”倾机械论的影响,不作简单的褒贬。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也应作为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来认识,因为这个口号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后来有巨大的影响。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4)先要对“两大文艺思潮”对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在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自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也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文学起到某种补充的纠偏作用。可以把朱光潜的代表性观点作为重点评析对象,一方面看到其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的缺失,另一方面又看到其毕竟比较重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5)有关30年代两种文艺思潮的对立,还应了解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论语》派和“京派”的论争。与新月派论争的焦点是人性论和天才论。应理解鲁迅对梁实秋批评的历史理由与着眼点,以及鲁迅是如何坚持与“左右”两种倾向做斗角的。同时,也要了解梁实秋对左翼文坛的批评所包含的某些合理性。有关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也应注意到其主要是在政治层面进行的,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此外,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文学批评(如冯雪峰、茅盾的批评),与自由主义的文学批评(如刘西渭、沈从文的批评)各自基本的立场与模式,也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6)把握这一时期整个文坛的趋向,应关注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派别(潮流)之间的对峙与互相渗透。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可以找到共同的时代特征。这表现为三方面,即: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中长篇小说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心理刻画的重视,等等。这里只要求对基本趋向有轮廓性的了解,而且尽可能将这种概评与如下几章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析结合起来。
(1)理解茅盾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应注意这几方面,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而这一切,又都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也可以用“社会剖小说”来概括茅盾所开创的这一类型创作,以区分其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质。还应当注意茅盾所具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如何使其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并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近年来学术界有轻易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学习中不妨思考与讨论这些不同的意见,但应注意将茅盾放到30年代的历史环境中,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评析其在当时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2)首先应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可以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3)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这一特征,可以举《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二是如何写出吴荪甫复杂性格。要注意分析这个“新人”形象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以及其悲剧性命运可能引起读者同情的那些“悲壮性”的因素。此为难点,可以引发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悲剧理论的理解。同时,对茅盾小说如何创造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这两类人物形象系列,也应有所了解。
(4)还应了解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特别要掌握《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是如何适合与表现社会变迁的复杂内容的。要注意茅盾小说的结构与心理描写艺术,对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5)本节作为知识性了解的有两点:一是茅盾如何建构现实主义文艺术理论体系,并成为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二是领略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入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与“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抓住这种视点之后,就可以分析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一类是“老派市民”,主要通过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还有第三类开象是“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难点在于要发现并分析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受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情形。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印象与感受,去思考《骆驼祥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祥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这是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作品。也还可以进入更深的层面去作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主要是描写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应注意到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此外,有关如何分析虎妞的形象,如何看待老舍对人性的刻画与道德审视立场,都应有深入思考与讨论。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函默
