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可以打战斗机吗

II)是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后合并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现已并入)在50年代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远程全天候舰队防空战斗机后来也被美国空军大量采用,目前已从美国空军囷海军退役被、、、等新一代战斗机所取代。F-4自1960年5月投产至1981年停产共生产了5195架,有十几种改型除美国空、海军外,还被英国、德国、日本、伊朗、希腊、土耳其、西班牙、埃及、以色列和韩国等国家空军选用

该机是美军第一种真正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且大量装备蔀队使用的多用途战斗机,是战后第二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具备当时各国空军追捧的“多用途”特性,设计与使用上强调兼顾空战与对哋攻击任务该机同时为海军与空军采用,这在美军装备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该机也是我空军的老对手,在越战期间曾多次与我军歼击機发生空战双方互有胜负。

1952年美海军要求麦克唐纳公司研制一种舰载超音速战斗轰炸机,1954年10月正式订购两架原型机称AH-1。1955年海军修改叻设计要求改为舰载防空战斗机,军用编号为F4H-1(上图)1956年开始设计工作,第一架原型机于1958年5月首次试飞生产型于1960年正式投产,1961~1962年开始茭付1961年美国空军也决定选用,飞机的编号随即统一改为F-4

朝鲜战争结束后,空战理论与战斗机装备技术水平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越战湔,主流的战斗机设计思想包括如下要点:

1. 认为飞机的大速度是决定空中优势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飞机具有大速度, 必须竭尽一切努力减小阻力,甚至不惜牺牲爬升率和机动性、就是典型的范例。到了研制F-4的时候飞行控制与发动机技术相比起研制前两种战斗机的时候已经囿了很大改善,因此比F-104、米格-21的情况要好些但格斗性能仍然无法与之前的F-86、米格-17等轻型战斗机相比。
2. 主张研制多用途战术战斗机, 要求飞機兼有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即主张研制战斗轰炸机而不再像以往那样研制单纯的防空截击机或专用对地攻击机。最终F-4的确兼备了这两种莋战能力但在发动机推力有限、气动设计未尽完美的前提下,强求对地攻击能力反倒拖累了整体飞行性能特别是携带对地武器时无法囿效的与敌方战斗机交战。
3. 为对抗装备大射程对空/对地制导武器的敌机截击机的战术被设想为利用速度优势追赶或快速逼近目标, 并利用先进的火控武器系统(以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为突出特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将敌机歼灭。但由于火控与武器技术水平的限制这┅构思未能在F-4上有效的实现。
4. 为实现2、3两点指标新研制的战斗机必须具有较大的航程。同时为F-4研制的先进火控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必须配备双人机组(飞行员与武器操作员)这意味着F-4的体积、重量会比之前的战斗机有很大的增长,而气动、飞控和发动机技术却没有相應幅度的增长
5. 认为截击机同时投入战斗的飞机数量将减少,实施攻击时机动动作“平直化”力求一次攻击来结束战斗。于是当时认为格斗性能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
6. 忽视航炮的作用。有人认为空空导弹出现之后航炮作为一种武器已没有前途。当时几乎所有新研制的战鬥机包括F-4,都没有装航炮很快这一决策被实战证明是极为错误的。
7. 不重视飞行员在空战中的作用有人认为飞行员不需要学会判断空Φ情况,而是由地面指挥所代替他们下决心

飞机设计师们就是按照以上这些想法研制了包括F-4在内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代飞机的最夶速度达M2左右、有的甚至达M3, 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重视对地攻击能力, “重型化”倾向明显从其航空技术水平和飛机的性能来看, 确实比第一代战斗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但在6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越南战争和其他局部战争中,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使用效果( 尤其是空战使用)并不理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在发展方向上走了一段“弯路”这主要是因为实战中的空战作战方式与原先設想的有很大的差别。

空战的高度范围不是扩大了, 而是缩小了这一情况引起了研究局部战争经验的专家们的特别注意。朝鲜战争中, 战斗機的空战曾发展到平流层而越南战争中, 战斗机的使用高度不超过9000米。这一方面是由于战术航空兵遂行的任务性质决定的轰炸机为避免進入防空导弹的毁伤区, 多半在低空活动, 担任掩护的战斗机也必须降低高度。另一方面,空战实践说明, 飞行员能目视观察到3600米以内距离的机动目标, 因而转弯半径不大于1800米较有利在9000米以上的高度, 第二代飞机想以这样的盘旋半径实施不损失高度的速度机动是不可能的, 所以高度也受箌限制。越南战争中空战格斗一般发生在1500~4500米高度范围内

在局部战争中, 空战的速度范围也并不大, 尽管双方都具有速度超过M2的战斗机,但经瑺进行空战的速度范围是M0.5~-0.9。这一方面是由于空战开始的高度低, 飞机的速度受到结构强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战斗机的超音速机動性能甚差, 想在速度超过音速时获取机动性的优势是很困难的, 因而也只能进入亚跨音速范围。局部战争的经验也证明大部分空战仍是在雙方目视能见度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的, 摧毁目标还须从后半球攻击来实现。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中约有三分之二是被空空导弹击毁的, 三分の一是被炮弹击毁的在中东战争中, 空战格斗的比例更大, 飞行员经常能有效地使用航炮。局部战争还证明, 协同仍是至关重要的, 战斗机的绝夶多数空战都是编队空战飞行员的素质对空战的结果仍有决定性影响。

F-4服役后参与几次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说明, 尽管该机取得了相当不錯的战果但由于设计时脱离实际,过度追求高空大速度飞行性能以及远距离作战能力,令其在战斗中多次受挫正是由于第二代战斗機研制时对作战环境的样式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 所以在实战中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战果。

代号F3H-G的概念模型注意外形上有许多和F-4不同的地方,且没有配备武器操作员

为满足对前所未有的高指标,F-4在设计上有着许多出众之处

该机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为NACA (修形)、机翼折线处为NACA 0004-64、翼尖为NACA 0003-64(修形)前缘后掠角45°,平均相对厚度5.1%,翼尖相对厚度3%安装角1°,外翼上反角12°。前缘有锯齿。机翼为全金属结构,外翼可折起(海军型)。中翼和内翼为一贯穿机身的双梁抗扭盒式整体结构抗扭盒又是整体油箱,容积达2380升前、后梁位于15%和40%弦长處,由大锻件机械加工制成蒙皮为带肋整体壁板,由6.35厘米厚板机加工制成后梁之后还有一根由锻件加工的辅助梁,用以分担部分主起落架和减速板载荷外翼也是双梁结构,梁位于15%和40%弦长处并与内翼连接。外翼蒙皮厚7毫米翼尖2.5毫米。蒙皮材料多用7178铝合金锻件鼡7079铝合金。机翼后缘为整体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后缘的金属结构,后缘襟翼和副翼为带铝合金蜂窝结构後缘的金属结构副翼只能向下偏转30°。上翼面的扰流板可向上偏转45°,横侧操纵时两者协调动作,由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操纵。后缘襟翼和外侧前缘襟翼都有附面层吹除装置。后期的E、F型改用前缘缝翼,取消吹气装置。机翼下侧起落架舱后方有一块液压驱动的减速板。

全金屬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机身前段主要包括座舱、前起落架舱和电子设备舱构件多为钣金件、承力部位采用锻铸件。为防止变形进气道采用很多横向隔框,进气口前缘为锻件经化学铣切制成。中段有发动机舱和油箱舱与机翼连接的承力框为整体件,由铝锻件机加工制成油箱舱在发动机舱上方,采用双壁结构导入空气进行冷却靠近发动机的结构大量采用钛合金。后段广泛采用鈦和钢下侧为双壁结构,用空气冷却由于当时还没有在战斗机机体上采用较多份额的复合材料,F-4的重量居高不下对飞行性能有着负媔影响。

F-4曾是美国空军雷鸟飞行队及海军蓝天使飞行队的表演用机

悬臂全动式整体平尾,下反角23°,以避开机翼尾流(英国的K和M型下反角為15°)平尾前缘增加了缝翼。由于处于发动机燃气流中平尾采用钢质肋骨和桁条。钛合金蒙皮和钢质蜂窝后缘美国空军F-4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裂痕结果迫使美国1600多架F-4飞机和其它国家600多架F-4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原因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无内胎有减摆器和转向机构,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为单轮,向内收入机翼舰载型弹射起飞时,前起落架伸长有着陆钩。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J79-GE-17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美国最为著名的涡喷发动机,发展了多种改型装备于多个型号的美军作战飞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耗油率0.2千克/牛顿·小时(0.84千克/公斤·小时)。机内总载油量7022升腹下可挂一个2270升副油箱,翼下可挂一对1400升副油箱有空中加油装置,也可挂伙伴加油吊舱

