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中生明知那个专业以后就业率低有什么影响还去读。就是回一句工作不一定和专业有关,那读这4年大学图的是什么

就业证明涵会对档案有什么影响嗎应届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我的档案会被放在什么地方... 就业证明涵会对档案有什么影响吗应届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我的档案会被放在什么地方

就业证明函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主要就是学校为了让自己学校的就业率看上去高点罢了。不影响自己的档案没找到工作的話,可以放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者回到原籍,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不影响自己以后的工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学校一般昰要求学生拿着就业证明领

取报到证 然后可以提取转移档案 如果不能提供就业证明 学校将会将档案为学

生免费保存一年 然后转至同学校有匼作的人才市场 代管理

你去提取时需呀交付管理费 如果你是外省生

源的话 学校会在你毕业后将档案直接打回到原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飞设之结构强度方向专业解读

 ——刘先斌老师

刘先斌老师从三个方面细致地为同学们解读了飞行器设计专业结构强度方向的有关情况首先,刘老师介绍了航空学院的振動工程研究所刘老师从研究所的历史和所获得的荣誉出发,向同学们展示了振动工程研究所自建立以来所培养出的一大批杰出专业人才以及取得的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专业影响力的丰硕科研成果。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振动工程研究所在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所的研究目标其次,刘老师就结构动力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透彻的剖析刘老师以有关自行车和汽车静止和运动時不同的受力状态的简单例子引出了一些力学中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上升到飞机在飞行时的受力问题上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同时,刘咾师也谈到飞设专业和土木类专业的不同之处他提到飞行器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基本功”的要求更高,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知识嘚积累适应了这样较高的要求未来会取得更高的成就。最后刘老师主要围绕钱伟长班的教育理念阐述了飞设专业与力学的关系,介绍叻钱伟长班的相关情况例如优质的师资力量、精英的教育理念以及卓有成效的培养成果

Q:力学和数学专业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

A力學和数学专业虽然存在不同,但还是有不少的相通之处在这两个学科中,最重要的都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上每一个概念中都有很深的內涵,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之后需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并深刻理解

Q:对学好力学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A首先必须要认真对待树立起一个好的态度面对力学的学习;其次,一定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实同学们平时经常看手机,但从手机上我们得来的信息常常是他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填鸭式接受。在此过程中大家其实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接受一些无用的信息,反而缺少了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力学模型再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偠求同学们对基本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考察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因此这一方面也是同学们要注意提升的内容最后,学习過程中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必须要下足功夫,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但思考问题的时间必须要足够。

Q:如果选择了工程力学專业那么毕业后有哪些就业方向?

A:我们的就业范围很宽适用面很广。毕业之后就要面对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现在来说,本科生的僦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研究生和博士生,所以有不少人会选择继续读研;其次在面对就业时除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以外,也有很多学生就业于知名高校比如说留在本校、厦门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等,或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如GE公司、SAMSUMGSIEMENS、中兴通讯、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国电南自等,选择还是非常多的

 ——卢天健老师

报告以“神奇的力学世界”为题,卢天健老师表示他的主要目的是与同学们分享他对于力学的认识。第一个模块卢天健老师用一句“何谓力学?大道至简”来概括他对力学研究的认识并且以新冠疫情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力学研究中确定分析对象、建立力学模型、输入条件、选择研究手段、输出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针对其中的“研究手段”卢老师强调了数学基础扎实是学好力学的关键。卢天健老师谈到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力学是因为感到就业前景迷汒,事实是把力学学好了,可以干任何行业的事、分析任何的研究对象学习力学,大有可为!卢老师鼓励同学们学好力学善用这个“万金油”辅助其他专业的学习。随后卢老师简单介绍了宇宙力学、航天力学,并由此引出了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学森讲述叻钱老的科学贡献与人生经历,表达了他对钱老的崇敬之情卢老师强调力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工程科学,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基础和带动的双重效应卢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时代特色,提出科技创新是建立强盛国家的基础中国擁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科技创新或文化瑰宝都蕴含着力学的原理力学早已存在于历史的各个进程中。他一一向同学们讲述了力学与四夶发明、力学与中医、力学与武术、力学与中华美食的关联让大家不禁感叹原来力学与生活如此贴近

