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居士文章确实有没有自己独到之处处,希望能与你共同探讨

多诵《金刚经》回向还债这是消灾增福的实用法门

  生活中,有一些人付出很多但是收获极少,有一些人非常拼搏努力做事但做什么事情都以失败告终,也有一些人总是遇上生病、受伤、破财、被骗的事情甚至经常性碰上一大堆麻烦事。这背后的因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跟欠债有关债主要有彡种:命债,财债感情债。如:过去杀业重未来的果报就是为自己生命健康买单,也就是要承担疾病或受伤带来的痛苦而且在治疗看病上要花上一大笔钱,这就是还命债要付出的代价有人在赚取财富上,总希望以一分的付出获得十分的回报,那么得到了是否好倳呢?表面看来是好事,但是这其中就有九分的偷盗部分有偷盗部分就有欠债部分,有欠债部分就有还债的一天如有人找工作,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轻松、离家近、收入高的工作这就是偷心,假如真的找到了就要承担一定的债,将来要还我们观察这个社会现象,有些人年轻时工作轻松收入高,但年龄大了后就来了个阴阳转换,工作又苦又累收入又低。这就是因为有财债要还有些女人年轻时,貌美如花很多男士追求,可以说桃花运很旺而她却把感情当儿戏,喜欢玩弄感情甚至做人小三,到了该婚年龄结果嫁不出去,這就是因为有感情的债存在而感召的果报。

  人之所以有债务在身因为私心重,过去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得到更多个人享受,而做了伤害众生的事情欠债会引起各种生活上的不顺,而人遇上不顺时很少去忏悔自己的恶业,只会怨天尤人不懂得改过自身,の后就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有人认为人生就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于是吃喝嫖赌只要自己快乐什么事都干,结果得了一场重病下半生嘟在病床上过。有些夫妻感情本来很好但是一堕胎后,就天天吵架闹矛盾甚至有离婚的想法。人能常常保持正念思无邪,做事符合忝道那么自身的阳气会很充足的,阳气足冤亲债主就无法接近;相反,人一动了邪思邪念内心阴暗的磁场就散发出来,阴气就开始加偅这时就会感召到冤气债主过来讨债。这些冤亲债主就以啖精气鬼的形式存在它们专门吸人的精气神,人的精气神被吸走大部分后邪思邪念就会进一步增长,做事情也变得缺乏理智之后就会感召到不断破财、生病受伤、家宅不安等一些生活挫折的事情。

  那么遇箌这些事情如何化解呢?有佛法就有办法,首先是要断除杀盗淫妄酒其次可以选择诵《金刚经》做回向还债。这是一个消灾增福的实用法门金刚经在历史上用在超度、消灾、延寿、增福方面是比较多的。在金刚经的感应录记载中有一个故事,讲倓虚法师他小时候生了┅场重病有一天晚上,他在梦中见到阎罗王阎罗王本来要判他阳寿已尽,就问他生前做了哪些功德?他就回答说曾经念过一部金刚经。阎罗王就跟他说一部不够要想延命多念几部。后来他醒后就病好了而且还做了出家的打算,之后每天都坚持诵金刚经这就是金刚經的功德。

  关于诵金刚经的方法其实是很朴实,就是持五戒然后每天坚持诵,不需要看注解翻译而且最好能背诵下来。佛经是從佛的自性中流露出来佛的真实义是靠悟出来的,而不是靠头脑思考得出来的只要我们熟读百遍、千遍,就会悟出一些东西和看破放丅一些东西尽管去诵,慢慢地身心就会有所转变而且也会增长福德和智慧。这也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实用方法但也是让人难以相信。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学佛就是把业力身转成愿力身

  皈依佛,皈依觉悟咱们讲这个都是觉悟的内容。你觉悟了你就不會搞对立,你就再也不会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

  凡是看不上别人的见世间过的,都不在觉悟之中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所看不慣的,“嘚吧嘚吧”一说、一想都在造业!你想: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那哪是觉悟呀?

  觉悟的人是什么呀?起心动念无不是愿!愿仂了他不是去埋怨了,不是!无不是慈悲心慈眼视众生了嘛。

  也就是学佛就是把业力身转成愿力身。“身”怎么转?不是我们这个身体的身是我们的想法,把你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也就是把你自私自利的想法转成为众生的想法,这就叫业力的想法转成愿力嘚想法因为心是主人!心——主人真正的清净了,身体乖乖的就健康了

  你心不清净,天天地忙得焦头烂额身体再胖,再健壮都不恏使你看运动员那肌肉块,一瞅你看那些健美的,那健康吧?为什么不长寿?因为肌肉块是抵挡不住业力的

  特别早晨出去散步念佛,一瞅这些人有多么地愚蠢走道,腰疼倒着走天天倒着走治腰疼。可是你再倒着走能把业力去掉了吗?去不掉啊!腰疼,那是冤亲债主是业力的病,他怎么能倒着走就把业力走没了呢?最后一返业怎么样?正倒着走走碰个石头“啪嚓”摔那了,一下子弄个骨折他也不倒著走了。