(3)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二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一、首先应大致了解沈从文特殊的身世经历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应理解其处于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的问题与困扰。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重点考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应注意沈试图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此为沈从文创作的宗旨。可以举《萧萧》、《丈夫》、《柏子》等短篇为析例,看沈从文是如何着意表现和赞美湘西下层人民的“自在状态”与质朴坚毅的生命本性的。不过,重点还应该是对代表作《边城》的评析。读这篇作品注意领略那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那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小说中所写天真纯洁的女孩翠翠,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射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应理解沈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了解与“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注意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此类小说写得较浮泛,但不妨与“湘西世界”的小说对照起来读。
应理解沈从文何以被人称为“文体家”。沈对现代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了非常有艺术性的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的关键。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可以选读《湘行散记》、《湘西》以及《烛虚》中的一些作品,并通过对这些散文的评析,加深对沈从文他作视点与文学地位的理解。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对“左翼”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作大致的了解。其中“左联”成立(1930)之前以“太阳社”为代表的小说大都为革命的呐喊,尽了时代的责任,但思想大于艺术,有概念化通病,并受当时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而“革命加恋爱”曾一时成为流行主题。1931年丁玲《水》的发表,标志着对“普罗文学”的突破。1932年瞿秋白等五人为华汉的《地泉》作序,开始批判“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对这些文学史现象的评价,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氛围。
(2)应了解的左翼小说家有: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吴组缃、叶紫、艾芜和萧红。其中蒋光慈影响最大,是革命文学的元老,1925年五卅运动中就写出《少年漂泊者》,1927年又完成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短裤党》。其作品及时反映时代斗争与重大历史事件,强调宣传鼓动,体现“革命浪漫蒂克”文学的特点,观察与表现比较浮泛。后期创作《咆哮的土地》反映农村革命,则转为写实,有新突破。可将蒋光慈作为左翼作家的早期代表,不必拘泥于对其作品的细读,而应从他的创作经历透视左翼文学思潮的流变。柔石和胡也频也属于早期左翼作家。柔石的中篇《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都超离了当时概念化的风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3)后起的左翼青年作家改变了“左联”前期浮泛的写作风气,取得殷实的业绩,既显示各自的艺术个性,又共同趋向“社会剖析”的目标。应注重把握各位青年作家小说艺术探求上的特色与贡献。张天翼是几次率先突破左翼创作僵局的一位,抗战时期也开了国统区暴露讽刺文学的先河。在本时期,应注重他的《包氏父子》等小说,其劲捷、豪放和夸张的风格,以及片段性速写体的短篇形式,明显区别同时代其他讽刺型作家。
沙汀就不同于张天翼。他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主要是四川西北部》黑暗生活,有农民的幽默气质。可以举《代理县长》等作品为析例,观察体会其小说中常有的阴暗沉闷的黑色基调,不露声色的细密凝重的笔致,以及从世态人情复杂的描写中体现的浓重的地方色彩。不妨将张天翼和沙汀两位讽刺作家作一比较。
吴组缃和叶紫虽不属讽刺型作家,却在“社会剖析”这一点上和张、沙接近,也是左翼小说的主要体式。不过,吴组缃擅用工笔式白描,讲求人物个性刻面,风格细致凝练;叶紫多描写农村阶级压迫与阶级对立,笔触阔大,虽不免粗疏,却如鲁迅所评说的是尽了战斗的任务。
此外,与沙汀几乎同时“出道”的艾芜,走的是抒情小说的另一种路子。可评析《南行记》中的短篇如何以漂泊的知识者的眼光观察叙述边疆异域的底层生活,在左翼小说圈内另辟了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一支。还可以领略艾芜小说描写大自然景物的那种特异角度和笔触。
(4)本时期小说艺术更有创造力、文学史地位更为突出的两位女作家,是丁玲与萧红,可作为本章的重点来学习。应大致了解丁玲不同时段创作理路风格的衍变,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到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是1928年发表的作品,当时与革命文学并无关联,但影响大,应作细读分析。可着重评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的时代心理内涵,主要应理解为是“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应发掘莎菲的伤感、颓唐、自恋的情绪中所蕴涵的知识分子“时代病”特点,并认识其心理描写的成就。解读这篇小说,最好能够与丁玲后来其他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联成一体来考察。
萧红的创作近十年来受到格外的重视,学习中也应作为重点,尤其注意探讨其小说的两方面特色:一是多以纤细的感觉回忆与抒写北方中国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人民的善良、愚昧,并由此展现深刻的生命体验;二是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自由地出入于回忆、现实与梦幻,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朴实纯净,风格凄婉明丽。可侧重从艺术鉴赏的层面重点解读《呼兰河传》,细心品味其丰沛的才情与越轨的笔致。
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5)应大致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总的创作倾向。这一派的特点可概括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远避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和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小说样式。可选废名与芦焚作重点。废名的特色和贡献在文体,应把握其作品的“理趣”、“涩味”,以及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体式,思考其如何借鉴唐绝句的韵味来写小说。读芦焚(师陀)的小说要注重其独异的艺术气质的发挥,考察和体味其小说中常见的抒情与讽刺、寓意的融会和弥漫于笔下北方农村衰败图景中的那种悲凉之气。此外,对萧乾和林徽因的小说也要有所了解。