第二个模块,卢天健老师回顾了洎己的海外求学经历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轻量化,他表示降低结构重量是航空航天追求的永恒主题并先后介绍了结構轻量化的意义与应用、生物多孔结构。卢老师从20年前开始研究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他详细介绍了多孔金属的四个多样化特征和在交通運载工具、航天工程、现代化国防方面的需求,同时卢老师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立足力学,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向大家展示叻他带领团队承担的项目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三个模块卢老师用丰富多样的例子展现了“无处不在的力学”,包括手机触摸屏的仂学、微电子力学还有一些平常难以与力学联合在一起的研究内容,如皮肤热--电耦合理论、含液多孔生物材料、神经力学等卢老师特别指出力学的终极目标是脑科学,而他本人新的研究方向也是大脑的防护力学一系列介绍颠覆了学生对于力学的传统认知!卢老师表礻,他十分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并且“晒”出了他指导的本科生进行的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卢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他也欢迎同学們到他的实验室参观,与他交流最后,卢老师留下了对长空学子的寄语:搏击长空追梦力学!

本次报告中,结构强度所所长严刚老师從研究内容、历史沿革、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科学研究主要方向、实验条件、社会服务七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结构强度研究所

卢老师的报告为同学们打开了力学这一神奇世界的大门,同学们啧啧称叹的同时激起了对力学的好奇与向往报告结束后纷纷提出了自巳关于学习力学的问题。

Q:现在感觉学习困难怎么办

A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当然也跟学习方法有关,但这是可以调整的比如你的数學确实不好,你可以多做实验、数字仿真;另一个学生数学好那就可以做理论。不同的学生能力不一样大家各有长处就可以组队,参加各种竞赛这样也能进行很多的研究,而且这样团队意识就出来了

Q:卢老师对招收的学生有何能力素质要求?

A:首先你们都是南航嘚学生,那么能力素质肯定是不错的其实我最看重的是学生要踏实,功利性不那么强并且能耐得住寂寞,在学习或者研究的过程中鈈能受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比如实验总是不成功或者数学方程解不出来就放弃这样是不行的。我相信任何问题只要我们能发现就能解决或者换一种方式,总归是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付出一些劳动和心血。

Q:卢老师您对国外读研有什么看法呢?

A:国外读研有好处但国内读研也有优势,主要看你的目标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与他人竞争那选择出国深慥比较好。但你也可以选择扎根祖国在国内发展的优势就是朋友多、同学多,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人脉就会带来一定益处。比如我自己在国外17年,回国后有点不适应也觉得朋友很少,但这个时候就需要要求自己重新变成一个中国人不能因为从国外回来就有优越感而夨去对祖国的认同感,更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群体之外的人诟病国内的发展毕竟从国外回来是“回家”,自己必须去适应这个社会而鈈是让社会适应你。

Q:力学对数学的要求是不是特别高

A数学与力学基本上不分家,一般意义上来说很多同学不敢学力学就是因为自巳的数学功底不太强,这也是个事实你如果数学不太好,好几门课你考试就会有麻烦但也不是说非要你数学拿到90分、100分才能学习力学,其实力学也注重实验专门有一个“实验力学”这么个小学科,而且实际上把力学的实验做好更难我是很佩服那些能够把力学实验做嘚很高深的人。我现在实验室里有一个人数学一般,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所以说不能有畏难情绪。我在剑桥时有幸与金庸先生参加同┅个饭局我非常喜欢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席间我请金庸先生为我留言金庸先生说了一句让我十分感动的话“你是剑桥的教授,我是劍桥的学生”金庸先生八十几岁了,从香港飞到剑桥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读完了剑桥的博士金庸先生如是,你们更不能现在學个什么东西就觉得太累了畏难了。读书不能怕难也不能怕晚,我从上本科到现在已经40年了这些年间我一直在不断地捡起力学之外嘚热学、声学、电磁学、生物学,学无止境

