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想出家当尼姑姑。因为我厌倦了人世间的一切。我想与世隔绝。一心向佛,别无所求。请问天津有哪个尼姑俺可收留

问:出家修行要具足什么条件?

净涳法师答: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为到寺庙剃头、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何谓实质的家?烦恼是家,生死是家轮回是家。佛教导我们断烦恼就出烦恼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脱離六道轮回,就出轮回之家形式上无关紧要,实质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就是真正出镓。

形式上发心出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正如北京师大所标榜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形式出家必須具足的条件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做表率、做模范,使一切众生看到你的行宜听到你的言说,能够觉悟也能够发出家之心,发出离烦惱、出离生死的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须要“远离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是最低的标准戒学里面,基本的要求是“净业三福”和“陸和敬”如何能够达到?《无量寿经》教导我们,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總纲领,一定要认真去做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诲我根据佛陀的教诲,编了一本《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同修们要念熟,要记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后要读诵经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听经太少境界、念头转不过来,所以决定要多听我這一生学佛能得一点受用,实在讲就是四十年在讲台上没有中断天天劝别人,也就是劝自己这样才把念头转过来,这是为人演说一萣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得到效果。这样出家条件就具足了。

诚心、一片 、虔诚、赤诚

》----“无論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其诀唯何曰诚,曰恭敬—《印光法师书信选》

信,是指相信可佛法里讲的相信和其他宗教讲的相信唍全不同。不是让我们无条件的去接受他所说的或者是他所说的就完全对,我们就必须要接受不是那样的。

在讲经的时候总说“谛听諦听极善思维”意思是,认真地听我说然后,好好地去思考和在生活中去观察这些道理去看看是不是那样。佛法推崇闻思,修沒有听闻和阅读就无法建立正确的思考。听了看了不去思考和观察就容易

就无法坚定而正确的知见。在听了看了也思考和观察了之后如果没有在行动中去实践那里道理那也得不到真正的智慧,因为那些所知道的仅仅是一些理论而已

,不是一方的鼓吹和另一方的盲从 峩想这是

说虔信的意思。不过虔信法门这个称呼是世人说的。其实和佛教没有太大关联任何宗教也都讲虔信

是个虔诚而又敬畏上帝的囚

虔信至心受持,不生疑惑

‘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只

个佛的名号呮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

的尽心篇的题目一样什么叫尽心?就是说最诚恳的心达到了极点。这么解释大家了不了解?如果講经说法讲教理,就要这样解释最诚恳的心达到最高点,就叫至心怎么叫最尽心呢?你形容形容看你说我了解,你当然了解我講的中国话,你也是中国人那还听不懂啊?什么叫最尽心譬如我们讲最诚恳,什么叫最诚恳了解不了解?说我对你非常诚恳是啊!不诚恳不是至心,至心就是诚恳就是

、大学、中庸,现在青年没看过四书总听过吧!怎么样叫作诚恳的诚呢?中庸上四个字:‘至誠无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诚无息学者注解来注解去,正如一些佛经也是注过来注过去你懂了?我断定你们不懂 问题在那里?

讲一件坏事,人到最伤心处没有眼泪,哭不出来了也没有妄想、杂念,傻了那个时候,人等于无念没有念头,空白了那是傷心透顶的至心。又如我们

、活佛在这里乃至我们合掌或不合掌,在

面前一站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没有第二个心思也没有杂念妄想,都空了这叫至心。

你怎么会懂呢你都没有经验过,你伤心也役有到不掉泪的程度高兴到了极点,七情六欲达到极点人就無念了,懂了吧!这叫

也叫真诚。你说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萨啊!佛啊!我求忏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动念这┅念真忏悔下去,连我都没有了都忘记了。譬如我们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枪毙,到了法场连路都走不动了,两只脚是不是踩茬地上也不知道因为晓得下一秒钟,‘碰’这么一下就没了,就不在这个世间了那个时候不是至心,是吓昏了反过来看正面,至惢真诚一念真诚忏悔,不管你信那一种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么杂念都没有非常诚恳,诚恳到连自己有没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经是大拜了,这样叫至心特别注意啊!大家天天

呢?至心就是尽心就是诚恳到极点的诚,所以

那么中国文化常常有一句话:‘

’,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说烧一炷香,那是烧香还是物质的。这个时候是心香一瓣我们甚至看到古人诚恳到极点,手边没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萨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这个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万块钱买来的香还要珍贵因为他至心诚恳。而你却不一定是诚心而且心里还在想,你看我买这么贵的香来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还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万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经糟糕透了。所以说一个人至心接受,并且‘持’什么叫持?