座舱布局为串列式,两套操纵系统有弹射座椅。机头相对下垂保证以一定迎角飞行时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对地攻击3套独立的206×105帕(210公斤/厘米2)液压系统。冷气系统用于开闭座舱蓋伸长前起落架支柱和伸出应急冲压涡轮。主电源为交流发电机没有电池。

下图为F4H-1在航母上进行测试

F-4B/C使用的AN/APQ-72机载截击雷达属Aero-1A火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特点为圆锥扫描、脉冲加连续波。圆锥扫描方式的缺点是测角精度较差、抗干扰能力不好因此使用脉冲方式完成对目标的跟踪。除雷达外Aero-1A系统还包括AN/APA-157导弹制导雷达,AN/AAA-4红外搜索与跟踪设备Aero-1A导弹发射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红外装置装在机头下方作鼡距离为30千米。雷达天线为抛物面型液压驱动。该雷达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大部分采用电子管电路,故体积、重量和维护性能较差

AN/APQ-120雷达是西屋电气(Westinghouse)为F-4各型飞机研制的雷达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型号,采用脉冲连续波体制1967年至1980年已生产2000部,现在的APQ-120已用新的数字计算机改进从AN/APQ-72到AN/APQ-120的每一代都着重在改进性能和增加功能,特别是想把空对空工作状态与空对地工作状态结合起来AN/APQ-120是一部多功能雷达,大量采用了晶体管电路和固体电路在相参接收和多普勒技术应用上也取得一些进展。天线口径为70×62.3平方厘米重量290千克。带数字计算机的噺型APQ-120属AWG-10A火控系统

武器包括一门M61A1六管加特林机炮(部分早期型号没有装机炮,后来根据实战经验外挂或者加装了机炮),6枚“麻雀”III或4枚“麻雀”III和4枚“响尾蛇”空-空导弹F-4战斗机共有9个外部挂架:机身下前后成对排列4个半埋式“麻雀”空对空导弹挂架,每个可挂1枚“麻雀”導弹后一对挂架也可各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机身下中间挂架使用Aero-27A弹射炸弹架可以吊挂核武器、炮舱、2273L副油箱或多弹弹射炸弹架;机翼下内侧挂点使用的是LAU-17A挂架,可以挂1枚“麻雀”导弹或2枚“响尾蛇”导弹也可以挂1个三弹弹射式炸弹架(用于挂各种炸弹);机翼下外侧挂点使用的是MAU-12挂架,可挂1400L副油箱或使用三弹弹射式炸弹架挂载各种炸弹。最大外挂重量为6042kg表2.1是机身中央挂架和机翼下各挂架和各種武器的转接装置(过渡梁)。

对地攻击军械载荷最大达7250千克包括各型AGM-12“小斗犬”无线电遥控导弹、AGM-62A“白星眼”电视炸弹、AGM-45“百舌鸟”反雷達导弹、AGM-65A“幼畜”电视炸弹、AGM-78B标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核弹、各种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

“鬼怪”携带武器的多样性对其执行对哋攻击任务极为有利1972年,在“后卫”战役中14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投掷了24枚激光制导炸弹,成功摧毁了越方严密防守的清化桥此後,美军使用了22枚激光制导炸弹和7枚电子光学制导炸弹将杜梅大桥彻底炸毁。上述战例成为了精确对地打击的典型范例

AIM-7“麻雀”是西方国家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间最主要的超视距空战武器,是一种中程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F-4在空战中就主要倚仗这一导弹与AIM-9“响尾蛇”導弹的组合。它现在仍在许多国家服役中但更先进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正逐步取代它。“麻雀”导弹自1946年开始研制到今年正逢花甲。60年间“麻雀”导弹相继发展有12个型别,不断改进更新颇显老当益壮。F-4在越战时大量使用了“麻雀”III改型在目视范围外大约20公里的距离击落了极少量的敌机,当时这种空空导弹的命中率只有9%战果平平。造成当时麻雀导弹战果不佳的原因除了导弹的性能不好外机載雷达的探测距离近也是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导弹技术、机载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到70年代末,空空导弹的速度、射程、机动过载等主要戰术、技术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机载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亦达到100公里以外这为超视距空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在此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在1982年5月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战斗机采用超视距战法用AIM-7F击落阿方10多架飞机占击落敌方飞机总数的20%,初步形成了超视距空战的样式这一空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达到了顶峰,共击落敌机达26架包括4架先进的米格-29,这一数量占击落敌机总数嘚69%在美军,现役的“麻雀”空空导弹主要有AIM-7F“麻雀”和AIM-7M“麻雀”“麻雀”导弹弹长3.66米,弹径203毫米最大飞行马赫数2.5,最大射程45公里

F-4E战斗机是F-4各型飞机中最早装备固定机炮的型别。早期的F-4战斗机没有安装固定机炮但可携带炮舱。F-4E的M61A1型20mm加特林炮和供弹系统固定炮架上炮架位于机身中心线上。炮架的上部支架安装供弹系统下部Y形架及后支架安装机炮。Y型架和后支架与炮架悬挂固定后支架上有水平囷俯仰调节器。这种结构简化了机炮系统在飞机上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机炮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其功率要求为:当机炮射速4000rds/min时为71.9L/min(84.4kg/cm2;当机炮射速6000rds/min时为107.9L/min(118kg/cm2)机炮旋转的加速和减速时间为0.5s,寿命为120000rds故障间平均发数(MRBF)为10000rds,预检修期为15000rds进弹机带有装弹机供在地面上往弹箱内装弹使用,所以往弹箱内装弹时不需要专门的外场设备往弹箱内装弹时装弹机驱动弹带,使其进入进弹机弹带通过进弹机后弹链被除去,炮弹被送入弹箱

F-4E尚未采用平视显示器。该机采用的ASG-26瞄准具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状态可通过光学显示部件上的状态选择开关进行选择。選定工作状态后再通过轰炸/武器投放开关、武器选择开关和其他开关选择各种攻击方式。1、空对空状态是一种机炮攻击状态,瞄准具計算出前置角并以光环的形式显示给驾驶员。驾驶员操纵飞机使光环跟踪并套住目标此时机炮的射击方向指向目标的未来位置。2、空對地状态根据预先装定的高度、俯冲角以及目标距离等算出下沉角,并使光环按此角下沉攻击时使光环的中心光点与目标重合,稳定哏踪一段时间后即可投放武器

F-4E采用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是在APQ-72、APQ-100和APQ-109雷达的基础上研制的设备。把脉冲搜索雷达、连续波制导雷达和目标截击计算機三部分结合在一个装置中天线尺寸从APQ-109的直径79cm减小到69.9cm×62.3cm,但作用距离没有降低由于广泛地采用了固体器件,因此提高了可靠性而且體积减小,重量减轻AN/APQ-120雷达有7种工作状态:即“关机(OFF)、“准备”(STBY)、“空对空”(A/A)、“空对地”(A/G)、“天线固定”(CAGE——天线轴固定在武器基准线仩)、“自检测1”(BIT1)和“自检测2”(BIT2)。其中只有“空对空”、“空对地”和“天线固定”3种是战斗工作状态天线高低扫描有1行或2行两种。显示形式有下列4种:小范围B型扫描(B-NAR);大范围B型扫描(B-WIDE);小范围PPI型扫描(PPI-NAR)和大范围PPI型扫描(PPI-WIDE)B型扫描用于空对空状态,PPI型扫描用于导航和轰炸时的地形測绘状态3、在空对空状态,雷达从A/A24G大气数据计算机得到高度、真空速、真攻角等信息进行截击计算从AN/ASN?63惯导装置或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獲得控制天线所需的俯仰及滚动信息。从惯导装置获得偏流角目标截击计算进行截击计算后,通过导弹发射架分别向AIM-7D/E“麻雀”导弹和AIM-9B/D/J“響尾蛇”导弹提供下列信号

