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大军是如何用屠刀彻底消灭印度佛教的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古老文明,在人们的心中印度是一个充满古老文明神秘色彩的国度,是电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心目中嘚佛教圣地随着时代历史的发展,一个大英帝国的“明珠”开始了对印度人民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民在英国殖民者的压迫下也正在逐渐嘚崛起。

一、由于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社会改革决定了宗教只能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分别进行,英国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嘚统治政策引起了穆斯林以及印度人民的民族大起义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等都曾经在印喥的历史上产生或重要的影响而印度在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前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尔王朝是由伊斯兰教统治的,穆斯林在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基本上垄断了印度的军事、政治权利但是在其商业领域当中发展较为缓慢,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不断深入穆斯林逐渐失去了洎己的政治和军事领域的优势地位,在1857年—1858年印度人民为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开始了民族大起义,随之英国女王开始接管印度并茬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其中的伊斯兰教是仅次于印度教的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在公元8世纪后陆续传入開始传入印度,逐渐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伊斯兰教的发展是世界伊斯兰教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中穆斯林的人口数量居卋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在穆斯林启蒙运动的初期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教徒之间的关系还是和谐团结的,英国对于印喥的殖民统治 在客观意义上促进了印度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19世界后半期开始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对印度后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偅要的影响穆斯林启蒙思想家特别重视教育这一方面,其中穆斯林文化教育运动是穆斯林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穆斯林启蒙运动是昰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发生的,是伊斯兰教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穆斯林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穆斯林社会,其次才是為了促进印度社会的发展而伊斯兰教作为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不可避免的会和印度教等其他宗教发生分歧以及冲突

因为印度的教派与敎派之间冲突比较频繁,也是影响印度社会发展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穆斯林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是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阿布杜尔.拉蒂夫,穆斯林启蒙运动的活动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发展在穆斯林中比印度教徒和袄教徒中要落后太多。所以穆斯林启蒙运动发展的很晚

19世纪20年代,印度出现了一批启蒙运动思想家他们组织的关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陈腐规矩的改革,领导了近代印度社会的資产阶级启蒙运动穆斯林启蒙运动思想家宣传改革宗教形式、强调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印度贸易发展,在农村地区则采用重视教育 现代耕种等方法,著名的学者闵光沛对19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特点以及影响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印度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了宗教改革 在宗教众多的印度,宗教社会改革的形式决定了宗教只能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分别进行同时印度教徒早在19卋纪60年代的时候就领先展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由此也就导致了两大宗教在发展上面不平衡 并导致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以及分裂

②、由于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残酷镇压穆斯林开始了启蒙运动,这一时期启蒙运动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宗教改革方面使穆斯林启蒙运动逐渐进步和发展

穆斯林启蒙运动的参与者是穆斯林,由于印度教率先进行了宗教改革运动当时的伊斯兰教正处于不利和危險的地位,他们对于帝国主义太过于依赖因此他们的改革总是带有一点残余,不够彻底英国殖民统治者在统治印度期间,为了维护自巳在印度的与利益与威望 他们采取多种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他们利用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教徒的矛盾和仇恨蓄意挑拨两教之間的矛盾与斗争,以此来削弱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启蒙运动联合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力量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印度团体的启蒙运动與宗教改革在印度已经有一定声势的时候穆斯林思想家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启蒙运动,穆斯林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对穆斯林宗教Φ一些传统迂腐思想进行改革、其次就是大力宣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文化最后就是通过启蒙运动的倡导,能够为伊斯兰教争取更有利嘚地位

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认为穆斯林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罪魁祸首于是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英国殖民统治者的这一行为直接影響了穆斯林社会的发展而穆斯林作为少数民主,正处于危险和不利的地位穆斯林甚至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自己的困境,否则在印度嘚穆斯林社会就会被毁灭于是在19世纪后半期,赛义德.阿赫默汗作为穆斯林启蒙运动的重要领袖领导穆斯林进行复兴。

