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老了被赶上殿,过堂究竟有多重要


慈学长老尼(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幽静的武昌莲溪寺九十多岁的慈学老法师仍然每天读经念佛,关心时事这位亲近过太虚大师,创办过武昌佛学院爱道培训班嘚“佛教黄埔生”现被尊选为湖北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可她还是那样的谦逊还是那样充满天真的笑容。

  愿您长久住世慈泽苍生。

  1941年的冬天我在汉阳归元寺受了比丘尼菩萨大戒,得戒和尚是当时归元寺的方丈通林老和尚

  解放前出家人老了被赶受戒,比丘和比丘尼都是同堂受戒那一年一起受戒的共有五百多位戒兄,第一次和这么多的戒兄弟们在一起上殿过堂,学习生活了一個月感觉十分新鲜,特别殊胜格外法喜!在心中留下了一辈子的印象,至今难忘

  受戒圆满后,离开戒堂回到栖隐寺。按照佛门嘚规矩出了戒堂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向自己的剃度师父顶礼谢戒但我的师父已经去世了,没有师父接受我谢戒这个时候我心中好难過,特别的想念师父

  没有师父,我就对着师父的相片就当师父还活着,就在眼前一样按照在戒堂里引礼师父教导的仪轨,首先茬师父相前展大具至诚地向师父顶礼三拜,感谢师父成就我剃度受戒之恩;又在师父相前长跪合掌恭敬地捧起戒牒,顶在额头上心中懇切地请师父查验戒牒,许久才站起身来

  我受戒前后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战争的残酷蔓延到了武汉,人民的生活极度困难老百姓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饿死冻死病了没钱诊,死了无人埋的现象很多沿路有冻死骨,都是真实的事

  因为老百姓的生活困难,寺院里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当时武汉一些有钱的大居士都跑到重庆躲避战争去了,我师父家里的人一直是护持我们寺院的但师父去世久了,又遇到抗日战争师父家里的人也慢慢少了供养,寺院里常常吃了上餐愁下餐日子一天比一天紧张。

  由于这些内外的洇缘我们栖隐寺的生活,真的到了揭不开锅盖的时候了没有吃的,当家师父只有叫大家打饿七念佛日本人投降以后,遇到开不了火嘚时候我们栖隐寺也是打饿七念佛。师父们以这样修行的方式应对饥饿是希望以打饿七念佛,用佛法来安顿身心转移心中的境界。

  我那个时候还小不太懂事,一遇到打饿七几天见不到粮食,感觉太苦、太难熬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饿得慌还饿得哭。记得囿一次正在打饿七当中大众师父们一起念佛,可能是我太饿了不小心哭出声来。当家师父看到我哭走过来就打我两巴掌,说我哭动叻别人的心念还嘱咐我说再要哭,就回房间去在被子里躲藏着哭。有时候实在太饿了没办法只能喝杯白开水。

  好在这样的生活鈈是太长打饿七念佛,会感应到居士送一些粮食来就可以解七,恢复到平时清淡的生活一天两餐,至少不会饿肚子

  旧社会出镓人老了被赶生活很苦。寺院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依靠经忏佛事,没有经忏佛事就没有收入。隔壁的佛教正信会是太虚大师在武汉创辦的居士共修道场,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打七念佛共修,我们寺院里的师父们常常去那里参加打七赚一点钱作零用,解决手头上的暫时困难但这样有钱赚的事,不是每一个人每次都能去参加的寺院里要排班,轮到谁谁就去轮到我去我总是特别高兴,有一点钱赚手头要宽厚些,想买点什么不会发愁

  我们栖隐寺在汉口繁华的六渡桥,一向经商的人多汉正街更是生意人多,有钱的人也比较哆栖隐寺的经忏佛事天天都有,七个人一班不是念经就是拜忏,有时翻排(即做两班佛事)有时晚殿还要再加一堂普佛,总有念不完的經那时候我二十多岁,年纪轻身体好,每天念经声音洪亮,从不嘶哑跟我同一班念经的其他师父们,都愿意跟我在一个班因为峩念经肯出声音,不怕吃亏

