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为什么重善问题 病重的时候怎样发心,如何念佛?

  「纵有善根,遇善友劝令发心」,这是指世间一些遇到佛法的人,没有善根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他排斥,他不接受,这没善根。佛经里面常讲的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意思就是没有善根,排斥佛法,拒绝佛法,这是没善根的人。凡是能够接受佛法,能够欢喜佛法,不排斥佛法的,就是有善根。纵有善根,你又遇到善友,遇到善知识,朋友当中有学佛的,比我们学得早的,比我们学得深入的,他来劝告我们,来勉励我们,劝我们发心,劝我们皈依三宝。我们学了佛,学了佛有没有成就?没有成就。为什么没有成就?多生多劫的障缘。

  「叠起环生」,叠是重复、是累积,无始劫来累积的业障,环是连环,这就是常讲的业障习气深重,心想发,发不起来。具体来说,也就是说内妄想、烦恼很重,外面禁不起诱惑,就是这个现象。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我们一接触就起心动念,所以这个心发不出来。何况在现在这个时代,正如《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全世界都在谈仿冒,智慧财产权,仿冒,佛法里面仿冒的可多了,今天佛法假的比真的多。你遇到的佛法到底是真的是假的?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假的佛法,形式上做得好看,没有内容,实际上不能减低贪瞋痴慢,不能叫你心地清净。真的佛法,它能帮助我们心清净,能减少我们的烦恼,那就是真的佛法。假的佛法这一项做不到,它表演得再热闹、再庄严也没用,形式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佛法真假从哪里去观察?从觉正净,或者是《无量寿经》上标准就摆得很清楚,在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凡是能够叫我们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这是正法;要达不到这个目的,这个佛法就靠不住,即使是正法,对我也没有一点好处。能帮助我们自己达到清净平等觉的,这是正法,这对我们有真实的利益,有真实的好处。

  所以说「欲修不得」,譬如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的三皈依,皈依三宝。这是入门真的是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就错了,一开头就错了,诸位要晓得,一错到底,这一皈依是皈依某个法师,就完了。我们看看蕅益大师《五戒相经笺要》,这是《五戒相经》的注解,蕅益大师作的,末后他就把这个毛病说出来了。蕅益大师是明末清初的人,距离我们现在四百多年,在那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大家把三皈已经错会。何况又经过这四百多年,真是愈迷愈深,怎么能得到佛法真实利益?三皈是皈依自性三宝,是以这个为主,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我们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就是自性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就是佛宝,这才是自己真正的皈依处,怎么能说皈依一个法师?皈依一个人?错到哪里去了!

  晚近印光大师讲三皈五戒,他老人家在三皈后面也讲得很清楚,告诉大家,我给你们授皈依,绝对不是皈依我这个人。很多现在印出来的东西,后头这段没有了,被删掉了,我们不晓得是谁干的,他的居心我们可想而知。我过去在香港看到这篇文章,印成一个小册子,后面有,没有被删掉。但是在台湾,许多印光法师的法语,这段都被删掉。所以皈依就皈依错了,这就是迷了,这个法师是我师父,其他的都不是,你看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不皈依,分别妄想还少一点,一皈依,又增加这么多,这不是大错特错吗?这就是说这是假的佛法,不是真佛法。

  这就说明,为什么我们想修没有法子,修也修不成功,从开端就错了,因此「忏悔业障」就非常重要了。而怎样忏悔,大家现在也搞错了,这真难!怎么忏悔?一般法师教给大家发露忏悔,你在佛菩萨面前把你做错的事情说一遍,求佛菩萨原谅你,求佛菩萨饶恕你,这对不对?错了。你在佛菩萨像面前把那些罪过又做一次,因为你又想一次就又做一次,想两次就做两次。叫你要忏除业障,你把业障遍遍再增加,你岂不是颠倒吗?什么叫忏除业障?你要把你所做的那些罪业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没有了,就忏除了。你还记在心上,还要常常去想它,想一遍就又造一次,你的业障没完没了。

  所以佛菩萨教我们忏悔业障的方法,是教我们念实相,实相无相。不能念实相,念实相就是念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实相,《金刚经》上对於这个道理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不能用这个方法的话,念阿弥陀佛。前清慈云灌顶大师,是乾隆时候人,这是我们佛门的大德,他的注疏很多,日本《卍续藏》里面收了差不多有二十多种。他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就说了,他说世间人造的罪业,造极重的罪业,所有的经、所有的忏法都不能忏除的,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把它消除得干干净净,什么方法?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消灾灭罪没有比这个更有效的。

  你想想看,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哪有罪业?念佛就是消灾,念佛就是忏悔,念佛就是消业障,念佛就是了生死,就是出轮回,大家不知道。绝妙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更殊胜,可惜不会用。《金刚经》的方法,得离一切相,业障才能消除,离一切相难,太难了!净土法门讲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容易,比离一切相容易太多了。教你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佛,心里面除佛之外其他东西都没有,你不业障全消除了吗?不是叫你去想你的罪过,一遍一遍去想,想一遍就又多造一遍,想两遍就又造两遍,那还得了!

