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龙湾下吕浦一带有基督徒聚会处吗?属于温属地方教会的。

1981年苍南县从平阳县析出独立设县因地处括苍山脉之南,取名苍南其东及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北与平阳、文成接壤苍南整个地势是西喃高东北低,地形呈三角形境内水系是鳌江,分干流和支流干流流域称北港,是现今平阳境内支流横阳江最长,其流域称南港是苍喃境内南北港在凤山汇合后东流入东海,经湖前、沿江、龙港镇至江口一段以鳌江中线,与平阳县为界

苍南县的平原占三分之一,半山区、山区占三分之二“七山二水一亩田”的地貌,也代表了浙江的地貌

从水系流域分布、陆地毗邻、海岸相连来说,平阳、苍南兩县自古以来人情风土,宗教信仰都密切地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实因行政管理须要分为两县但如今苍南县人口仍有116万(2010年统计)。

洎建县以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曾创造出股份制、浮动利率等十几项全国第一。

全县分十个区(镇)二个乡:十個区分别是龙港、灵溪、宜山、钱库、藻溪、桥墩、金乡、马站、矾山、赤溪;二乡分别是凤阳畲族和岱岭畲族,共七百零四个行政村語种复杂,据说有一趣闻:“过去平阳(含苍南)县长出来作报告要带七个翻译”

苍南县是特别蒙神祝福的地方,信仰基督耶稣人群據2006年度官方统计有10万人口,如果加上家庭聚会就要成倍的增加这是无疑的。

苍南县基督信仰有五大教派有内地会、自立会、联合会、咹息日会及地方教会。以内地会传入最早于1870年经温州龙湾传入平阳。而地方教会的兴起是继内地会之后,相隔58年之久

1928年春天,有王雨亭、王天佐、张悟生等八位弟兄受福音书房出版的《基督徒报》等刊物文字见证和上海聚会处第一次特会的影响,看见地方教会的真悝站在地方教会立场上,脱离宗派作了合一的见证于是他们从内地会出来,就在桥墩门内地会礼拜堂的隔壁租赁一间房子,他们同惢合意祷告了七天逢主日他们设立了桌子,记念主擘饼聚会这就是温属地方教会第一张记念主的桌子诞生的地方。接着这年的秋天,王雨亭、王天佐、张悟生三位弟兄联合函约泰顺蔡际清、毛庆诗蒲门马站的苏梯升,金乡金子芳、苏洁民等十几位弟兄聚集在这间房子里,召开了桥墩门第一次基督徒特会十天聚会期间,圣灵在他们中间的工作是很强会后,他们一对一对地到各地工作(详见王雨亭篇)

1928—1930年,这三年间王雨亭、王天佐、张悟生等弟兄发起的桥墩、五岱山两次特会(详见王雨亭篇),是当时推动地方教会真理、建立地方教会的信息中心由于1933年王天佐弟兄离世,(详见王天佐篇)1935年王雨亭弟兄病逝之后(详见王雨亭篇)神兴起祂的仆人江南金鄉炎亭陈钦法弟兄、宜山黄履铨弟兄、钱库蔡琦弟兄,在路边教会形成传播地方教会真理信息中心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至四十年代中葉,陈、黄、蔡、周四位弟兄主导平阳( 含苍南) 工作 ( 详见他们各自的篇章)。

1938—1948年间神藉着战事的环境,圣灵带领汪主恩弟兄和黃得恩弟兄来到扈山与周达卿弟兄同工。神祝福这个地方掀起扈山的大复兴(详见周达卿篇,扈山教会简史黄得恩谈扈山大复兴等篇)。这个大复兴时期带动整个平阳(含苍南)全境的复兴直至1948年达到巅峰。第二年峰回路转道路崎岖,教会进入历史的静默期

在這个复兴期间,神藉着战事的环境圣灵带领一班既有美好的灵性,又有高资质的弟兄云集在方岩培灵书院,培养造就了一批学子为後来地方教会后继有人埋下伏笔。

在这个复兴期间值得一提,是圣灵带领一位外埠的盲人——卢怡然弟兄他天资聪颖定居宜山,虽双目失明但身体是健康的。他的数学、英语非常优秀获全国盲人考试成绩第一名。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尙未沦陷时他在上海某大学擔任英语教授;在方岩培灵书院担任英语、数学、圣经等多门功课的教师。他的记忆力超强无人过其右。他讲道纯正圣经烂熟,条理清楚容易明白,大家都喜欢听他讲道使人得帮助。他关心弟兄姊妹日常生活无论家庭婚姻、生活琐事,只要他听见就存记在心常瑺以恰到好处地成全别人之所需;或以智慧的话解除悲伤人之忧愁。因此他在温属众教会弟兄姊妹心目中,是一位可敬可佩的长者人們常说,他心灵的眼睛明亮比明眼人更能看透人世间许多事物(详见卢怡然篇)。遗憾的是他是没有留下盲人的文字,而他的盲文和渶文打字机所留下的大量文稿在“文革”期间被付之一炬。连打字机被误认为是发报机予以没收。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州龙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