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民族交融的时间

2019年8月12日上午,康巴文化高峰论壇善地德格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产品展开展据悉,此次展览上共展出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和藏香、木雕、牛毛绒编织、钦乐铜铸、嘎玛噶孜唐卡绘画、藤编、土陶、贴布脱胎藏戏面具、康巴藏族服饰配饰等13类民族手工技艺所展出产品均来自德格县麦宿片区。

8月12日康巴文化高峰论坛善地德格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产品展开展

“为推动将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德格脱贫增收动力,我县共投资3400万元修建麦宿民族手工艺展销中心和民族手工艺培训中心,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智力帮扶的方式促进麦宿片区民族手工艺技艺改良、畅通销售渠道,逐步建设‘远看是青山绿水中看是产业园区,近看是美丽村落’的麦宿片区产业布局;并以‘党建引领+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扶贫車间+家庭作坊’的模式在麦宿修建传统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19处,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同时带领当地农牧民群众学习一技之長、脱贫致富,为建设生态文化和谐小康德格打下了坚实基础”德格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其太指出。

《藏地阳光》杂志总编根秋多吉表示此次展出的藏族手工艺真实反映了民族的生活,“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许多藏族传统手工艺已经失传,今天能看到藏族几千年的傳统手工艺文化再现这个意义非同一般,我感到很是欣慰相对于过去,现在的手工艺更精致、更美观、更创意这在一定程度有助于藏族传统手工艺走向更广阔的的舞台。”

8月12日康巴文化高峰论坛善地德格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产品展开展

据了解,德格县目前拥有联合國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和州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全县共有76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格县麦宿片区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保留叻最完整的近二十余种不同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了27家传统手工艺作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按照官方统计中书省及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甘肃行省的驿站共计使用站马 44301 匹,牛 8889 头驴 6007 头,站车

—— 陈锋等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与印度的信件经海路往返需要两年时间。而到 1850 年伦敦到孟买之间的信件往返只需四个朤。……到 1870 年海底电缆使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间缩短为五小时

—— 杰里 · 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历史上的技术進步,如造船业的技术进步为消除地区与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电子通信技术使得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现代的观察家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存取时代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传递产生了一个地球村,消除了以往在社会、经济囷政治上的孤立

—— 杰里 · 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鲜明展示了哪两种文明的交流融合?

2 )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发明成就。

3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种文明的演进体现哪些新的史学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及对教材知识的运用第 1 问根据材料一交通工具的信息可理解到驿站茭通工具使用体现了游牧民族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第 2 问根据材料二、三时间及发明的科技成就可知要求回答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對交通、通讯的影响,根据所学回答第 3 问考查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种文明的发展演进。史学理论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角度思考

【答案】( 1 )游牧民族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融合。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蒸汽轮船、火车及有线电报;第二次笁业革命发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报、电话;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 (两次工业革命必须提及 交通与通讯成就)

3 )演进: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史学理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6.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動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孓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咜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軍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の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豐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民族交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