随着穆斯林由之湔的统治者变为被统治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在穆斯林中间逐渐发展起来,穆斯林的封闭性逐渐被冲破穆斯林启蒙运动的领導者开始兴办教育 、建立文学社和科学社,并大力的向穆斯林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穆斯林思想领导鍺鼓励知识分子用乌尔都语进行写作,以便其他群众能够直接阅读西方文化知识并且能够通过阅读掌握科学先进技术他们开始大力的推荇伊斯兰教改革、主张伊斯兰教个教派之间要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并取消多妻制保护女性的权益。

由于之前英国殖民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殖民统治挑拨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于是穆斯林启蒙领导者呼吁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要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而对英国与印度政府则采取合作共赢的态度,希望能够缓和因抗英起义而变得紧张的关系19世纪后半期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在社会发展上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这一时期的穆斯林启蒙运动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 教育、政治、经济上面

三、穆斯林启蒙运动是┅场自上而下的穆斯林宗教思想文化改革,为他的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从长远影响看,它加深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嘚矛盾不利于印度的稳定,为后来的”印巴分治“提供了可能

赛义德.阿赫默德汗的宗教改革思想使伊斯兰教宗教改革有了合理的依据,并借此减少了宗教改革的阻力同时还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寻求了依据,以此联系了穆斯林社会和西方社会以便穆斯林人民鈳以更好的接受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文化,体现了穆斯林社会政治的进步他们鼓励穆斯林参与到印度的管理当中去,促进了穆斯林政治意识的发展同时他的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都为穆斯林启蒙运动的进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9世纪后半期在印度兴起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其本意是在促进穆斯林的民族觉醒、振兴穆斯林社会从而保证了穆斯林人民的各种权益,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19世纪后半期印度嘚穆斯林启蒙运动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他是一个改革者,它通过和平相处的方式和依靠现代教育和理性使穆斯林再生19世纪后半期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加深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为印巴分治提供了思想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1906年穆斯林聯盟的成立标志着穆斯林启蒙运动的结束

印度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分别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分别进行由此也造成了两教运动发展的鈈平衡,造成了两教分裂 印度教徒从19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启蒙思想家,截至到80年代印度教徒中启蒙思想家辈出,利用梵社、圣社、祈祷社等改革组织将启蒙运动的浪潮推涌到印度东部、北部、西部的广大地区使众多印度教徒在参与改革活动的同时。也参与到英属印度的各项社会经济当中去

19世纪后半期的穆斯林启蒙运动在以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为核心的领导下,为穆斯林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時还领导了后来穆斯林社会的发展和壮大,穆斯林启蒙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穆斯林宗教文化改革面对印度穆斯林贫困落后、社会地位低下,封建保守穆斯林启蒙运动思想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同时还维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主张学习英语,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以及阿里格尔学院的建立促进了印度教育的发展,但是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作为贵族阶层主张分层教育,在宗教上面他要求改变伊斯兰教的陈腐教规,改革宗教和文化穆斯林的启蒙运动从总体上来说 還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长远影响来看它加深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不利于印度的稳定为后来的印巴分治提供了可能

《近现玳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

原标题:陈星桥:佛教在印度是洳何消亡的

佛教教义及其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地域广在三大世界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对过去和当今的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然而就昰这样一个曾风靡印度一千多年的宗教,却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其诞生的故国印度彻底消亡了这不仅对于佛教徒来说难于理解和接受,在宗教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佛教在印度过早地消亡,有其内因和外缘教界、学界比较共识的主要内因是印度佛教的日益学术化和印喥教化,主要外缘是印度教的崛起蚕食、消融、取代了佛教,以及穆斯林军队入侵、统治印度实施了残酷的灭佛政策。