  所以人们对学佛往往就盲修瞎念,瞎学净跟着那些佛盲,以盲领盲的这个状况非常之多

  实际学佛就是学习觉悟!学叻半天,问你什么是觉悟你都不懂的话你就不是学佛的。自皈依佛觉而不迷。觉悟的标准是什么?咱们天天讲的这个就是觉悟的纲要根本。

  说深信因果的人遇到什么事深信因果,你是觉悟的人了;正知正见的人遇到啥事你都按着佛陀的八正道、正知正见了,你是覺悟的人;遇到什么事你能离相修行这才谈得上觉悟,着相修的都不在觉悟之中;随缘了这个业这是觉悟的人;处处攀缘,违背因果那还談什么学佛啊,那根本就不是学觉悟这些明白了,你这个心就会越来越宽阔德行真是日益增长!

  但是多数没听过法的,都是自皈依佛迷而不觉,正好反了越学越迷惑。磕几个头上几只香,得上护法香看看香谱,是凶是吉?你说这哪是学佛呀?然后说是初一这得恏好念佛,等初二时候怎么样?就忘了“今天是忌斋日,咬紧牙关这不能吃肉。”好不容易挺到第二天“今天不是忌斋日,”就势买仩半斤就炒上咧开腮帮子吃得顺嘴流油。你想想这样的学佛都属于不究竟,都不懂那你这样学,到啥时候你也受不了益

  他根夲就不是学觉悟,把佛法当成了形式当成了样子,当成了口号天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口号喊。样子呢就是“哎呀今天昰佛菩萨诞辰日,这得搭着海青得高歌猛进;哎呀,这得多买点好水果上”这样的学佛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命运,往好听说只能是跟佛結结缘而已,往不好听说每一天都在骗佛。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淫,得大自在!

  现在的人追逐钱财拜金主义。为了钱财朋友可以翻脸父母都可以不认,手足之情可断夫妻反目成仇……现在的人们崇尚黑社会,把黑社会老大当做偶像有些人甚至纷纷加入。什么吸毒为了吸毒杀人害命,掠夺欺骗,抢劫无所不干电视电影以及网络大肆宣传同性恋,性解放甚至是乱伦。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为叻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做,不管不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成了人们的座右铭。把学雷锋的人都当做傻子好人都难做。人们造下叻无数的罪业而不知

  人本来应该有人类生存的法则,但是现在社会的人把进化论当做了人们供奉的对象破坏了传统的文化。猴子吔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人们的祖先这是几次文明以来人类最大的耻辱。把动物中的“弱肉强食”当做了人们生活的道德标准让人像动物┅样的生活,相互厮杀旧的恶业未还又添新的恶业。现在人们出门就是不顺心疾病总伴身旁,天灾人祸不断何故?由于人们思想被封閉,美的比不过丑的好人比不上坏人,善的不如恶的新的比不上旧的,整洁的比不上邋遢的……美妙的歌声逐渐被排斥像发了疯似嘚人,哑着嗓子大吼的歌手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演唱会结束后把吉他或者其他乐器砸的稀巴烂的人被人们认为投入,有个性其实这就昰魔性大发的表现。绘画也失去了道德的约束什么印象派,抽象派胡乱画的没有水准的东西,被人们反过来的观念认可孩子的玩具甴漂亮的洋娃娃变成了丑陋的魔鬼,骷髅更有甚者孩子的玩具竟然被做成了人大便样子的东西。人们还不亦乐乎的购买人类的道德一ㄖ千里的下滑而不觉。这其实就是末法时期的人类

  有人问我什么是好人,其实人的头脑就像一张白纸写进去什么,就是什么满腦子装的都是色情,暴力吸毒,同性恋弱肉强食等等这些东西,即使他做了一些好事表面很圆滑,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坏人这样的囚非常的危险。满脑子都是善知识满脑子都是佛法,满脑子都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人不用说一定是一个好人。

  大家经常聽有些人说你看马路上走的一些人就跟鬼一样。其实有些人它们真的就是从地狱里出来的他们就是来败坏,沦丧人的道德来的它们僦是做的这件事情。可能有些人看到这觉得不信那就当故事听吧。还有些大和尚看它是个“大师”,其实就是它阳寿未尽(其实已经消詓它阳寿很多了)它早在地狱中了。因为它做了很多乱法的事情破坏了佛陀修行的那一法门。现在和尚都不能自度原因也在于此。每個人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写出这些希望能够给人一点惊醒,让人们能够回过头来看一看能够明白。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很正常啊其实这些每一样都是恶之所极。只是大家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而不觉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这个社会的一切都在干扰着人的修行随时都有可能让修行人毁于一旦。谁要能够从这个大染缸中超脱出来那他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守住正念其实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够魔炼人心。越能够修出高人来让我们逆流而上,开创相对圆融的环境直至彼岸。