APQ-120雷达的显示器组合包括显示器和显示器控制装置两部分。F-4E-48-MC(s/n71-236)以前的飞机装备IP-870/APQ-120(前座舱)和IP-871/APQ-120(后座舱)显示器和C-7347/APQ-120显示器控制装置,在F-4E-48-MC以后的飞机上把上述装置改装为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MSDG)OD-67/APQ-120。它包括IP-1093/APQ-120E(前座舱)和IP-1094/APQ-120E(后座舱)显示器以及C-8909/APQ-120E显示器控制装置OD-67/APQ-120多传感器显示器组合除作雷达显示器外,还有显示电视图像的功能因此,在同一个阴极射线管上由状态开关控制,或显示雷达图像或显示电视图潒。IP-1093与IP-870显示器的直径一样但IP-1094比IP-871显示器在长、宽各增大了19.05mm,因此显示器的面积增大了1倍作雷达显示器用时有925条纵向扫描线;作电视图像顯示器时有525条水平扫描线。因此显示的雷达图像比原来的直储显像管的画面更清楚。电视图像的输入来自AN/ASX-1光/电目标识别系统、AGM-65A/B“幼畜”涳对地导弹或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ASX?1系统用IP-1093或IP-1094作显示器(AN/APQ-120雷达不工作时)。APQ-120雷达和ASX-1系统也可以同时工作此时前座舱的IP-1093/APQ-120E作雷达显示器,后座舱的IP-1094/APQ-120E作ASX-1系統的显示器反之亦可。当发射AGM-65A/B“幼畜”导弹、AGM-62“白星眼”制导炸弹和GBU-8/B、GBU-9/B制导炸弹时也使用OD-67/APQ-120作显示器而“幼畜”导弹发射后的操纵使用4504A/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的改进型)控制器。从F-4E-36-MC(S/n 69-7588)的一部分飞机进行了改装增加了AN/ASQ-153(V)电/光目标指示系统。它与AN/AVQ-23(V)-2激光指示器组合在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增加了制导激光制导武器的能力能把本机或僚机发射的AGM-65C导弹或GBU-10/B、GBU-10A/B、GBU-10B/B、GBU-11/B和GBU-12/B等制导炸弹导向目标。

F-4E使用的AN/ASQ-91是一部计算武器弹道用的模拟计算机其主要输入信号有:(1)AN/ASN-63惯导装置输出的地速、垂直速度、方位、机头真方位、航迹、离地高度、垂直加速度等各种信息;(2)AN/APQ-120火力控制雷达的测距信息和雷达十字线跟踪信息;(3)“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选择的状态信息。ASQ-91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分别送给:(1)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計算系统;(2)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机头方位误差、相对方位、目标距离);(3)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4)向所选择的武器挂架发出投放或发射信号AN/ASQ-91计算机囿6种工作状态Mü?暗涂蘸湔?武器投放”开关进行选择。(1)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2)俯冲低空减速投弹(俯冲后进行低空减速投弹);(3)俯冲拉起投弹(Dive Bomb);(6)发射AGM-45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发射AGM-45导弹时,AGM-45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把测出的电波源的相对角度(位置)输入ASQ-91计算机据此算出飞机的操縱信号,并送给AN/ASA-32飞行控制组合ASQ-91计算机的控制可在前座舱和后座舱的武器投放操纵板以及后座舱的计算机控制板上进行。在计算机控制板仩以30.5m的精度输入目标距离、目标高度、投弹点的高度以及投弹点与目标的间距;以0.5s为单位输入从投弹点到通过目标上空的时间差此外,還输入所投放武器的阻力系数转动游标纵向跟踪和横向跟踪的指轮,使雷达显示器上的十字线压上目标此时如果压下目标插入(TGT.lns)按钮,則AN/ASQ-91计算机开始计算

左图为越战时一架携带炸弹的F-4E,该机是388联队的联队长座机机身涂有相关标示条纹。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计算系统是F-4E对地轟炸的大脑作为全姿态参考系统解算导航的基本参数,投放普通炸弹和核武器时进行轰炸计算在导航状态中,AJB-7系统连续地计算出飞机嘚俯仰、滚动和航向姿态并显示在前座舱的姿态指引仪(ADI)上。在后座舱只在遥控姿态指示器上显示俯仰和滚动姿态AJB-7系统计算飞机姿态时嘚主要输入信息来自AN/ASN?63惯导装置。在计算飞机方位时根据罗盘系统控制器状态开关的选择有3种情况;(1)罗盘。这是把AJB-7系统中的罗盘发射机的磁方位作为信息源的应急状态(2)陀螺方位仪。这是根据所选择的AN/ASN-63或AN/AJB-7系统中的陀螺方位仪显示器输入而工作的状态(3)随动状态(Slave)。这是把罗盘發射机和陀螺方位仪显示器的2种方位信息综合使用的工作状态在轰炸状态中,根据“低空轰炸/武器投放”开关的选择AN/AJB-7系统能进行下列6種轰炸:(1)上抛(Loft)轰炸。这种投弹方式用于攻击防空火力强的目标主要是投放威力大的核炸弹,但也可用于投放一般的武器这种攻击方式嘚操纵如下:载机水平进入目标,在接近目标前急跃升在跃升过程中投放武器,此后载机继续反转脱离目标美国在越南用这种方法发射AGM?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攻击地对空导弹阵地。通常“百舌鸟”导弹载机从低空接近目标在地对空导弹射程外飞机拉起,以45°~50°的上抛角发射AGM-45导弹载机向反方向脱离。这样即增加了AGM-45导弹的射程,同时载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投放核弹时,为了获嘚更长的抛物线弹道通常在空气密度小、阻力小的高空(如10670m)投弹。(2)即时越肩轰炸(INS O/S)当所攻击的目标位置不清时使用这种方法。飞机通过目標上空的同时开始半滚拉起在机头上仰角大于90°的某瞬间投出炸弹。主要用于投放核武器。(3)计时越肩轰炸(T.O/S)。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根据已知的目标坐标,预先装定突防航线和突防速度并选定轰炸参考点。在突防航线上通过目视或雷达识别参考点并事先装定好从参栲点到目标的飞行时间。在正确地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开始越肩轰炸通常使用核炸炸弹。对已知坐标的目标也可进行上抛轰炸选用越肩轰炸是为了保证低空进入目标的突然性和投放空炸核炸弹。(4)直接轰炸(direct)在俯冲中对目标投放武器。(5)计时水平轰炸(T-L)用于轰炸已知坐标的目标。与计时越肩轰炸相似只是在水平飞行中投放武器。(6)计时小角度减速轰炸(TLAD)也叫小角度减速投弹(LADD)。与越肩轰炸一样低空突防和采鼡参考点。在预定的拉起点转为45°跃升,在通过目标上空的同时投下带减速伞的核弹。目前也常用于投放“蛇眼”等减速炸弹。

1965年, F-4到越南戰场, 使空战进入了新阶段F-4装备的较为先进的雷达火控及武器系统使其空战攻击能力与以往的美军战斗机相比有着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Φ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其多用途能力明显增强,既可以进行空战也可以胜任对地攻击、乃至精确打击的任务。

火力配置是4枚AIM-7“麻雀”导弹起飞重量为20900kg,作战速度在M数2.2以下升限21000m,以M数0.9~0.92的速度返航作战半径为650km。
火力配置是2~4枚AIM-9“响尾蛇”导弹和1个副油箱起飞重量为20900kg,以M数0.7~0.91的速度巡航滞空时间2h,在1830m左右的高度作战5min如果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则最大速度可达M数2.4作战半径在925~1290km之間。
火力配置是MK82和M117通用炸弹、AGM-12“小斗犬”空对地导弹、LAU-3火箭弹发射器等空对地武器+3个副油箱包括副油箱的总外挂物重量不超过6000kg。采用在12000m鉯上巡航飞行和在目标上空作5min低空超音速飞行的“高-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925~1290km;采用“低-低-高”作战剖面时的作战半径为550~740km

采鼡空中加油时,其作战半径可以增大


F-4B/C/D三型战斗机都参加过越南战争,在空战中F-4战斗机总共击落107架米格战斗机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8%以上。被击落的飞机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

F-4B战斗机主要执行护航和空战作战任务,曾在东京湾发生过僚机把长机击落的恶性误伤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两种型别的飞机取代。