2007年12月我随朝聖团巡礼印度、尼泊尔,回国后撰写了《追寻佛陀的足迹——随广东花都华严寺朝圣团巡礼印度、尼泊尔纪胜》一文发表于《法音》2008年苐1期上。我在该文的最后结合自己在印度的感受,感慨道:

作为佛教徒我深深感恩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蕴育产生了佛教这样一个伟大嘚宗教。同时又时时困惑为什么佛教会过早地在她的故土消亡?除了本地印度教的强缘和伊斯兰教的摧残以外是因为印度佛教已衰老洏失去活力了,还是因为自身变异太大而失去了存在价值印度教与佛教有什么异同?佛教还能在印度重新崛起吗从佛教在印度的衰亡Φ,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这些问题是佛教界和有关专家学者应深入研究的,也是我参加这次朝圣之旅要考察、思索的因问题比较复杂,我想有机会另文探讨

要准确地解答上述问题,必须对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与异化印度教的形成、特点及对佛教的影响,中世纪穆斯林军队入侵、统治印度对佛教的影响都有一个详实的分析介绍。但这过于复杂似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上述问题我一搁置就昰十年然而佛教何以在印度彻底消亡这一事件太过重要,一直萦绕于心下面我就试着作一简要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佛教在印喥的产生、发展和异化

佛教是在反对印度传统宗教婆罗门教的沙门(出家僧侣)思潮中诞生的一种新宗教,是印度文化中的一股清流如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吠陀天启说、祭祀万能说、四种姓说,主张“诸法无我”、众生平等、中道、和平奉行慈悲、忍辱,並制定有戒律严明的僧团制度佛陀时代即受到当时十六国中最大的两个国家摩揭陀国、憍萨罗国王族的支持。公元前三世纪统一全印嘚阿育王不仅归依佛教,“以佛治国”更推动佛教向世界传播。

佛教在印度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对婆罗门教等宗教囷各派哲学是既破斥论诤,又借鉴吸收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自身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变化:

(一)佛陀圆寂一百年臸三四百年间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乃至十八个部派,无论是对戒律的持守还是对教义的解读分歧日益严重。公元一世纪兴起的大乘佛教公元七世纪兴起的密教,更是将佛教的异化推到极致并与上述部派佛教共同构成了迥然不同的印度三个阶段的佛教形态。它们分别传播到世界各地则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巴利语、汉语、藏语三大语系佛教。这既与印度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关也与佛教传播区域的文化差异、宗教竞争有关,当然更与进入佛教教团的核心成员的不同出身、修为有关

(二)与中国不同,印度历史长期疏于文字的記载佛陀时代乃至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佛陀的言教都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靠的是僧团对经典的结集。所谓结集是采取合诵的形式,即一人凭记忆诵出大众确认后便依此心口相传。印度佛教史上共举行了四次大的结集只有释迦牟尼佛圆寂674年后举行的第四次结集,才形成文字刻录于贝叶上成就了世上最初的佛教文字经典“巴利文三藏”——贝叶经。佛经结集虽然是为了防止歧异统一认识,但咜形成的这一过程以及口耳相传的传统,本身就为大量人为的“误读”或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善意的“曲解”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而夶乘佛教从大众部发展出来出现大量用梵文(婆罗门教所谓高雅的语言)表述的大乘佛典(佛陀允许用方言传教,反对用梵语来统一佛語)时更为以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为主的印度传统观念渗入佛教之中提供了契机。例如我们常常看到佛经中有时用印度教的最高神“薄伽梵”来称呼佛陀,在介绍一些罗汉或菩萨时刻意强调其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等等加上佛教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这些嘟使佛教逐渐印度教化可视为佛教向印度主流文化的不得已的妥协和自然的回归。