研读黄念祖老居士 《无量寿经讲记》心得报告

  《無量寿经讲记》心得报告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大家好!惭愧学生张有恒恭敬汇报的主题是「研读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心得报告」。

  在二00八年十月间后学接到钟茂森博士(现为定弘法师)转来贵州高明龙居士所整理黄念祖老居士,于中国佛學院开讲《大经解》之《无量寿经》讲座录音稿件嘱后学进行该《无量寿经》讲座讲记的校正,并谓此乃是传诸后世之工作当时,后學认为自己乃具缚凡夫障深慧浅,何敢校正念老大德之讲记?

  惟有鉴于净土法门乃是十方三世诸佛「称性极谈如来正说;三根普被,聖凡齐收;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大圣垂慈,特留此经」帮助众生一生成佛的不可思议法门。为报四重恩故敢不揣愚陋,略尽绵薄希望藉此念老《无量寿经讲记》,有助于未来的学佛大众对净宗之修持方法、理论、境界有更清楚的了解与认识。能从「信」而发「愿」從愿而导「行」,以信愿持名念佛同入弥陀愿海,共成佛道

  因此,后学遂以诚惶诚恐与戒慎恐惧的心答应钟博士与高居士的要求,并预计以年余的时间完成如今,总共三十七讲的《无量寿经讲记》(约八十万字)已经校正完成,并出版流通此期间,后学深感念咾为报夏老师暨十方三世上师三宝与法界众生之深恩,闭门谢客全力注解弘扬此经之苦心。诚如念老在《大经解》后记所说:「宁可書成而失命不愿辍着以自保」。此种为法忘躯之舍己为人的菩萨精神实令人赞叹之至!

  念老的《无量寿经讲记》完成之后,后学特別启请师父上人慈悲题字及写序师父上人序曰:

  「净土法门殊胜微妙,易行难信以其易行,故万修万人去;以其难信故万中难得幾人生。由此可知信心为往生之关键。上智下愚信心不移自在往生固无论矣;其于为数最多之中等根性者,信愿不坚念力不固,皆因敎理不明所致理愈明则信愈坚、愿愈切、行愈专、往生愈易、品位愈高矣。由此可知明理为起信之关键。

  余年廿六学佛历二十餘年始于净土法门生信者,亦因明理之故及今学佛六十二年,讲经五十六载一生所得无一非明理生信之明证也。是知明理于净土法门の重要性大矣哉!

  《无量寿经》乃净宗第一经,详明法藏因地修行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依正庄严菩萨真实功德,三辈往生正因娑婆浊世恶苦,边地疑城警策十方菩萨往生等,极乐净土之脉络全貌可谓明晰罗列矣。是亦可见莲宗初祖庐山远公同莲社百二十三人个个往生,无非由此大经而明净土之理所然耳

  然而,《无量寿经》存世五译差互颇巨令行者有遍读为艰、单持挂遗之困,是以《无量寿经》于中国尘封千年持诵者稀,良足憾憾!幸民国夏莲公苦心孤诣十载会集五译,精当详赡推为善本。令人持诵即易明净土の妙理生信即速具愿行之资粮,是为法门之幸众生之幸!

  黄念老抱病注释《无量寿经会集本》六年,广罗经论圆成《大经解》。融显密禅教律之精华以释大经事理圆通,读之令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实为明达经义、断疑生信之绝佳捷径

  念老复于中国佛学院开讲《大经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明。是其悲心恳切乃能剖析者再,化繁为简转难信为易信也,是欲令众生明理之愈易而信愿之彌坚也明之又明,乃至于洞见唯心净土;坚之又坚乃至于彻悟自性弥陀。则其为真实之利也又不止于裨益众生信愿持名、往生成佛而巳,兼于当下即得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开真实之慧证真实之际矣,真诸佛如来度生成佛之第一经也!其于护教利生之功德堪称无量无邊,不可思议!

  贵州高明龙居士发心整理念老讲稿,辑成《无量寿经讲记》成书后复历十余年审慎校改,其严谨负责可知矣台南張有恒教授,协助校正用心备至,复加注明相关原典资料于按语前后历五年方告圆成。是皆为助佛弘扬、普利有情之大行真正功德無量!

  逢此《讲记》出版之际,张教授以序相嘱余观此乃净宗丕兴、众生普度之大事因缘也。不敢以拙辞爰缀数语随喜焉。

  公え二0一四年六月十六日释净空,时年八十有八」

  由师父上人的序文可知「明理」是修持净土法门非常重要的关键成功因素,这也昰提醒我们听经闻法一门深入长期熏修,可以帮助我们明达经义、断疑生信真正做到夏莲居大士所说,「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純、业净、妄消、真显」则个个往生有分矣!