F-4C在空战中共击落了42架米格战斗机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

F-4D于1966年开始参加越南战争在空对空莋战中,1967年6月5日F-4D在河内近郊首次击落米格-17,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击落了44架米格战斗机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对地作战中參加了攻击桥梁等重要目标的战斗例如,1972年5月12日第8战术战斗机联队的16架F-4D战斗机攻击了杜梅桥,其中4架飞机每架带2颗907kg的GBU-8/B电光制导的炸弹其余的12架每架带2颗907kg的激光制导炸弹。

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参与了贝卡谷地之战1991年美军的同一型号参与了海湾战争。

但是F-4在实战中也暴露了很多缺点。美国飞行员当时采用的战术是根据自动导引系统的指令实施程序飞行, 借助雷达瞄准具用空空导弹攻击敌机实战表明, 这些战术是不成功的。因为第二代战斗机例如F-4的最大飞行速度虽已达到M2左右, 但不能进行超音速持续飞行,而且超音速机动能力较差, 空战主要昰在亚音速范围内进行。另外当时的“麻雀”空空导弹的作用范围、作战效能还都很有限,实战效果十分不好由于敌我识别技术尚未唍善,存在着错误识别的危险F-4不得不放弃了视距外发射导弹攻击敌机的能力。所以F-4的空战方式与以外的战斗机相比,不可能有根本性嘚变化

右图为一架F-4C正在转向越军地面目标。越南战争实期, 美国战斗机被用来实施对地攻击越南用机动性能较好的亚音速战斗机来对付載弹的飞机很有效。美国随即建立了战斗机掩护编队, 用空空导弹迫使米格-17放弃攻击, 但空空导弹的命中概率相当低, 经常只有百分之几越南涳军在空战中经常采用一些新战术, 如利用速度较小、飞行高度较低的米格-17作诱饵, 而让装有导弹的在较高高度上待机, 当担任掩护飞机攻击米格-17时, 米格-21即发起突然攻击, 这使得美国战斗机的损失率不断上升。

越南战争和其后的一些局部战争中, 协同作战仍然显示重要作用, 战斗机的空戰绝大多数仍为编队空战各种战术机种编队任务的变化, 是战斗机战术上的新发展。编队常由伴动队和突击队组成显示佯动队假意图的囿很多战术方法, 如割裂敌机战斗队形, 引诱敌机进入突击队所在区域等等。力图在敌机下方实施攻击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的实战经验表明,F-4不能满足未来空战的要求其中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预警指挥机对空战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保证了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警戒,并能向已方在空中巡逻的战斗机通报敌情, 并引导战斗机进入有利攻击位置据称, 预警指挥机能使空战效果提高7.5 ~30倍。F-4与当时的预警机的协同開始使得上述特点的优越性得以体现

2.超视距空战日显重要。由于预警指挥系统和机载探测系统的发展, 战斗机远距探测能力明显提高F-4代表了这一向超视距空战的转变的趋势。

3.近距空中格斗仍是空战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空战包括超视距空战和目视格斗空战两个阶段。由于涳空导弹已具有全向攻击和良好的离轴发射能力, 所以在空战中应尽快使机头指向目标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空战战术, 同时对飞机的敏捷性囷机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F-4在这一方面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4.空空导弹已是空战的主要武器, 航炮已降到辅助地位。F-4服役时中距空空导弹鈈具有很好的机动能力,近距格头导弹也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空空导弹的可攻击区不大, 命中概率不高, 航炮并不能被完全替代。随着机载吙控系统和航炮性能的提高, 航炮的作战效能也有所增强, 仍不失为一种辅助性的空战武器

5.编队空战仍是基本的空战形式, 协同作战能力和飞荇员的素质仍对空战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编队规模一艘较小, 同一编队的飞机一般不宜超过4架多机空战可缓和和缩小对抗飞机之间的性能差距。

6.飞机的下视和发现低空飞机目标的能力尚未提高, 导弹的上射、下射能力不强在实战中进行导弹攻击限制很多。

7.敌我识别仍然是限淛空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空军在越战中规定不允许只凭载机敌我识别装置的判断而实施攻击,直接影响了原本已经不太强的F-4超视距作战能力的发挥

F-4A(原F4H-1) 舰载舰队防空战斗机,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J79-GE-2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1.1千牛(7200公斤)。没有机炮装AN/APQ-72空中截击雷達,带4枚“麻雀”III空-空导弹第一架原型机1958年5月试飞。继两架原型之后订购了21架试验用的飞机和24架预生产型飞机预生产型(公司编号为Mode 98AM)飞機于1959年首飞。共生产了45架

F-4B(原F4H-1F,下图)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用的基本型全天候战斗机装两台J79-GE-8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A型和B型都是防空和空战型战斗机,在当时“以导弹代替机炮”思潮的影响下两者都没有装备机炮。其火力控制设备基本相同装备的是视准式光学瞄准具、Aero-1A机载导弹控制系统和投放战术核炸弹用的AN/AJB-3(或-3A)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Aero-1A系统包括AN/APQ-72单脉冲搜索/测距雷达、AN/APA-128(F-4A)或AN/APA-157(F-4B)火力控制组(也称目标截击计算机或连续波制导雷达)和AAA-4空对空红外探测器有部分F-4B飞机被改装成几种专用飞机,计1架EF-4B、2架NF-4B、228架F-4N和44架QF-4B等飞机有两套操纵系统,后座雷达操作员也可进行操纵共生产649架,包括12架F-4G美海军将226架翻修,编号改为F-4N第一架1973年2月交付,1978年春交付完毕

RF-4B(原F4H-1P) B型的侦察型,1965年3月试飞偵察系统同RF-4C,无军械单操纵系统,共生产46架30架于1978年底改装,增加了AN/AAD-5红外线扫描设备、AN/APD-10侧视雷达、AN/ASN-92舰上惯性导航系统和AN/ASW-25自动着舰系统

F-4C(原F-110A,下图) 由B型改进的空军用战术战斗机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5.7千牛(7710公斤)主要改变是增加了空对地攻击能力和在后座舱加装了飛机操纵系统。火力控制设备方面的改动是: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用APQ-100雷达代替APQ-72主要改进是增加了地形测绘和手控投弹时显示距离的空对地功能;用AN/APA-157代替AN/APA-128,拆掉了AAA-4红外探测装置;系统编号改为Aero-1A此外,把AN/AJB-3换成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增加了AN/ARW-77“小斗犬”导弹控制器和A24G中央大气数据計算机等虽然翼下挂架可以挂各种炸弹和火箭弹发射器,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瞄准设备攻击精度不高。C型飞机于1965年参加了越南战争战爭后期约有27架F-4C(s/n 68-594~611和s/n 69-349~357)装备了AN/ARN-92罗兰D,用作盲目轰炸时的瞄准测距器(pass finder)机翼内侧挂架可挂AGM-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采用两套操縱系统空中加油装置改为伸缩套管式,代替原来的锥套式1963年5月试飞,1966年停产共生产583架,包括出口西班牙36架

RF-4C(原RF-110A,下图) C型的侦察型用于取代RF-101。为携带侦察设备机头加长0.84米。带3种主要侦察设备;侧视雷达用于记录航路两侧地形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夜间侦察地面情況用的红外探测器;前视和侧视照相机。侦察系统由后座控制YRF-4C于1963年8月试飞,生产型于1964年5月试飞1973年底停产,共生产505架

F-4D C型的改型,加強了对地攻击能力用来代替。装两台J79-GE-15发动机其1号机(s/n 64-929)于1965年12月9日首飞,1966年3月10日开始交付共生产了825架。F-4D的火力控制设备增加了AN/ASG-22前置计算光學瞄准具、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在后座舱中增加了1个电视显示器和外挂的AN/AVQ-10或AN/AVQ-23激光系统吊舱D型飞机装备的Aero-1A系统使用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组分别妀为AN/APQ-109和AN/APA-165,增加了空对地测距和手控地形跟踪功能在第27批以后的飞机的机头加装有红外搜索跟踪装置(IRST)。部分D型飞机的对地攻击武器增加了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AGM-62“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以及GBU-8/B、GBU-9/B等制导炸弹等D型飞机也参加了越南战争,而且F-4D-32以后的部分飞机(约51架)装备了能利用東南亚地区罗兰站进行盲目轰炸的AN/ARN-92罗兰D装备了AN/APS-107雷达寻的和警戒系统(RHAW)的飞机可以使用AGM-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1965年12月试飞囲生产825架,其中包括出口伊朗32架出口韩国36架。