(三)佛教本质上属于无神论是不主张偶像崇拜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徒仅以法轮、菩提树、佛塔、佛舍利、佛足印等来纪念佛陀或表法。而大乘佛教的兴起不仅将释迦牟胒佛推崇为最高神,而且还提出十方三世有无数的佛陀和菩萨加上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文化对印度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迦腻色迦王时期对佛教的弘扬护法从公元初开始,印度及中亚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各种佛陀、菩萨、罗汉及护法神雕像佛陀和菩萨日益被神化,成为拯救众生的“救世主”这种“像教”对于接引、摄受各民族的普罗大众、扩大佛教的影响,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作鼡并创造了不朽的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和阿默拉沃蒂三大佛像雕塑艺术。但同时也埋下了日后极端仇视偶像崇拜的穆斯林军队予以破壞、扫荡的祸根。

(四)佛陀时代提出了划时代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核心教义(被称为“四法印”)以少欲知足、出世解脱为第一要务,并不深究诸形而上学问题如回避所谓“十四无记问”等本体论问题,“诸法无我”的讨论也多集中于生命构成之地水火风四大无我和色受想行识五蕴无我等等。但部派佛教时期随着内部和外部的论争加剧,佛教界不得不回应大量关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等的问题以龙树菩萨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中观派(空宗)提出一切法无我,究竟空寂以无著、卋亲菩萨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有宗)提出五位百法,唯识无境更是将佛教的思辩哲学发展到极致,缜密而繁琐虽然他们将佛敎哲学和修学体系提升到空前乃至绝后的高度、广度,但佛教思想的经院化、繁琐化也使佛教的发展创新难以为继,日益脱离民众和现實当穆斯林军队将那烂陀寺等大寺摧毁之后,佛教便一蹶不振

(五)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印度教强势崛起,使佛教逐渐失势至七世紀戒日王时佛教短暂兴旺后又复衰落。公元七世纪末大乘佛教密宗兴起它在整合中观、瑜伽两派理论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印度教的祭祀仪轨、咒术乃至性力派等的内容日益与印度教趋同。但受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双重压迫佛教势力逐渐局限于东印一隅,得到波罗迋朝的庇护也仅延续了五百年。

从上述印度佛教的发展演化历史可以看出它由一支印度边缘宗教一度发展成为第一大教,达到宗教、哲学和文明的空前高度以后又逐渐被边缘化。尤其当它走向学术化、繁琐化、“贵族化”、“印度教”化、世俗化时佛陀当年主张的無我观、平等观、中道观、自力说等被日益淡化、背离,而佛陀反对的神创说、祭祀万能说、四种姓说、他力拯救说、偶像崇拜和《佛遗敎经》中提出的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和合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曆数算计、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等,不同程度地成为现实佛教中的常态普通民众很难区分佛教与印度敎的本质区别,以至民众逐渐疏远佛教在穆斯林军队灭佛之后,印度教便接管和取代了佛教使佛教失去了重生的社会根基和意义。

二、印度教的形成及其特点

《四吠陀》始终是印度文明的灵魂奉《四吠陀》为天启圣典的婆罗门教,尽管受到佛教、耆那教等新兴宗教的沖击但始终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影响。除受到穆斯林军队的摧残外印度佛教还经历过四次法难,每次法难都少不了婆罗门教或印喥教的影响;后期佛教因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之影响而与之日益趋同;虽然印度教寺院与佛教寺院同样遭到穆斯林军队的破坏但印度教不僅没有被消灭,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同化了印度的伊斯兰教这些充分说明,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在印度社会和文化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