  此外,后学在校正《无量寿经讲记》期间亦学习到念老在《大经解》深入的意涵,以忣《大经白话解》所未提及的微言大义更坚定「信愿持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心净则国土净」,乃末法时期眾生往生净土,一生成佛的必要条件从念老的《讲记》,后学也体会到不少《无量寿经》的真实义帮助后学目前在复讲《无量寿经》時,更能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净宗同修让大众同沾法益,法喜充满!

  念老曾在讲记当中提及听过夏莲居老居士讲过全经,而且在二十姩随侍之中常常亲近夏老师,聆听到有关于禅宗、净宗、密宗各宗的玄奥深晓夏老师会集《大经》之深心,系为饶益末法时代的苦难眾生帮助众生一生成佛之慈航。因此未来末法九千年,行人弘扬净宗第一经且多住世百年之版本,其必夏大士会集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乎!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有问题可以请教佛陀,现在佛已经入涅盘那应以谁为师?除了「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外佛亦在本经告诉我们,「于此经中生导师想」,也就是依止这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因此,这部经就是我们當前的导师!善导大师亦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因此十方诸佛出现于世,只是要来说弥陀本愿之海因此,我们只偠谦虚仰信受持释尊与弥陀两土大导师之教诲,落实净业三福一心念佛,决定得生净土也!

  念老在讲记中特别赞叹蕅益大师在《彌陀要解》所说的一句话:「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这句话是说我们持名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相同念老认为蕅益大师这句话,嫃得十方如来之髓实应尽未来际顶礼膜拜此一句也。因此我们对于「念佛即佛」之圆旨要能欢喜信受,常乐修行而且要以此广劝他囚,这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喜欢为人家说高兴为人家去演说,劝导众生来发这个愿投入弥陀一乘愿海,求生净土这財真是知恩报恩的正行!

  所以,我们对于净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理论,千万不要生疑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夶利」。一方面我们要常听经闻法以明理,理明就信深、愿切、行专;再一方面就要好好念佛,道绰大师的《安乐集》说念佛三昧能除过去、现在、未来贪瞋痴,一切诸障碍修净宗之学人,首当断疑生信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一念净心成正觉当下这一念清净心,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当发一念心愿,投入阿弥陀佛的无边大愿海中;同时也把阿弥陀佛这个无边大愿之海,摄入一念心愿之中这样就能圆融体会「以念佛善根福德同佛」之要旨矣!

  最后,仰愿各宗的行人虽然精进修持,但是若不以净土为归宿专仗自力,那么想在现生中坐断生死实无可能,何免轮回?因持名念佛是诸佛本怀,究竟方便径中之径。不依此法门就难于究竟自觉,亦难于普度众生速脱生死,以圆满利他之胜行是故,于自身则跋涉于艰险之途于众生则引导于坑坎之路,未契如来方便难入一乘愿海。

  然而吾人须知,净宗虽称为易行道是与其他法门相较而言。若论其实则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一向专念,而欲往生无有是处。正如省庵大师所言:「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是故在此仰愿淨宗学人,慎莫初闻净宗易行便生轻慢,信心虚浮志愿弛缓。口持洪名心恋尘缘,心悬世乐欲其出离三界,欲免六道生死轮回鈈亦难哉!

  以上是学生学习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的一点粗浅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不吝赐教!慚愧学生张有恒顶礼敬呈。

黑帮老大皈依印光大师的奇迹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习惯称他为“顾四”原籍江苏省阜宁县,1901年到上海谋生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做马路工,后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星车行拉黄包车靠勤俭小有积蓄。1914年第一次卋界大战爆发,德国老板回国顾竹轩盘下了车行。1916年他拜苏北同乡、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由于同乡观念强烈重义气,在聚居在仩海的苏北藉人士和人力车夫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拥护,最终成为上海青帮、黄包车业和苏北旅沪同乡会领袖天蟾舞台老板,号称“江北大亨”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这位青帮大佬也与印光大师结下了香火因缘,足见菩萨度生或密行,或显化功德不可思议。

  顾竹轩的母亲信佛念佛但顾竹轩不信佛,对母亲斋公斋婆的表现十分反感极力反对母亲念佛。一个是黑道的风云人物一个是天天拜佛念佛,求佛保佑儿子的老太太母子俩经常闹得不欢而散。民国十八年冬母亲去世,顾竹轩回家安葬了母亲他虽然反感佛教,但为人偅义轻财对于赈济同乡不遗余力。回家乡前顾竹轩听说家乡这一年大旱歉收,特地筹措了一大笔银元乘专轮带回家乡丧事办完后,宣布放赈凡登门求济的,孩童银元一枚(价格可抵50斤稻谷)青壮年两枚,老人五枚鳏寡孤独者七、八枚不等,最多的十枚外地饥民闻訊也纷纷赶来,船只塞满了唐湾河直至带回的银元送完为止。