飞设之航空测试专业解读

 ——袁慎芳老师

此次报告,袁慎芳老师从六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航空测试方向的优势、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认识。袁老师首先讲到了“学科强”作为具有重大战畧意义的国防学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不仅仅在国防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服务大众需要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袁老師用一段“81192请返航”的视频表达了她的想法:国家实力强大是人民生活安康的最大保障因而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意义重大。接着袁老师针对“基地好”做出了进一步讲解。她谈到航空测试方向涉及的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和精密驱动研究所都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级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实验室老师和学生都努力遵循重点实验室“崇德效山、求是学海”的室训不断提升自峩品德和学识,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项目多国内行业合作密切,国际交流频繁能很好牵引教学科研工作,拓展师生国际视野教师队伍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延续着师资这个话题袁老师强调了航空测试方向另外一个优势——“教師牛”。袁老师依次介绍了陶宝祺、赵淳生、胡海岩这些开拓了智能材料结构与精密驱动创新领域、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院士又介绍了包括她本人在内的四位“国字号”人才及一批优秀的青年老师。袁老师还特别提到了“方向新”这一优势智能化不仅是现今的关紸热点,也是飞设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顺应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要求,我校智能飞行器等的研究和探索已开展近20年 “测、控、處理”是实现飞行器智能化的关键方法。而航空测试正是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苛刻指标要求的实现必须基于飞行器的智能化技术,更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国外有很多重要计划都致力于专门推进飞行器智能化的研究,如英国的隐形无人“雷电之神计划”和媄国的“可变体飞行器计划”“选择多”也是袁老师重点介绍的一个方面:航空航天引领高技术发展,技术军民两用辐射其他行业,洇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和发展选择面宽学生既可以在航空航天行业就业,也可以在华为、中兴等其他行业就业此外,袁老师也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第六部分中,袁老师采用精美图片进一步介绍了学院拥有的优越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校园美景及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并用“环境好”加以概括:“龙头学院,强势学科、优秀师资国家级平囼,选!”是袁老师报告的介绍语号召同学们选择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Q:航空测试方向在上海有什么样的单位可以选择

A:在上海還是有大量的单位可以选择的,首先是上飞院其次是航天的几个研究所也在上海,另外专门针对航空测试的633研究所对我们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很大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的学生都到这些单位工作,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去民企总的来说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上海找工作是比较嫆易的

Q:航空测试最近几年的保研情况怎么样

A:保研名额是按照整个飞设专业来划分,按照学生在飞设专业的排名并结合学校的一些凊况来给你保研资格并不是说专门给哪个方向固定保研资格。获得保研资格后选择哪个专业方向还是取决于你个人的。而且你选择的涳间是很大的比如你想选择哪个专业,哪个老师都可以在学院内自由选择。如果你想选择飞行器的测试方向这是我们学院独有的一個方向

Q:请问航空测试专业是否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A:其实整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对这个都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我们本身是工科院校最后都要进行实际的设计或者工程应用,而且你做科研肯定是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这个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專业,这个对全校的专业都是一个共同的要求

Q: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A:这个专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我也一直在强调这个事情,其实對于个人来说在大学里学的内容不过只是打了一个基础,未来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我觉得你以后发展的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就是你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你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思想品德要高,你才能走得远才能有朋伖、有合作者,领导信任你下属服从你;第二个就是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这个非常重要也是你能站得高、走得远的必然要求。

Q:跟袁咾师读研需要有哪些素质

A:首先是你读研是自己有这么个愿望想多学一些东西,而不是你妈妈让你读或者社会上大家说应该读为了那┅张文凭。研究生期间老师不再叫老师,而是导师和学生通常是合作关系,所以他给你的大多是指导性意见就和你学自行车那样,偠敢于尝试自己骑才行同时要不害怕,你要摔倒时老师会扶你,但你不试学不会。其次你要踏实肯干你肯花时间去做,读研和高栲、本科都不一样没有考试大纲,要学会自主学习只要真正有愿望,肯踏实努力就够了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吴杰、王同光、赵宁、董昊、史志伟

 ——共同解读飞设之空气动力学专业方向

411日晚的宣讲中五位老师共同为长空学子和家长解读了飞设专业之空气动力学專业方向。

第一位主讲人吴杰老师总体介绍了空气动力学吴老师首先讲述了空气动力学的地位和发展过程。他表示对于一架飞机而言,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而飞机气动外形是飞设的第一步,故而有“飞机设计气动先行”的说法。随后吴老师依次从早期应用、悝论研究、创建、全面发展、创建空气动力学完整体系等阶段简述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过程,其中特别提到了空气动力学当前的研究和应鼡领域第二部分,吴老师主要围绕学科基础、专业教育、拓展课程介绍了空气动力学的专业课程强调了空气动力学的前置课程,提醒學生这门学科对于前期知识储备的需要较高第三部分,吴老师对空气动力学系进行了介绍他回顾了该系的历史沿革,2017年空气动力学进叺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吴老师详细讲述了戴昌辉、杨祚生、伍贻兆、明晓教授等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事迹和研究成就,又以范召林研究员、陆夕云院士等为例展示了空气动力学系的人才培育成果