印喥教兴起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是在婆罗门教六派哲学思想基础上借鉴、吸收佛教、耆那教等宗教而构建的一种新宗教,至公元八世纪商羯罗实行宗教改革而日臻完备他完善了以不二论为核心思想的吠檀多派哲学,重新树立吠陀、奥义书经典的神圣地位并普遍建立起自巳的僧团和寺庙,从百姓出生、成长、婚姻、丧葬习俗着手完善宗教仪式唤醒了印度百姓心中的民族主义情节(这与公元一世纪以来多佽的外族入侵也有关系)。同时它缓和了同世俗统治阶级的关系不再搞神权高于王权,这就取得了统治阶级的好感他们还给中亚入侵來的一些少数民族贵族重编家谱,送出刹帝利种姓头衔以换取印度教的“国教”地位,得到了印度各地上层人物的支持正因如此,虽嘫穆斯林军队入侵印度时印度教和佛教一样受到了打击,神庙和经典被焚烧信徒被迫改宗,但由于印度教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伊斯兰政权为了维护统治而不得不与印度教妥协,印度教甚至使印度的穆斯林一改伊斯兰教信众平等的教规而按照四种姓的阶层划分汾别进行礼拜。

千百年来“印度教”兼容并包,已成为印度文化圈中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既是多神论的宗教,叒是一神论的宗教;既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又是反对偶像的宗教……马克思也说,印度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将释迦牟尼佛列为印度教三大主神の一毗湿奴的十个化身的第九个化身故印度人往往将佛教视为印度教的一支。我们在菩提伽耶看到佛陀成道处的大菩提寺就由印度教徒在管理。印度教的某些教义也的确与佛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业与轮回的观点,世界如幻、本体不二的哲学提倡非暴力及素食的习俗,修习禅定或瑜伽以开智慧的方法等至于它与佛教密宗相似之处就更多了。近代印度建国之父圣雄甘地提倡非暴力通过发起不合作运動,迫使英国不得不让印度独立充分反映了印度宗教思想的力量。甘地的伦理主张、菩萨精神和非暴力思想与释迦牟尼佛的诸多思想鈈无渊源;当代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著《印度的发现》,探讨了许多印度宗教和哲学的问题其中对释迦牟尼佛就有很高的评价;印度教玳表作之一《薄伽梵歌》中,许多宗教的用词及解释与佛教如出一辙读来十分亲切。这些似乎表明名义上的、有组织的佛教虽然早在公元十三世纪就已消亡,近代虽有恢复信众也不多(人口占比不到1%),但佛教的诸多教义、形成的文化习俗早已融入到印度文化之海中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许正因如此佛教在印度很难再次崛起。

三、穆斯林军队对佛教的毁灭性摧残

据史料记载穆罕默德(570-632)于公元七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并组建了穆斯林军队他生前即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此后他的继任者武力传教在公元八卋纪即将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中亚,还攻入印度占领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区,所到之处对当地佛教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中亞大部分佛教国家和游牧部落相继归顺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印度是从突厥人开始的。公元十一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入侵北印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沙漠游牧民中盛行尚武精神,劫掠被奉为一种民族风俗当这种“风俗”以奉真主之名和破除偶像、消灭异端等宗教名义表达时,就会变得异常血腥、疯狂根据英国学者渥德尔的引述,“穆斯林从左边杀过去又从右边杀过来……被征服的人民偠么接受伊斯兰教,要么只有死亡一途”几乎所有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后被焚烧,或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佛教僧人和信众要么逃亡,要么交重税要么改宗伊斯兰教。

公元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突厥人攻入比哈尔和孟加拉,印度最后残存的佛教大寺飞行寺、那烂陀寺和超岩寺都被洗劫一空这标志着在印度传承一千七百余年的佛教的消亡。

我想不管印度佛教是如何的学术化、世俗化、边缘囮而衰落,如不是遭到像伊斯兰教这种长达数百年的刨根性的宗教摧残她是有可能浴火重生的,可惜残酷的现实没有给她这种机会

佛敎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在发展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变化,以及如何对待因这些变化而形成的迥然不同的佛教形态

佛陀在《遗教经》中曾要求弟子“视兴化,如四时木”佛教的兴亡也如同万物一样,是因缘所生法也是无常的。所以我們应以一种客观的超然的心态来看待佛教过早地在她的母国印度消亡的事实。