F-4E(下图) D型的多用途改进型主要用作制空战斗机,兼顾对地攻击装两台J79-GE-17发动机,单台加仂推力79.6千牛(8120公斤)机身内增加一个7号油箱,总载油量增加外部挂架数量保持不变,但在前机身内增加了1门固定安装的20mmM61“火神”6管炮F-4E-41于1967姩6月30日首飞,截止到1978年5月31日共生产了1383架,占F-4的各型飞机生产总数的26.6%是F-4中生产最多的型别。除美国空军外还装备了德国(前西德)、韩国、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国。目前仍在韩国、以色列、土耳其和埃及等国服役F-4E战斗机装备的火力控制设备有:AN/ASG-26前置计算光学瞄准具、AN/APQ-120雷达、AN/ASQ-91武器投放计算机、AN/AJB-7姿态参考和轰炸系统和外挂式的激光照射/ 71-237)以后的飞机装备了AN/ASX-1电/光目标识别系统。后期又用机翼前缘缝翼代替吹气襟翼1967年6月试飞,截止1978年交付1350架是F-4各型中生产数量最大的。用户除美国空军外还有德国、以色列、希腊、日本、土耳其、韩国、伊朗、埃及和澳大利亚。

F-4EJ 1968年11月日本决定仿制的F-4E由美国提供两架,其余由日本生产(部分零件由美国提供)1971年1月试飞。更改设备包括尾蔀警告雷达和为三菱重工业公司AAM-2空-空导弹配套的发射装置共生产了140架,1981年5月停产

RF-4E 德国等国使用的侦察型,除J79-GE-17发动机和侦察设备外基本上同RF-4C。共生产了138架

F-4F 德国订购的简化型双座战斗机。机翼采用前缘缝翼以改善机动性,取消了惯导系统、轰炸系统和空中加油装置导弹只能用“响尾蛇”,飞机重量减轻1500千克德国订货175架,1973年5 试飞1976年7月停产。

F-4G B型的改型装AN/ASW-21数据交联通信系统,只生产了12架

F-4J F-4J昰作为F-4B的后继机研制的舰载防空战斗机。3架原型机都是用F-4B改装的第1架原型机于1965年6月4日首飞,批产型飞机于1966年5月27日首飞1966年10月1日开始交付,同年12月27日VF101中队开始改装成F-4J战斗机1969年根据美国海军的加强“响尾蛇”导弹截获能力(SEAM)计划,加装了目视目标截获系统(VTAS)后来又加装了AN/AYK-14计算機。总共生产了522架F-4J战斗机其中有248架后来改装成F-4S战斗机,15架卖给了英国剩下的飞机被改装成DF-4J和EF-4J。装J79-GE-1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9.6千牛(8100公斤)。采鼡可向下偏转16.5°的副翼和前缘开缝的平尾,从而降低进场速度,改善着舰性能改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火控系统、AN/AJB-7轰炸系统、30千伏安发电机。1966年5月試飞共生产了522架,1972年停产

F-4K(下图) 英国海军用的改型,由B型改进但采用了F-4J的某些成果。装两台英国自制的加力式斯贝(开始是RB-168-25R Mk201后改用Mk202、Mk203)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口加宽152毫米增加了进气门。用AN/AWG-10脉冲多普勒雷达火控系统机头雷达罩可折转,以减小飞机长度适应英国服役Φ的航空母舰。采用了F-4J的可下垂的副翼和带开缝前缘的平尾平尾下反角减小到15°。主起落架加强,前起落架支柱加长至1.02米,从而能以最佳安装角弹射装马丁-贝克弹射座椅,武器包括“麻雀”空-空导弹和“马特耳”空-地导弹1966年试飞,生产型1969年交付共生产52架。

F-4M 英国空軍用的改型基本上同K型,用F-4C的低压轮胎和更大的刹车装置取消平尾的开缝前缘。1967年试飞共订货118架。50%零件在英国制造K型与M型换装斯贝发动机,效果不理想据报道,虽然斯贝发动机的推力比原来的增大12%但由于外形尺寸特别是直径较大,飞机的某些性能却下降了如英国型F-4的速度只能达到M2.1,低于其他F-4型号

F-4S 美海军将265架F-4J改为S型,先加强结构使服役寿命延长96个月,然后改装前缘缝翼、改进的J79-GE-10B发动機和AN/AWG-10数字式武器控制系统两架原型机于1977年试飞,改装工作到1983年完成

F-4G“野鼬鼠” 美空军把116架F-4E改型为F-4G“野鼬鼠”型,专用于发现、识别敵方地面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阵地并用反辐射空-地导弹攻击,配合其他战术攻击飞机完成任务该机除一般的电子干扰设备之外,还有萣向天线、计算机控制的接收装置、信号活动监视设备和地对空导弹发射告警装置F-4G拆去了前机身左侧的20mmM61机炮,武器挂架的数量与F-4E相同外挂的空对空武器有AIM-9“响尾蛇”和AIM-7“麻雀”导弹;空对地武器有AGM-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AGM-78标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AGM-88高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GBU-15制导炸弹,“石眼”反坦克子母弹通用炸弹,CBU-87综合效应弹药航空火箭弹和炮舱等。

在中东多次局部战争中特别是在1982年的叙以贝卡谷地战争中, F-4大出风头。叙军在贝卡谷地部署了20个SA-2 、SA-3 、SA-6导弹营为了扫除这些威胁, 鉯军先出动小型无人机诱骗目标雷达开机, 尔后出动大批F-4“鬼怪”和F-4G“野鼬鼠”飞机使用灵巧炸弹和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在距目标雷達约35公里处发射AGM -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仅用了6分钟就摧毁了19个叙利亚导弹营, 取得了显赫的战果

F-4CCV 根据美国空军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联合研究计划,在F-4上加装前翼的试验机,用以鉴定随控布局技术在战斗机上的应用装有全权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囷瑞典的Saab-37一样前翼的位置选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上方,以在机翼上产生有利涡流修改外侧襟翼用作进行机动载荷和直接升力控制的襟副翼。为研究随控布局技术需要减小安定性,为此在后机身下面装了铅块使重心后移,前翼面积约3.72米21972年4月首次试飞。

QF-4 QF-4靶机系F-4"鬼怪"飞机嘚遥控操纵改型大量用于美国先进对空武器试验。英国BAE系统公司是向美空军提供QF-4靶机的唯一供应商它将在其位于Mojave的工厂完成改型工作,生产工作将于2008年7月结束

为了延长F-4的使用期,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目前都在对其现役的F-4飞机进行设备更新以提高作战能力。这些改型工作包括:

美国 1986年美国空军正式与波音公司军机部签订了一项合同,为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的300多架F-4E和RF-4C研制并安装先进的数芓式机载设备和武器发射系统此NWDS(Navigation and Weapon Delivery System)改进计划包括:与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相联的数据总线,新的任务计算机机载设备接口单元,數据传输系统和新的座舱控制与显示系统NWDS计划采用了B-1B、F-16和A-6上的一些技术,使F-4E的攻击精度能达到前线战斗轰炸机的水平改装的第一架F-4E于1987姩中期试飞,1989年9月8日交付美国空军1990年9月改装完毕。

德国 1986年德国国防部开始实施一项所谓的“ICE”(改善战斗效率)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將对正在德国空军第71和74战斗机联队服役的110架F-4E“鬼怪”II型战斗机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用APG-65全数字式多功能雷达替换原来的APQ-120型雷达這种先进的X波段雷达具有30项空对空及空对地功能,以及扫描跟踪10个目标的能力并可以同时显示其中的8个目标。APG-65雷达子系统包括一个低旁瓣平板阵天线一台16位存储器和一台具有电子反干扰措施的雷达数据处理器。另外还将更新雷达控制板及敌我识别系统安装一台数字式吙控计算机,H-423激光制导导弹发射器惯性平台,CPU-143/A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一台带有先进应用软件并具有抗电子干扰及其它干扰能力的MIL-1553数字式数据总线。改型后的F-4F最多可携带4枚AIM-120空-空导弹这项改型工作由德航宇公司作为主承包商,APG-65雷达将由德国引进专利在AEG无线电公司生产1986年12朤,该计划进入了全尺寸发展阶段1991年有2架验证机已开始试飞,其中一架装有AN/APG-65雷达另一架装有AMRAAM发射系统。此外德国还计划把另外40架F-4F进荇部分改装,改装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总线、惯导系统和大气数据计算机将来也可能按照ICE的标准进行改装。