李吉力人不归属某个流派。主要了解其《死水微澜》的成就,以及把史诗与世态刻写结合起来的“大河小说”的特点。
(6)关于海派文学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可从四方面表述:一是世俗化与商业化,二是都市题材,三是性爱小说风尚,四是重视形式的猎奇与创新。代表作家中的张资平、叶灵凤等,都显现了驳杂的海派特点。对其性爱小说应主要持批判的眼光。
重点可放在对“新感觉派”的评析上。应注意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外来影响,把握其写作姿态上的现代性与先锋性,并大略了解其对后来以张爱玲为代表为沪港市民传奇的影响。此派作家主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虽各自有不同的特色,但应从他们作品中更多地看到新感觉派的共性。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或《春阳》可作为细评的文本,注意其心理分析的手法以及由男女情爱透视人性的母题。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1)中国诗歌会是左联所属的诗歌团体,其特点:一是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追求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和刚健壮阔的力之美;二是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三是摹仿现实,追求“歌谣化”,试图使诗成为“群体听觉艺术”。这一诗派的创作适应那个慷慨悲歌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缺失是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传声筒。可以联系殷夫和蒲风的诗作来理解这一诗派的得失。此外,应关注同样关心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却在艺术上与新月派血脉相通的诗人臧克家,着重体味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的特色。
(2)应大致了解新月派前后的划分及联系。后期新月派的“旗帜”仍是徐志摩。关于徐志摩,也可以主要放到前一个十年去讲,这里再稍加提及。还应了解后期新月派如何针对左翼文坛(主要是中国诗歌会)而表现出脱离现实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从陈梦家等诗人作品中看到这一派诗人那种“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的精神危机,也看到他们在诗艺上力图超越前期新月派,而重新转向探索“本质纯正”自由诗的努力。十四行诗的输入与试写,也是这一诗派值得注意的成绩。
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3)首先作为知识应该了解的有:《现代》杂志的创刊与“现代派”诗的关联、《汉园集》诗人和何其芳诗作、林庚对新的诗歌格律的探求,等等。其次,应着重评析这一诗派在诗歌艺术上对现代性追求。可参照施蛰存的分析,注意这一派对“现代生活”的“现代(感受)情绪”,以及“现代辞藻(语言)”所决定的“现代诗形”这两个方面。应当从“新诗谱系”中找到这一派与早期象征诗派的渊源关系。他们在30年代重倡“诗的散文化”,不过不是追求“非诗化”与“平民化”,而是坚持“纯诗”观念。他们显然又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中国传统的诗歌主流。这是本章的难点。废名曾评介这一诗派,说它们的内容是诗的,形式则是散文的。不妨用此作为一个对现代派诗的观测点。
(4)理解现代派诗应当与分析其代表性诗人诗作紧密结合起来。评析戴望舒和卞之琳,也是重点。戴望舒的《雨巷》无疑是应该细读细品的名作,建议熟习吟诵。对该诗意蕴的阐释应顾及多义性,要注意诗中象征、意象及节奏处理等方面的特色,找到其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
不过,后来戴望舒的诗风与诗歌主张都往现代派大变。应了解这种变的痕迹,并结合分析三四十年代的诗作(可举《寻梦者》、《我的记忆》、《印象》等为析例),考察其现代派手法与诗形等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注重意象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联想)的融合,以及其对传统诗歌某些手法情调的“现代式”回归。
(5)卞之琳也可以作为重点评析的对象。结合对其诗作的细读,了解这一派“朦胧诗”的惯常手法。所谓“理趣”与“诗的非个人化”,是理解卞诗的主要切入口。此外,对刻意传承“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诗人废名,也应有所了解,读他的诗要注意瞬间顿悟。何其芳的诗的特色可用“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和“独语”来概括,因多是为青年人而写,也易于为青年人所接受,也不妨稍加品鉴。总之,对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的评析,都应当归依到对现代派诗的历史性理解之中。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30年代前期,以林语堂的《论语》等刊物为核心,文坛上曾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因为比较超离现实与主流,以往文学史多持否定性评价。近年林语堂及其所代表的闲适小品重又得到欢迎。对这一文学史现象要有比较宽容而又客观的评析,既指出其“不合时宜(主潮)”的一面,又承认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并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首先应了解30年代前期林语堂主办《论语》、《人间世》与《宇宙风》几种刊物的情况,以及幽默闲适文风成因。对林语堂提倡幽默和闲适的格调文法的典型论点,以及在当时和后来历史条件下所遭受的批评,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引举林语堂一些小品文为例子,评析其思想艺术特点,关键是理解其“中西比较”的眼光、知识趣味性,以及“闲话风”这几点。评价林语堂,应注意做到既尊重历史,又吸纳当代的视点。
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2)30年代鲁迅对左翼作家的散文特别是杂文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形成了“鲁迅风”创作倾向。如唐弢、徐懋庸、瞿秋白,等等,都是这一路有成就的作家。对此应有知识性的了解,并尽可能将鲁迅对三四十年代杂文的影响贯穿起来考察。
(3)此外,30年代擅写散文的作家中还应了解茅盾、萧红、郁达夫、巴金、吴组缃,等等。其中萧红的《商市街》中那些极有才气的作品,和郁达夫一些游记,可做重点鉴赏的美文。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4)主要了解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独创性,应抓住“独语”这一关键词,理解其如何作为一种调式和感觉结构,来装潢与安排其唯美的境界。应了解这种形式追求对于现代散文史的意义,同时也要大致分析何其芳散文创作风格的变迁与得失。此外,对李广田、缪崇群、丽尼、陆蠡以“开明”派的丰子恺、夏丐尊,等等,也要了解其代表作以及不同的风格。