  在栖隐寺的旁边,有一个殡仪馆是抗日战争前,太虚大师来武汉弘法在汉口创建佛教正信会的时候,正信会的第一届会长王森甫负责修建的汉口的居民去世了都在这里火化。有些佛教徒的亲人眷属去世了送来这里火化,就会来请我們寺院里的师父们去在死人跟前念佛诵经,按惯例给寺院一些钱这一桩事也是栖隐寺的经济来源之一。

  我当时有一件最苦恼、蛮想不通的事:如果遇到当天的佛事是那一位官家的或是有特殊关系的人家,寺院里派人去念佛诵经只是结缘,不收钱的只要类似这樣没有钱的事,师父们就会叫上我;有时晚上半夜三更突然发生的事,无论多晚睡得好好的,都一定会有人来叫:慈学快起来听到这叫声要我去,那就一定要起来去为死人守夜念佛。

  提起这桩事来我感到最悲惨的有一件事:那是49年的春节,48年腊月三十的晚上棲隐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当中,守岁、吃普茶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家师父派人来叫我,说有佛倳要我去殡仪馆参加念佛诵经。想到要去殡仪馆熬夜要去守死尸,我心中过年的喜悦一下子冲散了

  这个死人,是上海的一个大咾板到武汉来收钱的,跟欠钱的人家起了冲突一时激动脑溢血而去世。因为客死在武汉没有家可以回,又不能运回上海只好送到殯仪馆里来停几天。他的家人从上海赶来武汉后因为有钱,就请我们出家人老了被赶去念佛诵经

  那时候我在栖隐寺当维那师。一般初一十五特别是春节,寺院里都要举行重大的佛事活动明天既是初一,又是春节特别重要的一天。

  佛门中所有的佛事活动嘟是以维那师为主,今天晚上叫我去熬一个夜明天凌晨三点早殿的普佛我要做维那,怎么办呢?

  我怕自己熬一夜到时候真的吃不消誤了常住过年普佛的大事,就去跟当家师父说明因为这些原因我今晚不能去守夜念佛。还没等我说完她就说不去不行。我说要去念佛明早普佛谁来领众呢?当家师父说先去念佛,到了上殿的时候再来领众上殿青年人未必这点苦也不能吃?我说换个人行吗?主要是早殿我要領众上殿做维那,过年的普佛又不能误了当家师父说,你不去谁去呢?换了别人还不是跟你一样不想去没理由找个理由来说不能去。

  听当家师父这么一说我只好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大年三十的晚上到殡仪馆去参加守夜念佛。

  我们一共有七个人到了殡仪馆,汾两条长板凳坐下来念佛实际上就是为死人守尸。我坐的这一条板凳坐三个人正好旁边有个空位置,还可以再坐一个人上海大老板镓里来了一个儿子,人称三少爷看我旁边还可以坐下一个人,就坐下来了刚开始坐下来随着我们一起念佛,念了一会儿坐不住了就往我身上倒。看他这样我是个出家人老了被赶,不习惯他这样就去推他,他没有防备也可能是我推的太重了,没想到把他推倒摔到哋下去了

  三少爷爬起来后,心里有点生气说你们武汉的师姑胆子好大,力气也大可以推倒我;还说这么封建,我跟你坐一下有什麼关系呢?在我们上海哪个尼姑庵,我都去过那些师姑都不像你这样,我想坐哪就坐哪你把我推倒了,这个账看你怎么算?

  哎呀!就哏我扯皮不依不饶的,闹了半个晚上

  天亮了,是1949年的正月初一寺院里来了好多拜年的香客,个个都是欢欢喜喜的每个人的脸仩都有过年的笑容,唯独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想起晚上发生的事,心里好难过

  按照栖隐寺为殡仪馆守夜念佛的惯例,这一个晚上上海人应该给我们十块钱,就因为我推倒了他家的三少爷 他们只给五块钱。我一听说只给五块钱就跑去跟他们评理,找他们要钱彡少爷一看是我来要钱,生气地说我在你旁边坐一下,有什么关系你不要我坐,还把我推倒了想要钱,一分也不给你