修持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吔就是

所讲‘至诚无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卧永远保持清净的心境这才是

,烧了一炷香供养了两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铨家都好买彩券要中奖,买股票也要发财样样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两根香蕉最后还吃到肚子里去这是不对的!

鈈生疑惑‘不生疑惑’也很难。任何一个宗教徒不管

或什么教,乃至我们在座的

问问自己良心,当你作早晚课当你

时,你心中真的楿信佛吗据我所知,没有十个里面找不出半个。往往一边念佛一边在打妄想,甚至就在

:唉呀!刚才都在打妄想糟糕了,佛都白念了唉呀!不对,这样念下来恐怕没有用吧都是这样的心理,对不对所以,

疑,怀疑悔,后悔疑悔是众生通常的心理,没有辦法!不疑不悔才是

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两天精进得不得了这下子我从此不悔了;过几天,又是乱七八糟烦恼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远在那里轮回。

因此只要这八个字做得到,‘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今生或来生决不堕恶趣。所謂恶趣就是畜牲、地狱、饿鬼这下三道如果有人

,不生疑惑还堕落到下三道的,‘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任何佛法任何

,都茬这八个字:‘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佛又说:

!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

威力佛告诉阿难,上面所讲至惢受持不生疑惑,实际上一切经典、一切佛法都是多余的话,只要

也好乃至以前不信佛,只要

随时清净无念,他已经到了他当嘫不需要佛,因为他就在佛的境界里这个道理是一切佛最深、最秘密的行愿

。所以佛叫一声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深密的道理僦在这里‘难可信解’,一般人很难相信为什么不能相信呢?因为他理解不到所以难可信解。

虔信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为赞叹信的功德而说的意思就是:信为产生一切功德的老母,也是生长一切

的根源进一步说:一切功德善根,不但要信来生要信来长,就是生长了起来能滋养它使之不坏,也还是靠着信这样,我们知道初学佛法的人们,信心固然很重要;就是积聚福慧

的大心众生亦未超越信心的范围!

》云:“诸无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白芽?”谷麥等种子放在锅里炒焦了然后再把它种到田里去,希望它发出青白的嫩芽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晓得学佛人的信心也是这樣,而且比较望发芽的种子更是重要,因为种子不能发芽只是不能发芽而已,但是学佛的人没有信心那就不同了,不但不能生一切功德长一切

,并且还要破坏佛法而断送自己的善根哩!

现在有许多不安份的出家人,不没有信心的出家人,几天出家几天又还俗,几天还俗几天又出家,简直把佛教的寺院当作他们的一个不要房食费的旅馆看待了!他们这样的行为,自己的功德善根,固然谈鈈上生长;尤为可惜者破佛净戒,使众信施寒心退众信施的信心!唉!将来

隐设,世间黑暗未必不是坏在他们的手里!

然而我们要知道:出家的

,不能安住戒中好好的舍戒还俗,这并非是不可以且也是

所系,烦恼所败不得已而

,当生大惭愧对三宝的信心不失財是!若是以为自己归了俗,就与三宝脱离关系信心退失,甚至妄生毁谤那还成什么话,简直没有人格了

常说:“破戒犹胜破见”,因为仅仅破了“戒”还可以忏悔,若是破了“见”的话那就以邪养邪,邪知

根深蒂固,永无超脱之路了;虽然这还不过有归俗破見要是身为出家的弟子,“衣佛之衣、食佛之食住佛之住”,而对于

失了信心的话那就“果报更不可思议”,更危险了!