(5)要求能大致掌握我国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瞿秋白、夏衍、邹韬奋、萧乾、范长江等的报告文学代表作。此外,对30年代国际题材的游记,也应有知识性的了解。
一、从《雷雨》到《原野》
(1)重点是分析《雷雨》。应注意对该剧作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个层的意蕴阐释。应抓住剧中“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来分析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冲突,如何揭露带封建劣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雷雨》的现实批判性。不过,也还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蕴涵的对人性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这可以透过“意象”分析,体会充斥全剧“郁热”氛围之中的所有人物的“情热”(欲望与追求),以及这些“情势”被压抑而引发的无用的“挣扎”。应注意理解剧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这种意蕴是深层的,复杂的,不容易说清,需结合阅读和鉴赏作整体的体验,进而作“还原性”阐释。
(2)不管从哪个层面去探讨《雷雨》的主题意蕴,都要注意抓住剧中人物的“贯串动作”和矛盾冲突,剖析其性格。对蘩漪的剖析是本章的重点。对其不应只是停留于阶级和社会的评析,还应考察其“雷雨式性格”的复杂心理内涵及其所以能产生震撼力和同情的原因。
(3)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应集中剖析主人公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
(4)分析《原野》时也要注意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即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情的“一首诗”。不过应注意这部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这部剧也可以作不同层次的解读。
二、《北京人》与《家》
(5)《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应把握该剧的主题,即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同时,应重点分析曾文清与愫芳这两个人物。可以抓住曾文清如何变成“生命的空壳”,探讨剧本对传统文化荒谬性的深刻反思。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还应当注意《北京人》的“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6)注意比较分析巴金的小说《家》与曹禺改编的《家》,主要是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
(7)大致了解曹禺剧作的演出史。并理解内涵丰厚的作品在社会“接受”过程中可能被误读或排拒的复杂原因。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
(1)应对本时期的戏剧运动概况有大致的了解。三种戏剧运动都带有主潮的特色,即适应30年代革命与救亡的时代需求,其中“无产阶级戏剧”的中心在上海,1930年成立的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提倡“演剧大众化,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斗争,并将演出面向工厂农村。在红军队伍中则活跃着为红色政权服务的“红色戏剧”。“九·一八”事变以后,为配合抗战,又兴起了“国防戏剧”。此外,还应对30年代前期熊佛西主持下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有所了解。以上几种戏剧运动都有共同的大众化的趋向,即让话剧“走向广场”。
(2)应注意前一期已成名的田汉在30年代创作出现的转向。包括题材转向现实,基调由感伤转为明朗,唯美的倾向让位于比较客观的写实。这种转向有得有失。其剧作《回春之曲》的成功,在于既表现现实的抗日救亡的题材,又保持了田汉原有的抒情浪漫的艺术个性。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则是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村现实斗争的剧作。通过对两位剧作家创作得失大致的评析,可了解30年代主潮剧的一般面貌。
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
(3)30年代中期上海等地“大剧场”演出,使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得以确立,不但培养了包括曹禺、夏衍等一批剧作家,也培养了观众。对这种现象应有知识性的了解,并与早期“文明新戏”联系起来,探讨隔代呼应的现象。
(4)30年代由“大剧场”培育的作家,曹禺之外,夏衍最重要,是评述的重点。应集中分析其代表作《上海屋檐下》。这部剧作将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舞台,从平凡琐悄的感情纠纷与人事摩擦中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曹禺相比,夏衍不擅于从剧烈的传奇的冲突中展现人性悲剧,而是将焦点放到凡人小事,从朴素的取材中发掘悲剧性与喜剧性。也不同于曹禺的《雷雨》、《原野》等剧那样注重情节的精心组织,大起大落,而是追求情节结构的简约、含蓄。可以着重分析该剧如何在同一舞台空间展现五家人的悲喜剧,领略剧作者关注大时代中普通人命运时所流露的浓郁人情味,以及类似契诃夫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此外,对李健吾、袁牧之等作家不同于主潮的艺术追求及其对戏剧艺术探索的贡献也要有所关注。
第十七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学潮流的总体概括。既要注意战争和政治制约下的三个区域,即国统区、沦陷区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不同状况,又要注意不同区域文学的“共性”,尽可能依照不同阶级的先后来概览文坛的主潮与创作风貌,特别是那些唯战时所特有的文坛现象。抗战初期国统区文学的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斗性;进入战争相持阶段后,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2)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应大致了解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情况,并注意其在题材、主题与人物描写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的特点。还应格外关注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特色的形成,包括如何转向真诚地描写农民,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文体,等等方面。可以从解放区作家与农民“对话”与“寻根”的角度,去理解解放区文学如何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又如何成为政治推动下单向突进式发展的运动;既要肯定解放区文学的特色,以及其对新文学某些缺失的纠偏与补充,又要看到后来引发的一些负面影响。此外,对沦陷区文学也应有常识性的了解。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此为本章重点。应对《讲话》的文学史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即肯定其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这又必须顾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要求,才能理解《讲话》的意义与影响。