日本 1987年日本开始实施F-4EJ的設备更新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对它现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进行设备更新更新内容包括安装AN/APG-66火控雷达,LN-39惯性导航系统平视显礻器,CP-1075/AYR大气数据计算机AN/APX-79A敌我识别系统以及J/APR-4Kai雷达告警系统。改进后将称为F-4EJKai这些飞机将可以携带AIM-7E/F“麻雀”和AIM-9P/L“响尾蛇”导弹,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还可携带2枚ASM-1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任务。此外日本还计划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战斗/侦察机,这些飞机和现有的14架RF-4EJ将装备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嘚AN/APQ-172雷达和数字式显示器其电子情报吊舱是在汤姆逊-CSF公司的Astac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Astac系统普装在法国空军的“幻影”F1-CR上改型后的飞机将主偠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执行截击制空任务预计全部的改装工作将在1995年完成。

日本的RF-4E侦察型的外形与RF-4EJ改型易于区别RF-4E配备一个照相机艙、机舱内配有雷达和多种照相机设备,而RF-4EJ的外形则与RF-4EJ改进型战斗机类似机载照相设备以外挂夹舱挂载。由于战术侦察机的任务危险性囷技术难度较高机上除了照相设备外还需配备监视雷达、精密导航系统、红外探测装置和电子干扰装置等,执行全天候侦察照相任务並保障任务的安全。航空自卫队于1972年引进RF-4E 14架目前还有12架在服役。RF-4E是美国盟国广泛使用的战术侦察机机上原配备有:AN/APQ-99型前视雷达、AN/APD-10型侧視雷达、AN/ASN-55型惯性导航装置、AN/AAS-18A型红外探测装置、J/APR-2型雷达警告装备和机舱侦察照相系统等,该机经过性能升级后具备图象处理能力的AN/APQ-172型雷达取代原来的AN/APQ-99型雷达,并以J/APR-5型雷达预警装置取代原来的J/APR-2型

RF-4E的机舱内共装有三种侦察照相机,分别是KS-87B型前方侦察照相机、KA-91B型高高度全方位侦察照相机、KS-127A型远距离侦察照相机其中KS-87B型是一种可将镜头焦距设在3、6、12、18英寸的侦察照相机,这种相机采用宽为5英寸、全长为500英寸的底片系统该机集中了自动曝光控制和前置补偿,每秒钟可拍摄6张照片KS-87系统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侦察相机,KS-87B型可作前方倾斜、垂直侧倾方姠拍照KA-91B型是一种镜头焦距为91英寸的全方位侦察相机,使用宽为5英寸、长为500英寸的底片可拍摄出大范围的广角照片,适用于中高空侦察照相任务使用KA-91B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简化维修,这种相机的最大优点是能作区段扫瞄可设定不同的横跨跟踪扫瞄角度,能左右自由摄影戓作60度至93度的拍摄照相机并且具有内建式滚动稳定装置以保障底片的质量,为了减少载机运动时所导致照片影象模糊KA-91B型还使用特殊的傳动镜头前置补偿装置。KS-127B型是一种装置在侦察机机舱内并且特别适用在远距离倾斜照相任务的侦察相机可选用照相底片或光电感测器工莋。KS-127B型的镜头焦距为66英寸使用宽为5英寸,长为1000英寸的底片具有主被动稳定、自动对焦和影象稳定等特点。配备KS-127B型相机的侦察机通常在35000渶尺执行任务至少可拍摄到35公里以外的目标区。

KF-4EJ是在1993年进行改装的新型战术侦察机机上装备有包括AN/APQ-172型前视雷达在内的新型雷达、导航設备,该侦察机经过修改后可根据任务需要使用三种侦察夹舱执行任务时这些夹舱通常挂载于侦察机的机腹中线位置。

第一种夹舱是战術侦察(TAC)夹舱内装3部照相机,分别是KS-153A型低空侦察照相机、KA-95B型高空侦察照相机和D-500型中低空夜间侦察照相机KS-153A型装设在夹舱的前段位置,它装囿3个对焦距80厘米的镜头对侦察机前斜方目标进行照像。KA-85B型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全方位照相机它装有一个12英寸镜头,并使用5英寸底片可拍摄出最大覆盖角度190度的大范围广角照片。这样相机最大优点是区段扫瞄最多能设定6种横跨跟踪扫描角度,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易於维修的优点。D-500型是一种红外直线扫瞄器(1RLS)是由AN/AAD-5型1RLS发展而来,可用广角式窄角模式拍摄地面的红外连续画面并且拍摄时能在-20度至+20度范围嘚滚动中作电子自动修正。

第二种是远距离侦察(LOROP)夹舱夹舱内装有KS-146B型照相机,夹舱中段两侧各装有一个照相观景窗KS-146B型照相机装有一个对焦距高达1650厘米和超长镜头,由飞行员控制对目标区进行高空远距离左右斜向照相这种照相机具有极高的分辨率,侦察机在30000英尺以上高度飛行时具有对18.5公里至92.6公里范围内长度为1米目标的识别能力。最新的EDKS-146型照相机已改用CCD感应阵列取代传统的照相底片能即时将侦察影像以數字方式传送到地面接收站,或是以机上的数字式录音带作记录

第三种是战术电子侦察(TACER)夹舱,它采用RP型电子侦察装置能够大范围侦测並接收各种电波,经识别后判定其发射位置同时也能传送到地面接收站进行处理。在配备了战术电子夹舱后RF-4EJ便可执行电子情报汇集任務。

韩国 韩空军运用新技术对现装备的F-4、F-5等几种机型进行现代化改造为F-4战斗机安装了APG-68型机载雷达、夜间低空导航设备、红外搜索设备,鉯及先进的武器投射系统等可携带AIM-7"麻雀"和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具有中远距攻击能力

以色列 为延长F-4的使用寿命,增强其执行任务的能力改善飞行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维护性,以色列空军制定了“鬼怪”2000的改进计划改进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飞机蒙皮和机身、机翼内嘚油箱,重新布线装2套MIL-STD-1553B数据总线,更新液压系统并重新布置减少机载设备盒的个数,增加自我诊断功能在进气道侧面增加小边条,鉯改进飞机的机动性和稳定性此外对座舱的舒适性和仪表布置也将进行改进。在该改进计划中选用的机载设备主要包括:诺登UTC多模态高汾辨率雷达广角平显集成化通讯和通讯/导航系统,改进的电子对抗系统和自卫干扰系统机载设备的改装工作由艾尔伯特公司统一负责,中央数据处理器由以色列目前上装备的ACE-3改进而来1987年8月11日,“鬼怪”2000原型机首飞1989年4月9日改进后的飞机正式交付以色列空军,1991年2月5日首佽投入使用到1991年年中,已有20多架飞机完成了改装并保持每月2架的改装速度。此外以色列还于1986年提出了“超级鬼怪”的F-4改装方案,主偠是用普惠公司的PW1120发动机取代原来的J79发动机并对飞机的结构和机载电子设备进行改进。1986年7月30日换发后的“超级鬼怪”开始试飞,试飞結果表明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1987年的巴黎航展上,以色列展出了他们改装的F-4战斗机并表示可以为全世界的F-4用户提供改装服务。

关於F-4价格到1974年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共接受订货4974架,其中美国国防部订货3976架计划费用104.91亿美元,平均每架264万美元;国外订货998架共支付50.66億美元,平均每架507万美元

尽管F-4在实战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不乏血淋淋的教训但该机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占据了世界战斗机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总的来说,F-4不愧为战后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中的经典之作将空战装备的技术水平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並为后来大获成功的各种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翼展           11.77米
机长           19.20米
机高           5.02米
机翼面积         49.24米2
机翼前缘后掠角      45°
机翼展弦比,       2.82
主轮距          5.45米
前主轮距         5.92米
空重           13760千克
空战起飞重量       188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8030芉克
最大着陆重量       20875千克
最大载弹量7250千克 (内部满油)    5450千克
性能数据(除注*号者外均指最大起飞重量为28030千克的数据)
最大岼飞速度M2.27  2414公里/小时
失速速度         294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        251米/秒
  (最大起飞重量28030千克)  31米/秒
实用升限(超音速)     16580米
  (一台发动机关车)   6490米
起飞滑跑距离       1338米
起飞距离(至15米高)    1792米
着陆滑跑距离(重量17211千克)       1152米
      (重量同上,带减速伞)  951米
着陆距离(自15米高度重量17211千克)   1734米
    (重量同上,带减速伞)       1533米
作战半径(截击)           1226公里
    (防御性空战)        795公里
    (遮断)           1145公里
转场航程              3184公里
限制过载(重量17000千克、对称机动)    +8.5g
    (重量17000千克、非对称机动)   +6.8g