  守了一晚上的夜,没有拿到钱我们一起守夜念佛的几个师父都着急,一起来帮忙找上海人要钱最后三少爷说,叫我们7个人跟他一起合影留念後再给钱我说我们只念经,不照相他说不照相就不给钱。我听他这样说就回栖隐寺去,想请当家师父来要钱

  为死人守了一夜,还念了一晚上的佛我疲倦了;上海人蛮不讲理,仗势欺人我很生气;想到出家人老了被赶,就是这样被人欺负心里也很难过。

  栖隱寺那时的规矩熬一个夜念佛的人,常住可以下面条吃赏劳大家。按人算一个人二两面,总共有一斤半但大家都觉得太少了,不夠吃去库房领面条的时候,库房师父本来称好了面又抓了一点下来。面条实在太少了大家一看这样,有两个小师父就把常住的包菜偷了一把洗干净丢到锅里,正要煮好的时候三少爷来了,他把锅盖一揭开看了看说,你们武汉的师姑好大的肚子要吃这么多;又提起昨天晚上的事,说我推倒了他说我好凶,不像一个出家人老了被赶……

  看三少爷这样我怕又惹出祸来,不敢做声师父们都跟怹说,我们七个人为你家念了一晚上的佛我们都念得口干舌燥,我们都饿了吃得下去;还说吃饭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跟你相干他一听這话,就说怎么不相干呢?你们刚才不是找我要钱吗?

  说到要钱了我们心中都不安。这祸是因为我引起的我只好去跟当家师父顶礼说,上海人不给钱是因为我们不跟他照相,不敢说把三少爷推到地上去了的事

  当家师父听了我说守夜没有钱,叫我赶快去找上海人偠我说人家就是不给钱,我要不来你们大人去要可能要得来的。她听到我说钱要不来,就打我打得很厉害。

  我伤心地哭了從当家师父那里哭泣着跑出来,找到三少爷要钱说你不给钱,害我挨了打赶快给念佛守夜的钱给我啊!

  三少爷看我哭了,说给钱可鉯应该给你们10块的,你把我推倒了赔偿我5块,那就给你5块吧说时掏出5块钱递给我。我当时好生气心想有钱的人这么蛮横不讲道理,太欺负出家人老了被赶了……接到5块钱就愤怒地把钱撕了,一边撕一边说不要你的臭钱,不要你的臭钱……撕完了把钱丢在地上轉身就跑回栖隐寺,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大哭了一场

  上海人真的再也不给钱了,无论当家师父怎么说他们就是不给钱。三少爺不给钱还跟当家师父说,你们这个小师父太坏了胆子好大。我说了给钱照个相就给钱,有什么关系呢?她说出家人老了被赶只念经不照相。如果跟我照了相我就一定给钱,她不干;我在她身边坐了一下她不让我坐,把我推倒了我说你推倒了我,只给5元钱送到她手上,她不要还把钱撕了丢到地上,还叫我怎么给钱呢?难道要我给两次钱吗?

  当家师父听上海人这么一说了钱真的没有了。叫人紦我从房间里喊到客堂来她拿出供桌上清规的香板,在我身上上下打浑身腿子膀子都打青了。许多师父看她打我都不敢过来扯,只囿老纠察师父看她那样打我打了好半天,跑来转弯叫我跪下来求忏悔。当家师父说不要她忏悔,叫她拿10块钱出来赔给常住。还说偠迁单赶我离开栖隐寺。

  听到当家师父说这样的话要赔10块钱给常住,还要迁单大年初一我能到哪里去呢?

  实在想不起来能到哪里去,没有办法最后就想到死,心想人总是要死的死了就了了……啊!我一下子晕倒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客堂里有好多人,我嘚师叔、师伯们都来转弯求情叫我跪香求忏悔。

  那样的年代10块钱我是拿不出来的,在师叔师伯们的帮助下凑足10块钱,我赔给了瑺住

  为了不被迁单,能在栖隐寺留下来大年初一,我委曲地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前跪香跪了很久很久,一双腿跪直了站起來的时候,都不会走路了

  跪香的时候,我伤心地哭了在佛前一边哭一边想,我在栖隐寺出家二十多年了出家一天到晚以做佛事為主,出家就是靠佛事赚钱混口吃饭有钱的人那样轻视出家人老了被赶,欺负出家人老了被赶觉得自己做一个应付僧好苦啊……!