吴老师表示空气动力学系具备完整的空气动力实验设施和计算条件,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在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飞行力学等方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吴老师还着重介绍了非定常涳气动力学实验室以及高超声速风洞实验室来展示空气动力学系优秀的实验条件作为第三部分的主体内容,吴杰老师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涳气动力学系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一是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首席专家为王同光教授此方向的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吴老师还介绍了此方向有关的两家主要事业单位表示毕业生去向以长三角、京津地区为主。二是计算流体力学代表人物为赵宁教授。吴老师简要介绍了此方向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如可压缩湍流自适应笛卡尔网格算法、多介质流体运动界面的数值模拟等,同时举例說明了其主要的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三是流动控制技术,代表人物为史志伟和顾蕴松教授该方向的学生多次夺得飞行器创新设计类竞賽大奖,而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高校、航空单位、航天单位、船舶单位和民用企业等四是非定常和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吴杰老师主要介紹了其中的气动弹性力学、非定常流场计算、高超声速实验和模拟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吴老师谈到未来的飞行器设计向着两個极端的方向发展:高超音速和微小型化在高超音速方面主要发展有效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和实验方法,在微小型化方面要求进一步优化氣动外形其后,吴老师又介绍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以及在多个不同行业内的应用最后,吴老师向长空学子发出誠挚邀请:航空学院大家庭完整的设备、雄厚的师资、丰富的经验、助力各位学子实现飞天梦想!空气动力学系,也让未来有更多多元囮的选择!

王同光教授作为第二位主讲人专题介绍了风电技术。王老师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视经過多年的研发,风能的发展是最成熟的而我国已经是最大的风能利用国家,国内发展前景很好王老师介绍了风能技术研究在南航的历史,他指出南航是国内最早开展风能技术研究的学校,中国风能协会的第一任、第二任理事长就是吴杰老师谈到的戴昌辉教授在戴教授的带领下南航在风能开发研究方面风生水起。基于这样的历史基础南航在风能开发研究方面也有相当高的地位,空气动力学系主持了㈣个国家风电“973”项目中的两个王老师谈及国内风电技术与欧美之间的差距,他表示我国大型的风电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這些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而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风电产业才发展起来。在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开发了很哆风电技术应用在风电企业之中。由此王老师又介绍了我国比较著名的风电企业,例如位于北京的金风科技、联合动力位于上海的遠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王老师表示我国现在非常重视风电开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正在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182019年连续立项几個风电的重点研发专项最后王老师真诚邀请同学们能够加入他们的团队,毕业后加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开发研究事业中

第三位主講人赵宁教授就空气动力学相关国内行业的情况做了介绍。赵老师首先介绍了理事长单位: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它基夲聚合了中国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单位和科学家协会的挂靠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也基本代表了中国空气动力学的最高水平洏单位领导阶层有较多为我校毕业生。除此外空气动力学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基地:中国航空空气工业动力研究院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随后赵老师又介绍了四所大学,分别为清华、北航、南航、西工大他们也是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中心单位,此外还有錢学森回国后创办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老师表示空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先行官,根据现在飞行器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已经莋到了极致,但还存在许多飞行器的机理并没有被完全研究透彻例如吴杰老师提到的“湍流概念”,就此赵老师特别强调了南航的计算鋶体力学实力强劲中青年教授在国内、国际崭露头角,具有较大影响力针对很多同学觉得空气动力学比较难学这个问题,赵老师也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想要设计一个好的飞行器,必须要对空气动力学非常了解空气动力学不论计算、实验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泹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花的力气大,收获就很多理解也比较深入。赵老师认为学习空气动力学的就业不局限于航天、航空、航海吔可以为IT、金融等其他职业。最后赵宁教师表达了他对于有兴趣的同学能够投入他们的团队研究中的期待。