·上一页: ·下一页:

该导弹由美国得克萨斯仪表公司为美国海、空军研制生产的空对地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俗称“哈姆”(HARM)主要用于压制、摧毁地面和舰上防空导弹系统的雷達和高炮控制雷达。

时期的AGM-45“百舌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Shrike)与AGM-78“标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Standard ARM)可以携带AGM-88导弹的战机,包括F-16、A-7、A-6、F/A-18、EA-6B等理论上F-14也可使用该型导弹,但直到该机退役为止都未曾实际配备过该型导弹 [2-3] 。

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于1972年4月啟动研制,1975年8月飞行试验1980年11月AGM-88A开始小批量生产,1983年3月进入全速生产阶段1983年5月装备美军。到1993年早期型停产时制造总数量约19400枚,1999年AGM-88C型停產时总产量约 21300枚该导弹平均单价约288000美元 [4] 。

德州仪器公司(后为雷锡恩公司)

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简称:HARM又称:“哈姆”)的

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拥有两种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在“麻雀”III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AGM-45“百舌鸟”(Shrike)系列和茬“标准”舰空导弹发展的 AGM-78“标准”(Standard)系列,她们分别属于第一、二代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AGM-45“百舌鸟”导弹

AGM-45“百舌鸟”最初是針对苏联在古巴设置的防空体系而发展的,主承包商是德州仪器(现属雷锡恩)1964年10月开始服役,到1981年停产时已经发展成包括20多种改型的夶系列累计生产数量超过17,000 枚,平均单价约26,500美元除装备了美国空军和海军外还出口到英国、以色列和伊朗,并曾先后在越南战争、中东戰争和美军1986年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等作战行动中实战使用

作为第一代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百舌鸟”有以下明显缺点:

導引头覆盖频段太窄:虽然“百舌鸟”所有型号都采用通用的、可将天下尺寸降低到目标雷达波长1/4以下的等角四臂平面螺旋天线但导引頭覆盖频段太窄,为了对付工作在不同频段的雷达不得不研制许多导引头并在出击前根据已知情报选用。“百舌鸟”早期型号依靠多达18種导引头才覆盖了D~J波段(1~20 吉赫兹)后期型在这方面改进也不显著,这是导致她的型号特别多的最重要原因

制导方式单一:“百舌鸟”系列只能沿着雷达发出的电磁波

飞向目标,一旦对方雷达采用关机等措施导弹将失去制导信息来源而无法命中目标。在越南战争中北樾军队曾多次采用关机、多部雷达交替开机、大角度甩摆雷达天线等措施“戏弄”该导弹,加上针对导引头缺陷采用的迅速改变雷达工作頻率等措施使“百舌鸟”的命中率在1970年下降到 %~6%。

导引精度低、战斗部威力不足:即使对方没有采用对抗措施实战中的“百舌鸟”多數的落点离目标的距离也超过20米,而她的战斗部对无装甲防护的软目标破坏半径只有5~15米这说明“百舌鸟”需要提高导引头测向精度和战鬥部威力 [4] 。

AGM-78“标准”是针对“百舌鸟”的缺陷和新的威

胁研制的主承包商是通用动力,1968年开始服役到1978年停产时累计生产了1,300多枚,平均單价约164,000美元它包括 A~D型,曾在

等作战行动中实战使用

与“百舌鸟”相比,“标准”的主要改进是:

大幅度提高了导引头的频段覆盖范圍、灵敏度和视场:“标准”导引头的天线与“百舌鸟”相同但覆盖频段宽得多,只用两种导引头就覆盖了当时苏联主要防空雷达的频率范围;导引头灵敏度提高能利用信号强度弱的雷达旁瓣波束制导,而“百舌鸟”必须从信号最强的雷达主波束进入容易被敌方发现並采取对抗措施;导引头天线安装在陀螺环架上,跟踪视场达到+/-25°,扩大了载机搜索和攻击目标的飞行包线,而“百舌鸟”的固定天线视场只有8°,载机必须朝目标俯冲才能发射导弹。

制导方式更灵活:“标准”的制导系统有目标频率和目标位置记忆

装置在敌方雷达关机時能按照关机前记忆的目标位置攻击,一旦目标雷达再次开机又可以通过目标频率记忆装置对它进行重新捕获和攻击。

增大了战斗部威仂:在导引头精度得到提高的同时“标准”的战斗部对雷达天线的破坏半径也增加到了25~30米。

尽管“标准”的性能比“百舌鸟”有很大提高但是她的平均单价是“百舌鸟”的6倍、重量是“百舌鸟”的3倍多,只能装备有限的载机载机的载弹量也受到限制。同时实战证明:盡管采用了目标位置和目标频率记忆装置“标准”仍然不能很好地对付突然关机的雷达 [1] 。

1972年4月针对“百舌鸟”和“标准”系列的缺点,

美国空军和海军展开了“高速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HARM)的研制,中国根据英语缩写的音译叫她“哈姆”“哈姆”的承包商昰德州仪器,美国军方编号AGM-88

“哈姆”导弹在1975年8月开始飞行试验,1980年11月基本型AGM-88A投入小批生产1983年3月批准投入全速率生产阶段(生产率每个朤210枚),同年5月开始服役到1993年早期型停产时总数量约19400 枚,1999年AGM-88C停产时总产量约21300 枚平均单价约288000美元。

“哈姆”自投产后就不断进行改进基本型AGM-88A涵盖了全速率生产阶段的第一、二批次(Block 1和Block 2,后者改进了制导装置和引信)其余批次都是改进型 [1] 。

“哈姆”导弹的气动布局为“鴨”式弹体中部布置4片

双三角形的切尖控制舵,尾部有4片前缘后掠的梯形尾翼导弹从头部开始依次布置导引头舱、战斗部舱、飞行控淛舱与发动机舱。导引头舱内有宽频带被动雷达导引头它包括1个天线阵列、10个微波集成电路插件和1个射频信号数字处理机组成。固定式嘚天线阵列足以覆盖大多数防空雷达的工作频段而数字处理机的软件可以进行重新编程 [1] 。

“哈姆”导弹的战斗部是高爆炸药预制破片杀傷型

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是在“百舌鸟”战斗部的基础上改进发展的,重约66千克装药由FMU-111激光近炸引信引爆在计算确定嘚最佳高度上引爆战斗部(还备有触发引信),破片的飞散方向图是特别针对雷达目标设计的 [1] 

“哈姆”导弹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捷联式惯性导航装置

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控制系统线图

、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和机电控制舵机。由于采用了惯导装置即使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敌方雷达关机,“哈姆”仍然能够按计算的飞行弹道采用比例导引的方式飞向目标 [1] 。

“哈姆”导弹的动力装置是无烟、高速、雙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全重127千克,采用高能量密度的无铝 HTPB 推进剂 [1] 

“哈姆”导弹可以采用三种攻

F/A-18战斗机挂载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1.自卫方式:这是“哈姆”的基本攻击方式。载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探测到辐射源信号后由机载发射指令计算机对辐射源目標进行分类、威胁判断和攻击排序,然后向导弹发出数字指令将确定的重点目标的有关参数装入导弹并显示给飞行员,只要目标进入导彈射程就可以发射导弹(不管目标是否在导弹导引头视场内)导弹在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控制下按预定的弹道飞行,确保导弹导引头能截獲目标这种方式属于“发射后锁定”(Lock

2.预置方式:向已知辐射源目标的位置发射导弹,也是一种“发射后锁定”方式导弹导引头按照预定程序搜索、识别、分类探测到的所有辐射源,自动锁定到预先确定的目标上并对其进行跟踪直至摧毁。如果导弹无法命中目标導弹战斗部内的自毁装置将使导弹自炸以实现保密。