  所以,忏悔的意义、忏悔的方法一定要知道。我们读经是忏悔,念佛是忏悔。不读经、不念佛,给诸位说你又造业了,你又会起心动念打妄想。而这些妄想当中,必定是自私自利占决定大多数,你说这怎么得了!古德教给我们,佛号不离口,主要原因就是对治这个毛病,让我们一天到晚想佛,一天到晚念佛,这才能有效果把业障消除。业障就是妄想,业障就是烦恼、就是杂念。

  摘自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五集)

  • ? 这个常住,就是寺院。什么叫「侵损常住
  • ?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
  • ?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
  • ?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
  • ?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
  • ? 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就是从迷信中走出来
  • ? 佛在经典里面一再说:人身难得,佛法难
  • ?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
  • ?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
  • ?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
  • ? 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
  • ?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
  • ?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
  • ? 所以佛教我们学戒,为什么要学戒?帮助
  • ?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
  • ?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
  • ?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
  • ? 《西方公据》中说:各位善人,世间有千
  • ?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
  • ?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
  • ?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
  • ?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
  •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
  • ?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
  • ?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
  • ?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
  • ?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
  • ? 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
  • ? 问: 辽宁有一批不吃盐的修道者,说这是
  • ?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
  • ?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
  • ? 问: 他们坚强的意志改变了原先贫穷潦倒
  • ?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
  • ? 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 ? 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
  • ?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
  • ? 问: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
  • ? 问: 处今之世多逢忧患,怨憎会苦,请问
  • ?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 ? 问: 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
  • ?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
  • ?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
  • ? 问: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
  • ? 问: 请问什么条件才可以做护法神? 净
  • ? 问: 患重病者求佛菩萨保佑有用吗?如果
  • ? 问: 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
  • ? 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
  • ?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
  • ? 长者子辩意白佛言:人何因缘得生天上。
  • ? 问: 读经的时候怎么才能具足戒定慧?
  • ?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
  • ?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
  • ? 问: 在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中,德行为何
  • ? 问: 若卡带和CD损坏,应如何处理? 净
  • ? 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 ?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
  • ?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
  • ? 问: 现在孩子课业很重,每天作业要写得
  • ?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
  • ? 怎么样叫忏悔呢?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
  • ? 问: 请问恩师上人,用不用让老人放下诵
  • ? 在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刹土里面,有许
  • ? 专修念佛对我们凡夫讲好象很辛苦,觉得
  • ?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
  • ? 《华严经》云: 宁受地狱苦,也要得闻诸
  • ?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
  • ?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
  • ?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
  • ?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
  • ? 问: 念佛念到心平气和时,常常流眼泪,
  • ? 问: 我曾经尝试二十四小时念佛、拜佛、
  • ? 一、黄铁匠: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
  • ? 修行用功千万要记住,不能把打妄想当作
  • ?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
  • ?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
  • ?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
  • ? 我们能够做到这四句,「孝养父母,奉事
  • ?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
  • ? 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
  • ?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
  • ?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 ?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
  • ?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
  • ?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
  • ?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
  • ?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
  • ?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
  • ?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
  • ?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
  • ?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
  • ?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
  • ? 【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
  • ?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
  • ?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 ?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
  • ?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
  • ?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
  • ? 今天我们首先讲几则亵渎三宝遭恶报的事
  • ?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
  • ?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
  • ?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
  • ?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
  • ?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
  • ?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
  • ?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
  • ?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
  • ?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
  • ?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
  • ?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
  • ?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
  • ? 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
  • ? 请合掌,跟着师父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 ?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
  • ?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
  • ? (一)问:请师父讲一些鼓励大众的话 答
  • ?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
  • ?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
  • ?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
  • ?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
  • ?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 ? 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
  • ? 祖国大陆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尊敬的大
  • ?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
  • ?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
  • ? 问: 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
  • ?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
  • ?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
  • ? 问∶ 怎样断烦恼? 慧律法师答∶ 断烦恼
  • ? 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
  • ?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
  • ? 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
  • ?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
  • ?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
  • ? 前言 人间佛教的建设,在佛教界已经逐渐
  • ? 曾子墨: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应该觉得
  • ?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
  • ?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当
  • ?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
  • ?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
  • ?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
  • ?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
  • ?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星云大师:
  • ? 第一篇 皈依三宝 壹前言 皈依三宝是成为
  • ?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
  • ? 多年以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么
  • ? 一.入世重于出世 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
  • ? 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
  • ?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
  • ?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
  • ? 师父,您的眼睛真的看不见吗?为什么和
  • ? 忍,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认
  • ?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
  • ? 人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不断地
  • ?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
  • ? 有人说: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也有
  • ?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
  • ?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
  • ? 我大学毕业时,同学小刘做出了一个与众
  • ? 有一只雄鳖和一只猕猴,两个感情非常的
  • ? 有一则犹太故事说,有一天,有人问一位
  • ?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
  • ?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为什么重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