把握《讲话》的内容,应抓住“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这个核心命题,具体落实在“工农兵方向”上。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从历史纵向发展的环节上去理解这个中心命题或口号。然后,可着重从三方面去理解“如何为群众”的措施与要求:一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其二,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应首先肯定这仍是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简单化、概念化。其三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总之,学习与理解《讲话》,一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二要看到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继续起重大的作用;三是注意其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
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4)40年代文学论争多,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应对几次比较重要的论争如何发生、议论的焦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等等,有知识性的了解。这几次论争,一是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二是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三是1945年国统区围绕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的评论而引发的有关文学与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四是《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有关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这次论争延续时间长,“理论含量”高,涉及一些基本的文艺理论命题,并在事实上突出了胡风理论,应作为重点考察。在了解上述诸次论争所涉及的重大命题时,都应当有史的眼光,结合对新文学历史经验的总结去加以思考。
(5)胡风是三四十代乃至当代最有影响又最有争议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近年来学术界对胡风的研究空前地重视,并有新的成果。学习中应对胡风理论的形成、其基本框架与核心观点,其引起争论的焦点与原因,以及应给胡风理论的历史定位,等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可以把胡风的理论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应把握其核心命题“主观战斗精神”的内涵。了解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还可以深入一步了解构筑胡风理论的三大支柱,或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二是“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三是“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应当将胡风理论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与论争的语境中全面评价,了解其理论的独创性和不成熟的地方,还可以思考胡风理论在四十年代的“命运”这一深层次的问题。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的创作的确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应注意其新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其次,是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注意赵树理创作的历史特点,其长处与局限性。应看到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3)通过作品人物现象的分析,考察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理解“赵树理方向”的文学史价值。先要大致阅读了解赵树理的几部代表性作品。然后可以和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相比较,去发现赵树理的“新素质”。主要从三方面评析: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二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三是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四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以上几点,都应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理解,是本章的重点。
(4)关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还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结合前述的“新素质”和“总主题”,去阐释赵树理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两类人物:一是“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二是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
(5)还应注意了解赵树理小说中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那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
二、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6)应承认赵树理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现代评书体小说形式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应从两方面了解赵树理的小说形式如何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形式: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二是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三是口语化,在艺术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1)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只要求做知识性的了解。如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新变的表现,一直到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都可以联系时势的影响做概略的考察。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和沙汀的《淘金记》与《在其香居茶馆里》等暴露讽刺作品,应有比较细致的分析。也可以与他们上一时期的创作联成一气来评说。