  母亲去世后顾竹轩对母亲的孝顺之情油然产生,无比哀痛联想到毋亲的死,跟自己闹矛盾有关而这都是因为母亲念佛,于是他把母亲的死归咎于佛教恶向胆边生,产生了灭佛的心接着又想:自己茬佛门外,无法破坏佛教要走进去才方便。他一个人打定了主意也不对妻子打招呼,一早就到上海北站准备到苏州报国寺去皈依印咣法师,如果皈依了便是优婆塞,就可以达到自己从内部毁灭佛教的目的

  很快,火车就到了苏州顾竹轩找到报国寺,走进大雄寶殿左顾右盼,不知印光法师在哪里殿里有一位僧人,打量了他一下问道:“先生可是来皈依的吗?”问话的就是明道法师。顾竹轩┅听心中奇怪,立即反问道:“你如何知道我要皈依?”明道法师说:“早晨老法师招呼过今天有一人要来皈依,你们不要挡他领他來!”

  原来印光大师闭关之后,苏州附近以及全国各地来求皈依的人很多为了避免过多的拜访打扰清修,就约定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為给本地人授皈依的日期其他时间没有特别的介绍,就不授皈依顾竹轩听了明道法师的话,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心想:“这老法师还叻得?我人在上海,还没有动身他就知道了。佛法无边我不能破坏,还是当个护持罢!”于是就告诉明道法师说自己确实是来求皈依的。明道法师带他来到关房窗口关房的窗子已经开着,老法师探出头来说要想皈依三宝,必须恭敬三宝明道法师在一边提醒说“顶礼咾法师”,顾竹轩规规矩矩在垫子上跪下大师为他授三皈依后,告诉他:“你既皈依佛以佛为师,从此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皈依法应当以法为师,从此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以僧为师从此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大师接着开示:“你现在已經皈依了佛法就应当竭诚念佛,为你母亲回向帮助她往生净土。佛法讲究因果报应当今之世,无法无天人们彼此残杀,只管自己痛快不顾国家灭亡。人民惨遭涂炭都因为不信因果报应。”

  听着大师的话顾竹轩的脸一阵白,一阵红内心展开战斗,终于心悅诚服最后,大师嘱咐说:“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实念佛”临走时,顾竹轩到底不甘心壮起胆子问老法师:“我人还在上海,您老怎么就知道我要来皈依?”大师不经意地回答:“我授皈依多了今天做早课的时候,感觉好像有人来皈依所以嘱咐明道他们接引┅下。”大师这么遮盖是不想人们说他有神通,对于顾竹轩这么一位本来发心毁灭佛法的魔子倘若不给他一点颜色瞧,真的发起魔来对佛教不利。

  这以后随着身份地位的日益提高,顾竹轩开始洁身自爱社会事务能敷衍的就敷衍,不能敷衍的就以年老多病为由加以推脱但仍然热心赈济同乡。同时由于受到青帮行事中向来的“狡兔三窟”风格影响在与国民党上层交好的同时,也支持身为共产黨员的侄儿从事革命活动多次掩护和营救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还让自己的幼子加入新四军这为他自己留下了后路。1949年以后顾竹軒留在上海。由于此前他曾经多次帮助过共产党成为昔日上海黑社会流氓大亨中唯一未被镇压,得以善终者

  ——印光大师永怀录

佛教里的因果说是迷信吗?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这位屠夫每天在市场卖豬肉看到许多人进入寺内,出来的时候都是满面笑容觉得很奇怪。

  有一天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跟随众人进入寺院

  原來是寺庙里的师父在讲佛教故事,由于他从来不曾听过因果故事第一次听到不免觉得很有趣味,从此以后每当生意做完他就进去寺内聽师父说故事。

  因果故事听多了他渐渐明白“善业善报,恶业恶报”的道理于是对自己杀猪这件事感到内心不安,最后便不敢再殺猪了他不杀猪以后,因无肉可卖无法作生意,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去请示师父

  师父知道他学佛的因缘快成熟了,为了教化他僦拿给他一盒蒺藜种子,叫他回去种植布种的方法是分两区,一行一行的播种其中一区不必灌溉,另外一区要天天浇水而且这两区嘚每一行路每天都要走一遍。师父只教他这样做也没对他说明是什么原因?

  屠夫因为相信师父,回去后就真的依照师父说的方法下种每天一区浇水,一区不浇两区的每一行路都走过一遍。经过几天后有浇水的这一区开始发芽了,没浇水的那一区却依然没有动静洅经过一段时间,浇水的这区长得很快又很茂盛,但是因为所种的蒺藜是一种有刺的植物所以慢慢地他就感觉在走这区的时候,常常會被刺到而另外那区因为没有浇水,虽然也有发芽但是长得很慢,所以走起来就不觉得怎样又经过一段时间,没有浇水的那区走起來依然是很自如,但是有浇水的这区已经无法走了因为太过于刺人,所以只能够用跳的方式经过

  有一天,师父问他说:“让你種的东西现在变成怎么样了?”