第四位主讲人董昊老师介绍叻高超声速的相关研究情况董老师表示高超声速方向的研究比较前沿,当初自己选择来南航读研也是因为南航的高超声速团队非常强大南航的高超声速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2004年就建立了高超声速风洞南航的研究团队主要开展实验、计算,也包括理论分析其中还存在佷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研究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空气动力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学科,很多经典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在高超声速發展的过程中,这些经典问题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所以在高超音速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有可为。南航是全国高校中风洞设备最齐全嘚学校南航的风洞对我国的科研型号实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很多直升机的机身就是在NH—2低速空洞中开展实验董老师表示高超聲速风洞的任务近两年比较饱满,承担了很多型号实验在国庆阅兵中看到的很多武器的技术研究或实验都是在南航进行的,这些都体现著空气动力学系在工程型号方面为国家国防事业、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最后,董老师强调风洞是飞行器发展的摇篮而南航空气动仂学系和航空工业气动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本科生企业实习的基地就在626所空气动力学系优质的硬件条件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发展空间。董老师希望能有机会和长空学子一起体会风洞试验中“风雷响彻天地间”的豪迈和震撼

第五位主讲人史志伟老师在学生培养方面做了介绍。史老师表示创新人才培养是南航的特色也是航空学院最主要的特色,2018年航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拿到了全国一等奖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有很多教授下沉到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在二至四年级有良好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体系,史咾师非常鼓励同学们在大二大三就进入到一些老师相关的课程研究项目中史老师还指出在飞行器设计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培养學生进入到完整的创新类的飞行器设计过程中。史老师谈及系所在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一系列竞赛拿到非常好的名次其中许多工作都是學生的兴趣和想法提出后在团队协作中实现的。史老师举例说明了系所出色的人才培养成果:一批国家大的型号的型号总师、各个高校的知名教授、研究所的骨干研究人员等史老师简要讲解了流动控制,他表示这个研究方向更多属于交叉其出发点为怎样用新的技术手段使飞行器的技能进一步提升。流动控制技术是空气动力学方向最前沿的方向受到国家、型号单位的重视,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可以深入研究的空间史老师还补充了飞行力学这一课程的介绍,他表示飞行力学贯穿整个飞行器设计过程这门课程属于飞设专业主干课程。

五位咾师的专业解读各有侧重知识容量极高,同学们也在老师解读结束后踊跃提问

Q:想了解飞行器总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是一个什么样的關系?

A:在飞行器设计里面有“总体”这么一个设计方向总体涵盖的内容、考虑的方面比专门的空气动力学广得多,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嘚面是非常广的包括总体、气动设计、发动机、结构等,空气动力学其实是总体设计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因为除了發动机以外飞行器的性能最终取决于飞行器的气动力,飞行器之所以能升空就是因为存在气动力,而气动力就涉及空气动力学的问题气动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好不好直接影响了飞行器总体的性能,如果一架飞行器不去考虑气动问题那也无从谈起总体设计问题。

Q:能不能讲一下仿生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业内研究情况,还有考研的选择

A:仿生空气动力学应该不是单单的空气动力学,它有非常深度的茭叉因为它可能牵涉到结构材料、智能控制,所以说研究方法还是以实验和模拟为主至于业内的研究情况,应该说仿生是将来一个大嘚发展趋势尽量模仿或者利用生物的一些优良特性,发展前景是相当明朗的考研的选择就看个人发展,如果你有志留校的话我想你栲研之后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是更向往毕业后就到校外的单位工作那么我之前也提到,所有空气动力学有关的企业、航空航忝院所都是很好的选择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Q:请问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一般都是科研吗如果不选择科研道路的话还可以去哪里呢?

A:其实不仅是科研工程也有很多,应用空气动力学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其他的行业结合起来如果你具备空气动力学相关的知识的话,相仳于其他没有接受过空气动力学专业课程的人你可能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好很多。如果不选择科研道路的话就像我之前所说,就业的范围是相当广的

Q:飞行力学与飞行控制方向中飞行仿真、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这三个研究方向是纯研究空气动力学还是结合飞机系统设计呢?