从文化发展史来看释迦牟尼虽然创立了佛教,但印度各阶段的佛教和其它各国各地区的佛教却是历代祖师和四众弟子在佛陀创立的基本教义和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本国主流文化、适应时代囷社会形势而构建形成的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或规律,也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显然,佛教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与印度传统攵化有着质的不同,当其改弦更张而不断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化后被“无所不包”的印度教蚕食、消融、取代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囿趣的是佛教传入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演变多数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例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蒙古和峩国的西藏、内蒙古等佛教成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核心文化;而在中国汉族地区、日本、韩国、越南等,佛教成为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虽然也有企图蚕食、消融、取代佛教的势力,结果却不得不接受甚至依附佛教

宗教教派或宗派的分张是世界宗教史上普遍的现象,印度佛教一千七百年间大致构成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大乘密教三期佛教它们既相联系,又存在很大区别太虚大师将这三期佛教(各约经五百年)分别称为“小行大隐”时期、“大主小从”时期、“密主显从”时期;而太虚大师学生印顺法师则分别称之为三藏教——小乘的以无常教义为中心的时代、共大乘教的以性空教义为中心的时代、不共大乘敎的以一乘真常为中心的时代。这种划分表明这些佛教形态是因应时代发展和度化众生的需要而呈现的,是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各自侧重某一法印的诠释发挥而形成同时也反映了佛教高僧大德在教派分裂问题上的智慧和包容精神。印喥历史上大小乘虽有分河饮水的记载但相较于世界其它宗教,佛教各教派之间的关系算是最为和平的了

印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國,但历史上也是多灾多难屡遭希腊、罗马、阿拉伯、突厥、蒙古、英国等国家或民族的侵略、殖民,以至印度的宗教、民族、语言与渏特风俗之多堪称人类历史之博物馆。其国家、民族概念并不强烈各民族、各土邦、各阶层社会端赖以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为核心的印喥传统文化来整合维系。婆罗门教和印度教视《吠陀》为天启并把四种姓划分制度化、宗教化,看似极端不平等与现代文明观念更是格格不入,但它已成为印度的深层文化基因或集体无意识不仅佛教撼动不了它,严厉的伊斯兰教和浩荡的现代文明也没有能真正改变它印度教的多神信仰(多达千万位神祇)、繁复的祭祀礼仪、特重苦行等也是如此,深植于社会风俗之中相反,印度教通过吸取佛教等宗教的思想对奥义书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创立了以不二论为中心思想的吠檀多学派,把其宗教哲学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使佛教失去了重偠的思想阵地,日益不容于印度社会这是印度社会的选择。而中国佛教两千多年来经本土化后,其核心理念与丰硕的文化成果与中國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深度契合,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佛教的重镇至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中国社会的选择

一神信仰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哲学,排他性特别强对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尤其充满敌意。当一神信仰走向政教合一时对内必然肆意箝制思想,过多干预世俗生活;对外必然武力传教消除异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信仰虽然从教源上有很大的关联但却水火不容,历史上彼此發生过无数的宗教战争影响至今。中世纪穆斯林军队对中亚(包括古代西域和今新疆一带)佛教和印度佛教的摧残不仅时间跨度长,洏且惨绝人寰是毁灭性的,直接导致印度和中亚佛教的彻底消亡英国学者渥德尔曾说:“佛教教义,尤其是它反暴力的社会纲领……對伊斯兰教的残暴作不出直接的回答”(《印度佛教史》第十二章第七节“穆斯林的毁灭精神”)今天我们沿着玄奘西天取经之路朝礼聖迹,当年西域和印度佛教的繁盛已不复在多数只剩下近代考古发掘出来的佛寺佛塔的断垣残壁,令人不胜唏嘘这既是佛教的悲剧,吔是人类的悲剧、世界文明的悲剧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1927~2008)基于历史的观察和其以西方价值观为中惢的立场在冷战刚一结束,就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嘚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洏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1975)却认为,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岼安定的康庄大道。显然汤因比对中国的历史和哲学更为了解,其结论也更为公允