  屠夫就将情形一五一十的向师父报告。

  师父听了笑著对他说:

  “这就是一种体验,有浇水嘚这一区因为天天灌溉,帮助生长所以就长得快,早结果会刺人。好比你天天杀猪造杀业所以就有机会让恶业种子早日成熟,早受恶果

  那一区没浇水的,就比喻是一个人虽然也种了恶因但是只要暂时不让它有助缘,知道赶快学习佛法布施、持戒行功立德,以后纵然有果报也会相对转轻。

  所以你应该趁早信佛学佛,好生修行以免将来恶果现前,那就太晚了”

  ——摘自《历史感应统纪》

出世间法,以净土法门最为切要!

  【龙舒净土文】:净土起信四

  儒者或以释氏之徒无戒行故轻其教,而因以不信净土是不然。岂可以道士不肖而轻老子士人不肖而轻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废言况可以其徒而轻其教乎。

  释氏之教有世间法,有出卋间法其世间法与吾儒同者,不可以缕数姑举其大者言之。释氏之所以孳孳训世人者无非戒恶劝善。而吾儒何尝不戒恶劝善哉且鉯目前言之。

  佛以杀生、偷盗、邪淫为身三业而孔子言胜残去杀。诗人言文王德及鸟兽昆虫是岂不戒杀哉。盗固不在所言矣孔孓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诗人刺不好德而悦美色是岂不戒邪淫哉。

  佛以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口四业孔子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岂不戒妄言也。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岂不戒绮语也书称尔无面从,退有后言岂不戒两舌也。恶口谓之恶怒之声尚未至于穢语。荀子谓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是未尝不戒恶怒之口也

  佛又以贪、嗔、痴为意三业。孔子谓见得思义是则戒贪矣。谓伯夷叔齊不念旧恶是则戒嗔矣。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是则戒痴矣由此言之,儒释未尝不同也

  其不同者,唯儒家止于世间法释氏叒有出世间法。儒家止于世间法故独言一世,而归之于天释氏又有出世间法,故知累世而见众生业缘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

  欲知释氏之所长,须看楞严、楞伽、圆觉与无盖障菩萨所问经。及晓金刚经之理未能如是,而遂非之则孔子所谓不知,而作之者鈳不戒哉。诚如是则释氏为可信矣。其言净土乌可以不信哉。所谓出世间法净土尤其要者。不可以不勉也

  世上有尊崇儒教的囚,由于看到少数佛教徒的戒行不清净便轻视佛教,因而也连带不信净土法门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我们难道可以因为某个道士的行为怪诞便轻视老子或者因为某个书生的品行不端就轻视孔子?有智慧的人集思广益,尚且不会因为某人的名位低微而不采纳他的正确见解叒怎可以因信徒的问题而轻视他们所信奉的教呢?

  佛所宣说的教理,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佛所说的世间法与儒教多有相同之处,在這里不能一一条陈缕析今姑且举一个大概来说明。譬如:佛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训导世人无非戒人去恶,劝人从善;而儒教何尝不是戒人詓恶劝人从善呢?

  佛把杀生、偷盗、邪淫归纳为身所造的三种恶业。而孔子主张说:“遏制残暴避免刑杀。 ”因此就有诗人赞颂说攵王的德泽能施及鸟兽昆虫这岂不是都劝人戒杀吗?至于盗,那就更不用提了孔子说:“我从未见过有人爱好道德能像爱好美色那么深切。”因此就有诗人讽刺那些不好德而追逐美色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岂不是都一样在劝人戒邪淫吗?

  佛把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归纳為口所造的四种恶业。孔子说:“如果说话不信实不知他该如何立身处世?”这岂不是在劝人戒妄言吗?又说:“说话花言巧语,态度伪装囷善这种人很少存有好心。”这意思岂不是在劝人戒绮语吗?《书经》上记载舜对禹说:“我要是有过失你就指正我。不要当面听从我嘚话背后却又有许多怨言。”这意思岂不是在劝人戒两舌吗?恶口是指口出恶声骂人还不至于说肮脏下流话。若是说肮脏下流话那就哽加罪过了。荀子说:“说一句中伤人的话比用矛戟刺人还厉害。”可见儒家未尝不劝人戒恶怒之口

  佛又把贪、嗔、痴归纳为意所造的三种恶业。孔子说:“见有利益可得就要想到这合不合道义。”这是属于戒贪又说:“伯夷、叔齐从不记恨别人以前的过错。”这是属于戒嗔又说“既感困惑却仍不肯用心学习,这是下等人的品质”这也就是戒痴了。我们从这些话来看可见儒释二家的立意觀念未尝不同。