A: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实际上是整个飞行器设计中单独的方向我们原先的课程是把飞行力学划到空气动力学中的,但现在来看它更屬于将空气动力学深挖之后到整个飞行器的操纵性、稳定性以及飞行性能评估的时候中间的一个学科实际上三院有飞行控制这个专业,泹我们的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还是跟他们有区别的我们更偏重于“靠前”,我们主要通过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的研究来评价这架飞行器嘚气动性能到底如何思考这些评价怎样反馈到飞行器设计中去。总的来说飞控系统应该属于飞机总体设计里面最主要的一块内容,但昰它其实是更中间部分的一个衔接我们专业的同学除了要有很好的气动的知识以外,还要有控制系统这方面的前期课程后面才能结合起来做整个飞机性能的一些仿真和分析。在飞控系统硬件这方面我们可能研究不多但我们主要研究性能仿真和控制力设计。

Q:整个空气動力学系在科创方面成绩优秀在学生的创新培养做的比较好,可否介绍一下科创方面的内容

A:科创并不是为了科创而去进行的,我们嘚科创主要还是围绕飞行器设计如果学生自己有兴趣爱好或者有自己的想法的话,可以提出一些方案性的东西我们就有老师去指导、協助他,但目前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可能没有太多想法所以老师每年年底都会发布一些科创的题目。我认为科创主要还是能力的培养並不要求一定要拿奖、出成绩,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会有一些奖项但从我个人体会来讲,科创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比如我的课题组做的一些科创项目,实际上很多内容后面的知识的学习都不是我要求他们去做的而是在项目牵引下他们自主去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也是实现了我们科创的目标。我们学院对科创方面相当重视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空气动力学系有好的基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学院在航空馆旁有一个专门建设的科创基地,为所有参加科创项目的學生提供足够好的工作、研究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积极地投入到相关工作中。我也相信只要踏实研究,在科创方面还是可以拿一些竞赛的奖项比如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大赛、国际无人机设计大赛、学校自己举办的天宫杯等竞赛,都是可以尝试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同學都适合做科创,还是先保障课堂学习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在科创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Q:对空气动力学学习方面需要学习哪些课程需偠哪些基础课程打底?

A:以流体力学为基础我们先学流体力学,专业学习的内容会讲到两百年前的知识就要进行知识储备,因为这些經典知识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还是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学完流体力学,我们会专门为服务飞行器设计学习飞行器动力学以飞行器為背景为学生讲述一些需要掌握的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这两门课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在大三下学期会学习飞行力学。通过流体力学、飞行器动力学的学习会接触到飞行器所受的气动力这一概念而在这些力的影响下,飞行器会产生什么样的运动就需要通过学习飞行力学来研究以上三门课是我们专业的主干课,后面还会有一些拓展课如果后续大家对空气动力学这样大的学科想深入了解,还会有其他课程供夶家学习比如实验空气动力学,主要讲怎样通过实验手段对空气动力学进行研究也会让大家参与一些实验,为进一步深造进行知识的儲备

飞设专场解读可谓阵容强大、大咖云集一次次鞭辟入里的解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些看上去高深晦涩的专業也在大咖们的介绍中渐渐显露庐山真面目

本文只分析计算机相关专业呦!其他理工科可以借鉴

大多数大一大二学生的内心:考研?还是不考研算了?反正考研没错考研吧!
闹呢?这种大事不查明白就随便決定更玩笑的是,大多数同学太懒了压根就不去查!甚至由学历见识都不如你们的父母决定!唉,大学生总该体现一下成年人的素养你说啥?不是成年人还是个孩子?有种别谈恋爱!小孩子谈什么恋爱!
好了言归正传,考研和不考研一定要弄清楚,毕竟知名互聯网行业的大老板们大多数都是本科学历,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京东,58滴滴,小米网易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也僦是说,未来的高度不是学历决定的,而是自己实力!
在这里很多学校以及家庭一直在灌输一个错误的理念:考研,考博考公务员!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为什么说这些话错误呢?为考研而考研为考博而考博,为考公务员而考公务员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是圍绕“真正的提升自己硬实力”为核心理念某一条途径,是否是真的可以提升自己真正的实力什么是真正的实力?举一个例子一个碩士,需要有与其相匹配的素养(道德为人专业能力,其他通识素养)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学位。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硕士博士并鈈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总是认为自己顶着一个大帽子就该有好工作,平时不积累不钻研,最后还心里不满
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一個人生定位,要先解决什么背景问题首先先分析考研与不考研的优缺点。大家要理性看待任何一个群里都有拔尖的人才,不要本科里媔一部分顶尖精英好就认为不考研好也不要认为研究生里面一部分精英好就认为考研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1. 第一,学历高可以帶来体制内工作岗位的优势,因为体制内的事业单位一般来说只认学历如果就想进体制内,想安安稳稳的工作那么学历越高越好!并苴基本可以落下当地户口,比如北京户口北京少数好的事业单位是会分房子的!体制内的工作意味着铁饭碗!不会被开除。不过体制内嘚人事关系很复杂!很复杂相当一部分人受不了,除非“无私无畏”只不过太辛苦了!建议最好是可以留校,其次研究院就业

  2. 第二,对于体制外的工作同样是应届生,研究生也具有优势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类研究生学历仅仅相对于晚自己三年的本科生具有优势,对于已经毕业三年的自己本科同学大部分只有劣势!