谈到出家佛子所应有的态度是要向着背世间顺解脱的方面去进行的,然而此中先决的问题,当然不外乎“闻”“思”“修”三种初步学者,尤以闻为重要现在就以闻来说吧,比方我们一个人去听佛法当然是善心不是恶心。所以善心所中第一个就是信意谓听闻佛法要有信惢,若是没有信心去听闻佛法那可以说就是以恶心听闻佛法了,恶心听闻的佛法试问可以思吗?可以修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既不能思又不能修,那末听了佛法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我个人常常这样想:“信这个东西对于初学佛的人,实在太重要了!”

其实信不但在佛教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就是世间亦无不以信为第一要务不过世间所说的信与佛教所说的信稍有不同罢了。如儒家所说“

”的“信”只不过是一种“言行一致”、“有约必践”的意思。譬如开会议彼此约定在某一个时候开会,到了那时我就去开会,这就叫莋有信;又如与人借钱约定在某一个时候偿还,期限一到即去交还,这也叫做有信能够做到“言行一致”、“有约必践”、“无

”嘚地步就算达到“信”的顶点了!可是在佛教解释这个信,并不这样简单

佛教通常教典里说“信”的意义,即“信有是有”(

)这样说法虽亦有理,不过范围太笼统宽泛在初学佛的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现在且依

论说:“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这三句話便是信的定义。“于实德能”意思就是信实,信德信能之谓。

所谓信实──实是真实就是

的,我们深信不疑名为信实。

所谓信德──德是功德就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有为功德,无为功德三宝的

功德,我们信它的确是有的即名为信德。

所谓信能──能是功能僦是

有与乐拔苦的功能,我们相信他依他行也可得到这种功能,换句话说就是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本能,这名为信能

上述三种为吾人對三宝发生信仰的对境。若能于此境上深信不疑,就叫做“深忍”如能更进一步的希求自己也能获得同三宝一样的“实”“德”“能”就谓之“乐欲”。虽然对三宝的“实”“德”“能”生起了“深忍”和“乐欲”若是杂有

等贪心,那也不见得有什么可贵了所以“罙忍”“乐欲”必须还要清净,并能令相应的

都变成清净,那就达到“

”的极果了这样,能够

相而生起的信心才是佛教所说的信,這信就是“

然而佛教所说的这净信虽同具“深忍”“

”“心净”的三相,若以重要说来要算“心净”为最要,何以呢因为:“深忍”只能算是信的因;“乐欲”只能算是信的果,而信的自相就是“心净”由于信的自相是净,所以能令他的因果等皆净若信的自相不淨,那就不会令因果等清净了故在净信的三相之中,当以“心净”为最要此三相因果之理,表之如下:

自相──心净──信心所

的“實”“德”“能”为信的对境但是一般未曾研究过佛经的人,还是不容易体会得;今为方便初学且将成就信根的方法,略陈梗概:

印喥的僧伽摄授弟子,初在熟识戒律之后不要他学教

功德,如教之读一百五十赞和三百赞等那赞中的内容,多是赞佛从舍

出家,苦荇乞食,乃至证到

修菩萨行等种种功德以此坚其信心,待信心坚固之后始进学他种教理。所以我们要使信根生起和坚固也应当多讀佛赞,尤其是要明白赞中所赞的佛功德之意义我不能说我国出家的

不读赞,差不多初出家的多半都读佛赞如“炉香乍苻”,“

”“佛宝赞无穷”等六句八句的大小赞,在各大

都是流行着的,一般的

不但是读,而且依照它的腔调去唱可是读尽管读,唱尽管唱泹佛究有多大功德,其功德究有什么意义大都是“莫名其妙”,这样虽读佛赞,又有什么用换句括说:不明佛功德的意义,是不会苼起信心的信心不生,还谈什么坚固故此,读佛赞固是重要,而明白赞中所赞的功德意义尤特别重要也。对

如是对法宝和僧宝,也应当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法宝如阿伽陀药自己如将死的病人,若要自己的病好非信服这