  想到这一些,我跪在佛前就发愿:佛啊!您在经中说:出家修行可以解脱生死可以离苦得乐,我要修行我要离苦得乐,以后宁坐蒲团饥餓死不做人间应付僧。

  1949年的春节我经历了一次生死痛苦的选择, 可以说旧社会出家人老了被赶生活好苦啊!苦不堪言!现在想起来曆历在目,点点在心几十年来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慈学长老尼 口述/印宗法师等 整理)


白光长老(图片来源:资料图)

  白光长老1926年秋,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出生不久,其母过世由祖父抚养。祖父信佛故自幼即会念观音神咒;1945年,高中毕业随后考叺四川大学中文系;1950年,在湖南衡山狮子岩出家师赐法号白光;1951年6月,于广东乳源云门寺虚云老和尚足下受具足戒;1951年冬前往陕西终南山,住茅棚九年晚上不倒单;1960年8月,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1980年佛学院成立,任教务副主任;1985年任副教务长兼教务室主任。主讲书法亦讲諸经,在中国佛学院任教16年桃李满天下;1996年,应普陀山方丈妙善老和尚礼请常住普陀山任普陀山学院副院长。

  《白光长老小传》是茬普陀山佛教协会庆祝普陀山复兴三十周年之时为歌颂老一辈出家僧众创业时期的丰功伟绩,由普陀山佛教协会弘法办副主任正进法师茬采写白老事迹文章基础之上组稿完成出版的以此继往开来,激励后人现将《白光长老小传》内容梗概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恪勤笃志 终南参禅

  白光长老是成都新津县人。俗名胡季林1926年秋,诞生于自家的祖屋里其母早逝,依祖父度过童年1945年高中毕业,随後入四川大学当工读生。1950年于湖南南岳狮子岩出家为僧1951年6月受比丘俱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寺,年底前往陕西终南山住茅蓬。于仙人嶴小茅蓬区域精进修行长达9年。1960年8月2日获莫须有罪名被捕入狱……

  白老一生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人杰地灵的四川度过的他童姩和少年的美好时光,是在距离成都仅有90里路程的新津溪水般缓慢地悄然逝去。白老兄弟姐妹8个他排行老二,有个哥哥母亲因病很早去世,家里由祖父作主把他过继给大伯父家。大伯父家没有后嗣财产也不多,只有20亩稻田过继不久,两位老人也相继病故家里僦用这20亩水稻田的收入,供他上学读书由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毕业后来成为川大的工读生。川大的工读生不收费是半工半读性质。由此减轻了家里经济负担

  白光长老在回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时表示:青年时代,对一个人成长很重要它对一个人性格和习气的養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无论做什么事要勤奋。首先要有大的志向。学问来自积学读书、勤作苦练、广闻博见不勤劳不吃苦是鈈行的。所谓的“恪勤笃志”就在这里面。

  白光长老与观世音菩萨缘份深厚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跟随祖师诵念观音白衣神咒。加之父母早亡白老深觉生命的无常。于1950年只有23岁的白光法师毅然放下世俗生活在湖南南岳狮子岩出家。南岳狮子岩是一个只有三间屋的小庵堂白老回忆,当时他只身一人到南岳游玩见到一位80多岁的长者,觉其友善如师如长,便供养了老和尚5角钱老和尚留宿,他跟老囷尚同居一间庵堂夜里,老和尚给他讲成住坏空之法他当下有所悟。又过了几日水到渠成,和尚劝其出家于是,他现了僧相成叻大丈夫。师赐法名:白光半年后,沙弥白光离开师父去求比丘戒他先到了南华寺挂单。在南华寺随常住打了两个禅七;这为他终南屾修禅打下了一个基础。当时的南华寺方丈是本焕老和尚白老说1951年在南华寺见到本焕老和尚的时候,他和虚老的样子差不多头发长,還留着胡子头发披在肩膀上,和虚云老和尚的派头一样那时候,任何出家人老了被赶都得规规矩矩地上殿、过堂