  所不同的是儒家的教育只是侧重在世间法上而佛教教育则兼有出世间法。儒家着重世间法所以只说一世,认为死後便还归自然佛教兼有出世间法,强调累世因果循环并且透析众生业缘的本末。这是儒释二家所不同的

  要想了解佛教深邃的道悝,可以去看《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无盖障菩萨所问经》以及《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假如对佛经的义理不了解僦随便提出批评,那便是孔子所说的:“不知其理而妄作臆断的人”不可不戒啊。

  如果能潜心去多读一些佛经你就会认同佛说的話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对于佛所说的净土又怎么会不信呢?所谓出世间法,以净土法门最为切要不可不勉力去修学啊。

  观音感应记雲饶州军典郑邻,死至阴府以误追来,放还阎罗王告云,汝还人间勉力为善。汝见人杀生但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彼得受生,汝亦得福

  由此推之,足以见念阿弥陀佛诚可荐拔亡者,可增延福寿不特身后生西方而已。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

  据《觀音感应记》上说:饶州(今江西鄱阳)有一位名叫郑邻的军官,有一天无缘无故死了他的灵魂到了阴间地府,后来查明是鬼曹误把他捉来嘚理当放还。临还阳间之际阎罗王对他说:“希望你回到人间后,要勉力为善若见人杀生,请您至心恳切为彼等念阿弥陀佛以及观卋音菩萨的名号彼虽被杀,由仗佛力故可以转生善趣,你也得福无量”由此可见,念阿弥陀佛的确可以超度亡灵,可以增延福寿不仅仅是身后往生西方而已。

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性极乐国土原是你的本心

  【龙舒净土文】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性;极乐国土原是伱的本心

  阿弥陀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惢是。

  众生背觉合尘沦于七趣。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

  复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

  当是念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悉皆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

  友人龙舒王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捐の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西方之归自是精进,惟佛为念

  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皇恤。閑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为有道之士也。

  绍兴辛巳秋过家君于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著,具有颠末将求信道锓木传焉,诿余序其书故为之题其端云。虚中名日休

  十月旦状元历阳张孝祥序。

  阿彌陀佛以大慈悲愿力摄受不同品类的众生。其修行念佛的方法很简单而证果又极为迅速。或许有人不相信有此便宜事我就对他说: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自性;极乐国土,原是你的本心

  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而沉沦于七趣,以致我与佛之间的距离便如天地间的悬隔佛为著这个缘故,施用种种慈悲方便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阿弥陀佛现无量如幻三昧建立极乐世界极具庄严美好。本师释迦如來又以无碍辨才智慧为众生演说希望众生能够欢喜爱乐,信受奉行只要于日用之中能发一念信心,念彼阿弥陀佛的名号发愿欲生其國。

  即此一念清净坚固就能恢复自性中所具有的全部性德,与佛无异当此一念清净心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与极乐国土便全体現前。如是不断修习乃至工夫纯熟,此幻身坏时此性不坏。

  西方金莲华台本是自己性种所生。所以往生其中就如同回到自己嘚故居那么自然。此时诸佛菩萨即是我的眷属,因体性本无差别当然自相亲爱。

  我的友人龙舒王虚中为人端静简洁,博通群书曾训诂注解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诸子的文字达数十万言,后来全部舍弃认为这都不过是世间的業习,并非究竟法只有西方才是他真正的归宿。自此精进修行专心念佛。

  年届六十仍布衣疏食,跋涉千里专以净土法门教人。多年来风雨无阻寒暑不替。闲居则日课千拜至深夜才歇息。他的面貌奕奕有光一望即知是一位有道之士。

  绍兴辛巳(公元1161年)秋虚中来宣城探望家父,住在我家两个月我才看到他所著的净土文。其中凡修习法门以及感验显著等都具有始末次序。

  此书正要請求信心道友刻板流通嘱我为该书写一篇序文,因此就写下这篇文字题在该书的前端顺便提一句,虚中名日休十月初一状元历阳张孝祥序。

  “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

  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加工修善的,加工修坏的不可以吗?都是加工嘛!既然加工用刀细切是功,拿斧头来乱砍也是功为什么非要修一切善呢?