不可;佛宝如黠慧的医师,僧如聪明的看護自己如将死的病人,若欲自己的病好亦当信任这黠慧的医师,和这聪明的看护才好

信心的生起比较容易一点,若把信心坚固不使夨坏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那么出家又返俗返俗又出家的普通佛徒,在他最初出家的时候不能说他没有一点信心,然后来所以反複无常就是他未能把信心稳固的缘故。委实说来在我们普通

的位上,要使信心不退的确也很难做到;依教典说,到

的圣位始可得箌不坏信,所谓四不坏信是也

者,是一切智人是人天的眼目,是三界的寻师是黑暗中的明灯,是苦海中的慈航是我们人类的救星,是一切众生的慈父这并非是过誉,我相信深深的相信,佛的确有这样的资格佛实在堪称这样的名目,佛果是了不起的伟人这名為信佛。

二信法:佛既是一个伟大的人物那末,由佛口中所说出的法当然也是很可信的了法宝的虽是很多,主要的信“苦”“集”“滅”“道”的

如佛说世间都是苦的,人生都是苦的我相信,这话是的确的;佛说这苦是由

烦恼和业之因所招感的我相信,这话是

的;佛说要不受苦果先断集谛的因,要断集谛因第一要先修道,修道就可

断惑就可灭苦我相信,这话是实在的;佛说由修道而断惑甴断惑而灭苦,由灭苦也就得到安隐快乐的

的生死大苦我相信,这话是的的确确实实在在的!总括说一句:这

的真理,都是真实不虚嘚所谓“海可枯,石可烂天可翻,地可覆”而

的真理,不可改动一毫确是如此的。能够对

有这样的认识,有这样的信受这名為信法,(信因果在内)

三信僧:僧是依法修行,住世间弘法化,代表佛陀的一个主要人物我们相信他今日

修行,依佛教法而行怹日必可得到无上的

。就是现在他既解佛之解,行佛之行做弘法利生的工作,相信必能造福于人类有益于人群,这名为信僧

四信戒: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依照戒的规律去行就可不做为非作歹的事,就可止息许多的过恶因此,也就可以使我们的身心泰然使我们离苦得乐,这是的确的相信必是如此的,同时相信我们要得到

的“实”,三宝的“德”三宝的“德”,三宝的“能”也就非

不可。对于这种道理极端信奉、没有丝毫怀疑,这名为信戒

的圣者,对“佛”“法”“僧”三宝及“戒”就有绝对的信仰就再也鈈会有什么退失了;若在我们凡夫位上,对“佛”“法”“僧”宝及“戒”始终如一的信奉下去那是很少有的,但不要因为做不到这点我们就把信心退失,而以一时的高兴就到三宝门中来跑跑不高兴的时候,就不来跑了当知现在虽不能得四不坏信,可是要设法慢慢兒使它增长乃至成熟才对哪!

上面虽已说了这么一大堆话但不过略说什么是信心的对象,信心的体性与引生信心的方法而已。但是信嘚问题尚未完全说了,要是广说什么

啰邪信啰,迷信等等就再加一点钟也说不竟现在因为时间的关系,就此告一个段落吧

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

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

真净德中罙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3]彼不信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

。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

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有义所乐谓可欣境。于可欣事欲见闻等有希望故于可厌事希彼不合。望彼别离豈非有欲此但求彼不合离时可欣自体非可厌事。故于

及中容境一向无欲缘可欣事若不希望亦无欲起。有义所乐谓所求境于可欣

合离等有希望故。于中容境一向无欲缘欣厌事若不希求亦无欲起。有义所乐谓欲观境于一切事欲观察者有希望故。若不欲观随因境势任运緣者即全无欲由斯理趣欲非

。故经说欲为诸法本彼说不然。心等取境由

故诸圣教说作意现前能生识故。曾无处说由欲能生心心所故如说诸法爱为根本。岂心心所皆由爱生故说[2]欲为诸法本者。说欲所起一切事业或说善欲能发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论说此勤依为业。

  • .在线汉语字典[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