  嗣后,白光法師赶赴乳源云门寺求受大戒当年的戒和尚是虚云老和尚,白光老法师与净慧老法师同为戒子,成为沙弥头佛源老和尚为当期戒场的引礼师。受具足戒后于当年的冬季,白光法师前往陕西终南山住仙人岙茅蓬。从此他开始了证果求真、了脱生死的人生追求。

  皛光法师在终南山仙人岙住茅蓬时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在整整9年的光阴里,独处闲静乐诵经典,定慧具足心已得通达。

  9姩后下山开会他被逮捕入狱。时间是1960年8月

  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

  白老“志念坚固”,住于学地无论在终南山茅蓬,还是在牢狱Φ他的信念没有一丁点丧失,反而坚如磐石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用这两句话形容白光老法师对佛教的信仰,是再恰当不过了洏到了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学院,更进一步证明了他这一信念

  1979年,白老给净慧老法师写了首诗:“二十七年苦未逢东风吹上马蹄紅。一缕秋丝连复断满腔春水浅还浓。”于各种苦难面前法难面前,他老人家始终是“满腔春水”

  他就是这样带着对佛教坚定嘚信念,走上了中国佛教教育这个岗位教书育僧才。在北京法源寺他安顿下来,一住就是16年他把来北京求“安心”的出家人老了被趕,接来送往一届届、一批批,不仅传授了佛法而且把“寻心不可得”的那一颗颗心都安在原本住的地方了,或者说需要住的地方

  在中国佛学院任教,正是白光长老“开甘露门”之时他把自己半生所悟所得,如雨普润给了他的学生

  他是一位爱国爱教、德高望重、各方面比较全面的受人尊重和爱戴的老法师。他为文革后中国佛教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为中国佛敎培养了一大批法门龙象和弘法人才。现在全国大部分寺院的住持都是他的学生如圣辉法师、学诚法师、明生法师、心澄法师、界诠法師、静波法师、允观法师等。还有弘法方面的济群法师、湛如法师、广如法师也都是他的学生。他是桃李满天下所谓“桃李无言,下洎成蹊”这句话,就是对白光长老一生的真实写照

  白光长老的佛学造诣非常深,且处事圆融可以说是佛学泰斗、佛教界的权威性人物。他无论在品行、道德、学问上还是在个人修持上,都是后辈佛子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人非常慈悲,待人和善有求必应。在修行上不倒单白老对佛教教育事业十分关心。1997年妙老请他来普陀山、住佛学院,帮助普陀山佛协办好佛学院请他当普陀山佛学院副院长。所以说普陀山佛学院自从白老来了以后,佛学院搞得很有声色各方面工作走在地方佛学院的前列,享有声誉

  中国佛学院院长传印长老评价说:白光老法师不仅在恢复佛学院初期,于百废待举、创业艰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中、后期同样做出大的貢献。历届学僧忘不了他就是学院健在的领导、同事,以及法师、教师们同样敬重他,忘不了他……

  虚静独清 多得慧心

  《法呴经》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这里的意思是解生灭法,能脱离生死苦海故纵然活百岁而不解,不如一日能解所谓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

  白老一生淡泊名利,人超脱从不被名利缠缚,这是他僧格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他为人师表的具足条件。在白老教鞭下成材的大德高僧和法师们回顾白老在中国佛学院的一言一行和诸多细节,得出这样的道理:不单道德来自修行灵慧亦缘自修行;戒浮躁可参虚静,少名利多得慧心

  淡泊名利是他作为法师的风格。比如穿衣吃饭老法师穿衤服很朴素。在佛学院时常有结缘黄色的僧衣和新海青他不穿,送给了别人他穿老修行的衣服。冬天就一件棉袄腰间用一根带子系仩,就行了就像古代老修行那种风范,给人以简朴的印象他吃饭也比较简单,不讲究食堂做什么,他吃什么他跟学僧一样。吃饭時他和学僧一道排队。学僧看到他不好意思,让他先买他说不行、不行……怎么也不肯。他自己排队拿饭票去买饭,从不特殊

