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技术适合长久的学习

粗浅的说,关系中的承诺感的高低,就是你承诺自己愿意为这段关系投入和付出的程度。

心理学家将关系中的承诺感定义为人们“渴望持续一段关系”的意图。对关系做出了承诺的人会渴望拥有一段从当下到未来的关系。同时,做出承诺也代表了一种选择,人们主动地选择留在这段关系里,也就选择了“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Weigel et al., 2006)。

因此可以说,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伴侣双方是会 a.对关系有长期的投入计划的,也是 b.对彼此忠诚的。承诺感越高,长期投入计划时间越长、投入程度越高,忠诚度也会越高。

那,具体来说,一段有承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心理学家Millder和Perlman(2010)列举了“有承诺的关系”的几点描述。你可以对照描述,看看自己是否处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里。

1. 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人们更多把自己和伴侣看成一个整体

研究发现,当人们做出承诺、希望长久地维持关系后,会产生“认知上的依赖”(cognitiveinterdependence):他们的自我定义发生了变化,不再将自己视为单独个体,而将自己和伴侣看作一个更大的整体。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伴侣的生活之间存在很大重叠(比如有共同的房子和规划);也会更多地使用“我们”等包含伴侣的复数称谓,来取代“我”、“他/她”等单数称谓。

2. 承诺感会让人产生对伴侣的“积极错觉”

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个体容易产生对伴侣的积极错觉,会理想化伴侣,并倾向于尽量用乐观、积极地方式,看待他们的亲密关系。对伴侣的积极错觉,表现为人们会认为伴侣的缺陷变得容易接受,人们会很清楚很清楚伴侣所犯的错误,但是会忘记那些过错,或者会对伴侣的过错进行重新解释,比如认为对方只是一时冲动等等。通过对伴侣的积极错觉,人们在伴侣犯错时依然可以维持对伴侣积极的总体评价。

3. 承诺感会让我们愿意为关系更多地付出和牺牲

付出承诺的伴侣会更愿意为关系进行牺牲,他们愿意为维持关系而让步。比如,有承诺感的伴侣在面对爱人不严重的苛刻对待时,他们会产生顺应(accommodation)现象,会主动控制冲动,避免用类似的负面方式对爱人做出反应,而是做出建设性的回应。顺应不代表盲目的自我折磨,它是帮助人们在面对伴侣偶尔的坏脾气时,能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4. 承诺感让人不徘徊观望、寻求其他的爱人

如果伴侣发现有吸引力的人存在,那么伴侣可能会被对方吸引,弃我们而去。但是,愿意做出承诺的伴侣会表现出对替代选择的无视,他们会意识不到自己从替代关系中可能得到的好处,也不关心是否存在更好的关系外的选择。相反,承诺感不高的伴侣,会带着更强的好奇、热情地关注他们可能得到的其他选择,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给参与者展示一些有吸引力的异性照片,承诺感更低的参与者,他们在这些照片面前徘徊的时间会更长。

此外,承诺会让伴侣贬低诱人的替代选择,去蔑视那些“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现在的亲密关系里吸引走的人”。这一效应导致的结果是,承诺感高的伴侣可以积极地欣赏那些对他们关系没有威胁的人。但是,当他们碰到有可能会损害自己关系的人时,即使对方可能条件很好,但是伴侣却会找借口去低估那些人,证明那些人不如他们现在的伴侣有吸引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关系才能长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