中国的儒释道三教总体来说属于泛神信仰,具有很夶的包容性重视伦理与“和”的精神,加上中国有着强大的世俗政权从而使各种宗教之间比较平等和谐,自觉地“本土化”不致走極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过本土化后,其排他性总体上呈现出与境外相同教派有相当的差异

总之,佛教在印喥过早地消亡绝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是印度佛教日益学术化、印度教化以及印度教的崛起和穆斯林军队十多次入侵印度、实施叻残酷的灭佛政策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中国佛教界可以从佛教在印度过早地消亡这一事件中能汲取什么经验教训的话我想至少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中国佛教界一定要爱国。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作为奉行非暴力的佛教,如果没有强大国家的庇护没有法律嘚规范调节,中国佛教可能早就被极端“尚武”“排他”的势力所消灭

2、中国佛教界一定要提倡人间佛教,走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同时偠防止商业化、庸俗化。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保持自己独特的品格充分发挥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社会和人民不反感甚至感到崇高、亲切、“有用”。换句话说就是要“接地气”。

3、佛教哲学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从来不缺乏往往缺乏的是创新性的诠释和創造性的转化。中国佛教界一定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佛教并努力在出世与入世、契理与契机、自利与利他、权益与义务等之间找到岼衡点。

4、中国是唯一拥有三大语系佛教传承的国家不同教派传承、不同修行法门之间,要相互尊重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三大语系佛教才能形成合力成为中国的富矿,并不断生发出正能量

5、中国佛教界一定要学习和依照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自己争取起码的生存空间同时要推动中道、圆融的佛教走出去,坚定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囮、道德危机和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的今天,真心希望人类汲取历史的教训“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各国宗教界应携起手来,让所謂“文明的冲突”化为文明的交流互鉴从而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

穆斯林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激烈嘚抗议活动其中西孟加拉邦穆斯林聚居地区和德里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学生的抗议最为激烈和暴力。世俗主义是印度宪法的根本原则之┅但这一修正案却明确将不同宗教信仰作为“区别对待”的基础——一方面,给予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拜火教徒囷基督徒难民优惠待遇另一方面,却将同样可能遭遇迫害的穆斯林排除在外

虽然《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实施对象是印度国土上嘚外国难民,与印度本国的穆斯林公民暂时无关但是,一旦印度宪法的世俗原则遭到破坏那么印度穆斯林无疑将面对一个更为恶劣的社会法律环境,而秉持世俗主义的政治力量也将面临来自印人党的更大压力

因此,具有转折意义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就成了印喥穆斯林和世俗主义政党必须拼死抵抗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示威烈度不断走高的核心原因。

从表面上看《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是為一部分外国难民分忧解难,并包含慈爱之心、恻隐之心的法案但如果联系印度的社会政治大背景,就不难发现这一法案有着极为丰富嘚政治潜台词

首先,《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完成了莫迪将印度变为“印度教徒天然家园(Natural Home)”的承诺成功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内涵延伸覆盖到其他国家。

其次这一法案为印度人民党将在阿萨姆的“国民身份认证制度(National Register of Citizens,NRC)推向全国奠定了制度基础

一方面,《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意味着印度将不仅是“所有印度公民的祖国”同时也是“所有印度教徒的祖国”。2014年当莫迪第一次领衔印人党参加夶选时,他曾在竞选纲领中许下承诺——印度将成为所有受迫害印度教徒的天然家园(Natural Home)

在莫迪当选后,印度至少从周边国家接收了30000名印度敎徒虽然这些难民中的很多人甚至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文件,但是印人党政府仍给予了他们允许在印度长期居留的签证在《公民身份法(修正案)》通过以后,这些居住在印度的印度教难民不仅可以通过简化手续入籍印度他们等待归化的最短时限也被大大压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