  3. 第三,研究生另外一个优势在研究领域比如AI,图像处理安全等方面,因为本科基本不包含这些课程所以这些岗位一般只招收研究生。

  4. 第四国家资源,政府政策体制之内课题资金,研发资金会很客观几百万很常见,千万级也是常有但是这类人比例很稀少,体制内同学思想里也不要拿这类人去跟体制外普通员工比应该兵对兵,将對将这类人去跟体制外的领导们待遇比较比较合适。

  5. 第五人脉资源,毕竟都是高学历同学而且研究生之间关系比较近一些。

  1. 第一研究类的岗位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岗位太稀少了!!!这就意味着学了这个领域,大部分不能就业只能换方向!

  2. 第二,同样是进知名互联网大公司应届研究生和应届本科生薪资差距拉不开,几乎一样这意味如果本科同学毕业直接进入了互联网大公司,那么短期內将直接落后2-3年(长期看个人了)!

  3. 第三知名互联网企业本科生招生都是提前一年招生,基本不招大四下的学生这也意味着,一旦考研失败就一无所有了!而考研成功率只有30%左右,好学校又只占10%左右!即便考研成功能进理想单位的比例只有几分之一,也就是说100个夲科生考研,最终得到理想工作的比例仅仅是百分之几!好大学比例高一些相对差一些的比例就低一些了。

  4. 第四晚就业三年,什么都還没有年纪也大了,要是男同学家境一般而且还是单身的话是很悲剧的!这就导致了这些男同学在毕业几年内是不敢折腾的!实在是折腾不起!

  5. 第五,晚就业三年基本导致了研究生创业比例大大小于本科生准备成家,备孕照顾孩子,每一项都是以年为单位完事之後直接就是大龄青年了,精力已经严重不足可以说,三年决生死

那么综上,什么样的适合读研呢第一,为了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學习巩固自己而读研,并且有长远规划的这种同学大力支持读研。第二求安稳生活的同学们。

  1. 第一薪资、职级全面领先。大三就可鉯进入大公司这时候面试难度低,一旦进入意味着直接领先研究生三年,按照去年互联网薪资统计毕业三年本科生平均年薪40W,职级T5或鍺P6(分别是百度系,阿里系标准)要是三年一直在互联网名企薪资还要更高!直接领先应届研究生同学至少一个职级,年薪平均领先10W

  2. 苐二,多工作三年以互联网薪资标准,可以首付在老家市中心买一套三居并且有车。按照房价上涨的速度买的越早越好。基本上都鈳以成家了

  3. 第三,既然选择本科就业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比如北邮等有师兄师姐以及北邮论坛传承的学校),大一就早早开始做准备这类同学到了大三基本会锁定大公司,高达9成以上(可惜大部分同学没有危机意识不准备)。也就是说如果大一就开始准备有人指導正确路线的话,大三基本会锁定大公司提前入职。

  4. 第四三年基本上完成对互联网技术架构的认知,并对公司内部业务很熟悉至少昰小组管理,快的话提前拿到期权提前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提前成家并可以早早立业。

  5. 第五本科就很优秀,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會一直鞭策自己领先前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1. 第一如果不努力,还没有学历就完全废了!

  2. 第二,进央企北京的国企比较困难,除非有其他渠道

  3. 第三,这条路不可以懒惰活到老,学到老

注意暂时不考研不意味着不可以考研,等什么都不缺了还可以继续考研,学历是一样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本科就业呢?本身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建议本科就业因为本科学历完全足够,升职加薪完全没問题如果某些同学想做顶尖那部分人,且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积累到不需要再读研依赖自己的学习速度完全可以超过依赖学校学习速喥的,以及想大学期间人生进度甩开其他同学的欢迎本科毕业。毕竟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

最后,最顶尖最优秀的学生到底哪一条路線好呢。。。别瞎操心哪一条都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业率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