  白老慈悲却不失原则,同时还非常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也非常了解、关怀自己的学生,就像母亲对待子女一样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丅,中国佛学院(信仰)的力量本来就很弱加上社会对出家人老了被赶的认可度也不是很强,出家人老了被赶自己怎么团结起来呢?白老就在咾师和学僧之间起到了非常好的凝聚作用从改善教学条件、关心学僧生活入手,让学僧们和教务处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更让法师和咾师之间、学僧与学僧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关系融洽。

  翰墨结缘 花鸟菩提

  诚如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书法之艺墨融于水,润于露才能显风姿情韵。白老好比观世音菩萨宝瓶中的甘露常常用清凉的甘露雨,遍洒于人间乃至于每一個角落。这其中的一项道具就是书法作品。白老用墨迹广结天下善缘有求必应,不取俗利不要恩谢,在当代中国佛教界堪称一大義举和楷模。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说过:“诗书作筏弘法度生,最多方便习书写字,俱是因缘”此言,正是白老窮其一生的实践白老说,佛教教义是宣扬善求必有善报的既然书法结缘能饶益众生,我何乐而不为呢?

  白老在中国佛学院教学中敎授书法很成功。白老曾为学僧们举办书法展来激励学僧学习书法的热情。白老经常说书法是重实践,不是偏于理论的就是写,它昰写出来的当时教学很困难,老法师就把看过的旧整理好,裁成一样大小然后订成本子,上课时发给每一位学僧让学僧们在报纸仩练习书法。学僧根据自己的喜好从隶书、楷书开始。各人喜欢什么他就指导什么,因人施教白老会逐一为每个人悉心指导,学僧們哪个地方有不足就会引导他们智慧地用自己的优势、优点去转化、克服,只要发现学僧们有了一点点进步和成绩他就予以表扬鼓励,培养学僧们对书法的感情和兴趣鼓励他们让书法成为将来弘法利生事业的一部分。这样四年下来学僧们的书法功底打得都很牢。

  白老起得早从不睡懒觉。早起练书法对求字,向来是来者不拒庙里的大匾额,还有对联写得比较多。有人打来电话只要告诉皛老地址,白老就给写“为佛教事业,他们很困难特别是北方寺庙。没钱请书法家,得很多钱北京的大书法家,一个字1000块钱过詓的启功,还有刘炳森几千块钱一个字,了不得他们请不起呀,因此就找到了我。”白老为他人写字时这样说

  那时候,白老早晨起来喂鸟隔三差五,就会去买5斤小米喂不了一个星期,又得去买他时常对居士说:“你看还有一家人没吃饭呢!”居士们开始没聽懂,就问“哪一家人?”“就那一家鸟”他经常把小米撒在屋檐下的水泥地上,嘴里发出“嘘...嘘...”的声音不一会儿就会有很多鸟儿飞過来,骑在树杈上唧唧喳喳地叫。这时白老就会躲到门后并偷偷开一道小缝看着一会儿,鸟儿就纷纷落了下来一只、两只....密密麻麻┅地都是,脑袋一啄一啄看着可爱的鸟儿尽情地享用饭食,白老就像小孩子一样欢喜

  现在白老仍然种花和喂鸟。在普陀山佛学院怹住的屋后楼底下开辟了一小片长方形的地,那些花在他的伺弄下于7月的暑热里,花枝招展着一派欣欣向荣。而在花卉旁边的水泥哋上撒着小米或者是大米。

  佛门本善白老一生爱国爱教,爱四众弟子爱花鸟鱼虫和山川草木,体现了一位大德沙门的赤子之心他曾把这些情感写成许多诗篇,并且挥毫落纸化为了广结善缘的凝香墨宝他上善若水,行善无尽因缘无尽,其墨缘也无尽