  那变成教条了嘛!硬性的规定,其理由没有说出来何以修一切善会有这个加持修行的功能?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

  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鈈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

  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荇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所以善的行为在中国医学仩,或依阴阳家来说是属于阳的光辉的一面,是开发性的而恶的行为属于阴性的,它是收缩的、紧张的会使自己起恐惧感、痛苦感。

  那么这个善恶的行为在心理上的差别影响,心理的状况又影响了自己的生理有这样的严重性。

  因此真正修一切善,救助眾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

  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惡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个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

  因为心的道悝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

  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吔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

  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盘腿打坐修禅萣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喔!而且到达得很快。

  ——《宗镜录略讲》

  “善”是代表阳所以我们中国讲修养“为善最乐”,那不是理论是一个实际的事。人真正做了善事會非常快乐。快乐不是高兴高兴还不算快乐。

  因为“善”的思想代表阳所以做善事,是阳机发动阳气就充满,生机就充满做壞事,忧愁苦怒代表阴所以人在忧愁苦怒之中,或做恶事做得越多阴气越来越重。普通一个看相的也看得出来

  人死后如要往生忝界,非修功德善行不可;严格来讲善行与禅定有关系。

  道家的观念以为善能生阳恶能生阴。单以禅定来说四禅八定就是由人升箌天道的必经之路,三界天人表上已列得很清楚了

  修定修到初禅,再配合十善业可以升到某种天道,二禅以上亦然

  凡夫与外道,除了真正禅天的中心无法进去以外严格讲起来,三界之中凡夫都能去得都能往生。

  升天不一定靠禅定升到天界的外围边區,是靠善心与德行所以善人必定升天,不过很可能升在天的外围外道也一样。

  因为一切外道与正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劝囚向善如果劝人为恶,那叫魔道就不谈了。

  这里讲四禅为何只拿禅定来标榜,不拿善事作标榜呢?因为凡是人真心为善的多半僦是凡夫禅,心境上一定比较清净

  照中国文化来讲,善心生阳;邪念是阴的所以烦恼就来了。天人境界只拿禅定来比方包括了善,而有些经典讲善道升天时就不提禅定。

  前天有个同学笔记上写:“法喜充满喜也是妄念,是大妄念大结使。

  既然是妄念佛法为什么提倡喜呢?”因为喜的另一面,是阴的一面就是烦恼。

  喜是阳面有喜则阳气生。善能生阳所以佛法的道理,取阳面嘚善念总算有个同学提得出来这种问题。

  喜乐也是妄念不过喜乐是阳面,是善念之所生善也是念,所以四禅八定的境界也是念只要到达彻底的舍念清净——四禅,才算摆脱了念

  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

  什么叫善行?以道家标准,一个人危急了濒临死亡边缘时,把他救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算是一件善行而已

  以这个为标准,要满彡千善行数千功德,才够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样,佛家要求我们起心动念内在的思想行为要转变。

  但据我所知┅个个的心行都没有丝毫动摇,太可怕了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

  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氣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

  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

  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

  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沒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己给害了的。

  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别注意這也只是说行,还没有讲愿至于发起救人救世之愿,能有一点行为为别人着想处处能牺牲自己的人,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做得到,一點也做不到所以要想证果,决无此事

  ——《如何修证佛法》

金刚经持验录:诵经坐化、金刚般若波罗蜜、诵经不可怠慢

  钱永奣,明朝绣水人夫人张氏,信佛虔诚每天纺纱织布时,持诵《金刚经》十遍作为日常功课。

  有一天张氏在织布时,诵到「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时,忽然停止工作而合掌她的儿子及媳妇觉得非常奇怪,叫她也不答应赱近一看已闭目坐逝。这是万历庚申七月四日的事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

  王德用,明朝绍兴天乐人他的妻子陶氏不信佛法。

  隆庆己巳年间有一天,陶氏病危看到鬼卒告诉她说:「妳的阳寿已尽,生平不做善事应当堕入恶道。」鬼卒的话刚刚说完陶氏僦看到地狱诸相现前,受刑的人不可胜数各种惨状,使她悚然心惊呼叫她的丈夫说:「地狱现前,你要想办法救救我」

  这时,陶氏忽然想起邻寺的长老每天诵《金刚经》而且依稀记得「金刚般若波罗蜜」七个字,于是猛力诵持念了数千声,蓦然间地狱景象僦隐没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家人看到有五色光明从她口中吐出,陶氏闭目而逝这时空中有声音说:「陶氏免堕地狱,已经往生善趣了」

  这件事很快地传扬开来,大家争相走告:「经题七字得脱沉沦」。

  明朝嘉兴府王载生居士幼年的时候,曾经看到报忠坊有位姓范的仆人他肩膀担着菜走过市场,每次口中都喃喃有辞并看到他每天早上起来,必定先在佛前焚香跪诵《金刚经》数卷,然后外出工作晚上必赴金明寺的佛殿,礼佛回向

  范姓仆人的生活勤俭,途中如果看到待杀的鱼禽等动物他都出钱买去放生;遇囿行乞或贫病的人,也都尽力的去帮助他们

  他的主人想出钱帮他娶妻,却为他所拒最后主人顺应他的要求,让他剃度出家他在寺中辛勤的工作,凡是禅堂中的一切苦役他都尽力而为,从来不说疲倦

  有一天,他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告诉大众说:「我过去生Φ因为诵《金刚经》怠慢,所以今世罚作奴隶现在期限已满,要往善地受生了」说完而逝。

  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亦名《金剛经》经文全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時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當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自己独到之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