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90后,你是看破红尘出家的诗句还是被迫出家

原标题:听说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手里的保温杯未凉,办公室的90后已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成佛了。”

网络大V的一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文章提到了一个概念:佛系

“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

佛系男孩女孩们的生活方式

大概就是--“吃东西越来越清淡,

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

不乱发脾气也学会了忍让,

慢慢的有了一颗成长的心。

都想念一句阿弥陀佛。”

当年锋芒毕露的我们好像拿起了保温杯,

揣两颗枸杞:秃都秃了,

出门都被小屁孩叫叔叔阿姨了,

甚至出现了中年少男少女新群体

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掉了

第一批90后的眼睛快瞎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出家了

第一批90后到底怎么了

这铺天盖地的,我们90后招谁惹谁了

???难道我们90后不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么?

传说中祖国的花朵,早晨九十点钟的太阳

颜值界扛把子,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们是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一代,

但也是敢于伸张正义、敢于向黑暗发声的一代

又不断在质疑声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不断打破常规、战胜偏见

年少无知并不代表我们90后一无是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佛系青年”?:铁打的90后,流水的群嘲!

  12日晚间,一则以“窦靖童剃度出家”为标题的视频瞬间燃爆朋友圈,登顶微博热搜榜。仅一晚上时间,视频点击播放量就超200万次。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窦靖童名正言顺响应“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的“号召”时,窦靖童工作室通过媒体发出正式回应:“剃头纯粹是为了让头发重新长,真不是出家,误会了!”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90后的话题特别地火。继脱发、失眠、离婚之外,90后又多了一个新的标签——“佛系青年”。因此,窦靖童一个剃头的举动,很容易就被理解为90后出家代言人。然而,笔者认为,90后根本不需要代言人,也不需要被定义。各大自媒体相继标签化90后,哗众取宠,不如更好地帮助90后,疏解青年焦虑!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佛系,说白了就是“丧”,就是颓废无追求地活。考试,能过就过了吧,实在不会能抄就抄吧,大不了就去重修;恋爱,“我们谈恋爱吧” “都行,看你”;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随之一连串的“第一批90后已经XX”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来:《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油腻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无论多少个孙杨、柯洁脚踏实地的在各自领域里贡献智慧与力量,也抵不住各大舆论场上被“玩儿坏”的90后话题,真真实实印证了那句“铁打的90后,流水的群嘲”!

  泛娱乐化时代,充斥在受众眼前的大多数信息,都无不被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编排与解读着。也许每个人都深知各类标签背后的内容,就像个无底洞般拖着90后们往下坠,有对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有面对无止境加班的疲倦;有被父母逼婚的恐慌;有面对房价疯涨的焦虑……然而各大自媒体却仍然乐此不疲地做各种贴标签游戏,倾向于只是让戏谑的形式成为社会话题热点。也难怪他们说:“我们第一批90后,招谁惹谁了?”

  当然,其中也不乏90后群体的“自嘲”。有评论说自嘲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可是90后们一边自嘲“佛系青年”,一边同时考着5个证的时候,舆论场上难道不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吗?!

  媒体消费完90后,各大商家也要来蹭热度。从淘宝网红店的“佛系大衣”,到网易云音乐的“佛系歌单”,再到双十二的“佛系文案”,“佛系”的利用价值以你无法想象的速度被利益最大化。商业场上以此为商机赚取利润,无可厚非,但是有谁去真正关心过,多次被消费的“佛系青年”们的缘愁呢?!

  90后青年群体刚走入社会,缺乏经验、缺乏积累。我国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他们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帮助青年疏解内心焦虑,远远比或指责、或戏谑、或消费他们是“佛系”重要的多。

  90后青年们也应在打拼中练就强壮的灵魂肌肉,即便自嘲“佛系”,也要做斗战胜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破红尘出家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