(2)但这一节重点落在钱钟书的《围城》上。应着重了解这部讽喻小说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讽刺类作品有何不同。评析《围城》应注意到一些确具特色的方面:主题意蕴的多义性,对西式知识分子的嘲讽,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以及小说中机智的反讽、讽刺、比喻,等等。该小说近年来声誉日盛,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同的批评意见。所附“评论节录”的观点也许会引发更深入的探讨。
(3)所谓“体验与记忆”是从题材和写作姿态上的概括,其实作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七月派”的路翎是本节评讲的重点。可以参照第二十一章有关“七月派”与胡风理论的细致评述,这样会加深对路翎创作倾向与风格的理解。《财主底儿女们》从现代历史大变动的背景中写一个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试图以青年知识分子不同的思想历程为辐射中心,展现现代史的动态。其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思想历程”的复杂性和作者强烈的生命体验。这部小说篇幅很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06年古代文学 ??一、解释题(5*8=40) 1、“四始”说 2、《清真词》 3、气盛言宜 4、《苕溪渔隐丛话》 5、骈文 6、科介 7、“温韦” 8、清初“江左三大家” ??二、简答题(10*5=50) ??1、简述东汉抒情小赋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2、简述韩孟诗派的基本创作特征。 ??3、谈谈“小说”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的演变。 ??4、举例说明白石词的风格意趣。 ??5、谈谈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20*2=40 第2、3题任选) ??1、试论先秦“言不尽意”说的文学思想意义。 ??2、自胡适《红楼梦考证》始,谈谈你对八十余年来“红学”研究的看法。 ??3、谈谈元代前期神仙道化剧与全真教的关系。 苏州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互见法 性灵说 沈宋 鸣凤记 正始体 《论小说与群治关系》  ??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二、简答题??1、为何将《庄》《骚》并称???2、西昆集有什么特征???3、《聊斋志异》在情节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4、关于《清忠谱》的??三、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建安风骨??唐宋词的文体特征??鲁迅对于《儒林外史》的评价??四、评论??陶潜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杜甫的史诗??王维与韦应物在作诗的风格方面有何异同??朱陈的文学理论的不同方面??中国文论: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小题5分,共30分)诗言志(《尚书 尧典》)绘事后素(《论语 八一(这个字字库里面没有,就是这个读音)》)《曲律》王骥德神韵说文学语言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叙事视角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围绕艺术想象提出了那些重要观点。? ?2、简述李清照《伦词》关于“词别是一家”的见解及其针对性。? ?3、袁宏道“穷新尽变”(《雪涛阁集序》)之说对晚明文学思潮有何贡献。? ?4、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的主要写作动机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学作为文化意义的载体。? ?6、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几点。三、理论阐述:(每题25分,共50分)试论桐城派散文的理论要点及其得失。阐述文学的“文本”、“语境”、“接受”三者 之间的关系。四、评论写作:(本题40分,自述在500字左右) 2004年试卷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是基本概念解释:(8题,每题3分,共24分)变风变雅春秋笔法玄言诗小李杜四灵郁离子梅村体脂砚斋简答题(在4题中选择3提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哪些特色。简述清真词的艺术特色。试比较元杂剧和《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简述王士稹的“神韵说”和神韵诗。论述题:(在4题中选择3提回答,每题16分,共48分)论述《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提示:包括材料的选择、处理等等。)你是如何理解龚自珍“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这两句诗的含义的。略论江西诗派的创作成就及在诗歌史上的影响。你是如何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资料分析:(4题,每题12分,共48分)??(提示:注意辨认资料中的繁体字)根据下列两条资料,评论曹植诗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古今,卓爾不群。(鍾嶸《詩品》上)子建《名都》、《白馬》、《美女》諸篇,辤极贍麗,然句頗尚工,語多致飾,視東西京樂府天然古質,殊自不同。(胡應麟《詩藪 内編》)根据下列一条资料,评论摩诘诗歌的特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話;觀摩詰之畵,畵中有詩。(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结合苏轼、辛弃疾的词,对下列资料作一阐述。东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根据所给材料作进一步申述和分析:古今傳奇,用故事之最勝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説之最勝者,莫如《牡丹亭》。--------《牡丹亭》之杜麗娘,以一夢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動人情致,而又寫道院幽媾之淒豔,野店合婚之潦草,無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卻無一不合乎人情之中。(吳梅《顧曲塵談》)中国文论: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六义言有物,言有序诗缘情而绮靡穷而后工创作灵感文学共鸣简答题:(60分。每题10分)简述荀子《乐论》中的文学批评观点。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王骥德《曲律 论用事》:“曲之佳处,不再用事,亦不在不用事”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述王安石《上人书》的文学主张。艺术概括要遵循哪些规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哪些常见的问题与特色。理解题:(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名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