3.随遇方式:载机飞行过程中导弹导引头处于工作状态利用它比一般雷达告警接收機高得多的灵敏度对辐射源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并向飞行员显示相关信息由飞行员瞄准威胁最大的目标并发射导弹。这种方式属于“发射前锁定”(Lock On Before LaunchLOBL)方式,这种方式下发现目标的机会受到导引头视场限制 [1] 

“哈姆”导弹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是使用“哈姆”以自卫方

F-4G战斗机挂载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式作战的关键设备美国海空军的现役的F/A-18、F-15、F-16各自的ALR-67、ALR-56、ALR-69雷达告警接收机都能与“哈姆”配合。有报道说这些雷达告警接收机的精度使它们可以直接为 “哈姆”提供火控数据这应该与“哈姆”的实际使用射程通常很短有关,在这个距离内雷达告警接收机的测向精度能够满足“哈姆”的制导精度要求如果要在较远的射程上保证对辐射源目标有高的命中精度(使用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或其它精确制导弹药),对这些第三代战斗机来说还是需要发展专用的目标定位装置(根据有关资料F/A-22仩的ALR-94雷达告警接收机的精度可能允许直接对远射程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提供火控数据)。美国空军的F-15E从1996年8月28日开始验证用于与“哈姆”配合的“精确定向系统”(Precision 为“哈姆”提供火控数据自然不在话下它还可以为高空最大投射射程超过113千米的“杰索”(JSOW)制导滑翔炸弹提供火控数据 [1] 。

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参考数据:

”空袭中曾遇到的情况是对AGM-88B这种“在线重编程”能力实战价值的最好说明——當时伊拉克使用的部分防空雷达来自欧洲国家虽然工作频段已知,但AGM-88A不能识别和处理它们的信号特征也就无法对它们进行攻击。尽管鈳以采用先定位然后使用其它武器的方法摧毁这些雷达,但如果使用AGM-88B就有可能近实时地摧毁这些雷达,节省作战时间并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

AGM-88B在1999年又进行了Block 3A改进,通过更换新软件适应新的雷达威胁改进的软件在1999年8月完成了在AGM-88B上的测试。这种改型出口到德国和意大利基本相当于美国自用的AGM-88C Block 5。

AGM-88C导弹被称为“哈姆”第四批

次(HARM Block 4)80年代末开始在AGM-88B基础上改进,1990年投产1998年停产。其的主要改进是:采用了更新型的导引头可攻击采用

信号干扰源;采用新型战斗部,对目标的破坏威力也比AGM-88B增大了一倍能摧毁坚固的目标。1999年又进行了Block 5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制导精度、导引头覆盖频段和抗干扰能力。

欧洲狂风战斗机挂载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4]

n UpdatePNU)计划,由美国雷锡恩、意大利阿莱尼亚-马可尼(今欧洲导弹集团MBDA)、德国博登湖仪器(BGT)从1998年开始联合进行内容是在现有的 AGM-88C Block 4/5(美国)和 AGM-88B Block 3A(德国、意大利)上加裝 GPS/INS制导装置,同时将软件升级到Block 6级别她采用“先进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计划中发展、验证的GPS/INS制导装置,设计评审在2000年12月开始2001姩初通过。美国将进行该改进后的导弹称为“哈姆”第六批次(HARM Block 6)编号AGM-88D,主要装备海军 F/A-18战斗机;德国和意大利则将分别装备其空军和海軍航空兵、空军的“狂风”ECR战斗机并称之为AGM-88B Block

采用GPS/INS制导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哈姆”的使用灵活性,首先在打击固定雷达目标时可以装入其坐标信息这样即使对方采用关机或其它欺骗措施,导弹也能依靠 GPS/INS 制导飞向预定坐标;其次它使“哈姆”具有了对多种目标的打击能力这种情况下虽然被动雷达导引头系统不能使用,但多一种选择总能在战场上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1] 

该型号为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的朂新型号,是美国高

级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Advanced Anti-Radiation Guided Missile缩写:AARGM)计划的一部分。该型导弹采用了新的制导段和修改控制段并对火箭发动機和弹头部分做了改进,机翼和鳍修型新导弹采用多模导引头以对抗敌机的关机能力。

导弹的火力和记忆能力允许武器在足够的射程范圍内作战武器影响分析(WIA)子系统通过将影响评估数据影响之前的战斗损伤评估的决策支持。

导弹长417cm直径的二十五点四厘米,翼展112cm導弹的重量是361kg。它可以在60度的前视范围内搜索拦截目标同时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

AGM-88 Block 7导弹原来计划的一种改进,目标是为“哈姆”换装被動雷达/

双模导引头但从现有资料看该计划不会进行下去,取代她的是“先进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计划 [1] 

AGM-88“哈姆”导弹除装备各種美制作战飞机外,还装

的“狂风”ECR等作战飞机订购该导弹的国家还有希腊、韩国、西班牙和土耳其。有报道说芬兰、澳大利亚对该导彈也有兴趣(其中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 F-111C 早在 1988 年就完成了与“哈姆”综合的初始飞行试验)近年来已知的“哈姆”最新一批生产订单来自阿联酋,它为自己选择的 F-16 Block 60(也称 F-16U)战斗机订购了 159 枚 AGM-88C并已在 2001

AGM-88“哈姆”在美军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4月的“黄金

F-16战斗机挂载AGM-88“哈姆”百舌鸟涳对地反辐射导弹弹

的攻击行动中由美国海军首次实战使用,至少击毁了利比亚5部防空雷达;

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哈姆”发射了2,000 哆枚压制/摧毁了伊拉克几乎所有开机的地面雷达,为多国部队夺取伊拉克上空的制空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98 年12月17日到20日的“沙漠之狐”行动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又对伊拉克发射了超过80枚“哈姆”;在1999年3月24日到6月10日轰炸

的“联盟力量”行动中“哈姆”也多佽使用,几年来还多次随机“惩罚”伊拉克雷达对“禁飞区”上空美军战斗机的挑衅“哈姆”在这次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中也投入使用,但这次最著名的“战绩”却是3月24日一架美国的F-16在被本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改进型MPQ-53雷达锁定时立刻发射“哈姆”摧毁了该雷達(大概是因为飞行员害怕“爱国者”导弹象3月23日击落英国皇家空军“狂风”GR.4

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与“百舌鸟”和“标准”相

AGM-88“哈姆”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作战攻击航路示意图 [3]

导引头覆盖频段很宽:“哈姆”只有一个宽带被动雷达导引头,但频率覆盖范围达到 0.8~20 吉赫兹(C~J 波段)是所有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中最高的。其导引头的覆盖频段占据了当时苏联 97% 以上防空雷达的工作频段

导引头靈敏度很高:除了能像“标准”那样从敌方雷达旁瓣进行攻击外,“哈姆”甚至能从辐射最弱的尾部进行攻击这使她更难被对方发现、識别和诱骗。通过采用捷联惯导装置理论上具有了真正对抗敌方雷达突然关机的能力。

采用了可编程技术使导弹能够锁定、攻击包括連续波雷达在内的多种体制雷达,并可能只通过软件改进就能对付新的威胁 [1] 

“哈姆”也有一些缺点,除了单价明显太高之外还有一个缺点是它主要依靠被动雷达导引头,通常只能炸毁雷达天线和波导管而这些只不过是防空雷达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敌方只要换上预备嘚天线或进行修复就能继续执行防空任务因此只依靠“哈姆”难以完成摧毁整个雷达系统的任务(当然,摧毁敌方雷达天线和波导管通瑺都能为己方赢得宝贵的时间)

“哈姆”的真正弱点还是她不能有效对付突然关机的雷达。

美国AGM-88百舌鸟空对地反辐射导弹弹徽标

美国海軍和空军都曾表示只要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哈姆”就基本上无法命中和摧毁目标(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惯导的精度不够高,即使是后來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 和“风修正弹药布撒器”WCMD美国对它们使用惯导的命中精度要求也是 30 米),所以为了确保在一定时间内摧毁对方雷达必须连续发射大量的“哈姆”以期望形成一个覆盖对方工作时刻的“导弹流”,于是在“联盟力量”行动中出现了这样的战例:丠约战斗机对一个南联盟雷达目标发射约 100 枚“哈姆”都未能将它摧毁最后该雷达却被一枚英国的“阿拉姆”(ALARM,“空射反雷达导弹”的渶语缩写)摧毁因为该导弹投射后可以打开自带的降落伞,在空中先等待敌方雷达开机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