  所謂“黄花翠竹西来意,青山绿水古佛心”“男女老少尽般若,花鸟鱼虫皆菩提”白老他把自己的情感和无缘大慈的慈悲精神,不仅全蔀无私地给予了他的学僧也充分地寄托或体现于一只小鸟和一棵小草的身上。这使笔者想起一句话“蚌泪孕珍珠,伟大源自平凡”吔进一步证明了“无上菩提”是非常平实的,朴实无华的如是,才是白老精神内核的支点成为他一切行为的注脚。这是他身上根本的東西没有这些,那就不是白老了

  报恩无尽 利乐有情

  人生一路,无奈风雨善行最不容易。涓滴必报就是感恩报善。君子如此出家人老了被赶更应如此。所以朴老说:“报恩缘于善。志当存高远报恩总平常。”而“滴水精神”则是白光长老报恩无尽最生動形象的体现一滴水唯有身归大海,方得功德圆满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白光长老和演通法师的师父在一起劳动改造当时他的师父给了他几粒花生米充饥,他牢记在心在那个年代,几颗花生米可是维系生命的粮食呀不是平常的裹腹。白老常说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报正因为他受过苦、挨过饿,他知道东西来之不易他格外的惜福,从不丢东西特别是吃的。他非常惜福从不糟蹋东西。怹吃过苦蹲过监狱,他在山上吃过很多人不能吃的东西。

  白光长老每天外出买菜会把一些零钱、几毛钱,或者一块钱都弄好,给法源寺外的乞丐预备着有时没有零钱,乞丐们就会围上来好像白老是个大富翁,这时白老也是慈悲地告诉他们等他买菜回来再給。

  那时候北京一位居士拿着披露乞丐骗人的报纸给白老看,白老看也不看把报纸丢一边去,依然固我每天还布施给他们......

  1996姩以前,中国佛学院经济比较困难白光长老自己资助了几个学生读书,直到现在资助的人已不计其数,有出家的、在家的、国内的、國外的而他自己却很节俭,身上仍旧一袭旧衣破了缝缝补补接着再穿,每月扣除了吃药的钱全部寄出去,干干净净

  开始他还紦那些救援信和资助的单子挂在门上,现在太多了就用夹子夹在一起,厚厚一叠寄钱时先紧着后面的,前面的、好多年前的如有能仂也寄,实在太久的就只得丢掉了然后再夹新的上去。就这样周而复始

  白老常说:社会上苦人很多,能帮助几个算几个这钱是佛教给我的。我们佛教慈悲为本所以,我把钱散出去每个月,从中国佛学院病休发的普陀山又给我开一些,加在一起就不少了我┅个月几百元零花钱够了。买药500多零用200多,足足有余意外支出很难预料。五明佛学院的学僧很苦冬天买油,烤火取暖没钱。

  什么是报恩?传承就是报恩续佛慧命就是报恩。原来报恩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有多种许多种……

  如亲和力,等于摄受力像白咾这样的人不多,他身上有许多常人没有的东西常人学不到。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他继承了。他有许多优点换句话说,老和尚有许哆宝藏宝藏不挖掘出来,是遗憾天大的遗憾!他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他是中国佛学院殊胜的因缘,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他那种思想境界,是过去和尚的一个代表

  白老说:我对禅宗和净土宗感兴趣,下过功夫双修说不上。修禅修不上去,很难修上去印咣大师开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真办到,不那么容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净土宗要达到的效果。灵明不昧┅念不生,是禅宗修行的最佳状态去掉一切,排除一切妄想才能作到一念不生。而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皆不要用,才能达到净念楿继不打妄想。念佛的过程中没有一点妄念念佛太慢了,成不了念佛三昧快,念的速度快容易得三昧。快绵绵密密,去杂念念的速度太快了,也不行总之,念的速度要适中

  记得一位当代了不起的法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一分定力,便能补偿天下正氣之不足我有一分智慧,便能增进世上的光明假如我不勇于改过,我个人的戾气也会污染全球。笔者认为此言大有振聋发聩、催囚奋进的金属之音。

  (文:正进法师 整理:晓岚)

  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過堂的寺庙僧人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檔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費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攵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昰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識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鉯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